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练习题(第4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练习题(第4章)一、名词解释生产集中垄断金融资本金融寡头跨国公司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二、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 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特征是(C )A.生产资料私有...........B.资本对其他生产要素的支配C.资本对劳动的雇佣和剥.......D.货币转化为资本2.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是( B )A.商品经..............B.资本主义所有制C.社会分..............D.机器大工业3. 资本主义所有制最初的形式是( A )A.独资经营的业主制企........B.私人股份所有制C.法人股份所有...........D.国家资本4.自由竞争引起生产集中, 而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 就会引起(D)A. 交换B. 联合C. 分化D. 垄断5.垄断统治形成后, 垄断与竞争的关系是(A )A. 垄断与竞争并存并使竞争更加剧烈和复杂B. 垄断消除了竞争C. 垄断虽然没有消除竞争但大大削弱了竞争D. 垄断使竞争消除了资本主义的性质6. 资产阶级国家同垄断资本相结合形成(C)A. 自由竞争资本主义B. 国际垄断资本主义C.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D. 国家所有的垄断资本7.资产阶级国家与私人垄断资本融为一体, 即资本主义国家所有制是(B)A. 具有社会主义因素的资本主义B.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最高形式C. 资本主义国家的国家社会主义D.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趋同表现8. 私人垄断资本与国家垄断资本的关系是(A)A. 私人垄断资本是国家垄断资本的深厚基础B. 国家垄断资本是私人垄断资本的深厚基础C. 私人垄断资本是国家垄断资本的必然趋势D. 国家垄断资本是私人垄断资本的前提条件9.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宗旨是(B)A. 为满足劳动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服务B. 为促进私人垄断资本的发展创造条件C. 为了追求日益增多的高级生产技术D. 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准备物质条件10.第二次科技革命和生产力的巨大发展, 客观上要求( D )A. 调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B. 改变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C. 削弱国家对经济的调控D. 资本主义经济从自由竞争阶段走向垄断阶段11. 垄断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关系的基础仍然是( D )A. 生产资料的国家所有制B. 生产资料的集体所有制C. 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制D. 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人所有制三、多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答案, 错选, 多或少选均不得分。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 第四章 资本的积累过程
资本的积累过程
本章的学习目的和要求是:
1.了解资本主义再生产, 2.认识资本积累的实质 3.掌握资本有机构成的概念和趋势;
第一节 资本主义再生产和资本积累
一 再生产和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1再生产 把生产看作不断重复、不断更 新的过程。那么生产过程,也就是再生 产过程。 2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 在资本主义的生 产关系下,生产规模在原有的基础上不 断重复。
将获得的1000m,分成两部分 500用于消费,500用做追加资本, 假如C V例不变,按4:1 m’=100% 则第二年投入生产的是
4400C +1100V 到年末 4400C +1100V +1100m=6600
结论
(1)追加资本从一开始就是工 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2)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既 是生产规模的扩大,又是资本主 义生产关系的扩大。
积累规模越大; 其次,在积累率既定,一切决定剩余价 值总量的因素,都影响资本积累;
剩余价值率的高低 (对劳动力的剥削程度 )
劳动生产率水平
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
(所用资本,生产中全部投入使用并发挥作用的资本;
所费资本,实际消耗的资本)
预付资本总量
第二节 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和 相对人口过剩
仍然是4000C 1000V ...... 到第六年初的时候 仍然是4000C 1000V 此5000非彼5000
从简单再生产中可以看到:
第一 V和m都是工人创造的 第二 C也是工人创造的 第三 工人的个人消费从属于资本生产 剩余价值的需要
二 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 生产的源泉
主义再生产周期运转的需要 (2)形成对在业工人的强大压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案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案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述1.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1.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1.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历史发展第二章:商品与货币2.1 商品的基本属性和价值规律2.2 货币的产生和本质2.3 货币流通与信用第三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3.1 资本和剩余价值3.2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3.3 资本主义分配关系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趋势4.1 资本积累和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4.2 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4.3 资本主义的最终命运第五章: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5.1 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5.2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5.3 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道路和模式第六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6.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与实践6.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6.3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宏观调控第七章: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7.1 公有制的性质和作用7.2 国有经济和集体经济7.3 混合所有制经济第八章:社会主义非公有制经济8.1 非公有制经济的概念和作用8.2 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8.3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政策第九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建设9.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9.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建设任务9.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第十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当代中国10.1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10.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的应用10.3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当代中国的挑战与前景这些章节旨在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以及其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和应用。
