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力 力的合成(基础) 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3.4 力的合成与分解—【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讲义

3.4 力的合成与分解—【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讲义

物理概念和规律: 一、力的合成1.定义:如果一个力的 与几个力共同作用的效果 ,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 ;如果几个力的 与某个力单独作用的效果 ,这几个力叫做那个力的分力.2.力的合成:求几个力的 叫做力的合成. (1)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有向线段为 ,作平行四边形,这两邻边所夹的 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这种方法叫平行四边形定则.所有矢量的合成都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2)三角形定则把两个矢量 ,从第一个矢量的始端指向第二个矢量的末端的有向线段就表示合矢量的 .三角形定则与平行四边形定则实质上是一样的 (3)两分力等大,夹角为θ时,,大小:F = ,方向:F 与F 1夹角为θ2。

3.共点力:作用于物体上 ,或者力的 相交于同一点的几个力称为共点力.4.合力与分力的三性5.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合力与分力是作用效果上的一种 关系 (1)两个力的合成当两分力F 1、F 2大小一定时,①最大值:两力 时合力最大,F =F 1+F 2,方向与两力同向;②最小值:两力方向相反时,合力 ,F =|F 1-F 2|,方向与两力中较大的力同向; ③合力范围:两分力的夹角θ(0°≤θ≤180°)不确定时,合力大小随夹角θ的增大而 ,所以合力大小的范围是:(2)三个力的合成三个力进行合成时,若先将其中两个力F 1、F 2进行合成,则这两个力的合力F 12的范围为|F 1-F 2|≤F 12≤F 1+F 2.再将F 12与第三个力F 3合成,则合力F 的范围为 ,对F 的范围进行讨论:①最大值:当三个力方向相同时,合力,大小为F max=F1+F2+F3.②最小值:若F3的大小介于F1、F2的和与差之间,F12可以与F3等大小,即|F12-F3|可以等于零,此时三个力合力的就是零;若F3不在F1、F2的和与差之间,合力的最小值等于最大的力减去另外两个较小的力的和的绝对值.③合力范围:F min≤F≤F max.6. 计算法求合力时常用到的几何知识(1)应用直角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求解,用于平行四边形的两边垂直,或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垂直的情况.(2)应用等边三角形的特点求解.(3)应用相似三角形的知识求解,用于矢量三角形与实际三角形相似的情况.二、力的分解1.定义:一个力的作用可以用几个力的共同作用来等效替代,这几个力称为那一个力的分力.求一个已知力的的过程,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2.分解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把已知力F作为平行四边形的,与力F共点的平行四边形的两个就表示力F的两个分力F1和F2.3.分解依据通常依据力的进行分解.(1)已知合力和两个分力的方向时,有.甲乙(2)已知合力和一个分力的时,有唯一解.丙丁(3)已知合力以及一个分力的大小和另一个分力的方向时,有下面几种可能:a b c d①当F sinθ<F2<F时,有.②当F2=时,有唯一解.③当F2<F sin θ时,.④当F2>F时,有唯一解.4.按实际效果分解的几个实例实例分析地面上物体受斜向上的拉力F,拉力F一方面使物体沿水平地面前进,另一方面向上提物体,因此拉力F可分解为水平向前的力F1和竖直向上的力F2.F1=F cosα,F2=质量为m的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其重力产生两个效果:一是使物体具有沿斜面下滑趋势的分力F1,二是使物体压紧斜面的分力F2.F1=mg sin α,F2=质量为m的光滑球被竖直挡板挡住而静止于斜面上时,其重力产生两个效果:一是使球压紧板的分力F1;二是使球压紧斜面的分力F2.F1=mg tan α,F2=质量为m的光滑球被悬线挂靠在竖直墙壁上,其重力产生两个效果:一是使球压紧竖直墙壁的分力F1;二是使球拉紧悬线的分力F2.F1=mg tan α,F2=质量为m的物体被OA、OB绳悬挂于O点,重力产生两个效果:对OA的拉力F1和对OB的拉力F2.F1=,F2=αcosmg质量为m的物体被支架悬挂而静止,其重力产生两个效果:一是拉伸AB的分力F1;二是压缩BC的分力F2.F1=,F2=αcosmg(1)定义:将一个力沿着的两个方向分解的方法.如图所示.(2)公式:F1=F cosθ,F2=F sinθ.(3)适用:正交分解适用于各种运算.(4)优点:将矢量运算转化成坐标轴方向上的运算.(5)正交分解的目的:将力的合成化简为同向、反向或垂直方向的分力,便于运用普通代数运算公式解决的运算,“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合”.(6)正交分解的基本步骤(a)建立以共点力的作用点为坐标原点,直角坐标系x轴和y轴的选择应使尽量多的力落在坐标轴上.(b)正交分解各力将每一个不在坐标轴上的力分解到上,并求出各分力的大小,如图2­6­7所示.图2­6­7(c)分别求出x轴、y轴上各分力的,即:F x=F1x+F2x+…F y=F1y+F2y+…(d)求共点力的合力合力大小F=,合力的方向与x轴的夹角为α,则tan α= .针对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F1、F2及它们的合力F,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合力F一定与F1、F2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不同B.两力F1、F2一定是同种性质的力C.两力F1、F2一定是同一个物体受的力D.两力F1、F2与F是物体同时受到的三个力2. 如图所示,物体受到两个相互垂直的共点力F1和F2的作用,其大小分别为30N和40N,它们合力的大小为()A.10N B.50N C.70N D.1200N3.两个共点力的大小分别为F1=15 N,F2=9 N.它们的合力不可能等于 ( )A.9 N B.24N C.25 N D.15 N4.水平横梁一端A插在墙壁内,另一端装有一小滑轮B.一轻绳的一端C固定于墙壁上,另一端跨过滑轮后悬挂一质量为m=10 kg的重物,∠CBA=30°,如图2­5­8所示,则滑轮受到绳子的作用力大小为(g取10 N/kg)( )图2­5­8A.50 N B.50 3 NC.100 N D.100 3 N5.有两个大小相等的力F1和F2,当它们的夹角为90°时,合力为F,则当它们的夹角为120°时,合力的大小为( )A.2F B.2 2 FC.2F D.F6. 在按照图所示装置进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测力计可以不与木板在同平面内B.作图时可以用细绳的长度作为两个分力的大小C.确定某个分力时,只要记录测力计的读数,不要记录测力计的方向D.确定某个分力时,需要同时记录测力计的读数及细绳的方向7. . 用如图的四种方法悬挂一个镜框,绳中所受拉力最小的是()A.B.C.D.8. 同时作用在某物体上的两个方向相反的两个力,大小分别为6N和9N,其中9N的力在逐步减小到零的过程中,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A.先减小后增大B.先增大后减小C.一直减小D.一直增大9. 如图所示,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两弹簧测力计将橡皮条拉伸到0点,它们示数分别为F1和F2.接下来用一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时()A.将橡皮条拉伸到O点B.拉力大小等于F1﹣F2C.拉力大小等于F1+F2D.沿F1和F2角平分线方向10. 如图所示,物体在四个共点力作用下保持平衡,撤去F1而保持其他三个力不变,则此时物体的合力F()A.等于F1,方向与F1相同B.等于F1,方向与F1相反C.大于F1,方向与F1相同 D.大于F1,方向与F1相反11. 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的两个共点力,一个力的大小是2N,另一个力的大小是4N,它们合力的大小可能是()A.1N B.3N C.5N D.7N12. 作用于O点的五个恒力的矢量图的末端跟O点恰好构成一个正六边形,如图。

