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经济学

合集下载

经济学概念解析: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

经济学概念解析:绝对优势和比较优势

经济学概念解析: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和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

一、绝对优势(Absolute Advantage)

(一)什么是绝对优势?

绝对优势是个人、公司、地区或国家在单位时间内以相同数量的投入生产更多商品或服务的能力,或每单位时间生产相同数量的商品或服务的能力。与竞争对手相比,投入更少的时间。绝对优势可以通过使用更少的投入以更低的每单位绝对成本或通过更有效的流程来创造商品或服务来实现。

(二)绝对优势的关键知识点

关于绝对优势,有以下几个关键知识点:

(1)绝对优势是生产商可以以相同的成本提供更多数量的商品或服务,或者以更低的成本提供相同数量的商品或服务。

(2)亚当·斯密提出的一个概念,绝对优势可以是具有不同绝对优势的不同商品的生产者之间进行贸易获得巨大收益的基础。

(3)通过专业化、分工和贸易,具有不同绝对优势的生产者总能获得比孤立生产和消费更多的收益。

(4)绝对优势可以与比较优势形成对比,比较优势是以较低的机会成本生产商品和服务的能力。

(三)亚当.斯密对绝对优势的理解绝对优势的概念是18 世纪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他的《国富论》一书中提出的,旨在展示各国如何通过专门生产和出口比其他国家更有效地生产的商品从贸易中获益。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可以决定专门生产和销售特定的商品或服务,并使用产生的资金从其他国家购买商品和服务。

史密斯认为,专注于各自拥有绝对优势的产品,然后交易这些产品,可以让所有国家变得更好,只要它们各自至少拥有一种产品,它们相对于其他国家拥有绝对优势。绝对优势解释了为什么个人、企业和国家相互贸易是有意义的。由于每个实体在生产某些商品和服务方面都具有优势,因此两个实体都可以从交换中受益。这种贸易中的互惠互利构成了斯密的论点的基础,即专业化、劳动分工和随后的贸易导致繁荣的全面增长,所有人都可以从中受益。史密斯认为,这就是同名《国富论》的根源。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分工理论比较研究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分工理论比较研究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分工理论比较研究

摘要:分工理论是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研究的共同问题之一。比较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分工理论对研究经济增长和加快经济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经济学;当代西方经济学;分工理论

分工理论是经济学理论研究中的重点问题,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都对分工做了系统的分析,并形成了各自的理论体系。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分工是无所不在的社会经济现象。因此,对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分工理论进行比较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经济学的分工理论

在马克思经济学中,分工理论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马克思研究了两方面的分工问题:企业内部的分工和生产的社会分工。马克思经济学分工理论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分工,而对生产分工的研究主要研究两种类型:一是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企业内局部工,马克思将其看作是“政治经济学的一切范畴的范畴〞,说明了企业内局部工提高了商品的劳动生产率。二是研究生产的社会分工。马克思经济学分工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一)分工的内在本质。分工是生产力开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分工从本质上说是社会劳动的一种形式,是在剩余劳动时间的形成、生产工具的进步而引起的生产规模的扩大、劳动种类的开展、人口的增长与集中等客观因素作用下自然形成的。马克思把分工的过程概括为:自然经济的内局部工、简单商品经济的分工、资本主义分工三个根本的历史阶段和历史形态。

(二)分工的二重性。马克思认为分工具有二重性:一方面,分工是社会生产力进步的杠杆,另一方面,分工对社会生产关系具有制约性。在分工对生产力进步的作用方面,马克思强调分工对提高劳动生产力的社会化水平和建立科学劳动组织的重大意义。他认为分工能极大地促进社会生产力开展,分工对社会生产力进步主要是通过两方面来实现:扩大社会劳动的范围和开展社会劳动的范围。马克思科学地说明了分工对社会组织的作用,说明了分工对人的开展、商品经济、阶级关系的制约性。

经济学对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比较

经济学对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比较

经济学对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比较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是两种主要的经济体制,它们在实践中展现了

