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山阳县色河中学八年级语文上册 17 奇妙的克隆(第2课.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17奇妙的克隆第二课时

八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17奇妙的克隆第二课时

教学案课型新授课题17奇妙的克隆年级八学科语文设计人审核人授课人:编号日期补充:第二课时[来源: ]教学目标:1、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筛选资料、利用资料的学习能力。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学习科学家在科学的道路上锲而不舍、不断攀登的精神。

学法指导:自主、合作、探究教具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学生展示查找的资料。

自然界中哪些动、植物先天就具有克隆的本领?(出示实物、图片:秋海棠落叶生根、富贵竹插枝即活、地瓜发芽生长、各种水果、蔬菜、稻麦的嫁接、水螅除夏初和秋末外通常进行无性生殖即身体长出芽体等)二、问题导学:1.克隆技术造福人类主要体现在什么地方?这一部分的第一段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2.作者对克隆人的看法是什么,体现在文中什么地方?3.根据探究问题,梳理课文内容说明对象说明顺序实验对象研究成果时间说明方法[来源: ]克隆——无性繁殖来自一个祖先,经过无性繁殖产出的一群个体克隆含义——克隆实验和发展(按生物进化,由底到高)——克隆造福人类[来源: ][来源: ]鱼类鲫鱼[来源: ]1979下定义作诠释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鲤鲫鱼两栖类爪蟾蜍1962黑斑蛙1978哺乳类鼠多利羊1996二、训练达标: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克隆技术会给人类带来极大的好处。

例如,英国PPL公司已培育出羊奶中含有治疗肺气肿的α—I抗胰蛋白酶的母羊。

这种羊奶的售价是6000美元一升。

一只母羊就好比一座制药厂,用什么办法能最有效、最方便地使这种羊扩大繁殖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克隆”。

同样,荷兰PHP公司培育出能分泌人乳铁蛋白的牛,以色列LAS公司育成了能生产血清白蛋白的羊。

这些高附加值的牲畜如何有效地繁殖?答案当然还是“克隆”。

母马配公驴可以得到杂种优势特别强的动物——骡,然而骡不能繁殖后代,那些,优良的骡如何扩大繁殖?最好的办法也是“克隆”。

我国的大熊猫是国宝,但自然交配成功率低,因此已濒临绝种。

人教初中语文八上《17奇妙的克隆》word教案 (2)

人教初中语文八上《17奇妙的克隆》word教案 (2)

17. 奇妙的克隆
一、学习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要求,了解说明方法,说明顺序,体会说明文的语言特点。

2、教材分析
《奇妙的克隆》是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是一篇科普说明文。

说明文是中学生必学的重要的文学体裁,主要考察学生分析说明方法的能力。

3、中招考点
说明文的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语言特点是近年来的易考点,要多系统的讲解说明文的基础知识,务必使学生学牢。

4、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初接触说明文,很多学生弄不清说明方法、说明顺序、语言特点。

所以要多努力,从开始就要弄懂弄透
二、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和克隆的知识,会读会写重点字词
2、通过速读课文,能概括课文内容
3、能说出本文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
三、评价任务
1.针对目标1,设计一个活动:通过诵读课文,、了解作者和克隆的知识,会读会写重
点字词
2.针对目标2,设计一个活动:通过诵读课文,能概括课文内容
3.针对目标2,设计一个活动:通过诵读课文,能说出本文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
四、教学过程
(四)当堂训练
填空题。

(1)“克隆鲫鱼出世前后”这一节有两条线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四个小标题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的说明顺序是_______________
注音:
繁衍()囊胚()
蟾蜍()蝌蚪()
鄞县()性腺()
胰蛋白酶()分泌()
濒临()孵化()
(六)作业。

2020-2021学年初二上册语文精品课件-17-奇妙的克隆二

2020-2021学年初二上册语文精品课件-17-奇妙的克隆二

2020-2021学年初二上册语文精品课件奇妙的克隆●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囊、克隆、胚胎、蟾蜍、鳞片、脊椎、两栖”等词的读音、字形、词义;理解“繁衍、相安无事”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有关克隆的科学知识。

