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波谱法82940 PPT课件
合集下载
《仪器分析》第十七章核磁共振波谱法PPT课件
磁矩沿磁场方向的分量为:
z
m
h
2
外加磁场中核的磁能级的能量E为:
EzB0m2hB0
1H的高能级与低能级之间的能量差为:
E m 2 h B 02 h B 02B 0 B0=1.41T
E 2 2 . 7 5 . 9 0 1 3 5 2 1 0 7 . 4 3 . 9 1 1 8 20 6
100
1/2
31P
100
1/2
磁矩 (核磁子)* 2.79268 0.85741
2.688 0
0.7023 0.4073
0 -1.893 2.628 1.1305
磁旋比/ T-1·S-1 ·10-8
2.675 0.4102 0.8583
0 0.6721 0.1931
0 -0.3625 2.5236 1.083
对1H和13C,I=1/2,其 m值只能是+1/2和-1/2,表 示它们在磁场中,自旋轴只能有两种取向: 与外磁场方向相同,m = +1/2 ,磁能级能量较低; 与外磁场方向相反, m = -1/2 ,磁能级能量较高。
m = -1/2
E
m = +1/2
m = -1/2 E
m = +1/2
B0
B0
磁铁与磁场扫描发生器 灵敏度和分辨率随磁场强度增加而增加,磁
场的均匀性、稳定性、重现性必须十分良好。 永久磁铁:0.7046~1.4092T,用于共振频率60MHZ以
核磁共振波谱法
研究具有磁性质的某些原子核对射频辐 射的吸收,是测定各种有机和无机成分结 构的最强有力的工具之一。
吸收光谱法
▪ 具有磁性质的原子核 ▪ 外加磁场 ▪ 吸收射频辐射,自旋取向改变,即发生共
磁共振波谱技术(讲+全)PPT
MRS vs MRI
基于组织中水的T2弛豫 时间,及脂肪的信号
信号来源于全脑,解剖 信息来自质子及分布及 其在及其在不同组织中 的相对弛豫率的不同
T2WI,T1WI,FLAIR
MRS vs MRI
基于代谢物的T2弛 豫时间
信号来源于脑的特 定区域
PRESS,STEAM, CSI
所得的谱线均会有差别,代谢物比值也有所 不同
3.0T vs 1.5T
Press:TR1500ms,TE35ms
3.0T vs 1.5T
Press:TR1500ms,TE35ms
1.5T PRESS vs STEAM
TR1500ms,TE35ms
1.5T PRESS vs STEAM
水中的氢质子在1.5T 场强条件下的进动 频率是63.9MHz
长链脂肪酸中的氢 质子在同场强条件 下的进动频率为 63.9MHz-224Hz
绝对频率差实际意 义较小
以“百万分之” (parts per million,ppm) 来表示化合物之
间的频率差别是
恒定的。(无场 强依赖)
MRS的定量计算
绝对定量与相对定量 相对定量:以各种代谢物峰的高度或峰下
面积的比值进行定量分析 绝对定量:以内源性的水或独立的外源性
的标准浓度的物质作参照进行计算
机体对代谢物浓度的影响因素
年龄 脑内不同部位 体温 肝、肾参与Cr合成,肝病时Cr下降 糖尿病、肾病、渗透压异常、移植肾、输
mI/Cr: 0.60±0.24 mI/Cr: 0.65±0.08
后扣带回灰质 左侧脑室后脚旁白质
NAA/Cr: 1.40±0.10 NAA/Cr: 1.61±0.14
第十六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 PPT课件
量低,稳定
(2)磁量子数m=-1/2;与外磁场相反,能
量高,不稳定
当m=-1/2时,E2=
-
(
1) 2
h 2
H0
当m=
+1/2时,
E2
=-
1 2
h 2
H0
