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剂的正确使用 ppt
84消毒液配置及使用方法ppt课件

▪ 84消毒液是一种以次氯酸钠为主的高效消毒 剂,无色或淡黄色的液体,有效氯含量5.5~ 6.5%,具有广谱、高效、低毒的特点。对金 属有腐蚀性,对织物有漂白作用,消毒液不 稳定,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酸碱度、温度、 有机物是影响消毒效果的主要因素。为常用 的含氯消毒剂。
➢适用范围 ➢消毒方法 ➢配制方法及比例 ➢注意事项
▪ 2、84消毒液的漂白作用与腐蚀性较强,最好不要用于衣物 和铁制物品的消毒,必须使用时浓度要低,浸泡的时间不要 太长。
▪ 3、84消毒液是一种含氯消毒剂,而氯是一种挥发性的气体, 因此盛消毒液的容器必须加盖盖好,否则达不到消毒的效果。
▪ 4、不要把84消毒液与其他洗涤剂或消毒液混合使用,因为 这样会加大空气中氯气的浓度而引起氯气中毒。
或容器中,用手轻轻搅动,消毒液配制完成。 ▪ 3、分别喷洒或擦拭、浸泡可能 ▪ 4、30分钟后,将消毒物品在清水下冲洗干净,在指定的
地方进行晾晒。 ▪ 5、脱去手套,消毒完成。
量具使用及84消毒液配制方法
▪
一、量具
▪
4升(4000毫升)容器
▪
500毫升量杯
▪
二、84消毒液配制
▪
以有效氯含量为50—60克/L(5.0-6.0%)的84消毒液为例,分别配
此课件下载可自行编辑修改,供参考! 感谢您的支持,我们努力做得更好!
一、消毒方法:
采用浸泡、擦拭,喷洒,拖洗消毒。
三、配置方法及比例
▪ 欲配制药液浓度x欲配制药液数量/原药含量=所需原药量 ▪ 欲配制数量-所需原药量=加水量 ▪ 1、按照配制比例,在消毒桶或容器中加入所需水量。 ▪ 2、配戴手套,用量杯量取所需要的84消毒液倒入消毒桶
制有效氯含量为250mg/L、500mg/L、1000mg/L的84消毒液。
消毒剂的使用及注意事项PPT课件

3、其他含氯Biblioteka 毒剂按说明使用。• (三)过氧乙酸 属高效消毒剂,要求原液浓度为16%-20%
• (1)喷洒发;对一般污染表面用0.2%-0.4%(2000-4000mg/L),作用30min-60min; • • (2)熏蒸法;将过氧乙酸置耐腐蚀容器内加热熏蒸消毒。用量可按1-3g/m3计算,当室温
.
2.“84”消毒液或含氯消毒剂
“84”消毒液原液有效含氯量不少于5%,为中效消毒液,高浓度(≧667mg/L)时为高消毒剂。
1、使用方法;
(1)浸泡法;对一般细菌繁殖体污染物品,用含有效氯500mg/L作用10min以上,对分枝杆菌和致病性芽 孢菌污染物品,用含有效氯2000-5000mg/L作用30min以上。
.
(6)有机物可消耗消毒剂中有效氯,降低其杀菌作用,应提高使用浓度或延长作用时间。
二, 含氯消毒液
• 万金泡腾消毒片(二氯异氰尿酸)每片含有效氯500mg,
• 取1片放入装有800ml水的容器内,5-10分钟后泡腾片会自己溶解,稍搅拌即成有效氯600mg/L的 消毒液;
• 1、消毒时应全面、彻底,不留死角。
2、注意事项:
(1)“84”消毒液不稳定,易挥发,应于阴凉、干燥处密封保存; (2)配置使用时应测定有效含氯量,并现用现配; (3)浸泡消毒物品时应将待消毒物品浸没于消毒液内,加盖,且在有效期内使用(有效期为3个月); (4)消毒剂有腐蚀和漂白脱色、损坏的作用,不应作有色织物的消毒; (5)浓度高对皮肤、黏膜有刺激性和氯臭味,配制时应戴口罩和手套;
• 2、使用方法:
•
医疗器械灭菌:2%戊二醛加盖浸泡10h; 医疗器械消毒:2%戊二醛加盖浸泡一般10~45min;
• 3、注意事项
PPT常见消毒液使用及配制掌握后减少院内感染

