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1课时作业3:2.1.1大气的受热过程 热力环流练习题

合集下载

2021高考地理《大气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考点训练通用版含答案

2021高考地理《大气受热过程和热力环流》考点训练通用版含答案

高中地理人教版考点训练:大气受热过程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下图甲为地球表面受热过程图。乙为长江中下游地区附近一个蔬菜大棚的照片。读图完成1~3题。

1. 从数量上看,①>②的原因是

A.②大部分被地面吸收

B.②大部分被大气吸收

C.①大部分被大气吸收

D.大气对①具有削弱作用

2. 阴天夜晚比晴天夜晚气温高,是因为

A.①减弱

B.④增强

C.③增强

D.②增强

3. 照片拍摄季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农民一般会给大棚覆盖黑色尼龙网,而不是我们常见的白色塑料薄膜或者玻璃大棚。推测照片拍摄的时间以及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分别是

A.6—7月,增加④以降低白天土壤的温度

B.7—8月,削弱③以减少农作物水分蒸腾

C.11—12月,增强②以防止近地面夜间气温过低

D.12—次年1月,减少①以提高大气的温度

【答案】1. D 2. B 3. B

【解析】

1. 图示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①是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是经过大气削弱作用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所以①>②的原因是大气对①能够吸收、反射、散射,从而对①起到削弱作用,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故D正确,ABC错误。

2. ①是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②是经过大气削弱作用后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③是地面辐射,④是大气逆辐射;阴天的夜晚云层厚,大气逆辐射增强,使地面增温保温,故B正确,ACD错误。

3. A、④表示大气逆辐射,增加④会提高土壤的温度,因此覆盖黑色尼龙网,不是通过增加④来降低白天土壤的温度。故A错误。

B、7-8月,正值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值伏旱天气,气温高、降水稀少、蒸发旺盛。覆盖黑色尼龙网,可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从而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农作物水分的蒸腾。故B正确。

新教材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课后练习题及章末测验 含解析

新教材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三章 地球上的大气 课后练习题及章末测验 含解析

第三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1节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 1 -

第2节大气受热过程...................................................................................................... - 7 -

第3节大气热力环流.................................................................................................... - 15 -

第三章测验 ................................................................................................................... - 23 -

第1节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探究点题号

大气的组成1、2、4、5、6、8、14、15、16

大气的垂直分层3、7、9、10、11、12、13、17

目要求)

1.(综合思维)地球大气又称“氮氧大气”,是因为两者()

A.占干洁空气成分的99%

B.占大气成分的99%

C.是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

D.在其他天体上不存在

答案 A

解析氮和氧是大气的主要成分,在干洁空气成分中,氮和氧两者约占99%,故又称地球大气为“氮氧大气”。

人教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一习题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提高练习

人教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一习题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提高练习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提高练习

一、选择题

1.如图表示甲、乙、丙、丁四地之间的热力环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热力环流使沿海地区气温日较差增大

B. 若表示海陆间的热力环流,甲为海洋

C. 若表示山谷间的热力环流,乙为山顶

D. 若表示特大城市热力环流,甲为郊区

2.小明暑假到山东某农村姥姥家度假,发现堂屋虽没有空调,

但白天因有“穿堂风”而感觉凉爽.如图为房屋布局图,此时

“穿堂风”近地面的气流运动方向是()

A. 由西向东

B. 由东向西

C. 由北向南

D. 由南向北

3.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如果该图为城市与郊区之间热力环流图,则()

A. H处为郊区

B. G处日平均气温低于H处

C. ②能扩散高空污染物

D. 污染企业应布置在G与H之间的地带

4.下图为某地热力原因形成的高空等压面分布状况示意图,叙述正确的是()

A. 气压:①<②<③

B. 气温:甲地<乙地

C. 气流:乙地流向甲地

D. 天气:乙地比甲地更易形成阴雨天气

读南半球某地近地面与高空气压状况(热力原因形成)示意图,回答5~6题。

5.图示甲、乙、丙、丁气压值大小比较,正确的是()

A. 甲>乙>丙>丁

B. 甲>乙>丁>丙

C. 乙>甲>丙>丁

D. 乙>甲>丁>丙

6.此时,图中M地最有可能吹()

