鱼腥草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_胡汝晓

合集下载

鱼腥草的中药属性和药理作用

鱼腥草的中药属性和药理作用

鱼腥草的中药属性和药理作用鱼腥草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之功能。

下面跟着店铺一起来看看鱼腥草的中药属性和药理作用。

鱼腥草的中药属性入药部位为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蕺菜的干燥水上部分。

性味归经性味:性微寒,味苦。

归经:归肺经、膀胱、大肠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25克,不宜久煎;或鲜品捣汁,用量加倍。

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熏洗。

禁/宜人群1.虚寒症及阴性外疡忌服。

2.《名医别录》:多食令人气喘。

3.孟诜:久食之,发虚弱,损阳气,消精髓。

炮制方法去净杂质,除去残根,洗净切段,晒干。

地理分布鱼腥草生长于阴湿处或山涧边,常可在野地、路旁、庭园树下等较阴湿的地方发现,大片蔓生。

该植物中国南方各地较常见。

功能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利尿通淋。

主治热淋主肺痈吐脓;痰热喘咳;喉哦;热痢;痈肿疮毒;热淋。

鱼腥草的药理作用1.提高免疫力鱼腥草可以增强WBC的吞噬能力,提高血清备解素,在治疗慢性气管炎时,合成鱼腥草素可使患者WBC对白色葡萄球菌的吞噬能力明显提高,血清备解素明显升高。

家兔每日肌肉注射鱼腥草素8mg。

连续给药3天后,血清中备解素也明显升高,鱼腥草提高机体免疫力,对感染性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2.抗菌作用鱼腥草中提得一种黄色油状物,对各种微生物(尤其是酵母菌和霉菌)均有抑制作用,对溶血性的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卡他球菌、肺炎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也有作用,人工合成的癸酰乙醛亚硫酸氢钠加成物称为合成的鱼腥草素。

合成的十二酰乙醛亚硫酸氢钠加成物称为新色腥草素,体内外实验对多种细菌均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耐青霉素MIC为62.5-80mcg/ml,对流感杆菌为1.25mg/ml。

普拜氏液体培养基上对结核杆菌H37RY株为16mcg/ml。

在改良的苏通氏半固体培养基上则为25mcg/ml,其钾盐为12.5mcg/ml。

3.抗病毒作用用人胚肾原代单层上皮细胞组织培养,鱼腥草煎剂(l:10)对流感亚洲甲型京科68-1株有抑制作用,并能延缓孤儿病毒ECHO11的生长。

鱼腥草银柴胡的作用与功效

鱼腥草银柴胡的作用与功效

鱼腥草银柴胡的作用与功效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和银柴胡(Scutellaria baicalensis)是两种中草药,被广泛应用于中医领域,拥有许多重要的作用和功效。

本文将详细介绍鱼腥草和银柴胡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以及临床应用的功效。

一、鱼腥草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1. 化学成分鱼腥草含有许多化学成分,包括香豆素、黄酮类化合物、酚酸类化合物等。

其中,香豆素类化合物包括木香烯、鱼腥草酮等;黄酮类化合物包括芦丁、异鼠李素等;酚酸类化合物包括儿茶酸、咖啡酸等。

2. 药理作用(1)抗菌作用:鱼腥草对多种细菌和真菌具有抑制作用,特别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常见病原菌有抑制作用。

(2)抗病毒作用:鱼腥草对多种病毒具有抑制作用,包括流感、肠道病毒等。

(3)抗氧化作用:鱼腥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可以减轻机体内自由基引起的损伤。

(4)抗炎作用:鱼腥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缓解组织损伤。

(5)免疫调节作用:鱼腥草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6)抑菌剂作用:鱼腥草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对多种致病菌有杀菌作用。

3. 临床应用(1)呼吸系统感染:鱼腥草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对治疗呼吸系统感染有显著疗效,如支气管炎、肺炎等。

(2)消化系统感染:鱼腥草对胃肠道感染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适用于消化道感染、痢疾等。

(3)皮肤感染:鱼腥草具有抗菌作用,可以用于皮肤感染、湿疹、疱疹等皮肤病的治疗。

(4)免疫调节:鱼腥草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功能,适用于免疫力低下、易感染的人群。

(5)抗过敏:鱼腥草具有抗过敏作用,可以用于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等过敏性疾病的治疗。

二、银柴胡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1. 化学成分银柴胡主要含有黄酮类化合物,包括黄芩苷、扁柏酮等。

此外,银柴胡还含有黄酮甙、生物碱等其他化合物。

2. 药理作用(1)抗炎作用:银柴胡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缓解组织损伤。

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泽耳根

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泽耳根

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泽耳根鱼腥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材,又称泽耳根、马齿苋,属于苋科马齿苋属的植物。

它在中国的使用历史已有上千年,早在《本草纲目》中就有相关记载。

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广泛,不仅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疾病,还可以作为食用和饲料。

下面详细介绍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

一、鱼腥草的化学成分鱼腥草的化学成分非常丰富,其中包括有机酸、苷、酮类、树脂、挥发油等多种成分。

其中最重要的成分是鱼腥草素(chenopodium amaranticlori bolus),它具有强烈的鱼腥味。

此外,鱼腥草还含有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二、鱼腥草的药理作用鱼腥草具有多种药理活性,主要包括抗菌、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作用。

以下是鱼腥草的主要药理作用:1. 抗菌作用:鱼腥草含有多种抗菌物质,对许多致病菌具有很好的抑制和杀灭作用,特别对一些耐药菌也有一定的效果。

可以用于治疗感冒、肺炎、肠炎等疾病。

2. 抗炎作用:鱼腥草中的鱼腥草素具有显著的抗炎活性,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症状。

能够用于治疗关节炎、牙龈炎、皮肤炎等炎症性疾病。

3. 抗氧化作用:鱼腥草中的一些化学成分具有抗氧化活性,可以清除自由基,减缓细胞老化,有助于防止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4. 抗肿瘤作用:鱼腥草中的一些成分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和增殖的作用,可以用于辅助治疗肿瘤。

5. 降血压、护肝、止血等作用:鱼腥草还可以降低血压、保护肝脏、止血等。

三、鱼腥草的临床应用鱼腥草在临床上有广泛的应用,主要用于以下方面:1. 治疗呼吸道疾病:鱼腥草能够杀灭和抑制呼吸道病原微生物,对感冒、咳嗽、喉炎、哮喘等疾病有明显的疗效。

2. 治疗泌尿系统疾病:鱼腥草对泌尿系感染疾病如尿路感染、膀胱炎、肾盂肾炎等有良好的治疗作用。

3. 辅助治疗肿瘤:鱼腥草可辅助化疗、放疗,提高肿瘤患者的免疫力,减轻化疗的不良反应。

4. 改善皮肤疾病:鱼腥草能够改善湿疹、荨麻疹等过敏性皮肤病,并能增强皮肤的抵抗力。

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及配方

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及配方

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及配方鱼腥草(Herba Houttuyniae)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药理效应。

它在中医学上被广泛应用于治疗感冒、咳嗽、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同时也具有一些抗菌、抗炎、抗肿瘤等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并提供一些常用的配方供读者参考。

一、鱼腥草的营养成分鱼腥草富含多种有益成分,包括挥发油、黄酮类化合物、糖类、氨基酸、维生素C、维生素E、微量元素等。

其中,挥发油是鱼腥草的主要活性成分,具有抗菌、抗炎等作用。

二、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1. 抗菌作用:鱼腥草具有广谱的抗菌能力,可以有效抑制多种致病菌的生长,包括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等。

这使得它成为治疗多种感染性疾病的良好选择。

2. 抗炎作用:鱼腥草具有较强的抗炎能力,可以减轻炎症反应引起的肿胀、红肿、疼痛等症状。

它通过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发挥抗炎效果。

3. 抗过敏作用:鱼腥草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过敏作用。

黄酮类物质可以抑制过敏反应的发生,减少过敏原引起的过敏症状,如鼻炎、过敏性皮炎等。

4. 解毒作用:鱼腥草对多种毒物有解毒作用,可以中和毒素、排毒清热、抗氧化等。

它能帮助清除体内的有害物质,提高人体的抵抗力,在有毒物质暴露后起到保护作用。

5. 抗肿瘤作用:鱼腥草含有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具有抗癌作用。

它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有效预防和治疗多种癌症。

6. 免疫调节作用:鱼腥草中的多种成分可以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增强机体的抵抗力。