季铵盐消毒液对金属有腐蚀性,需 避免与金属长时间接触;不能与肥 皂等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混用。
03
消毒液配制方法与技巧
配制前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了解消毒液的种类、浓度、使 用范围及有效期
准备好所需的消毒液、稀释液 、量筒、搅拌棒等工具和材料
确保操作环境清洁、干燥,避 免污染
穿戴好防护用品,如手套、口 罩等
加强培训和监督
定期监测和评估
对医护人员进行消毒液使用培训,提高其 规范使用意识;同时加强监督,确保消毒 液使用符合规范。
定期对使用中的消毒液进行监测,确保其 有效性;对院内感染情况进行定期评估, 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
05
医护人员操作规范与培训
医护人员手卫生规范
手卫生的重要性
医护人员手是医院内感染的主要传播媒介之一,保持手卫生是预防 和控制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方便、最经济的方法。
03
加强消毒液的规范使用,有助于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和医
护人员的安全。
正确使用消毒液降低院内感染率
选择合适的消毒液
规范配制和使用
根据不同场合和需求,选择具有广谱杀菌 效果、稳定性好、刺激性小的消毒液。
按照消毒液说明书规范配制,确保有效浓 度和作用时间;使用时注意个人防护,避 免消毒液对人体造成伤害。
适用范围
注意事项
适用于环境、物体表面、医疗器械的 消毒。
过氧化物消毒液不稳定,需现配现用 ;不能与还原性物质混用。
使用方法
将过氧化物消毒液与水按一定比例稀 释后,喷洒或擦拭在需要消毒的部位 。
季铵盐类消毒液使用方法
适用范围
适用于皮肤、黏膜、环境、物体 表面的消毒。
常用消毒剂的分类、配制及使用ppt演示幻灯片

目录
• 目录 • 消毒剂概述 • 常用消毒剂的分类 • 消毒剂的配制方法 • 消毒剂的使用方法 • 消毒剂的安全与防护 • 消毒剂的未来发展
01
目录
1. 常用消毒剂分类
醇类消毒剂
酚类消毒剂 醛类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2. 消毒剂的配制
的危害。
消毒剂的创新与研发
新型复合消毒剂
通过不同消毒剂的复配,发挥各自优势,提高消毒效果和稳定性 。
智能型消毒剂
利用纳米技术、缓释技术等,实现消毒剂的智能化和长效性。
天然消毒剂
从天然植物中提取有效成分,制备成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的消 毒剂。
消毒剂的应用前景展望
01
02
03
04
医疗卫生领域
在手术室、病房、医疗器械等 医疗卫生场所广泛应用,保障 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
近代消毒剂
现代消毒剂
在古代,人们已经开始使用一些具有消毒 作用的物质,如醋、石灰等,来进行消毒 。
到了近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开 始研制出更加有效的消毒剂,如漂白粉、 来苏水等。
现代消毒剂种类繁多,包括高效、广谱、 低毒、环保等特点的消毒剂,如含氯消毒 剂、过氧化物类消毒剂等。
消毒剂的分类与特点
02
消毒剂概述
消毒剂的定义与作用
01
消毒剂定义
02
消毒剂作用
消毒剂是指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使其达消毒或灭菌要求的制 剂。
消毒剂可以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要 求,将病原微生物消灭于人体之外,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达到控 制传染病的目的。
消毒剂的发展历程
常用消毒剂的使用方法ppt

-
常用的化学消毒剂
分 名 浓度 类称
适应范围
使用方法
灭环 菌氧 剂乙
烷
800-1000mg/L
各种精密仪器、内镜、腔镜、导管、纸张、 塑料制品、橡胶制品、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 品等
灭菌:6小时
高含
效氯
消消
毒
毒 剂
有效氯: 500mg/L 200-5000mg/L 10000mg/L
-
感染手术后的消毒处理
工作人员的处理:工作人员脱去手术衣,手套以后用碘伏或 含氯消毒液浸泡双手以后,在手术间门口更换清洁拖鞋方能 出室,并沐浴更换口罩帽子。
手术器械、物品处理:手术器械应先经过有效消毒后再清洗 灭菌,实行双消毒制度.即:消毒,清洗,灭菌。
污染布类的处理:先用有效氯浸泡后再灭菌,清洗,灭菌。 有条件的可以使用一次性布类.
醋酸氯乙定0.20.002W/V 戊二醛0.08-0.008W/V
医疗场所,公 共场所及各种 物品表面及环 境消毒(此品 不作为空气消 毒)-
喷洒
常用的灭菌方法
压力蒸汽灭菌法: 压力:102.9KPa,温度121,灭菌时间为20-30分 钟 压力:205.8KPa,温度131,灭菌时间为6-9分钟
干热灭菌:烧灼、干烤
-
高压灭菌标准
灭菌标准:无菌包清洁干燥,包装完整,无破损, 化学指示胶带变色。
-
手术室常用的消毒方法
地面消毒:用1000mg/L的含氯制剂水拖地,作用时间一 般为30分钟;如果为肝炎病人或者为传染病人是用 2000mg/L的含氯制剂拖地,作用时间一般为60分钟。
物体表面消毒:一般用200mg/L的含氯制剂喷洒墙面,作 用时间一般为30分钟以上。
常用消毒剂分类及消毒方法ppt课件