希望这些教案能够帮助您更好地进行教学。
如有需要,请随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述:重点关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理解其与传统经济学说的区别与联系。
难点在于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特别是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政治经济学)
价格
价格波 动没有 违背价 值规律
价格波动始终以价值为轴线
商品总价格与总价值相等
价值规律的作用
自发调节资源 和经济活动;
价值 规律的 作用
刺激商品生产者 不断改进技术;
自发地调节社会 收入的分配。
社会经济比例大体平衡
市场 供不 应求 价格 上升 企业 利益 增加
竞争
资源流入 扩大生产 供给增加
(一) 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 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式 (二)
(三)
资本积累
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 (四)
(五) 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
马克思剩余价值论的意义 (六)
(二)资本的原始积累
资本原始积累是生产者 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资本 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 史过程。
资本原 始积累 的途径
用暴力手段剥 农民的土地 用暴力手段掠 夺货币财富
奴 隶 贸 易
圈动运动
(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17世纪中期 和18世纪后半期, 英法各国先后进 行了资产阶级革 命,最终建立起 资本主义生产方 式。
最先提出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
马克思
首先,劳动二重性理论为劳动价值论奠定了
坚实的理论基础。 其次,劳动二重性理论为剩余价值论奠定了 理论基础。 第三,劳动二重性理论,还为其它一系列理 论提供了理论基础。
(三)价值量与价值规律
商品的 价值量
劳动 时间 劳动量
体现在 商品中的 抽象劳动量
价值量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决定商品价值量的不是个别劳动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时间,而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 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 下制造某种商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四)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四)(总分:5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50,分数:50.00)1.在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生产者的劳动从社会分工看是A.具体劳动 B.社会劳动 C.复杂劳动 D.生产劳动A.B. √C.D.2.私人垄断形成的物质基础是A.产业革命 B.固定资本更新C.生产集中 D.资本积累A.B.C. √D.3.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按照平均利润规律的要求,商品按A.社会生产价格出售 B.个别生产价格出售C.社会价值出售 D.垄断价格出售A. √B.C.D.4.我国现阶段的外资经济A.是一般的资本主义经济 B.是国家资本主义经济C.是合作经济 D.是公私合营经济A.B. √C.D.5.国家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其中心是调节货币供应量。
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从而调节货币供应量,这叫A.公开市场业务 B.调整有价证券C.调整再贴现率 D.调整法定准备金率A. √B.C.D.6.商业资本是商品资本的独立化形式,其职能是A.为剩余价值的生产准备条件 B.生产产品并创造剩余价值C.销售商品,实现包括剩余价值在内的商品价值D.销售商品、实现商品的使用价值A.B.C. √D.7.分析资本有机构成的理论前提是A.资本积累 B.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C.资本划分为生产资本和流通资本 D.资本划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A.B.C.D. √8.把社会总产品分为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其根据是A.资本的不同部分价值周转的不同方式B.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循环中的不同职能C.资本的不同部分在价值增殖中的不同作用D.社会总产品在社会总资本再生产过程中的最终用途A.B.C.D. √9.战后,随着垄断统治的加强、垄断资本跨部门发展,出现的国内垄断组织的新形式是A.托拉斯 B.康采恩 C.跨国公司 D.混合联合公司A.B.C.D. √10.超额剩余价值是变相的相对剩余价值,这是因为它们A.都绝对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 B.都延长了必要劳动时间C.都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了剩余劳动时间D.都延长了工作日长度A.B.C. √D.11.经济规律产生和发生作用的客观经济条件主要是指A.社会经济规律 B.社会经济形态C.一定的社会生产力与社会生产关系的状况D.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A.B.C. √D.12.能够发生价值增殖的资本是产业资本,产业资本循环中生产剩余价值的阶段是A.购买阶段 B.生产阶段C.销售阶段 D.流通阶段A.B. √C.D.13.平均利润率趋势下降的根本原因是A.不变资本的节省 B.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C.资本总量的减少D.社会生产技术进步和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A.B.C.D. √14.A.50%和100 B.10%和130 C.20%和120 D.30%和140A.B.C. √D.15.资本家加速资本周转的目的是A.加速固定资本磨损 B.提高剩余价值率C.提高年剩余价值率 D.加速资本集中A.B.C. √D.16.我国现阶段,国家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劳动而获得的收入是A.按劳分配收入 B.经营收入C.风险收入 D.劳动收入A.B.C.D. √17.资本的价值构成是指A.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 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C.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比例 D.货币资本和生产资本的比例A. √B.C.D.18.决定商品价值量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以简单劳动为尺度。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笔记第四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及其演变