不同的特点和效果。作为研究经济现象和经济体制的学科,经济学为

我们提供了一种理性的方式来比较这两种制度。本文将围绕经济学对

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比较展开讨论。

1. 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

资本主义是以私人所有权和市场为基础的经济体制。在资本主义中,资源的配置由市场机制自由决定,供求关系决定价格和生产量。个人

和企业自由选择从事哪些经济活动以及如何分配资源。资本主义激励

个人追求利润和个人利益最大化。

2. 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是以社会所有权和计划为基础的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中,国家或社会掌握着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并通过计划来指导资源配置和

经济活动。社会主义强调公平和社会责任,并追求实现共同利益。

3. 管理资源与分配方式的比较

在资本主义中,资源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价格决定了资源的分配。供需失衡导致资源分配的不均衡。资本主义激励个体追求自身利益的

最大化,但也可能导致贫富差距的扩大。而在社会主义中,国家通过

计划来调控资源的分配,力求实现社会的均衡和公平。然而,集中计

划可能导致资源配置的效率低下和创新的缺乏。

4. 经济增长与效率的比较

资本主义体制强调市场经济的活力和自由竞争的机制。市场机制在资本主义中能够激励个体追求利润,从而激发经济增长的动力。资本主义的竞争机制也能够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与之相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的计划和国有企业可能导致资源配置的低效和创新的局限,从而限制了经济增长的潜力。

5. 社会公平与福利的比较

比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不同观点

比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不同观点

马克思经济学与西方微观经济学的不同

一、具体研究对象不同。

不管是马经还是西经都是研究资本主义私有制经济,但是具体的研究对象不同,或者说切入点不同。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1卷序言中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对马克思的这一论述存有不同解释,但是一般认为,马经的研究对象是“生产关系”,联系生产力来研究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

而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和政策问题。相对来说,马经更侧重对经济现象背后的本质性的社会关系的分析,其建立的各种经济范畴都反映一定的社会关系。而西经更侧重对表层的经济现象的解释和预测,按萨缪尔森的规定,西经首要任务是对生产、失业、价格和类似的现象加以描述、分析、解释。当然,随着理论的发展和现实的需要,这种具体研究对象的区别也不是绝对的,而是有交叉的,西经也会涉及到制度层面的深层分析,马经也会分析经济运行。

二、研究框架不同。

贯彻马经的主线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马经正是联系生产力来研究该矛盾中的生产关系变迁规律。马经从商品入手,以严格的逻辑得出其理论大厦的基石——劳动价值论,并依商品-货币-资本的逻辑分析了资本的产生;随后,把目光从生产转向流通,剖析了资本的周转、循环和流通过程中本质和规律;最后,老马从整个资本主义生产的高度转向分配领域,提出了剩余价值理论和资本剥削的本质,并说“资本自从来到世界,从头到脚都流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在马经那里,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为主线,由价值、使用价值、剩余价值、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等构成了其基本分析框架。

第三章 西方经济学 绝对优势比较优势

第三章 西方经济学 绝对优势比较优势

相互依存性和贸易的好处
2.美国应该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吗? 美国应该与其他国家进行贸易吗? 日本工人和美国工人每人每月都能够 生产1辆汽车;美国每个工人每月能生产2 生产1辆汽车;美国每个工人每月能生产2 吨食物,日本工人每人每月能生产1 吨食物,日本工人每人每月能生产1吨食物
相互依存性和贸易的好处
相互依存性和贸易的好处
例1:
农民: 生产土豆1磅需5小时,牛肉1 农民: 生产土豆1磅需5小时,牛肉 磅需20小时 磅需 小时 牧羊人:生产土豆1磅需 小时,牛肉 磅需10小时 牛肉1 牧羊人:生产土豆 磅需 小时 牛肉 磅需5小时 磅需 小时 假设每周劳动40小时 小时, 假设每周劳动 小时,平均生产两种 产品各20小时 没有贸易。 小时, 产品各 小时,没有贸易。 则每人可消费产品为: 则每人可消费产品为: 农民: 磅土豆 磅牛肉 农民: 4磅土豆 1磅牛肉 牧羊人: 磅土豆 磅牛肉 牧羊人: 2磅土豆 4磅牛肉
二、比较优势理论
大卫• 大卫 • 李嘉图认为:即使一个国家任何产品 生产的劳动生产率都低于另一个国家, 生产的劳动生产率都低于另一个国家 , 这两个 国家的贸易仍然对双方有利。 国家的贸易仍然对双方有利 。 因为各国必定有 自己的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 自己的比较优势(comparative advantage)。 新古典经济学家用机会成本概念解释比较优 势。 如果一国生产某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低于另一 个国家,那么,这个国家在生产这种产品上有 比较优势。任何国家都会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 具有比较优势,从而国际贸易能给各国都带来 好处。

