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10《.杨氏之子》导学案

合集下载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10杨氏之子 导学案

新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10杨氏之子 导学案

杨氏之子目标:1、会写梁、惠、诣、乃、曰、禽等六个字,会认读“惠、曰、禽”等三个字。

能正确读写“聪惠、家禽”等词语。

2、初步了解文字古今含义的差异,“因地制宜”学会运用多种形式,结合文章和句子来正确体会古文字含义。

3、在充分了解文言文“字面意思”的基础上,感受语言文字背后的内涵,通过人物语言中的关键文字(如:杨、孔、君、夫子等)体会人物语言中“礼尚往来”的艺术与智慧。

4、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感受古文的韵律之美,熟读成诵。

5、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巧妙的语言艺术。

意图:“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读,是阅读的基石。

读通文章,读懂语言,才能进一步理解课文,感受体会文章的精华与内涵。

学生朗读能力的训练尤为重要。

本单元单元学习目标是感受语言的魅力,体会语言表达的艺术,学会用得体的语言进行表达。

本文是文言文,这给初次接触此类体裁文章的学生快速有效的阅读理解带来了一定难度,而文言文的特点就是“言简意赅,意味深长”,最好的方法就是读,朗读,深读,多读。

学生在不断反复的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在读中体会,在读中学习模仿,进而达到提升朗读能力,扩充语文知识,拓展思维,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在此基础上读懂课文,熟读成诵。

感受文言文的文章特点,体会语言的艺术与精妙,进而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古文字含义,在读的过程中体会到人物语言的精妙和艺术。

教学准备:学生读通课文。

了解《世说新语》意图与依据: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对于词句的理解会存在很大的困难与困惑,而重点词句的理解是理解课文,感受文章内在的基础。

面对此种情况的解决方法就是:读。

学生在读文的过程中如庖丁解牛般把文章打散、整合,在读中思与悟。

三、教学环节安排(包括具体方法手段)设计理念与意图:通过不断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串联课文。

进而体会语言的精妙与得体,感受人物的机智与幽默。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导学案精选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导学案第【1】篇〗教材分析《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

全文共55字,语言简洁、浅显,主要讲孔君平到杨家拜访,主人不在便叫出杨家九岁的儿子。

孔君平故意指着杨梅说杨梅是杨家的水果。

而杨氏子却以“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予以回敬。

本文为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的第一篇古文。

学情分析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一般会觉得文言文很难读,很难懂,如果引导不慎,就会让学生厌恶文言文了。

针对学生这种实际情况,要引导学生多读,在读中理解、感悟,同时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尽量让学生产生这样的认识:学文言文真有趣!为他们以后学习文言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学目标1、结合注释理解词句,了解故事大概内容,读通课文。

2、创设情境,通过朗读,体会杨氏子应答语言的巧妙和他的机智聪慧。

3、通过情境的创设学会对“杨氏子”“未闻”的迁移运用。

4、激发阅读兴趣,拓展阅读文言文。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理解课文,尝试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体会精妙语句,感受杨氏之子的聪慧过人。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10 杨氏之子(第1课时)课前谈话,激发兴趣1、出示小古文,介绍自己。

投影:敝姓董,名雪琴,上外秀洲一教书匠是也。

无万贯家财,唯学生千百。

喜听歌,亦好旅行,常盼足遍中原,尽览群峰。

吾年幼时好乒乓,屡战屡败,亦屡败屡战,真可谓斗志昂扬,常使伙伴笑掉大牙。

吾常怀凌云之志,恒念忧教之心,欲“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乃平生之愿也!2、指名交流:老师今天第一次给大家上课,通过这段话你对我有了哪些了解3、明确文体:这是老师用文言文跟大家简介自己(板书)文言文【过渡】今天,我们也来学习一篇文言文《杨氏之子》。

这是我们小学阶段的第一篇文言文。

一、揭示课题,明了题意。

1、板书课题,解释题意。

氏:姓氏。

之:的。

子:孩子,可以是男孩子也可以指女孩子。

课文中是指儿子。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导学案第1篇】一、整体感知,提出问题1、通过课题能不能说一说这篇课文说的是谁的故事?(这篇课文说的是姓杨的家的孩子的故事)你是怎么知道的?(通过课前预习我知道氏是姓氏的意思,之是的意思)2、现在我们来以这种古代的说话方式来介绍一下自己(某氏之子女)3、我们已经知道这篇课文是关于杨氏之子的故事,那么你还想知道什么?(1、文中说的是关于杨氏之子的什么故事?2、杨氏之子是个怎么的孩子?3、杨氏之子与谁之间发生了故事?……)好的,大家提出的都是比较有价值的问题,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们逐一解决。

