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常识
美术常识
![美术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2b86b7dc50e2524de5187e9b.png)
古代美术原始洞窟壁画以法国的拉斯科洞窟和西班牙的阿尔塔米拉洞窟最著名。
古埃及最大的金字塔是胡夫金字塔。
“空中花园”是新巴比伦王国的建筑奇迹。
古希腊神庙建筑最突出的代表是雅典卫城。
而它的中心建筑是帕特侬神庙。
《掷铁饼者》是米隆的代表作。
中世纪美术圣索菲亚教堂是拜占庭风格建筑。
比萨教堂是罗马式建筑的代表作。
哥特式教堂的代表作有法国的巴黎圣母院、夏特尔大教堂。
文艺复兴美术标志着盛期文艺复兴来临的是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拉斐尔三位大师的出现。
达芬奇的代表作是《蒙娜丽莎》和《最后的晚餐》。
《大卫》、《摩西》、《创世纪》都是米开朗基罗的名作。
拉斐尔做有名的作品是《西斯庭的圣母》和《雅典学院》。
17、18世纪美术《阿波罗和达芙尼》是意大利巴洛克雕塑家贝尼尼的作品。
而巴洛克艺术在绘画上的代表人物是佛兰德斯的鲁本斯,他的代表作品是《抢劫留西帕斯的女儿》。
普桑是法国绘画之父,代表作是《阿尔卡迪的牧人》。
委拉士开兹是西班牙最伟大的现实主义画家,《教室英诺森十世》、《纺织女》是其名作。
《杜普教授的解剖学课》《夜巡》是17世纪荷兰画家伦勃朗的代表作。
19世纪美术古典主义:达维特--《马拉之死》、安格尔--《泉》、乌东--《伏尔泰》浪漫主义: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现实主义:库尔贝--《石工》、米勒《拾麦穗的妇女》俄国最伟大的现实主义画家列宾的代表作是《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印象主义:莫奈--《日出印象》、罗丹《思想者》后印象主义:塞尚—现代艺术之父、凡高、高更20世纪美术毕加索的《阿维尼翁的少女》标志着立体主义的起点,《格尔尼卡》是其代表作之一。
抽象艺术运动的代表人物是俄国的康定斯基和荷兰的蒙德里安。
野兽主义的代表人物是马蒂斯。
格罗比乌斯是包豪斯学校的创始人。
基本理论美术有四大特点:造型性、视觉性、静态性、空间性。
美术的三大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
版画一般可以分为:凹版、凸版、平版、漏版四大类。
雕塑就其展示方式来看可以分为圆雕和浮雕。
美术常识
![美术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c00c8c0d79563c1ec5da71bb.png)
美术名词解释补充内容第一部分:美术常识明暗:明暗是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即物体因受光而产生明暗上的变化。
空间:空间是事物客观存在的一种自然状态,一切事物不论大小都具有一个生存的独立空间,它在物理上具有三维性(即长、宽、高,或者说上下、左右、纵深)特征,但在美术作品(尤其是绘画)中却因为艺术家的主观表现而具有多维性。
透视:透视是表现空间的一个重要手段,其目的是要在一个相对独立的环境中把对象“合理”地表现出来。
西方表现透视的方法有几何透视、视觉透视、焦点透视;中国采用“散点透视”。
构图:构图就是按照艺术家的需要把一些形象安排在一起,使之形成有机的联系,以表达艺术家的某种意图。
肌理:是造型艺术特有的美感特征,因所用工具或材料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感觉。
例如油画和中国画的肌理就因为使用了不同的工具和材料而不同。
构成:简单地说,构成就是把事物组合到一起,形成一种有组织、有结构的关系。
抽象艺术:“抽象艺术”具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它一方面指非自然主义的表现,如采用夸张、变形或减少等手法来描绘一事物;另一方面则是指那种完全抛弃了任何可视自然形象的表现的艺术形式。
题跋写在书籍、字画、碑帖等前面的文字叫“题”,后面的文字叫“跋”。
元代以来,在画上题书诗文已成为中国画作品上增添诗情画意的一种艺术手段。
同类色:是指同一色相的颜色之间有深浅不同的变化,比如淡黄、柠檬黄、中黄、土黄等都是同类色。
笔触:指作画过程中画笔接触画面时所留下的痕迹。
笔触虽为一种技术因素,但也传达出画者的艺术个性和修养,因而,也是画家艺术风格的一个组成部分。
油画:以易于油剂(亚麻仁油、罂粟油、核桃油等)调和颜料,在亚麻布,纸板或木板上进行制作的一个画种。
作画时使用的稀释剂为押发性的松节油和干性的亚麻仁油等。
画面所附着的颜料有较强的硬度,当画面干燥后,能长期保持光泽。
油画是西洋画的主要画种。
雕塑:“造型艺术”的一种。
是雕、、塑三种方法的总称。
以各种可塑的粘土等或可雕可刻的木、石等材料、制作出各种具有实在体积的形象。
美术鉴赏常识
![美术鉴赏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347068dc49649b6649d74707.png)
③按放置地点:室内雕塑、户外雕塑。
④按工具材料:石雕、木雕、泥塑、金属雕塑、根雕、冰雕、沙雕、雪雕、软雕塑等。
(3) 建筑:园林建筑、纪念建筑、住宅建筑、公共建筑。
(4)设计:
① 按功能:实用美术、商业美术、特种工艺美术。
② 按内容和材料:服装设计、陶瓷设计、工业设计、广告设计、网页设计、环境
艺术设计、家具设计等
大海、蓝天;灰色、紫色、白色为中间色。
应用与探究
1、人们依照美术在形式语言上的不同特征划分出了以写实性客观在现为主的
意性主观为主
、以艺术语言的本体性表现为主的
。
2、以下对意象艺术表述正确的是( )
A 意象艺术以客观再现为目的,也表达了艺术家的主观感受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B 意象艺术不以纯客观再现为目的,重在表达艺术家主观感受
③ 按形式语言:平面设计、立体设计、构成设计。
(4) 书法:楷书、隶书、草书、行书、篆书
(6)摄影:
① 按内容:人物摄影、风景摄影、动物摄影、静物摄影。
② 按形式语言:具象摄影、意象摄影、抽象摄影、观念摄影。
3、色彩知识
(1)原色:我们称红、黄、蓝为原色,因为它们之间不同比例的混合可以调配出无穷无尽的
班级
姓名
班级
姓名
班级
姓名
课后作业
1、将下列民族与其本民族乐器和歌曲连线。
葫芦丝
蒙古族
《月光下的凤尾竹》
马头琴
藏族
《牡丹汗》
弹布尔
傣族
《敖包相会》
札木聂
维吾尔族 《北京的金山上》
2、给下列不同民族的民间舞蹈配上相应的地方民歌
弦子舞
赛乃姆 筷子舞
美术常识必背100条
![美术常识必背100条](https://img.taocdn.com/s3/m/330a4996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21.png)
美术常识必背100条1. 艺术起源于劳动,距今约六、七千年前,我国母系氏族的原始社会,彩陶工艺发达,有“仰韶文化”。
2. 绘画按工具材料和技法的不同,分为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素描等。
3. “色彩”是指绘画颜料所绘出的图画,由太阳光照射所显现出的红、橙、黄、绿、青、紫六色。
4. “透视”是绘画术语,通过三个消失点来定物体的透视变化。