A. 东北风

B. 东南风

C. 西北风

D. 西南风

7. 2017年3月10日,天津市出现雾霾天气,空气质量差能见度低,但红色交通信号灯很醒目,这是因为()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含答案)

2.2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考点基础练

考点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雾霾是雾和霾的统称。雾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等使大气混浊并造成视程障碍的叫霾。刚入12月,中国中东部大地区再次遭遇持续性雾霾天气。图为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关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1.雾霾笼罩时,图中()

A.①将增强 B.②将减弱 C.③将减弱 D.④将增强

2.近地面大气的主要能量来源是()

A.①B.③C.⑤D.②

【答案】1.B2.C

【解析】1.图中①为太阳辐射,②为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④为射向宇宙空间的地面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雾霾笼罩时,图中①基本不变,A错误;雾霾笼罩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图中②将减弱,B正确;雾霾笼罩时,图中③大气逆辐射将增强,C错误;雾霾笼罩时,图中④射向宇宙空间的地面辐射将减弱,D错误。故选B。

2.结合第1题分析可知,近地面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地面长波辐射从而使大气增温,故近地面大气温度的直接热源是⑤地面辐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AD错误,C正确。

③大气逆辐射对地面损失的热量有一定补偿作用,但不是近地面大气的主要能量来源,B错误。故选C。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3.使近地面大气温度升高的热量传递过程的顺序是()

A.①--②--③B.③-④-② C.②-③-④ D.①--④--②

4.“高处不胜寒”说明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

A.②B.①C.③D.④

5.“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与诗句中“秋阴不散”导致“霜飞晚”密切相关的是()

人教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一习题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基础练习

人教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一习题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基础练习

《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基础练习

、选择题

1.

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

4.

在热力环流图中,四处气压由高到低的排

序是

1

-------- -------- ①

A.④>@ '② '① B .③ '② '①>@ C.② '①>@ '③D .④ '① '② '③ 5.

关于大气对太阳辐射吸收作用

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平流层中的臭氧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B. 对流层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

C. 对流层中的臭氧强烈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D.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6•温室效应增强的大气过程是大气 ( )

A. 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

B. 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

C. 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D. 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 7.

关于大气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 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② 大气受热上升后地面可形成高气压

A.太阳辐射 B •地区间的冷热不均 C .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

2.引起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 )

A.重力

B. 地转偏向力

C.水平气压梯度力

D. 3.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是因为( )

A.空气中的水汽多

B. 太阳辐射弱

C. 地面辐射弱

D. D .地转偏向力

摩擦力

大气逆辐射弱

③大气运动只表现为水平运动④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A.①②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8.下图为等压线分布示意

图,其中表示南半球风向的是()

A.近地面热的地方形成低压,冷的地方形成高压

B.上空的气压高低与近地面相同

C.气流在水平方向上总是由高压流向低压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同步练习(含答案)

高中地理必修一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二节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2节大气的受热过程和大气的运动练习解析版读大气受热过程图,回答1~3题。

1.大气的受热过程]起保温作用的环节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C

【解析】该图为大气受热过程图,①②③④依次为太阳总辐射、地面长波辐射、大气逆辐射、被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大气起保温作用,把部分热量返给地面,所以③正确。

2.大气的受热过程]某地地方时13时势力最强的环节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B

【解析】一地地方时12时势力最强的是太阳辐射,13时势力最强的是地面辐射,14时势力最强的是大气辐射。

3.大气的受热过程]沙漠地区白天气温高的主要原因是( )

A.①增强 B.②较强 C.③减弱 D.④不变

【答案】 B

【解析】沙漠地区云量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故地面辐射强,气温较高。

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据此回答第4题。

4.该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测试( )。

A.温室效应B.热力环流

C.海陆热力差异D.风的形成

【答案】 C

【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沙石的昼夜温差远大于水,体现出了海陆(下垫面)的热力差异。

5.下列地理现象的成因与该实验原理相同的是 ( )。

【答案】 C

【解析】图A表示海陆间水循环;图B表示锋面天气;图C表示海陆风(或季风),其形成与海陆热力差异有关;图D表示地形雨。

初冬时节,北方的很多城市道路两侧的树木都被刷上白漆,就像穿了“白裙”,树木涂白是指用涂白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和硫磺等)将树干涂成白色,一般涂刷至距地面1.1~1.5 m的高度。据此完成6~7题。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课后篇巩固提升

