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行测常识判断之历史事件梳理.doc
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常识判断之时政常识系列
![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常识判断之时政常识系列](https://img.taocdn.com/s3/m/9aea8c7a240c844768eaee3c.png)
无论是国考还是省考,时政常识都是必考考点,今天公考咨询与各位考生与时俱进的分享一些时政常识的要点和习题练习,希望对各位考生的常识积累有帮助,助力各位考生决胜省考。
【近期常识要点】1.2020年8月10日,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会议审议了委员长会议关于提请审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授予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士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定草案的议案。
会议听取了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赵克志作的关于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报告介绍了公安机关执法规范化建设基本情况、公安执法工作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提出五项工作措施和建议:进一步提升思想认识,锻造新时代高素质过硬公安队伍;健全完善执法制度,为执法工作提供规范实用的操作指引;强化组织督导,全面落实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要求;进一步完善有关公安工作的立法;建议在刑法中单独增设袭警罪。
2.2020年8月10日,国家主席电卢卡申科,祝贺他再次当选白俄罗斯共和国总统。
3.2020年8月,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沿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盐通高铁全线完成铺轨。
盐通高铁全线采用500米无缝钢轨及Ⅲ型板式无砟轨道铺设,全线铺设完成后将采用国内领先的移动闪光焊技术。
盐通高铁是我国“八纵八横”高铁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盐通高铁与徐盐高铁、沪苏通铁路共同构成京沪高铁南段的重要辅助通道,建成后将实现徐盐、连盐、沪苏通等铁路间的互联互通,形成华北、西北地区与长三角地区联系的便捷运输通道,缓解京沪高铁徐州至上海间的运输压力。
4.2020年8月10日,公安部、农业农村部打击长江流域非法捕捞专项整治行动工作专班部署开展的长江流域非法捕捞高发水域同步巡查执法行动正式启动。
按照统一部署,首轮巡查执法行动为期15天,由长江流域非法捕捞高发水域相关省市公安机关、渔业主管部门以及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的水上执法力量同步组织开展。
5.2020年8月,“澳门特别行政区加入世界遗产城市组织授牌仪式”在澳门以视频会议形式举行。
公务员考试历史常识
![公务员考试历史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d766a1fa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1f.png)
公务员考试历史常识1. 概述公务员考试是指通过国家统一组织的一种选拔方式,选取合格的人员从事政府机关的工作。
历史常识是公务员考试的重要考点之一,涉及到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和相关事件。
本文将介绍公务员考试中常见的历史常识题目,帮助考生深入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 历史朝代2.1 秦朝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王朝,始于公元前221年,终于公元前206年,共存在15年。
其中,秦始皇是秦朝的开国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称帝的君主。
在秦朝期间,实行了一系列重要的制度和政策,如实行郡县制、统一度量衡和货币,修筑了长城等。
2.2 汉朝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封建王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
西汉始于公元前206年,终于公元8年,共存在两百余年。
东汉始于公元25年,终于公元220年,共存在近两百年。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时期之一。
2.3 唐朝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庄严而富庶的强大中央集权封建王朝,始于公元618年,终于公元907年,共存在289年。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制度较为完善、社会经济进一步繁荣的时期,也是文化艺术辉煌的时期。
2.4 宋朝宋朝是中国历史上长达319年的封建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
北宋始于公元960年,终于公元1127年,南宋始于公元1127年,终于公元1279年。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经济繁荣、文化兴盛的时期,其中北宋是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期之一。
3. 重要历史事件3.1 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中国自清朝建立以来的第一次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于1911年10月10日爆发。
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标志着中国从封建专制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历史性大事,对后来的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3.2 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次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新民主主义革命运动,发生在1919年。
五四运动以反对巴黎和约、拥护民主和科学为口号,成为新文化运动的号角,对后来的中国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
公考行测复习历史常识盘点
![公考行测复习历史常识盘点](https://img.taocdn.com/s3/m/015aa210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fe.png)
公考行测复习历史常识盘点行测,是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英文名Administrative Aptitude Test,简称AAT)的简称,它和智力测验一样,属于心理测验的范畴。
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关于公考行测复习历史常识盘点,期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公考行测复习历史常识盘点1、三省六部制中的三省指什么: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2、尚书省下设有六部,分别为哪几部:吏部、礼部、兵部、度支(后改为户部)、都官(后改为刑部)和工部隋朝以前,自西汉至南北朝,基本沿袭秦朝官制,隋文帝即位后,为加强中央集权,综合前代各种制度,确立了三省六部制。
在发展进程中,组织情势和权利各有演变,至隋,才整齐划一为三省六部,主要掌管中央政令和政策的制定、审核与贯彻实行。
各不同时期的统治者做过一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的调剂和补充。
隋文帝时期的三省六部制,三省的主座等于秦汉的宰相。
把宰相之职一分为三,避免了权臣专权,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产生深入变化的标志,决策、审议、实行权利的分解,既明确了行政分工,又是三省之间相互牵制,对后世的国家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历史演变:秦朝:设尚书,主管典籍,为后世尚书省的发端。
汉朝:设立以大将军为首的内朝,专门处理军国大事。
以原属少府的尚书以及中书二者来转达表章,沟通内外朝,为后世尚书省的发端。
