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语文七年级上语文古诗文整理+翻译

合集下载

七上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含翻译

七上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含翻译

七上必背古诗词文言文含翻译七年级上册的古诗词和文言文是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

以下是一些必背的古诗词和文言文,以及它们的翻译:1. 《静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翻译:明亮的月光洒在床前,看起来像是地上的霜。

我抬头仰望天空中的明月,低下头来思念我的家乡。

2. 《春晓》- 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翻译:春天的早晨,我睡得很沉,没有意识到天已经亮了。

到处都能听到鸟儿的叫声。

昨晚的风雨声中,不知道有多少花儿凋落。

3. 《望岳》-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翻译:泰山怎么样?齐鲁大地的绿色还没有结束。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阴阳划分为清晨和黄昏。

胸中荡起层层云彩,眼睛决裂地望着归巢的鸟儿。

我一定要登上最高峰,俯瞰所有的山峦。

4. 《岳阳楼记》(节选)- 范仲淹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 翻译:庆历四年的春天,滕子京被贬到巴陵郡做太守。

到了第二年,政治清明,人民和睦,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得到了复兴。

于是重新修建了岳阳楼,扩大了它的规模,并在楼上刻上了唐代和当代诗人的诗赋。

他让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

5. 《出师表》(节选)- 诸葛亮臣亮言: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 翻译:我诸葛亮说:先帝的事业还没有完成一半,就中途去世了。

现在天下分为三部分,益州疲惫不堪,这确实是一个危急存亡的时期。

然而,侍卫的臣子们在内部不懈怠,忠诚的志士们在外面不顾个人安危,这是因为他们追念先帝的特殊恩遇,想要报答陛下。

6. 《滕王阁序》(节选)- 王勃豫章故郡,洪都新府。

上海初中语文所有古诗词及译文

上海初中语文所有古诗词及译文

上海初中语文所有古诗词及译文一、七年级上册
1.观沧海(曹操)
2.饮酒(陶渊明)
3.春望(杜甫)
4.夜雨寄北(李商隐)
5.相见欢(李煜)
6.木兰诗/木兰辞
二、七年级下册
7.次北固山下(王湾)
8.赤壁(杜牧)
9.雁门太守行(李贺)
三、八年级上册
10.黄河颂(郑振铎)
11.登飞来峰(王安石)
12.己亥杂诗(龚自珍)
13.望岳(杜甫)
14.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四、八年级下册
15.社戏(鲁迅)
16.济南的冬天(老舍)
17.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五、八年级下册推荐古诗词
18.望洞庭(刘禹锡)
19.赤壁赋(苏轼)
20.水调歌头(苏轼)
21.游山西村(陆游)
每首诗词的译文可以在相关的诗后找到,这里就不一一赘述。

这些古诗词是上海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通过学习这些诗词,学生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同时,这些诗词也是中考的重要考点,因此需要学生们认真学习。

以上就是上海初中语文所有古诗词及译文,希望对同学们的语文学习有所帮助。

在学习的过程中,同学们不仅要掌握诗词的内容和意境,还要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从而更好地领略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

沪教版七(上)语文所有重点文言文带点字翻译句子全文翻译和中心(有题目和答案)

沪教版七(上)语文所有重点文言文带点字翻译句子全文翻译和中心(有题目和答案)

王安石金溪平民方仲永,世(世代)隶(属于)耕(从事农业生产)。

仲永生五年,未尝(曾经)识(认识)书具(工具),忽啼(放声哭)求(要)之(它,代书写工具);父异(感到奇怪)焉(指这件事),借旁近与(给)之。

即(马上)书(写)诗四句,并自(自己)为(题写)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团结同族的人)为(作为)意(内容),传一(全)乡秀才观(看)之。

自(从)是(这)指物作诗,立(立刻)就(完成),其文理(文采和道理)皆有可观(值得一看)者。

邑人奇之(对这件事感到奇怪),稍稍(渐渐地)宾客(用宾客的礼节款待)其父;或(有人)以(用)钱币乞(讨取)之(代仲永的诗作)。

父利(以…为利)其然也,日(每天)扳(强要)仲永环谒(到处拜访)于(到)邑人(乡人),不使(让)学。

余闻(他说)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在)舅家见(看见)之,十二三矣。

令(让)作诗,不能称(相称)前时之闻(传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代仲永的情况)。

曰:“泯然(消失的样子)众人(普通人)矣!”中心思想:课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王安石,宋朝政治家、文学家。

文章记叙了方仲永从五岁到二十岁间才能变化的三个阶段,以反面的事例来证明后天教育的重要性,提醒人们要重视后天教育,勤奋努力地学习。

方仲永从幼年时金溪县平民方仲永,世代从事耕田为业。

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认识笔、墨、纸、砚,(有一天)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

