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诗词人文解读第四周
选修课 唐宋诗词鉴赏
1) 这一情景的描写看似怀古,其弦外之音又是什么?请结 合一二联作具体的分析。 采用对比手法。其弦外之音是充满了对割据一方的藩 镇势力的无情嘲讽,你看“王气”也好,“铁锁”也好, 岂能挡住祖国统一的步伐。 (2) 这首诗以景作结,妙在哪里?请结合原诗作简要的 分析。 它妙在含有不尽之意,这破败荒凉的西塞山不就像割据 一方的藩镇吗?他们最终逃脱不了灭亡的命运。其讽刺 入木三分,而诗人对割据一方的藩镇势力的警告可谓义 正辞严。
昭君出塞,历来就有两种不同的看法,昭君墓周围有很多诗碣, 其中一首诗碣刻的诗是: 闺阁堪垂世,明妃冠汉宫。一身归朔汉,万里靖兵戎。 若以功名论,几与卫霍同。人皆悲远嫁,我独羡遭逢。 纵使承恩宠,焉能保始终。至今青冢在,绝城赋秋风。 诗人笔下的王昭君是抱着“自我牺牲”的精神和番的。 近人郁达夫也有一首咏王昭君的诗: 马上琵琶出塞吟,和戎端的爱君深。当年若贿毛延寿,哪得诗 人说到今。 写王昭君是抱着“爱君”之心,为保主上江山而去“和戎”。 在历代文人笔下,王昭君大抵是一位深可哀矜的悲剧人物,汉 元帝是一个事先受蒙蔽、事后又情意缠绵的多情皇帝,而毛延寿则 是酿成昭君悲剧的祸首。 王安石这首诗却独出机杼,于传统见解中翻出新意:正是由于专 制帝王对嫔妃只有玩弄之意而并无真实爱情,才导致昭君宁愿含恨 离汉。因此酿成王昭君悲剧的元凶是汉元帝。这首诗命题新颖,遭 致议论纷纷,在文学史上产生过广泛影响。
1、优秀的山水诗大都具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征。 所谓“诗中有画”,就是用画笔把山水风物中精深微妙的蕴涵 点染出来,使读者获得直接的审美感受。 2、好的山水诗总是包涵着作者深刻的人生体验,不单是模山 范水而已。 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以 理势入诗,兼有教化和审美的双重功能,它表现出的求实态度和 奋进精神,对读者无疑是有力的鞭策和激励。 3、山水诗艺术风格,以淡远最为突出,诗人以恬淡之心,写 山水清晖,意境悠远,词气闲淡。 胡应麟把王孟与高岑相比较:“王孟闲淡自得,高岑悲壮为 宗。”(《诗薮》)胡震亨又引徐献忠评孟浩然语:“襄阳气象 清远,心悰孤寂,故其出语洒落,洗脱凡近,读之浑然省近,真 彩自复内映。虽藻思不及李翰林,秀调不及王右丞,而闲澹疏豁, 悠悠自得之趣,亦有独长。”(《唐音癸签》)“淡远”,是这 派诗人的共同风格特征。
高考古典诗词阅读鉴赏全解《宋词三百首》卷四
参考答案: 1、连用三个“深”字,极写庭院外面浓阴繁茂、绿叶纷披,院内楼房高大、门户重重的
3.元夕·去年元夜时(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注释: 元夜:元宵之夜。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自唐朝起有观灯闹夜的民间风俗。北宋时从 十四到十六三天,开宵禁,游灯街花市,通宵歌舞,盛况空前,也是年轻人蜜约幽会,谈情 说爱的好机会。 花市:民俗每年春时举行的卖花、赏花的集市。 灯如昼:灯火像白天一样。据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六《元宵》载:“正月十五 日元宵,……灯山上彩,金碧相射,锦绣交辉。”由此可见当时元宵节的繁华景象。 月上:一作“月到”。 泪湿:一作“泪满”。 春衫:年少时穿的衣服,也指代年轻时的自己。
冷,起床后 呵手取暖,梳妆打扮,暗示了一夜思念,希冀久别之人突然回来;“故画作远山 长”,只因心中充满了离愁别恨,所以把双眉画得像远山那样修长。
2、下片写歌女内心的愁苦。首三句写她追忆往事,哀叹芳华易逝,流年似水,内心伤 感不已。此三句,寥寥数语便道出了女主人公对于自身命运不能自主,而只得让美好年华虚 度在陪人欢笑上的痛楚。结尾三句,以女主人公“拟歌先敛”、强颜欢笑、寸肠欲断的情态, 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歌女无法获得幸福生活而为生计被迫卖唱的痛苦心情。
《生查子•元夕》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
参考答案: 《元夕》采用今昔对比,昔日欢乐对比今日悲伤寂寞,抒发了一往情深,却物是人非的
唐诗宋词鉴赏(完整电子版)
唐诗宋词鉴赏第一部分《唐诗鉴赏部分》1、感遇十二首之一五言古诗张九龄兰叶春葳蕤,桂华秋皎洁。
欣欣此生意,自尔为佳节。
谁知林栖者,闻风坐相悦。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注解】:1.葳(wei1)蕤(rui2):草木枝叶茂盛下垂下的样子。
2.自尔:自然。
3.“闻风”句:闻到了风吹送过来兰桂的香气,而生爱慕之心。
【赏析】:此诗系张九龄遭谗贬谪后所作《感遇》十二首之冠首。
诗借物起兴,自比兰桂,抒发诗人孤芳自赏,气节清高,不求引用之情感。
诗开始用整齐的偶句,以春兰秋桂对举,点出无限生机和清雅高洁之特征。
三、四句,写兰桂充满活力却荣而不媚,不求人知之品质。
上半首写兰桂,不写人。
五、六句以“谁知”急转引出与兰桂同调的山中隐者来。
末两句点出无心与物相竞的情怀。
全诗一面表达了恬淡从容超脱的襟怀,另一面忧谗惧祸的心情也隐然可见。
诗以草木照应,旨诣深刻,于咏物背后,寄寓着生活哲理。
张九龄(678-740),字子寿,一名博物。
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武后神功元年(697)中进士后,曾任过左拾贵,是玄宗朝有声誉的宰相之一。
有《曲江集》。
后人评他的诗“首创清淡之派”,《感遇》诗12首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2、感遇十二首之二五言古诗张九龄幽人归独卧,滞虑洗孤清。
持此谢高鸟,因之传远情。
日夕怀空意,人谁感至精?飞沉理自隔,何所慰吾诚?【注解】:1.“滞虑”一句:心中没有困惑才显得孤独清高。
滞虑,困惑。
2.飞:比喻身在朝廷。
3.沉:比喻闲散在野。
4.理自隔:朝野相去甚远,情势隔断不通。
【赏析】:此诗中作者自比幽居的隐士,虽然自己被贬官在外,没有尘世间的杂念,但是一片忠君报国的赤心不灭,仍然怀念远在朝延的君王。
诗中以“高鸟”比喻君王,以“飞”比喻在朝廷,以“沉”比喻在野,非常形象新颖。
