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生理学第三章
动物生理学章节测试题及答案第三章血液

第三章血液一、名词解释1.血型2.红细胞脆性3.血液的粘滞性4.血沉5.血液凝固6. 凝血因子7. 等渗溶液8. 红细胞悬浮稳定性9. 血浆胶体渗透压10. 血浆晶体渗透压11 血浆和血清12 红细胞比容13 红细胞沉降率14 促红细胞生成素二、填空题1. 血液是由液体成分的和悬浮其中的所组成。
2. 血清和血浆的主要区别在于:血清中不含有一种叫做的血浆蛋白成分。
3. 血浆中主要缓冲物质对有:,和。
4. 用盐析法可将血浆蛋白分为,和。
5. 促进红细胞发育和成熟的物质主要是,和。
6. 血浆中的主要抗凝物质是和。
7. 血液的主要生理功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8. 血液样品经抗凝剂处理后离心,离心管底部的红色部分是________,顶部的淡黄色液体是________,二者之间很薄的白色部分是____________。
9. 红细胞沉降率与血浆蛋白成分有关,__________增多时红细胞沉降率降低,而__________增多时红细胞沉降率升高。
10. 长期居住在高原者的红细胞数量______居住在平原者,其主要原因是由于_________分压降低,刺激肾产生____________。
11 血小板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吸附等生理特性。
12 红细胞发生沉降的主要原因快慢,关键在于红细胞是否发生_____。
13 5%______溶液的渗透压数值与哺乳动物的______渗透压值相当。
14 引起血小板聚集的基本化学因素是______。
15 血液凝固的三个阶段都需要______的参与。
16 肝素主要是由______产生,其化学本质是______。
17 内环境稳态指的是______的各种______和______相对稳定。
18 组织液是细胞______液的一部分,它与血浆约占体重的______。
19 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由血浆的______形成,而血浆的______与机体免疫功能有关。
动物生理学3血液下-PPT文档资料

3.4 Blood group and blood transfusion
3.4.1 Blood group and agglutination of RBC
Blood from certain persons when transfused to other persons may cause a server reaction reaction leading to death. This is because human RBCs contains antigens or agglutinogen that produce actions to antibodies (agglutinin) and agglutination of RBCs when transfused. The serverity of the reaction depends on the blood group types.
3.2.4 Platelet
血小板体积小,无细胞核,呈双面微凸 的圆 盘状,直径2~3 um, 正常成年人血液中的数量为, 100~300 x 109 /L 是从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胞浆裂解脱落下来 的小块细胞质。有维护血管内皮完整性的功能, 并参与止血反应。
3.3 Hemostasis, blood coagulation and fibrinolysis
History of Blood Groups and Blood Transfusions Experiments with blood transfusions have been carried out for hundreds of years. Many patients have died and it was not until 1901, when the Austrian Karl Landsteiner discovered human blood groups, that blood transfusions became safer. He found that mixing blood from two individuals can lead to blood clumping. The clumped RBCs can crack and cause toxic reactions. This can be fatal.
动物生理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植物的水分生理●水势:水溶液的化学势与纯水的化学势之差,除以水的偏摩尔体积所得商。
●渗透势:亦称溶质势,是由于溶质颗粒的存在,降低了水的自由能,因而其水势低于纯水水势的水势下降值。
●压力势:指细胞的原生质体吸水膨胀,对细胞壁产生一种作用力相互作用的结果,与引起富有弹性的细胞壁产生一种限制原生质体膨胀的反作用力。
●质外体途径:指水分通过细胞壁、细胞间隙等没有细胞质部分的移动,阻力小,移动速度快。
●共质体途径:指水分从一个细胞的细胞质经过胞间连丝,移动到另一个细胞的细胞质,形成一个细胞质的连续体,移动速度较慢。
●渗透作用:水分从水势高的系统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的系统移动的现象。
●根压:由于水势梯度引起水分进入中柱后产生的压力。
●蒸腾作用:指水分以气体状态,通过植物体的表面(主要是叶子),从体内散失到体外的现象。
●蒸腾速率:植物在一定时间内单位叶面积蒸腾的水量。
●蒸腾比率:光合作用同化每摩尔CO2所需蒸腾散失的水的摩尔数。
●水分利用率:指光合作用同化CO2的速率与同时蒸腾丢失水分的速率的比值。
●内聚力学说:以水分具有较大的内聚力足以抵抗张力,保证由叶至根水柱不断来解释水分上升原因的学说。
●水分临界期:植物对水分不足特别敏感的时期。
1.将植物细胞分别放在纯水和1mol/L 蔗糖溶液中,细胞的渗透势、压力势、水势及细胞体积各会发生什么变化?答:在纯水中,各项指标都增大;在蔗糖中,各项指标都降低。
2.从植物生理学角度,分析农谚“有收无收在于水”的道理。
答:水,孕育了生命。
陆生植物是由水生植物进化而来的,水是植物的一个重要的“先天”环境条件。
植物的一切正常生命活动,只有在一定的细胞水分含量的状况下才能进行,否则,植物的正常生命活动就会受阻,甚至停止。
可以说,没有水就没有生命。
在农业生产上,水是决定收成有无的重要因素之一。
水分在植物生命活动中的作用很大,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水分是细胞质的主要成分。
细胞质的含水量一般在70~90%使细胞质呈溶胶状态,保证了旺盛的代谢作用正常进行,如根尖、茎尖。
动物生理学课件第三章血液课件

