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近三年物理中考式题分类汇总及分析完整版
2019-2018连续两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
2019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每小题2分)1.(2分)通常情况下,下列物质属于导体的是()A.橡胶B.玻璃C.塑料D.金属2.(2分)下列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A.计算器B.电热水壶C.收音机D.电冰箱3.(2分)下列实例中,为了增大摩擦的是()A.旱冰鞋下装有滚轮B.足球守门员戴有防滑手套C.冰壶底面打磨得很光滑D.给车轴加润滑油4.(2分)关于家庭电路和安全用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未断开电源的情况下更换灯泡B.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为36VC.在触电事故现场,要立即切断电源D.用潮湿的手拨动电器设备的开关5.(2分)如图所示的用具中,在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6.(2分)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的空气,听到闹铃声逐渐变小,直至听不见;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
关于上述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气可以传播声音B.只要闹铃振动,就可以听到铃声C.听不见闹铃声了,是由于闹铃不再振动D.听到闹铃声又逐渐变大,是由于闹铃振动逐渐变剧烈了7.(2分)2019年1月3日,“玉兔二号”从停稳在月球表面的“嫦娥四号”上沿轨道缓缓下行,到达月球表面,如图所示。
关于“玉兔二号”下行的过程,下到说中正确的是()A.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嫦娥四号”是运动的B.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静止的C.若以轨道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运动的D.若以“嫦娥四号“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静止的8.(2分)如图为一名举重运动员做挺举连续动作时的几个状态图。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从发力到上拉的过程中,运动员对杠铃不做功B.从上拉到翻站的过程中,运动员对杠铃不做功C.从翻站到上挺的过程中,运动员对杠铃不做功D.举着杠铃稳定站立的过程中,运动员对杠铃不做功9.(2分)古诗《立冬》中,有诗句“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诗中所说的“霜”,其形成过程的物态变化属于()A.凝华B.凝固C.汽化D.液化10.(2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将开关S闭合,灯L1和灯L2均发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灯L1和灯L2串联B.灯L1和灯L2两端的电压一定相等C.通过灯L1的电流与通过灯L2的电流一定相等D.通过灯L1的电流与通过电源的电流一定相等11.(2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时,灯L正常发光。
2024年北京中考物理试卷
物理中考试题一、选择题1.如图,这是货物计数装置简化电路图,电源电压不变,R0为定值电阻,R为光敏电阻,有光照时其阻值变小,计数器由电压表改装而成。
当开关闭合,有货物通过传送带遮挡激光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R0的电流变大B.R0与R的电流之比不变C.电压表示数变小D.电路的总功率变小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些高科技产品,不振动也可以发出声音B.渔船上的声呐系统是利用超声波能传递信息C.次声波和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不相同D.通过居民区的高速公路两旁建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来减弱噪声的3.下列四幅图对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的螺线管通电后左边为N极B.图中中甲乙两个小球一定带异种电荷C.图中是电动机的工作原理D.图中实验的原理和电铃的原理不相同4.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让一束光从空气射向平面镜,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在同一平面内B.若让光线垂直入射,则反射角和入射角均为90°C.光的传播方向一定会改变D.使入射角增大,则反射角将随之增大5. 剪纸是一种具有中国精神和理念的文化艺术。
如图所示,是小明学习剪“中国福”的情景,关于他使用剪刀的过程,说法正确的是()A.此剪刀一定是省力杠杆B.纸离支点越近用的力越小C.刀刃很薄是为了减小压强D.剪纸只改变了纸的运动状态6.用绳子拴着一石块,使石块在水平面上匀速转动。
如果石块受到的力都消失了,石块将:A.立即停止运动 B.落到地面上C.继续匀速转动 D.做匀速直线运动7.如图所示为小宁家某部分家庭电路的电路图,火线和零线之间的电压为220V,小宁把开关闭合,灯泡正常发光,再把电饭煲接到三孔插座并闭合开关,电饭煲正常工作。
下列哪个说法是错误的()A.灯泡的正常工作时,正确使用测电笔检测灯泡零线端A点,试电笔不发光B.把电饭煲换成电热水壶接入三孔插座,保险丝马上熔断,一定是电热水壶内部发生短路C.把电饭煲插头拔掉后,正确使用测电笔插到插座左孔,测电笔不发光D.灯泡和电饭煲这两个用电器是属于并联关系8.下列能量转化的事例中说法正确的是:A.钻木取火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电动机通电后转动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C.物体落在弹簧上将弹簧压缩,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D.从滑梯上匀速下滑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调节天平时,应该将游码移到标尺中央B.使用弹簧测力计时,必须竖直提着用C.使用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筒内液体的凸面顶部或凹面底部相平D.使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时玻璃泡碰到容器壁不会影响测量结果10.如图所示,将系在细线下的小球拉至A点,然后由静止释放,小球将在A、C两点之间往复摆动,如果不考虑空气对小球的阻力,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A.细线对小球的拉力与小球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B.小球对细线的拉力与细线对小球的拉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当小球摆至C点时,如果小球所受的力同时消失,小球将静止在C点D.当小球摆至B点时,如果细线突然断裂,小球将竖直下落11.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用手指分别顶住一端削尖的的铅笔的两端,稍用力挤压会感觉到削尖的那端特别疼,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
北京市2019-2021年物理中考题分类汇编—计算题
北京市2019-2021年物理中考题分类汇编—计算题一、计算题1.(2021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题)图示的是某款家用电热器的简化电路,R1、R2为阻值一定的电热丝。
该电热器接入电压恒为220V的电路中。
电热器高温档的功率为990W,低温档的功率为110W求∶(1)低温档时通过电路的电流;(2)电热丝R2的阻值。
2.(2020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题)排水量是轮船装满货物时排开水的质量。
一艘排水量为2000t的轮船,装满货物在河水中航行。
河水密度取1.0×103kg/m3,g取10N/kg。
求:(1)装满货物时,轮船和货物受到的总重力;(2)轮船排开水的体积。
