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复习_第十三章_全等三角形(含答案)

合集下载

精编冀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十三章 全等三角形含答案

精编冀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十三章 全等三角形含答案

冀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十三章全等三角形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下列命题中,是假命题的是()A.对顶角相等B.同旁内角互补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D.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三点确定一个圆B.圆的切线垂直于半径C.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D.圆中最长的弦是经过圆心的弦3、图中的小正方形边长都相等,若,则点Q可能是图中的()A.点DB.点CC.点BD.点A4、如图,点A,D,C,E在同一条直线上,AB∥EF,AB=EF,∠B=∠F,AE=12,AC=8,则CD的长为()A.5.5B.4C.4.5D.3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原点为旋转中心,把点逆时针旋转,得到点B,则点B的坐标为()A. B. C. D.6、如图,△ABC≌△ADE,∠B=70°,∠C=26°,∠DAC=30°,则∠EAC=()A.27°B.30°C.54°D.55°7、点P是正方形ABCD边AB上一点(不与A、B重合),连接PD并将线段PD 绕点P顺时针旋转90°,得线段PE,连接BE,则∠CBE等于()A.75°B.60°C.45°D.30°8、如图,已知Rt△ABC中,∠C=90°,D,E分别AC,AB的中点.连接DE,并延长到点F,使EF=EB,过点F作FG⊥AB于点G,连接DG并延长,交CB的延长线于点H,连接FH.给出以下四个结论:①∠FGH=∠CDG;②DE=GE;③ ;④四边形CDFH是矩形.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A.1B.2C.3D.49、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A.有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B.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则一组同旁内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C.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两个内角的和D.等边三角形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10、如图,△ABC中,AB=AC,BD=CE,BE=CF,若∠A=40°,则∠DEF的度数是()A.75°B.70°C.65°D.60°11、如图,在△ABD和△ACE都是等边三角形,则△ADC≌△ABE的根据是( )A.SSSB.SASC.ASAD.AAS12、如图:△ABC中,D点在BC上,现有下列四个命题:①若AB=AC,则∠B=∠C.②若AB=AC,∠BAD=∠CAD,则AD⊥BC,BD=DC.③若AB=AC,BD=DC,则AD⊥BC,∠BAD=∠CAD.④若AB=AC,AD⊥BC,则BD=DC,∠BAD=∠CAD.其中正确的有()A.1个B.2个C.3个D.4个13、如图,△ABC中,AB=AC,D为BC的中点,以下结论:(1)△ABD≌△ACD ;(2)AD⊥BC;(3)∠B=∠C ;(4)AD是△ABC的角平分线。

初中数学八年级第13章全等三角形知识点应用例题解讲练习答案.doc

初中数学八年级第13章全等三角形知识点应用例题解讲练习答案.doc

初中数学八年级第13章全等三角形知识点
应用例题解讲练习答案
【知识精读】
1. 全等三角形的定义: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两个全等三角形中,互相重合的顶点叫做对应顶点。

互相重合的边叫对应边,互相重合的角叫对应角。

2. 全等三角形的表示方法:若△ABC和△A′B′C′是全等的三角形,记作“△ABC≌△A′B′C′其中,“≌”读作“全等于”。

记两个三角形全等时,通常把表示对应顶点的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3. 全等三角形的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4. 寻找对应元素的方法(1)根据对应顶点找如果两个三角形全等,那么,以对应顶点为顶点的角是对应角;以对应顶点为端点的边是对应边。

通常情况下,两个三角形全等时,对应顶点的字母都写在对应的位置上,因此,由全等三角形的记法便可写出对应的元素。

(2)根据已知的对应元素寻找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3)通过观察,想象图形的运动变化状况,确定对应关系。

