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合集下载

会议电视会场系统工程设计要点及国标简介

会议电视会场系统工程设计要点及国标简介

(一)、会议电视系统现状
HD720P、1080P高清图像格式正在成为视频会议系统的主流。 随着高清电视的发展,目前的平板显示设备(等离子电视,液晶
电视)已替代普通的电视机;而采用传统的视频会议设备,镜头采集的 是普通4:3的视频信号,输出也是4:3的视频信号,显示到平板显示 设备上就会产生变形,拉伸等畸变,视觉上很不舒服。虽然4CIF的图 像在分辨率上有所提高,但是没有本质的变化。而高清的图像(标准 1280x720P、1920x1080P)至少可以提供20CIF的解像度,可以满 足各种高标准视频会议要求。
4.5控制室监示系统
自适应模拟、标清、高清视频信号; 可实现多路画面监视; 监控系统中还可叠加数字时钟、场名; 任何一个通道画面可以放大到全屏,同时可监听 此通道声音; 在每个显示画面旁侧都具有一个代表音频增益的 显示条,可以即时观察到输入音频的增益大小 在画面或声音产生音频丢失、静帧、黑场、音量 过高/过低异常的情况下进行监测,实现语音报警 功能
模拟音频信号接口、数字音频信号接口AES/EBU、 S/PDIF
(三)、高清会议电视系统的技术要求
➢ MCU必须支持真正的高清(至少720p) ➢ 终端都是高清标清兼容设备 ➢ 配置16:9高清(最低 720p)的摄像机 ➢ 高清视频显示器(液晶、等离子或投影机)必须支持
最低为720p的水平分辨率 ➢ 显示器应该配有支持高清信号的接口,例如DVI数字
垂直照度 (lx)
参考平面 及其高度
水平照度 (lx)
参考平面 及其高度
主席台座席区 ≥400 1.4m 垂直面 ≥600 0.75m水平面
听众摄像区
≥300 1.4m 垂直面 ≥500 0.75m水平面
3. 4、会场环境要求

会议电视系统工程验收规范(YD5033)

会议电视系统工程验收规范(YD5033)

会议电视系统工程验收规范(YD5033) YD5033-97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会议电视系统工程验收规范1总则YD5033-971.0.1本规范是会议电视系统设备安装工程随工检验、初步验收和竣工验收的技术依据。

适用于新建的设置专用会议室的会议电视系统建设工程,扩建和改建工程参照执行。

本规范主要是根据TZ—20—95《64~1920kbit/s会议电视网路技术体制》和YD5032—97《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结合工程实践编写的。

1.0.2凡本规范未列入的安装工程标准、各类设备、器材的规格、指标要求,应按照YD5032—97《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相应的施工验收技术规范,以及施工图设计等办理。

1.0.3本规范未包括的特殊项目及其指标要求,可由建设单位与设计、施工单位共同协商,拟定临时技术规范要求,在指定工程中试用,并报部备案。

1.0.4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严格操作规程,确保工程质量,建设或监理单位应遵照本规范的各项规定,及时组织随工检验,检查施工工艺和技术指标检测,做好记录和签证。

1.0.5工程完工验收工作应执行部颁《邮电通信建设工程完工验收办法》的规定,检验项目及内容应按本标准管理。

凡不符合本标准检验项目及内容要求的应查明缘故原由,分清义务。

因为施工不良造成的不合格项目,应由施工单位负责修复,直至合格为止。

2术语和符号CODECMCUXXXMultipoint Control Unit编码解码器多点控制设备3检验项目及内容3.1建筑和环境3.1.1集会电视所需的各种用房,除应按YD5032—97《集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标准》执行外,其他房屋设计规定还应按YD5003—94《电信专用房屋设计标准》执行。

3.1.2集会电视的建筑要求应符合表3.1.2的规定。

表3.1.2建筑要求表序号房间名称室内最低净高m)3.5注楼、地面等效均布活荷载(N/m2)3000水泥地加防静电地毯地面类型室内墙面处理室内顶窗地面棚处理积比门外窗1会议室结合吸音材料选用和布置水泥石灰砂浆粉,表面涂白色或浅色油漆同上双扇外开门,宽度同左不小于1.5m,满足满足隔音要求隔音要求同左同上单扇外开门,宽度不小于1m同上良好防尘良好防尘23控制室传输室3.03.060006000防静电地板同上3.1.3会议电视的电源应符合下列要求:a)交流电源应按一级负荷供电,电压波动范围和不间断电源应符合用电设备要求。

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YD 5032)

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YD 5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 5032-97 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1 总则1.0.1 为了适应经济建设高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社会需求,提供异地会议电视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特制定本设计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的设置专用会议室的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改、扩建工程可参照执行。

专用会议电视用户进入会议电视网时,应遵守本设计规范的各项规定。

1.0.3 会议电视系统工程应纳入通信工程建设规划之中,所需的传输信道应与数字网的建设紧密配合、同步实施,以满足社会对会议电视的需求。

1.0.4 工程设计必须保证会议电视系统的质量和安全,考虑施工和维护方便,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0.5 工程设计必须选用符合有关技术标准的定型产品。

未经产品质量鉴定合格的设备及主要器材,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1.0.6 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的相关规定。

