赏析关键语句
对“关键语句”的一些浅思考
![对“关键语句”的一些浅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b5d7037a650e52ea551898f9.png)
◆备教视野对“关键语句”的一些浅思考◎刘思远(鄠邑区南关初级中学,陕西西安710300)摘要:从阅读的本质与过程出发,结合读者与作者两个维度,从读者水平、阅读目的、文本体式和文章写法四个方面对关键语句进行梳理和论述,发现何为关键语句其实是一个不同层面、不同角度的复杂问题。
教师只有多角度、多层面对这一看似简单的问题进行理解和把握,才能在教学中更好地指导和训练学生掌握这一有用的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
关键词:阅读 关键语句 读者 作者部编本语文教材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从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以七年级语文教材为例,就注重培养学生的一般语文能力,关注具有普遍意义的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如朗读、默读、精读、略读和浏览等。
值得一提的是,在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编者曾多次提示和要求学生关注关键信息,留意并圈画出文中的关键语句。
如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的单元说明和《植树的牧羊人》一课的课前预习,就都指出要关注和勾画出文中的关键语句。
的确,关注文中的关键语句,对于了解文章大意、理清作者思路、明确写作意图等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的确是一种不错的阅读方法和阅读策略。
但可惜的是,对于何为关键语句,我们应该怎样关注文中的关键语句,教材却语焉不详。
以其昏昏,焉能使人昭昭?如果作为教师的我们对于何为关键语句都理解得不够深刻,又如何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很好地掌握这一阅读方法呢?那么究竟何为关键语句?让我们先从阅读的过程和本质出发,试着对这一问题进行梳理。
阅读本质上是一种交流和对话。
如果用不太严格的定义来讲,阅读的过程就是读者与作者通过文本进行交流与对话的过程。
一方面,读者的阅读水平、阅读目的会影响阅读以及对话的效果;另一方面,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写法、文本体式与作者之间的相互作用等因素,也会影响阅读和对话的顺利进行。
道理很简单,如果不是好的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就不会做到真正的“倾听”,从而弄明白文本与作者的“所言”。
分析关键语句的含义和作用
![分析关键语句的含义和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8ac2372cb7360b4c2e3f646e.png)
分析关键语句的含义和作用一、例题回放,明确题型例1:揣摩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说说它达效果.(2008年重庆中考《别踩疼了雪》)例2:请你分析选文第1段中加点词语“慢腾腾”的表达效果.(2009年沈阳中考《迷雾灯塔之光》)例3:联系上下文,如何理解第16段中加点词“断层”的含义.(2010年锦州中考《六床病人》)【常见题型】1、怎样理解(解读)这句话的含义。
2、分析句子在表达上的作用(表达效果或或表达上的好处)。
二、例题引领,总结方法1、分析关键词语的含义和表达作用。
例1、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朱自清《背影》)请分析“聪明”的含义和作用。
答案:这里的“聪明”就是笨,愚蠢,是形容词的褒词贬用,突出地表现出因未能真正理解父亲爱心的产生的自责和愧疚之情。
答题角度一:感情色彩词语的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褒词贬用、贬词褒用或词语的感情色彩减弱。
例2:鹅则对无论何人,都是厉声呵斥。
(丰子恺《白鹅》)请分析“厉声呵斥”的含义和作用。
答题角度二:修辞手法词语使用了某种修辞,常见的是比喻和拟人。
例3: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都看着他笑……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便排出九文大钱。
(鲁迅《孔乙己》)请分析“排”的含义和作用。
答案:“排”是孔乙己的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孔乙己在那些短衣帮面前显示阔气,炫耀自己有钱的样子,表现出他在有了酒资之后的迂腐之气例4:这类地主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有味。
(朱德《回忆我的母亲》)答案:“看也不看”写出地主对这类饭食的厌恶,“有滋有味”写出我们的喜爱,使用对比,突出表现出了母亲的勤劳、聪慧能干,善持家务的性格特点,表达了对母亲巧于持家的敬佩之情。
答题角度四:写作手法联系写作手法,如对比、衬托等分析关键词语的含义和作用【答题思路】感情色彩修辞手法+表现情感(表现内容)人物描写写作手法2009河南省中考阅读练习1:阅读《北京时间不到点》,并回答问题。
赏-析-关-键-语-句ppt课件.ppt
![赏-析-关-键-语-句ppt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cd22a8ff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f230012.png)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
一、关键语句的含义
二、关键语句的位置
三、关键语句的作用Fra bibliotek四、关键语句的运用
五、关键语句的意义
赏析关键语句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
一、什么是关键语句?
赏析关键语句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
关键语句是指能提示文章的主旨、 集中体现段落及文章的中心的句子。
赏析关键语句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
五、关键语句有什么意义?