它可以提高白细胞数量,增强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调节淋巴细胞的活性等,对提升免疫功能起到积极作用。

7. 抗氧化作用:鱼腥草富含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物质,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

它可以清除自由基、减缓细胞老化、维护细胞健康,预防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

三、常用的鱼腥草配方1. 鱼腥草鲜叶茶配料:鲜鱼腥草叶适量,清水适量。

鱼腥草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鱼腥草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鱼腥草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肖 娟,向安萍,张年凤(岳阳职业技术学院慢性病岳阳市重点实验室,湖南岳阳414000)[关键词] 鱼腥草;化学成分;药理作用doi :10.3969/j.issn.1008-8849.2022.11.022[中图分类号] R2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8849(2022)11-1563-05[通信作者] 向安萍,E -mail :952920454@ [基金项目] 湖南省教育厅课题(19C1863) 鱼腥草为三白草科蕺菜草本植物的新鲜全草以及地上干燥部分,主要产于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区域,如江浙、两湖、两广、安徽、四川、福建、云南等地,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中药,被誉为“中药中的广谱抗生素”,是国家卫生部正式确定为药食两用的植物之一。

因其茎叶具有特殊腥气,故俗称其为“鱼腥草”。

在《名医别录》《本草纲目》《唐本草》《滇南本草》《闽东本草》《医林纂要》等医药著作中均有记载:其性寒凉,味甘辛、咸苦,微温,有小毒;可散热毒痈肿,治疮痔脱肛,疗蛇虫毒,治脚气,溃痈疽,去瘀血,补虚弱,消膨胀等。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鱼腥草具有解毒清热、消痈排脓、利尿消肿等功能,主要应用于治疗肺痈、热毒疮痈、热痢疟疾、湿疹疥癣、热淋白带等病症。

本文就中药鱼腥草所含的化学成分及其临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与研究近况作一综述。

1 鱼腥草所含化学成分鱼腥草中所含的挥发油和黄酮类化合物为其主要药用成分。

此外,鱼腥草还含有生物碱、有机酸、脂肪酸等。

鱼腥草全株可食用,其营养成分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氨基酸、无机盐以及多种微量元素等。

1.1 挥发油 鱼腥草中的挥发油占0.05%左右,1952年有学者从鱼腥草提取的挥发油中首次分离出被命名为“鱼腥草素”的“癸酰乙醛”,并明确其具有明显的抗菌活性。

鱼腥草中癸酰乙醛的含量占挥发油总量的14.53%,是其中的主要成分。

鱼腥草独特的鱼腥气,主要也是由于较高含量的癸酰乙醛所致。

专家讲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

专家讲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

专家讲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鱼腥草,又称细辛、南五味子,为菊科植物鱼腥草的整株或干燥根茎。

鱼腥草起源于东南亚地区,凭借其独特的药用价值深受人们的喜爱和追捧。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中药的研究日益深入,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也得到了更加广泛的认可与应用。

一、鱼腥草的营养成分鱼腥草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包括挥发油、鞣质、矿物质、皂素、生物碱、多糖、黄酮类化合物以及各类维生素等。

其中,它的主要活性成分为挥发油,包括芳樟醇、三甲基硫醇等。

这些活性成分使得鱼腥草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药理作用。

二、鱼腥草的药理作用1. 抗菌消炎作用鱼腥草具有较强的抗菌和消炎作用。

研究发现,鱼腥草对多种常见的致病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等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此外,鱼腥草还具有较强的抗病毒能力,对人类常见的一些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如流感病毒、乙肝病毒等。

2. 抗氧化作用鱼腥草富含黄酮类化合物和维生素C等抗氧化物质,能够清除体内过多的自由基,减少氧化反应的发生,从而保护细胞免受氧化损伤。

研究表明,鱼腥草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通过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3. 抗过敏作用鱼腥草具有一定的抗过敏作用,可以抑制变态反应和过敏炎症的发生。

研究发现,鱼腥草中的挥发油成分具有抑制过敏原介导的细胞变态反应的能力,能够减少过敏症状和炎症反应的发生。

4. 抗肿瘤作用鱼腥草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可以通过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侵袭、调节免疫系统等多种机制来发挥作用。

研究表明,鱼腥草对多种肿瘤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包括乳腺癌、肺癌、胃癌等。

5. 改善循环系统鱼腥草可以改善人体的循环系统,具有降低血脂、降压、增强心脏功能等作用。

研究发现,鱼腥草中的活性成分对血管具有扩张作用,能够改善血液循环,降低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的风险。

以上只是鱼腥草的一部分药理作用,其实鱼腥草还有很多其他的药理作用,如降血糖、抗凝血、抗肌肉痉挛等。

由于鱼腥草含有较多的活性成分,因此在使用时需要谨慎,遵医嘱使用,避免出现不良反应。

中药鱼腥草 鱼腥草的中药属性和药理作用

中药鱼腥草 鱼腥草的中药属性和药理作用

中药鱼腥草鱼腥草的中药属性和药理作用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鱼腥草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之功能。

下面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鱼腥草的中药属性和药理作用。

鱼腥草的中药属性入药部位为三白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蕺菜的干燥水上部分。

性味归经性味:性微寒,味苦。

归经:归肺经、膀胱、大肠经。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5-25克,不宜久煎;或鲜品捣汁,用量加倍。

外用:适量,捣敷或煎汤熏洗。

禁/宜人群1.虚寒症及阴性外疡忌服。

2.《名医别录》:多食令人气喘。

3.孟诜:久食之,发虚弱,损阳气,消精髓。

炮制方法去净杂质,除去残根,洗净切段,晒干。

地理分布鱼腥草生长于阴湿处或山涧边,常可在野地、路旁、庭园树下等较阴湿的地方发现,大片蔓生。

该植物中国南方各地较常见。

功能清热解毒;排脓消痈;利尿通淋。

主治热淋主肺痈吐脓;痰热喘咳;喉哦;热痢;痈肿疮毒;热淋。

鱼腥草的药理作用1.提高免疫力鱼腥草可以增强WBC的吞噬能力,提高血清备解素,在治疗慢性气管炎时,合成鱼腥草素可使患者WBC对白色葡萄球菌的吞噬能力明显提高,血清备解素明显升高。

家兔每日肌肉注射鱼腥草素8mg。

连续给药3天后,血清中备解素也明显升高,鱼腥草提高机体免疫力,对感染性病的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2.抗菌作用鱼腥草中提得一种黄色油状物,对各种微生物均有抑制作用,对溶血性的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卡他球菌、肺炎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也有作用,人工合成的癸酰乙醛亚硫酸氢钠加成物称为合成的鱼腥草素。

合成的十二酰乙醛亚硫酸氢钠加成物称为新色腥草素,体内外实验对多种细菌均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耐青霉素MIC为/ml,对流感杆菌为/ml。

普拜氏液体培养基上对结核杆菌H37RY 株为16mcg/ml。

在改良的苏通氏半固体培养基上则为25mcg/ml,其钾盐为/ml。

3.抗病毒作用用人胚肾原代单层上皮细胞组织培养,鱼腥草煎剂对流感亚洲甲型京科68-1株有抑制作用,并能延缓孤儿病毒ECHO11的生长。

鱼腥草的成分作用与功效

鱼腥草的成分作用与功效

鱼腥草的成分作用与功效鱼腥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学和民间药方中。

其学名为Houttuynia cordata Thunb.,属于鼠尾草科、鱼腥草属的多年生草本植物。

鱼腥草的成分复杂多样,包含有机酸、挥发油、甾醇、黄酮、多糖、生物碱、多肽等活性物质。

这些成分在体内起到不同的作用,具有很多功效和药理作用,并广泛用于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抗肿瘤等方面。

