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与基础 第1讲基础埋置深度

合集下载

2016年最新[精品文档]建筑物基础埋深确定

2016年最新[精品文档]建筑物基础埋深确定

建筑物基础埋深确定姜伟郑永强(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710003 西安)摘要:建筑物基础埋置深度、主要解决建筑物的稳定问题,本文对各种类型建筑物基础埋置深度要求进行了综述,供技术人员参考。

关键词:建筑物基础埋置深度建筑物基础应有足够的埋深,以保证建筑物的稳定。

建筑物基础埋深应根据建筑结构的型式、建筑结构的高度等确定。

1、建筑物基础埋深一般应以室外地面算起;如地下室周围无可靠之侧限时,应从具有侧限之标高算起。

2、多层建筑如满足地基稳定、地基强度及地基变形要求、同时又考虑了地沟、管道等因素后,基础宜尽量浅埋。

除岩石地基外。

基础埋深不宜小于500mm。

3、一般情况下,基础埋深宜不小于冰冻深度;若采用灰土基础,冰冻深度应算至灰土顶面;若为砼基础、毛石基础,冰冻深度应算至基础底部或砼垫层底部。

当建筑基础底面之下允许有一定厚度的冻土层时,可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 - 2002中 5. 1. 8确定。

4、在填方整平地区,基础两侧的填土顶面标高基本相同时,可自室外填土地面算起。

5、对坡地或山地,建筑四周室外标高一般不等, 则基础埋深应自室外标高低的一侧算起。

6、对带地下室的建筑物,当为整体基础(如箱基、筏基等)四周外墙侧限好时,则基础埋深可自室外地面算起;当仅有一层地下室,或若为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时,应从地下室室内地面标高算起。

7、当高层建筑与裙房在±0. 000 以下连为一体时,则基础埋深应自室外标高算起。

8、当高层建筑与相连的裙房之间设置沉降缝时, 可按以下情况区别对街: (1)、高层建筑有地下室而裙房无地下室,则高层建筑及裙房的基础埋深均从室外地面算起。

(2)高层建筑和裙房均设地下室,若沉降缝地面以下处用粗砂填实时,则高层建筑及裙房的基础埋深均从室外地面算起。

否则应视为无埋深。

9、邻建建说:当原有建筑物的地基为天然地基或复合地基时,为保证在施工期间相邻的已有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基础埋深(或基坑开挖深度)不宜深于已有相邻建筑物的基础。

§3—3 基础埋置深度的确定

§3—3   基础埋置深度的确定
§ 3— 3
基础埋置深度的确定
一、基础埋深的确定原则
(1)定义:自室外设计地面到基础底面的距离。 (2)重要性: 室内设计地面
基础埋深的大小对 do 于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 d 用、施工技术措施、施工 工期、工程造价等都有很 大影响。 (3)确定原则:① 在满足地基稳定和变形的前提下,基 础应尽量浅埋。但不宜小于0.5m(岩基除外)。 ②基础顶面应低于设计地面100mm以上。
承压水位
h γ>H γω
H 持力层 土重度 γ h 隔水层
水重度
含水层
⒉相邻建筑物的基础埋深
⑴ 基础埋深不宜深于相邻原有建筑基础;
⑵ 若必须将拟建基础做到原有基础底面以下时,则 需满足下列条件:
原有建筑 拟建建筑
L≥(1~2)ΔH
ΔH ⑶ 若不能满足 上述条件,应采 取相应措施。 (分段施工 L 坑壁支护 加固原有基础)
要求:
Z≥b/4, b
且≮1~2m
Z
④ 当地基持力层水 平变化较大时,可 分为若干段,各段 采用不同的埋深, 以调整基础的不均 匀沉降,获得经济 持 力 层 效果。
≤0.5m ≥1.0m
⑵ 水文地质条件
①基础宜埋在地下水位以上;(便于施工 防侵蚀 )
②如必须埋于地下水位以下,应采取相应措施;
③如持力层有承压水,应满足:
⑵荷载性质(作用方向
偏心
动静等)
如: 中心荷载 :在满足强度和变形条件下可 尽量浅埋; 有水平荷载(高耸构筑物): 适当加大埋深;
上拔荷载(输电塔):适当加大埋深,保证抗拔力;
动荷载(振动 地震区): 尽量埋在液化层以下。
㈡ 建筑物周围的条件
⒈水文、工程地质条件
⑴ 工程地质条件

地基与基础-建筑力学与结构

地基与基础-建筑力学与结构

§1.6.2 地基与基础设计
一、 基本规定
(一)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
地基基础设计的内容和要求与建筑物的安全等级有关。 根据地基复杂程度、建筑物规模和功能特征以及由于地基问题 可能造成建筑物破坏或影响正常使用的程度,将地基基础设计分为 三个设计等级:
甲级:重要的、30层以上高层、体型复杂、高低层差超10、 对沉降有特殊要求、场地与地质条件复杂等。
1.由砖、毛石、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灰土和三合土等材料组成的 墙下条形基础基础或住下独立基础。
适用于多层民用建筑和轻型厂房。
砖基础、毛石基础 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
一、条形基础
2.基础高度
H0
b b0
2 tan
式中 b--基础底面宽度;
b0 --基础顶面的墙体宽度或柱角宽度;
H
--基础高度;
0
b2 --基础台阶宽度;
地基和基础的概念
1.地基
1)定义:基底以下的土体中因修建建筑物而引起的应力增加值 (变形)所不可忽略的那部分土层。
持力层:直接与基础接触,并承受压力的土层 下卧层:持力层下部的土层 2)分类:天然地基:在天然土层上修建,土层要符合修建建筑物 的要求(强度条件、变形条件)
人工地基:经过人工处理或加固过的地基:
tan--基础台阶宽高比 b : H0 ,其允许值按规定选用。
如:砖基础的台阶宽高比允许值为1:1.5。
二、 扩展基础
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和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三、 筏形基础
分类 平板式:在荷载不太大、柱网较均匀且柱距较小的情况下采用。 梁板式:通常为有纵、横柱列方向的筏形顶面或底面的肋梁。
式中 fa --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ak --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基础埋深