4、通过看题目,我们知道这篇课文是一篇古人用古代汉语写的文章,平时我们叫它古文,也叫文言文。

二、自主学习,解决问题1、接下来,我们自己把这篇文章出声读一读,看看课文中的字音能否能读准确,文章能否读通顺。

2、谁来挑战一下?指名读(2——3人)3、一起看大屏幕,蓝色字部分为应注意的字音:为(we ì),因为他的解释为给;应(y ìng),他的解释为回应,回答。

红体字应注意的写法:梁、惠、乃(笔顺)、曰(字形,与日的区别)三、交流表达,汇报收获(一)、学习文言文的方法1、我们要想把文言文研读透彻,单纯掌握这些字音是不够的,下面请大家结合书中的注释,以小组为单位将文章读通、读懂,遇到问题可在小组内讨论。

2、大家是通过什么办法把这篇文章弄明白的?(结合书中的注释)这是学习文言文最常用的办法,还有其他的吗?(查词典,参考全解)谁能告诉大家,工具书帮你解决了对哪个字或词的理解,说出来,我们一起来分享你的学习成果。

(1、为设果的设,我了解到它是摆设的意思2、老师我学到的是文中的“家禽”这个词与我们现在说的“家禽”意思是有所不同的,我们现在说的家禽是家里养的一些小动物,而文中的家禽应该分开来理解,家就是指家里,禽是指鸟,所以应该解释为您家的鸟。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导学案(优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导学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导学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导学案第【1】篇〗【教学内容】《杨氏之子》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下册语言艺术专题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本文讲述了梁国姓杨的一家中的九岁男孩的故事。

故事情节简单,语言幽默,颇有趣味。

这是学生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虽然难学,但学生却兴趣十足,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我立足于培养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初步感知文言文,了解阅读古文的一些方法,能读、敢读文言文,并使学生感受到故事中人物语言的风趣机智。

【教学理念】语文教学倡导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熟读成诵,从而丰富语文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

《杨氏之子》是孩子们在小学阶段接触到的第一篇文言文,教材这样的编排,目的有三:一是让学生开始接触文言文,对文言文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二是能借助注释和上下文初步理解古文的意思;三是使学生感受到故事中人物语言的风趣机智,感受中国五千年的语言魅力。

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读,重点在读,难点也在读。

因此,对于初尝文言之味的小学生而言,更应该多读少讲。

在琅琅的读书声中,引领孩子们走进这个故事,引导学生去感受杨氏之子思维的敏捷、语言的机智幽默,并通过多次地朗读激发学生感悟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使孩子们被祖国的语言魅力而折服。

【学习目标】1、初步感知文言文,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2、能通过注释及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和句子的意思。

3、理解课文,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聪慧和他回答的巧妙之处。

【学习重难点】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体会人物语言的机智。

【学习准备】课前搜集有关机智问答的故事、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看,初识语言的艺术1、读周恩来机智问答故事。

师:同学们,你们会说话吗?(媒体出示周恩来机智问答故事,请生阅读后自由说说自己的感受)师:我们每天都要用语言进行交流,人一出现,语言也出现了,但能说话并不意味着会说话。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导学案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导学案
如果那个人不是孔君平,是黄君平,你会答;
如果是毛君平,你会答。
2、课文中的杨氏之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说明。
五、背诵课文☆☆☆
■点拨总结
六、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感受?
■检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展
七、交流课前搜集的精妙、富有智慧的语言:☆☆☆
这节课,我一共获得了颗☆!
10、《杨氏之子》导学案
五年级执教:张伶俐
■学习目标
1.我会写6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
★2.我能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并背诵课文。
★3、我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并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4、学会搜集精妙、富有智慧的应对语言。
■课前准备
搜集精妙、富有智慧的应对语言
关注生活中有趣的提示语和广告语
1、解释加点的词语,说说句子的大意。☆☆☆☆☆
(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2)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3)为设果,果有杨梅。
(4)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5)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三、全班交流
■展评提升
四、对比感悟☆☆☆☆☆
1、“孔雀是夫子家禽”“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有什么不一样,体会杨氏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自学探究
一、课前自主预习:
1、读课题,理解题目意思。☆
2、我能简介课文的出处。☆
3、我能读准字音。☆☆
梁()惠()诣()
乃()曰()禽()
4、我能把字写漂亮。☆☆☆
5、我能注意恰当的停顿、读通课文。☆☆
■合作交流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导学案(精推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导学案(精推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导学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导学案第【1】篇〗一、读题,解题,简介文言文1.导入揭题,解题。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积累的句子都是出自文言文。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完整的文言文──杨氏之子(板书)。

齐读课题师:明白题目的意思吗(“杨”是姓,“氏”放在姓后表示尊重,“之”的意思是——的。

那“杨氏之子”的意思就是――姓杨人家的儿子。

)2.你贵姓也可以称为——氏之子或之女。

学着课题的样子说说自己或同桌吧。

3.介绍《世说新语》今天我们认识的杨氏之子的故事被刘义庆记录在《世说新语》里。

师:了解这本书吗(自由读读:这本书主要记载汉末到晋代士族阶层言谈轶事的小说。

分上中下三卷,共36篇。

《杨氏之子》是第二篇里的一个小故事。

)(板书:刘义庆《世说新语》)二、初读课文、读通课文1、初读感受。

师:这是我们学习的第一篇文言文,自由读一读,看看跟我们现在的文章有什么一样出示课文(难读,难懂,精炼等)师:很多人都觉得文言文很难读,很难懂。

其实“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读”是学文言文的诀窍。

2、请大家再自由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3、谁来挑战一下指名读。

相机评价。

重点指导朗读:“孔指以示儿曰”“为设果”“儿应声答曰”(两个多音字:为、应) “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理解:家禽)4、读文言文不但要读正确、读流利,还要读出它的节奏来,这样才有古文的韵味。

