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同步练习题2.2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合集下载

初中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同步测试(含答案):2.2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初中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同步测试(含答案):2.2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第2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一、1.C 2.B 3.D 4.c 5.B二、1.能能能不能 2.小 3.振动4.153 1 发散拓展729.6米第2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一、选择题1.以下关于声音发生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 )A.只有固体的振动才能发出声音B.液体的振动不会发出声音C.液体、气体的振动不会发出声音D.固体、液体、气体振动时都会发生声音2.以下关于声音传播的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 )A.只要有声源存在,声音一定能传播B.由于声音的传播要依赖物质,其传播速度在所有物质中都是一样的C.声音的传播形成是声源的振动而引起周围物质的振动是以声波形式传播D.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不会随温度而变化3.将电铃放进密封的玻璃罩中,当用抽气机向外抽气时,渐渐听不到铃声这一事实说明( )A.声音遇到玻璃会反射回去 B.声音传播要依赖于物质C.玻璃是良好的声音屏障 D.抽气后就不能导电了4.声音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的速度,一般情况下 ( )A.V固>V液>V气 B.V液>V气>V固C.V气>V固>V液 D.二、填空题5.物体__________会发出声音,发声的物体叫__________。

6.声音依靠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等物质作介质,以__________的形式传播。

7.渔民可以利用电子发声器把鱼引到网里,说明__________能够传声。

8.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__________,声音在15℃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__米/秒,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只能靠无线交谈,这是因为声音不能在__________中传播。

9.在装满水的长铁管一端敲击一下,在较远处的另一端将听到__________次响声,最后一声是靠__________传过来的,这说明声音在不同的物质中传播速度__________ 。

训练二1.D 2.C 3.B 4.A 5.振动,声源6.固体,液体,气体,声波 7.液体8.振动,340,真空9.3,空气,不同第二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1.太阳时刻发生着核反响,我们为什么只看到太阳发出的光而听不到它的声音( )A.太阳在发生核反响过程中,是不会发出声音的B.太阳距离我们太远,听不见C.太阳与地球之间隔着真空,而声音传播要依赖一定的物质D.以上说法都不对2.关于声现象,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 B.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D.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3.手拨琴弦,便能听到悦耳的声音,这声音是什么物体振动产生的( )A.手指 B.琴弦 C.空气 D.弦柱4.如图,用槌子轻击音叉,音叉就会发出轻微的声音。

2019-2020年七年级科学下册2.2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同步练习新版浙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科学下册2.2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同步练习新版浙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科学下册2.2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同步练习新版浙教版对应学生用书P49—P501.下列有关声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A.有声音就一定有振动B.有振动就一定能够听到声音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声音只可以在空气中传播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B.上课时听不到老师讲课的回声,是因为教室太小,不会产生回声C.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D.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离得很近,也必须用无线电交谈3.天坛公园内的回音壁是我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

在回音壁从发声到听到回声的过程中,应用的科学原理是(D)A.声音的反射B.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C.声音能在墙壁内传播D.A和B都对4.如图所示,在探究“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实验中,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发现小球被多次弹开,这是为了(C)(第4题)A.使音叉的振动尽快停下来B.把声音的振动时间延迟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D.使声波被多次反射形成回声5.下列实验现象不能..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是(C)6.人对着山崖喊话,经过2秒听到回声,喊话人到山崖的距离是(设声速为340米/秒)(B) A.680米 B.340米C.170米 D.17米7.一般来说,影院、剧院的四周墙壁都做得凹凸不平,像蜂窝似的,这是为了(A)A.减弱声波的反射 B.增强声波的反射C.仅仅为了装饰 D.以上都不对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D)A.真空不能传声是通过实验与推理的方法得出的B.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C.课堂上听到老师的讲话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D.声音从空气传播到水中,声速将变小9.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有人建议利用以下几个实验现象。

甲: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的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

乙: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

2.2 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同步练习—2020-2021学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2.2   声音的发生和传播  同步练习—2020-2021学年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二节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1.我国“海警3901”号所携带的非杀伤性定向声波武器引起媒体高度关注,定向声波武器是一种远距离声波设备,它可以发出高达150分贝的高能声波。

