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朱商经
陶朱公经商十八法
![陶朱公经商十八法](https://img.taocdn.com/s3/m/2313046b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92.png)
商道即人道《陶朱公经商十八法》生意要勤快,切勿懒惰,懒惰则百事废。
接纳要谦和,切勿暴躁,暴躁则交易少。
价格要订明,切勿含糊,含糊则争执多。
账目要稽查,切勿懈怠,懈怠则资本滞。
货物要整理,切勿散漫,散漫则查点难。
出纳要谨慎,切勿大意,大意则错漏多。
临事要尽责,切勿放任,放任则受害大。
用度要节俭,切勿奢侈,奢侈则钱财竭。
买卖要随时,切勿拖延,拖延则机会失。
赊欠要识人,切勿滥出,滥出则血本亏。
优劣要分清,切勿混淆,混淆则耗用大。
用人要方正,切勿歪斜,歪斜则托付难。
货物要面验,切勿滥入,滥入则质价低。
钱账要清楚,切勿糊涂,糊涂则弊窦生。
主心要镇定,切勿妄作,妄作则误事多。
工作要细心,切勿粗糙,粗糙则出劣品。
说话要规矩,切勿浮躁,浮躁则失事多。
新安商训斯商,不以见利为利,以诚为利;斯业,不以富贵为贵,以和为贵;斯买,不以压价为价,以衡为价;斯卖,不以赚赢为赢,以信为赢;斯货,不以奇货为货,以需为货;斯财,不以敛财为财,以均为财;斯诺,不以应答为答,以真为答;斯贷,不以牟取为贷,以义为贷;斯典,不以情念为典,以正为典陶朱公《商训》能识人。
知人善恶,账目不负。
能接纳。
礼文相待,交往者众。
能安业。
厌故喜新,商贾大病。
能整顿。
货物整齐,夺人心目。
能敏捷。
犹豫不决,终归无成。
能讨账。
勤谨不怠,取行自多。
能用人。
因才四用,任事有赖。
能辩论。
生财有道,阐发愚蒙。
能办货。
置货不苛,蚀本便经。
能知机。
售贮随时,可称名哲。
能倡率。
躬行必律,亲感自生。
能运数。
多寡宽紧,酌中而行。
陶朱致富《十二戒》勿鄙陋,勿虚华,勿优柔,勿强辨,勿懒惰,勿固执,勿轻出,勿贪赊,勿争趣,勿薄育,勿昧时,勿痴赁。
陶朱五字商训:天,地,人,神,鬼。
天:为先天之智,经商之本;地:为后天修为,靠诚信立身;人:为仁义,懂取舍,讲究“君子爱才,取之有道”;神:为勇强,遇事果敢,敢闯敢干;鬼:为心机,手法活络,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期限要约定,切勿延迟,延迟则信用失。
陶朱公经商十二则
![陶朱公经商十二则](https://img.taocdn.com/s3/m/8cf2a621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55.png)
陶朱公经商十二则1、能识人,知人善恶,账目不负。
2、能接纳,礼文相待,交往者众。
3、能安业,厌故喜新,商贾大病。
4、能整顿,货物整齐,夺人心目。
5、能敏捷,犹豫不决,终归无成。
6、能讨帐,勤谨不怠,取行自多。
7、能用人,因才四用,任事有赖。
8、能辨论,生财有道,阐发愚蒙。
9、能办货,置货不苛,蚀本便经。
10、能知机,售宁随时,可称名哲。
11、能倡率,躬行必律,亲感自生。
12、能运数,多寡宽紧,酌中而行。
陶朱公经商十二戒:1、勿鄙陋,应纳无文,交关不至。
2、勿优柔,胸无果断,经营不振。
3、勿虚华,用度无节,破败之端。
4、勿强辩,暴以待人,祸患难免。
5、勿懒惰,取讨不力,账目无有。
6、勿轻出,货物轻出,血本必亏。
7、勿急趋,货重争趋。
须防跌价。
8、勿昧时,依时贮发,各有常道。
9、勿固执,拘执不通,便成枯木。
10、勿贪赊,贪赊多估,承卖莫结。
11、勿薄蓄,货贱贮积,恢复必速。
12、勿痴货,优劣不分,贻害非浅。
陶朱公经商十八法:1. 生意要勤快,切勿懒惰,懒惰则百事废;2. 价格要定明,切勿含糊,含糊则争执多;3. 费用要节俭,切勿奢华,奢华则钱财竭;4. 赊欠要识人,切勿滥出,滥出则血本亏;5. 货物要百验,切勿滥入,滥入则货价减;6. 钱财要明慎,切勿糊涂,糊涂则弊端生;7. 临事要尽责,切勿妄托,妄托则受害大;8. 账目要稽查,切勿懈怠,懈怠则资本滞;9. 接纳要谦和,切勿暴躁,暴躁则交易少;10.主心要安静,切勿妄动,妄动则误事多;11.工作要精细,切勿粗糙,粗糙则出劣品;12.谈话要规矩,切勿浮躁,浮躁则失事多;13.出入要谨慎,切勿潦草,潦草则错误多;14.用人要公正,切勿歪斜,歪斜则托付难;15.优劣要细分,切勿混淆,混淆则耗用大;16.货物要修正,切勿散漫,散漫则查点难;17.期限要约定,切勿马虎,马虎则失信用;18.买卖要随时,切勿拖延,拖延则失良机。
陶朱公五字商训:天,地,人,神,鬼。
陶朱公经商十八则原文及解释
![陶朱公经商十八则原文及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5cd55d45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4a.png)
陶朱公经商十八则原文及解释1.生意要勤快,切勿懒惰,懒惰则百事废。
解释:强调做生意要勤奋,不能懒惰,因为懒惰会导致事情失败。
2.接纳要谦和,切勿暴躁,暴躁则交易少。
解释:在与顾客交往时,要保持谦和的态度,避免暴躁,否则可能导致交易减少。
3.价格要订明,切勿含糊,含糊则争执多。
解释:明确标明价格,避免含糊不清,这样可以减少争议。