出示方法,师范读,练读。

5、再指名读。

齐读。

(评:你们都读得有滋有味的,都读出了文言文的韵味。

)三、研读全文,理解意思1、学习文言文光会读,还不行,还要弄懂字里行间的意思才行。

你们觉得可用哪些好方法来读懂文言文呢(相机板书:看注释、查工具书)那这篇课文到底讲了杨氏子的什么事呢请同学们试着用上这些方法读读课文。

如果有不懂的地方请做上记号,待会儿一起来交流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2、交流反馈。

(一)理解“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0 杨氏之子导学案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10 杨氏之子导学案

杨氏之子学习目标1..学会6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家禽”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理解课文意思,体会语言地巧妙艺术。

4.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巧妙的语言艺术。

学习重点难点指导学生把课文读流利,读懂句子,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

学前准备1、能体会对答的精妙是在各自的姓上做文章及杨氏之子对答的婉转语气。

2、多媒体、课件学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学习单元导读1.我们语文课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就是学习语言,学习怎样与人交流,请同学们自己读读这段话,幻灯出示:精练得当的语言,能使我们有效地和别人沟通;机智巧妙的语言,能帮助我们摆脱可能出现的尴尬局面;幽默风趣的语言,能愉悦我们的身心,活跃我们的生活。

这就是合理使用语言的艺术。

(板书:语言的艺术)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这组课文,如何学好这个单元呢?读了单元提示你就明白了。

2.读“单元导读语”后简单交流。

3、理解课题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历代许多杰出人才,他们从小就在生活学习中展露出他们的聪明才智,如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曹植做七步诗等。

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古代文献记载中的一个孩子的言谈机智的故事。

(板书课题:杨氏之子。

)这个孩子就是杨氏之子。

齐读课题。

说说课题的意思:姓杨人家的孩子。

氏,姓氏。

引导学生说说议议,比较“×氏之子”与“×氏之女”的区别。

二、自主预习:《杨氏之子》是古代文献《世说新语》中的一个小故事,是用古代的书面语言记载的,这就是文言文,跟我们平时学的白话文很不一样。

同学们是不是对这样的文章很好奇啊?那就让我们都来感受一下吧!1.出示要求: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字音读准确,把句子读通顺。

2.检查交流:谁愿意读给大家听听?指名2-3人读课文,随机重点指导读准“为(第四声)”,“曰”,“应(第四声)”。

3.大家从影视作品中看到过古人朗读诗文时的样子吗?在古代读文章是很风雅的事,古人读文章时很注意停顿、节奏和韵律。

《杨氏之子》导学案

《杨氏之子》导学案

五年级语文《杨氏之子》导学案班级五(2)班教者:张银良课题:《杨氏之子》学习目标:1.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参考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杨氏之子的聪颖机智。

学习重点:参考注释,理解句子的意思,体会杨氏之子的聪颖机智。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导入解题:同学们,本课是一篇“文言文”,初次接触,你对文言文有哪些感受和了解?二、检查预习:1.我能把字读正确,写漂亮。

梁惠诣乃曰禽2.我还能辨字组词。

梁()日()诣()惠()禽()粱()曰()指()穗()篱()3.本文选自南朝的《》。

4.指名读课文。

三、自学导航:1.我能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杨氏之子()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乃呼儿出()为设果()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2.我还能根据注释、插图和联系上下文,理解每一句话的意思。

让我来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四、细读课文,合作探究:(1)课文的开头说杨氏之子“甚聪惠”,你从哪里看出来这个孩子非常聪明呢?认真读课文思考,在书上做好批注,并和小组同学交流。

(2)细读品味,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3)读了课文,你觉得杨氏之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五、达标检测。

(一)给划线的字选择恰当的解释。

1.惠:①受到的好处。

②智慧。

③敬辞。

甚聪惠( )2.其:①其中。

②他,代词。

③那,那个。

孔君平诣其父( )3.为:①帮助。

②给,替。

③因为。

为设果( ) (二)先按原文填空,再做习题。

梁国杨氏子九岁,_________________。

孔君平_________________,父不在,乃____________。

为设果,果有杨梅。

__________________:“此是__________。

”儿应声答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联系上下文填空。

①()为()设果。

②孔指()以示儿曰……2.判断下面的说法,对的打“√”,错的打“×”。

10杨氏之子(导学案)

10杨氏之子(导学案)

第三单元本组教材以“语言艺术”为专题安排了四篇课文,包括《杨氏之子》《晏子使楚》《半截蜡烛》和《打电话》。

教学时:1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语言的魅力,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2通过对不同体裁文章的阅读,了解不同的表达方式;三是引导学生积累优美的语言。