东汉设置尚书台,东汉末设侍中寺魏晋南北朝:尚书省建立的开端:三国曹操自任丞相,移原隶少府的尚书吏部曹、选部曹等尚书诸曹为丞相属官,将汉武帝建立的内朝转为外朝官署晋代,正式有门下省的建制隋朝:隋设尚书、门下、内史、秘书、内侍五省,秘书省类似于后来的馆阁主持中央政权的就是尚书、门下、内史三省唐:尚书省在唐代一度改称文昌台、都台、中台,旋复古称。
中书省在唐代一度改称西台、凤阁、紫微省,旋复古称。
门下省在唐代一度改称东台、鸾台、黄门省等,旋复古称。
五代制度与唐无异,但是由于连年征战,实际上宰相并不掌控权利。
L国家公务员考试必备历史常识(吐血整理)
![L国家公务员考试必备历史常识(吐血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d8ccb5a1d1f34693daef3e28.png)
公务员考试必备历史常识高中历史知识点整理第一分册第一单元古代东方第1课古代两河流域知道:1.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是指亚洲西部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经的区域,东西两面分别与伊朗高原和阿拉伯大沙漠相邻、北接小亚细亚山地、南临波斯湾,基本上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共和国境内。
2.楔形文字(钉头文字)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象形文字之一。
《吉尔伽美什》是用楔形文字写成,并通过泥板文字保留下来的古代优秀文学作品。
理解:1.《汉穆拉比法典》的作用:为了更有效地规范王国的社会秩序,进一步巩固王国的统治。
2.《汉穆拉比法典》的历史价值:它集古代两河流域各国原有法律之大成,是目前已知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它比较清楚地展示了古巴比伦王国的社会状况,是了解和研究古巴比伦王国历史的第一手文献。
第2课古代埃及知道:1.古代埃及的地理位置:古代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其地理范围与阿拉伯埃及共和国大致相当。
2.古代埃及国家实行高度集权的专制统治:法老是拥有绝对权威的专制君主,集政治、军事、经济、司法和宗教大权于一身。
他强化王权神授,自奉为神或神的后裔,将自己的意志视为法律,拥有全国的土地,并控制所有的军队,掌握从中央到地方的高级官吏的任免权。
3.在古代埃及金字塔中,最负盛名的就是胡夫金字塔和哈夫拉金字塔。
4.古代埃及人早在公元前3500年以前就发明了象形文字。
这种文字因其字形与各种具体事物的形态相似而得名。
象形文字对后来腓尼基人创造字母文字产生了巨大影响。
第3课古代印度知道:1.古代印度四大种姓: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2.佛教的创始人:悉达多(被尊称为“释迦牟尼”)3.佛教迅速得到传播,后逐步发展成为世界性宗教。
(世界三大宗教分别是: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理解:1.印度种姓制度的特征:四大种姓在理论上都是职业世袭,内部联姻和排斥外人的社会集团,各种姓的法律地位、社会权利和宗教生活均有不同。
2.佛教创立和传播的时代背景:公元前6世纪,北印度列国纷争,政局动荡,社会关系急剧变化。
公考行测历史考试知识点
![公考行测历史考试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b158dd8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a2.png)
公考行测历史考试知识点知识点是行测重点考核的内容,并且触及题量大,分值高,是考生很难掌控的一种题型。
很多考生做此类题型,没有相应的解题方法,习惯将文段、问法、选项一窝蜂全部看完,这是是不对的。
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关于公考行测历史考试知识点。
公考行测历史考试知识点一、历代改革(一)古代著名的改革年龄时期齐国管仲改革:改革内政,发展生产;改革军制,使齐国强大,齐桓公确立霸业。
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变法:废井田,开阡陌;废除特权,嘉奖耕战;建立县制。
秦国封建经济得到发展,国家实力增强,为秦统一全国创造了条件。
公元8年王莽改制:王田私属,不许买卖;屡次改变币制。
改制激化了社会矛盾,以失败告终。
公元485年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均田令,实行汉化政策。
改革增进了北方经济的复原和发展,加速了北方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增进了北方民族融会。
后周周世宗改革:采取措施开开荒田,取消苛捐杂税,重视兴建水利,整理军队,严格纪律。
后周气力增强,为后来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奠定了基础。
北宋王安石变法:青苗法、募役法、农田水利法、方田均税法、保甲法。
兴建水利,发展了农业,政府的收入增加,军事气力也有所增强。
但是新法触犯了大地主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反对而失败。
明朝张居正改革:整理吏治,加强中央集权,治理黄河,实行“一条鞭法”,采取军事改革措施。
明朝经济状态得以改进,财政收入有所增加,国防实力增强。
改革限制了大官僚地主的既得利益,终究失败。
(二)近代改革近代历史上有三次新政,即洋务运动、百日维新(戊戌变法)、清末新政。
洋务运动产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通过《天津条约》把入侵权势由沿海延伸到内地。
戊戌变法产生在《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帝国主义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清末新政产生在八国联军侵华之后,《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潭。
三次新政都没有到达预期的目的。
甲午战争的惨败,宣布了标榜“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的破产。
公务员行测考试中国历史知识
![公务员行测考试中国历史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c573624f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ae.png)
公务员行测考试中国历史知识行测考试中言语知道部分很重要,言语知道一共分为三大板块,分别是逻辑填空、片断阅读和语句表达。
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关于公务员行测考试中国历史知识,期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公务员行测考试中国历史知识一、先秦(170万年前至公元前221年)这是指中国大地上开始有了人类活动至秦统一前的历史。
这段历史时期,历经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一)原始社会中国的原始社会经历了1OO多万年。
按生产力和考古学的划分,分为旧石器和新石器两个时期;按古人类学家的划分,则分为猿人、智人两个阶段;按社会组织则分为原始人群和氏族公社两个阶段。
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资料公有,人们共同劳动、共同消费,没有阶级、没有剥削。
众多的原始社会遗址表明,中国是人类文明的起源地之一,中华民族的文明是多元的。
(二)夏、商、周公元前21世纪,禹的儿子启建立夏朝。
夏朝是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
公元前16世纪,商汤颠覆了夏桀的统治,建立商朝。
公元前14世纪,商王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小屯),因此商朝也叫殷朝,它是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
周厉王时产生了“国人暴动”,起义的平民和奴隶攻人王宫,周厉王出逃,于是显现了“共和行政”的局面。
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是我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
西周末年,社会矛盾进一步加深,公元前771年,少数民族犬戎攻人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
幽王的儿子周平王继位后,将王都迁到洛邑,史称东周。
东周分为年龄和战国两个时期。
夏、商、周这一历史时期创造了光辉的文明,青铜器、甲骨文和金文,是这一时期文化的代表。
西周的典章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三)年龄五霸和战国七雄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的年龄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的瓦解埋藏。