赏析关键语句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
关键语句可以使文章主旨鲜明,情 感丰富,表达内容生动形象。
2、一段话的大意需要根据关键语句的提示 进行概括。
如,课文《花钟》:
不同的植物为什么开花的时间不同呢?有的 植物开花的时间,与温度、湿度、光照有着密切 的关系。比如,昙花的花瓣又大又娇嫩,白天阳 关强,气温高,空气干燥,要是在白天开花,就 有被灼伤的危险。深夜气温过低,开花也不适宜。 长期以来,它适应了晚上九点左右的温度和湿度, 到了那时,便悄悄绽开淡雅的花蕾,向人们展示 美丽的笑脸……
赏析关键语句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
1、关键语句能帮助我们概括一段话的大意。
如,课文《富饶的西沙群岛》:
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岛上有一片片茂密 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遍地都是鸟蛋。 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这也是非常保贵的 肥料。
赏析关键语句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
赏析关键语句
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语文园地
四、赏析课文《荷花》片段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 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 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 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 要破裂似的。
关键语句的赏析
![关键语句的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cb5f9dcf27284b73f342502c.png)
关键语句的赏析课堂随练(一)、句子赏析的切入点:1、抓关键词语赏析句子。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3、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句子4 从句式角度赏析句子5 从标点符号角度赏析句子(二)、赏析句子的方法1、抓关键词语赏析句子。
词语赏析步骤:①、从句子中找出生动形象的动词、形容词、四字词语;②、具体分析这些词语分别体现了人或事物的什么特点或状(情)态,表达了(对象)的(特征、精神、情感)练习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第一类:比喻句⑴比喻是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或情境,来比方另一个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手法。
比喻句赏析格式:本句把“______ ”(本体)比喻成“______ ”(喻体),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本体______的特点,(生动形象,)富有情趣。
表达了(对象)的(特征、精神、情感)。
练习一旦太阳从山峦中升起来,印着霜花的玻璃窗,就像魔镜一样,散发出奇诡的光辉了。
第二类:拟人句⑴拟人是把物当成人来写,赋予物以人的动作、行为、思想、感情、活动等。
作用: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
拟人句赏析格式:本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______,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事物______的特点(情态等)给人以______的感受。
表达了(对象)的(特征、精神、情感)。
练习:赏析下面句子①、春天,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②、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关键语句的赏析课堂随练(一)、句子赏析的切入点:1、抓关键词语赏析句子。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3、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句子4 从句式角度赏析句子5 从标点符号角度赏析句子(二)、赏析句子的方法1、抓关键词语赏析句子。
词语赏析步骤:①、从句子中找出生动形象的动词、形容词、四字词语;②、具体分析这些词语分别体现了人或事物的什么特点或状(情)态,表达了(对象)的(特征、精神、情感)练习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支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把握“关键语句”浅析
![把握“关键语句”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757daa0802020740be1e9b6c.png)
“ 关键语句 ” 比是我们开启文章“ 好 灵魂 ” 的一把 “ 钥匙” 。如果
我们在阅读 和欣赏 文章时 , 能够很 好地把握住这把 “ 钥匙” 那么 , ,
苏州园林的特点 , 语言极其精练而又形象生动。 例( )“ 6: 各种花含的色素和酸 、 碱的浓度不一样 。 花的颜色就有 深有浅 , 不浓有淡 , 有的还会变色。” 仇春霖的《 ( 万紫千红的花》 这 )
2在说 明性 的文体 中, ) 有些语 句点明了事物的特征 , 或者 阐明 了事理的规律 , 而且往往 以中心句的形式 出现 , 比较容易把握。
例( )“ 4 :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 , 而且 结构坚固 , 能几十年几百年
匙” 。如果我们在 阅读 和欣 赏文章 时, 能够很好地 把握住这把“ 钥