能力目标1.整体感知文意,根据阅读要求训练学生筛选信息,概括内容要点,逐步提高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2.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并理解这样安排的好处。

3.理解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德育目标体会学习科学家们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和精神,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全面看待科学技术的发展,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统一。

●教学重点1.了解有关克隆的知识和克隆研究的动态。

2.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3.揣摩语言,体会说明文的科学性。

1------------------------- 赠予------------------------【幸遇•书屋】你来,或者不来我都在这里,等你、盼你等你婉转而至盼你邂逅而遇你想,或者不想我都在这里,忆你、惜你忆你来时莞尔惜你别时依依●教学难点1.理清“克隆鲫鱼出世前后”的说明顺序,理解这样安排的原因。

2.对文章结尾一段话的理解。

●教学方法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设计思考题指导学生自读。

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解决阅读中的疑难问题。

最后设置自由问答环节,给喜欢钻研的同学一个空间,由兴趣引领他们在科学的道路上前行。

●教具准备教学图片、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要点]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意;筛选重要信息,整体把握文意;理清说明顺序、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的条理性、科学性。

揣摩语言,体会科学家们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

[教学步骤]1------------------------- 赠予------------------------【幸遇•书屋】你来,或者不来我都在这里,等你、盼你等你婉转而至盼你邂逅而遇你想,或者不想我都在这里,忆你、惜你忆你来时莞尔惜你别时依依一、导语设计设计(一)我国多家媒体近日转载了国外媒体报道的一条惊人消息:一群受邪教组织操纵的科学狂人,正在美国内华达州大漠深处进行着一项克隆人的秘密实验。

八年级语文上册 17《奇妙的克隆》(第2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 17《奇妙的克隆》(第2课时)课件 新人教版


1.有效繁殖具有(jùyǒu)“高附
隆 技
加值”的牲蓄;


2.挽救珍稀动物;


3.防治疾病,延长寿命。

第十三页,共22页。
(měi ɡuó)
(kēxué)
克隆简史:
科 学
意 大
1952年:克隆蝌蚪

1972年:基因复制

1978年:试管婴儿出生 人
1997年:多利,你好!
1998年:克隆批量化
1、需掌握的字的读音(dúyīn)
繁衍(yăn)
囊胚期(náng pēi)
蟾蜍(chán chú)
蝌蚪(kē dōu)
鄞县(yín)
性腺(xiàn)
胰蛋白酶(yíméi)
分泌(mì)
濒临(bīn)
孵化(fū)
2、需掌握的多音多义字
zuŏ 一撮 qiè切实 chù 牲畜
cuō 撮合 qiè切割
xù 畜牧
美 国
2000年:近亲(jìnqīn)被克隆
2001年:克隆人在孕育
2002年:克隆女婴诞生
第十四页,共22页。
再读探究(tànjiū):
1.为了说明“克隆是什么”作者运用了哪
些说明方法?在文中找出。
2.“克隆鲫鱼出世前后”一节的说明顺序 (shùnxù)是什么?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3.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科研人员的努力(nǔ lì)? 体现了他们的什么精神?在学习中,我 们该如何做?
2.在“克隆鲫鱼出世(chūshì)前后”的 部分里举了哪些克隆事例?
3.哪年哪月克隆绵羊“多利”诞生了? 为什么在全世界引起了轰动?
4.课文从哪些方面写了克隆技术造福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7课《奇妙的克隆》教案及反思(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7课《奇妙的克隆》教案及反思(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7课《奇妙的克隆》教案及反思(新版)新人教版《奇妙的克隆》教学目标:1、速读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文章要点,逐步提高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

2.尝试理解语言,了解本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特点。

3.培养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和辩证思维能力。

重难点: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体会语言准确严谨,感受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过程:一、动画片导入。

