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杆菌感受态

合集下载

大肠杆菌热击感受态细胞的制备、注意事项和转化

大肠杆菌热击感受态细胞的制备、注意事项和转化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转化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制备的原理:

大肠杆菌自然条件下很难进行转化,其主要原因是转化因子的吸收较为困难。在转化实验中,通常先采用人工的方法制备感受态细胞,代表性的方法之一是Ca2+诱导法.感受态形成后,细胞生理状态会发生改变,出现各种蛋白质和酶,负责供体DNA的结合和加工等.细胞表面正电荷增加,通透性增加,形成能接受外来的DNA分子的受体位点等。

Ca2+诱导DNA对大肠杆菌细胞的转化:

①在0℃的CaCl2低渗溶液中,细菌细胞发生膨胀,同时CaCl2使细胞膜磷脂层形成液晶结构,促使细胞外膜与内膜间隙中的部分核酸酶解离开来,诱导大肠杆菌形成感受态。

②Ca2+能与加入的DNA分子结合,形成抗DNA酶(DNase)的羟基—磷酸钙复合物,并黏附在细菌细胞膜的外表面上。当42℃热刺激短暂处理细菌细胞时,细胞膜的液晶结构发生剧烈扰动,并随之出现许多间隙,为DNA分子提供了进入细胞的通道。

一、受体菌的培养从LB平板上挑取新活化的E。coli DH5α单菌落,接种于3—5ml LB

液体培养基中,37℃下振荡培养12小时左右,直至对数生长后期。将该菌悬液以1:100—1:50的比例接种于100ml LB液体培养基中,37℃振荡培养2-3小时至OD600 =0.5左右。(OD600值在0.4到0.6之间)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CaCl2 法)1、将培养液转入离心管中,冰上放置10分钟,然后于4℃下3000g离心10分钟。2、弃去上清,用预冷的0.05mol/L 的CaCl2 溶液10ml轻轻悬浮细胞,冰上放置15—30分钟后,4℃下3000g离心10分钟。3、弃去上清,加入4ml预冷含15%甘油的0.05mol/L的CaCl2 溶液,轻轻悬浮细胞,冰上放置几分钟,即成感受态细胞悬液。4、感受态细胞分装成200μl的小份,贮存于—80℃可保存半年。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转化方法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转化方法

一、概述

大肠杆菌是一种常见的微生物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而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转化方法,是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旨在探讨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转化方法,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学者和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二、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定义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是指能够接受外源DNA并进行转化的大肠杆菌细胞。在细菌转化的过程中,外源DNA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导入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内,并且在某种条件下,使其获得新的遗传信息,从而表现出与原有菌株不同的性状。

三、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转化方法

1. 热激转化方法

热激转化方法是将需要转化的大肠杆菌细胞与外源DNA在高温条件下共培养,利用高温使大肠杆菌细胞的细胞壁变得松弛,使外源DNA能够顺利进入细胞内。然后在低温下将其复性,并引起DNA与细胞的内合作用,最终实现外源DNA的转化。

2. 电穿孔法

电穿孔法是通过将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暴露在高电场中,在电场作用力下使细胞膜发生孔道破裂,从而使外源DNA顺利进入细胞内,实现转化。

3. 化学法

化学法是使用化学物质(如钙离子、聚乙二醇等)处理大肠杆菌感受

态细胞,使细胞膜通透性提高,从而使外源DNA得以顺利进入细胞内,实现转化。

4. 冷冻法

冷冻法是将需要转化的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与外源DNA共同置于冰冻条件下进行培养,利用冰冻条件下细胞膜通透性增加,使外源DNA能够进入细胞内,最终实现转化。

5. 基因枪法

基因枪法是利用基因枪将外源DNA通过高速微粒轰击的方式,直接送入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内,从而实现转化。

6. 瞬时脉冲法

瞬时脉冲法是利用高压脉冲将外源DNA导入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内,通过瞬时压力使细胞膜通透性增加,从而使外源DNA能够进入细胞内,实现转化。