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很 明显 , ) 这个句子鲜 明地表达 了作者的主张
和观点 , 是全文的中心论点 , 也是最为关键 的语句。 例( )“ 要靠想来指导 ; , 8 :做, 想 要靠做 来证 明。想和做是紧密
味, 或最能表现作者的情意 , 尤其是有些议论性的语句 , 往往点 明和
加深所写事物的意义 , 起着统领全文的作用。像这样的一些语句 ,
例( )“ 9 :但是 它伟岸 , 正直 , 朴质 , 严肃 , 也不缺乏温和 , 更不用
提 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 ,它是树中的伟丈夫 。”茅盾的 《 ( 白杨礼
赞》 表面上看上去 是赞美树 , ) 但它极 富内涵 , 质上礼 赞人 , 实 蕴含
着无限的含蓄美 , 的是嚼头 , 有 有的是 品味。
例 (O : 界上有不经过风吹雨打而成熟的果实吗?世界上 1 )“ 世 有不经过光射 日晒而成熟 的果实吗?”刘增 山的《 ( 秋魂 ・ 秋实》 “ ) 它 是在想 : 既然生命 已有了一个不寻 常的开头 , 就应 当有一个不寻常
朱自清《背影》重点语句赏析
![朱自清《背影》重点语句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9d1ae7de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c5.png)
朱自清《背影》重点语句赏析
朱自清《背影》重点语句赏析
1、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
这句话出现在车站送别一段。
文中从两方面着笔写父子车站送别。
父亲对儿子是无微不至的,他为儿子做了一切。
儿子对父亲的这一举动在开始时并不理解,还在内心暗笑他的“迁”。
“背影”的出现,使儿子清楚地看到了一颗慈父的爱子之心,终于完全理解了父亲。
在这句话中一定要理解“聪明”一词的意思,这是反语。
这句话表达了儿子的自责和内疚,悔恨自己的幼稚无知,真正懂得了父爱。
2、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分本题考查的是勾画关键词语的能力。
勾画和圈点关键词语也是理解课文的`一种途径,是阅读中动手动脑的好办法,有帮助思考、促进理解的作用。
所谓关键词语,要从两方面理解:
⑴能具体体现文章中心的词语;
⑵有深刻含义的词语。
对于关键性的语句,在阅读时要画出来,以突出其重要,并仔细体味这个句子、词语的意思。
动词:走、探、攀、缩、微倾。
作用:这些动词表达出父亲的慈爱和迂执、艰难和努力、以及他对儿子的深厚感情。
昆虫记第二章语句赏析
![昆虫记第二章语句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45e442c0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a4e867e.png)
昆虫记第二章语句赏析摘要:I.引言- 介绍《昆虫记》第二章的背景和主题II.赏析关键语句- 分析第一句话:“当我面对池塘,凝视着它的时候,我可从来都不觉得厌倦。
”- 分析第二句话:“在这个绿色的小小世界里,不知道会有多少忙碌的小生命生生不息。
”- 分析第三句话:“在充满泥泞的池边,随处可见一堆堆黑色的小蝌蚪在暖和的池水中嬉戏着,追逐着;有着红色肚皮的蝾螈也把它的宽尾巴像舵一样地摇摆着,并缓缓地前进;在那芦苇草丛中,还隐藏着许多不知道名字的小虫子。
”III.总结与反思- 概括本章的主题和意义- 探讨作者通过昆虫的生活习性所传达的人生哲理正文:《昆虫记》第二章以池塘为背景,描绘了其中丰富多样的昆虫生态。
通过作者的观察和描绘,我们得以一窥这个生机勃勃的小世界。
在这一章中,作者运用了许多生动形象的语句,让读者仿佛置身于这个神秘而充满生机的池塘之中。
首先,作者写道:“当我面对池塘,凝视着它的时候,我可从来都不觉得厌倦。
”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池塘的深厚感情,也奠定了全章的基调。
通过这句话,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昆虫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敬畏。
其次,作者描述了池塘中的昆虫:“在这个绿色的小小世界里,不知道会有多少忙碌的小生命生生不息。
”这句话体现了作者对昆虫生活状态的关注,同时也传达出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哲理。
这句话还暗示了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它们虽然渺小,但同样是自然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最后,作者详细描绘了池塘边各类昆虫的生活场景:“在充满泥泞的池边,随处可见一堆堆黑色的小蝌蚪在暖和的池水中嬉戏着,追逐着;有着红色肚皮的蝾螈也把它的宽尾巴像舵一样地摇摆着,并缓缓地前进;在那芦苇草丛中,还隐藏着许多不知道名字的小虫子。
”这句话通过具体的生活场景,展示了昆虫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同时,这句话也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尊重。
总的来说,《昆虫记》第二章通过作者对池塘中昆虫的描绘,展示了生命的繁多和活力。
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让我们对昆虫的世界有了更深的了解。
小学语文关键语句品析方法指导的实践研究
![小学语文关键语句品析方法指导的实践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1529c59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cf.png)
小学语文关键语句品析方法指导的实践研究一、引言语文学习在小学阶段占有重要地位,而语文中的关键语句往往是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关键。