本单元还安排了口语交际·习作三和回顾·拓展三,内容包括“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日积月累”和“展示台”。

课题内容简说杨氏之子本文讲述了九岁孩童与客人谈笑的经过,孩子那机智巧妙的对答,令人拍案叫绝。

晏子使楚本文讲述了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三次侮辱晏子,想显示楚国的威风,晏子巧妙回击,维护了自己和国家尊严的故事,盛赞了晏子身上表现出来的凛然正气、爱国情怀和他高超的语言艺术。

半截蜡烛本文讲的是伯诺德夫人把一份秘密文件藏在半截蜡烛里,在蜡烛被例行前来检查的德国军官点燃的危急关头,为保住蜡烛里的秘密,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敢与德国军官展开了机智的周旋,最终保住情报的故事,表现了他们的机智、勇敢和爱国情怀。

打电话本文是一段惹人发笑、发人深省的相声,它讽刺了一个在公用电话亭打电话,缺乏公共道德的年轻人。

告诉人们,打电话与人交流要言简意赅,这样不仅节省时间,也是对别人的尊重。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20个生字;正确读写“侮辱、安居乐业、囚犯”等词语。

2. 在阅读中积累优美的语言,学会恰当地使用语言。

3.通过对不同体裁文章的阅读,了解不同体裁文章的表达方式。

4. 让学生通过读书感受精妙语言的魅力,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

1. 指导学生通过对不同体裁文章的阅读,了解不同的表达方式,学会恰当地运用语言的方法。

2. 在阅读过程中,品味精妙语言的魅力,感受语言表达的艺术。

10.《杨氏之子》…………………………………………………………… 2~3课时11.《晏子使楚》…………………………………………………………… 2~3课时12*.《半截蜡烛》………………………………………………………… 1~2课时13*.《打电话》…………………………………………………………… 1~2课时口语交际·习作三………………………………………………………… 3~4课时回顾·拓展三……………………………………………………………… 1~2课时本组课文,应着眼于引导学生感受语言的表达艺术,通过对不同体裁文章的阅读,体味不同风格的语言,了解不同的表达方式,习得语言的恰当表达方式,同时增强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导学案(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导学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导学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诣、禽”两个生字,会写“梁、诣、禽”三个字。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熟读成诵。

2.能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了解课文大意,并能说出表现杨氏之子机智的故事内容。

3.感受文言文语言的魅力,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借助注释、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了解课文大意,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敏捷。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感受杨氏之子的机智敏捷、待客有礼,体会文言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1.回忆旧文同学们,谁还记得我们本学期学过的一篇文言文?我听到大家都异口同声地说了《自相矛盾》。

谁能完整地背诵出来?(指名背诵)2.揭示新课今天,我们继续走进文言文的世界,感受文言文的魅力吧。

来,齐读课题——杨氏之子。

(板书:杨氏之子)3.理解课题氏,姓氏。

之,的。

完整意思为姓杨人家的孩子。

4.了解出处《世说新语》的作者是南朝刘义庆,是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其内容是记载了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和轶事。

二、走近课文,整体感知1.自读课文,要求:(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

2.交流分享,预设:(1)夫子与孔君平的混淆。

夫子是对年长而且有学问的男子的尊称,这里指的是孔君平。

(2)杨父的混淆。

可以引导学生再读课文,看看杨父有没有在场。

(3)本文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孔君平去拜访杨家父亲,父亲不在,于是就叫出了杨家孩子。

孩子用杨梅招待客人,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果子”。

孩子马上回答:“没有听说孔雀是您家的鸟。

”3.再读课文(1)自由朗读,试着将停顿读正确。

(2)指名朗读,请同学分享停顿的理由,大家一起讨论是否恰当。

(3)纠正朗读,在文中划出正确的朗读停顿线。

10杨氏之子 导学案

10杨氏之子 导学案

杨氏之子教学目标:1、会写梁、惠、诣、乃、曰、禽等六个字,会认读“惠、曰、禽”等三个字。

能正确读写“聪惠、家禽”等词语。

2、初步了解文字古今含义的差异,“因地制宜”学会运用多种形式,结合文章和句子来正确体会古文字含义。

3、在充分了解文言文“字面意思”的基础上,感受语言文字背后的内涵,通过人物语言中的关键文字(如:杨、孔、君、夫子等)体会人物语言中“礼尚往来”的艺术与智慧。

4、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感受古文的韵律之美,熟读成诵。

5、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巧妙的语言艺术。

意图:“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读,是阅读教学的基石。

读通文章,读懂语言,才能进一步理解课文,感受体会文章的精华与内涵。

学生朗读能力的训练尤为重要。

本单元单元学习目标是感受语言的魅力,体会语言表达的艺术,学会用得体的语言进行表达。

本文是文言文,这给初次接触此类体裁文章的学生快速有效的阅读理解带来了一定难度,而文言文的特点就是“言简意赅,意味深长”,最好的方法就是读,朗读,深读,多读。

学生在不断反复的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在读中体会,在读中学习模仿,进而达到提升朗读能力,扩充语文知识,拓展思维,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在此基础上读懂课文,熟读成诵。