父亲对此感到惊异,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仲永)马上写了四句诗,并且在诗后署上自己的名字。

这首诗以奉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作为内容,(他父亲把诗)传给全乡的学识优秀的士人观赏。

从此,(有人)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观赏的地方。

同县的人对仲永感到非常惊奇,渐渐用宾客的礼节来款待他的父亲,有的人(还)花钱讨取仲永的诗作。

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就)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王安石)听到这件事很久了。

沪教版七(上)语文所有重点文言文带点字翻译句子全文翻译和中心(有题目和答案)

沪教版七(上)语文所有重点文言文带点字翻译句子全文翻译和中心(有题目和答案)

沪教版七(上)语文所有重点文言文带点字翻译句子全文翻译和中心(有题目和答案)XXXXXXXXXXXX,世(世代)隶(属于)耕(从事农业生产)。

仲永生五年,未尝(曾经)识(认识)书具(工具),忽啼(放声哭)求(要)之(它,代书写工具);父异(感到奇怪)焉(指这件事),借旁近与(给)之。

即(马上)书(写)诗四句,并自(自己)为(题写)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团结同族的人)为(作为)意(内容),传一(全)乡秀才观(看)之。

自(从)是(这)指物作诗,立(立刻)就(完成),其文理(文采和道理)皆有可观(值得一看)者。

XXX(对这件事感到奇怪),稍稍(渐渐地)宾客(用宾客的礼节款待)其父;或(有人)以(用)钱币乞(讨取)之(XXX的诗作)。

父利(以…为利)其然也,日(每天)扳(强要)XXX谒(到处拜访)于(到)邑人(乡人),不使(让)学。

XXX(他说)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在)舅家见(看见)之,十二三矣。

令(让)作诗,不能称(相称)前时之闻(传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XXX的情况)。

曰:“泯然(消失的样子)众人(普通人)矣!”中心机想:课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XXX,宋代政治家、文学家。

文章记叙了XXX从五岁到二十岁间才干变革的三个阶段,以不和的事例来证明后天教育的重要性,提示人们要重视后天教育,勤奋勉力地进修。

XXX从幼年时天资过人到长大后“泯然众人的变革进程,”点明他才干阑珊的原因是“不使学”。

译文金溪县平民XXX,世代从事XXX为业。

XXX到五岁时,未曾认识笔、墨、纸、砚,(有一天)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

父亲对此感触惊讶,从邻近人家借来给他,(XXX)马上写了四句诗,并且在诗后署上本人的名字。

这首诗以奉养怙恃、连合同宗族的人作为内容,(他父亲把诗)传给全乡的学识优秀的士人观赏。

今后,(有人)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诗的文彩和道理都有值观赏的中央。

同县的人对XXX感触非常惊讶,渐渐用宾客的礼节来招待他的父亲,有的人(还)花钱讨取XXX的诗作。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重点句子翻译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重点句子翻译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重点句子翻译
1. 静夜思 -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翻译:在床前,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好像地上铺满了霜。

抬头望着明亮的月亮,低头思念着故乡。

2. 登鹳雀楼 -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翻译:白天随着山脉的尽头,黄河流入大海。

如果想要看到更远的风景,再上一层楼。

3. 春晓 - 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翻译:春天睡懒觉时不知不觉天亮了,到处都能听到鸟儿的歌唱。

经过一夜的风雨声,掉落了多少花朵。

4. 静夜思 - 唐代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翻译:在床前,明亮的月光照耀着,疑似地上铺满了霜。

抬头仰望明亮的月亮,低头思念故乡。

5. 登鹳雀楼 - 唐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翻译:白天跟着山脉尽头,黄河流入大海。

如果想要看遍千里风景,就要再升上一层楼。

6. 春晓 - 唐代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 翻译:春天的晨曦中迷迷糊糊地还在睡梦中,到处都能听到鸟儿的歌唱。

经过一夜的风雨,知道多少花朵已经凋零。

七年级语文上册20篇古诗文及译文(超全)

七年级语文上册20篇古诗文及译文(超全)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古诗文001 观沧海东汉·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002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译文】树上杨花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叫,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上要经过五溪。

让我把为你而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你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003 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文】弯曲的小路伸展到青山外,小船在碧绿的江水前行走。

潮水涨满,两岸之间水面宽阔,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海上的太阳在残夜里升起,江上的新春在旧年未尽时已至。

寄出去的家信不知该怎样寄回家乡,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004 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

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我前行。

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极度忧伤的旅人还漂泊在天涯。

005《世说新语》两则《咏雪》【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完整)七年级上册语文十五首古诗翻译