某些化学物质,疾病和细菌等, 能使红细胞脆性有所增大,不同程度 地引起溶血。
红细胞的形态和数目 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红细胞的功能 红细胞的生成和破坏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
血液生理
红细胞的形态和数目 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红细胞的功能 红细胞的生成和破坏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
血液生理
红 细 胞 在红骨髓 的 生 成
在循环血液
干细胞
髓系干细胞
红系定向祖细胞 原红细胞 幼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 成熟红细胞
红细胞对低渗溶液的这种抵抗能力,称为 红细胞的渗透脆性或简称脆性。
膜通透性(osmotic fragility)
红细胞的形态和数目 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红细胞的功能 红细胞的生成和破坏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
(3)有促进细胞分化及成熟的物质: 红细胞的功能 维生素B12和叶酸;铜和锰。 红细胞的生成和破坏
一是作为领导干部一定要树立正确的 权力观 和科学 的发展 观,权 力必须 为职工 群众谋 利益, 绝不能 为个人 或少数 人谋取 私利
血液生理
红细胞生成的调节:
雄激素 Androgen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血液生理
红细胞的形态和数目 红细胞的生理特性 红细胞的功能 红细胞的生成和破坏
动物生理学3 呼吸、泌尿和生殖

膈肌和肋间外肌舒 张,膈肌和肋骨回 位,缩小胸廓 胸廓容积缩小, 肺被动缩小
肺内压>大气压, 气体经呼吸道出肺
吸
气
呼
气
(二)呼吸型式 1、平静呼吸与用力呼吸 安静状态下的呼吸运动为平静呼吸 机体活动时,呼吸将加深加快,称用力呼吸。 2、腹式呼吸与胸式呼吸 以膈肌舒缩活动为主的呼吸运动 以肋间外肌舒缩活动为主的呼吸运动
(二)肺换气与组织换气 换气动力:分压差 换气方向: 分压高→分压低 换气结果:
O2
肺V血
↓
组织A血
↓
A血
V血
CO2
2、影响肺换气的因素 (1)气体的溶解度和相对分子质量 (2)呼吸膜的面积和通透性 (3)通气/血流比值 每分肺通气量(VA)/每分肺血流量(Q) VA/Q↑→换气效率↓ VA/Q↓→换气效率↓
尿生成过程
尿生成过程 1、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2、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 3、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作用
一、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一)滤过膜及其通透性 血浆经过毛细血管进入肾小囊所跨越的 膜性结构,是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基础。 1、滤过屏障: (1)机械屏障:滤过膜的三层组织构成。 (2)静电屏障:由各层含有带负电荷的糖蛋 白构成。 2、滤过屏障的通透性特征: (1)机械屏障与溶质分子的半径 (2)静电屏障与溶质分子所带电荷
二、肺内压与胸膜腔内压 肺内压是指肺泡内的压力 (一)肺内压:
平静吸气初: 肺内压 < 大气压→气入肺
平静吸气末: 肺内压 = 大气压→气流停
平静呼气初: 肺内压 > 大气压→气出肺
平静呼气末: 肺内压 = 大气压→气流停
用人工的方法改变肺内压,建立肺内压 和大气压之间的压力差来维持肺通气,这就 是人工呼吸。
动物生理学 第三章 结缔组织

成纤维细胞:
是主要成分。胞体较大, 长扁形,多突起。胞核 大,卵圆,核着色浅。 核仁1-2个。胞质弱的 嗜碱性。含有粗面内质 网和核糖体、高尔基复 合体。形成纤维和基质。
创伤修复期间尤为活跃。 静止态为纤维细胞。 可转化。
第三章 结缔组织
一、结缔组织简介:
结缔组织在体内分布最广,形态结构最多样 化的一大类组织。
结缔组织的特征为:
细胞数量少,种类多。细胞无极性。 细胞间质成分多。 内环境组织 由间充质分化而来。
结缔组织功能:
连接 防卫
骨与骨的连接--关节:骨与肌肉的连 接—韧带。
支持营养Biblioteka 运输修复结缔组织分类
网状纤维:特殊染色(银染)。嗜银性。较少存在,分 布网状组织内、器官等处,支架作用。
弹 性 胶 原 纤 维
基质
蛋白多糖,主要形式为透明质酸。结合蛋白 多糖亚单位,构成分子筛。
功能:选择性通过代谢物质、激素、气体, 而细菌、异物不能通过。使之成为屏障。但 某些病原菌和癌细胞、狂犬病毒、蛇毒产生 透明质酸酶,破坏分子筛结构,使之扩散。
组织细胞
组织细胞:又称巨噬细 胞。与成纤维细胞不易 区分。
形态:多样。通常有短的 小突起,核较小,卵圆 形,着色深,胞质丰富, 常弱的嗜酸性。
趋化性,吞噬性,分泌 溶菌酶,干扰素,补体, 白介素,抗原递呈功能。
成
纤
维
细
组
胞
织
细
胞
浆细胞
浆细胞:圆形或卵圆形, 核圆形,位于一侧。染 色质形似车轮。
还可作为储水库。
二、致密结缔组织
特点:纤维丰富,细胞和基质较少,细胞主要
动物生理学-03第三章