先后起来争霸的诸侯有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史称“年龄五霸”。
公元前475年至公元前221年战国,是我国封建社会形成时期,显现齐、楚、燕、韩、赵、魏、秦“战国七雄”争霸的局面。
公务员行测考试党史常识
![公务员行测考试党史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d92b5716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91.png)
公务员行测考试党史常识公务员的工作主要是从事公共服务的,负责兼顾管理经济社会秩序和国家公共资源,保护国家法律规定贯彻实行的公职人员。
下面作者给大家带来关于公务员行测考试党史常识,期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公务员行测考试党史常识1.辛亥革命于1911年10月爆发,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宣布成立,辛亥革命颠覆了清王朝,使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独裁制度就此结束,民主共和国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
2.1917年爆发的俄国十月革命,首创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
3.五四运动爆发于1919年5月,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4.1920年8月,上海共产党组织正式成立,陈独秀任书记。
同年10月,北京共产党组织成立,李大钊任书记。
5.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最后一天会议转移至浙江嘉兴南湖举行,大会肯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纲领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颠覆资产阶级”,“采取无产阶级专政,以到达阶级斗争的目的——消灭阶级”,“废除资本私有制”。
大会选举产生了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陈独秀为书记。
党的一大宣布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6.1922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提出了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但在现阶段的纲领即最低纲领是:打倒军阀,颠覆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这样,二大就在全国人民眼前第一次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7.1923年6月,党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
8.1924年至1927年,称为中国的“大革命”或“国民革命”时期。
9.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反革命政变,疯狂屠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7月15日,汪精卫召开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扩大会议,正式同共产党破裂,向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举起了屠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全面破裂,大革命失败。
行测常识 历史文化
![行测常识 历史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2444f926453610661ed9f46a.png)
公务员考试行测技巧:常识重点-中国古代大事记知识点(历史文化)简为教育一、夏商与西周:夏:家天下。
商:青铜器兴盛,迁都于殷(河南安阳)。
西周:定都镐京。
(陕西西安)二、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分割。
春秋五霸:齐桓(春秋第一个霸主)、晋文、楚庄、阖闾、勾践。
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魏秦。
秦商鞅改革;三、一统秦两汉:楚汉之争;刘邦建西汉;吕后专权;文景之治;汉武帝(张骞、史记);王莽篡汉;绿林军起义;光武中兴;黄巾起义。
四、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司马炎称帝;317,司马睿在建康建东晋。
五、南北朝并立:南朝---公元420年到589年,宋齐梁陈北朝---公元386年到581年,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六、隋唐五代传;隋:大运河、赵州桥;唐:玄武门之变;贞观之治;武则天(武举和殿试);开元盛世;安史之乱;黄巢起义。
七、宋元明清后:宋:杯酒释兵权;澶渊之盟;王安石变法;靖康之变;岳飞抗金。
宋词:苏辛元:1271年,忽必烈建元称帝。
明:燕王之变、建都北京;郑和下西洋、永乐大典;土木堡之变;张居正改革。
清:康乾盛世;四库全书;太平天国;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甲午中日战争;维新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丑条约;辛亥革命。
五行:水木火土金。
原则:彼相生、间相克。
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
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
古代用五行相生相克解释朝代变迁。
汉之前讲究相克说,之后讲究相生说。
一、中医四诊法:望闻问切。
“医圣”:西汉张仲景。
《伤寒杂病论》(成书于公元204年)是中医临床学的经典。
华佗:“五禽戏”、麻沸散。
药王:唐代孙思邈。
《千金方》。
《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
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创立了当时世界上最先的分类法,“东方医药巨典” 。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
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神农本草经》五脏:指肝、心、脾、肺、肾。
2023年省考行测考试历史战役整理
![2023年省考行测考试历史战役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e55f4f06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67.png)
2023年省考行测考试历史战役整理“和平-战争-和平”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道路。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发生的战争更是数不胜数。
在公职类考试中,战争的考点十分常见,特别是那些耳熟能详的改变历史发展轨迹的关键战役。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省考行测考试历史战役整理。
省考行测考试历史战役整理一、涿鹿之战发生于大约4600年前,黄帝部族联合炎帝部族,与蚩尤所进行的一场大战。
双方为了争夺适于牧放和浅耕的中原地带而发生。
涿鹿之战对于古代华夏族由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转变产生过重大的影响,取得这场战争胜利的部落首领黄帝从此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
二、牧野之战这是武王伐纣的决胜战,是周武王联军与商朝军队在牧野(今淇县)进行的决战。
由于商纣王先征西北的黎,后平东南夷,虽取得胜利,但穷兵黩武,加剧了社会和阶级矛盾,最后兵败自焚,商朝灭亡。
它终止了殷商王朝将近600年的统治,为西周礼乐文明的全面兴盛开辟了道路。
其体现的谋略和作战艺术,也对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三、马陵之战中国战争史上设伏歼敌的著名战例,发生于周显王二十八年,今山东省郯城县马陵山附近,这次战役中孙膑利用庞涓的弱点,用“减灶示弱”的方法,诱庞涓上钩,将魏军10万人杀得溃不成军,并俘虏了魏太子申。
经此一战魏国元气大伤,失去霸主地位。
四、长平之战发生在战国后期约公元前260年,地点位于今山西省晋城高平市西北。
秦国名将白起率军在赵国的长平攻打赵国。
赵国廉颇坚守不出,秦军用离间计散布谣言,赵王信以为真,用赵括换下廉颇。
