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科学下册第3单元6《固体、液体和气体》教案翼教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6 固体液体和气体 冀教版 (1)(1)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6 固体液体和气体 冀教版 (1)(1)](https://img.taocdn.com/s3/m/2fcfbd017e21af45b307a8f7.png)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内容: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24页“测量石块的体积”。
教学目标:1、在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和容积的知识基础上,探索生活中一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2、经历探究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方法的过程,体验“等积变形”的转化过程。
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培养小组合作的精神、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3、感受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科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
教学重点:在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过程中感悟“转化”的思想。
教学难点: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
教学准备:量筒、水、量杯、不规则石块、记录单、实验报告单。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测量规则物体的体积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好,大家先一齐读课题。
首先,老师先给大家解释一下什么叫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结合实例说明)我们前边所认识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等是规则的物体,计算它们的体积有相应的计算公式。
这节课,我们主要探究如何测量像这样的石块的体积。
(出示不规则的石块)师:同学们请看,老师手中有一张A4纸,[出示一张A4纸],一张A4纸也是一个薄薄的长方体,那么,你怎样求它的体积呢?(引导学生思考,悟出一张纸太薄了,可以用多些的纸来测量:整十、整百张来测量,再求出其中一张A4纸的体积。
)二、探究合作,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1、明确任务,思考方案师:刚才我们是直接测量的一张A4纸的体积吗?(不是。
)我们是把1张A4纸的体积转化为100张,然后再求出一张。
同学们很聪明地利用了转化的思想,从而想出了测量方法。
下面,我们继续运用转化的思想,来测量桌面上这些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师: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可以如何测量呢?下面,同学们先小组讨论测量方案。
然后汇报测量方案。
2、(讲解关于容积单位和体积单位及其换算。
冀人版科学四年级下册《质的状态 6 固体、液体和气体》公开课教案_6
![冀人版科学四年级下册《质的状态 6 固体、液体和气体》公开课教案_6](https://img.taocdn.com/s3/m/ac3826220b4e767f5acfceac.png)
《固体液体和气体》教学设计科目:小学科学(冀教版四年级下册)单位:教师:《固体、液体和气体》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能说出固体的特点。
2.能说出同种物质的不同状态的各个特点的差异。
科学探究目标:1.能正确识别物体的状态。
2.能根据物体在常温下的状态对周围常见的物体进行分类。
3.能利用感官估测固体的质量和体积。
4.能正确使用天平测量固体的质量。
5.能归纳出固体的主要特点。
6.能将本组研究结果与其它小组交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对探究物质三态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
2.能将本组研究结果与其他小组交流。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比较、分类等多种方法探究三种常见物质状态的特性。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比较、分类等多种方法探究三种常见物质状态的特性。
教学准备:课件、橡皮、天平、记录表等。
一、谈话,设疑激趣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的物体,(出示课件)有的是气体有的是液体有的是固体,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这些物体。
(板书课题:气体、液体和固体)你们能不能对他们进行分类,填在相应的圈内。
学生分类开始,教师进行简单的评议,并对正确的小组进行鼓励。
(设计意图:导入环节直接请学生把生活中的物品按固体、液体、气体的标准分类,简单直观印象深刻。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感受物体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师:引导学生对课件上的物体进行分类师:在这里有几种比较特殊的物体,我们应该如何分类呢?学生小组活动师:指导学生填写(气球--气体和固体,沙拉酱—液体和固体,汽车—固体、气体和液体)目的:加深对物体三种状态的认识。
(设计意图:让学生意识到有固体、液体和气体之分,物体有时是由不同状态的物质组成的,对纯净物质的状态分类才是更准确的。
)二、自主体验,合作探究活动1研究固体的主要性质师:知道物体三种状态之后,我们来一步步研究它们各自的性质,先来研究固体的性质。
首先,拿出你们的橡皮,来观察一下。
(拿一个较规则的橡皮和学生一起讨论)。
冀人版科学四年级下册《质的状态 6 固体、液体和气体》公开课教案_7
![冀人版科学四年级下册《质的状态 6 固体、液体和气体》公开课教案_7](https://img.taocdn.com/s3/m/5d69ae34a6c30c2259019eac.png)
二、过程与方法
1.学生能通过小组讨论研究的方式方法地对周围常见的物体或物质按照“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标准进行分类。
2.在实验中学生能利用感官估测物体的质量或体积,对固体的特征有初步认识。
三、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通过实验和交流总结出固体的主要性质。(本课时目标)
引课环节也可以直接请学生按固体、液体、气体的标准分类。但是教案设计中的这种引课更有利于锻炼学生的思维