大肠感受态简介

大肠感受态简介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

克隆感受细胞:

1、XL2-Blue感受态细胞适用于大质粒DNA和重组产物的转化,降低片段大小的偏爱性,多用于文库构建,可用于蓝、白斑筛选。经pUC19质粒检测转化效率可达1×109cfu/μg。

2、DH5a是一种常用于质粒克隆的菌株。E.coli DH5a在使用pUC系列质粒载体转化时,可与载体编码的β-半乳糖苷酶氨基端实现α-互补。可用于蓝白斑筛选鉴别重组菌株。

3、Top10感受态细胞,采用特殊化学试剂制作,可用于DNA的化学转化。使用pUC19质粒DNA检测,转化效率可达109cfu/μg DNA。可用于蓝白斑筛选;转化效率高;有利于稳定、高纯度质粒DNA的提取。

表达感受态细胞:

1、BL21(DE3) 菌株,该菌株用于高效表达克隆于含有噬菌体T7启动子的表达载体(如pET 系列)的基因。T7噬菌体RNA聚合酶位于λ噬菌体DE3区,该区整合于BL21的染色体上。该菌适合表达非毒性蛋白。

2、BL21(DE3) pLysS菌株,该菌株含有质粒pLysS,因此具有氯霉素抗性。PLysS含有表达T7溶菌酶的基因,能够降低目的基因的背景表达水平,但不干扰目的蛋白的表达。该菌适合表达毒性蛋白和非毒性蛋白。

转化实验操作

操作方法

1. 取100μl冰上融化的XL2-Blue感受态细胞,加入目的DNA(质粒或连接产物)并轻轻混匀,冰上静置25分钟。

2. 42℃水浴热激45秒,迅速放回冰上并静置2分钟,晃动会降低转化效率。

3. 向离心管中加入700μl不含抗生素的无菌培养基(2YT或LB),混匀后37℃,200rpm复苏60分钟。

大肠杆菌感受态

大肠杆菌感受态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转化

概述

在自然条件下,很多质粒都可通过细菌接合作用转移到新的宿主内,但在人工构建的质粒载体中,一般缺乏此种转移所必需的mob基因,因此不能自行完成从一个细胞到另一个细胞的接合转移。如需将质粒载体转移进受体细菌,需诱导受体细菌产生一种短暂的感受态以摄取外源DNA。

转化(Transformation)是将外源DNA分子引入受体细胞,使之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一种手段,它是微生物遗传、分子遗传、基因工程等研究领域的基本实验技术。

转化过程所用的受体细胞一般是限制修饰系统缺陷的变异株,即不含限制性内切酶和甲基化酶的突变体(Rˉ,Mˉ),它可以容忍外源DNA分子进入体内并稳定地遗传给后代。受体细胞经过一些特殊方法(如电击法,CaCl2 ,RbCl(KCl)等化学试剂法)的处理后,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了暂时性的改变,成为能允许外源DNA分子进入的感受态细胞(Compenent cells)。进入受体细胞的DNA分子通过复制,表达实现遗传信息的转移,使受体细胞出现新的遗传性状。将经过转化后的细胞在筛选培养基中培养,即可筛选出转化子(Transformant,即带有异源DNA分子的受体细胞)。目前常用的感受态细胞制备方法有CaCl2和RbCl(KCl)法,RbCl(KCl)法制备的感受态细胞转化效率较高,但CaCl2 法简便易行,且其转化效率完全可以满足一般实验的要求,制备出的感受态细胞暂时不用时,可加入占总体积15%的无菌甘油于-70℃保存(半年),因此CaCl2法为使用更广泛。本实验室一般用TSS 法制备感受态。

大肠杆菌感受态制备及转化

大肠杆菌感受态制备及转化

大肠杆菌感受态制备及转化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细菌,常见于土壤、水体、人和动物的肠道等地方。由于其易于培养和操作,成为生物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材料。本文将介绍大肠杆菌的感受态制备及转化的过程。