基础埋深

基础埋置深度:
地基规范(GB50007-2011)5.1.4在抗震设防区,除岩石地基处,天然地基上的箱形和筏形基础其埋置深度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5;桩箱或桩筏基础的埋置深度(不计桩长)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8。

高规(JGJ3-2010)12.1.8基础应有一定的埋置深度。

在确定埋置深度时,应综合考虑建筑物的高度、体型、地基土质、抗震设防烈度等因素。

基础埋置深度可从室外地坪算至基础底面,并宜符合下列规定:
1 天然地基或复合地基,可取房屋高度的1/15。

2 桩基础,不计桩长,可取房屋高度的1/18。

当建筑物采用岩石地基或采取有效措施时,在满足地基承载力,稳定性要求及本堆积第12.1.7条规定的前提下,基础埋深可比本条第1、2两款的规定适当放松。

当地基可能产生滑移时,应采取有效的抗滑移措施。

规定基础埋深的原因:
基础的计算埋深:
主要是指对地基承载力进行修正的的基础埋置深度。

基础的埋置深度计算要求见下图:
对照地基规范可以看出,地基规范对于地下室具有独立基础和条形基础的埋深计算偏于安全。

以上关于基础埋深和计算埋深的分析可以看出,两者并不完全等同。

主要参考书目:朱炳寅《建筑地基基础设计方法及实例分析》。

简述基础深埋确定的基本原则

简述基础深埋确定的基本原则

简述基础深埋确定的基本原则简述基础深埋确定的基本原则1、当用作防水或防渗处理时,结构的外观质量不作为地基验槽内容,但应在地基隐蔽工程验收记录中填写验槽意见。

2、对于可能遭受腐蚀的场所,应先检查基底土壤的湿度,采取措施加以防护,并详细了解基底土壤的腐蚀性。

3、设计有要求时,应按设计要求确定基础型式。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可采用如下方法:( 1)、基础埋置深度应考虑地基冻胀、融陷、基础附加应力和施工误差等因素,一般不宜小于100mm;( 2)、在复杂情况下,可适当增加基础埋置深度,并应符合基底压力确定条件。

4、基础底面尺寸宜与建筑物的开间、进深相协调;建筑平面尺寸大于15m2时,宜优先选用条形基础。

当用作防水或防渗处理时,应按设计要求确定基础型式。

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可采用如下方法:( 1)、基础埋置深度应考虑地基冻胀、融陷、基础附加应力和施工误差等因素,一般不宜小于100mm;( 2)、在复杂情况下,可适当增加基础埋置深度,并应符合基底压力确定条件。

4、基础底面尺寸宜与建筑物的开间、进深相协调;建筑平面尺寸大于15m2时,宜优先选用条形基础。

5、单独基础支承长度较短时,宜采用对称形式;对称尺寸较大时,宜采用不对称形式。

6、地基允许承载力特征值Ra≥200KPa,其他类型的建筑地基的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Ra≥100KPa时,应采用筏板基础;当土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Ra≥150KPa,其他类型的建筑地基的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Ra≥100KPa时,应采用箱形基础;当土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Ra≥50KPa,且其他类型的建筑地基的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Ra≥100KPa时,可采用条形基础。

4、地下室施工质量检验批合格评定应根据国家现行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的有关规定和本规范的要求进行评定。

二、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础,主体结构工程完成后,应按下列要求进行基础工程的检验与验收,并出具书面报告: 1、当主体结构质量控制资料齐全,经抽样检验,所检项目合格时,可申请地基基础分部工程验收;当主体结构质量控制资料缺项,或者当主体结构质量控制资料中存在质量问题时,应及时通知承包人返修后再申请验收。

基础埋置深度

基础埋置深度

5.5.3基础埋置深度1.基础埋置深度的定义基础埋置深度(简称埋深)一般是指室外天然地面标高至基础底面的距离。

确定基础埋深,就是选择较理想的土层作为持力层,基础埋置深,基底两侧的超载大,地基承载力高,稳定性好;基础埋置浅,工程造价低,施工工期短。

在满足地基稳定和变形要求等条件的前提下,基础应尽量浅埋,以节省工程量且便于施工。

2.基础埋置深度的主要影响因素影响基础埋置深度的主要因素有:建筑物的用途类型及荷载大小性质、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当地冻结深度、建筑场地的环境条件等方面,设计时应综合考虑。

其中工程地质条件对基础设计方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通常把直接支撑基础的土层称为持力层,其下的各土层称为下卧层。

为了满足建筑物对地基承载力和地基变形的要求,应当选择压缩性小、承载力高的坚实土层作为地基持力层,由此确定基础的埋置深度。

在实际工程中,应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成果报告的地质剖面图,分析各土层的深度、层厚、地基承载力大小与压缩性高低,结合上部结构情况进行技术与经济比较,确定最佳的基础埋深方案。

3.基础埋置深度的计算“基础埋置深度”在规范中经常出现,但有时又有区别:1)《地基规范》-5.2.4条计算修正以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此时采用的埋深主要考虑基础破坏时周围的土体是否能够发挥有利的作用,故区分不同的情况:(1)在填方整平地区,可自填土地面标高算起,但填土在上部结构施工完成后,应从天然地面标高算起。

(2)对于地下室,当采用箱形基础或筏基时,基础埋置深度自室外地面标高算起。

(3)对于地下室,当采用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时,应从室内地面标高算起。

其确定方法如下:(1)对独立基础和条形基础,如图5.5.3-1:①外墙基础的埋置深度:221d d d +=②内墙基础的埋置深度:新近沉积土及人工填土1d 图5.5.3-1独立柱基、条基埋深计算(2)对主楼和裙楼一体的结构,如图5.5.3-2:当B B B 221≥+时,主楼基础的埋深计算时可将基础底面以上范围内的荷载,作为基础两侧的超载考虑并将其折算成等效埋深,然后取实际埋深和等效埋深的最小值。