通过对两个全等三角形各种不同位置关系的观察和分析,可以看出其中一个是由另一个经过下列各种运动而形成
的。

冀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十三章 全等三角形 含答案

冀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十三章 全等三角形 含答案

冀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十三章全等三角形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如图,等腰Rt△ABC中,斜边AB的长为2,O为AB的中点,P为AC边上的动点,OQ⊥OP交BC于点Q,M为PQ的中点,当点P从点A运动到点C时,点M 所经过的路线长为()A. B. C.1 D.22、如图,△ABC≌△DEF,BE=4,则AD的长是()A.5B.4C.3D.23、如图,在矩形ABCD中,AB=8,BC=4,点E在边AB上,点F在边CD上,点G,H在对角线AC上,四边形EGFH是菱形,则AE的长是( )A.2B.3C.5D.64、如图,△ABC≌△ADE,若∠B=80°,∠C=30°,则∠EAD的度数为()A.70°B.75°C.60°D.80°5、在矩形ABCD中,有一个菱形BFDE(点E,F分别在线段AB,CD上),记它们的面积分别为SABCD 和SBFDE,现给出下列命题:①若= ,则tan∠EDF= ;②若DE2=BD•EF,则DF=2AD,则()A.①是假命题,②是假命题B.①是真命题,②是假命题C.①是假命题,②是真命题D.①是真命题,②是真命题6、如图,E,F分别是正方形ABCD边AD、BC上的两定点,M是线段EF上的一点,过M的直线与正方形ABCD的边交于点P和点H,且PH=EF,则满足条件的直线PH最多有( )条A.1B.2C.3D.47、如图,在△ABC中,AB=AC,D、E在BC上,BD=CE,AF⊥BC于F,则图中全等三角形的对数为()A.1B.2C.3D.48、如图,△ABC≌△EBD,AB=4cm,BD=7cm,则CE的长度为()A.1cmB.2cmC.3cmD.4cm9、下列各组图形中,一定全等的是 ( )A.两个等边三角形B.腰长相等的两个等腰三角形C.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D.两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10、“a<b”的反面应是()A.a≠bB.a>bC.a=bD.a=b或a>b11、如图,在△ABC和△DEF中,∠B=∠DEF,AB=DE,若添加下列一个条件后,仍然不能证明△ABC≌△DEF,则这个条件是( )A.∠A=∠DB.BC=EFC.∠ACB=∠FD.AC=DF12、如图,在菱形ABCD中,∠BAD=80°,AB的垂直平分线交对角线AC于点F,垂足为E,连接DF,则∠CDF等于()A.50°B.60°C.70°D.80°13、如图是两个全等三角形,则∠1的度数为( )A.62°B.72°C.76°D.66°14、下列命题正确的个数有()①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相等;②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③三点确定一个圆;④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弦或等弦所对的圆周角相等或互补.A.1B.2C.3D.415、如图,△ABC中,∠A=60°,∠B=58°.甲、乙两人想在△ABC外部取一点D,使得△ABC与△DCB全等,其作法如下:(甲)①作∠A的角平分线L.②以B为圆心,BC长为半径画弧,交L于D点,则D即为所求.(乙)①过B作平行AC的直线L.②过C作平行AB的直线M,交L于D点,则D即为所求.对于甲、乙两人的作法,下列判断何者正确?()A.两人皆正确B.两人皆错误C.甲正确,乙错误D.甲错误,乙正确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如图,在等腰Rt△ABC中,∠ABC=90°,AB=CB=2,点D为AC的中点,点E,F分别是线段AB,CB上的动点,且∠EDF=90°,若ED的长为m,则△BEF 的周长是________(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17、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cm,点E,F分别是BC,CD的中点,连结BF,DE,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cm2.18、如图,在矩形ABCD中,AB=3,BC=6,点E,F分别在BC,CD上,若BE =,∠EAF=45°,则AF=________.1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3,0),B(0,4),如果将线段AB绕点B顺时针旋转90°至CB,那么点C的坐标是________.20、如图,在△ABC中,AC=BC,∠B=70°,分别以点A、C为圆心,大于AC 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M、N,作直线MN,分别交AC、BC于点D、E,连结AE,则∠AED的度数是________ °.21、如图,AB=AC,BE=CD,要使,依据SSS,则还需添加条件________.(填一个即可)22、如图,在△ABC中,∠BAC=45°,AD⊥BC于点D,若BD=3,CD=2.则△ABC的面积为________.23、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C与BD相交于点O,∠AOB=60°,BD=4,=________将△ABC沿直线AC翻折后,点B落在点E处,那么S△AED24、如图,已知∠1=∠2,AC=AD,请增加一个条件,使△ABC≌△AED,你添加的条件是________(只要写出一个答案).25、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为AD、AB的中点,连接DF、CE,DF与CE交于点H,则下列结论:①DF⊥CE;②DF=CE;③;④.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有________三、解答题(共5题,共计25分)26、如图,点M,N分别在正三角形ABC的BC,CA边上,且BM=CN,AM,BN交于点Q.求证:∠BQM=60°.27、如图,在等腰△ABC中,∠ACB=90°,点D为CB延长线上一点,过A作AE⊥AD,且AE=AD,BE与AC的延长线交于点P,求证:PB=PE.28、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中,BE平分∠DBC且交CD边于点E,将△BCE绕点C顺时针旋转到△DCF的位置,并延长BE交DF于点G.(1)求证:△BDG∽△DEG;(2)若EG·BG=4,求BE的长.29、如图,EG∥AF,请你从下面三个条件中再选两个作为已知条件,另一个为结论,推出一个正确的命题(只需写出一种情况),并给予证明.①AB=AC,②DE=DF,③BE=CF,已知:EG∥AF,()=(),()=()30、如图,在△ABC中,AD是它的角平分线,且BD=CD,DE⊥AB、DF⊥AC,垂足为E、F,求证:EB=FC.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C2、B3、C4、A5、D6、C7、D8、D9、D10、D11、D12、B13、C14、B15、D二、填空题(共10题,共计30分)16、17、18、19、20、21、22、23、25、三、解答题(共5题,共计25分)26、28、29、30、。