感受态制备是指将大肠杆菌细胞从冻存状态恢复到活跃状态的过程。为了保证感受态制备的成功,首先需要准备培养基和细菌菌种。常用的培养基有LB培养基和SOC培养基,其中LB培养基适用于大肠杆菌的一般培养,SOC培养基则适用于感受态制备和转化实验。培养基的配制需按照实验要求进行,注意消毒措施,避免污染。

感受态制备的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将冻存的大肠杆菌菌种转移到预先加热的LB培养基中,进行孵育培养。培养温度和时间根据实验需要进行调整,通常为37摄氏度下培养12-16小时。其次,将培养物进行稀释,使其浓度适合后续实验操作。最后,将稀释后的细菌液进行离心,去除上清液,沉淀后的菌体即为感受态大肠杆菌。

感受态大肠杆菌的转化是指将外源DNA导入到大肠杆菌细胞中的过程。转化的前提是大肠杆菌细胞处于感受态,即细胞膜对外源DNA具有较高的通透性。转化的关键是选择合适的质粒载体和转化方法。

常用的质粒载体有pUC19、pGEM-T等,这些载体具有含有抗生素抗性基因的特点,可以通过抗生素的选择来筛选转化成功的细菌。质粒载体通常通过限制酶切与外源DNA进行连接,形成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与感受态大肠杆菌进行转化后,通过培养在含有抗生素的培养基上筛选,即可得到含有目标基因的转化菌落。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得制备原理、步骤以及重组质粒转化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得制备原理、步骤以及重组质粒转化

一、目得

1、了解感受态细胞生理特性及制备条件,掌握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制备方法。

2、掌握质粒DNA 转化大肠杆菌得方法,了解转化得条件与利用半乳糖苷酶基因插入失活选择重组质粒DNA 得原理。

二、原理

(一)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制备得原理

所谓感受态,就是指细菌生长过程中得某一阶段得培养物,只有某一生长阶段中得细菌才能作为转化得受体,能接受外源DNA而不将其降解得生理状态。感受态形成后,细胞生理状态会发生改变,出现各种蛋白质与酶,负责供体DNA 得结合与加工等。细胞表面正电荷增加,通透性增加,形成能接受外来得DNA 分子得受体位点等。本实验为了把外源DNA(重组质粒)引入大肠杆菌,就必须先制备能吸收外来DNA分子

得感受态细胞。在细菌中,能发生感受态细胞就是占极少数。而且,细菌得感受态就是在短暂时间内发生。

目前对感受态细胞能接受外来DNA 分子得本质瞧法不一。主要有两种假说:

1、局部原生质体化假说――细胞表面得细胞壁结构发生变化,即局部失去细胞壁或局部溶解细胞壁,使DNA 分子能通过质膜进细胞。证据有:

(1)发芽得芽孢杆菌容易转化;

(2)大肠杆菌得原生质体不能被噬菌体感染,却能受噬菌体DNA 转化;

(3)适量得溶菌酶能提高转化率。

2、酶受体假说――感受态细胞得表面形成一种能接受DNA 得酶位点,使DNA分子能进入细胞。证据就是:(1)蛋白质合成得抑制剂如氯霉素,可以抑制转化作用;

(2)细胞分裂过程中,一直有局部原生质化,但感受态只在生长对数期得中早期出现;

(3)分离到感受态因子,能使非感受态细胞转变为感受细胞。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原理、步骤以及重组质粒转化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原理、步骤以及重组质粒转化

一、目的

1.了解感受态细胞生理特性及制备条件,掌握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制备方法。

2.掌握质粒DNA 转化大肠杆菌的方法,了解转化的条件和利用半乳糖苷酶基因插入失活选择重组质粒DNA 的原理。

二、原理

〔一〕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制备的原理

所谓感受态,是指细菌生长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培养物,只有某一生长阶段中的细菌才能作为转化的受体,能承受外源DNA而不将其降解的生理状态。感受态形成后,细胞生理状态会发生改变,出现各种蛋白质和酶,负责供体DNA 的结合和加工等。细胞外表正电荷增加,通透性增加,形成能承受外来的DNA 分子的受体位点等。本实验为了把外源DNA〔重组质粒〕引入大肠杆菌,就必须先制备能吸收外来DNA分子