一、鱼腥草的主要成分鱼腥草的主要成分包括有机酸、挥发油、黄酮类物质、甾醇类物质、生物碱、多糖、多肽等。

有机酸是指富含羧基的有机化合物,其主要成员包括丙二酸、柠檬酸、琥珀酸等。

鱼腥草中含有较高含量的有机酸,具有抗氧化、抑菌、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作用。

挥发油是鱼腥草中的重要成分,包括挥发性酚类、醛类、醇类、萜类等,具有杀菌、抑菌、镇痛、抗炎作用。

黄酮类物质是鱼腥草的活性成分之一,包括儿茶素、异黄酮、黄酮醇等。

黄酮类物质具有抗菌、抗病毒、抗氧化、抗肿瘤等作用。

甾醇类物质主要指固醇类,包括β-谷甾醇、大黄酸、鱼腥草甾醇等,具有消炎、镇痛、抗病毒等作用。

生物碱是指一类含有碱性氮原子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包括咖啡因、生物碱、烟草碱等。

鱼腥草中的生物碱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等作用。

多糖是鱼腥草中的重要成分,包括葡聚糖、阿拉伯糖醛酸等,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力、抗肿瘤、抗衰老等功效。

多肽是由两个或多个氨基酸组成的化合物,鱼腥草中含有多种具有抗菌、抗病毒、抗肿瘤、抗氧化等作用的多肽。

二、鱼腥草的主要作用与功效1. 抗菌消炎:鱼腥草中的挥发油成分具有抗菌作用,能抑制多种细菌和真菌的生长。

同时,其多糖成分和黄酮类物质也具有明显的抗菌、抗炎作用。

因此,鱼腥草在传统中药中被广泛应用于感染性疾病、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等方面。

2. 抗病毒:鱼腥草中的黄酮类物质和生物碱成分具有抗病毒作用,能有效抑制病毒的复制和传播。

研究表明,鱼腥草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人免疫缺陷病毒等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鱼腥草合剂的药理作用及工艺研究综述

鱼腥草合剂的药理作用及工艺研究综述

鱼腥草合剂的药理作用及工艺研究摘要:复合鱼腥草合剂为临床常用的处方药,主要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咽喉红肿,咽痛,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具有清热解毒之功能,有较强的抗病毒、抗菌、抗炎的功效,能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对病毒性及细菌性感染、风热感冒、肺炎等都有较好的疗效,具有副作用小、疗效好的优点,是治疗感冒的理想药物之一。

鱼腥草合剂由鱼腥草、板蓝根、黄芩、连翘、金银花五味中药材及辅料制成,它的制备工艺:因鱼腥草、连翘、金银花3味中药材都含有挥发油,可以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其中的挥发油成分,而其他水溶性成分,可用水煎煮提取。

黄芩、板蓝根含有黄酮、靛玉红、多种氨基酸等,均溶于水,可用水为溶济,煎出其活性成分。

再一并同时用水提醇沉加蜂蜜,用纯化水定容而得。

高效液相色谱法可以测定处方中黄芩苷和绿原酸的含量,对复合鱼腥草合剂的质量控制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复方鱼腥草合剂;鱼腥草;抗菌、病毒;制备工艺;高效液相色谱法;引言:鱼腥草又名折耳根、截儿根、猪鼻拱、蕺菜,客家话称之狗点耳,属双子叶植物三白草科蕺菜属,是一种具有腥味的草本植物,我国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均有分布,其药用价值主要为清热解毒、消肿疗疮、利尿除湿、健胃消食。

鱼腥草富含蛋白质,油脂,维生素等成分,营养价值很高,是常用的野生蔬菜之一,因此被国家卫生部正式确定为“既是药品,又是食品”的极具开发潜力的植物资源之一。

正文:复合鱼腥草合剂【作用类别】本品为耳鼻喉科喉痹类非处方药药品。

【剂型】合剂【成份】鱼腥草、黄芩、板蓝根、连翘、金银花.辅料为蔗糖、蜂蜜、防腐剂(苯甲酸钠、羟苯乙酯)。

【性状】为黄棕色至棕色的液体;味甜、微苦涩。

【适应症】清热解毒。

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咽喉疼痛;急性咽炎、扁桃腺炎有风热证候者。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20~30毫升,一日3次。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糖尿病患者禁服。

【注意事项】1.忌烟酒、辛辣、鱼腥食物。

2.不宜在服药期间同时服用温补性中药。

鱼腥草合挤的功效与作用

鱼腥草合挤的功效与作用

鱼腥草合挤的功效与作用鱼腥草(Houttuynia cordata Thunb.)是一种常见的野生植物,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

它被广泛应用于传统中医药领域,并在近年来得到了现代医学的重视与研究。

鱼腥草含有丰富的有效成分,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抗氧化、保肝、抗肿瘤等作用,被广泛用于治疗多种疾病。

本文将详细介绍鱼腥草的药理活性以及在临床应用中的功效与作用。

一、鱼腥草的化学成分鱼腥草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化合物、酚类化合物、挥发油、醛类化合物、生物碱等。

其中,黄酮类化合物是鱼腥草的主要活性成分,包括垂穗黄酮、花青素、黄酮醇等。

此外,鱼腥草还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等。

二、抗菌作用鱼腥草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对多种细菌和真菌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研究发现,鱼腥草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等多种常见致病菌表现出明显的抗菌活性。

此外,鱼腥草还对多种真菌如白念珠菌、曲霉菌等具有明显的抑制效果。

这表明鱼腥草可以作为一种天然的抗菌剂,用于预防和治疗由细菌和真菌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三、抗病毒作用鱼腥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病毒活性,能够抑制多种病毒的复制和传播。

研究发现,鱼腥草提取物对禽流感病毒、流感病毒、肺炎病毒等多种病毒均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此外,鱼腥草还对乙肝病毒、艾滋病毒等具有一定的抗病毒效果。

鱼腥草的抗病毒作用主要通过抑制病毒的复制、降低病毒载量以及调节宿主免疫系统等机制实现。

四、抗炎作用鱼腥草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可以抑制多种炎症反应的发生和发展。

研究发现,鱼腥草提取物能够降低炎症介质的释放,抑制炎症细胞的活化,减轻炎症反应的程度。

此外,鱼腥草还可以通过抑制血小板激活因子的产生、减少活性氧的生成等方式发挥抗炎作用。

因此,鱼腥草被广泛应用于治疗各种炎症性疾病,如感冒、咽炎、肺炎、扁桃体炎等疾病。

五、抗氧化作用鱼腥草富含丰富的抗氧化物质,具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

抗氧化作用主要通过清除自由基、提高抗氧化酶活性、维持细胞内氧化还原平衡等途径实现。

鱼腥草及其制剂的药理与免疫毒理作用研究进展

鱼腥草及其制剂的药理与免疫毒理作用研究进展

鱼腥草及其制剂的药理与免疫毒理作用研究进展一、本文概述鱼腥草,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其独特的药用价值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近年来,随着现代药理学、免疫学以及毒理学等学科的深入发展,对鱼腥草及其制剂的药理作用与免疫毒理作用的研究也日益增多。

本文旨在全面综述鱼腥草及其制剂的药理作用机制,特别是在抗炎、抗氧化、抗肿瘤以及免疫调节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探讨其潜在的免疫毒理作用及其机制,以期为鱼腥草及其制剂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文章首先概述了鱼腥草及其制剂的主要药理作用,包括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抗菌抗病毒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随后,文章重点分析了鱼腥草及其制剂在免疫调节方面的作用机制,包括对免疫系统各组分的影响以及对免疫相关疾病的治疗作用。

文章还关注了鱼腥草及其制剂的免疫毒理作用,包括可能的免疫毒性反应及其机制,以及减少或避免免疫毒性的策略和方法。

通过本文的综述,期望能够为深入研究鱼腥草及其制剂的药理与免疫毒理作用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同时也为开发新的药物和治疗策略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二、鱼腥草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鱼腥草,作为一种传统中药材,近年来在药理作用方面的研究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其独特的生物活性成分,如黄酮类、挥发油和多糖等,为其在抗炎、抗氧化、抗肿瘤等方面的药理作用提供了科学支持。

在抗炎作用方面,鱼腥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炎活性,能够抑制多种炎症介质的产生和释放,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鱼腥草还可以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增强机体的抗炎能力。

抗氧化作用方面,鱼腥草中的多种活性成分能够清除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对机体的损伤。

研究表明,鱼腥草对多种氧化应激相关疾病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在抗肿瘤作用方面,鱼腥草中的某些成分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并增强机体的抗肿瘤免疫。