力的基本知识

力的基本知识

知识点1:力(1)力的概念: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2)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3)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简称形变)力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4)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5)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N力的大小: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为1N(6)力的示意图:通常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线段的长度可以表示力的大小,在线段末端画一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起点或者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例题:1、下列关于力的看法,正确的是()A、没有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没有力的作用B、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一定有力的作用C、物体间发生力的作用,不一定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D、施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受力物体2、俗话说“一个巴掌拍不响”,这是因为()A、一个巴掌的力太小B、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C、人不会只有一个巴掌D、一个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3、以下是我们生活中常见到的几种现象,属于物体因为受力而改变运动状态的是()①用力揉面团,面团形状发生变化②篮球撞击在篮板上被弹回③用力握小皮球,球变瘪了④一阵风把地面上的灰尘吹得漫天飞舞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④4、暴风雨来临前,狂风把小树吹弯了腰,把落叶吹得漫天飞舞。

从力的作用效果分析,风力使小树发生了____________,使落叶的____________发生了改变。

5、运动员用头顶球攻门,球飞入网。

这时施力物体是_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__。

运动员的头也感到痛,施力物体是_______。

由以上事实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________的。

6、如图所示,小球对桌面的重力为10N,请在图中画出桌面所受重力示意图。

知识点2:弹簧测力计(1)弹力:因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2)用途:测力的大小(经常在物理力学中使用)主要结构:弹簧、挂钩、刻度盘、指针、外壳、吊环(可忽略不计)。

(3)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使用前:1.拉动弹簧:反复拉动弹簧(拉重了会损坏弹簧),防止其卡住,摩擦,碰撞。

高中物理力学知识点详解

高中物理力学知识点详解

高中物理力学知识点详解一、力学基础概念1、力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单位:牛顿(N)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力的图示:用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2、质量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单位:千克(kg)质量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和位置而改变。

3、重量(重力)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方向:竖直向下计算公式:G = mg (g 为重力加速度,通常取 98m/s²)二、牛顿运动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惯性:物体保持原有运动状态的性质,其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

2、牛顿第二定律内容:物体的加速度跟作用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的方向相同。

表达式:F = ma3、牛顿第三定律内容: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

三、常见的力1、弹力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的力。

胡克定律:F = kx (k 为劲度系数,x 为形变量)2、摩擦力静摩擦力:当物体有相对运动趋势时产生的摩擦力,大小在 0 到最大静摩擦力之间。

滑动摩擦力:当物体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大小 f =μN (μ 为动摩擦因数,N 为正压力)3、重力已经在前面提及,此处不再赘述。

