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插管致杓状软骨脱位的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管插管致杓状软骨脱位的原因分析及

防治措施

(作者:__________ 单位: __________ 邮编:____________ )

【关键词】全麻;气管插管;杓状软骨脱位

杓状软骨脱位是气管插管全身麻醉所致的较严重的延迟并发症之一,临床上较为少见,发生率0.6 %。。左右,常引起医疗纠纷,值得重视。现结合我院发生的3例杓状软骨脱位谈谈常见原因,处理办法和预防措施。

1病例资料

例1:患者男性,35岁,外语教师,全麻下行腹腔镜胆囊摘除术。气管插管一次未成功,二次成功,未用管芯,术中麻醉平稳,术毕患者苏醒良好,拔出气管导管送回病房。24小时后发生咽痛,

声音嘶哑,给予抗炎消肿对症治疗,48小时仍未见好转,请耳鼻咽喉科专家会诊,诊断为“杓状软骨脱位”,即刻在表面麻醉下行手法复位术成功。半小时后又出现声嘶,又行手法复位成功。以后每次说话太久,又出现脱位,前后复位5次,同时对症消炎消肿综合治疗一月余,逐渐

恢复正常。

例2:患者女性,32岁,全麻下行乳腺癌根治术,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一次成功,术中平稳,术毕清醒,但自觉难受,导管气囊未放气,患者突然自己拔出气管导管,患者诉咽痛,声音嘶哑,立即用喉镜检查,发现声门左上突起,诊断为“杓状软骨脱位”,立即行手法复位成功,声音恢复正常。

例3:患者男性,76岁,巨脾,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及肠道疾病,长期服用激素。全麻下行脾切除术,麻醉诱导插管顺利,术毕带气管导管入ICU病房,第二天呼吸良好,清醒拔管,出现声音嘶哑,予抗炎消肿治疗5天仍未恢复,请耳鼻咽喉科医生会诊,诊断为“杓状软骨脱位”,行手法复位未成功,后经多次复位及综合治疗,患者声音均未见完全恢复,留下后遗症。

2讨论

2.1杓状软骨脱位的常见原因

2.1.1气管插管方法欠妥,主要是喉镜放置过深,直接进入声门上挑所致,其次是操作粗暴。本院病例中1例为喉镜放置过深所致。

2.1.2气管插管时机未掌握好,主要是咽喉肌未完全松弛,或有呛咳、吞咽时进行插管操作。

2.1.3气管插管保留时间过长,主要是吞咽动作所致。

2.1.4拔管方法不当,主要原因为套囊放气不彻底,或患者自己

拔出,或拔出时粗暴,本院1例为患者自己拔出导管所致。

2.1.5插胃管方法不当。

2.1.6特殊插管,困难插管,双腔气管插管或使用插管钳不当等。

2.1.7继发某些系统疾病如糖尿病、慢性结肠炎、晚期肾癌、肢端肥大症等。

2.2防治措施

2.2.1正确选用合适的气管导管。插管时,发现气管导管粗细不合适,应及时更换,禁止粗暴操作。

2.2.2麻醉诱导时,咽喉肌充分松弛,掌握气管插管时机,避免呛咳、吞咽,降低插管时咽喉肌张力。

2.2.3熟练掌握气管插管技术,手法稳、准、轻、快,禁止喉外过分施加压力。

2.2.4术中避免颈部体位频繁变换。

2.2.5拔管时,导管套囊要充分放气,同时防治患者清醒后自己拔管。

2.2.6插胃管时,选择胃管粗细适中,同时要求病人配合,避免过分恶心、呕吐或呛咳。

2.2.7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是否伴有某些原发性疾病,如糖尿病、慢性结肠炎、晚期肾癌、肢端肥大症等,或者长期服用类固醇激素药所致杓状软骨、韧带退行性病变[1],插管或拔管时均应小心谨慎。

2.2.8及时发现,尽早治疗,复位时间应在脱位后24〜48小时

进行,效果最佳。因杓状软骨脱位后,环杓关节发生炎性反应,24〜48小时后即有粘连固定现象[1],复位较为困难,效果也较差。

229常见复位方法,局麻或全麻下环杓关节复位。即在间接喉镜或直接喉镜暴露下,以1 %地卡因咽喉部表面麻醉后,用拔动复位或压舌板实施拔动复位术,使脱位的杓状软骨复位到正常位置。一般不采用手术治疗。

【参考文献】

[1] Rieger A,Hass I,Gross M .et .al」ntubation trauma Carynx . alitratare review with special.Intensive

[J] .Med Notfallmed Shmether.1996 ,31:28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