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名词解释
自考文学概论名词解释及简答题
名词解释实用说:从功能的角度界定文学,认为文学是道德和政治教化的手段。
实用说肯定了文学的工具性,但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文学独立的审美价值。
结构:是指先于个体存在的、体现了某种文化规范的语言形式,如语言规则、叙述模式、文体等。
互文性:是指任何文本的形成都与该文本之外的符号系统相关联,都是对其他文本的吸收和转换。
文学:是作家借助于虚构和想象,通过语言形象来表现他对人生的审美感受和理解的一种艺术样式。
文学形象:凡是能够将审美意识通过语言外化为使他人在接受过程中产生审美想象或联想的感性对象,都可称之为文学形象。
文本:文学文本是文学存在的现实形态,文本以书面语言或口头话语的形式使文学成为一个可以感知的实在对象。
现代文论把它理解为一个独立自足的艺术世界,一个有待解释的开放对象。
诗歌:是一种语词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和韵律、高度集中地反映生活和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
意境:中国古典诗学的重要范畴,指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象相互交融而形成的一种重要艺术境界或审美境界,具有“境生于象而超乎象”的特点。
小说:用散文形式写成的、有一定长度的、虚构的叙事文体。
戏剧冲突:是指表现在戏剧中的、因矛盾双方的意志对抗或人的内心矛盾而造成的、能够推动剧情发展的矛盾冲突。
戏剧冲突是戏剧艺术表现矛盾的特殊艺术形式,是戏剧性的集中体现。
文学思潮:是指在一定的社会文化思想的影响下,为适应社会变革和艺术创新的需要而形成和发展起来、并产生了广泛社会影响的文学思想潮流。
文学流派:是指一批作家因为在思想倾向和文学观念上有相近的见解,在创作实践上有共同的艺术追求,并以他们的创作实绩显示了相似的风格特色而形成的创作群体。
典型:即典型人物或典型性格,是现实主义叙事文学所创造的、在整体个性的表现中显示了某种社会历史蕴意的、具有高度审美价值的人物形象或人物性格。
浪漫主义:是一种以充满激情的艺术形象来表现理想追求、主观情感和某种社会心理的文学类型。
自然主义:是19世纪后期以左拉为代表的一种文学思潮,它是对于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一种片面、扭曲的延续和发展,主张以自然科学方法来观察和表现社会人生。
自考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
口语: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是有声的口头语言书面语:文字出现后语言的第二种客观存在形式符号:指的是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这种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能指: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所指:也就是“能指成分”,即特定的物质实体,所指的意义内容聚合关系:在同一个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处在互相可以联想起来的关系之中,因而聚合成为一个类组合关系:组合关系体现为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语言单位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也体现了部分与整体之间的关系“语言”: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语言是均质的,是言语活动中的社会部分。
语言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具有鲜明的地区性、民族性和历史性。
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普通语言学:语言学界把研究人类社会的语言这种社会现象的一般理论称为普通语言学。
它以一般语言学为研究对象,探索各种语言所共有的特性、共同的规律、结构上的共同特点和一般原理理论语言学:把研究某种具体语言的语言学称为汉语语言学或英语语言学等等,把侧重理论探讨的称为理论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把语言学的理论和具体成果用来为社会实际生活中的某个领域服务,这是广义的应用语言学;狭义的应用语言学指专门研究语言教学中的理论和方法传统语言学:一般泛指20世纪前的语言学,特别是指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前的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索绪尔创立的语言学可以称为“结构主义语言学”,至于我国内常说的“结构主义语言学”“结构主义语法”,往往只是指在国外影响较大并且我国语言学界比较熟悉的美国结构主义描写语言学,那只是当代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一个流派,并不等于受索绪尔影响的整个结构主义语言学“内部语言”:第一,内部语言是语言的一种形式;第二,内部语言的交际对象是说话者本人,且没有出声。
因此,内部语言是没有说出口的内心的话语音: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负载着一定的意义并作为语言符号系统栽体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声音的四要素:音高音强音长音质振幅:发音体振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的偏移频率:发音体在每一秒钟内振动的次数单位赫兹音高:声音的高低,由频率有大小决定音强:声音的强弱,由振幅的大小决定音长:声音的长短由发音体振动的持续时间决定音质:声音的个性或特色,又叫音色,是一个声音区别于其他声音的基本特征响度:指人们听觉上所感到的声音的强弱基音:在复合声波中有一个频率最低的振动,由它发出的音叫“基音”陪音:复合波中除去基音外,由其他振动发出的声音叫陪音乐音:当基音的频率和陪音的频率之间存在着整倍数的比例关系时,会形成一种复杂而有规则的具有周期性重复特征的声波形式,这种声音叫做乐音噪音:如果基音的频率和陪音的频率之间不存在整倍数的比例关系时,就形成一种杂乱无章的不规则的声波形式,这种声音就是噪音语音的生理基础:语音是人的发音器官协同动作而产生的,人的发音器官及其运动是“语音的生理基础”,决定着语音的生理特征声门:两片声带之间的空隙叫音声门,两块杓状软骨之间的空隙叫气声门,合称为声门齿龈:紧靠上齿的凸起的部分硬腭:上腭前面凹进去的部分软腭:上腭后面比较柔软的部分舌叶:舌头自然平伸时,与齿龈相对的部分舌面:舌叶后面的部分舌根:与软腭相对的部分是舌面后,叫舌根口音:当软腭和小舌向后上升并抵住喉壁时,通向鼻腔的通道被堵塞,气流只能从口腔呼出,这样发出的音叫口音鼻音:气流完全从鼻腔呼出时发出的音鼻化音:气流同时从口鼻腔呼出时发出的音主动的发音器官:能够活动的发音器官,如唇舌头软腭等被动的发音器官:不能活动的发音器官,如上齿齿龈硬腭等音素: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音标:标写语音的书面符号国际音标的制订原则: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宽式标音:比较概括的标音,与区别意义无关的发音特征和差别可不必反映严式标音:详尽反映发音特征和差别的标音舌面元音:由舌面起作用发出的元音舌尖元音:由舌尖起主要作用发出的元音卷舌元音:发舌面元音的同时舌尖向硬腭翘起,这样发出的音就是卷舌元音前元音:舌位靠前的元音后元音:舌位靠后的元音央元音:发音舌位不前不后位置居中的元音高元音:舌位最高的元音低元音:舌位最低的元音圆唇元音:发音时嘴唇收圆的元音不圆唇元音:发音