如何对关键语句进行品析,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以小学语文关键语句品析方法指导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践研究,探讨如何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关键语句品析,以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相关理论分析1. 关键语句的定义关键语句是文章中起着承上启下、点睛之笔作用的句子,它能够概括文章的主旨或者突出文章的重点。
在阅读理解过程中,理解关键语句对于把握文章的主旨和重点至关重要。
关键语句品析方法主要包括识别关键语句、理解关键语句和运用关键语句三个方面。
识别关键语句是指学生通过阅读初步确定文章中的关键语句;理解关键语句是指学生通过分析关键语句的语义、结构和逻辑关系,深入理解文章的主旨;运用关键语句是指学生在阅读理解过程中,根据关键语句的提示,找出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并加以运用。
关键语句品析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通过对关键语句的深入理解和运用,帮助学生把握文章的主旨和重点,提高其阅读理解水平。
三、实践研究1. 研究背景本次实践研究选取了某小学三年级语文课程中的一篇课文《小蝌蚪找妈妈》作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对这篇课文中关键语句的品析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采取了课堂教学实验法,通过课堂教学实践,指导学生进行关键语句品析。
结合问卷调查和学生阅读理解测验,对研究结果进行量化分析。
3. 研究内容(1)识别关键语句在课文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通过识别标点符号、语调等方法,初步确定文章中的关键语句,如“小蝌蚪知道了,他们还是妈妈的儿女。
”等。
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逐句进行分析,从词义、语法、逻辑关系等方面深入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和作用。
引导学生根据关键语句的提示,找出文章中的关键信息并进行运用,如“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小蝌蚪最终找到妈妈的方式”等。
小学语文关键语句品析方法指导的实践研究
![小学语文关键语句品析方法指导的实践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ea64448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10.png)
小学语文关键语句品析方法指导的实践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小学语文关键语句品析方法指导的实践研究引言: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语文教育也日益受到关注。
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具有重要影响。
而关键语句的分析和解读对于学生理解文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至关重要。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和学生对于关键语句的解读方法存在困惑和不足,需要进行深入研究和指导。
当前,虽然有一些关于教学方法和策略的研究,但对于小学语文关键语句品析方法的实践研究相对较少。
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语文关键语句的特点和解读方法,提出一套有效的教学指导和实践方案,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关键语句,提高语文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本研究力求通过实践验证,为小学语文关键语句教学提供可行的方法和策略,促进教育教学的发展和提升。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小学语文关键语句品析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教学质量。
通过系统地分析小学语文关键语句的特点,挖掘其中深层次的含义,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一套科学的品析方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文知识。
通过实践研究设计与实施,观察实践效果和影响因素,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学生提供具体的实践指导方案。
最终目的是验证小学语文关键语句品析方法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和提升教学效果方面的有效性,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通过本研究,希望可以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为未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不断发展与提升。
1.3 意义和价值在研究小学语文关键语句品析方法的过程中,本研究的意义和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掌握关键语句是语文学习的基础,通过深入研究关键语句的特点和品析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学习效果。
关键语句品析方法的具体步骤以及实践研究设计与实施过程,可以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学习策略,丰富和完善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和方法,促进学生的语文素养全面提升。
怎样赏析关键词句的答题技巧