(完整)七年级上册语文十五首古诗翻译

七年级上册语文十五首古诗翻译一、《观沧海》译文: 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碣石山高高耸立在海边。

碣石山上树木丛生,各种草长得很繁茂。

秋风飒飒,海上涌起巨大的波涛。

日月的运行,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出发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象是从这浩淼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二、《次北固山下》译文: 旅客要走的道路呀,正从青青北固山向远方伸展。

江上碧波荡漾,我正好乘船向前。

潮水上涨,与岸齐平,江面变得开阔无边。

和风吹拂,风向不偏,一叶白帆好像悬挂在高远江天。

红日从东海上诞生了,冲破残夜,驱尽大地的黑暗。

大江弥漫着温煦的气息,春天提早进入了旧年。

我多么思念亲爱的故乡,书信早已写好,如何寄回家园?掠过晴空的北归鸿雁啊,拜托你们,把信捎到洛阳那边。

三、《钱塘湖春行》译文: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成一片。

几处早出的黄莺争着飞向向阳的树木,谁家新来的燕子衔着春泥在筑巢。

繁多而多彩缤纷的春花渐渐要迷住人的眼睛,浅浅的春草刚刚能够遮没马蹄。

我最喜爱西湖东边的美景,游览不够,尤其是绿色杨柳荫下的白沙堤。

四、《西江月》译文: 明亮的月光惊起了枝头的喜鹊,清爽的夜风吹来了蝉儿的鸣叫。

稻花飘香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听得阵阵田蛙歌唱。

稀疏的星星刚还远挂天边,转眼滴滴细雨酒落山前。

过去的小客店还在村庙的树林旁,道路转过溪水的源头,它(指茅店)便忽然出现在眼前。

五、《天净沙•秋思》译文: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在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一匹疲惫的瘦马驮着我蹒跚前行。

夕阳向西缓缓落下,悲伤断肠的人还漂泊在天涯。

六、《龟虽寿》神龟的寿命虽然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了的时候。

螣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伏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一日驰骋千里。

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七年级语文必背古诗词文言文翻译

七年级语文必背古诗词文言文翻译

七年级语文必背古诗词文言文翻译《观刈麦》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翻译:农家很少有闲暇的月份,五月里人们更是加倍忙碌。

夜晚南风吹起,小麦覆盖着田埂变得金黄。

妇女和婆婆背着竹篮装着食物,孩子们提着水壶。

他们一起去田里送饭,壮年男子在南面的山冈上。

脚上蒸腾着暑气,背上晒着炎炎烈日。

筋疲力尽却不知炎热,只因为珍惜这夏日的漫长时光。

《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翻译:好雨似乎懂得选择时机,在春天到来时才降临。

它随着风悄悄地进入夜晚,滋润万物而没有声音。

乡村的小路上云层都是黑色的,江上的船只中只有灯火明亮。

清晨看向那湿润的红色地方,花朵沉重地压在锦官城。

《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翻译:太阳靠着山边落下,黄河流入大海。

想要看到更远的地方,需要再登上一层楼。

《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翻译:床前洒满了明亮的月光,让人怀疑是不是地上的霜。

抬头仰望明亮的月亮,低头时思念着远方的家乡。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翻译:泰山的壮观如何?齐鲁大地的青翠还未消失。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将阴阳分割了昏暗与黎明。

胸中涌动着层层云彩,眼睛紧盯着归巢的鸟儿。

定要登上那最高的顶峰,俯瞰所有山峦的渺小。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翻译:千山之中鸟儿飞得无影无踪,万条小路上人的踪迹消失。

孤舟上一个穿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翁,独自在寒冷的江上钓鱼。

《赤壁》苏轼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翻译:折断的戟沉在沙里,铁质还未被腐蚀,自己磨洗后辨认出是前朝的兵器。

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译文

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译文

七年级上册古代诗歌四首译文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古代诗歌四首包含了曹操的《观沧海》、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王湾的 《次北固山下》和马致远的 《天净沙·秋思》,其原文与译文如下:《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东行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观赏苍茫的大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

周围树木葱茏,各种草植生长茂盛。

萧瑟的风声传来,草木动摇,海中翻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升起降落,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天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好像是从大海的怀抱里涌现出来的。

太值得庆幸了!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译文:在柳絮落完,子规啼鸣之时,我听说您被贬为龙标尉,要经过五溪。

我把我忧愁的心思寄托给明月,希望能随着你一直到夜郎以西。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译文:郁郁葱葱的山外是旅客的道路,船航行在绿水之间。

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帆顺着风端直高挂。

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我的家书应该送到什么地方呢?北去的归雁啊,请给我捎回洛阳那边!《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

