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课例

合集下载

“单元读写结合”教学实践初探——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

“单元读写结合”教学实践初探——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

“单元读写结合”教学实践初探——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摘要:在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单元读写结合”教学实践中,根据双线单元结构,系统梳理单元阅读目标和写作目标,系统的整合设计,构建有指向性的单元读写目标。

依托文本,落实读写指导,在阅读课上渗透“写法”教学,体会“写法”妙处。

写作实践,落地读写结合。

单元读写结合教学,让阅读教学更有针对性,它有利于突破作文教学的难点,是提高语文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单元读写结合教学实践统编初中语文教材采用“双线组织单元结构”,各单元都编排了阅读和写作板块,两大板块是单元教学中不可分割的部分。

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是极为重要的两大板块。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要重视写作教学与阅读教学之间的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整合,统筹安排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因此,紧扣单元教学目标,将单元读写有机结合,能有效突破阅读和写作之间的障壁,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基于统编初中语文教材的“双线结构”,笔者从研究教材,确定读写目标,依托文本,落实读写指导,写作实践,落地读写结合等方面,以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进行“单元读写结合”教学实践探索。

一、研究教材,确定读写目标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围绕“杰出人物”的人文主题和“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的语文要素,选编了《邓稼先》《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回忆鲁迅先生》和《孙权劝学》四篇课文,写作《写出人物精神》也紧紧围绕单元人文主题编写。

四篇课文,文章虽然在创作形式和语言描写上各有特色,或进行有代表性的细节刻画,或通过对比、穿插议论等方式呈现人物,但都围绕“人物的形象和精神”展开。

(一)分析教材阅读板块的文章,明确本单元的阅读目标。

1.了解课文所涉及的杰出人物的成就和襟怀,把握课文的思想内涵,唤起学生的理想与抱负。

2.学习精读的方法,把握关键语句或段落,字斟句酌,揣摩品味起含义和表达的妙处。

读写课教案初中

读写课教案初中

读写课教案初中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阅读材料的主要内容和信息;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表达,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4.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1. 阅读理解:通过阅读一篇关于动物的文章,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2. 写作表达: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表达,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3. 小组活动:学生能够通过小组活动,提高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与学生谈论他们喜欢的动物,引出本课的主题;2. 学生分享他们知道的关于动物的信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阅读理解(15分钟)1. 教师分发阅读材料,让学生独立阅读;2. 学生阅读完毕后,教师提问,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3. 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给予反馈。

三、写作表达(15分钟)1. 教师提出写作任务,要求学生根据阅读材料,写一篇关于他们最喜欢的动物的短文;2. 学生写作,教师巡回指导;3. 学生完成写作后,教师收齐作文,进行批改和反馈。

第二课时:一、复习(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复习上节课的内容;2. 学生回答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二、小组活动(20分钟)1. 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一个动物,讨论他们喜欢的动物的特点和习性;2. 学生通过合作,完成一个关于动物的简短报告;3. 各小组向全班展示他们的报告,其他学生做笔记。

三、总结与作业(1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2. 学生作业:根据阅读材料和小组活动的内容,写一篇关于动物的短文。

教学评价:1. 通过阅读理解和写作表达,评价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2. 通过小组活动,评价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3. 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初中语文如何有效进行读写结合教学—以九年级为例

初中语文如何有效进行读写结合教学—以九年级为例

初中语文如何有效进行读写结合教学—以九年级为例摘要:在初中阶段,阅读和写作两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

教师除了教会学生认真阅读,同时也要引导其去领悟书面内容,引导学生能够把读后感以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

教师只有进行读与写的训练,才方可不断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和理解能力。

但是,在当前初中阶段的语文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还不能够将读和写进行有效结合。

因此对于语文教师来讲,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读写修炼,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创新引言:随着现代教育的推进,广大教师积极进行教学革新,通过调节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来提升教学的综合质量。

在语文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应重视进行读写结合教学,提升语文教学的效率。

一、当前阶段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存在的挑战1.过往阅读和写作没有有效的融合在大多数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对学生作文修炼和阅读能力提升层面是分阶段、分模块推进教学的,这两者没有进行有效的融合。

这也导致大多数的学生写作水平有限,阅读能力有限,最终导致语文学习上有一定的难度。

在新课改的推动下,教师也对教学模式进行了相应的拓展和更新,开始在课堂中将阅读和写作两者有效地融合,训练学生能够结合课堂所学内容和实际的生活场景进行有效的结合,不断培养其语言表达能力。