4.账目要稽查,切勿懈怠,懈怠则资本滞。
解释:经常检查账目,避免懈怠,否则可能导致资金滞留。
5.货物要整理,切勿散漫,散漫则查点难。
解释:整理货物,避免散漫,这样方便清点和检查。
6.出纳要谨慎,切勿大意,大意则错漏多。
解释:处理收支时要谨慎,避免大意,以免出现错误或遗漏。
7.临事要尽责,切勿放任,放任则受害大。
解释:在处理事务时,要尽职尽责,不要放任自流,否则可能会造成大的损失。
8.用度要节俭,切勿奢侈,奢侈则钱财竭。
解释:在花费上要节俭,避免奢侈,否则可能导致资金耗尽。
9.买卖要随时,切勿拖延,拖延则机会失。
解释:在买卖中要抓住时机,避免拖延,否则可能会错失机会。
10.赊欠要识人,切勿滥出,滥出则血本亏。
解释:在允许赊欠时,要了解对方的信用状况,避免随便赊欠,否则可能导致本金亏损。
11.优劣要分清,切勿混淆,混淆则耗用大。
解释:在处理货物时,要区分优劣,避免混淆,这样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消耗。
12.用人要方正,切勿歪斜,歪斜则托付难。
解释:在用人时,要选择正直的人,避免用不正直的人,这样才容易信任和托付。
13.货物要面验,切勿滥入,滥入则质价低。
解释:在进货时要亲自检验货物质量,避免随便接受低质量的货物。
14.钱账要清楚,切勿糊涂,糊涂则弊窦生。
解释:账目和钱财的管理要清晰明确,避免糊涂账,否则可能引发弊端。
第15法:主心要镇定,切勿妄作,妄作则误事多。
解释:在处理事务时,内心要保持冷静和镇定,避免轻率或未经深思熟虑的行为,因为这样可能会导致更多错误。
第16法:工作要细心,切勿粗糙,粗糙则出劣品。
陶朱公生意经全文解释
![陶朱公生意经全文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e7549022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eb.png)
陶朱公生意经全文解释《陶朱公生意经》是明代著名商人陶朱公所著的一本商务经典,全书分十篇,共计三十余万字,对商业经营有着详细的阐述和全面的分析。
下面是对《陶朱公生意经》全文的解释概述。
第一篇:陶朱公生意经的前言部分,强调商人要有自立自强的精神,要注重学习和实践,经商要遵循道义,勤俭持家,诚心经营。
第二篇:介绍了商人在经营中应注意的原则和方法,包括明理、识时务、知人善任、求财守己等。
强调商人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和知识,善于判断时势和人情,并注重个人修养和道德品质。
第三篇:论述了商人应具备的几大要素,包括货源、销路、资金、观念等。
指出商人要善于找到合适的货源和销售渠道,掌握合理的资金运作技巧,同时要树立正确的经商观念。
第四篇:讲述了商人的财务管理和资产保值增值的方法。
包括收支平衡、资产合理布局、风险控制、储蓄积蓄等方面的内容。
强调商人要善于利用财务手段实现财富的保值和增值。
第五篇:详细介绍了商人在市场营销中的策略和手段。
包括产品定位、市场调查、宣传推广、销售渠道等内容。
提出商人要树立品牌意识,注重产品质量,灵活运用各种市场手段。
第六篇:探讨了商人与客户的关系和经营中的人际关系。
强调商人要注重与客户保持密切的联系,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对商业的长久发展至关重要。
同时,对于员工的管理和激励也提出了一些建议。
第七篇:介绍了商人在合同签订和交易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
包括了解法律法规、明确权益、签订合同等方面的内容。
指出商人要善于运用法律保护自身的权益,并且遵守合同的约定。
第八篇:论述了商人在经营过程中的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难的处理方法。
包括应对市场变化、处理人际关系、应对外部风险等。
强调商人要具备一定的应变能力和危机处理能力。
第九篇:探讨了商人个人修养和家庭管理的重要性。
提出商人要注重精神修养,理顺家庭关系,保持稳定的家庭环境对于商业经营的成功至关重要。
第十篇:总结全书的内容,强调商人要具备正确的商业道德和品质,以诚信为基础,注重经营质量和长期发展。
陶朱公经商:十二则十二戒十八法五字商训三谋三略(收藏)
![陶朱公经商:十二则十二戒十八法五字商训三谋三略(收藏)](https://img.taocdn.com/s3/m/bed84798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18.png)
陶朱公经商:十二则十二戒十八法五字商训三谋三略(收藏)传说范蠡帮助勾践兴越国,灭吴国,一雪会稽之耻。
功成名就之后急流勇退,化名姓为鸱夷子皮,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
后定居于定陶(今山东菏泽市定陶区),期间三次经商成巨富,三散家财,自号陶朱公。
世人誉之:“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
”后代许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称之财神。
被视为顺阳范氏之先祖。