国际经济学比较优势理论PPT课件

国际经济学比较优势理论PPT课件
货币产生贸易,贸易增加货币
案例:托马斯·曼的重商主义贸易观点 P28
1/11/2020
6
重商主义的贸易观点
货币(金银)是财富的唯一形态,货币的多寡作为衡量一国财富的标准。 财富来源于流通领域。 国内贸易不会增加整个社会财富的总量,国际贸易可以改变一国的财富总量。 多卖少买,奖出限入,保持贸易顺差,是获得财富的基本原则。鼓吹经济民 族主义,实施扩张战略。 国家干预经济。
1/11/2020
17
2.4 基于比较优势的贸易:大 卫·李嘉图
1815年,英国实施《谷物法》,禁止粮食进口;
围绕《谷物法》存废展开的激烈论争;
既然英国能比他国更便宜地生产粮食,何需进口?
李嘉图1817年出版《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他建立起了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以分配为 中心的理论体系,并提出了“比较成本”的贸易 分工思想。
100 S
15
通过贸易实现的利益
T
进口
T
100
65 60 A
B
出口
50
35 30
B A
出口 进口
0 20 35 50
China
S0
40 65
100
U.S.A
S
中国专业生产布匹,美国生产大豆
1/11/2020
彼此采用1:1的比例交换,例如 35 T: 35 S

经典中级宏观经济学教材比较

经典中级宏观经济学教材比较

经典中级宏观经济学教材比较

经典中级宏观经济学教材比较

比较:

主要比较的有:多恩布什(6版,人大版);伯南克(6版,机械版);布兰查德(3版,清华影印版);威廉森(2版,人大版);巴罗(5版,人大版);巴罗(现代观点,三联版);曼昆(5版,人大版);萨克斯(全球视角,三联版)。

对这几种教材的一般看法和分类。类别自然是新凯恩斯与新古典两类,前者有多恩布什、伯南克、布兰查德、曼昆,后者有巴罗、威廉森。萨克斯是个特例。

学习顺序以及对不同教材的评价。我们国内的学生最好由新凯恩斯教材入手,一来与国内教材接轨密切,二来与现实结合紧密,能分析一些简单的政策问题,可以获得学习乐趣,三来如果你不想继续深造,那么新凯恩斯框架在你参与实际工作时能派上用场。

在新凯恩斯主义的教材中,多恩布什应该是比较老的,优点是它把新凯恩斯主义的核心模型详细叙述了个遍,例如AD-AS模型的微观基础模型(这里的微观基础模型不同于新古典主义的微观基础)它有全面详细的介绍,而布兰查德就没有。缺点是全书体系不是很清楚,需要自己细心整理。

曼昆的在体系方面就好了许多,而且也对新凯恩斯主义微观基础模型做了比较详细的探讨,唯一的缺点就是他脱离不了“原理式”的写作风格,因此数理深度稍有欠缺。

布兰查德与多恩布什刚好相反,体系十分严谨,结构十分清晰,论述也很有力,而且布兰查德是最不惮于在教材中运用数学的作者之一,因此他的书在数理模型方面远胜曼昆,唯一的缺点就是缺乏新凯恩斯主义微观基础模型。

