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教学模式在教学中的实践——以《宏观经济学》为例
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
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领域的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国民经济总体运行的规律、问题及其调控。
而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作为经济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提高宏观经济学素养、掌握宏观经济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当前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需要进行改革和探索。
一、现有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存在问题目前,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普遍存在以下问题:1.课程内容单一。
大部分宏观经济学课程重点放在理论方面,学生学习消化课程内容较为困难,实践体验较为欠缺。
2.教学方法单一。
教师在教学中过于注重给学生灌输宏观经济学理论知识,但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导致教学效果不够理想。
3.教材陈旧,实践性不强。
现有宏观经济学教材内容多陈旧,实践性不够强,难以引起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
以上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对宏观经济学的兴趣,也限制了学生对于宏观经济学的深入认识和理解。
二、解决问题的探索和实践针对以上问题,我们需要探索和实践一种更加有效的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模式。
下面,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索和实践。
1.框架设计。
传统的宏观经济学教学强调理论,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实际应用的需要,将宏观经济学理论内容与具体应用场景相结合,通过实际案例和数据分析等方式让学生深入掌握宏观经济学的实际应用。
2.教学方法的改善。
教师需要更多地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能动性,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思考、交流、探讨和表达。
可以采用分组探讨、鼓励自由提问、辩证互动等方式,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教材更新。
在宏观经济学教材内容更新方面,需要更好地与时俱进,关注当前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同时,在教材的编写中可以增强实践性,设置各种经济案例和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来体验宏观经济学理论,更好地应用课程知识。
4.多媒体教学手段。
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帮助教师更加生动、直观地呈现宏观经济学概念和现象,并且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更好地与学生互动,使得宏观经济学的概念更加深入人心。
新文科背景下智慧教学模式探索以“宏观经济学”课程为例
此外,为了进一步推动智慧课堂在互联网教育领域的应用和创新,需要从以下 几个方面进行探索:
一是加强教学资源的建设和共享。由于“营养与食品卫生学”课程内容较为专 业和复杂,因此需要不断完善和更新教学资源,包括视频、案例、图片等多样 化内容。同时,可以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资源的建设,通过自主学习和分享经验, 形成互帮互助的良好学习氛围。
二、宏观经济学课程的智慧教学 模式
宏观经济学是高校经管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宏观 经济的基本理论、政策和实践方法,提高学生的宏观经济分析和政策制定能力。 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引入智慧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实现这一目标。
1、个性化教学
通过智慧教学平台,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专业需求等因素,为学 生量身定制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实现个性化教学。例如,针对金 融专业的学生,教师可以重点讲解货币政策、经济增长等与金融领域密切相关 的内容。
总之,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以“基础英语”课程为例,探讨如何更好地开展 英语专业课程的思政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充分挖掘课程中的思政元素、提 高教师思政素养以及巧妙地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教学环节中,我们可以培养出 更多具备良好语言能力、深刻文化素养和强大家国情怀的英语专业人才,为推 动我国文化自信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参考内容
在新文科背景下,经管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实践探索已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一 个重要课题。本次演示以西方经济学课程为例,探讨了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性、 具体实践措施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首先,确定文章类型。本次演示属于议论文,旨在探讨西方经济学课程思政建 设的实践措施及未来发展方向。
其次,梳理关键词。本次演示的关键词包括新文科、经管类专业、课程思政、 西方经济学课程、实践探索、未来发展等。在展开论述时,需要逐步展开情节, 并从中提取关键信息和观点。
研讨式教学方法在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研讨式教学方法在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宋妍
【期刊名称】《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年(卷),期】2018(000)013
【摘要】研讨式教学是一个调查式的科学学习过程,它要求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数据、得出或归纳结论.通过在教学过程教师、学生、教学材料、内容、环境之间建立起更多的互动,培养学生的高层次思考技巧或批判性思考能力,研讨式教学方法使学生对学习充满兴趣,在研究探讨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宏观经济学课程与该方法的教育理念十分吻合,通过课程实践,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能够实现"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的培养要求.