感受文言文的文章特点,体会语言的艺术与精妙,进而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古文字含义,在读的过程中体会到人物语言的精妙和艺术。

教学准备:学生读通课文。

了解《世说新语》意图与依据: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对于词句的理解会存在很大的困难与困惑,而重点词句的理解是理解课文,感受文章内在的基础。

面对此种情况的解决方法就是:读。

学生在读文的过程中如庖丁解牛般把文章打散、整合,在读中思与悟。

三、教学环节安排(包括具体方法手段)设计理念与意图:通过不断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串联课文。

进而体会语言的精妙与得体,感受人物的机智与幽默。

五年级下语文导学案-杨氏之子_人教新课标版-教学文档

五年级下语文导学案-杨氏之子_人教新课标版-教学文档

杨氏之子一、学习目标1.我能认识3个生字,背诵课文。

2.我能流利地朗读课文,参考课文下面的注释,理解每个句子的意思。

3.我能理解课文,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聪慧和他的回答的巧妙之处。

二、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理解词语,了解课文内容。

学习难点: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聪慧和他的回答的巧妙之处。

三、学时1学时四、知识链接孔君平,孔子第26代后人,晋朝人,孔坦(285-335),字君平,居会稽。

课前独学独学任务1.自读课文,关注生字、词及正确读音。

2.用铅笔在文中标出句序,画出生字词。

3.小组解释不太理解的词句,争取弄清古文大意。

独学检测1.听写生字:2.用“√”选择正确的读音。

杨氏(sì shì)之子诣(yì zhǐ)其父应(yìng yīng)声答曰甚(shèn shèng )聪慧为(wéi wèi)设果夫子家禽(qín qíng) 3.独学一问:课中导学一、教师导入二、独学展示1.读一读:我能把课文读通顺,关注停顿和节奏。

2.写一写:我能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甚:乃:曰:惠:诣:示:未:设:3.秀一秀:我能理解下列成语的意思:梁国杨氏子九岁:孔君平诣其父:为设果:4.批一批:小组结对子互批独学展示。

三、探究合作1不同。

2.边默读课文,边看注释,小组内说说每一个句子的意思。

3.课堂交流,落实每一句话的意思(教师适当点拨)。

4.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5.小组汇报: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读读这两个句子,想象当时的情境,说说当时两人会是怎样的神情?说话时用怎样的语气?6.你觉得杨氏之子的机智表现在哪里?四、自我检测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在国,有一户姓的人家,家里有个岁的儿子。

他非常。

有一天,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

给端出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导学案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导学案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导学案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杨氏之子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文,背诵古文。

2. 学会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可以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

3. 通过古文的内容,说说杨氏之子机智体现在哪里。

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古诗,学会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可以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

2.通过古文的内容,说说杨氏之子机智体现在哪里。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讨论探究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杨氏之子故事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同学们,你们都读过哪些小古文?(预设:《司马光》《王戎不取道旁李》······)同学们的课文积累很丰富。

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些小古文的大概意思吗?嗯,说的真好,抓住了重点。

今天,我们依旧来学一篇新的古文《杨氏之子》。

板书课题,齐读。

2.板书课题,你知道“杨氏之子”是什么意思吗?嗯,没错,就是姓杨人家的孩子。

“之”是“的”的意思。

你学过哪些理解古文的方法,还记得吗?(预设: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看插图、组词、结合注释)同学们都有一套好办法,那这古文一定难不倒大家。

二.一读古文,读通读顺。

1.出示自读要求:(1)放声朗读古文,读准字音,自学生字词。

(2)读通顺,会断句。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辅导。

3.检查自学情况。

(1)交流生字,重点指导“诣”的读音,“禽”的写法。

(2)指名朗读,教师相机指导。

(3)教师范读,学生练读。

(4)采用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等形式进行朗读练习。

三.二读古文,理解文意。

1. 大屏出示自读要求:1)默读古文,用上所学方法理解“惠”“诣”“设”等词的意思。

2)结合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文句的意思。

2.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辅导。

3. 小组交流,取长补短4. 全班交流,引导提升。

前三句:1)引导学生理解“甚”“乃”等词的意思。

2)为谁设果?杨氏之子设果,能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孩子?(预设:为孔君平设果,这孩子非常懂待客之道)3)指名说说前两句的含义,教师相机评价。

10《杨氏之子》导学案

10《杨氏之子》导学案

《杨氏之子》导学案第周第课时总第课时年级:五年级科目:语文课型:新授执笔:常艳丽审核:使用时间:【导学目标】1、流利地朗读课文,参考课文下面的注释,理解每个句子的意思。

2、理解课文,体会杨氏之子的机智聪慧和他的回答的巧妙之处。

3、认识3个生字,背诵课文。

【预习导学】1. 出示课题,感受文言出示课题“杨氏之子”,说说题目的意思吗?这个课题的语言有什么特别的地方?2、朗读课文,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学习生字“惠、曰、禽”,认读多音字“为()”、“应()”。