建筑物基础埋深确定

建筑物基础埋深确定

建筑物基础埋深确定姜伟郑永强(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710003 西安)摘要:建筑物基础埋置深度、主要解决建筑物的稳定问题,本文对各种类型建筑物基础埋置深度要求进行了综述,供技术人员参考。

关键词:建筑物基础埋置深度建筑物基础应有足够的埋深,以保证建筑物的稳定。

建筑物基础埋深应根据建筑结构的型式、建筑结构的高度等确定。

1、建筑物基础埋深一般应以室外地面算起;如地下室周围无可靠之侧限时,应从具有侧限之标高算起。

2、多层建筑如满足地基稳定、地基强度及地基变形要求、同时又考虑了地沟、管道等因素后,基础宜尽量浅埋。

除岩石地基外。

基础埋深不宜小于500mm。

3、一般情况下,基础埋深宜不小于冰冻深度;若采用灰土基础,冰冻深度应算至灰土顶面;若为砼基础、毛石基础,冰冻深度应算至基础底部或砼垫层底部。

当建筑基础底面之下允许有一定厚度的冻土层时,可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 - 2002中 5. 1. 8确定。

4、在填方整平地区,基础两侧的填土顶面标高基本相同时,可自室外填土地面算起。

5、对坡地或山地,建筑四周室外标高一般不等, 则基础埋深应自室外标高低的一侧算起。

6、对带地下室的建筑物,当为整体基础(如箱基、筏基等)四周外墙侧限好时,则基础埋深可自室外地面算起;当仅有一层地下室,或若为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时,应从地下室室内地面标高算起。

7、当高层建筑与裙房在±0. 000 以下连为一体时,则基础埋深应自室外标高算起。

8、当高层建筑与相连的裙房之间设置沉降缝时, 可按以下情况区别对街: (1)、高层建筑有地下室而裙房无地下室,则高层建筑及裙房的基础埋深均从室外地面算起。

(2)高层建筑和裙房均设地下室,若沉降缝地面以下处用粗砂填实时,则高层建筑及裙房的基础埋深均从室外地面算起。

否则应视为无埋深。

9、邻建建说:当原有建筑物的地基为天然地基或复合地基时,为保证在施工期间相邻的已有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基础埋深(或基坑开挖深度)不宜深于已有相邻建筑物的基础。

浅基础的埋深、底面宽

浅基础的埋深、底面宽

02 浅基础底面宽
浅基础底面宽的定义
浅基础底面宽是指基础底面的水平投 影宽度,即基础底面在水平面的延伸 范围。
浅基础底面宽是基础设计的重要参数 之一,它决定了基础的承载能力和稳 定性。
浅基础底面宽的影响因素
建筑物类型和功能
不同类型的建筑物对基础底面宽的要求不 同,例如高层建筑、桥梁等需要较大的基 础底面宽来支撑上部结构的重量和荷载。
03 浅基础埋深与底面宽的关 系
埋深与底面宽的相互作用
埋深影响底面宽的稳定性
随着埋深的增加,土压力增大,对底面宽的稳定性要求更高,需要适当增加底 面宽以保持稳定。
底面宽影响埋深的选择
底面宽的增加可以提供更大的承载能力,从而允许选择较小的埋深,但过大的 底面宽可能导致不经济和施工困难。
埋深与底面宽对承载力的影响
地质条件
地质条件包括土壤类型、承载能力、地下 水位等因素,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基础底面
宽的设计。
地形条件
地形条件对基础底面宽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地形的起伏和坡度上,地形的不平坦会导 致基础底面宽的变化。
荷载大小和分布
荷载大小和分布是决定基础底面宽的关键 因素,较大的荷载需要更宽的基础底面来 分散和传递荷载。
评估方法
承载力评估可以采用理论计算、数值 模拟和试验验证等方法。根据工程地 质勘察报告、基础设计图纸和相关规 范进行计算。
评估结果
评估结果应包括基础承载力、沉降量、 稳定性等方面的结论,为后续施工提 供依据。
工程实例的施工过程及监测
施工流程
基础施工流程包括土方开挖、垫层铺设、钢筋绑扎、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等步 骤。应确保施工质量和安全。
安全系数是指在基础设计时,为保证安全而采用 的一个大于1的系数,用于考虑各种不确定因素 和安全储备。

基础埋深的确定

基础埋深的确定

浅谈基础埋深的确定摘要:明白基础对于整个建筑物的重要性后,如何确定基础的埋置深度成了一个必须解决的问题。

文章说明了确定基础埋深必须考虑的几点因素,包括保证持力层稳定所需的最小埋置深度、建筑物的用途和基础形式与构造、工程地质条件与水文地质条件、当地冻结深度、河流冲刷深度、地形条件及相邻建筑物的影响。

关键词:基础;埋置深度;影响因素任何一种建筑物,不管是房屋、桥梁还是隧道,都必须要有可靠的地基和基础。

地基和基础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地基是指建筑物下面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

而基础指的是建筑底部与地基接触的承重构件,它的作用是把建筑上部的荷载传给地基。

很多时候大家都把这两个概念混淆了。

从基础的功能来看我们就能知道它在整个工程中的至关重要的作用了,它的好坏也对工程的总体质量有着决定性的作用。

近几年来,有很多建筑物出现基础冻胀,地下室渗水、返潮等现象,这与基础埋置深度有直接的关系。

那基础埋置深度又是什么呢?它指的是基础底面的埋置深度,一般情况下基础顶面要低于设计地面0.1m以上,避免基础外露,受外界破坏。

影响基础埋置深度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六个方面:1 保证持力层稳定所需的最小埋置深度基础的埋置深度,除岩石地基外,应在天然地面或无冲刷河流的河底以下不小于1m。

规定最小埋深的目的是保证地基和基础的稳定性。

我们知道,地表土的性质是不稳定的,它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在温度变化和湿度的影响下,会产生一定的风化作用。