使用时将该设备对准目标,集中施放高分贝警告音,令目标感到极度不适、头痛甚至休克,从而失去对抗能力。

对此描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定向声波武器施放的是超声波 B. 分贝是声音频率的单位C. 该例子说明声波具有能量D. 距离远近不影响武器效果2.对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明敲鼓广口瓶中的手机用纸板划梳齿噪声检测仪A. 小明敲鼓时用力越大,鼓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B. 广口瓶中的空气越稀薄,人听到手机的响声越大C. 纸板划得越慢,梳齿振动得越慢,发出的音调越低D. 安装“噪声监测仪”可以根治噪声污染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B. 声音不可以在真空中传播C. 声源振动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D. 音调越高,说明声源振动的幅度越大4.古人早就对自然现象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研究,留下许多珍贵的史料记载。

下列有关记载和相应科学本质的解释中错误的是( )A.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红的原因是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反射的色光决定的B. “常时掐去苗尖,勿要苗长高”——摘除顶芽会使植物枝叶更茂盛,因为顶芽的生长能抑制侧芽的生长C.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空气(气体)和水(液体)都能传声D. “坐井观天,所见甚少”——光在传播过程中发生了折射现象5.某中学有一个150m×70m大小的操场,广播室在操场两端架起两个音箱S1和S2(如图),老师绕场一周试听了一番,在甲、乙、丙、丁四处(它们分别是各边的中点),觉得有两处声音含混不清,则这两处是()A. 乙和丁B. 甲和乙C. 丙和丁D. 甲和丙6.下图中三张图片分别反映了飞机以三种不同速度在空中(不考虑空气的流动)水平飞行时,产生声波的情况。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第二章第二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同步练习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第二章第二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同步练习

浙教版七年级下第二章第二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下列实验用来探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A.发声的电铃放入钟罩,从钟罩抽气B.点燃蜡烛放在音箱前,加大音量C.敲击音叉后放入水中,观察水花D.拨动粗细不同的橡皮筋,听声音2 . 向空瓶子里倒入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辨别水位高低,这是因为()A.随着水位上升,响声越来越大B.随着水位上升,响声越来越小C.随着水位上升,音调逐渐变高D.随着水位上升,音调逐渐变低3 . 关于生鸡蛋和熟鸡蛋如何区分,同学想了很多方法,你认为不可行的是()A.将鸡蛋放在桌子上立式旋转,熟鸡蛋能持续旋转,而生鸡蛋不能B.将鸡蛋放入清水中,熟鸡蛋能浮起来,而生鸡蛋不能C.将鸡蛋放在耳边晃动,生鸡蛋能感觉到晃动声,而熟鸡蛋不能D.将鸡蛋放在手电筒下照射,生鸡蛋有透明感,而熟鸡蛋没有4 . 针对以下四幅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中,演奏者通过手指在弦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发声的响度B.乙图中,敲锣时用力越大,所发声音的音调越高C.丙图中,随着向外不断抽气,手机铃声越来越大D.丁图中,城市某些路段两旁的透明板墙可以减小噪声污染5 . 将电铃扣在抽气盘上的玻璃钟罩内,如图所示.通电后可以看到电铃在振动,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用抽气机向外抽气的过程中,仍可清晰地看到电铃在振动,但铃声越来越小.对以上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听到铃声又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B.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光的传播一定要借助于介质C.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光能穿透玻璃等透明物质D.听到铃声越来越小,说明声音要借助介质才能传播6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太空中宇航员能对话,说明声音可在真空中传播B.手在小提琴上不同位置按弦,主要目的是改变响度C.道路两旁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B超检查身体是超声波在医学中的应用7 . 从下列图表得到的信息中,正确的是()A.图甲说明物体的质量与它所受的重力成正比B.图乙表示物体正以5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C.图丙表明同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D.图丁表明同种物质的密度与体积有关8 . 一天,突然下起了雷雨,阿强站在窗前看到前方一道明亮的闪电直劈向地面,大约3秒钟后,阿强听到了震耳的雷声。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测试_2.2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科学试卷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测试_2.2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科学试卷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同步测试_2.2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科学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填空题1.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我们把正在发声的物体叫。