2 术语和符号术语和符号英文名中文名或解释ADPCM Adaptive Differential 自适应差分脉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APL Applicability 适用范围AXR ……AXR(型接口)bar ……巴,非法定计量单位,1bar=105pa,1pa=10μbarBAS Bit rate Assignment Signal 比特率分配信号BB or BS Black Burst或Black Sync 黑色同步信号BERav Bit Error Rate 平均误比特率BNC ……BNC(型同轴电缆接口)B-ISDN Broadband-ISDN 宽带ISDNCCD Charge Coupled Device 电荷耦合摄像管CHINADDN China Digital Data Network 中国数字数据网CHINAPAC China Packet Data Network 中国分组数据网C&I Control and Indication 控制和指示(信号)CIF(或FCIF) (Full)Common Intermediate Format (全)公共中间格式CMMS Central Multipoint Management System 中央多点管理系统CMU Central Management Unit 中央管理设备CODEC Coder Decoder 编码解码器CTX Cosine Transfer expand 扩展的余弦变换(压缩方式),为美国CLI公司的专利CTX plus Cosine Transfer expand plus 增强的CTX(压缩方式),为美国的CLI公司的专利dBm ……取1mW作为基准值,以分贝表示的绝对功率电平dB/oct dB/octave 每倍频程dB值dBr ……相对于所选定的传输参考点,以分贝表示的相对压电平dBs ……表示声音信号的dB值dBs/W/m ……每米每瓦的dB值(用于扬声器的灵敏度) dBu ……取0.775V有效值作为基准值,以分贝表示的绝对电压电平dBv ……取1V作为基准值,以分贝表示的绝对电压电平DCT Discrete Cosine Transfer 离散余弦变换(编码)DG Differential Gain 微分增益DP Differential Phase 微分相位DSK DownStream Keyer 下游键控器DSP Display 显示EFS Errored Free Second 无误码秒FAS Frame Alignment Signal 帧定位信号FD Frame Difference 帧差FL focusing Lumen 聚焦流明HACC HACC (混合透镜)HPF High Pass Filter 高通滤波器IFB InterFace Board 接口板ISDN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综合业务数字网LD-CLEP Low Delay-Code Linear Encourage 低时延码本线性激励预处理(编码)Pretreatmentlm 流明(光通量单位)LPF Low Pass Filter 低通滤波器Lp/mm Line pair/mm 每毫米线对数lx 照度单位,1lx=1lm/m2MC Motion Compensation 运动补偿MCU Multipoint Control Unit 多点控制设备NMC Network Management Central 网路管理中心pa ……帕斯卡,简称帕,用以表示压力或压强的单位PCM Pulse Code Modulation 脉冲编码调制PGM Program 节目Phone ……Phone(型接口)PST Preset 预置QCIF Quarter Common Intermediate Format 1/4公共中间格式RGB Red Green Blue 红绿蓝(三基色)SPL Sound Pressure Level 声压级VBS Video & Blanking Signal 复合消隐图像信号VLC Variable Length Coding 可变字长编码V p-p V peak-peak峰-峰电压值VS Video Signal 视频信号XLR ……XLR(型接口)Y/C Luminance/Chrominance 亮度/色度(Contrast对比度)Y/R-Y/B-Y Yellow/Red-Yellow/Blue-Yellow 黄/红—黄/蓝—黄(彩条信号)亮度分量/色差分量3 会议电视系统的组成3.0.1 会议电视主要宜由摄像机、话筒、编辑导演设备、调音台、会议电视终端设备、多点控制设备、图像显示设备、会场扩声设备等组成。

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1.引言2.应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各类会议电视系统安装工程,包括室内和室外的会议场所、大型会议中心等。

同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和补充。

3.设计原则3.1安全性原则3.2可靠性原则3.3灵活性原则4.系统设计要求4.1视频控制中心的设计4.1.1视频控制中心应位于安全的地方,并配备相应的空调设备,确保设备正常工作的环境条件。

4.1.2视频控制室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规划,配备足够的工作空间和合适的照明设备。

4.1.3视频控制中心应具备数据存储和备份能力,并能够满足数据的长期保存和查询需求。

4.2会场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4.2.1会场视频监控系统应能够覆盖整个会场范围,并具备合适的摄像头布局,确保全方位的监控能力。

以便于后续的审阅和分析。

4.2.3会场视频监控系统应具备智能识别和分析功能,能够对异常情况进行及时报警和处理。

5.设备选型与安装5.1设备选型根据具体的需求和系统设计要求,选择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规定的设备,确保设备的质量和性能满足要求。

5.2设备安装设备安装应遵循相关安装规范和标准,保证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设备布线应符合安全要求,避免电源线和信号线之间的干扰。

6.工程验收与维护6.1工程验收工程验收应根据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进行,确保安装工程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

6.2维护保养7.样例条文说明7.1视频控制中心应位于建筑物安全的区域,应具备防火、防雷等功能,以确保视频控制系统的正常工作。

7.2视频控制中心应根据人员数量和工作需求进行合理布局,配备空调、照明等设备,提供适宜的工作环境。

频监控图像的色彩还原度应达到相关标准的要求。

7.4会场视频监控系统应具备智能识别和分析功能,能够对人脸、车牌等信息进行识别和分析,提供更多的应用场景。

以上是关于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的内容说明,该规范旨在确保会议电视系统在设计和安装过程中符合安全、可靠、高效的要求。

根据实际情况和需求,工程设计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补充。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第一章总则第1.0.1条为使工业电视系统的工程设计更好地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和确保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企业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的一般有线传输电视信号的闭路电视系统。

对于扩建和改建工程,应从实际出发,注意充分利用原有设施。

第1.0.3条工业电视系统的设置范围,宜遵守下列规定:一、生产过程中,凡属条件恶劣(高温、高粉尘、高噪声、强放射性辐射等),操作人员不易直接观察到而为了保证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确保设备和人身安全又必须边观察边操作的生产部位,应设生产过程监视电视系统;二、根据生产管理需要,可设置企业(车间)生产调度监视电视系统;三、生产过程需要远距离传送化学成份分析结果或其他数据图表时,可设置图象信息传递电视系统;四、根据生产工艺实际需要,应设置特殊场合的工业电视系统。

第1.0.4条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工业企业通信设计规范》、《工业企业通信接地设计规范》、《爆炸和火灾危险场所电力装置设计规范》等有关规定。

第二章系统设计第2.0.1条工业电视系统的设计应符合生产工艺操作及管理的需要,并满足运行可靠、操作简单、维修方便和适应工程环境条件等要求。

第2.0.2条工业电视系统信号制式宜符合下列规定:一、黑白工业电视信号可采用D制式,扫描方式可为随机隔行或2∶1隔行扫描;二、彩色工业电视信号可采用PAL-D制式。

第2.0.3条工业电视宜采用黑白电视系统;在对监视目标有彩色要求时,可采用彩色电视系统。

第2.0.4条工业电视系统的图象质量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一、图象信息传递用的黑白工业电视系统水平清晰度,不应低于450电视行;二、一般生产过程监视用的黑白工业电视系统水平清晰度,不应低于350电视行;三、环境条件恶劣情况下使用的黑白工业电视系统水平清晰度,不应低于300电视行;四、彩色工业电视水平清晰度,不应低于250电视行。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820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会议电视会场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的公告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820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会议电视会场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的公告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820号――关于发布国家标准《会议电视会场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的公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公布日期】2010.11.03
•【文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第820号
•【施行日期】2011.10.01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标准定额
正文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公告
(第820号)
现批准《会议电视会场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635-2010,自2011年10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3.1.8、3.4.3(6、7、8)、3.4.4(5、6)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我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二○一○年十一月三日。

会议电视系统工程方案设计

会议电视系统工程方案设计

会议电视系统工程方案设计一、设计目标及任务会议电视系统是为了实现大型会议过程的实时视频传输和管理,确保会议内容向所有参与者全面展示,为会议的成功举行提供技术支持。

