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翁情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莎翁情史》读后感

这部影片讲述的是莎士比亚在创作《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时候与薇奥拉的感情生活,莎士比亚的爱情成就了他日后所有的伟大著作。同时,在这部影片中运用了艾布拉姆斯的文学构成四要素——世界、作者、作品和读者。

首先,文学活动所反映的是主要世界和客观世界,客观的自然作为文学活动的构成世界,必须经过人的观察、体验、分析、研究等,与人的思想感情发生这样那样的关系,最终成为文学活动所反映的世界。即使主观想象的超验世界等,也都是人对客观世界不同形态的折射。

在《莎翁情史》这部影片中,莎士比亚创作的《罗密欧与朱丽叶》其实就是对于他的生存环境的经历的一个展现。本片讲述了两段爱情,但是其实只是一段爱情,舞台上的罗米欧与朱丽叶的爱情完全是莎士比亚和薇奥拉爱情的衍生品。

一个女孩从小生长在富足的贵族家庭中,虽是独生女,但是她却感受不到父母的疼爱和理解,唯一可以听他诉说心事,愿意帮助她,宠爱她的就只有最亲近的奶妈。面对的都是权势,金钱买卖,这一切在她看来都很肮脏,生活中逃离不了,她便开始追求在戏剧中感受人性的感情,爱情,即使她明知是虚假的,她也情愿永远做那个梦,永不醒来。面对莎士比亚,一个创造了这个美梦给她的人,一个让她觉得自然不是假,有真爱存在的人,这燃起了二十年来人生新的希望,活着不是为了责任,不是为了女王的命令,哪怕只是短暂的一瞬间,她也愿意用自己整个生命去付出,像如此一个天真,单纯,心灵纯净的女孩儿,她似乎生就是为了等待这份爱情,一份,抓不住但却可以永远的爱情。《罗米欧与朱丽叶》的结局真是莎士比亚为自己的爱情所设计的最美丽的结局,虽然他们最终死了,但是他们的爱情得到了永恒,得到了世人为他们留下的泪水,也得到了女王的认可,真爱的确是存在的。

其次,在文学活动中,作者也通过文学创作来表达他的感受和感情,并试图以此唤起读者相应的感受和感情。在西方,变现论强调作者对作品意义的生成作用,模仿论不否认这一点,但是更加强调作品所描写的世界和写作背景。

故事发生的背景是16世纪的英国首都,从剧情中可见,当时社会男女地位绝对的不平等,女人可以是货物,礼物,女人的身体任意受男人摆布,没有尊严,那些市井女人,她们自己都觉得这是理所当然。薇奥拉,出生名门,家世显赫,照理说是属于受尊重的一群人。可是,在自己的父亲眼里,自己只是一件可以还会一块殖民地的

货物,出售之前,还要向买主表示货真价实。女人不可以从事表演,这是国家法律禁止的,国家法律禁止女人表演,却允许,违背伦常,任由男人男扮女装的在台上亲热,这岂不荒唐。

然而最讽刺的是,在一个极度歧视女性的社会里,王权的最高统治者却是女人。所有男人都要对女王背躬屈膝,当官的打着一个女人的名号到处欺压百姓。女王心知肚明却也只能视而不见。没办法,她只是拥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完全依赖于臣民对王权的信仰,然而所有权利最终还是要男人替她实施,这就是她所说的,一个女人和男人们一起共事,在当时,是多么不容易。