四、力的合成与分解1、平行四边形定则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2、合力的范围|F1 F2| ≤ F 合≤ F1 + F23、力的分解已知合力求分力的过程,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

五、运动学基本概念1、位移定义: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

与路程的区别:位移是矢量,路程是标量。

2、速度平均速度: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

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

力的合成实验

力的合成实验

力的合成实验引言: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具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在物理学中,学习力的合成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

本实验将通过引力合成实验和斜面合成实验来探究力的合成原理,加深对力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实验一:引力合成实验材料:1. 悬挂在天花板上的绳索2. 两个小物块3. 磁力秤4. 直尺5. 记录表格6. 实验台步骤:1. 将绳索悬挂在天花板上,并保证其平稳不摆动。

2. 在两根绳索的下端各系上一个小物块。

3. 用磁力秤分别测量两个小物块的重力。

4. 将磁力秤放在绳索下方,记录下两个小物块受到的合力大小。

5. 更换小物块的质量,并重复步骤3和4。

观察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两个小物块所受重力的大小等于它们各自的质量乘以重力加速度,即F1 = m1g,F2 = m2g。

2. 两个小物块所受到的合力大小等于它们所受重力的矢量和,即F合 = F1 + F2。

3. 合力的大小应该等于两个小物块所受重力的矢量和,即F合 =(m1 + m2)g。

4. 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相符合,验证了力的合成原理。

实验二:斜面合成实验材料:1. 斜面2. 小车3. 弹簧测力计4. 直尺5. 记录表格步骤:1. 将斜面固定在实验台上,并保证其角度不变。

2. 将小车放在斜面上,并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小车在斜面上受到的力的大小。

3. 将斜面倾斜到不同的角度,并重复步骤2。

4. 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小车所受力的合力的大小,即合力 = 重力分力 + 斜面对小车的支持力。

5. 根据实验数据和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验证斜面合成的力的大小与理论计算的一致性。

观察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斜面对小车的支持力大小等于小车所受重力的分力,即支持力 =重力分力= mg * sinθ。

2. 小车所受力的合力大小等于斜面对小车的支持力加上重力的分力,即合力 = 重力分力 + 斜面对小车的支持力= mg * sinθ + mg * cosθ = mg * (sinθ + cosθ)。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力的合成、力的分解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力的合成、力的分解

力的合成与分解一、共点力作用于同一物体且作用线能够相交于一点的几个力,称之为共点力。

二、力的合成1、合力与分力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与几个力共同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相同,那么这个力就是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就是这个力的分力。

相同的效果包括使物体产生相同的形变或是使物体产生相同的加速度。

2、合力与分力的关系合力与分力是一种等效代换的关系。

下图中,物体在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在力 F1、F2共同作用下也能处于静止状态,即F1、F2共同作用的效果与力F单独作用的效果相同,于是F是F1、F2的合力;F1、F2是力F的分力,从作用效果上可以相互替换。

即,对于下图而言,可以认为没有F1、F2作用,而是有力F作用,替换后,物体的运动状态保持不变。

3、力的合成(1)力的合成:已知分力求合力的过程称为力的合成。

(2)平行四边形定则:以表示两个分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该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2.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它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F1F2FOF1F2FO说明:①矢量的合成与分解都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简化成三角形定则)②力的合成和分解实际上是一种等效替代.③由三角形定则还可以得到一个有用的推论:如果n个力首尾相接组成一个封闭多边形,则这n个力的合力为零.④在分析同一个问题时,合矢量和分矢量不能同时使用.也就是说,在分析问题时,考虑了合矢量就不能再考虑分矢量;考虑了分矢量就不能再考虑合矢量.⑤矢量的合成分解,一定要认真作图.在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时,分矢量和合矢量要画成带箭头的实线,平行四边形的另外两个边必须画成虚线.各个矢量的大小和方向3.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可得出以下几个结论:①共点的两个力(F1、F2)的合力(F)的大小,与它们的夹角(θ)有关;θ越大,合力越小;θ越小,合力越大.F1与F2同向时合力最大;F1与F2反向时合力最小,合力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_.②合力可能比分力大,也可能比分力小,也可能等于某一分力.③共点的三个力,如果任意两个力的合力最小值小于或等于第三个力,那么这三个共点力的合力可能等于零.(3)三角形定则与多边形定则4、两个共点力的合成总结(1)两个分力在一条直线上且同向时,它们的合力大小为两力之和,方向同两力方向。

高一必修一物理重力与弹力讲解

高一必修一物理重力与弹力讲解

高一必修一物理重力与弹力讲解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以“高一必修一物理重力与弹力讲解”为主题,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重力和弹力的概念、特性及作用效果。

通过讲解、实例分析、实验演示等手段,帮助学生掌握重力与弹力的计算方法,并能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此外,注重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教学对象教学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如力的概念、牛顿运动定律等。

在此基础上,学生对重力与弹力的学习将更加深入,但需要注意的是,学生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可能还不够系统,需要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帮助他们建立起完整的知识体系。

此外,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教学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活动。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重力的概念,掌握重力的大小与物体质量、重力加速度的关系,能够运用重力公式进行计算。