本方案的设计目标是建立一个功能齐全、可靠稳定、操作简便的会议电视系统。

主要任务包括:完成系统框架搭建、设备选型、软硬件的集成配置、网络连接情况、故障处理和调试、系统的改进与维护等。

二、系统架构设计1. 系统整体架构会议电视系统整体架构主要包括四个部分:视频采集、传输控制、数据分发、显示终端。

其中,视频采集通过摄像机拍摄会议现场画面,传输控制通过设备将视频信号进行编码、压缩、解码和解压,数据分发通过网络将处理好的视频信号传输到各个显示终端,显示终端则为观众提供会议现场的视频画面。

2. 硬件部分硬件设备包括高清摄像头、视频编码设备、网络交换机、服务器等组成。

3. 软件部分软件部分包括视频编码软件、网络传输软件、显示终端控制软件等。

三、设备选型及配置1. 视频采集选择高清晰度、高稳定性的摄像机,保证拍摄到的画面质量清晰,且能适应不同光线环境。

2. 传输控制选用专业的视频编码设备,能对视频信号进行精确的编码和压缩,确保视频传输的稳定性和流畅性。

3. 数据分发选择可靠的网络交换机和服务器,确保数据传输畅通、快速,维护成本低。

4. 显示终端选择高清晰度的显示屏,能够清晰显示高质量的视频画面,以及稳定的显示终端控制软件。

四、网络连接情况1. 内部网络会议电视系统的内部网络连接主要包括视频采集点、传输控制设备、数据分发器和显示终端等设备之间的连接,保证视频信号的快速传输和稳定性。

2. 外部网络会议电视系统的外部网络连接主要是将处理好的视频信号传输到外部网络,包括互联网、有线电视等,确保外部观众也可以观看到会议现场的视频画面。

五、故障处理与调试1. 故障处理针对会议电视系统运行中出现的各种故障,包括硬件故障和软件故障,制定相应的应急处理方案,确保故障能够及时解决。

会议电视系统通用技术规范

会议电视系统通用技术规范

会议电视系统采购标准技术规范使用说明1、本物资采购标准技术规范分为标准技术规范通用部分和标准技术规范专用部分。

2、项目单位根据需求选择所需设备的技术规范。

技术规范通用部分条款、专用部分标准技术参数表和使用条件表固化的参数原则上不能更改。

3、项目单位应按实际要求填写“项目需求部分”。

如确实需要改动以下部分,项目单位应填写专用部分“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并加盖该网、省公司物资部(招投标管理中心)公章,与辅助说明文件随招标计划一起提交至招标文件审查会:①改动通用部分条款及专用部分固化的参数;②项目单位要求值超出标准技术参数值范围;经招标文件审查会同意后,对专用部分的修改形成“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放入专用部分表格中,随招标文件同时发出并视为有效,否则将视为无差异。

4、投标人逐项响应技术规范专用部分中“1标准技术参数表”、“2项目需求部分”和“3投标人响应部分”三部分相应内容。

填写投标人响应部分,应严格按招标文件技术规范专用部分的“招标方要求值”一栏填写相应的投标人响应部分的表格。

投标人还应对项目需求部分的“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中给出的参数进行响应。

“项目单位技术差异表”与“标准技术参数表”中参数不同时,以差异表给出的参数为准。

投标人填写技术参数和性能要求响应表时,如有偏差除填写“投标人技术偏差表”外,必要时应提供证明参数优于招标方要求的相关试验报告。

5、对扩建工程,如有需要,项目单位应在专用部分提出与原工程相适应的一次、二次、土建及系统的接口要求。

6、本技术规范的设备范围只限会议电视系统中系统部分设备及必须的、专用的外围配套设备,会场拾音及扩声设备、中央控制设备、视频显示设备等参见行政办公物资采购标准及相应规范。

7、技术规范范本的页面、标题等均为统一格式,不得随意更改。

目录1 总则 (1)1.1 一般规定 (1)1.2 标准和规范 (2)1.3 投标人必须提交的技术参数和信息 (3)1.4 安装、调试、试运行和验收............................... 错误!未定义书签。

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YD

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YD

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YD一、系统架构设计1.根据会议厅的大小、形状和使用需求,确定会议电视系统的布局和分区。

2.设计合理的设备放置位置,确保设备之间的互相配合和易于运维。

3.选择符合要求的电视墙、投影设备、摄像头、音频设备等各种设备,并进行合理搭配和配置。

二、信号传输设计1.选择高质量的信号传输介质,如HDMI线缆、光纤等,确保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和传输质量。

2.设计合理的信号传输路线,避免干扰和信号衰减的问题,保证信号的稳定传输。

3.设置适当的信号接口和插座,方便设备之间的连接。

三、显示设备设计1.根据会议厅的大小和观众席的位置,确定适当的显示设备数量和安装位置。

2.选择高分辨率、高亮度的显示设备,并进行合理的排布,确保观众能够清晰地看到屏幕内容。

3.调整显示设备的亮度、对比度和色彩等参数,保证图像的质量和逼真度。

四、音频设备设计1.根据会议厅的大小和使用需求,选择适当数量和类型的音频设备,如话筒、扬声器等。

2.设计合理的音频放置位置,确保声音的均匀分布和良好的听觉效果。

3.配置适当的音频调试设备,进行音频的调试和音质的优化。

五、控制设备设计1.选择合适的控制设备,如中央控制器、控制面板等,方便对整个会议电视系统进行集中控制。

2.设计合理的控制设备放置位置,确保操作人员能够方便地操作和控制系统。

3.配置适当的控制软件,提供简洁易用的界面和功能,方便操作和管理。

六、安全与维护设计1.确保系统的电气安全和防火安全,合理设置电源和防火设施。

2.配置适当的监控设备,对会议电视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和故障检测。

3.制定科学的维护计划,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延长使用寿命和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

以上是对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的一些要点的介绍,通过遵循这些规范,可以确保会议电视系统的质量和效果,提升会议的举办质量和用户体验。

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YD 5032)

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YD 5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 5032-97 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1 总则1.0.1 为了适应经济建设高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社会需求,提供异地会议电视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特制定本设计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的设置专用会议室的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改、扩建工程可参照执行。

专用会议电视用户进入会议电视网时,应遵守本设计规范的各项规定。

1.0.3 会议电视系统工程应纳入通信工程建设规划之中,所需的传输信道应与数字网的建设紧密配合、同步实施,以满足社会对会议电视的需求。

1.0.4 工程设计必须保证会议电视系统的质量和安全,考虑施工和维护方便,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0.5 工程设计必须选用符合有关技术标准的定型产品。