的感受态细胞。在细菌中,能发生感受态细胞是占极少数。而且,细菌的感受态是在短暂时间发生。

目前对感受态细胞能承受外来DNA 分子的本质看法不一。主要有两种假说:

1、局部原生质体化假说――细胞外表的细胞壁构造发生变化,即局部失去细胞壁或局部溶解细胞壁,使DNA 分子能通过质膜进细胞。证据有:

〔1〕发芽的芽孢杆菌容易转化;

〔2〕大肠杆菌的原生质体不能被噬菌体感染,却能受噬菌体DNA 转化;

〔3〕适量的溶菌酶能提高转化率。

2、酶受体假说――感受态细胞的外表形成一种能承受DNA 的酶位点,使DNA分子能进入细胞。证据是:〔1〕蛋白质合成的抑制剂如氯霉素,可以抑制转化作用;

〔2〕细胞分裂过程中,一直有局部原生质化,但感受态只在生长对数期的中早期出现;〔3〕别离到感受态因子,能使非感受态细胞转变为感受细胞。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几种制备方法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几种制备方法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几种制备方法

感受态细胞(Competent cells) :常态的细胞不能摄入外部溶液中的DNA,所以要转化质粒DNA进入大肠杆菌必须首先制备感受态的大肠杆菌细胞。受体细胞经过一些特殊方法(如:CaCl,RuCl等化学试剂法)的处理后,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变化,成为能容许多有外源DNA 的载体分子通过的感受态细胞(competent cell) 。

转化:是将异源DNA分子引入一细胞株系,使受体细胞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一种手段,是基因工程等研究领域的基本实验技术。进入细胞的DNA分子通过复制表达,才能实现遗传信息的转移,使受体细胞出现新的遗传性状。转化过程所用的受体细胞一般是限制-修饰系统缺陷的变异株,即不含限制性内切酶和甲基化酶的突变株。

α-互补现象:因为许多载体都带有一个LacZ基因的调控序列和头146个氨基酸的编码信息,编码α-互补肽,该肽段能与宿主编码的缺陷型β-半乳糖苷酶实现基因内互补(α-互补)。当这种载体转入可编码?-半乳糖苷酶C端部分序列的宿主细胞中时,在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的诱导下,宿主可同时合成这两种肽段,虽然它们各自都没有酶活性,但它们可以融为一体形成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所以称这种现象为α-互补现象。由互补产生的α-半乳糖苷酶(LacZ)能够作用于生色底物5-溴-4-氯-3-吲哚-β-D-半乳糖苷(X-gal)而产生蓝色的菌落,所以利用这个特点,在载体的该基因编码序列之间人工放入一个多克隆位点,当插入一个外源DNA片段时,会造成LacZ(α)基因的失活,破坏α-互补作用,就不能产生具有活性的酶。所以,有重组质粒的菌落为白色,而没有重组质粒的菌落为蓝色。

大肠杆菌热击感受态细胞的制备、注意事项和转化

大肠杆菌热击感受态细胞的制备、注意事项和转化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转化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制备的原理:

大肠杆菌自然条件下很难进行转化,其主要原因是转化因子的吸收较为困难。在转化实验中,通常先采用人工的方法制备感受态细胞,代表性的方法之一是Ca2+诱导法。感受态形成后,细胞生理状态会发生改变,出现各种蛋白质和酶,负责供体DNA的结合和加工等。细胞表面正电荷增加,通透性增加,形成能接受外来的DNA分子的受体位点等。

Ca2+诱导DNA对大肠杆菌细胞的转化:

①在0℃的CaCl2低渗溶液中,细菌细胞发生膨胀,同时CaCl2使细胞膜磷脂层形成液晶结构,促使细胞外膜与内膜间隙中的部分核酸酶解离开来,诱导大肠杆菌形成感受态。