2. 在教学过程中过度强调写作技巧,并未将情感表达作为主要的引导方向在语文教学和引导过程中,很多时候语文教师通常会针对文章进行解读,并且在教学中直接将文章中书写的技巧进行阐述。

例如:重点讲解文章当中的写作手法和布局构造等,引导学生强行加入到写作训练中,以此来提升他们的写作水平。

忽略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和情感层面的认知,过度强调技巧只会让写作成为傀儡,最终导致学生在实际的作文修炼过程中,也不能很好地抒发个人对于该事件的认知。

二、初中阶段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的有效落地1、充分挖掘教材在初中语文课堂的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应当从课本教材出发,引导学生对文章中的优美词汇仔细的品味,引导学生能够领会文章的含义,同时,积累一定的词汇量。

读写结合,实化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读写结合,实化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但实 际上 , 与写 是 密不 可分 的, 读 阅读 对 写作 有着
受 。因此 , 要想为 写作 积累 生活感 受 , 就应 该 重视 教材
精选 的名 家名篇 , 真 阅读 , 阔视野 , 认 开 夯实 语 文基 础 ,
带动 的作用 。汉 代 文豪 扬 雄 就 说 : 能 读 千 赋 , 能 为 “ 则
二、 阅读 对 写 作 的 意 义
1 阅 读 为 写 作 准 备 生 活积 累 .
累课文中的优 美词语 、 精彩 句段 。在 阅读 教学 中, 师 教

定要千方百计让学生识记课 文 中的妙 词佳句 , 品味语
言文字 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 得作者 是怎样用 语言 文 懂 字表达 自己 的思想 感 情 的 , 是学 生 写作 时 的语 言源 这 泉 。读《 列夫 ・ 托尔斯 泰 》 震撼 于托 尔斯 泰那 “ 枪 弹 , 像 穿透 了伪装 的甲 胄, 它像金 刚刀切 开 了玻璃 ” 目光 的 的 敏锐 和犀利 ; 出师表 》体会到诸 葛亮“ 读《 , 报先 帝而 忠陛 下” 的真挚感情 和“ 定 中原” 兴复汉 室 ” 北 “ 的坚 定决 心 ; 读《 短文两篇 》不禁赞美飞蛾扑 火的悲壮 , , 因为“ 生命 是 可爱 的。但寒冷 的、 寂寞 的生 , 却不如轰轰烈烈 的死 ” 。

饥荒 , 苛税 , , , , , 兵 匪 官 绅 都苦得他 像一个木 偶人 了” 的
农 民的苦难生活 表达 了深切 的 同情 ; 邓稼 先 》学 生 读《 , 站 到了 中国研制 和开发核 武器 的最 前沿 ……这些 都是 在 时间上 的拓展 。如果从 空 间上 延伸 , 可读《 园春 ・ 沁 雪 》领略“ 里冰 封 , , 千 万里 雪飘 ” 的北 国壮 美意境 ; 可读

读写一体,多元渗透——浅谈“读写融合”模式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读写一体,多元渗透——浅谈“读写融合”模式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学生 : 读 完后 , 我 萌 生 了去 西 双 版 纳旅 游 的念 头
啊!
教师: 大家的想法很好 !请 大 家在课 外搜 集一些 关
于西双版纳 的旅 游、 图片 、 文字 资料 , 自己动 动手 , 整理

下, 作为一 次写作 练 习!写得 优 秀的 同学, 我将 给 予
定 的 奖励 !
中, 真正使“ 学 以致用 ” 的教学 理念得 到体 现 , 学 生也 能 够 在课 内、 课 外 的互动操 作 中, 找到语 文读写 练习 的沟 通桥梁 , 感知到语文学 习的乐趣 !
读写融合是 初 中生语 文实用 技能 得 以真正 提升 的 基础 !为此 , 教 师应敢 于创 新“ 读 写结 合” 教学 策 略, 大 胆革新教 学 手段 , 为学 生 营造 一 个 真实 、 动感、 活力 的 “ 读 写” 教育课 堂 , 让他们体会到“ 读与写” 带来的魅力 !