合格考达标练

读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1~2题。

1.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图中的()

A.①吸收

B.地面辐射

C.④大气逆辐射

D.太阳辐射

2.下列有关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

B.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②减少

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

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

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①代表大气吸收的太阳辐射,②代表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③代表地面吸收的太阳辐射,④代表大气逆辐射。大气的热量主要直接来自地面辐射,地面辐射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的热源,B正确。第2题,臭氧层破坏,会导致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臭氧吸收紫外线)减少。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会使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减少。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出现雾霾天气,会导致大气逆辐射增强。

2.B

读图,完成3~4题。

3.若图示为热力环流形式,则a地与b地的气压(P)和气温(T)状况是()

A.P a>P b;T a>T b

B.P a<P b;T a<T b

C.P a<P b;T a>T b

D.P a>P b;T a<T b

4.若图示地区在北半球,理论上c、d之间的稳定水平气流方向(风向)为()

A.东风

B.东北风

C.南风

D.西南风

3题,由图中垂直气流运动方向可知,a地气流下沉,b地气流上升,故气压P a>P b,气温T a<T b。第4题,高空c处气压高于d处气压,风从c处吹向d处,受地转偏向力及水平气压梯度力影响,最终偏转成稳定的东风。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2.1.1 大气的受热过程 热力环流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

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球上的大气 2.1.1 大气的受热过程 热力环流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必修1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2.1.1 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独立形式分册装订!)

(2017·牡丹江高一检测)2017年1月10日,进入采暖季后的京津地区全部处于雾霾笼罩之下,PM2.5测量计“爆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

1.下列说法不利于雾霾形成的是( )

A.大量燃煤采暖B.多大风天气

C.城市汽车拥有量大D.天气晴朗风力微弱

2.雾霾笼罩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面辐射增强B.大气对流旺盛

C.大气保温作用增强D.大气削弱作用减弱

解析:第1题,大风天气利于污染物扩散,不利于雾霾的形成。第2题,雾霾笼罩时,大气中颗粒物增多,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强,大气逆辐射强,保温作用增强。

答案: 1.B 2.C

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3~5题。

3.图中①②③三个箭头所代表的辐射依次是( )

A.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B.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C.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太阳辐射

D.太阳辐射、大气逆辐射、地面辐射

4.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和对应的字母主要是( )

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①

B.大气的反射作用——④

C.大气的吸收作用——②

D.大气的逆辐射作用——③

5.以下四图中昼夜温差最大的是( )

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①为太阳辐射,②为地面辐射,③为大气逆辐射。第4题,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主要表现为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在图中用③表示。第5题,白天晴朗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微弱,气温较高;夜晚晴朗时,大气的保温效应差,地面损失的热量多,气温较低;故昼夜皆晴时温差最大。

高三地理热力环流练习题

高三地理热力环流练习题

高三地理热力环流练习题

地理是研究地球表层的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学科,地理知识对于我们了解世界和认识环境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是高三地理课程中,热力环流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下面将为大家提供一些高三地理热力环流的练习题,帮助大家巩固相关知识。

练习题一:

1. 请简要解释什么是热力环流?

2. 描述赤道附近的气候特征。

3. 为什么北半球和南半球的季风气候不同?

4. 什么是季风气候?请举例说明。

5. 解释洋流对气候的影响。

练习题二:

1. 解释热带雨林的形成原因。

2. 简要描述地球上的干旱带分布情况。

3. 为什么南半球的干旱带比北半球的干旱带更窄?

4. 请列举几个著名的干旱带,并说明其特点。

5. 解释大陆性气候的特征。

练习题三:

1. 解释温室效应的原理。

2. 什么是地球变暖?为什么地球变暖会引发各种环境问题?