I=1/2的核自旋能级裂分与H0的关系
由式 E = -ZH0及图可知1H核在磁场 中,由低
能级E1向高能级E2跃迁,所需能量为
在有机化合物中,经常研究的是1H和13C的共振 吸收谱,重点介绍1H核共振的原理及应用
核磁共振波谱与紫外可见、红外光谱的区别
共同点都是吸收光谱
紫外-可见
红外
核磁共振
跃迁类型 不同
电子能级跃迁 振动能级跃迁
自旋原子核发生 能级跃迁
测定方法 不同
透光率 或吸收度
透光率 或吸收度
共振吸收法
核磁共振波谱的分类
按原子核种类分为1H、13C、19F、31P等 氢核磁共振谱 (氢谱,1H-NMR,质子核磁共振
谱 ),主要提供三方面信息:①质子类型及 其化学环境;②氢分布;③核间关系 碳—13核磁共振谱(碳谱, 13C-NMR),可给出 丰富的碳骨架
核磁共振波谱的应用
NMR是结构分析的重要工具之一,在 化学、生物、医学、临床等研究工作 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E=E2-E1=
h 2 H0
△E与核磁矩及外磁场强度成正比, H0越大,能
级分裂越大, △E越大
2. 原子核的共振吸收
(1)原子核的进动 如果在磁场中的氢核的磁矩方向 与外磁场成一定的角度时,则在 外加磁场的影响下,核磁矩将围 绕外磁场进行拉莫尔进动 。进动 频率ν与外加磁场强度H0的关系可 用Larmor方程表示:
(2)磁量子数m=-1/2;与外磁场相反,能
量高,不稳定
当m=-1/2时,E2=
-
(
1) 2
h 2
H0
当m=
+1/2时,
E2
=-
1 2
h 2
H0
I=1/2的核自旋能级裂分与H0的关系
由式 E = -ZH0及图可知1H核在磁场 中,由低
能级E1向高能级E2跃迁,所需能量为
在有机化合物中,经常研究的是1H和13C的共振 吸收谱,重点介绍1H核共振的原理及应用
核磁共振波谱与紫外可见、红外光谱的区别
共同点都是吸收光谱
紫外-可见
红外
核磁共振
跃迁类型 不同
电子能级跃迁 振动能级跃迁
自旋原子核发生 能级跃迁
测定方法 不同
透光率 或吸收度
透光率 或吸收度
共振吸收法
核磁共振波谱的分类
按原子核种类分为1H、13C、19F、31P等 氢核磁共振谱 (氢谱,1H-NMR,质子核磁共振
谱 ),主要提供三方面信息:①质子类型及 其化学环境;②氢分布;③核间关系 碳—13核磁共振谱(碳谱, 13C-NMR),可给出 丰富的碳骨架
核磁共振波谱的应用
NMR是结构分析的重要工具之一,在 化学、生物、医学、临床等研究工作 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E=E2-E1=
h 2 H0
△E与核磁矩及外磁场强度成正比, H0越大,能
级分裂越大, △E越大
2. 原子核的共振吸收
(1)原子核的进动 如果在磁场中的氢核的磁矩方向 与外磁场成一定的角度时,则在 外加磁场的影响下,核磁矩将围 绕外磁场进行拉莫尔进动 。进动 频率ν与外加磁场强度H0的关系可 用Larmor方程表示:
仪器分析-核磁共振波谱法ppt课件
静磁场B0中不同I的原子核自旋角动量的空间取向
因此,原子核磁矩在Z轴上的投影也是量子 化的
µz=γ Pz
磁矩和磁场的相互作用能为:
④
★ E=-µ ⑤ zB0=-γm(h/2π)B0 总结:有自旋角动量的原子核在外磁场 中会取向,这种取向在Z轴方向的投影是量 子化的,每种取向对应有一定的能量(能级)。
四、核磁共振过程中的驰豫 1.驰豫过程 当大量的原子核在外磁场中取向并达到平 衡,高低能级的分布可利用Boltzman定律 来描述。即低能级的数目略多于高能级的 数目,且ΔE极小。当用射频电磁波照射外磁 场中原子核时,低能级的核吸收能量跃迁 至高能级,产生核磁共振信号。由于ΔE极 小,高能级粒子通过自发辐射回到低能级 的几率几乎为零。因此若要在一定时间间 隔内持续检测到NMR信号,