时嘴唇平展的元音标准元音:在分析和描写其他元音的舌位时,可以作为定位基准和参照的元音八个ieauoɑεα口元音:单纯利用口腔作为共鸣腔发出的元音鼻化元音:用口腔和鼻腔两个共鸣腔发出的元音发音部位:发辅音时发音器官形成阻碍的部位发音方法:指发辅音时形成阻碍和克服阻碍的方式以及其他方面的变化双唇音:下唇和上唇形成阻碍发出的辅音唇齿音:下唇和上齿形成阻碍发出的辅音齿间音:舌尖置上下齿之间形成阻碍发出的辅音舌尖前音:舌尖上齿龈或上齿背阻碍发出的辅音舌尖后音:舌尖翘起和硬腭前部形成阻碍发出的辅音又叫卷舌音或翘舌音舌叶音:舌叶上齿龈后部形成阻碍发出的辅音舌面前音:舌面前部和硬腭前部阻碍发出的辅音舌根音:又叫舌面后音,舌面后部和软腭形成阻碍发出的辅音小舌音:舌根和小舌形成阻碍发出的辅音喉音:声门音在喉部声门处形成阻碍发出的辅音塞音:闭塞音爆发音或破裂音,发音器官的某两部分紧紧靠拢,完全堵塞气流通道,除阻时阻碍突然放开,气流骤然冲出,这音叫塞音擦音:磨擦音,发音器官的某两部分靠近而不完全闭塞,留出一个狭窄的缝隙,让气流从中摩擦而出这样的音叫擦音塞擦音:发音器官的某两部分在成阻阶段按塞音方式完全闭塞,气流无法通过,进入持阻阶段后,按擦音方式放松阻碍,形成缝隙,让气流摩擦而出边音:舌头的某部位和齿龈或硬腭接触,使口腔中部或一边闭塞起来,气流从舌头两边或一边的空隙中流出而产生的辅音颤音:当气流通过时,双唇舌尖或小舌发生连续的颤动而产生的辅音闪音:单颤音,当气流通过时,发音器官有弹性的部分只颤动一次而产生的辅音就是闪音半元音:无擦通音,发音的持阻阶段口腔通道只形成很小的阻碍,气流通过时只有极轻微的摩擦,这样的音就叫半元音清辅音:发音时声带不振动的辅音浊辅音:发音时声带振动的辅音送气音:有送气的辅音不送气音:没有送气的辅音元音的发音特征发音时声道没有阻碍肌肉紧张均衡气流较弱声带振动辅音的发音特征发音时声道有阻碍阻碍的部位肌肉特别紧张气流较强声带不一定振动音位:特写语言或方言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最小的语音单位是从社会功能的角度划分出来的语音单位音质音位:以音素为材料通过音质的差别来起辨义作用的音位非音质音位:通过音高音强音长的差别来起辨义作用的音位音位变体:同属于一个音位的不同音素就叫做“音位变体”。
自考 法学概论名词解释
法学概论名词解释第一章法律的一般原理1.氏族:是由共同的祖先世代遗传下来的以血缘关系连结而成的人们的团体,是原始社会的基本社会组织。
2.一般的社会调整:是以一定的社会规范(尤其是原始社会的习惯和文明社会的法律),经常地、普遍地处理类似事件。
3.国家意志:是通过政权而获得集中表现的统治阶级意志,法律是国家意志的基本表现形式。
4.一般法和特别法:凡是在一国领域内对全体居民和所有的社会组织普遍适用,而且在它被废除前始终有效的法律,就是一般法。
凡是只在一国的特定地域内或只对特定的主体或特定的时期内有效的,是特别法。
第二章我国社会主义法律1.授权立法:指有制定法律权力的国家机关把本属于自己的立法权,部分地授予行政机关;有时也指对地方国家机关的授权。
2.委任性立法:指没有直接规定规范的内容,只是指出某项规范将委任特定的国家机关或规范性文件加以规定的规范。
3.准用性立法:指没有直接规定行为规则的内容,而只规定在适用该规范时,准许援用它所指定的其他有关规范的规范。
4.法律的适用:指被授予专门职权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按照法定程序,实现法律对特定的社会关系的调整活动。
5.司法解释:指最高国家审判机关即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即最高人民检察院在适用法律过程中对具体应用法律的问题所作的解释。
6.学理解释:指学术研究部门、文化教育部门、宣传部门报刊等对法律所作的理论性的、法制宣传性的解释,它不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
7.法律的遵守:指一切国家机关、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公民,恪守法律的规定,严格依法办事,即守法。
8.法律制裁:指特定的国家机关对应承担法律责任的违法者,依法所采取的带有强制性的惩戒措施。
9.社会主义法律意识:指无产阶级法律观点的总和,包括人们对法律的基本看法,对法律的要求和态度,对人们行为合法性的评价,以及人们关于法律的知识和修养等。
第三章我国社会主义法制1.有法必依:指一切执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依法办事,全体公民必须遵守法律。
自考学前教育学 名词解释备课讲稿
自考学前教育学名词解释1、学校教育、是由专门机构和和专职人员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特点,进行的有目的有系统有组织的影响活动,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需要的人的活动。
2.、教育者、凡是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人以及对教育活动承担教育责任的人。
3、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的责任,是接受教育的人。
4.、教育内容、指在教育活动中传递的信息。
5、终身教育、指人在一生中都应当和都需要受到各种教育,接受教育应是从生到死永不休止的,它在时间上贯穿人的整个一生,在空间上贯通了学校、社会和家庭的界限。
6、物质环境、由天然环境和人工环境所组成。
7、狭义的文化、较普遍地把文化看作为社会的精神文化,即社会的理想、道德、科技、教育、艺术、文学、宗教、传统民俗等及其制度的一种复合体。
8、人的个体社会化、个体适应社会的要求,在与社会交互作用过程中,通过学习与内化而形成社会所期待的及其应承担的角色,并相应地发展自己的个性的过程。
9、遗传决定论、从儿童发展整个过程看,遗传因素具有统帅性和决定性的作用;从发展的最终结果看,环境的影响也是极为有限的,环境只是给发展提供适当的时机而已。
10、.年龄特征、在一定社会和教育条件下,儿童身心在一定年龄阶段中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特征及发展趋向。
11、儿童观、儿童观是人们对于儿童的根本看法和态度。
主要涉及到儿童的地位和权利,儿童期的意义,儿童的特点和能力,儿童生长发展的特点和原因等问题。
12、.教育观、人们对于教育在儿童发展中作用的根本看法.13、儿童发展、是指个体儿童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的量变与质变的过程 14.人本位儿童观、尊重儿童所有的各种权利;儿童一出生就具有一切道德的、理智的、身体的能力萌芽,教育机会均等;儿童是学习主体。
15恩物、是福禄贝尔为儿童设计的一系列活动玩具材料,是根据自然界的法则、性质、形状等用简易明白的物体制成的,作为人类了解自然、认识自然的初步训练。
基础会计学——名词解释(自考)
名词解释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工作中所具有的功能。
会计的职能有多种,并随着经济的发展及会计内容和作用的不断扩大而发展变化着;但是从会计的本质来讲,反映和监督是会计的两项基本职能。
核算职能:也称反映职能,是会计的基本职能。
是指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通过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等会计核算方法,从价值量上反映各单位已经发生或完成的经济活动,为经济管理提供完整、连续和系统的会计信息。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反映和监督的活动。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内容是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
以货币表现得经济活动通常又称为价值运动或资金运动。
会计目标:是指通过会计工作所要达到的目的。
