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适用专业:化学总学时数:102 学分:3开课学期:一、二开课系部:化学化工学院教学方式:实验及讨论考核方式:考查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有机化学实验作为化学实验科学的重要分支,是化学专业学生(本科)必修的一门独立的专业基础课。

有机化学实验课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熟练掌握有机合成化学实验的基础技能,学会正确选择有机化学的合成方法,分离提纯与基本的分析鉴定方法,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学素养、工作习惯。

有机化学实验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部分为实验基本技术,包括蒸馏、分馏、水蒸汽蒸馏、熔点测定、重结晶、萃取、升华、色谱法、折光率测定、旋光度测定、无水无氧操作技术、加热、致冷及干燥技术;工具书及手册查阅方法训练;实验报告及研究论文的写作要求。

第二部分为反应与制备,包括卤代反应、威廉逊反应、氧化反应、格式反应、傅-克反应、璜化反应、硝化反应、还原反应、脂化反应、斯克劳普反应、珀金反应;相转化催化、外消旋体的拆分、天然物的提取与纯化、药物分离与鉴定。

第三部分包括连续有机合成实验和英文文献实验。

三、教学的基本要求(一)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有机化学基本操作技术是该课程的基本任务之一,是必须在教学中切实加强的重要环节,包括如下内容:1.玻管的弯曲,拉毛细管,滴管,玻璃钉和搅拌棒的制作。

2.标准磨口仪器的使用及维护。

3.常用仪器的选择及正确装卸。

4.熔点及沸点的测定。

5.回流、蒸馏、分馏、水蒸气蒸馏及减压蒸馏。

6.分液漏斗的使用及液体物质的萃取。

7.索氏提取器的使用及固体物质的提取。

8.固体物质的重结晶及升华。

9.各种过滤方法。

10.液体物质及固体物质的干燥。

11.加热及冷却。

12.机械搅拌。

13.液体物质的折光率测定。

14.旋光度的测定。

15.薄层色谱、纸色谱及柱色谱。

16.理化手册及工具书的查阅及训练。

17.实验报告及研究论文的写作格式与要求。

4、《有机化学实验》实验教学大纲

4、《有机化学实验》实验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实验》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信息课程代码:09130006课程中文名称:有机化学实验课程英文名称:Organic Experiments课程类别:实践教学性课程必修课程实验课总学时:课程总学时:54 课程总学分:1.5 实验课总学时:54适用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环境工程专业开课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二、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课程性质:《有机化学实验》是化学学院各专业的本科生必修的一门独立的基础实验课。

它是有机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教学的任务,不仅是让学生验证、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的能力。

使学生养成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

课程任务:1.使学生通过实验的第一手材料来学习有机化学,加深对课堂上所学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和反应的理解,增强运用所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使学生掌握合成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学会正确选择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分离提纯及分析鉴定的方法;3.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科学素养,养成良好的实验室工作习惯,使学生初步具有独立进行实验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研究工作的开展和参加实际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4.训练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技能是合成实验课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必须在实验课教学中切实加强的重要环节。

要注意在有关的实验中反复训练,使学生能够正确掌握,达到熟练和运用自如。

三、实验项目名称和学时分配四、实验课基本要求、重点、难点实验一实验室安全教育,有机实验基本操作,基本要求:掌握有机化学实验预习、仪器领取、操作、记录、实验报告及实验室安全等方面的要求;熟悉有机化学实验常用玻璃仪器的类别;掌握仪器的洗涤、磨口仪器的使用与保护;掌握塞子的钻孔和简单的玻璃工操作;重难点:认清有机实验中常用的玻璃仪器,掌握塞子钻孔的方法,玻璃管的截断和弯曲方法。