②Ca2+能与加入的DNA分子结合,形成抗DNA酶(DNase)的羟基-磷酸钙复合物,并黏附在细菌细胞膜的外表面上。当42℃热刺激短暂处理细菌细胞时,细胞膜的液晶结构发生剧烈扰动,并随之出现许多间隙,为DNA分子提供了进入细胞的通道。

一、受体菌的培养

从LB平板上挑取新活化的E. coli DH5α单菌落,接种于3-5ml LB液体培养基中,37℃下振荡培养12小时左右,直至对数生长后期。将该菌悬液以1:100-1:50的比例接种于100ml LB液体培养基中,37℃振荡培养2-3小时至OD600 =0.5左右。(OD600值在0.4到0.6之间)

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 CaCl2 法)

1、将培养液转入离心管中,冰上放置10分钟,然后于4℃下3000g离心10分钟。

2、弃去上清,用预冷的0.05mol/L的CaCl2 溶液10ml轻轻悬浮细胞,冰上放置15-30分钟后,4℃下3000g离心10分钟。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与重组质粒的转化目的1了解感受态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与重组质粒的转化目的1了解感受态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与重组质粒的转化

一、目的

1.了解感受态细胞生理特性及制备条件,掌握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制备方法。

2.掌握质粒DNA 转化大肠杆菌的方法,了解转化的条件和利用半乳糖苷酶基因插入失活选择重组质粒DNA 的原理。

二、原理

(一)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制备的原理

所谓感受态,是指细菌生长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培养物,只有某一生长阶段中的细菌才能作为转化的受体,能接受外源DNA而不将其降解的生理状态。感受态形成后,细胞生理状态会发生改变,出现各种蛋白质和酶,负责供体DNA 的结合和加工等。细胞表面正电荷增加,通透性增加,形成能接受外来的D NA 分子的受体位点等。本实验为了把外源DNA(重组质粒)引入大肠杆菌,就必须先制备能吸收外来D NA分子

的感受态细胞。在细菌中,能发生感受态细胞是占极少数。而且,细菌的感受态是在短暂时间内发生。

目前对感受态细胞能接受外来DNA 分子的本质看法不一。主要有两种假说:

1、局部原生质体化假说――细胞表面的细胞壁结构发生变化,即局部失去细胞壁或局部溶解细胞壁,使DNA 分子能通过质膜进细胞。证据有:

(1)发芽的芽孢杆菌容易转化;

(2)大肠杆菌的原生质体不能被噬菌体感染,却能受噬菌体DNA 转化;

(3)适量的溶菌酶能提高转化率。

2、酶受体假说――感受态细胞的表面形成一种能接受DNA 的酶位点,使DNA分子能进入细胞。证据是:(1)蛋白质合成的抑制剂如氯霉素,可以抑制转化作用;

(2)细胞分裂过程中,一直有局部原生质化,但感受态只在生长对数期的中早期出现;

(3)分离到感受态因子,能使非感受态细胞转变为感受细胞。

常见大肠杆菌感受态的特点和用途解析(5篇模版)

常见大肠杆菌感受态的特点和用途解析(5篇模版)

常见大肠杆菌感受态的特点和用途解析(5篇模版)

第一篇:常见大肠杆菌感受态的特点和用途解析

1:DH5a 菌株

DH5a 是一种常用于质粒克隆的菌株。E.coli DH5a在使用 pUC 系列质粒载体转化时,可与载体编码的β-半乳糖苷酶氨基端实现α-互补。可用于蓝白斑筛选鉴别重组菌株。

基因型:F-, φ80dlacZΔM15, Δ(lacZYA-argFU169, deoR , recA1, endA1, hsdR17(rk-, mk+, phoA , supE44, λ-, thi-1, gyrA96, relA1 2:BL21(DE3 菌株

该菌株用于高效表达克隆于含有噬菌体 T7启动子的表达载体(如pET 系列的基因。T7噬菌体 RNA 聚合酶位于λ 噬菌体 DE3区,该区整合于 BL21的染色体上。该菌适合表达非毒性蛋白。