4、朗读课文,读通顺。

(1)有感情读课文,注意读出停顿。

(2)擂台赛:各小组推荐两人,竞赛读。

(教师、他生当评委)【自主学习】1、感受文言文和现代汉语到底有什么差别,有什么不同。

2、说出下列句子的意思: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3、想象当时的情境,说说当时两人会是怎样的神情?说话时会用怎样的语气?【合作探究】1、你觉得杨氏之子的机智表现在哪里?2、杨氏之子这样的回答,你觉得好不好?妙在哪里?3、孔君平听了孩子的回答会说些什么?【拓展延伸】(1)搜集积累在表达上很有特点的语言,比如:歇后语、谚语、幽默故事、古今笑话等。

(2)搜集和拟写提示语、广告语。

(3)收集相声、评书或影视剧的精彩对白,试着演一演。

【学后记】《半截蜡烛》导学案第5周第5 课时总第课时年级:五年级科目:语文课型:新授执笔:常艳丽审核:使用时间:【导学目标】1.通读课文,了解剧本的形式和特点,和一般记叙文比较写法上的不同。

2.默读课文,明白课文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能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剧本提示,理解人物的行为和心理,体会伯诺德一家对德国鬼子的仇恨。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分角色演一演。

【预习导学】1、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种新的文学形式──剧本。

(板书:半截蜡烛),从中去感悟文中人物语言的机智巧妙。

(学生齐读课题。

)请同学们认真读读课文,想想讲了一件什么事。

10《杨氏之子》导学案

10《杨氏之子》导学案

10《杨氏之子》导学案
概述
本篇文章将引入杨氏之子这篇短篇小说的故事情节、人物和主题,并分析其中的寓意。

故事情节
故事的主角叫杨显霆,是杨家大院的老杨先生的孙子。

他被认为是村子里最聪明的孩子,但是他却相信自己比爷爷的金字塔还要聪明。

一天,杨显霆来到了金字塔的底部,带着锤子和凿子想要打开它。

他却因为过于冒险和自信而导致了失败,差点被埋在金字塔里。

在他被救出后,他被问到他为什么不相信自己可能失误。

他回答说,“因为我没做过,所以我不会犯错。


人物
•杨显霆:故事的主人公,充满自信并且冒险。

•杨家大院的老先生:杨显霆的祖父,是一个智者,拥有许多人生经验。

•家族成员:他们一般都很警惕。

主题
这个故事的主题是冒险、冒险从中学习和谦逊。

在故事中,杨显霆的自信和冒险精神导致了他的失败,他明白了自己错误的地方。

他最终学会了谦逊和明智,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

该故事的底层主题是一个人应该对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保持激情,但是也需要有谦虚和聆听别人意见的能力。

结论
杨氏之子这篇故事告诉我们冒险是一种学习方式,但是我们仍然需要谦虚和聆听别人的意见。

对于那些想要开创自己道路的人类而言,这是一个很好的教训,因为成功往往在于即使面临挫折也可以继续前行。

杨氏之子导学案

杨氏之子导学案

杨氏之子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二、学习重难点 (1)三、预习检测 (2)四、中心思想 (3)五、段落划分 (3)六、写作手法 (4)七、全文译文 (5)八、读文感知 (6)九、经典语句解读 (7)十、预习检测题答案 (9)一、学习目标《杨氏之子》一课的学习目标,旨在让学生通过阅读和理解文本,深入体会古代儿童的机智与聪慧。

首先,学生应能够准确理解并背诵课文,掌握其中的重点词句,了解文言文的基本特点。

其次,通过分析杨氏之子的言行,学生应能领悟其巧妙的应答所展现出的智慧,学习其善于观察、善于思考的品质。

最后,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应能够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魅力,激发对古代文学的兴趣,培养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这些目标的达成,将为学生今后的文言文学习和个人成长奠定坚实基础。

二、学习重难点文言文的阅读理解。

由于文言文与现代汉语存在较大差异,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文言词汇和句式,才能准确理解课文内容。

这需要学生在课前预习时做好充分准备,上课时认真听讲,课后及时复习巩固。

人物性格的把握和文章主旨的理解。

杨氏之子以其机智幽默的应答展现了古代儿童的聪慧,学生需要通过深入分析其言行,理解其性格特点,并体会文章所传达的赞美儿童聪慧的主旨。

这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能够透过文字表面,深入挖掘文本内涵。

三、预习检测一、填空题1. 《杨氏之子》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杨氏之子与客人之间的有趣对话。

2. 文中提到,杨氏之子以巧妙的方式回应了客人的问题,展现了他的机智与聪慧。

二、选择题1. 《杨氏之子》中,杨氏之子是如何回答客人的“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这一问题的?A. 避而不答B. 直接反驳C. 以同样的方式回应D. 沉默不语2. 下列哪一项不是《杨氏之子》中提到的内容?A. 杨氏之子的年龄B. 杨氏之子的机智回答C. 杨氏之子的家庭背景D. 杨氏之子的外貌特征三、简答题1. 请简要概括《杨氏之子》的主要内容。