![怎样赏析关键词句的答题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9fc43018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9025149.png)
怎样赏析关键词句的答题技巧怎样赏析关键词句的答题技巧一、赏析关键词语。
对关键词语含义的赏析,第一,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分析词语的含义。
例如:2006年仙桃市的中考试题记叙文《父亲的自行车》阅读中,有这样的一道题:联系语境,品味下边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那些山路,全是悬崖绝壁,想起来也有些后怕。
许多年后,父亲这样淡淡地提了一句”。
联系前文,可以感知父亲是一个不善表达的人,父亲这“淡淡”的一句,其实蕴涵着对儿子深沉的爱,让人从“淡淡的语气”中感受到“浓浓的爱意”。
第二,要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判断倾注作者感情的词语,是表示赞美、肯定的褒义词,还是带有贬斥、否定的贬义词?而这些充满感情色彩的词语在运用时又常常出现感情色彩变化的情况,或贬义褒用,或褒义贬用。
例如:《我的老师》中,“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
”赏析句中“狡猾”一词的表达效果,首先必须明确“狡猾”本是贬义词,“诡计多端”的意思,为什么要用在一个孩子的身上呢?联系上下文的语境,则知这是贬义词褒用,用以形容儿童天真顽皮的神态,从侧面表现了蔡老师对孩子的爱。
再如:《藤野先生》中,在描写清国留学生的丑态时,有这样一段话:“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实在标致极了。
”如何理解文段中“标致”一词的含义?首先必须知道该语境表达的是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之情,然后才能对“标致”作出准确理解:是反语,表示讽刺。
第三,要明确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
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可能是它的本义,也可能是引申义、比喻义或其他修辞义,甚至可能是临时产生的某个具体义。
推断词语在文中的含义,一是掌握词语的基本意义,二是善于根据它所在的语境揣摩。
例如《故乡》中“我只觉得我四周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苦闷。
”句中的“高墙”是比喻的说法,这里既包含着作者对故乡的失望,也包含着和故乡人们的隔膜,而造成这种隔膜的原因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等级观念,而这正是作者苦闷所在,也是*所要揭示的主题所在。
赏析句子摘抄大全
![赏析句子摘抄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6a634600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d7.png)
赏析句子摘抄大全
1. 我那天走在路上,看到一只小狗追着自己的尾巴转圈,好玩极了,就像“他像只小鸭子一样摇摇摆摆地走过来”,太形象啦。
2. 有次我在公园坐着,阳光洒下来,突然就想到了“阳光如同金子般铺满了大地”这句话,真的很贴切呢。
3. 去海边玩的时候,海浪拍打着岸边,那场景让我想起了“海浪像个调皮的孩子不断地跳跃着”。
4. 记得小时候在院子里看星星,当时就觉得“星星在夜空中闪烁,宛如璀璨的宝石”说得太准确了。
5. 我妈妈做饭的时候,香气四溢,真的可以用“厨房里飘出的香味仿佛能把人的魂儿都勾走”来形容。
6. 上次看到一片枫林,那满眼的红色让我明白了“那片枫林像燃烧的火焰”这句话的美妙之处。
7. 有次下雨后,我看到树叶上挂着水珠,真的就像“树叶上的水珠好似珍珠般圆润”描述的一样。
8. 去动物园,看到猴子在树上跳来跳去,立马就想到了“猴子像个小精灵一样在树枝间穿梭”。
9. 我曾经在冬天的早晨看到窗户上的冰花,简直和“窗户上的冰花如同一幅精美的画卷”一模一样。
举例说明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方法
![举例说明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11df3b6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fc.png)
举例说明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方法理解一篇文章中的关键语句对于全面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思想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为你举例说明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方法,帮助你更好地理解文章。
首先,一种常见的方法是根据上下文进行推断。
在阅读文章时,我们可以注意前后句子的逻辑关系,通过推断来揣测关键语句所表达的意思。
举个例子,假设我们遇到这样一句话:“他对这个计划表示强烈的反对”。
通过观察上下文可以发现,前面提到的计划是一个政府提出的政策,而后面还提到了他所提出的替代方案。
由此可推断出关键语句中的“他”指的是一个持不同意见的观点,并且反对的原因可能与他提出的替代方案有关。
其次,识别关键词汇也是理解关键语句的方法之一。
关键词汇通常是文章中用来表达主题或观点的重要词汇。
当我们碰到一些属于领域专业术语或者常用的隐喻、比喻等修辞手法时,要特别注意这些词汇的含义和作用。
例如,假设我们读到了这样一句话:“这份报告揭示了公司内部的“黑暗角落””。
在这个例子中,“黑暗角落”就是一个比喻,意味着报告揭露了公司内存在的不正当行为或问题。
另外,对比和类比也是理解文章关键语句的常用方法。
通过将关键语句与其他相关内容进行对比或类比,可以更清晰地理解其含义。
例如,假设我们读到了这样一句话:“保护环境就像保护自己的家园。
”通过将环境与家园进行类比,可以得出这句话的含义是指我们应当像保护家园一样去保护环境,将环境看作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