3.3.3 动脉血压和动脉脉搏
1)动脉血压 (1)动脉血压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A. 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 B. 舒张压(diastolic pressure) C. 脉 压 (pulse pressure) D. 平均动脉压
(mean arterial pressure)
(2)心指数(cardiac index): 空腹和安静状态下,每平方米体表面 积的心输出量。
3.1.2 心脏泵血功能的评定
3)心脏做功量 每博功(stroke work) 每分功(minute work)
3.1.2 心脏泵血功能的调节 1)搏出量的调节
(1) 前负荷
异长自身调节 通过心肌细胞本身初
迷走N
Ach 心肌细胞M受体
cAMP 肌浆网释放Ca2+
胞浆[Ca2+]i 收缩力
3.4.1 神经调节 (3)心迷走神经及其作用
C. 心迷走神经的作用机制: b. 迷走神经的负性变时作用机制
迷走N Ach IKAch 通道
窦房结细胞 M受体
4期内向电流If
K+外流 最大复极电位
自动去极化
自律性 、心率
A. 静息电位水平 B. 阈电位水平 C. Na+通道状态
3.2.2 心肌的生理特性 1) 心肌的兴奋性 (2)心肌奋性的周期性变化 A. 有效不应期 B. 相对不应期 C. 超常期
3.2.2 心肌的生理特性
1) 心肌的兴奋性 (3)心肌奋性的周期性变化与收缩活
动的关系 A. 不发生强制收缩 B. 期前收缩和代偿间歇
contraction) 快速射血期(period of rapid ejection) 减慢射血期(period of slow ejection)
动物生理学课件第三章

蛙的神经肌肉接 点处
引自《分子神经生物 学》,陈宜张主编
(Nature Rev Mol Cell Biol,2001,2:98106)
(Annu. Rev. Cell Dev. Biol. 2000. 16:19–49)
Figure 1 Synaptic vesicle life cycle. The synaptic vesicle life cycle begins with the synthesis of vesicleassociated proteins in the cell body (step 1), followed by targeting to synaptic terminals (step 2). At the terminal, the vesicle undergoes a maturation process involving membrane fusion and endocytosis before neurotransmitter is actively transported across the membrane (step 3). A reserve pool of vesicles is tethered to the cytoskeleton (step 4).Mobilization (step 5) from the cytoskeleton is followed by vesicle docking (step 6), which consists of the approach of the vesicle toward the active zone plasma membrane and the formation of protein complexes linking the two membranes. Exocytosis requires an ATP-dependent priming reaction (step 7) as a prerequisite for Ca2+triggered membrane fusion (step 8). Following release of the neurotransmitter, vesicle membrane and protein constituents are recycled via endocytosis, mediated at least in part by clathrin coats (step 9).Recycled vesicles shed their coats, then can directly reuptake neurotransmitter (10a) or first pass
第三章神经元兴奋和传导人体及动物生理学

++
+
A-
++ ++ +
++ +
+ A-
+
当促使K+外流力与阻止K+外+ 流力A- 平衡时,
+
+
即, K+的电化学驱动力为零时+, A-
A-
K+的净通量为零 →K+平衡电位(RP) 第三章神经元兴奋和传导人体及动 物生理学
大量实验证明:当细胞外的K+浓度降低时,静 息电位增大;膜外K+浓度增高时,静息电位减 小,而改变Na+浓度对其无明显影响,说明静 息电位主要是由K+的平衡电位决定的。
第三章神经元兴奋和传导人体及动 物生理学
表3-1 哺乳动物骨骼肌细胞内外离子浓度和电位
————————————————————————
离子
细胞外液 胞 质
平衡电位
(mmol/L) (mmol/L)
(mV)
————————————————————————
Na+
145
12
+65
K+
4
155
-95
Cl-
第三章
神经元的兴奋和传导
第一节 细胞膜的电生理
细胞膜电位:脂质双分子层构成绝缘层,细胞膜内、 外带电离子的不均等分布,使细胞膜两侧产生了一定 的电位差。
细胞膜的生物电现象:细胞膜受刺激后产生的电化学 性质的变化。
第三章神经元兴奋和传导人体及动 物生理学
静息状态 静息电位 兴奋状态 动作电位
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离子基础 (生物电现象的离子学说)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第三章神经元的兴奋和传导ppt课件

