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概述
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第一章一、现代物流的内涵:物流(Logistics)是指物质资料物理性(实体性)运动及其相关活动总称。
作为使用价值的运动形式,物流可以创造空间价值、时间价值和形态价值。
运输和储存构成物流的两大支柱。
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来看,物流不仅存在于社会的生产之中,而且也存在于社会的流通与消费之中。
二、物流的价值(一)时间价值:1.缩短时间——创造的价值;2.弥补时间差——创造价值(二)场所价值:1.从集中场所流入分散需求场所创造的价值2.从分散生产场所流入集中需求场所创造的价值3.从甲地生产流入乙地需求创造的价值(三)加工价值(形态价值):这里的加工价值不是创造商品实体、形成商品的主要功能和使用价值,而是带有完善、补充、增加性质的加工活动,这种活动必然会形成劳动对象的附加价值。
物流中的加工价值主要表现在流通加工环节。
三、现代物流的特点(一)与传统物流相比较,现代物流的特点:1.信息化;2.自动化;3.网络化;4.智能化;5.柔性化。
另外,物流设施、商品包装的标准化,物流的社会化、共同化也都是现代物流模式的新特点。
(二)与其他商务活动相比较、现代物流的特点:1.实体性与虚拟性并存;2.实时性与预测性并存;3.合作性与竞争性并存;4.个性化与大众化并存;5.安全性和开放性并存;6.信誉更加重要(三)从经营的角度来看、现代物流的特点:1.专业化的特点;2.社会化的特点;3.一体化的特点。
四、现代物流管理的内涵与原则(一)现代物流管理的含义现代物流管理是指对现代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现代物流管理的目标就是实现物流资源的最佳配置,保证物流活动的顺利进行,以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和经济效益。
现代物流管理的基本要求就是依据现代物流运动的规律与特点,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运用现代管理的方法,对物流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
(二)现代物流管理的原则:除遵循管理的一般原则外,一般来说,现代物流管理还应遵循以下原则。
优化物流路线规划与管理

优化物流路线规划与管理第1章物流路线规划基础 (4)1.1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概述 (4)1.1.1 物流的概念与功能 (4)1.1.2 供应链管理的发展 (4)1.2 路线规划的重要性 (4)1.2.1 降低物流成本 (4)1.2.2 提高物流效率 (4)1.2.3 提升服务水平 (4)1.3 路线规划的基本原理 (4)1.3.1 运输距离最短原则 (4)1.3.2 货物集中配送原则 (5)1.3.3 时间窗约束原则 (5)1.3.4 网络优化原则 (5)1.3.5 面向客户原则 (5)第2章物流运输网络构建 (5)2.1 运输网络结构设计 (5)2.1.1 运输网络基本构成要素 (5)2.1.2 运输网络结构设计原则 (5)2.1.3 运输网络结构设计方法 (6)2.2 运输网络优化方法 (6)2.2.1 运输问题求解方法 (6)2.2.2 运输网络优化策略 (6)2.3 运输网络案例分析 (6)2.3.1 案例一:某电商企业物流运输网络优化 (6)2.3.2 案例二:某跨国公司全球物流运输网络构建 (6)2.3.3 案例三:某城市公共交通网络优化 (7)第3章货运车辆路径问题 (7)3.1 货运车辆路径问题概述 (7)3.1.1 定义与背景 (7)3.1.2 分类 (7)3.1.3 研究意义 (7)3.2 车辆路径问题的求解方法 (7)3.2.1 启发式算法 (7)3.2.2 精确算法 (8)3.2.3 元启发式算法 (8)3.3 车辆路径问题的优化策略 (8)3.3.1 集中配送策略 (8)3.3.2 分区配送策略 (8)3.3.3 多车型协同配送策略 (8)3.3.4 考虑时间窗的配送策略 (8)3.3.5 绿色配送策略 (8)第4章时间窗约束下的物流路线规划 (8)4.1 时间窗约束概述 (8)4.2 带时间窗的车辆路径问题 (9)4.3 时间窗约束下的路径优化算法 (9)第5章多目标物流路线规划 (9)5.1 多目标优化概述 (9)5.1.1 多目标优化的定义与意义 (9)5.1.2 多目标优化方法与策略 (9)5.2 多目标物流路线规划方法 (9)5.2.1 基于遗传算法的多目标物流路线规划 (9)5.2.2 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多目标物流路线规划 (9)5.2.3 基于蚁群算法的多目标物流路线规划 (10)5.3 多目标优化算法应用 (10)5.3.1 多目标优化算法在物流配送中的应用 (10)5.3.2 基于多目标优化算法的物流网络设计 (10)5.3.3 多目标优化算法在跨境电商物流中的应用 (10)第6章集成物流路线规划与调度 (10)6.1 集成物流管理概述 (10)6.1.1 集成物流管理的概念 (10)6.1.2 集成物流管理的重要性 (10)6.2 路线规划与调度集成方法 (10)6.2.1 车辆路径问题(VRP)概述 (10)6.2.2 