全等三角形中考复习12

全等三角形中考复习12

5.如图,△ABC中,∠BAC=90°,AB=AC,
AD⊥BC,垂足是D,AE平分∠BAD,交BC
于点E.在△ABC外有一点F,使FA⊥AE,
G
FC⊥BC.
(1)求证:BE=CF;
(2)在AB上取一点M,使BM=2DE,连接
MC,交AD于点N,连接ME.
求证:①ME⊥BC;②DE=DN.
②∵AD⊥BC,
(2)若 AC 2 3, BD 2 ,求四边形ABCD的周长;
(3)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得∠EFD=∠BAD,并予以证明.
(2)解:∵△ABC≌△ADC, ∴△ABC和△ADC是轴对称图形, ∴OB=OD,BD⊥AC,
∵OA=OC,
∴四边形ABCD是菱形,
∴ OA 1 AC 3,OB 1 BD 1
(1)证明:在△ABC和△ADC中, AB=AD BC=DC AC=AC, ∴△ABC≌△ADC(SSS), ∴∠BCA=∠DCA, 在△CBF和△CDF中, BC=DC ∠BCA=∠DCA CF=CF, ∴△CBF≌△CDF(SAS)
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AD,CB=CD,AC与BD相交于O点,OC=OA ,若E是CD上任意一点,连接BE交AC于点F,连接DF. (1)证明:△CBF≌△CDF;
高频考点
命题趋势
1.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及性质 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3.全等三角形的综合应用
全等三角形是证明线段、
角的数量关系的有力工具,在 中考中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 性质及判定的综合应用,大多 数是以选择题、填空题或开放 探索题的形式出现
1、能够完全 _重__合__ 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课堂小结
1、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能够重合的三角形 2、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 (SSS)(SAS)(ASA)(AAS)(HL)