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

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

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

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的译文及注释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的译文及注释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的译文及注释古诗词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它们以简洁、凝练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意境和情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情感。

在七年级语文上册中,我们学习了一些脍炙人口的古诗词,下面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些古诗词的译文及注释。

1. 《静夜思》-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在寂静的夜晚,床前明亮的月光,像是覆盖在地面上的霜。

抬头望着明亮的月亮,低头思念着故乡。

注释:这首诗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为脍炙人口的古诗之一,也是李白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诗中表达了作者在夜晚时思念故乡的情感,诗意简洁、深入人心。

2. 《登鹳雀楼》-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白天以山为尽头,黄河水流入大海。

如果想要看尽千里山河美景,就需要再登上一层楼。

注释:这首诗描写了壮丽的自然景观和人们追求进取的精神。

作者通过描绘山河之美,激励人们不断向前,不断超越。

3. 《古风》- 陆游山寺钟鸣昼已昏,渔舟唱晚风。

千峰万壑路无穷,退思无处绪萦红。

译文:山寺的钟声在白天已经鸣响,渔船在晚风中唱歌。

千峰万壑的路途无穷无尽,回首思考无处萦绕着红绸。

注释:这首诗构思新颖,以山寺钟声和渔船唱晚风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在长山峻岭中的宁静与破碎、自由与束缚的矛盾情绪。

4. 《敕勒歌》- 乐府诗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译文:敕勒川,阴山下,天空像是高大的篷房,笼罩着四野。

天空苍苍,草原无边,风吹草低能看见牛羊。

注释:这是一首古老的边塞民歌,通过诗人对草原天地的描绘,表达了游牧民族的豪情壮志和对自然的敬畏。

5. 《夜泊牛渚怀古》- 杨万里牛渚西江夜,青天无片云。

登舟望秋月,逐水思悠悠。

译文:在牛渚西江的夜晚,青天中没有一片云。

登上船只,望着秋天的明月,随着水流思绪悠长。

注释:这首诗是一首忧国忧民的诗,表达了诗人对国家深深的痛心和对时局的思考。

以上是七年级语文上册一些古诗词的译文及注释。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词的译文及注释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词的译文及注释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代诗词的译文及注释译文和注释
1.《静夜思》 -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
在床前,月亮明亮如白昼,我以为地面上布满了霜。

我抬头望着明亮的月亮,低头又开始思念故乡。

注释:
床前:床的前面,指躺在床上的人的视野。

疑是:怀疑是。

表达诗人对月光的误解和想象。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表达诗人远离家乡思乡之情。

2.《登鹳雀楼》 -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
白天依山尽,黄河流入大海。

如果想要看遍千里远景,就要再往上爬一层楼。

注释:
白日依山尽:指白天的太阳落山了,天色接近黑暗。

黄河入海流:指黄河向东流入大海。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人们探索渴望无限的远景,不断追求进步的精神。

3.《登飞来峰》 - 杜甫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译文:
飞来峰山上有很多高塔,听说鸡鸣了才能看到太阳升起。

不怕浮云遮挡视线,因为身处最高层。

注释:
飞来山上千寻塔:飞来山是指位于四川的一座高山,山上遍布寺庙和塔。

自缘身在最高层:表达杜甫无惧困境,自信心境高尚。

结束语
以上是七年级语文上册的古代诗词的译文和注释,希望对学生们对古代诗词的理解有所帮助。

请在以上方框中查看回答。

上海语文七年级上文言文全解

上海语文七年级上文言文全解

伤仲永原文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pān)仲永环谒(yè)于邑(yì)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mǐn)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

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译文金溪县的平民方仲永,家里世代从事农业生产。

仲永长到五岁时,不曾认识写字的工具(笔、墨、纸、砚),(有一天)他忽然哭着要这些写字的工具。

父亲对此感到诧异,从邻居家借来给他。

(仲永)他当即写了四句诗,并且亲自在诗后写上了他自己的名字。

这首诗把奉养父母、团结同族人作为诗的内容,父亲把这首诗传给全乡学识优秀的士人观赏。

从这时开始,有人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刻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欣赏的地方。

同乡的人对此感到惊奇,渐渐地用对宾客的礼节款待他的父亲;有的人用钱财讨取仲永的诗作。

仲永的父亲认为这样是有利可图的,(于是)每天强拉着仲永到处拜访同乡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说这件事很久了。

明道年间,我跟随父亲回家,在舅舅家里见到了他,他十二三岁了。

我让(他)作诗,他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传闻相符。

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到舅舅家,问起他,(舅舅)回答说:“他的才能已经消失,成为普通人了。