5. “构图”是造型艺术的术语,指根据题材和主题思想的要求,把要表现的形象适当地组织起来,构成一个协调完整的画面。
6. “素描”是绘画的基础,是一种以线为主要表现手法的艺术,它通过笔触的深浅、线条的粗细来表现对象的质感。
7. “油画”是用油性颜料在布上或木板上进行创作的绘画形式,油性颜料干燥时间长,色彩鲜艳。
8. “水彩画”是以水调和透明颜料在纸上进行创作的绘画形式,特点是有透明感,颜色鲜艳。
9. “版画”是通过刻或印在各种材料上的画面。
10. “雕塑”是三维空间造型的艺术,是用各种可塑、可雕、可刻的材料,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和理想的一种艺术形式。
11. “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而且在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独放异彩。
12. “建筑美学”是以建筑为依托表达美的艺术形式,其宗旨是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基础上利用自然条件和人工手段创造性的综合地安排生活环境。
13. “摄影”是通过摄影器材和感光材料记录形象的艺。
14. “影视艺术”是运用影视技术和设备摄制在一定时间与空间内的连续画面而形成的视觉映像。
15. “设计原理”是指把构成整体的各部分的相互关系定为一定格局的过程安排,是预先决定的格局和计划。
16. “图案装饰”是人类美化生活的一门艺术,具有实用和审美的双重价值。
17. “民间艺术”是人民群众在长期社会实践中世代传承、富有民族和地方特色的传统民间文化。
18. “艺术流派”是指一定历史时期内,由一些思想倾向、艺术主张、创作方法、艺术风格等方面相近或相似的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的艺术家群体。
美术常识篇之基础知识
![美术常识篇之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75d2cde9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63.png)
美术常识篇之基础知识美术泛指创作占有一定平面或空间,且具有可视性的艺术。
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美术常识篇之基础知识大全,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美术基础知识大全(附经典试题)美术基础知识1.美术作品的形式语言:点、线、面、体积、色彩、明暗等2.写生过程:大体阶段,深入阶段,调整阶段3.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使学生形成基本美术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4.新课标划分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5.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6.构图:1艺术形象在空间位置的确定。
2空间大小的确定。
3自身各部分之间、主体形象与陪体形象之间的组合关系及分隔形式。
4与空间的组合关系及分隔形式。
5所产生的视觉冲击和力感。
6运用的形式美法则和产生的美感7.美术的主要种类: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设计、书法等8.绘画是造型艺术的基本种类,它以笔、墨、砚、颜料、画刀、调色板等工具材料和形体、明暗、色彩、构图等基本手段,在纸、纺织品、木板、墙壁等平面上表现物象的形状、体积、质感、量感和空间感,使人们在视觉上可以感受艺术形象。
它既是生活的反映,也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同时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
9.中国画简称国画,一般指毛笔在宣纸或绢、帛上,用中国画颜料所画的水墨画,淡彩画,重彩画等,手法上主要用线条和墨色来进行创作。
从表现形式上可以分为写意画和工笔画,题材上分为花鸟画、山水画、人物画。
用墨的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泼墨法、破墨法、积墨法、焦墨法、蕉墨法。
笔法:勾、皴、点、染。
特点:1、以线条为造型的主要手段,达到线墨色交相辉映;2、以画开拓诗的意境,画中有诗,托物喻情;3、将书、画、印三者融合一体,产生形意相生,形色相映的艺术效果。
4,散点透视。
10.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六彩:黑、白、浓、淡、干、湿11.水墨画:用笔注意轻、重、缓、急的变化。
小学美术中国美术常识汇总(必考)
![小学美术中国美术常识汇总(必考)](https://img.taocdn.com/s3/m/021b6e05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eb.png)
小学美术中国美术常识汇总(必考)本文档旨在为小学美术考试提供中国美术常识的总结。
以下是800字以上的内容:1. 中国画:中国画:- 特点:中国画是中国传统绘画形式之一,主要特点是以墨、独特的线条和纸张为基础。
它注重线条的表现力和意境的传达。
- 代表作家:郑板桥、张大千、齐白石等。
2. 国画创作工具:国画创作工具:- 毛笔:中国画绘制的主要工具之一,由羊毛或兽毛制成,具有不同的硬度。
- 宣纸:中国画绘制的常用纸张,质地柔软、吸墨性好。
3. 水墨画:水墨画:- 特点:水墨画是通过水和墨的运用来表现形态与神韵的一种绘画形式。
它强调墨的自然流淌和水的渲染效果。
- 代表作家:王羲之、米芾、文徵明等。
4. 工笔画:工笔画:- 特点:工笔画是一种精细绘画技法,着重表现细节和色彩。
它通常使用细小的笔刷,并注重线条、块面和光影的处理。
- 代表作家:吴道子、文徵明、仇英等。
5. 古代陶瓷:古代陶瓷:- 特点:古代陶瓷是中国古代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它以瓷器为代表,采用陶土烧制而成,具有丰富的纹饰和独特的工艺。
- 代表作品:青铜器、瓷器、彩绘陶瓷等。
6. 中华民族服饰:中华民族服饰:- 特点:中华民族服饰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具有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纹饰。
它通常以丝绸、棉布等材料制成,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和时代特征。
- 代表服饰:汉服、唐装、蒙古袍等。
总结:以上是小学美术考试中必考的中国美术常识。
通过了解中国画、水墨画、工笔画、古代陶瓷和中华民族服饰的特点和代表作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美术的丰富多样性和历史传承。
美术基础知识与常识