熔点管的拉制、玻璃管插入塞子的方法。

2024版《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2024版《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大纲
命名规则及分子结构特点
含氮杂环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还原反 应等
含氮杂环化合物的物理性质
沸点、熔点、溶解度等
08
糖类化合物
单糖
定义与结构
单糖是不能再水解的糖类,如葡 萄糖、果糖等;它们具有醛基或
酮基,以及多个羟基。
物理性质
单糖通常为无色晶体,易溶于水, 有甜味。
化学性质
单糖可以发生氧化、还原、酯化、 醚化等反应;它们还可以与蛋白质、 脂质等生物分子发生相互作用。
过氧化物等。
输入 物标理性题质
醚类化合物通常具有较低的沸点和较好的溶解性。它 们在水中的溶解度较小,但易溶于有机溶剂。
定义与分类
化学性质
醚类化合物在有机合成、溶剂、麻醉剂等方面有广泛 的应用。例如,乙醚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和麻醉剂,
也是制备其他有机化合物的重要原料。
用途
醚类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相对稳定,但易发生开环聚合、 氧化等反应。其中,开环聚合反应是醚类化合物在特 定条件下发生的重要反应之一。
硫醇、硫酚、硫醚
01
硫醇
硫醇是一类含有硫氢基(-SH)的有机化合物,具有类似于醇的性质,
但更易被氧化。硫醇在有机合成和药物制备中有一定的应用。
02
硫酚
硫酚是含有硫氢基的芳香族化合物,其性质与酚类化合物相似,但具有
更强的还原性和亲核性。硫酚在染料、医药和农药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03
硫醚
硫醚是含有硫醚键(-S-)的有机化合物,性质与醚类化合物相似,
但具有更高的化学稳定性和热稳定性。硫醚在有机合成、高分子材料和
功能性材料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
05
醛、酮、醌类化合物
醛类化合物

《有机化学实验Ⅰ-1》课程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实验Ⅰ-1》课程教学大纲

本科生课程大纲一、课程介绍1.课程描述:有机化学实验是有机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任务,不仅是验证、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的基本能力,养成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使学生在科学方法上得到初步训练。

同时也为以后的生物化学,药物化学等相关学科提供所需的专业知识和实验基础。

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organic chemistry teaching. The task of organic chemistry experiment teaching is not only to verify, consolidate and deepen the basic theoretical knowledge learned in the classroom, but more importantly, to cultivate students' experimental operation ability, comprehensively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 and cultivate the basic ability of students to design experiments independent. The students need to develop a serious, pragmatic and scientific attitude and a rigorous work style so that they can get preliminary training in scientific methods. At the same time, the class of experiment also provides the necessary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experimental foundation for the future biochemistry, medicinal chemistry and other related subjects.2.设计思路:本课程主要面向药学低年级学生,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地验证有机化学理论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利用所学理论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有机化学实验》是化学、化工及其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实践性课程。

本课程旨在通过系统的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有机化学实验技能,加深学生对有机化学基本理论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以下技能:1、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如蒸馏、萃取、重结晶等;2、了解有机化合物的物理常数测定方法,如熔点、沸点、折光率等;3、熟悉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解析方法,如核磁共振、红外光谱等;4、掌握有机合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能够完成简单的有机合成实验。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有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及实验技术:包括实验安全与防护、实验器材的使用、蒸馏、萃取、重结晶等基本操作技能。

2、有机化合物物理常数的测定:包括熔点、沸点、折光率、旋光度等物理常数的测定方法及其原理。

3、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解析:包括核磁共振、红外光谱等结构解析方法及其原理。

4、有机合成实验:包括合成路径的设计、反应条件的优化、产物的分离与纯化等合成实验技术。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实验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具体如下:1、课堂讲解:由教师讲解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实验注意事项等。

2、示范操作:由教师进行实验示范,让学生了解实验操作的过程和要点。

3、学生实验:由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4、课堂讨论:课后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分析实验结果,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5、专题讲座: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介绍有机化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

五、评估方式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平时成绩:包括学生的课堂表现、实验报告、课堂讨论等情况的评价。

2、期末考试:包括实验操作考试和理论考试,考察学生对实验技能和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有机化学实验》(作者:XXX,出版社:XXX)。