这节课,我们就跟随遗传学家谈家桢先生一起走进奇妙的克隆世界。

二、整体感知1.克隆是动词还是名词?2.克隆的“奇迹”在哪里?三、品读“克隆鲫鱼出世前后”这一部分。

1.疏通字词2.胚胎蟾蜍鳞片和脊椎动物安全可靠克隆鲫鱼出生前后发生了什么?提示关键句子:“在克隆鲫鱼出现之前”/“鱼类换核技术的成熟和两栖类换核的成功,使一批从事良种培育工作的科学家激动不已”/“对科学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

鱼类、两栖类克隆的成功自然而然地使科学家把目光投向了哺乳类”3.找出本部分使用的描述方法并体验其功能。

举例子――使深奥的道理通俗易懂,使说明更具体,增加说服力。

列数字――使说明更科学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4.找出并评论反映语言准确性的单词或句子(圈注),引导学生体验严谨、求实、执着的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下面句子中用红色标注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灰色小鼠的胚胎细胞核转移到黑色小鼠的去核受精卵中后,在试管中人工培养四天,然后转移到白色小鼠的子宫中。

经过数百次灰色、黑色和白色的手术后,白老鼠终于生下了三只小灰老鼠。

四、问题探究:“关于“克隆人”的讨论提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场喜忧参半的游行”。

1.围绕“克隆人”,人们有那些讨论?2.为什么喜忧参半?你能再举一个例子吗?核能可用来发电,能量巨大,其过程不会排放巨量的污染物质到大气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节约资源且成本较低。

但一旦发生核物质泄露,就很可能对环境、生命造成毁灭性灾难。

目前,家庭中常用的各种喷雾杀虫剂、灭蚊药片和蚊香可以保护我们免受蚊虫叮咬。

八年级语文上册《奇妙的克隆》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奇妙的克隆》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奇妙的克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奇妙的克隆》的主要内容,了解克隆技术的原理和发展。

(2)能够把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概念,如克隆、DNA、遗传等。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知识解释一些实际问题,如克隆技术的应用和潜在问题。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讨论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3)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兴趣和好奇心。

(2)培养学生对生命科学的尊重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奇妙的克隆》的主要内容。

(2)克隆技术的原理和发展。

(3)克隆技术的应用和潜在问题。

2. 教学难点:(1)克隆技术的原理和操作过程。

(2)克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伦理和法律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课文《奇妙的克隆》的讲义和教学资料。

(2)克隆技术的实物模型或图片。

(3)相关的视频资料或新闻报道。

2. 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奇妙的克隆》。

(2)查阅相关的资料,了解克隆技术的背景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通过展示克隆技术的实物模型或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提问学生对克隆技术的了解和印象,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奇妙的克隆》,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记录下关键词语和概念,准备进行讨论。

3. 课堂讲解:(1)讲解克隆技术的原理和发展过程,解释相关的科学知识。

(2)讲解克隆技术的应用和潜在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克隆技术的影响和价值。

4.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查阅的相关资料和观点。

(2)引导学生思考克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伦理和法律问题,讨论克隆技术的利弊。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奇妙的克隆》第二课时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奇妙的克隆》第二课时课件
性小绵羊。
自由问答——质疑、释疑来自“有关‘克隆人’的讨论提 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 交集的进行曲。科技越发展,
对社会的渗透越广泛深入,就
越有可能引起许多有关的伦 理、道德和法律等问题。” 这段话该如何理解呢?
1.科学是一把双刃剑,既可造福
人类,也可殃及人类,而且科学
造福人类和殃及人类的速度、 程度在同步增长,如核能的发现 和利用。
布置作业
在与同学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就“我看
克隆”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
拟,500字左右,要求观点明确,材料充实,条理
清楚。
板 书 设 计
奇 妙 的 克 隆
逻 举例子 辑 作诠释 顺 序 引用 列数字
课 堂 小 结
本文的作者谈家桢毕生致力于遗传学研究,可以说,
科学就是他的生命。我们阅读课文时,从字里行间就能 感受到他对科学的热爱与崇敬。课文的题目是“奇妙的 克隆”,“奇妙”就是神奇美妙,我想不沉浸到对科学的 热爱中的人是不能体会这种奇妙所在的。愿同学们能够 学习这种可贵的科学精神并以自己的行动继承和发扬它, 在科学的道路上走得更高、更远!
不懈、永不言败的科学精神。
析语言——分析语言
从课文中找出
能表现科学家严谨
求实、锲而不舍的 态度与精神的句子, 仔细体会。
析语言——分析语言
1.用鲫鱼囊胚期的细胞进行人工 培养,经过385天59代连续传代 培养后,用直径10微米左右的玻 璃管在显微镜下从培养细胞中吸 出细胞核。
析语言——分析语言
2.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 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 幼鱼渡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 成8厘米长的鲫鱼。
析语言——分析语言
3.经几百次灰、黑、白这样的操作以后, 白色小鼠终于生下了三只小灰鼠。