![美术基础知识与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cdaa2928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df.png)
美术基础知识与常识素描基础知识一、定义:广义上的素描,泛指一切单色的绘画。
狭义上的素描,专指用于学习美术技巧、探索造型规律、培养专业习惯的绘画训练过程。
二、分类:(一)按(功能)划分1.创作性素描:有主题有思想酝酿构思目的性很明确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2.习作性素描:手稿写生练习掌握基本技法培养观察方法(二)按(表现手法)划分1.明暗素描(光影/全因素素描)明暗调子表现接近实物2.结构素描:(线)表现物体结构关系又称“形体素描”用简单的调子表现体积及空间3.白描:北宋李公麟独立成科4.速写:快速写生简练的线条短时间内(培养绘画概括能力)(三)其他分类--(了解)1.工具划分:铅笔、炭笔、钢笔、毛笔、粉笔、水墨等。
2. 内容划分:静物、风景、人像、人体等。
3. 时间划分:长期素描、短期素描、速写等。
4. 作画形式划分:写生、临摹、默写、创作等。
三、素描的作画步骤1.确立构图2.画出大的形体结构3.逐步深入塑造4.调整完成简答题:素描写生的一般方法。
1.确立构图:推敲构图的安排,使画面上物体主次得当,构图均衡而又有变化,避免散、乱、空、塞等弊病。
2.画出大的形体结构:用长直线画出物体的形体结构(物体看不见部分也要轻轻画出),要求物体的形状、比例、结构关系准确。
3.逐步深入塑造:通过对形体明暗的描绘(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到小)逐步深入塑造对象的体积感。
4.调整完成:调整大的色调、质感、空间、主次等等关系,做到有所取舍、突出主体。
基本要素:(一)点线面线:辅助线轮廓线垂直线给人的感觉是:庄重、强性、单纯、严峻等;水平线给人的感觉是:平和、安定、静寂、永久等;斜线给人的感觉是:动感、活泼而有深度曲线给人的感觉是:厚重、饱满、优雅、柔软等(二)人体基本结构概括一竖、二横、三体积、四肢人体结构中的“-竖、二横、三体积、四肢”指的是什么?指的是人体的结构。
一竖指的是人体的脊柱。
二横指的是两肩连线、两臀围连线,直立时平行,运动时两线倾斜,不平行。
美术常识
![美术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9d2fcaf4ad02de80d5d8400c.png)
美术常识1、美术的分类一般绘画、工艺美术、雕塑、建筑等2、绘画的种类名称很多,以绘画的工具、材料分有中国画、油画、版画、水粉、水彩、素描等。
3、色彩千变万化,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三大要素,那是色相、明度、纯度。
4、东汉时佛教开始从印度经新疆传入内地,之后在新疆拜城开凿有克孜尔石窟;在甘肃敦煌开凿有敦煌莫高窟石窟;在天水开凿有麦积山石窟;在山西大同开凿有云岗石窟;在河南洛阳开凿有龙门石窟。
5、中国画用墨的方法大体上能够分为泼墨法、破墨法、积墨法、焦墨法、蘸墨法。
6、中国历代国画名作中<<步辇图>>的作者是阎立本,<<簪花仕女图>>的作者是周昉,<<珍禽图>>的作者是黄荃,<<五马图>>的作者是李公麟,<<芙蓉锦鸡图>>的作者是赵佶,<<秋效饮马图>>的作者是赵孟頫。
<<富春山居图>>的作者是黄公望,<<游春图>>的作者是展子虔。
7、清初画坛上四位著名的和尚画家,人称“四僧”他们是:八大、石涛、髡残、弘仁。
8、我国向有“瓷国”之称,陶瓷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
早在新石器时代陶瓷工艺已较为发达,发掘于黄河流域的有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的彩陶;发掘于长江流域的有屈家岭文化和良渚文化的彩陶;以及发掘于沿海的龙山文化和河姆渡文化的黑陶等。
历史上有瓷都之称的城市是景德镇,有陶都之称的城市是宜兴。
青瓷成熟于魏晋,白瓷成熟于隋唐,唐三彩是唐代陶瓷美术中的代表作品。
9、宋代著名的瓷窑有定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
10、写生过程大致可分为大体阶段,深入阶段,调整阶段。
11、物体在光线照射下,表现出明部、半明部、明暗交界面、投影、反光五个受光不同的面,总称为明暗五调子。
12、在绘画技法中,中国画通常采用高远、平远、长远的散点透视法取景作画的,而西画采用的则是焦点透视法。
小学美术必学知识点总结
![小学美术必学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5c59d98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72.png)
小学美术必学知识点总结一、色彩1. 基本色彩理论- 三原色:红、黄、蓝- 三组补色:红-绿、黄-紫、蓝-橙2. 色彩概念- 冷色调、暖色调- 对比色、同色、互补色- 明暗对比3. 调色混合- 调和色的混合- 浅色、深色的调配4. 色彩运用- 印象派的色彩运用- 画家的个人色彩风格5. 色彩心理学- 不同颜色的心理影响- 色彩在绘画中的表现力二、绘画材料1. 基本绘画用具- 铅笔、彩色铅笔、水彩- 水粉、油画颜料、油画布、画板- 不同纸张的绘画效果2. 绘画工具- 制作美术用具的基本工具- 使用尺、三角板、橡皮擦等工具3. 安全用具- 使用美术用具的安全常识- 学习绘画时的安全知识4. 水彩画用具- 不同种类的水彩颜料- 描绘细节的画笔- 使用水彩纸的技巧三、造型1. 基本造型构成- 线条、形状、结构- 透视、比例、构图2. 造型表现形式- 手绘人物头部的单元造型- 用线条表现物体的轮廓3. 造型风格- 不同画家的绘画风格- 模仿画家的风格进行绘画创作4. 布局构图- 画面的对称、层次、节奏- 利用空间的摆放进行构图四、绘画技巧1. 素描技巧- 素描基本功- 肖像画的素描技巧- 静物画的素描技法2. 涂抹技巧- 使用调色盘和画笔进行涂抹 - 水彩的湿画和干画技巧- 油画的刷法和涂抹技巧3. 素描描绘- 创作中运用素描的技法- 线条的使用和表现技巧4. 填色技巧- 利用彩色铅笔填色的技巧 - 利用水彩的涂色技法- 油画的填色效果五、绘画表现1. 静物画- 静物的观察与描绘- 静物绘画的构图技巧2. 人物画- 描绘人物的面部特征- 人物形体的表现3. 风景画- 利用素描技法描绘风景- 水彩风景画的创作技巧4. 动物画- 描绘动物的基本特征- 运用不同材料描绘动物形象六、美术知识1. 不同时期的绘画- 洞窟壁画的特点- 不同时期的油画发展史2. 名家作品欣赏- 欣赏不同画家的代表作品- 了解不同画家的生平和创作风格3. 美术相关职业- 画家、美术老师、美术编辑等- 美术相关职业的特点和要求以上是小学美术必学知识点总结,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美术知识,提升绘画技能,激发对艺术的兴趣。
美术常识基础知识美术常识知识
![美术常识基础知识美术常识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2cae0da53b3567ec112d8adb.png)
美术常识基础知识_美术常识知识目录美术色彩的基础知识小学美术基础知识美术造型表现手段美术色彩的基础知识1、定义:色彩是绘画的重要因素之一。
是各种物体不同程度地吸收和反射光量,作用于人的眼睛所显现出的一种复杂现象。
由于物体质地不同,和对各种色光的吸收和反射的程度不同,使世间万物形成千变万化的色彩。