伯南克的书在以上三本教材风行以后被翻译过来,就在各方面都显得很平庸了。本来我对他教材的货币理论方面还给予了希望,结果也是很平庸。其实,他个人的一些主要货币理论,拿米什金(7版,人

国际经济学比较优势原理

国际经济学比较优势原理
❖ 贸易开放后美国消费者会购买中国的服装,在需求增加的情 况下,中国服装的价格一定会上升到0.4箱饮料以上的水平 。
❖ 贸易开放后中国消费者会购买美国的饮料。在需求增加的情 况下,美国饮料的价格一定会上升到0.5套服装以上的水平。
自由贸易下的产业变动
❖ 自由贸易会消灭中国的饮料业
自由贸易条件下服装和饮料的比价必然高于封闭经济下 的比价(0.4箱饮料/1套衣服)
17、利人为利已的根基,市场营销上老是为自己着想,而不顾及到他人,他人也不会顾及你。上午4时25分0秒上午4时25分04:25:0021.8.27
观点讨论
❖ 观点1:中国的劳动生产率低于美国(生产率与竞争力)。
如果中国开放对美国的贸易,处于弱势的民族工业将遇到严 重威胁。虽然中国的劳动生产率低于美国,但我们能够生产 自己需要的服装和饮料,实现自给自足。我们应该做的是找 出中国在劳动生产率上落后于美国的原因,想办法让中国的 劳动生产率赶上和超过美国。在实现了这个目标以后我们可 以开放贸易。(中国角度)
❖ 美国工人的工资是中国工人的5倍
相对工资与相对劳动生产率
贸易收益
❖ 如何衡量一个国家的贸易收益?
用该国全体人民所获得的效用来衡量 参与国际贸易,全体人民通过消费获得的效用提高则获
得贸易收益,反之则承受贸易损失。
❖ 在自由贸易条件下可以获得的消费组合 ,我们称之 为消费可能性边界。

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与比较成本

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与比较成本

经济学中的机会成本与比较成本机会成本与比较成本是经济学中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有助于我们理解资源配置和决策的原理,以及为什么人们做出不同的选择。

一、机会成本的概念与作用

机会成本是指在做出某种决策时,放弃了最有利于个体或组织的替代选择所付出的代价。换句话说,机会成本是指为了获得某种利益而放弃的其他利益。

例如,假设一个企业现有一块土地,它可以选择出售给一家大型公司来建设办公楼,也可以选择自己开发建造一个商业中心。如果该企业选择将土地出售给大型公司,那么建造商业中心的机会就会丧失。这个丧失的机会就是机会成本。

机会成本的概念告诉我们,在做出决策时,除了要考虑直接付出的成本外,还需要考虑放弃的机会成本。因此,机会成本是一种必需考虑的成本,它不仅仅限制在经济领域,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也都能找到机会成本的存在。

二、比较成本的概念与作用

比较成本是指在两种或多种可能的决策中,选择其中一种决策所需付出的成本。它通过将多种选项的成本进行比较,帮助决策者做出最优的选择。

在比较成本的概念中,我们通常将一个决策作为基准,而其他决策

相对于基准进行比较。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找出哪种决策的成本更低

或者更高,从而做出最合适的选择。

举个例子,假设某人正在考虑在城市A和城市B之间购买房产。购房在两个城市都有各自的成本,包括房价、交通费用、生活成本等。

通过比较这些成本,该人可以确定哪个城市更适合自己,从而做出更

明智的决策。

比较成本概念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帮助决策者更好地理解选择的成本,并通过比较选择具有较低成本的决策。

三、机会成本与比较成本的关系

《比较经济学》章节测试知识竞赛答案

《比较经济学》章节测试知识竞赛答案

《比较经济学》章节测试知识竞赛答案比较经济学导论(一)

1

解决腐败问题主要要靠什么改革?