2023最新-八年级人教版语文《奇妙的克隆》课文及教案7篇

2023最新-八年级人教版语文《奇妙的克隆》课文及教案7篇

八年级人教版语文《奇妙的克隆》课文及教案7篇为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教案,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是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的重要任务之一,传统备课中的目标确定是一种知识的预设。

这次帅气的小编为您整理了7篇八年级人教版语文《奇妙的克隆》课文及教案,如果对您有一些参考与帮助,请分享给最好的朋友。

奇妙的克隆篇一课题《奇妙的克隆》(第一课时)课型精读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3.引导学生养成搜集信息,筛选信息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引导学生养成搜集信息,筛选信息的学习习惯。

教学方法阅读讨论探究教学后记教学内容及过程一、课前学习1.阅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字词障碍。

2.查找克隆的相关资料,如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实物资料。

3.思考:以克隆为例,谈谈对“科学是一把双刃剑”的理解。

二、课文学习(一)1、导入:古希腊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世上不可能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但是,现在情况却有了变化,有一种新兴生物技术“克隆”,或许可以做到这一点。

那么克隆是什么呢?它奇妙在哪里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奇妙的克隆”。

2.展示查找的资料。

自然界中哪些动、植物先天就具有克隆的本领?(出示实物、图片:秋海棠落叶生根、富贵竹插枝即活、土豆、地瓜发芽生长、各种水果、蔬菜、稻麦的嫁接、水螅除夏初和秋末外通常进行无性生殖即身体长出芽体等)(二)整体感知:1、检查预-牛牛范文§ 习:请学生快速自读课文,概括各部分主要内容,并出示问题,供小组讨论。

问题:a.课文使用了四个小标题,有什么作用?b.“克隆”的突出特点是什么?c.第二小节写了许多实验,为什么要这样安排材料?d.“多利”的诞生有什么重大的意义和影响?e.克隆技术能够给人类带来哪些益处与弊处?明确:a.课文使用四个小标题,使全文内容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八年级语文上册《奇妙的克隆》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奇妙的克隆》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奇妙的克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课文《奇妙的克隆》的基本内容,把握文章的主旨。

(2)学会生字词,并能正确运用。

(3)了解克隆技术的原理和发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克隆技术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探究的科学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情感。

(2)引导学生关注生物科技的发展,关注人类社会的进步。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课文《奇妙的克隆》的基本内容。

(2)克隆技术的原理和发展。

2. 教学难点:(1)克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伦理问题。

(2)克隆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克隆技术的图片,引起学生兴趣。

(2)简介克隆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奇妙的克隆》。

(2)学生通过课后注释和查阅资料,理解生字词和难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克隆技术的原理和发展。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互动交流。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奇妙的克隆》的主要内容。

(2)讲解克隆技术的原理和发展。

5. 练习巩固:(2)课堂练习:回答有关克隆技术的问题。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课文《奇妙的克隆》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克隆技术原理和发展的掌握程度。

3. 学生在合作探讨中的表现,如独立思考、勇于探究等。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八年级语文上册《奇妙的克隆》。

2. 多媒体课件:克隆技术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3. 参考资料:有关克隆技术的科普文章和论文。

六、教学延伸:1. 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如参观生物技术实验室或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让学生亲身体验克隆技术的魅力。

2. 组织学生进行生物科技主题的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关注克隆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伦理问题。