自然界中的颜色可以分为无彩色和彩色两大类。
无彩色指黑色、白色和各种深浅不一的灰色,而其他所有颜色均属于无彩色。
2、色彩的三大要素色相,我们最常见的色谱“虹”就是把颜色按照“ 红橙黄绿青蓝紫”依次过渡渐变,色相两端分别是暖色、冷色中间为中间色或中型色。
2、明度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深浅程度。
主要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明度是指各种纯正的色彩相互比较产生的明暗差别。
在红橙黄绿青蓝紫这七种纯正的光谱色中,黄色明度最高,显得最亮。
橙绿次之,红青又次之,紫色明度最低,显得最暗。
第二,某一种色彩的物体受到强弱不同的光线照射,其本身产生了明暗变化,也表现出明度的不同。
比如一颗绿树,受到阳光直接照射的亮面成为较明快的浅绿,未被直接照射的阴影面成为较深暗的绿色,这两种绿色的明度就有所不同。
这就是同一种色彩因受光情况不同而产生的明度上的变化。
因此,也可以说当一种色彩受强光照射时,它的色彩变淡,明度提高;当一种色彩受光很少,处在阴影中的时候,它的色彩变深,明度降低。
3、饱和度饱和度是指色彩的纯度。
如果一种颜色掺杂了别的颜色,其饱和度会降低。
饱和度越高,色彩越浓,越能发挥其色彩固有的特性。
比如红与绿放在一起,往往有一种突出的对比效果,但是只有当红与绿都呈现饱和状态时对比才最强烈。
如果两者饱和度降低,红色变成浅红或暗红,绿色变成浅绿或深绿,相互对比的效果就会减弱。
饱和度与明度不能混为一谈。
明度高的色彩,饱和度不一定高。
比如浅黄明度较高,但是饱和度不如纯黄色。
明度降低的色彩,饱和度并不提高。
比如红色加黑变成暗红,它的饱和度也会变低。
在摄影中,颜色受到强光的照射,明度提高,但饱和度降低;颜色受光不足或处在阴影中,它的明度降低,饱和度也降低。
艺考美术绘画常识
![艺考美术绘画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9bce4365ddccda38376baff6.png)
美术常识1、传统中国山水画一般可分为:青绿、金碧、浅绛、水墨四类。
2、传统中国人物画画法大致可分为:工笔、写意、工兼写三类。
3、中国传统花鸟画从技法角度可分为:工笔、写意、工兼写三类。
从风格上又可分为:白描、淡写、重彩、没骨四类。
4、“三品”是中国古代画论中评品艺术高低的三个等级,即:神品、妙品、能品。
5、中国现存最早的两幅战时代帛画:《人物龙凤帛画》、《人物龙舟图》,分别于1949年和1973年在长沙出土。
6、中国最早的绘画史专著是唐代张彦远所著的:《历代名画记》。
7、我国东晋时代著名画家顾恺之的作品:《女史箴图》。
8、我国古代规模最大的风俗画是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
9、唐代画家阎立本的代表作是《历代帝王图》,现藏于美国波斯顿艺术馆,另一幅是描绘唐太宗迎接文成公主入藏的吐鲁番使者情景的作品《步辇图》。
10、最早传入我国的一副油画是明末清初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带来的,画中画的是圣母怀抱圣子。
11、“金陵八家”指的是清代活动在南京地区的:龚贤、樊圻、高岑、邹喆、吴宏、叶欣、胡慥、谢荪。
12、“扬州八怪”是指清代扬州画家:金农、黄慎、郑板桥、李鳝、李方膺、汪士慎、高翔、罗聘。
13、文士画的代表画家有:王国维、苏轼、米芾。
14、唐代著名画家王维,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15、唐代画家吴道子擅长画佛道人物,所做人物、鸟兽、鬼神、台阁都冠绝一世,后人举为“画圣”。
他画的人物衣带飘飘欲仙,被举为“吴带当风”。
代表作《天王送子图》。
16、元代杰出画家王蒙创造的“水晕墨章”,与倪云林、黄松旺、吴镇齐名,后人称为“元四家”。
17、“明四家”是指明代画家:沈周、文徽明、唐寅、仇英。
18、自称“江南第一风流才子”的唐寅,善画山水、并画人物花鸟,代表作:《落霞孤鹜图》、《秋村图》、《兰亭图》、《山路松声图》等。
19、“四僧”是指:原济(石涛)、朱耷(八大山人)、髡(kun)残(石溪)、渐江(弘人)。
20、“岭南画派”早期的三位代表人物是: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
美术小知识简短小常识
![美术小知识简短小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774123e5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d8.png)
美术小知识简短小常识美术小知识简短小常识美术是一门艺术,它通过色彩、线条、形状等元素来表现出人们对于世界的感受和理解。
作为一门广泛存在于人类文化生活中的艺术形式,美术有着自己的特点和规律,下面将从多个方面介绍一些美术小知识。
一、颜色1.颜色的基本属性颜色是由光线经过物体反射或透射后进入眼睛所产生的感觉。
颜色有三个基本属性:色调、明度和饱和度。
色调是指颜色的种类,如红、黄、蓝等;明度是指颜色的亮暗程度;饱和度是指颜色的纯净程度。
2.颜色搭配原则在进行绘画时,需要注意不同颜色之间的搭配。
常用的颜色搭配原则有三种:对比原则、类似原则和渐变原则。
对比原则指使用互补色或相邻两个主要颜色进行搭配;类似原则指使用相邻两个次要或中间颜色进行搭配;渐变原则指使用同一种颜色的不同明度或饱和度进行搭配。
二、线条1.线条的种类线条是绘画中最基本的元素之一,它可以分为实线、虚线、粗线、细线等多种种类。
实线是指连续不断的直线;虚线是指由间隔而成的直线;粗细则是指线条的宽窄程度。
2.线条在绘画中的应用在绘画中,可以通过不同类型和粗细程度的线条来表现出不同的效果。
例如,粗实的直线可以用来表现强烈有力或稳定坚定等形象;而柔和曲折的曲线则可以用来表现柔美、优雅等形象。
三、造型1.造型元素造型是指物体在空间中所占据的形状和大小。
造型元素包括点、面、体等。
点是最基本也是最简单的造型元素,它通常被用来表示物体上一个极小部分;面则是由多个点组成,具有一定大小和形状;体则由多个面组成,具有立体感。
2.造型在绘画中的运用在进行绘画时,需要注意物体之间的比例和空间关系。
通过对物体进行透视处理或运用阴影等手法,可以让画面更加立体有感。
四、构图1.构图的基本原则构图是指在画面中安排物体和空间的位置和大小关系。
构图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如平衡、对称、重点等。
平衡是指画面中物体的分布要均匀;对称则是指画面左右两侧要呈现出相似的形状和大小;重点则是指在画面中突出某个物体或区域。
美术常识
![美术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8c23da70551810a6f52486cd.png)
美术常识
一、工具特点
H是Hardness的缩写,意思是"硬",B是Black的缩写,意思是"黑",如2B,5B。
数字越大,说明写出的字越黑越软,HB的意思是"硬"和"黑"各占一半,属中性笔。
.HB铅笔是铅笔的一种。
B--BLACK 黑度,H--HARDNESS 硬度B数越多铅笔就越黑越软,H数越多就越硬颜色越浅,HB是中间的。
HB铅笔适用于书写,而B铅笔适用于绘画,H铅笔适用于在硬物上做记号。
点线面
二、点线面
空间一点的位置就是一点.无数个点首尾相连形成线,无数条线在同一个平面内相交形成面.