3.(2020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题)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定值电阻R0为10Ω,电源两端电压为3V并保持不变。
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R P,使电压表示数为2V。
(1)画出实物电路所对应的电路图;(2)求R P接入电路的阻值;(3)求R0的电功率。
4.(2019北京中考物理试题)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电阻丝1R的阻值为10Ω,当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的示数为2V,电流表的示数为0.4A.求:(1)通电10s电阻丝1R产生的热量;(2)电源两端的电压.5.(2019北京中考物理试题)将物块竖直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在空气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1F =2.6N ,将物块的一部分浸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2F =1.8N ,如图所示,已知水的密331.010kg/m ρ=⨯水,g 取10N/kg 求:(1)物块受到的浮力(2)物块浸在水中的体积.6.(2021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题)为了说明分子之间有引力,小明在实验室用两个紧压在一起的铅柱做实验,如图所示,铅柱A 和铅柱B 所受的重力均为2N ,两个铅柱接触面的面积为3cm 2,当悬挂重物所受的重力为20N 时,两个铅柱没有被拉开。
于是,小明认为这个实验说明了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小华观测到该实验室的大气压为1×105Pa ,于是她认为两个铅柱之所以没被拉开,是因为大气压的作用。
北京版物理中考试卷与参考答案(2025年)
2025年北京版物理中考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在下列关于物理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速度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单位是米每秒(m/s)。
B、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单位是千克(kg),与物体的形状、状态无关。
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单位是牛顿(N),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时间成正比。
D、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单位是焦耳每秒(J/s),通常用瓦特(W)表示。
2、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水平面加速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加速度越大,速度增加得越快。
B、物体的速度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C、物体受到的合外力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
D、物体受到的摩擦力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小。
3、在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只能使物体发生形变。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但不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C、两个物体之间有力的作用时,一定能够直接接触。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4、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水平面加速运动,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状态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逐渐增加,但加速度保持不变。
B、物体的加速度逐渐减小,但速度逐渐增加。
C、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都逐渐减小,直到物体停止。
D、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都逐渐增加,直到物体达到最大速度。
5、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在变化,因为它是匀速直线运动。
B、物体的加速度为0,因为它是匀速直线运动。
C、物体受到的合力为0,因为它是匀速直线运动。
D、物体的动能不变,因为它是匀速直线运动。
6、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在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恒定的力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会逐渐增加,直到力停止作用。
B、物体的加速度会逐渐减小,直到力停止作用。
C、物体的速度会逐渐增加,加速度不变。
D、物体的加速度会逐渐增加,直到力停止作用。
北京版物理中考测试试卷及答案解析
北京版物理中考测试试卷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C)A. 陶瓷杯B. 橡皮C. 钢尺D. 塑料水瓶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导体和绝缘体的识别。
容易导电的物体称为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称为绝缘体。
A选项:陶瓷杯是由陶瓷材料制成的,陶瓷是绝缘体,所以A选项错误。
B选项:橡皮是由橡胶材料制成的,橡胶是绝缘体,所以B选项错误。
C选项:钢尺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金属是导体,所以C选项正确。
D选项:塑料水瓶是由塑料材料制成的,塑料是绝缘体,所以D选项错误。
2、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A. 轴承中装有滚珠B. 遇到紧急情况时用力捏刹车C. 自行车轮胎上刻有花纹D. 车把上套了有花纹的橡胶套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减小摩擦的方法。
减小摩擦的方法有:减小压力、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使接触面脱离、用滚动代替滑动。
A选项:轴承中装有滚珠,这是用滚动代替滑动的方法来减小摩擦,所以A选项正确。
B选项:遇到紧急情况时用力捏刹车,这是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来增大摩擦,以便快速停车,所以B选项错误。
C选项:自行车轮胎上刻有花纹,这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提高轮胎的抓地力,所以C选项错误。
D选项:车把上套了有花纹的橡胶套,这同样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以便更好地控制车把,所以D选项错误。
3、关于光现象,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A. 桥在水中形成的倒影B. 日晷上呈现针的影子C. 透过放大镜看到放大的字D. 人透过水球所成的像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光的反射、折射和直线传播现象。
A选项:桥在水中形成的倒影,这是平面镜成像现象,属于光的反射,所以A选项正确。
B选项:日晷上呈现针的影子,这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当光线遇到不透明的物体(如晷针)时,会在其后面形成影子,所以B选项错误。
C选项:透过放大镜看到放大的字,这是凸透镜成像现象,属于光的折射,所以C 选项错误。
近十年北京中考物理试题分析(2009-2019)
十年北京中考物理试题分析2014
十年北京中考物理试题分析2014
十年北京中考物理试题分析2013
十年北京中考物理试题分析2013
十年北京中考物理试题分析2012