冀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十三章 全等三角形含答案

冀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十三章 全等三角形含答案

冀教版八年级上册数学第十三章全等三角形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5题,共计45分)1、下列命题中错误的是()A.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B.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C.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D.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如图,点C在∠AOB的边OB上,用尺规作出了∠BCN=∠AOC,作图痕迹中,弧FG是()A.以点C为圆心,OD为半径的弧B.以点C为圆心,DM为半径的弧 C.以点E为圆心,OD为半径的弧 D.以点E为圆心,DM为半径的弧3、如图,△DAC和△EBC均是等边三角形,AE、BD分别与CD、CE交于点M、N,有如下结论:①△ACE≌△DCB;②CM=CN;③AC=DN.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A.3个B.2个C.1个D.0个4、如果两个三角形中两条边和其中一边上的高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的第三条边所对的角的关系是()A.相等B.不相等C.互余或相等D.互补或相等5、如图,以等边三角形ABC的边AC为边,向外做正方形ACDE,则(1)∠BCE=105°;(2)∠BAE=150°;(3)BE=BD;(4)∠DBE=30°;其中结论正确的有()个A.4B.3C.2D.16、如图,已知,则不一定能使的条件是()A. B. C. D.7、在矩形ABCD中,AD=2AB=4,E是AD的中点,一块足够大的三角板的直角顶点与点E重合,将三角板绕点E旋转,三角板的两直角边分别交AB,BC(或它们的延长线)于点M,N,设∠AEM=α(0°<α<90°),给出下列四个结论:①AM=CN;②∠AME=∠BNE;③BN﹣AM=2;④S= .△EMN上述结论中正确的个数是()A.1B.2C.3D.48、如图,在矩形ABCD中,AB=8,BC=4,点E在边AB上,点F在边CD上,点G,H在对角线AC上,四边形EGFH是菱形,则AE的长是( )A.2B.3C.5D.69、如图,从①∠1=∠2 ②∠C=∠D ③∠A=∠F 三个条件中选出两个作为已知条件,另一个作为结论所组成的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A.0B.1C.2D.310、根据下列已知条件,不能唯一画出ABC的是()A. ,,B. ,,C. ,,D. ,,11、如图,△ABC≌△DEF,∠A=50°,∠E=100°,则∠F的度数是 ( )A. B. C. D.12、如图,F是菱形ABCD的边AD的中点,AC与BF相交于E,于G,已知,则下列结论:;;:其中正确的结论是A. B. C. D.13、如图,O是正方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BD,AC的交点,EF过点O,若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1,则正方形ABCD的周长为()A.2B.C.8D.414、如图,已知∠C=∠D,∠ABC=∠BAD,AC与BD相交于点O,OE⊥AB于点E,则图中全等的三角形有( )A.1对B.2对C.3对D.4对15、下列说法:①一条直角边和斜边上的高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②有两条边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③若两个直角三角形面积相等,则它们全等④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第十三章 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十三章 全等三角形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第十三章 全等三角形测试题教材基础知识针对性测试一、选择题1.