食品加工行业使用要求
1 2 3
食品级消毒剂 必须选用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消毒剂,如食品级 次氯酸钠等。使用时需注意浓度和残留问题,避 免对食品造成污染。
加工器具消毒
对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刀具、砧板等器具进行 定期消毒,可采用煮沸、蒸汽或食品级消毒剂浸 泡等方法。
生产环境消毒 定期对食品加工车间、仓库等环境进行消毒,可 采用喷雾、擦拭等方式,注意避免对食品原料和 成品造成污染。
常用消毒剂分类及消 毒方法ppt课件
目录
• 消毒剂基本概念与重要性 • 常用消毒剂分类介绍 • 各类消毒剂适用场景与注意事项 • 正确使用各类消毒剂方法指导 • 安全性评价与环境保护考虑 • 总结回顾与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01
消毒剂基本概念与重要性
消毒剂定义及作用原理
消毒剂定义
消毒剂是指能够杀灭或去除外环境 中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要 求的制剂。
公共场所和交通工具消毒策略
公共场所消毒 对商场、超市、学校等公共场所的地面、墙面、门把手等 高频接触部位进行定期消毒,可采用喷雾、擦拭等方式。
交通工具消毒
对公交车、地铁、火车等交通工具的座椅、扶手、门窗等 部位进行定期消毒,注意选择刺激性小、易挥发的消毒剂。
空气消毒
对密闭空间如电梯轿厢、候车室等进行空气消毒,可采用 紫外线灯或空气消毒机等方式,注意人员要离开消毒区域。
醛类消毒剂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使用方法
醛类消毒剂包括甲醛、戊二醛等,主要用于医疗器械、精密仪器等物品的消毒。使 用时需将待消毒物品放入密闭容器内,加入适量消毒液,采用熏蒸或浸泡等方式进 行消毒。
注意事项
醛类消毒剂有刺激性气味,对眼睛和呼吸道有刺激性,使用时需在通风良好的环境 下进行,并佩戴防护用具。同时,醛类消毒剂对皮肤有刺激性,使用后需及时清洗。
《消毒技术规范》课件

质量控制
通过定期培训和内部检测,提高消毒操作规范性和 效果,保障消毒质量。
医疗机构消毒管理制度
1
制度要求
制定日常消毒管理制度,设置消毒点位,建立消毒档案,并定期对员工进行消毒 培训。
2
消毒质量控制
通过标准化操作、日常检测和巡视等方式,保障消毒所用剂量、时间和方法的正 确性和效果。
3
应急处理措施
建立应急处理机制,对感染疫情等突发事件做好消毒和防控措施。
手卫生和消毒的重要性和流程
手卫生
养成勤洗手、少碰口、鼻、眼的好习惯,对预防感 染病非常有效。
消毒
手部消毒和表面消毒是预防感染病传播的重要环节, 可以使用洗手液或手部消毒剂进行消毒。
医疗机构无菌操作室的消毒规范
1 摆放物品
无菌操作必须在无菌室内 进行,只摆放符合无菌要 求的物品。
2 手部消毒要求
必须按规定使用手套,做 到随时随地保持手部清洁 和消毒。
高温、高压灭菌技术的原理和操作
1
原理
通过高温高压灭菌,破坏细胞核酸和结构蛋白,有效杀灭细菌、病毒、真菌等各 种病原微生物。
2
操作步骤
洗涤物品-装入灭菌器-加入适量水-设定参数-加热加压-灭菌完成。
化学消毒剂的质量评价指标
1 有效物质含量
确定消毒剂中有效成分含 量,保证消毒效果。
2 PH值
3 易挥发性有机物
1
原则
选择合适的消毒方法、消毒剂和消毒器械,
物理消毒
2
量力而行,保证消毒效果,不应盲目提高 消毒强度。
高温、高压、紫外线等,适用于耐高温、
不易变形的物品和表面。
3
化学消毒
主要包括氯系、醛类、过氧化氢、二氧化 氯等,可应用于各种物品和表面的消毒。
常用消毒剂的使用方法PPT课件