十年北京中考物理试题分析2012
十年北京中考物理试题分析2011
十年北京中考物理试题分析2011
十年北京中考物理试题分析2010
近十年北京中考物理试题分析 (2009-2019)
内容包含北京近十年每年
试题中
1.能量、运动和相互作用、物质三大块内容 分别包含的题目数量。
2.各小知识点所对应的题目数量
十年北京中考物理试题分析
十年北京中考物理试题分析2019
十年北京中考物理试题分析2019
知识点
2019年(题数)
压强大小比较
1
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 用
1
浮力大小的计算
1
十年北京中考物理试题分析2018
十年北京中考物理试题分析2018
十年北京中考物理试题分析2017
十年北京中考物理试题分析2017
十年北京中考物理试题分析2016
十年北京中考物理试题分析2016
十年北京中考物理试题分析2015
十年北京中考物理试题分析2015
十年北京中考物理试题分析2010
十年北京中考物理试题分析2009
十年北京中热效应、化学效应和 磁效应
1
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1
安全用电原则
1
杠杆的分类
1
声音的传播条件
1
参照物及其选择
1
力是否做功的判断
1
生活中的凝华现象
1
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
1
电路的动态分析
北京市2020-2022(三年)物理中考题分类汇编:电磁学(选择、填空)
北京市2020-2022(三年)物理中考题分类汇编:电磁学(选择、填空)一、单选题1.(2022·北京·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金属球验电器的两片金属箔之所以张开是由于()A.同种电荷相互排斥B.异种电荷相互吸引C.同种电荷相互吸引D.异种电荷相互排斥2.(2022·北京·统考中考真题)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阻值R1<R2。
开关S闭合后,R1、R2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U2,通过R1、R2的电流分别为I1、I2。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U1>U2B.U1<U2C.I1>I2D.I1=I23.(2021·北京·统考中考真题)图示的四种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A.金属勺B.瓷碗C.塑料壳D.木铲4.(2020·北京·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的滑动变阻器上标记的各部件中,通常情况下,属于绝缘体的是()A.金属杆B.瓷筒C.电阻丝D.金属滑片5.(2020·北京·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电路中,将开关S闭合,完全相同的灯L1和灯L2均发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灯L1比灯L2亮B.通过A点的电流大于通过B点的电流C.灯L1的实际电功率比灯L2的实际电功率小D.电路中AB两点间的电压等于BC两点间的电压6.(2020·北京·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是一种温度测试仪的电路,R1为定值电阻,R2为热敏电阻(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电路图符号)。
电源两端的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当所测物体温度升高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电流表示数变小B.电流表示数不变C.电压表示数变小D.电压表示数变大7.(2021·北京·统考中考真题)电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不正确用电也会带来很大的危害,甚至会危及生命。
安全用电是每一位公民的必备素养。
2013-2018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题汇编(含参考答案与解析)
【中考物理试题汇编】2013—2018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题汇编(含参考答案与解析)1、2013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与解析 (2)2、2014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与解析 (32)3、2015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与解析 (61)4、2016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与解析 (98)5、2017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与解析 (134)6、2018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与解析 (165)2013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题及参考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28分,每小题2分)1.(2分)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压的单位是()A.安培B.伏特C.焦耳D.瓦特2.(2分)如图所示的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现象是()A.B.C.D.屏幕上呈现人的影子放大镜把文字放大筷子好像在水面折断了山在水中形成“倒影”3.(2分)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A.塑料笔杆B.橡胶手套C.不锈钢尺D.陶瓷碗4.(2分)下列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A.足球守门员戴有防滑手套B.骑自行车的人刹车时用力捏闸C.给自行车轴承中加润滑油D.运动鞋的底部制有凹凸不平的花纹5.(2分)下列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A.电脑B.电热杯C.电视机D.电风扇6.(2分)如图所示的实例中,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A.B.C.D.用湿布擦拭工作的台灯发生触电事故时先切断电源使用绝缘层破损的导线在输电线上晾衣服7.(2分)在窗子密闭的旅行车上备有逃生锤,遇到紧急情况时,乘客可以用逃生锤打破玻璃逃生,图中的四把铁锤,质量相同,形状不同。
为了更容易打破玻璃,应该选择的铁锤是()A.B.C.D.8.(2分)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B.用煤气炉给水加热,水的温度升高C.把蔬菜放进冰箱,蔬菜的温度降低D.在阳光照射下,公园里石凳的温度升高9.(2分)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则质量为2kg的水,温度由25℃降低到20℃放出的热量是()A.4.2×104J B.2.1×105J C.1.68×105J D.3.78×105J10.(2分)下列有关力做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水平力推着购物车前进,推车的力做了功B.把水桶从地面上提起来,提水桶的力没有做功C.书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书受到的支持力做了功D.挂钩上的书包静止时,书包受到的拉力做了功11.(2分)小红家卫生间安装了换气扇和照明灯,换气扇和照明灯的电路连接如图所示。
北京近三年物理中考式题分类汇总及分析完整版