赵括就是那位著名的“纸上谈兵”将领,白起针对赵括骄傲轻敌的弱点,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包围、予以歼灭的作战方针,围歼坑杀了赵国40万降兵。
此战是中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规模最大、最彻底的围歼战。
此后,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抗秦国,极大地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
五、巨鹿之战秦末大起义中,项羽率领数万楚军,同秦名将章邯、王离所率40万秦军主力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进行的一场重大决战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之一。
2020国考【行测】常识判断历史考点总结分析.doc
![2020国考【行测】常识判断历史考点总结分析.doc](https://img.taocdn.com/s3/m/2bec0a8cc5da50e2534d7f49.png)
2020国考【行测】常识判断历史考点总结分析国考行测常识判断部分,历史知识是不可回避的,经常跟文学、时政、地理等糅合起来考,本篇我们就开始复习一下中国现代史相关考点。
考点一: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考点二:巩固政权的措施:一是土地革命。
1950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二是抗美援朝。
1950 1953年,打击美帝国主义侵略政策,保卫国家安全。
考点三: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是指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是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
总路线是一化三改: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实行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
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
考点四:中共八大(1956年)确定经济建设方针为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考点五:1964年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在甘肃酒泉东风靶场一举发射升空成功。
1973年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考点六: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的文化大革命,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到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挫折和损失。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
考点七: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8年光明日报发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同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做出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考点八:改革:安徽凤阳小岗村首先开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开放: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开放模式。
考点九: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公务员常识判断基础历史知识点梳理
![公务员常识判断基础历史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ef07aa67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f3.png)
公务员常识判断基础历史知识点梳理公务员考试中,常识判断部分经常会涉及历史知识。
历史是一面镜子,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和了解,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现在和展望未来。
以下是对公务员常识判断中基础历史知识点的梳理。
一、中国古代史1、夏商周时期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其建立标志着中国从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
商朝是中国青铜文化的鼎盛时期,出现了甲骨文,这是目前我们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
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巩固了统治。
2、春秋战国时期这是一个大变革的时代,社会动荡但思想文化繁荣。
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纷争不断。
在思想领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学派纷纷提出自己的治国理念和哲学思想。
3、秦汉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实行了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如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
汉武帝时期,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在经济上采取盐铁官营等措施,在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这是一个政权分立、民族融合的时期。
三国鼎立,西晋短暂统一后又陷入分裂。
北方少数民族内迁,促进了民族融合。
5、隋唐时期隋朝虽然短暂,但开通了大运河,对南北经济交流起到了重要作用。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政治开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
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贞观之治”,唐玄宗李隆基前期的“开元盛世”将唐朝推向了巅峰。
6、宋元时期宋朝分为北宋和南宋,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北宋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广泛应用于航海。
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的统一王朝,疆域辽阔,行省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7、明清时期明朝加强君主专制,废除丞相制度。
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交流。
清朝前期,出现了“康乾盛世”,但后期逐渐走向衰落,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
二、中国近代史1、鸦片战争1840 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42 年签订的《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公务员行测考试—常识判断之历史常识(一)
![公务员行测考试—常识判断之历史常识(一)](https://img.taocdn.com/s3/m/ff7772fab0717fd5360cdce0.png)