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编号:0503442E(2-3)学时/学分:64/2 课程类别/性质:专业基础实践/必修课适用专业:应用化学一、课程目标与定位课程目标:它是一门独立的课程,但又与相应的理论课—工程化学有紧密的联系。

课程目标是学习有机化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并运用它们指导实验。

学会正确的使用常用的有机实验仪器,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技能;掌握有机物的制备、提纯方法;并学会运用误差理论正确处理数据。

课程定位:有机化学实验是化学相关专业的第一门实验必修课,课程的教育内容是专业教育,隶属于专业教育实践训练体系,定位于专业实践训练体系领域的核心知识单元。

先修课程:无机化学实验,后续课程:分析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

二、课程基本要求1.知识培养目标(1)电热套、恒温水浴锅、循环水泵的原理及使用方法;(2)常用有机玻璃仪器的使用方法;(3)蒸馏、回流、萃取、洗涤、过滤的原理及操作方法。

2.能力培养目标通过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动手、观察、查阅、记忆、思维、想象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基本理论的理解。

3.素质培养目标通过课程学习培养知识素质、能力素质,通过分工协作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初步具备化学工程师的基本意识和能力。

三、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四、建议教材或参考书教材:《有机化学实验》,曾玿琼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参考书:《有机化学实验》,高占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有机化学实验》,李兆陇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五、考核与成绩评定考查,成绩为五级分制,分别为优秀、良好、中等、及格和不及格,成绩按照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学习态度、出勤、组织纪律等)及实习报告综合考评给定。

制定人:王晓丹审核人:宿辉。

有机化学实验实验教学大纲.doc

有机化学实验实验教学大纲.doc

《有机化学实验》实验教学大纲课程编号:课程总学时:64/96 课程总学分:4/6适用专业:高分子材料、染整工程、精细化工、应用化学、环境科学、临床医学等工科专业(4学分);化学等理科专业(6学分)一、实验的目的与任务有机化学实验课是有机化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课程的教学功能是启发学生的智力和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

有机化学实验包括基本原理及基本操作、有机合成和有机分析三部分。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基本操作技能和基本的合成方法,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归纳能力。

同时,实验课也起到验证和巩固理论课知识的作用。

实验的任务为:1学习并了解有机化学实验基本知识,正确掌握并熟练应用有机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2熟练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分离纯化和鉴定方法。

3通过有机官能团的性质实验,正确掌握有机物化学定性分析方法。

4学会正确使用现代色谱分离分析技术,定性入定量分析鉴定合成产品。

5学会正确使用现代光谱分析仪器测定合成产品的结构,初步掌握各类图谱的解析方法。

6学习微型有机化合物的全盛分离纯化及分析鉴定的基本操作,树立绿色化学保护环境造福人类的概念。

7通过综合性实验、研究式实验的训练,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

8通过实验培养以下能力:C1)实验前的预习与自学能力。

C2)使用手册、工具书,查阅有关文献、资料的能力。

C3)正确进行实验操作,取得正确可靠的实验结果,获得用实验解决总是的动手能力。

C4)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细致的观察能力、良好的分析判断、逻辑推理的能力。

(5)选择试剂、仪器、实验方法和初步具有设计实验的能力。

(6)正确记录和处理数据,误差表示,综合表达实验结果的能力。

C7)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严谨的科学态度、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了解实验室的基本知识:防火、灭火及防爆知识,药品、试剂灼伤及中毒等事故的急救与处理常识。

三实验教学参考书、参考书本课程所选用教材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4月出版、兰州大学,复旦大学化学系有机教研室编的《有机化学实验(第二版)》。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一、实验目的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对有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理论知识和研究方法的掌握,提高学生实验技能,培养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实验内容1. 有机合成实验:包括酯、醇、酮、醛、酸的合成及反应机理研究实验;2. 有机分离纯化实验:包括结晶、蒸馏、萃取、净化等操作技术;3. 有机鉴定实验:包括红外光谱、质谱、核磁共振等仪器分析技术的应用;4. 有机测定实验:包括溶液浓度测定、酸碱度测定等定量分析技术的应用。