教学活动2
指导自学、合作探究:
一、活动1:引入部分
1.出示活动目标:(1)、将书中20页图片中的物体以及自己由此联想到的物体按固体、液体和气体分类填入书中圆圈内。(2)、将讨论结果与其他小组交流。(多媒体出示)
2.学生阅读活动目标并根据活动目标分小组进行实验,记录员做好实验记录。教师辅导重点:1、天平或台秤的使用。2、对固体的形状、体积、软硬和透明度的描述。(四年级还没有学体积的计算)
3.实验结束后每小组选发言人发表本小组的实验结果,同时倾听其他小组的实验结果,进行小组交流。
4.教师进行实验总结,得出固体的主要性质:具有一定的体积,一定的形状,一定的质量的物体。(多媒体出示)
入门能力:
生活中有多种多样的物体,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一些与物质状态有关的感性知识,对固体、液体和气体这些词汇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本课的目的是加深学生对三种状态物体的认识。在这节课中,需要学生分组做实验、讨论、得出结论,这对学生是一个考验,从导入环节的分类到后面的实验与拓展,都需要学生认真的去完成。而且,由于实验是要分组完成的,所以,每一个学生都要具备分工协作的能力,四年级的学生在这方面刚刚接触,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考验。
学习风格:
由于学生年龄偏小,好动,无论男女生对于实验和讨论分析甚至由此产生的辩论都十分积极,对于教学中的实物或多媒体内容都很感兴趣。但是不太喜欢进行记录类的内容,特别是不注意记课堂笔记,也不善于记忆概念,所以教学中更需要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6固体、液体和气体-冀人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6固体、液体和气体-冀人版](https://img.taocdn.com/s3/m/45b89bfc5acfa1c7ab00cc7f.png)
《测量石块的体积》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冀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学会测量不规则形状的物体体积的计算方法。
(二)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究测量石头体积方法的过程,获得“等积变形”的转化方法。
在探索的过程中,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获得必要的思维策略。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着力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让学生感受数学的价值,体验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实践和探究活动中,学会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及计算。
教学难点: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复习液体体积与固体体积的常用单位和它们之间的换算,测量液体体积的常用工具是量筒,并让同学们回忆量筒使用的注意事项,为测量固体体积作铺垫。
师提出问题:我们学了怎样测量液体的体积,但怎么测量固体的体积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测量石块的体积。
二、互动交流,探索方法。
1、提出问题,启发诱导。
师:以小石块为例,请同学以小组为单位设计一个测量方案。
在这之前请同学们观看一个小视频,希望能对你们有所启发。
(课件播放乌鸦喝水的视频)师:同学们, 乌鸦喝水的故事不陌生吧?乌鸦很聪明,利用智慧喝到了水,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能说说自己的理解吗?你想到了什么?生:乌鸦把石子投入到瓶子中,石子占据了一定的空间,把水向上溢,乌鸦就喝到了水。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把石块投入到瓶子中,石块占据了一定的空间,也就是石块的体积.同学们认真思考,通过这个故事,你们能设计出测量石块的体积吗?2、小组交流,制定方案学生独立思考后,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可行测量方案。
师巡视给予指导。
2、小组汇报交流小组汇报所设计的方案,测量步骤及所需测量工具,边汇报,边拿自己所需仪器。
设想:学生选用最多的两种方案。
(一)量筒里放入一定体积的水,把要测量的石块放进量筒,放入石块后量筒里的水的体积减去没放之前水的体积就是石块的体积。
冀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科学6固体、液体和气体 教案
![冀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科学6固体、液体和气体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2316fda417866fb84a8e93.png)
固体、液体和气体教学目标:1、能正确地对周围常见的物体或物质进行分类。
2、能够利用感官估测物体的质量或体积。
3、能正确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某一种物体的质量或体积。
4、能分别说出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点教学重难点:重点: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比较、分类等多种方法探究三种常见物质状态的特性。
难点: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比较、分类等多种方法探究三种常见物质状态的特性。
教学准备:常见物体的图片、书本、木块、棉球、橡皮、硬塑料、石块、记录表、量筒、果汁、牛奶、蜂蜜、酱油、汽水、水、食用油,气球、水杯、乒乓球、橡皮泥。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今天我们来玩一个闯关游戏,闯过五关将获得智慧小组荣誉称号。
你们有信心吗?师:(出示百宝箱)这是百宝箱,里面有许多物体,你们能不能对他们进行分类,粘贴在响应的圈内。
(画在黑板上三个圈)学生分类开始,教师进行简单的评议,并对优胜者进行表扬。
(二)学习新课:1、研究固体的主要性质。
(1)师:第二关是为什么你们认为这些是固体呢?它有哪些性质?如果研究过程中有困难可以看一下老师发给大家的记录表。
(2)学生分组观察,研究,讨论并填表,教师对个别组进行指导。
(3)学生汇报研究结果,教师学生进行评议。
(4)教师小结:固体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不易流动,不易被压缩。
2、研究液体的主要性质。
(1)师:第三关是为什么你们认为这些是液体呢?它有哪些性质?如果研究过程中有困难可以看一下老师发给大家的记录表。
(2)学生分组观察,讨论,研究并填表,教师指导学生怎样测量液体的体积。
(3)学生汇报研究结果,教师学生进行评议。
(4)教师小结:液体有固定体积,没有固定的形状,易流动,不易被压缩。
(5)师:第四关是把不同液体混合后,会出现什么现象?(6)学生讨论,操作,汇报。