使用方法
将含氯类消毒剂按照一定比例稀释后 ,均匀喷洒或擦拭在待消毒物品表面 ,作用一定时间后,用清水擦拭干净 。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适用范围
主要用于空气、环境、医疗器械 等的消毒。
使用方法
将过氧化物类消毒剂按照一定比 例稀释后,通过喷雾、熏蒸等方 式进行消毒,作用一定时间后,
通风换气。
注意事项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不稳定,易分 解产生氧气,使用时需现配现用 ;不能与还原性物质混用;对眼 睛和皮肤有刺激性,需做好个人
常用消毒剂的使用方 法PPT课件
目 录
• 消毒剂概述 • 使用方法与技巧 • 注意事项与误区 • 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演示 • 总结与展望
01
消毒剂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消毒剂是用于杀灭或抑制微生物 生长繁殖的化学或物理因子。
分类
根据作用机制和化学成分,消毒 剂可分为氧化剂、酚类、醇类、 季铵盐类、含氯消毒剂等。
通风换气
在使用消毒剂时,应保持室内 通风换气,避免长时间密闭环 境导致有害气体浓度过高。
妥善处理废弃物
使用过的消毒剂包装瓶等废弃 物应妥善处理,避免对环境造
成污染。
注意存放安全
消毒剂应存放在儿童触及不到 的地方,避免误食或误用导致
安全事故发生。
04
案例分析与实践操作演 示
家庭环境中常用消毒剂选择及使用方法
很多人对消毒剂的正确使用方法、剂量、浓度等 缺乏了解,容易造成使用不当或误用。
3
消毒剂对人体和环境的影响
部分消毒剂对人体和环境存在一定的危害,如刺 激性气味、皮肤刺激、环境污染等。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绿色环保消毒剂将更受欢迎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未来绿色环保、无毒无害的消毒剂 将更加受到人们的青睐。
常用消毒剂的使用ppt课件

四、醇类类消毒剂(含乙醇、异丙醇、 正丙醇,或两种成分的复方制剂
• 3、注意事项: • a醇类易燃,不应有明火; • b不应用于被血、脓、粪便等有机物严重污 染表面的消毒; • c用后应盖紧,密闭,置于阴凉处保存; • d醇类过敏者慎用。
五、煮沸消毒:
• 1、适用消毒:适用于金属、玻璃制品、餐饮具、 织物或其他耐热、耐湿物品的消毒。 • 2、使用方法:将待消毒物品完全浸没水中,加热 污水沸后维持≥15min。 • 3、注意事项: • a从水沸腾时开始计消毒时间,中途加入物品应重 新计时; • b消毒物品应保持清洁,所消毒的物品应全部浸没 于水中,可拆卸物品应拆开; • c高海拔地区,应适当延长煮沸时间; • d煮沸消毒用水宜使用软水
• 2、微波消毒:
• 微波是一种频率高、波长短、穿透性强的 电磁波,一般使用的频率为2450MHz,可杀 灭包括芽孢在内的所有微生物。微波可用 于医疗机构低度危险性物品和中度危险性 物品的消毒如餐饮具的消毒。微波消毒的 物品应浸入水中或用湿布包裹。 • 品的使用说明或指导手册。
七、其他消毒灭菌方法:
• 1、过滤除菌:
• 过滤除菌是将将消毒的介质,通过规定孔 径的过滤材料,以物理阻留等原理,去除 气体或液体中的微生物,但不能将微生物 杀灭,可用于医疗机构低度危险性物品和 中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主要用于空气净 化,以及不适用于压力蒸汽灭菌的液体过 滤除菌。
七、其他消毒灭菌方法:
过滤除菌是将将消毒的介质通过规定孔径的过滤材料以物理阻留等原理去除气体或液体中的微生物但不能将微生物杀灭可用于医疗机构低度危险性物品和中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主要用于空气净化以及不适用于压力蒸汽灭菌的液体过滤除菌
常用消毒剂的使用ppt课件

存放要求
将消毒剂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 高温环境。同时,应注意将消毒剂放在儿童触及不到的地方, 避免误食或误用。
使用期限
注意消毒剂的使用期限,过期的消毒剂应及时处理,不应再 使用。
02
各类消毒剂使用方法详解
醇类消毒剂使用方法
01
02
03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一般物体表面、手 部和皮肤消毒等。
解决方案
在使用消毒剂前,了解使用者的过敏史,如有过敏风险,应更换其他类型的消毒剂; 发生过敏反应时,立即停止使用消毒剂,将患者移至通风良好处,必要时进行紧急 救治。
其他可能遇到问题和解决方案
问题1
消毒剂长时间未使用导致过期。
解决方案
定期检查消毒剂的保质期,及时更换过期产品;对于易过 期的消毒剂,应控制采购量,避免浪费。
过氧化物类消毒剂
醛类消毒剂
如过氧化氢、过氧乙酸等,具有强氧化性, 可杀灭各种微生物。
如甲醛、戊二醛等,可杀灭细菌繁殖体、芽 孢、病毒和真菌等多种微生物。
适用范围与选择依据
适用范围
不同类型的消毒剂适用于不同的环境和物品消毒。如醇类消毒剂适用于皮肤、手、物品表面及小件物品的消毒; 含氯消毒剂适用于地面、墙面、物品表面、餐具、水等的消毒;过氧化物类消毒剂适用于空气、物品表面、耐腐 蚀物品的消毒等。
先消毒清洁部位,再消 毒污染部位;从高处到 低处,从内到外进行消
毒。
注意事项
消毒过程中要保持通风, 避免消毒剂气味对人体
造成不适。
后续处理及储存要求
后续处理
01
消毒后应用清水擦拭或冲洗干净,避免消毒剂残留对物品或人
体造成损害。
储存要求
02
培训课件-消毒剂配制和使用