会计假设:是人们在会计实践中长期风险的、根据客观情况对会计核算所处的时间、空间环境等所作出的合理设定.会计主体:指会计所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
货币计量:指会计主体对其经营活动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进行确定、计量和报告. 会计方法:指为了达到会计目标,对会计对象进行反映和监督所使用的一系列手段的总称.会计核算:指对会计对象进行确认、计量和记录,并通过编制报告使其成为有效地会计信息所采用的手段和技术。
会计科目: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核算的项目。
复式记账:是一种将经济业务记录在账户中的方法。
会计循环:每一个会计期间所放生的经济业务。
都要通过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和编制财务报表这三个环节周而复始的进行会计处理,将大量的经济业务转换为系统信息。
习惯上,将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财务报表这以会计核算程序称为会计循环。
会计要素:又称为财务报表要素,是对会计对象按照其经济特征所做的具体分类. 资产: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的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流动资产:指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或资产负债表起1年内表现、出售或耗用的资产,以及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的资产。
无形资产: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所有者权益:指企业资产扣除负债后,由所有者享有的剩余权益.盈余公积:指企业按照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各种积累资金。
中国现代文学史名词解释(自考)
长篇叙事诗。
李冰著。
新华书店1950年6月初版,被编入“中国人民文艺丛书”。
这是作者写于1948年10月,改于1949年4月的一首反映农村土改斗争的长诗。
在这首歌谣式的长诗里,作者着力塑造了赵巧儿这一农村女性的形象。
通过她在旧社会的不幸遭遇和在斗争中的成长过程中的描写,揭露了地主阶级的残酷压榨,反映了埋藏在她心底的不可磨灭的阶级仇恨,歌颂了她不折不挠、牢不可摧的战斗精神。
全诗成功地运用了解人物心理描写、场面描写和民间歌谣的多种表现手法。
语言活泼生动、新鲜,抒情细腻而简练。
赵巧儿的明朗的性格、渐变的内心世界是与其所处环境相一致的,具有较为强烈的真实性和艺术感染力。
93.《白毛女》《白毛女》是由贺敬之、丁毅执笔,延安鲁迅艺术学院集体创作的我国最早出现的一部大型歌剧。
它是根据流传在晋察冀边区“白毛仙姑”的故事创作的,深刻地表现了农民与封建势力的矛盾,表现了旧中国的黑暗和解放区的光明,揭示了“旧社会把人逼成'鬼',新社会把'鬼''变成人'”的深刻的主题。
《白毛女》是我国民族歌剧的奠基石,它的诞生,标志着我国新歌剧走向成熟,它是新歌剧发展的里程碑。
94、七月诗派:是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国统区重要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因胡风主编《七月》得名。
代表诗人有艾青、田间和鲁藜、绿原、牛汉等。
他们以《七月》、《希望》、《泥土》为阵地,强调诗歌中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历史与个人的融合,多写自由诗,其中又以政治抒情诗为主。
他们出版过《七月诗丛》《七月文丛》等。
该派在革命现实主义雄浑的总风格中,又显示出各诗人充满个性的特色。
胡风的《为祖国而歌》,牛汉的《鄂而多斯草原》,鲁藜的《泥土》等是七月诗派的代表作。
95、诗歌的“三美”诗歌的“三美”是由闻一多倡导的,是他对新诗理论做出的贡献。
“三美”理论主张诗歌创作要有建筑美、音乐美和绘画美。
它是针对当时的新诗形式过分散体化而提出来的。
这一主张奠定了新格律学派的理论基础,对新诗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自考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耐火极限:指任一建筑构件在规定的耐火试验条件下,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被破坏或失去隔火作用时为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表示。
2.建筑模数:指选定的尺寸单位,作为尺度协调中的增值单位,也是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建筑材料与制品、建筑设备、建筑组合件等各部门进行尺度协调的基础。
(目的作用,为了全国设计标准化规范化;为了施工机械化现代化;为了预制构件企业化工业化)3.模数数列:指由基本模数、扩大模数、分模数为基础扩展成的一系列尺寸。
4.大量性建筑:指规模不大,但建造量较多的建筑。
地基:支承建筑物土壤的土层。
5.基础:是建筑物的组成部分,承受建筑物的全部荷载,并将其传递给地基。
6.基础埋置深度:室外设计地面至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
7.刚性基础:由刚性材料制作,受刚性角限制的基础。
8.柔性基础:不受刚性角限制的钢筋混凝土基础。
9.刚性角:对于刚性材料的基础,为了保证基础不被拉力、剪力破坏,必须限制基础的出挑长度与高度之比,因此,基础的允许宽与高所夹的角为刚性角。
隔墙:分隔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非承重构件。
10.过梁:为支承门窗洞口上部墙体荷载,并将其传给洞口两侧的墙体所设置的横梁。
11.圈梁:沿外墙四周及部分内墙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的连续闭合交圈的梁。
12.散水:勒脚下端沿外墙四周地面设置的向外倾斜的防水构造,也称护坡。
13.勒脚:是外墙墙身接近室外地面的部分,为防止雨水上溅墙身,以及防止土壤中水份侵蚀而做的防潮层。
14.变形缝:是指为了减少由于温度变换、地基不均匀沉降以及地震等因素对建筑物产生的不利影响,将建筑物垂直分割开来的预留缝。
15.伸缩缝:是指为预防建筑物因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而产生热胀冷缩,致使建筑物出现不规则破坏而预留的缝。
16.沉降缝:是指为减少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对建筑物产生的不利影响而预留的缝。
17.防震缝:是指在地震区,为减少由于地震对建筑物产生的不利影响而预留的缝18.无梁楼板:指等厚的平板直接支承在墙上或柱上。
自考英语词汇学名词解释(54个全)