(7)教师评议。
3、比较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
(1)师:第五关是固体、液体和气体之间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学生分组讨论并完成表格,教师进行指导。
2019春冀教版科学四下第6课《固体、液体和气体》word教案
![2019春冀教版科学四下第6课《固体、液体和气体》word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4c45e4bceb19e8b8f6baf8.png)
2019春冀教版科学四下第6课《固体、液体和气体》word教案第二课时课题:固体、液体和气体教学时间:年月日课型:新授教学方法: 讨论法引导观察法教学目标:1.能利用感官估测物体的质量或体积。
2.能设计两种以上的方法测量出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
3.能将本组研究结果与其他小组交流。
4.能说出同种物质不同状态的各个特点的差异。
教学重难点:重点: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比较、分类等多种方法探究三种常见物质状态的特性。
难点: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比较、分类等多种方法探究三种常见物质状态的特性。
教学准备:小米、豆、沙、天平、放大镜、记录表、烧杯、水槽、量筒、酒、果汁、牛奶、蜂蜜、酱油、汽水、水、注射器、水杯、乒乓球、橡皮泥。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看看我们准备了哪些材料?二、活动:“混合、分离固体”1.混合黄豆、小米、沙等固体,再想办法将他们分离。
2.讨论:所有的固体都有形状和体积吗?3.交流:将分离物体的方法和理由与同学交流。
三、活动:“研究液体的主要性质”1.分组按研究固体的方法研究液体的主要性质。
2.各组互相交流、汇报。
四、 课前讨论会1.谈论:不同液体的性质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五、活动:“混合不同液体”1.猜想混合不同液体后会出现的现象。
2.试着混合不同的液体,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六、活动:“比较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1.准备典型的固体、气体和液体。
2.通过式样比较它们的不同。
3.考虑怎样区别固体、液体和气体。
七、拓展试着用几种方法测量石块的体积设计方案:先在烧杯里盛一部分水,用天平测其质量,用线绑住小石块,放入烧杯中,测其总质量,用总质量减去原烧杯加水的质量,再除以水的密度就是水的体积,也就是小石块的体积。
板书设计: 6.固体、液体和气体课后反思:7、冰、水和水蒸气课题:冰、水和水蒸气教学时间: 年 月 日课型: 新授教学方法: 实验法 引导观察法教学目标:1、能使用工具测量感官不易察觉到的物体某一特性的变化。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6 固体液体和气体| 冀教版(6)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6 固体液体和气体| 冀教版(6)](https://img.taocdn.com/s3/m/81abda590912a21615792933.png)
把固体放到水里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能够通过观察、猜测、验证等活动发现事实,做出判断,并用文字或图表等手段记录和描述所观察到的科学现象。
2、科学知识:知道哪些固体可以沉浮,哪些固体可以溶解;了解固体与水混合或分离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科学研究的乐趣。
感受猜测和假设的重要性,懂得通过实验观察获得事实,根据事实作出的判断才是科学的。
教学重点知道固体在水中的沉浮和溶解现象。
教学难点根据观察到的科学现象做出合理判断和设想。
教学准备教师演示实验:水槽1、夹子1、苹果1、小块苹果1、土豆1、小块土豆1、蜡烛1、半截蜡烛1学生分组实验:水槽8、小块苹果8、小石子8、硬币8、橡皮8、土豆8、一截蜡烛8,烧杯8、食盐3、沙子3、大米2、活动记录表50。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师出示夹子:同学们,看看这是什么?(夹子)2、师:对,这是夹子。
像夹子这样的物体我们又把它叫做什么?(师板书:固体)3、师:现在老师把夹子放进水里,请你们猜猜,会出现什么现象呢?4、学生交流发言。
5、师:看来把夹子这样的固体放到水里,还有许多学问,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把固体放到水里。
(教师板书:把(固体)放到水里)二、研究固体在水里的沉浮现象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固体,你们看,这是什么?(苹果、小石子、硬币、橡皮、土豆、蜡烛)2、师:如果把这些东西放入水中,会出现什么现象呢?各小组进行讨论,把你预测的结果填到记录表上“我们的预测”一栏里。
(幻灯2)3、学生进行交流。
4、师:谁来和大家交流一下你们组的预测结果?5、师:怎样做才能知道我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做实验)6、师:我们在做实验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呢?(幻灯3)(齐读)(1)把固体放到水里时,要一个一个的,轻轻地放。
(2)要仔细观察,并做好观察记录(验证一个,记录一个)。
(3)小组成员要分工合作。
(4)保持桌面干净整洁。
7、师:听清楚了要求,大家一定迫不及待地想做实验进行验证了吧。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6. 固体、液体和气体-冀人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6. 固体、液体和气体-冀人版](https://img.taocdn.com/s3/m/4f1fe5a3195f312b3169a57d.png)
3.气体的主要性质是:( 没有 )一定的形状,( 没有 )
一定的体积,( 能 )流动,( 容易 )被压缩。
二、判断题
1.物体的体积只能用量筒测量。 ( )
板书 设计
2.用天平可以测量物体的质量。 ( ) 3.物体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则它是固体。
()
固体、液体和气体 气体
没有固定的形状、 体积,易流动, 易被压缩
质量,得出的是 10 ml 水的质量。 ②把水倒入不同形状的杯子里,观察水的形状。 (通过实验,让学生感悟液体有固定体积、质量,没有固定的
形状。) (3)学生汇报研究结果,教师对学生进行评议。 (4)教师总结:液体有固定有一定的质量和体积,没有确定的
形状,具有流动性。 第二课时
一、新课导入 我们上节课研究了固体和液体的性质,请同学们回忆固体、液 体的性质分别有哪些?那么这节课我们来探究气体的主要性质,如 何区分固体、液体和气体呢? 二、学习新课: 活动 3:研究空气的主要性质 我们已经知道了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空气还有哪些性 质?把你想知道的问题列出来。 学生:空气的形状是什么样的?