近三年考题出题模式汇总分析一.单选题:1.都考察了记忆性的单位:(09)1、下列物理量中,以科学家的名字欧姆作为单位的物理量是( )A 、电压B 、电流C 、电阻D 、电功率(10)1.在图1所示的四位科学家中,以其名字命名电流单位的是(11)1.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 A.千克 B.牛顿 C.帕斯卡 D.焦耳2.都考察了光现象:(09)2.图1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10)2.图2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图1法 拉 第 A 焦 耳 B安 培 C欧 姆 D景物在镜中成像手在墙上形成手影山在水中形成“倒影”钢勺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11)2.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3.都考察了导体绝缘体:(09)3.下列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A.玻璃棒 B.塑料尺 C.橡皮 D.铁钉(10)3.下列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A.橡胶手套 B.玻璃杯 C.塑料盆 D.钢尺(11)3.下列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绝缘体的是A.金属勺B.瓷碗C.铅笔芯D.铁钉4.都考察了三种杠杆:(09)4.图2所示的用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10)7.图5所示的用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冬天,树枝上形成“雾凇”春天,草叶上形成“冰挂”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冬天,窗玻璃上形成“冰花”图 4ABCD(11)7.图3所示的四种情景中,所使用的杠杆属于费力杠杆的是5.都考察了物态变化(09)5.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固的是A.寒冷的冬天,湖水结成冰B.炎热的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C.初冬的清晨,地面上出现霜D.秋天的夜晚,草叶上出现露珠(10)5.图4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11)5.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的是 A.铁块化成铁水 B.盘子里的水晾干了C.湖水表面结冰D.水沸腾时水面出现“白气”6.都考察了影响蒸发的因素:(09)6.下列措施中,为了减慢蒸发的是A.将地面上的积水向周围扫开B.将湿手放在干手器下吹干C.将湿衣服晾在通风的地方D.将新鲜蔬菜装入保鲜袋(10)8.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用地膜覆盖农田 B.给盛有饮料的瓶子加盖C.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D.把新鲜的樱桃装入保鲜盒(11)6.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使蒸发减慢的是A.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B.将湿手伸到干手器下方吹C.将新鲜的黄瓜装入塑料袋D.将新收获的玉米摊开晾晒7.增大减小压强的方式考察了两次:(09)7.图3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10)无(11)9.图4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8.都考察了能量转化,均是电能形式能量转化,其中电流热效应两次(09)8.下列用电器中,可以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电烙铁B.电灯C.电熨斗D.电动机(10)6.下列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A.电风扇B.电动机C.电视机D.电饭锅(11)8.下列家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A.笔记本电脑B.电冰箱C.电风扇D.电暖器9.考察了两次估计性试题(09)9.下列选项是对质量和长度的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B.一位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mC.一块橡皮的质量约为10D.一直未用过的2B铅笔的长度约为15(10)9.下列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10B.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mC .一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D .一袋普通方便面的质量约为0.5g(11)无10.考察了两次改变摩擦的方法: (09)无(10)4.图3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11)4.图2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11.考察了两次电路变化问题: (09)无(10)10.图6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 闭合时,灯L 正常发光。
近五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卷分析
第三部分:热学和能 (约15分 ) 重点是物态变化,单选必考一题,实验必考一题,计算题第 一题;
每年分值在14分到17分,需注意以下几点: (1)实验题晶体和非晶体的凝固融化表,经常会给我们这 两个表让我们去比较区别。比如09年31题9分。10年29 ,9.11年28题9分。13年30题4分 (2)多选题机械能、内能、电能等各种形式能之间的相互 转化。 (3)多选题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六种 状态之间吸热放热的相互转化.12年29题4分。。 (4)最重要的是每年必有一道比热容计算的送分题,属于 套公式型的,异常简单,属于比得的分数,但是千万不要 计算失误,算错了就悲剧了。
第六部分:力学(9分~18分)
每种题型均有分布。 力学是最难点,特别是浮力压强部分,经常涉 及到液面的升降问题,学生最为困难。计算最后 一题7分。
力学,根据其多样性,我们将它分为三大块, 第一块内容,基础力学,其包括,受力分析、二力合成、摩擦力、重力等。 这一块内容,分值占比很少,一般在2分~7分不等,在单选和实验题的简单 题中出现,属于送分题。 第二块内容:压力压强,分值在4分~10之间。需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简单的压力压强题目,只出现在单选、填空和少量的实验题中,一般单选最 后一题就是浮力压强的题 第三块内容:浮力,浮力的题目,单章来说,是可以出的很难的。但在中考中, 基本的浮力题目,一般分值在1分~8分之间,并不算难,一般属于送分题。 难点在于与机械、功的结合7分。
第二部分:光学 (约10分)
光学在中考中,每年必有,分值比占中等,每年9分到12 分,分布极为有规律可循,主要出现在单选、填空、实验这 三种题型中。
在光学中的主要考点:
1、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是重中之重,一般出现在实验题 中:09年的第30题(4分);11年31题(8分);12年31题 (6分);13年31题(6分)。 2、作图题主要考察平面镜成像和凭借已知光路选择透镜比 如10年30题(6分)。 3、单选题中,对自然现象中的光学原理的考察是最普遍的, 哪些属于直线传播09年第2题,光的折射10年第二题,光 的反射11年第二题,13年第二题,光现象12年哪些第五题。 属于镜面反射和哪些属于漫反射的区别是哪些等知识点。 4、光速的考察很少,只有09年一个填空题(也只是简单的 换算单位考试卷题型所占分值的分布情况
2024北京中考物理试卷及解答
1.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但不需要接触。
(正确答案)B. 力只能使物体发生形变,不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 没有物体,也能产生力的作用。
D.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但一个物体只受一个力的作用。
2.下列哪个现象是光的反射造成的?A. 通过放大镜看物体变大了。
B.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在地上形成光斑。
C. 人在河边看到水中的倒影。
(正确答案)D. 太阳光照射到三棱镜上,形成彩色光带。
3.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
B. 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
C.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如空气、水等。
(正确答案)D. 声音在固体中不能传播。
4.下列哪个单位是用来衡量电功率的?A. 伏特(V)B. 安培(A)C. 欧姆(Ω)D. 瓦特(W)(正确答案)5.关于物体的浮沉条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密度大于水的物体一定会下沉。