词汇学名词解释1. Word --- A word is a minimal free form of a language that has a given sound and meaning and syntactic funtion.2. Morpheme --- A morpheme is the minimal significant element in the composition of words.3. Free morphemes or Content morphemes (Free root) --- They are morphemes that may constitute words by themselves : cat, walk.4. Bound Morphemes or Grammatical morphemes --- They are morphemes that must appear with at least one other morpheme, either bound or free : Catts, walk+ing.5. Bound root --- A bound root is that part of the word that carries the fundamental meaning just like a free root. Unlike a free root, it is a bound form and has to combine with other morphemes to make words. Take -dict- for example: it conveys the meaning of "say or speak" as a Latin root, but not as a word. With the prefix pre-(=before) we obtain the verb predict meaning "tell beforehand".6. Affixes --- Affixes are forms that are attached to words or word elements to modify meaning or funtion.7. Inflectional morphemes or Inflectional affixes --- Affixes attaches to the end of words to indicate grammatical relationships are inflectional ,thus known as inflectional morphemes.There is the regular plural suffix -s(-es) which is added to nouns such as machines, desks.8. Derivational morphemes or Derivational affixes --- Derivational affixes are affixes added to other morphemes to create new words.9. Prefixes --- Prefixes are affixes that come before the word, such as, pre+war.10. Suffixes --- suffixes are affixes that come after the word, for instance, blood+y.Derivational morphemes/ derivational affixes --- A process of forming new words by the addition of a word element. Such as prefix, suffix, combing form to an already existing word.Prefixation ---- is the formation of new words by adding prefix or combing form to the base. (It modify the lexical meaning of the base)Suffixation--- is the formation of a new word by adding a suffix or combing form to the base and usually changing the word-class of the base. Such as boy. Boyish (noun- adjective)11. Root --- A root is the basic form of a word which cannot be further analysed without total loss of identity.12. Opaque Words--Words that are formed by one content morpheme only and cannot be analysed into parts are called opaque words, such as axe, glove. 13. Transparent Words--Words that consist of more than one morphemes and can be segmented into parts are called transparent words: workable(work+able), door-man(door+man).14. Morphs--Morphemes are abstract units, which are realized in speech by discrete units known as morphs. They are actual spoken, minimal carriers of meaning.15. Allomorps--Some morphemes are realized by more than one morph according to their position in a word. Such alternative morphs are known as allomorphs. For instance, the morpheme of plurality {-s} has a number of allomorphs in different sound context, e.g. in cats /s/, in bags /z/, in match /iz/.16. Derivation or Affixation--Affixation is generally defined as the formation of words by adding word-forming or derivational affixes to stems. This process is also known as derivation.17. Prefixation--Prefixation is the formation of new words by adding prefixes to stems.18. Suffixation--Suffixation is the formation of new words by adding suffixes to stems.19. Compounding(Compositon)--Compounding is a process of word-formation by which two independent words are put together to make one word. E.g. hen-packed; short-sighted.20. Conversion--Conversion is the formation of new words by converting words of one class to another class. This process of creating new words without adding any affixes is also called zero-derivation. E.g. dry (a.)