公务员行测考试常识判断之历史常识(一)古代制度1.古代政治制度(1)王位继承制①禅让制:尧舜禹;让贤②宗法制:夏朝确立,周朝成熟;嫡长子继承③王位世袭制:世袭④分封制:秦朝废除;诸侯(2)中央集权①三公九卿制:秦朝;丞相地位高②三省六部制:隋朝初创,唐朝完善(3)地区制度①郡县制:成型于秦汉②行省制:元朝初创2.古代人才选拔制度(1)世卿世禄制:商鞅变法废除;世袭(2)察举制:西汉初创;察孝廉,举秀才(3)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分级评定(4)科举制:隋朝初创;分科考试变法改革1.古代重要变法改革(1)李悝变法:战国;《法经》第一部(2)商鞅变法:战国秦孝公;废井田、行郡县、连坐(3)北魏孝文帝改革:南北朝北魏;汉化、迁都(4)王安石变法:北宋宋神宗;青苗法、保甲法、募役法(5)张居正改革:明朝;考成法、一条鞭法2.近代重要变法改革(1)洋务运动:自强求富、师夷制夷、中体西用(2)戊戌变法:改革政治(3)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君主专制(4)新文化运动:民主科学经济外交1.经济成就(1)文景之治:西汉文景帝(2)贞观之治:唐朝唐太宗(4)发行交子:北宋;最早的纸币2.对外交流(1)张骞出使西域:西汉汉武帝;丝绸之路(2)班超出使西域:东汉;保卫丝绸之路(3)玄奘西行:唐朝;西行至印度取经(4)文成公主进藏:唐朝;汉藏文化交流(5)鉴真东渡:唐朝;六次东渡,传播佛教与文化(6)郑和下西洋:明朝;最远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古代战争1.先秦战争(1)涿鹿之战:部落时代炎黄&蚩尤;华夏族(2)牧野之战:周武王&商纣王;武王伐纣决胜战,纣王兵败自焚(3)长勺之战:春秋齐&鲁;曹刿论战,一鼓作气(4)灭虢之战:春秋晋&虞&虢;唇亡齿寒,假途灭虢(5)城濮之战:春秋晋&楚;退避三舍(6)桂陵之战、马陵之战:战国齐&魏;围魏救赵(7)长平之战:战国秦&赵;纸上谈兵(8)邯郸之战:战国秦&赵魏楚;窃符救赵,毛遂自荐2. 封建王朝战争(1)巨鹿之战:秦末项羽&秦;破釜沉舟,作壁上观(2)官渡之战:东汉末曹操&袁绍;倒屣相迎(3)赤壁之战:东汉末孙刘&曹操;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草船借箭(4)淝水之战:东晋&前秦;投鞭断流,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近代战争1. 清末战争(1)第一次鸦片战争:1840-1842中&英;《南京条约》,开始沦为(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中&英法美俄;《北京条约》《天津条约》《瑷珲条约》加深了(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中&日;《马关条约》,大大加深(4)八国联军侵华:1900中&八国联军;《辛丑条约》,完全沦为2. 抗日战争(1)平型关大捷:1937年八路军;伏击战,首场大捷(2)台儿庄战役:1938年;全面抗战以来最大胜利(3)百团大战:1940年八路军;粉碎“囚笼政策”,最大、最长起义事变1. 古代起义事变(1)大泽乡起义:秦末;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平民起义(2)绿林赤眉起义:西汉末;光武中兴的源头(3)黄巾起义:东汉末;宗教形式民变,间接导致三国局面形成(4)黄巢起义:唐末;导致唐末国力大衰(5)李自成起义:明末;导致明朝灭亡2. 近代起义事变(1)太平天国运动:清末南方;双反,《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2)义和团运动:清末北方;扶清灭洋(3)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第一枪(4)九一八事变:1931年9月18日;日本侵华的开端(5)西安事变:1936年12月12日,“停止内战,联共抗日”(6)卢沟桥事变:1937年7月7日;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帝王名臣1. 帝王(1)秦始皇嬴政:统一、创建皇帝制度、三公九卿、郡县制、修筑长城(2)汉武帝刘彻:察举制、推恩令、尊儒术、攘夷拓土、丝绸之路(3)隋文帝杨坚: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开皇之治(4)唐太宗李世民:虚心纳谏、开疆扩土、贞观之治(5)宋太祖赵匡胤:右文抑武、完善科举(6)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洪武之治(7)清圣祖康熙:在位时间最长、平定三藩、收复台湾、尼布楚条约2. 名臣(1)商鞅:法家、变法(2)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官渡之战、文学家(3)诸葛亮:六次北伐、《出师表》、木牛流马、诸葛连弩(4)王安石:变法、唐宋八大家之一(5)曾国藩:湘军、晚清四大名臣之一世界史事1、航海史(1)马可波罗:威尼斯;东方(2)迪亚士:葡萄牙;好望角(3)达伽马:葡萄牙;印度(4)哥伦布:意大利;美洲(5)麦哲伦:葡萄牙;环球2.革命史(1)资产阶级革命①英:《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②法:《人权宣言》③美独立:《独立宣言》④美内战:《解放黑人奴隶宣言》(2)明治维新:日本资本主义、君主立宪(3)巴黎公社: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4)十月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3. 战争史(1)第一次世界大战(2)第二次世界大战。
公务员考试常识知识点(历史常识篇)
![公务员考试常识知识点(历史常识篇)](https://img.taocdn.com/s3/m/4537096d4a7302768f993925.png)
公务员考试常识知识点(历史常识篇)
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元谋人)
2.已经具备了人类的基本特征,能制造和使用工具的是(北京人)扩展一下
3.中国远古传说的太阳神,被世人称为“药祖”的是(神农)
4.开创禅让制的是(尧)
扩展一下:
5.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夏朝)
6.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治理的是(黄河)
7.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是(甲骨文)
8.西周时期以少胜多的战役是(牧野之战)
9.历史中说“烽火戏诸侯”的是哪一位君主(周幽王)扩展一下:
10.我国古代思想家中,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是(孟子)
扩展一下:“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出自孟子的《孟子·尽心下》
11.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
12.提出“兼相爱,交相利”的是(墨子)
扩展一下:
13.鹏程万里、庖丁解牛、庄生梦蝶这些典故出自(《庄子》)
14.统一文字(小篆)、货币、度量衡、车辆形制,修筑长城等是(秦朝)
15.秦朝实行(郡县制)
扩展一下:郡的长官是郡守,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均有皇帝直接任免,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的基础。
16.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是(陈胜吴广起义)扩展一下: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起义(安徽大泽乡)。
17.初汉三杰(韩信、萧何、张良)
18.张骞几次出使西域开通丝绸之路(两次)
扩展一下:丝绸之路以长安为起点,经甘肃河西走廊,过玉门关、阳关、分南北两路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
19.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一次农民起义(黄巾起义)
扩展一下:领导者是张角,东汉末年最大规模的一次农民起义,使得东汉名存实亡。
注意与陈胜吴广起义区别。
公务员考试必备历史常识
![公务员考试必备历史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403719e1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02.png)
公务员考试必备历史常识公务员考试必备历史常识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夏商周的政治制度:以宗法制为基础,形成了王位世袭的制度。
2、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了皇帝制度,设立了三公九卿,实行了郡县制。
3、汉朝的郡国并行制:在实行中央集权的同时,设立了诸侯国。
4、唐朝的三省六部制:确立了三省(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和六部(吏部、礼部、兵部、户部、刑部、工部)的制度。
5、宋朝的中央集权制:进一步加强了皇帝的权力,设立了参知政事、三司使、枢密使等官职。
6、明朝的内阁制:确立了内阁官员的职责和权力,使得皇帝的权力得到了进一步扩大。
7、清朝的军机处:设立了军机处,处理重要政务,进一步加强了皇帝的权力。
二、中国近现代史1、鸦片战争:英国于1840年发动了对中国的战争,导致中国签订了《南京条约》等不平等条约。
2、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南方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3、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推行了一场以引进西方技术和科学为主要内容的洋务运动。