综上所述,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方法包括根据上下文进行推断、识别关键词汇以及运用对比和类比等方式。
通过灵活运用这些方法,我们能够更准确地把握文章的观点和思想。
品析关键语句
![品析关键语句](https://img.taocdn.com/s3/m/f4d209d69b89680203d82579.png)
4、“我喜欢海,溺爱着海,尤其是潮来的时候。”
赏析:作者直抒胸臆,鲜明地表达了作者对大 自然伟大力量的歌颂,表明了作者积极向上 的人生态度。
5、“彦,这里会塌的”妻战栗起来叫着说,我怕!” “怕什么,这是伟大的乐章!海的美就在这里。”我说。
赏析:作者通过对比,反映了两种不同的思想境界:面对澎湃的 海潮,发出了震撼心灵的最强音:“这是伟大的乐章,海的美就 在这里!”这是作者对大自然伟大力量的歌颂,表达了作者搏 击风浪的决心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回顾经典 巧觅金针
例3: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 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 谢我的母亲。(《我的母亲》胡适)
品析:①结构上,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②内容上,概括母亲对我的影响之大, 表达对母亲的感激怀念之情。
小结
两个角度:结构角度 内容角度
三个联系:联系上下文 联系人物形象 联系作者情感
• B我的心,因为那些轻蔑的话语而猛烈地跳动,手不自觉地攥紧了。 我真想冲那些自以为是的同学说一句:住嘴!可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什么也说不出 来,只是下意识地低头,再低头,想把自己滚烫的脸,埋进深深的臂 弯。
• C父亲意味深长地看了我一眼,点点头,什么也没说,只是爬到椅子 上,郑重其事地帮着把画挂在我的房间里。
厦门市中考品析句子回顾
记叙文阅读专题
——品析关键语句
厦门市中考品析句子回顾
2011年《成长,有时只是瞬间的事》
16.批注,是精读文章常用的一种方法,即从内容、写法、结构、语言 等方面给文章加上评语。请你从划线的A、B、C三处中任选一处,自 选角度作批注。(3分)
• A夏日的午热混杂着少年的汗味弥漫在教室里;窗外的老柳树似乎懒 得再摇曳,蝉儿却很高调地重复着昨天的老歌;远处传来繁忙的市音, 隐隐约约,嘈嘈杂杂……
如何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和作用
![如何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和作用](https://img.taocdn.com/s3/m/17481620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e3.png)
如何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和作用“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不仅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更重要的是, 筛选文中的信息, 概括内容要点和中心意思,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鉴赏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 甚至分析文章的结构, 把握文章的思路, 全都离不开对文中重要句子的把握。
因此每年各地的中考题都以此为考查重点。
这类考点常见的题型为: 1、在具体的语境中分析句子的深层含义;2、体味句子的言外之意;3、理解句子的表达作用;4、分析句子的修辞手法;5、特殊句式的表达意图;6、对抽象的句子进行阐发或使之具体化等。
授之以渔——方法技巧展示一、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这句话有什么含义”、这类题目考卷中屡见不鲜。
所谓理解含义, 是指既说出句子的表层意思, 又说出句子的深层含义。
句子的表层意思也就是本义, 中考中一般不会直接考查。
往往是考查与本义紧密相联的深层。
怎样解答, 有许多好的方法, 这里, 笔者从句子深层含义的种类, 进行分类例说, 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一)主旨牵引法文章的主旨是作者的写作意图, 也就是作者的观点、态度和看法。
它是用来回答“为什么要写”。
用文章的主旨进行牵引, 站在作者的角度去理解句子的含义。
例一、联系选文主旨, 理解第⑨段中“纵使给了他阳光, 日后也不会放射出自身的温暖”的含义。
[相关文段]: 老人说: “土地失去水分滋润会变成沙漠, 人心没有感激滋养会变的荒芜。
不知感恩的人, 注定是个冷漠自私的人;不知关爱别人, 纵使给他阳光, 日后也不会放射出自身的温暖, 也不配得到别人的爱。
”想来也是, 没有一种给予是理所当然的, 没有什么是必须和应该的;所以, 没有一种领受是可以无动于衷、心安理得的, 都应心存感激。
一朵花会为一滴雨露鲜艳妩媚, 一株草会因一缕春风摇曳多姿, 一湖水也会因一片落叶荡漾清波, 一颗心更应对另一颗关爱的心充满感激之情。
摘抄关键语句点出关键词写清楚词句的作用三句以上
![摘抄关键语句点出关键词写清楚词句的作用三句以上](https://img.taocdn.com/s3/m/1d6b4c1c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fc.png)
摘抄关键语句点出关键词写清楚词句的作用三句以上
1.孔乙己是这样使人快活,可是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请说说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对“作用”的解答,我们从三个方面:一是结构上,承上启下;二其内容上,说明他是一个可有可无、可笑可怜的人;三是主题上,说明当时社会的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
如果将文题改为“这句话在文章中的含义”,可答为“从孔乙己的可有可无、可笑可怜的地位来看,说明当时社会土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无情”。