3、感遇十二首之三五言古诗张九龄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伊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惟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注解】:1.岂伊:岂唯。
古典诗词对人文修养的影响[共五篇]
古典诗词对人文修养的影响[共五篇]第一篇:古典诗词对人文修养的影响1,表达自身情感的一种媒介 2.成为与他人交流的工具3.或许,在古代古人把它当作一种消遣,娱乐活动,现在要么是研究,要么就是附庸风雅,装装而已4.使文字的运用更具准确性,因为诗词中非常注重这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古典诗词是中国人的文学遗产,这是它的本质。
但是人文思想向来对社会的主流影响是极重大的。
诗词对中国人的影响更多的体现在中国人的为人处世之道上。
中国人讲究“含蓄”“委婉”,而诗词里多用起兴,即先咏它物以引起所咏之物。
所蕴含感情都借风物传达。
而中国人的情感也常常喜欢依靠外物所寄予。
王国维所言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
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这一点也体现在中国人身上。
王国维本可直接表达人生三种境界的意思,但是用诗词来表示更具有象征意义。
也就是现在国人宁可寻找到一个可以象征自己所求的外物,也极少直接表达感情之故。
中国诗词源远流长,堪称中华文化的精华。
从两千多年前的《诗经》到唐诗宋词元曲一脉相承,至今人们仍琅琅上口津津乐道,这确实是世界上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
著名红学家周汝昌先生说:“中华诗是情思美、声韵永、文采彰、境界高的综合与升华,是以魅力最大,涵咏无穷,其上品真不愧是透肝沁脾,生香满颊。
”这些话入木三分,的确是真知灼见。
汉字作为一种形象文字,有声形有意境;汉语既有言传又有意会,显然是拼音文字难以比拟的。
尤其中国古典诗词对字词地运用,那种精工更是无与伦比。
唐朝诗人贾岛的“是…僧推月下门‟,还是…僧敲月下门‟”引出了…推敲‟一词;著名改革家王安石的千古名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从“春风又到江南岸”到“春风又满江南岸”,最终确定为“春风又绿江南岸”。
专题08 古典诗歌鉴赏语文试题解析分项汇编(第04期)(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
一、(2014届安徽安庆六校高三联考)阅读下列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南歌子•游赏苏轼山与歌眉敛,波同醉眼流。
游人都上十三楼。
不羡竹西歌吹古扬州。
菰黍连昌歜,琼彝倒玉舟。
谁家水调唱歌头。
声绕碧山飞去,晚云留。
【注】 菰黍、昌歜,席间食品。
琼彝、玉舟,酒壶、酒杯。
【小题1】上片末句为什么提及“古扬州”?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4分)【小题2】下片末句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写出歌声动听、韵味悠长的?请简要分析。
(4分)【答案】二、(2014届安徽亳州高三期末)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8分)钟山即事王安石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一鸟不鸣山更幽。
[往]王安石辞相后,晚年居住在江宁的钟山。
【小题1】简析“涧水无声绕竹流,竹西花草弄春柔”中“绕”和“舞”字的妙处。
(4分)【小题2】王安石认为,与其“鸟鸣山更幽”,不如“不鸣山更幽”。
你怎么看?(4分’【答案】【解析】【小题1】三、(2014安徽省合肥八中等届高三上学期联考)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
(8分)叹庭前甘菊花杜甫庭前甘菊移时晚,青蕊重阳不堪摘。
明日萧条醉尽醒,残花烂熳开何益?篱边野外多众芳,采撷细琐升中堂。
念兹空长大枝叶,结根失所缠风霜。
【小题1】请概括这首诗中甘菊花的形象特点。
(4分)【小题2】诗的五、六两句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体现了怎样的情感?(4分)【答案】【解析】四、(2014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摊破浣溪沙李清照病起萧萧两鬓华,卧看残月上窗纱。
豆蔻连梢煎熟水①,莫分茶。
枕上诗书闲处好,门前风景雨来佳。
终日向人多酝藉②,木犀花③。
[注]①熟水:古代指煎泡而成的饮料、药汤。
②酝藉:同“蕴藉”。
③木犀花:通称桂花。
【小题1】词中所写多为平凡之事、寻常之情,请简要概括。
(4分)【小题2】词的末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
(4分)【答案】【小题2】考点: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好大学唐诗宋词人文解读2
第四周人生在世不称意1以科举时“凡八叉手而入韵成”闻名,却屡次帮助周围考生答题而屡第不中的唐代文人是?A、温庭筠;B、韦庄;C、李商隐;D、杜牧;2 “贬谪”是中国古代士大夫仕途上的一个现象,贬谪与文学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一关系的起源至晚来自于?A、司马相如;B、屈原;C、宋玉;D、司马迁;3韩愈于元和14年(公元819年)被贬至潮州,他的贬谪缘由何事而起?A、卷入政治党派斗争;B、反对迎送佛骨触怒皇帝;C、在任官位时贪污受贿;D、提出变法触及利益方权利;4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被誉为“文起八代之衰”的文人是?A、白居易;B、刘禹锡;C、柳宗元;D、韩愈;5金代著名诗人元好问对唐代一诗人作如下评价:“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
该诗人因用典颇深而使宋代初期蔚然形成“西昆体”诗风。