如图1所示,已知OA=OB ,OC=OD ,AD ,BC 相交于E ,则图中全等三角形的个数是( ). A .2 B .3 C .4 D .5DACEBODACB DFAEB(1) (2) (3)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2)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3)全等三角形的周长相等; (4)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5)全等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6)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A .6个 B .5个 C .4个 D .3个3.如图2所示,△ABD ≌△CDB ,下面四个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ABD 和△CDB 的面积相等; B .△ABD 和△CDB 的周长相等 C .∠A+∠ABD=∠C+∠CBD; D .AD ∥BC ,且AD=BC4.在△ABC 中,∠B=∠C ,与△ABC 全等的三角形有一个角是130°,那么△ABC 中与这个角对应的角是( ).A .∠AB .∠BC .∠CD .∠B 和∠C 5.如图3所示,DE=EF ,AB=15,CF=8,则BD=( ). A .8 B .7 C .6 D .5DF ACEBO DAE(4) (5) (6)6.如图4所示,AB ∥CD ,AD ∥CB ,AC 与BD 交于O ,AE ⊥BD 于E ,CF ⊥BD 于F ,•那么图中全等的三角形有( ).A .5对B .6对C .7对D .8对7.如图5所示,BE ⊥AC 于点D ,且AD=CD ,BD=ED ,若∠ABC=54°,则∠E=( ). A .25° B .27° C .30° D .45°8.已知Rt △ABC 中,∠C=90°,AD 平分∠BAC 交BC 于D ,若BC=32,且BD :CD=9:7,•则D 到AB 边的距离为( ).A .18B .16C .14D .129.如图6所示,亮亮书上的三角形被墨迹污染了一部分,很快他就根据所学知识画出一个与书上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完全一样的依据是( ). A .SSS B .SAS C .AAS D .ASA10.如图7,△ABC ≌△CDA 且AB=CD ,那么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1=∠2 B .AC=CA C .∠D=∠B D .AC=BCDACB 12FAC BE DFAC E(7) (8) (9) 二、填空题1.如图8所示,若△ABC ≌△EFC ,且CF=3cm ,∠EFC=60°,则BC=_______,•∠B=________. 2.如图9所示,已知∠ABC=∠DEF ,AB=DE ,要说明△ABC ≌△DEF . (1)若以SAS 为依据,还须添加的一个条件为_________. (2)若以ASA 为依据,还须添加的一个条件为_________. (3)若以AAS 为依据,还须添加的一个条件为_________.3.如图10所示,AD=AE ,∠1=•∠2,•BD=•CE ,•那么有△ABD•≌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D AC 12DACBED ACB(10) (11) (12)4.如图11所示,AB=AD ,BC=DC ,AC ,BD 相交于E ,由这些条件写出2个你认为正确的结论(不再添加线段,不再标注其他字母)_____________.5.如图12所示,已知∠A=90°,BD 是∠ABC 的平分线,AC=10,DC=6,则D•点到BC 的距离是__________.6.如图所示,△ABC 中∠ABC 的平分线与∠ACB 的外角平分线交于点P ,•则点P 到△ABC 三边的距离_________. 三、解答题1.已知:如图所示,BD 为∠ABC 的平分线,AB=BC ,点P 在BD 上,PM ⊥AD 于M ,•PN ⊥CD 于N ,判断PM 与PN 的关系.P D ACM N2.如图所示,∠1=∠2,∠3=∠4,点P 在AB 上,可以得出PC=PD 吗?为什么?P4D ACB3123.如图所示,AB=AD ,CB=CD ,则∠B=∠D 吗?为什么?DACBPAC B M4.工人师傅常用角尺平分一个任意角.作法如下:如图所示,∠AOB•是一个任意角,在边OA ,OB 上分别取OM=ON ,移动角尺,使角尺两边相同的刻度分别与M ,N 重合,过角尺顶点P 的射线OP 便是∠AOB 的平分线,为什么?PAB OMN探究应用拓展性训练1.