固体、液体和气体
课题
固体、液体和气体
一、知识与技能
1.能分别说出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 2.能说出同种物质的不同状态的各个特点的差异。 3.能分别举例说出固体、液体和气体在生产、生活中的用
途。
二、过程与方法
教学目标
1.能正确地对周围常见的物体或物质进行分类。
2.能正确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某一种物体的质量或体积。 3.能归纳出固体、液体和气体的主要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物体的软硬。对于质量通过天平测量。 教师出示课件教授学生天平的使用方法。 学生分组研究,汇报研究结果。 教师总结: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发现:固体都具有一定的形状、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6课《固体、液体和气体》教案冀教版
![四年级科学下册第6课《固体、液体和气体》教案冀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630fbc4d02768e9951e73844.png)
6、固体、液体和气体第二课时课题:固体、液体和气体教学时间:年月日课型:新授教学方法: 讨论法引导观察法教学目标:1.能利用感官估测物体的质量或体积。
2.能设计两种以上的方法测量出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
3.能将本组研究结果与其他小组交流。
4.能说出同种物质不同状态的各个特点的差异。
教学重难点:重点: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比较、分类等多种方法探究三种常见物质状态的特性。
难点: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比较、分类等多种方法探究三种常见物质状态的特性。
教学准备:小米、豆、沙、天平、放大镜、记录表、烧杯、水槽、量筒、酒、果汁、牛奶、蜂蜜、酱油、汽水、水、注射器、水杯、乒乓球、橡皮泥。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看看我们准备了哪些材料?二、活动:“混合、分离固体”1.混合黄豆、小米、沙等固体,再想办法将他们分离。
2.讨论:所有的固体都有形状和体积吗?3.交流:将分离物体的方法和理由与同学交流。
三、活动:“研究液体的主要性质”1.分组按研究固体的方法研究液体的主要性质。
2.各组互相交流、汇报。
四、课前讨论会1.谈论:不同液体的性质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五、活动:“混合不同液体”1.猜想混合不同液体后会出现的现象。
2.试着混合不同的液体,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六、活动:“比较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1.准备典型的固体、气体和液体。
2.通过式样比较它们的不同。
3.考虑怎样区别固体、液体和气体。
七、拓展试着用几种方法测量石块的体积设计方案:先在烧杯里盛一部分水,用天平测其质量,用线绑住小石块,放入烧杯中,测其总质量,用总质量减去原烧杯加水的质量,再除以水的密度就是水的体积,也就是小石块的体积。
板书设计: 6.固体、液体和气体课后反思:7、冰、水和水蒸气课题:冰、水和水蒸气教学时间: 年 月 日课型: 新授教学方法: 实验法 引导观察法教学目标:1、能使用工具测量感官不易察觉到的物体某一特性的变化。
2、能通过实验探究使水的状态发生改变的原因。
冀教小学科学四下册《6固体、液体和气体 》word教案(2)
![冀教小学科学四下册《6固体、液体和气体 》word教案(2)](https://img.taocdn.com/s3/m/a5000028866fb84ae45c8db0.png)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物质的状态6. 固体、液体和气体课题6.固体、液体和气体类型新授课时三课时教学目标探究目标1.能正确地对周围常见的物体或物质进行分类。
2.能利用感官估测物体的质量或体积。
3.能归纳出固体、液体和气体的主要特点。
4.能设计两种以上的方法测量出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
情感目标1.对探究物质三态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
2.能将本组研究结果与其他小组交流。
知识目标1.能分别说出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点。
2.能说出同种物质不同状态的各个特点的差异。
教学方法复习巩固√现代教学√自主探究√记录汇报√创设情景√引导观察√分组合作√交流展示√启发引导√激发质疑√师生互动√表优励缺√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一、师出示几种不同状态的物体请生辨认1.引导观察。
(激发学习兴趣)探究活动一、活动:“给物体分类”1.观察课本插图。
2.对图中的物体和教师出示的物体分类。
3.举出更多固体、液体和气体。
二、活动:“研究固体的主要性质”1.制定研究计划。
(明确分工、认真观测、及时记录)2.说说注意事项。
3.分组研究几种固体的主要性质。
4.记录固体主要性质。
(完成课本上的表格)5.分组汇报,交流。
(说说用到哪些测量工具,如何测量)拓展一、准备黄豆、小米、沙等材料(第二课时)引入一、看看我们准备了哪些材料?探究活动一、活动:“混合、分离固体”1.混合黄豆、小米、沙等固体,再想办法将他们分离。
2.讨论:所有的固体都有形状和体积吗?3.交流:将分离物体的方法和理由与同学交流。
二、活动:“研究液体的主要性质”1.分组按研究固体的方法研究液体的主要性质。
2.各组互相交流、汇报。
教学过程拓展一、小结液体的主要性质(第三课时)引入一、课前讨论会1.谈论:不同液体的性质有哪些相同和不同?探究活动一、活动:“混合不同液体”1.猜想混合不同液体后会出现的现象。
2.试着混合不同的液体,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二、活动:“比较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1.准备典型的固体、气体和液体。
冀教小学科学四下册《6固体、液体和气体 》word教案
![冀教小学科学四下册《6固体、液体和气体 》word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52ce606580216fc700afdec.png)
(冀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物质的状态6. 固体、液体和气体课题6.固体、液体和气体类型新授课时三课时教学目标探究目标1.能正确地对周围常见的物体或物质进行分类。
2.能利用感官估测物体的质量或体积。
3.能归纳出固体、液体和气体的主要特点。
4.能设计两种以上的方法测量出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
情感目标1.对探究物质三态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
2.能将本组研究结果与其他小组交流。
知识目标1.能分别说出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点。
2.能说出同种物质不同状态的各个特点的差异。
教学方法复习巩固√现代教学√自主探究√记录汇报√创设情景√引导观察√分组合作√交流展示√启发引导√激发质疑√师生互动√表优励缺√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一、师出示几种不同状态的物体请生辨认1.引导观察。