请问该唐代诗人是?A、李商隐;B、杜牧;C、李贺;D、温庭筠;6目前现存最早的宫怨诗是?A、班婕妤《怨歌行》;B、王昌龄《长信秋词》;C、谢朓《玉阶怨》;D、刘长卿《长门怨》;7晚唐诗人罗隐“十上不第”,屡次参加科举而失败,其原因是?A、才学有限,考不上科举;B、长相丑陋,性格狂妄而得罪考官;C、体弱多病,不堪长途跋涉进京;D、在科举考场上营私舞弊;8白居易在《思旧》一诗中写道:“退之服硫磺,一病讫不痊。
徽之炼秋石,未老身溘然。
”从这几句描写中可以看出,韩愈(字退之)和元稹(字微之)的死因是由于?A、服用仙丹;B、服毒自杀;C、伤风感染;D、消化不良;9唐代的南方文学与屈原骚辞文学中的怨愤精神一脉相承。
在屈原的作品中,常通过一些意象表达作者感情。
以下哪一种植物常为屈原所引用以表达淑世爱国的情怀?A、兰花;B、莲花;C、菊花;D、牡丹;10从罗隐《嘲钟陵妓云英》一诗流传下来的成语典故是?A、白头如新;B、云英未嫁;C、咄咄怪事;D、长袖善舞;11李商隐一直受到令狐楚的赏识,而在李商隐考上科举后不久,令狐楚因病去世,因此李商隐失去了凭依,于是他于次年到泾州(今甘肃泾川县)入泾原节度使王茂元幕并娶了他的女儿。
唐诗宋词人文解读重点重点整理
唐诗宋词人文解读重点重点整理唐诗宋词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代表了中国文化的精髓,被誉为东方文化的瑰宝。
对于了解和欣赏唐诗宋词的读者来说,理解其中的人文情怀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重点整理唐诗宋词中的人文解读,帮助读者更好地欣赏和理解这些经典之作。
一、唐诗唐代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的“盛世”,唐诗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和丰富的人文情怀而蜚声中外。
在人文解读方面,以下几个重点是值得关注的:1. 角色塑造:唐诗中经常描绘各种各样的人物形象,这些角色塑造往往能够反映出作者对社会和人性的观察和思考。
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和丰富的情感表达,诗人们塑造出了鲜活的人物形象,使读者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
2. 社会风貌:唐代社会经历了一个相对开放和繁荣的时期,诗人们对社会风貌的描绘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他们的作品中。
唐诗中的社会风貌描写广泛涉及到政治、经济、军事、风俗等各个领域。
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入的观察,读者可以了解到唐代社会的方方面面。
3. 情感表达:人文情怀是唐诗的重要特征之一,诗人们通过各种手法表达出对生活、自然和人性的思考和感悟。
他们用优美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表达出对友情、爱情、家国等情感的真挚表达,使人们感受到浓厚的人文情感。
二、宋词宋词是唐诗之后中国古代文学的又一重要篇章,宋代文人们在古体诗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艺术形式,形成了宋词这一独特的文学流派。
在人文解读方面,以下几个重点是值得关注的:1. 感情抒发:宋词以真情实感为核心,注重表达内心的真实情感。
词人们不拘泥于宏大的题材,而是关注日常生活和个人情感。
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作者对生活和人情的感受。
这种真挚的感情抒发使得宋词更加贴近人心。
2. 情景描写:与唐诗相比,宋词更加注重情景描写,通过独特的意象和精细入微的描写手法,使读者能够充分感受到词人想要表达的情景和氛围。
描写范围有限,常聚焦在微小细节上,以一颗敏锐的感知表达对现实事物的洞察。
智慧树知到《唐诗宋词人文解读》2019章节测试答案
智慧树知到《唐诗宋词人文解读》2019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1、【单选题】(2分)以下哪位诗人不在“初唐四杰”之列?(陈子昂)2、【单选题】(2分)社会思想的活跃为唐诗的繁荣创造了条件,侠、儒、释、道是贯穿唐朝的四种主流思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属于以上四种思想的哪一种?(儒)3、【单选题】(2分)以下哪位初唐诗人仅留下一首代表作却获得“孤篇横绝”的美誉?(张若虚)4、【单选题】(2分)中国文学史上最早发出“天问”的是以下哪位历史人物?(屈原)5、【单选题】(2分)“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形容的是以下哪位诗人(李商隐)6、【单选题】(2分)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文起八代之衰”,他与以下哪位诗人共同倡导古文运动?(柳宗元)7、【单选题】(2分)清代周济在《介存斋论词杂注著》提到“北宋有无谓之词以应歌”,反映了北宋的何种文化现象?(文人填词供歌女弹唱)8、【多选题】(2分)唐代诗歌繁荣的表现之一就是体裁的完备,包括三言诗、四言诗、五言诗、六言诗、七言诗、杂言诗、古诗、乐府、律诗、绝句等多种体裁,其中至唐才渐趋成熟的是?(绝句;律诗)9、【单选题】(2分)清明的政治环境是唐诗繁荣的一个重要原因,《兵车行》中的“边庭流血成海,武皇开边未已”就批判了执政者的穷兵黩武,该篇出自以下哪位诗人?(杜甫)10、【单选题】(2分)关于唐朝诗歌“初、盛、中、晚”的划分始自以下哪部著作?(《沧浪诗话》)11、【单选题】(2分)作为盛行于宋朝的文学形式,词起源于何时?(隋唐之际)12、【单选题】(2分)为什么说词是一种女性文学?(“男作闺音”,多数词人常以女性口吻写词)13、【单选题】(2分)唐诗的繁荣离不开深厚的文化积累,但仅继承传统却无法解释诗在唐代的鼎盛,更重要的是如何继承传统。