【总页数】4页(P30-33)
【作者】宋妍
【作者单位】中国矿业大学江苏徐州 221116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研讨式教学法在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J], 田华
2."研讨式"教学法在国际政治经济学课程教学中的运用 [J], 陈广猛
3.宏观经济学课程多元化教学方法的探索 [J], 黄颖;
4.95后大学新生课程学习特点及教学方法改革创新——以宏观经济学课程为例[J], 刘洋;杜碧莹
5.宏观经济学课程中的\"研讨式\"教学法应用 [J], 李昌宝;杨德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浅析案例教学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析案例教学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的运用案例教学是一种具有实践性和参与性的教学方法,它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通过分析真实或虚拟的案例,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宏观经济学的理论知识。
其次,案例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分析思维。
在宏观经济学中,学生需要具备分析宏观经济问题的能力和思维方式。
通过分析案例,学生可以学会如何提出问题、搜集数据、分析现象和挖掘问题背后的原因和动因。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宏观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和工具,结合具体的案例,深入分析问题,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分析思维。
再次,案例教学可以加强学生对宏观经济现象的理解和应用。
宏观经济学涉及到大量的概念和模型,学生往往只能通过听课或阅读来理解和记忆这些知识。
然而,这种方式往往难以真正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而通过案例教学,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具体的宏观经济现象,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深入理解宏观经济学的原理和规律,并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的经济问题中。
最后,案例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在案例教学中,学生通常需要以小组形式进行讨论和分析案例,彼此交流和合作,共同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
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的工作和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案例教学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的运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案例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分析思维,加强他们对宏观经济现象的理解和应用,并培养他们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因此,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应该广泛运用案例教学的方式,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
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和探索。
在我们将介绍研究的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在将对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探讨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并分享国内外的案例经验。
也将探讨基于现代技术手段的创新模式和教学效果评估。
在将总结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展望未来的发展方向,并提出对教师和学生的启示。
本文旨在为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改革、探索、实践、现状分析、必要性、案例分析、创新模式、技术手段、效果评估、展望、重要性、发展方向、教师、学生、启示。
1. 引言1.1 背景:宏观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重要分支学科,对于理解和分析国民经济运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加快,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侧重于理论知识的灌输,缺乏实践性教学和跨学科融合,导致学生对于宏观经济学理论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有限。
对于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和探索,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现代技术手段的普及和应用为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通过引入互动式教学平台、虚拟仿真实验、数据分析工具等现代技术手段,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分析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
国内外在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改革方面的实践经验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示。
通过深入研究和总结,可以为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索和分析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的现状,挖掘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通过国内外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案例分析,分享成功的实践经验。