(激发学习兴趣)探究活动一、活动:“给物体分类”1.观察课本插图。
2.对图中的物体和教师出示的物体分类。
3.举出更多固体、液体和气体。
二、活动:“研究固体的主要性质”1.制定研究计划。
(明确分工、认真观测、及时记录)2.说说注意事项。
3.分组研究几种固体的主要性质。
4.记录固体主要性质。
(完成课本上的表格)5.分组汇报,交流。
(说说用到哪些测量工具,如何测量)拓展一、准备黄豆、小米、沙等材料(第二课时)引入一、看看我们准备了哪些材料?探究活动一、活动:“混合、分离固体”1.混合黄豆、小米、沙等固体,再想办法将他们分离。
2.讨论:所有的固体都有形状和体积吗?3.交流:将分离物体的方法和理由与同学交流。
二、活动:“研究液体的主要性质”1.分组按研究固体的方法研究液体的主要性质。
2.各组互相交流、汇报。
教学过程拓展一、小结液体的主要性质(第三课时)引入一、课前讨论会1.谈论:不同液体的性质有哪些相同和不同?探究活动一、活动:“混合不同液体”1.猜想混合不同液体后会出现的现象。
2.试着混合不同的液体,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二、活动:“比较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1.准备典型的固体、气体和液体。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6. 固体、液体和气体-冀人版 (1)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6. 固体、液体和气体-冀人版 (1)](https://img.taocdn.com/s3/m/8af56369fad6195f312ba67d.png)
教学目标
1.知道物体有三种形态,能正确识别固体、液体和气体,知道三种形态的特点,了解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液体和气体没有固定的形状,可以流动。知道液体的表面在静止时一般会保持水平。
2.能通过观察自主识别固体、液体和气体,通过实验发现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点,比较它们的形状。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大胆质疑的习惯,以及热爱科学的情感。
生:想!
师:下面大家就分小组来研究一下吧。注意分工哦。
为了节约时间,小组内可再分工,分别研究固体、液体和气体并记录。
小组合作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小组汇报:
生:我们发现不管是木块、螺母还是石头都有自己固定的形状,固体是有固定形状的。
师:你真的很善于总结,这各小组的结论很正确:固体有固定的形状。(板书:有固定的形状)
三、回顾总结
师: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生回答,教师补充,进行总结。
师:同学们学到的知识真不少,给你们点赞。
四、拓展延伸
了解生活中人们如何确定墙上的两个点是否在一个水平面上。(考察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增强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
板书设计
固体、液体和气体
固体:有固定形状,不能流动
液体:液体表面——静止时——保持水平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物质世界领域的内容,教材主要通过三个活动展开,第一个是用感官识别固体、液体和气体,第二个是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三种形态的特点,第三个是通过实验发现液体的表面在静止时一般会保持水平,旨在让学生对物质的三种形态的有所了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三种物质形态的特点,能区分三种形态,知道液体的表面在静止时一般会保持水平。
生:对!
活动三:液体的特点。
四年级下册《固体液体和气体》上课学习上课学习教案冀教版
![四年级下册《固体液体和气体》上课学习上课学习教案冀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7786e60d76eeaeaad0f3305c.png)
四年级下册《固体、液体和气体》上课学习上课学习教案冀教版学习永无止境四年级下册《固体、液体和气体》教案冀教版教学目标:、能正确地对周围常见的物体或物质进行分类。
2、能够利用感官估测物体的质量或体积。
3、能正确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某一种物体的质量或体积。
4、能归纳出固体、液体和气体的主要特点。
5、能设计两种以上的方法测量出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
6、对探究物质三态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
7、能将本组研究结果与其他小组交流。
8、能分别说出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点。
9、能说出同种物质的不同状态的各个特点的差异。
0、能分别举例说出固体、液体和气体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教学重难点:重点: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比较、分类等多种方法探究三种常见物质状态的特性。
难点: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比较、分类等多种方法探究三种常见物质状态的特性。
教学准备:专业的学习学习永无止境常见物体的图片、纸、木块、棉球、橡皮、硬塑料、小米、豆、沙、天平、放大镜、记录表、烧杯、水槽、量筒、酒、果汁、牛奶、蜂蜜、酱油、汽水、水、注射器、水杯、乒乓球、橡皮泥。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今天我们来玩一个闯关游戏,闯过一关发一个通行证,闯过四关将获得智慧小组荣誉称号。
你们有信心吗?师:(出示百宝箱)这是百宝箱,里面有许多物体,你们能不能对他们进行分类,粘贴在响应的圈内。
(画在黑板上三个圈)学生分类开始,教师进行简单的评议,并对优胜者颁发通行证。
(二)学习新课:、研究固体的主要性质。
(1)师:第二关是为什么你们认为这些是固体呢?它有哪些性质?如果研究过程中有困难可以看一下老师发给大家的建议卡和记录表。
(2)学生研究,教师指导学生使用天平。
(3)学生汇报研究结果,教师学生进行评议,颁发通行证。
专业的学习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完整版)冀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固体、液体和气体》教学设计四年级科学小学教案
![(完整版)冀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固体、液体和气体》教学设计四年级科学小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9479ad2f60ddccdb38a056.png)
《固体、液体和气体》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河北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六课《固体、液体和气体》共两课时二、教材与学情分析:本课的导入部分安排根据物质的状态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活动,以此加深学生对三种状态物体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按照由易到难的顺序相继安排了三个探究活动,“研究固体的主要性质”、“研究液体的主要性质”、“比较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