集成遗传算法与禁忌搜索的路线规划方法 (11)6.2.3 集成粒子群优化与模拟退火算法的车辆调度方法 (11)6.3 集成优化策略与应用 (11)6.3.1 集成优化策略概述 (11)6.3.2 集成优化策略在物流领域的应用 (11)6.3.3 集成优化策略的发展趋势 (11)第7章绿色物流与路径规划 (11)7.1 绿色物流概述 (11)7.1.1 绿色物流的定义与内涵 (11)7.1.2 绿色物流的发展背景与意义 (11)7.1.3 绿色物流的核心要素与挑战 (11)7.2 考虑碳排放的物流路线规划 (11)7.2.1 碳排放与物流活动的关系 (11)7.2.2 碳排放核算方法在物流领域的应用 (11)7.2.3 考虑碳排放的物流路线规划模型 (12)7.2.4 碳排放约束下的物流路线优化策略 (12)7.3 绿色物流路径优化方法 (12)7.3.1 节能减排的物流路径规划方法 (12)7.3.1.1 节能型车辆选用与调度 (12)7.3.1.2 低碳运输方式选择与协同 (12)7.3.1.3 路径规划中的能耗评估与优化 (12)7.3.2 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物流路径规划方法 (12)7.3.2.1 可持续发展目标下的物流路径规划原则 (12)7.3.2.2 多目标优化方法在物流路径规划中的应用 (12)7.3.2.3 生态补偿机制在物流路径优化中的作用 (12)7.3.3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绿色物流路径优化方法 (12)7.3.3.1 大数据在物流路径规划中的应用 (12)7.3.3.2 数据驱动的绿色物流路径优化策略 (12)7.3.3.3 基于实时交通信息的物流路径动态调整 (12)7.3.4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绿色物流路径优化方法 (12)7.3.4.1 物联网技术在物流路径规划中的应用 (12)7.3.4.2 智能配送系统与路径优化 (12)7.3.4.3 物联网环境下物流路径规划的挑战与对策 (12)第8章基于大数据的物流路线优化 (12)8.1 大数据在物流领域的应用 (12)8.1.1 大数据的定义与特征 (12)8.1.2 物流行业大数据的来源与类型 (12)8.1.3 大数据在物流行业的价值体现 (12)8.1.4 大数据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现状 (12)8.2 基于大数据的路径规划方法 (12)8.2.1 数据预处理技术 (12)8.2.2 路径规划算法 (13)8.2.3 基于大数据的路径规划模型 (13)8.3 数据驱动的物流路线优化策略 (13)8.3.1 实时动态路径规划 (13)8.3.2 货运车辆调度优化 (13)8.3.3 集成物流信息平台 (13)8.3.4 大数据技术在物流配送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13)第9章智能物流与路径规划 (14)9.1 人工智能技术概述 (14)9.2 智能物流路径规划方法 (14)9.3 机器学习在物流路径优化中的应用 (14)第10章物流路线规划与管理的实践与展望 (14)10.1 物流路线规划与管理案例分析 (14)10.1.1 案例选取与背景介绍 (14)10.1.2 物流路线规划实践过程 (14)10.1.3 物流路线管理策略分析 (14)10.1.4 案例成果与经验总结 (14)10.2 物流路线规划与管理的挑战与机遇 (14)10.2.1 国内外物流市场环境分析 (14)10.2.2 物流路线规划与管理的核心问题 (14)10.2.3 面临的主要挑战及其成因 (15)10.2.4 把握物流产业发展机遇 (15)10.3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15)10.3.1 物流路线规划技术的创新 (15)10.3.2 物流管理模式的变革 (15)10.3.3 绿色物流与可持续发展 (15)10.3.4 智能化、信息化在物流路线管理中的应用 (15)10.3.5 跨境电商与物流路线规划的新需求 (15)10.3.6 物流路线规划与国家战略的融合 (15)第1章物流路线规划基础1.1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概述1.1.1 物流的概念与功能物流作为现代企业运营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原材料的采购、产品的生产、仓储、配送以及售后服务等多个环节。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第一章-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概述

辅助作业。
14
First Policy
一、构成要素
04
包装。是在商品输送或保管过程中,为保证商品的价值和形态而从事的物流活动。从机能上来 看,包装可以分为为保持商品的品质而进行的工业包装和为使商品能顺利抵达消费者手中,提 高商品价值,传递信息等以促进销售为目的的商业包装等两类。
05
装卸。是跨越交通机关和物流设施而进行的,发生在输送、保管、包装前后的商品取
1
又把主要精力放在仓储和运输方面,以弥补在时间和空间的差异。
综合物流不仅提供运输服务,还包括许多协调工作,是对整个供
应链的管理,如对配送、仓储部门等一些分销商的管理,还包括
