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分析角度解读《第二十二条军规》中亨格利·乔的恶梦(英文)
从不同角度解读《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多层次主题
文艺传媒从不同角度解读《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多层次主题李月(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辽宁·沈阳110167)中图分类号:I10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15)03-0196-03作者简介:李月(1992—),辽宁辽阳人,现就读于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摘要约瑟夫·海勒是美国当代著名的小说家,他的作品《第二十二条军规》被认为是世界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小说之一。
《第二十二条军规》也是黑色幽默的代表作。
海勒用他高超的技巧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滑稽而又悲惨的世界。
他用有趣而又令人震惊的语言展现了美国社会战时以及战后的黑暗官僚制度。
本文试图通过不同角度解读《第二十二条军规》的多层次主题,使读者更好地了解这部小说。
关键词《第二十二条军规》黑色幽默多层次主题Interpretation of the Multi-leveled Theme of "Catch-22"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 //Li YueAbstract Joseph Heller is a famous novelist of contemporary America,and his masterpiece "Catch-22",hailed a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novels in the history of world literature,is also a representative work of black humor.With his superb techniques,Heller shows us a funny but miserable world.With his amusing but shocking words,he reveals the wartime and post-war dark bureaucracy in American society.This paper attempts to interpret the multi-leveled theme of "Catch-22"from different perspec-tives,aiming to help the readers better understand the novel.Key words "Catch-22";black humor;multi-leveled theme《第二十二条军规》自1961年出版以来,人们对于它的评论褒贬不一。
从心理空间理论看美国文学的黑色幽默——以《第二十二条军规》为例
从心理空间理论看美国文学的黑色幽默--以《第二十二条军规》为例
理论去解读海勒 的《 第二十二条军规 》 , 从 中发现该 小说在 人物塑造 、 语言描写 以及 叙事风 格、 叙 事结 构方 面 的特 色 ,
会 发现该小 说别有一番 风味 , 更 为鲜 明地体 现着美 国黑色
幽默流派的特色和风味。
一
1 9 8 5 年福克 尼在其 著作 《 心理 空间》 ( M e n t a l S p a c e s )
、
黑色幽默与《 第二十二条军规》
“ 黑色幽默” 是西方现代派 文学 中的一个 重要流 派 , 对
于现代世 界文学具有广泛而深 刻的影响 。在 2 0世 纪 6 0年 代 的美国 , 黑色幽默色幽默文学的代表人 物, 约瑟 夫 ・ 海 勒在 美 国文学乃至
镜把这种荒谬 和压 迫加 以放大 、 扭 曲、 变形 , 变 得更 加荒诞 不经 , 滑稽可笑 , 更加反常无理 , 丑恶可憎 从而 表达他 们无
的《 第二 十二条军 规》 是美国文学 中黑色 幽默流派 的典范 , 鲜 明地体现着黑 色幽默的主要 特色 , 即通过 对“ 反英雄 ” 人
物 的塑 造 , 描写人在被迫异 化 、 理 性原 则被 破灭后 的惶 惑、
文章编 号 : 2 0 9 5— 4 6 5 4 ( 2 0 1 4 ) o 3— 0 1 0 2— 0 2
从心理空 问理论看 美国文学 的黑色幽默
— —
以《 第 二十 二条 军 规》 为 例
( 长 江大 学 外 国语 学 院,湖北 荆州
摘
4 3 4 0 2 0 )
要: 黑 色幽默文学是美 国特定历 史时期社会精神危机的产 物 , 是 西方现代 主义文 学的一个 重要 流 派, 主要 特
点是将 具有悲剧性的现实作 了喜剧 化的处理 , 用荒诞滑稽 的形式讽刺 、 嘲笑 荒谬 的现 实世界 , 使 之产 生一种 无可 奈何 的苦笑。约瑟夫 ・海勒 的《 第二十二条军规》 是该 派文 学的扛 鼎之 作。本文通 过对《 第二 十二 条 军规 》 的主
《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观后感大全
《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观后感大全《第二十二条军规》是一部由迈克·尼科尔斯执导,艾伦·阿金 / 马丁·鲍尔萨姆 / 理查德·本杰明主演的一部喜剧 / 战争类型的电影,特倾力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我能有帮助。
《第二十二条军规》精选点评:●Alan Arkin随时要笑场的赶脚。
金卷Art Garfunel挺萌的,或者说还有甜甜的牧师!没看过线或书也觉得这片子故事线讲得乱极了。
看到最后想起桂河大桥里呐喊的“madness” 我要说有反战含义这样是对的么?●再说了几分钟就看不下去了,镜头来回的加上串联不起来的人物和台词搞得我好混乱。
●世界如此荒诞!●线索很多,黑色很多,幽默很多...就是很像杂烩不像精心烹煮的美味。
●也是著名小说改编的故事,小说我还没看完,想不到电影看完了还是不动画片知道它说什么(我只能怀疑自己水平不够高),要是有人问我它说什么的,我只能回答:是说打仗的!●战争本身就很无厘头。
万一笔者说是真人真事,我也不会惊讶●首先从文学作品改编为歌舞片很大程度上还是的保留了原著的内涵再说作为1970年制作的电影在镜头的剪辑上能够将人物的意识作为线索的将这个故事以非正常顺序讲出来不管怎么则表示还是很少见的●不如书。
2小时太短了,哪能更好的表达呢。
有些地方实在太直白了不多。
●这编排真是疯了,因为他们都是疯的。
这一场绝对正义的战争中,也是疯的。
因为在这里是要讲无条件服从的,是会被上上下下都强奸的,熬得住吗,熬得住熬不住都是可以的●Ridiculously Funny《第二十二条军规》观后感(一):悖论Catch-22就是一悖论。
似乎里面一直里有人在做逻辑推理。
我相信逻辑培养和高等数学数学无关。
很挑剔的飞机的螺旋桨很的声音。
特别练习钟爱那个把坠机当练习用的配角。
神奇的人物。
《第二十二条军规》观后感(二):写论文来看的未来有翻拍就好了这部电影一开头的剪辑让我疑问了半天怎么主角安然无恙一边被刺伤失去知觉一边又是安然无恙叫被发令救同伴要是不看完整部影片根本不了办法串起来所有的情节原著《第二十二条军规》黑色幽默的鼻祖本来以电影会很棒?《第二十二条军规》观后感(三):catch italy我觉得它可以被理解成一种文明在另一种文明怀里撒泼的过程,在地中海里练习坠毁的飞行员,在黝黑的巷道里排队嫖妓的大兵,在纳沃那广场打望美女的男主角,都里那个坐在破败的大厅被像被废黜的教皇一样的老头鄙视了。
试析《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讽刺艺术
试析《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讽刺艺术第一篇:试析《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讽刺艺术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痴情动因的解析——《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精神分析2 商业英语广告的劝说功能与修辞分析 3 浅析英语习语的翻译原则和方法从顺应论的角度谈英文电影片名的汉译 5 中西方礼貌用语的差异从弗洛伊德解读《好人难寻》7 《高级英语》中某些修辞手法赏析 8 语言迁移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9 Scarlett O'Hara and Feminism 10 论《简爱》对《灰姑娘》的继承与颠覆 11 从模因论角度下谈广告语的仿译 12 对《儿子与情人》中女性形象的分析 13 从儒学与基督教的角度探析中西文化差异 14 张爱玲与简奥斯汀的讽刺艺术比较15 《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悲剧的分析谈归化与异化翻译的融合--以谚语翻译为例 17 从功能对等理论谈汉语成语的英译 18 商务英语信函中礼貌策略初探 19 《德伯家的苔丝》中的意象分析20 中美拒绝策略研究跨文化交际中英汉礼貌语言的差异22 商务合同中译英准确性的研究Analysis on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Paintings’ Titles--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Artistic Concept under Three Beauties Theory 24 对希腊神话和中国神话中“爱”的比较及其文化影响初探 25 浅论现代汉语新增词语的英译方法26 Advertising and Its Application 27 《飘》的成长主题解读小说《嘉莉妹妹》中女性成长的分析 29 幽默元素在英语电影和电视剧中的翻译30 “同一性危机”——浅析汉娜的悲剧人生 31 浅析阿里巴巴的创新盈利模式 32 目的论视角下公益广告的翻译 33 英汉数字之间的文化对比研究论英语演讲开场的决定性因素和相关策略Culture Teaching in College English Listening Classrooms 36 英汉恭维语的对比研究英语报刊标题的词汇特点和修辞特点中国文化元素在功夫熊猫中的体现及其翻译An Analysis of Vanity Fair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terpersonal Function 40 商务英语交流中委婉语的语用功能研究《浮生六记》英译本文化词翻译策略探析(开题报告+论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以颜色词为主题的英汉习语比较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看《老友记》字幕中的幽默翻译从传统消费观念看中美文化差异从《喜福会》母女代沟看中西文化冲突Resonant Effect of Dialogues in Lolita on Readers 论查尔斯.