”王安石说:“仲永的通达聪慧是天赋予的。

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

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像他那样天资聪颖,如此有才智的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词解1.伤:为……感到哀伤,意动用法。

沪教版语文七年级第一学期上半学期古诗文注解

沪教版语文七年级第一学期上半学期古诗文注解

四伤仲永1 节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王安石(1021-1086)。

字介甫,号半山。

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

2.金溪,江西省金溪县。

3 世隶耕:世代从事农业生产。

隶:属于。

4书具:写字的工具,指笔墨纸砚。

5.父异焉:父亲对此感到诧异。

6.借旁近:就近借来。

7.书:写。

8.自为其名:自己在诗后署上了名字。

9.以……为益:以……作为诗的内容。

养父母,奉养父母。

收族,意思是使同族人按照辈分,亲疏的宗法关系和谐的相处。

10.秀才:这里指一般学识优秀的士人。

11指物作诗:指定物品(让他)作诗。

12.立就:立刻完成。

13邑人:同乡的人。

14.宾客其父:用宾客的礼节款待他的父亲。

15乞人:指讨取仲永的诗作。

16利其然:认为这样是有利的。

17日pan,指拉扯,这里有强要的意思。

环谒,到处拜访。

18先人:指作者死去的父亲。

19称:符合,相当。

20.前时之闻:以前的传闻。

21泯然众人矣:指仲永的特异之处消失净尽已成为普通的人。

泯然消失的样子。

五、周处1.周处:字子隐,晋朝义兴(今江苏宜兴)人。

《世说新语》为刘义庆编撰。

刘义庆,南北朝人,文学家。

2.凶强:凶暴强悍。

3.侠气:任性使气,这里有“好争斗”的意思。

4为乡里所患:意谓被同乡人认为是祸害。

5.蛟:古代传说中能激发洪水的像龙的动物,或说是指鼍、鳄之类的动物。

6.并:一起,指蛟与虎两者。

7.暴犯:侵害。

8三横:三害。

横,祸害。

9尤剧:更厉害。

10说shui:劝说。

11冀:希望。

12没:沉没。

13与之俱:指同蛟一起浮沉。

14更相庆。

互相庆祝。

15二陆:指陆机、陆云。

下文“平原”指陆机,因机曾任平原内史;“清河”指陆云,因云曾任清河内史。

16朝闻夕死:语出《论语里仁》。

“朝闻道,夕死可议。

”意思是早晨听闻了圣贤之道,即使晚上死了也不算虚度此生了。

17彰:显露。

18忠臣:周处后来发愤攻读,官至御史中丞,为官正直。

氐(di我国古代民族)人齐万年起兵,处奉命出征,当时他老母亲犹在,但他坚持领兵出征,力战至矢尽弦绝而死,故称之为忠臣。

沪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古诗文整理

沪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古诗文整理

七年级上古词文整理1、伤仲永[宋]王安石选自《临川先生文集》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yì]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pān]仲永环谒[yè]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

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

曰:“泯[mǐn]然众人矣”。

【词释】①伤:哀伤,叹息。

金溪:地名,现在江西金溪。

民:平民百姓。

世:世代。

隶:属于。

②耕:耕田。

生:生长到。

年:岁。

未:不;没有。

尝:曾经。

识:认识。

③书具:书写的工具(笔、墨、纸、砚等)。

忽:忽然。

啼:出声地哭。

求:要。

④异:对……感到诧异(意动用法)。

焉:他,代指仲永。

借旁近:就近借来。

旁近,附近,这里指邻居。

⑤与:给。

即:立即,立刻。

书:书写,写。

并:并且。

自:自己。

为:题写。

名:名字。

⑥其:这。

以:把。

养:奉养,赡养。

收族:团结宗族。

收:聚,团结。

为:当做,作为。

⑦意:主旨(中心,或文章大意)。

传:传送。

一:全。

观:观看。

自:从。

是:此。

⑧指:指定。

作:写作。

立:立刻。

就:完成。

其:代词,代指这首诗。

文:文采。

⑨理:道理。

皆:都。

可:值得。

观:观赏。

者:……的地方(方面)。

邑人:同(乡)县的人。

⑩奇:对……感到惊奇(奇怪)(意动用法)。

之:代指仲永的才华。

稍稍:渐渐。

11宾客:这里是以宾客之礼相待的意思,宾,本文的意思是状语(名词作动词)。

12其:他的,代仲永的。

或:有的人。

以:用。

乞:求取。

之:它,代仲永的诗。

13利其然:认为这样是有利可图的。

利,认为……有利可图。

其,这。

然,这样。

日:每天。

14扳:通“攀”,牵引,拉扯,这里有强要的意思。

环:四处,到处。

谒[yè]:拜访。

使:让。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及翻译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及翻译