通过探究活动引导学生对物质的三种形态有更深入的认识,从而对物质的三种状态有更加理性的认识。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分别说出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点。
2、能说出同种物质的不同状态的各个特点的差异。
(二)探究目标:1、能正确地对周围常见的物体进行分类。
2、能利用感官观测物体的质量或体积。
3、能正确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某一种物体的质量或体积。
4、能归纳出固体、液体和气体的主要特点。
5、能设计两种以上的方法测量出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对探究物质三态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
2、能将本组研究结果与其他小组交流。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比较、分类等多种方法探究三种常见物质状态的特性。
教学难点:能运用多种方法探究三种常见物质状态的特性并得出结论。
教学具准备:第一课时:课件、天平、磁铁、石头、海绵、木块、黄豆、小米、沙子、小刀、记录表、直尺、笔。
第二课时:天平、量筒、蜂蜜、酱油、水、酒精、牛奶、注射器、气球、勺、不规则石块、记录表、笔。
教学过程:一、动手实践、导入新课。
1、师示生活中几种常见物体,提出问题。
2、学生按照不同状态将物体分类,填写表格。
3、师生共同讨论圆圈表格中重叠部分的填法。
4、汇报填写结果。
5、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首先感受物质的多样性与丰富性。
引导学生将自己熟悉的物品分类,使他们对物质的三种形态有了深入的了解。
通过自身的实践,引起他们继续探究的兴趣,过渡到新课非常自然。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6 固体液体和气体| 冀教版(3)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6 固体液体和气体| 冀教版(3)](https://img.taocdn.com/s3/m/70d5c76952ea551811a68736.png)
第二单元第六课固体、液体和气体一.教学目标:科学知识技能目标1.能分别说出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点。
2.熟悉量筒和量筒上的刻度。
3.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体积。
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利用感官估测物体的体积。
2.能正确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某一种物体的体积。
3.能设计两种以上的方法测量出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对探究物质三态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
2.能将本组研究结果与其他小组交流。
3.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液体体积的测量和读数教学难点:学会用量筒测量液体和形状不规则的固体体积三.教学准备量筒,烧杯,小石块,沙子,浅盘等四.学情分析对于学生来说,《体积的测量》是学生首次接触到的测量的知识,虽然学生对平时的日常生活中的测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是并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
应该说学生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对“体积”有了一定的了解和兴趣,这是非常好的现象,教师应利用实验等手段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与积极性。
五.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谈话引入:同学们,你想知道哪些物体的体积呢?二、解疑合探师:你们想出了什么办法来测量其体积?生仔细观察并讨论:借助测量体积的工具。
学生第一次学习使用量筒(烧杯)教师示范并讲解1.看清它的单位、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值,把量筒平放在桌子上。
2.左手扶住量筒,右手慢慢地往量筒中注入液体。
3.接近示数时要仔细,尽量让液面平稳,读数时眼睛要与凹形液面中央最低处相平即平视。
4.记录数据记得带上单位。
生质疑:为什么读书是要平视?如果仰视或俯视对结果会造成什么影响?通过讨论得出,如果俯视读的数据比实际偏大;如果仰视度的数据比实际偏小。
师:同学们现在量取100ml的水?三、质疑再探师:测量不规则石块的体积小组讨论:你能用几种方法测量出它的体积。
将本组的测量方法和结果与同学交流,比一比,谁的方法更巧妙?方法一:向量筒里注入一定体积的水(估计淹没石块即可),记录示数,将系有细绳的石块顺着量筒壁轻轻滑入水里,再记录水的体积,两次水的体积差就是小石块的体积。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6 固体液体和气体| 冀教版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6 固体液体和气体| 冀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2fcf8e602d276a201292e33.png)
学生听老师的讲述
为了使这节课让我们学习的更精彩
2、知识回顾
3、探究新知
4、谈收获
5、整理仪器
6、布置作业
1.同学们想一想,根据物体的不同形状可以把物体进行分类,可分成几类?
我们既然学会了物体可以分成固体气体和液体三类。首先我们就来研究固体,再想我们常见的固体都是有什么?
2.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
本课采用实验的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从而达到完成和实现教学目标的任务,要积极发动学生勤于动脑,动手,积极思考的科学态度,掌握现代的科学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能对常见物体进行分类,利用感官估测物体的体积和质量能正确的使用测量工具。
过程与方法目标
勤于动手,实践操作,解决生活中的实例。
学生回答:固体都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学生思考后回答
学生思考回答
学生注意观看
学生来读液体的体积
学生操作
学生操作注意按要求
学生回答
学生操作,教师放手
学生回答
是为了更好的掌握科学知识
目的是让学生动手动脑和培养他们实验猜想的能力
为了让学生操作更完整
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板书设计
固体、液体和气体
物体的主要性质
固体都有一定的形状、体积、有一定的质量。液体和气体没有一定的形状,有一定的体积,会流动。
10.老师桌上的烧杯里有液体,看它有什么特点?它有形状吗?会流动吗?