3. 描述温室气体的种类及其来源。

4. 解释臭氧层的作用及其受到威胁的原因。

5. 提出几种减缓全球变暖的方法。

以上是一些关于高三地理热力环流的练习题,希望能帮助大家巩固知识。通过做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热力环流对地球气候的影响,为解决环境问题提供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在备战高考的过程中,熟悉和掌握地理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大家能够认真完成练习题,并加强对相关知识的学习和理解。

祝愿大家在高三地理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热力环流与大气运动导学案中图版必修第一册(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热力环流与大气运动导学案中图版必修第一册(含答案)

新教材高中地理导学案中图版必修第一册:

第2课时热力环流与大气运动

知识导引

第一步·新课学前预习——学习新知挑战自我

学习新知

一、热力环流

1.大气运动

(1)根本原因:太阳辐射的,造成不同纬度之间的,这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

(2)意义:是大气中交换以及各种天气现象的实现途径。

2.热力环流

(1)概念:由地面引起的大气运动,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2)填图:在上图中A、B、C三地的近地面与高空填注出高、低气压。

(3)绘图:在上图中短线上添加箭头标出气流的运动方向。

(4)形成过程

①B地受热,空气膨胀上升,近地面空气密度减小,形成;高空空气聚集,密度增大,形成。

②A、C地冷却,空气收缩下沉,近地面空气密度增大,形成;两地高空空气密度减小,形成。

③水平运动:无论近地面还是高空,在同一水平面上,空气均是由流向。

二、大气的水平运动——风

1.风的形成过程

2.高空风和近地面风的比较(风的受力状况与风向)

图示(北半球)

(1)影响各地的,形成了各种复杂天气现象,也会导致气候变化。

(2)影响着区域自然地理环境。

助学助记

1.气压特征:

(1)气压:单位空气柱对地面的压力

(2)在同一水平面上,一般把空气密度增大处命名为高气压,把空气密度减小处命名为低气压

2.等压面即气压相等的点组成的面,其在空间中向四周无限伸展,由近地面向高空,存在着无数个等压面。

[易误辨析]

空气运动总是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为什么?

不是。空气运动包括垂直运动和水平运动。水平运动即风,总是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垂直运动包括上升和下沉运动,空气运动不一定是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

高一地理必修一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

高一地理必修一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

活页作业(七)大气的受热过程热力环流

读下图,完成1、2题。

1.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是()

A.地面B.太阳

C.大气辐射D.大气逆辐射

2.下列对应错误的是()

A.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A

B.大气的反射作用——D

C.大气的吸收作用——B

D.大气逆辐射——C

解析:由图可知,A为太阳辐射,B为地面辐射,C为大气逆辐射,D为大气的反射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直接吸收能力弱,地面才是低层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

答案:1.A 2.C

3.地球表面的温度变化(温差)较月球表面要小得多,主要原因是()

①白天地球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

②白天地球大气对太阳辐射的直接吸收作用明显

③夜晚地球表面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

④夜晚大气逆辐射产生保温作用

A.①④B.②③

C.②④D.①③

解析:昼夜温差与昼夜的温度高低有关。地球上,白昼时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夜晚时大气的保温作用强,因而昼夜温差小。

答案:A

4.下图中A、B、C、D四地,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解析:与海洋相比,陆地热容量小,吸热和放热均快,白天温度高,晚上温度低,昼夜温差大。有云时,白天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气温比无云时低,晚上大气逆辐射强,保温作用强,气温比无云时高,昼夜温差小。

答案:C

5.下图中不能正确表示热力环流的是()

解析:白天海洋升温慢,陆地升温快,海洋上气流下沉,陆地上气流上升,吹海风。

答案:C

6.图示为城市风原理逻辑图,甲、乙、丙、丁分别表示热力环流的某个环节,下列数字序号的具体内容与其组合最恰当的是()

①城区和郊区地面冷热不均②空气垂直运动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热力环流

2020-2021学年高中地理必修一-第三章第三节热力环流

2020-2021学年⾼中地理必修⼀-第三章第三节热⼒环流

第三节⼤⽓热⼒环流

基础过关练

题组⼀⼤⽓热⼒环流的形成

1.⼤⽓热⼒环流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海陆分布的差异

B.地⾯冷热不均

C.海拔⾼低的不同

D.下垫⾯的差异

2.⾃然界中为热⼒环流提供主要动⼒的是( )

A.太阳活动

B.太阳辐射

C.地壳运动

D.地球引⼒

3.热⼒环流的形成过程为( )

①近地⾯空⽓受热或冷却②同⼀⽔平⾯上产⽣⽓压差异

③形成⼤⽓的⽔平运动④⽓流的上升或下降运动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④—②—①—③