再加上人类和动物活动的作用,植被生长的影响,地表土层的结构就很容易遭到破坏。

如果将其作为基础的持力层,那后期对不均匀沉降、倾覆稳定性、防水等的要求就难以得到保证了。

2 建筑物的用途、基础形式与构造建筑物用途的影响,比如建筑物的功能是什么,房屋建筑有没有地下室,地下室是作为停车场还是杂物间等都会影响基础埋置深度的确定。

再说到基础形式,基础形式主要有刚性扩大基础和柔性扩展基础两种。

采用刚性扩大基础时,在其底面尺寸确定后,应按其构造要求来决定基础的最小埋置深度,从而决定了基础的埋深。

地基与基础-第1讲基础埋置深度-PPT

地基与基础-第1讲基础埋置深度-PPT
基础埋置深度
1、提出问题
筏形基础

念 为
1/15

机 理 为 本
能不能突破这个【限值】?
基础埋深
桩基础 1/18
2、工程概念
基础埋深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 > 5 地基计算 > 5.1 基础埋置深度
概 念 为 5.1.4 在抗震设防区,除岩石地基外,天然地基上的箱形和筏形基础其埋 先 置深度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5;桩箱或桩筏基础的埋置深度(不计桩

3、桩基础承载力Ru


沉降
1、最大中心沉降量
(天然地基与桩基础) 2、差异沉降(有实测,无规范法)
3、沉降控制
机 理 为 本
地下水作用
1、(岩土)水稳定性 2、抗浮设防水位
3、抗浮整体稳定性与设计
边界条件
基床系数
概念为先机理为本
长)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8。
机 理 重点:(1)抗震设防区;(2)除岩石地基外;(3)未区分高层多层; 为 (4)不宜 本
3、机理——极限破坏形态
水平表面 地基整体稳定性
概 念 为 先
中心荷载
问题1




偏心荷载
问题2
基础埋深
桩基础 带裙房基础
3、机理——极限破坏形态
基础埋深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 > 5 地基计算 > 5.1 基础埋置深度
6、学习方法
深入理解规范体系,才谈得上“按规范执
概 行”。 念 为 先
国标
方法论
行标
地标
协标
机理
概念为先机理为本

浅谈工程浅基础的埋置深度

浅谈工程浅基础的埋置深度

浅谈工程浅基础的埋置深度埋深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施工、造价以及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等,因此埋深的选择是基础工程设计中重要的一环。

以下是埋深选择时要考虑的若干主要因素,在满足各种要求的情况下,原则上基础应尽量浅埋。

一、工程地质条件地基中直接与基础底面相接触的土层称为持力层,持力层以下的各土层称为下卧层。

为了满足地基的承载力和变形的需要,基础应尽可能埋在承载力高、压缩性小的良好土层上,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可靠。

当存在软弱下卧层时,还必须注意下卧层的承载力和变形是否满足要求。

选择地基持力层时,当从上至下各土层均是满足要求的良好土层时,可由其他因素来决定基础埋深;当从上到下各土层都是承载力低或压縮性大、不满足持力层要求的软弱土层时,若上部结构荷载较小,各土层仍可作为持力层时,可看成良好土层来对待。

若各土层不能满足要求,可考虑采用底面积较大、刚度较好的基础形式,如条形基础、筏形基础、箱形基础,必要时也可以使用人工地基或深基础方案,具体可做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对于上部是良好土层而下部为软弱土层的情况,可根据良好土层的厚度和上部荷载的大小来确定埋深。

若荷载较大,良好土层较薄,可看成从上到下均为软弱土层来处理,若荷载不大,软弱土层能达2m以上,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宽基浅埋'甚至不埋的基础方案,例如无埋深筏基等。

对于墙基础,若地基持力层顶面倾斜,可沿墙长方向将基础底面做成分段的高低不同的台阶形式,每个分段台阶的长度不宜小于相邻两段面高差的1?2倍,且不宜小于1m。

对于经常承受水平荷载作用的高层建筑、高耸结构,以及建造在斜坡或边坡附近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在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的共同作用下.基础可能和深层土层一起发生整体滑动破坏,这时其埋深必须满足稳定性要求,采用圆弧滑动面法计算出的最危险滑动面上诸力对滑动中心所产生的抗滑力矩与滑动力矩之比应符合不小于1. 2的要求。

二、场地环境条件为了保护基础不受人类和其他生物活动的影响,基础宜埋置在地表以下,要求最小埋深为0,5m岩石地基可不受此限制),且基础顶面宜位于室外地面0.1m以下,同时还须考虑沿建筑物基础周边设排水沟的不利影响。

基础埋置深度的选择

基础埋置深度的选择

基础埋置深度的选择0000确定基础埋深的原则是:在保证安全可靠的前提下,尽量浅埋。

但不应浅于0.5m,因为地表土一般较松软,易受雨水及外界影响,不宜作为基础的持力层。

另外,基础顶面距设计地面的距离宜大于100㎜,尽量避免基础外露,遭受外界的侵蚀及破坏。

2-2-1建筑结构条件与场地环境条件建筑结构条件包括建筑物用途、类型、规模与性质。

某些建筑物需要具备一定的使用功能或宜采用某种基础型式,这些要求常成为基础埋深选择的先决条件,例如必须设置地下室或设备层及人防时,通常基础埋深首先要考虑满足建筑物使用功能上提出的埋深要求。

当建筑物内采用不同类型的基础,如单层工业厂房排架柱基础与邻近的设备基础,如果两基础间的净距与其底面间的标高差不满足图2-4的要求时,则应按埋深大的基础统一考虑。

高层建筑物中常设置电梯,在设置电梯处,自地面向下需有至少1.4m电梯缓冲坑,该处基础埋深需要局部加大。

建筑物外墙常有上、下水、煤气等各种管道穿行,这些管道的标高往往受城市管网的控制,不易改变,这些管道一般不可以设置在基础底面以下,该处墙基础需要局部加深。

另外,遇建筑物各部分使用要求不同或地基土质变化较大,要求同一建筑物各部分基础埋深不同时,应将基础做成台阶形逐步过渡,台阶的宽高比为1:2,每阶高度不超过500mm,见图2-5。