杨氏之子导学案

杨氏之子导学案

课题:杨氏之子
课型:精读
【学习目标】
1.会写6个生字,会认3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能根据注释理解词句,了解课文内容,体会故事中孩子应对语言的巧妙。

【预习案】
1.试读课文,借助拼音把字音读正确,给把握不准读音的字做上记号。

2.这是我们初次接触到的文言文,重点是把文章读正确,特别要注意停顿的恰当。

试着按下面的标注读课文。

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3.将课文中的生字抄写在下面。

【探究案】
1.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课文的内容。

原文: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原文: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原文:为设果,果有杨梅。

原文: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原文: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2.你认为杨氏之子的回答妙在哪里?
3.试着背诵这篇课文
【拓展提升案】
读下面的小短文,理解人物语言的妙处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教学反思】

订 线
五年级下册语文 杨氏之子 编制人: 教科研室: 审核人: 授课人: 使用时间: 班级及姓名:。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10杨氏之子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10杨氏之子

杨氏之子教学目标:1、会写梁、惠、诣、乃、曰、禽等六个字,会认读“惠、曰、禽”等三个字.能正确读写“聪惠、家禽”等词语.2、初步了解文字古今含义的差异,“因地制宜”学会运用多种形式,结合文章和句子来正确体会古文字含义.3、在充分了解文言文“字面意思”的基础上,感受语言文字背后的内涵,通过人物语言中的关键文字(如:杨、孔、君、夫子等)体会人物语言中“礼尚往来”的艺术与智慧.4、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感受古文的韵律之美,熟读成诵.5、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巧妙的语言艺术.意图:“观千剑而后识器,操千曲而后晓声”,读,是阅读教学的基石.读通文章,读懂语言,才能进一步理解课文,感受体会文章的精华与内涵.学生朗读能力的训练尤为重要.本单元单元学习目标是感受语言的魅力,体会语言表达的艺术,学会用得体的语言进行表达. 本文是文言文,这给初次接触此类体裁文章的学生快速有效的阅读理解带来了一定难度,而文言文的特点就是“言简意赅,意味深长”,最好的方法就是读,朗读,深读,多读.学生在不断反复的读的过程中去感悟,在读中体会,在读中学习模仿,进而达到提升朗读能力,扩充语文知识,拓展思维,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生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在此基础上读懂课文,熟读成诵.感受文言文的文章特点,体会语言的艺术与精妙,进而感受传统文化的精髓.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古文字含义,在读的过程中体会到人物语言的精妙和艺术.教学准备:学生读通课文.了解《世说新语》意图与依据: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对于词句的理解会存在很大的困难与困惑,而重点词句的理解是理解课文,感受文章内在的基础.面对此种情况的解决方法就是:读.学生在读文的过程中如庖丁解牛般把文章打散、整合,在读中思与悟.三、教学环节安排(包括具体方法手段)设计理念与意图:通过不断地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重点词句,串联课文.进而体会语言的精妙与得体,感受人物的机智与幽默.步骤一:复习导入,解读课题,迁移运用.1.出示几句孔子名言,学生自由学习.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的几句名言与我们平时学习的现代语言不一样,你们发现了吗?请同学们翻开课文第10课,读一读,这几句话是否与课文有相似之处呢?(学生讨论)师归纳:像这样的语言就听“文言”.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就听“文言文”,也听古文.它是我们祖国语言文学宝库中的一笔巨大的财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刘义庆的《世说新语》,来学习一节文言文.(板书:10杨氏之子)2.解释课题说说这个题目的意思.(生读说意思,师归纳)3.这是古人说话的方式,请同学们也试着用这种方式来介绍自己.(生用文言介绍自己)(设计意图:1,复习导入法既能复习旧知识,更为重要的目的是让学生知道自己曾经学过文言文,使他们对文言文没有惧怕的心理,并且能容易使学生进入角色.2,让学生试着用文言介绍自己是让生初步感受文言特点,且对古文中的“氏”迁移运用)步骤二:初读课文,检查朗读.1、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我们先来读一读课文吧.老师最喜欢读书姿势标准的同学.开始读吧.生自由小声初读课文2、同学们,读完课文有什么感受吗?生畅谈.3、文言文和白话文在朗读上有不同之处,要读出古文的韵味和节奏,请看大屏幕.先听老师读好吗?谁愿意给老师点评.4、古人读书讲究吟咏,读得入情入境、摇头晃脑,甚至连身子也跟着节奏晃动,你们愿意这样试一试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吧.5、多种形式朗读,学生点评.(自由读、指生读、同桌读、集体读)设计理念与意图:学生初步掌握朗读文言文的方法与技巧,读准文章,在不断读的过程中“读通”课文.步骤三:再读课文,理解课文意思.1、借助课前预习、课下注释,自主理解课文.