一、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形成1、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概念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是在商品货币关系有了较大发展,封建制度逐步解体的过程中产生的,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资本雇佣劳动力为核心的一种经济制度。
2、前资本主义制度的更迭(1)原始社会特征a.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从事简单的集体劳动•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产品进行平均分配•通过采集和狩猎获取产品,仅能维持基本生存,没有多少剩余•第一次社会大分工b.畜牧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交换产生•分裂了两大阶级:奴隶主(剥削者)和奴隶(被剥削者),出现了零散现象的奴隶制•第二次社会大分工c.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生产行业•氏族成员之间贫富分化加剧,私有制出现•(2)奴隶社会(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阶级社会)产生条件——私有制的发展a.私有制产生后,社会生产力得到迅速发展一则,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产生了剩余产品,从而具备了剥削他人劳动的物质条件二则,因为生产的发展需要增加劳动力,于是战俘成了最早的奴隶,用来减轻生产者本身的劳动量制度——奴隶制b.奴隶制是社会制度的一个根本的组成部分奴隶制的生产关系基础是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和完全占有奴隶奴隶制的双重性c.尽管奴隶制是人类历史上最野蛮,最残酷的剥削制度,然而,在当时的条件下,奴隶制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奴隶制度逐渐丧失了合理性。
奴隶主与奴隶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又阻碍了生产力的继续发展•在奴隶制下,出现了城市和乡村、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离和对立d.(3)封建社会经济基础:土地私有制a.封建领主将私有土地的部分作为自营地,另一部分领地以分地形式分给农奴耕种,农奴要为封建领•第四章: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及其演变2022年4月25日18:30主无偿提供各种劳役地主通过地租形式对农民进行剥削:劳役地租、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农民与地主之间的封建制关系,实质上是一种人身依附关系b.c.随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封建地主阶级私有和封建行会组织的排他性、保守性,成为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桎梏二、资本原始积累1、实质资本原始积累是指通过暴力手段迫使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一方面,资本原始积累使大量社会财富迅速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并转化为资本另一方面,使大批直接生产者被剥夺了生产资料而变成一无所有的自由劳动者,沦为出卖劳动力的雇佣工人2、方式圈地运动:封建贵族圈占农民土地,将耕地变为牧场,使农民不得不到资本家开设的手工工场去出•卖劳动力以暴力为基础,如通过殖民地掠夺、奴役和杀人越货等行径实现财富在宗主国的积累,进而转化成•资本利用国家机器,如通过国债制度,现代税收制度和保护关税制度等进行收入再分配,把国民收入中•的一部分集中起来,转化为资本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1、经济条件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结构从封建社会经济结构中产生,即在小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的基础上产生(部分小生产者破产,成为雇佣工人;另一部分发财成为了资本家。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各章复习重点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各章复习重点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发展和研究对象1.考生在学习时应重点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经济规律及其客观性等问题,以及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资料、生产方式、经济规律等一些基本概念。
并注意区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和研究对象(社会生产关系)。
2.难点在于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
这里要注意三点:第一,要准确理解生产关系的内涵和层次性;第二,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中研究生产关系;第三,生产关系本质上是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这就决定了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具有阶级性的学科。
另一个问题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揭示经济规律。
这里也要注意三点:第一,要正确理解经济规律的含义及其客观性质;第二,要了解经济规律区别于自然规律的特殊性;第三,要了解经济规律的类型。
这两个问题贯穿于以下各章的学习过程中。
第二章商品和货币1.考查的知识点主要集中在:商品及商品经济的产生,商品的二因素,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价值量的决定及其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货币的起源和本质,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及其作用,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相互关系。
2.本章的难点是如何理解与把握价值这一核心概念及由这一概念展开的一系列相关内容。
综观本章可以发现,其所有内容都是紧紧围绕价值这一概念展开的:第一节分析了价值的本质是什么?价值的量是如何决定和衡量的?而商品价值无论是其质还是其量,都隐藏在商品内部,必须借助于某种外在的东西将其间接地表现出来,这就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形式的发展问题,而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也就是货币的产生过程,于是第二节阐述了货币的起源、本质和职能等内容。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概论(第二版)》第四章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式 实施国家调节。 创办合营企业。 建立国有企业。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三种形式中,国家调节经济是最主要最重 要的形式。
3.新自由主义大行其道 新自由主义的核心可以归结为“市场拜物教”。 明确反对政府旨在维护劳动力市场稳定运行的任何干预,认为工人失 业是由于对工资要求太高而导致市场需求下降,市场需求下降从而加 剧工人失业。 明确反对政府对某些行业或企业的保护,反对一切形式的国有企业, 主张全盘私有化。 明确反对长期形成的国家公共服务体系,即使是对国民生活至关重要 的公共服务。 尤其要指出:新自由主义经张
资本的本性是在运动中最大限度地获得利润,资本必然要不断 向外扩张。 自由竞争阶段资本主义的对外经济关系主要表现为商品输出, 而垄断阶段则主要表现为资本输出。
垄断资本主义的新特点 生产和资本的集中度进一步加强,兼并、收购、联合、重组成为垄 断资本扩张势力的基本途径,巨型垄断企业不断出现。 金融资本的统治地位进一步巩固。 随着金融资本的巨大增长,垄断资本对外输出资本的规模迅速增大, 其中发达国家之间的资本输出增长迅速。 国际垄断同盟不断发展。 采用新的方法继续对发展中国家进行控制和掠夺。
工业革命完成了科学技术应用于生产实践的历史使命。
2.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一般特征 生产资料归私人占有 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 私人所有者控制着生产过程并剥削劳动者的剩余劳动