上部结构的型式不同,对基础产生的位移适应能力不同。

对于静定结构、中、小跨度的简支梁来说,这项因素对确定基础埋置深度影响不大。

但对超静定结构即使基础发生较小的不均匀沉降也会使结构构件内力发生明显变化,例如拱桥桥台。

为了减少可能产生的水平位移和沉降差值,有时须将基础设置在埋藏较深的坚实土层上。

图2-4相邻基础的埋深图2-5阶形基础建筑物的结构类型不同,地基沉降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不一样。

在对荷载大的高层建筑和对不均匀沉降要求严格的建筑设计中,为了减小沉降,往往把基础埋置在较深的良好土层上。

此外,承受较大水平荷载的基础,应有足够大的埋置深度,以保证地基的稳定性。

基础埋深

基础埋深

基础埋深是指从室外设计地面至基础底面的深度。

基础按其埋置深度大小分为浅基础和深基础。

基础埋深不超过5米时称为浅基础。

若浅层土质不良,需将基础加大埋深,此时需采取一些特殊的施工手段和相应的基础形式,如桩基、沉箱、沉井和地下连续墙等,这样的基础称为深基础。

基本信息基础埋深Buried depth of foundation基本原则:在满足地基稳定和变形要求及有关条件的前提下,基础应尽量浅埋基础按其埋深度大小分为浅基础和深基础。

基础埋深不超过5米时称为浅基础目录1基本概念2基本原则3基础埋深4影响因素折叠编辑本段基本概念室外设计地坪分为自然地坪和设计地坪。

自然地坪指施工地段的现在地坪,而设计地坪指按设计要求工程竣工后室外场地经整平的地坪。

埋深大于等于5米或埋深大于等于基础宽度的4倍的基础称为深基础;埋深在0.5米~5米之间或埋深小于基础宽度的4倍的基础称为浅基础。

基础埋深不得浅于0.5米。

折叠编辑本段基本原则在满足地基稳定和变形要求及有关条件的前提下,基础应尽量浅埋。

折叠编辑本段基础埋深建筑物基础应有足够的埋深,以保证建筑物的稳定。

建筑物基础埋深应根据建筑结构的型式、建筑结构的高度等确定。

1、建筑物基础埋深一般应以室外地面算起;如地下室周围无可靠之侧限时,应从具有侧限之标高算起。

2、多层建筑如满足地基稳定、地基强度及地基变形要求、同时又考虑了地沟、管道等因素后,基础宜尽量浅埋。

除岩石地基外。

基础埋深不宜小于500mm。

3、一般情况下,基础埋深宜不小于冰冻深度;若采用灰土基础,冰冻深度应算至灰土顶面;若为砼基础、毛石基础,冰冻深度应算至基础底部或砼垫层底部。

当建筑基础底面之下允许有一定厚度的冻土层时,可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 - 2002中5. 1. 8确定。

4、在填方整平地区,基础两侧的填土顶面标高基本相同时,可自室外填土地面算起。

5、对坡地或山地,建筑四周室外标高一般不等,则基础埋深应自室外标高低的一侧算起。

§3—3 基础埋置深度的确定.

§3—3   基础埋置深度的确定.
或处理;
① 当上层土承载力大于下层土时,一般选上层土做持力层, 以减少基础埋深;
②当上层土承载力低于下层土时:
(A)取下层土为持力层,承载力高,基底面积小,
但基础埋深大 ;
(B) 取上层土为持力层,与(A)情况相反。
③ 当基础下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基础应尽量浅埋,以增大应 力扩散效果。
要求: Zm以上。
2020/7/6
1
二、确定基础埋深应考虑的因素
㈠ 建筑物本身的情况 ⒈建筑物的用途、结构和基础类型
⑴用途:建筑物的用途往往影响埋深的选择。 如:有地下室的建筑,埋深由地下室标高
决定;有地下设施或设备基础,需局部或整体加深。 ⑵结构:不同结构对不均匀沉降要求不同,如:
§3—3 基础埋置深度的确定
一、基础埋深的确定原则
(1)定义:自室外设计地面到基础底面的距离。
(2)重要性:
基础埋深的大小对 于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 用、施工技术措施、施工
室外设计地面
do d
室内设计地面
工期、工程造价等都有很
大影响。
(3)确定原则:① 在满足地基稳定和变形的前提下,基
础应尽量浅埋。但不宜小于0.5m(岩基除外)。
确定基础埋深应考虑地基的冻结深度。
⑴冻结深度——地基土冻结的极限深度。
为保证建筑物免受冻害,在冻胀地基上设计时, 注意:
①保证最小埋置深dmin,以消除法向冻胀力;
②采取减少或消除切向冻胀力的措施,如:基础侧面 回填中、粗砂等不冻胀材料;
Zd为季节性冻土设计冻深:
土的冻胀影 响系数
Zd=Z0×ψzs× ψzw× ψze
且≮1~2m
④ 当地基持力层水 平变化较大时,可 分为若干段,各段 采用不同的埋深, 以调整基础的不均 匀沉降,获得经济 持 力 层 效果。

基础埋置深度

基础埋置深度

基础埋置深度1、基础的埋置深度,应按下列条件确定:1)建筑物的用途,有无地下室、设备基础和地下设施,基础的形式和构造;2)作用在地基上的荷载大小和性质;3)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4)相邻建筑物的基础埋深;5)地基土冻胀和融陷的影响。

2、在满足地基稳定和变形要求的前提下,当上层地基的承载力大于下层土时,宜利用上层土作持力层。

除岩石地基外,基础埋深不宜小于0.5m。

3、在抗震设防区,除岩石地基外,天然地基上的箱形和筏形基础其埋置深度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5;桩箱或桩筏基础的埋置深度(不计桩长)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l∕18o4、基础宜埋置在地下水位以上,当必须埋在地下水位以下时,应采取地基土在施工时不受扰动的措施。