对此唐人总体态度可概括为“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该句出自以下哪位诗人词作?(杜甫)14、【单选题】(2分)以下哪位唐朝诗人以《天对》回应屈原的《天问》?(柳宗元)15、【单选题】(2分)词作为一种音乐文学,是伴随何种音乐而兴起的?(燕乐)16、【单选题】(2分)目前所知中国古代最早的词集是?(《云谣集杂曲子》)17、【单选题】(2分)词的发展与宋代城市的繁荣和市民阶层的兴起关系密切,作为一种城市文学是“俗”的,这种“俗”是指?(词是符合市民阶层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的世俗文学)18、【单选题】(2分)“兰烬落,屏上暗红蕉,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潇潇,人语驿边桥”出自以下哪位文人的词作?(黄甫松《梦江南》)19、【单选题】(2分)“男子而作闺音”实际上出自哪位文人之口?(徐喈凤)20、【多选题】(2分)王国维曾在《宋元戏曲史》中认为“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唐诗的繁盛有什么表现?(流派众多,风格各异;创作队伍庞大,创作成果丰硕;体裁大备,名家辈出)21、【多选题】(2分)唐诗得以繁荣有以下哪些原因?(全选)22、【多选题】(2分)为什么说词是一种南方文学?(宋词词风整体来看以婉约为主,体现江南气象;两宋词人以南方人居多;词描写的风物以南方居多)23、【多选题】(2分)唐宋诗歌存在明显差别,苏轼的《题西林壁》言“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体现宋诗侧重点为何?(筋骨;思理)24、【多选题】(2分)“男子而作闺音”为什么会在词这种文学样式中出现?(“比兴”“寄托”等传统手法的具体运用;儒家宗法社会所形成的臣妾心态与女性人格;“应歌而制”的特定需求)25、【多选题】(2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以下哪些中唐诗人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推崇现实主义的诗歌创作?(白居易;元稹)26、【多选题】(2分)陈子昂在诗歌上的更大成就体现在其三十八首感遇诗上,他的感遇诗包括以下哪几种类型?(感世诗;咏怀诗;咏史诗)27、【多选题】(2分)白居易曾将自己的诗歌分为以下那几类?(讽喻诗;感伤诗;醒世诗)第二章1、【单选题】(2分)“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出自哪位文人的词作?(欧阳修)2、【单选题】(2分)唐代诗人白居易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以下他的哪部作品取材于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长恨歌》)3、【单选题】(2分)以下哪位女性被称为“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4、【单选题】(2分)“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一句出自唐代诗人元稹的诗作,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对妻子韦氏去世的悼念)5、【单选题】(2分)李清照的《醉花阴》中“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下一句是什么?(人比黄花瘦)6、【单选题】(2分)“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出自谁的诗句?(卓文君)7、【单选题】(2分)李白的《长干行》以“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唐诗宋词人文解读笔记
第一周1-2 唐诗繁荣表现1.创作队伍庞大,创作成果丰硕。
《全唐诗》收录2200多诗人,48900多首诗歌加上《全唐诗补编》(陈尚君)共3200+诗人,50000+诗歌无论身处何处、身份如何,都会写诗2.体裁大备,名家辈出,流派众多,风格各异。
体裁:三、四、五、六、七、杂言诗古诗、乐府、律诗、绝句(尤其律诗和绝句,在唐代开始成熟,并成为中国传统诗歌典范)名家:初唐四杰(王勃、杨炯、骆宾王、卢照邻)、李杜小李杜、韩愈白居易等……【体裁、作家、流派、风格是衡量文学繁荣与否的四个参数】1-2 唐诗繁荣的原因一、丰裕的经济基础(经济发展与文学发展不一定亦步亦趋)重要原因唐朝农业、手工业、商业发展迅速二、清明的政治环境表现:1、开明的文化政策:文化共荣与日本遣唐使、胡人等少数名族的交往三、风行的诗赋取士进士科举取士刺激诗歌教育→群众基础四、活跃的社会思想侠—风骨儒—兴寄↑相反相成。
“兼济天下”的胸怀释—兴象道—文辞所谓“兴象”,是指诗人的情感、精神对物象的统摄,使之和诗人心灵的颤动融为一体,从而获得生命、具有个性和活力。
唐诗的特质,包括其风骨、兴寄、声律、辞章、兴象、情韵等等。
一般而言,凡具有唐诗特质的诗,皆可称为“唐诗”。
唐诗的艺术品格,主要体现在“重风骨,讲兴寄,注重声律与辞章,追求兴象与情韵等方面。
兴象是唐诗,尤其是盛唐诗歌特有的美学境界,是唐诗艺术上完全成熟的标志。
五、深厚的文化积累继承了历朝历代深厚的文学传统重要的是怎样继承,不是只要有前人的文学传统就能致使下一个时期文学的繁荣“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
”——杜甫《戏为六绝句》之六别裁伪体→剔除不合理的东西,继承多方面的传统六、庞大的寒士群体寒士:魏晋南北朝时称出身寒微的读书人。
在唐代(此概念更宽泛而流动)指地主阶级里面居于中下层的文士。
他们是社会政治生活的能动力量,创作的诗歌有时代代表性,并占主导。
相反,唐代的贵族文学不占主导。
唐诗:盛唐牡丹唐朝文学的筋骨气韵全部展现在唐诗上。
唐诗宋词朗诵及赏析
明初,高启、刘基等人的诗歌较有社会现实内容,但接着兴起以朝廷辅弼大臣为首的“台阁体”诗派,歌功颂德,空廓浮泛。明中叶以后,以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和以李攀龙、王世贞为首的“后七子”,先后发起复古运动,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但他们盲目尊古,一味模拟,受到有识者的批评。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极大地冲击了前后七子的复古主张。稍后的“竟陵派”钟惺、谭元春等人,主张与“公安派”相仿,但追求幽深孤峭的诗风。清初,遗民诗人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的诗歌具有强烈的民族感情和爱国思想。钱谦益、吴伟业等在清初诗坛影响很大。王士祯提倡“神韵”说,成为当时诗坛领袖。清中叶以后,考据学风盛极一时,影响到诗坛,远离现实、重视形式和以学问为诗之风大炽,唯郑燮反映民情之作、袁枚直抒性情之作、黄景仁独写哀怨之作较有特色。道光、咸丰年间,内忧外患日益严重,龚自珍以诗为武器,揭露社会黑暗,抒发报国大志,成为近代诗歌史上开一代风气的第一位大诗人,赢得了“三百年来第一流”的称誉。