B. 密度小于水的物体一定会上浮。
C. 物体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物体会上浮。
(正确答案)D. 物体沉在水底时,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
6.下列哪个现象是光的折射造成的?A. 夜晚看到天上的星星一闪一闪的。
B. 从不同方向都能看到桌面上的书。
C. 把筷子斜插入水中,看起来筷子好像折断了。
(正确答案)D. 阳光照射下,地面上有树的影子。
7.关于电路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电路两端有电压,电路中就一定有电流。
B. 电路中有电流,电路两端就一定有电压。
(正确答案)C. 电路是通路时,电路中一定有电流。
D. 电路中有电源,电路中就一定有电流。
8.关于热传递的说法,正确的是?A. 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
B. 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
(正确答案)C. 热量传递过程中,内能大的物体内能一定减小。
D. 热量传递过程中,温度高的物体温度一定降低。
北京市初中物理近三年试题分析
根据2012-2014的中考题来看,电学和光学、物体受力分析在考试中占得比例很大。
电学:在选择题中主要考察家庭电路用电安全、设计生活中实用电路;在探究实验中,主要是考察电学规律,学生自己能观察、总结公式等;计算题主要是考察电学综合分析能力,要求较为严格。
光学:在选择题中考察生活中常见的光现象,光的折射、反射等具体例子;填空题,考察光传播的规律;探究性实验中,主要是两个类型: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和平面镜的成像规律。
计算题不涉及。
物体的受力分析:选择题是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解释,为什么增大压强,增大摩擦,杠杆的原理;填空题主要是计算压强,测量密度也有涉及;探究性试验主要是找力与物体质量的关系、力与力的数值大小的关系。
计算题站的分值也很大,最后一个大题是滑轮组,整个过程都需要受力分析。
有时会结合杠杆,有时会结合浮力这几个知识点。
是力学的综合运用。
其他的知识点如物态变化、内能、声现象等,需要同学平时的积累背诵,熟练掌握。
原始数据:。
北京版物理中考试题与参考答案(2024年)
2024年北京版物理中考复习试题(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速度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B. 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
C. 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大,其位置变化得越慢。
D. 如果物体沿直线运动,则其速度一定保持不变。
2、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受到一个大小为(F)的恒力作用,从静止开始运动,则物体获得的加速度(a)是多少?)A.(a=FmB.(a=F⋅m))C.(a=mFD.(a=F−m)3、在以下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只有在不受力的情况下才能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B、物体只有在不受力的情况下才能保持静止状态C、物体受到的力越大,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越长D、物体受到的力越大,速度变化越快4、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1秒内和第2秒内通过的路程分别是1m和3m,则该物体的加速度是()A、1m/s²B、2m/s²C、3m/s²D、无法确定5、题干: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位移-时间图像如下所示。
根据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加速度为2m/s²B、物体在第5秒末的速度为10m/sC、物体在第3秒末的速度为6m/sD、物体在第4秒末的位移为8m6、题干:一个物体在光滑水平面上受到一个恒力F的作用,从静止开始运动。
已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0,物体的质量为m,恒力F的大小为F。
以下关于物体运动情况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加速度恒定为F/mB、物体的速度随时间线性增加C、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平方增加D、物体的位移随时间线性增加7、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不受任何力的作用。
B. 物体只受到重力作用。
C. 物体受到重力和摩擦力的作用,并且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北京市中考物理试题及答案和试卷分析
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附参考答案物 理 试 卷学校 姓名 准考证号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4分,每小题2分)1.下列文具中,通常情况下属于绝缘体的是 A .铅笔芯B .橡皮C .金属小刀D .不锈钢笔2.在图1所示的物理学家中,以其名字命名力的单位的是图13.下列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A .电视机B .电热毯C .电风扇D .电脑4.下列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 .自行车轮胎上制有凹凸的花纹 B .用橡胶制作自行车的闸皮 C .自行车轴承中装有滚珠D .骑自行车的人刹车时用力捏闸5.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小孔成像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 B .岸边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属于光的折射现象C .斜插入水中的筷子好像在水面处折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D .能从不同方向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光在其表面发生了镜面反射 6.下列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A .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2mB .一支粉笔的长度约为40cmC .一名初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kgD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g 7.下列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A .刀刃做得很薄B .书包带做得较宽C .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D .大型平板车装有很多轮子8.如图2所示的电路中,将开关S 闭合,灯1L 和灯2L 均发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灯1L 和灯2L 并联B .灯1L 和灯2L 串联C .通过灯1L 和灯2L 的电流一定相等D .灯1L 和灯2L 两端的电压一定不相等9.水平桌面上的文具盒在水平方向的拉力作用下,沿拉力的方向移动一段距离。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文具盒所受重力做了功B .文具盒所受支持力做了功C .文具盒所受拉力做了功D .没有力对文具盒做功10.密封的烧瓶中装有某种气体,如图3所示,图中的黑点表示气体分子,用抽气筒抽出该烧瓶中部分气体后仍密封,描述烧瓶内剩余气体分子的四个示意图如图4所示,其中正确的是11.图5是描述地球上不同位置的人释放手中石块的四个示意图,图中的虚线表示石块下落的路径,则对石块下落路径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示意图是12.水平桌面上放有甲、乙、丙、丁四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容器内分别盛有等质量的液体。