D.①—④—②—③

读热⼒环流⽰意图,回答下⾯两题。

4.图中①②③④四处⽓压最⾼的是(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5.图中①②③④四处⽓温最⾼的是( )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掌握热⼒环流的形成原理,是掌握其他⼤⽓运动的基础。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组的同学们,根据热⼒环流的形成原理,设计了下⾯的实验。请结合实验现象,帮助他们完成实验报告。

(1)在下图中,⽤“→”画出该实验中纸屑和灰烬的运动过程。

(2)由此总结出热⼒环流形成过程是:热量差异→→同⼀⽔平⾯上的→⼤⽓的→热⼒环流。

(3)纸屑点燃后的⼀段时间,下图中A、B、C、D四处,⽓压按由⼤到⼩的顺序排列

是。

题组⼆⾃然界的⼤⽓热⼒环流

下图中的甲地⽓温低于⼄地(甲、⼄两地位于北半球),读图完成下⾯两题。

7.有关图中⽓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处⽓压低于②处

B.②处⽓压低于③处

C.①处⽓压低于④处

D.②处⽓压⾼于④处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课后练习

高一地理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一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课后练习

2020年高一地理第一学期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课后练习

一、单选题

拉萨位于宽阔的拉萨河谷北侧。年平均日照总时数多达3005.3小时,有“日光城”之称,拉萨的年雨量为454毫米且多夜雨。下图为“拉萨河谷地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拉萨年平均日照总时数长的原因是()

①海拔高,大气稀薄②纬度低,太阳高度大

③降雨量大,水汽多④天空晴朗,大气透明度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下图能正确说明拉萨夜间降水多的是()

A.B.

C.D.

下图示意“北半球某平原城市冬季垂直方向等温线及热力环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甲处热力环流图示意正确的是()

A.B.C.D.

4.该城市可能位于()

A.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B.40°N附近大陆西岸

C.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D.40°N附近大陆东岸

5.为减轻雾霾,近年来该城市减少了煤炭使用量,此做法可能()

A.增强城郊间热力环流B.增强城区大气逆辐射

C.增加城区降水几率D.增强城区太阳辐射

下图为山谷风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两题。

6.山区中常见的夜雨,是由图中哪个箭头表示的气流形成()

A.①B.②C.③D.④

7.小明在示意图中绘制了等压面(下图虚线),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读“地表大气热量交换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两题。

8.雨后的天空格外蓝,是由于大气对太阳辐射的()

A.散射作用B.反射作用C.吸收作用D.逆辐射作用

9.在赣南脐橙园的冬季傍晚,农民为了防御冻害,常在果园空地上,每隔50米生一个火堆制造烟雾,目的是增强()

高中地理专题训练: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附答案解析)

高中地理专题训练: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附答案解析)

高中地理专题训练:大气受热过程和大气运动

(附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图1为郴州某地草莓生产景观(大棚覆盖白色透明薄膜,草莓根部土壤覆盖白色透明地膜),图2示意大气受热过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郴州农户冬季采用大棚能够种植草莓,主要原因在于大棚的存在能够大幅度

A.削弱丙环节

B.削弱戊环节

C.增强乙环节

D.削弱丁环节

2.如果寒潮发生频率大,郴州农户冬季大棚种植草莓还需覆盖地膜。覆盖地膜的作用主要是

A.削弱甲环节

B.削弱丙环节

C.增强乙环节

D.增强丁环节

对我国甘肃某绿洲观测发现,在天气稳定的状态下,会季节性出现绿洲地表

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下图呈现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时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图示观测时段内()

A.正午绿洲和沙漠长波辐射差值最大

B.傍晚绿洲降温速率大于沙漠

C.凌晨绿洲和沙漠降温速率接近

D.上午绿洲长波辐射强于沙漠

4.导致绿洲夜间地表温度仍低于沙漠的主要原因是绿洲()

①白天温度低②蒸发(腾)多

③空气湿度大④大气逆辐射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5.这种现象最可能发生在()

A.1-2月 B.4-5月

C.7-8月 D.10-11月

积云为常见的一类云,其形成受下垫面影响强烈。空气在对流过程中,气流携带来自下垫面的水汽上升,温度不断下降,至凝结温度时,水汽凝结成云。水汽开始凝结的高度即为积云的云底高度。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大气对流过程中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相间分布,因此积云常常呈