②膜对K+、Na+通透性:
K+的通透性↑,则RP↑,更趋向于EK Na+的通透性↑,则RP↓,更趋向于ENa
③ Na+-K+泵的活动水平
精选ppt课件
15
钠-钾泵 (sodium-potassium pump):存在于细 胞膜上的一种具有ATP酶活性 的特殊蛋白质,可 被细胞膜内的Na+增加或细胞外K+的增加所激 活,受Mg2+浓度的影响,分解ATP释放能量, 进行Na+ 、K+逆浓度和电位梯度的转运。
03ms相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relativerefractoryperiodrelativerefractoryperiod绝对不应期之后随着复极化的继续组绝对不应期之后随着复极化的继续组织的兴奋性有所恢复只对阈上刺激产生兴奋织的兴奋性有所恢复只对阈上刺激产生兴奋3ms3ms超常期超常期supranormalperiod相对不应期之后兴奋恢复高于原相对不应期之后兴奋恢复高于原有水平用阈下刺激就可引起兴奋有水平用阈下刺激就可引起兴奋12ms低常期subnormalperiod超常期之后组织进入兴奋性较低超常期之后组织进入兴奋性较低时期只有阈上刺激才能引起兴奋时期只有阈上刺激才能引起兴奋70ms46电紧张电位电紧张电位局部反应或局部电位局部反应或局部电位阈电位和动作电位阈电位和动作电位4711电紧张电位电紧张电位electrotonicpotentialelectrotonicpotential定义
现一个突然的电位跃变;
2.静息电位是一个稳定的直流电位;
3.范围:-10mV~-100mV(随细胞种类而不同); 极化(polarization):外正内负 去极化(depolarization):|RP|值减小 超极化(hyperpolarization):|RP|值增大 反极化(reversepolarization):去极到正值 复极化(repolarization):去极后向RP恢复 超射(overshoot):膜电位高于0电位部分
第三章 动物生理学神经系统3_张铭2009

* 痛觉的分类:
刺激后立即出现刺痛 快痛 持续时间短,定位准确,不伴有情绪反应 皮 肤 躯 痛 慢痛 刺激后0.5-1.0s出现,烧灼痛(难以忍受) 体 持续时间长,定位不准确,常伴有情绪反应 痛 深部痛 疼痛与慢痛相类似 内脏痛 以空腔脏器壁受刺激产生的疼 痛为主,表现为“钝痛” 体腔壁痛 内脏疾患累及临近的体腔壁所产生的疼痛, 性质与躯体痛相类似 牵涉痛 内脏疾患引起体表某部位的疼痛或痛觉过敏
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张铭编制
投射特点:
Ⅰ.交叉支配: 除头面部是双侧性外 Ⅱ.倒置安排: 除头面部是直立外 Ⅲ.皮层投射区的大小 与感觉分辨的精细 程度呈正比: 如:舌和拇指的投射区
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张铭编制
2.第二感觉区 位置: 中央前回与岛叶之间。 感觉特点: 定位较差、感觉分析粗 糙;可能与痛觉有关。 投射特点: ①双侧性投射; ②分布正立而不倒置, 有较大的重叠区。
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张铭编制
(6)调节情绪变化和行为 情绪是一种心理活动,常伴随一系列生理功能 变化,包括植物性功能的变化和躯体运动功能的变 化,称为情绪的生理反应。 不同的情绪有不同的情绪反应形式,如发怒时 会出现心率增快、动脉血压升高、呼吸加快、瞳孔 变大、出汗等交感神经兴奋为主的反应,同时还会 出现肌紧张加强、运动增加,甚至大吼大叫等躯体 行为反应。 (7)边缘系统
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张铭编制
二. 感觉传入途径
(三)头面部感觉的传导途径
华中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张铭编制
(四)丘脑及其感觉投射系统
丘脑与大脑皮层之间构成丘脑-皮层投射,决 定大脑皮质的觉醒状态与感觉功能(除嗅觉外)
1、丘脑的核团
动物生理学 第3章 血液循环 图文

第二节:心肌特性及生物电变化
一.心脏的结构和心肌细胞的类型
(一)心脏的结构和心肌细胞的类型
1 自律细胞:兴奋性、传导性、自动节律性。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 *细胞中不含或含微量的肌原纤维,无收缩能力。没有外来刺激 的条件下自发的发生节律性兴奋。
二、心脏泵血过程和机制
(一)心室的充盈和射血
1、心房收缩期:心房心室压力低;心房压>心室压; 房室瓣开放;但半月瓣关闭,心室与动脉不通。
2、心室收缩期: (1)等容收缩期:房室瓣和半月瓣均关闭。 (2)快速射血期:半月瓣打开,血液快速进入动 脉。
(3)减慢射血期:压力减小;收缩力减小,射血 减慢。
• 心肌收缩力:通过心肌本身收缩活动的强度和速 度的改变而不依赖前、后负荷的改变来影响每搏 输出量的能力,又称为等长自身调节。
• 影响因素:钙离子、儿茶酚胺/肾上腺素、甲状腺 素、乙酰胆碱等
• 后负荷:心肌在收缩时才遇到的负荷。心 室肌后负荷是指动脉血压,故又称为压力 负荷。
• 当动脉血压增加时,等容收缩期延长,而射血期 短,射血速度减慢,每搏输出量暂时减少。导致 心室内剩余的血量增加,心肌可通过异长自身调 节使博出量恢复正常。
=(射血期心室内压-舒张末期压)*搏出量 =(平均动脉压-平均左房压)*搏出量 分功=搏功*心率
三、心脏泵血功能的评价
(二)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1、心室舒张末容积(前负荷或异长的自身调节) 2、心肌收缩性能的影响:神经与体液的调节(等长
的自身调节)
3、动脉血压(后负荷):血压升高——室内压升 高——等容收缩期延长——阻力
动物生理学 第三章 血液