(学科内综合题)如图所示,已知∠ACB=∠ADB=90°,AC=AD ,E 在AB 上. (1)判断点A 是否在∠CBD 的平分线上,并说明理由.(2)若CE=6cm ,求DE 的长度.DACBE2.(学科内综合题)如图所示,P 为∠AOB 的平分线上一点,PC ⊥OA 于C ,•∠OAP+∠OBP=180°,若OC=4cm ,求AO+BO 的值.PA CO3.(与现实生活联系的应用题)湖岸上有A ,B 两个村庄,如图13-20所示,如何测量出AB 间的距离?请你设计方案,并说明设计理由.4.(探究题)如图所示,A ,E ,F ,C 在一条直线上,AE=CF ,过E ,F 分别作DE•⊥AC ,BF ⊥AC ,若AB=CD ,可以得到BD 平分EF ,为什么?若将△DEC 的边EC 沿AC 方向移动,变为图时,其余条件不变,上述结论是否成立?请说明理由.GDFACBEG DFA CBE5.(2002年海南卷)如图所示,AB=DB ,∠1=∠2,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使△ABC ≌△DBE ,则须添加的条件是__________.6.(2002年龙岩卷)如图,已知∠ABD=∠BDA=∠ADC=∠DCA=75°,•请你写出由已知条件能够推出的四个有关线段关系的正确结论(注意:不添加任何字母和辅助线,线段关系仅限于垂直、相等):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_.DA12EDACB答案:教材基础知识针对性训练一、1.C 解析:图中的全等三角形有△AOD≌△BOC,△AEC≌△BED,△AOE•≌△BOE,△OCE≌△ODE.提示:找出△AOD≌△BOC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这对全等三角形为其他的全等三角形提供了必要的条件.2.C 解析:由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及性质可知,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都相等,周长、面积也都相同,但周长或面积分别相等的三角形未必全等,故选C.提示:深刻理解全等三角形的定义及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前提.3.C 解析:∵△ABD≌△CDB,∴AB=CD,BD=DB,AD=CB,∠ADB=∠CBD,∴△ABD和△CDB的周长和面积都分别相等.∵∠ADB=∠CBD,∴AD∥BC.4.A 解析:∵130°是钝角且三角形中最多有一个角是钝角,∴∠B=∠C≠130°.∴△ABC中与这个角对应的是∠A,故选A.提示:①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②三角形最多有一个钝角.5.B 解析:∵AB∥FC,∴∠A=∠ECF.在△ADE与△CFE中,∠A=∠ECF,∠AED=∠CEF,DE=EF,∴△ADE≌△CEF,∴AD=CF=8.∵BD=AB-AD,∴BD=15-8=7.提示:利用角角边判断△ADE≌△CFE,从而求出AD=CF=8,进一步求出BD.6.C 解析:∵AB∥CD,∴∠ABD=∠BDC.又∵AD∥CB,∴∠ADB=∠DBC.在△ADB与△CBD中,∠ABD=∠BDC,∠ADB=∠DBC,BD=BD,∴△ADB≌△CBD(ASA),∴AB=CD,AD=BC.由此可继续得到△ACB≌△CAD,△ADE≌△CBF,△ADO≌△CBO,△AEB≌△CFD,△AOB ≌△COD,△AEO≌△CFO,共有7对,故选C.提示:本题的突破口是先找出△ADB≌△CBD或△ACB≌△CAD.7.B 解析:在Rt△ADB与Rt△EDC中,AD=CD,BD=ED,∠ADB=∠EDC=90°,∴△ADB≌△CDE,∴∠ABD=∠E.在Rt△BDC与Rt△EDC中,BD=DE,∠BDC=∠EDC=90°,CD=CD,∴Rt△BDC≌Rt△EDC,∴∠DBC=∠E.∴∠ABD=∠DBC=12∠ABC,∴∠E=∠DBC=12×54°=27°.提示:本题主要通过两次三角形全等找出∠ABD=∠DBC=∠E.8.C 解析:如答图所示,作DM⊥AB于点D.∵BD:CD=9:7,且BC=32,∴CD=32×716=14.又∵AD平分∠CAB,DC⊥AC于点C,DM⊥AB于点M,∴CD=DM=14.提示:角平分线上的一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9.D 解析:由图可知三角形保留了完整的两角及夹边,故可根据ASA画一个与原三角形完全一样的三角形.10.D 解析:∵△ABC≌△CDA,且AB=CD,∴∠2=∠1,∠D=∠B,AC=CA.