学 生 : 老 师 !读 完 后 , 我 的 心 情 很 沉 重 !我 体 会
课后 , 学生们纷纷利用 网络 、 书报 等 资料媒 介 , 为自 己的小作 文寻找 素材 , 第二天 , 我 的 办公 桌上便摆 满 了
大 家的 “ 作品” , 很 多学 生 的 作 文 中还 添 加 了一 些 西双 版 纳 的风 景 图 片 , 创意十足 !
是 由近一 千 多年 以来 , 无数 反对 内外敌人 , 为 争取 民族 独立而牺牲的人们英雄 换 来的 !请 大 家带着感恩 、 崇敬 的心情再 次阅读文 中周总理书写的碑 文 ! ( 在我的激励和 引导下 , 学 生们 的情 绪异 常 澎湃 , 极
富感 情 地 诵 读 了课 文 )
语文 ・ 学科视点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策略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策略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策略语文教学是中学阶段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在语文教学中,读和写是两大重要的环节。

读是学习的基础,而写则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方式。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将读与写结合起来,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成为了教师们需要认真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读写结合是指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让他们在阅读中获得素材和灵感,然后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理解。

读写结合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下面将介绍一些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策略。

一、阅读引导写作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提供优秀的文章、诗歌和散文进行阅读,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写作。

教师可以选择一篇名家名作,让学生仔细阅读,并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和情感表达,然后要求学生通过仿写或写作延伸话题进行创作。

这样,学生在阅读中获得了素材和启发,然后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理解,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阅读引导写作也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文学鉴赏和评论来实现。

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然后通过展开讨论和写读后感、作品分析等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仅在阅读中提高了文学鉴赏能力,也在写作中锻炼了分析和思考的能力。

三、举例说明法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策略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强化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创造力,从而使语文课堂更加丰富多彩,学生成长更加全面。

教师们应该不断地探索和实践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语文能力的提高。

初中阅读教学中“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实践与探索——以人教版

初中阅读教学中“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实践与探索——以人教版

百艺学问○初中阅读教学中“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实践与探索——以人教版九年级Unit5Section B2b Beauty in Common Things为例□欧蓉湖南省长沙市青竹湖湘一外国语学校湖南长沙410000摘要:本文结合初中一节介绍中国传统艺术品的阅读公开课,探究“以读促写、读写结合”阅读课教学模式,试图解决阅读课堂中读写整合存在的问题:输入与输出的时间分配、如何铺垫与输出、写作活动与评价机制,引导学生把学到的语言知识、总结的篇章结构、激发的情感思维灵活地应用到写作中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写作活动在语言学习中,听说读写是必不可少的基本技能。

其中阅读属于语言学习的输入范畴,是学生获取词汇、语言结构、篇章结构和思维情感的重要途径。

而写作是语言输出重要环节,也是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最高要求。

中学生作为英语的初学者,语言运用能力普遍较弱,“英语写作存在不少问题,如内容空洞,语句呆板;句式单一,机械套用句式;表达不得体,语篇结构不合理,缺乏连贯性等。

究其原因,一是写作能力的提高费时多,见效慢;二是学生缺少词汇和基本技能。

”(李曼2017)老师批改作文心力交瘁,许多学生听到写作文也是叫苦不迭。

解决目前困顿的局面得从源头出发---优化英语写作教学,将读与写相结合即将输入的信息经过或模仿或加工或创造变成输出信息。

如何将读与写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读促写,既能提高学生文本分析的能力,又能提高其语言运用的能力,这便是笔者想要探讨与实践的问题。

一、阅读课堂中“以读促写、读写结合”需解决的问题(一)文本阅读与语言输出的时间分配问题阅读与写作分属于两种课型,本需两个课时的内容得浓缩在45分钟内完成,效率虽高,操作难度却很大。

“读写结合课型需要在短短45分钟里既要处理“读”,要读到位,为后续的“写”做好多层次、多维度的铺垫;又要处理“写”,要给足学生时间来体验写作,甚至在课堂上要预留时间进行学生自评或教师自评,那么时间的把握就显得非常重要。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策略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策略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策略初中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的重要阶段,针对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教师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来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和写作能力。

读写结合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教学策略,通过读写结合,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角度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策略。

一、读写结合的理论基础1.1 读写结合的概念读写结合是指在语文教学中,通过读和写的相互结合,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在读写结合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阅读引导学生写作,通过写作指导学生阅读,通过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