3.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本质特征 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特征是资本对劳动的剥削。 资本对劳动的剥削建立在雇佣劳动基础上。 资本对劳动的剥削的特殊性: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为基础的、劳 动者具有人身自由、表面上平等的交换关系掩盖了本质的不平等。 资本主义所有制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基础,资本与劳动的关系 构成了资本主义社会所有经济关系的基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第四章
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挑战:马克思的回答
“使用机器人的企业和部门,当然地属于资本有机构成高 的部门,这些部门虽然本身创造的新价值或剩余价值少,但根据 同等资本获得同量利润的原则,它有权利参与剩余价值在全社会 的重新分配,可以从总剩余价值中分得较其本身创造的更多的利 润。这就是使用机器人的资本构成高的部门获得更多利润的秘密。 马克思为了说明这个问题,还举了一个极端的例子,类似那位私 营企业主所以举的例子。马克思说:“一个在本生产部门内完全 不使用可变资本,因而完全不使用工人的资本家(事实这是一个 极端的假定),会像一个只使用可变资本,因而把全部资本都投 到工资上面的资本家(又是一个极端的假定)一样地关心资本对 工人阶级的剥削,并且会像后者一样地从无酬的剩余劳动获取他 的利润。” ——《马恩全集》,中文1版,第25卷,第220页
(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生产力和商 品经济发展
封建社会后期 资本来到世 间
资本主义萌芽
14世纪末15世纪 初地中海沿岸城市
资本原始 积累
地理大发现 15世纪末(1492 年)
资本主义生产 关系初步确立
资产阶级 政治革命
资本主义工厂制度 资本主义大工业
资本主义生 产方式
二、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第四章
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
政治经济学(political economy)
(1)政治经济学曾是政治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只是后来才从政 治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2)政治经济学经历了一种分离的运动。一方面,它本是经济 学的全部,但在演变中却成了经济学的一部分——经济学中的 “艺术 ”部分,即关于经济政策和理论经济学的部分;另一方面, 它成为对于经济学的跨学科研究方式(政治的、历史的和哲学的 跨学科结合)。 (3)除去激进政治经济学的用法以外,政治经济学已不再是经 济学的同义语。 它经常表示一种跨学科的视角和研究方式。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课后题详解
第一篇商品和货币第一章商品1、名词解释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的某种需要的属性。
商品的使用价值由它的自然属性决定,某种物品所具有的使用价值,并不随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具体劳动: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即一定的具体形式的劳动。
抽象劳动:人类劳动力在生理学意义上的耗费,即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商品的拜物教性质:商品所具有的把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虚幻为物与物的关系的性质。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2、简述抽象劳动是形成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是人类脑力和体力的消耗中形成的。
商品价值是通过商品交换形成的。
商品交换本质上是等量的抽象劳动相交换。
而作为价值实体的抽象劳动正是这种同质的、无差别的劳动,即人类脑力与体力的消耗。
它凝结在商品内,在商品交换过程中表现出来,最终形成价值。
3、简述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商品经济所具有的各种矛盾归根结底是由生产商品的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这个基本矛盾决定的。
这个基本矛盾存在于商品经济发展的一切阶段。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即商品的二因素与商品的二重性根源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私人劳动想要实现向社会劳动的转化,必须撇开各个商品生产者私人劳动的具体差别,把不同形式的具体的有用的劳动还原同质的一般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这就产生了劳动的二重性。
由于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价值,这样就又产生了商品的二因素。
所以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第二章货币1、名词解释:货币: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商品交换的媒介,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纸币:由国家发行并依靠国家权力强制发挥货币职能的纸制货币符号。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各章要点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各章要点第一章:导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生产关系三个决定:生产决定分配、交换、消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第二章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1、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自然经济、商品经济2、商品经济产生的两个基本条件——分工、私有3、商品经济发展的两个阶段——简单商品经济、发达商品经济(市场)4、商品的两因素——使用价值、价值5、劳动的两重性——具体、抽象(理解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枢纽)6、衡量商品价值量的两个尺度——个别、必要7、劳动生产率对价值量影响的两个方面——单位商品价值量与生产率成反比,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8、简单商品生产的基本矛盾——个别(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9、货币的价值尺度和价格标准——货币的职能、技术规定10、货币流通与经济危机——既打破了物物交换的局限性,又导致商品生产过剩危机的可能性11、货币流通规律的两个关系——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同待实现的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12、纸币发行后的两个后果——通货膨胀、通货紧缩13、价值的决定和供求关系14、市场机制的三要素——价格、竞争、供求15、价值规律的地位和作用——地位: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作用:调解、促进、优胜劣汰第三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1、资本总公式的矛盾——等价交换和价值增值2、劳动力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3、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两特征——生产使用价值的劳动过程,价值增值(形成)过程4、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区分——是否增值5、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形式——绝对剩余价值生产、相对剩余价值生产6、资本构成的两个相互联系的形态——物质形态(技术构成)、价值形态(价值构成)7、资本积聚和资本集中——积聚,个别资本和总资本都会扩大。
集中,个别资本扩大,总资本不变。