-->to dry.21. Back-formation-- is a process of word-formation by which a word is created by the deletion of a supposed affix. E.g. editor entered the language before edit.22. Abbreviation ( shortening )-- is a process of word-formation by which the syllables of words are abbreviated or shortened.23. Abbreviation includes four types : I. Clipped words II. Initialisms III. Acronyms IV. Blends.I. Clipped words--are those created by clipping part of a word, leaving only a piece of the old word. E.g. telephone-->phone, professional-->pro.II. Initialisms--are words formed from the initial letters of words and pronounced as letters. E.g. IMF/ai em ef/=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III. Acronyms--are words formed from the initial letters of word and pronounced as words. E.g. NATO/'neito/=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IV. Blends--are words that are combined by parts of other words. E.g. smoke+fog=smog.24. Polysemy--The same word may have two or more different meanings. This is known as "polysemy". The word "flight", for example, may mean "passing through the air", "power of flying", "air of journey", etc.Two approaches to polysemy: Diachronic and SynchronicDiachronically, we study the growth or change in the semantic structure of a word , or how the semantic structure of a word has developed from primary meaning to the present polysemic state .Synchronically, we are interested in the comparative value of individual meanings and the interrelation between the central meaning and the secondary meanings.Two processes leading to polysemy: Radiation and concatenationRadiation : Semantically, radiation is the process in which the primary or central meaning stands at the center while secondary meanings radiate from it in every direction like rays.Concatenation : is a semantic process in which the meaning of a word moves gradually away from its first sense by successive shifts, like the links of a chain, untill there is no connection between the sense that is finally developed and the primary meaning.25. Homonyms--are generally defined as words different in meaning but either identical both in sound and spelling or identical『a.同一的,完全相同的』only in sound or spelling.26. Perfect Homonyms--are words identical both in sound and spelling,but different in meaning。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
-自考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1、口语:口语是语言的有声客观存在形式,是书面语产生的基础,相对于书面语是第一性的。
2、书面语:书面语是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之一,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相对于口语是第二性的,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
3、语言:语言是从言语中概括出来的,为社会所公认的词语和规则的总和。
4、言语:是个人说的行为(说话)和结果(所说的话)。
5、符号:是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这种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6、能指:是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
7、所指:是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
8、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和意义内容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
9、语言符号的强制性:指语言符号在同一社会、同一时代,对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是不能任意改变的。
10、聚合关系:在同一个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处在互相可以联想起来的关系中,因而聚合成为一个类。
11、组合关系:在语言结构的同一层级上组合起来的各个单位之间所形成的关系。
12、普通语言学:指从理论上研究人类各种语言所共有的规律以及各种语言在结构上的共同特点的一门语言学分支学科。
13、理论语言学:指从理论上研究人类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等的语言学分支学科。
以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个别语言学和一般语言学。
14、应用语言学:指运用语言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其他学科领域的各种问题的语言学分支学科,可分为狭义应用语言学和广义应用语言学。
15、传统语言学:一般泛指 20 世纪以前的语言学,特别是指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前的语言学。
16、结构主义语言学:指索绪尔创立的语言学,它旨在语言系统本身的规律。
17、语音的生理属性:指发音器官发音动作、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18、语音的物理属性:指物体受外力的作用,发生振动,从而使周围的空气也发生震荡,形成一种音波。
音波传到人的耳朵里,使鼓膜发生相应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于是人们就产生了声音的感觉。
自考金融名词解释大全
实物货币:是指自然界中存在的某种物品或人们生产的某种商品来充当货币。
存款货币:通过银行存款账户中的存款划转,货款得以结清,商品交易完成。
在这个过程点点,能够签发支票的活期存款发挥着与银行劵同样的购买功能,我们将其称作“存款货币”。
电子货币:是指处于电磁信号形态,通过电子网络进行支付的货币。
足值货币:即作为货币商品的各类实物和金、银、铜等金属的自身商品价值与其作为货币的购买价值相等。
不足值货币:即作为货币商品的实物,其自身的商品价值低于其作为货币的购买价值。
计价单位:货币作为计价单位,就是指用货币去计量商品和劳务的价值,赋予商品、劳务以价格形态。
交易媒介:在商品流通中,起媒介作用的是货币,补称为交易媒介,马克思称其为流通手段。