4、戊戌变法:1898年,光绪皇帝发动了一场旨在改革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法,但最终失败。
5、辛亥革命: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6、中国共产党成立: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7、抗日战争:1937-1945年,中国与日本进行了长达八年的战争,最终中国战胜日本。
8、解放战争:1946-1949年,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之间进行了一场内战,最终中国共产党获得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三、世界历史1、古希腊文明: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古希腊文明达到了巅峰,创造了哲学、文学、艺术和科学等方面的伟大成就。
2、古罗马文明:公元前753年罗马城建立,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达到了鼎盛时期,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3、文艺复兴:14-17世纪,欧洲经历了一场以恢复古代希腊和罗马文化为名义的思想和文化运动。
公务员历史知识点
![公务员历史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1b7edc7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a0.png)
公务员历史知识点公务员考试是一项竞争激烈的选拔制度,要通过这一考试,必须了解一些与公务员相关的历史知识点。
历史作为一门学科,对于了解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公务员考试中的一大考察重点。
本文将介绍一些公务员考试中常见的历史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1. 中国古代的朝代和历史人物中国历史悠久,有着数千年的演变历程。
在公务员考试中经常会考察中国古代的朝代和历史人物。
考生需要了解每个朝代的名称、起止时间以及重要历史事件。
同时,还需要了解一些重要历史人物的事迹和贡献,比如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等。
2. 中国的革命历史中国的革命历史是中国近现代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公务员考试中的常见考点。
考生需要了解中国的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历史事件,以及一些重要的历史人物,如孙中山、毛泽东、周恩来等。
3.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也是公务员考试中的热门考点。
考生需要了解中国改革开放的起因、过程和成就,以及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方针、政策和发展方向。
同时,还需要了解一些重要的改革开放领导人,如邓小平、江泽民等。
4. 世界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公务员考试中除了考察中国历史外,还会考察一些世界历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考生需要了解世界两次世界大战、冷战、柏林墙倒塌、苏联解体等历史事件,以及一些世界重要人物的事迹和影响,如亚历山大大帝、列宁、斯大林、美国总统等。
5. 政治制度和思想理论政治制度和思想理论也是公务员考试中的重要考察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中国的政治制度,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本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
同时,还需要了解一些重要的政治思想理论,如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
6. 其他历史知识点除了上述内容,公务员考试还可能考察其他历史知识点,如军事史、外交史、文化史等。
考生需要广泛涉猎相关知识,做好备考准备。
总之,公务员考试中的历史知识点是考生必须掌握的内容。
2023公务员行测复习秦汉历史常识
![2023公务员行测复习秦汉历史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45ceb83a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63.png)
2023公务员行测复习秦汉历史常识公务员行测复习秦汉历史常识1、秦在公元前770年才被封为中国西部的一个诸侯国,疆域较小,国力不盛,始终被中原诸侯鄙视。
但自从实行了商鞅变法后,国势蒸蒸日上,很快成为战国七雄中的强国。
2、公元前238年,雄才大略的秦王赢政开始亲理朝政,经过短短的17年,消灭其他六国,于公元前221年统一了中国,建立了秦朝。
3、秦灭六国后,赢政称“皇帝”,意即“德过三皇,功高五帝”。
4、为尽快改变春秋战国500多年分裂造成的各种混乱,巩固秦王朝的统一,秦始皇下令统一币制,使用圆形方孔的秦“半两”钱,作为全国统一的货币。
5.秦始皇还下诏统一度量衡,并继续采取一系列措施,如“修驰道,车同轨,书同文”,来巩固秦王朝的政权。
6、中国古文字中,最早有甲骨文、金文,西周时期有大篆(籀文),战国时期有蝌蚪文(古文此外一些诸侯国还有各自不同的文字。
7、秦统一后,规定小篆为统一字体,通行全国,后来,秦朝出现了一种更加便于书写的隶书,这种字体从汉朝起在官方和民间通行,至今仍在广泛使用。
8、秦、赵、燕等北方诸侯国,为抵御北部游牧民族的人侵,曾分别修筑过长城。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下令把不相衔接的各段长城连成一体,再向东西延伸,全长达1万多华里,号称万里长城。
长城大都修筑在高山峻岭之上,易守难攻。
9、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了一次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公元前206年,秦朝被刘邦领导的武装力量推翻了。
10、在发生于巨鹿的一次大战中,项羽命士兵砸破锅鼎,凿沉船只(“破釜沉舟”),只带三天口粮,以示决战必胜的决心。
结果项羽的军队九战九捷,立下首功,分封天下,自称为“西楚霸王”。
11、刘邦曾与秦朝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并且下令废除秦朝全部苛法,明令禁止犒军扰民。
由于实施德政,得到广泛拥护,刘邦被封为“汉王”。
12、项羽和刘邦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四年的楚汉战争。
13、公元前202年,刘邦围项羽于垓下,项羽自刎。
国考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梳理大全
![国考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梳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6828e99a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2a.png)
国考行测常识判断知识点梳理大全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行测部分是考察考生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中的常识判断主要考察考生对基本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下面将梳理一些常见的常识判断知识点,希望对考生备考有所帮助。
1.政治-国家的性质与领导制度-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历史地位-我国政治制度和民主集中制原则-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济制度-党的领导地位和党的基本组织原则2.经济-中国的经济体制和发展战略-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市场经济的基本原理与特征-我国的主要经济指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的核心要义3.法律-我国的法律体系和法律法规的层级关系-我国的法律权威机关和相关司法机构-中国的法治建设和法制宣传教育-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宪法和法律的适用原则和法律责任4.社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体现-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培养-社会治理和社会管理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救助制度-我国的民族、宗教、文化政策5.科技-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信息化时代的科技创新和应用-科学伦理和科学诚信-知识产权保护和科技成果转化-我国的重大科技项目和科技成果6.教育-我国的教育体制和教育-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统一培养-高等教育的发展和民办教育的管理-中小学教育的推进和素质教育的实施-教育公平和教育公益性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常识判断知识点,考生可以根据这些知识点进行备考。