当基础埋置在易风化的岩层上,施工时应在基坑开挖后立即铺筑垫层。

6、当存在相邻建筑物时,新建建筑物的基础埋深不宜大于原有建筑基础。

当埋深大于原有建筑基础时,两基础间应保持一定净距,其数值应根据建筑荷载大小、基础形式和土质情况确定。

7、季节性冻土地基的场地冻结深度应按下式进行计算:Zd=Z0∙ψ2s∙ψ2w∙ψ2e(5.1.7)式中:Z d—场地冻结深度(m),当有实测资料时按Zd=h'-ZXz计算;h'——最大冻深出现时场地最大冻土层厚度(m);∆z—最大冻深出现时场地地表冻胀量(m);Zo—标准冻结深度(m);当无实测资料时,按本规范附录F采用;Ψ三—土的类别对冻结深度的影响系数,按表5.1.7-1采用;Ψ,Λ土的冻胀性对冻结深度的影响系数,按表5.1.7-2采用;ψze——环境对冻结深度的影响系数,按表5.1.7-3采用。

表5.1.7-1土的类别对冻结深度的影响系数注:环境影响系数一项,当城市市区人口为20万~50万时,按城市近郊取值;当城市市区人口大于50万小于或等于100万时,只计入市区影响;当城市市区人口超过IoO万时,除计入市区影响外,尚应考虑5km以内的郊区近郊影响系数。

建筑物基础埋深确定

建筑物基础埋深确定

建筑物基础埋深确定姜伟郑永强(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710003 西安)摘要:建筑物基础埋置深度、主要解决建筑物的稳定问题,本文对各种类型建筑物基础埋置深度要求进行了综述,供技术人员参考。

关键词:建筑物基础埋置深度建筑物基础应有足够的埋深,以保证建筑物的稳定。

建筑物基础埋深应根据建筑结构的型式、建筑结构的高度等确定。

1、建筑物基础埋深一般应以室外地面算起;如地下室周围无可靠之侧限时,应从具有侧限之标高算起。

2、多层建筑如满足地基稳定、地基强度及地基变形要求、同时又考虑了地沟、管道等因素后,基础宜尽量浅埋。

除岩石地基外。

基础埋深不宜小于500mm。

3、一般情况下,基础埋深宜不小于冰冻深度;若采用灰土基础,冰冻深度应算至灰土顶面;若为砼基础、毛石基础,冰冻深度应算至基础底部或砼垫层底部。

当建筑基础底面之下允许有一定厚度的冻土层时,可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 - 2002中5. 1. 8确定。

4、在填方整平地区,基础两侧的填土顶面标高基本相同时,可自室外填土地面算起。

5、对坡地或山地,建筑四周室外标高一般不等,则基础埋深应自室外标高低的一侧算起。

6、对带地下室的建筑物,当为整体基础(如箱基、筏基等)四周外墙侧限好时,则基础埋深可自室外地面算起;当仅有一层地下室,或若为独立基础或条形基础时,应从地下室室内地面标高算起。

7、当高层建筑与裙房在±0. 000 以下连为一体时,则基础埋深应自室外标高算起。

8、当高层建筑与相连的裙房之间设置沉降缝时,可按以下情况区别对街:(1) 、高层建筑有地下室而裙房无地下室,则高层建筑及裙房的基础埋深均从室外地面算起。

(2)高层建筑和裙房均设地下室,若沉降缝地面以下处用粗砂填实时,则高层建筑及裙房的基础埋深均从室外地面算起。

否则应视为无埋深。

9、邻建建说:当原有建筑物的地基为天然地基或复合地基时,为保证在施工期间相邻的已有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基础埋深(或基坑开挖深度)不宜深于已有相邻建筑物的基础。

基础埋深和建筑高度的关系

基础埋深和建筑高度的关系

基础埋深和建筑高度的关系
高层建筑设计与施工
根据《高层建筑结构设计规范》,高层建筑的基础埋深与基础形式和抗震设防烈度有关。

当设防烈度为7度或7度以上时,对于天然地基,基础埋深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2;对于桩基,基础埋深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5;桩的长度不计在埋置深度内;
基础埋置深度,一般从室外地面算起,如果地下室周围无可靠侧向限制时,埋置深度应从具有可靠侧向限制的地面算起。

针对“楼脆脆”,对于基础埋深是否足够的问题,我们可以做如下两个对比就可以很快得到结论。

1、基础埋置深度是否满足1/15建筑物高度的要求;
2、埋入地下部分是否具有可靠的侧向限制,没有夯实的回填土、淤泥质土、软土等都不能算作可靠的侧向限制;也就是埋入老硬密实土的深度是否达到1/15建筑物高度以上。

3、如果有裙房,高层建筑的基础埋深从裙房的地下室地面算起。

基础埋深:
是指从室外设计地坪至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

埋深大于等于5米或埋深大于等于基础宽度的4倍的基础称为深基础;埋深在0.5米~5米之间或埋深小于基础宽度的4倍的基础称为浅基础。

基础埋深不得浅于0.5米。

实际工程施工角度来讲,基础埋深的原则是这样的:要在冰冻线以下,同时尽可能在最高地下水位以上,考虑腐殖土层具备承载力,基础埋深要考虑与地基整体、协同承载建筑物的压力。