06 培训总结与考核
培训内容回顾与总结
消毒剂基础知识
介绍了消毒剂的种类、作用原理、使用范围 等基础概念。
消毒剂配制方法
详细讲解了不同类型消毒剂的配制方法,包 括原料选择、比例调配、操作步骤等。
消毒剂使用技巧
指导学员如何正确使用消毒剂,包括个人防 护、消毒对象处理、消毒时间控制等。
消毒效果评价
介绍了消毒效果的评价指标和方法,帮助学 员了解消毒效果的评价标准。
配制步骤与注意事项
按照配方比例准确称量
根据消毒剂的配方,按照比例准确称 量所需的原料。注意要使用精确的量 具,确保原料的准确加入。
充分搅拌均匀
使用搅拌棒等工具充分搅拌配制好的 消毒剂,确保各种原料充分混合均匀 。搅拌时间一般为10-15分钟。
将原料加入配制容器中
将称量好的原料依次加入配制容器中 。注意要先加入稀释剂,再加入消毒 剂原液,最后加入稳定剂等其他原料 。
检查配制质量
在配制完成后,要对消毒剂进行检查 ,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可以通过观 察颜色、闻气味、测量pH值等方法进 行判断。
配制过程中的安全防护
穿戴防护用品
在配制消毒剂时,必须穿戴好防 护手套、口罩等防护用品,避免 原料对皮肤和呼吸系统的刺激和
伤害。
注意通风换气
在配制过程中要保持室内通风良好 ,避免原料挥发对空气造成污染。 同时要注意防止火源和静电引起的 火灾和爆炸事故。
培训课件-消毒剂配制和使用
汇报人:XX
目录
• 消毒剂基础知识 • 消毒剂的配制方法 • 消毒剂的使用方法 • 消毒剂的存储与管理 • 消毒剂配制与使用实践案例 • 培训总结与考核
01 消毒剂基础知识
消毒剂的定义与分类
消毒剂的正确使用

06 安全存储、运输和处置要 求解读
危险货物分类储存原则及条件说明
分类储存
根据消毒剂的性质、危险等级和相容性,将其分类储存在不同的仓 库或储存区域。
储存条件
确保消毒剂储存在干燥、阴凉、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火源、热源 和直接阳光照射。同时,要防止泄漏、溢出和损坏包装。
标识明确
在储存地点设置明显的标识牌,标明消毒剂的名称、性质、危险等级 和应急处理措施等信息。
员的安全保障水平。
正确佩戴、摘取和处理个人防护用品方法
在佩戴防护用品前,应仔细 检查用品的完好性和有效期 ,确保其符合使用要求。
在摘取防护用品时,应避 免触摸用品的外表面,以 免受到污染。
ABCD
按照正确的顺序和方法佩 戴防护用品,确保每个部 位都得到充分保护。
使用后的防护用品应及时处理 ,如清洗、消毒或废弃等,避 免二次污染和交叉感染的风险 。
公共用品消毒
如毛巾、餐具、床上用品等公共用 品必须一客一换,清洗消毒后方可 使用。
办公环境日常清洁和预防性消毒方案
日常清洁
办公环境应保持整洁,定期清理 垃圾,除尘除垢,保持空气清新。
高频接触表面消毒
如电脑键盘、鼠标、电话、桌面 等应每天清洁消毒一次,可使用 含氯消毒剂或酒精湿巾进行擦拭。
公共区域消毒
04 医疗卫生机构感染控制实 践分享
医疗机构内部环境特点分析
高风险区域识别
环境卫生状况
如手术室、产房、重症监护室等,这 些区域的患者感染风险较高。
医疗机构的环境卫生状况直接影响感 染的发生和传播。
人流、物流特点
医疗机构内人员流动频繁,物品流通 复杂,易导致交叉感染。
针对性感染控制策略和操作流程
消毒剂的正确使用
消毒剂的正确使用ppt课件