七年级语文上册古诗及翻译摘要:一、前言二、古诗内容概述1.《登鹳雀楼》2.《春夜喜雨》3.《赋得古原草送别》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三、古诗翻译1.《登鹳雀楼》2.《春夜喜雨》3.《赋得古原草送别》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四、总结正文:一、前言七年级语文上册的古诗是学习古文学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古诗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古人的思想感情、审美情趣以及文化传统。

本篇文章将对七年级语文上册的四首古诗进行概述和翻译。

二、古诗内容概述1.《登鹳雀楼》这首诗描写了登上鹳雀楼所见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景象描绘,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等,展示了大自然的壮美。

2.《春夜喜雨》这首诗描绘了春夜里喜雨的心情,以及对丰收的期盼。

诗中运用了生动的雨夜描绘,如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等,展现了春雨的滋润之美。

3.《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诗以古原草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在离别时对友人深厚的友情。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景象描绘,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等,展示了生命的顽强和草木的荣枯。

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这首诗描绘了早春时节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

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早春景象描绘,如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等,展示了春天的生机。

三、古诗翻译1.《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3.《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燕草如碧丝,秦桑低绿枝。

当君怀归日,是妾断肠时。

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四、总结通过对七年级语文上册的四首古诗《登鹳雀楼》、《春夜喜雨》、《赋得古原草送别》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人的思想感情、审美情趣以及文化传统。

沪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古诗整理

沪教版七年级第一学期古诗整理

七上古诗汇总伤仲永1.文学常识:选自《临川先生文集》。

作者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宋朝政治家、思想家和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作品还有《王荆公书笺注》。

2.中心思想:强调了后天学习和教育对人才成长的重要作用。

3.实词解释:伤:哀伤,爱怜,此处指为…感到哀伤民:平民世:世代隶:属于,从事生:长到年:岁尝:曾经识:认识书具:写字工具啼:大声哭求:要异:对…感到诧异旁近:附近,此指邻居即:立刻书:写为:题写收:团结为意:以…作为诗的内容是:此就:完成文理:文采和道理可:值得观者:观赏邑人:同乡的人奇:对…感到惊奇稍稍:渐渐宾客:用宾客的礼节款待…或:有人乞:讨取利:认为…有利扳:拉扯,这里有强要的意思环谒:到处拜访使:让余:我从:跟随还:返回令:叫让复:又泯然:消失的样子周处1.文学常识:选自《世说新语》,编者为南北朝时期的刘义庆,文学家。

2.中心思想:一个人犯了错误并不可怕,只要下定决心,勇于改正错误,就能成为有用的人。

3.实词解释:少:年轻凶强:凶暴强悍侠气:任性使气,这里有好争斗的意思为:被患:认为是祸害又:另外并:一起皆:都暴犯:侵害谓:称作为:是横:祸害尤:更剧:厉害或说:有人劝说冀:希望唯:只余:剩下即:立即入:跳入或:有时候没:沉没俱:在一起谓:认为更:轮番相庆:相互庆祝竟:终于始:才知:知道为:被改意:悔改的心意具:全部以:把情:情况并:并且云:说欲:想要修:提升修养改:改正错误蹉跎:岁月流逝贵:以…为贵况:况且尚:还且:况且患:担心,害怕令:美好的彰:显露遂:于是励:勉励为:变成,成为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1.文学常识:选自《刘禹锡集》。

刘禹锡,字梦得,唐朝文学家、哲学家。

2.中心思想:不但表达了作者常年被贬偏远之地,政治失意的愤懑,而且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积极乐观的精神,更表达了诗人对仕宦沉浮,世事变迁的豁达胸襟。

3.实词解释:巴山楚水:指诗人被贬所到之处凄凉地:凄清荒凉的地方弃:弃用,贬谪,不重用置身:容身空吟:徒劳地吟诵闻笛赋:指晋人向秀所用的《思旧赋》翻似:倒好像烂柯人:指王质万木春:上万株树欣欣向荣歌:吟诵长精神:振作精神题破山寺后禅院1.文学常识:选自《全唐诗》,作者是唐朝的常建。

七上语文古诗意思归纳总结

七上语文古诗意思归纳总结

七上语文古诗意思归纳总结
以下是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古诗的意思归纳总结:
1. 《观沧海》
译文:向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2. 《次北固山下》
译文:旅途中暂时停宿,这里是停泊的意思。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北,三面临长江。