支付手段:在商品买卖行为与货款支付行为相分离的情况下,货币不再是商品流通中的交易媒介,而是补足交换的一个独立的环节,此时货币发挥的是支付手段的功能。
货币制度:是指国家对货币的在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和管理等进行的一系列规定。
货币单位:当货币作为计价单位为商品和劳务标价时,其自身也需要一个可以比较不同货币数量的单位,这就是货币单位。
无限法偿:是指法律保护取得这种能力的货币,不论每次支付数额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购买商品、支付服务、结清债务、亦或缴纳税款等),支付的对方均不得拒绝接收。
有限法偿:是指在一次支付行为中,超过一定的金额,收款人有权拒收,在法定限额内,招收则不受法律保护。
区域货币一体化:是指一定地域内的国家和地区通过协调形成一个货币区,由联合组建的一家主要银行来发行和管理区域内的统一货币。
直接融资:如果货币资金供求双方通过一定的信用工具直接实现货币资金的互通有无,则这种融资形式称为直接融资。
间接融资:如果货币资金供求双方通过金融机构间接实现货币资金的相互融通,则这种融资形式被称为间接融资。
信用风险:指债务人因各种原因未能用时、足额偿还债务本息而出现违约的可能性:商业商用:是工商企业间以赊销或预付货款等形式相互提供的信用。
最新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
最新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自考中国文化概论名词解释(10月)第一部分代年考题1.文化事象:当一种现象以同样的形式重复出现时,其中就含有规律性,成为某一历史时期、某一国家(民族或地域)文化发展中带有典型和标志作用的事情。
2.九流十家:百家争鸣中的思想流派,据汉代人的总结,有所谓“九流十家”之说。
3.血缘九族制:(1)以本人为基准,向上、下各推衍四代,共九代,为九族。
(2)九族是传统中国最典型的家族制度,也有的以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为九族。
4.家天下:(1)家天下的家族统治在中国传衍了两千年之久,王朝的更迭往往是新家族的代兴与衰亡。
(2)秦始皇以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对宗法血缘关系进行强力破坏,可是她并没有摆脱宗法关系的控制,她自命为“始皇帝”,希望其家族子孙世代传袭皇位。
5.中庸:(1)“中庸”这一价值原则是由孔子提出来的;(2)“中庸”的含义是指可常行常见的最高的德。
6.文化政策:指定一定的时代,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行政机构对文化领域的问题所颁布的相关规定和对策原则。
7.“大一统”意识:其强调“四海一家”,是西周以来就已成就的国家概念。
重关九译,四裔来朝,是古代王朝引以为豪的大事。
它启发秦汉帝国不断侵略四方,把广阔地域上各古老的人群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民族融合,共同前进。
8.血亲五服制:即以本人为基准,向上推四代的直系亲属称祖先,五服以内是近亲,五服以外不是亲族,是同宗。
9.引经注律:引经注律是儒家思想影响古代法律制度的又一方式。
秦汉时期注经风气盛行,在这种风气下,人们开展了注释法律的工作以儒家经典作为注释法律的依据。
汉代引经注律盛况空前,引经注律过程也就是对封建法律进行儒家化的改造。
10.祖先崇拜:祖先是指与崇拜者有血缘关系的人,她被当作保护本族或本家庭的神秘力量而受崇拜。
那些强有力的,对氏族共同体有贡献的人,死后才被奉为祖先收到崇拜。
祖先崇拜主要是祭有功绩的远祖和血缘关系密切的近几代祖先。
11.文化内涵:社会上的许多事物,都从属于某一领域,可是根据大文化的定义,只要它们是人类创造的,同时也都能够属于文化范畴;这些事物对于文化学来说,主要关注它们人文性的一面;不属于侠义文化的事物中所具有的人文特征,成为事物的文化内涵。
自考文学概论名词解释
自考文学概论名词解释经验:个人见闻和经历及所获得的知识与技能。
体验:把自己置身于价值世界去寻求、体味、创造生活的意义和诗意。
诗言志:诗是抒发人的思想感情的。
诗缘情:诗歌是抒发人的感情的。
教化:诗歌为政治教化服务的文学思想。
文艺复兴:14~16世纪,以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为目标。
启蒙主义:18世纪,高扬“自由平等博爱”旗帜,反封建、反传统、反教会,唤醒民众的文学思想主张。
俄国形式主义:文学是特殊的语言建构,是艺术手法,主张“陌生化”。
结构主义:由结构主义方法论所联系起来的文学思潮,功能层、行动层、叙述层。
新批评:文本主义,认为批评应着力于文本的字义、结构的分析。
西方现象学:以现象学哲学为基础,一方面否认审美对象的初始实在性和审美价值的最终理智判断;一方面强调感觉和知觉的直观性和审美经验在各价段的决定作用。
接受美学:建立某种“召唤结构”,有待读者响应,从而构成对话关系。
召唤结构:文学作品具有意义空白和含义不确定,召唤读者去填充和确定。
新乐府:以新乐府得名,关心民苦,揭露时弊,有现实主义倾向。
古文运动:以儒学为旗帜,以复古为口号,以文体改革为中心,以维护唐王朝为目的的散文革新运动。
物感说:我国古代提出的一种心与物关系的学说。
心物交融说:刘勰,关于作家艺术构思与客观事物的论点。
表象:保留在记忆中的客观事物的映象。
全景小说:多层次,多线索,多主题,跨时空,竭力描写社会生活全景,百科全书。
移情说:感情外射,原本我的感情外射或融入到物的身上,使之亦有,我就是物,物就是我。
距离说:拉开功利距离的体验。
对已有的经验换一种角度重新审视。
入乎其内,出乎其外:王国维,与对共同生命着,为入;体验又要反刍,进行自审,为出;两者辨证统一。
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
自考语言学概论名词解释:1、口语:口语是语言的有声客观存在形式,是书面语产生的基础,相对于书面语是第一性的。
2、书面语:书面语是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之一,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相对于口语是第二性的,是经过加工、提炼和发展了的口语的书面形式。
3、语言:语言是从言语中概括出来的,为社会所公认的词语和规则的总和。
4、言语:是个人说的行为(说话)和结果(所说的话)。
5、符号:是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这种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6、能指:是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
7、所指:是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
8、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是指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和意义内容之间没有必然的理据关系。
9、语言符号的强制性:指语言符号在同一社会、同一时代,对使用同一种语言的每一个社会成员来说,是不能任意改变的。
10、聚合关系:在同一个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处在互相可以联想起来的关系中,因而聚合成为一个类。
11、组合关系:在语言结构的同一层级上组合起来的各个单位之间所形成的关系。
12、普通语言学:指从理论上研究人类各种语言所共有的规律以及各种语言在结构上的共同特点的一门语言学分支学科。
13、理论语言学:指从理论上研究人类语言的性质、功能、结构等的语言学分支学科。
以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个别语言学和一般语言学。
14、应用语言学:指运用语言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其他学科领域的各种问题的语言学分支学科,可分为狭义应用语言学和广义应用语言学。