通过创新模式的探索,基于现代技术手段对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进行改革和提升,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教学效果评估则是为了全面了解改革的成效和影响,为未来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的发展方向提供参考和指导。
研讨式教学法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的运用
研讨式教学法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的运用研讨式教学法相较于传统教学法具有明显优势,从研讨式教学法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的实践看,通过构建研讨型课堂,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综合能力。
一、引言宏观经济学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经济学类专业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性课程,也是一门紧密联系实际的实践性课程。
由于宏观经济学理论性强,派别多,系统庞大,教学内容丰富,涉及大量图表、经济模型和专业术语,并且使用的教材基本为国外教材,与中国的现实国情存在差距,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必要的教学方法的探索和改革。
从当前的教学实践看,讲授型课堂仍然在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内容形式单一,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不高。
从学生的反馈评价看,学生不能及时理解掌握其基本理论和要点,教学效果不理想。
因此,针对本课程的学科特点,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引入研讨式教学法,通过构建一个研讨型课堂,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积极性,加强师生与生生之间的互动,而且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研讨式教学法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的优势研讨式教学法起源于德国教育家弗兰克创办的师范学校,这种教学模式在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中被广泛运用。
直到1997年研讨式教学法才被引入国内,随后被得到极大关注。
研讨式教学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在大量查阅相关文献及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与教师进行全面、具体、自主和自由的学术探讨,从根本上充分挖掘课堂参与者——教师和学生的潜能,打造一个在师生与生生之间的多角度、多层次的认识互动的课堂,达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真正达到“学有所获、教学相长”的教育目的。
在宏观经济学教学中,它的明显优势体现如下:(一)教学过程更加真实。
宏观经济学的研讨主题一般是现实经济社会中的一些热点问题,贴近生活,具有高度真实性,因此教学过程相较于传统讲授法更真实。
比如在讲授宏观经济政策实践时,教师可以将研讨主题设定为“中国在金融危机背景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政策实践”。
浅析宏观经济学教学中课题研究式教学的运用-精选教育文档
浅析宏观经济学教学中课题研究式教学的运用宏观经济学是我国高等院校经济类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在培养学生经济学理论知识和经济学分析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经济学是一门学以致用的学科,具有极强的社会实践性和问题导向性,特别是宏观经济学相对于微观经济学而言具有更为突出的应用性,在西方发达国家很有经济政策的制定者同时又是著名的经济学家,例如曼昆和保罗·克鲁格曼,往往是在大学和政府机构交叉任职,这表明了宏观经济学确实是一门来源于国民经济运行和管理的实践性学科。
由于宏观经济学涉及到复杂多样的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加之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尚处于发展完善中,市场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相对于国外还不是很成熟,因此,很多经济问题不同于国外,例如房价、消费者物价指数等等,往往具有特殊的发生背景和形成特点,按照一般经济学原理理解起来比较吃力,而我国高等院校多在大学一、二年级开设宏观经济学基础课,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薄弱,理解能力还有待提高,这又为宏观经济学教学工作带来了不少困难,传统满堂灌式的教学方式不利于真正培养学生们经济学思维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通过着眼于培养学生分析理解能力的研究性教学,可帮助学生科学地理解西方宏观经济理论和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对培养学生的经济实践能力具有积极意义。
研究式教学尚无明确定义,一般认为研究性学习是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我认为研究式教学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的研究式教学指的是一种普遍适用的研究性地教,研究性地学,并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各个环节的新的教学理念与方式。
它的特点是适用的普遍性。
狭义的研究式教学则是指就某一重大理论问题或现实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以增强学员素质,提高学员能力为目标,以研究解决重大理论问题或现实问题为导向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与方式。
问题导向的研究性教学模式在宏观经济学课程中的应用
文献 , 因此 , 学生无 法 接触 到经 济学 中不 同 的理论 和 方 法 。而对 于经 济学 导论 这 门课 程 , 对 经 济 学 各种 理论 进行 没 有偏 见 的介 绍 是尤 为重要 的 。哈佛 毕业
收稿 日期 : 2 0 1 3— 0 1 — 0 9
学生对《 经济学导论》 这 门初级经济学提 出的 上 述 问题 , 实 际上 提 醒 了从 事 经 济 学 尤 其是 宏 观 经 济 学教 学 的教师 , 即使 是 在初 级 宏 观 经 济学 的教 学
中, 也要 重视 对各 理论 的共 识与 分歧进 行 系统介 绍 。