未经产品质量鉴定合格的设备及主要器材,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1.0.6 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的相关规定。

2 术语和符号术语和符号英文名中文名或解释ADPCM Adaptive Differential 自适应差分脉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APL Applicability 适用范围AXR ……AXR(型接口)bar ……巴,非法定计量单位,1bar=105pa,1pa=10μbarBAS Bit rate Assignment Signal 比特率分配信号BB or BS Black Burst或Black Sync 黑色同步信号BERav Bit Error Rate 平均误比特率BNC ……BNC(型同轴电缆接口)B-ISDN Broadband-ISDN 宽带ISDNCCD Charge Coupled Device 电荷耦合摄像管CHINADDN China Digital Data Network 中国数字数据网CHINAPAC China Packet Data Network 中国分组数据网C&I Control and Indication 控制和指示(信号)CIF(或FCIF) (Full)Common Intermediate Format (全)公共中间格式CMMS Central Multipoint Management System 中央多点管理系统CMU Central Management Unit 中央管理设备CODEC Coder Decoder 编码解码器CTX Cosine Transfer expand 扩展的余弦变换(压缩方式),为美国CLI公司的专利CTX plus Cosine Transfer expand plus 增强的CTX(压缩方式),为美国的CLI公司的专利dBm ……取1mW作为基准值,以分贝表示的绝对功率电平dB/oct dB/octave 每倍频程dB值dBr ……相对于所选定的传输参考点,以分贝表示的相对压电平dBs ……表示声音信号的dB值dBs/W/m ……每米每瓦的dB值(用于扬声器的灵敏度) dBu ……取0.775V有效值作为基准值,以分贝表示的绝对电压电平dBv ……取1V作为基准值,以分贝表示的绝对电压电平DCT Discrete Cosine Transfer 离散余弦变换(编码)DG Differential Gain 微分增益DP Differential Phase 微分相位DSK DownStream Keyer 下游键控器DSP Display 显示EFS Errored Free Second 无误码秒FAS Frame Alignment Signal 帧定位信号FD Frame Difference 帧差FL focusing Lumen 聚焦流明HACC HACC (混合透镜)HPF High Pass Filter 高通滤波器IFB InterFace Board 接口板ISDN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综合业务数字网LD-CLEP Low Delay-Code Linear Encourage 低时延码本线性激励预处理(编码)Pretreatmentlm 流明(光通量单位)LPF Low Pass Filter 低通滤波器Lp/mm Line pair/mm 每毫米线对数lx 照度单位,1lx=1lm/m2MC Motion Compensation 运动补偿MCU Multipoint Control Unit 多点控制设备NMC Network Management Central 网路管理中心pa ……帕斯卡,简称帕,用以表示压力或压强的单位PCM Pulse Code Modulation 脉冲编码调制PGM Program 节目Phone ……Phone(型接口)PST Preset 预置QCIF Quarter Common Intermediate Format 1/4公共中间格式RGB Red Green Blue 红绿蓝(三基色)SPL Sound Pressure Level 声压级VBS Video & Blanking Signal 复合消隐图像信号VLC Variable Length Coding 可变字长编码V p-p V peak-peak峰-峰电压值VS Video Signal 视频信号XLR ……XLR(型接口)Y/C Luminance/Chrominance 亮度/色度(Contrast对比度) Y/R-Y/B-Y Yellow/Red-Yellow/Blue-Yellow 黄/红—黄/蓝—黄(彩条信号)亮度分量/色差分量3 会议电视系统的组成3.0.1 会议电视主要宜由摄像机、话筒、编辑导演设备、调音台、会议电视终端设备、多点控制设备、图像显示设备、会场扩声设备等组成。

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YD 5032)

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YD 5032)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YD 5032-971 总则1.0.1 为了适应经济建设高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社会需求,提供异地会议电视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特制定本设计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的设置专用会议室的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改、扩建工程可参照执行。

专用会议电视用户进入会议电视网时,应遵守本设计规范的各项规定。

1.0.3 会议电视系统工程应纳入通信工程建设规划之中,所需的传输信道应与数字网的建设紧密配合、同步实施,以满足社会对会议电视的需求。

1.0.4 工程设计必须保证会议电视系统的质量和安全,考虑施工和维护方便,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0.5 工程设计必须选用符合有关技术标准的定型产品。

未经产品质量鉴定合格的设备及主要器材,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1.0.6 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的相关规定。

2 术语和符号术语和符号英文名中文名或解释ADPCM Adaptive Differential 自适应差分脉码调制Pulse Code ModulationAPL Applicability 适用范围AXR ……AXR(型接口)bar ……巴,非法定计量单位,1bar=105pa,1pa=10μbar BAS Bit rate Assignment Signal 比特率分配信号BB or BS Black Burst或Black Sync 黑色同步信号BERav Bit Error Rate 平均误比特率BNC ……BNC(型同轴电缆接口)B-ISDN Broadband-ISDN 宽带ISDNCCD Charge Coupled Device 电荷耦合摄像管CHINADDN China Digital Data Network 中国数字数据网CHINAPAC China Packet Data Network 中国分组数据网C&I Control and Indication 控制和指示(信号)CIF(或FCIF) (Full)Common Intermediate Format (全)公共中间格式CMMS Central Multipoint Management System 中央多点管理系统CMU Central Management Unit 中央管理设备CODEC Coder Decoder 编码解码器CTX Cosine Transfer expand 扩展的余弦变换(压缩方式),为美国CLI公司的专利CTX plus Cosine Transfer expand plus 增强的CTX(压缩方式),为美国的CLI公司的专利dBm ……取1mW作为基准值,以分贝表示的绝对功率电平dB/oct dB/octave 每倍频程dB值dBr ……相对于所选定的传输参考点,以分贝表示的相对压电平dBs ……表示声音信号的dB值dBs/W/m ……每米每瓦的dB值(用于扬声器的灵敏度)dBu ……取0.775V有效值作为基准值,以分贝表示的绝对电压电平dBv ……取1V作为基准值,以分贝表示的绝对电压电平DCT Discrete Cosine Transfer 离散余弦变换(编码)DG Differential Gain 微分增益DP Differential Phase 微分相位DSK DownStream Keyer 下游键控器DSP Display 显示EFS Errored Free Second 无误码秒FAS Frame Alignment Signal 帧定位信号FD Frame Difference 帧差FL focusing Lumen 聚焦流明HACC HACC (混合透镜)HPF High Pass Filter 高通滤波器IFB InterFace Board 接口板ISDN Integrated Services Digital Network 综合业务数字网LD-CLEP Low Delay-Code Linear Encourage 低时延码本线性激励预处理(编码)Pretreatmentlm 流明(光通量单位)LPF Low Pass Filter 低通滤波器Lp/mm Line pair/mm 每毫米线对数lx 照度单位,1lx=1lm/m2MC Motion Compensation 运动补偿MCU Multipoint Control Unit 多点控制设备NMC Network Management Central 网路管理中心pa ……帕斯卡,简称帕,用以表示压力或压强的单位PCM Pulse Code Modulation 脉冲编码调制PGM Program 节目Phone ……Phone(型接口)PST Preset 预置QCIF Quarter Common Intermediate Format 1/4公共中间格式RGB Red Green Blue 红绿蓝(三基色)SPL Sound Pressure Level 声压级VBS Video & Blanking Signal 复合消隐图像信号VLC Variable Length Coding 可变字长编码V p-p V peak-peak峰-峰电压值VS Video Signal 视频信号XLR ……XLR(型接口)Y/C Luminance/Chrominance 亮度/色度(Contrast对比度)Y/R-Y/B-Y Yellow/Red-Yellow/Blue-Yellow 黄/红—黄/蓝—黄(彩条信号)亮度分量/色差分量3 会议电视系统的组成3.0.1 会议电视主要宜由摄像机、话筒、编辑导演设备、调音台、会议电视终端设备、多点控制设备、图像显示设备、会场扩声设备等组成。