9.1核磁共振波谱法基本原理
一、原子核的自旋运动 实验证明,大多数原子核都有围绕某个轴 作自身旋转运动的现象,称为核的自旋运 动,且可用自旋角动量P来描述:
P=
h 2π
√
I(I+1)
①
试中 h—Planck常数 I—自旋量子数,其值与该核的质量数 和原子序数有关(见下表)
表1.各种原子核的自旋量子数
m E2=- — µz B0 =+µ z B0 I
ΔE=E2-E1=2µ z B0
当hν=ΔE时,则ν共振 =2µ ZB0/h =γ B0/2π
下面对核磁共振方程ν共振=γ B0/2π进行讨 论。 由共振方程可知:ν照射∝B0和γ 1.对于同一种原子核在不同的外磁场中发 生核磁共振所需要的射频频率不同。 对于1H核,将1H核放在B0=1.4092T的磁场 中,发生NMR时,射频频率为60MHz。 放在B0=4.69T的磁场中,发生NMR时,射 频频率为200MHz。
分析化学课件-核磁共振波谱法
弛豫过程所需的时间用半衰期 T1 表示, T1 是高能态寿命和弛豫效率的量度,T1
越小,弛豫效率越高。
2.自旋-自旋弛豫 处于高能态的核自旋体系将能量传递给邻
近低能态同类磁性核的过程,称为自旋- 自旋弛豫,又称为横向弛豫。 这种过程只是同类磁性核自旋状态能量交 换,不引起核磁总能量的改变。
其半衰期用 T2 表示。固体试样中各核的相
脉冲傅里叶变换共振实验脉冲时间短,每次脉冲的 时间间隔一般仅为几秒。许多在连续波仪器上无法 做到的测试可以在脉冲傅里叶变换共振仪上完成。
三、溶剂和试样测定
选择溶剂时主要考虑对试样的溶解度,不产生干 扰信号,所以氢谱常使用氘代溶剂。
常用的溶剂有D2O、CDCl3、CD3OD(甲醇-d4)、 CD3CD2OD(乙醇-d6)、CD3COCD3(丙酮-d6)、C6D6(苯d6)及CD3SOCD3(二甲基亚砜-d6;DMSO-d6)等。
脉冲傅里叶变换共振仪是用一个强的射频,以脉冲 方式(一个脉冲中同时包含了一定范围的各种频率 的电磁辐射)将样品中所有化学环境不同的同类核 同时激发,发生共振,同时接收信号。而试样中每 种核都对脉冲中单个频率产生吸收。为了恢复平衡, 各个核通过各种方式驰豫,在接受器中可以得到一 个随时间逐步衰减的信号,称自由感应衰减(FID) 信号,经过傅里叶变换转换成一般的核磁共振图谱。
氢核磁共振谱(1H-NMR)
NMR
碳-13核磁共振谱(13C-NMR)
1H-NMR
质子类型: CH3
质子化学环境
氢分布
核间关系
CH2
CH
13C-NMR
分子中含有的碳原子数 由哪些基团组成 区别伯、仲、叔、季碳原子
1H-NMR 与 13C-NMR互为补充,是有机化合物 结构测定最重要的两种核磁共振谱。
越小,弛豫效率越高。
2.自旋-自旋弛豫 处于高能态的核自旋体系将能量传递给邻
近低能态同类磁性核的过程,称为自旋- 自旋弛豫,又称为横向弛豫。 这种过程只是同类磁性核自旋状态能量交 换,不引起核磁总能量的改变。
其半衰期用 T2 表示。固体试样中各核的相
脉冲傅里叶变换共振实验脉冲时间短,每次脉冲的 时间间隔一般仅为几秒。许多在连续波仪器上无法 做到的测试可以在脉冲傅里叶变换共振仪上完成。
三、溶剂和试样测定
选择溶剂时主要考虑对试样的溶解度,不产生干 扰信号,所以氢谱常使用氘代溶剂。
常用的溶剂有D2O、CDCl3、CD3OD(甲醇-d4)、 CD3CD2OD(乙醇-d6)、CD3COCD3(丙酮-d6)、C6D6(苯d6)及CD3SOCD3(二甲基亚砜-d6;DMSO-d6)等。