15、传统语言学:一般泛指20世纪以前的语言学,特别是指索绪尔开创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前的语言学。
16、结构主义语言学:指索绪尔创立的语言学,它旨在语言系统本身的规律。
17、语音的生理属性:指发音器官发音动作、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
18、语音的物理属性:指物体受外力的作用,发生振动,从而使周围的空气也发生震荡,形成一种音波。
音波传到人的耳朵里,使鼓膜发生相应的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于是人们就产生了声音的感觉。
自考《应用文写作》名词解释
1、应用文:答应用文是机关单位、社会团体和人民群众,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办理公务以及个人事务而使用的具有特定形式或惯用格式的文字。
2、文书:是所有文件资料的总称。
包括公务文书和私人文书。
公务文书是指机关公务活动中形成的一切文字资料。
私人文书即个人或群体在处理私人事务活动中形成的一切有用价值的文字资料等。
3、文件:是指公务文书中格式完备、现行效用很强的、比较重要的文字材料。
包括版头文件和无版头文件。
4、文本:是对使用多种语言文字的同篇文书的区分。
应用文的文本:是指用某种语言写成的一篇完整的应用文从理论上说,文本可分为行文文本、译文文本、第三文本三类。
5、应用写作:是运用文字、图、表、数字、符号等表述信息的行为过程。
6、模式化建构:指的是应用文的文种、格式、语体语境、布局等有大致相近的样式,有大体统一的形式要求。
7、法定使成:法定使成即文书的模式化是以规定或制度形式加以认定,这些规定或制度有些是强制性标准,有些是行业标准,在行业内、在管辖范围内普遍执行。
8、应用文体:应用文体是多种多样的,不只是文章,如表格式计划、带有表格的预决算报告、统计分析等,它们都以表、图形式为主,辅以文字说明;再如表格式合同、收据、借据等也不能成为“文章”,但显然是应用文体。
9、公务文书:公务文书是指机关公务活动中形成的一切文字材料,包括机关发出和收到的公文,内部使用的文件,以及其他书面或附注文字说明材料。
10、私人文书:即个人或群体在处理私人事务活动中形成的一切有应用价值的文字材料。
11、代言作者:是指以代替别人撰写的撰稿人的身份从事写作活动的人。
12、群体作者:是指两个以上的写作者形成一个群体,从事某一“特殊需要”的写作活动。
群体作者一般各有分工、各司其职,同时又朝着既定的相同目标前进。
群体作者一般用来从事较为复杂的应用文写作,分为并列型作者群体与偏正型作者群体两种。
13、法定作者:即写作形式上的主体是那些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权力和义务关系的单位和个人。
自考名词解释
自考名词解释
自考是指自学考试,是一种通过自学的方式,参加国家开放大学组织的考试,取得相应文凭、证书的考试形式。
自考考试包括本科、专科和高中三个层次,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学历、工作经验和个人兴趣选择报考相应的级别和专业。
自考学习具有自主、弹性、灵活的特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和能力自由安排学习进度,但同时也需要具备一定的自制力和学习能力。
自考证书具有国家承认和普遍接受的权威性,对于提高个人职业能力和竞争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 1 -。
自考组织行为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 组织:是在共同目标指导下协同工作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它建立一定的机构,成为独立的法人;它又是通过分工合作而协调配合人们行为的组织活动过程。
2. 行为:狭义的行为是指人受其生理、心理支配或客观环境的刺激而表现出能被观察到的一切外显的活动。
广义的行为除上述可以直接观察到的外显行为外,还包括内隐的心理活动;广义行为的概念实际是把心理和行为统称为人的行为。
3.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性的科学。
4. 感觉:是客观事物直接作于人的感觉器官,人脑中所产生的对这些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它也是客观事物在人的认知过程中最简单的最初的反映形式,是构成知觉和思维等复杂的高级的反映形式的基础。
5.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把所感觉到的客观事物的各种个别属性联系起来,在人脑中产生的对该事物各种属性的组合整体反映。
6. 社会知觉:是指主体对社会环境中有关人的知觉,包括对个人、群体和组织特性的知觉。
7. 自我知觉:是指主体对自己的心理与行为状态的知觉,通过自我知觉发现和了解自己,从而使自己的行为能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的要求。
8. 价值观: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包括人、物、事)在满足主观需要方面的有用性、重要性、有效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这是人们的一种观点和信念,是世界观的组成部分,是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
9. 态度:是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倾向。
10. 工作态度:是对工作所持有的评价与行为倾向。
11. 工作参与度:是指员工对自己工作的认可程度、投入程度,以及认为工作对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程度。
12. 个性:是个人所具有的各种心理特征和意识倾向的较稳定的有机组合。
13. 气质:是指与个人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特征。
14. 能力:是个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15. 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16. 控制方位论:是指个人行为能否达到某种结果靠那方面原因控制的看法。
自考 国统名词解释 简答 最全整理
统计学是一门研究客观现象总体的数量表现及其变动规律的方法科学论统计总体统计活动研究对象的全部事物所组成的整体有限总体总体中只包含有限位个体(总体容量是个有限数)无限总体总体中包含有无限多个个体(总体容量为无穷大)样本是从总体中随机抽取出来,并作为其代表的那一部分个体所组成的子集统计指标用来测度研究对象某种特征数量的概念广义的变量是指对客观现象进行计量的概念狭义的变量是仅指可用具体数字表示取值的数字变量统计指标体系反映总体及其所含个体的各方面特征数量的一系列联系、相互补充的统计指标所形成的体系统计数据的调查就是根据统计研究上目的要求,对所研究总体中个体的特征进行观测记录取得数据的工作过程现场调查是指为了了解客观对象的实际情况而对其进行直观的观测试验观测是指为了揭示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而在人为安排的环境条件下对所研究对象进行观测简单随机抽样以总体中的个体为抽样单位并使得每个个体被抽中的机会都相等的一种抽样方式放回抽样(重复抽样)每次抽出一个签后可将该签放回去再进行下一次抽取不重复抽样(不放回抽样)每次从有限总体中随机抽取一个个体,登记后不放回原总体。
等距抽样(系统抽样)将总体中各个个体按照某种特征值的顺序排队,然后按固定顺序和间隔在总体中抽若干个个体组成样本的一种抽样方式。