我国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doc 41页)

我国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doc 41页)

我国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doc41页)部门: xxx时间: xxx制作人:xxx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勿作商业用途...../更多资料请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YDYD 5XXX —XX 200X-××-××发布 200X-××-××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Videoconference System EngineeringYD 5032-97(2004年版)主编部门: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批准部门:信息产业部施行日期:200X年XX月XX日人民邮电出版社200X 北京目次修改说明 (IV)前言 (VI)第一部分电路交换型会议电视系统 (1)1总则 (1)2术语和符号 (2)3会议电视系统的组成 (8)4会议电视的组网方式 (12)4.1专线式组网 (12)4.2交换式组网 (15)5会议电视功能和设备选型要求 (15)5.1会议电视的功能要求 (15)5.2设备选型要求 (19)6会议电视系统的质量要求 (20)6.1传输信道要求 (20)6.2CODEC之间端到端的传输性能指标 (20)6.3会议电视效果的质量评定 (21)7会议电视设备安装设计 (25)7.1房屋建筑平面和设备布置 (25)7.2电源和接地 (27)7.3照明和插座 (28)7.4环境要求 (29)7.5建筑要求 (29)附录A本规范用词说明 (33)附录B名词解释 (34)附录C主要设备的技术要求(参考) (35)第一部分条文说明 (52)第二部分 IP网络型视讯会议系统 (63)1总则 (63)2术语和符号 (64)3IP视讯会议系统的组成 (65)4IP视讯会议系统的设计 (66)4.1用户接入层的设计 (66)4.2视讯交换层的设计 (67)4.3运营支撑层的设计 (72)5IP视讯会议系统组网方式 (77)5.1IP视讯会议平台组网方式 (77)5.2IP视讯会议系统承载网选择 (79)6IP视讯会议系统实现的功能 (82)7IP视讯会议系统服务质量 (84)7.1IP承载网的服务质量指标 (84)7.2端到端IP视讯业务服务质量指标 (85)8IP视讯会议系统设备的局址选择 (87)8.1用户接入层设备的局址选择 (87)8.2视讯交换层设备的局址选择 (87)8.3运营支撑层设备的局址选择 (88)。

会议电视系统工程验收规范yd,5033

会议电视系统工程验收规范yd,5033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会议电视系统工程验收规范yd,5033篇一:20xx现行标准与规范(多媒体与视频会议)20xx031920xx年现行标准与规范(多媒体与视频会议)《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yd/t5032-20xx《会议电视系统工程验收规范》yd/t5033-20xx《会议电视会场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635-20xx《会议电视会场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793-20xx《会议系统电及音频的性能要求》gb/t15381-1994《电子会议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799-20xx《专业音频和扩声用扬声器组件实用规范》wh/t39-20xx 《舞台扩声系统跳线柜、接线箱(盒)及设置规范》wh/t38-20xx《扩声系统的图符代号及制图规则》wh/t19-20xx《演出场所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wh/t18-20xx《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57-200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xx《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8702-1988《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6-20xx《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gb/t10000-1988e《建筑隔声评价标准》gb/t50121-20xx《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50033-20xx《声系统设备概述模拟节目信号》gb/t6278-20xx《声系统设备第2部分:一般术语解释和计算方法》gb/t12060.2-20xx《声系统设备第3部分:声频放大器测量方法》gb/t12060.3-20xx《声系统设备第4部分:传声器测量方法》gb/t12060.4-20xx《声系统设备第5部分:扬声器主要性能测试方法》gb/t12060.5-20xx《声系统设备第9部分:人工混响、时间延迟和移频装置测量方法》gb/t12060.9-20xx《声系统设备第11部分:声系统设备互连用连接器的应用》gb/t12060.11-20xx《声系统设备第13部分:扬声器听音试验》gb/t12060.13-20xx《声学语言清晰度测试方法》gb/t15508-1995《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xx《客观评价厅堂语言可懂度的Rasti法》gb/t14476-1993《音频、视频和视听系统互连的优选配接值》gb/t14197-20xx《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安全要求》gb8898-20xx 《视听系统设备互连用连接器的应用》gb/t15644-1995 《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464-20xx《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测量规范》gb/t50525-20xx《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395-20xx《视听、视频和电视系统中设备互连的优选配接值》gb/t15859-1995《厅堂音质模型试验规范》gb/t50412-20xx 《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50371-20xx《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gb/t4959-20xx《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gyj25-1986《剧场、电影院和多用途厅堂建筑声学设计规范》gb50356-20xx《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xx 《多通路音频数字串行接口》gy/t187-20xx《扩声、会议系统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y5055-20xx《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20xx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20xx《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50325-20xx 《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50118-20xx《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另册])》jgj16-20xx《计算机软件测试文档编制规范》gb/t9386-20xx《计算机软件需求规格说明规范》gb/t9385-20xx《计算机软件文档编制规范》gb/t8567-20xx《电子设备控制台的布局、型式和基本尺寸》gb/t7269-20xx《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xx 《建筑电气照明装置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617-20xx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20xx《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xx《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gb50606-20xx《红外线同声传译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524-20xx 《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xx《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93》gb50194-1993《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附条文说明》jgj46-20xx篇二:会议电视设计方案四、技术方案4.1前言市场经济日渐成熟,行业的飞速发展与企业信息化水平偏低、管理落后形成了鲜明对比,这种不适应迫使各个企业加大对信息技术的软硬件投资。