陶朱公范蠡著有《陶朱商经十八法》,分为三谋和三略,是为:人谋,事谋,物谋;货略,价略,市略;这三谋三略,乃陶朱商经十八法之要义。
后世还流传有陶朱公《商训》、陶朱致富《十二戒》等,下面把陶朱公商经全文整理给大家,希望对做生意的朋友能有所启发!陶朱公经商十二则1、能识人,知人善恶,账目不负。
2、能接纳,礼文相待,交往者众。
3、能安业,厌故喜新,商贾大病。
4、能整顿,货物整齐,夺人心目。
5、能敏捷,犹豫不决,终归无成。
6、能讨帐,勤谨不怠,取行自多。
7、能用人,因才四用,任事有赖。
8、能辨论,生财有道,阐发愚蒙。
9、能办货,置货不苛,蚀本便经。
10、能知机,售宁随时,可称名哲。
11、能倡率,躬行必律,亲感自生。
12、能运数,多寡宽紧,酌中而行。
陶朱公经商十二戒:1、勿鄙陋,应纳无文,交关不至。
2、勿优柔,胸无果断,经营不振。
3、勿虚华,用度无节,破败之端。
4、勿强辩,暴以待人,祸患难免。
5、勿懒惰,取讨不力,账目无有。
6、勿轻出,货物轻出,血本必亏。
7、勿急趋,货重争趋。
须防跌价。
8、勿昧时,依时贮发,各有常道。
9、勿固执,拘执不通,便成枯木。
10、勿贪赊,贪赊多估,承卖莫结。
11、勿薄蓄,货贱贮积,恢复必速。
12、勿痴货,优劣不分,贻害非浅。
陶朱公经商十八法:1. 生意要勤快,切勿懒惰,懒惰则百事废;2. 价格要定明,切勿含糊,含糊则争执多;3. 费用要节俭,切勿奢华,奢华则钱财竭;4. 赊欠要识人,切勿滥出,滥出则血本亏;5. 货物要百验,切勿滥入,滥入则货价减;6. 钱财要明慎,切勿糊涂,糊涂则弊端生;7. 临事要尽责,切勿妄托,妄托则受害大;8. 账目要稽查,切勿懈怠,懈怠则资本滞;9. 接纳要谦和,切勿暴躁,暴躁则交易少;10.主心要安静,切勿妄动,妄动则误事多;11.工作要精细,切勿粗糙,粗糙则出劣品;12.谈话要规矩,切勿浮躁,浮躁则失事多;13.出入要谨慎,切勿潦草,潦草则错误多;14.用人要公正,切勿歪斜,歪斜则托付难;15.优劣要细分,切勿混淆,混淆则耗用大;16.货物要修正,切勿散漫,散漫则查点难;17.期限要约定,切勿马虎,马虎则失信用;18.买卖要随时,切勿拖延,拖延则失良机。
陶朱公经商
![陶朱公经商](https://img.taocdn.com/s3/m/ec0090a0f121dd36a32d8246.png)
陶朱公经商陶朱公经商《陶朱公经商十八法》生意要勤快,切勿懒惰,懒惰则百事废。
接纳要谦和,切勿暴躁,暴躁则交易少。
价格要订明,切勿含糊,含糊则争执多。
账目要稽查,切勿懈怠,懈怠则资本滞。
货物要整理,切勿散漫,散漫则查点难。
出纳要谨慎,切勿大意,大意则错漏多。
临事要尽责,切勿放任,放任则受害大。
用度要节俭,切勿奢侈,奢侈则钱财竭。
买卖要随时,切勿拖延,拖延则机会失。
赊欠要识人,切勿滥出,滥出则血本亏。
优劣要分清,切勿混淆,混淆则耗用大。
用人要方正,切勿歪斜,歪斜则托付难。
货物要面验,切勿滥入,滥入则质价低。
钱账要清楚,切勿糊涂,糊涂则弊窦生。
主心要镇定,切勿妄作,妄作则误事多。
工作要细心,切勿粗糙,粗糙则出劣品。
说话要规矩,切勿浮躁,浮躁则失事多。
陶朱公《商训》能识人。
知人善恶,账目不负。
能接纳。
礼文相待,交往者众。
能讨账。
勤谨不怠,取行自多。
能用人。
因才四用,任事有赖。
能辩论。
生财有道,阐发愚蒙。
能办货。
置货不苛,蚀本便经。
能知机。
售贮随时,可称名哲。
能倡率。
躬行必律,亲感自生。
能运数。
多寡宽紧,酌中而行。
陶朱致富《十二戒》勿鄙陋,勿虚华,勿优柔,勿强辨,勿懒惰,勿固执,勿轻出,勿贪赊,勿争趣,勿薄育,勿昧时,勿痴赁。
陶朱五字商训:天,地,人,神,鬼。
天:为先天之智,经商之本;地:为后天修为,靠诚信立身;人:为仁义,懂取舍,讲究“君子爱才,取之有道”;神:为勇强,遇事果敢,敢闯敢干;鬼:为心机,手法活络,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期限要约定,切勿延迟,延迟则信用失。
商圣陶朱公经商“三谋三略”一、《三谋》:《人谋》用人要正,忠奸定兴废。
大事要慎,妄托受大害。
处事宜静,浮躁误事多。
言行宜和,和气能生财。
做事宜勤,懒惰百事废。
《事谋》用度宜俭,奢华财源败。
做工宜精,粗糙出劣品。
货期要准,马虎失信用。
交易要速,拖延失良机。
进货要严,滥入货价减。
出纳要谨,潦草差错多。
《物谋》优劣要清,混淆耗损大。
存物要整,散漫难查点。
陶朱商经
![陶朱商经](https://img.taocdn.com/s3/m/57b4f0a30029bd64783e2c62.png)
陶朱公就是范蠡,春秋时期越国的大政治家。
在越国被吴国灭亡时,是他提出降吴复国的计策,并随同越王勾践一同到吴国为奴,千方百计谋取勾践回国,成为辅助勾践灭吴复国的第一谋臣,官拜上将军。
但当勾践复国之后,他了解勾践是一个可以共患难但不能同安乐的人,于是他急流勇退,毅然弃官而去。
首先他到了齐国,改名为鸱夷子皮。
他在这里既经营商业,又从事农业和牧业。
很快就表现了非凡的经商才能。
他的行为使他获得“富而行其德”的美名,成为几千年来我国商业的楷模。
他提出一套“积贮之理”。
这就是在物价便宜时,要大量收进。
他说“贱取如珠玉”,即像重视珠玉那样重视降价的物品,尽量买进存贮起来。
等到涨价之后,就尽量卖出。
“贵出如粪土”,即像抛弃粪土那样毫不可惜地尽是抛出。
《陶朱公经商十八法》生意要勤快,切勿懒惰,懒惰则百事废。