三、几何图案,主要运用视觉基础元素点、线、面以及正方形、三角形、圆形、菱形等几何形体组合成图形,(将几何形与自然形结合),广泛应用于建筑物的窗格、栏杆及编织物等上。
四、三维立体形
圆球体(屋顶)
圆锥体(城堡的屋顶)
圆柱体(建筑物的柱子)。
美术常识
![美术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c30124e8f8c75fbfc77db221.png)
【漫画】绘画种类之一,又称讽刺画。高速画一词来源于意大利文caricare,义为夸张,后来演变为专指具有讽刺和滑稽意味的图画,即caricature一词。通过夸张、变形、假定、比喻、象征等手法,以幽默、风趣、诙谐的艺术效果,讽刺、批评(或歌颂)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
【写生】中国画传统的术语。将描写花、木、鸟、兽等生物的绘画称为写生。如五代黄筌《写生珍禽图》。在现代通常的绘画用语中,凡是直接以实物、实景为对象进行描写,统称为写生。
工笔画在唐代已盛行起来。所以能取得卓越的艺术成就的原因,一方面绘画技法日臻成熟,另一方面也取决于绘画的材料改进。工笔画须画在经过胶矾加工过的绢或宣纸上。初唐时期因绢料的改善而对工笔画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据米芾《画史》所载:“古画至唐初皆生绢,至吴生、周、韩斡,后来皆以热汤半熟,入粉捶如银板,故作人物,精彩入笔。”
【量感】借助明暗、色彩、线条等造型因素,表达出物体的轻重、厚薄、大小、多少等感觉。如山石的凝重,风烟的轻逸等。绘画中表现实在的物体都要求传达出对象所特有的分量和实在感。运用量的对比关系,可产生多样统一的效果。
【空间感】在绘画中,依照几何透视和空气透视的原理,描绘出物体之间的远近、层次、穿插等关系,使之在平面的绘画上传达出有深度的立体的空间感觉。
【美术】通常指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在空间开展的、表态的、诉之于人们视觉的一种艺术。十七世纪欧洲开始使用这一名称时 ,,泛指具有美学意义的绘画、雕刻、文学、音乐等。我“五四”前后开始普遍应用这一名词时,也具有相当于整个艺术的涵义。例如鲁迅在一九一三年解释“美术”一词时写道:“美术为词……译自英之爱忒。爱忒云者,原出希腊,其谊为艺。随后不久,我国另以“艺术”,一词翻译“爱忒”,“美术”一词便成为专指绘画等视觉艺术的名称了。
小学美术常识
![小学美术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d56c690bf7ec4afe04a1dff5.png)
小学美术常识概要绘画类1、绘画从材料上分有:中国画、油画、水彩画、版画、水粉画、蜡笔画、素描等。
从内容表现上分有:人物画、风景画、风俗画、历史画、年画等。
2、中国画从画法上有工细和粗放的区别,工细画法叫工笔画,粗放的叫写意画。
中国画从题材上分人物、山水、花鸟。
中国画中,以山川自然景色为主体的绘画称为山水画。
3、工笔画包括:工笔白描和工笔彩绘两种。
彩绘着色清淡者称为:工笔淡彩、着色浓艳者称为:工笔重彩。
工笔画讲究线条工整端庄,缜密细致,单纯简括。
着色讲究“随类赋彩”。
重在表现物体固有色。
4、文房四宝是指:笔、墨、纸、砚。
中国画的主要工具材料包括:毛笔、墨、中国画颜料、宣纸、调色盘、笔洗、毛毡、印章、印泥等。
5、中国画中讲究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
在宣纸上运用墨和色来作画是中国绘画的特点。
中国画常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扩展了画面的艺术境界。
6、中国画的用笔方法有:中锋、侧锋、逆锋等。
中国画的主要技法有:勾、皴、擦、点、染。
7、宣纸主要分为:生宣和熟宣两种。
生宣容易吸水,熟宣不容易吸水。
生宣纸一般用来画写意画和写书法,熟宣纸多用来画工笔画。
8、中国画里的“四君子”分别是:梅、兰、竹、菊。
中国画的装裱形式多样,有册页、立轴、长卷等。
9、中国画中将人的五官概括为:三庭五眼,将人体比例概括为:立七、坐五、盘三半。
10、以毛笔勾线不着色的线描叫白描,是中国工笔画的基础。
11、油画起源于欧洲,是一种用油质颜料描绘在布、厚纸或木板等材料上的绘画。
油画的材料包括:油画颜料、调色板、调色油、油画笔、油画刀、画布、画框等。
油画一般具有写实特征。
12、藏书票是一种特有的版画创作形式。
也是一种图像和文字并重,实用和审美结合的特殊的艺术品。
人们誉为“版画珍珠”。
13、浮士绘是兴起于日本江户时代的一种民间版画。
14、木刻有单色、套色木刻。
版画制作步骤包括:画稿、制版、拓印。
直接用刀子刻出的字是白文又叫阴文保留字型刻掉多于的底子是朱文又叫阳文。
美术常识基础知识
![美术常识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0777aaa0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e9.png)
美术常识基础知识美术是一门以艺术作品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学科,它既具有艺术性,又需要一定的技术和常识基础。
下面就从美术常识基础知识的角度,为大家介绍一些与美术相关的常识。
1.色彩常识色彩是美术作品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颜色的运用不仅影响到美术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还直接关系到观众的审美体验和情感交流。
在色彩常识方面,我们需要了解以下几个方面:(1)色彩的基本知识:红、黄、蓝是基本颜色,它们可以由其他颜色混合而成。
黑、白、灰也是常见颜色,在艺术创作中,黑色常用于营造神秘和力量感,白色常用于表现纯净和清新,灰色则可以表现出暧昧和冷峻。
(2)颜色的搭配:颜色的搭配需要具备一定的色彩常识,一般分为对比色、相邻色、三色渐变和四色相间四种方式。
在这些方式中,对比色是最常用的搭配方式,其原理是将两个相反的颜色放在一起,可以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
(3)颜料的知识:颜料是美术创作中常用的材料之一。
常见的颜料有水彩、油画颜料、粉彩、蜡笔等。