脉冲傅里叶变换共振仪是用一个强的射频,以脉冲 方式(一个脉冲中同时包含了一定范围的各种频率 的电磁辐射)将样品中所有化学环境不同的同类核 同时激发,发生共振,同时接收信号。而试样中每 种核都对脉冲中单个频率产生吸收。为了恢复平衡, 各个核通过各种方式驰豫,在接受器中可以得到一 个随时间逐步衰减的信号,称自由感应衰减(FID) 信号,经过傅里叶变换转换成一般的核磁共振图谱。
氢核磁共振谱(1H-NMR)
NMR
碳-13核磁共振谱(13C-NMR)
1H-NMR
质子类型: CH3
质子化学环境
氢分布
核间关系
CH2
CH
13C-NMR
分子中含有的碳原子数 由哪些基团组成 区别伯、仲、叔、季碳原子
1H-NMR 与 13C-NMR互为补充,是有机化合物 结构测定最重要的两种核磁共振谱。
现代仪器分析 第六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PPT课件
❖核磁共振波谱(NMR spectrum):以 核磁共振信号强度对照射频率(或磁 场强度)作图所得图谱。
❖核磁共振波谱法:利用核磁共振波 谱进行结构(包括构型、构象)测定 、定性及定量的方法。
第一节 概 述
核:磁性质的原子核 磁:外加磁场 共振:吸收射频辐射产生核自旋能
级跃迁,产生NMR信号
研究的对象是处于强磁场中原子核对射频辐射的吸收
③
H0=0
E=
h
2
H
0
m=+1/2
I (I 1) I (I 1)
I=1/2核的能级分裂
ω0 = 2πν0 = γH0 ν0 = γH0/ (2π)
h 0
E
h 2
H0
0
2
H0
第 三 节 核磁共振波谱仪
(一)主要组成及部件的功能
共振吸收法是利用原子核在磁场中,能级跃迁时核磁矩方 向改变而产生感应电流,来测定核磁共振信号。
结论:质量数和电荷数两者或其一为奇数时,才有非零的核自 旋量子数。
I = 0 时,P = 0,原子核无自旋现象 I≥ ½ 时,原子核有自旋现象
I=1/2的原子核
11H ,
163C,
199F ,
175N ,
P 31
15
原子核可看作核电荷均匀分布的球体,并象陀螺一样自旋,有磁 矩产生,是核磁共振研究的主要对象,C,H也是有机化合物 的主要组成元素。
2、物理化学研究方面 可以研究氢键、分子内旋转及测定反应速率常数等。
第一节 概 述
3、在定量方面 可以测定某些药物的含量及纯度检查。
4、医疗与药理研究 由于核磁共振具有能深入物体内部,而不破坏样品的特点,因 而可进行活体研究,在生物化学药品方面也有广泛应用。如酶 活性、生物膜的分子结构、癌组织与正常组织鉴别、药物与受 体间的作用机制等。近年来,核磁共振成像仪,已用于人体疾 病的诊断。
❖核磁共振波谱法:利用核磁共振波 谱进行结构(包括构型、构象)测定 、定性及定量的方法。
第一节 概 述
核:磁性质的原子核 磁:外加磁场 共振:吸收射频辐射产生核自旋能
级跃迁,产生NMR信号
研究的对象是处于强磁场中原子核对射频辐射的吸收
③
H0=0
E=
h
2
H
0
m=+1/2
I (I 1) I (I 1)
I=1/2核的能级分裂
ω0 = 2πν0 = γH0 ν0 = γH0/ (2π)
h 0
E
h 2
H0
0
2
H0
第 三 节 核磁共振波谱仪
(一)主要组成及部件的功能
共振吸收法是利用原子核在磁场中,能级跃迁时核磁矩方 向改变而产生感应电流,来测定核磁共振信号。
结论:质量数和电荷数两者或其一为奇数时,才有非零的核自 旋量子数。
I = 0 时,P = 0,原子核无自旋现象 I≥ ½ 时,原子核有自旋现象
I=1/2的原子核
11H ,
163C,
199F ,
175N ,
P 31
15
原子核可看作核电荷均匀分布的球体,并象陀螺一样自旋,有磁 矩产生,是核磁共振研究的主要对象,C,H也是有机化合物 的主要组成元素。
2、物理化学研究方面 可以研究氢键、分子内旋转及测定反应速率常数等。