会议电视系统工程验收规范YD5033

会议电视系统工程验收规范YD5033

会议电视系统工程验收规范YD5033篇一:2014现行标准与规范(多媒体与视频会议)2014年现行标准与规范(多媒体与视频会议)《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YD/T 5032-2005《会议电视系统工程验收规范》YD/T 5033-2005《会议电视会场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635-2010《会议电视会场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793-2012 《会议系统电及音频的性能要求》GB/T 15381-1994《电子会议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799-2012《专业音频和扩声用扬声器组件实用规范》WH/T 39-2009《舞台扩声系统跳线柜、接线箱(盒)及设置规范》 WH/T 38-2009 《扩声系统的图符代号及制图规则》WH/T 19-2003《演出场所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WH/T 18-2003《剧场建筑设计规范》JGJ 57-2000《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2008《电磁辐射防护规定》GB 8702-1988《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6-2007《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GB/T 10000-1988E《建筑隔声评价标准》GB/T 50121-2005《建筑采光设计标准》GB/T 50033-2013《声系统设备概述模拟节目信号》GB/T 6278-2012《声系统设备第2部分:一般术语解释和计算方法》GB/T 12060.2-2011 《声系统设备第3部分:声频放大器测量方法》GB/T 12060.3-2011 《声系统设备第4部分:传声器测量方法》GB/T 12060.4-2012《声系统设备第5部分:扬声器主要性能测试方法》GB/T 12060.5-2011 《声系统设备第9部分:人工混响、时间延迟和移频装置测量方法》GB/T 12060.9-2011《声系统设备第11部分:声系统设备互连用连接器的应用》GB/T 12060.11-2012《声系统设备第13部分:扬声器听音试验》GB/T 12060.13-2011 《声学语言清晰度测试方法》GB/T 15508-1995《声环境质量标准》GB 3096-2008《客观评价厅堂语言可懂度的RASTI法》GB/T 14476-1993 《音频、视频和视听系统互连的优选配接值》GB/T 14197-2012《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安全要求》GB 8898-2011《视听系统设备互连用连接器的应用》GB/T 15644-1995《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464-2008《视频显示系统工程测量规范》GB/T 50525-2010《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 50395-2007《视听、视频和电视系统中设备互连的优选配接值》GB/T 15859-1995 《厅堂音质模型试验规范》GB/T 50412-2007《厅堂扩声系统设计规范》GB 50371-2006《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GB/T 4959-2011《厅堂扩声系统声学特性指标》GYJ25-1986《剧场、电影院和多用途厅堂建筑声学设计规范》GB 50356-200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多通路音频数字串行接口》GY/T 187-2002《扩声、会议系统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Y 5055-2008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 50052-2009《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2010《民用建筑隔声设计规范》GB 50118-2010《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另册])》JGJ16-2008《计算机软件测试文档编制规范》GB/T 9386-2008《计算机软件需求规格说明规范》GB/T 9385-2008《计算机软件文档编制规范》GB/T 8567-2006《电子设备控制台的布局、型式和基本尺寸》GB/T 7269-2008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建筑电气照明装置施工与验收规范》GB 50617-2010《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 50339-2013《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 50314-2006《智能建筑工程施工规范》GB 50606-2010《红外线同声传译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524-2010《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 50001-2010《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 50194-93》GB50194-1993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附条文说明》JGJ 46-2005篇二:会议电视设计方案四、技术方案4.1 前言市场经济日渐成熟,行业的飞速发展与企业信息化水平偏低、管理落后形成了鲜明对比,这种不适应迫使各个企业加大对信息技术的软硬件投资。

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附条文说明)

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Videoconference System Engineering2005-10-08发布2006-01-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主管部门: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施行日期:2006年1月1日关于发布《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的通知信部规〔2005)46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中国通信建设总公司:现将《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编号:YD/T 5032-2005)发布,自2006年1月1日起实行。

原《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编号;YD 5032-97)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部综合规划司负责解释、监督执行。

本规范由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负责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二OO五年十月八日前言本规范是根据信息产业部“关于安排《通信工程建设标准》修订和制定计划的通知”(信部规函[20041508号)的要求,对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5032-97《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进行了修订。

本规范的主要内容有:系统组成、系统组网、设备选型、质量要求等。

本规范用黑体字标注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应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负责解释、监督执行。

规范在使用过程中,如有需要补充或修改的内容,请与部综合规划司联系,并将补充或修改意见寄部综合规划司(地址:北京市西长安街13号,邮编:100804) 。

原主编单位:邮电部北京设计院修订主编单位:京移通信设计院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丁玫、尹凤庆、邵永平目次1 总则2 术语和符号3 会议电视系统的组成4 会议电视系统的组网4. 1 组网方式4.2 传输信道选择4. 3 主备用切换和加密4. 4 时钟同步5 会议电视系统功能和设备选型要求5.1 会议电视系统的功能要求5.2 设备选型要求6 会议电视系统的质量要求6. 1 会议电视终端设备之间端到端的传输性能指标6. 2 会议电视效果的质量评定7 会议电视系统设备安装设计7. 1 房屋建筑平面和设备布置7.2 电源和接地7.3 照明和插座7. 4 环境要求7.5 会议电视的建筑要求附录A本规范用词说明附录B主要设备的技术要求(参考)条文说明1 总则1.0.1 为了适应经济建设高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社会需求,提供异地会议电视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特制定本设计规范。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200-94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GB50200-94~F~~A1~前言中华人民国标准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Technical code for regunation of CATV systemGB 50200-94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国广播电影电视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国建设部施行日期:1994年11月1日关于发布标准《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的通知建标[1994]19 号根据计委计综[1986]450号文和建设部建标[1991]727号文的要求,由广播电影电视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制订的《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已经有关部门会审。

现批准《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GB 50200-94为强制性标准,自1994年11月1日起施行。

本标准由广播电影电视部负责管理,具体解释等工作由市广播电视局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国建设部1994年3月11日~A2~1 总则1.0.1 为使有线电视系统(以下简称系统)的工程设计与施工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

1.0.2 本规适用于下列信号传输式的有线电视系统的新建、扩建和改建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1.0.2.1 射频同同轴缆。