天然地基:
自然状态下即可满足承担基础全部荷载要求,不需要人工处理的地基。

天然地基土分为四大类:岩石、碎石土、砂土、粘性土。

建筑地基基础——基础埋置深度的选择

建筑地基基础——基础埋置深度的选择

§7.3 基础埋置深度的选择
§ 7.3.1 与建筑物及场地环境有关 § 7.3.2 与土层的性质和分布有关 § 7.3.3 与地下水条件有关 § 7.3.4 与土的冻胀影响有关
§7.3.2 与土层的性质和分布有关
直接支承基础的土层称为持力层,在持力层下方的 土层称为下卧层。
为了满足地基承载力和地基允许变形值的要求,基 础应尽可能埋置在良好的持力层上。当地基受力层 (或沉降计算深度)范围内存在软弱下卧层时,软弱下 卧层的承载力和变形也要满足要求。
在选择持力层和基础的埋深时,应通过工程勘察 报告详细的了解拟建场地的底层分布、各土层的物理 力学性质和地基承载力等情况。
§7.3.2 与土层的性质和分布有关
对于中小型建筑物,可以把坚硬、硬塑或可塑状态 的粘性土层,密实或中密状态的砂土层和碎石土层, 以及属于中低压缩性的其他土层视为良好土层。
把处于软塑、流塑状态的粘性土层,处于松散状态 的砂土层、未经处理的填土和其他高压缩性土层视作 软弱土层。
§7.3.1 与建筑物及场地环境有关
靠近原有建筑物修建新基础时,为了不影响原有 基础的安全,新基础最好不低于原有的基础。如果必须 超过时,两基础间的净距离应不小于其底面高差的1-2倍 (土质好时可取低值)(图7-10)。
当相邻基础(包括厂房的设备基础)必须选择不同 的埋深时,也可依据图7-10所示原则处理,尽可能按 先深后浅的次序施工。
壳 层”,硬壳层以下为空隙比大,压缩性高、强度低的软 土层,对于中小型建筑物或者6层以下的住宅宜选择硬 壳层作为持力层,基础尽量浅埋,采用“宽基浅埋”的 方案,以便加大基底至软弱层的距离。此时最好采用 钢筋混凝土基础(基础截面高度较小)。
§7.3 基础埋置深度的选择

2.2 基础埋深

2.2 基础埋深

一、上部结构情况 建筑物用途、类型、规模、荷载大小与性质。 建筑物用途、类型、规模、荷载大小与性质。 建筑屋地下室要作为地下车库、 建筑屋地下室要作为地下车库、地下商店或 有人防要求的情况下,基础埋深至少大于3m。 有人防要求的情况下,基础埋深至少大于 。 建筑物类型为高层建筑, 建筑物类型为高层建筑,为抗震稳定性要求基 础埋深不小于1/10 ~1/15的建筑物地面以上高度。 的建筑物地面以上高度。 础埋深不小于 的建筑物地面以上高度 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基础埋深可浅。 设计等级为丙级的,基础埋深可浅。
最大厚度。 最大厚度。 当有充分依据时, 当有充分依据时,基底下允许残留冻土层 厚度也可根据当地经验确定。 厚度也可根据当地经验确定。
5、防止冻害的措施 对在地下水位以上的基础, 地下水位以上的基础 ① 对在地下水位以上的基础,基础侧面应回填非 冻胀性的中砂或粗砂,其厚度应不小于10cm。对 冻胀性的中砂或粗砂,其厚度应不小于 。 地下水位以下的基础 可采用桩基础 的基础, 桩基础、 在地下水位以下的基础,可采用桩基础、自锚式 基础(冻土层下有扩大板或扩底短板) 基础(冻土层下有扩大板或扩底短板)或采取其 他有效措施。 他有效措施。 宜选择地势高、地下水位低、 ② 宜选择地势高、地下水位低、地表排水良好的 建筑场地。对低洼场地, 建筑场地。对低洼场地,宜在建筑四周向外一倍 冻深距离范围内, 冻深距离范围内,使室外地坪至少高出自然地面 300~500mm。 ~ 。
⑤ 当独立基础联系梁下或桩基础承台下有冻土 时 , 应在梁或承台下留有相当于该土层冻胀 应在梁或承台下 留有相当于该土层冻胀 量的空隙, 以防止土的冻胀将梁或承台拱裂。 量的空隙 , 以防止土的冻胀将梁或承台拱裂 。 外门斗、 室外台阶和散水坡等部位宜与主体 ⑥ 外门斗 、 室外台阶和散水坡等部位宜与 主体 结构断开, 散水坡分段不宜超过1.5m, 坡度 结构断开 , 散水坡分段不宜超过 , 不宜小于3%,其下宜填入非冻胀性材料。 不宜小于 ,其下宜填入非冻胀性材料。 对跨年度施工的建筑, ⑦ 对跨年度施工的建筑 , 入冬前应对地基采取 相应的防护措施; 按采暖设计的建筑物, 相应的防护措施 ; 按采暖设计的建筑物 , 当 冬季不能正常采暖也应对地基采取保温措施。 冬季不能正常采暖也应对地基采取保温措施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基上高层建筑基础埋深可不受此限制但应满足抗滑移和抗倾覆稳定性要求
机 理

为 重点:地基承载力、变形、稳定性;抗滑移、抗倾覆稳定性=(整体)稳定性

4、规范
基础埋深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3-2010 >12 地下室和基础设计 >12.1 一般规定

念 12.1.6 高层建筑主体结构基础底面形心宜与永久作用重力荷载重心重合;当
1 天然土质地基上高层建筑基础埋深不宜小于建筑物总高的1/15;采用桩基础时可取建
机 筑高度的1/18(桩长不计在内); 理 2 对土质地基基础及岩石端承桩基础,高层建筑宜采用结合地下室满足埋置深度要求的 为 基础型式。当采取有效处理措施,在满足地基承载力、变形、抗滑及抗倾要求及《高层 本 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第12.1.6条规定的前提下,基础埋置深度可适当放松;
长)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8。
机 理 重点:(1)抗震设防区;(2)除岩石地基外;(3)未区分高层多层; 为 (4)不宜 本
3、机理——极限破坏形态
水平表面 地基整体稳定性
概 念 为 先
中心荷载
问题1




偏心荷载
问题2
基础埋深
桩基础 带裙房基础
3、机理——极限破坏形态
基础埋深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 > 5 地基计算 > 5.1 基础埋置深度
概 念
5.1.3 高层建筑基础的埋置深度应满足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要求。位
为 于岩石地基上的高层建筑,其基础埋深应满足抗滑稳定性要求。