2
订单处理、采购等内容,由于很多精力放在供应链管理上,责任
更大,管理也更复杂,这是与传统物流的区别。
现代物流是为了满足消费者需要而进行的从起点到终点的原材料、中
06
First Policy
一、物流的概念
(3)中国对物流的定义
2007年5月1日,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国物流技术协会、中国 物品编码中心等单位负责起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 GB/T 18354-2006)开始实施,该标准对物流的定义为:“物品从供应地 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 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黑大陆学说。著名管理学权威P·E·德鲁克曾经讲过:“流通是经济领域里的黑暗大 陆”,德鲁克的流通是泛指。但是,在流通领域中,物流活动的模糊性尤其突出,流 通领域中人们更是认识不清,所以,“黑大陆”说法主要针对物流而言。
物流冰山说。是日本早稻田大学西泽修教授提出来的,现行的财务会计制度和会计核 算方法都不可能掌握物流费用的实际情况,人们对物流费用的了解是一片空白,甚至 有很大的虚假性。他把这种情况比做“物流冰山”,其特点是大部分沉在水面以下的 是我们看不到的黑色区域,而我们看到的不过是物流的一部分。
智慧物流与智慧供应链管理体系构建

智慧物流与智慧供应链管理体系构建第一章智慧物流与智慧供应链概述 (2)1.1 物流与供应链的基本概念 (2)1.1.1 物流的概念 (2)1.1.2 供应链的概念 (3)1.2 智慧物流与智慧供应链的定义 (3)1.2.1 智慧物流的定义 (3)1.2.2 智慧供应链的定义 (3)1.3 智慧物流与智慧供应链的发展趋势 (3)1.3.1 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 (3)1.3.2 大数据驱动的决策优化 (3)1.3.3 人工智能技术的深入应用 (3)1.3.4 云计算技术的普及 (4)1.3.5 绿色物流与可持续发展 (4)第二章智慧物流技术体系 (4)2.1 物联网技术 (4)2.1.1 物联网技术原理 (4)2.1.2 物联网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 (4)2.2 大数据技术 (4)2.2.1 大数据技术原理 (4)2.2.2 大数据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 (5)2.3 人工智能技术 (5)2.3.1 人工智能技术原理 (5)2.3.2 人工智能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 (5)2.4 云计算与边缘计算 (5)2.4.1 云计算与边缘计算原理 (5)2.4.2 云计算与边缘计算在物流领域的应用 (6)第三章智慧供应链管理体系构建 (6)3.1 供应链管理的基本原则 (6)3.2 智慧供应链管理的关键环节 (6)3.3 智慧供应链管理体系的框架设计 (7)第四章供应链协同与优化 (7)4.1 供应链协同的基本概念 (7)4.2 供应链协同的关键技术 (8)4.3 供应链优化策略 (8)第五章智慧物流与智慧供应链的集成 (8)5.1 集成策略与模式 (8)5.2 集成技术与平台 (9)5.3 集成效益分析 (9)第六章智慧物流与智慧供应链的运营管理 (10)6.1 运营管理的基本任务 (10)6.2 运营管理的关键指标 (10)6.3 运营管理策略 (11)第七章智慧物流与智慧供应链的安全管理 (11)7.1 安全管理的内涵与目标 (11)7.1.1 安全管理的内涵 (11)7.1.2 安全管理的目标 (11)7.2 安全管理的关键技术 (11)7.2.1 风险识别技术 (11)7.2.2 风险评估技术 (12)7.2.3 风险控制技术 (12)7.2.4 安全监测与预警技术 (12)7.3 安全管理策略 (12)7.3.1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12)7.3.2 加强安全培训与宣传 (12)7.3.3 采用先进的安全技术 (12)7.3.4 建立应急预案 (12)7.3.5 加强安全监管与检查 (12)第八章智慧物流与智慧供应链的可持续发展 (13)8.1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理念 (13)8.2 可持续发展关键要素 (13)8.3 可持续发展策略 (13)第九章智慧物流与智慧供应链的应用案例分析 (14)9.1 典型企业案例 (14)9.1.1 企业概况 (14)9.1.2 智慧物流与智慧供应链应用情况 (14)9.2 典型行业案例 (14)9.2.1 行业概况 (14)9.2.2 智慧物流与智慧供应链应用情况 (14)9.3 典型地区案例 (15)9.3.1 地区概况 (15)9.3.2 智慧物流与智慧供应链应用情况 (15)第十章智慧物流与智慧供应链的未来展望 (15)10.1 发展前景分析 (15)10.2 面临的挑战与机遇 (16)10.3 发展策略与建议 (16)第一章智慧物流与智慧供应链概述1.1 物流与供应链的基本概念1.1.1 物流的概念物流,作为一种经济活动,是指物品从生产地到消费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课程简介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教学大纲石河子大学商学院商务信息系电子商务教研室2006年10月制订《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Logistics and Supply Chain Management课程代码:一、课程说明1.