三、实验要求1. 安全要求:学生必须熟悉实验室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佩戴实验室防护用品;2. 仪器设备:学生需熟悉仪器设备的操作原理和使用方法,保持仪器设备的干净整洁;3. 实验记录:学生需准确记录实验步骤、结果和观察到的现象,要求记录内容详细、准确;4. 实验分析:学生需对实验结果进行准确分析和解释,理解实验原理及性质。

四、实验设备和试剂实验设备:包括反应瓶、沉淀管、分液漏斗、旋转蒸发器等;常用试剂:包括乙醇、乙醚、浓硫酸、醋酸等有机试剂;仪器设备:包括红外光谱仪、质谱仪、核磁共振仪等。

五、实验进度安排1. 实验前准备:学生需提前复习有机化学基础知识,阅读实验指导书;2. 实验操作:学生根据实验指导书,结合实验目的和要求,进行实验操作;3. 实验结果分析: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记录实验结果,观察现象并进行分析;4. 实验总结: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和分析,进行实验总结,撰写实验报告;5. 实验讨论:学生按照老师布置的内容,进行实验结果的讨论和交流。

六、实验考核方式1. 实验操作:学生的实验操作是否规范、正确;2. 实验结果与分析: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准确记录和分析解释能力;3. 实验报告:学生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书面总结和表达能力;4. 实验讨论:学生在实验讨论中的积极参与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教师讲解有机化学实验知识和理论;2. 实验操作指导:由教师进行实验操作指导和解答学生疑问;3. 实验报告撰写指导:由教师对学生的实验报告进行指导和批改;4. 学生讨论交流:学生之间的实验结果和分析讨论,促进学生的合作和交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
课程英文译名:Experiment of Organic Chemistry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开课对象: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和材料化学等工科相关专业
开课学期:3,4
学分:2 总学时:68学时讲课: 0学时实验:68学时
一、说明
【目的任务】
有机化学实验是是医药化工等工科相关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基础课程,通过系统地、科学地安排各项实验项目,训练学生掌握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印证有机化学基础理论知识并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正确选择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分离与鉴定的方法,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验中所遇到问题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严谨求实的实验作风和良好的实验习惯。

【教学安排】
本课程为考查课,安排在第3,4学期完成,总学时数68学时。

二、学时分配
注:必开实验45学时,选开实验23学时。

三、课程内容
实验一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教育(3课时)
【实验目的】
1、学习做有机化学实验时要达到目的和实验要求;
2、掌握有机化学实验室规则和实验室的安全知识;
3、了解有机化学实验常用仪器设备使用方法;
4、熟悉实验预习、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的书写。

【实验内容】
1、有机化学实验室规则教育;
2、有机化学实验室安全教育;
3、有机化学实验室常用玻璃仪器的认识和查验;
4、实验预习、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的书写要求。

实验二重结晶提纯法(3课时)
【实验目的】
1、学会重结晶提纯固体有机化合物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抽滤和过滤的基本操作技能和折叠滤纸的方法。

【实验内容】
1、抽滤和过滤装置的使用;
2、用重结晶法提纯固体有机物(水重结晶苯甲酸)。

实验三熔点的测定及温度计的校正(3课时)
【实验目的】
1、了解熔点测定的意义;
2、掌握熔点管测定及显微熔点测定的操作方法。

【实验内容】
1、熔点管测定有机物熔点;
2、温度计的校正。

实验四薄层色谱法(3课时)
【实验目的】
1、薄层色谱法的原理;
2、掌握层析板的制备技术;
3、学习色谱分离鉴定方法。

【实验内容】
1、薄层层析板的制备;
2、用薄层层析法分离或分析有机化合物。

实验五烃类的性质(3课时)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来验证烷、烯、炔和芳烃的化学性质;
2、掌握鉴别烃类的化学方法。