A.连续层片状 B.鱼鳞状

C.间隔团块状 D.条带状

7.积云出现频率最高的地带是

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第一册学案:2.3.1 大气的受热过程 含答案

高中地理中图版必修第一册学案:2.3.1 大气的受热过程 含答案

第三节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

第一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

⊙学习目标 1.了解大气的受热过程。2.能够运用示意图说明大气保温作用的基本原理。

1.大气热量的根本来源:太阳辐射。

2.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

代号削弱作用成因或特性

①反射作用

大气中的云层和较大颗粒的

尘埃能将太阳辐射中的一部

分能量反射到宇宙空间

②散射作用

太阳辐射通过大气的过程中

遇到空气分子、尘粒、云滴

等,会改变辐射的方向,向

四面八方发生散射

③吸收作用

具有选择性:臭氧强烈吸收

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主

要吸收红外线3.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

(1)能量来源:地面是大气主要的直接热源,即大气主要是吸收A 地面辐射而增温。

(2)保温原理:大气辐射大部分以B大气逆辐射的形式把热量返还给地面,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人们通常称之为大气的“温室效应”。

4.影响。

(1)降低白天近地面的气温,提高夜间气温,减小气温日较差。

(2)为生命活动提供了适宜的温度条件。

⊙判断正误

1.大气受热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地面辐射。()

2.三种辐射按波长排列: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辐射。() 3.夜晚大气逆辐射比白天强。()

答案:1.× 2.√ 3.×

探究点大气的受热过程和保温作用

嫦娥五号探测器是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的中国首个实施无人月面取样返回的航天器。其计划在探月工程三期中完成月面取样返

回任务,是中国探月工程的收官之作。月球表面昼夜温差很大,白天阳光垂直照射的地方温度高达127 ℃,夜晚温度可降到-183 ℃。据此,完成问题。

1.请在下图中合适的位置标注太阳辐射、吸收(大气对太阳辐射)、反射(大气对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第1课时作业题及答案解析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第1课时作业题及答案解析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第1课时作业题及答案解析

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

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

第1课时大气的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学习目标1.运用图表说明大气的受热过程。2.掌握热力环流的成因及形成过程。

一、大气的受热过程

1.地球大气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①____________。

2.投射到地球上的太阳辐射能,要穿过厚厚的大气,才能到达地球表面。部分被大气②________或③________,大部分到达地面,并被地面④________和⑤________。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能而增温,同时又以⑥____________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近地面大气。这种辐射热交换是大气增温的最重要方式。

3.近地面大气主要、直接的热源是⑦________。

4.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辐射热量。大气辐射的方向既有向上的,也有向下的。大气辐射中向下的部分,因为与地面辐射方向相反,称为⑧____________。

二、热力环流

1.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于⑨____________。

2.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⑩____________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高低纬度间的温度差异。

3.由于?______________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为热力环流。它是大气运动最?________的形式。

4.地面?____________,近地面空气就会膨胀上升,近地面空气密度就会减小,形成?____________,上空的空气聚集起来,密度增大,形成?________;地面?__________,近地面空气就会冷却收缩下沉,近地面空气聚集起来,密度增大,形成?__________,上空的空气流出,密度减小,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0分钟课时作业

『基础过关』

读图,完成1~3题。

1.图中所示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A.①B.②

C.③D.④

2.白天多云时,气温比晴天低是因为()

A.①B.②

C.③D.④

3.早春和晚秋,多云的夜晚不会有霜冻,主要起作用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答案 1.B 2.D 3.C

解析根据大气的受热过程,可判断出①表示太阳辐射“暖”地面;②表示地面辐射“暖”大气;③表示大气以逆辐射形式“还”大地;④表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近地面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地面辐射;白天多云时,云层的反射作用强,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气温降低;多云的夜晚,会使大气逆辐射增强,减少地面损失的热量,使温度不至于太低。下面左图为“模拟温室效应的小实验示意图”,右图为“太阳辐射略图”。读图回答4~6题。

4.图中两支同样的温度计静置在阳光下,一刻钟后透明玻璃瓶内温度计读数与瓶外的相比()

A.变大B.变小

C.相同D.变化不定

5.右图中与全球变暖相对应的大气热力作用是()

A.①B.②

C.③D.④

6.右图中大气的热量主要来自()