出了较大努力但学习效果不如微观经济学。笔者认 为, 宏 观 经济 学教 学和 学 习 中之 所 以存 在 上述 问题 , 是 由宏 观经 济学 这 门学 科 所 具 有 的 学 派 众 多 、 观 点
分 学生 都能 够认 识 到这 门课程 的重 要性 并在 学 习 中
生在 世界各 地 的金融 机构 与政 府机 构正起 着越 来越 重 要 的作 用 , 如果 哈佛 大 学 不 能 够 为其 学 生 提供 对 经济 学更 为广 泛并 具 批 判性 的理 解 , 他 们 的行 为极 有 可 能破坏 全球 金 融 体 系 , 上 一轮 全 球 金 融危 机 就
1 9世纪 , 货 币经济 学作 为 宏 观经 济学 的一 个 分
作者简介 : 路继 业( 1 9 7 9一) , 男, 河南洛阳人 , 讲师, 博士 , 主要从 事宏 观经济理论 、 货 币理论与政策研究 。
第2 3 卷
第7 期
长
春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大
研究性教学在宏观经济学中运用[论文]
浅谈研究性教学在宏观经济学中的运用宏观经济学课程是高校财经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理论课,是在微观经济学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以国家整体宏观经济运行为研究对象的一门课程。
它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财经类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工具课程。
这一课程理论性极强,学起来枯燥乏味。
文章结合宏观经济学的特点,就研究性教学方法在个人工作中的实践谈几点看法,以期对宏观经济学教育工作者有所帮助和启迪。
研究性教学宏观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宏观经济学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而产生,伴随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
宏观经济学是西方发达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理论总结和实践依据,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经济理论体系。
研究性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模式或教学理念,体现在教与学的全过程之中。
它要求我们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有效利用教学资源和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终实现教学的目标。
宏观经济学的特点决定了采用研究性教学模式是必要的、可行的。
一、宏观经济学的特点1.宏观经济学拥有完善的理论体系。
它是由众多经济思想流派的学术观点和经济理论构成的,宏观经济学整个理论体系可谓包罗万象。
它包括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新凯恩斯主义、新剑桥学派、新制度学派等多个派系。
由于体系庞大和流派林立,使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日臻完善,于此同时,过多的学术排斥和对立也给宏观经济学的初学者带来许多误解和困惑。
2.宏观经济学既包含抽象的理论,同时也存在着复杂的数学模型。
它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学科。
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及结论都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前提之上的抽象的理论分析,分析中排除了很多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的能影响结论的影响因素。
而这种抽象的理论分析对涉世不深的学生来说无疑会造成许多疑惑与费解。
于此同时,宏观经济学分析大多都是利用数学推导和数学模型来进行分析的,面对大量的数学推导和模型学生会感到枯燥和乏味。
抽象的理论和复杂的模型都会给宏观经济学的初学者带来不安。
3.宏观经济学直接产生于现实经济生活,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的经验总结,是一套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理论体系,它也能指导并反作用于现实经济生活。
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
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宏观经济学作为经济学中的一门主要学科,主要研究经济系统的总体运行规律,对于理解宏观经济运行机制,促进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然而,传统的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需要进行改革和创新,使其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需求。
一、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现状与问题目前,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主要采取的是内容重而理论分析重的教学方式,以经典的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为主要思想基础,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对总体经济现象进行分析,但该方式存在着以下问题。
1、知识点杂乱、学习难度高传统的宏观经济学教育体系由于具有较高的抽象性和理论性,在知识点的学习上,学生很难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经济现象进行联系,同时,宏观经济学的学习需要先掌握一定数量的数学、统计等知识点,对广大的学生而言,学习难度较高。
2、缺乏实践经验与案例分析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缺乏与实际情形相结合的实践经验,在宏观经济运行机理的学习上,往往停留在对经典理论的呈现上,但与实际情形相比较,仅具有有限的参考价值,同时也限制了学生的实践能力的提升。
3、理论知识割裂现实生活传统的宏观经济学理论往往割裂现实生活,并不能很好地与现代社会经济现象相融合。
目前,全球化趋势和新技术的发展对宏观经济学教育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来创新教育体系。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进行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改革是当前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话题。