2.1 阅读引导写作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阅读引导学生写作。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或者优秀的文章,让学生阅读,并引导学生从中获取素材和灵感进行写作。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著名的作文范文,让学生进行阅读,然后引导学生根据范文进行模仿和创作,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丰富写作素材,提高写作水平。

2.3 综合训练提高素养2.4 课外阅读和作文积累2.5 个性化指导和反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进行个性化指导和反馈。

针对学生的不同阅读和写作水平,教师需要进行个性化指导,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

教师还需要及时进行反馈,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和提高空间,促进学生的不断进步和提高。

三、读写结合策略的实施效果通过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策略的实施,可以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

读写结合可以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和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

读写结合可以帮助学生丰富写作素材,提高写作水平,增强语文表达能力。

读写结合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读写结合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自主阅读和自主写作的兴趣和能力,为学生的学习和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原创读写课教案模板

原创读写课教案模板

原创读写课教案模板一、课程概述本节课主要针对中学生,旨在培养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通过阅读文本,学生将学习如何理解和分析所读内容,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写作。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文本的能力。

3.提升学生的写作技巧。

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学重点1.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

2.文本分析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内容与步骤1. 导入(5分钟)老师引入本节课的话题,并让学生提出与阅读和写作相关的问题。

通过学生的回答,激发学生对阅读和写作的兴趣。

2. 阅读文本(15分钟)老师提供一份适合学生阅读的短文,并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默读。

学生需要理解文本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细节。

3. 分组讨论(1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他们对所读文本的理解和分析。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根据文本内容支持自己的论点。

4. 全班分享(15分钟)每个小组派一个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其他学生可以提问和评论。

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思考和观点。

5. 写作练习(20分钟)让学生根据所学文本的主题和内容,进行写作练习。

可以是写一篇短文、写一封信或者写一篇评论等。

鼓励学生运用他们的阅读和分析能力,并提供指导和反馈。

6. 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学生可以选择分享他们的写作作品,其他学生可以提供反馈和评价。

老师也可以给予学生写作技巧上的指导和建议。

五、教学辅助手段1.讲台。

2.黑板或白板。

3.教师提供的阅读文本。

4.学生使用的纸和笔。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在阅读和写作方面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他们不仅学会了如何理解和分析文本,还积累了一些写作技巧。

但是,在课堂时间的安排上,可以更加合理地分配时间,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进行讨论和写作练习。

同时,可以增加一些互动环节,如小组竞赛和角色扮演,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中学语文教学课题实验报告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中学语文教学课题实验报告

以读促写,读写结合中学语文教学课题实验报告为了探索大面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和方法,我校从2002年起在岳阳市教科所的指导下由语文组承办开展了“以读促写,读写结合"的教改实验,多年来,该实验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

一、问题的提出1978年,吕叔湘先生在《人民日报》发表文章,批评中学语文教学“效果很差",严重存在“少慢差费"的问题。

多年后,情况又是怎样的呢?90年代中后期,社会各界在《羊城晚报》上对语文教育的尖刻批评,足见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不尽如人意的语文教学现状,迫切需要我们认真思索,认真对待,尽快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全国语文教育工作者开展的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语文教学改革的实践表明,教学思想正在步贴近生活,教学过程注重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力求教得活泼,学得生动,学有实效,学以致用,在教学改革的高潮中,第三次人教会提出的“创新教育”,又为改革注入了新活力。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校选定了“以读促写,读写结合"作为语文科改革的实验课题.二、理论依据从古代语文教育的经验来看,古人十分重视阅读和写作把读和写作为学习语文的一条根本途径。

古人提倡“多读”,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书要读得多,知识丰厚,才能博古通今,写起文章来才能左右逢源,才能如神助,读又讲究“化”,要求对所读之书真正有所领悟,把书中有价值的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袁枚在《随园诗话》中谈到对“破万卷”的理解:“盖破其卷,取其神,非囫囵用糟粕也,蚕食桑而所吐者丝,非桑也;蜂采花而酿者蜜,非花也”。

这就是道出了由读到写的一个重要条件:读书要吸收精华,培养自身才能,才能写出精美的文章,在写作上强调多写,因为“多读乃藉人之工夫,多优秀乃切实求已之工夫”(清,唐彪),而写又不是盲目的多写,要有所本,因此古人又重视模仿和借鉴,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初学者不可避免地要进行模仿和借鉴,甚至模仿和借鉴还会作为一种学习手段。