A、经济改革

B、政治体制改革

C、文化改革

D、社会改革

正确答案:B

2

比较制度分析最早是由谁提出的

A、格鲁奇

B、凯恩斯

C、青木昌彦

D、亚当斯密

正确答案:C

3

比较经济学最早是由谁提出的

A、格鲁奇

B、凯恩斯

C、青木昌彦

D、亚当斯密

正确答案:A

4

CIA的全称是比较制度分析

正确答案:√

比较经济学导论(二)

1

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主要是引进了

A、市场机制

B、计划经济

C、政府管理经济

D、科学技术

正确答案:A

2

经济体制改革要靠什么保障

A、法制改革

B、政治体制改革

C、文化改革

D、社会改革

正确答案:B

3

中国GDP的快速增长是从哪一年开始的

A、1949.0

B、1952.0

C、1978.0

D、1992.0

正确答案:D

4

收入差距大有利于拉动内需

正确答案:×

5

当今中国社会走向法治国的自然要求是从政府统御社会到政府主导市场

正确答案:√

比较经济学导论(三)

1

政府的权利要依靠什么约束

A、人民

B、法治

C、政府自身

D、国际力量

正确答案:B

2

收入差距分配过大是由于什么造成的

A、体制

B、市场经济

C、法律不健全

D、政府行为

正确答案:A

3

中国的基尼系数与美国相比

A、较高

B、较低

C、持平

D、不确定

正确答案:A

4

民主能够约束政府权利

正确答案:√

5

伴随着市场化过程必然导致收入分配差距拉大

正确答案:×

比较经济学导论(四)

1

中国从古至今及印度、拉美国家的事实证明了下面哪一项导致经济滞后

A、制度落后

B、腐败严重

C、文化落后

D、法制落后

正确答案:B

2

什么是保证社会长期稳定的重要机制

传统经济学偏好理论与行为经济学偏好理论比较

传统经济学偏好理论与行为经济学偏好理论比较

单极化
选择支 廉价的aigo MP3(40美元) 普通的Sony MP3(65美元) 较为高档的iPod MP3(150美元) 市场份额 9% 48% 43%
在面对极端选择支时,和妥协相对应,人们有时会只 “抛弃”某一个极端方面,而保留另外一个,我们称 这种现象为单极化 单极化现象。 单极化
比较C 比较
• 实验结果:对于实验一,在247个回答中, 只有18%的人选择放射性治疗;对于实验二, 48%的人选择放射性治疗。
B2 启发诱因
• 人们的偏好在很大程度上受心理特征和外 部环境的支配,外部环境对偏好的影响即 启发诱因。不同的“启发方式”(实验设 启发诱因 计方式)会“诱导”出人们不同的偏好。
显著性假定
兼容性理论
• 兼容性理论是显著性假定的理论依据 • 事物内在组成的权重要与其外在表现相互兼容。 如果内在组成和外在形式不相兼容,那么决策过 程就需要进行额外的“脑力转换”,这将增加决 策偏差的可能或额外的体力付出,这些额外的要 素都是人们不愿看到的,并且将影响人们的最终 决策。 • 在决策时,决策者通常考虑的方面要与决策相匹 配。对一个问题的反应与这个问题中最明显的刺 激因素相一致,这样可以减少人们的信息处理成 本。
• 传统的偏好理论认为对一件事物的偏好,不以其 他事物的存在而改变,这就是传统理论中常常提 到的“无关替代品独立性”(Independence of “无关替代品独立性” Irrelevant Alternatives). • 次序性 次序性:某一元素相对于另一元素的相对优劣势 不会因为选择集合的扩大而变化。 • 居中不等性 居中不等性:如果在二元选择域x和y中加入一个 新的选择z,并且x,y,z构成x|y|z,那么由于z的 引入,y将比x失去更大的“市场份额”。

举例经济学比较优势原理

举例经济学比较优势原理

举例经济学比较优势原理

比较优势原理是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它指出,各国或个体应该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和生产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生产方式,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效益的最大化。通过比较优势原理,各国或个体可以通过贸易合作实现互利共赢。下面我将举例说明比较优势原理的具体应用。