在备考过程中,可以通过进行知识点的整理和归纳,并结合历年的试题进行练习,提高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另外,行测的常识判断部分也需要考生具备一定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因此在备考过程中,要注重提高阅读和思维能力,培养灵活的思维和分析问题的习惯。
此外,积累一些社会热点事件和相关知识,了解时事动态和国内外重要事件,也有助于应对考试中的常识判断题。
总之,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的常识判断部分是对考生综合素质和知识掌握的考察,通过系统的知识梳理和综合能力的提升,考生可以更好地备考行测常识判断部分,从而提高考试的成功率。
国考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完整打印版)
![国考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完整打印版)](https://img.taocdn.com/s3/m/cc259b2252ea551810a6876d.png)
第一部分常识判断(共25题,参考时限15分钟)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请开始答题:1.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下列各项不属于社会建设范畴的是:A.在学校建立贫困生资助体系B.为低收入家庭提供住房保障C.扩大各项社会保险的覆盖范围D.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2.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与影响越来越突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国的出口贸易额在“金砖四国”中位居第二B.我国目前是二十国集团中唯一的亚洲发展中国家C.我国在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上提出了单位GDP碳减排的量化目标D.我国已与周边所有邻国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3.我国的能源条件可以概括为:A.缺煤、富油、少气B.富煤、缺油、少气C.缺煤、缺油、多气D.富煤、富油、多气4.关于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其标准时点是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B.所取得的数据不得作为对普查对象实施处罚的依据C.所需经费由中央政府完全负担,列入相应年度的财政预算D.采用按户口所在地登记的原则5.2018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总结西部大开发10年取得的巨大成就和丰富经验,全面分析国内外形势和西部大开发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关于西部大开发战略,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西部大开发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中居于优先地位B.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的最主要目的是解决沿海同内地的贫富差距C.西部大开发覆盖地域指陕、甘、宁、青、新等西北五省(区)及西藏自治区D.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核心工作时保障和改善民生6.在西柏坡时期,党中央:①领导了解放区的土改运动;②召开了党的七届二中全会;③组织指挥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上述历史事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A. ①③②B. ②①③C. ②③①D. ③①②7.下列说法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是:A.甲村村委会在村民会议上提交了修建学校的经费筹集方案B.乙村村委会与村民李某签订山林承包合同,承包期为10年,到期后,村委会又将山林承包给该村村民赵某C.两村有一座石灰矿,丙村村委会组织该村村民成立丙村经济合作社,以经济合作社的名义申请石灰矿的采矿许可证D.丁村享有选举权的村民有500人,其中300人参与了村委会主任选举,候选人王某、张某和黄某分别获得选票120票、100票和80票,因而王某当选8.根据我国国防动员法的有关规定,在国家的主权、统一、领土完整和安全遭受威胁时,决定全国总动员或局部动员和发布动员令的分别是: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国务院总理B.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家主席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长、国家主席9.下列关于我国人大代表选举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1953年通过的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各省按每80万人选代表1人,直辖市和人口在50万以上的直辖市按每10万人选代表1人B.1979年修订的选举法规定,自治州、县、自治县人大代表中,农村每一代表的人口数4倍于镇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省、自治区人大为5:1,全国人大为8:1C.1995年修改的选举法规定,省、自治区和全国人大代表中,农村每一代表与城市每一代表所代表的人口数为4:1,自治州、县、自治县仍是4:1D.2018年修改的选举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按照每一代表所代表的城乡人口数2:1的原则,以及保证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代表的要求进行分配10.下列关于人类航天史的说法,正确的是:A.载人飞船首次在地球轨道上实现交会和对接是在20世纪60年代B.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是世界上第一个进行太空行走的人C.成功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的是美国D.首次实现登月的载人飞船是“阿波罗13号”1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一些前沿技术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较大国际影响力的创新成果,下列全部属于近30年来取得的重大突破的一组是:A.歌德巴克猜想、载人航天、古生物考古、南水北调B.月球探测、核电工程、反西格玛负超子、陆相成油理论C.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第三代移动通信、高性能计算机、超级杂交水稻D.激光照排技术、量子通讯、古生物考古、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结晶12.关于我国的军衔制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士兵军衔肩章版面底色有棕绿色、天蓝色、黑色三种B.一般分帅、将、校、尉、士五个等级C.刘伯承、陈毅、粟裕等人曾被授予元帅军衔D.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次实行军衔制度是在1949年13. 关于中国交通建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目前国道线采用数字编号,分别以1、2、3、4开头B.我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京张铁路由詹天佑主持设计修建C.