消毒剂的正确使用ppt课件目录CONTENCT •消毒剂概述•消毒剂正确选用•消毒剂使用方法与技巧•消毒剂使用注意事项•常见误区及纠正方法•总结与展望01消毒剂概述定义与分类定义消毒剂是指用于杀灭或抑制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化学药物或生物制剂。
分类根据作用机制和化学成分,消毒剂可分为氧化剂、酚类、醇类、醛类、表面活性剂、卤素类、过氧化物类、含氯消毒剂等。
消毒剂的作用机制破坏细胞膜通过破坏微生物的细胞膜结构,使细胞内容物外泄,从而达到杀灭微生物的目的。
干扰代谢通过干扰微生物的代谢过程,如抑制酶活性或阻断代谢途径,使微生物无法正常生长繁殖。
蛋白质变性通过与微生物蛋白质结合,使其发生变性、凝固,导致微生物死亡。
80%80%100%如过氧乙酸、过氧化氢等,具有强氧化作用,可杀灭各种微生物,但不稳定且易分解。
如来苏儿、煤酚皂溶液等,对细菌繁殖体有杀灭作用,但对芽孢和病毒效果较差。
如乙醇、异丙醇等,对细菌繁殖体有较强的杀灭作用,常用于皮肤消毒和医疗器械消毒。
氧化剂酚类醇类醛类表面活性剂卤素类如新洁尔灭、洗必泰等,可降低微生物表面张力,破坏其细胞膜结构,从而达到杀灭微生物的目的。
如漂白粉、碘酒等,通过释放卤素原子与微生物蛋白质结合,使其变性死亡。
如甲醛、戊二醛等,对细菌繁殖体、芽孢和病毒均有较强的杀灭作用,但刺激性较大。
过氧化物类如过氧化氢银离子消毒剂等,通过释放过氧化氢和银离子协同作用杀灭微生物。
含氯消毒剂如84消毒液、漂白粉等,在水中产生次氯酸根离子(OCl-),具有强氧化性,可杀灭各种微生物。
02消毒剂正确选用010203轻度污染中度污染重度污染根据污染程度选择选择低效消毒剂,如季铵盐类、胍类消毒剂等。
选择中效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
选择高效消毒剂,如戊二醛、过氧化氢等。
选择对金属无腐蚀性的消毒剂,如75%乙醇、1%聚维酮碘等。
金属器械塑料、橡胶制品玻璃器皿选择对塑料、橡胶无腐蚀性的消毒剂,如0.1%苯扎溴铵、0.5%过氧乙酸等。
常用消毒剂配制及使用15页PPT

课后作业
1.写出实习报告 2.掌握常用消毒剂的配制方法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技能训练20 常用消毒剂配制及使用
实训目标
✓ 通过本次实训,使学生掌握消毒剂的配制方
法和养殖场的常用消毒方法
仪器材料
待选消毒药品新鲜生石灰、粗制氢氧化钠、碳酸钠、来 苏儿、福尔马林、高锰酸钾、百毒杀、消毒灵等,量筒、 天平或台秤、盆、桶、缸、搅拌棒、橡皮手套、电炉。 待消毒畜舍、喷雾器、喷枪,清扫及洗刷等工具,高筒 靴、工作服、口罩、毛巾、肥皂等
5.漂白粉乳剂及澄清液
✓ 在漂白粉中加入少量水,充分搅成稀糊状,然后按所需浓
度加入全部水(25℃左右温水)。
✓ 20%漂白粉乳剂:比例按1000mL水加漂白粉200g(含有效
氯25%)的混悬液。
✓ 20%漂白粉澄清液:20%漂白粉乳剂静置后上液即为澄清
液,使用时稀释成所需浓度。
6.10%福尔马林溶液
常用消毒剂配制及使用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方法步骤
(一)配制要求 (二)配制方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消毒剂种类和使用方法PPT课件

.
8
紫外线与射线灭菌法
2.电离辐射:高速电子、X射线和γ射线等在足够剂量时, 对各种细菌均有致死作用。其机制在于产生游离基,破坏 细菌DNA。电离辐射常用于大量一次性医用物品。
3.微波:波长1mm-1m 食品、非金属器械、实验室等用品灭 菌。
.
9
◆滤过除菌法
1.滤菌器 薄膜滤菌器硝基纤维素膜 玻璃滤菌器 石棉滤菌器 素陶瓷滤菌器
.
18
醛类消毒剂
甲醛 戊二醛 邻苯二甲醛
.
19
过氧化物类
• 环氧已烷 • 过氧乙酸 • 过氧化氢 • 二氧化氯
.
20
含氯消毒剂
含氯消毒剂是以有效氯为主要杀菌成 分的消毒剂,分为
有机含氯消毒剂 无机含氯消毒剂
.
21
含氯消毒剂常用成分
成分名
分子(结构)式
有效氯 成分名
含量(%)
无机含氯消毒剂 次氯酸钙 次氯酸钠 次氯酸锂 三合二
主要用于不耐高温的血清、毒素和抗生素等。 2.空气除菌采用生物结晶技术
.
10
消毒
• 消毒 disinfection
– 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 的处理。
• 消毒剂 disinfectant
– 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使其达消毒或灭菌要求 的制剂。
– ——摘自《消毒技术规范》(2008版)
防腐:防止或抑制细菌生长繁殖的方法,细菌一般不死亡。
.
4
概念的鉴别
• 消毒——相对的,不一定达到无菌的要求 • 灭菌——绝对的,一定达到无菌的要求
.
5
灭菌
用理化方法杀死一定物质中的微生物的微 生物学基本技术。
消毒液的使用及配制ppt完整版