8、利润转化平均利润——剩余价值在各部门重新分配,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9、价值转化为生产价格后与价值的两点区别——生产价格直接与资本相联系;生产价格经常与价值不一致10、职能资本和非职能资本——职能资本:产业资本循环中的三种职能资本11、决定股票价格的两因素——股息收入;银行存款利率12、资本主义地租的实质——农业工人的剩余劳动,是农业资本家获得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超额利润13、级差地租产生的原因和条件——原因:土地资本主义经营的垄断-生产价格由劣等土地决定。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The Principles of MarxistPolitical Economy )课程编号:162002总学时数:40学时讲课学时:40学时学分:2.5学分先修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教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顾海良、顾钰民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8月第一版)参考书目:苏树厚主编,《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课程内容简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以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在揭示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一般原理的基础上,阐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和经济运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经济运行,以及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经济关系与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问题。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是高校所有本科专业必修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着重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方法,正确观察和认识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情况,新特点和分析新问题的能力。
对各种错误思潮的辨别能力,帮助和引导学生掌握现代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提高自觉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的能力。
总的要求: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观点,深刻认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把握反映社会化大生产客观要求的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全面认识资本运行和社会主义经济运行的基本问题,把握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大趋势,以及认识在这一趋势下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变化与中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新问题,从而科学认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二、教学内容、要点和课时安排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共分七章。
导论: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创立和发展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重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背景、理论来源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政治经济学研究的任务是揭示客观经济规律难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在一定生产力基础上研究社会生产关系及其发展的规律性以及与其相联系的经济运动规律第一章: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主要内容:社会经济制度的变革社会经济的两种基本形态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重点: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如价值是商品经济最基本的范畴、商品的二因素、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商品价值量的决定、劳动生产率的变化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的关系、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价值形式的发展、货币的本质和职能及货币的发展与流通规律、价值规律的内容与作用)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石难点:商品价值量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深化对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认识第二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阶段主要内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重点:剩余价值生产的前提条件、生产过程以及资本主义再生产与资本积累剩余价值的分配形式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征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难点: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资本主义地租第三章:资本的运行主要内容:资本运行的一般原理垄断阶段的资本运行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的扩展重点:产业资本的循环和周转理论社会资本的再生产理论国家对经济干预和调节的手段和政策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向国际范围扩展的基础难点: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实现条件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经济的调节第四章: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与经济制度主要内容: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个人收人分配制度重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及建立的客观必然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分配制度及建立的客观必然性难点: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特点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第五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主要内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调控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障体系重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正确处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保障体系难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现代企业制度第六章: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关系主要内容: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客观趋势经济全球化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的发展重点:经济全球化是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关系国际化发展的客观趋势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世界经济产生影响经济全球化对不同类型的资本主义国家以及中国的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充分认识中国经济必须融入世界经济的发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全面提高对外开放的水平难点:经济全球化的实质、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三、教学方法本课程的教学以教师的讲授为主。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四章