课程性质:专业必修2.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本课程要求学生了解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及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供应链的构建、供应链管理的主要内容、供应链管理方法、企业物流战略及其组织、业务流程再造。
理解和掌握企业供应物流管理、销售物流管理、及运输管理、库存管理、包装及物料的搬运等理论知识,掌握物流的功能及作用、现代物流运输技术与管理、库存管理、仓库及配送中心业务管理等实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有关的物流管理基本理论及相关知识进行学习和掌握的同时又扩充了专业知识面,增强学生的专业意识和专业洞察力,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专业品质。
3.适用专业:电子商务4.学时与学分:54学时,3学分5.先修课程:管理学6.推荐教材或参考书目:推荐教材名称:《供应链与企业物流管理》,兰洪杰、施先亮、赵启兰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11月第1版。
主要参考书:1)《供应链管理》,马士华,林勇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年8月第2版。
2)《企业物流管理——供应链的规划、组织和控制》,Ronald H.Ballou著,王晓东,胡瑞娟等译,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
3)《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李琪总主编,魏修建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
4)《供应链设计与管理——概念、战略与案例研究》,大卫·辛奇-利维等著,季建华,邵晓峰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0年10月第1版。
5)《企业物流管理——供应链视角》,约翰·科伊尔,爱德华·巴蒂等著,文武,陈志杰,张彦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年7月第1版式。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霍佳震-高等教育出版社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第一章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概述1、物流的定义 P3物流概念中的“物”,从广义上讲,指的是一切有经济意义的物质实体,即商品生产、流通、消费的物质对象。
物流概念中的“流”,指的是物质实体的定向移动,既包含其空间位移,又包含其时间延续,并且这里的“流”是一种经济活动。
物流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2、物流的基本活动(物流活动的主要环节) P6(1)网络设计地理位置、规模、网络节点运作模式的设计(2)信息技术准时化策略、快速反应策略、自动化补货策略(3)运输成本、速度、一致性(4)库存顾客细分化、产品分类化、运输一体化(5)其他辅助活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储存3、供应链的定义 P10在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顾客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
4、供应链的业务过程和操作 P11(1)工作流程也之称为商流,是指业务规则、交易规则及其操作流程;(2)实物流程也即物流,主要是指从供应链上游到下游直至游客手中的物质转换流程和产品流;(3)信息流程包括产品需求、订单传递、交货状态、交货条件和库存等信息;(4)资金流程信用条件、支付方式以及委托与所有权契约等。
5、供应链管理的定义 P12在满足顾客需求的前提下,对供应链各环节内部和各环节之间的工作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协调和集成管理,以实现供应链整体利润最大化。
6、供应链管理的特点 P16(1)系统观念(2)以顾客为中心的战略决策(3)动态管理(4)强调协调机制,建立新型的企业伙伴关系(5)开发核心竞争能力(6)强调集成管理(7)依赖共同价值第二章顾客服务1、顾客满意的衡量 P21(1)投诉和建议制度(2)顾客满意调查(3)佯装购物者(4)分析流失的顾客2、【计算】完美订单实现水平=准时性(%)×完整性(%)×无差错(%) P403、【计算】总体供应链顾客服务效率 P46第三章网络设计1、物流网络规划的一般程序 P58(1)评价现有网络的业绩。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全书ppt完整版课件最全电子教案正本书教学教程