(2)掌握弹力的概念,了解弹力产生的条件,能够分析弹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3)学会运用力的合成与分解方法,解决涉及重力和弹力的实际问题。

(4)能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重力与弹力现象,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分析等过程,培养学生对物理现象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采用小组合作、讨论等形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运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4)利用多媒体、网络等资源,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自然规律的欲望。

(2)通过学习重力与弹力的知识,使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科学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培养学生在面对问题时,具备勇于尝试、坚持不懈的精神,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初中物理力的作用知识点总结(精华)

初中物理力的作用知识点总结(精华)

初中物理力的作用知识点总结(精华)1. 力的定义力是一种物体对另一物体施加的影响,使其产生运动、改变速度或形状。

2. 力的量纲和单位力的量纲为力乘以加速度的质量,并用牛顿(N)表示。

3. 力的分类- 接触力:是物体间接触时产生的力,如摩擦力、支持力等。

- 非接触力:是物体之间不直接接触却产生作用的力,如重力、电磁力等。

4. 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的合成:多个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时,合成为一个力,合成力大小等于各力的代数和。

- 力的分解:一个力可以分解成多个力,这些力的合成等于原来的力。

5.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的运动状态只有在外力作用下才会发生改变,如果没有外力作用,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6. 牛顿第二定律(力的等效定律)一个物体所受合力等于该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即 F = ma。

7. 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作用于其中一个物体上的力与作用于另一个物体上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8. 弹力当弹簧或其他弹性物体被拉伸或压缩时,产生的恢复力称为弹力。

9. 摩擦力摩擦力是两个物体接触时产生的一种阻力,分为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力。

10. 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称为重力,其大小与物体质量成正比,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11. 压力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力的大小称为压力,计算公式为 P =F/A,其中 F 为力,A 为受力面积。

12. 对力的几个常见表示- 矢量表示:力具有大小和方向。

- 图示表示:将力用箭头表示,箭头的长度和方向表示力的大小和方向。

- 符号表示:用字母表示力,如 F、f。

- 数字表示:用数字表示力的大小。

这些是初中物理力的作用的知识点的精华总结。

总字数:XXX字。

力的基础知识

力的基础知识
2. 产生的条件:1)直接接触 2)相互挤压 (发生形变)
3. 方向:总是跟形变的方向相反且垂直于接 触面。弹力的受力物体是引起形变的物体, 施力物体是发生形变的物体。
4. 作用点:接触面 5. 弹簧弹力大小: F=-kx
摩擦力
1. 定义:当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间有相对运动 趋势或相对运动时,接触面之间存在摩擦力, 分别叫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
[
]
A F1 B 0 C F2+ F3 D 2F1
15.用斜向下的推力推木箱,木箱恰好 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推力F与木箱所受 的摩擦力的合力方向是[ ]
A.向下偏左
B.向下偏右
C.竖直向下
D.水平向左
16.两个物体A和B,质量分别为M和m, 用跨过定滑轮的轻绳相连,A静止于水 平地面上,如图,不计摩擦,A对绳的 作用力的大小与地面对A的作用力的大
2. 产生的条件是:接触;粗糙;在相互接触的 物体间有正压力存在(有摩擦力必有弹力); 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3. 作用点:接触面
4. 方向:与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相反 5. 大小:滑动摩擦力f=N,静摩擦力会随着外
力的变化而变化
受力分析
• 根据受力分析的次序 • 根据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 根据平衡条件
力的基础知识
力的基本概念:
1)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力的基本特征
力的物质性:力不能脱离物体而独立存在 力的相互性: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牛顿 第三定律(两个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 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力的矢量性: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3)力的作用效果 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几种常见的力
重力: 1. 产生:重力是物体受到地球的吸引而产

初三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三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三物理力学知识点总结归纳物理力学是初中物理学的基础,是我们理解和掌握其他物理学分支的基础。

在初三学习物理力学时,我们需要掌握一些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初三物理力学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一、运动和力1. 运动的描述:位置、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是描述运动的重要概念。

位置是物体所在的位置,位移是物体从初始位置到最终位置的距离和方向的变化,速度是位移 per 单位时间,加速度是速度 per 单位时间。

2.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相互作用时产生的作用。

它由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和物体对物体的反作用力组成,满足牛顿第三定律。

3. 牛顿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物体在不受力或平衡力作用下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保持静止状态。

4. 牛顿第二定律:物体受力时,其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公式为 F=ma,其中 F 表示力,m 表示物体质量,a 表示物体加速度。

5. 牛顿第三定律:也称作用与反作用定律,任何作用力都有对应的反作用力,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体上。

二、力的合成和分解1. 力的合成:当多个力作用于同一个物体时,可以通过力的合成求出它们的合力。

合力的方向和大小决定了物体的运动状态。

2. 力的分解:当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时,可以通过力的分解将其分解为多个分力。

分力的合成可以得到原始力。

三、平衡和不平衡1. 平衡状态: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时,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即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2. 不平衡状态:当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时,物体处于不平衡状态,即物体会产生加速度。

四、摩擦力1. 动摩擦力: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它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以及物体间的压力有关。