这些发现为鱼腥草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

鱼腥草还在抗病毒、抗细菌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药理活性。

其独特的化学成分能够抑制病毒和细菌的生长和繁殖,对多种感染性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鱼腥草化学成分

鱼腥草化学成分

鱼腥草化学成分
鱼腥草是一种常见的中草药,也是一种常见菜肴中的配料。

它主要分布在中国南部和东南亚地区。

鱼腥草化学成分研究表明,它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包括挥发油、黄酮类、甾醇、三萜类、生物碱等。

1.挥发油
鱼腥草挥发油是其最主要的生物活性物质之一,它具有强烈的香气和抗菌、抗病毒、抗炎等作用。

鱼腥草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α-蒎烯、β-蒎烯、樟脑等,这些化合物都具有较强的杀菌和防止微生物生长的能力。

2.黄酮类
鱼腥草中含有多种黄酮类化合物,包括翼状苷、山柰酚、异黄酮等。

这些化合物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等多种生物活性作用。

其中,翼状苷是一种稀有的黄酮醇,具有强抗氧化能力,可以防止细胞老化和DNA的损伤,还可以促进血管扩张,降
低血压。

3.甾醇
鱼腥草中也含有一些甾醇类化合物,如β-谷甾醇、麻黄甾醇等。

这些物质具有降脂、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等生物活性作用。

β-谷甾醇能够降低血脂、调节血糖,还可以抑制恶性肿瘤生长。

4.三萜类
鱼腥草中还含有一些三萜类化合物,如橙皮素、侧柏叶素等。

这些物质具有抗菌、抗炎、解热、镇痛等作用。

橙皮素具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并能保护眼睛、心脏、肺脏等重要器官。

5.生物碱
鱼腥草中含有很少量的生物碱类化合物,如腺嘌呤、咖啡因等。

这些物质具有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抗菌等作用。

总之,鱼腥草化学成分非常复杂,其中不同类别的生物活性物质能够发挥各种作用,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抗氧化、降血脂、调节血糖等多种生理功能。

因此,鱼腥草在中草药、食品、化妆品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妇科鱼腥草的作用与功效

妇科鱼腥草的作用与功效

妇科鱼腥草的作用与功效鱼腥草,又称鱼腥草,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主要生长在江南一带的河流边、池塘和水田旁。

据古籍记载,鱼腥草具有疏风湿、解毒散结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肺热或热毒引起的咳嗽、咽喉肿痛以及湿疹等疾病。

而在中医学中,鱼腥草被认为是一种辛凉之草,能够散寒解毒、通经散瘀、杀虫止痒,适用于许多妇科疾病的治疗。

下面将详细介绍鱼腥草在妇科领域中的作用与功效。

一、鱼腥草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鱼腥草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包括黄酮类、甾醇类、萜类、鞣质等。

其中,黄酮类化合物是鱼腥草药效成分的主要组成部分。

研究发现,鱼腥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镇痛、止血等多种药理作用。

1. 抗菌作用:鱼腥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对多种细菌、真菌和病毒具有抑制作用,能够有效地抑制和杀灭致病微生物,具有广谱的抗菌活性。

2. 抗炎作用:鱼腥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程度,对关节炎、湿疹等疾病的治疗有一定的效果。

3. 止血作用:鱼腥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能够增强血管壁的稳定性,缩短止血时间,促进伤口的愈合。

4. 清热解毒作用:鱼腥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能够清热解毒,对热毒引起的咽喉肿痛、大便秘结等疾病有较好的疗效。

5. 杀虫止痒作用:鱼腥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能够杀死和抑制多种寄生虫,缓解瘙痒症状,对阴虱、蛲虫等疾病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二、鱼腥草在妇科领域中的作用与功效1. 调经止痛:鱼腥草具有调理经血、改善经期痛经的作用。

研究显示,鱼腥草中的活性成分能够促进子宫收缩,增加子宫血流,从而缓解痛经、调节月经周期。

同时,鱼腥草还具有镇痛作用,可以减轻痛经引起的不适感。

2. 温经散寒:鱼腥草具有温经散寒的作用,对寒凝引起的月经不调、经期延长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鱼腥草中的活性成分能够温经活血,促进子宫蠕动,改善子宫内环境,从而调整月经周期。

3. 散瘀止血:鱼腥草具有散瘀止血的作用,对瘀血引起的痛经、子宫肌瘤以及月经过多等症状有一定的疗效。

鱼腥草的配伍与功效与作用

鱼腥草的配伍与功效与作用

鱼腥草的配伍与功效与作用标题:鱼腥草的配伍、功效与作用摘要:鱼腥草作为一种常见的中草药,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详细介绍鱼腥草的配伍、功效与作用。

首先,我们将介绍鱼腥草的主要成分与药理作用。

然后,我们将探讨鱼腥草的主要功效及其临床应用。

最后,我们将介绍鱼腥草的常见配伍,以及不同配伍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一、鱼腥草的主要成分与药理作用1.1 鱼腥草的主要成分鱼腥草的主要成分包括黄酮类化合物、多糖、萜烯类、甾醇类、酚酸类化合物等。

其中,黄酮类化合物是鱼腥草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等药理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

1.2 鱼腥草的药理作用鱼腥草具有抗菌、抗炎、免疫调节、抗氧化、抗肿瘤、解热镇痛等药理作用。

研究表明,鱼腥草能够抑制多种细菌和真菌的生长,对炎性疾病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此外,鱼腥草还能够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抗氧化能力,对肿瘤具有辅助治疗作用,还能够缓解热症和镇痛。

二、鱼腥草的主要功效及其临床应用2.1 抗菌作用鱼腥草具有很强的抗菌作用,能够抑制多种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特别是对常见致病菌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有较好的抑制效果。

因此,鱼腥草可用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尤其适用于感冒、咽炎、支气管炎等上呼吸道感染。

2.2 抗炎作用鱼腥草具有显著的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性疾病的症状。

鱼腥草能够降低炎性介质的释放,抑制白细胞的趋化和粘附,从而减轻炎性病变,并改善炎症相关的症状。

因此,鱼腥草可用于风寒感冒、关节炎、慢性咽炎等炎性疾病的治疗。

2.3 免疫调节作用鱼腥草具有免疫调节作用,能够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对抗病原菌的能力。

鱼腥草对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的活性有明显的刺激作用;能够增加白细胞数量和功能;调节免疫相关因子的分泌,增强机体对感染病原微生物的抵抗能力。

因此,鱼腥草适用于免疫功能低下、反复感染的患者。

2.4 抗肿瘤作用鱼腥草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增殖,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

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鹅

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鹅

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鹅鱼腥草,又称为臭草、药草,科学名为Houttuynia cordata,是一种常见的野生草本植物。

鱼腥草广泛分布于亚洲地区,特别是中国和日本,它在中医传统中有很高的地位,被广泛用于药用和美食烹调。

鱼腥草被认为具有清热解毒、抗菌消炎、利尿祛湿等功效,在现代医学研究中也得到了一定的证实。

下面将详细介绍鱼腥草的功效与作用。

一、鱼腥草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鱼腥草含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其中主要包括挥发油、单萜类化合物、生物碱、黄酮类化合物等。

这些成分赋予了鱼腥草多种药理作用。

1. 清热解毒作用: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可以有效清除体内的热毒,改善体内湿热状态。

这是因为鱼腥草中的成分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组织损伤,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和抑制病原微生物的增殖。

2. 抗菌消炎作用:鱼腥草具有广谱的抗菌作用,可以抑制多种病原菌的生长,尤其对于肺炎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耐药菌有良好的抑制效果。

鱼腥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可以有效减轻炎症反应,缓解发热、咳嗽等症状。

3. 利尿祛湿作用:鱼腥草具有利尿作用,可以促进尿液的排出,减少体内湿气的积聚。

这是因为鱼腥草中的挥发油和黄酮类化合物可以促进肾脏的血液循环,增加尿液的排泄量,有效消除体内的湿气。

4. 抗氧化作用:鱼腥草富含抗氧化物质,可以中和体内的自由基,减少细胞的氧化损伤。

鱼腥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氧化作用,可以抑制脂质过氧化反应,保护细胞膜的完整性,预防疾病的发生。

5. 抗肿瘤作用:鱼腥草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研究发现,鱼腥草中的黄酮类化合物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诱导肿瘤细胞的凋亡,减少肿瘤的恶化和转移。