次数分布观测变量的各个不同数值及每个不同数值的出现次数的顺序排列次数分布表观测变量次数分布的统计表分布中心指距离一个变量的所有取值最近的数值算术平均数又称均值它是一组变量值的总和与其变量值的个数总和的比值(是测度变量分布中心最常用的指标利率一定时期内的利息额与本金的比率增长量是指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之差中位数将某一变量的变量值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列,位于这列数中心位置上的那个变量值众数是指某一变量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变量值极差一组变量值中最大变量值与最小变量值之差平均差是变量的各个取值偏差绝对值的算术平均标准差是变量的各个取值离差平方的平均数的平方根,又称根方差。
江苏自考中外文学精读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神话:在人们幻想中的经过不自觉的文艺方式加工过的自然界和社会的形态。
2.风雅颂: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的地区音乐;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
3.赋比兴:是诗经的三种表现手法,赋是陈述铺叙的意思;比是譬喻;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的开头,引出下文。
4.春秋笔法:《春秋》记事简约,一字之中往往寓褒贬别善恶,这就是为人称道的“微言大义”和“春秋笔法”。
5.楚辞: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楚地歌辞,这个名称有两个含义,一是以屈原为代表的楚国创作的一种新诗体,一是西汉刘向所编的一步总集。
6.乐府:一种掌管音乐的官署,后来人们将乐府所唱的是也叫做“乐府”。
7.本纪:是《史记》全书的大纲,用编年的方式写历代君主的政绩。
8.世家:是世袭家族及孔子、陈涉等人物的传记。
9.列传:本纪、世家以外在历史上有影响的人物传记。
10.七体:一种体制结构,语言上散文化,对音乐、美术、车马、游宴、狩猎、观涛、所有学识之人讲论天下是非之理。
11.建安风骨:从建安到魏初这一时期,出现了一“三曹父子”、“七子”和女诗人蔡琰为代表的作家,其创作有共同的文学特征,这种从内容到形式的变化,开一代诗风,被后世称为建安风骨。
12.永明体:一句之内平仄交错,两句之间平仄对立,讲究对偶,还要避免八中矛盾,这种新诗体,号称“永明体”。
13.骈文:我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文体,是散文骈俪化的产物。
14.上官体:初唐时期的一种诗歌体式,因上官仪大量制作这类作品而得名。
15.王孟:是王维、孟浩然的并称,为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主要作家,又称王孟诗派。
16.新乐府运动:以元稹、白居易为代表的诗歌革新运动。
17.元白:是中唐诗人元稹、白居易的并称,共倡导新乐府运动。
18.传奇:唐代的一种文体,即短篇文言小说。
19.词:原本为为配乐的歌词,后由于文人染指,它逐渐成为一种格律,终于演变为独具特色的新的诗体。
20.花间派:晚唐词人温庭筠‘香而软’的词风对后来文人词产生了很大影响,逐渐形成了以他为鼻祖的“花间词派”21.温韦:温庭筠和韦庄,一个是花间派的鼻祖,一个是花间派成就最高的词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
∙新辞赋体:郭小川创造的一种独特的诗歌形式,吸收中国古代辞赋的艺术传统。
大量运用排比,对偶的长句进行铺陈,一唱三叹,反复吟咏,写景穷形象,抒情淋漓尽致,形成整齐,对仗,押韵的长句体。
∙《金锁记》:张爱玲最重要的一部小说,小说通过对曹七巧的形象塑造,表现了金钱对人性的异化。
∙艾青:艾青是现代文学第十年影响最大成就最高的诗人。
其诗歌中心意象是“土地”与“太阳”,从中寄予了他对人名深沉的爱与对于光明的渴望,其《诗论》提倡诗歌的散文美,为现代诗歌理论作为了贡献。
∙《阿Q正传》:鲁迅先生的最重要的一部中篇小说,小说塑造了阿Q这一形象,他的精神胜利法是对中国国民性的高度概括。
∙七月派小说:七月派是抗战时期在胡风影响下形成的一个现实主义文学流派,小说方面的代表人物有东平,路翎等,其中一路翎成就最高。
∙政治抒情诗:政治抒情诗指的是20世纪50年代出现的在既定的意识形态规限内,以社会生活的重大问题为题材,凸现政治内容,抒发政治激情,在社会上产生极大影响的一批抒情诗歌。
∙现代诗派:形成于30年代,主要诗人有戴望舒,卞之琳,何其芳,废名,金克木,其理论家是梁宗岱和戴望舒。
∙时代女性:矛盾出期小说中出现的一系列女性形象,矛盾以他们为代表,揭示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动荡时期的中国社会里的复杂神经状态与艰难求索的心路历程。
∙新月诗派:新月诗派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出现的一个诗歌流派,以北京《晨报副刊》《诗镌》《新月》月刊为主要阵地,主要成员有徐志摩,闻一多,朱湘等。
其主张集中体现为闻一多强调的诗歌“三美”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
∙《围城》:钱钟书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通过对以知识分子方鸿渐为代表的一群知识分子的描写,表现了三四十年代社会的众生相,尖锐的揭露和讽刺了当时的社会弊端。
同时对现代病态文明造成的病态人生进行了揭示,对人的基本的存在处境和人生的根本意义进行了探讨。
∙巴金家庭小说:从30年代初的《家》到40年代中期的《憩园》,巴金一直坚持不懈地写一系列家庭题材的小说,他侧重从内部对封建家庭作集中而又深刻的描写,撕开封建家族制度崇尚诗礼,温柔敦厚的虚伪面纱,暴漏其吃人本质,并明确揭示了它《木叶黄落》的穷途末路。
∙《汉园集》:《汉园集》是1936年出版的一部诗集,内收何其芳的《燕泥集》,李广田的《行云集》与卞之琳的《数行集》《汉园集》诗人沿着戴望舒开辟的道路继续探索,更加注重东,西方的诗学的融合,各自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其中成就最大的是卞之琳。
∙诗的非个人化:卞之琳的一种诗歌主张,认为诗歌不应该放纵情感而应该克制情感的表达,即将西方小说化,典型化,戏剧化的“戏剧性处境”与中国旧小说的“意境”融合,达到“个人”
的隐匿,从而使诗歌具有多重内涵,使诗歌中人物的身份具备可置换性。
∙“百花文学”1956年到1957年出现的一批令人耳目一新的文学作品,打破只准歌颂不准暴露的禁区,题材上也突破了不准写凡人小事,不准写人性,人情与爱情的清规戒律,由于这一批作品出现在毛泽东”双百”方针提出之时,所以被人命名为《百花文学》
∙《果园城记》:是河南作家狮驼创作的一部系列小说集,小说逼真描写了缺乏健全人性
的中原人的精神萎顿,折射出作者重塑中原精神的强烈愿望。
∙京味小说;老舍创作的表现北京市民生活的小说,被成为京味小说。
其京味首先体现在对北京市民生活场景和人生世象的描绘。
其次表现在对北京独特文化特征的揭示及市民风情与市民心灵的沟通。
∙主观战斗精神理论:胡风认为作家的创作过程是主观与客观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即相生相克的过程,能足够促成这一过程深入进行的动力则是作家认识世界的思想力。
体验现实的
感受力,投身于现实的热情,合而称之,即为“主观战斗精神”
∙《寒夜》:最能代表巴金后期创作风格与水平的一部长篇力作,以抗战时陪都重庆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小人物汪文宣的视角所展示的人生场景及阴郁,绝望的生命体验,令人震撼。
说明了作家本人对人生及社会认识的深化。
∙新格律诗:针对初期白话自由诗形式上过分散漫,情感表达泛滥,不节制的感伤倾向,闻一多提出“新格律体”的创作主张,认为诗歌具备三美即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
“新格律体“是现代诗歌形式发展上的一个重要的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