2. 静摩擦力: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处于静止状态时产生的摩擦力。

当施加在物体上的力小于静摩擦力时,物体保持静止。

3. 滑动摩擦力:当物体之间有相对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力。

五、重力1. 重力的概念:重力是地球或其他天体对物体的吸引力。

力的合成与分解知识点与例题讲解

力的合成与分解知识点与例题讲解

力的合成与分解知识点与例题讲解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力的合成(基础篇)命题人:rain1.合力:一个物体受到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与一个力对物体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时,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2.合成:求几个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三、合力的求法1.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如果用表示两个共点力F1和F2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那么,合力F的大小和方向就可以用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表示出来。

2.共点力:几个力如果都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者它们的作用线相交于同一点,这几个力叫做共点力。

3.平行四边形定则的两种应用方法(1)图解法a.两个共点力的合成:从力的作用点作两个共点力的图示,然后以F1、F2为边作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的长度即为合力的大小,对角线的方向即为合力的方向。

b.两个以上共点力的合成:先求出任意两个力的合力,再求出这个合力跟第三个力的合力,直到所有的力都合成进去,最后得到的结果就是这些力的合力。

(2)计算法先依据平行四边形定则画出力的平行四边形,然后依据数学公式(如余弦定理)算出对角线所表示的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当两个力互相垂直时,有:F=√F12+F22、tanθ=F2/F1四、合力大小的范围(1)合力F随θ的增大而减小(2)当θ=0°时,F有最大值Fmax=F1+F2,当θ=180°时,F有最小值Fmin=F1-F2(3)合力F既可以大于,也可以等于或小于原来的任意一个分力一般地 | F1-F2≤ F ≤ F1+F2五、矢量与标量矢量:即有大小,又有方向,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的物理量叫做矢量。

标量:只有大小而没有方向,遵循代数求和法则的物理量叫做标量。

矢量和标量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们分别遵循两种不同的求和运算法则.力的分解(基础篇)命题人:尚瑞阳一、分力及力的分解概念1.力的分力:几个力共同产生的效果跟原来一个力产生的效果相同,这几个力就叫做原来那个力的分力。

初中物理一年级教案:力学基础

初中物理一年级教案:力学基础

初中物理一年级教案:力学基础一、力学基础概述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以及与力的关系。

力学基础是学习力学的重要入门知识,初中一年级是力学学习的初步阶段。

本教案将针对初中一年级学生的特点,设计一系列力学基础的教学内容,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为深入学习提供坚实的基础。

二、物体的运动规律1. 直线运动概念直线运动是指物体沿直线轨迹运动的情况。

在直线运动中,我们需要了解以下概念:(1)位移:物体从初始位置到最终位置的位移。

(2)速度:物体在单位时间内的位移,是位移的变化率。

(3)加速度:物体速度的变化率,是速度的变化率。

2.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它表明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这意味着物体具有惯性,需要受到力的作用才能改变其状态。

三、力和力的作用1. 力的定义力是使物体发生运动、改变形状或产生变形的物理量。

力的单位是牛顿(N)。

2. 力的分类(1)重力: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2)弹力:物体被拉伸或挤压时产生的力。

(3)摩擦力:物体在接触面上的相互作用力。

3. 力的作用(1)力的合成:两个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可以合成为一个力。

(2)力的分解:一个力可以分解为两个力,分别作用于不同方向。

四、力的计算1. 力的大小力的大小可以通过力的平衡和力的不平衡来计算。

我们可以通过力的图示、力的放大器或力计来测量力的大小。

2. 力的合成力的合成可以通过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进行计算。

(1)平行四边形法则:将力的方向和大小用向量表示,然后将向量按照平行四边形法则相加。

(2)三角形法则:将力的方向和大小用向量表示,然后将向量按照三角形法则相加。

3. 力的分解力的分解可以通过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进行计算。

(1)正弦定理:将力的方向和大小用向量表示,然后使用正弦定理计算力的分解。

(2)余弦定理:将力的方向和大小用向量表示,然后使用余弦定理计算力的分解。

九年级物理第二课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第二课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第二课知识点物理作为一门自然科学,关注的是物质、能量、力量之间的相互关系。

九年级的物理学习更加深入,其中第二课是关于力学的基础知识。

本文将以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九年级物理第二课的知识点。

一、物体的重力和支持力在力学中,物体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物体的重力是指地球对物体施加的力,也就是重量。

而支持力则是指支持物体不下坠或不下沉的力。

物体的重力和支持力是平衡的。

当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重力和支持力相等,这就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为零的情况。

当一个物体放在水中时,它的重力和支持力相等,因此物体会浮在水面上。

二、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是物理力学中的基本概念。

力的合成指的是两个或多个力作用于同一物体时,可以用一个合力来代替它们。

合力的大小和方向是由原先的力的大小和方向决定的。

力的分解则是相反的过程。

当一个力在某个物体上施加时,可以把它分解为两个或多个分力,这些分力可以有效地表示该物体所受的力的方向和大小。

三、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

它指出,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的状态。

惯性定律表明物体有惯性,即保持原有状态的趋势。

这也意味着物体需要外力才能改变其状态。

例如,推动一辆静止的小车或停止一个正在运动的小车,都需要用力。

四、牛顿第二定律:加速度定律牛顿第二定律被称为加速度定律。

它表明,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在其上的合力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加速度定律可以用公式F = ma来表示,其中F代表合力,m代表物体的质量,a代表物体的加速度。