狄更斯的现实主义风格浅析《红字》中女性主义的具体体现研究《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美国梦的幻灭战争留下的伤痛--《太阳照常升起》主要人物对比从消费文化角度看《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美国梦的破灭初中英语课堂教师话语分析评爱伦坡哥特式小说中的恐怖美汉英翻译中的中式英语的成因及对策对跨文化交际中肢体语言的研究浅析初中生英语写作问题及对策女性主义视域下的《了不起的盖茨比》歧义的语用研究初中英语词汇教学法研究综述论《呼啸山庄》中两代人之间不同的爱情观英汉味觉词“酸甜苦辣”的比较分析爱米丽与曹七巧悲剧性的弗洛伊德解读浅析《献给艾米莉的玫瑰》中渐渐消失的玫瑰从关联理论解读《家庭战争》的幽默从翻译美学角度谈汽车商标词的汉译英语新闻标题的汉译方法——以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为例语境及其在提高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中的应用论《白鲸》象征手法的运用A Study of Hawthorne’s Criticism on Puritanism in The Scarlet Letter 动物成语的英译浅谈奥巴马演讲中的语用策略从习语看中西方文化差异《嘉莉妹妹》和《名利场》中的女性的性格及命运对比分析视觉文化在英语词汇学习中的应用翻译“忠实”新解——兼评《傲慢与偏见》译本当爱遇见不爱——浅析《马可百万》中的三对情爱关系论〈麦田里的守望者〉中“垮掉派”特质的体现英汉广告中的双关语及其英汉互译“邪恶的心灵”——剖析希斯克厉夫复仇的心理动机论“成长的烦恼”中的美国家庭文化对《愤怒的葡萄》中圣经原型的分析新闻翻译中“编译”的合理性分析中西神话中的创世神话Eco-Critical Reading of The Call of the Wild The Religious Thoughts in The Pilgrim’s Progress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中西方空间观对比研究 87 春节与圣诞节的对比研究从文化差异角度研究英文新闻标题翻译的策略悲剧英雄—赫尔曼•梅尔维尔笔下的比利•巴德形象分析 90 德伯家的苔丝中人类的欲望——悲剧的根源 91 论委婉语与国际商务谈判浅析中西饮食隐含的文化差异及其中式菜肴名称翻译策略93 Heathcliff’s Pilgrim’s PassageA Psychological Analysis on Self-identity Loss of Black People in The Bluest Eye 95 《马丁伊登》中马丁伊登美国梦的分析A Study of Beauty in Sound, Form and Meaning Displayed in Zhang Peiji’s Prose Translation 97 从合作原则的违反谈黑色幽默在《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实现98 语用预设视野下的广告英语分析99 关于战争对英语习语的影响的研究从《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解析海明威的冰山理论101 论华兹华斯的自然观“本我,自我,超我”—《飘》中玫兰妮性格分析103 中西方婚姻观的差异从功能理论角度分析电影《点球成金》字幕翻译爵士时代美国东西部的差距在盖茨比的人生悲剧中所扮演的角色106 文化差异在中美雇员协作中的问题分析107 A New Woman’sJourney in T o the Lighthouse 108 从合作性原则看品牌代言中广告语的使用 109 论《百舌鸟之死》中的百舌鸟象征On Michael Moore's Fahrenheit / From the Rhetoric Perspective 111 汉语流行语中的汉英语码混用现象探微从《看不见的人》中透视美国黑人寻找自我的心路历程113 浅析虚词在英语写作中的重要性114 英汉“悲伤”情感隐喻认知对比分析115 跨文化交际中的障碍浅析及其解决方法 116 浅谈《基督山伯爵》的主要宗教思想 117 关于初中生外语学习焦虑的分析源于真爱的结合:简爱的婚姻对当代人的启示119 商标名的英译汉目的论研究——以洗护用品为例 120 商务英语中的冗余现象及语用功能 121 评《简爱》中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122 《鲁滨逊漂流记》的后殖民主义解读 123 从目的论角度浅析《阿甘正传》字幕翻译 124 八十年代以来汉语中英语外来语及翻译Passion & Religion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Scarlet Letter and The Thorn Birds 126 交替传译中笔记的作用 127 张培基翻译个案研究之背影英汉植物文化词汇的差异及翻译研究对林语堂的《吾国与吾民》几种中译本比较研究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远大前程》中乔的人道主义精神131 汉语文化负载词的理解与翻译 132 论英语称谓语中的性别歧视Study on Net Lexicon and Its Future Trend 134 论《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性格的双重性 135 对《推销员之死》的价值探讨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英语言语幽默的翻译—以《老友记》为例137 《无名的裘德》中哈代的宗教思想探讨 138 《宠儿》中的女性形象分析A Feminist Reading of A.S.Byatt’s Possession 140 人民币升值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中美不同家庭教育观念对孩子语表达的影响--从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角度分析142 从叔本华的哲学思想角度简析《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的悲剧 143 从彼拉特透视托尼·莫里森的妇女主义 144 浅谈电影名称的英汉互译Female Characters in The Lord of the Rings 146 言语幽默产生的语音机制从电影《刮痧》看东西方文化差异无脸之殇——《英国病人》的后殖民指控分析 149 从功能派翻译理论中目的论的角度谈广告翻译150 中国文化特色词汇的音译与中国文化的传播151 A Research of Translation of English Songs into Chinese by Poetic Norms 152 浅论中文标语英译153 Whose Portrait Is This—Exploring Oscar Wilde’s Complex Personality 154 The Pursuit and Disillusionment of the American Dream—On Martin Eden 155 分析《傲慢与偏见》中的一个次要人物——贝内特太太的代表性 156 《走出非洲》中的非洲因素与女主人公性格完善的关系157 从交际方式的角度比较中美课堂差异158 隐喻视角下的政治新闻语篇分析159 在经济全球化下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跨文化管理 160 《收藏家》中空间与人物心理关系的解读 161 浅析《睡谷传奇》中的浪漫主义162 任务型教学理念下的教材分析--以《牛津高中英语》为例163 论风格的可译性164 An Analysis of Barack Hussein Obama’s Ethical Appeal and it Impact on Audiences 165 论黑暗中的光明在《八月之光》中的体现166 从中英文动物隐喻看中国与英语国家的文化差异 167 从《麦琪的礼物》分析欧·亨利的内心世界 168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美国主义” 169 中外酒文化差异分析170 叶芝诗歌中的象征主义手法 171 中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之比较172 论托妮莫里森《最蓝的眼睛》中的母女关系173 On the Application of Polysystem Theory In the Two Versions of Hamlet 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是近期写作,公布的题目可以用于免费参考(贡献者ID 有提示)174 美剧字幕中的译者主体性——以美剧Gossip Girl第一季为例175 中英文化对中国学生学习英语习语的干扰176 高中英语“后进生”产生的原因以及补差方法研究 177 莎士比亚电影和爱情阻力:以《罗密欧与朱丽叶》为例 178 The Narrative Strategies of O.Henry’s Short Stories 179 从《唐老鸭》看赵健秀的男性主义 180 莎士比亚的悲剧对当代女性的影响 181 广告语及商标翻译182 《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意识分析 183 从委婉语看中西方礼仪文化的差异184 An Analytical Research on the Errors in Junior High Students’ English Writing()185 《宠儿》的非线性叙事模式 186 中美居民不同储蓄态度对比分析187 A Southern Elegy—a Feminist Study on Faulkner’s A Rose for Emily 188 “It be adj for sb to do sth”中形容词制约研究189 中英禁忌语比较分析190 论高中英语教师专业化水平的提升191 矛盾的思想者——《瓦尔登湖》中梭罗的二分性 192 环保宣传语翻译中的文化介入193 Advertising Language: A Mirror of American Value 194 英语基本味觉词“甜/苦”的隐喻机制195 美国梦的开始与破灭—试析菲茨杰拉德的《夜色温柔》196 浅析中美商务谈判中的文化冲突197 从电影《这个杀手不太冷》中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198 英汉颜色词翻译199 从女性主义角度浅析简•爱的婚姻观 200 试析《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讽刺艺术第二篇:格列佛游记中的讽刺艺术中文An Analysis on the Art of Irony of Swift’s Gulliver’s Travels分析斯威夫特的《格列佛游记》中的讽刺艺术摘要《格列佛游记》是乔纳森斯威夫特的一部杰出的游记讽刺小说,小说成书于18世纪,斯威夫特应用理想的手段描绘了英国实际社会中各种类型的人物,并对其停止讥讽和批评。