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声源。

2.声音是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物质媒介进行传播的,_________不能传声。

3.声音以_________的形式通过介质向外传播。

4.在不同的介质和温度中,声音传播的速度是_________的:一般在_________中传播最快,在液体中其次,_________中传播最慢;在空气中,温度越高,声速_________;在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_。

5.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再传入人的耳朵,此时人听到的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做_________。

6.声波的应用广泛,如用__________粉碎胆结石,声波探测海底的深度等。

7.如图所示,小明和小敏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米间的通话,这表明。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相同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

这一实验表明:。

(3)如果用“土电话”时,另一个同学捏住棉线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

(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弛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

8.如图所示是用一根吸管做的笛子,在吸管上有五个孔,其中一个是吸孔。

嘴对着吹孔吹,由于吸管内空气柱发生________产生笛声。

二、选择题9.在敲响大钟时,有同学发现,在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仍余音不止。

其原因是()A.一定是大钟的回声B.有余音说明大钟仍在振动C.人的听觉发生“延长”的缘故D.大钟虽已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10.一般大礼堂盼四周墙壁都会被做成凹凸不平的像蜂窝似的形状,这是为了()A.减弱声波的反射B.增强声波的反射C.增大声音的响度D.仅为了装饰11.如图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乒乓球会多次被弹开。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2.2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同步练习(含解析)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科学2.2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同步练习(含解析)

第2节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基础闯关全练1.下列实验与实例,能说明声音产生条件的是( )A.往鼓面上撒一些泡沫屑,敲鼓时泡沫屑会不停地跳动B.美妙的歌声使人心情愉快,发动机的噪声使人心烦C.邮局电话亭用玻璃制成,隔音效果比较好D.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交谈2.在西安的孔庙里有一个大古钟,在敲击古钟时,有人发现撞击停止时,大钟”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A.钟声的回声B.大钟还在振动C.大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3.如图2-2-1所示,正在发声的音叉将乒乓球弹开,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_______产生的。

图2-2-14.如图2—2—2所示,将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会看到乒乓球_____。

该实验说明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请你再设计一个显示声源振动的实验:____________。

图2-2-25.我国预计2019年底用火箭发射“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将来必定会有中国的宇航员登上月球,在月球上不能直接对话,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其原因是( )A.为了方便B.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C.太空中噪声太大D.声音只能在地面上传播6.如图2-2-3所示的四个声现象中,哪两个可以用相同的声学知识解释( )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丁D.甲和丁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比在水中传播得快B.声音和光在空气中传播时,声音传播得较快C.喇叭播放的歌曲都是乐音D.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8.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声音在下列物质中传播的速度从快到慢的排列顺序是( )A.空气、金属、水B.金属、水、空气C.金属、空气、水D.水、空气、金属9.如图2-2-4所示,甲、乙两个装置完全一样,烧瓶里密封着一个小铃铛,其中乙烧瓶被抽成真空。

图2-2 -4(1)当摇动甲烧瓶(铃不碰瓶壁)时,将会____。

(2)当摇动乙烧瓶(铃不碰瓶壁)时,将会_______。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同步测试:2.2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同步测试:2.2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2.2声音的产生和传播1. 世界上第一个听诊器的发明者是雷奈克医生,他把空心木管的一头靠着病人的胸腔,另一头凑近自己的耳朵,清楚地听到了病人的呼吸声和心跳声。