• 2. 红细胞的破坏 • 红细胞具有一定的寿命,如牛的红细胞 寿命为135~162d,猪的为75~97d,而小 鼠的红细胞平均仅存活40d。 • 衰老的红细胞在脾、肝和骨髓的单核巨噬 细胞系统中,被吞噬细胞所吞噬。红细胞 破坏后血红蛋白被分解为胆绿素、铁和珠 蛋白。铁和蛋白大部分可被重新代谢利用, 胆绿素作为色素代谢产物经由粪和尿排泄 出体外。
• 4.单核细胞与巨噬细胞 • 单核细胞生成后,在血液中生活2-3天,进 入疏松结缔组织进一步发育,成为巨噬细 胞。 • 单核-巨噬细胞在激活时 可释放多种细胞因 子,如:集落刺激因子、白细胞介素、肿 瘤坏死因子、干扰素等,在特异性免疫应 答的诱导和调节中起关键作用。
• 5.淋巴细胞 • 参与细胞免疫的为T淋巴细胞,参与体液免疫的 为B淋巴细胞。 • 当T淋巴细胞被抗原物质激活后,分为两类细 胞,效应T淋巴细胞和记忆T淋巴细胞。效应T淋 巴细胞对病毒感染的细胞进行灭杀,还激活巨噬 细胞进行非特异性免疫反应,激活B淋巴细胞产 生抗体。长寿命的记忆T细胞在血液中不断循环, 遇到接触过的抗原,再次增殖产生大量效应T淋 巴细胞。
第 三 章 血液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 一、血液的组成 • (一)血液的基本组成 • 血液属于一种结缔组织,由血细胞和血浆 组成,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 板,血浆中含有血浆蛋白、脂类、无机盐 等。
• 把经过抗凝处理的血液置于离心管中进行 离心(3000r/min,30min)后,可使血细 胞被压紧沉积于离心管的底部,血液被分 为明显的上下两层,上层液体部分称为血 浆,下层为红细胞,两层之间为很薄的一 层为血小板和白细胞,此时红细胞的容积 占全血容积的百分比,称为红细胞比容或 红细胞压积,简称为血液比容或血液压积。 大多数动物的血液比容在34% ~ 45% 之 间。
动物生理学 第三章-神经生理

A类(有髓纤维) 纤维分类 B类 (有 髓纤 维) 植物 性神 经节 前纤 维 1~3 3~15 C类(无髓纤维)
Aα
Aβ
Aγ
Aδ
SC
dγC
后根 中传 导痛 觉的 传入 纤维 0.4~1.2 0.6~2.0
来 源
初级肌梭传 入纤维和支 配梭外肌的 传出纤维
皮肤的 触压觉 传入纤 维
突触前膜对Ca2+ 的通透性↑
突 触 传 递
小泡内递质释放
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质结合
改变后膜对离子 的通透性
突触后电位
(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轴突末梢去极化
突触前膜对Ca2+ 的通透性↑
Ca2+进入突触小体
兴 奋 性 突 触 传 递
兴奋性化学递质释放 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质结合 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使后膜对Na+、K+、Cl尤其是Na+的通透性↑
原浆性星形胶质细胞
少突胶质细胞
小胶质细胞
神经元
星形胶 质细胞
红细胞
壁 和功 脑能 表: 面支 的持 胶和 质分 界割 膜神 。 经 元 ; 形 成 血 管
(二) 神经胶质细胞的功能 1.支持作用 2.修复和再生作用 3.免疫应答作用 4.物质代谢和营养性作用 5.绝缘和屏障作用 6.维持细胞外K+离子浓度 7.摄取和分泌神经递质
(一)外周神经递质 1.乙酰胆碱 2.去甲肾上腺素 3.嘌呤类和肽类递质
(二)中枢神经递质 1.乙酰胆碱 2.单胺类 多巴胺(dopamine)
去甲肾上腺素 5-羟色胺 谷氨酸 甘氨酸 γ氨基丁酸
视上核和室旁核分泌的多肽 下丘脑肽能神经元分泌的多肽 阿片样肽
人体及动物生理学第三章神经元的兴奋和传导