美国梦的破灭——约瑟夫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黑色幽默解析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1 《飘》中的女性意识2 功能对等理论下汉语歇后语的翻译3 析《远大前程》主人公匹普的性格成长历程4 Resurrection of Self-consciousness in Rebecca5 模糊语在英语广告中的语义分析6 《远离尘嚣》人物分析及悲剧写法7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
原创Q 799 75 79 388 DOTA游戏英雄名称汉译策略9 《瓦尔登湖》中寂寞观的超验主义分析10 从合作原则看卡尔登的性格特点11 英美文化与初中英语教学研究12 《红楼梦》中的女性主义及其英译13 论接受理论对儿童文学作品的影响——以《快乐王子》中译本为例14 Growing Pains—An Analysis of J. D. Salinger’s The Catcher in the Rye as a Bildungsroman15 论白鲸中的象征主义16 海明威的“冰山原则”与其短篇小说的人物对话17 《简爱》中“愤怒”情感隐喻研究18 创世神话与民族特性—《旧约》与中国古代民间传说19 分析《女勇士》中的女性形象20 文本特征与高中英语阅读21 浅析英文商务信函的写作格式与文体风格22 《蝇王》中象征意义浅析23 《阿甘正传》——美国传统价值观的回归24 个人主义在美国社会中的嬗变历程分析25 克莱夫•斯坦普斯•路易斯对《圣经》寓言的应用及意义研究——以《纳尼亚传奇》为例26 论英语委婉语的交际功能27 从目的论角度看公司网页误译28 中国英语与中式英语的对比研究——从英汉民族思维差异的角度29 What to Love and Hate ----on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30 英汉数字之间的文化对比研究31 德国功能目的论指导下广告口号的汉译32 英文电影名汉译中的功能对等33 中美面子观比较及其对商务谈判策略的启示34 论乔治·奥威尔《》中的极权政治35 英汉死亡委婉语的文化差异及其分类对比36 从跨文化角度看文化空缺翻译37 论科技英语新词的翻译38 论尤金奥尼尔后期独幕剧《休伊》中的荒诞主题39 试析《野性的呼唤》中的生态观40 从《夜莺与玫瑰》看王尔德唯美主义的道德观41 论商标名称的翻译对品牌形象的影响42 分析埃里森《隐形人》中美国的种族歧视43 网络英语的缩略词的构成特征及其应用研究44 从《鲁宾逊漂流记》看创新精神和知足长乐45 从谷歌和百度两大企业的管理方式看中美企业文化的差异46 A Study on the Cross-Cultural Management in the Sino-American Joint-Venture Enterprise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Changan & Ford Motor Company47 从“三美”原则看《荷塘月色》的翻译48 《葬花吟》两英译本的比较研究49 浅议中西跨文化交际中的禁忌语50 中美婚姻时间选择的对比研究51 内向型与外向型性格对英语学习的影响52 Culture-oriented Strategies in Publicity Material Translation for Yangzhou City: a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ism53 英语“名词+ ly”类形容词的词化分析、语义特征及句法功能54 从《红字》看霍桑的政治观55 The Theme of Absurdity in The Scarlet Letter56 The Heroine’s Love Tragedy in Wuthering Heights57 《嘉莉妹妹》和《蜗居》中的情妇形象分析58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Color Word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59 残酷的现实与审美愉悦——论《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崇高美60 美国电影与文化霸权—以好莱坞大片《阿凡达》为例61 英语电影片名汉译研究62 从美学角度评张培基先生所译散文“巷”63 专有名词普通化64 浅析初中生英语写作问题及对策65 哈珀•李《杀死一只知更鸟》中斯科特的性格66 Strategies of Trademark Translation from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67 论《傲慢与偏见》中简奥斯丁的女性意识68 浅析马克思主义女性主义视角下的凯瑟琳69 中国茶文化与西方咖啡文化对比70 Cultural Input and Syllabus in English Teaching71 《夜莺颂》的翻译技巧探究7273 论杰里米·边沁的功利主义74 卢梭的浪漫主义思想在《远大前程》中的反映75 从《徳伯家的苔丝》看哈代的贞操观和道德观76 论奥康纳短篇小说的创作特色77 性格差异对中学英语教学的影响78 从《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牡丹亭》看中西方古典文学中的性别歧视79 《辛德勒名单》主人公性格分析80 论《阿芒提拉多酒桶》中文学手法的运用及其艺术效果81 中美肥胖问题比较研究82 论《飘》中斯嘉丽的进步女性主义思想83 A Brief Analysis of Political Euphemism84 从《尼克亚当斯故事》中探析父亲情结对海明威人生观的影响85 《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人物分析86 苔丝悲剧的解读87 美国黑人英语在美国电影中的应用88 论词典在高中英语词汇学习中的有效利用89 从合作原则看卡尔登的性格特点90 交际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91 浅析初中生英语写作问题及对策92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Jane Eyre’s Chinese Renditions in Diffe rent Periods93 The Victims of Upper Class: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Two Heroes of The Great Gatsby and Tender Is the Night94 《马克•吐温—美国的镜子》中的中英文衔接手段的对比和翻译95 从文化角度分析英汉数字习语的不同96 论修辞在广告语中的运用和翻译97 从译者的读者意识看童话英汉翻译98 群体隐私和个体隐私——中美家庭中隐私观念的对比研究99 “教师主导,学生中心”的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探究100 A Study of Hawthorne’s Criticism on Puritanism in The Scarlet Letter101 Sister Carrie:a Girl with Ascending but Unfulfilled Desires102 从言语拒绝策略看中西方面子103 论托尼·莫里森《宠儿》中的模糊化现象104 目的论视角下公益广告的翻译105 中美学校教育对比——学生个性发展方面106 看翻译中的文化因素107 英汉基本颜色词的文化内涵对比及其翻译108 外贸企业的汇率风险规避109 对《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重新解读110 关联理论在中餐菜单英译中的应用111112 The Interpretation to Captain Ahab in Moby Dick through Abnormal Psychology113 中英文求职信中言语行为对比分析114 论中国特色时政新词的英译115 论小说《看不见的人》中的象征主义116 从电影《七宗罪》看‘七宗罪’与基督教传统的关系117 双关语在广告英语中的语用分析及其运用118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洛丽塔》叙事中的后现代特征分析119 东西方人名文化与翻译—以英汉人名为例120 戴•赫•劳伦斯《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鲍尔顿夫人的角色分析121 困境下的回归--从生态角度看乞力马扎罗的雪122 唯美主义与奥斯卡•王尔德的《道林•格雷的画像》123 On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a and America from the film The Treatment (Gua Sha) 124 特洛伊战争电影改编的语境探析125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 Satan in Paradise Lost126 浅议中西方礼物文化的差异127 An Analysis of Conflicts between Heroines in The Prime of Miss Jean Brodie128 论《睡谷传奇》中的幽默元素129 浅议公示语的语言特点及其翻译策略130 英语公益广告中隐喻的应用及翻译研究131 沃尔特•惠特曼的民主观解读132 英语报刊标题的词汇特点和修辞特点133 Analysis of Gone with the win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eminism134 英语报刊中的新词浅析135 An Analysis of Middlemarch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thics136 法律语言浅析137 南北战争新思想在女性中的体现——浅析《小妇人》138 论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中的言语幽默139 英文外贸合同中表时间介词的使用和翻译140 跨文化视野下的中国形象——以好莱坞电影为例141 简爱的独立与反叛性格分析142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143 “中式英语”和“中国英语”两个概念的区别研究:以公示语为例144 Communicative Functions of Silence in Conversations145 灾难下的母爱——小说《宠儿》中极端母爱分析146 读者在文学文本多元解读中扮演的角色147 浅析凯瑟琳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的孤单主题148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149 英汉同义词对比及翻译150 浅析哈代的悲观主义哲学对徐志摩诗歌创作之影响151 《哈利波特》系列里恐怖美的研究152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153 中美教育制度与教育理念的对比研究154 Analysis of Cross Cultural Business Communication Failure155 