STEP 03
如出现头晕、恶心等中毒 症状,应立即停止使用消 毒液,移至通风良好处, 并及时就医。
如消毒液不慎溅入眼睛, 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并及时就医。
安全标识与存放
消毒液应存放在儿童触及不到 的地方,并加锁保管。
存放消毒液的容器应贴有明显 的安全标识,标明名称、浓度 、危险性等信息。
定期对存放的消毒液进行检查 ,确保其有效性及安全性。
消毒液可以杀死所有病毒和细菌吗?
答:不同种类的消毒液对病毒和细菌的杀灭效果不同,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适 合的消毒液。同时,病毒和细菌也有不同的抵抗能力,因此无法保证消毒液可以 杀死所有病毒和细菌。
常见问题解答
消毒液对人体有害吗?
分类
根据作用机制和化学成分不同,消毒液可分为氧化剂、酚类、醇类、季铵盐类、含氯消 毒剂等。
消毒液的作用
杀灭病原微生物
去除异味
消毒液能够破坏病原微生物的细胞壁 、细胞膜或核酸等结构,导致其死亡 ,从而达到消毒的目的。
部分消毒液具有去除异味的作用,能 够改善环境和物品的卫生状况。
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
消毒液能够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 殖,降低其数量和活性,减少对人体 和环境的危害。
追溯与召回
对已销售的不合格品进行 追溯,及时召回并处理, 防止对消费者造成危害。
Part
06
消毒液的选购与使用建议
选购注意事项
确认消毒对象
根据需要消毒的物品或环 境,选择适合的消毒液类 型。
查看产品标签
仔细查看产品标签,了解 消毒液的成分、浓度、使 用范围等信息。
选择正规品牌
购买来自正规渠道、有良 好口碑的品牌,确保产品 质量和安全性。
常见消毒液类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使用方法:擦拭、浸泡、喷洒。
-
15
过氧化氢
(1) 概述:过氧化氢属高效消毒剂,具有广谱、高 效、速效、无毒、对金属及织物有腐蚀性,高浓度 刺激性大、受有机物影响很大,纯品稳定性好,稀 释液不稳定等特点。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丙烯酸树脂制成的外科埋植物, 隐形眼镜、不耐热的塑料制品、餐具、饮水等消毒 和口腔含漱、外科伤口清洗。
物体表面,水和空气均可采用紫外线消毒 。
-
5
紫外线消毒
(注意事项)
(1) 消毒使用的紫外线是 C 波紫外线,杀菌作用最 强的波段是 250nm~270nm。
(2) 制备紫外线消毒灯,应采用等级品的石英玻璃 管。
(3) 紫外线消毒灯可以配用对紫外线反射系数高的 材料(如抛光铝板)制成的反射罩
-
6
紫外线消毒
(3)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不耐热的医疗器械和精密仪 器等消毒与灭菌;
(4) 不适于空气熏蒸或气溶胶喷洒消毒;
(5) 不适于食饮具消毒。
-
14
过氧乙酸
(1) 概述:过氧乙酸属灭菌剂,具有广谱、高效、 对金属及织物有腐蚀性,刺激性大、受有机物 影响大,稳定性差等特点;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耐腐蚀物品等的消毒与灭菌;
明,浓度过高、过低
6,消毒效果的影响因素不清 强度、时间、温度、湿度、pH、有机物等
7, 纯天然误区
-
2
消毒与灭菌的方法
物理法:
压力蒸汽、干热(烤箱)、电离辐射、微波、 紫外线、红外线、超声波、等离子体、强光、过滤 除菌、机械去除等。 化学法:
使用各种消毒剂。
-
3
化学消毒
气体消毒剂:
甲醛气体消毒
-
12
臭氧
臭氧的用途: (1) 水的消毒; (2) 物品表面消毒:饮食用具、理发工具、食品加 工用具、瓜果蔬菜、衣物等放密闭箱内消毒。
(3) 空气消毒:用于无人的情况下,室内空气的消毒。
臭氧发生设备不过关。
-
13
戊二醛
(1) 戊二醛属灭菌剂,对金属腐蚀性小,受有机物 影响小等特点;
(2) 常用灭菌浓度为2%。也可使用卫生行政机构批 准使用的浓度;
(注意事项)
(4) 环境相对湿度低于80%、温度为 20℃~40 ℃ 时。
(5) 紫外线灯使用过程中其辐照强度逐渐降低,故 应经常测定消毒紫外线的强度,一旦降到要求的 强度以下时,应及时更换。
(6) 注意保持灯管清洁。