神经肽类
包括内啡肽、脑啡肽等,具有多种生 物活性,参与痛觉、免疫调节等生理 过程。
受体分类、功能及信号转导途径
1 2 3
离子通道型受体
介导快速神经传递,如乙酰胆碱受体、谷氨酸受 体等,通过打开或关闭离子通道调节神经元膜电 位。
G蛋白偶联型受体
参与多种信号转导途径,如多巴胺D1受体、5羟色胺2A受体等,通过激活或抑制G蛋白调节细 胞内信号分子。
04 神经递质、受体与信号转 导途径
常见神经递质类型及其作用
乙酰胆碱(ACh)
广泛分布于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中, 参与学习、记忆、运动控制等多种生 理过程。
氨基酸类神经递质
包括谷氨酸、γ-氨基丁酸(GABA) 等,分别具有兴奋性和抑制性效应, 参与调节神经元活动。
单胺类神经递质
如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5-羟色胺 等,参与情感、认知、自主神经调节 等多种生理功能。
神经递质和调质的作用
神经递质和调质在学习和记忆过 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如乙酰胆碱、 多巴胺等。
神经元网络重构
学习和记忆过程中,神经元网络 可发生重构,形成新的记忆痕迹 或加强已有记忆。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突触连接。
神经元功能与作用
感受刺激
感觉神经元对内外环境的刺激 具有感受作用,将刺激转化为
神经冲动。
传导冲动
运动神经元和中间神经元负责 将神经冲动从一个部位传导至 另一个部位。
整合信息
中间神经元在神经网络中起到整 合信息的作用,对来自不同感觉 神经元的冲动进行整合和处理。
调节机体活动
神经元通过释放神经递质或激素Fra bibliotek等物质,调节机体的各种生理活 动,如肌肉收缩、腺体分泌等。
动物生理学PPT课件

心室的舒缩作为心搏的标志
二→ 、心率(cardiac rate)
定义:单位时间内心脏博动的次数。 心率加快→心肌疲劳
各种动物心率变异范围(次/min):
骆驼25-40
猪60-80
马28-42
犬80-130
奶牛60-80
兔120-150
羊30-80
三、心脏的泵血的机理
4.心率:
第二节 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和生理特性
一、心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
(一)心肌细胞的类型和特征 按照心肌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分为两类:
1.普通心肌细胞(工作细胞、收缩细胞):指心房和心室 肌 细胞。
2.特殊分化的心肌细胞:主要指P细胞和浦肯野细胞。
(二)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形成原理
1.普通心肌细胞
第三节
血第管三生节 理血管生理
一、血管的种类和功能
血管由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组成。按生理功能 的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弹性贮器血管 2.分配血管 3.阻力血管 4.交换血管 5.容量血管 6.短路血管
二、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
血流动力学的基本问题是血流量、血流阻力和血压的关系 1.血流量(blood flow):
四、心音(heart d)
1.定义: 2.分类
①第一心音:类似于”扑”音。 ②第二心音: 类似于”通”音。 ③第三心音: ④第四心音:
五、心脏泵血功能的评定
1.心输出量(cardiac output) ①每搏输出量(stroke volume): ②每分输出量:
生理学上说的心输出量指每分输出量 2.射血分数(ejection fraction):每搏输出量占心舒末
2.自律性(autorhythmicity): 窦房结为心脏的正常起搏点(pacemaker) 窦性节律(sinus rhythm) 潜在起搏点(latent pacemaker) 异位节律(ectopic rhythm)
2019动物生理学3呼吸.ppt