接纳要谦和,切勿暴躁,暴躁则交易少。
价格要订明,切勿含糊,含糊则争执多。
账目要稽查,切勿懈怠,懈怠则资本滞。
货物要整理,切勿散漫,散漫则查点难。
出纳要谨慎,切勿大意,大意则错漏多。
临事要尽责,切勿放任,放任则受害大。
用度要节俭,切勿奢侈,奢侈则钱财竭。
买卖要随时,切勿拖延,拖延则机会失。
赊欠要识人,切勿滥出,滥出则血本亏。
优劣要分清,切勿混淆,混淆则耗用大。
用人要方正,切勿歪斜,歪斜则托付难。
货物要面验,切勿滥入,滥入则质价低。
钱账要清楚,切勿糊涂,糊涂则弊窦生。
主心要镇定,切勿妄作,妄作则误事多。
工作要细心,切勿粗糙,粗糙则出劣品。
说话要规矩,切勿浮躁,浮躁则失事多。
陶朱公《商训》能识人。
知人善恶,账目不负。
能接纳。
礼文相待,交往者众。
能安业。
厌故喜新,商贾大病。
能整顿。
货物整齐,夺人心目。
能敏捷。
犹豫不决,终归无成。
能讨账。
勤谨不怠,取行自多。
能用人。
因才四用,任事有赖。
能辩论。
生财有道,阐发愚蒙。
能办货。
臵货不苛,蚀本便经。
能知机。
售贮随时,可称名哲。
能倡率。
躬行必律,亲感自生。
能运数。
多寡宽紧,酌中而行。
陶朱公的“经商十八则”
![陶朱公的“经商十八则”](https://img.taocdn.com/s3/m/d7cb860c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8b.png)
陶朱公的“经商十八则”
陶朱公就是范蠡,春秋末期越王勾践的谋士,帮助越王消灭了吴国,成就了霸业。
后来,他功成隐退,经商理财,富甲天下,人称“陶朱公”,后世商人尊其为“商祖”。
在经商方面,陶朱公的思想主要有以下八点:
预测行情,窥其先机;
贵贱复反,贱买贵卖;
完物上种,质高货真;
薄利多销,无敢居贵;
旱则资舟,水则资车;
加速周转,行如流水;
多元相济,综合经营;
富而好德,仗义疏财。
对于陶朱公的经商思想,后人作出了详细的诠释,并称其为陶朱公“经商十八则”:
生意要勤快,切勿懒惰,懒惰则百事废;
价格要定明,切勿含糊,含糊则争执多;
费用要节省,切勿奢华,奢华则钱财竭;
赊欠要识人,切勿滥出,滥出则血本亏;
货物要百验,切勿滥入,滥入则质价低;
钱财要明慎,切勿糊涂,糊涂则弊端生;
临事要尽责,切勿妄托,妄托则受害大;
账目要稽查,切勿懈怠,懈怠则资本滞;
接纳要谦和,切勿暴躁,暴躁则交易少;
主心要安静,切勿妄动,妄动则误事多;
工作要精细,切勿粗糙,粗糙则出劣品;
谈话要规矩,切勿浮躁,浮躁则失事多;
出入要谨慎,切勿潦草,潦草则错误多;
用人要公正,切勿歪斜,歪斜则托付难;
优劣要细分,切勿混淆,混淆则耗用大;
货物要整理,切勿散漫,散漫则查点难;
期限要约定,切勿马虎,马虎则失信用;
买卖要随时,切勿拖延,拖延则失良机。
范蠡治国则国盛,治家则家富,他的经商经验一直被后世商人奉若珍宝。
陶朱公经商十八法
![陶朱公经商十八法](https://img.taocdn.com/s3/m/6e06bace195f312b3169a537.png)
《陶朱公经商十八法》《陶朱公经商十八法》生意要勤快,切勿懒惰,懒惰则百事废。
接纳要谦和,切勿暴躁,暴躁则交易少。
价格要订明,切勿含糊,含糊则争执多。
账目要稽查,切勿懈怠,懈怠则资本滞。
货物要整理,切勿散漫,散漫则查点难。
出纳要谨慎,切勿大意,大意则错漏多。
临事要尽责,切勿放任,放任则受害大。
用度要节俭,切勿奢侈,奢侈则钱财竭。
买卖要随时,切勿拖延,拖延则机会失。
赊欠要识人,切勿滥出,滥出则血本亏。
优劣要分清,切勿混淆,混淆则耗用大。
用人要方正,切勿歪斜,歪斜则托付难。
货物要面验,切勿滥入,滥入则质价低。
钱账要清楚,切勿糊涂,糊涂则弊窦生。
主心要镇定,切勿妄作,妄作则误事多。
工作要细心,切勿粗糙,粗糙则出劣品。
说话要规矩,切勿浮躁,浮躁则失事多。
陶朱公《商训》能识人。
知人善恶,账目不负。
能接纳。
礼文相待,交往者众。
能安业。
厌故喜新,商贾大病。
能整顿。
货物整齐,夺人心目。
能敏捷。
犹豫不决,终归无成。
能讨账。
勤谨不怠,取行自多。
能用人。
因才四用,任事有赖。
能辩论。
生财有道,阐发愚蒙。
能办货。
置货不苛,蚀本便经。
能知机。
售贮随时,可称名哲。
能倡率。
躬行必律,亲感自生。
能运数。
多寡宽紧,酌中而行。
陶朱致富《十二戒》勿鄙陋,勿虚华,勿优柔,勿强辨,勿懒惰,勿固执,勿轻出,勿贪赊,勿争趣,勿薄育,勿昧时,勿痴赁。
陶朱五字商训:天,地,人,神,鬼。
天:为先天之智,经商之本;地:为后天修为,靠诚信立身;人:为仁义,懂取舍,讲究“君子爱才,取之有道”;神:为勇强,遇事果敢,敢闯敢干;鬼:为心机,手法活络,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期限要约定,切勿延迟,延迟则信用失。
商圣陶朱公经商“三谋三略”一、《三谋》:《人谋》用人要正,忠奸定兴废。
大事要慎,妄托受大害。
待人忌躁,暴躁交易少。
处事宜静,浮躁误事多。
言行宜和,和气能生财。
做事宜勤,懒惰百事废。
《事谋》用度宜俭,奢华财源败。
做工宜精,粗糙出劣品。
货期要准,马虎失信用。
陶朱公商训——版本之一
![陶朱公商训——版本之一](https://img.taocdn.com/s3/m/d74db54a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df.png)