故错误的是D.二、1.解析:∵△ABC≌△EFC,∴BC=CF=3cm,∠B=∠EFC=60°.答案:3cm 60°2.(1)BC=EF(BE=FC)(2)∠A=∠D (3)∠ACB=∠DFE 提示:此题答案不惟一,只要符合条件要求即可.3.△ACE(SAS)两边及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提示:由∠1=∠2,可得∠ADB=∠AEC.4.解析:∵AB=AD,BC=DC,AC=AC,∴△ADC≌△ABC,∴∠DAC=∠BAC.由此可进一步得到△ADE≌△ABE,可以得到DE=BE,DB⊥AC等.答案:略(不惟一)5.解析:作DM⊥CB于点M,∵D在∠ABC的平分线上,且∠A=90°,∴DM=DA.又∵AC=10,DC=6,∴DM=DA=10-6=4.答案:4提示:利用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可得D点到BC的距离即DA的长.CDBM6.解析:∵点P是∠ACM与∠ABC的平分线的交点,∴点P到AC与BC及AB的距离相等.答案:相等提示:两次运用角的平分线的性质.三、1.解析:∵BD平分∠ABC,∴∠ABD=∠CBD.在△ABD与△CBD中,AB=BC,∠ABD=∠CBD,BD=BD,∴△ABD≌△CBD,∴∠ADB=∠CDB.又∵PM⊥AD于M,PN⊥DC于点N,∴PM=PN.提示:易证BD平分∠ADC,故由角的平分线的性质可得PM=PN.2.解析:可以.∵在△ADB与△ACB中,∠1=∠2,AB=AB,∠3=∠4.∴△ADB≌△ACB,∴BD=BC.在△DBP与△CBP中,∵BD=BC,∠1=∠2,BP=BP∴△DBP≌△CBP(SAS).∴PD=PC.提示:注意隐含条件──公共边的运用.3.解析:∠B=∠D,连结AC,在△ABC与△ADC中,AB=AD,CB=CD,AC=AC,∴△ABC≌△ADC(SSS),∴∠B=∠D.提示:作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是解决本题的关键.4.解析:∵在△ONP与△OMP中,ON=OM,OP=OP,PN=PM,∴△ONP≌△OMP,∴∠NOP=∠MOP.提示:利用边边边证明△ONP≌△OMP.探究应用拓展性训练1.解析:(1)点A在∠CBD的平分线上.∵∠ACB=∠ADB=90°,AC=AD,∴点A在∠CBD的平分线上,即∠CBA=∠DBA.(2)在△CBE与△DBE中,BE=BE,∠CBA=∠DBA,BC=BD(由△ACB≌△ADB可得),∴△CBE≌△DBE,∴CE=DE=6cm.2.解析:作PD⊥OB于点D,∵P是∠AOB的平分线上一点,PC⊥OA于点C,∴PC=PD.∵∠OAP+∠OBP=180°,∴∠PBD+∠OBP=180°,∴∠OAP=∠PBD.在△ACP与△BDP中,∵PC=PD,∠OAP=∠PBD,∠PCA=∠PBD=90°,∴△ACP≌△BDP,∴AC=BD.在△OCP与△ODP中,∠PCO=∠PDB=90°,PC=PD,OP=OP,∴△OCP≌△ODP,∴OC=OD,∴AO+BO=OC+AC+OD-BD=2OC=8cm.3.可以,设计方案如答图,可先在平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A和B的点C,•连结AC,并延长到D,使CD=CA;连结BC并延长到E,使CE=CB,连结DE,那么量出DE的长,•就是AB的距离.∵在△ACB与△DCE中,AC=CD,∠1=∠2,CB=CE,∴△ACB≌△DCE,∴AB=DE.所以DE的长就是两村庄的距离.提示:此题也可有别的设计方案.4.解析:∵DE⊥AC于点E,BF⊥AC于点F,∴∠DEF=∠BFE=90°.∵AE=CF,∴AE+EF=CF+FE,即AF=CE.在Rt△ABF与Rt△CDE中,AB=CD,AF=CE,∴Rt△ABF≌Rt△CDE,∴BF=DE.在Rt△DEG≌Rt△BFG中,∠DGE=∠BGF,DE=BF,∴Rt△DEG≌Rt△BFG,21ECDB A∴EG=FG,即BD平分EF.若将△DEC的边EC沿AC方向移动到图2时,其余条件不变,上述结论仍旧成立,理由同上.提示:寻找AF与CE的关系是解决本题的关键.5.BE=BC6.①AB=AD ②AD=AC ③BD=DC ④AD⊥B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全等三角形
【课标要求】
【知识梳理】
①了解三角形有关概念(内角、外角、中线、高、角平分线),会画出任意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和高.了解三角形的稳定性。