这说明()A. 只有空气能传播声音B. 声音在任何条件下都能传播C. 空气不能传播声音D. 固体也能传播声音2.下列各项中,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A.雨滴打在窗户上的“嗒嗒”声B.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唧唧”声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上的说话声吓跑D.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3.用大头针在两个塑料杯底部扎一个小洞,把细线插进杯中打结制成一个土电话,对其通话过程合理的说法是()A. 声音只在固体中传播B. 声音只在空气中传播C. 声音既在气体中传播也在固体中传播D. 通话过程主要说明声音可以反射4.在月球上,两个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进行交流,这是因为()A.月球上太冷B.月球上没有空气C.月球上太嘈杂D.宇航员不适应月球5.在敲响新年的钟声时,小明发现停止撞击后的大钟“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A. 钟声的回声在传播B. 大钟还在振动C. 周围的空气在振动D. 小明的幻觉所致6. 用手按在自行车的铜铃上,无论怎样用力敲打,铃声也不会清脆,这是因为()A. 手按在铃上,声音传不出来B. 手按在铃上,铃根本不振动C. 手按在铃上,影响了铃的正常振动D. 手按在铃上,周围没有介质7. 魔术师表演“会跳舞的火焰”节目时,先在平台上点燃一支蜡烛,然后手持一面小鼓置于蜡烛附近,鼓面面对烛火。

当他敲响小鼓,烛火就随着鼓声舞动。

这一现象说明()A. 魔术师有一种神奇的力量B. 烛火肯定被风吹动C. 人的一种错觉D. 鼓面振动发声,带动空气振动8.物体振动会发出声音。

例如,古诗“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中的鸟声、风声分别是____体、____体的振动产生的。

9.声音在15 ℃的空气中每秒钟传播的距离是____米。

北宋时代的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成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敌人的马蹄声。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2.2声音的发生和传播过关检测(带答案)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2.2声音的发生和传播过关检测(带答案)

第 2 节声音的发生和流传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 .以下各图描绘的实验中,用来说明声音的流传需要介质的是()2 .在平时生活的物理现象中,相关声现象的描绘正确的选项是()A.全部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考场外严禁汽车鸣笛是在流传过程中减弱噪声C.分别用同样的力拨动吉他的两根粗细不一样的弦能够改变响度D.向人体内的结石发射超声波除掉结石,是利用了超声波传达信息3 .已知声音在铁、水。

空气中流传速度为 5200 米每秒、 1500 米每秒、 340 米每秒,人耳能分辨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大于 0.1 秒。

有一段长 18 米的铁管装满水。

将你的耳朵贴在装满水的铁管一端,请人在另一端敲击一下 , 你能听到的敲击声的次数是()A .1 次B.2 次C.3 次D.4 次4 .魔术师表演“会跳舞的火焰”节目时,先在平台上点燃一支蜡烛,而后手持一面小鼓置于蜡烛邻近,鼓面面对烛火。

当他敲响小鼓,烛火就跟着鼓声飞舞。

这一现象说明 ( )A .魔术师有一种奇特的力量B .鼓面振动发声,声波能传达能量C .听到的鼓声是鼓面振动产生的超声波D .鼓面振动产生了电磁波5 .礼拜天,小林跟着爸爸到郊野鱼塘中垂钓,小林特别喜悦,大声地叫唤。

刚要上钩的鱼都被喊声吓跑了,这说明()A .只有空气能流传声音B.声音在任何条件下都能流传C .水不可以流传声音D.空气和水都能流传声音6 .右图是宇航员在飞船舱外工作时的照片,他们之间的对话一定借助电子通信设施才能进行,而在飞船舱内却能够直接对话,其原由是()C.用通信设施对话更方便D.声音只好在地面邻近流传7 .用大头针在两个塑料杯底部扎了个小洞,把细线插进杯中打结制成一个土电话,对其通话过程合理说法为()A .声音只在固体中流传B .声音只在空气中流传C .声音既在空气中流传,也在固体中流传D .通话过程主要说明声音能够反射8 .以下案例是利用声传达能量的是()A.医生用听诊器诊疗病情B.利用超声波清除人体内的结石C.渔民打鱼时利用声呐探测鱼群的地点D.蝙蝠利用“回声定位”确立目标的地点9 .古代的侦探兵为了提早发现仇敌骑兵的活动,经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对这类做法解说错误的选项是()A .马蹄踏在地面上时,使地面振动而发声B.马蹄声能够沿地面流传C .马蹄声不可以由空气传入人耳D.地面流传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10 .古代士兵为了能提早听到夜袭仇敌的马蹄声,经常是睡在地上并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以下解说错误的选项是()A .马蹄踏在地面上,使土地振动B.马蹄声能够沿地面流传C .马蹄声在空气中不可以流传D.声音在土地中流传比空气中快11 .以下图中三张图片分别反应了飞机以三种不一样速度在空中(不考虑空气的流动)水平飞翔时,产生声波的状况。