此外,鱼腥草中的挥发油还具有抗癌活性,能够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二、鱼腥草的应用与功效1. 清热解毒:鱼腥草可以清热解毒,适用于痈肿疮毒、咽喉肿痛、咳嗽痰多等症状。

鱼腥草中的挥发油和黄酮类化合物能够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组织损伤,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和抑制病原微生物的增殖,从而达到清热解毒的效果。

鱼腥草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_胡汝晓

鱼腥草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_胡汝晓

!""# 年第 $% 卷第 # 期 烦躁、 面色苍白、 四肢厥冷、 神志不清, 经抢救均未致死。 尽管这 4 例不良反应发生于体质较弱的妇女和儿童, 即过敏反应可能是由 患者的过敏体质引起, 但这仍说明以口服为主的传统中草药转化 为注射液时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这一方面要求医师在首次用药 时充分考虑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及观察注射液的透明度, 另一方面 也要求中草药的药理研究者和制药厂共同努力, 提高中草药注射 液的安全性。 作者简介: 胡汝晓 ( %)&& + ) # 男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 硕士研究生 # 研究方向为微生物资源利用; 赵武能, 本文通讯作者 # ( 电子信箱 ) DE;FGH:;I JKGL? MK9; N:OPQI 9E:R? MEEJ? ;OD? M;。 参考文献:
3! 4
已测 定的 黄酮 类有 8 较大, 分别为 *( :8# $; < ; 和 89 ":8 $; < ; 3$ 4 。 种, 即槲皮素 7 " 7 = 7 " 7 ’ 7 半乳糖 7 : 7 = 7 " 7 ’ 7 葡萄糖苷 2 山萘酚 7 " 7 = 7 " 7 ’ 7 3 ! 7 > 7 吡喃鼠李糖 ? * " $ @ 4 吡喃葡萄糖 苷 ?!@2 槲皮苷2 金丝桃苷2 槲皮素 7 " 7 = 7 ! 7 ’ 7 鼠李糖 7 : 7 = 7 " 7 ’ 7 葡萄糖苷 3 : 4 。 有机酸: 鱼腥草含绿原酸、 棕榈酸、 亚油酸、 油酸、 硬脂酸、 癸 酸、 十烷酸、 天门冬氨酸、 马兜铃酸、 辛酸等 3 ( 4 , 同时还含有天冬氨酸 ( 、 谷 氨酰胺 ( 、 丝 氨酸 ( 、 组氨酸 ( 、 甘 氨酸 ( 、 &AB) CD.) EFG) HIA) CDJ) 、 丙氨酸( 、 精氨酸( 、 酪氨酸( 、 缬氨酸 苏氨酸( ,-G) &DK) &G;) ,JG) ( 、 甲硫氨酸( 、 苯丙氨酸( 、 异亮氨酸( 、 亮氨酸 LKD) MFN) O-F) PDF ) ( 、 赖氨酸 ( 和脯氨酸 ( 等 *$ 种氨基酸 3 9 4 。 >F.) >JA) OGQ) 甾醇类: 鱼腥草含豆甾醇、 菜豆醇、 菠菜醇、 豆甾醇 7 " 7 谷甾酸、 菜子甾醇等 3 *# 7 ** 4 。 + 7 烯 7 "2 $ 7 二酮、 生物碱: 鱼腥草含蕺菜碱、 顺式 7 R 7 ? + 7 羟基苯乙烯基 @ 苯甲酰胺、 反式 7 R 7 ? + 7 羟基苯乙烯基 @ 苯甲酰胺、 阿朴酚生 物碱 3 *! 4 。