第四章
第一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形成 第二节 资本主义所有制 第三节 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特征的演变
第一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形成
一、前资本主义制度的更迭
(一)原始社会 大约三百万年以前,在地球生物界长期进化的过程 中产生了人类,并随之诞生了人类最初级、最漫长 的社会——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在氏族部落中从事 简单协作形式的集体生产活动,产品按照自然形成 的惯例在氏族和部落成员之间平均分配 生产力水平低下,其特征:劳动者对自然界的认知 水平低,劳动能力低;劳动对象狭隘主要是狩猎和 采集;劳动工具简陋
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及其新发展
1929—1933年席卷世界的资本主义经济 大危机沉重打击了资本主义经济,对人民 生活造成极大危害。
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应运而生:理论上,凯恩斯 提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原因在于有效需求不 足,主张国家通过干预来解决;实践上,美国 率先通过大规模投资来挽救金融体系
大危机标志着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的终 结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产生
原始社会生产关系: (1)集体劳动。工具简陋,改造自然能力低下 (2)生产资料公有。集体劳动决定这种公有形式 (3)劳动产品平均分配。这是低下的生产力状况 及集体劳动、生产资料氏族公社所有制决定的
(二)奴隶社会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情况先, 加快了私有制的发展以及氏族成员之间的贫富分 化。 私有制的产生一方面产生了剩余产品,从而具备 了剥削他人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社会生产的发 展需要劳动力,于是战俘成为最早的奴隶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私人垄断资本 的局限性,缓和了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和私人垄断资本 不相适应的矛盾。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大纲本科试用一、本课程的地位、作用和任务1、地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教学中居重要地位。
2、作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了价值规律和阐述了市场经济的理论,从理论上指导人们如何进行经济运行。
3、任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给人们提供一个如何从事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理论。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1、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目的在于让学生要有经济理论的头脑。
2、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要求学生有正确的逻辑思维方法。
3、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要理论联系实际,既要看到西方发达国家科技进步,管理先进的一面,又要看到他们经济腐朽的一面。
4、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要自觉地贯彻党的各项经济政策、方针,特别是党的“十六大”的重要理论。
三、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及确定原则是根据辽宁省教育厅2002年7月编写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教材要求制定的。
目的是把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第一章:导论一、目的、要求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理论基础上,说明它的形成和发展。
二、重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三、内容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产生1、产生的条件2、理论来源3、马克思的贡献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1、列宁、斯大林的发展2、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的发展第二节: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一、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和方法1、研究的出发点2、生产方式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1、抽象法2、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3、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三、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意义1、建立新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无产阶级政党应代表社会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第二章、商品与货币一、目的、要求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说明货币的本质和价值规律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各章要点
6-6商业利润的真正来源是:产业工人所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
6-7商业利润是商业职工:在剩余劳动时间实现的剩余价值。
6-8从事商品经营活动的商业资本所获得的利润相当于:平均利润。
6-9商业利润率相当于:平均利润率。
6-10资本主义利息率是:利息和借贷资本的比率。
2-4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2-5形成商品使用价值的劳动是:具体劳动;形成商品价值的劳动是:抽象劳动。
2-6两种不同的商品可以按一定比例互相交换的原因,在于它们:在生产中都耗费了一般人类劳动;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
2-7劳动生产率越高,同一劳动在同一时期内生产的产品数量越多,则其创造的价值:总量不变;单位商品价值量降低。
7-2金融寡头实现经济上统治是通过实行“参与制”实现的,参与制是指金融寡头:通过控制一定数量的股票层层控制许多大企业和大银行的经济统治方式;在政治上的统治上通过“个人联合”实现的。
7-3垄断价格是:成本价格加垄断利润。
7-4商品的垄断价格高于价值意味着:商品价格总额仍然与价值总额相等。
3-14资本有机构成是指:以技术构成为基础并反映其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