七年级科学下册 2.2《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同步练习 浙教版-浙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自然科学试题

七年级科学下册 2.2《声音的产生和传播》同步练习 浙教版-浙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自然科学试题

2.2《声音的产生和传播》一、选择题1.CCTV歌手大赛,有一道辨别题:先听音乐,后判断该音乐是哪一种乐器演奏的。

这主要考查歌手对乐器的鉴别能力,依据是()【答案】C2.敲响大古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的敲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A.钟声的回音B.大钟还在振动C.人的幻觉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答案】B3.为了减弱噪声的影响,下列措施中不可行...的是()A.在耳朵里塞进一小团棉花B.选用噪声较小的机器C.室外声响嘈杂时,将门窗紧闭D.关闭所有的声源【答案】D4.300年前,意大利科学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在房间里挂了许多铃铛,然后让蝙蝠在房间中自由飞翔,第一次未对蝙蝠有任何限制,铃铛未响;第二次蒙住蝙蝠的眼睛,铃铛也未响;第三次塞住蝙蝠的耳朵,房间中的铃铛响了。

下列问题中不是该实验所研究的是()A.蝙蝠飞行时靠什么躲避障碍物的B.眼睛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C.耳朵对蝙蝠飞行是否起作用D.铃铛是怎样发声的【答案】D5.某城市几条主干道架设了高架道路,高架道路的路面铺设“海绵”沥青,靠近住宅区的部分路段两侧设有高3 m左右的透明板墙,铺设“海绵”沥青和安装这些板墙的主要目的是()A.保护车辆行驶安全B.减小车辆噪声污染C.增加高架道路美观D.阻止车辆废气外泄【答案】B6.声音是人们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是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理现象。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用牙齿听声利用的是骨传导B.用超声波能击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C.利用声波和电磁波都可以传递信息D.声波和电磁波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答案】D7.据报道,世界“吼王”杰米·温德拉曾“吼”出超过100分贝的声音,他“吼”出的声能将玻璃杯震碎。

下列有关他“吼”出的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答案】A8.家住三楼的王琴早上醒来,听到同学李娟在楼下喊她一起上学。

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A.王琴能听到楼下的叫喊声,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B.李娟的叫喊声很大,说明她的音调高C.王琴从叫喊声中听出是李娟,她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D.王琴的妈妈提醒她下楼时脚步要轻些,这是为了减弱噪声【答案】B9.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答案】D10.如图所示,四个相同的玻璃瓶内装有深度不同的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声音的发生和传播一、单选题1.下列物体中,属于声源的是 ( )A.教室里通电的电铃B.音乐教室里的钢琴C.放在实验桌上的音叉D.静止的树叶2.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B.在真空中也可以传播声音C.物体振动我们就一定能听到声音D.一切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3.下列实验和实例,能说明声音的产生或传播条件的一组是 ( )①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敲鼓时可观察到纸屑在不停地跳动②放在真空罩里的手机当来电时,只见指示灯闪烁,听不见铃声③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④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声就消失了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 ②③④4.一种神秘的声波武器——“金嗓子”,实际要阻挡这一武器的袭击,只要用薄薄的一层 ( )A.半导体B.磁性物质C.真空带D.金属物质5.下列事件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A.可以用声波测量地球和月亮的距离B.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米/秒C.上课时听不到老师讲课的回声,是因为教室太小,不会产生回声D.登上月球的宇航员即使离得很近,也必须用无线电交谈6.甲同学在一根较长的注满水的水管的一端用石头敲击一次,乙同学在水管的另一端用耳朵贴着水管听声.乙同学听到的声音次数是 ( )A.一次B.两次C.三次D.四次7.如图在中国科技馆二层“探索与发现”A厅“声音之韵”展区,“传声筒”这件展品,当一人在话筒管路一侧发声时,另一侧的人能够听到传输的声音。