11.教师示范:看老师是怎样把烧杯里的液体倒入量筒量的。谁来读一读液体的体积?找学生来读啊!
12.学生试一试吧!怎么到液体?
13.让学生来操作
14.谁说说液体有什么特点呢?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 第3单元 6《固体、液体和气体》名师教案 翼教版
![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 第3单元 6《固体、液体和气体》名师教案 翼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03ae4099a8114431b80dd823.png)
教学
方法
复习巩固
√
现代教学
√
自主探究
√
记录汇报
√
创设情景
√
引导观察
√
分组合作
√
交流展示
√
启发引导
√
激发质疑
√
师生互动
√
表优励缺
√
教
学
过
程
(第一课时)
引
入
一.师出示几种不同状态的物体请生辨认
1.引导观察。(激发学习兴趣)
探
究
活
动
一.活动:“给物体分类”
1.观察课本插图。
2。各组互相交流、汇报。
教
学
过
程
拓
展
一.小结液体的主要性质
(第三课时)
引
入
一.课前讨论会
1.谈论:不同液体的性质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探
究
活
动
一.活动:“混合不同液体”
1.猜想混合不同液体后会出现的现象。
2。试着混合不同的液体,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二。活动:“比较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
1.准备典型的固体、气体和液体。
2。对图中的物体和教师出示的物体分类。
3.举出更多固体、液体和气体。
二.活动:“研究固体的主要性质”
1.制定研究计划。(明确分工、认真观测、及时记录)
2。说说注意事项。
3。分组研究几种固体的主要性质。
4。记录固体主要性质。(完成课本上的表格)
5.分组汇报,交流。(说说用到哪些测量工具,如何测量)
拓展
2。通过式样比较它们的不同。
3。考虑怎样区别固体、液体和气体。
冀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六课固体液体气体电子教案
![冀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六课固体液体气体电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5168d30508763230121206.png)
1.每种物体是由哪些材料制成的?有什么用途?
2.所有的固体都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吗?
3.不同的固体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性质?
在学生进行观察研究的同时,要求小组内做好结果的记录工作。(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列出记录用的表格。)
(评价)教师要求小组将各自的研究结果向大家进行汇报,教师引导学生并总结出固体的一般性质。使学生明白不同的固体除了具有相同的性质之外,也有不同的性质存在,这也就是区别它们的基础。
(学生小组)讨论并在课堂上展示小组的方案。教师和其他同学对方案进行补充和评价。
接下来,我们来研究液体的主要性质。请同学们说出见过的液体,教师选择几种常见的液体让学生进行观察。
活动2:研究液体得性质
与活动1基本相似,不过这次观察研究的是液体的几个主要性质:请同学们观察液体的形状、流动性、透明性;测量它们的质量和体积等,并做好记录。在观察的同时,通过比较看看不同液体性质是不是完全一样?有什么不同?
首先,请同学们说说气体有哪些性质;然后对这些气体性质进行确定;最后是对不同物体主要性质进行比较,发现不同之处,找出相同的特点。
活动中,准备好所需仪器或工具,对具体的试验做好设计,对整个探究过程进行记录。
(想一想)比较了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你能说一说人们为什么对它们这样分类吗?
(教师)课堂总结
七、教学流程
常见物体形态的分类
固体
气体
液体
研究固体的性质
研究液体得性质
比较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
作业设计
(想一想)比较了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你能说一说人们为什么对它们这样分类吗?
板书设计
6.固体、液体和气体
固体的性质
液体得性质
比较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
小学科学冀教版四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固体、液体和气体》教案——第一课时
![小学科学冀教版四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固体、液体和气体》教案——第一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6842be49650e52ea5518985c.png)
小学科学冀教版四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固体、液体和气体》教案第一课时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地对周围常见的物体或物质进行分类。
2.能归纳出固体、液体和气体的主要特点。
3.对探究物质三态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
4.能分别举例说出固体、液体和气体在生产、生活中的用途。
二、过程与方法让学生认识固体和液体的性质,先对这两种相对直观的形态进行了解,然后再将它们和比较抽象的气体作比较,从而认识三大物质形态各自的性质和特点。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对探究物质三态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
2.能将本组研究结果与其他小组交流。
教学重点能说出物体的不同形态。
教学难点探究三种常见物质状态的特性。
教学方法探究法,讨论法,互动法。
课前准备课件资源,常见物体的图片,纸,木块,棉球,橡皮,硬塑料,小米,豆,沙,天平,放大镜,记录表,烧杯,水槽,量筒,酒,果汁,牛奶,蜂蜜,酱油,汽水,水,注射器,水杯,乒乓球,橡皮泥。
课时安排2课时。
第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石块、塑料瓶、橡皮、乒乓球、铁钉、水、酱油、蜂蜜、沙拉酱、牙膏等。
)生活中有许多物品,按照他们的状态可以分为固体、液体和气体,你能够将这些物体进行分类吗?二、新课学习(一)学习新课。
1.固体的主要性质。