解析:2024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题(解析版)[001]
【答案】D
【解析】
【详解】A.影子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故A不符合题意;
B.景物在镜子中成的像是由于光的反射,故B不符合题意;
C.鸟巢在水中形成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故C不符合题意;
D.筷子看起来弯折,是由于光从水中进入到空气中时,发生了折射,故D符合题意。
【答案】A
【解析】
【详解】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负电,故用它去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时,验电器也带上负电,即验电器的金属球和两个金属箔片上都带上了负电,由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故其两个金属箔片会张开,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图所示的光现象中,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
A. 日晷上呈现针的影子B. 景物在镜中成像
A. 正常工作时,电热水壶比电烤箱产生的热量少
B. 正常工作时,电热水壶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饭锅的功率大
C. 正常工作时,通过电饭锅的电流最小
D. 在一个月内,电热水壶消耗的电能一定最多
【答案】BC
【解析】
【详解】A.正常工作时,若工作相同时间,电热水壶比电烤箱消耗的电能多,则电热水壶比电烤箱产生的热量多,故A错误;
A. 运动员推动冰壶滑行,以冰面为参照物冰壶是静止的
B. 掷出后的冰壶能继续运动,是由于冰壶具有惯性
C. 掷出后的冰壶继续运动时,冰壶受到手的推力
D. 冰壶运动越来越慢的过程中,冰壶的运动状态不变
【答案】B
【解析】
【详解】A.运动员推动冰壶滑行,以冰面为参照物,冰壶与冰面的位置在变化,所以冰壶是运动的,故A错误;
B.正常工作时,相同时间内,电热水壶比电饭锅消耗 电能多,根据
可知,电热水壶的功率大于电饭锅的功率,故B正确;
北京中考物理试卷总结
做了这么多北京市的物理试卷,现对考试的各个知识点进行总结:选择题方面:光的反射,折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每年都会考。
生活中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
增大压强和减小压强在生活中的例子。
液化,汽化,蒸发在生活中的例子,以及增大减少这些现象的措施。
各个电器的原理。
做功,能量转换,磁场,电场的定义以及概念的区别。
电路的连接,等效电路图的转化,电压表,电流表测量电阻和电器的判断,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表的一下变化。
杠杆定理,浮力等的综合应用。
动滑轮,定滑轮的应用。
热能的转化和转变过程。
填空题方面:密度,光的传播速度,光路图的绘制,受力图的绘制,体积,密度,质量之间的应用。
电阻箱,量筒,天平等各种测量器具的读数,有些是估读,有些不需要估读,如何利用这些器具设计实验证明某些定理或者探究某些现象。
表格数据的分析,欧姆定律,伏安法测定电阻的应用。
电路的连接和问题的发现。
光的成像定理,焦距,物距以及成像的状态,虚实情况。
解答题方面:主要是三种类型的题目,第一种是热能定理,这类题目比较简单,就是多少质量的水加热多少温度,然后需要多少热量。
注意单位的转化。
第二类题目就是动滑轮,定滑轮之类的题目,中间穿插受力,功率等问题。
这类题目比较麻烦的是涉及的力比较多,所以要先受力分析,然后再搞清楚各个力之间的关系。
中间还要弄清楚物体上升下降的速度和绳子上升下降的速度之间的关系。
第三类题目就是电学的题目,根本就是一个电路图中有多个开关,多个用电器,在不同开闭各个开关情况下进行电路的分析。
在此过程中要学会对电路图进行转化,转化成等效电路图。
然后抓住不同情况的不同条件,找到解题的缺口。
这些试卷做下来,自己最大的问题还是对一些根本概念的辨析不清,然后对于实验设计方面常常没有很清楚的思路,分析原因可能是自己对于中学的知识忘记的差不多了,而且对于一些根本的概念本来就不是很熟悉。
比方说光学的一些现象就不是很清楚。
力学方面就是滑轮的题目,浮力的题目等会出现一些受力分析不准的现象。
北京版物理中考试卷及解答参考
北京版物理中考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在下列关于物理量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速度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单位是米/秒B、加速度表示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单位是米/秒C、力表示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单位是牛顿D、功率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做功的多少,单位是焦耳2、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水平面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加速度越大,所用时间越短B、物体的速度越大,所用时间越长C、物体的位移越大,所用时间越长D、物体的位移越大,加速度越大3、一个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在一水平面上以恒定速度5米/秒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撤去所有外力,该物体将会()A、继续保持5米/秒的速度B、立即停止运动C、逐渐减速直至停止D、以5米/秒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4、关于电流的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流的方向与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一致B、只有正电荷的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C、电流的大小与电荷的移动速度成正比D、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越多,电流越大5、一物体从静止开始沿同一直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前两个位移相等的位移所用的时间分别是2s和4s,则物体加速度大小为:A. 1m/s²B. 0.5m/s²C. 0.25m/s²D. 4m/s²6、一个小球从离地面高度h开始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已知小球下落过程中损失的能量是其他所有物体损失能量总和的15。
则小球下落的高度与其质量的关系为:A. 体育B. 比ℎ=5 4ℎC. 比ℎ=5 6ℎD. 比ℎ=5 3ℎ7、在下列关于光的传播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B、光在任何介质中都是沿直线传播的C、光只有在真空和同种均匀介质中才能沿直线传播D、光的传播速度在不同介质中是相同的8、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B、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但方向可能改变C、物体的加速度为零,但速度方向可能改变D、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但速度大小不变9、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压的单位是:A、安培(A)B、伏特(V)C、瓦特(W)D、欧姆(Ω) 10、下列能源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是:A、煤炭B、石油C、天然气D、太阳能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3分,共6分)1、下列关于物理量的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其方向与速度矢量的方向相同。
北京版中考物理试卷与参考答案
北京版物理中考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在下列物理量中,属于基本物理量的是:A、速度B、加速度C、质量D、时间2、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直线加速运动,已知加速度为2m/s²,求3秒后物体的速度是多少?A、6m/sB、4m/sC、3m/sD、2m/s3、下列关于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但不需要接触就能产生力。