《那个读伏尔泰的人》英译汉中定语从句的翻译策略156 论希斯克利夫出走的必然性157 不同国家的商务谈判风格及其对策158 论礼貌原则在国际商务信函的应用159 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策略与方法160 探析《夜访吸血鬼》中的孤独161 试论霍桑小说《胎记》中的象征主义162 从任务型教学模式谈英语课堂沉默现象的预防策略163 《红楼梦》汉译英对话翻译过程中人物个性的保留164 主位推进模式在语篇翻译中的应用165 Analysis on the Picaresque Elements in The Adventures of Huckleberry Finn 166 教学设计理论对初中英语教学的启示刍议167 A Study of Angel Clare’s Multiple Personalities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168 《小妇人》的结局中所包含的清教主义与个人主义的冲突与融合169 Angelic devil: an analysis of the image of Catherinein Wuthering Heights 170 浅析广告英语中的杜撰词及其翻译171 论网络英语的特征172 A Study of Intertextuality in Advertising Text173 文化语境下归化和异化在翻译中的运用174 论《大卫•科波菲尔》中人物个性与时代背景的关系175 考琳·麦卡洛《荆棘鸟》中爱尔兰移民的民族文化因素分析176 Discourse Analysis on the Translation of Person of the Year, an Editorial in the Time Magazine177 李白《静夜思》六种英译本的对比研究178 On Michael Moore's Fahrenheit / From the Rhetoric Perspective179 金融英语的规范性及翻译策略研究180 论小学英语教学中学习动机促进法181 论国际商务非礼貌言语行为182 论《小镇畸人》中人物的怪诞性183 新闻翻译中“编译”的合理性分析184 论《儿子与情人》中的恋母情结185 论谭恩美《喜福会》中文化身份迷失与探寻186 旅游资料翻译中文化因素的处理187 论《弗洛斯河上的磨坊》中三对人物关系及其象征意义188 苔丝之罪是谁之过189 中西建筑文化差异及其形成背景分析190 国际商务函电的礼貌原则研究191 从关联理论看英文电影字幕翻译中的减译192 Translation of the Implied Meaning in Communication193 “美国梦”的幻灭——论《人与鼠》的社会悲剧194 完美女性与准则英雄—论《永别了,武器》中的凯瑟琳195 英文电影题目翻译的异化与归化研究196 Translating News Concerning China in Global Times: Approaches and Strategies197 战后美国对伊拉克娱乐文化的影响198 英文歌词翻译探究199 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研究200 汤婷婷对中国文化的曲解和困境。
浅谈《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黑色幽默
浅谈《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黑色幽默李秀秀【期刊名称】《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0)011【摘要】This article mainly analyze the black humor in the famous anti-war novel Catch 22, which was written by famous American novelist Joesph Heller. Analyzing the manifestation and operating of black humor in literary works combining the characters' personality. Dissecting the definition of black humor so as to understand the black humor of characters, structure, in Catch 22 deeply.%本文主要对美国作家约瑟夫·海勒发表于1961年的著名反战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黑色幽默作具体分析,结合书中人物性格特点分析黑色幽默在文学作品中的表现形式和操作手法.从而具体剖析黑色幽默的定义,更加深刻的认识《第二十二条军规》的黑色幽默人物,结构塑造以及黑色幽默特点的体现.【总页数】1页(P74)【作者】李秀秀【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辽宁大连 11602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106【相关文献】1.论《第二十二条军规》中黑色幽默的美学意蕴 [J], 张海燕2.美丑易位喜中见悲--从《第二十二条军规》中解读黑色幽默 [J], 王琨3.浅谈《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黑色幽默 [J], 李秀秀;4.电影《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黑色幽默及其艺术特征 [J], 杨东益5.后现代主义文学中的不确定性特点——例析《第二十二条军规》的黑色幽默叙事策略 [J], 穆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An Existential Analysis of Catch-22 第二十二条军规赏析
An Existential Analysis of Catch-22ContentsAcknowledgements (i)Abstract(English) (ii)Abstract(Chinese) (iii)1. Introduction (1)1.1 Catch-22 (1)1.2 Writing Background (1)2. The Existentialism (2)2.1 “I think, so I a m” and “e x istence before essence” (2)2.2 The initiative of the soldiers (3)3. Free Choice (4)3.1 Orr (5)3.2 Yossarian (6)4. The Absurdity of the World (7)4.1 The Absolute power of the Bureaucracy (7)4.2 The Moral Insanity (8)4.3 The Inevitability of Death (9)5. Conclusion (10)Work Cited (12)AbstractThis paper is going to talk about the existentialism in Joseph Heller’s masterpiece Catch-22. As regards to the influence of existentialism on literature, Jean Paul Sartre’s theories are the one of the great significance, which is the main concern in this thesis.Joseph Heller (1923-1999) is one of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writers of Black Humor, which forecasts the dominating of American post-modernism literature. The heart of Black Humor is the description of the absurdity of the world, which is also a doctrine of existentialism. So it is said that existentialism is one of the origins of Black Humor.In Catch-22, there are bounds of freedom and the struggles to get off from them, which is a main theme of the book. And as regard to Sartre’s existentialism, the central thought is the freedom to choose what one wants to be or to do, which agrees with the theme of Catch-22 above I have mentioned. So in this paper I just choose Sartre’s existentialist thoughts to analyze it, despite other existentialists. Existentialism is a different point of view to look at the traditional war-novel, from which I think a deeper and more theoretical criticism of the war as well as that of the world can be obtained.For the value of this paper, first of all, it will prove Catch-22 an existential novel. Both centered on the theme of freedom, this novel and existentialism share the same basis, so it’s natural to connect them together. Also, there is chapter four on absurdity to illustrate this point. Thirdly, I want to stress the subjectivity and advantages of existentialism. Although many people think it as superficial and spiritual, it stresses on humanism, paying attention to initiative and subjectivity, which are still hot centers of discussion till now.Key words: Catch-22;Existentialism; Free choice; Absurdity内容摘要约瑟夫·海勒的代表作《二十二条军规》中渗透着存在主义的思想,这也是本论文讨论的主旨所在。
第二十二条军规英文读后感