3-15区分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依据是:它们在价值增殖过程中的作用不同。
3-16资本有机构成具体表现为: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率。
3-17资本主义相对过剩人口是:随着资本的增长对劳动力需求相对减少而出现的过剩人口。
2-15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与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第三章
3-1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决定性条件是:劳动力成为商品。
3-2资本主义商品价值中,工人新创造的价值是: v+m。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答案(天科版)范文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社会生产关系2.什么是经济规律?怎样认识经济规律的客观性?经济现象和经济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客观性:(1)任何经济规律的产生和发生作用都是以一定的客观经济条件为基础的,并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2)任何经济规律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3)经济规律对人们经济活动的支配和制约往往带有强制性。
第一章商品和货币1.什么是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它们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二因素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转移了旧价值。
具体劳动只有同生产资料相结合才能成为创造使用价值的源泉。
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抽象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2.商品的价值量是怎样决定的?商品价值量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怎样?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3.货币的本质和职能是什么?本质:货币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体现着商品生产者直接的社会关系。
货币的职能: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贮藏手段。
支付手段。
世界货币。
4.什么是价值规律?它的表现形式怎样?价值规律有哪些作用?基本内容: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商品交换要以价值为基础进行等价交换。
表现形式:商品价格围绕商品价值上下波动。
价值规律的作用:1、价值规律自发的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按比例的分配,即配置社会资源。
2、价值规律自发的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营管理,进而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价值规律会引起核促进商品生产者的两极分化,造成优胜劣汰的结果。
第二章资本和剩余价值1、为什么说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前提条件?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劳动,作为劳动力商品使用价值的劳动,能创造出大于劳动力自身价值的价值,从而成为价值和剩余价值的源泉。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各章复习重点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各章复习重点第一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发展和研究对象1.考生在学习时应重点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形成的历史背景和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经济规律及其客观性等问题,以及生产力、生产关系、生产资料、生产方式、经济规律等一些基本概念。
并注意区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来源(古典政治经济学)和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出发点(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和研究对象(社会生产关系)。
2.难点在于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
这里要注意三点:第一,要准确理解生产关系的内涵和层次性;第二,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统一中研究生产关系;第三,生产关系本质上是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这就决定了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具有阶级性的学科。
另一个问题是政治经济学研究的根本任务是揭示经济规律。
这里也要注意三点:第一,要正确理解经济规律的含义及其客观性质;第二,要了解经济规律区别于自然规律的特殊性;第三,要了解经济规律的类型。
这两个问题贯穿于以下各章的学习过程中。
第二章商品和货币1.考查的知识点主要集中在:商品及商品经济的产生,商品的二因素,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价值量的决定及其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简单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货币的起源和本质,价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及其作用,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的相互关系。
2.本章的难点是如何理解与把握价值这一核心概念及由这一概念展开的一系列相关内容。
综观本章可以发现,其所有内容都是紧紧围绕价值这一概念展开的:第一节分析了价值的本质是什么?价值的量是如何决定和衡量的?而商品价值无论是其质还是其量,都隐藏在商品内部,必须借助于某种外在的东西将其间接地表现出来,这就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价值形式的发展问题,而价值形式的发展过程也就是货币的产生过程,于是第二节阐述了货币的起源、本质和职能等内容。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笔记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第一章:导论•第二章:商品和货币•第三章:资本和剩余价值•第四章:资本循环与社会总资本再生产•第五章:剩余价值的分割•第六章:国际垄断资本主义•第七章:资本主义国际经济关系•第八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趋势第一章:导论一、政治经济学的由来与发展二、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三、政治经济学的根本任务四、政治经济学学习的方法五、政治经济学的性质和意义六、政治经济学的阶级性与科学性一、政治经济学的由来与发展人类社会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经济活动,大约进行了200多万年,从经济实践基础上萌发一定的经济观点,到形成一些经济思想和某些经济理论,也经历了两千多年时间,而从理论上概括、阐明社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以及经济运动规律的政治经济学,则是近几百年的事情。
中国古书经济:经国济世,经邦济民。
古希腊(色诺芬)经济:家庭管理。
现代含义1、经济活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活动。
2、一个国家国民经济总称。
3、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或经济基础4、节约(二)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政治经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社会科学,是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与发展而逐步形成的。