陶朱公商训——版本之一《陶朱公商训》,又称《陶朱公生意经》或《陶朱公商经》,包括“理财致富十二则”、“商场教训十六要”、“理财致富十二戒”三个部分。
陶朱公,原名范蠡,春秋战国时代越国人,是越王勾践的谋士。
他在帮助越国消灭吴国后,功成隐退,自号陶朱公,经商理财,富甲天下。
后世商人尊他为商祖、经营之神。
他的经商原则“陶朱公商训”被捧为商人之宝,传扬海外。
陶朱公的经商原则包含了经营和管理的各个层面,以谋士和商祖的奇智晓谕商人们审时度变,预测行情;薄利多销,长远经营;质高货真,诚一致富;出奇制胜,善于竞争;识人用人,善于管理……一直以来,社会关注的重心都是从商赢利的手段,而忽略了商人应有的品格。
陶朱公的《商训》用简单的语言阐述了一个道理:“欲从商,先为人”。
待人接物、规矩方圆、诚信为本、勇于决断,这些不仅仅是为人的品德,更是一个商人成功秘诀。
“贱取如珠玉”:物价便宜时,要大量收进。
即像重视珠玉那样重视降价的物品,尽量卖进存贮起来。
“贵出如粪土”:等到涨价之后,就尽量卖出。
即像抛弃粪土那样毫不可惜地尽是抛出。
物以稀为贵人弃我取人取我弃囤积货物垄断居奇把握时机聚散适宜斯商:不以见利为利,以诚为利;斯业:不以富贵为贵,以和为贵;斯买:不以压价为价,以衡为价;斯卖:不以赚赢为赢,以信为赢;斯货:不以奇货为货,以需为货;斯财:不以敛财为财,以均为财;斯诺:不以应答为答,以真为答。
物以稀为贵人弃我取人取我弃囤积货物垄断居奇把握时机聚散适宜理财致富十二则一是能识人。
知人善恶,账目不负。
二是能接纳。
礼文相待,交往者众。
三是能安业。
厌故喜新,商贾大病。
四是能整顿。
货物整齐,夺人心目。
五是能敏捷。
犹豫不决,终归无成。
六是能讨帐。
勤谨不怠,取行自多。
七是能用人。
因才四用,任事有赖。
八是能辨论。
生财有道,阐发愚蒙。
九是能办货。
置货不苛,蚀本便经。
十是能知机。
售宁随时,可称名哲。
十一是能倡率。
躬行必律,亲感自生。
十二是能运数。
多寡宽紧,酌中而行。
《陶朱公经商十八法》
![《陶朱公经商十八法》](https://img.taocdn.com/s3/m/99be3a3167ec102de2bd89e3.png)
,驼铃不辞塞北雪,帆影流连江南烟。粜东籴西,汇北兑
南,经世济民两肩担。”
这首诗,真是道出了古代大商的心胸与情怀。听完
此诗,我立刻意识到,这可能会是我对国内影视业的期望
之作(即含有内涵的作品)。没过几天,非常饥渴的熬了
几个晚上看完此片,喜欢的不得了。本人评价:100分!
俚谚俗语所能达到的。
大凡天下之学问,万事成败,皆不出道与术这两
大范畴。道是河,术是舟;道是舵,术是桨。无河无以载
舟,无舟难以渡河。无舵则无方向,无桨则无动力。所以
,道是方向,术是方法;道是法则,术是谋略。谋者,韬
略也,汉书艺文志云:谋略,以正守国,以奇用兵,先计
6、 道与术、取与予、利与害、常与变、方与圆、生与死
。
道是河、术是舟、道是舵、术是浆。
无河无以载舟,无舟难以渡河;
无舵无以方向,无浆无以动力。
道是方向,术是法则;
道是法则,术是谋略;
货通天下,利射四海。
7、 陶朱经商十八法:
三谋:人谋、事谋、物谋;
三略:货略、价略、市略;
要谨,潦草差错多。
《物谋》
优劣要清,混淆耗损大。 存物要整,散漫难查点。 价
格要明,含糊多争执。
赊欠要审,滥出亏血本。 帐目要清,糊涂弊端生。 查帐
要勤,懈怠滞本金。
二、《三略》:
《货略》、《价略》、《市略》
积著之理,务完物,审贵贱,无息币。
范蠡说的“三略”是聚财的原理,他归纳为三点:务完物
能用人。因才四用,任事有赖。
能辩论。生财有道,阐发愚蒙。
能办货。置货不苛,蚀本便经。
能知机。售贮随时,可称名哲。
创业为商必读经典:《陶朱公生意经》
![创业为商必读经典:《陶朱公生意经》](https://img.taocdn.com/s3/m/7c3b9b46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60.png)
创业为商必读经典:《陶朱公生意经》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今日之问题在古代经典文学作品中,仍然能找到各种的解决 ... 。
如果你想要了解盛衰兴废,看《史记》;想要学习进退方寸,看《孙子兵法》;想要提升思想层次,看《四书五经》;想要驰骋商场,看《陶朱公生意经》。
陶朱公,本名范蠡(前536-前448年),字少伯,春秋末期的政治家、军事家和经济学家,后人称之为商人鼻祖。
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著作有《计然篇》、《陶朱公生意经》等。
范蠡与孔子(文圣)、关羽(武圣)、孙武(兵圣)并列,被尊为商圣,他所编写的《陶朱公生意经》被商人奉为经商的圭臬,不过今天范蠡的生平成就我们就不多做赘述了,我们主要来说说《陶朱公生意经》,这本成功商人必看的著作。
《陶朱公生意经》,又称《陶朱公商经》、《陶朱公商训》或《陶朱公经商十八则》,至今仍在定陶一带流传。
具体内容如下:生意要勤快,懒惰百事废。
用度要节俭,奢华钱财竭。
价格要订明,含糊争执多。
赊欠要识人,滥欠血本亏。
货物要面验,滥入质价减。
出入要谦慎,潦草错误多。
用人要方正,歪斜托付难。
优劣要细分,混淆耗用大。
货物要修正,散漫查点难。
期限要约定,马虎失信用。
买卖要随时,拖延失良机。
钱财要明慎,糊涂弊端生。
临事要尽责,委托受害大。
账目要稽查,懈怠资本滞。
接纳要谦和,暴躁交易少。