唐诗宋词及解析
唐诗宋词及解析一、唐诗部分- 原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解析:- 这是一首极为著名的思乡诗。
开篇“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诗人在异乡的夜晚,看到床前明亮的月光,恍惚间以为是地上的白霜。
这种错觉的描写,一方面写出了月光的皎洁,另一方面也烘托出一种清冷孤寂的氛围。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抬头仰望明月,明月是古今共有的,在不同的地方看到的是同一轮明月,这就引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低头这个动作,则表现出诗人沉浸在思乡的情绪之中。
整首诗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深远,用最平常的事物——明月,表达出了人类共有的思乡之情。
- 原文: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 解析:- 首联“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描绘了一幅萧瑟凄凉的秋日景象。
风急天高,猿猴哀啸,水清沙白的江渚上鸟儿盘旋。
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千古名句。
无边无际的落叶纷纷飘落,奔腾不息的长江滚滚东流。
诗人通过描写落叶和长江,营造出一种悲壮雄浑的意境,同时也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颈联“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诗人远离故乡,常年漂泊,年老多病,独自登高,把个人的悲苦境遇与秋景相结合。
尾联“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诗人一生艰难困苦,如今两鬓斑白,穷困潦倒,连借酒消愁都不能,更增添了一种深沉的悲哀。
这首诗格律严谨,对仗工整,体现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 原文: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解析:- 诗的首联“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点明了时间(傍晚)、地点(空山)和季节(秋季),一个“空”字,营造出一种空灵、清幽的氛围。
颔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诗中的经典之笔。
明月透过松林洒下清辉,清泉在山石上缓缓流淌,动静结合,画面感极强。
MOOC唐宋诗词人文解读部分答案
MOOC唐宋诗词人文解读部分答案MOOC 唐宋诗词人文解读部分答案(上海交通大学李康化老师)HIT 一剪寒梅1.1唐宋的精神精神气度不同的地方在于:唐朝开放、主动外向;宋朝内敛,含蓄内向。
唐朝国力强盛,推崇对外开放的理念和政策。
国力的强盛是唐朝人们自信自尊的重要根基,而这样的文化氛围使得唐代人很容易包容和接纳。
这样的精神气度,才有李白的狂傲不羁“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才有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才有王昌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些大气凌然的绝句。
而宋朝“积贫积弱”,宋人普遍心理为“守旧、求静与懦弱”,他们少有唐人开拓性的思维观点,与唐人明显不同的地方在于,宋人较少关注外部世界,他们更加关注人的内心世界。
因此在宋人的词的创作方面会更加地婉约,有一种柔美的风味。
宋词比唐诗更有一种“女性化”的倾向。
1.2盛唐诗歌“风骨声律兼备”,是中国封建文化的重要特征,也是唐诗达到全盛的重要标志。
盛唐诗歌时期与“盛唐社会”时期并不完全相对应。
虽然盛唐诗歌也有描写盛唐社会的恢宏繁荣局面,但也有经历了安史之乱之后的抒发。
提到盛唐诗歌,就联想到“盛唐气象”一词,若以“盛唐气象”论诗,那么我们应该关注的是诗歌的韵度风貌,诗人在诗歌创作中所共同体现的盛唐文化气度。
而不是单纯的以社会时期、诗歌内容等进行划分研读。
关于盛唐诗歌的特点,严羽曾在《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中提到:“盛唐诸公之诗,如颜鲁公书,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
可见,“雄壮”与“浑厚”,是盛唐诗歌的主要特征。
“宏大壮美”更多在诗人文豪李白中得到体现,而盛唐诗人的另一代表杜甫,更多的是“雄浑悲怆”。
正如大家所言,李白与杜甫风格迥异,其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他们的关注点并不同一,但他们与许多盛唐诗人一样,虽然诗中有悲,有愁,有愤懑,但他们并不消极。
他们心态乐观,在经历安史之乱后,并没有被击垮,而是积极通过披露、批判等方式,希望大唐能够再次恢复它的繁荣昌盛,心中的“大唐梦”并未褪色。
诗词鉴赏:唐诗宋词欣赏与解读
中唐时期:以白居易、元稹为代表的诗人,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的诗歌,形成了 唐诗的中期高峰。
晚唐时期:以杜牧、李商隐为代表的诗人,创作了大量抒情诗,形成了唐诗的晚期高 峰。
宋词的发展阶段
发展期:北宋中后期,以李清照、 辛弃疾、陆游等为代表,注重词 的情感表辛弃疾《青玉案·元 夕》
响唐 和诗 价宋 值词
的 影