3. 开展课堂辩论,让学生就克隆技术在医学、农业、伦理等方面的利弊展开辩论,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奇妙的克隆》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奇妙的克隆》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奇妙的克隆》教案克隆是什么?克隆是无性繁殖的新兴生物技术。

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奇妙的克隆》教案,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教案栏目查看。

篇一:奇妙的克隆●教学设想由于这是一篇高新科技说明文,如果采用一般的讲授法,学生很难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所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是本课学习成功的关键。

因此,在本课阅读学习中,拟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参与教学。

课前设置预习题,布置学生通过运用字典、词典和网络图书资料自学生字新词,了解作者相关情况和文中出现的一些科学术语。

课中组织学生自学、分组合作讨论并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参与教学,活跃气氛,激发兴趣,突破重难点。

课后布置想象作文,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不断探索自然奥秘的激情。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词语,掌握“囊、克隆、胚胎、蟾蜍、鳞片、脊椎、两栖”等词的读音、字形、词义;理解“繁衍、相安无事”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有关克隆的科学知识。

过程与方法1.整体感知文意,根据阅读要求训练学生筛选信息,概括内容要点,逐步提高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2.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并理解这样安排的好处。

3.理解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学习科学家们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和精神,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全面看待科学技术的发展,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统一。

●教学重点1.了解有关克隆的知识和克隆研究的动态。

2.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理清“克隆鲫鱼出世前后”的说明顺序,理解这样安排的原因。

●教学方法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设计思考题指导学生自读。

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多媒体课件解决阅读中的疑难问题。

最后设置自由问答环节,给喜欢钻研的同学一个空间,由兴趣引领他们在科学的道路上前行。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投影仪、多媒体电脑布置预习题●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激趣导入,了解作者我国四大名着之一《西游记》想必大家一定是喜欢看吧,其中孙悟空一遇危急情况会从身上拔根猴毛吹口气就会变出许多小猴来帮忙的情节,大家一定非常熟悉。

陕西省汉中市陕飞二中八年级语文上册《17奇妙的克隆》教案 新人教版

陕西省汉中市陕飞二中八年级语文上册《17奇妙的克隆》教案 新人教版

《17奇妙的克隆》教案。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四、课前准备学生:1、结合课后练习预习课文,借助工具书,解决生字词。

圈点勾画文中不理解的地方。

2、收集有关克隆的资料,如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实物资料等。

教师:准备有关资料和事例,以便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把课后练习题融入教学过程中。

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展开竞赛,掌握课文内容,了解说明顺序和方法。

二、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西游记》大家都很熟悉,其中孙悟空有个绝活让我们羡慕不已——他经常在紧要关头从身上拔一把猴毛变成一大群和他一模一样的猴子。

当然这只是我国明代大作家吴承恩奇妙想象下的精彩描写。

但这一想象却在今天成了可能,这就是克隆。

今天我们就一起到奇妙的克隆领域去探究一番。

2、交流查找的资料我们身边哪些动、植物先天具有克隆的本领?(学生出示仙人掌并加以说明;土豆、桂花、富贵竹插枝即活;各种蔬菜、果树的嫁接;水螅除夏末和秋末外通常进行无性生殖即身体长出芽体等)3、感知课文,展开竞赛按课文四个版块,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以组为单位展开。

(第一部分一个小组,第二、三部分一个小组,第四部分一个小组)⑴全班齐读第一部分,请第一组同学做好迎战准备,另外同学发掘问题。

问:找出天生具有克隆本领的动植物的共同点?(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

)问:找出文中直接告诉我们什么是“无性繁殖”,什么是“克隆”的语句。

(“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这就是无性繁殖”。

“凡来自一个祖先的无性繁殖的后代群体也叫克隆”)问:这一部分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分别找出来。