每种颜料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适用场合,对它们的掌握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运用它们创作出符合自己意愿的艺术作品。
2.构图常识构图是美术作品中至关重要的元素之一,它通过创造一个符合视觉美学原则的视觉效果,来为观众提供视觉享受和心灵上的满足感。
在构图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平衡感:平衡感是构图中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它可以通过在画面中加入空间的对称、重复和对比等方式来实现。
也可以通过将重点元素设置在照明点、留白处或规律点上来创造平衡感。
(2)美学共鸣:美学共鸣是指画面中的元素和观众的心灵之间产生共鸣的过程。
它可以通过创造一种视觉氛围、情感共鸣、形式上的呼应等方式来实现。
(3)视觉导引:视觉导引是指在构图中合理安排各种元素,以引导观众的视线,使其沿着特定的路径移动。
视觉导引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来实现,如对比明暗、用线条引导、运用立体感等方式。
3.知识结构常识知识结构是指美术创作中使用的常规结构和元素单元,这些结构和元素单元可以被应用到各种不同的艺术作品中。
2024中考美术考点知识汇总
![2024中考美术考点知识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54478b1e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e1.png)
2024中考美术考点知识汇总一、色彩基础知识1.基本色彩概念:红、黄、蓝为基本色。
2.色彩的三属性:色相、明度、纯度。
3.色彩的对比关系:冷暖色、明暗色、对比色、互补色。
4.色彩的使用技巧:色彩的搭配、色彩的运用手法。
二、构图与造型1.画面构图知识:画面的分割、对称、比例、透视、前景、中景、后景的构图。
2.造型基础知识:立体的基本形状,造型的变形与组合。
3.肖像画:人像的比例与构图。
三、绘画技法与表现手法1.线描与线条运用:线条及线描的特点与表现手法。
2.素描与明暗:光影的表现、明暗对比的运用。
3.水彩、油画与粉画的基本知识:材料的特点、运用技巧。
4.图案创作与艺术设计:图案的构图、色彩的运用。
5.层次感表现手法:近大远小、遮挡、明暗对比等。
四、美术常识和历史1.著名画家与代表作品:例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梵高的《向日葵》。
2.著名美术流派:例如印象派、立体派、表现主义。
3.美术史上的重要事件:例如文艺复兴、巴洛克艺术。
五、素材运用1.生活中的美:通过观察生活中的美来发现素材和灵感。
2.环保主题:利用废旧材料创作作品。
3.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通过绘画来表现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
4.图像的转换和变形:通过图像的变形和转换创作新的作品。
六、建筑与环境1.建筑的形象与特点:不同建筑风格的特点和表现。
2.环境的表现:能够通过绘画表现不同类型的环境。
七、美术表现题1.完成给定的构图或绘画任务:按照要求完成作品的构图或者绘画任务。
2.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发挥表现:根据题目抽象、表现等要求进行自由发挥表现。
总结:中考美术考点知识主要包括色彩基础知识、构图与造型、绘画技法与表现手法、美术常识和历史、素材运用、建筑与环境以及美术表现题等方面。
掌握这些知识点对于中考美术考试非常有帮助。
考生可以通过学习和练习来巩固这些知识,提高自己的美术水平。
美术鉴赏常识
![美术鉴赏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f2e46ad784254b35eefd34f5.png)
西方绘画:明暗 、 空间 、 透视 、 图 、 肌理等 中国画:笔墨、章法、皴法等 中西方透视的不同: 中国画:散点透视 西方绘画:焦点透视
节奏:交替出现,有规律
总结具象艺术、意象艺术、抽象艺术的特 点:
具象艺术:(很像)真实性、客观性、叙事 性 意象艺术:(有点像)采用变形、夸张、重 新组合等手法 抽象艺术:(一点也不像)用艺术的本体语 言点、线、面、色去表现。
中国画的分类:
按技法: 按题材:
架上雕塑:
指雕塑家个人探索性较强,创作风格较明显, 受公共环境因素制约较少的一类体量较小的 雕塑,因多在轴架上完成而得名。 架上雕塑《收租院》
篆刻:阳刻(红文)、阴刻(白文)
应用与探究
1、具象艺术、意象艺术、抽象艺术 2、B 3、梁楷 简笔画 4、C 5、C 6、D 7、篆、白、红 8、紫、 绿
判断:
美术的分类:
一、绘画 二、雕塑 三、建筑 四、设计 五、书法、篆刻 六、摄影
油画-用透明的植物油调和颜料,在布、纸、 木板等材料上塑造艺术形象的绘画。 中国画-笔、墨、纸、砚 版画-以刀或化学药品等在木、石、麻胶、 铜、锌等版面上雕刻或蚀刻后印刷出来的图 画 素描-用单色笔,不加彩色,用线条描写
美术知识常识
![美术知识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a9dd6d2b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95.png)
美术知识常识美术知识常识是指在美术领域中常见的概念,包括了绘画、设计、雕塑以及摄影等多个方面,每个方面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技巧。
美术知识的掌握是艺术家必不可少的基础,也是任何一个对艺术感兴趣的人必须学习的内容。
1. 色彩学色彩学是关于颜色的知识,其中包括了颜色计数、颜色构成和颜色理论等方面的知识。
色彩对于绘画和设计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使得作品更丰富、更具表现力。
2. 透视学透视学主要是指在二维平面(如纸张)上画出三维物体的技巧。
这是绘画和设计中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之一。
不同的透视法可以呈现出不同的效果,包括近景、远景等。
3. 构图构图对于艺术作品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好的构图可以使得作品更加生动有趣,吸引观者的眼球。