师:今天我们来玩一个闯关游戏,闯过一关发一个通行证,闯过四关将获得智慧小组荣誉称号。
你们有信心吗?学生分类开始,教师进行简单的评议,并对优胜者颁发通行证。
师:(出示百宝箱)这是百宝箱,里面有许多物体,你们能不能对他们进行分类,粘贴在响应的圈内。
(画在黑板上三个圈)师:第一关是你们要怎么区分百宝箱里面的固体呢?同时它们又具备哪些性质?如果研究过程中有困难可以看一下老师发给大家的建议卡和记录表。
学生研究,教师指导学生使用天平。
学生汇报研究结果,教师学生进行评议,颁发通行证。
教师小结:固体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不易流动,不易被压缩。
师:第二关是把小米、豆、沙或木屑混合后,你们怎么能把他们分里出来,看哪个小组的方法多?学生讨论,操作,汇报。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6 固体液体和气体 冀教版 (4)
![四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6 固体液体和气体 冀教版 (4)](https://img.taocdn.com/s3/m/f9e02176fc4ffe473368abf0.png)
四年级科学下册《固体、液体和气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分别说出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点。
2、能说出同种物质的不同状态的各个特点的差异。
(二)探究目标:1、能正确地对周围常见的物体进行分类。
2、能利用感官观测物体的质量或体积。
3、能正确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某一种物体的质量。
4、能归纳出固体、液体和气体的主要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对探究物质三态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
2、能将本组研究结果与其他小组交流。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比较、分类等多种方法探究三种常见物质状态的特性。
教学难点:能利用天平测量较小物体的质量。
教学具准备:第一课时:天平、石头、橡皮、黑豆、小米、沙子、笔、橡皮泥、棒棒糖、小蛋糕。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谈话导入:天上鸟在飞,水里鱼在游,地上汽车在奔驰,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
这个世界里的物质以不同的状态存在于我们的周围。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些物质状态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20页,观察图中都有那些事物?我们如何给它们分类呢?自己先尝试完成书上的表格。
2、小组同学之间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
3、教师指导,检查分类结果。
(三)、小组合作进一步探究固体的性质。
师:今天老师带来好多宝贝,下面请三位同学帮老师发一下。
这些宝贝的包装可不许打开,不能偷吃,下节课咱们还要用。
师:请同学们把其中的固体找出来,放在桌子的中间。
生:合作完成。
师:请同学们根据选出的固体完成课本21页的表格,质量一栏先空着。
生:合作完成。
(四)、用托盘天平量选出固体的质量。
1、教师讲解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并演示一次。
2、对于完成较快、配合默契,爱护实验器材的小组将获得智慧小组荣誉称号。
完成以后请举手。
3、交流实验结果。
4、整理实验器材。
(五)课堂小结1、完成22页思考题2、教师小结:固体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不易流动,不易被压缩。
(六)拓展应用师:昨天老师不小心把小米、黑豆和沙子混到一块儿了,你们怎么能帮老师想办法把他们分离出来吗?看哪个小组的方法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 究 活 动
拓 一.试着用几种方法测量石块的体积。 展 板书 设计 6.固体、液体和气体 固体
气体
液体
2
固体、液体和气体
探究目标 教学 目标 情感目标 1.能正确地对周围常见的物体或物质进行分类。 2.能利用感官估测物体的质量或体积。 3.能归纳出固体、液体和气体的主要特点。 4.能设计两种以上的方法测量出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 1.对探究物质三态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 2.能将本组研究结果与其他小组交流。 1. 能分别说出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点。 2. 能说出同种物质不同状态的各个特点的差异。 √ √ √ 现代教学 引导观察 激发质疑 √ √ √ 自主探究 分组合作 师生互动 √ √ √ 记录汇报 交流展示 表优励缺 √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探 究 活 动 教 学 过 拓 展
拓 一.小结液体的主要性质 展 教 (第三课时)
1
学 过 程
引 一. 课前讨论会 入 1.谈论:不同液体的性质有哪些相同和不同? 一.活动: “混合不同液体” 1.猜想混合不同液体后会出现的现象。 2。试着混合不同的液体,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二。活动: “比较固体、液体和气体的性质” 1.准备典型的固体、气体和液体。 2。通过式样比较它们的不同。 3。考虑怎样区别固体、液体和气体。
知识目标 教学 方法 复习巩固 创设情景 启发引导
(第一课时) 引 入 一.师出示几种不同状态的物体请生辨认 1.引导观察。 (激发学习兴趣) 一. 活动: “给物体分类” 1.观察课本插图。 2。对图中的物体和教师出示的物体分类。 3.举出更多固体、液体和气体。 二.活动: “研究固体的主要性质” 1.制定研究计划。 (明确分工、认真观测、及时记录) 2。说说注意事项。 3。分组研究几种固体的主要性质。 4。记录固体主要性质。 (完成课本上的表格) 5.分组汇报,交流。 (说说用到哪些测量工具,如何测量) 一.准备黄豆、小米、沙等材料 (第二课时) 程 引 入 探 究 活 动 一. 看看我们准备了哪些材料? 一.活动: “混合、分离固体” 1.混合黄豆、小米、沙等固体,再想办法将他们分离。 2。讨论:所有的固体都有形状和体积吗? 3.交流:将分离物体的方法和理由与同学交流。 二.活动: “研究液体的主要性质” 1.分组按研究固体的方法研究液体的主要性质。 2。各组互相交流、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