鱼腥草的有效成分_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鱼腥草的有效成分_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第14卷 第2期1997年4月沈 阳 药 科 大 学 学 报Journal of Shenyang Phar m aceutical U niversity V o l 114 N o 12A p r 11997 p 1144收稿日期:1996209226 第一作者:25岁,女,中药系94级研究生鱼腥草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李 爽 于庆海沈阳药科大学中药系 沈阳 110015金佩珂沈阳药科大学制药厂 沈阳 110015摘 要 鱼腥草中含有癸酰乙醛、癸醛、月桂醛及甲壬酮等成分,其中癸酰乙醛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活性.药理研究证明鱼腥草具有抗菌、抗病毒、增强机体免疫、抗炎等作用,故在呼吸科、五官科及消化科疾病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关键词 鱼腥草;有效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分类号 R 285鱼腥草为三白草科蕺菜属植物蕺菜H ou ttuy n ia cord a ta T hunb .之全草,其茎叶搓碎后,有鱼腥味,故名鱼腥草.性味辛、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利尿通淋的功效.所以主要应用于肿痈吐脓、痰热喘咳、热痢热淋、痈肿疮毒.其鲜草含挥发油010049%,油中主要成分为鱼腥草素,即癸酰乙醛.本文概述了近年来有关鱼腥草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1 有效成分研究1921年国外报道鱼腥草中含有癸醛(Cap ric aldehyde ),月桂醛(lau ric aldehyde )及甲壬酮(M ethyl 2n 2nonylketone )等成分,但这些化合物都没有抗病原微生物的活性.1952年有人〔1〕用水蒸气蒸馏法自鱼腥草中提取的精油里发现有一种抗菌物质,并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不久即报道〔2〕从鱼腥草中分离出该有抗菌活性的成分,并确定其化学结构,定名为癸酰乙醛(D e 2canoyl acetaldehyde )CH 3(CH 2)8COCH 2CHO .因其游离状态易于聚合失效,成品必须制成性质较稳定的加成物形式.1971年国内用人工方法制备了癸酰乙醛亚硫酸氢钠原料(合成鱼腥草素)〔3〕,使之广泛地应用于临床.2 药理作用研究211 抗菌作用体外抑菌试验表明鱼腥草素对卡他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杆菌、肺炎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4〕;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白喉杆菌、分枝杆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5,6〕;对伤寒杆菌、钩端螺旋体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7〕;另外,鱼腥草素与TM P 配伍还有协同作用,抑菌效果显著增强〔8〕.212 抗病毒作用鱼腥草对多种病毒都有抑制作用.国内外用组织培养观察到鱼腥草提取物对亚洲甲型病毒有抑制作用〔4〕,而朱氏等人观察经流感病毒(FM 1)感染过的小鼠,发现鱼腥草的非挥发部分提取物对其有明显的保护作用〔9〕;郑氏研究证明鱼腥草对出血热病毒(EH FV )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0〕.213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鱼腥草可以增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提高血清备解素水平,以增强机体非特异免疫能力〔11〕.同时也有报道〔12〕鱼腥草能够显著提高外周血T 淋巴细胞的比例,增强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促进绵羊红细胞免疫所致的Ig M 的生成,从而可以提高机体的特异性免疫能力.214 抗炎作用鱼腥草煎剂对大鼠甲醛性足肿胀有较显著的抑制作用,能够抑制浆液渗出,促进组织再生和伤口愈合〔6〕.215 利尿作用用鱼腥草的提取液灌流蟾蜍肾或蛙蹼,能使毛细血管扩张,增加血流量及尿液分泌,具有利尿作用〔4〕.216 抗过敏、平喘作用研究表明,鱼腥草油能明显拮抗慢反应物质(SR S 2A )对豚鼠离体回肠和离体肺条的作用,静注能拮抗SR S 2A 增加豚鼠肺溢流的作用,并能明显抑制致敏豚鼠回肠痉挛性收缩和对抗组胺,表现有良好的抗过敏作用.另一方面,鱼腥草油能明显拮抗乙酰胆碱对呼吸道平滑肌作用〔13〕.217 毒副作用实验表明鱼腥草毒性较小.合成鱼腥草素给小鼠灌服,LD 50为(116±01081)g kg ,给小鼠每日静脉注射75~90m g kg ,连续7天不致死,犬静脉滴注38或47m g kg 无异常,但达61~64m g kg 时,可引起肺脏严重出血.人每日口服80~160m g kg ,连服30日,也未见明显毒性反应〔4〕.临床应用,个别出现大疱性表皮松解萎缩型药物性皮炎、末梢神经炎、过敏性休克等病例〔14〕.3 现代临床应用311 呼吸科疾病的应用刘氏等以合成鱼腥草素肌肉注射治疗呼吸道感染,每次10~20m g ,3~6天为一疗程,治疗114例病人,有效率为9516%〔15〕.钟氏报道以鱼腥草注射液每次1~2mL 进行天突穴注射治疗70例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总有效率为80%〔16〕.易氏等用鲜鱼腥草50g 水煎内服,1日1剂,另配中药煎剂:银花、薏苡仁、芦根各6~12g ,黄芩3~6g ,桔梗、杏仁各5~10g ,水煎分三次服.西药配以全身支持疗法及补充维生素.治疗40例小儿肺脓疡,痊愈27例,好转13例〔17〕.选用肺经郄六孔最穴以鱼腥草注射液对100例支扩咯血患者作穴疗,结果近期治愈93例,显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本组病例治疗后1天咯血停止者37例,2天咯血停止者25例,治疗有效的97例患者,平均止血时间为214天〔18〕.541第2期李 爽等:鱼腥草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641沈 阳 药 科 大 学 学 报第14卷312 五官科疾病的应用林氏采用鱼腥草合剂治疗400例鼻渊患者.治愈378例,有效率9915%,与藿胆丸同条件对比疗效优于后者〔19〕.吴氏根据鱼腥草能使单纯疱疹性角膜炎患者的局部症状迅速改善、角膜溃疡浸润愈合的机理,分别以100%鱼腥草注射液滴眼,结膜下注射及雾化治疗的方法治疗该病患者87例,痊愈81例,占93%,进步5例,无效1效〔20〕.313 消化科疾病的应用鱼腥草可以抑制多种细菌,并能显著松弛肠道平滑肌,周氏以鱼腥草注射液2mL肌注治疗108例功能性腹泻患者,有效99例,占91167%〔21〕.向氏则以鱼腥草、蒲公英、仙鹤草、野菊花秧等制成胃肠安片,治疗肠炎153例,结果痊愈146例,好转5例,无效2例,对胃炎及胃痛亦有良效〔22〕.314 其他疾病的应用有报道,鱼腥草注射液可以替代抗生素用于预防治疗外科术后感染〔23〕,鲜鱼腥草外用可以治疗痔疮〔24〕,此外,对于一些妇科炎症,也有较好的疗效〔25〕.综上所述,通过对鱼腥草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的研究表明其生物活性较高.由于它既克服了西药的弊端又具有抗菌和抗病毒的持久性,同时资源丰富、使用安全,所以其临床应用的前景乐观,值得我们进一步的研究.参考文献 1 Isogai H.Science papers co ll of cati on,1952,2:1 2 T akuo Ko suge.Structure of an anti m icrobial substance iso lated from Houttuynia co rdata T hunb.J Phar m Sac Japan, 1952,72:1227 3 卫生部五七干校制药厂.合成鱼腥草素的生产工艺与临床疗效.医药工业,1972,(8):5 4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1439~1440 5 李国利,庄玉辉,那学明等.三种中药对分枝杆菌抗菌作用的研究.微生物学通报,1989,16(3):153~156 6 李仪奎,姜名瑛.中药药理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2.68~69 7 《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全国中草药汇编.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75.553 8 张永恒.鱼腥草素及鱼腥草挥发油与TM P配伍作用的研究.中草药,1981,12(4):9~14 9 朱宇同.鱼腥草非挥发油提取物抗病毒作用的初步研究.中草药,1983,14(7):25~26 10 郑宣鹤.青蒿素等4种中草药抑制出血热病毒的实验研究.湖南医科大学学报,1993,18(2):165~167 11 上海第二医学院附属第三人民医院气管炎防治组.合成鱼腥草素治疗慢性气管炎临床疗效及免疫实验观察.新医药杂志,1973,14(7):25 12 宋志军,王潮临,程建祥等.鱼腥草、田基黄和丁公藤注射液对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中草药,1993,24(12):643~644 13 周大兴,张洪霞,李昌煜等.鱼腥草油抗慢反应物质及平喘作用的研究.中成药,1991,13(6):31~32 14 陈奇,姜廷良,王亨立等.中成药与名方药理及临床应用.深圳:海天出版社,1991.164 15 刘惠定,陈寅,吴宗英等.高浓度鱼腥草素治疗呼吸道炎症114例疗效观察.新医学,1984,15(2):76 16 钟思冰.鱼腥草天突穴注射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四川中医,1985,3(1):42 17 易德英,邱常达.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肺脓疡40例临床报告.中级医刊,1990,25(2):61 18 王伟.鱼腥草液穴位注射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100例报告.中医杂志,1990,31(5):40 19 林炎官.鱼腥草合剂治疗鼻渊400例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2,12(9):570 20 吴茂慧,沈汝才,曾平等.清肝解素饮与鱼腥草外用治疗单疱性角膜炎远期疗效与评价.湖北中医杂志,1992,14(11): 7~9 21 周克聪,郑家洪.鱼腥草注射液治疗功能性腹泻108例疗效观察.浙江中医杂志,1992,27(6):247 22 向治平.胃肠安片治疗急性肠炎等170例小结.中草药通讯,1976,(6):32 23 方公贤.鱼腥草注射液替代抗生素在胃次全切除术的应用.福建中医药,1990,21(4):39 24 孙前林.鲜鱼腥草熏治痔疮.浙江中医杂志,1993,28(5):237 25 邱翠琴,雷焕强,张正方等.合成新鱼腥草素的研究和临床疗效初步观察.新医学,1979,10(12):601Stud ies on the Effective Con stituen t ,Pharmacolog ica l Effects and Cl i n ica l Appl ica tion of Houttuyn i a CordraL i Shuang ,Yu Q inghai ,J in PeikeAbstract Hou ttuyn ia co rdata w as found to con tain decanoyl acetaldehyde ,cap ric aldehyde ,lau ric aldehyde ,m ethyl 2n 2nonylketone ,and decanoyl acetaldehyde w h ich is an effective con 2stituen t again st p athogen ic bacteria .Phar m aco logical researches show that Hou ttuyn ia co rda 2ta has the functi on s of an tib i o sis ,an tiviru s ,increasing i m m un ity and an ti 2inflamm ati on .So ,it has been w idely u sed in cu ring diseases in such system s as resp irati on ,oph thal m o logy ,o to 2laryngo logy and digesti on .Key words hou ttuyn ia co rdata ;effective con stituen t ;p har m aco logical effect ;clin ical app lica 2ti on (上接第129页)学习记忆障碍与脑内能量代谢紊乱、缺血、缺氧、胆碱功能低下有关.上述结果表明该药能提高机体的耐缺氧能力,并具有较强的抗急性脑缺血作用,这可能是其提高小白鼠学习记忆作用的原因之一.体内SOD 活性降低,其消除自由基的能力减弱,导致脂质过氧化物的急剧生成,过多的脂质过氧化物对脑细胞膜可产生明显的损害作用,导致脑功能障碍,学习记忆减退.而补心健脑液可升高血浆中SOD 活性,加速对自由基的清除作用,减弱了过氧化脂质的生成,避免了后者对细胞膜的损伤,从而促进了小白鼠的学习记忆作用.这可能是其促进学习记忆的另一机制.参考文献 1 孙日强,刘玉兰,李秀琴.补心健脑液对学习记忆的影响.沈阳药科大学学报,1996,13(3):211 2 冯亦璞,孙亚丁,陈宝泰.小鼠脑缺血后的能量代谢改变和药物作用.药学学报,1989,24(2):89~94 3 Yo sh ih iko ,O yanagui .R evo luti on of assay m ethods and establishm ent of K tf fo r superoxide dis m utas activity .A nalB i ochem ,1984,(142):290 4 Caro line A ,R iely Geraldecohen .E thane evo luti on:A new index of liqp id peroxidati on .Science,1974,180:208The Effects of Bu X i n J i an Nao Y e on Acute Cerebra l Ischem i a i n M iceL iu Yu lan ,M u X iao shuo ,Fang Yuanzheng ,L iu Guangquan ,Zhao Houde ,Xu Hongx ia ,Fu Zh ihong ,Sun R iqiang ,Yan R u ix iangAbstract B u X in J ian N ao Ye at the do se of 4,8mL kg ,b id ×7(p .o .)m arkedly p ro longed the su rvival ti m e of m ice sub jected to b ilateralcaro tid artery ligati on and gasp ing ti m e of m ice decap itated .A t the do se of 8mL kg .b id ×7(p .o .),the L PO in liver and b rain of rats w as decreased ,and the level of SOD in serum of the sam e rats w as increased .Key words B u X in J ian N ao Ye ;b rain ischem ial ;li poperox ides ;sup erox ide dis m u tase741第2期李 爽等:鱼腥草的有效成分、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