这个公式表明物体的质量越大,所受的力越小,相同的力作用下,质量越小的物体加速度越大。

五、牛顿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牛顿第三定律也被称为作用与反作用定律。

它表明,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共线的力对。

例如,当我们站立在地面上时,我们的体重对地面施加了一个向下的力,而地面对我们产生了一个向上的支持力。

高一物理必修一重力与弹力讲解

高一物理必修一重力与弹力讲解

高一物理必修一重力与弹力讲解一、教学任务及对象1、教学任务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是以高一物理必修一中的“重力与弹力”为主题,进行深入讲解。

内容包括重力的概念、作用与计算,弹力的概念、产生条件及应用。

通过讲解,使学生理解这两种力的本质区别和联系,掌握相应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教学对象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力的基本概念和简单的力的合成与分解,具有一定的物理基础。

但重力与弹力作为两种特殊的力,学生在理解上可能存在困难,因此需要在教学中进行详细的讲解和引导。

此外,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重力的概念、作用和计算方法,掌握重力与质量的关系;(2)掌握弹力的概念、产生条件,了解弹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能够区分重力与弹力,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4)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5)提高学生的物理计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1)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途径主动探索重力与弹力的相关知识;(2)采用案例分析、问题驱动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3)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4)注重知识点的串联,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5)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2)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界中的规律和秩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质疑的科学态度,增强他们的自信心;(4)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5)结合重力与弹力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力的合成说课稿5篇

力的合成说课稿5篇

力的合成说课稿5篇力的合成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力的合成》是高中物理新教材第一册(必修)第一章第五节。

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力的基本概念,力的图示和重力、弹力、摩擦力这三种基本性质力,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

本节内容是力的合成部分,是前几节内容的深化,依据等效思想总结出矢量运算普遍遵守的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同时,矢量运算始终贯穿于高中物理知识内容的全过程,具有基础性和预备性。

为以后学习速度、加速度、位移、动量等矢量运算奠定了基础。

所以本节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能从力的作用效果上理解合力和分力的概念;知道合力大小与分力大小之间的关系;知道合力的大小与两分力间夹角的关系;知道矢量,标量的概念,知道它们有不同的运算规则;掌握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会用作图法求共点力的合力,会用直角三角形知识计算合力;进一步了解物理学的常用研究方法之一——等效法。

(2)能力训练目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物理思维能力。

(3)德育目标:在实验的过程中,掌握正确的方法,结果要符合实验数据,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求实精神。

3:教学重点、难点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理解合力与分力的关系;(2)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通过加强图解法和计算法的练习突出重点。

难点:合力的大小与分力间夹角的关系。

通过实验突破难点。

二、说教法和学法指导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了情景激学法、比较法、目标导学法、实验探究法、分组讨论法及总结归纳等六种方法。

对于学法指导主要是提供学生观察、思考、及尝试表达的机会。

三、说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举例)一个人用力F可以把一桶水慢慢地提起,两个人分别用F1、F2两个力把同样的一桶水慢慢地提起.那么力F的作用效果与F1,F2的共同作用的效果如何?学生:效果是一样的。

高中物理 必修1 力的合成与分解 (基础) 知识点专题讲解

高中物理 必修1 力的合成与分解 (基础) 知识点专题讲解

高中物理必修1 力的合成与分解(基础)知识点专题讲解力的合成与分解【学习目标】1. 知道合力与分力的概念2. 知道平行四边形定则是解决矢量问题的方法,学会作图,并能把握几种特殊情形3. 知道共点力,知道平行四边形定则只适用于共点力4. 理解力的分解和分力的概念,知道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5. 会用作图法求分力,会用直角三角形的知识计算分力6. 能区别矢量和标量,知道三角形定则,了解三角形定则与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质是一样的【要点梳理】要点一、力的合成要点诠释:1.合力与分力①定义: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力的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则这个力就叫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叫做分力。

②合力与分力的关系。

a.合力与分力是一种等效替代的关系,即分力与合力虽然不同时作用在物体上,但可以相互替代,能够相互替代的条件是分力和合力的作用效果相同,但不能同时考虑分力的作用与合力的作用。

b.两个力的作用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替代,进一步想,满足一定条件的多个力的作用效果也可由一个力来替代。

2.力的合成①定义: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叫做力的合成。

②说明:力的合成的实质是找一个力去替代作用在物体上的几个已知的力,而不改变其作用效果的方法。

3.平行四边形定则①内容:两个力合成时,以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代表合力的大小和方向,这个法则叫做平行四边形定则。

说明:平行四边形定则是矢量运算的基本法则。

②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的三点注意a.力的标度要适当;b.虚线、实线要分清,表示分力和合力的两条邻边和对角线画实线,并加上箭头,平行四边形的另两条边画虚线;c.求合力时既要求出合力的大小,还要求出合力的方向,不要忘了用量角器量出合力与某一分力间的夹角。