初中语文读写比赛教案

初中语文读写比赛教案

初中语文读写比赛教案年级学科:初中语文课时:1课时教材:《语文》教学目标:1. 通过读写比赛,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思维敏捷性和创造力。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教学内容:1. 读写比赛规则及评分标准2. 比赛题目:以“我的梦想”为主题,写一篇作文3. 比赛形式:分组进行,每组选派出一名代表参赛,其余成员协助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谈论自己的梦想,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宣布读写比赛规则和评分标准,让学生明确比赛的要求。

二、比赛环节(20分钟)1. 比赛开始,学生代表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作文。

2. 其他学生协助代表,提供思路、素材等方面的帮助。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提出改进意见。

三、评选环节(10分钟)1. 比赛结束,教师和学生共同评选出优秀作文。

2. 评选标准:内容充实、结构清晰、语言表达准确、创意独特。

3. 获奖学生进行分享,其他学生进行学习交流。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对比赛情况进行总结,表扬优秀学生,鼓励其他学生。

2. 学生反思自己在比赛中的表现,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

3. 布置课后作业:以“我的梦想”为主题,修改并完善自己的作文。

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比赛中的积极参与和合作情况。

2. 学生表现:评价学生在比赛中的写作能力和思维敏捷性。

3.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比赛的评价和建议,不断优化教学方案。

备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思维敏捷性和创造力的发展。

通过读写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浅谈初中语文的读写结合教学模式

浅谈初中语文的读写结合教学模式

中学生作文指导浅谈初中语文的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因闻丹丽摘要:语文在基础教育中一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语文读写的特点,使各学科的教学难度大、学习难度大。

因此,语文学科的改革可谓迫在眉睫。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国家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教育观念也在不断发展。

在这样的前提下,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出使语文读写结合有了发展的前景和方向。

那么,如何将语文核心素养有机地融入到初中语文读写教学中,更好地促进语文教育教学的发展,就成了问题的关键所在。

本文分析了当前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难点,提出了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策略,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读写水平。

关键词:初中;语文;读写结合语文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习语言文字的课程。

初中语文课程最重要的教学任务是以教材为载体,让学校学习如何使用祖国的语言。

因此,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理应成为语文教学的两大重点。

如何促进读写结合是语文教育中的一个重要问题。

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

基于阅读与写作的相关性,只有在语文教学中有效地结合阅读与写作教学,才能提高阅读与写作的教学效率,促进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快速发展。

一、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的意义(一)提高学生积极性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使学生静下心来,认真阅读文章。

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会对文章的内容提出一些问题,然后带着这些问题继续阅读。

通过寻找文章中问题的答案,学生可以集中思想,提高思维能力,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的教学中来。

写作是对学生语言组织能力的测试。

通过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内容上进行开放式写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文字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读写结合的教学模式就是合理整合读写教学内容,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语言文化素养。

(二)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比较紧凑的学习阶段,语文教学也不例外。

因此,教师应加强对课文中心内容的讲解。

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论文】

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论文】

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摘要:语文是一门语言文化丰富的学科。

学生学好语文,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交流和沟通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其它的学科。

在小学阶段,学生就开始接触语文。

由于学生的年龄比较小,教师只是锻炼学生进行一些简单地朗读,对于学生在写作上的培养还不太多。

到了初中阶段,教师就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读和写能力,来逐渐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水平。

本文就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进行研究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模式一、读写结合的重要性学习语文的两项基本技能是“读”与“写”,这两者之间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学生在语文中多进行阅读,能够扩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通过阅读来记忆知识。

由于初中的学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成长的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学生可以通过读的信息,经过自己的思维记忆和教师的正确引导,把知识用于写作上。

这样就能够丰富学生的思维,开阔学生的视野。

教师正确地指导学生的写作水平,在教学上将这两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课堂气氛,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

二、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方法(一)创设情境,提高兴趣在语文学习上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阅读,要做到读写结合的教育模式。

教师就要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在学生阅读导入情境教学,给学生创设环境,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文章讲到重要的自然段时,教师要结合讲故事、表演节目等情境的导入,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深刻记忆[2]。

例如,教师在讲《范进中举》这一课时,当讲到范进高中回到家时,左领右舍还有家人都来道喜的场景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入故事中,找几个学生扮演范进、范进老丈人和邻居,引导他们进入情境,让学生们分别表现出自己的行为特征和语言特点。