B、力的单位是牛顿,1牛顿等于1千克·米/秒²。
C、力可以使物体的形状发生改变,但不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两个物体之间的力是相互的,但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两个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时,它们的合力为零。
4、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因此物体的速度不会改变。
B、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但由于摩擦力的作用,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
C、物体的加速度为零,因此物体的速度不会改变。
D、物体的速度保持不变,因此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
5、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力为5N,方向向东,另一个力为8N,方向向北。
若物体处于静止状态,则这两个力的合力大小为多少?A. 9NB. 13NC. 12ND. 15N6、一个物体以2m/s²的加速度从静止开始加速,5秒后物体的速度是多少?A. 10m/sB. 15m/sC. 20m/sD. 25m/s7、在下列关于物理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速度表示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速度越大,物体运动得越快。
B、加速度表示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加速度越大,物体速度变化越慢。
C、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D、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和速度有关,质量越大、速度越快,物体的动能越大。
8、下列关于热力学定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热力学第一定律表明,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三年考题出题模式汇总分析一.单选题:1. 都考察了记忆性的单位:(09)1、下列物理量中,以科学家的名字欧姆作为单位的物理量是( )A 、电压B 、电流C 、电阻D 、电功率(10)1.在图1所示的四位科学家中,以其名字命名电流单位的是(11)1.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 A.千克 B.牛顿 C.帕斯卡 D.焦耳 2.都考察了光现象:(09)2.图1所示的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10)2.图2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11)2.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图1法 拉 第 A 焦 耳B 安 培C 欧 姆D DAB C 景物在镜中成像 手在墙上形成手影 山在水中形成“倒影”钢勺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 图23.都考察了导体绝缘体:(09)3.下列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A .玻璃棒 B.塑料尺 C.橡皮 D.铁钉 (10)3.下列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A .橡胶手套B .玻璃杯C .塑料盆D .钢尺 (11)3.下列用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绝缘体的是 A.金属勺 B.瓷碗 C.铅笔芯 D.铁钉 4.都考察了三种杠杆:(09)4.图2所示的用具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10)7.图5所示的用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11)7.图3所示的四种情景中,所使用的杠杆属于费力杠杆的是5.都考察了物态变化(09)5.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凝固的是图5AB C D筷 子钳 子 天 平镊 子冬天,树枝上形成“雾凇”春天,草叶上形成“冰挂”夏天,草叶上形成“露珠”冬天,窗玻璃上形成“冰花”图4ABCDA.寒冷的冬天,湖水结成冰B.炎热的夏天,冰棍周围冒“白气”C.初冬的清晨,地面上出现霜D.秋天的夜晚,草叶上出现露珠(10)5.图4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11)5.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熔化的是 A.铁块化成铁水 B.盘子里的水晾干了 C.湖水表面结冰 D.水沸腾时水面出现“白气” 6.都考察了影响蒸发的因素:(09)6.下列措施中,为了减慢蒸发的是A.将地面上的积水向周围扫开B.将湿手放在干手器下吹干C.将湿衣服晾在通风的地方D.将新鲜蔬菜装入保鲜袋(10)8.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A .用地膜覆盖农田B .给盛有饮料的瓶子加盖C .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D .把新鲜的樱桃装入保鲜盒(11)6.下列四个实例中,能够使蒸发减慢的是 A.将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B.将湿手伸到干手器下方吹 C.将新鲜的黄瓜装入塑料袋 D.将新收获的玉米摊开晾晒 7.增大减小压强的方式考察了两次:(09)7.图3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压强的是(10)无(11)9.图4所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8.都考察了能量转化,均是电能形式能量转化,其中电流热效应两次 (09)8.下列用电器中,可以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A.电烙铁B.电灯C.电熨斗D.电动机 (10)6.下列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A .电风扇B .电动机C .电视机D .电饭锅(11)8.下列家用电器中,利用电流热效应工作的是 A.笔记本电脑 B.电冰箱 C.电风扇 D.电暖器9.考察了两次估计性试题(09)9.下列选项是对质量和长度的估测,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B.一位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mC.一块橡皮的质量约为10kgD.一直未用过的2B 铅笔的长度约为15mm(10)9.下列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A .普通课桌的高度约为10cmB .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2.6mC .一位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D .一袋普通方便面的质量约为0.5g(11)无10.考察了两次改变摩擦的方法: (09)无(10)4.图3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11)4.图2所示的四个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BCD图3A 自行车的车把上刻有条纹汽车轮胎上刻有花纹 自行车脚蹬上刻有纹线轴承中装有滚珠11.考察了两次电路变化问题: (09)无(10)10.图6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 闭合时,灯L 正常发光。