A.①B.②

C.③D.④

答案 4.A 5.D 6.C

解析透明玻璃瓶起到保温作用,温度会升高;全球变暖说明大气逆辐射加强;大气的热量来源于地面辐射,图中①是太阳辐射,②是大气削弱作用,③是地面辐射,④是大气逆辐射。读图,完成7~8题。

7.利用人造烟雾来防御霜冻的原理是()

A.减弱①B.增强②C.减弱③D.增强④

8.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能使上图中变化相对明显的是()

A.①增强B.②增强C.③减弱D.④减弱

答案7.D8.D

解析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准确理解示意图中箭头的含义,理清大气的受热过程。第7题,图中①~④代表的含义分别为太阳辐射、被大气削弱后的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大气逆辐射。人造烟雾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能够吸收地面辐射的红外线,从而增强大气逆辐射,减少夜晚地面辐射损失的能量,对应图中④增强。第8题,人类通过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减少碳排放,不增加或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使大气逆辐射减弱,使大气保温作用减弱。9.矿物能源的大量使用,会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不断提高;开发利用新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重要途径。下面甲、乙两图反映的是开发利用新能源的两种途径,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冬季晴天时,在未采用任何取暖设备的条件下,图甲所示“阳光居室”室内的最高温度可达22℃。请分析“阳光居室”是如何达到这一保温效果的?

(2)开发利用新能源,能够减缓全球变暖。请根据“温室效应”的原理,解释其原因。

答案(1)大部分太阳辐射能透过“阳光居室”的玻璃到达室内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并以长波辐射的形式把热量传递给室内大气;而地面长波辐射不能穿透玻璃,从而将热量保留在居室内。同时,封闭的空间也隔绝了室内外热量的交换,增强了保温效果。(2)开发利用新能源,可减少燃烧矿物燃料而产生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减少,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也会减少,大气逆辐射会变弱,大气的保温作用减弱,使气温增高趋势减缓。

10.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某天的气温日变化曲线图”,读图并完成下列各题。

(1)A、B两条曲线中,表示阴天时气温变化的是______。

(2)白天阴天,气温比晴天时较____________,为什么?

(3)夜晚阴天,气温比晴天时较____________,为什么?

(4)下图所表示的情景中,最易出现霜冻的是____________图。

答案(1)B

(2)低云的反射削弱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

(3)高有云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增强,补偿了地面损失的热量。

(4)C

『能力提升』

11.温室效应增强的大气过程是大气()

A.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增强

B.射向地面的辐射增强

C.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

D.射向宇宙空间的辐射增强

答案 B

解析温室效应即大气逆辐射现象,是指大气升温后以长波辐射的形式将热量返还给地面的过程,大气逆辐射越多,温室效应越强。

下图中箭头表示气流的运动方向,图中M点海拔为241米,N点海拔为480米。读甲、乙两幅图,完成12~13题。

12.图中气流运动体现的地理现象是()

A.海陆风B.焚风

C.山谷风D.季风

13.下列关于图中地理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图发生在白天,乙图发生在夜晚

B.甲图发生在夜晚,乙图发生在白天

C.甲图发生在冬季,乙图发生在夏季

D.甲图发生在夏季,乙图发生在冬季

答案12.C13.A

解析甲图中气流由山谷吹向山顶,乙图气流由山顶吹向山谷,属于山谷风;甲图发生在白天,乙图发生在夜晚。

14.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的纬度相当,但青藏高原比四川盆地气温日较差大得多,原因是青

藏高原的()

①地势高,离太阳近②太阳高度小得多③云层厚,而且夜长④地势高,空气稀薄⑤白天太阳辐射较强

⑥夜晚大气逆辐射较弱

A.①②④⑤⑥B.③④⑤⑥

C.④⑤⑥D.①④⑤⑥

答案 C

解析青藏高原与四川盆地纬度相当,则两地的太阳高度相当;青藏高原地势高,空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得少,使白天气温较高;夜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保温作用弱,使地面损失的热量多,故气温日较差大。

15.读“华北地区某城市2014年11月13日20时的气温(单位:℃)实况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反映了城市所具有的________效应。在这种效应的作用下,如不考虑其他因素,当晚城郊之间风向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形成此图所示效应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生产和生活活动释放大量热量

B.城市建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大

C.城市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

D.城市上空云量少,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3)一般而言,城区的降水几率________(大于或小于)郊区,主要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