鱼腥草药理作用的研究毕业论文

鱼腥草药理作用的研究毕业论文

毕业论文学生姓名论文名称鱼腥草药理作用的研究院(系)名称专业名称目录内容摘要 (1)关键词 (1)Abstract (1)Key words (1)前言 (2)1.有效成分的研究 (2)1.1 主要成分挥发油 (2)1.2 黄酮类化合物 (3)1.3 其他 (4)2.药理作用研究 (4)2.1 抗菌作用 (4)2.2 抗病毒作用 (5)2.3 抗炎镇痛作用 (5)2.4 利尿作用 (5)2.5抗过敏、平喘作用 (6)2.6抗钩端螺旋体作用 (6)2.7抗肿瘤作用 (6)2.8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6)2.9 毒副作用 (7)3.总结 (7)参考文献 (8)内容摘要:鱼腥草含有癸酰乙醛、甲基正壬酮、癸酸等成分,其中癸酰乙醛具有抗病原微生物活性。

药理研究证明鱼腥草具有抗菌、抗病毒、增强机体免疫、抗炎等作用,故在呼吸科、消化科、外科、妇科及五官科疾病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关键词:鱼腥草有效成分药理作用临床应用Abstract:Its sebacic acid containing acetaldehyde, methyl ketone compounds are analyzed.the, such as acid composition, which has been the acylation sebacic acetaldehyde microorganism activity. The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showed its has antibacterial, antiviral and strengthen the body's immune,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and so on, XiaoHuaKe an, surgery, gynecology and ent diseases are widely used.Key words: Houttuynia cordata active principle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Clinical application前言鱼腥草为三白草科(Saururaceae)蕺菜属植物蕺菜Houttuynia cordata Thunb.的新鲜全草或干燥地上部分。

鱼腥草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

鱼腥草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

鱼腥草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
胡汝晓;肖冰梅;谭周进;赵武能;谢丙炎;谢达平;伍参荣
【期刊名称】《中国药业》
【年(卷),期】2008(017)008
【摘要】目的了解鱼腥草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现状,以合理利用鱼腥草.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对鱼腥草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结果鱼腥草化学成分复杂,含有多种对人体有效的物质,药理作用广,并且毒副作用低.结论鱼腥草是一种既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又具有食用价值的植物资源,极具开发潜力.【总页数】3页(P23-25)
【作者】胡汝晓;肖冰梅;谭周进;赵武能;谢丙炎;谢达平;伍参荣
【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湖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湖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湖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湖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湖南,长沙,410128;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北京,100081;湖南农业大学生物科学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湖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湖南,长沙,41012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5;R282.71
【相关文献】
1.鲜品和干品鱼腥草中鱼腥草素化学成分研究 [J], 郑军;李国栋
2.鱼腥草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J], 阎红;雒江菡;于瑞洪;王宏宇;吕明;姜珊
3.鱼腥草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 [J], 梁明辉
4.鱼腥草抗炎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J], 黄秋兰; 薛娜丽; 范德平; 刘红绸; 郭玉姝; 周嘉平
5.中药鱼腥草的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概述 [J], 黄南龙;黄焕明;张碧玉;谢丽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鱼腥草的作用与功效 配方

鱼腥草的作用与功效 配方

鱼腥草的作用与功效配方鱼腥草,学名为Houttuynia cordata Thunb.,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

它被广泛应用于中药领域,拥有广泛的作用与功效。

本文将深入探讨鱼腥草的作用与功效,并提供一些常见的鱼腥草配方供参考。

一、鱼腥草的化学成分鱼腥草含有挥发油、黄酮类、生物碱、多糖、脂肪油、维生素等多种化学成分。

其中,挥发油是鱼腥草最重要的活性成分之一,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等多种生物活性。

二、鱼腥草的作用与功效1. 抗菌作用鱼腥草具有较强的抗菌作用,对多种致病菌具有抑制作用,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等。

鱼腥草可以通过干扰细菌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抑制细菌生长和繁殖,减少感染的风险。

2. 抗病毒作用鱼腥草对多种病毒具有抑制作用,如流感病毒、乙肝病毒、艾滋病毒等。

研究表明,鱼腥草提取物能够抑制病毒的复制和感染,减轻病毒引起的炎症反应,对病毒性疾病具有一定的防治效果。

3. 抗肿瘤作用鱼腥草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研究发现,鱼腥草提取物中的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明显的抗肿瘤效果,可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转移和侵袭,对多种肿瘤具有抑制作用。

4. 抗氧化作用鱼腥草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能够清除自由基,减少氧化应激对机体的损伤。

鱼腥草中的黄酮类、维生素C等成分具有抗氧化活性,可以提高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延缓衰老过程,预防多种慢性病的发生。

5. 抗炎作用鱼腥草具有明显的抗炎作用,可以抑制炎症反应的发生和发展。

鱼腥草中的黄酮类、挥发油等有机化合物能够抑制一系列炎症介质的释放,减轻炎症反应引起的疼痛和肿胀,对炎性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6. 利尿作用鱼腥草具有利尿作用,可以增加尿液的排出量,减轻体内的水肿症状。