第二十二条军规英文读后感After reading Rule 22 of the 22 Rules of Mindfulness, I was struck by the emphasis on discipline and control. It reminded me of the importance of maintaining focus and adhering to a set of principles in order to achieve success not just in a military context, but in life in general.读完《正念二十二条军规》中的第二十二条,我深受其纪律和控制的重要性所触动。
这让我想到了在军事环境中保持专注和遵守一套原则的重要性,不仅是在军队,而是在生活中一般都是如此。
The idea of developing a strong sense of self-discipline and self-control resonated with me. It made me consider the ways in which I could be more disciplined in my own life, whether that be in my work, relationships, or personal goals.培养自律和自控力的想法让我感到共鸣。
这让我考虑到自己在工作、人际关系或个人目标方面如何能更有纪律性。
Furthermore, Rule 22 made me reflect on the concept of leadership and the responsibilities that come with it. It highlighted the importance of leading by example and setting the standard for thoseunder your command, which is applicable not just in a military setting, but in any leadership role.此外,第二十二条让我思考了领导力的概念,以及领导所带来的责任。
浅谈《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黑色幽默毕业论文[管理资料]
The Black Humor in Catch-22Bian LipingAbstract:Catch-22 is a typical representative book of black humor. It was born in a special context: People began to doubt and deny their own traditional values, and were eager to find spiritual relief from the literature of satire and humor. Joseph Heller, the author of this novel, described in a symbolic way of many ridiculous images. In this novel, many words, phrases and dialogue are confusing, duplicate, suspicious and contradicting. “Catch 22”, through the whole novel, is a magic weapon of officers to govern and make fun of soldiers under the capitalist system, which like a net is always bound the little people and makes them be trapped in it.The paper mainly analyzed black humor in Catch-22through several aspects, including deepen the theme of black humor, depicting characters, arrangement structure and language use. In a word, Catch -22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works of black humor and the readers are made to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novel Catch-22 by the paper.Key Words:Black Humor; Absurd; Catch 22; Ridiculous毕业设计(论文)原创性声明和使用授权说明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承诺:所呈交的毕业设计(论文),是我个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成果。
第二十二条军规读后感
第二十二条军规读后感《第二十二条军规》是美国作家约瑟夫·赖特所著的一部小说,该小说以美国海军陆战队在越南战争中的生活为背景,描写了一群年轻士兵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成长和奋斗的故事。
这部小说以其真实的描写和深刻的内涵,深受读者的喜爱。
在读完《第二十二条军规》后,我深受震撼,对其中的一些感悟和思考不禁涌上心头。
首先,小说中描绘的战争环境让我深刻体会到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在小说中,士兵们面临着种种困难和危险,有的甚至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做出艰难的选择。
他们时刻面临着死亡的威胁,但他们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勇敢地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
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战争是多么的残酷和无情,它给人们带来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伤害,更是心灵上的创伤。
在战争中,人们失去了太多,而那些幸存下来的人也会因为战争而永远无法摆脱内心的阴影。
其次,小说中的主人公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们虽然年轻,但却展现出了成熟和坚毅的一面。
他们在战争中经历了许多磨难和考验,但他们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他们在战争中学会了坚强和勇敢,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男子汉。
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青年人的朝气和活力,也看到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
他们的精神和品质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对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最后,小说中的“第二十二条军规”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二十二条军规是一种对待战争和生活的态度,它不仅仅是一种行为准则,更是一种生活哲学。
这二十二条军规告诉我们,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难和挑战,我们都要保持坚韧不拔的毅力和乐观的心态。
在战争中,这些军规更是士兵们生存和战斗的法宝,它们支撑着士兵们度过了一个又一个生死考验。
在生活中,这些军规也同样适用,它们告诉我们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如何保持一颗坚强和乐观的心。
通过阅读《第二十二条军规》,我对战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生活也有了更深刻的思考。
这部小说不仅仅是一部描写战争的作品,更是一部关于人性和生命的作品。
TheBookReportcatch22《第二十二条军规》读书报告
TheBookReportcatch22《第二十二条军规》读书报告Contemplation in Insanity——a book report of Catch-22 If God can do anything, can He make a stone so heavy that He won’t be able to life it? As long as you think for a moment, you’ll find this question unanswerable. You may consider this famous fallacy a clever trick but what if you literally believe in it? What if people fight for their belief in an insane statement? You can find the answer in Catch-22 by Joseph Heller.The Plot:During the second half of World War II, a soldier named Yossarian is stationed with his Air Force squadron on the island of Pianosa. All he wants is to survive the madness of war. He is convinced that everyone is trying to kill him, which is understandable seeing as how he’s fighting in a war, where everyone really is trying to kill another. Yossarian has to survive the dangerous combat missions he flies, while Colonel Cathcart continues to increase the number of missions hie men must complete.The novel does not flow in chronological order, but instead involve frequent flashbacks. Therefore it maybe confusing and so is war. The first part concentrates on the narrative present, the second part on the Great Big Siege of Bologna, the third part returns to the present, the fourth part centers on Milo’s