旅途上的人说路途遥远,路途正长。

顺风行船恰好把帆儿高悬。

潮水涨满时,两岸之间水面宽阔。

和风吹来,恰好把帆儿高悬。

红日初升,与海相映,显得格外明亮;旧年未完,春已归来,让人感到分外温暖。

归来的大雁正赶上落日的余晖。

隔着山寺和溪桥,传来一声声黄鹂的啼鸣。

3. 《天净沙·秋思》
译文:枯萎的枝蔓缠绕着枯黄的藤蔓,黄昏时归巢的乌鸦栖息在光秃秃的枝桠上。

荒凉的古道上空无一人,只有萧瑟的秋风呼啸而过,一匹瘦骨如柴的马疲惫不堪地驮着游子前行。

断肠人此时此刻的心情真是肝肠寸断,伤心至极,不知道哪里是归宿,也不知道哪里是家乡。

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有疑问,欢迎继续提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语文,七年级,上,古,诗文,整理,翻译,上海,上海版初一上半学期古诗集萃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一个头发蓬乱、面孔稚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

路人想问路,小儿向路人招招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垂纶:钓鱼。

纶:钓鱼用的丝线。

小松【唐】杜荀[xún]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松树小的时候长在很深很深的草中,埋没看不出来,到现在才发现已经比那些野草(蓬蒿)高出了许多。

那些人当时不识得可以高耸入云的树木,直到它高耸入云,人们才说它高。

杂诗(其二)【唐】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著花:著(zhu),开放;著花,开花。

你从故乡来, 该知道故乡的事. 请告诉我,你来时, 我窗前的梅树, 是否已经开花?描写的是诗人遇到了来自家乡的旧友,勾起了思念的情绪.向游人询问家中寒梅花是否开了.自己的一片思乡之情就这么含蓄地表达了出来.春夜洛城闻笛【唐】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是谁家的庭院,飞出幽隐的玉笛声?融入春风,飘满洛阳古城。

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乐曲,谁又能不生出怀恋故乡的深情?又呈吴郎【唐】杜甫堂前扑枣任西邻,无食无儿一妇人。

不为困穷宁有此?只缘恐惧转须亲。

即防远客虽多事,便插疏篱却甚真。

已诉征求贫到骨,正思戎马泪盈巾。

来堂前打枣我从不阻拦任随西邻,因为她是一个五食无儿的老妇人。

若不是由于穷困怎会做这样的事?正因她心存恐惧反更该与她相亲。

见你来就防着你虽然是多此一举,但你一来就插上篱笆却甚像是真。

她说官府征租逼税已经一贫如洗,想起时局兵荒马乱不禁涕泪满巾。

任:放任、不拘束。

宁:岂,怎么。

亲:亲善。

征求:指税赋征敛[liǎn]。

敛:收拢,聚集。

登岳阳楼【唐】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早早就闻知洞庭湖的盛名,今天终于登上了岳阳楼观看。

吴楚被大至分为东南两地,浩荡的水波吞吐昼夜不息。

亲朋好友个个都音信全无,我年老多病仿佛一叶孤舟。

北边的关山战火不曾停息,我扶窗远眺不禁涕泪交流。

坼:裂开、分开。

乾坤:此指日月。

凭轩:倚着楼窗。

涕泗:眼泪和鼻涕。

偏义复指,即眼泪。

放言五首【唐】白居易赠君一法决狐疑,不用钻龟与祝蓍。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

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赠给你一种解疑的办法,不用龟卜和拜蓍,试玉真假还得三天,辨别樟木还得七年以后。

周公害怕流言蜚语,王莽篡位之前毕恭毕敬。

假使这人当初就死去了,一生的真假又有谁知道呢?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在巴山楚水这些凄凉的地方,度过了二十三年沦落的光阴。

怀念故友徒然吟诵闻笛小赋,久谪归来感到已非旧时光景。

沉船的旁边正有千艘船驶过,病树的前头却也是万木争春。

今天听了你为我吟诵的诗篇,暂且借这一杯美酒振奋精神。

翻似:倒好像。

长精神:振作精神。

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大清早我走进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着山上树林。

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

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净心。

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竹径:一作“曲径”。

万籁:凡是能发出声响的孔都叫籁。

此指自然界一切声音。

无题【唐】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也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完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方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乌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

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对方的住处从这里去没有多远,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即。

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来往传递消息。

丝:同“思”音。

殷勤:轻易恳切深厚。

月夜忆舍弟【唐】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戍楼上响起禁止通行的鼓声,秋季的边境传来孤雁的哀鸣。