鱼腥草中的挥发油成分能够刺激肾脏排尿功能,促进尿液的排出,对一些水肿性疾病具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三、鱼腥草常见的配方1. 鱼腥草煎剂配方:鱼腥草30克,生姜15克,大枣10克,水适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EFG25;4H2 ,Q ./XFGANK/X N-F Y-FSIYKD YQSBQ/F/NA K/X YDI/IYKD B-KGSKYQDQ;IYKD Z./YNIQ/ ZQG XF[FDQBI/; HQ.NN.J/IK YQGXKNK GKNIQ\ /KNDJ1 I2;18=: ,-F Y-FSIYKD YQSBQ/F/NA K/X B-KGSKYQDQ;IYKD FZZFYNA QZ HQ.NN.J/IK YQGXKNK KGF A.SSKGI]FX 0J GF[IF^I/; N-F GKGIQ.A GFNKNFX DINFGKN.GFA1 #2:<7;: ,-F Y-FSIYKD YQSBQ/F/NA I/ HQ.NN.J/IK YQGXKNK KGF YQSBDF_2 K/X N-F YDI/IYKD B-KGSKYQDQ;IYKD Z./YNIQ/ QZ HQ.NN.J/IK YQG\ XKNK IA ;QQX1 PN -KA K ZF^ KX[FGAF GFKYNIQ/A1 08957<:489 HQ.NN.J/IK YQGXKNK IA K/ F_YFDDF/N GFAQ.GYF ^IN- B-KGSKYQDQ;IYKD Z./YNIQ/ K/X FXI\ 0DF [KD.F1 )*+ ,-%.#( HQ.NN.J/IK YQGXKNKW Y-FSIYKD YQ/ANIN.F/NAW B-KGSKYQDQ;IYKD FZZFYNA 鱼 腥 草 为 三 白 草 科 多 年 生 草 本 植 物 蕺 菜 !"#$$#%&’( )"*+($( 紫蕺、 猪鼻孔、 九节莲等, 其新鲜 ,-./01 的带根全草 2 又名侧耳根、 植株破碎后有刺鼻的腥臭味, 广泛分布于我国中部、 东南及西南各 省区 2 尤以湖南、 湖北、 四川、 江苏等省居多。 鱼腥草富含蛋白质、 油 脂、 维生素等营养成分 2 营养价值很高 2 是常用的野生蔬菜之一 3 * 4 , 同时具有清热解毒、 消痈排脓、 利尿通淋的功效 2 中医应用于肺痈 吐脓、 痰热喘咳、 热痢、 热淋、 痈肿疮毒等病症 , 因此被国家卫生
38 4
水溶性多糖: 鱼腥草多糖主要由葡萄糖、 果糖、 阿拉伯糖组成, 并含有少量的半乳糖、 木糖、 鼠李糖等 3 *8 4 。 金属元素及盐类 3 *# 4 : 鱼腥草含常规元素 RK2 )K2 O2 M; 及微量 元素 M/2 TF2 ).2 U/2 MQ2 EF 等, 同时还含有氯化钾 ? V)D @ 、 硫酸钾 ? V! E=+ @ 等盐类。 其他成分 3 *$ 4 : 鱼腥草每 *## ; 鲜茎叶含 蛋白质 !1 !9 ; 及脂肪 #1 + ;。 " !" # 药理作用 抗菌作用 鱼腥草中的癸酰乙醛为抗菌的有效成
3! 4
已测 定的 黄酮 类有 8 较大, 分别为 *( :8# $; < ; 和 89 ":8 $; < ; 3$ 4 。 种, 即槲皮素 7 " 7 = 7 " 7 ’ 7 半乳糖 7 : 7 = 7 " 7 ’ 7 葡萄糖苷 2 山萘酚 7 " 7 = 7 " 7 ’ 7 3 ! 7 > 7 吡喃鼠李糖 ? * " $ @ 4 吡喃葡萄糖 苷 ?!@2 槲皮苷2 金丝桃苷2 槲皮素 7 " 7 = 7 ! 7 ’ 7 鼠李糖 7 : 7 = 7 " 7 ’ 7 葡萄糖苷 3 : 4 。 有机酸: 鱼腥草含绿原酸、 棕榈酸、 亚油酸、 油酸、 硬脂酸、 癸 酸、 十烷酸、 天门冬氨酸、 马兜铃酸、 辛酸等 3 ( 4 , 同时还含有天冬氨酸 ( 、 谷 氨酰胺 ( 、 丝 氨酸 ( 、 组氨酸 ( 、 甘 氨酸 ( 、 &AB) CD.) EFG) HIA) CDJ) 、 丙氨酸( 、 精氨酸( 、 酪氨酸( 、 缬氨酸 苏氨酸( ,-G) &DK) &G;) ,JG) ( 、 甲硫氨酸( 、 苯丙氨酸( 、 异亮氨酸( 、 亮氨酸 LKD) MFN) O-F) PDF ) ( 、 赖氨酸 ( 和脯氨酸 ( 等 *$ 种氨基酸 3 9 4 。 >F.) >JA) OGQ) 甾醇类: 鱼腥草含豆甾醇、 菜豆醇、 菠菜醇、 豆甾醇 7 " 7 谷甾酸、 菜子甾醇等 3 *# 7 ** 4 。 + 7 烯 7 "2 $ 7 二酮、 生物碱: 鱼腥草含蕺菜碱、 顺式 7 R 7 ? + 7 羟基苯乙烯基 @ 苯甲酰胺、 反式 7 R 7 ? + 7 羟基苯乙烯基 @ 苯甲酰胺、 阿朴酚生 物碱 3 *! 4 。
摘要: 目的 了解鱼腥草的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现状, 以合理利用鱼腥草。 方法 查阅相关文献, 对鱼腥草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进 行了较全面的综述。 结果 鱼腥草化学成分复杂, 含有多种对人体有效的物质, 药理作用广, 并且毒副作用低。 结论 鱼腥草是一种既具有广 极具开发潜力。 泛的药理活性2 又具有食用价值的植物资源, 关键词: 鱼腥草;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 #"$%& #"$"’ (! 文献标识码: ) 文章编号: !**+ , -./! ( "**$ ) *$ , **"/ , */

黄酮类: 鱼腥草茎与叶总黄酮的含量相差
项目编号: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 项目编号: ! 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课题, !##$%&’#(&#( ; !##!)%**+## 。
中国药业 !"#$% &"%’(%)*+,#)%-.
・!"・
Hale Waihona Puke 药学专论分 # 对卡他球菌、 溶血性链球菌、 流感杆菌、 肺炎双球菌和金黄色葡 萄球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对大肠杆菌、 痢疾杆菌、 伤寒杆菌及孢 体外抑菌试验也表明, 鱼腥草挥发油对 子丝菌等也有抑制作用 $ %& ’ 。 金黄色葡萄球菌、 八叠球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对大肠杆菌有抑制 作用 $ %( ’ 。 !" ! 抗病毒作用 鱼腥草对多种病毒都有抑制作用。 鱼腥草挥发油对甲、 乙型流 感病毒和腮腺炎病毒均有一定的抑制效果; 鱼腥草乙酸乙酯提取 鱼腥草蒸馏液对甲型 物对甲、 乙型流感病毒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 %) ’ 。 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 $ !* ’ 。 !" # 增强机体免疫力 鱼腥草能明显促进白细胞和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体外试验 表明, 合成鱼腥草素能促进脾切除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提高迟发型超敏反应强度, 明显提高血清溶血素水平, 增加外周血 $ !% ’ ) ( 淋巴细胞 ! + 乙酸萘酯酶 ,-,. 阳性百分率 。 合成鱼腥草素能 提高脾切除小鼠的 增强脾切后淋巴结的功能及调节 / 细胞亚群, 特异性、 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 !! ’ 。 !" $ 抗过敏、 镇咳作用 鱼腥草油能明显拮抗慢反应物质 0 121 + , 3 对豚鼠离体回肠 和离体肺条的作用 # 静脉注射能拮抗 121 + ,, 增加豚鼠肺溢流的 作用 # 并能明显抑制致敏豚鼠回肠痉挛性收缩和对抗组胺 # 表现有 良好的抗过敏作用; 另一方面 # 鱼腥草油能明显拮抗乙酰胆碱对呼 吸道平滑肌的作用 $ !4 ’ 。 !" % 抗炎作用 鱼腥草对多种致炎剂引起的炎症渗出和组织水肿均有明显的 抑制作用 # 能显著降低小鼠耳肿胀和大鼠足肿胀程度 # 降低小鼠腹 腔毛细血管通透性; 同时 # 鱼腥草可抑制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反 应 # 延长热痛反应潜伏期 # 拮抗甲醛致痛作用 # 提示鱼腥草对炎症 性疼痛反应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 !" ’ 。 鱼腥草煎剂对大鼠甲醛性足 肿胀有较显著的抑制作用 # 能够抑制浆液渗出 # 促进组织再生和伤 口愈合 $ !5 ’ 。 合成鱼腥草素灌胃对巴豆油致小鼠耳肿胀、 角叉菜胶致 大鼠足肿胀、 醋酸致小鼠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均有显著抑制 且这种作用不依赖于垂体 + 肾上腺皮质系统, 而与抑制炎 作用 $ !6 ’ , 症介质前列腺素 .( 及 121 + , 有关 $ !& ’ 。 78.) !" & 利尿作用 鱼腥草馏出液灌流蟾蜍肾, 能使毛细血管扩张, 加速血液流动 和增强尿液分泌, 具有利尿作用 $ !( ’ 。 ! 毒副作用 《 本草纲目 》 称鱼腥草有 “ 小毒 ” 临床上出现个别 # 其毒性极低。
01234567 089:;4;<29;: 69= >16?365878@4567 ABB25;: 8B C8<;;<D946 58?=6;6
!# ,#-’("./ 0 / 1’(" 2’&345’0 / 6(& 78"#9’&0 / 78(" :#&5&30 / 1’5 2’&3%(&; / 1’5 <(=’&3. / :# >(&*"&30
!""# 年第 $% 卷第 # 期 烦躁、 面色苍白、 四肢厥冷、 神志不清, 经抢救均未致死。 尽管这 4 例不良反应发生于体质较弱的妇女和儿童, 即过敏反应可能是由 患者的过敏体质引起, 但这仍说明以口服为主的传统中草药转化 为注射液时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这一方面要求医师在首次用药 时充分考虑患者的药物过敏史及观察注射液的透明度, 另一方面 也要求中草药的药理研究者和制药厂共同努力, 提高中草药注射 液的安全性。 作者简介: 胡汝晓 ( %)&& + ) # 男 #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专业 硕士研究生 # 研究方向为微生物资源利用; 赵武能, 本文通讯作者 # ( 电子信箱 ) DE;FGH:;I JKGL? MK9; N:OPQI 9E:R? MEEJ? ;OD? M;。 参考文献:
!""# 年第 $% 卷第 # 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