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第一架自制飞机在南昌试飞成功D.宋元时期的泉州港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贸易港之一14. 汇率变动会对一国对外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假如某国货币升值,则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不利于出口贸易 B.有利于公民出境旅游C.会导致热钱流入 D.有利于消除贸易逆差15.下列关于我国经济发展现状的表达,不正确的是:A.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已超过3000美元 B.黄金储备量已超过1000吨C.对石油进口的依存度已接近30% D.第三产业增加值已接近第二产业16.我国民族关系中的“三个离不开”是指:A.少数民族的发展离不开自身的努力,离不开发达地区的帮助,离不开国家民族政策的支持B.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C.民族关系的和谐离不开经济发展,离不开民族政策教育,离不开法制建设D.各民族的团结离不开共同繁荣,离不开共同发展,离不开共同进步17.2018年新成立的我国第三个副省级新区是:A.新疆喀什 B.上海浦东 C.天津海滨 D.重庆两江18.下列有关地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时我国自1949年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的一次地震B.我国位于世界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C.我国的地震带主要分布在台湾、西南、西北、华北、东南沿海等五个区域D.震源底深度越浅,地震破坏力越大,波及范围也越广19.京剧作为我国著名剧种,和中医、国画并称为中国三大国粹,下列关于京剧的表述正确的是:A.人们习惯上称戏班、剧团为“杏园” B.京剧行当中的“净”是指女性角色C.“梅派”唱腔创始人是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 D.《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京剧经典曲目之一20.关于我国的出土文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素纱禅衣B.西安附近出土了大量殷商时期的可有文字的龟甲和兽骨C.越王勾践剑是战国时期兵器冶炼技术的杰出成果D.洛阳出土的唐三彩以红、蓝、白三种颜色为主21.在几千年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亚洲、非洲、美洲、欧洲都留下许多宝贵的文学、艺术和建筑遗产,下列文化遗产属于同一个大洲的是:A.《最后的晚餐》、雕塑“思想者”、雕塑“大卫” B.胡夫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帕特农神庙C.《百年孤独》、《老人与海》、《海底两万里》 D.《飞鸟集》、《高老头》、《源氏物语》22.下列有关书法艺术的表达,正确的是:A.东汉著名书法家张芝被称为“书圣” B.唐代书法家颜真卿是楷书四大家之一C.《真书千字文》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怀素的代表作 D.“苏、黄、M、蔡”中的“黄”指的是黄公望23.下列有关天文知识的表述,正确的是:A.开普勒职称人类历史上第一台天文望远镜,并证实了歌白尼学说B.四象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分别代表东、西、南、北四个方向C.世界最早的哈雷彗星记录是《诗经》中的“鲁庄公七年星陨如雨”D.月食发生时地球、月球、太阳在一条直线上,且月球居中24.下列关于日常生活中的做法,不正确的是:A.为了使用方便和最大限度的利用材料,机器上用的螺母大多是六角形B.在加油站不能使用手机,是因为手机在使用时产生的射频火花很容易引起爆炸,发生危险C.交通信号灯中红色被用做停车信号是因为红色波长最长D.家中遇到煤气泄漏事件应立即使用房间的电话报警25.下列有关生活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夏天不宜穿深色衣服,深色衣服比浅色衣服更易吸收辐射热B.驱长虫药若饭后服用,不易达到最好的驱虫效果C.按照建筑采光要求,相同高度的住宅群,昆明的楼房距应该比哈尔滨的楼房间距大D.在汽车玻璃清洗液中加入适当比例的酒精,可使其抗冻效果更好第二部分言语理解与表达(共40题,参考时限35分钟)本部分包括表达与理解两方面的内容,请根据题目要求,在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最恰当的答案。
历史事件大梳理
![历史事件大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6730ab9f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1d.png)
历史事件大梳理1、牧野之战武王伐纣,战于牧野,击败商军,商亡,建立西周。
2、城濮之战春秋时期,楚晋之争,晋国退避三舍。
3、桂陵之战战国时期,赵魏之战,齐国孙膑围魏救赵,大败魏军。
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4、马陵之战战国时期,齐军在马陵歼灭魏军的伏击战。
5、长平之战战国时期,秦赵之间的战争。
赵括纸上谈兵,大败。
6、陈胜吴广起义秦末,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
7、巨鹿之战公元前207年,项羽巨鹿之战,破釜沉舟,大败秦军主力。
8、刘邦建西汉公元前207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9、文景之治西汉文帝、景帝,行黄老之术,“轻徭薄赋、与民休息”10、七王之乱汉景帝时期,晁错上书撤藩,引起七王叛乱。
11、汉武盛世行推恩令、盐铁令,政权、财政权集中于中央;北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开丝绸之路。
12、王莽改制西汉末年,建立新朝,西汉亡,爆发绿林、赤眉起义。
13、光武中兴公元25年,刘秀在河北登基称帝。
14、班超治西域73年,班超投笔从戎,出使西域;97年,班超派遣甘英出使大秦(罗马)。
15、黄巾起义东汉末年,张角领导的农民起义。
16、官渡之战200年,曹操战胜袁绍,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17、赤壁之战208年,孙刘联军战胜曹操。
三国鼎立之势形成。
18、司马炎建西晋司马昭废魏之心,路人皆知;公元265年,其子司马炎废魏帝,建立西晋,定都洛阳。
公元317年司马睿在建康即位,东晋开始。
19、淝水之战东晋战胜前秦,北方重新陷入割据混战状态。
相关成语: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投鞭断流20、孝文帝改革学汉语、穿汉服、用汉姓、与汉族联姻、采用汉族的管制和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
21、开皇之治公元581年,杨坚废北周帝自立,国号隋,定都长安,建元开皇,开创一代盛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今天,华图给大家带来《常识判断》有关于历史这一部分的内容,这一部分内容有大量细化的知识点,对于广大备考的同学而言,需要大家花更多精力去准确掌握。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常识判断有关历史知识的这部分命题思路主要表现为: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以及历史事件本身的细节。在此,我们建议各位同学在复习备考的过程当中,对于于历史这一部分的内容,一定要注意历史事件本身的细节以及准去记忆历史事件前后联系的顺序。
秦末,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
7、巨鹿之战
公元前207年,项羽巨鹿之战,破釜沉舟,大败秦军主力。
8、刘邦建西汉
公元前207年,刘邦称帝,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9、文景之治
西汉文帝、景帝,行黄老之术,轻徭薄赋、与民休息
10、七王之乱
汉景帝时期,晁错上书撤藩,引起七王叛乱。
11、汉武盛世
行推恩令、盐铁令,政权、财政权集中于中央;北击匈奴,派张骞出使西域,开丝绸之路。
1、牧野之战城濮之战
春秋时期,楚晋之争,晋国退避三舍。
3、桂陵之战
战国时期,赵魏之战,齐国孙膑围魏救赵,大败魏军。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4、马陵之战
战国时期,齐军在马陵歼灭魏军的伏击战。
5、长平之战
战国时期,秦赵之间的战争。赵括纸上谈兵,大败。
6、陈胜吴广起义
历史常识在于点滴积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可能大家会感到繁琐,但是质变的前提是量变的积累,相信大家通过认真复习备考一定能在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