关于此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发声的物体不一定在振动B.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传播出去的C.听到的声音是靠金属管传来的D.医用听诊器和传声筒的原理不同8.在敲大钟时,有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主要原因是 ( )A.钟声的回音B.大钟还在振动C.钟停止振动,空气还在振动D.人的听觉发生“延长”9.小孩用嘴吹气球,由于用力太大,气球被吹破了,发出“嘭”的响声,这响声是由于 ( )A.球皮被吹大时振动发出的响声B.吹气时球内空气振动发出响声C.破裂时球皮振动发出响声D.球破裂时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响声10.在桥洞内说话时,听不到回声的原因是 ( )A.桥洞内不能产生回声B.桥洞反射的回声从洞口跑掉了C.桥洞呈对称状,回声相互抵消了D.桥洞太小,回声与原声混在一起了11.一人站在平行的峡谷之内,当他击掌时,分别在0.3秒和0.7秒后听到回声,若声音每秒内传播距离为330米,则此峡谷的宽度是 ( )A.165米B.198米C.221米D.330米12.暖水瓶的瓶胆夹壁中是真空,小明想利用它来探究真空能否传声。

他把音乐贺卡里的电子发生器放入瓶中,根据听到的声音进行判断,在他设计的下列几组比较因素中最合理的是 ( )A.塞上瓶塞和不塞瓶塞进行比较B.用一个完好的和一个已经漏气的瓶胆进行比较C.把瓶胆放在近处和远处进行比较D.将音量大小不同的芯片先后放入瓶胆中进行比较13.用大头针在两个塑料杯底部扎了个小洞,把细线插进杯中打结制成一个土电话,对其通话过程的合理说法为 ( )A.声音只在固体中传播B.通话过程主要说明声音可以反射C.声音只在空气中传播D.声音既在空气中传播,也在固体中传播14.一般大礼堂的四周墙壁都会被做成凹凸不平的像蜂窝似的形状,这是为了 ( )A.减弱声波的反射B.增强声波的反射C.加快声音传播速度D.仅为了装饰15.有一段长为18米的装满水的铁管,将耳朵贴在装满水的铁管一端,在另一端敲一下,能听到几次声音?(已知:声音在铁、水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依次为5200米/秒、1500米/秒和340米/秒。

人耳能分清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要大于0.1秒) ( )A.1次B.2次C.3次D.4次二、填空题16.某科学兴趣小组在学完《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后,想体验一下声音的传播,找来一根空心的长铁管,甲同学将耳朵贴在铁管的一端,乙同学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甲同学听到两次敲打的声音。

(1)乙同学只敲打一次铁管,甲同学却听到两次敲打声,这是因为;A.有回声B.声音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2)甲同学听到的第二次敲打声是通过________传播的。

17.如图所示,将一只小门铃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接通电路,可清楚地听到铃声,若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铃声将会逐渐________;停止抽气,并让空气重新进入玻璃罩内,你将会听到铃声逐渐________,这个实验说明________。

第17题图第19题图第20题图18.声音以________的形式传播,声音靠________来传播,而且声音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的传播快慢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声音在空气中(15 ℃)的传播速度约为________。

19.运用声呐系统可以探测海洋深度。

如图所示,在海洋平面垂直的方向上,声呐向海底发射声波。

如果经4秒接收到来自大海底的回波信号,则该处的海水深为________米(海水中声速是1 500米/秒)。

但是,声波却不能用于太空测距(如地球与月球的距离),这是因为________。

20.如图所示,取一只可乐罐,在其底部开一个圆孔(直径为5cm),除去盖子,蒙上一张牛皮纸。

在桌子上每隔5cm沿一条直线放置一支点燃的蜡烛,用手敲击一下纸膜,会看到蜡烛火焰由近及远逐一被“吹斜”,这是由于纸膜的________ ,在________中激起向周围传播的声波,从而使蜡烛火焰被“吹斜”。

21.(1)石头落入水中,产生的水波向四周传播;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激起水波向四周传播。