二、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改革探索针对上述宏观经济学教学存在的问题,需要进行探索和创新,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1、建立案例教学和实践活动针对传统宏观经济学教育体系的知识枯燥和学习难度大等问题,可以加入案例教学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宏观经济学的经典理论,并建立学生对实际情形的敏感度,以真实案例为例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
宏观经济学研究性教学的几点思考
宏观经济学研究性教学的几点思考【摘要】本文从宏观经济学的特点出发,对宏观经济学研究性教学的改革与实践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研究性教学宏观经济学是经济、管理类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理论课。
由于宏观经济学是在西方市场经济体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同时学生对西方经济社会知识的了解比较少,因此宏观经济学的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基本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通过研究性教学---即根据课程的特点,有效利用教学资源和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最终实现教学的目标。
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从宏观经济学的学科特点出发,来探讨宏观经济学教学的改革与实践。
一、宏观经济学的特点l、完善而复杂的体系宏观经济学是研究一国的整体经济运行状况:如经济增长、充分就业、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问题等问题,以及政府如何采取政策对这些问题进行调控的社会科学。
它具有一套比较完整的体系。
同时宏观经济学也是由众多经济学派的理论和学术观点构成,由于前提假设的不同,因此导致不同流派在理论和政策主张上差异非常大,进而导致理论体系的复杂性。
2、抽象的理论分析宏观经济学运用抽象分析方法,通过不断的放松前提假设,运用数学模型和数学推导来描述变量之间的关系,演绎人们的经济活动。
这对于社会阅历简单的学生来说带来了一定的问题。
3、宣扬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宏观经济学是一套建立在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基础上的理论体系,其产生和发展的根源在于宣传资本主义制度的合理性和优越性,宣扬资本主义社会是一个完美的理想的社会。
二、宏观经济学研究性教学的几点思考宏观经济学的特点决定了我们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不能采用常规的教学模式,需要通过研究性教学来达到教学目的。
笔者下面就宏观经济学研究性教学谈谈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1、注重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学科的框架体系首先,在教学开始阶段,在讲解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特点及方法等的基础上,让学生对照着目录,教师从体系结构上对该门课涉及的内容,利用简单的示意图作一个初步的描述,使学生对教材内容有个全貌式的初步认识。
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研究性教学的探讨-模板
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研究性教学的探讨[摘要]宏观经济学具有理论的复杂性、发展性,表述方法多样性和实践多变性等特点。
宏观经济学的教学目的不是仅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能力的提高依赖于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研究性教学需以一定的创造性思维为基础,同时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要使宏观经济学研究性教学达到目标,需以厚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数据资料为基础,以教学团队形式和教师的科研来推动实施,要重视指导学生掌握研究经济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观察问题并改变错误的认识,要关心学生学习并为之提供必要的认知条件。
[关键词]宏观经济学;研究性教学;创造性思维宏观经济学是我国高等院校经济类和管理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技术类、工程类、人文社科类及有关学科的专业选修课,也是国内大多数学校经济类和管理类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必考课程。
它具有理论的复杂性和发展性、表述方法的多样性、实践的多变性、与经济现实的性等特点。
国内高校在开设该课程时,一般以西方经济学中的宏观经济理论为主要教学内容,再结合中国经济实践加以分析讲解。
但是,西方经济理论中的宏观经济学是在西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发展起来,并用来分析这些国家经济问题的。
西方国家以私有制为基础,经济结构相对完整,有充分的活力,对宏观经济政策反应较为敏感;商品市场、货币市场、劳动力市场等发展充分,为政策在各类市场的传导和协调,提供了较好的条件。
这样,无论是以需求为导向,还是以供给为导向的政策工具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而由于机制惯性,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尤其是国有,要真正成为具有经济性、营利性和独立性的主体,还需要继续改革。
诸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会使西方宏观经济政策工具在中国的运用效应大打折扣。
同时,在课序上多数专业宏观经济学课程是在低年级开设的,由于学生缺乏对西方经济社会的了解,针对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往往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状况来理解西方宏观经济理论,经常会得出错误的结论。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论文模板
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论文模板本文在总结宏观经济学课程特点的基础上,论述了在教学过程中教材选择、课堂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以及考核方式等方面所做的努力,提出重视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研究式教学以及实践教学的教学理念,以期探讨宏观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途径与方式。