在构图中,我们需要注意物体的大小、位置和形状等方面的关系,使得整个画面更加平衡。
4. 素描素描是绘画的基础,也是准备做好一幅作品的必要步骤。
素描需要考虑物体的形状、光影、明暗等方面,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物体的构造和特点,从而更好地表现出物体的真实性。
5. 美术史了解艺术史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艺术的发展历程及各个时期的艺术特点,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
同时,对于艺术创作来说,艺术史的了解也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展现艺术的特点和追求艺术的新高度。
6. 肖像画肖像画是表现人物形象的一种绘画形式。
它需要考虑人物的面部特征、神态和表情等方面,从而更好地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特点。
肖像画在人物描绘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它可以通过技巧的运用,让观者更好地感受到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7. 水彩画水彩画是一种非常具有特点的绘画形式,其中水彩颜料的特点决定了它的表现形式。
水彩画需要注意的要素包括色彩、透明度、短暂性以及水的表现等方面,它的表现形式简洁明了,但是也需要掌握非常丰富的技巧。
总之,美术知识常识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
了解这些内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现出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并帮助我们有更好的创意和想象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朝齐谢赫《古画品录》中六法论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
“曹衣出水,吴带当风”主要是指古代人物画中衣服褶纹的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
一种笔法刚劲稠叠,所画人物衣衫紧贴身上,犹如刚从水中出来一般;一种笔法圆转飘逸,所绘人物衣带宛若迎风飘曳之状。
曹仲达,北齐人,以画梵像著名,其画风在绘画史上有较大影响。
素有"曹家样" 之誉,其画衣衫褶纹被人们称作“曹衣出水”。
吴道子,又名道玄,何南阳翟(今河南禹县)人。
生卒年代不详,其创作活动时期约在玄宗开元、天宝(七百一十三――七百五十一)年间。
是继阎立本之后的最著名的画家。
曾随张旭、贺知章学习书法,通过观赏公孙大娘舞剑,体会用笔之道。
擅佛道、神鬼、人物、山水、鸟兽、草木、楼阁等,尤精于佛道、人物,长于壁画创作。
代表作有《明皇教授箓图》、《十指钟馗图》唐代画家张萱的代表作品是《捣练图》,《挥扇仕女图》的作者是周昉,擅画肖像、佛像,其画风为“衣裳简劲,彩色柔丽,以丰厚为体。
”长沙楚墓中出土过两幅战国帛画,一幅是《人物龙风帛》另一幅是《人物御龙帛》五代花鸟画家黄筌和徐熙分别创造了不同的绘画风格,人称“黄家富贵,徐熙野逸”徐熙一生以高雅自任而不肯出仕。
善画花竹、禽鱼、蔬果、草虫。
他经常漫步游览于田野园圃,所见景物多为汀花野竹、水鸟渊鱼、园蔬药苗。
每遇景物,必细心观察,故传写物态,皆富有生动的意趣。
在画法上他一反唐以来流行的晕淡赋色,另创一种落墨的表现方法,即先以墨写花卉的枝叶蕊萼,然后傅色。
他在所著《翠微堂记》中自谓“落笔之际,未尝以傅色晕淡细碎为功”。
黄筌,字要叔,五代西蜀画家。
早以工画得名,擅花鸟,师刁光胤、膝昌苑,兼工人物、山水、墨竹。
山水松石学李升,人物龙水学孙位,鹤师薛稷,撷诸家之萃,脱去格律而自成一派。
所画禽鸟造型正确,骨肉兼备,形象丰满,赋色浓丽,钩勒精细,几乎不见笔迹,似轻色染成,谓之“写生”。
与江南徐熙并称“黄徐”,形成五代、宋初花鸟画两大主要流派。
“元四家”是指: 黄公望、王蒙、倪瓒、吴镇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
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
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
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
”1提出“作画贵有古意”的口号,扭转了北宋以来古风渐湮的画坛颓势,使绘画从工艳琐细之风转向质朴自然。
2他提出以“云山为师”的口号,强调了画家的写实基本功与实践技巧,克服“墨戏”的陋习。
3他提出“书画本来同”的口号,以书法入画,使绘画的文人气质更为浓烈,韵味变化增强。
4他提出“不假丹青笔,何以写远愁”的口号,以画寄意,使绘画的内在功能得到深化,涵盖更为广泛。
5他在人物、山水、花鸟、马兽诸画科皆有成就,画艺全面,并有创新倪瓒擅山水、竹石、枯木等,是元代南宗山水画的代表画家,其作品以纸本水墨为主。
其山水师法董源、荆浩、关仝、李成,加以发展,画法疏简,格调天真幽淡。
用笔变中锋为侧锋,折带皴画山石,枯笔干墨,淡雅松秀,意境荒寒空寂,风格萧散超逸,简中寓繁,小中见大,外落寞而内蕴激情。
倪瓒论画主张抒发主观感情,认为绘画应表现作者“胸中逸气”,不求形似,说“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
人面鱼纹彩陶盆”属于我国新石器时代的半坡文化遗物,是仰韶彩陶工艺的代表作之一.《韩熙载夜宴图》的作者是南唐画家顾闳中宋代山水画家王希孟作所绘《千里江山图》,堪称青绿山水之典范。
运用“深远”的构图法,把近景、中景、远景结合在一起,结构严谨,布局巧妙,给人以“咫尺千里”、江山寥廓的感觉,开辟了山水画艺术的新天地,令人百看不厌,流连忘返。
没骨,中国画传统花卉(花鸟)画的一种画法。
相传为南朝梁张僧繇所创,所谓没骨法是不用笔墨钩勒,以重色青绿朱粉适宜染晕。
由印度的染晕法脱画而来,跟当时随佛教传入中国的佛像画有关。
五代后蜀黄筌画花钩勒较细,着色后几乎不见笔迹,因有“没骨花枝”之称。
北宋徐崇嗣效学黄筌,单以色彩作花卉,名“没骨图”,后人称这种画法为“没骨法”。
7.唐代以画马而著名的画家有韩干.清中期,扬州画坛活跃着一批革新派画家,史称“扬州八怪”。