学生们进入情境表演得有模有样。

教师可以借助这个为写作话题,让同学们自由分析讨论,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二)新颖课本,探索创新在初中语文的课本中,有的文章中会有一些经典、新颖的段落。

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融合教学——以《济南的冬天》为例

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融合教学——以《济南的冬天》为例

教育·现场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融合教学———以《济南的冬天》为例文|辛红霞阅读与写作融合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教学方式,以往语文教学中阅读与写作往往处于分离状态,对于阅读教学的关注度相对较高,但是写作教学往往只停留在每周两次的写作课上,因此如何将阅读与写作有机融合起来,形成读写融合教学模式,成为初中语文教师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

现以《济南的冬天》为例,对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融合教学进行系统分析。

【教学内容】七年级上册第2课《济南的冬天》。

【教材分析】《济南的冬天》是一篇精读课文,是老舍先生的经典散文。

文章通过对济南冬天的山、水等景物的描写,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体会写景散文生动、细腻等写作手法,在随堂写作中有效应用,达到提升其读写能力的目标。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刚刚步入初中校门,对于初中阶段的知识没有足够的了解,但是经过小学阶段的知识积累,学生的知识、技能以及对语文学科的情感都有所提升,对于简单的课文内容学生能够顺利理解。

但是对于散文,学生并不是特别熟悉,对课文中语言美、艺术美等的感知能力相对较弱,因此对于散文的中心思想也很难准确把握。

基于此,在学习与实践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初中阶段学生的理解能力、学习能力制定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核心素养目标】1.通过仿写,寻找文中描摹的山水景物。

2.欣赏山水景物的美好,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

3.感悟作者对这座城特殊的爱。

【教学方法】1.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通过图片、视频教学资料的融入,能够激发学生参与阅读、写作融合学习的兴趣。

2.采用小组合作、任务驱动等探究式教学策略和方法,为学生搭建阅读与写作融合的学习桥梁,明确阅读学习、写作活动的任务,从而达到提高学生探究学习能力的目标。

【教学重点】通过反复朗读、填空仿写的过程,掌握济南冬天众多的山水景物,在欣赏景物之美的同时学习文中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多媒体课件导入:播放南北方冬天不同的景色,如南方有些地方冬天依然“绿油油”,而北方的冬天则是白茫茫的一片。

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案

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案

教案名称:初中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年级学科:初中语文教材内容: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背影》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理解,使学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阅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父爱的理解,增强学生的家庭观念,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点: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写作技巧的提高。

教学难点: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的运用,读写结合的技巧。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课文《背影》的作者朱自清及其背景。

2.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背影吗?你们有没有见过令人难忘的背影?”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阅读理解(15分钟)1.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课文《背影》,边读边解释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型。

2. 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3.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阅读心得,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写作技巧训练(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你们觉得《背影》这篇文章的写作技巧有哪些?”学生进行思考,回答问题。

2. 教师总结课文中的写作技巧,如描写细节、情感表达等,并给出实例进行讲解。

3. 学生根据教师给出的写作技巧,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进行写作练习。

四、读写结合(15分钟)1. 教师让学生阅读自己的写作练习,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修改。

2. 学生互相交换阅读,互相提出修改意见,共同提高写作水平。

3. 教师选取几篇优秀的写作练习,进行朗读和点评,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阅读理解和写作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表达对父爱的理解和家庭观念的认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理解,使学生掌握了课文《背影》的重点词汇和句型,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同时,通过写作技巧的训练,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了提高。

初中读写课教案教师资格证

初中读写课教案教师资格证

初中读写课教案教师资格证本课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议论文《合作》。

本文主要阐述了合作的重要性以及合作带来的好处。

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理解合作的力量,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合作的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学会作者从正反两方面论证观点的方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三、教学重点1. 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合作的重要性。

2. 学习作者从正反两方面论证观点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

2. 学会作者从正反两方面论证观点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1)创设情境:分组进行拔河比赛,让学生体验合作的力量。

(2)引导思考:为什么合作能让我们的力量变得更强大?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主要内容。

(2)学生分享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 合作交流(1)分组讨论:合作的重要性。

(2)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课堂展示(1)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举例说明合作的重要性。

(2)学生展示自己的观点,教师点评并总结。

5. 实践演练(1)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如:共同完成一幅画作、一起策划一次活动等。