2.人生就像一座山,重要的不是它的高低,而在于灵秀;人生就像一场雨,重要的不是它的大小,而在于及时。
3.希望源于失望,奋起始于忧患,正如一位诗人所说:有饥饿感受的人一定消化好,有紧迫感受的人一定效率高,有危机感受的人一定进步快。
从结构上考虑,涉及到开头、结尾、倒叙、插叙、顺序、过渡、照应等文学概念,就从其管辖的区域,应联系上下文,结合文学概念进行解答。
从句子中的修饰性定语进行研究,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句子的内涵;有些句子的定语限定或规定了句子所要表现的范围和内涵。
从句子的修饰作用进行理解,分析时要从修饰作用入手,追本溯源,理解句子的实在意义.这其实是考察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一般有比喻、烘托、借代、象征等形式,结合上下文,将修辞手法的作用在文章中表达的意义要表现出来。
赏析句子大全含答案
![赏析句子大全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cd8ab09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97.png)
赏析句子大全含答案篇一:赏析句子大全字多赏析流程在赏析中,要注意三个关键词:意象、意境、思想感情。
其中赏析的关键在于准确地把握诗的意境,而意境的基础又是意象。
意象是实有的存在,意境是虚化了的韵致和意味。
意象构成意境,意境表达思想感情。
如果意象是花朵,那么意境就是春天,思想感情就是对春天的喜爱。
所以诗歌赏析要遵循这样的思维流程:意象(诗的基础)→意境(诗歌画面的氛围)→思想感情(诗的内涵)连云港市卷陆游《游山西村》:游山西村》》(“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第四句诗中的“闲”字能否改为“忙”字?为什么?根据上面的流程,最佳答案是:⑴不能换;⑵“闲”是空闲的意思,在句中则是“闲得慌”的意思;⑶诗人约客久候不至,本来期待的是约客的叩门声,但听到的却只是一阵阵的雨声和蛙声,诗人百无聊赖之际,下意识地将黑白棋子在棋盘上轻轻敲打;⑷可见,“闲”字恰如其分地表现了诗人焦急等待客人到来而客人却迟迟不到的无聊和无奈的心情。
“忙”字则与诗的意境和诗人的心情不协调。
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问题:首句中的“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解析:(1)“断”字面上是“断绝、隔绝”的意思,结合“音书”一词,可以理解为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含义;(2)再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所作,突出了自己久居蛮荒之地的孤寂、苦闷及对家里人的思念之情,(3)故答案应为: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境况,更突出了诗人的思家之情。
雨过山村[唐]王建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赏析句子的方法
![赏析句子的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89397e002768e9950e73837.png)
赏析句子的方法1、抓关键词语赏析句子。
很多重点句的含义,往往是通过一、二个动词、形容词、副词、数量词等关键词语传递出来的。
抓住句中关键词语去深入理解句子,是常用的可取的一种赏析句子的方法。
例句1:“在我们的脚下,波浪轻轻吻着岩石,像蒙眬欲睡似的。
”赏析:一个动词“吻”字,写出了海浪亲昵温柔的情态。
例句2:“海水疯狂地汹涌着,吞没了远近大小的岛屿。
”赏析:“疯狂”、“汹涌”、“吞没”这些充满力度的词语,描绘出了大海勇猛无畏的性格。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修辞手法的运用,能使句子表达的意思更形象、生动、传神。
修辞常见的有八种(即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它们在不同的语境中所起到的作用各不相同。
如比喻,是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
其作用表现在能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使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易懂。
又如排比,把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意思相关联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
作用:增强语言气势,加强表达效果。
用它说理可使论述详尽,条理清晰;用它抒情,能激发读者的感情,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用它叙事写人,能使描写细腻深刻。
例句3:“森林是雄伟壮丽的,遮天蔽日,浩瀚无垠。
风来似一片绿色的海,夜静如一堵坚固的墙。
”赏析3:以“海”、“墙”作比喻,写出了森林的浩瀚和坚不可摧。
透过字表,我们能够领会到作者对森林的喜爱与赞赏之情。
例句4:“多少年过去了,风儿把山顶上岩石的表层化作了泥土,瘠薄而细密;它又不辞辛苦地从远处茂密树林里捎来种子,让雨水把它们唤醒。
坡上青翠的小苗讨得阳光喜欢了,阳光便慷慨地抚爱它们。
”赏析4:本句用拟人手法,赋予风、雨水、小苗、阳光以人的灵性,让我们感受到生命的获取原来如此的诗意,与峡谷的凄清冷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很自然地引出下文。
例句5:“那声音仿佛是朦胧的月光和玫瑰的晨雾那样温柔;又像是情人的蜜语那样芳醇;低低的,轻轻的,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在水上。
怎样把握文中的关键语句
![怎样把握文中的关键语句](https://img.taocdn.com/s3/m/ca246b1967ec102de2bd89a1.png)