要点二、共点力要点诠释:1.共点力:一个物体受到两个或更多个力的作用,若它们的作用线交于一点或作用线的延长线交于一点,这一组力就是共点力。

2.多个力合成的方法:如果有两个以上共点力作用在物体上,我们也可以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它们的合力:先求出任意两个力的合力,再求出这个合力跟第三个力的合力,直到把所有的力都合成进去,最后得到的结果就是这些力的合力。

力的合成与分解

力的合成与分解

第2课时力的合成与分解考点一力的合成(c/c)[基础过关]1.合力与分力(1)定义: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共点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一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原来的几个力叫做分力。

(2)关系:合力和分力是等效替代的关系。

2.共点力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作用线的延长线交于一点的力。

3.力的合成(1)定义: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

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过关演练】1.关于合力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几个力的合力就是这几个力的代数和B.几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这几个力中的任何一个力C.几个力的合力可能小于这几个力中最小的力D.几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这几个力中最大的力解析力是矢量,力的合成不能简单地进行代数加减,故A是错误的;合力可以大于分力,可以等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故B、D是错误的,C正确。

答案 C2.物体同时受到同一平面的三个力的作用,下列几组力的合力不可能为零的是()A.5 N,7 N,8 N B.5 N,2 N,3 NC.1 N,5 N,10 N D.10 N,10 N,10 N解析三个力合成,若前两个力的合力与第三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就可以使这三个力合力为零,只要使最大的力的大小在其他两个较小力的合力范围之内,就能使合力为零,即第三个力F3满足:|F1-F2|≤F3≤F1+F2。

答案 C[要点突破]1.合力和分力关系(1)合力不一定大于分力。

(2)合力与分力的作用效果作用,但它们并不是同时作用在物体上。

(3)合力与分力是等效替代关系。

2.由分力确定合力范围(1)两个力的合成①合力范围:|F1-F2|≤F≤F1+F2。

②几种特殊情况下的合力(2)三个力的合成以三个力的大小为邻边,看能否组成三角形,若能,则:0≤F合≤F1+F2+F3;若不能,则合力的最大值仍为三力之和,最小值为三力中最大力减去两个较小力之和。

初中物理(力)

初中物理(力)

初中物理(力)汇报人:•力的基础知识•重力•摩擦力•弹力•力的平衡•力的合成与分解01力的基础知识力的定义030201力的三要素力的单位力的符号力的单位和符号02重力重力的概念重力的方向无论物体处于什么位置,其受到的重力方向都是竖直向下的。

重力的方向可以通过重垂线来检测,重垂线永远垂直于水平面。

重力的方向是指地球对物体的吸引方向,永远是竖直向下的。

重力的计算重力的大小可以通过公式G=mg来计算,其中G是重力,m是物体的质量,g是重力加速度。

重力加速度是一个常数,约为9.8米/秒^2,方向竖直向下。

在地球的不同位置,由于纬度和海拔的不同,重力加速度会有所变化,但变化不大。

03摩擦力静摩擦力当两个物体相对静止但存在挤压时,产生的摩擦力称为静摩擦力。

摩擦力物体之间相互接触并挤压,当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有运动趋势或运动时,两个物体之间会产生一个阻碍相对运动的力,这个力就是摩擦力。

动摩擦力当两个物体之间存在相对运动时,产生的摩擦力称为动摩擦力。

摩擦力的概念滑动摩擦力滚动摩擦力摩擦力的分类静摩擦力的计算静摩擦力的大小可以通过平衡条件计算,即静摩擦力等于使物体保持平衡的外力。

动摩擦力的计算动摩擦力的计算需要使用动摩擦因数和正压力的乘积,即动摩擦力等于动摩擦因数和正压力的乘积。

摩擦力的计算04弹力弹力定义物体之间相互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

弹力产生条件弹力大小缓冲作用支撑作用弹簧测力计05力的平衡03条件力的平衡的概念01定义02原理二力平衡的条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两个力的大小必须相等。

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两个力的作用线必须在同一直线上。

两个力的作用点必须在同一物体上。

1平衡的应用23如果物体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么它就处于平衡状态。

判断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可以判断物体受到哪些力的作用,以及这些力的方向和大小。

利用二力平衡条件进行受力分析根据物体的平衡条件,可以计算物体的质量和重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力力的合成(基础)
【学习目标】
1、知道重力产生的原因、重力的概念;
2、理解重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即重心)。

【要点梳理】
要点一、重力的概念
定义: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符号:G
要点诠释:地面附近的一切物体,不论它是运动还是静止,不论它是固态、液态还是气态,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

如在上升过程中的氢气球仍受重力。

一切物体所受重力的施力物体都是地球。

要点二、重力的三要素
1、重力的大小:物体所受的重力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公式:G=mg或g=G/m,其中g=9.8N/㎏,粗略计算可以取g=10N/kg。