发货配送
发货配送是企业按照客户要求进行货物配备并送交客户的过程,其中商流与物流的紧密结合是物
流管理过程成功的重要保证。
1.6 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意义
产品价值
•
•
•
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形态价值是通过加工、包装等 •
改变物品的形状创造的一种价
行计划、执行和控制,以满足顾客需求的过程。——美国实物配送管理协会
• 1998年,物流是供应链过程的一部分。
• 2003年,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一部分,是对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从起源地到消费地的有
效率、有效益的正反向流动和储存进行计划、执行和控制,以满足顾客要求。
1.2 物流管理的演进和发展
• 2005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CLM)正式更名为美国供应链管理专业协会(CSCMP),标
美国物流概念的历史演进
• 1901年,约翰·克罗韦尔(John F.Crowell)首先研究了物流问题,研究了影响农产品配送成
本的因素。
• 1905年,美国的昌西·贝克少校(Major Chauncey B.Baker)提出,“那个与军备的移动和供应
相关的战争的艺术的分支就叫‘物流’”。
• 1915年,阿奇·肖(Arch Shaw) “物流(the physical distribution of goods) 是与创造需求不同的
• 功能性物流是指具有某一物流功能(如运输功能、仓储功能或流通加工功能等)的物流形态。
集成化程度:集成化物流和非集成化物流
• 集成化物流又称一体化物流,是指在不同职能部门或不同企业之间进行物流管理和运作的合作,以实
现物流系统的整体效率最大化和总体成本最小化。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第一章1.供应链:在生产及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顾客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
2.供应链管理:在满足顾客需求的前提下,对供应链各环节内部和各环节之间的工作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进行协调和集成管理,以实现供应链整体利润最大化。
3.供应链管理基本原则: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原则;贸易伙伴之间密切合作、共享盈利和共担风险的原则;促进信息充分流动与共享的原则。
4.供应链分类:a按供应链驱动模式分类:生产推动型和需求拉动型。
生产推动型供应链主要根据长期预测或销售订单进行生产决策,其主要形式为面向成品库存生产。
需求拉动型供应链中的生产则根据实际消费需求而不是预测需求来开展计划和组织协调生产,其主要形式为面向订单生产。
b.按供应链的主要功能分类:有效性供应链和反应性供应链。
有效性供应链,以实现供应链的物理性能、为顾客提供功能型商品为主要目标,即以最低的成本将原材料转化成零部件、在制品和成品,并最终运送至消费者手中。
反应性供应链,以实现供应链市场功能为主要目标,即对市场需求变化作出快速反应。
c.按供应链最终消费者分类:消费品供应链与生产物品供应链。
消费品是最终客户为了使用而购买,并直接用于消费的商品。
生产物品是指企业为生产商品而购入的物品,生产物品的价值在生产过程中发生转移,并成为最终产品内在价值的一部分。
这两种类型供应链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流转物品、消费特征、需求变化、供应链运营形式和增值效应五个方面。
5.供应链特点:a.供应链是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
首先,由于受到不同外部环境、不同行业、不同生产技术和不同产品的影响,会产生不同形态结构、不同行为主体构成和采用不同控制方式的供应链。
其次,同一供应链上的各种行为主体也可能分别具有不同甚至是相互冲突的目标。
b.供应链上的供需匹配是一个持续性的难题。
供应链上的消费需求和生产供应,始终存在时间差和空间分隔。
在实现产品销售的数周或数月之前,制造商必须先期决定生产的款式和数量。
物流系统规划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教学大纲(一)理论教学第一章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概述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物流规划的基本要素等概念以及物流系统化推进的思想,培养其科学思维能力,提高相应素质。
教学要求:要求学生掌握物流规划基本要素、物流系统化推进及本门课程的基本内容。
教学重点:物流规划基本要素、物流系统化推进、物流系统规划设计意义、内容。