主心要宁静,妄动误事多。
说话要规矩,浮躁失事多。
工作要精细,粗糙出劣品。
通过研读《陶朱公生意经》,我们不难发现,里面很多的经商理念经商策略至今仍在沿用,无论是经商的还是为官的,都能从他的思想库中汲取精华,为商为政服务。
何为著作何为经典?《陶朱公生意经》很好地为我们诠释了这两个词的含义。
今天,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大潮中,我们的许多经商者,不管是国营的,还是私营的,或是别的其它形式的,仍然在效仿他的经商理论。
而对于即将走上商场的创业者来说,《陶朱公生意经》绝对是值得一读的经典著作!。
《陶朱公经商十八法》商经十三篇全文
![《陶朱公经商十八法》商经十三篇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c6b75de8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2c.png)
《陶朱公经商十八法》商经十三篇全文动态网《陶朱公经商十八法》这篇文章,主要从商训十二则全文翻译、商经十三篇全文、陶朱商经全文等入手,全面剖析了商训十二则全文翻译,商经十三篇全文,陶朱商经十八法书籍,陶朱商经全文,陶朱商经十八法视频,大商之道十二字,商圣范蠡商训,利缘义取大商无算,朱陶公,一代大商孟洛川经商之道的相关内容,欢迎阅读。
范文一:《陶朱公经商十八法》《陶朱公经商十八法》生意要勤快,切勿懒惰,懒惰则百事废。
接纳要谦和,切勿暴躁,暴躁则交易少。
价格要订明,切勿含糊,含糊则争执多。
账目要稽查,切勿懈怠,懈怠则资本滞。
货物要整理,切勿散漫,散漫则查点难。
出纳要谨慎,切勿大意,大意则错漏多。
临事要尽责,切勿放任,放任则受害大。
用度要节俭,切勿奢侈,奢侈则钱财竭。
买卖要随时,切勿拖延,拖延则机会失。
赊欠要识人,切勿滥出,滥出则血本亏。
优劣要分清,切勿混淆,混淆则耗用大。
用人要方正,切勿歪斜,歪斜则托付难。
货物要面验,切勿滥入,滥入则质价低。
钱账要清楚,切勿糊涂,糊涂则弊窦生。
主心要镇定,切勿妄作,妄作则误事多。
工作要细心,切勿粗糙,粗糙则出劣品。
说话要规矩,切勿浮躁,浮躁则失事多。
陶朱公《商训》能识人。
知人善恶,账目不负。
能接纳。
礼文相待,交往者众。
能安业。
厌故喜新,商贾大病。
能整顿。
货物整齐,夺人心目。
能敏捷。
犹豫不决,终归无成。
能讨账。
勤谨不怠,取行自多。
能用人。
因才四用,任事有赖。
能辩论。
生财有道,阐发愚蒙。
能办货。
置货不苛,蚀本便经。
能知机。
售贮随时,可称名哲。
能倡率。
躬行必律,亲感自生。
能运数。
多寡宽紧,酌中而行。
陶朱致富《十二戒》勿鄙陋,勿虚华,勿优柔,勿强辨,勿懒惰,勿固执,勿轻出,勿贪赊,勿争趣,勿薄育,勿昧时,勿痴赁。
陶朱五字商训:天,地,人,神,鬼。
天:为先天之智,经商之本;地:为后天修为,靠诚信立身;人:为仁义,懂取舍,讲究“君子爱才,取之有道”;神:为勇强,遇事果敢,敢闯敢干;鬼:为心机,手法活络,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陶朱公商经全文陶朱公商训
![陶朱公商经全文陶朱公商训](https://img.taocdn.com/s3/m/83a57cb4e009581b6ad9eb45.png)
陶朱公商经全文陶朱公商训陶朱公商经全文陶朱公商训物以稀为贵人弃我取人取我弃囤积货物垄断居奇把握时机聚散适宜ﻫ十二则一就是能识人。
知人善恶,账目不负ﻫ二就是能接纳。
礼文相待,交往者众ﻫ三就是能安业。
厌故喜新,商贾大病四就是能整顿。
货物整齐,夺人心目ﻫ五就是能敏捷。
犹豫不决,终归无成ﻫ六就是能讨帐。
勤谨不怠,取行自多七就是能用人。
因才四用,任事有赖ﻫ八就是能辨论。
生财有道,阐发愚蒙九就是能办货。
置货不苛,蚀本便经ﻫ十就是能知机。
售宁随时,可称名哲十一就是能倡率。
躬行必律,亲感自生ﻫ十二就是能运数。
多寡宽紧,酌中而行商场教训生意要勒紧,懒惰则百事废。
接纳要温与,躁暴则交易少。
议价要订明,含糊则争执多。
ﻫ帐目要稽查,懒怠则资本滞。
货物要整理,散漫则必废残。
ﻫ出纳要谨慎,大意则错漏多。
期限要约定,延迟则信用失。
临事要责任,放弃则受害大。
用度要节俭,奢侈则用途竭。
ﻫ买卖要随时,拖延则机宜失。
ﻫ赊欠要识人,滥出则血本亏。
优劣要分清,苟且则必糊涂。
ﻫ用人要方正,诡谲则受其累。
货物要面验,淮由则售价低。
钱财要清楚,糊涂则弊窦生。
主心要针定,妄作则误事多。
理财致富十二戒勿鄙陋,勿虚华,勿优柔,勿强辨,勿懒惰,勿固执勿轻出,勿贪赊,勿争趣,勿薄育,勿昧时,勿痴赁五字商训分别为:天,地,人,神,鬼。
ﻫ天为先天之智,经商之本;ﻫ地为后天修为,靠诚信立身;人为仁义,懂取舍,讲究“君子爱材,取之有道”;ﻫ神为勇强,遇事果敢,敢闯敢干;鬼为心机,手法活络,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陶朱公经商十八法》生意要勤快,切勿懒惰,懒惰则百事废。
接纳要谦和,切勿暴躁,暴躁则交易少。
价格要订明,切勿含糊,含糊则争执多。
账目要稽查,切勿懈怠,懈怠则资本滞。
货物要整理,切勿散漫,散漫则查点难。
出纳要谨慎,切勿大意,大意则错漏多。
临事要尽责,切勿放任,放任则受害大。
用度要节俭,切勿奢侈,奢侈则钱财竭。
买卖要随时,切勿拖延,拖延则机会失。
赊欠要识人,切勿滥出,滥出则血本亏。