1.0.2.2 射频同轴电缆与光缆组合。

1.0.2.3 射频同轴电缆与微波组合。

1.0.3 系统的工程设计应符合当地城镇建设规划和广播电视事业、有线电视网的发展规划的要求。

1.0.4 系统的工程设计、施工除应按本规执行外,尚应符合现行有关标准规的规定。

~A3~2 系统的工程设计~B1~2.1 一般规定2.1.1 使用频道的选择和数量应根据电视广播、调频广播、卫星接收微波传输、自办节目等信号源的现状、发展和经济条件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要求:2.1.1.1 宜预留1~2个频道。

2.1.1.2 宜避免各种频率的组合干扰。

对无法避免的干扰,应采取变换频道等措施。

2.1.2 传输式的确定,当传输干线的衰耗(以最高工作频率下的衰耗值为准)小于100dB时,可采用甚高频(VFH)、超高频(UHF)直接传输式;传输干线的衰耗大于100dB时,应采用甚高频(VHF)传输式或邻频传输式。

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会议电视系统是一种集会议、演讲、展示、互动交流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高科技设备系统。

在现代会议、研讨、培训、演讲等场所中,带有会议电视系统的会议室成为了标准配置。

随着会议电视的广泛应用,系统工程的设计规范更加显得重要。

一、系统工程总体设计会议电视系统的总体设计应考虑以下主要方面:1. 会议电视系统的功能需求:会议电视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现场视频、音频、文字、幻灯片展示、投影、直播、录制以及后期剪辑等功能。

针对具体的会议室,需要根据场所大小、设备数量、预算等因素,并参考其独特的需求和功能,来确定会议电视系统的设计和配置。

2. 会议电视系统的联网需求:会议电视系统需要与互联网联接,实现多地点会议的参与和虚拟交互,同时也可以进行内部网络和外网的数据互通。

3. 会议电视系统的设备配置:在系统设计阶段,根据会议室场地大小、座位分布、使用需求和预算等要素,确定具体的设备配置,包括视频、音频、灯光、显示器、投影等设备。

4. 会议电视系统的安装位置和布局:会议电视系统需要安装在会议室中合适的位置,保证影音信号、网络信号畅通无阻。

对于大型会议场所,实现最佳视角和声音扩散是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二、系统组成会议电视系统主要由以下主要设备组成:1. 中央控制系统:中央控制子系统集成了多项重要调控功能,负责对会议电视系统全面监控和控制,调整音视频信号以及各种系统功能并进行统一配合。

2. 视频子系统:视频子系统包括各种录制和播放设备,实现会议现场实时录制和视频传播功能。

3. 图像处理子系统:图像处理子系统能够对摄像头的画面、幻灯片等视频内容进行处理,同时也可以对基本图像调节、分辨率调整等进行处理。

4. 音频子系统:音频子系统负责处理会议室内各个位置的声音传输,清晰地实现演讲、音乐等声音播放并进行音量调控、混音等工作。

5. 网络子系统:网络子系统是会议电视系统的核心部分,需要保证各种网络资源、视频数据和部分多人虚拟交互等内容实现稳定的互联和连通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Code for Design of Videoconference System Engineering 2005-10-08 发布2006-01-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发布主管部门: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施行日期:2006年1月1日关于发布《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的通知信部规〔2005)463 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通信管理局,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中国网络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中讯邮电咨询设计院,中国通信建设总公司:现将《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编号:YD/T 5032-2005)发布,自2006年1月1日起实行。

原《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编号;YD 5032-97)同时废止。

本规范由部综合规划司负责解释、监督执行。

本规范由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负责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息产业部二OO 五年十月八日前言本规范是根据信息产业部“关于安排《通信工程建设标准》修订和制定计划的通知”(信部规函[20041508 号)的要求,对原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YD5032-97 《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进行了修订。

本规范的主要内容有:系统组成、系统组网、设备选型、质量要求等。

本规范用黑体字标注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应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信息产业部综合规划司负责解释、监督执行。

规范在使用过程中,如有需要补充或修改的内容,请与部综合规划司联系,并将补充或修改意见寄部综合规划司(地址:北京市西长安街13号,邮编:100804)。

原主编单位:邮电部北京设计院修订主编单位: 京移通信设计院有限公司主要起草人:丁玫、尹凤庆、邵永平目次1 总则2 术语和符号3 会议电视系统的组成4 会议电视系统的组网4. 1组网方式4.2传输信道选择4. 3主备用切换和加密4. 4时钟同步5会议电视系统功能和设备选型要求5.1会议电视系统的功能要求5.2设备选型要求6会议电视系统的质量要求6. 1会议电视终端设备之间端到端的传输性能指标6. 2会议电视效果的质量评定7会议电视系统设备安装设计7. 1房屋建筑平面和设备布置7.2电源和接地7.3照明和插座7. 4环境要求7.5会议电视的建筑要求附录A本规范用词说明附录B主要设备的技术要求(参考)条文说明1总则1.0.1为了适应经济建设高速发展和改革开放的社会需求,提供异地会议电视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特制定本设计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基于ITU-T H.320标准和设置专用会议室的会议电视系统的新建工程。

改、扩建工程可参照执行。

专用会议电视用户进人会议电视网时,应遵守本设计规范的各项规定。

1.0.3本规范主要是根据TZ020-95(64-1920 kbit/s会议电视网路技术体制》,同时结合工程实践编写的。

1.0.4工程设计中采用的电信设备,应取得信息产业部电信设备人网许可证。

未取得信息产业部颁发的电信设备人网许可证的设备,不得在工程中使用。

1.0.5会议电视系统工程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的相关规定。

1.0.6本规范与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有矛盾时,应以国家标准和规范为准。

3会议电视系统的组成3.0.1会议电视系统主要由会议电视终端设备、多点控制设备MCU(或音、视频切换矩阵)组成。

根据需要还包括其他设备,如:摄像机、图像显示设备、话筒、编辑导演设备、会场扩声设备、调音台等。

全国会议电视网还应设置CMMS 和监控管理工作站。

3.0.2 每一会场应配置一台会议电视终端设备(CODEC) ,重要会场应备用一台,并满足下列基本要求: 1. 视频编解码器宜以全公共中间格式(CIF)或1/4公共中间格式(QCIF)的方式处理图像。

根据需要也可以采用4CIF 或其他格式的编解码方式。

2. 音频编解码器应具备对音频信号进行PCM,ADPCM 或LDCELP 编解码的能力。

3. 视频、音频输人、输出设备应满足多路输人和输出,以及分画面和消除回声等功能要求。

4. 多路复用和信号分离设备,应能将视频、音频、数据、信令等各种数字信号组合到64--1920 kbit/s 或更高比特率的数字码流内,或从码流中分离出相应的各种信号,成为与用户和网路接口兼容的信号格式,该格式应符合相关规定。