一、《宏观经济学》的课程特点1.体系完善,理论抽象。
宏观经济学在一系列假设的基础上,运用抽象分析方法,以国民收入为主线,构建了一个总量(GDP)、三大模型(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模型、IS-LM模型、AD-AS模型)和四大问题(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的理论体系。
宏观经济学的很多原理在经过归纳总结后,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严密的逻辑性。
宏观经济学有大量的数学推导和数学模型,运用逻辑上的抽象推理,将经济社会中各种不同的经济活动抽象为单纯的数学符号,然后使用大量的数学公式和数学模型去演绎人们的经济活动。
2.流派众多,内容庞杂。
宏观经济学的发展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开始,经历了新古典综合、货币主义学派、理性预期与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和真实经济周期理论,发展至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
由于经济问题的复杂性和多因素性以及人的有限理性,学者通过抽象分析,选择有限的决定性因素研究经济问题。
由于对经济问题中同一因素的重要性认识不同,西方学者对问题中的决定因素选择不一样,导致研究的假设存在差异,经过逻辑推理、计量检验的结论、相应的政策自然不同。
因此,各学派形成了自己的理论特点和主要观点,与微观经济学理论不同,宏观经济理论存在分歧与争论。
3.学科关联性强。
宏观经济学以社会总量为研究对象,形成了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总供给和总需求是决定短期国民收入的两个主要力量,涉及产品市场、货币市场、国际市场和劳动市场;与此相对的是长期决定分析即经济周期论和经济增长论。
因此,以宏观经济学为基础,形成了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发展经济学等之间的联系。
通过宏观经济学的学习,学生熟悉和掌握宏观经济理论研究的方法和体系,为后续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
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
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宏观经济学课程是经济学专业的重要基础课之一,其教学内容繁多,但传统教学方式往往存在理论脱节和学生参与度不高的问题。
本文通过对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的探索和实践,提出了一些创新的教学方法和思路,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参与度。
引言宏观经济学是经济学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旨在通过研究和分析国家、地区或全球经济整体的运行机制和变化规律,使学生对宏观经济的发展和影响有深入的理解。
然而,在传统的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中,往往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学生对宏观经济学的理论内容和实际应用之间的联系不够清晰,缺乏系统性的学习和思考;其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只是单向传授知识,学生的参与度不高,缺乏实际操作和讨论的机会;再次,过多的理论部分可能导致学生缺乏实际操作和实践经验,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影响其对宏观经济学的深入理解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在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和实践,通过采用创新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参与度。
一、借助案例分析法提高学习效果案例分析法是一种经典的教学方法,通过具体的案例引入宏观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结合具体的经济事件和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框架,给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任务。
例如,在讲解货币政策时,我们可以选择一个国家的实际政策案例,让学生分析其政策效果和可能的影响因素。
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宏观经济学的应用价值,还可以培养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激发学生兴趣,增强参与度传统的宏观经济学课堂往往较为枯燥,学生的参与度不高。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动性,我们在课堂中融入了一些趣味性的活动和案例分析,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提问。
例如,在讲解经济增长理论时,我们可以选择一个有趣的经济增长案例,让学生进行分析和讨论。
此外,我们还组织了一些小组活动,要求学生在小组内完成课堂任务,并展示给其他同学,以此增加学生的互动和参与度。
新文科背景下智慧教学模式探索———以“宏观经济学”课程为例
新文科背景下智慧教学模式探索———以“宏观经济学”课程为例作者:马永军张志武来源:《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0年第4期马永军,张志武(湖南工业大学,湖南株洲 412000)摘要:在新文科理念指导下,构建更加契合当代大学生特征的智慧教学模式,是当前高校课堂教学改革面临的重要任务。
文章阐述了新文科对课堂教学改革的新要求,然后提出了通过智慧教学模式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新文科;智慧教学模式;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作为经管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主要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将现代宏观经济学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从而引领和支撑新时代经济的发展。