1. 农业与制造业的比较优势

假设国家A的农业生产效率高于制造业生产效率,而国家B的制造业生产效率高于农业生产效率。根据比较优势原理,国家A应该专注于农业生产,国家B应该专注于制造业生产。这样,两国可以通过贸易合作,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效益的最大化。

2. 石油和农产品的比较优势

假设国家C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而国家D拥有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根据比较优势原理,国家C应该专注于石油生产,国家D应该专注于农产品生产。这样,两国可以通过贸易合作,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效益的最大化。

3. 高科技产品与传统产品的比较优势

假设国家E拥有先进的科技和技术,可以高效地生产高科技产品,而国家F拥有传统产品的生产技能和资源。根据比较优势原理,国家E应该专注于高科技产品生产,国家F应该专注于传统产品生产。这样,两国可以通过贸易合作,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效益的最大

化。

4. 纺织品与机械设备的比较优势

假设国家G的纺织品生产效率高于机械设备生产效率,而国家H的机械设备生产效率高于纺织品生产效率。根据比较优势原理,国家

G应该专注于纺织品生产,国家H应该专注于机械设备生产。这样,两国可以通过贸易合作,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效益的最大化。

5. 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比较优势

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比较

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比较

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比较

摘要:辩证地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个性和共性,认为两者之间除了对立之外,也存在着发展和传承的关系,同时认为只有正确认识西方经济学同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个性与共性,才能在不违背阶级性和科学性的前提下,通过借鉴西方经济理论的研究规范找到促进我们发展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正确途径和方法,从而使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在现代化建设中得到改革和完善。

关键词:马克思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借鉴

1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的个性差异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都是理论经济学,但它们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论经济学,是两种基本立场对立的基础经济思想体系,有着本质上的巨大区别。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产生的历史背景不同。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产生的19 世纪40 年代,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矛盾日益暴露,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对立成为当时社会的最主要最激烈矛盾。在这种历史背景下,马克思在批判资产阶级庸俗经济理论以及吸收古典经济学和空想社会主义合理成分的基础上,总结了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历史经验,创立了工人阶级的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工人阶级政治经济学,它是为工人阶级的利益和人类解放事业服务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伟大历史任务,是通过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分析,揭露资本主义的剥削本质和阶段矛盾,阐明它的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规律。而大多数西方经济学派以市场经济的运行为对象,通过对各种经济现象的分析,目的在于论证资本主义市场制度是能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制度,是完美的永恒的制度,是为资产阶级统治服务的。从这点上看,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是水火不容的。

现代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比较分析

现代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比较分析

现代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比较分析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也随之不断扩大。在现代经济学和传统经济学两个阵营之间,科研人员对其内涵和特点的深入探究,也逐渐使我们认识到了这两种经济学的异同点。本文将通过比较分析现代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的理论框架、研究方法、假设前提等方面的不同之处,以期为读者提供更为清晰、详尽的认识。

一、理论框架

现代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在其理论框架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传统经济学主要聚焦于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两个领域,强调供求关系、价格调节和市场配置等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而现代经济学则更侧重于发展高度技术化、应用性更高的理论分析与计算工具,如计划经济、市场经济、信息经济和网络经济等。在近年来的研究中,现代经济学向经济政策方向的扩展更加明显,经常通过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政策进行评估和影响因素的估计。

二、研究方法

传统经济学和现代经济学在研究方法上也有显著的差异。作为由微观经济学起家的传统经济学更多地采用了分析单一或少数市场的方法,它追求绝对最优解,注重规划和中央集权管理。然而,现代经济学则更加重视整个市场系统的系统分析,注重动态均衡、从而使市场达到厚平衡的状态以便消除市场失灵等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近些年来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挖掘和信息采集技术等新技术的应用,新经济学方法越来越多地集成了传统经济学。计量经济学成为新的研究方法并广泛应用,市场科技管理、机器学习等研究方法不断涌现。