唐诗宋词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代表了中国古代文学的最高成就。 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载体,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风貌和思想。 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传承,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唐诗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理解诗歌背景
了解诗人的生 平和时代背景
研究诗歌的创 作背景和历史 背景
理解诗歌中的 典故和寓意
结合诗歌的体 裁和形式进行 鉴赏
01
0 2
03
04
把握意象和意境
意象:唐诗宋词中的形象、事物、场景等,如“明月”、“流水”等 意境:唐诗宋词中通过意象所表达的情感、思想、境界等,如“思乡”、“怀古”等 意象与意境的关系:意象是意境的载体,意境是意象的升华 鉴赏方法:通过分析意象和意境,理解唐诗宋词的情感、思想、境界等
02
《春晓》:孟浩然的代表作,描绘了春天 的美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爱和 对生活的热爱。
05
《琵琶行》:白居易的代表作,讲述了琵 琶女的悲惨遭遇,表达了诗人对底层人民 的同情和对社会的反思。
03
《登鹳雀楼》:王之涣的代表作,表达了 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感悟。
唐诗宋词人文解读智慧树章节答案
唐诗宋词人文解读智慧树章节答案“唐诗宋词”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它们不仅仅是文字和韵律的结合,更是文化和传统的传承。
我们可以通过对唐诗宋词的文笔优美的解读,进一步认识其中蕴含的智慧和思想。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唐诗宋词章节以及其文化和思想内涵的解读:1.《长恨歌》:“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这是一句表现受追求者得到心仪人物赏识的欣喜和心情的诗句。
其传达的智慧是“见人必喜,善人必荣”,也就是说,遇到优秀的人,我们应该感到高兴,学习他们优秀的品质和行为,从而得到启示。
2.《登高》:“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作者在异地他乡过节时感到无比孤独和思念,这句诗句表达了对天地万物的敬畏和思考,传达的智慧是“大地万物,皆可发现美好与智慧”,同时也反映了人在陌生环境里的无助和迷茫。
3.《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描绘的是在夜晚思念故乡,对月亮的隐喻及其美好情感的表达。
其传达的智慧是“内心的思考如同月光,有时会令人感到寂寞,也能给人以温馨”,同时也提示我们要珍惜现在,不要忘记家乡的情感。
4.《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这首诗借助草木的生命状况来反映人生的轮回和无常。
其传达的智慧是“阳光下的草原是一个展现生命脆弱与坚强的舞台”,提醒我们要珍惜当下和生命,顺应生态环境、积极生活。
5.《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这首诗通过月亮的形象来反映人生无常、光阴易逝的道理。
其传达的智慧是“追寻一个虚幻的世界是枉然的”,寻找自我需要打破盲从、勇于探索和创新。
唐诗宋词作为经典文化的代表,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其进行深入解读,不仅可以理解其中的文化精髓和智慧,还能够映射出当下社会生活的多维面貌和价值取向。
我们应该积极推广和传承这些经典,为中华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唐诗宋词人文解读重点重点整理
1.唐诗繁荣的原因:1.经济条件(稳定,繁荣)2.政治条件(清明+帝王的个人爱好形成社会风气)3.科举制度(诗赋取士)4.活跃的社会思想(侠—风骨(人格精神),儒—兴寄(政治方向),释—兴象,道—文辞)5.深厚的文化基础(别裁伪体+转益多师)6.社会条件(庞大的寒士【魏晋南北朝时指出生低微出生庶族阶层的读书人;唐代指地主阶级里处于中下层的文士】群体)2. 唐诗繁荣的表现:1.创作队伍庞大,创作成果丰硕(现所保存的唐诗共3200多位诗人,50000多首诗歌)2.唐诗体裁大备,名家辈出,流派众多,风格各异衡量文学是否繁荣的四个参数:诗体,作家,流派,风格唐诗是唐代文学的重要代表,是唐代文学的最高成就!3.唐诗发展四阶段:初唐(的情怀):张若虚【孤篇横绝,竟为大家】(宇宙观,礼赞自然+礼赞生命,消灭人生短暂的感慨),陈子昂(建安风骨,感遇诗三类型:咏史咏怀感世),初唐四杰(王勃,卢照邻,骆宾王,杨炯)盛唐(的气象):大李杜,高适,岑参中唐(的格调):白居易(诗分三类型:讽喻;醒世;感伤,有《长恨歌》,《琵琶行》),元稹,韦应物,韩愈(诗歌以丑为美,《落齿》写的气势磅礴)晚唐(的风韵):小李杜,李商隐,杜牧,温庭筠,韦庄4.词诞生于隋唐之际(理论依据:词是音乐文学,词是配合燕乐而生,燕乐隋唐才有+事实依据:《云谣集》)5.唐宋精神气质不同之处:唐朝是封建时代上升期,宋朝是成熟期。
唐代和宋代好比于牡丹和梅花(外内在);宋代:注重内心精神世界,理学发展大成(朱熹,张载,陆九渊);唐诗>宋诗>宋词【指成就】唐诗注重风神情韵,宋诗重筋骨思理6. 在唐诗中,汉即为唐!7. 词的特点:1. 词是音乐文学,起源隋唐时,雅乐(古代)清乐(魏晋南北朝)燕乐(隋唐),词配合燕乐而生 2.词是城市文学,世俗性,这是词作为新兴文学的本质所在(宋词的“俗”,是世俗的俗,宋代文学的俗,是以市民阶层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为代表的被传统士大夫阶层所排斥的民间文化的新兴)2.词是南方文学,作词的人(唐圭璋《两宋词人占籍考》),词中所言之物绝大多数都是南方有的江南景象,有地域性词牌《忆江南》,又叫《梦江南》、《梦江梅》、《望江南》3.词是女性文学,女词人很少,男词人因为“男子作闺音”【出自清代徐嗟凤的《词正》】,借此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8.有关爱情的诗词和名言举例:9.底层女子大胆直率的追求爱情的是有《敦煌曲子词》的《菩萨蛮》和《乐府》的《上邪》,韦庄的《思帝乡》等视频中所举爱美人不爱江山的例子:爱德华八世和辛普森夫人,李隆基和杨玉环10.白居易对李杨爱情有那么深的感悟是因为他自己也有段扯入心扉的爱情(湘灵姑娘)11.爱情的三角理论(美国耶鲁大学社会心理学家罗伯特.斯坦伯格)12.爱情四境界:李商隐娶王茂元女儿有私心,属于功利境界;李清照与赵明诚属第三境界;泰坦尼克号,梁祝,贾宝玉和林黛玉都是第四境界。