基因型:F-, ompT , hsdS(rBB-mB-, gal , dcm(DE3 3:BL21(DE3 pLysS菌株

该菌株含有质粒pLysS ,因此具有氯霉素抗性。PLysS 含有表达T7溶菌酶的基因,能够降低目的基因的背景表达水平,但不干扰目的蛋白的表达。该菌适合表达毒性蛋白和非毒性蛋白。

基因型:F-, ompThsdS(rBB-mB-, gal , dcm(DE3, pLysS , Camr 4:JM109菌株

该菌株在使用pUC 系列质粒载体进行DNA 转化或用M13 phage载体进行转染时,由于载体 DNA 产生的 LacZa 多肽和 JM09编码的LacZΔM15进行α-互补,从而显示β-半乳糖苷酶活性,由此很容易鉴别重组体菌株

大肠杆菌感受态

大肠杆菌感受态

大肠杆菌感受态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转化

概述

在自然条件下,很多质粒都可通过细菌接合作用转移到新的宿主内,但在人工构建的质粒载体中,一般缺乏此种转移所必需的mob基因,因此不能自行完成从一个细胞到另一个细胞的接合转移。如需将质粒载体转移进受体细菌,需诱导受体细菌产生一种短暂的感受态以摄取外源DNA。

转化(Transformation)是将外源DNA分子引入受体细胞,使之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一种手段,它是微生物遗传、分子遗传、基因工程等研究领域的基本实验技术。

转化过程所用的受体细胞一般是限制修饰系统缺陷的变异株,即不含限制性内切酶和甲基化酶的突变体(Rˉ,Mˉ),它可以容忍外源DNA 分子进入体内并稳定地遗传给后代。受体细胞经过一些特殊方法(如电击法,CaCl2 ,RbCl(KCl)等化学试剂法)的处理后,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了暂时性的改变,成为能允许外源DNA分子进入的感受态细胞(Compenent cells)。进入受体细胞的DNA分子通过复制,表达实现遗传信息的转移,使受体细胞出现新的遗传性状。将经过转化后的细胞在筛选培养基中培养,即可筛选出转化子(Transformant,即带有异源DNA分子的受体细胞)。目前常用的感受态细胞制备方法有CaCl2和RbCl(KCl)法,RbCl(KCl)法制备的感受态细胞转化效率较高,但CaCl2 法简便易行,且其转化效率完全可以满足一般实验的要求,制备出的感受态细胞暂时不用时,可加入占总体积15%的无菌甘油于-70℃保存(半年),因此CaCl2法为使用更广泛。本实验室一般用TSS 法制备感受态。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广泛应用于生物技术领域。在生物技术中,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感受态细胞是指细胞表面有特定的受体,能够感受到外界的信号,从而引发细胞内的反应。下面将介绍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方法。

1. 菌株的选择

首先需要选择适合的大肠杆菌菌株。常用的菌株有DH5α、BL21等。这些菌株具有较高的转化效率和稳定性,适合用于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2. 受体的构建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需要构建受体。受体是一种蛋白质,能够与外界的信号分子结合,从而引发细胞内的反应。常用的受体有蛋白激酶、离子通道等。构建受体需要进行基因克隆、表达、纯化等步骤。

3. 质粒的构建

构建受体需要使用质粒。质粒是一种环状DNA分子,能够在细胞内自主复制。常用的质粒有pET、pGEX等。构建质粒需要进行基因克隆、转化、筛选等步骤。

4. 细胞的转化

将构建好的质粒转化到大肠杆菌中。转化是指将外源DNA导入到细胞内,使其表达外源蛋白。转化需要进行化学转化、电转化等步骤。

5. 细胞的培养

转化后的细胞需要进行培养。培养条件包括温度、氧气、营养物质等。培养时间需要根据不同的实验目的进行调整。

6. 受体的表达和纯化

经过培养后,细胞内的受体会被表达出来。为了得到纯净的受体,需要进行蛋白质纯化。常用的纯化方法有亲和层析、离子交换层析等。

7. 受体的功能验证

得到纯净的受体后,需要进行功能验证。功能验证是指验证受体是否能够与外界的信号分子结合,并引发细胞内的反应。常用的功能验证方法有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等。