actions, and finally on Yossarian’s escape from the military.Many of Yossarian’s actions are either in response to the death of a fellow soldier, or as a tactic to avoid flying dangerous missions. The Air Force administration’s action, on the contrary, are based on improving the ranks of the individual officers ormaking America look good in the war. What we come to hate about military bureaucracy as we read Catch-22 is its lack of logic; men are asked to risk their lives again and again for reasons that are utterly illogical and unimportant. The novel ends on an upbeat note with Yossarian learning of Orr ( his friend )’s miraculous escape to Sweden and Yossarian’s pledge to follow him there. He successfully stays sane and alive in the face of unfathomable danger and cold bureaucratic insensitivity.The Characters:Captain John Yossarian. John Yossarian, the protagonist of Catch-22, is both a member of the squadron’s community and alienated by it. Although he flies and liveswith the men, he is marked as an outsider by the fact that many of the men think he is insane. But Yossarian’s characteristics are not those of a typical hero. He does not risk his life to save others; in fact, his primary goal throughout the novel is to avoid risking his life whenever possible. Maybe it is because that the system of values around Yossarian is so skewed that this approach seems to be the only truly moral stance he can take, if only because it is so logical. In a world where life itself is so undervalued and so casually lost, it is possible to redefine heroism as simple self-preservation. In the end, when offered a choice between his own safety and the safety of the entire squadron, Yossarian is unable to choose himself over others. This concern for others complicates the simple logic of self-preservation, and creates its own Catch-22: life is not worth living without a moral concern for the well-being of others, but a moral concern for the well-being of o thers endangers one’s life.Milo Minderbinder.Representing an extreme version of capitalist free enterprise that has spiraled out of control, Miloseems simultaneously brilliant and insane. What starts out as a business in black-market eggs turns into a worldwide enterprise in which, he claims, “everyone has a share.” He lies, cheats and steals his way through the war. The Germans pay him to bomb his own base and the Americans pay him to bomb Germans. He uses military planes to fly his goods from place to place, and lives in palaces. Milo tells the men in his squadron that they all have a share of his profits, but he bombs his own squadron as part of a deal he has made with the Germans. His willingness to allow his own camp to be bombed shows his complete disregard for the sides drawn by the war, and the men’s acceptance of payment for being bombed shows that Milo is not alone in placing a high value on making money.The Themes and Ideas:Catch-22.There’s only one catch to Yossarian’s plan to save himself, a nd that’s Catch-22. This passage from Chapter 5 marks the novel’s first mention of the paradoxical law called “Catch-22.”There was only one catch and that was Catch-22, which specified that a concern for one’s own safety in the face of dangers that were real and immediate was the process of a rational mind. Orr was crazy and could be grounded. All he had to do was ask; and as soon as he did, he would no longer be crazy and would have to fly more missions. Orr would be crazy to fly more missions and sane if he didn’t, but if he wassane he would hav e to fly them. If he flew them he was crazy and didn’t have to; but if he didn't want to he was sane and had to. Yossarian was moved very deeply by the absolute simplicity of this clause of Catch-22 and let out a respectful whistle.“That’s some catch, th at Catch-22,” he observed.“It’s the best there is,” Doc Daneeka agreed.The more Yossarian learns about Catch-22, though, the bigger it grows, each new clause as infuriating and paradoxical as the last. Catch-22, we learn, is the Bible of bureaucracy —every pointless and petty regulation made by someone who has never seen a battlefield to make themselves look good with no sleep lost for the people like Yossarian who get killed in the process.There’s no reasoning or arguing with Catch-22. It’s not personal. It’s just the rules, and if the rules say that Yossarian has to die, then that’s wha t Yossarian has to do.Over the course of the novel, Catch-22 is described in a number of different ways that can be applied to a number of different aspects of wartime life; here, however, Catch-22 affects Yossarian most specifically. Catch-22 is alarmingly persuasive; even Yossarian accepts what seems to be its logical infallibility. But Catch-22 is an abstract thing; we find out later that Yossarian believes that Catch-22 does not really exist. It is a trap made up of words, and words are faulty things, often misrepresenting reality. What is so upsetting about the way Catch-22 is applied throughout the novel is that real men are sent into real peril based on a few unreal and unreliable words. The the pointlessness of the fact makes Yossarian crazy.Personality in the insane world.Unlike