通过水波来研究声波,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为(填字母)法。

A.推理B.类比C.控制变量D.转化(2)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乒乓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乒乓球会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乒乓球在实验中起到什么作用?________。

(3)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会把乒乓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_______。

(4)若在月球上做这两个实验,甲实验乒乓球________弹起,乙实验乒乓球________弹起。

(填“会”或“不会”)第21题图第22题图三、实验探究题22.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丽一起做了几个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丽把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可以激起水花。

(1)通过对上面的种种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华同学,用手敲鼓,鼓面发出响声,但是他看到鼓面几乎没有什么异样。

为了使看到的实验现象更明显,你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小丽等同学在探究上述问题之后,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物体传播到远处的?针对这一问题,他们经过认真地思考,提出了两种猜想:①声音要传播出去,需要别的物质做媒介;②声音要传播出去,不需要什么物质做媒介究竟哪一种猜想是正确的呢?小明他们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如图所示,接通瓶中的手机,随着向外不断抽气,发现手机铃声越来越小。

由此现象可以推得猜想________是正确的。

23.下表是声音在不同介质,不同温度下的传播速度。

序号介质温度(℃)速度(m/s)A 空气0 331B 空气15 340C 空气20 344D 水0 1450E 铁0 4900读表回答下列问题:(1)通过比较________(填“序号”),可得:在相同温度下,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2)通过比较A、B、C,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明和小刚利用一根足够长的充满水的自来水管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小明将一只耳朵紧贴在水管一端,小刚在另一端敲一下,则小明会听到________声敲打声。

24.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不少场所的装修会考虑声学吸音效果。

小明同学想比较几种常见装修材料的吸音性能,他找来厚度相同的四种小块材料(聚酯棉、软木、泡沫和海绵),进行了图示实验:桌面上放一个玻璃杯,在玻璃杯下分别放上待测试的小块材料,将悬挂在细线下的小球拉到同一高度释放去敲击玻璃杯,仔细比较玻璃杯发出的声音大小。

(1)为控制实验过程中敲击玻璃杯的力大小相同,小明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2)小明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材料种类聚酯棉软木泡沫海绵玻璃杯发声大小最小最大较大较小吸音性能最强最弱较弱较强小明实验中的四种材料,仅从吸音性能的角度考虑,最适合隔音墙装修的是________ ;四、解答题25.一部科幻电影中有这样的场面:一艘飞船在太空中遇险,另一艘飞船在前去营救的途中,突然听到了遇险飞船的巨大爆炸声,然后看到爆炸的火光。

请你给导演指出这个场景中的两处科学性错误:(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如图所示,小明与小红用细棉线连接了两个纸杯,制成了一个“土电话”。

(1)他们用“土电话”能实现10米间的通话,这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相距同样远,讲话者以同样的响度讲话,如果改用细金属丝连接土电话,则听到的声音就大些。

这一实验现象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在用土电话时,一个同学用手捏住线上的某一部分,则听的一方就听不到声音了,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如果在用土电话时,线没有拉直而处于松弛状态,则听的一方通过棉线________(填“能”或“不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一只船在海上行驶,船上发出一鸣笛声,旅客在4秒后听到前方悬崖反射回来的声音,问:(1)如果船鸣笛后马上停止行驶,求悬崖与船的距离。

(2)若鸣笛的同时,船以20米/秒的速度继续向前行驶,求悬崖与旅客听到回声处的距离?(气温为15 ℃)28.声音传播的速度和温度有关,下表是空气中声速随温度变化的数据。

空气温度/℃-20 -10 0 10 20 30声音速度/m·s -1318 324 330 336 342 348(1)请你在图所示的坐标中作出声速和温度关系的图像。

(2)请你根据所作图像找出温度为 15℃时声速为________m/s。

(3)当飞机的飞行速度接近周围的声速时会受到相当大的阻力。

上世纪中期,人们就尝试进行超音速飞行。

在飞机速度有限的情况下,你能指出在什么情况下试验更容易成功吗?________________(4)20℃时,某人站在一个较大的ft谷里,想估测ft谷的宽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