(2)学生分享实践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6. 课堂小结让学生谈谈对本课学习的收获,教师点评并总结。

七、课后作业1.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合作的短文。

2.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合作的重要性。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深刻理解了合作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论证观点,提高了学生的论证能力。

但仍有部分学生在合作交流环节表现不够积极,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汉语读写教案

汉语读写教案

汉语读写教案一、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2.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并能够运用它们进行简单的口语和书面表达。

3. 学生能够了解汉语的基本语法结构,并能够运用它们进行简单的语言分析和理解。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通过教师示范和学生跟读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语调和停顿。

2. 词汇和句子理解:通过讲解和练习,让学生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的含义和用法。

3. 语法结构讲解:通过简单的语法知识讲解,让学生了解汉语的基本语法结构,并能够运用它们进行简单的语言分析和理解。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简单的问候和话题引入,激发学生对汉语读写的兴趣和动力。

2. 课文朗读:教师示范朗读课文,学生跟读,注意发音、语调和停顿。

3. 词汇和句子理解:教师讲解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句子的含义和用法,并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它们的用法。

4. 语法结构讲解:教师简单介绍汉语的基本语法结构,并通过例句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它们的用法。

5. 练习与反馈:教师设计相关练习题,学生完成练习并提交作业。

教师根据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反馈和指导。

6. 课堂小结: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 布置作业:教师布置相关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并提交。

四、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汉语的发音和语调较为复杂,需要学生反复练习和掌握。

同时,汉语的语法结构与英语等其他语言存在较大差异,需要学生逐步适应和理解。

2. 教学重点:课文的朗读和理解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需要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强化和巩固。

同时,汉语的基本语法结构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之一,需要学生通过练习和掌握来逐步掌握和运用。

五、教具和多媒体资源1. 黑板:用于写出生词、短语和重点句子,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

2. 投影仪:用于展示相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和文化背景。

3. 电脑和音响:用于播放录音和背景音乐,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和语感。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策略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策略

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策略语文教学中,读写是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它们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语文学习的核心内容。

在初中阶段,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语文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关键的。

针对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问题,我们应该积极探索有效的策略,促进学生的综合语文能力的提升。

一、引导学生阅读,激发阅读兴趣阅读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也是提高语文素养的重要手段。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引导学生多读好书,是提高阅读兴趣的有效途径。

教师可以为学生推荐一些生活类、图书馆里有的书,让学生从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有趣的读书活动,如朗读比赛、阅读交流会、读后感分享等,让学生在交流中感受到阅读带来的收获和快乐,从而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可以邀请一些作家作家或者图书馆的工作人员来学校,与学生交流阅读心得,让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和意义。

二、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激发写作热情写作是语文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关键环节。

初中阶段的学生,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培养他们的写作能力,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和趣味性的写作题目,让学生在写作中找到表达自己的乐趣。

可以设计一些与校园生活、家庭生活、社会实践相关的写作题目,让学生在写作中感受到生活的情感和情趣。

可以通过写作比赛、作文展示、写作交流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让他们在写作中培养自我表达的能力。

教师可以在学生完成作文后,进行评改,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鼓励,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和自信心。

三、读写结合,提高语文综合能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读写是两个不可分割的部分,它们相互依存,相辅相成。

应该通过读写结合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课堂讲解、课外阅读、写作指导等方式,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会思考、学会表达,提高他们的语文综合能力。

可以设计一些读写结合的教学活动,如以阅读为基础,引导学生进行写作练习,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到写作的乐趣和意义;或者以写作为基础,引导学生进行阅读练习,让他们在写作中感受到阅读的帮助和启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景物烘托写作训练教学案例
——九年级上册《孤独之旅》
首先,品析文本,让学生领会景物烘托的妙处。