优劣要分清,切勿混淆,混淆则耗用大。
用人要方正,切勿歪斜,歪斜则托付难。
货物要面验,切勿滥入,滥入则质价低。
钱账要清楚,切勿糊涂,糊涂则弊窦生。
主心要镇定,切勿妄作,妄作则误事多。
工作要细心,切勿粗糙,粗糙则出劣品。
说话要规矩,切勿浮躁,浮躁则失事多。
陶朱公《商训》能识人。
知人善恶,账目不负。
能接纳。
礼文相待,交往者众。
能安业。
厌故喜新,商贾大病。
能整顿。
货物整齐,夺人心目。
能敏捷。
犹豫不决,终归无成。
能讨账。
勤谨不怠,取行自多。
能用人。
因才四用,任事有赖。
能辩论。
生财有道,阐发愚蒙。
能办货。
置货不苛,蚀本便经。
能知机。
售贮随时,可称名哲。
能倡率。
躬行必律,亲感自生。
能运数。
多寡宽紧,酌中而行。
陶朱致富《十二戒》勿鄙陋,勿虚华,勿优柔,勿强辨,勿懒惰,勿固执,勿轻出,勿贪赊,勿争趣,勿薄育,勿昧时,勿痴赁。
陶朱五字商训:天,地,人,神,鬼。
天:为先天之智,经商之本;地:为后天修为,靠诚信立身;人:为仁义,懂取舍,讲究“君子爱才,取之有道”;神:为勇强,遇事果敢,敢闯敢干;鬼:为心机,手法活络,能“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期限要约定,切勿延迟,延迟则信用失。
商圣陶朱公经商“三谋三略”一、《三谋》:《人谋》用人要正,忠奸定兴废。
大事要慎,妄托受大害。
待人忌躁,暴躁交易少。
处事宜静,浮躁误事多。
言行宜和,和气能生财。
做事宜勤,懒惰百事废。
《事谋》用度宜俭,奢华财源败。
做工宜精,粗糙出劣品。
货期要准,马虎失信用。
交易要速,拖延失良机。
进货要严,滥入货价减。
出纳要谨,潦草差错多。
《物谋》优劣要清,混淆耗损大。
存物要整,散漫难查点。
价格要明,含糊多争执。
赊欠要审,滥出亏血本。
帐目要清,糊涂弊端生。
查帐要勤,懈怠滞本金。
二、《三略》:《货略》、《价略》、《市略》积著之理,务完物,审贵贱,无息币。
范蠡说的“三略”是聚财的原理,他归纳为三点:务完物,审贵贱,无息币。
意思是说,货物的品质要完美,要注意价格变化规律,莫要使货币停止流动。
务完物是《货略》的核心,他说:“以物相贸易,而食之货勿留,无敢居贵。
”审贵贱是《价略》的核心,价格问题颇为复杂。
范蠡主要强调:“论其有余不足则贵贱之。
贵上极则反贱,贱下极则反贵。
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
”范蠡说的价格原理,就是货物供求关系的有余与不足;他指出了价格变化中物极必反的规律,“贵出如粪土,贱取如珠玉”乃是范蠡经营商业的名言。
《市略》讲资本金营运策略。
范蠡的“无息币”就是说货物、资金都要不停地循环,运转。
他说,如此“则币欲其行如流水。
”币即钱,钱即泉,川流不息,乃至大汇。
大商之道!大商与小商的区别:于已有利而于人无利者,小商也;于已有利而于人亦有利者,大商也;于人有利,于已无利者,非商也;损人之利以利已之利者,奸商也。
大商之经商,有如伊尹,姜子牙之于治国;孙子,吴起之于用兵;商鞅之于变法;其学问之精深,道法之玄奥,意气之宏远,境界之高明,岂是空想妄论之辈,俚谚俗语所能达到的。
大凡天下之学问,万事成败,皆不出道与术这两大范畴。
道是河,术是舟;道是舵,术是桨。
无河无以载舟,无舟难以渡河。
无舵则无方向,无桨则无动力。
所以,道是方向,术是方法;道是法则,术是谋略。
谋者,韬略也,汉书艺文志云:谋略,以正守国,以奇用兵,先计而后战,天下之谋略,无论应用于何时何事,时谋,地谋,人谋这三则。
陶朱公著有,陶朱商经十八法,分为三谋和三略,是为:人谋,事谋,物谋;货略,价略,市略;这三谋三略,乃陶朱商经十八法之要义。
“两权相害取其轻!”“无事时如有事般提防,方可弥意外之变;有事时如无事般镇定,才能消局中之危。
”在经商的过程中,或是日常生活中,如果利益双方得不到平衡,那么就会产生矛盾和冲突,如果矛盾和冲突得不到合理的解决办法,那么最终谁的目的都达不到。
予,就是合理解决这一矛盾冲突的最好办法。
通过这个办法,解决了利益各方之间的平衡,最后达到了取的目的。
逞强蛮干是绝不行的,一个成功的商人,首先要懂得商道之本,还要善于审时度势,沟通权变,要善于联系各色人物,调和各种矛盾,明辨祸福利弊,也要善于转输货物,商略价格,拓展市场。
只有这样,才能在商海中立于不败之地!下棋的最高境界是和棋!利缘义取,大商无算!小孟(张桐饰)说:“商都是不循规蹈矩的,仍容易走上不教不孝的歧途。
”雪莹(张蓓蓓饰)说:“在我看来,真正的大商,仅靠货通天下,利射四海,字号立百世不朽,财富积万贯有余,是远远不够的。
”小孟问:“那还要怎么样?”雪莹说:“你不喜欢四书五经,这个就是大学的开篇啊。
”“哎,你说来我听听。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与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好,你把大商之道,比喻成明明德和天下平,太好了。
”“这也是我第二次去老李书屋的时候,突然想起来的。
”孟洛川的经营理念,所展示的为人之道、用人之道和经营之道,演绎着中国文化的内涵,以道家的大爱无疆、以儒家的仁德为核心;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原则;以见利思义为富重仁的理念;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得的博大胸怀。