高层建筑筏形与箱形基础技术规范 JGJ 6-2011 > 5 地基计算 > 5.1 一般规定
机 5.1.1 高层建筑筏形与箱形基础的地基应进行承载力和变形计算,当基础埋 理 深不符合本规范第5.2.3条的要求或地基土层不均匀时应进行基础的抗滑移 为 和抗倾覆稳定性验算及地基的整体稳定性验算。 本
底面面积的15%。质量偏心较大的裙楼与主楼可分别计算基底应力。
机 理 为 本
4、规范
基础埋深
[重庆市]钢筋混凝土短肢剪力墙、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 DBJ50-058-2006 > 7 基础设计
概 念 7.0.3 高层建筑物基础应有一定埋置深度,其确定应考虑建筑物的高度、体形、地基岩 为 土特性和抗震设防烈度等因素。埋置深度的设置应满足地基承载力、变形及主体结构抗 先 滑、抗倾稳定性要求,并宜符合下列规定:
1 天然地基或复合地基,可取房屋高度的1/15;
机 2 桩基础,不计桩长,可取房屋高度的1/18。 理 当建筑物采用岩石地基或采取有效措施时,在满足地基承载力、稳定性要求及本规程 为 第12.1.7条规定的前提下,基础埋深可比本条第1、2两款的规定适当放松。 本 当地基可能产生滑移时,应采取有效的抗滑移措施。
4、规范
基础埋深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3-2010 >12 地下室和基础设计>12.1 一般规定

念 12.1.7 在重力荷载与水平荷载标准值或重力荷载代表值与多遇水平地震标准
为 先
值共同作用下,高宽比大于4的高层建筑,基础底面不宜出现零应力区;高
宽比不大于4的高层建筑,基础底面与地基之间零应力区面积不应超过基础
4、规范
基础埋深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JGJ 3-2010 >12 地下室和基础设计 >12.1 一般规定
概 念 12.1.8 基础应有一定的埋置深度。在确定埋置深度时,应综合考虑建筑物的高度、体 为 型、地基土质、抗震设防烈度等因素。基础埋置深度可从室外地坪算至基础底面,并 先 宜符合下列规定:
机 理 为 本 重点:不包含桩基础
5、总结
基础埋深
1、非岩石地基上,基础的埋置深度应满足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要求。位于岩
概 念 石地基上的,其基础埋深应满足抗滑稳定性要求。 为 2、通常情况下 先 (高层建筑)在下述条件下,可适当降低:
在重力荷载与水平荷载标准值或重力荷载代表值与多遇水平地震标准值共同作用
3 岩石地基上高层建筑基础埋深在满足抗滑和抗倾覆的要求下,可不受本条第1款限制。
4、规范
基础埋深
[重庆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BJ50-047-2016 > 4 地基计算>4.1 基础埋置深度
概 念 4.1.5 高层建筑基础的埋置深度应满足地基承载力、变形和稳定性要求。抗震 为 设防区,高层建筑基础埋深对土质地基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5,桩基础 先 或桩筏基础的承台或筏板埋深对土质地基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8。岩质
概念为先机理为本
概念为先
fu fa fak


机理为本
K 安全系数
体 系
基准基床系数 Kv
计算(系数)为辅
沉降经验系数Ψs
1/12~1/20。
机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 > 5 地基计算 > 5.1 基础埋置深度 理 为 5.1.4 在抗震设防区,除岩石地基外,天然地基上的箱形和筏形基础其埋置深度不宜 本 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5;桩箱或桩筏基础的埋置深度(不计桩长)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
的1/18。
2、岩石地基承载力(fu)

3、桩基础承载力Ru


沉降
1、最大中心沉降量
(天然地基与桩基础) 2、差异沉降(有实测,无规范法)
3、沉降控制
机 2、抗浮设防水位
3、抗浮整体稳定性与设计
边界条件
基床系数
概念为先机理为本
7、本次课学习内容 2天:建立新认知,灵活掌握地基基础设计方法。
基础埋置深度
1、提出问题
筏形基础

念 为
1/15

机 理 为 本
能不能突破这个【限值】?
基础埋深
桩基础 1/18
2、工程概念
基础埋深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 > 5 地基计算 > 5.1 基础埋置深度
概 念 为 5.1.4 在抗震设防区,除岩石地基外,天然地基上的箱形和筏形基础其埋 先 置深度不宜小于建筑物高度的1/15;桩箱或桩筏基础的埋置深度(不计桩
机 理 下,高宽比大于4的高层建筑,基础底面不宜出现零应力区;高宽比不大于4的高层 为 建筑,基础底面与地基之间零应力区面积不应超过基础底面面积的15%。 本
5、总结
基础埋深
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5-31-2016 > 6 地基计算 > 6.1 基础埋置深度
概 6.1.4 抗震设防区的高层建筑宜设置地下室。 念 为 SJG 01-2010 深圳市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 5 地基计算 > 5.2 基础埋置深度 先 5.2.6 在抗震设防区,宜设地下室;建筑物地下室的埋深宜为建筑物高度的
为 先
采用桩基础时,桩基的竖向刚度中心宜与高层建筑主体结构永久重力荷载重
心重合。
重点:刚度中心=荷载重心
机 理 为 本
4、规范
基础埋深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JTG D63-2007 > 4 基础计算与地基处理 > 4.1 基础埋置深度
概 念 4.1.1 桥涵墩台基础(不包括桩基础)基底埋置深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为 6 非岩石河床桥梁墩台基底埋深安全值可按表4.1.1-6确定。 先
概念为先,机理为本
6、学习方法
深入理解规范体系,才谈得上“按规范执
概 行”。 念 为 先
国标
方法论
行标
地标
协标
机理
概念为先机理为本
总结
机 理 为 工程概念 本
规范体系
以经讲经
从规范出发
回归到规范
规范体系的任何一个系数, 都应能找到它存在的机理!
7、本次课学习内容
1、天然地基承载力(fu)

极限承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