再者,文学反映的世界并不等于世界本身。莎士比亚谈着他童话式的恋爱,无奈而没有结果的爱情,在这份现实的爱情中自己显得十分渺小,无助,一个穷诗人无法跨越等级的差别,不敢违抗女王的命令,也无力扭转命运的乾坤。面对恋人的即将离去,沉浸在明知有限,过一天便少一天的痛苦的爱情中,一、他依然无计可施,于是,他决定改变《罗米欧与朱丽叶》原本戏剧的结局,创作除了凄美的爱情悲剧。故事虽结束了,但这份感情是永无止境的,永远刻骨铭心。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结局是凄美感人的,朱丽叶为了能与罗密欧在一起选择了假死,然而罗密欧以为她真的死了,伤心欲绝,自尽在她的身旁。等到假死药药效过去,朱丽叶苏醒,发现躺倒在她身旁的罗密欧已经没有气息了,便用匕首自尽了。他们的感情是令人羡慕的,他们最终“在一起”了。然而,莎士比亚和薇奥拉的结局却并非如此,薇奥拉的行为和处境得到了女王了理解。于是,女王为薇奥拉掩饰了她的行为,为她争取了最后和爱人道别的机会。但是,最后薇奥拉还是顺从了女王的旨意与韦塞男爵在一起,而莎士比亚也早已经有了自己的妻子。他们两个人最终还是没有摆脱现实的束缚在一起。这也是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现实世界的差别,文学也仅仅只是对现实的一种反应,而不是全部。

最后的一个要素是读者。文学活动不只是作者创作的活动,它还应该包括文学读者进行阅读鉴赏的活动。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既是从作品中了解作者的思想,了解作品中描写的人情事态的活动,同时也是读者在自己的生活经验、文化修养是文学作品在头脑中具体化的过程。

从影片中我们看出当时社会的人很喜欢诗歌,舞台剧,难道当时的英国人已经那么进步,那么的艺术造诣已经到了那么高了吗,连市井百姓都明白艺术的真谛。其实

不是的,人们只是在剧中寻找心灵的另一种寄托。从电影中,我们知道,在罗米欧与朱丽叶之前,人们大都看的都是喜剧,喜欢看到人狗同台的舞台剧。

然而,不管剧中人物对戏剧的态度如何,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他们都是真心热爱戏剧艺术的,两家戏院的老板,起先对戏剧的喜欢是因为戏剧可以帮他们赚钱,他们互相要抢生意,但是后来玫瑰剧院被查封之后,另一个剧院老板波比居然肯无条件提供自己的剧院让《罗米欧与朱丽叶》上演,原因是不想让戏剧的艺术埋没在官僚们的强权之下;另外投资者原本是个十足吝啬的生意人,为了一点点债款经常严刑向玫瑰剧院的老板汉斯乐逼债,但是,为了《罗米欧与朱丽叶》的排练到上映,他几乎可以说是倾尽了自己所有的心力,获得了一个小小的演出的机会,他激动得话都说不出来了;还有那个半分半傻的传教士起先一直在剧院门口诋毁戏剧是淫秽之物,但是在看完了《罗米欧与朱丽叶》之后居然能感动得泪流满面;还有泰德,身为演员,他原来喜欢戏剧只是为了当演员的风光,可是渐渐在排练的过程中,他不再斤斤计较自己主角的地位,反而为电影取了《罗米欧与朱丽叶》这个名字,成全了这部出色的戏剧,也成全了艺术。

在我看来,这部影片本身讲述的故事与莎士比亚的爱情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完美地融合了在一起,两部戏的遥相呼应,使得影片悲剧色彩更浓,把观众毫不知觉的拖入到影片中来,并与之共鸣。

莎士比亚是个懂爱,且看透爱情的人。他曾说:爱情是没有阶级之分的,皇后与可怜的流浪汉也会擦出火花。是的,爱情没有阶级之分,罗密欧爱上了朱丽叶,他们爱的轰轰烈烈,同生共死。这虽是戏剧夸张的一面,但是却在歌颂着对自由爱恋的向往,对捍卫爱情的推崇。也许莎翁也知道这是不现实的,这只是一个理想,梦想,一个遥远的追求。

《莎翁情史》与《罗密欧与朱丽叶》有着太多的相同,却也有着许多的不同。他们一样的相爱,这种爱跨越阶级的束缚,穿越世俗的纠葛。但是罗密欧与朱丽叶双双殉情死去,他们抛弃世俗的一切责任。而《莎翁情史》更积极的在于薇奥拉最后还是遵循着自己的责任,嫁给了父亲选定的对象,莎士比亚也继续他的创作,写出更好的作品。爱不等于占有,不一定要天长地久,只要足够刻骨铭心,曾经的拥有便足够一身回味。爱情不是生活的全部,人生在世还有太多的责任,现实的残酷才会凸显对理想的渴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