(7) 无人情况下使用。
-
7
紫外线消毒
(时间计算、种类选择)
杀灭细菌繁殖体,照射剂量达到10 000μW.s/cm2; 杀灭细菌芽孢,照射剂量应达到100 000μW.s/cm2; 100 000μW.s/cm2 ÷ 70μW/cm2 = 1429 s ÷ 60s ≌ 24min。 有臭氧:无人情况下空气、物表消毒; 无臭氧:动态空气消毒。
医疗器械、书籍、文件、皮毛、棉、化纤、塑料制
品、木制品、陶瓷及金属制品、内窥镜、透析器和
一次性使用的诊疗用品等。环氧乙烷是目前最主要
的低温灭菌方法之一。
-
10
环氧乙烷
遇火燃烧或爆炸,不可冷藏;
需有专用设备;
பைடு நூலகம்
控温、控湿;
皮肤接触后, 用水冲洗接触处至少15min, 同 时脱去脏衣服, 并尽快看医生;
环氧乙烷气体灭菌
臭氧
液体化学消毒剂:
戊二醛
过氧乙酸
过氧化氢
二氧化氯
含氯消毒剂
二溴二甲基乙内酰脲(二溴海因)
乙醇、乙二醇
碘伏
氯己定
季胺盐类消毒剂 新洁尔灭
酚类消毒剂 来苏尔
醋酸、乳酸消毒空气没有科学依据
-
4
紫外线消毒
(杀菌性能)
紫外线可以杀灭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 体、芽孢、分枝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 和支原体、芽胞等。
眼接触液态环氧乙烷或高浓度环氧乙烷气体至 少冲洗眼10min, 立即看医生。
-
11
臭氧
臭氧是一种强氧化剂。臭氧在水中的溶解度较 低 (3%)。臭氧稳定性极差,在常温下可自行分解 为氧。所以臭氧不能瓶装贮备,只能现场生产,立 即使用。
臭氧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
芽胞、病毒、真菌等,并可破坏肉毒杆菌毒素。
-
8
甲醛
甲醛是一种灭菌剂, 对所有的微生物都有杀灭 作用, 包括细菌繁殖体、芽孢、真菌和病毒。甲醛 气体灭菌效果可靠,使用方便,对消毒、灭菌物品 无损害。
甲醛有致癌作用, 不可用于室内空气消毒。
-
9
环氧乙烷
环氧乙烷不损害灭菌的物品且穿透力很强,故
多数怕热怕湿不宜用一般方法灭菌的物品均可用环
氧乙烷消毒和灭菌。例如, 电子仪器、光学仪器、
2) 消毒处理:常用消毒方法有浸泡法和擦拭法。
① 浸泡法。对细菌繁殖体污染医疗器械等物品的消毒, 用75% 的乙醇溶液浸泡 10min以上;个别对其它消毒 剂过敏者,可用 75% 的乙醇溶液浸泡5min。
② 擦拭法。对皮肤的消毒。用75%乙醇棉球擦拭。
-
17
含氯消毒剂
(1)概述:含氯消毒剂属高效消毒剂,具有广谱、 速效、对金属有腐蚀性、对织物有漂白作用, 受有机物影响很大,粉剂稳定而水剂不稳定等 特点。
常用的含氯消毒剂有:①液氯,②漂白粉,③漂 白粉精,④次氯酸钠,⑤二氯异氰尿酸钠,⑥ 三氯异氰尿酸,⑦氯化磷酸三钠。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餐(茶)具、环境、水、疫源地 等消毒。
消毒剂的正确使用
-
1
消毒剂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消毒的概念不清
2,需要消毒的对象不明 马路消毒、空气消毒
3,对消毒剂不了解 高、中、低,杀菌性能,安全性,腐蚀性,环境压力
4,消毒方法选择不当 有人情况下使用紫外线、过氧乙酸、臭氧,人身上喷
洒消毒剂,
5,消毒剂的使用剂量掌握不准 不会计算稀释倍数,有效成分不
(3) 使用方法:浸泡、喷洒。
-
16
二氧化氯
(1) 概述:二氧化氯属高效消毒剂,具有广谱、高 效、速效杀菌作用。对金属有腐蚀性,对织物有漂 白作用,消毒效果受有机物影响较大的特点,二氧 化氯活化液和稀释液不稳定。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医疗卫生、 食品加工、餐 (茶)具、饮水及环境表面等消毒。
(3) 使用方法: 浸泡、擦拭、喷洒。
(3) 使用方法:浸泡、擦拭、喷洒。
-
18
乙醇
(1)概述:乙醇属中效消毒剂,具有中效、速效、 无毒、对皮肤粘膜有刺激性、对金属无腐蚀性, 受有机物影响很大,易挥发、不稳定等特点。
(2)适用范围:适用于皮肤、环境表面及医疗器械 的消毒等。
-
19
乙醇
(3) 使用方法
1)消毒液配制:根据有效含量按稀释定律用灭菌蒸馏水将 乙醇稀释成所需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