other anti-romantic war novels, Catch-22relies heavily on humor to convey the insanity of war, presenting the horrible meaninglessness of armed conflict through a kind of desperate absurdity rather than through graphic depictions of suffering and violence. Catch-22also distinguishes itself from other anti-romantic war novels through its core values: the story ofYossarian, the protagonist, is ultimately not one of despair but one of hope. He believes that the positive urge to live and to be free can redeem the individual from the dehumanizing machinery of war. The novel is told as a series of loosely related, tangential stories in no particular chronological order. The narrative that emerges from this structural tangle upholds the value of the individual in the face of the impersonal, collective military mass; at every stage it mocks insincerity and hypocrisy, even when such values appear triumphant.Despite its World War II setting, Catch-22is often thought of as a signaturenovel of the 1960s and 1970s. It was during those decades that American youth truly began to question authority. Hippies, university protests, and the civil rights movement all marked the 1960s as a decade of revolution, and Heller’s novel fit in perfectl y with the spirit of the times. In fact, Heller once said, “I wasn’t in terested in the war in Catch-22. I was interested in the personal relationships in bureaucratic authority.” Whether Heller was using the war to comment on authority or using bureaucracy as a statement about the war, it is clear that Catch-22 is more than just a war novel. It is also a novel about the moral choices that every person must make when faced with a system of authority whose rules are both immoral and illogical. This reminds me the dark ten years of the Great Proletarian Cultural Revolution. Millions of people were persecuted and suffered a wide range of abuses and millions of people became insane illogical, which makes the perseverance of personal principles more valuable and remarkable.Reference:[1]约瑟夫·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M].南京: 译林出版社.[2]常文革.黑色幽默的典范[N].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5-9。
解读《第二十二条军规》中荒诞的黑色幽默
解读《第二十二条军规》中荒诞的黑色幽默《第二十二条军规》是美国第一本用荒诞主义写作技巧来表现荒诞主义主题的作品。
通过对所描述的军事机构的分析,这部作品表现了其对现代美国“有组织的混乱”和“制度化了的疯狂”以及荒谬性的抗议和抨击。
小说故事发生在战时意大利的美国航空军事基地,这里的军事等级制度森严,并且这种制度还荒谬的掌控着轰炸机上飞行员的悲惨命运。
飞行员们害怕飞行,渴望着陆以逃离死亡。
随着飞行任务的加重与死亡几率的增加,飞行员们变得绝望,近乎崩溃。
主人公约瑟连对四周的死亡和荒诞感到恐惧,他也不再相信上帝,毫无安全感。
他对上级的计划感到困惑不堪,花了很长一段时间才弄明白,战友斯诺登的死让约瑟连惊慌失措,又对另一位战友奥尔的行为感到迷惑,随后,约瑟连的观点也发生了改变,他曾经那么勇敢,但现在却对勇气与英勇有了不同的看法,不久,读者就发现他赤身裸体不穿军装。
约瑟连开始斟酌着如何保护自己,并最终成功逃出战争与死亡。
约瑟连的世界是荒诞的,海勒通过三个主要的特点来进行描述:军队组织结构的混乱,军队的荒谬逻辑,以及所有存在的普遍的荒谬性。
首先,这本小说很好的阐述了军队组织的混乱性。
在这里,荒诞就是规范:像丹尼尔医生一样活得好好的人却被宣判死亡,而像马德一样死了很久的人的名字却仍然留在官方的名簿上;梅杰少校只有不在办公室的时候才允许别人前来拜访;只有那些从不提问的人才能参与“教育会议”,而这些仅仅只是离奇生活的很少的一部分。
作者所谴责的不仅是军队的官僚主义作风,更是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的荒谬性。
在这个社会里,像米洛那样的叛国者在战争中投机倒把,最后因为赚了钱而得以释放。
他是整个荒诞体系中最底层的标志:资本主义自由市场被描述成邪恶的,对人类生存造成威胁的体系。
在某种意义上,米洛是死亡的化身,尤其是在斯诺登快死的时候,他的辛迪加公司的急救药箱居然无法提供急需的药物。
另一个被嘲弄的对象便是畸形的军事组织中所固有的军队逻辑。
《第二十二条军规》赏析
《第二十二条军规》赏析翻着一部关于描写疯子生活的书,一个个荒诞无比的故事跃入眼帘,但人们又告诉你这些都是真实的,你会有何感想?美国作家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便是如此——一部在幽默下悲伤的后现代经典之作。
读者在看本书时想笑不难,但笑后内心的酸楚却常油然而生。
作者运用了在谈笑之间对荒诞性进行异常深刻披露的手法,典型地代表了黑色幽默小说的艺术风格。
《第二十二条军规》既是一部讽刺现代战争的“黑色幽默”小说,又是一部揭示战后美国荒诞现实的社会小说。
作者海勒不但继承而且进一步发展了现代主义的创作风格,他用异乎寻常的艺术手法表现了自己对西方现代生活的新的体验,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和审美价值,同时还包含追求自我生命价值的意义。
下面本人从四个方面浅析《第二十二条军规》,不足之处希望大家多给予指教。
(一)荒诞的故事,荒诞的人物一大堆光怪陆离、形形色色、不可理喻的事件、场面、人物,展现了一个疯狂的世界、一种荒谬的现实和一群异化了的军人。
《第二十二条军规》全书凡42章,各章一般以某个人物为中心向读者讲述这样一个个故事。
其中又以尤索林这个人的经历贯穿始终,从而串联起一组滑稽的浮雕式人物画像展览。
作品中的人物分别属于军事官僚集团和普通军人两大部分。
军事官僚集团利用战争满足私欲,为求得个人的飞黄腾达,置他人的生命于不顾。
他们操纵着第二十二条军规,利用它制造悖谬来维护权威,愚弄下属,主宰普通人的命运。
而普通士兵则是被大人物任意摆布的对象。
飞行大队司令官卡思卡特上校是军事官僚集团中一个典型代表。
他冷酷残忍,对军阶无限向往,一心想当将军。
为此,他千方百计要设法博取上级的欢心。
上级一皱眉,他就惶惶不安。
他企图利用部下的全部生命去换取自己的晋级升迁,他的主要手段是任意把飞行次数一次一次地增加。
而卡思卡特下属的官兵虽然言行各不相同,但人人却为自己盘算,没有一个具有献身精神。
食堂管理员迈洛则是卡思卡特上校众多荒诞残酷下属中的荒诞典例。
他貌似“忠厚老实”,可是赚钱有术,以伙食采购为名,大搞投机倒把,办起了一个跨国公司。
《第二十二条军规》读后感
《第二十二条军规》是美国作家约瑟夫·海勒的一部经典小说,它以一种独特的黑色幽默风格,揭示了人性的荒诞和社会的虚伪。
读完这部作品,我深感震撼,不仅因其独特的叙事手法,更因其对人性的深刻剖析。
小说以二战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怕死的轰炸手约塞连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如何应对战争中的荒谬和生死。
作品中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既是一种象征,也是一种讽刺。
它规定,只有疯子才能获准免于飞行,但必须由本人提出申请。
然而,一旦提出申请,就证明了你是一个正常人,还是在劫难逃。
这一悖论式的规定,揭示了战争中权力的荒诞和个体的无奈。
小说中的角色形象生动鲜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和性格。
他们在这个荒诞的世界里,努力寻找生存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通过这些角色,展示了人性的复杂和多样。
他们中有理性的人,有无理性的人,有善良的人,也有邪恶的人。
这些人物的命运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战争背景下的人生百态。
在艺术手法上,《第二十二条军规》具有很高的价值。
作者采用了反讽、夸张、讽刺等手法,使作品充满了幽默感。
在荒诞的世界里,一切正常的事物都显得滑稽可笑。
这种幽默感使作品在悲喜交加的氛围中,更具冲击力。
小说在结构上也颇具匠心。
作者采用了多线索、多视角的叙事方式,使故事更加丰富和立体。
几乎每一节都以一个人的名字命名,以这个人的视角来讲述他的故事,写他的生活,或者写他的死亡。
这种叙事方式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每个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到他们在战争中的痛苦和挣扎。
《第二十二条军规》是一部具有深刻思考和丰富内涵的小说。
它以独特的视角和手法,揭示了战争背景下人性的荒诞和社会的虚伪。
读完这部作品,我对战争、人性、生命等问题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同时,作品中的幽默感和艺术价值也让我回味无穷。
第二十二条军规读后感范文