教学难点:物流系统化推进内容概要和方法设计:①物流系统概述;②物流系统化推进;③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教学法建议以课堂讲解为主。
第二章物流战略规划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物流战略环境的分析、方案的设计、战略的实施与控制,提高学生的宏观分析能力,培养其求实精神及科学素养。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理解物流战略规划的内涵、领悟物流战略规划的意义、掌握影响物流战略的环境因素、掌握物流战略规划的环境分析方法、理解物流战略方案制定的要点、理解三种基本物流战略、掌握战略目标确定方法、理解物流战略实施计划、掌握基于战略实施的物流系统设计和改善内容、理解物流战略控制与评价意义及管理过程。
教学重点:物流战略规划的内涵、物流战略规划的环境分析方法教学难点:基于战略实施的物流系统设计和改善内容内容概要和方法设计:①物流战略概述;②物流战略环境分析;③物流战略方案的设计;④物流战略方案的设计;教学法建议以课堂讲解为主,辅助案例分析。
第三章物流系统模式及组织设计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物流系统模式设计和组织设计,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物流系统模式的含义,物流系统模式设计的内容与理论依据,物流组织设计的原则、基本类型与特点。
教学重点:几种典型的物流分销系统模式、物流管理组织的基本类型与特点教学难点:物流系统模式的设计内容与理论依据内容概要和方法设计:①物流系统模式设计;②物流组织设计;教学法建议以课堂讲解为主,辅助案例分析。
第四章物流网络与选址规划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进行物流网络的选址与规划,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一章供应链管理概述

顾客订购环节
顾客
零售商
环
补充库存环节
节
分销商
法
生产环节
获取环节
制造商
供应商
(1)顾客订购环节
顾客抵达 顾客订单递交
顾客订货接收 顾客订单完成
(2)补充库存环节
零售订货发起 零售订单递交
零售订货接收 零售订单完成
(3)生产环节
订单到达 生产安排
订货接收 生产和运输
(4)原料获取环节
基于制造商生产计划或 供应商库存需要的订货
• 如果不能在战略层一致,各职能战略目标间很可能发生 冲突,并导致不同的战略以不同的顾客群为优先目标。
• 由于流程和资源的组合是用来支持职能战略目标的,不 同职能战略目标之间的冲突将引发战略实施过程中的纠 纷。
• 因此,获取战略匹配已经成为企业在战略制定时必须遵 循的原则。
理解顾顾客
如
何
获
取
理解供应链
/T18354-2001)对供应链的定义是: “利用计算机 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 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等。” • 全球供应链论坛将供应链管理定义成:“为消费者带来 有价值的产品、服务以及信息的、从源头供应商到最终 消费者的集成业务流程。”
供应链管理的内涵
• 当前竞争的重点已经开始从运作层向战略层转移 。
供应链管理战略的关注点
供应链管理战略的关注的重点不 是企业向顾客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本身 给企业增加的竞争优势,而是产品或 服务在企业内部和整个供应链中运动 的流程所创造的市场价值给企业增加 的竞争优势。
供应链战略 的基本内容
库存 运输 设施 信息 变动灵活性
潜在需求不确定性图谱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第一节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兴起 第三节 物流与供应链的目标与基本原则 第四节 学习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意义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1
第一章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论
学习目的 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 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兴起 物流管理与供应链管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现代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目标与原则 学习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意义
加完美的管理模式。 ⑹ 两者的目标不一致。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5