什么是SARS?
非典型肺炎(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
SARS是由一种新病毒引起,这种病毒是冠 状病毒的一种。冠状病毒也会引起一般的伤 风。
病征是什么?
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的主要病征是发高烧、干咳、气喘、 呼吸困难。 从胸部X光透视可以见到肺部出现病变,出现肺炎的病征。 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还可能导致的其他病征包括:发冷、 头疼、肌肉僵硬、失去胃口、不舒服、慌乱、出疹和腹泻。
支气管(bronchi)分左右主支气管。
肺
肺主要由支气管反复分支及其末端形成
的肺泡共同构成,气体进入肺泡内,在 此与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内的血液进行 气体交换。
氧气 二氧化碳
肺泡
全身各个器官 血液循环
毛细血管
五、登山与潜水对人体的影响
1.高原反应:呼吸频率增加;心率和心输出量增 加;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生成量增加 2.减压病:潜水者长时间在水下停留,他的体内 会溶解大量的氮。当从水中迅速出来时,由 于外界压力下降,肺内气体扩张,气体在血 液中的溶解度下降,在细胞内和细胞外的液 体中产生大量的氮气泡,在身体各处造成损 害
1.感冒 感冒包括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的发病 率高,影响面广。虽然感冒本身并不严重,但是它 会引起很多并发症。因为病毒感染后,常常发生细 菌感染。 普通感冒一般持续1-3天,而并发细菌感染后可持 续两周或两周以上,如不及时治疗,可引起许多并 发症,如急性喉炎、支气管炎、肺炎、鼻窦炎、中 耳炎,还可使慢性气管炎急性发作。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它普遍存在于人 的鼻咽部,在人体对病毒抵抗能力下降的情况下, 这时病毒就会侵入鼻黏膜细胞,在细胞内大量繁殖, 产生毒素,造成人体中毒症状,也就是患上流感。 据统计,14岁以下儿童的发病率高达65%,其次是 老年人及体弱多病者容易患流感。主要原因是这部 分人群自身免疫功能较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一、名词解释DA0103A01 cardiac output(心输出量):每分钟由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
DA0103A02stroke volume(搏出量):一次心搏由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
DA0103A03cardiac cycle(心动周期):心脏从一次收缩的开始到下一次收缩开始前,称为一个心动周期。
DA0103A04systolic pressure(收缩压):心脏收缩时,动脉内血压所达到的最高值。
DA0103A05 diastolic pressure(舒张压):心脏舒张时,动脉内血压所达到的最低值。
DA0103A06pulse pressure(脉搏压):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差。
DA0103B01 latent pacemaker(潜在起搏点):心肌自律细胞中除窦房结以外的自律组织。
DA0103B02normal pacemaker(正常起搏点):窦房结是心脏正常节律的引起者,被称为正常起搏点。
DA0103B03cardiac reserve(心力储备):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加的能力。
DA0103C01isovolumic contraction phase(等容收缩期):心室收缩时,由于房室瓣和主动脉瓣关闭,心室容积不变,室内压迅速升高,称为等容收缩期。
DA0103C02isovolumic relaxation phase(等容舒张期):心室射血后舒张时,由于房室瓣和主动脉瓣关闭,心室容积不变,室内压迅速下降,称为等容舒张期。
DA0103C03 afterload(后负荷)心肌在收缩时才遇到的负荷,主要是动脉血压。
二、英翻中0203A01 CO 心输出量0203A02 ECG 心电图0203B01 DP 舒张压0203B02 MAP 平均动脉压0203C01 EF 射血分数三、单项选择题A01 All arteries in the body contain oxygen-rich blood with the exception of…………………………(b )(a) the aorta(b) the pulmonary artery(c) the renal artery(d) the coronary arteriesA02 The first heart sound is produced at…………( a )(a) the beginning of systole(b) the end of systole(c) the beginning of diastole(d) the end of diastole A03The QRS wave of an ECG is produced by………………………………(c )(a) depolarization of the atria(b) repolarization of the atria(c) depolarization of the ventricles(d) repolarization of the ventriclesA04 The cells that normally have the fastest rate spontaneous diastolic depolarization are located in……(a )(a) the S-A node(b) the A-V node(c) the bundle of His(d) the Purkinje fibersA05 The greatest resistance to flow occurs in…( c )(a) the large arteries(b) the medium-sized arteries(c) the arterioles(d) the capillariesA06 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the major way of substance exchange in the microcirculation? …………( c )(a) endocytosis and exocytosis(b) filtration and reabsorption(c) diffusion(d) active transport of ionsA07 If the sympathetic activity increases, the heart beat will become………( a )(a) faster and stronger(b) slower and wicker(c) no change(d) slower and strongerA08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ructure has the lowest autorhythmicity?………( a )(a) ventricular muscle(b) SAN(c) AVN(d) Purkinje’s fiberA09 Which of the following blood vessels possess valves that prevent blood from flowing backward?……( d)(a) arteries(b) arterioles(c) capillaries(d) veinsB0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FALSE? …( c )(a) Most of the total blood volume is contained in vein(b) Capillaries have greater total surface area than any other type of vessel(c) Exchanges between blood and tissue fluid occur across the walls of venules (d) Small arteries and arterioles present great resistance to blood flow B0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 ……………( d )(a) The heart can produce a graded contraction(b) The heart can produce a sustained contraction(c) The action potentials produced at eachcardiac cycle normallytravel around the heart incircus rhythms(d) All of the myocardial cells in theventricles are normally in arefractory period at the sametimeB03 Which of the following pressure is relating to the elasticity of arteries?…(c)(a) diastolic pressure(b) systolic pressure(c) pulse pressure(d) mean aeterial pressureB04 SAN does NOT have………( d )(a) excitability(b) autorhymiticity(c) conductivity(d) contractilityB05 The main function of throughfare channel in microcirculation is ( b)(a) substance exchange(b) making blood return to heart(c) increasing blood flow in the skin to loss heat(d) regulating the capillaries pressureB06 The physi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depressor reflex is …( b )(a) increasing arterial pressure(b) decreasing arterial pressure(c) maintaining arterial pressure constant(d) alleviating the burden of the heartB07 The cholinergic receptor in the membrane of cardiac cell is……………( a )(a) M receptor(b) N1 receptor(c) α receptor(d) N2 receptorB08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imuli is the adequate stimulus to central chemoreceptors in medulla oblongata?