驰骋商场,叱咤风云,是中国文化和中国商道的有机结合。
1、地到无边山为界,山登绝顶我为峰;2、缘聚缘散自有期,尔我分别在今日。
陶朱商经明奥理,鬼谷六韬藏玄机,野鹤归去闲心远,大鹏展翅正当时。
3、小商做事,大商做人;4、贵出如粪土,贱出如珠玉。
生意做独市,买卖抱先行。
三分利吃利,七分利吃本。
同本不同利,差别在算计。
百里不贩樵,千里能贩枣。
小店买个便,大店买个全。
不怕店门破,就怕店无货。
货到街头死,人到市中活。
5、何谓大商者:大商笑看书生。
胸存四海之志,怀抱吞宇宙之气;其学通于大道,其功接于社稷;其势籴入惊风雨,粜出泣鬼神;6、道与术、取与予、利与害、常与变、方与圆、生与死。
道是河、术是舟、道是舵、术是浆。
无河无以载舟,无舟难以渡河;无舵无以方向,无浆无以动力。
道是方向,术是法则;道是法则,术是谋略;货通天下,利射四海。
7、陶朱经商十八法:三谋:人谋、事谋、物谋;三略:货略、价略、市略;8、懂得商道之本,善于审时度势;懂得沟通权变,善于联系各色人物;调和各种矛盾,明辨祸福利弊;善于转输货物,商略价格拓在市场。
9、做生意的目的:取利。
取利要先予后取,予是解决矛盾的方法,结论:保持平衡。
10、商者的区别:小商:于己有利而于人无利者;大商:于己有利于人亦有利者;非商:于人有利于己无利者;奸商;损人之利以利己之利者。
11、陶朱经商石中玉,鬼谷兵法壁有瑕。
大商之道何处寻,半部论语治天下。
12、圣人亦求达,达则兼济天下;君子不畏穷,穷则独善其身。
13、子贡经商,取利不忘义;孟轲传教,欲富必先仁。
14、君子同而不合,小人合而不同。
15、羊群逐草,商人驱利。
核心;以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原则;以见利思义为富重仁的理念;以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得的博大胸怀。
驰骋商场,叱咤风云,是中国文化和中国商道的有机结合。
孟洛川的大商准则:陶朱经商石中玉,鬼谷兵法壁有瑕。
大商之道何处寻,半部论语治天下。
孟洛川的大商理解:于已有利而于人无利者,小商也;于已有利于人亦有利者,大商也;于人有利,于已无利者,非商也;损人之利以利已之利者,奸商也。
孟洛川的大商之志:胸存纵横四海之志,怀抱吞吐宇宙之气;其学通于大道,其功接于社稷;其势籴入惊风雨,粜出泣鬼神;正所谓,良贾何负名臣,大商笑看书生。
孟洛川的大商之功:大商之经商,有如伊尹,姜子牙之于治国;孙子,吴起之于用兵;商鞅之于变法;其学问之精深,道法之玄奥,意气之宏远,境界之高明,岂是空想妄论之辈,俚谚俗语所能达到的。
孟洛川的大商之法:道与术、取与予、利与害、常与变、方与圆、生与死。
大商无算[编辑本段]一、大商无算的词义大商无算,商为商道,商之价值观及准则取向,无算为捭阖韬略之于智慧的信手拈来之算,即无所谓算计而无所不算。
直译为:宏大的商道没有算计而又无所不算。
通俗的解释是:当生意做的非常大的时候,或经商理念达到一定境界的时候,考虑问题的角度和商业价值观就会发生变化,和个人的修为一样,不会去算计如何尔虞我诈勾心斗角,因为这时候赢利已经不是第一位的问题,而是在于商业之法,商业责任的问题,而解决这个问题,就无所谓问题,也即无所谓算计,当然就无所不算了。
就如同不争之人,反而获利最大,不算之人,反倒得的最多。
故大商之道在于境界,大商之道在于“无算”。
“踏莎行,疆域辽阔,商机无限。
关山重重路三千,驼铃不辞塞北雪,帆影流连江南烟。
粜东籴西,汇北兑南,经世济民两肩担。
”这首诗,真是道出了古代大商的心胸与情怀。
听完此诗,我立刻意识到,这可能会是我对国内影视业的期望之作(即含有内涵的作品)。
没过几天,非常饥渴的熬了几个晚上看完此片,喜欢的不得了。
本人评价:100分!有人问我,此片和《大宅门》、《乔家大院》比,有什么区别。
个人感觉,大宅门讲的是以百草堂的兴衰为主线,家族在主人公的魄力胆识在和环境(清末、)的博弈中发展衰落;而乔家大院讲的则是晋商的韧劲与胸怀。
两部片子都很好看,但是仅仅是好看。
而《孟洛川》则重点刻画山东布业瑞蚨祥的少东家成长过程中,对经商的态度、认识的转化:面对社会对商业处于末流的态度、面对国家对商业的苛刻制约、面对落后的技术与国外竞争的局面,孟洛川逐步由“求术”到“求道”,由“求利-> 以义求利->大商无算”,进而做到“内圣外王”的过程,相比之下,本片在力求好看之余,更追求经商灵魂的解读,而“良罟何负名臣,大商笑看书生”,本片更演出了大商的气势、大胸怀。
而在经济发展效率与公平的讨论愈发重要的今日,本片所折射的警示作用更加难能可贵,这便是我给此片打100分的原因。
坦率地将,看完此片,我对千年前的《鬼谷兵法》、《陶诸商经》、《论语》等居然有如此之大的魅力感到震撼,更对我国商界的现状感到深深的羞愧。
大商讲求“诚其意,精其术”,这方面,孟洛川对客户服务的理念已经贯彻到了其每一个业务细节。
他在自家的商店里设置休息厅,并将免费赠饮的茶水档次一再提高,而当遇到比较刁难的顾客(济南知府那段)的时候,其宁可亏欠自己也要让顾客感到舒服的服务,而这,也促使其获得了更大的发展。
相比之下,我们暴利的银行营业厅还时不时的冒出老汉排队被尿憋晕的现象,我们的手机还存在莫名其妙被扣费用且扣你没商量的现象,在社会主义为人民服务的大旗下,真是让人脸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