“八怪”(金农、汪士慎、黄慎、李鱓、郑燮、李方膺、高翔、罗聘)他们要创造出“掀天揭地之文,震惊雷雨之字,呵神骂鬼之谈,无古无今之画”,来自立门户,就是要不同于古人,不追随时俗,风格独创。
他们的作品有违人们欣赏习惯,人们觉得新奇,也就感到有些“怪”了。
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
恽寿平淡泊其志,雅逸其画。
艺术上,恽寿平最初从父亲学习诗文,从叔父学画,师历代大家,融会贯通,自成格数。
他从明代沈周、孙隆等人的作品中吸取创作经验,再参考画史文献资料,创造“仿北宋徐崇嗣”的没骨花卉画法,更以徐崇嗣为宗,兼取各家之长,极大的发展了没骨画。
所画花卉,很少勾勒,以水墨着色渲染,用笔含蓄,画法工整,明丽简洁,天趣盎然。
恽寿平的艺术创作,有自己独创的艺术见解,他在《南田画跋》宣称:“俗人论画,皆以设色为易,岂不知渲染极难”。
又说:“宋法刻画而无变化,本由于刻画,妙在相参而无碍,习之者视为岐而二之,此世人迷境……”。
这是说宋画工整,元画写意,二者应相参才能入妙。
还说:“十日一水,五日一石,造化之理。
至静至深......作画尤须入古人法度中,纵横恣肆方能脱落时径,洗发新趣也”。
他强调人品与画品的关系,要求画家“出入风雨,卷舒苍翠”,然后“走向造化于笔端”。
他同时也强调画家主观情思对绘画对象的溶铸。
石涛(1630一1724年),明末清初的“清初四僧”之一。
中国清代画家。
僧人。
作画构图新奇。
力求布局新奇,意境翻新。
他尤其善用“截取法”以特写之景传达深邃之境。
山水画独具风格,景色构图大胆新颖,笔墨运用多变,是清代早期最富有创造性的画家。
石涛还讲求气势。
他笔情恣肆,淋漓洒脱,不拘小处瑕疵,作品具有一种豪放郁勃的气势,以奔放之势见胜。
他是在清高自许与不甘岑寂之间矛盾地渡过了一生,好在他聪明绝顶,巧妙地把这种矛盾发泄到他的画作之中,所以他的作品纵横排闼、闪转腾挪,充满了动感与张力。
主张“借古以开今”,“我用我法”,和“搜尽奇峰打草稿”等清初四僧都是明朝后代,在政治上对清代统治者是不合作的态度,反对清王朝贵族的作风。
他们利用传统艺术形式,面向自然、面对人生,表达真情感受。
他们也重视笔墨情趣,并寻找自己的绘画空间,抚慰曾经遭受过折磨的心灵。
八大山人,名朱耷,擅花鸟、山水,作品往往借物抒情,以象征、寓意和夸张的手法,对所画的花鸟、鱼虫进行夸张,以其奇特的形象和简练的造型,使画中形象突出,主题鲜明,甚至将鸟、鱼的眼睛画成“白眼向人”,塑造奇特的形象,抒发厌恶世俗生活和国亡家破的痛苦内心,表现自己孤傲不群、愤世嫉俗的性格,从而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花鸟造型。
画山水,多取荒寒萧疏之景,剩山残水,仰塞之情溢于纸素。
他的艺术成就,对后来的扬州八怪和近现代大写意花鸟画影响很大。
顾恺之,东晋画家,与曹不兴、陆探微、张僧繇合称“六朝四大家”。
顾恺之作画,意在传神,其“迁想妙得” “以形写神”等论点,以及提出的“六法”。
为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他画了不少名士们的肖像。
这就改变了汉代以宣扬礼教为主的风气,而反映了观察人物的新的方法和艺术表现的新的目的,即:离开礼教和政治而重视人物的言论丰采和才华。
这表示绘画艺术视野的扩大;从而为人物画提出了新的要求——表现人的性格和精神特点。
在顾恺之的著作言论中,我们见到他反复强调描写人的神情和精神状态。
《女史箴图》"女史"指宫廷妇女,"箴"则为规劝之意。
晋初惠帝时,贾后专权,极妒忌,多权诈,荒淫放恣。
文人张华便以历代贤记事迹撰文《女史箴》以为鉴戒,被当时奉为"苦口陈箴、庄言警世"的名篇。
才华横溢的画家顾恺之便将此名篇分段,一段一段画成画,并将相在箴文题于画侧,中国历史上的旷世名作《女史箴图》由此问世。
阿恩海姆,美籍德国心理学家、艺术理论家。
主要著作有《艺术与视知觉》。
断言艺术作品是以主体的知觉行为为基础的。
他反对用“联想”和“移情”来解释艺术形式的表现性,提出艺术形式之所以能表现一定的情绪因素,取决于知觉式样本身以及大脑视觉区域对这些式样的反应。
对艺术作品的“表现”作出新的解释:传统观点认为艺术作品表现了超出其中所含个别具体事物表象的某些东西是对的,但这“表现”既包括了由“理性从艺术形式中间接地推断出来的东西”,又不包括“不表现内在精神活动的表象和行为”,所以太笼统,也太狭窄。
表现不在于象征。
而象征的意义应当通过构图形式特征直接传达于视觉。
所以,“表现性就在于结构之中”,所有的艺术都是象征的。
他强调接受者在艺术欣赏过程中的主动性,认为作品的物理样式并没有被观赏者的神经系统原原本本地复制出来,而是在他的神经系统中唤起一种与它的力结构相同的力的样式。
所以欣赏者总是处于一种激动的参与状态,而这种参与状态,才是真正的艺术经验。
格式塔心理学美学,认为整体不等于部分之和,意识不等于感觉元素的集合,行为不等于反射弧的循环。
保罗·塞尚,法国著名画家,是后期印象派的主将,从19世纪末便被推崇为“新艺术之父”,作为现代艺术的先驱,西方现代画家称他为“现代艺术之父”或“现代绘画之父”。
认为“线是不存在的,明暗也不存在,只存在色彩之间的对比。
物象的体积是从色调准确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来”。
他的作品大都是他自己艺术思想的体现,表现出结实的几何体感,忽略物体的质感及造型的准确性,强调厚重、沉稳的体积感,物体之间的整体关系。
有时候甚至为了寻求各种关系的和谐而放弃个体的独立和真实性。
放弃了传统的艺术观念和法则,完全依靠自己独立的观察进行创作,有意识的地将注意力转向表现自己的主观世界,通过概括和取舍,从结构的观点来描绘对象。
正是由于塞尚这种绘画的主观性改变了整个西方艺术的进程,对他以后的艺术家产生了观念上的震撼,这种震撼导致了艺术思想的全面解放。
可以说,现代艺术起始于塞尚。
“天人合一”——朴素、科学的宇宙观“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
”②是说按照大自然、宇宙的规律办事,那么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中国古代的艺术家非常重视人与自然的结合,其中古典园林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在中学的美术课本中,有一节园林欣赏课,亭台楼榭,假山池水,葱郁的树木花草,各有千秋的四季景致,景、人、意、色、味、声、觉……和谐的结合在一起,给人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