但该课程理论抽象、学派林立、模型复杂等特点使得学生兴趣缺乏,学习主动性较差,传统被动的“线性”填鸭式教学方法显然已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加快新文科建设,而课堂教学作为人才培养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教学形式,是满足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
因此,本文紧密围绕当代教学的发展性、共享性与自主性的内在要求,探索“雨课堂”智慧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现有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宏观经济学教学中的问题分析:部分教师对宏观经济学的定位不清晰,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薄弱,理解能力还有待提高;教学中缺乏贴近现实的话题和案例,多媒体教学存在缺陷等;中文教材中很多宏观经济学专业词语大都直译,概念抽象,晦涩难懂,中文高水平教材缺乏。
(2)宏观经济学教学效果的影响因素分析:陆文安、邱强和刘莹(2012)发现教学目标明确性、教学内容的趣味性、教学手段的多样性、课堂教学的互动性和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均对宏观经济学效果有显著影响;林红斌(2015)发现课时的增加、数据搜索能力的培养会有效提升宏观经济学的教学效果。
(3)宏观经济学教学模式改革研究:范国华(2016)详细阐述了案例教学模式下宏观经济学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途径;苏华山、张运峰和吕文慧(2016)深入分析了宏观经济学课程实施翻转课堂的必要性及具体的优化措施。
《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政策实践》教学设计探讨
一
、
教 学 目标设 计
学习过程中 , 即要注重对经济理论的传递 与积累 , 更要 注重利 用这些经济理论分析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 ,作到运用理论分 析现实经济的运行 , 以现实经济发展的实际丰富经济理论。
1 . 课程介绍 :宏观经 济学 》 《 是从整个 社会 角度研究 国民 经济整体运行态势 、各项宏观经济政策实施的原因与成效 , 以及 研究如何 测度 国 民经 济运行 水平 等内容 的一 门科 学 。 《 宏观经 济政策实践》是宏观经济学基本原理讲授结束后的 实证分析与论证部分 , 是对各项 国家宏观调控政策 的具体分 析与运用 , 是宏观经济学各 章节 中与现实经济形势联系最为
学方案设计设想 。力求达到的 目标是如何以最佳 效果 实现学生基本原理 学习与经济分析 实践的有效结合 。 关键词 : 学方案 ; 讨 ;宏观 经济 学》 教 探 《
中 图分 类 号 : 6 20 G4. 文 献 标 志 码 : A 文章 编 号 :6 3 2 1 2 0 )10 2 — 2 17 - 9 X(0 9 3 — 24 0
面相 关 章 节 原 理 部 分 的 解 读 与 分 析 后 , 此 基 础 上 的经 济 政 在
策实证分析与应用, 与宏观经济实践联系最为紧密 , 因此, 在教 学过程中, 对相关教学内容的引导与展开应当紧密围绕经济现
实与 实践 , 开学 生 的视野 , 阔学 生 的 思路 , 社会 经 济 实践 打 开 用 与经 济 理论 的 密切 联 系性 与应 用 性 , 导 学 生 的学 习兴 趣 , 引 激
◆教 材 内容 重 点 与 难 点 :
发学生对经济学理论的热爱 , 让枯燥 的学习内容鲜活起来。 3教学 目标 :1通过 教学和学 习, 学生对宏观经济理 . () 使 论 中相关的基本原理 、 基本 知识以及这些 理论 、 知识在经济 发展 中的运行机制和方法 、 调控 的手段等有较 全面的认识 和
探究式教学在《宏观经济学》中的应用
现 象观察是 探究式 教学 的第 一个 环节 , 是学生 探究 也 活动 的切入点 。学生只有对该经济现象 有切身体会 才能引
发探究兴趣 。在消费 函数理论 的探究式 教学 中现象 观察设
有参与 的意愿是 学生 积极参 与探究式 教学 的前 提 . 因 此, 吸引学生 的参 与兴趣要求教师必须 熟练驾驭 教材 。 把科 学性 与趣味性有机 地结 合起来 。教师在探究 式教学 内容安
背景下 , 如何将 毕业设计 与大学生就业 相结合 , 寻找一 种 以 就业为导 向的新型本科毕业 设计模式显得 非常必要 。 收稿 日期 :0 7 2 2 1 _ 6 1 基金 项 目: 文 系郑 州航 空工业 管理 学院教 研基金 项 本 目( 编号 :hy O 2 ) zjl - 8, 成果  ̄ 作者 简介 : 国梅 (9 8 )女 , 州航 空工业 管理 学 刘 17一 , 郑
排上 要尽可能选取 学生感兴趣 的社会热 点问题 。从而充分
计如 下 : 一 。 求 学生 写 出 自己 的年龄 、 别 、 贯 等信 第 要 性 籍 息: 二, 第 写出 自己本月 消费金 额与本 月收 入金额 ( 定来 假 自家庭 的生活 费为个 人收 入 )第三 , ; 假如 月收入 分别 增加
下 的消费金额 : 四 , 第 为避 免泄 露隐私 , 求学生 以纸 条 的 要 方式提交 自己的答 案 , 并标注 在黑板上供其 他学生分析 ; 第 五, 要求学 生总结收入变动与 消费 量变动之间 的关系 。
2 现 问题 . 发
良 的学习情境 、 和促进学生探究兴趣 等。 好 维持
种统一 的要求很容易使 学生对培养计 划不满 .使社 会对毕
业生表 现不 认可 , 最终 影响人才培养 的整体质量 。 2 业设计实 际项 目来源不足 毕 传 统 的毕业设计 选题模 式一 般是教 师给 出题 目 、 学生 被动选题 。 有些教师 由于长期在 高校从事教 学或科研 工作 ,
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
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探索和实践一、引言经济学是关于资源配置和社会福利提升的学科,而宏观经济学则是研究整体经济运行的学科。
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全面理解和分析国民经济体系的重要途径,然而传统的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经济发展的需求。
因此,探索和实践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二、问题与原因在传统的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主要是被动接受知识,教师占据主导地位。
这种教学模式存在以下问题:1.缺乏问题意识。
传统的课堂模式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批判思维能力。
学生往往只是机械地接受教师给出的答案,无法主动提出问题和进行深入思考。
2.缺乏实践经验。
传统的宏观经济学课堂缺乏与实际经济现象的联系,学生不容易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无法理解经济现象背后的逻辑。
3.狭隘的教学资源。
传统宏观经济学课堂往往只依赖于教材和教师的讲解。
这种方式限制了学生获取多样化、广泛化信息的渠道,无法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和信息获取能力。