注意:利用公式G=mg进行计算时,质量m的单位必须是㎏,不能用g,否则计算得出的数据就会有错误。

2、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据此制成了重垂线来检查墙壁是否竖直,也可改进后检查窗台、桌面等是否水平。

注意:竖直向下与垂直向下不同,所谓竖直向下是指向下且与水平面垂直,其方向是固定不变的。

3、重心:重力的作用点叫做物体的重心。

有些力(如摩擦力)作用在物体上的作用点不好确定,我们在作力的示意图时,也常把这些力的作用点画在物体的重心处。

质地均匀,外形规则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

如球的重心是它的球心。

要点三、力的合成
1.合力:
如果一个力单独作用在物体上产生的作用效果跟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作用效果相同,这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

2.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求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最简单的力的合成是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

(1)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力的大小之和,方向跟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同,即。

(2)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这两个大小之差,方向跟较大的那个力方向相
同。


【典型例题】
类型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说法正确是的
A.竖直上抛的物体不受重力
B.在空中高速飞行的飞机不受重力的作用
C.自由下落物体所受重力在增大
D.放飞的风筝没有重力
E.地球附近的物体要向地面降落,这是由于物体受到重力的作用
【答案】E
【解析】重力是指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无论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地球附近的物体都受到重力,由此可判断,A、B、D不符合题意,E符合题意;
物体自由下落,受到重力的作用,但是在下落过程中质量不变,
由公式G=mg可知,物体的重力也不变,故C不符合题意。

【总结升华】地球附近的物体都有受到重力,是很重要的一点。

在很多题目中,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时,重力是最常见的一个力。

题目要分析受到哪几个力,首先就要考虑重力的存在。

举一反三:
【变式】抛出的石块的受力情况是(不计空气阻力)()
A、受重力、向上的升力
B、受重力、向上的冲力
C、只受重力
D、只受向上的升力
【答案】C
2、探月过程时,把一块矿石从月球运到地球,则矿石所受重力及其质量()
A.重力变小,质量变大
B.重力变大,质量变大
C.重力不变,质量不变
D.重力变大,质量不变
【答案】D
【解析】重力与质量不同,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一种力;而质量指的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本身的属性,与地球是否吸引物体无关。

【总结升华】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多少,不随温度、位置、形状、状态改变而改变;在月球上,月球对物体的吸引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所以物体在月球上所受到的重力也是在地球上的六分之一。

举一反三:
【变式】若先后在地球上和月球上用弹簧测力计称量同一个物体的重力,则会发现()
A.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
B.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
C.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
D.弹簧测力计没有示数
【答案】C
3、关于g=9.8N/Kg所表示的意思,正确的是()
A.1Kg=9.8N
B.物体受到的重力是它质量的9.8倍
C.质量是9.8Kg的物体重1N
D.质量是1Kg的物体重9.8N
【答案】D
【解析】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二者是两种不同性质的力,不存在等量或倍数关系,故AB错;
在地球附近质量为1k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为9.8N,质量是9.8kg的物体重为9.8×9.8(N),故C错、
D正确。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了对g=9.8N/kg(质量为1kg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9.8N)的理解,1kg≠9.8N,这是易错点。

4、(2012•兰州)关于作用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个不为零的力,其合力一定不为零
B.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其中任何一个力
C.求两个力的合力的大小,就是把两个力的大小相加
D.两个力的合力,可能小于其中任何一个力
【答案】D
【解析】A、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则两个力的合力为零,故A错误;
B、因为同一直线、反方向二力的合力大小等于二力之差,因此合力大小不一定大于其中任何一个力,故B错误;
C、同一直线、同方向二力的合力大小等于二力之和,但同一直线、反方向二力的合力大小等于二力之差,故C错误;
D、当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时,两个力的合力大小等于两分力大小之差,合力可能小于任何一个分力,故D正确。

【总结升华】本题考查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要结合同一直线上二力的方向分析合力大小,并会能判断出合力的方向。

类型二、知识应用
5、如图所示,足球被放定在禁区罚球点上。

请画出足球所受力的示意图
【答案与解析】足球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由于处于静止状态,所以受到的力是平衡力,也就是说重力和支持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按力的示意图的画法画出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如下图:
【总结升华】画力的示意图注意力的大小和方向,本题中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因此线段的长短要注意;当一个物体上画多个力的示意图时,为了美观,把作用点都统一画在物体的重心上。

举一反三:
【变式1】足球运动员把足球踢出,若不计空气阻力,下图中的四幅图是表示足球在空中飞行时的受力情况,其中正确的是()
A、B、C、D、
【答案】A
【变式2】一个重为9N的物体A,静止放在如图所示的斜面上,请做出物体A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答案】
6、一个集装箱的质量是4吨,计算它所受重力。

(g=10N/kg)
【答案与解析】
已知:m=4吨=4000千克,g=10N/kg。

求:G
解:G = mg=4000kg×10N/kg=40000N。

答:集装箱所受重力是40000N。

【总结升华】解答物理计算题,要符合必要的规范要求。

举一反三:
【变式】一个航天员在地球上重是784N,当他到达月球上时,他的质量是()
A.80N B.784kg C.80kg D.784N
【答案与解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