【选文一】
当杜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

芦荡如万重大山围住了小船。

杜小康有一种永远逃不走的感觉。

他望着父亲,眼中露出了一个孩子的胆怯。

(烘托杜小康内心的恐慌)
吃完饭,杜小康才稍稍从恐慌中静定下来。

这里的气味,倒是很好闻的。

万顷芦苇,且又是在夏季青森森一片时,空气里满是清香。

芦苇丛中还有一种不知名的香草,一缕一缕地掺杂在芦叶的清香里,使杜小康不时地去用劲嗅着。

水边的芦叶里,飞着无数萤火虫。

有时,它们几十只几百只地聚集在一起,居然能把水面照亮,使杜小康能看见一只水鸟正浮在水面上。

(烘托杜小康内心暂时的平静) 但,这一切无论如何也不能完全驱除杜小康的恐慌。

夜里睡觉时,他紧紧地挨着父亲,并且迟迟不能入睡。

【选文二】
杜小康闻到了一股鸭身上的羽绒气味。

他把头歪过去,几乎把脸埋进了一只鸭的蓬松的羽毛里。

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是悲哀。

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想哭。

雨后天晴,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

杜小康长这么大,还从未见过蓝成这样的天空。

而月亮又是那么明亮。

(烘托杜小康找到鸭子后轻松、愉悦的心情) 杜小康顺手抠了几根白嫩的芦苇根,在嘴里嚼着,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又想起母亲,想起桑桑和许多油麻地的孩子。

但他没有哭。

他觉得自己突然地长大了,坚强了。

接着,小结阅读文段后领会得来的写作知识:①景物烘托的写景,既要尊重所写景物的特征,抓住特征进行描写,又要以有情之笔去描绘景物,所写之景要体现主观情志。

②运用比喻、拟人、夸张手法描写景物,做到情景交融。

③可借助对比、衬托、想象等写作手法来表现。

最后,指导学生写作实践:第一步,以采访形式讨论:(1)你孤独时心情怎样,你最孤独一次是什么时候?(2)你孤独时在做什么?周围环境如何?第二步,让同学们说说哪些景物的特征能切合孤独的心情。

(3)根据表达的需要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的修辞和恰当的写法增强表现力。

这两个案例体现了读写结合的过程指导进程。

这个进程符合认识论原理——认识需要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正确的理性认识能更好地指导实践。

我认为读写结合的过程指导是科学有效的。

“一物一感”读写结合写作训练课例
——七年级上册《蝉》《贝壳》
通过研究教材环节,本人确定了读写结合的“点”:选择《蝉》《贝壳》两篇短文作为“一物一感”读写结合写作训练课型,一是基于篇目简短而感受深刻,二是基于篇目的结构清晰(观察一描述一感悟)有利于训练初一学生的观察、描述和感悟能力,有利于培养他们清晰的写作思路。

落实过程指导环节我是这样操作的:首先让学生默读课文,整体感知内容,找出两篇短文在内容和结构上的联系,接着让学生品读课文,学生在品析文本的过程中思考、对照,引导学生领会仔细观察和细致描述的妙处,学生在体悟的过程中思考、对照,引导学生领会展开联想和联系生活才能自然真切地抒发个性感悟。

接下来小结从阅读中体悟出来的写作程序性知识:①观察事物要全面、细致,要有顺序(整体一局部,远一近,上一下等),要抓住事物的特点。

②描述要选择准确、形象的词汇和句子体现事物各方面特征。

③联想可由一种事物到达另一种事物、精神、人、生活。

从相似、相关、相反的方向去联系和感悟。

阅读环节中,学生领会了“一物一感”的写作思路是:观察一描述一感悟。

这个过程就是过程指导的第一个过程——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

接下来的过程是引导学生把领会、习得的写作知识转化、应用于写作实践,也就是落实过程指导的第二个过程——理性指导实践的过程。

本人展出一幅竹子图,让学生按照一定的顺序、从多种角度仔细观察,观察后把握竹子的特点。

接下来要学生选择合适的词句进行描述,先口头描述,学生当下积累好词、佳句。

接着又引导学生谈谈从事物特征的某一点或某些方面展开联想获得的感悟。

而后给8分钟让学生动笔进行“一物一感”片断写作实践。

学生写完后,选取几篇层次不一习作当堂展示、学生点评,修改,学习、积累。

之后,还展示老师的“下水作文”让学生对照点评。

最后,课堂小结从理性的角度归纳出“一物一感”
写作方法:①仔细观察。

②细致描述。

③真情感悟。

这个课例,学生获得的写作知识是从阅读过程中领会、体悟得到的,是动态的、策略性的写作知识。

因此,学生把这种习得的知识转化运用到写作实践中去比较容易。

再一个,本人在指导学生写作实践时运用了程序性知识教学,把目标分解,一步一步落实,每走一步都能考虑学生的实际——先引导,再帮扶,最后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当堂较有把握地完成写作任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