唐诗宋词人文解读
唐诗宋词人文解读唐诗宋词人文解读课程由八章内容组成,包括唐诗宋词的历史与特点、唐诗宋词的区别、文人仕途的不称意、唐诗宋词中对往事的追忆,对人生的感悟。
唐诗宋词人文解读第一章“人间但有诗书乐”分别讲述唐诗的繁荣、宋词的起源与特点、以及两者之间的区别;第二章“人生自是有情痴”讲述唐诗宋词中的爱情;第三章“人生得意须尽欢”回溯科举制度、文人入仕以及盛唐的边塞诗;第四章“人生在世不称意”回忆文人人生的不称意与永贞革新;第五章”人生几回伤往事“通过唐诗宋词表达对于过往的追忆;第六章”人间有味是清欢“讲述了寡欢之文人的隐逸情节以及既可爱又可敬的苏轼。
第七章”人生自古谁无死“讲述诗人之死、唐诗宋词中的死亡文学以及英年早逝的王勃;第八章”人生到处知何似“表现唐诗宋词中的人生感悟以及人生态度。
唐朝国家富强而且思想外向,愿意开拓疆土,唐朝还是中国历代灭亡少数民族和国家最多,而宋朝,思想守旧不思进取,重文轻武,文人地位低下。
在文学上,唐朝的诗歌比较豪放大气,唐人是入世的,比如李白的诗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寄沧海”展现了这种气质;而宋朝诗歌有城市化、江南化、女性化的特点,比较婉约阴柔,但是也有豁达的风格。
看东坡被贬黄州所作《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唐诗的发展有其特定的轨迹,所谓初唐情怀、盛唐气象、中唐格调、晚唐风韵,选取你印象最深刻一个时段来说说你的理解,你可以举一首诗歌或者一位诗人进行品鉴,也可以谈谈对这个时期风格的看法。
(5分)引“叶嘉莹说初盛唐诗”:“如果说汉魏诗的特色是以‘风骨’为好,那么盛唐诗的特色则是以’兴象‘为主。
什么是兴象?就是结合了内心想法的大自然的景象。
“《宿建德江》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先来逐字逐句看这首诗。
靠岸停泊在充满雾气的沙洲,夕阳西下,一股乡愁慢慢津上了旅客(孟浩然自己)的心头。
2023智慧树唐诗宋词人文解读
2023智慧树唐诗宋词人文解读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展现了古代文人墨客的才华与情感。
本文旨在对2023年智慧树唐诗宋词人文解读进行深入探讨,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经典作品。
首先,唐诗宋词以其凝练的词句和深邃的意境而著称。
诗人们通过精心的文字构架,传达出丰富的情感和思想。
他们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大自然的景色,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同时,读者们也能够通过这些诗词,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和人生的哲理。
其次,唐诗宋词的艺术之美令人赞叹不已。
诗人们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借景等,巧妙地把握了每一个情感细节。
诗与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互相渗透,使得诗歌更加生动有趣。
这些艺术上的创新和突破,使得唐诗宋词成为中国文化瑰宝的代表之一。
再者,唐诗宋词的人文价值不可忽视。
诗人们以纯净的心灵和才情创作了大量深情雅致的作品,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情怀和思想理念。
他们以诗为媒,抒发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与思考,对人类情感和人生境遇的探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而言之,2023智慧树唐诗宋词人文解读是一场对古代文学经典的深入解读之旅。
通过这一活动,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唐诗宋词的艺术之美,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邃情感和丰富人文精神。
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神奇的世界,与古代诗人们对话,领略他们独特的艺术天赋和智慧结晶。
唐诗宋词赏析
唐诗宋词赏析范文一: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璀璨的篇章,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文化底蕴。
赏析唐诗宋词,是深度了解中国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唐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唐诗的文化价值在于其独特的意境和韵味,诗歌与众不同,别有一种清新脱俗,文化内涵与审美价值非常高。
比如,在唐诗中出现的自然景色、人物形象和思想情感,都与当时的社会文化密切相关,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内涵性和情感性。
赏析唐诗,不仅可以了解唐代的社会状况、人文地理特点和文化思想,而且也能感受到唐代诗人的文学才华和思想气息。
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又一珍品。
宋词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与情感体验,使得其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文学形式之一。
宋词中以爱情词最为著名,宋人十分重视情感生活,用词婉转动人、含蓄隽永,营造出一种平和优美的情趣。
同时,宋词还涉及到政治、生活、自然等各个方面,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赏析宋词,可以感受到宋代文化的特色和文人雅士的风范,同时也能领略到当时中国社会的风貌和变迁。