以上问题导致传统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效果有限,不符合现代经济学发展的要求。
三、探索与实践的方向1.激发问题意识。
在宏观经济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并鼓励他们进行探索和讨论。
通过讨论复杂的宏观经济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批判思维能力。
例如,可以提出"通货膨胀是否会导致经济增长"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问题背后的逻辑和影响。
2.强化实践经验。
宏观经济学课堂可以设置实践案例,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
例如,通过分析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构成、经济增长率的解释等,让学生理解经济现象的本质,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
3.多元化教学资源。
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更加广泛的学习资源。
例如,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经济报告、论文、新闻等,加深对宏观经济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实际经济机构,了解实际经济运行的细节和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中图分类号]G 6 2 [ 4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 编号] 17 — 22 (0 1 3— 0 9— 5 6 1 3 2 2 1 )0 0 3 0
一
、
引 言
《 宏观经济学》是以社会 总体的经济行为 即
宏 观经 济运行 作 为 研究 对 象 的一 门理 论 经 济 学 。 它试 图通过对 :会 总体 经济行 为 的研 究 ,来说 明 } 土 市 场经 济条件 下宏 观经 济 的运 行 以及如何 改善 这
・
3 ・ 9
厦 门广播 电视大学 学报
2 1 年 0 1
思 想 为研 究 性 教 学 的产 生 奠 定 了理 论 与 实 践 基
础。
不仅 提供 了学 习基本 知识 的过 程 ,也是 学生 了解 科 学研 究 ,学 习科学研 究 思路 与方 法 的过程 。教 师把 “ 学 ” 与 “ 教 研究 ” 结 合 起 来 ,用 研 究 的
2 0世 纪 9 0年代 ,特 别 是 进 人 2 世 纪 以来 , 1 研究 性 教 学 模 式 在 我 国 日益 受 到 重 视 。教 育 部
意识 、思 维 、视 角 、观点 、方 法 ,改造传 统 的教 学 ,或 者说 给教 学注入 研 究 的 “ 素 ”,就 形 成 元
研 究性 教学 。学 生 的研 究 不一定 要做 出成 果 、发 明 、课 题 、论 文 、报告 等形 式 ,而是 重在 养成研 究 意识 、掌握 研究 方法 。遇 到一 个 问题 ,能够 从 多 种途径 、多个用 途 、多个侧 面 、多 种方 式来进
我 国古代 教育 思想 中 已经 闪烁着 研究性 教学
的光 芒 。孔子认 为 ,教学 过程 是学 、问 、思三个
前大部分 《 宏观经济学》 的讲授仅仅停 留在理 论灌 输 和模 型认 知层 面 ,学生 也只是 知道 了一些 零碎 的理论 , 会在现实 中运用,也没有能力分
析宏 观经 济运行 状况 。从 而造 成学生 只是 掌握 了 表 面知识 ,没有 达到 培育 经济 分析能力 、锻炼逻
倡通 过教 学使学 生积 极思 考 、探索未 知世界 ,寻
求 解 决 问 题 答 案 。 近 代 以 来 ,捷 克 教 育 家 JA C m nu 认为 ,“ . . o eis 学校 是 一个 奠 定智 慧 的基 础 的地方 ” ¨ , 教学 的本质 是通 过培育 来发展 人
基 于上 述 问题 ,教师应 运用 独特 的教学 方法 引导 学生加 强经济 分 析训练 ,使 学生真 正掌 握宏 观经 济分析 的基本 方法 和思路 ,掌握宏 观经 济分 析 的工 具 运 用 和模 型 建构 ,让 学 生 接 受 “ 济 经 学 家 ” 式 的 思 维 锻 炼 和 能 力 培 育 。作 为 教 师 , 应 该 引导学 生模拟宏 观经济 分析 的过程 ,以现有
辑思 维 、强化 理 论 实 践 的 目的 ,就 会 出 现 “ 高 分低 能 ” 的现象 。
环节相互作用 的过程。宋代理学大师张载认为 , 学习要 通 过研 究 ,才 能 有 大 的 收 获,他 提 出 “ 须是 自求 ,己能 寻见 义 理 ,则 自有 旨趣 ” [ 。 。 2
在西 方 ,研究性 教学 思想 的源 头可 以追溯 到古希 腊 的苏格拉 底 的的 “ 婆术 ” [6 产婆术 ” 提 产 。35“ ]
种运行的途径 宏观经济学》 是教育部审定 的 ,《
经 济管理 类专 业核 心课 程之一 ,是 经济 管理类 学
二 、研究性教学模式 的理论基础
( )研 究性 教学模 式 的提 出 一
生的专业基础课。 所 以,掌握好 《 观经济 … 宏
学 》 的基 本 原 理 和 理 论模 型 ,对 于 学 好 其 他专 业基 础课 及专 业核心 课有 着重 要意义 。但 是 ,目
的理论为基础,以 自 的视角认识宏观经济运行 身 特 点 ,建立经 济学 分析 问题 和解 决问题 的科学 路
径 。这 实质上 就 是教育 理论 中研究 性教 学模式 的 具 体运 用 。本 文将 在系 统 阐述 研究 性教 学模式 的
基础上 ,探讨其在 《 宏观经 济学》教 学中的应
用。
( 教高 [0 5 号文件 ) 《 于进一步加强高 20 ]1 关 等学 校 本 科 教 学 工 作 的若 干 意 见 》 中 明 确 提 出 要 “ 极 推 进 研 究 性 教 学 ,提 高 大 学 生 的 创 新 积 能力 ” 这是最高教育主管部 门首 次明确提 出 。 6
— —
以 《 宏观 经济 学》 为例
韩 占兵
( 淮学院 经济管理 系,河南 驻马店 4 30 ) 黄 6 00
[ 摘
要] 《 宏观经济学》是教 育部 审定的经济管理类专业核 心课程之一 。在 《 宏观经 济学》教 学 中,
教师要积极推 动研 究性 教学 ,提 高基础课教 学质 量 ,提 高 大学生的创新能 力。研 究性 教 学以教 研结合 、寓 学于研 的全新模 式,推 动着教 学内容 、教 学方式 以及教 学技术等 方面的全 面创新。 [ 关键词】研 究性教 学 ;宏观 经济学;创新 能力
第 3期 2 1 年 8月 01
厦 门广播 电视 大学学报
J u a fXime d o & T lvso n v ri o r l a n Ra i n o ee i n U iest i y
No 3 . Au . g 201 1
研 究 性 教 学 模 式 在 教 学 中 的 实 践
的才能和智慧 ,学生应该通过研究获得 自身能力 的提 高 。柏 林 大 学 的 创 建 者 ,德 国 著 名 教 育 家
W. . u blt V H m o 主张把科 研 引进 课 堂 教学 ,以研 d 讨 作 为手 段 ,使 教 学 和科 研 结 合起 来 。5 这 些 I
[ 收稿 日期]2 1 — 6— 2 0 1 0 2 [ 作者简介]韩 占兵 ( 9 2一 ) 18 ,男 ,河 南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蔡人 ,经济学 硕士 ,黄淮学 院经济管理 系讲 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