常用大肠杆菌感受态的区别

常用大肠杆菌感受态的区别

常用大肠杆‎菌感受态J‎M109,DH5a,BL21等‎的区别1:DH5a菌‎株

DH5a是‎一种常用于‎质粒克隆的‎菌株。E.coli DH5a在‎使用pUC‎系列质粒载‎体转化时,可与载体编‎码的β-半乳糖苷酶‎氨基端实现‎α-互补。可用于蓝白‎斑筛选鉴别‎重组菌株。

基因型:F-,φ80dl‎a cZΔM‎15,Δ(lacZY‎A-argF)U169,deoR,recA1‎,endA1‎,hsdR1‎7(rk-,mk+),phoA,supE4‎4,λ-,thi-1,gyrA9‎6,relA1‎2:BL21(DE3) 菌株

该菌株用于‎高效表达克‎隆于含有噬‎菌体T7启‎动子的表达‎载体(如pET系‎列)的基因。T7噬菌体‎R NA聚合‎酶位于λ‎噬菌体DE‎3区,该区整合于‎B L21的‎染色体上。该菌适合表‎达非毒性蛋‎白。

基因型:F-,ompT,hsdS(rBB-mB-),gal,dcm(DE3)

3:BL21(DE3) pLysS‎菌株

该菌株含有‎质粒pLy‎s S,因此具有氯‎霉素抗性。PLysS‎含有表达T‎7溶菌酶的‎基因,能够降低目‎的基因的背‎景表达水平‎,但不干扰目‎的蛋白的表‎达。该菌适合表‎达毒性蛋白‎和非毒性蛋‎白。

基因型:F-,ompT hsdS(rBB-mB-),gal,dcm(DE3,pLysS‎,Camr

4:JM109‎菌株

该菌株在使‎用pUC系‎列质粒载体‎进行DNA‎转化或用M‎13 phage‎载体进行转‎染时,由于载体D‎N A产生的‎L acZa‎多肽和JM‎09编码

大肠杆菌不同感受态特点

大肠杆菌不同感受态特点

JM109,DH5a,BL21感受态有何区别

1、DH5a菌株

DH5a是一种常用于质粒克隆的菌株。E.coli DH5a在使用pUC系列质粒载体转化时,可与载体编码的β-半乳糖苷酶氨基端实现α-互补。可用于蓝白斑筛选鉴别重组菌株。

基因型:F-,φ80dlacZΔM15,Δ(lacZYA-argF)U169,deoR,recA1,endA1,hsdR17(rk-,mk+),phoA,supE44,λ-,thi-1,gyrA96,relA1。

2、BL21(DE3) 菌株

该菌株用于高效表达克隆于含有噬菌体T7启动子的表达载体(如pET系列)的基因。T7噬菌体RNA聚合酶位于λ噬菌体DE3区,该区整合于BL21的染色体上。该菌适合表达非毒性蛋白。

基因型:F-,ompT,hsdS(rBB-mB-),gal,dcm(DE3)

3、BL21(DE3) pLysS菌株

该菌株含有质粒pLysS,因此具有氯霉素抗性。PLysS含有表达T7溶菌酶的基因,能够降低目的基因的背景表达水平,但不干扰目的蛋白的表达。该菌适合表达毒性蛋白和非毒性蛋白。

基因型:F-,ompT hsdS(rBB-mB-),gal,dcm(DE3,pLysS ,Camr。

4:JM109菌株

该菌株在使用pUC系列质粒载体进行DNA转化或用M13 phage载体进行转染时,由于载体DNA产生的LacZa多肽和JM09编码的LacZΔM15进行α-互补,从而显示β-半乳糖苷酶活性,由此很容易鉴别重组体菌株。

基因型:recA1,endA1,gyrA96,thi-1,hsdR17,supE44,relA1,Δ(lac-proAB)/F’[traD36,proAB+,lacIq,lacZΔM15]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