第二十二条军事法规评议第22条:对军事法规的评论这是一部激动人心的小说。
无论从内容、风格还是语言上,它都突破了以往小说写作的规则,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小说写作派别:荒诞主义。
以及全新的文学表达:黑色*幽默文学。
我认为作者约瑟夫海勒一开始并不想为了建立一个新的文学派别而写他的书。
他刚刚发现这是唯一能最好地表达他感情的形式和方法。
他使用了一种看似混乱的叙事结构,不断使用主人公的闪回、幻觉和心理暗示来让读者感受到战争带来的压力。
恐慌和痛苦。
后来,许多其他作家模仿这种风格的作品,但对我来说,只有这本书可以从头到尾仔细阅读。
其他人太惊慌,太黑暗而无法忍受。
故事发生在意大利南部地中海的美国空军基地。
约萨里安上尉的中队驻扎在岛上。
从天而降,岛上所有的人似乎都在全力投入与德国的战争。
飞行员、厨师、医生、护士、高级和中级少将、高级和中级中将都很忙。
每个人似乎都在尽自己的职责。
为这场正义的战争服务。
但是作者让读者在这群人中间从天上地下潜下去,用放大镜观察他们在战斗的有条不紊的计划和打败敌人的统一目标的伪装下荒谬而疯狂的行为。
他们中的一些人在战争状态下表现出他们邪恶的本性,并尽最大努力造福他人。
一些人成了受害者,身体和精神都崩溃了,疯狂地寻找生存的方法。
这本书聚焦于多达30个角色,许多次要角色轮流扮演。
然而,在这部看似混乱的小说中,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形象、个性和行为。
让我们认识一些特别有趣的角色。
当然,对大多数人来说,岛上的生活一点也不有趣,而是可怕。
约萨里安上尉的:小说从这个“惧怕死亡”的飞行员的角度审视了这个岛屿的全景。
小说开头,他假装生病住在医院里。
因为他认为他可以在完成预定的航班后回到自己的国家休息。
结果,中队的卡斯卡特上校(Colonel cathcart)因升职而获奖,并一次又一次提高飞行配额。
当然,他执行了宏伟的爱国理由和著名的《第二十二条军规》,约萨林和其他队员气疯了,吓得要死,但不得不服从命令。
Yossarian不得不假装生病以逃避任务。
以接受美学解读《第二十二条军规》-最新资料
以接受美学解读《第二十二条军规》约瑟夫·海勒的名作《第二十二条军规》被誉为美国黑色幽默小说的开山之作,开启了当代美国文学一个重要的流派。
自《第二十二条军规》问世以来,美国黑色幽默小说家都着力描写人物所处世界的荒诞不经,强调社会对个人的压迫;他们甚至会用类似放大镜和哈哈镜的写作手法在其作品中将这种荒谬和压迫加以放大、扭曲乃至变形,让读者清晰地看到资本主义社会的狰狞面目和生活在其中的小人物的无可奈何和痛苦挣扎。
小说问世之后受到了广大读者和批评家的热捧,国内外美国文学学者从多角度对该小说进行了解读。
本文从接受理论出发,分析《第二十二条军规》的美学特征,剖析一部以黑色为基调的小说如何呈现出幽默,一部反映“丑陋”、“荒诞”和“痛苦”的作品如何可以产生美感并吸引了众多的读者。
“接受美学”(Receptional Aesthetic)这一概念是由德国康茨坦斯大学文艺学教授尧斯在1967年提出的。
接受美学的核心是从受众出发,从接受出发。
尧斯认为,一个作品,即使印成书,读者没有阅读之前,也只是半完成品。
在接受理论中,文学文本和文学作品是两个性质不同的概念。
由文本到作品的转变,是审美感知的结果。
也就是说,作品是被审美主体感知、规定和创造的文本。
接受美学的理论核心是走向读者。
它着意于文学的接受研究、读者研究、影响研究,基本上不考虑作品同作者和现实的关系,也基本不考虑文本的语言、结构、功能,而重点考虑读者的接受。
通俗一点讲就是:不再强调作者试图在文本中写出什么,而是强调读者实际从文本里读出了什么,这一理论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作者”对于其作品的权威性,而强烈地彰显出了“读者”在文学活动中的决定性作用。
美学的概念和学科范围广泛而庞杂,本文主要借助接受理论,分析《第二十二条军规》在主题、结构与叙事手段上令读者感受到“美”的原因。
1 荒诞主题德国存在主义美学奠基人雅斯贝尔斯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了荒谬的社会,现时代就是一个精神病时代。
《第二十二条军规》读后感与分析,从文学、军事、政治三个角度小议
再读《第二十二条军规》,从文学、军事、政治三个角度小议133班史国浩2013220058第一次读这本书是在高二。
当时是老师推荐我们读的简略本。
记得印象最深的就是这本书的第一个逻辑悖论——根据第二十二条军规,只有疯子才能获准免于飞行,但必须由本人提出申请,但你一旦提出申请,恰好证明了你是一个正常人,还是在劫难逃。
第二十二条军规还规定,飞行员飞满25架次就能回国,但它又说,你必须绝对服从命令,要不就不能回国。
因此上级可以不断给飞行员增加飞行次数,一如全书中卡斯卡特上校频繁地增加而你不得违抗。
如此反复,永无休止。
那时听着,只当是一种思维陷阱和逻辑游戏,聊以消遣,所以当我真的面对厚厚一本《第二十二条军规》时,心里还很不情愿,因为听了很多同学说这本书的内容还是比较晦涩难懂的,而且我之前也曾经读过一些二战的历史书籍,想想看我们伟大的反法西斯战争让这位海勒先生这么讽刺真的没问题吗?阅读的过程是残忍的。
海勒用了一种类似于POV的写法(《于荒诞处见本质》——中国地质大学外语学院),几乎每一节都用一个人的名字命名,几乎每一节都是以拥有这个名字的人为中心,写他的故事,写他荒谬的生活,或者写他的死。
在不同的章节里,尤索林经历着战友一个又一个的死亡,我们阅读着同一个士兵一次又一次的死亡。
战争给普通人带来的只有死亡。
在这之后,我只有一个感觉——海勒先生是在幽默的外壳下为我们讲师黑暗绝望的战争中小人物的史诗。
我们为,这便是黑色幽默手法的精髓展现。
一、战争的冷酷与官僚政治“飞行”“不断增加飞行任务”“战争”……这些词的意义指向固然准确,却也充分暴露了语言的虚弱无力。
带着自己之前对于二战仅有的经验和对科西嘉岛历史的理解,仔细想想,如果我没有经历过,我就无法想象这些冰冷的词到底意味着什么,所以才需要这一部厚达五百多页的书,一页一页在眼前构建那个陌生又熟悉的世界。
说它熟悉,是因为那些我们对于战争历史的教科书化和刻板化,只记得战争的发生时间,地点,主要战役和历史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UANG Zh i -y a n
a n d Er n e s t Ha r t ma n n’ s t h e o r y o f t h e o r i g i n a n d me a n i n g o f d r e a ms a n d n i g h t ma r e s .
n i g h t ma r e s a n d t h e f a c t o r s l e a d i n g t o hi s n i g h t ma r e s . Th i s e s s a y i s a n a t t e mp t t o a p p r o a c h t he n o v e l f r o m a n o t he r pe r s p e c t i v e a n d t o p r o v i d e a
科技・ 探索・ 争鸣
S c 科 i e n c e & 技 T e c h 视 n o l o g y 界 V i s i o n
从心理分析角度解读《 第二十二条军规》 中 亨格利 ・ 乔的恶梦
黄 志颜 ( 广 州工 程技术职 业学 院 ,广 东 广 州 5 1 0 0 7 5 )
i m p o r t a n t m i n o r c h a r a c t e r H u n g r y J o e , wh o i s d e s c i r b e d a s a p e r s o n w h o o f t e n h a s n i g h t m a r e s .N o n e o f t h e m h a v e i n v e s t i g a t e d H u n g r y J o e ’ s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 o f Hu n g r y J o e ’ s n i g h t ma r e s a s t h e y a r e d e s c r i b e d i n t h e n o v e l , by a p p l y i n g F r e u d i a n’ s t h e o r y o f 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 o f d r e u I n s t i t u t e o f Te c h n o l o g y , Gu a n g z h o u Gu a n g d o n g 5 1  ̄7 5 , C h i n a )
【 A b s t r a c t ] J o s e p h H e l l e r ’ s C a t c h 一 2 2 i s c o n s i d e r e d a b i r l l i a n t a n t i — w a r n o v e l o f t h e a b s u r d . F e w c i r t i c s h a v e n o t i c e d t h e s i g n i f i c a n c e o f a n
【 摘 要】 约瑟夫・ 海勒的《 第二十二条军规》 被认 为是一部卓越的荒诞反 战小说 。很 少有评论家注意到一位 比较重要 的配角~被描述为 经 常发 恶梦的 亨格利 . 乔, 也没有评论 家研 究亨格 利 . 乔 的恶梦和导致 恶梦的 因素。本篇论文尝试从心理分析的 角度来解读《 第二十二条 军规》 中 亨格利 . 乔的 恶梦。借用弗洛伊德 的释 梦的理论 , 哈特 曼的恶梦分析理论观点来剖析 亨格利 ・ 乔的恶梦及 其成 因。 【 关键词 】 恶梦 ; 梦; 心理分析
S U C C E S S .By u s i n g C tc a h 2 2 a s a me t a p h o r ,i t i s h i g h l y a c c l a i me d a s a l q e x c e l l e n t n o v e l o f b l a c k hu mo r .I t e x p l o r e s t h e a b s ur d i t y o f Wo r l d Wa r I I a n d p r o t e s t s a g a i n s t t h e a b s u r d i t y o f mo d e r n s o c i e t y . n i g h t ma r e wh e n h e i s f r e e f r o m d u t y . He k e e p s o n ha v i n g n i g h t ma r e s a n d s c r e a ms e v e y r n i g h t ,a l t h o u g h w h e n he wa k e s u p t h e n e x t mo r n i n g ,h e
【 K e y w o r d s ] N i g h t m a r e ; D r e a m; P s y c h o a n l a y s i s
0 l n t r o d u c t i o n
J o s e p h He l l e r ’ s Ca tc h- 2 2 i s a s a t i r i c a l n o v e l t h a t g a i n e d po p u l a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