…… ( c)(a) change of P CO2in blood(b) change of P O2in blood(c) change of [H+] in cerebrospinal fluid(d) change of [H+] in bloodC01 Ventricular pressure increases the most quickly in ……………………( a)(a) isovolumetric contraction(b) ventricular ejection(c) ventricular filling(d) isovolumetric relaxationC02 Which of the following will occur when the strength of cardiac muscle contraction increases?……………( a )(a) systolic pressure increasessignificantly(b) diastolic pressure icreasessignificantly(c) systolic pressure increases anddiastolic pressure decreases(d) both systolic and diastolic pressureincrease significantlyC03 The lowest arterial pressure occurs in ____in cardiac cycle……………( d )(a) ventricular ejection(b) isovolumetric contraction(c) isovolumetric relaxation(d) ventricular filling C04 The significance of atrial-ventricular conduction delay is………………( c ) (a) increasing the action potential of the ventricular muscle(b) extending the effective refractory of the cardiac muscle(c) making the atrium and ventricle contract at different time(d) increasing the strength of cardiac muscle contractionC05 In the absence of compensations, stroke volume will DECREASE when( d)(a) blood volume increases(b) venous return increases(c) contractility increases(d) arterial blood pressure increasesC06 If a vessel were to dilate to twice of its previous radius, and if pressure remained constant, blood flow through this vessel would…………( b )(a) increase by a factor of 16(b) increase by a factor of 4(c) increase by a factor 2(d) decrease by a factor 2C07 In isovolumetric contraction of ventricle……………………………(b ) (a) atrial pressure > ventricular pressure > aortic pressure(b) atrial pressure < ventricular pressure < aortic pressure(c) atrial pressure < ventricular pressure > aortic pressure(d) atrial pressure > ventricular pressure < aortic pressure四、填空题A01 Myocardial cells have following physiological properties: ( ), ( ), excitability, and contractibility.A02 The nerves that innervate heart include ( ) and ( ).A03 The formation of blood pressure is due to ( ), ( ), andperipheral resistance.A04 The pathways of microcirculation include ( ), ( ) and capillarybed.A05 During and immediately after an action potential of cardiac cell, the membrane is less excitable than it is at rest. This period of reduced excitability is called refractory period whichcan be divided into ( ), ( ), and hypernormal period.A06 The blood vessel can be classified into ( ), ( ), and capillary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e and function.B01 Myocardial cells can produce an ( ) and a long ( ) whenthey are stimulated at diastolic period.B02 The second heart sound is caused mainly by ( ), which represents( ).B03 The main factors affect cardiac output are ( ) and ( ).B04 The factors affect production of interstitial fluid include ( ), ( ), lymphatic return, and the permeability of capillary.B05 Adrenergic receptor in myocardial cell is ( ) receptor, cholinergic receptoris ( ) receptor.B06 The rhythm derived from normal pacemaker is called ( ), whereas which derived from latent pacemaker is called ( ).B07 The action potential of autorhythmic cell can be divided into ( ),( ), and spotarization.C01 The effects of depressor reflex include ( ) heart rate, ( )peripheral resistance, and decreasing blood pressure.C02 If the concentration of Ca2+in extracellular fluid increase, the excitability of myocardial cell will (升高), contractability will (加强).C03 The factors affecting excitability of myocardial cell include (静息电位水平), (阈电位水平), and the status of sodium channel.C04 The events occur in phase 4 (spontaneous depolarization) of action potential of Purkinje’s cell include (进行性增强的内向Na离子流) and (逐渐衰减的外向K离子流).C05 The statuses of sodium channel include (备用), (激活), and inactivation.DA0403A01 自律性、传导性DA0403A02 交感、副交感DA0403A03 心脏的收缩、血液的充盈DA0403A04 直捷通路、动静脉短路DA0403A05 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DA0403A06 动脉、静脉DA0403B01 期前收缩、代偿间歇DA0403B02 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关闭、心室舒张的开始DA0403B03 心率、搏出量DA0403B04 毛细血管血压、血浆胶体渗透压DA0403B05 β、MDA0403B06 窦性、异位DA0403B07 去极化、复极化DA0403C01 减慢、降低DA0403C02 、加强DA0403C03 、DA0403C04五、判断题A01 Purkinje’s cell belongs to autorhythmic cell in the heartA02 Heart rate is normally determined by the action potential frequency in the AV nodeA03 According to the Starling effect, stroke volume should increase if end-diastolic volume increasesA04 Blood flow through the systemic circuit is driven by contractions of the right ventricle A05 Isovolumetric contraction comes immediately after diastoleA06 Maximum aortic pressure during the cardiac cycle is called systolic pressureB01 Under normal condition, pressures in the left and right ventricles are equal systoleB02 The P wave of the ECG corresponds to ventricular repolarizationB03 The reason that there is no tetanus in cardiac muscle is the long effective refractory periodB04 An increases in total peripheral resistance tends to lower mean arterial pressureC01 A decrease in the radius of a blood vessel raises its resistanceC02 An increase in the hydrostatic pressure of blood in capillaries tends to increase the rate at which fluid is filtered across capillary wallsC03 The circulatory system consists of two divisions: the pulmonary circuit and systemic circuit.DA0503A01 对DA0503A02 错DA0503A03 对DA0503A04 错DA0503A05 错DA0503A06 对DA0503B01 错DA0503B02 错DA0503B03 对DA0503B04 错DA0503C01 对DA0503C02 对DA0503C03 对六、简答题B01 简述组成心电图各波及其含义?B02 何谓淋巴回流?简述其生理意义?B03 简述组织液的生成及其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