5. 用户和网路的接口应符合V.35,G 等接口标准,并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6. 会场的操作控制和显示应采用菜单式操作界面和汉化显示终端,全部会场的终端设备,MCU 和级联端口的状态信息,应在工作站的显示屏幕上一次全部显出,菜单操作界面的会场地址表格中,应只对完好的会场信息做出操作响应,用以保证播送的画面一定是好的。

3.0.3 多点控制设备(MCU) 的配置数量应根据组网方式确定,并满足下列基本要求;1. 多点控制设备应能组织多个终端设备的全体或分组会议,对某一终端设备送来的视频、音频、数据、信令等多种数字信号广播或转送至相关的终端设备,且不得劣化信号的质量。

2. 多点控制设备与传输信道的接口,应符合本规范3.0.3 条第5款的规定。

3. 多点控制设备的传输信道端口数量,在20 48k bit/s 的速率时,不应少于12个。

4. 同一个多点控制设备应能同时召开不同传输速率的电视会议。

5. 多点控制设备应能进行2一3级级联组网和控制。

6. 多点控制设备支持会议召集和支持主席控制、导演控制、语音控制和支持WEB 界面远程控制等多种控制功能。

3.0.4 音、视频切换矩阵设备满足下列基本要求:1. 切换矩阵应能实现对视频的切换,且不得劣化视频信号质量。

2. 切换矩阵应能实现对音频的切换,且不得劣化音频信号质量。

3. 切换矩阵应保证音、视频信号的同步。

4. 输入洲渝出总路数可根据工程实际需要确定,并考虑适量的预留。

3.0.5 摄像机和话筒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会议电视的每一会场应配备带云台的受控摄像机。

面积较大的会议室,还可按照需要增加辅助摄像机和一台图文摄像机,以满足功能上的需求和保证从各个角度摄取会场全景或局部特写镜头。

2. 会议电视会场应根据用户要求参与发言的人数确定话筒的配置数量。

话筒也不宜设置过多,其数量不要超过10 个较好。

3.0.6 编辑导演和调音台设备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编辑导演设备的配置1) 由多个摄像机组成的会场,应采用编辑导演设备对数个画面进行预处理,该设备应能与摄像机操作人员进行电话联系,以便及时调整所摄取的画面。

2) 单一摄像机的会场可不设编辑导演设备,由会议操作人员直接操作控制摄取所需的画面。

2. 调音台设备的配置1) 声音系统的质量取决于参与电视会议的全部会场的声音质量,每一会场必须按规定的声音电平进行调整,才能保证全系统有较好的声音效果。

由多个话筒组成的会场,应采用多路调音台对发言话筒进行音质和音量的控制,以保证话音清晰,并防止回声干扰。

2) 单一话筒的会场可不设调音台。

3.0.7 图像显示设备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根据会议室的大小和照度,选择适宜的显示设备和投影机。

3.0.8 会场扩声的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 扬声器的布置应使会议室得到均匀的声场,且能防止声音回授。

2. 扩声系统的功率放大器,应采用数个小容量功率放大器集中设置在同一机房的方式,用合理的布线和切换系统,保证会议室在损坏一台功放时不造成会场扩声中断。

3. 声音信号输人功率放大器之前,应采用均衡器和扬声器控制器进行处理,以提高声音信号的4 会议电视系统的组网4.1 组网方式4.1.1 会议电视系统有MCU 和音、视频切换矩阵两种组网方式,可由用户根据不同的需求选择使用。

4.1.2 MCi 组网方式是各会场会议电视系统终端设备通过传输信道连接到MCti ,通过MCU 实现切换。

4.1.3 音、视频切换矩阵组网方式是各会场会议电视系统终端设备通过传输信道连接到音、视频切换矩阵,通过音、视频切换矩阵进行切换。

4.1.4 点对点组网方式可不经过MCU 或音、视频切换矩阵。

4.1.,5 基于MCU 组网方式可采用级联方式。

MCU 级联达3 级以上时,可采用模拟转接方式。

4.1.6 采用MCU 组网方式时,根据需要可设置中央多点管理系统(CMMS) 和监控管理工作站。

CMMS 的管理功能应符合5.1.2 条的要求。

4.2 传输信道选择4.2.1 会议电视传输信道包括专线式传输信道和交换式传输信道。

4.2.2 音、视频切换矩阵组网方式应采用专线式传输信道。

对于MCU 组网方式,既可采用专线式传输信道,也可采用交换式传输信道。

4.2.3 专线式传输信道应符合下列要求:1. 专线式传输信道宜采用数字信道,DDN 以及FR 等。

2. 传输信道应便于组织视频、音频信号的传输,还应便于组织会议电视管理监控信息的传输。

3. 专线式传输信道应采用G.703 接口。

4.2.4 交换式传输信道应符合下列要求:1. 在交换机提供ISDN 2B +D 接口时,传输信道采用经由网路终端设备的市话对绞电缆。

2. 在交换机提供ISDN 30B+D 或6B+D 等px 6 4k bit/s 接口时,传输信道采用光缆数字复用信道或电缆PCM 复用信道。

3. 每一会议电视终端设备和MCti 的端口均应分别给定电话号码,用以呼叫建立会议电视传输信道之用。

4. 会议电视所需的px 6 4k bit/s 传输信道,应根据需要在会议电视终端设备与交换机的ISDN 用户接口之间接人反向复用器,将多个 B 信道组成会议电视所需的传输信道。

4.3 主备用切换和加密4.3.1 会议电视系统可根据需要考虑主备用信道和终端设备的倒换。

4.3.2 可通过设置不同物理路由或采用光缆、数字微波、卫星等不同传输媒介组成备用信道,保证信道畅通。

4.3.3 会议电视系统可根据需要进行加密。

专线式组网方式应采用信道加密的方式,交换式组网方式应采用终端加密的方式。

4.3.4 对于专线式组网方式,对不同用户采用不同速率接人,应便于进行信道加密。

4.3.5 对于音、视频切换矩阵组网方式,宜配合设置CODEC 和保密机的监测管理系统,便于随时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

4.3.6 对于MCI 组网方式,采用专线式传输信道时,可设置CODEC 和保密机的监测管理系统与专用网共享同一套硬件,在软件上应设置专用网的优先等级高于公用网。

4.4 时钟同步4.4.1 采用MCU 组网时,全网应在较高等级的时钟上进行网同步,并应符合下列要求:1. 主MCI 可外接时钟源(BITS) ,并具备内部时钟功能。

也可采用传输链路时钟,从传输线路提取。

首选应为BITS 时钟。

2. 外接时钟接口可采用20 48k Hz 模拟接口或20 48k bit/s 数字接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