总之,唐诗宋词的赏析,既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古代中国文化和历史,也可以丰富我们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体验。
唐诗宋词是中华文化上的一朵奇葩,值得我们花费时间去品味和欣赏。
写作重点:文章主题明确,范文通顺自然,用词准确、生动,并且对唐诗宋词进行了系统分析,阐述了其文化、历史、社会等方面的价值。
用词分析:用词生动、精准,表达了题目所要求的“学生口吻”。
在文章中,使用了清新、文化、内涵、思想气息、情感体验、文学才华、艺术价值、文化价值等与唐诗宋词相关的能够表达读者感受的词汇,旨在使读者更好地理解和领略唐诗宋词的文学魅力和审美价值。
范文二: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化的灿烂瑰宝,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乃至世界文艺史上都有着难以忽视的地位。
赏析唐诗宋词可以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更好地了解古代文化,发掘文学价值。
唐诗总的来说是向往自由和向往美的文学体现,它们表现的是唐代诗人对于人生苦痛、生命和自然美的反思和感悟,其诗风清新独特,语言深邃流畅,描写生动细腻,充满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维和审美理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韩愈对柳宗元、刘禹锡的文学成就 ,应该说是逐步加以肯定的 .但是韩愈和柳宗元、刘禹锡在人格上具有明显的差异。
韩愈作于永贞元年(805年)九月的《赴江陵途中,寄赠王二十补阙、李十一拾遗、李二十七员外翰林三学士》这首诗歌曾经追叙过自己被贬官阳山令的一个原因,其中特别提到说,韩愈以为自己贬官的原因是上疏言事以及刘禹锡、柳宗元的泄密。
他所上的这三个学士就是王涯、李建和李程,我们说韩愈在贞元十九年(803年)就贬到阳山了,远离朝端。
因此说韩愈跟永贞革新其实不应发生关系。
但是韩愈的诗文中却有多篇涉及到永贞革新,而且对王叔文集团是大肆地诋毁。
贞元十九年前后,志在革新的王叔文开始关注到御史台。
当时的御史台中丞是武元衡,监察御史有刘禹锡、柳宗元、韩泰、韩愈、李程等等。
这一批人跟王叔文集团都发生了或大或小、或正或反的关系韩愈之所以没有加入王叔文集团,并对永贞革新颇多偏见成为反对派,有几个原因,韩愈不是经常自称韩昌黎嘛,昌黎,特别要提自己的郡望,就说明我是出生高门啊,你们这些东南文士都是出生寒门,所以我不屑与你们合作。
贞元年间,韩愈在董晋的宣武节度使做幕僚,任观察推官,而当时俱文珍就是监军,可见二个人的人事关系是非常好的。
后来俱文珍将要赴京师的时候,韩愈还作了一首诗《送汴州监军俱文珍序》送给他,对俱文珍是吹捧备至。
这种吹捧显然的是出于私心,官迷韩愈还是出于自己仕途的考虑比较多。
韩愈贬官是在贞元十九年(803年),而作《永贞行》的时候已经过去三年了。
这个时候韩愈重提旧怨,显然的有几个方面的考虑。
哪些考虑呢?宪宗即位之后,一反旧政,韩愈可能觉得这个时候有出头的希望,但是要想回朝,就必须得到宪宗也就是旧派人物的欢心。
而要得到这些旧派人物的欢心,最简便而最有效的方法,应该是大骂永贞革新集团,其中李程是受王叔文集团排斥之人,因此在诗中特别提到刘禹锡、柳宗元这二个人,我们说韩愈真是用心良苦。
因为韩愈跟李程、柳宗元、刘禹锡在贞元十九年的时候,都曾经任过监察御史,其后分道扬镳,这个时候李程是翰林学士,身居要职,韩愈写诗寄给他,目的也是想通过他来引荐入官,所以他在诗中特别写到刘禹锡、柳宗元,是想表明我韩愈跟刘禹锡、跟柳宗元是划清界限的、这个时候刘禹锡由屯田员外郎贬连州刺史,在被贬的途中又改为朗州司马,经过江陵的时候,刘禹锡跟韩愈曾经相会过。
这个时候刘禹锡是罪臣,跟刘禹锡的交往,会产生一定的政治风险。
所以韩愈这个时候写诗,明显的是要为自己洗刷清白。
韩愈跟刘禹锡江陵相遇的时候,曾经当面说“以不幸相悲”——你这个被贬是非常不幸,我感到很悲痛。
但是到了他作《永贞行》的时候又背后指责,我们可以发现韩愈这个人人品是不怎么地表里不一。
因此我们说,从韩愈写的这首《永贞行》可以发现,韩愈跟刘禹锡、柳宗元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微妙的,我们再来看韩愈写的另外一篇文章,就是《柳子厚墓志铭》。
因为韩愈不是反对迎佛骨而被贬到潮州吗?其实后来过了一年,元和十五年,韩愈又被谅以袁州,《柳子厚墓志铭》就是韩愈在谅以袁州(今江西宜春)刺史,在这个地方做刺史的时候写的。
韩愈在《祭柳子厚文》里面说,也就是说什么呢?我不是真心要给柳宗元写墓志铭,但是你命我,我也没办法。
可见韩愈自己也没有把柳宗元看作是知己所以刘禹锡请求韩愈为柳宗元撰写墓志铭,对韩愈来说是一件非常尴尬的事情,不过韩愈终究是写了。
《柳子厚墓志铭》主要写柳宗元的三个方面,前面写政事,中间写友情,最后写文学。
这些政事方面,韩愈对柳宗元的政治活动是一概否定。
在这篇文章里面,韩愈有一段有名的感慨。
他说:“呜呼!士穷乃见节义。
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悦,酒食游戏相徵逐。
”这一段文字对世道人情剖析可谓鞭辟入里,但是,这种人生感慨似乎不应处于韩愈之手。
为什么呢?因为韩愈所批评的这种现象,正是他自己所作所为。
元和十二年十二月,韩愈随裴度去平定淮西,回朝之后因为功劳授刑部侍郎。
可谓大权在握。
第二年正月大赦,刘禹锡就上书请他施以援手,韩愈没有丝毫反应。
到了长庆二年(822年),刘禹锡任夔州刺史,赴任途中写诗寄给任兵部侍郎的韩愈和中书舍人的白居易,但也没有什么结果。
由此可见“落陷穽不一引手救”的人,非韩愈而谁啊?正是你韩愈嘛。
还有,韩愈写《永贞行》的时候,刘禹锡、柳宗元正在被贬,一月之中,由掌权的
朝臣贬为刺史再贬为司马,政治打击异常巨大,这个时候如果能够给予安慰,这不是作为旧友应该做的事情吗? 可是刘禹锡赴任途中专门拜会韩愈,以其旧日同在风宪之故。
可是此时韩愈不但不加以同情,反而写《永贞行》来谩骂他们,这不是“反挤之又下石焉”又是什么呢?韩愈不就是做“落井下石”的事吗?所以我们说,韩愈虽然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文起八代之衰,但人品方面的的确确也有很多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