(要求:把关键文字注释发到文中,尝试理解句意.)2、用现代语言说说每句话的意思,在说的过程中找出不能理解的词句,全班交流.(在进行过程中,强调“杨、孔、君、夫子”等关键字词,引起学生注意)预设:(1)甚聪惠:非常聪慧.惠,通假字,通“慧”(2)诣其父:拜访他的父亲.诣,拜访,拜见.其,他的.(3)为设果:(杨家小孩)为他摆上水果.(4)以示儿:以便给小孩看.(5)君:您.古时敬称.(6)应声:马上立刻.(7)未闻:没听说.闻,听,听到.(8)禽:鸟.(9)夫子:有“老师、校长、精通儒家经典的人”的很多含义,同时,在古代还是“对男子的尊称.3、用现代语言翻译课文.4、熟读成诵.设计理念与意图: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加深对课文的印象与理解,进而能更好的感受人物特点,体会语言的精妙.步骤四:体会语言的艺术与精妙导语:读了这么多遍课文,你觉得哪句话最妙(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妙在哪儿?预设:1、你说杨梅和我是一家,在姓氏上和我开玩笑,我说没听过孔雀和你是一家,也从姓氏上回敬给你.2、一个“未闻”,孔雀和你不是一家,那杨梅和我也不是一家.3、(如果换成“孔雀是夫子家禽”好不好?为什么?)“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一个“未闻”,婉转的回答,既表达了对孔君平的尊敬,又不失机敏,加以反击.(1)指导学生带着不同的语气,读出意味.(2)再造情境,迁移运用“未闻?”师:杨氏子,在下柳君平.(板书:柳)师手指着杨梅说道:此是君家果.学生应对:未闻柳树是夫子家树.师:果然聪明!接着又来了个姓梅的.(板书:梅)手指着杨梅对你说道:此是君家果.学生应对:未闻梅花是夫子家花.(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加入了对“未闻”的品读,而后再有滋有味地读.在此情境中,迁移运用“未闻??”这样一个古文中较为典型的语言现象,增强了学习古文的情趣,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作了很好的诠释.)2、角色对话两名同学分角色读文中人物的对话.(方式:直接读原文,或用现代语言来进行对话)设计理念与意图:通过对重点字词的理解,感受人物特征.在不断研读人物语言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人物语言的智慧与艺术.步骤五:发挥想象,填补空白.导语:这么聪明的小孩,他说话时的表情是怎么样的呢?孔君平听完小孩的话以后会是什么反应呢?发挥你的想象,写下来.意图:通过想象,场景置换,如身临其境般的感受人物语言的精妙.步骤六:拓展阅读出示《世说新语》中的《徐孺子赏月》大致理解故事内容,体会语言的妙义步骤七:升华感悟1、这杨家小儿思维之敏捷,言语之巧妙,让人回味无穷,真是不简单啊!其实,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说话要讲究艺术.2、语言的魅力充实着我们的生活,课后请同学们运用我们敏锐的头脑去感悟祖国语言的博大精深,完成今天的家庭作业好吗?(看大屏幕)(1)搜集积累在表达上很有特点的语言,比如:歇后语、谚语、幽默故事、古今笑话等.(2)课外搜集一两则《世说新语》中的小故事.(设计意图:将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和热情从课内延伸到了课外,感受语言的魅力,体会语言表达的艺术,提高学生语言表达技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发行知小学语文导学案
主备人:徐秀清复备人:陈清、程艳芳教研组长审核:覃柳妃
班级: 小组: 姓名: 学习时间:
课 题
10.杨氏之子
学习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理解和书写生字词。
3、根据注释,理解课文大意,体会文章语言的精妙之处。
4、能主动在生活中搜集、发现、积累、运用精妙的语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我了解
《杨氏之子》选自( )朝( )写的( ),这是一部记载( )的小说。本文讲的是( )的故事。
(三)我能胜任
1.( ) ( ) Cōng huì zào yì
应 声 为 设果 ( ) ( )
2.我来试试,意思我明白。
(1)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慧。
甚:_______ 慧:________
(2)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学法指导:品读句子,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然后独立学习思考。把答案写在导学稿上,最后四人小组交流。推选两位学生汇报)
3.熟读课文并背诵
(六)拓展延伸。(任选1到2题来做)
1.如果杨氏之子回答“孔雀是夫子家禽?”,与“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比较,你认为哪一句更好?
2.孔君平听了孩子的话后,会是什么反应?展开合理的想象写一段话
诣:_______乃:_______
(3)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曰:_______禽:_______
3.此时我还有什么不懂,请记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点ຫໍສະໝຸດ 点体会人物语言的风趣和机智。
课前准备
导学 案
(一)我会读
1.用自己的话说说题目的意思。
2.借助拼音读准下列字音。
()( )( )( )( )( )
惠曰禽诣为应
3.读准停顿、读通课文。
梁国/杨氏之子/九岁 ,甚/聪惠。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学法指导:想象孔君平的表情、动作、语言,进一步体会孩子语言的机智巧妙。)
3.生活中有很多这样妙趣横生,充满智慧的妙人妙语,请你摘录3条以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讨论探究
1.把自己不知道的地方在小组内向同学请教。
2.研究:杨氏子的回答妙在哪里?课文中的杨氏之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