【实验内容】
1、烷烃的化学性质;
2、烯烃的化学性质;
3、炔烃的化学性质;
4、芳香烃的化学性质;
5、未知样品的鉴别。

实验六卤代烃、醇、酚的性质(4课时)
【实验目的】
1、验证具有不同烃基结构及不同卤原子卤代烃的性质;
2、理解、掌握不同烃基结构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及不同卤原子反应速率的影响;
3、一步认识醇类的一般性质,比较醇、酚之间化学性质的差异,认识羟基和烃
基间的相互影响;
4、掌握鉴别卤代烃、醇、酚的化学方法。

【实验内容】
1、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2、的化学性质实验;
3、酚的化学性质实验;
4、未知物的鉴别。

实验七卤代烃的制备(溴乙烷或1-溴丁烷)(6课时)【实验目的】
1、学习制备卤代烃的原理和方法;
2、复习有害气体的吸收装置和回馏加热操作。

【实验内容】
以结构相对应的醇和溴化钠、浓硫酸制备卤代烷。

实验八乙醚的制备(4课时)
【实验目的】
1、掌握乙醚制备的原理和方法;
2、初步掌握低沸点易燃物蒸馏的操作要点。

【实验内容】
乙醇在浓硫酸催化下制备乙醚。

实验九正丁醚的制备(4课时)
【实验目的】
1、掌握醇分子间脱水制醚的反应原理和实验方法;
2、学习使用分水器的实验操作。

【实验内容】
正丁醇在浓硫酸催化下制备正丁醚。

实验十醛、酮、羧酸及其衍生物的性质(3课时)【实验目的】
1、加深对醛、酮、羧酸及其衍生物化学性质的认识;
2、掌握鉴别醛、酮、羧酸及其衍生物的化学方法。

1、醛、酮的化学性质;
2、羧酸及其衍生物的化学性质;
3、未知物的鉴别。

实验十一已二酸的制备(6课时)
【实验目的】
1、学习用环已醇氧化制备已二酸的原理和方法;
2、复习重结晶、抽滤等操作。

【实验内容】
用环已醇氧化制备已二酸。

实验十二肉桂酸的制备(6课时)
【实验目的】
1、了解肉桂酸制备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回流、水蒸汽蒸馏等操作。

【实验内容】
利用Perkin反应用苯甲醛和乙酸酐制备肉桂酸。

实验十三乙酸乙酯的制备(4课时)
【实验目的】
1、了解从有机酸合成的一般原理及方法;
2、掌握蒸馏、分液漏斗的使用等操作。

【实验内容】
利用乙醇和冰醋酸发生酯化反应制备乙酸乙酯。

实验十四乙酰乙酸乙酯的制备(6课时)
【实验目的】
1、了解乙酰乙酸乙酯的制备原理及方法;
2、掌握无水操作技术和减压蒸馏方法。

【实验内容】
以乙酸乙酯和金属钠为原料合成乙酰乙酸乙酯。

实验十五胺的性质(3课时)
1、掌握脂肪胺和芳香胺化学反应的共同性和相异性;
2、用简单的化学方法区别第一、第二和第三胺。

【实验内容】
1、胺的性质;
2、未知物鉴别。

实验十六碳水化合物的性质(3课时)
【实验目的】
1、验证和巩固碳水化合物的主要化学性质;
2、熟悉碳水化合物的某些鉴别方法。

【实验内容】
1、碳水化合物的化学性质;
2、未知物鉴别。

实验十七综合性实验或设计性实验(6课时)
【实验目的】
通过文献查阅设计实验,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

【实验内容】
由教师指定实验题目,通过文献查阅或已学过的实验内容来设计独立实验,完成综合性或设计性实验各项内容。

四、主要参考书目
1、五师大合编,曾昭琼. 有机化学实验(第三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2、谷亨杰,有机化学实验(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3、黄涛. 有机化学实验(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4、兰州大学,复旦大学有机教研组.有机化学实验.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
5、周科衍,高占先. 有机化学实验(第三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6、周宁怀,王德琳. 微型有机化学实验. 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拟稿人:蒋华江审核:何冰晶时间: 2006.9.2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