今天是白露节更怀念家里人,还是觉得家乡的月亮更明亮。

虽有兄弟但都离散各去一方,已经无法打听到他们的消息。

寄书信询问也不知送往何处,因为天下依旧战乱不能太平。

戍[shù]鼓:戍楼上的更鼓。

戍:驻防。

长:一直。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年年岁岁枯萎了又苍翠。

原野上的大火无法烧尽,春风一吹它又生机勃发。

芳草的馨香弥漫着古道,阳光照耀下碧绿连荒城。

又送游子远行踏上古道,满怀离请望着萋萋芳草。

离离:青草茂盛的样子。

远芳:草香远播。

晴翠:阳光下翠绿的野草。

王孙:本指贵族后代。

此指远方的友人。

萋萋:青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唐】柳宗元海畔尖山似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海边的尖山好像利剑锋芒,到秋天处处割断人的愁肠。

怎能让此身化作千千万万,撒落到每个峰顶眺望故乡!铓[máng]:刀剑等的尖端。

剑铓:剑锋。

若为:怎能。

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

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泊:停船靠岸。

烟渚:江中雾气缭绕的小沙洲。

渚[zhǔ]:水中小块陆地。

石壕吏【唐】杜甫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注释: 1、暮:在傍晚。

2、投:投宿。

3、吏:官吏,低级官员,这里指抓壮丁的差役。

4、夜:时间名词作状语,在夜里。

5、逾(yú):越过;翻过。

6、走:跑,这里指逃跑。

7、呼:诉说,叫喊。

8、一何:何其、多么。

9、怒:恼怒,凶猛,粗暴,这里指凶狠。

10、啼:哭啼。

11、苦:凄苦。

12、前致词:指老妇走上前去(对差役)说话。

前:上前,向前。

致:对……说。

13、戍(shù):防守,这里指服役。

17、附书至:捎信回来。

书,书信。

至,回来。

18、新:最近,刚刚。

19、存:活着,生存着。

20、且偷生:姑且活一天算一天。

且:姑且,暂且。

偷生:苟且活着。

21、长已矣:永远完了。

已:停止,这里引申为完结。

22、室中:家中。

23、更无人:再没有别的(男)人了。

更:再。

24、唯:只,仅。

25、乳下孙:正在吃奶的孙子。

26、未:还没有。

27、去:离开,这里指改嫁。

28、完裙:完整的衣服。

29、老妪(yù):老妇人。

30、衰:弱。

31、请从吏夜归:请让我和你晚上一起回去。

请:请求。

从:跟从,跟随。

32、应:响应。

34、急应河阳役:赶快到河阳去服役。

35、犹得:还能够。

得:能够。

36、备:准备。

37、晨炊:早饭。

38、夜久:夜深了。

39、绝:断绝;停止。

40、如:好像,仿佛。

41、闻:听。

42、泣幽咽:低微断续的哭声。

有泪无声为“泣”,哭声哽塞低沉为“咽”。

43、明:天亮之后。

44、登前途:踏上前行的路。

登:踏上。

前途:前行的路。

45、独:唯独、只有。

46、石壕:今河南三门峡市东南。

卖炭翁【唐】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chì],回车叱[chì]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xiāo]一丈绫[líng],系向牛头充炭直。

注释:(1)卖炭翁:这首诗选自《白氏长庆集》。

本篇是组诗《新乐府》中的第32首,题注云:“苦宫市也。

”宫市,指唐代皇宫里需要物品,就向市场上去拿,随便给点钱,实际上是公开掠夺。

唐德宗时用太监专管其事。

(2)伐:砍伐。

(3)薪:柴。

(4)南山:即终南山,秦岭山脉的主峰之一,在今陕西西安南五十里处。

(5)烟火色:被烟熏的脸色。

此处突出卖炭翁的辛劳。

(6)苍苍:苍白。

(7)得:得到。

(8)何所营:做什么用。

营,经营,这里指谋求。

(9)辗(niǎn):同“碾”,碾压。

(10)愿:希望。

(11)辙:车轮滚过地面辗出的痕迹。

(12)困:困倦,疲乏。

(13)市:集市。

(14)翩翩:轻快洒脱的情状。

这里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

(15)骑(jì):骑马的人。

16)黄衣使者白衫儿:黄衣使者,指皇宫内的太监。

白衫儿,指太监手下的爪牙。

(17)把:拿。

(18)敕(chì):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19)回:调转。

(20)叱:吆喝。

(21)千余斤:不是实指,形容多。

(22)驱将:赶着走。

(23)惜不得:舍不得。

得,能够。

惜,舍。

(24)半匹红绡一丈绫:唐代商务交易,绢帛等丝织品可以代货币使用。

当时钱贵绢贱,半匹纱和一丈绫,比一车炭的价值相差很远。

这是官方用贱价强夺民财。

(25)系:挂。

(26)直:通“值”,价格,价值。

伤仲永 [宋]王安石选自《临川先生文集》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邑[yì]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父利其然也,日扳[pān]仲永环谒[yè]于邑人,不使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