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②探索并掌握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

③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概念,探索并掌握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④了解等腰三角形的有关概念,探索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3 ]和一个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条件;了解等边三角形的概念并探索其性质。

⑤了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探索并掌握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条件。

⑥体验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会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问题;会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直角三角形。

【能力训练】
一、填空题
1.已知,如图,AD=AC ,BD=BC ,O 为AB 上一点,那么,图中共有 对全等三角形.
D
B
A
C
B
A
E
D
(第1题图) (第2题图)
2.如图,△ABC ≌△ADE ,则,AB= ,∠E=∠ .若∠BAE=120°,∠BAD=40°,则
∠BAC= °.
3.把两根钢条AA ´、BB ´的中点连在一起,可以做成一个测量工件内槽宽的工具(卡钳), 如图, 若测得AB=5厘米,则槽宽为 米.
(第3题图) (第4题图) (第6题图) 4.如图,∠A=∠D ,AB=CD ,则△ ≌△ ,根据是 .
5.如图,在△ABC 和△ABD 中,∠C=∠D=90,若利用“AAS ”证明△ABC ≌△ABD ,则需要加条件
或 ; 若利用“HL ”证明△ABC ≌△ABD ,则需要加条件 ,或 . 6.△ABC ≌△DEF ,且△ABC 的周长为12,若AB=3,EF=4,则AC= .
7.工人师傅砌门时,如图所示,常用木条EF 固定矩形木框ABCD ,使其不变形,这是利
用 ,用菱形做活动铁门是利用四边形的 。

8.如图5,在ΔAOC 与ΔBOC
2,加上条件 ,则有ΔAOC ≌ΔBOC。

9.如图6,AE=BF ,AD ∥BC ,AD=BC ,则有ΔADF ≌ ,且DF= 。

10.如图7,在ΔABC 与ΔDEF 中,如果
AB=DE ,BE=CF ,只要加上∠ =∠
或 ∥ ,就可证明ΔABC ≌ΔDEF 。

二、选择题
11.如图,BE=CF ,AB=DE ,添加下列哪些条件可以推证△ABC ≌△DFE ( ) (A )BC=EF (B )∠A=∠D (C )AC ∥DF (D )AC=DF
F
E D
C B
A 第7题图
B A 图5
21C
O
A
B
D O
C B A
F
E D
C B
A
C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12.已知,如图,AC=BC ,AD=BD ,下列结论,不.
正确的是( ) (A )CO=DO (B )AO=BO (C )AB ⊥BD (D )△ACO ≌△BCO
三、解答题:
1.如图,AB=DF ,AC=DE ,BE=FC ,问:ΔABC 与ΔDEF 全等吗? AB 与DF 平行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B
2. 如图,已知AB=AC ,AD=AE ,BE 与CD 相交于O ,ΔABE 与ΔACD 全等吗?说明你的理由。

答案:
一、填空题:
1.3;2.AD,∠C,80;3.5厘米;4.ABO,DCO,AAS;
5.∠CAB=∠DAB,∠CBA=∠DBA,AC=AD,BC=BD;6.5;
7.三角形的稳定性,不稳定性;8.CO=CO;9.△BCE,CE;10.B,DEF,AB,DE
二、选择题:11-16:DABCAD
三、解答题:1.能;2.能,理由略;3.三角形全等;4.略
四、阅读理解题:
(1)可以;(2)可以;(3)构造三角形全等,可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