第一节 概 述
3、在定量方面 可以测定某些药物的含量及纯度检查。
4、医疗与药理研究 由于核磁共振具有能深入物体内部,而不破坏样品的特点,因 而可进行活体研究,在生物化学药品方面也有广泛应用。如酶 活性、生物膜的分子结构、癌组织与正常组织鉴别、药物与受 体间的作用机制等。近年来,核磁共振成像仪,已用于人体疾 病的诊断。
现代仪器分析——核磁共振波谱法ppt课件
• 相当于光谱仪器中的检测器。
探头
• 样品管座 发射线圈 接收线圈 预放大器 变温元 件
可编辑课件PPT
11
扫描单元
• 用于控制扫描速度、扫描范围等参数; • 一般为扫场模式。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扫描线圈
在外磁场上附加一个连续作微小变化的小磁场, 依次使不同共振位置的自旋核共振。射频接收器 会检测到信号的损失并放大记录下来。 • 连续波共振仪为单通道式共振仪,为得到较好的 谱图,许多次扫描累加,费时。
可编辑课件PPT
8
主要部件
磁铁:提供稳定均匀的外磁场
• 永久磁铁:<25kG,100MHz • 电磁铁:<25kG,100Mhz • 超导磁铁:可达100kG以上,>200MHz
– 铌-钛超导材料线圈,置于双层液氦杜瓦瓶 (外层装液氮),逐步加上电流,达到要求后 撤去电源。
可编辑课件PPT
9
射频发射器
• 偶合是短程的
– 相互裂分的氢核间只 能间隔两到三个化学 键;
• 峰裂分的n + 1规律
可编辑课件PPT
17
五、应用
未知化合物1H NMR谱图的解析
解析步骤: ① 根据分子式计算不饱和度; ② 测量积分曲线每一个台阶的高度,折算成整数比,然后 折算成每组峰所对应的氢原子数; ③ 根据化学位移值、质子数目及峰裂分情况推测结构单元 ; ④ 计算剩余的结构单元的不饱和度; ⑤ 组合结构单元成为可能的结构式; ⑥ 对所有可能结构进行指认,排除比可能的结构; ⑦ 借助其它仪器分析法进行进一步确认。
CH3CH2I
CH2I
-CH3
TMS
8.0
7.0
6.0
5.0
4.0
3.0
探头
• 样品管座 发射线圈 接收线圈 预放大器 变温元 件
可编辑课件PPT
11
扫描单元
• 用于控制扫描速度、扫描范围等参数; • 一般为扫场模式。在一定范围内,通过扫描线圈
在外磁场上附加一个连续作微小变化的小磁场, 依次使不同共振位置的自旋核共振。射频接收器 会检测到信号的损失并放大记录下来。 • 连续波共振仪为单通道式共振仪,为得到较好的 谱图,许多次扫描累加,费时。
可编辑课件PPT
8
主要部件
磁铁:提供稳定均匀的外磁场
• 永久磁铁:<25kG,100MHz • 电磁铁:<25kG,100Mhz • 超导磁铁:可达100kG以上,>200MHz
– 铌-钛超导材料线圈,置于双层液氦杜瓦瓶 (外层装液氮),逐步加上电流,达到要求后 撤去电源。
可编辑课件PPT
9
射频发射器
• 偶合是短程的
– 相互裂分的氢核间只 能间隔两到三个化学 键;
• 峰裂分的n + 1规律
可编辑课件PPT
17
五、应用
未知化合物1H NMR谱图的解析
解析步骤: ① 根据分子式计算不饱和度; ② 测量积分曲线每一个台阶的高度,折算成整数比,然后 折算成每组峰所对应的氢原子数; ③ 根据化学位移值、质子数目及峰裂分情况推测结构单元 ; ④ 计算剩余的结构单元的不饱和度; ⑤ 组合结构单元成为可能的结构式; ⑥ 对所有可能结构进行指认,排除比可能的结构; ⑦ 借助其它仪器分析法进行进一步确认。
CH3CH2I
CH2I
-CH3
TMS
8.0
7.0
6.0
5.0
4.0
3.0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