《政治经济学》一词最早出现于17世纪。
1615年法国重商主义代表人物蒙克莱田出版了一部《献给国王和王后的政治经济学》著作,以后《政治经济学》这一概念被广泛使用(二)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1、古典政治经济学古典政治经济学形成于工场手工业和产业革命时期,初创人:威廉.配第;集大成者:亚当.斯密;完成者:大卫.李嘉图。
古典政治经济学代表了新兴的资产阶级,力图从理论上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优越于封建生产关系,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内部联系作了一定的科学分析,具有一定的科学因素,但其必然带有一定的阶级和历史的局限性。
(二)政治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2、庸俗政治经济学是专门为资本主义剥削制度辩护的理论体系,它产生于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法国的萨伊,英国的马尔萨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 私人股份所有制企业
19世纪末、20世纪初
特点
❖ 第一、资本的所有者具有多元性 ❖ 第二、资本所有权具有一定社会性 ❖ 第三、企业经营具有长期连续性 ❖ 第四、资本的所有者与经营者相分离
股份公司能在短期内把社会闲散资金结合成一个 庞大的资本,克服了个别资本积累的有限性,成 为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有力杠杆
❖ (二)奴隶社会 ❖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情况先,
加快了私有制的发展以及氏族成员之间的贫富分 化。 ❖ 私有制的产生一方面产生了剩余产品,从而具备 了剥削他人的物质条件,另一方面社会生产的发 展需要劳动力,于是战俘成为最早的奴隶
❖ 尽管奴隶社会是人类历史上最野蛮、最残暴的剥 削制度,但在当时的条件下,采用奴隶制是一个 巨大的历史进步
第四章 Political Economy
第一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形成 第二节 资本主义所有制 第三节 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特征的演变
第一节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形成
❖ 一、前资本主义制度的更迭
❖ (一)原始社会 ❖ 大约三百万年以前,在地球生物界长期进化的过程
中产生了人类,并随之诞生了人类最初级、最漫长 的社会——原始社会 ❖ 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在氏族部落中从事 简单协作形式的集体生产活动,产品按照自然形成 的惯例在氏族和部落成员之间平均分配
三 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是政治条件
17世纪中叶以后,英法等西欧国家先后进行的 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制度,确立资产阶级 的政治统治,实行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的政治、经济、法律、文化等,为资本主义生 产关系的发展扫清了道路。
四 工业革命最终使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17世纪60年代开始的工业革命不仅引起了生产 技术的革新,使生产力获得空前发展,并且引 起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最终资本主义制度得 以确立
第二:在少数人手中积累了为组织资本主 义生产所必需的货币财富
但是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由于封建生产关系和 封建制度的阻挠,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缓慢
6
二 资本原始积累过程
资本原始积累,是指在15、16世纪,通过暴力手段迫 使生产者和生产资料相分离的历史过程。这个过程一 方面使社会财富迅速集中在少数人手中并转化为资本; 另一方面使大批的直接生产者被剥夺了生产资料而变 成了一无所有的自由劳动者
资本对劳动的雇佣和剥削关系构成了资本主义社会所 有经济关系的基础,整个资本主义经济的运动过程和 运动规律都是以此为基础的。
❖ 二、资本主义所有制的主要形式
一 独资经营的业主制企业 初期
特点 企业生产规模较小,每个私人资本都独立执行 资本职能,企业主对私人资本拥有所有权、支 配权、收益权和最终支配权。适应当时生产力 发展水平
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发展是资本主义经济中生产力与生 产关系矛盾运动的产物,体现生产社会化不断发展的 产物,并在一定程度上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第三节 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特征的演变
❖ 一、自由竞争资本主义
从经济运行角度即从国家、企业和市场的 角度看,资本主义经济运行大体可分为三个 阶段: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主义、
❖ 生产力水平低下,其特征:劳动者对自然界的认知 水平低,劳动能力低;劳动对象狭隘主要是狩猎和 采集;劳动工具简陋
❖ 原始社会生产关系: (1)集体劳动。工具简陋,改造自然能力低均分配。这是低下的生产力状况
及集体劳动、生产资料氏族公社所有制决定的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从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到19世纪70年代,是 资本主义发展的自由竞争阶段
三 法人股份所有制企业
20世纪中叶
资本主义国家的许多法人组织以出资者的身 份持有其他法人企业的股票,其结果是大量 法人组织由纯粹的财产管理者变为股票持有 者,财产占有呈现由个人占有向非个人占有 转变的趋势
特点
❖ 法人持股有助于加强法人组织之间的联系,克服 公司行为的短期性
四 国家资本所有制
20世纪中期
❖ 奴隶社会是第一个存在剥削制度的社会。奴隶主 占有生产资料及作为劳动者的奴隶本身,强制奴 隶进行劳动,并攫取奴隶的全部剩余劳动和一部 分必要劳动
❖ 奴隶社会适应了当时社会分工日益扩大的需要, 同时由于生产的发展,奴隶成为生产的工具,具 有了一定经济价值
❖ 随着生产力发展奴隶制丧失其合理性:一方面奴 隶数目减少,成本提高;另一方面,由于残酷剥 削导致阶级尖锐对立,奴隶没有劳动积极性
自由市场的盲目性日益暴露,政府利用国家 资本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成为必要。
优势
❖ 第一、有助于推进产业结构调整 ❖ 第二、有助于政府公共目标的实现 ❖ 第三、为私人资本的长期发展创造条件 ❖ 第四、在涉及国家主权、国家安全和国家竞争力
的产业方面,国家资本具有较高可靠性
五 混合资本所有制
国家资本和私人资本的混合是最重要的形式。 此外还包括私人资本与合作经济的混合、私 人资本与劳动者之间的合股形式
第二节 资本主义所有制
❖ 一、资本主义所有制的本质特征
资本主义所有制具有私有制的一般特征,比如, 生产资料归私人占有,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相分离, 私人所有者控制着生产过程并剥削劳动者的剩余 劳动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资本 主义私有制
雇佣劳动制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 质特征,资本主义是以雇佣劳动制度为特征 的剥削制度。
❖ 封建地租是封建地主凭借土地所有权和借助于超 经济强制无偿占有农民剩余劳动的形式,主要有 三种形式:劳役地租、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地 租形式的发展也标志着封建社会农村土地制度的 变迁。
❖ 二、资本原始积累和资本主义生 产关系的产生
一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出现的两个基本经济条件
第一:一批失去生产资料并具有一定人身 自由的劳动者
❖ (三)封建社会
❖ 在奴隶的反抗下,奴隶主贵族开始调整生产关系, 把自己 的土地分成小块给变成自由民的奴隶和破 产农民耕种并收取一定数量地税,这说明封建的 社会生产关系开始产生。
❖ 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是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归封 建地主阶级所以,但是封建主不完全占有农奴或 农民,他们之间是一种人身依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