第一节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概念
供应链管理与传统管理模式的区别 ⑴ 传的管理模式限于企业内部,供应的管理模式 涵盖整个物流。 ⑵ 传的管理模式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供应的管理 模式追求供应链上的总成本最小、效益最高。 ⑶ 传统的管理模式的核心企业起支配作用,而供应 的管理模式下它是合作与互助的关系。 ⑷ 传统的模式下,企业都是独立运作体现竞争,而 供应的模式是各节点企业的合作与协调 ⑸ 供应链管理不是孤立看待各个企业和部门,是把 整个供应链看成是有机联系的整体。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28
第二节 物流配送中心
配送中心的功能
集货功能 储存保管功能 分拣功能 流通加工功能 配送功能 信息处理功能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29
第二节 物流配送中心
配送中心的功能区域 配送中心的作业流程
进货入库作业 在库保管作业 加工作业 理货作业 配货作业 送货作业
物流系统分析准则: 以整体为目标 以特定问题为对象 物流系统内部与物流系统环境相结合 局部效益与整体效益相结合 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相结合 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 凭借价值判断
第一章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概述

第一、二、三、四方物流(物流主体的不同)
1、第一方物流 第一方物流是指需求方(生产企业或流通企业)为满足自己企业在物流方面的需求,由自己 完成或运作的物流业务。 2、第二方物流 第二方物流是指供应方(生产厂家或原材料供应商)专业物流企业,提供运输、仓储等单一 或某种物流服务的物流业务。 3、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 缩写 TPL)是指由物流的供应方与需求方以外的物流企业 提供的物流服务。
商品:商品和物流学的“物”的概念是互相包含的。商品中的一切可发生物理性位移的物质实体,也即商品中凡具有可 物品:是生产、办公、生活领域常用的一个概念,在生产领域中,一般指不参加生产过程,不进入产品实体,而仅在管
运动要素及物质实体要素的, 都是物流研究的“物”,有一部分商品则不属于此。因此物流学的“物” 有可能是商品,也 有可能是非商品。商品实体仅是物流中“物”的一部分。
现代物流丛书---《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19
1.3 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供应链上的要素
第二层供 应商 第一层 供应商 第一层 客户 第二层 客户
产品
采购与供应管理
实物分配
物料管理(存在于企业的产销活动)
供应链管理
现代物流丛书---《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20
供应链定义的共性:
供应链上存在不同行为主体。如:消费者,零售商,批发商,制造商 及原材料供应商;
物流管理
管理组织 成本管理 效率管理 服务水平
个别企业 个别消费者
现代物流丛书---《物流与供应链管理》
11
企业物流 回收物流
供应商 供应物流
工厂 生产物流 (厂内物流) 社会物流
现代物流基础(ppt148).pptx

装卸、包装、储存、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 理等活动合成的。
现代物流的基本含义5
③物流是把运输、装卸、包装、储存、流通加 工、信息处理作为物流系统中的构成要素, 将它们看作一个整体来追求物流系统的效益 最大化。
第五章 现代物流发展趋势 第一节 第三方物流 第二节 国际物流 第三节 绿色物流
目录
第六章 物流与电子商务 第一节 电子商务是商品流通的新形式 第二节 电子商务对商品流通的革命 第三节 现代物流对电子商务的影响
第七章 物流系统工程 第一节 物流系统工程概述 第二节 物流系统工程的应用
本课程的建议学时72学时,其中授课学时68学时(含实训课时), 机动学时4学时,学时的具体分配建议如下表:
(三)引用小贴士为提示。 各章在适当处以小贴士的形式给予知识要点的 提示,加深学生的理解。
小贴士
零库存更多体现的是一种经营理念,是一种经 营手段,而不是经营的目的,它是一个相对的 概念,而不是一个绝对的概念。
(四)本教材撰写手法有所突破。 结合物流运作的国际化、规模化、信息化等
特点,用以点带面、点到即止、深入浅出的写 作风格进行各章的分析与阐述,使本教材更加 适用于中职学校的教学。
美国物流管理协会物流定义(CLM) 1998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的最新定义 是:物流是供应链流程的一部分,是为了满足 客户需求而对商品、服务及相关信息从原产地 到消费地的高效率、高效益的正向和反向流动 及储存进行的计划、实施与控制过程。
现代物流的基本含义4
基本要点: ① 物流中的“物”既可以是有形物,也可以是无
目录
第一章 物流与供应链 第一节 供应链概述 第二节 物流管理与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