三、假设前提

现代经济学和传统经济学的研究范式和假设前提也存在很大的不同。传统经济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均衡价值论、边际效用、价值论的比较分析经济学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均衡价值论、边际效用、价值论的比较分析经济学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与均衡价值论、边际效用、价值论的比较分析经济学.txt 问题的提出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经济学思想的基础和核心内容之一。马歇尔的均衡价值论和

以庞巴维克为代表的边际效用价值论则是近代西方经济学的价值基础理论和核心内容之一。

后二者是作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对立物而出现的,其意图在于批评和否定马克思劳动价值

论。在总体上相互对立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体系中,如何看待三者之间的区别

与联系是理论经济学者关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经济学思想的不断传入,均衡

价值论和边际效用价值论使国内一些人在价值决定问题上发生了动摇。不断有以此否定马克

思劳动价值论的文章刊出,批评者多持以下观点,他们认为商品市场价格是由市场的供给和

需求决定或认为商品市场价格是由物品满足主体欲望的能力决定的,即主张效用是价值的源

泉。这些批评使许多并不真正了解西方两种价值论的人产生了疑惑,这里我认为有必要通过

对这三种价值论的比较分析来提供一种正确的认识。

三种价值论的基本观点

一、马克思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认为,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抽象劳动和

具体劳动二重性。商品的二因素由劳动的二重性决定,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即

人类无差别的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价值的实质是抽象劳动的凝结。马克思认为使用价值(同

义与西方经济学中的“效用”)是商品价值的物质承担者,是载体。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不可

能成为商品。在这里马克思并未否定使用价值(效用)在交换中的重要作用。以劳动价值论

为基础的价值规律要求:商品的价值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要以

经济学方法有哪些

经济学方法有哪些

经济学方法有哪些

1. 归纳法:从具体实例中归纳出一般规律和原理,通过对一定数量的具体现象的观察,总结出经济学规律。

2. 比较法:通过对不同国家、地区、历史时期、产业等进行比较,探讨经济现象之间的共性和差异性,揭示经济发展的规律。

3. 实证分析法:在收集到足够的经济数据的基础上,采用数理统计、计量经济学等方法进行分析,来验证理论假设的正确性和经济现象的特征。

4. 对比法:对经济问题进行分析比较,例如:全球的GDP、GNI、人均可支配收入、贫困率等指标进行对比,从而揭示不同国家、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

5. 识别法:结合经济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等宏观调控手段,识别和分析重要的经济因素及其作用,从而指导政策制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按照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阶段的学说,人类历史上经历了五种依次更替的经济制度,即原始公社经济制度、奴隶制经济制度、封建制经济制度、资本主义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确认或创设的各种有关经济问题的规则和措施的总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六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社会主义公有制消灭了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国家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中国的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种制度建立的作用:有利于发展社会生产力,有利于增强国家的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当前我国主要有: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以及混合所有制经济等。目前我国的经济制度是:公有制为主题,各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公有制主要包括:1.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含义。2.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含义,范围。3.国有经济的含义,地位和作用。4.集体经济的含义,地位和作用。5.混合经济的含义及其表现。6.如何增强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7.公有制经济主体的体现。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主要包括:1.个体经济的含义,地位和作用。2.私营经济的含义,地位和作用。3.外资经济的含义,地位和作用。4.必须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一、要对我国“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有一个宏观的把握,明确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以公有制为主体”,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否定了过去在所有制关系上盲目追求“一大二公”、“纯而又纯”的单一公有制的模式;另一方面,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同时,要坚持公有制的基础地位

显然是中国,印度如果不控制人口问题国家经济迟早崩溃。印度的10亿人口中有1/3文盲。都说中国政府效率低那是没见过印度政府的办事效率据统计在印度成立一家企业需要89天的时间,而中国则需41天。印度的劳动生产率也很低,虽然平均工资比中国低25%左右,但每个工人的产出却比中国低50%(由此可见勤劳是我国人民的美德)。2006年世界竞争力黄皮书中提到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低于1万美元的25个获评经济体排名分列表中,中国大陆竞争力排名世界第1,印度列第5。楼上说地很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