如果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滑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灯L 变亮 B .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灯L 变暗C .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灯L 变暗D .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灯L 变亮(11)11.如图6所示的电路,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开关S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滑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电压表V 1示数变小,电压表V 2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B.电压表V 1示数变大,电压表V 2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C.电压表V 1示数变小,电压表V 2示数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小D.电压表V 1示数变大,电压表V 2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小12.考察了两次电路结构: (09)无(10)11.小宁设计了一种照明电路图,其设计要求是:用两个开关控制一盏灯,两个开关同时闭合灯才能发光,只闭合其中任意一个开关灯都不能发光。
图7所示的四幅电路图中,既符合上述设计要求,又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11)10.某种电脑键盘清洁器有两个开关,开关S 1只控制照明用的小灯泡L ,开关S 2只控制吸尘用的电动机M 。
在图5所示的四个电路图中,符合上述要求的是LV R 2R 1 P S图7AL S 1 S 2 B L S 1 S 零线C L S 2 S 零线 火线D L S 2 S 113.浮力压强综合题考察了三次:(09)12.甲溢水杯盛满密度为ρ1的液体,乙溢水杯盛满密度为ρ2的液体。
将密度为ρ的小球A 轻轻放入甲溢水杯,小球A 浸没在液体中,甲溢水杯溢出液体的质量是32g 。
将小球B 轻轻放入乙溢水杯,小球B 漂浮,且有1/6的体积露出液面,乙溢水杯溢出液体的质量是40g 。
已知小球A 与小球B 完全相同,ρ大于ρ1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小球A 的质量为32g B.小球B 的质量为8g C.ρ1与ρ2之比为2:3 D.ρ1与ρ2之比为24:25(10)12.如图8所示,将甲、乙两个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甲、乙两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S 甲和S 乙。
甲容器中盛有密度为ρ1的液体,乙容器中盛有密度为ρ2的液体。
现将体积相等的A 、B 两个物体分别放入甲、乙两容器后,物体A 悬浮,物体B 漂浮且有一半体积露出液面,此时两容器中液面相平。
液体对甲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 1、压力为F 1,液体对乙容器底部的压强为p 2、压力为F 2。
已知物体A 与物体B 的密度之比为2:3,S 乙等于4S 甲。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p 1=p 2,F 1>F 2B .p 1<p 2,12F 1=F 2C .3p 1=p 2,6F 1=F 2D .p 1>p 2,F 1= 4F 2(11)12.甲、乙两个圆柱形容器盛有相同深度的液体,放置于水平桌面上,如图7所示。
甲、乙两容器的底面积分别为S 1和S 2,且1223S S =。
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1ρ,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为1p 。
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为2ρ,液体对容器底产生的压强为2p ,且212p p =。
将A 球浸在甲容器的液体中,B 球浸在乙容器的液体中,两容器中均无液体溢出。
液体静止后,甲、乙两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力相等,A 、B 两球所受浮力分别为1F 和2F 。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1212,F F ρρ><B.1212,F F ρρ=<C.1212,F F ρρ<>D.1212,F F ρρ<<二.多选题:1.内能比热容考察了三次:物质 密度ρ/(kg m -3) (常温常压下)物质熔点/℃ (在标准大气压下)物质 比热容 c/[J (kg ℃)-1] 煤油 0.8⨯103铜 1083 干泥土 0.84⨯103纯水 1.0⨯103 铝 660 水 4.2⨯103 铜 8.9⨯103 铅 328 铜 0.39⨯103 铝2.7⨯103锡232铝0.88⨯103A.用来熔化铜的器皿可以用锡制成B.质量相等的纯水和煤油,纯水的体积较小C.体积相等的铜块和铝块,放出相等热量,铝快温度降低得较多图8 甲乙ABD.质量相等的干泥土和水,吸收相等热量,干泥土温度升高得较多(10)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温度越高的物体,放出的热量越多B.在“摩擦生热”的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铁块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斥力D.内陆地区比沿海地区昼夜温差大,原因之一是砂石的比热容比水的比热容小(11)1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加热的方法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B.温度升高越多的物体,吸收的热量越多C.长时间压在一起的铅板和金板互相渗入,这种现象是扩散现象D.打扫卫生时房间内尘土飞扬,这种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电与磁考察了三次:(09)13.下列关于电磁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B.发电机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C.电磁铁磁性的强弱与电磁铁线圈的匝数有关D.只要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就会产生感应电流(10)15.关于电磁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通电螺线管能够产生磁场B.电动机能够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C.改变电磁铁线圈的匝数,电磁铁的磁性强弱就会改变D.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11)15.关于电磁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磁场是由磁感线组成的B.磁场对放入其中的小磁针一定有力的作用C.导体中的负电荷在做定向移动时一定产生磁场D.利用撒在磁场周围的铁屑可以判断该磁体周围各点的磁场方向3.相互作用力,平衡力,力与运动关系考察了三次:(09)15.如图5所示,一杯水静止在水平桌面上,杯中的水所受重力为G1,杯子所受重力为G2,杯中的水对杯底的压力为N1,杯子对桌面的压力为N2,桌子对杯子的支持力为N3,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N1与N2大小相等B.G1、G2之和与N2大小相等C.N1与N3是一对平衡力D.N2与N3是一对相互作用力(10)16.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将锤柄在石墩上撞击几下,松动的锤头就紧套在锤柄上,这是利用了锤柄的惯性B.竖直向上抛出后的排球,在空中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受到的合力方向向上C.踢出去的足球还能在水平地面上继续运动,是因为足球具有惯性D.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该物体一定受到力的作用(11)1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机械能保持不变B.密度越大、体积越大的物体的质量也越大C.鸡蛋掉地到板上摔破了,地板对鸡蛋的作用力大于鸡蛋对地板的作用力D.悬浮在水中的物体受到水的压力,压力的合力与该物体受到的重力是平衡力三.填空题:1.透镜的应用考察了三次:(09)19.凹透镜对光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