4) 检出转化体和计算转化率
统计每个培养皿中的菌落数,各实验组 培养皿内菌落生长状况应如表所示:
各实验组在培养皿内菌落生长状况及结果分析

转化实验组
含抗菌素的平板
白色菌落和少量 蓝色菌落 无菌落或极少量 白色菌落 蓝色菌落
结果说明
说明有重组质粒导入细 胞中(有时还需要酶切 进一步鉴定〕 说明插入片段比较纯或 有少量模板DNA存在 可以判断感受态细胞的 效率
转化(transformation): 是将异源 DNA分子引入一细胞株系,使受体细 胞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一种手段,是基因工程 等研究领域的基本实验技术。
进入细胞的DNA分子通过复制表达,才能实现 遗传信息的转移,使受体细胞出现新的遗传性 状。转化过程所用的受体细胞一般是限制-修 饰系统缺陷的变异株,即不含限制性内切酶和 甲基化酶的突变株。
wenku.baidu.com
插入DNA片 段对照组 质粒对照组
预冷CaCl2溶液(0.1mol/L)
4.操作步骤
1)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CaCl2法)
( 1 )从新活化的 E.coli DH5α 菌平板上挑取 一单菌落,接种于 3 ~ 5ml LB 液体培养中, 37℃ 振荡培养 12h 左右,直至对数生长期。 将该菌悬液以1:100~1:50转接于100ml LB液 体培养基中, 37℃ 振荡扩大培养,当培养液 开 始 出 现 混 浊 后 , 每 隔 20 ~ 30min 测 一 次 OD600nm,至OD600nm≤0.5时停止培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转化

概述

在自然条件下,很多质粒都可通过细菌接合作用转移到新的宿主内,但在人工构建的质粒载体中,一般缺乏此种转移所必需的mob基因,因此不能自行完成从一个细胞到另一个细胞的接合转移。如需将质粒载体转移进受体细菌,需诱导受体细菌产生一种短暂的感受态以摄取外源DNA。

转化(Transformation)是将外源DNA分子引入受体细胞,使之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一种手段,它是微生物遗传、分子遗传、基因工程等研究领域的基本实验技术。

转化过程所用的受体细胞一般是限制修饰系统缺陷的变异株,即不含限制性内切酶和甲基化酶的突变体(Rˉ,Mˉ),它可以容忍外源DNA分子进入体内并稳定地遗传给后代。受体细胞经过一些特殊方法(如电击法,CaCl2 ,RbCl(KCl)等化学试剂法)的处理后,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生了暂时性的改变,成为能允许外源DNA分子进入的感受态细胞(Compenent cells)。进入受体细胞的DNA分子通过复制,表达实现遗传信息的转移,使受体细胞出现新的遗传性状。将经过转化后的细胞在筛选培养基中培养,即可筛选出转化子(Transformant,即带有异源DNA分子的受体细胞)。目前常用的感受态细胞制备方法有CaCl2和RbCl(KCl)法,RbCl(KCl)法制备的感受态细胞转化效率较高,但CaCl2 法简便易行,且其转化效率完全可以满足一般实验的要求,制备出的感受态细胞暂时不用时,可加入占总体积15%的无菌甘油于-70℃保存(半年),因此CaCl2法为使用更广泛。本实验室一般用TSS法制备感受态。

为了提高转化效率, 实验中要考虑以下几个重要因素:

1. 细胞生长状态和密度: 不要用经过多次转接或储于4℃的培养菌,最好从-70℃或-20℃甘油保存的菌种中直接转接用于制备感受态细胞的菌液。细胞生长密度以刚进入对数生长期时为好,可通过监测培养液的OD600 来控制。DH5α菌株的OD600 为0.5时,细胞密度在5×107 个/ml左右(不同的菌株情况有所不同),这时比较合适。密度过高或不足均会影响转化效率。

2. 质粒的质量和浓度: 用于转化的质粒DNA应主要是超螺旋态DNA(cDNA)。转化效率与外源DNA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成正比,但当加入的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