怎样把握文中的关键语句(江苏省射阳县中学蔡明)纵览近年来的高考试卷,对现代文中关键语句的检测主要从三个方面进行考查:一是关键语句的提取,二是关键语句的复位,三是关键语句的解说。
现分类述之:一、关键语句的提取提取,常见的有三种形式,一是指认提取,二是概括提取,三是选择提取。
例1.下边文段的中心句是:①大概是因为古来文人因袭之风大盛罢,所以较进步的文艺批评家都赞美“自成一家”的“独创”。
②然而此种赞美也只限于文艺的形式方面,小自用字练句,大至所谓“风格”。
③至于思想方面的“独到”,就受到大大的限制了。
④倘若尚不离乎“中庸之道”,那批评就是“好与人立异”,这已经是褒少贬多的口气;倘若跳出“中庸之道”的圈子,那批评就会说它是“怪癖”,而且意在“惊骇世俗”了。
⑤最后一着,是把“离经叛道”的罪状加于思想上太“独到”的人们。
答:____例2.传统愈悠久,妥协愈悠久,妥协愈多,愈不肯变,变的需要就愈迫切。
不再能委曲求全,于是旧传统和新风气破裂而被它破坏。
新风气的代兴也常有一个相反相成的现象,它一方面强调自己是崭新的东西,和不相容的原有传统立异,而另一方面又要表示自己大有来头,非同小可,向古代另找一个传统作为渊源所自。
……这类暴发户造谱牒或者野孩子认父亲的事例,在文学史上常有……请用文中的词语,稍加组合,填入空格,不超过20字,注意前后衔接。
文中用“暴发户造谱牒”、“野孩子认父亲”作喻,来说明当时的现象。
例3.人的时间知觉,是客观存在的时间在人头脑中的反映。
客观时间并没有因人的主观知觉而变快或变慢,这是肯定的。
但是,人的心理是复杂的,人对时间的心理反映是很有趣的。
在观念上,人们对待时间确有态度之不同,快慢之差别。
[]“怨人觉夜长,壮士嗟日短”,“人逢喜事日子快”,“人到愁时,度日如年”,这些都反映了人的处境所造成的时间知觉的快感和慢感。
……选哪一句填在方括号内最恰当?A.我国古代有许多诗词、谚语也说明时间有快慢之分。
5古诗鉴赏之关键词、关键句(用)解析
![5古诗鉴赏之关键词、关键句(用)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e032848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82.png)
[自组答案] 同意。“悲”字是点睛之笔,四 句分别写眼前景象的悲凉,时光飞逝、壮志难 酬的悲慨,流落他乡的悲苦,国破家亡的悲愁。 (3分)(步骤一)四句均暗含了作者忧国伤时的 悲痛心情。(1分)(步骤二)可见“悲”是全诗 的关键。
送检
句“何人不起故园情”与“折柳”相对应,因此
样卷
“折柳”为“关键”。
得分:2分
失误类型:没有从全诗的角度分析 专家
失分探因:本答案只答出了“留恋”之情,得2分; 评卷
还要联系第一联的内容进行分析。
[考生乙] “折柳”的“柳”与“留”谐音,表示留恋之
送检 意。这是作者送别时的动作,诗人与朋友是边听曲
1.关键词、关键句
有时是一个精练传神的字,有时是传达主旨的 关键词
关键词。 一是主旨句,它一般是议论性或抒情的,其位置
关键句 常在诗词的后半部分。 二是技巧句,它往往是运用了表达技巧的语句。
2.常见的命题方式 (1)关键词
①这首诗(词)的“诗(词)眼”是什么? ②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③某词统领全诗(词)的理由是什么? ④有人认为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你同意吗?请说 明理由。
(二)审读题目要仔细 抓住3个关键点:全诗的关键 寓意 是否同意
(三)解题思路要清晰 诗眼就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首诗最为关键的词语。而一个词的关
键性主要体现在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这首诗的第一、 二句写的是眼前之景,第三、四句写的是故园情,而连 接这两者的正是这“折柳”二字。它自然就成了全诗的 关键。
(四)评分细则要明了 答出寓意得2分,答出原因得2分。(当然,本题第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语句的表达作用
• • • • • •
关键语句 1.点明主旨的句子 2.描写、议论、抒情的句子 3.总结全文的句子 4.引用的句子 5.起过渡作用的句子
关键句段的作用
• 1.从结构上回答 • 2.从内容上回答 • 3.从语言上回答
结构上(明确位置 、把握作用)
• 1.位于开头:开篇点题、总领全文、引起下 文、为下文做铺垫、设置悬念、引起读者 的兴趣或思考 • 2.位于中间:承上启下、总结上文、引出下 文 • 3.位于文墨:总结全文、首尾呼应(照应前 文、照应标题)
小练笔:《他打开了我的 心灵》讲的是一位母亲 和她的孩子们共同帮助 了位陷入饥饿的陌生人 的故事。
在一次演讲会上,我的儿子向听众们讲述了这个 故事。他在最后总结时说道:“那件事对我影响很大, 它让我懂得,不管一个人的外表是怎样的,他们的内心 都应该充满善意、同情和包容。是那个陌生人打开 了我的心灵。”
内容上的作用
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作者为了表达自己的思想、 抒发自己的情感而写的,因此我们要联系 内容,从情感上来理解句子在文中的作用。
语言上的作用
从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等方面分 析句子的作用。
《心中的七彩调色板》
讲的是“先天性色盲”尼尔在妈妈的鼓励下 用心感受色彩,最终成了一名画家。
尼尔感到前所未有的快乐,在回家的路上,他 看到街道上的鲜花格外娇艳,街边商店装饰的彩 纸和彩灯也灿若繁星。尼尔对自己说:“是的,我 心中有个调色板,我可以用它给我周围的人和物 都涂上绚丽的色彩。 此后,尼尔的衣服不再只是黑白两色,人也 变得开朗起来,与伙伴们融洽的交往让他知道曾 经的逃避是多么愚蠢的行为。他在美术科上也 变得活跃起来,他认真地用画笔描绘各种物体---他相信它们有着绚丽的颜色。
问题:赏析划线的句子
• 从内容上,这句话写了尼尔战胜了内心的自卑, 勇敢地和大家交流后,灿烂的心情和内心的自 信。 • 从结构上,这句话在全文中起到了点明中心的 作用,尼尔也是从这一刻起,开始战胜自我,拥有 自信,走向成功的。 • 从语言上,这句话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 写出了尼尔走出了”先天性全色盲症“给自己 带来的心理阴影。
问题:文章引用“我“儿子的话语作总结,请从内容 和结构两个方面分析结尾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