(举例子、下定义、作诠释)教师补充提问:任何说明方法都是为说明事物特征服务的。

作者介绍克隆是什么时用了举例子、下定义、作诠释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呢?(克隆这一前沿科学领域,对一般人来说是很陌生很难懂的,作者通过列举大家熟悉的事物,再加以细致的解释,最后用简洁、准确、概括的语言给它下个定义,把它的特征清楚的展示出来,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克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④经过247次失败之后,他们在去年得到了一只名为“多利”的克隆雌性小绵羊。
⑤……用 极细的吸管从卵细胞中取出核。……立即送入取走核的“苏格兰黑面羊”的卵细胞中。……然后,将胚胎巧妙地植入另一只母羊的子宫里。
2.课堂辩论:克隆能为人类造福,被誉为:“一座挖不尽的金矿”----英国政府也解除了克隆人类最初级胚胎的禁令,从而打开了一个神秘的克隆人的禁区。那么,你怎样看待克隆技术?
明确:①用鲫鱼囊胚期的细胞进行人工培养,经过385天59代 连续传代培养后,用直径10微米左右的玻璃管在显微镜下从培养细胞中吸出细胞核。
②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经过80多天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
③经几百次灰、黑、白这样的操作以后,白色小鼠终于生下了三只小灰鼠 。
举例子:列举葡萄枝、仙人掌、草莓等人们比较熟悉的例子来说明,把艰深的科学知识说得简明易懂。
作诠释:对“克隆“一词进行溯源并作出解释。
引用:引入《西游记》中孙悟空拔一根猴毛变出一大群猴子的故事,生动说明“克隆”是怎么回事。
3.“克隆鲫鱼出世前后”一节的说明顺序是什么?为什么不以时间的先后来写“克隆实验”呢?文中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自学指导
1、克隆是无性繁殖的新 兴生物技术。
2、运用了三种说明方 法:举例子、作诠释、引用。
3、按照生物进化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也就是从鱼类到两栖类再到哺乳类,这样安排有条不紊,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另外,无性繁殖属于低级繁殖,动植物越进化越高级,就越难进行无性繁殖,这一顺序说明了克隆技术 在不断进步。如果按时间顺序就乱了。
学习过程
学案(学习过程)
导案(学法指导)
一、检查自主有关克隆的资料。
二、合作探究
1.阅读课文,用一句话告诉大家克隆是什么?
明确:克隆是无性繁殖的新兴生物技术。
2.为了说明“克隆”是什么,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明确:运用了三种说明方法:举例子、作诠释、引用。
4一是它标志克隆研究取得新的进展和重大突破。
二是它既可能是人类的福音,也可能成为人类的凶兆。
5、举例子、分类别、引用等(举例略)
板书设计:
奇妙的克隆
隆是什么
克隆鲫鱼出世前后
克隆绵羊“多利”
克隆技术造福人类
逻辑顺序
举例子
作诠释
列数字
引用
教学反思
明确:按照生物进化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也就是从鱼类到两栖类再到哺乳类,这样安排有条不 紊,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另外,无性繁殖属于低级繁殖,动植物越进化越高级,就越难进行无性繁殖,这一顺序说明了克隆技术在不断 进步。如果按时间顺序就乱了。
4.“克隆羊”的诞生,为什么在全世界引起轰动?
明确:一是它标志克隆研究取得新的进展和重大突破。
奇妙的克隆
学习内容
第四单元第17课:奇妙的克隆第2课时课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
1.积累词语,掌握,理解并学会运用。
2.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并体会这样安排的好处。
3.学习科学家的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和精神。
重难点:
理解本文的说明顺序,说明方法;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精神。
时间分配
导课3分、自学15分 、交流展示15分、小结2分、巩固5分
新课导入:
假如你是足球迷,你肯定希望世上再多一个罗纳尔多;假如你是音乐爱好者,你当然愿意再拥有一个贝多芬;再有一个爱迪生、爱因斯坦也是许多人所梦想的。古希腊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世上不可能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换句话说,在过去,以上的梦想都只能是空想。但是,现在的情况却有了变化,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克隆》。
二是它既可能是人类的福音,也可能成为人类的凶兆。
5.课文从哪几方面写 了克隆技术造福于人类?
明确:第一,克隆可以有效地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
第二,克隆可以挽救珍稀动物。
第三,克隆对人类疾病的防治、寿命的延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课堂展示
四、拓展延伸
1.从课文中找出能表现科学家严谨,求 实,锲而不舍的态度与精神的句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