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下册专项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习题人教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忠——尽己报国的责任
第1篇
犬救幼女
呈贡县村民畜一犬,甚驯。母未时上山采薪,幼女随之不及,后于母里许。俄大雪,母薄暮①负薪归,
十一年十一月事,邑人无不称奇。
(选自杨振中《文言文启蒙读本》)
【注释】①暮:傍晚。②竟:终。③绝:死。④雍正:清爱新觉罗·胤禛的年号。
[阅读训练]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 母未时上山采薪
..( ) (2)幼女随之不及.( )
(3)母薄.暮负薪归( ) (4)或.堕井( )
2. 请用“/”给下列句子划分两处节奏。
母惊恐万状奔走号呼竟不见女。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邻里相助,亦无济于事。
(2)犬倚偎在旁,乃不死。
4.从文章内容来看,文中的犬有什么特征?
【参考答案】
1. (1)砍柴(2)赶上(3)迫近、接近(4)或许
2.母惊恐万状/奔走号呼/竟不见女。
3. (1)邻居们帮助她寻找,也没有办法找到她女儿。
(2)狗依偎在旁边,(女儿)竟然没有死。
4.文中的犬忠诚、讲义气、重感情。
第2篇
杨万里忧国
⑦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忽族子⑧自外至,遽言侂胄用兵事。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日:“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⑨,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落笔而逝。
(选自《宋史·杨万里传》)
[注释]①杨万里:南宋著名诗人,力主抗金。②偏:固执。③孝宗:指宋孝宗赵昚(shèn)。④韩侂(tuō)胄:南宋重臣,以外戚身份专政十多年,位在左右丞相之上。⑤掖垣:泛指高官。⑥僭(jiàn):超越本分。⑦邸(d ǐ):此指官府。⑧族子:宗族里的年轻人。⑨吾头颅如许:意为我头发已白,年已老。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5篇及答案(精选)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
练5篇及答案(精选)
一)愚人食盐
从前有一个愚人,到朋友家吃饭。他觉得菜太淡了,没有味道。主人听到后,就加了更多的盐。吃起来很美味,愚人就想:“这么好吃,一定是因为加了盐。” 晚上回家,母亲已经
准备好饭菜了。他问:“有盐吗?”母亲拿出盐来,但奇怪儿子只吃盐不吃菜。母亲说:“这样可不行啊。” 愚人回答说:“我
知道世界上所有美味都在盐里。” 然而,他吃了太多盐,反而
让味道变得不好,变成了他的困扰。这说明,过度的东西不仅没有好处,反而有害。
1.(1)但XXX惟食盐不食菜:只看到儿子只吃盐不吃菜。
2)愚人食盐不已:愚人一直吃盐,没有停下来。
2.天下之事皆然过/则非惟无益/反害之。
3.“所以美味的原因是因为加了盐。”
4.过度追求某些东西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要适度而为。
二)释盗遗布
XXX,XXX,是XXX的长官。有人被发现在XXX上行窃,XXX看到了,就叫他的儿子教育他说:“并不是不喜欢工
作的人就一定是坏人,也许是因为生活贫困。” 然后那个人自
己承认了罪行。XXX说:“从他的外表看,他不像是坏人,应
该是因为贫困而做了这件事。” 于是,他送给那个人两个布匹,让他改过自新。从此以后,那个人再也没有行窃了。
1.夫不喜之人/未必本恶/以性成/梁上君子/是矣。
2.C.乃遗布二端(赠送)
3.因为他认为那个人并不是坏人,只是因为生活贫困所迫。
4.XXX是一个宽容和善良的人,他不会轻易地对别人下
判断,而是愿意给别人改过的机会。
剔除下面文章的格式错误,删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然后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理解专练(二)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理解专练(二)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肃王与沈元用(节选)
肃王与沈元用同使虏①,馆于燕山愍忠寺。暇日无聊,同行寺中,偶有一唐人碑,辞甚偶俪②,凡三千余言。元用素强记,即朗诵一再;肃王且听且行,若不经意。元用归馆,欲矜③其敏,取纸追书之,不能记者阙之,凡阙十四字。书毕,肃王视之,即取笔尽补其所阙,无遗者。又改元用谬误四五处,置笔他语④,略无矜色。元用骇服⑤。
【注释】①虏:指北方的金国。②偶俪:对仗工整。③矜:自夸。
④他语:说别的事情。⑤骇服:吃惊佩服。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肃王与沈元用同使.虏()②元用素.强记()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肃王视之,即取笔尽补其所阙,无遗者。
3、
4、读选文,说说肃王哪些方面让沈元用“骇服”。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靳秋田索画之二
三间茅屋,十里春风,窗里幽兰,窗外修竹。此何等雅趣,而安享之人不知也。懵懵懂懂,没没墨墨",绝不知乐在何处。惟劳苦贫
病之人,忽得十日五日之暇,闭柴扉,扫竹径,对芳兰,啜”苦茗。时有微风细雨,润
泽于疏篱仄径之间。俗客不来,良朋辄至,亦适适然自惊,为此日之难得也。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告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
(选自《郑板桥集》)
【注】①没没墨墨:义同"懵懵懂懂”,糊涂,不明白。②啜:喝。
③仄:同"侧”,旁边。④适适然:形容快乐开心的样子。
1.下列加点的词用法或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惟.劳苦贫病之人/惟.吾德馨(《陋室铭》)
B.润泽于.疏篱仄径之间/问之于.丁氏(《穿井得一人》)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理解专练(四)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理解专练(四)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少负"气节,沉厚寡言。天资敏悟,强"记书传,尤好《左氏春秋》及孙吴兵法。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生有神力,未冠,能挽弓三百斤。学射于周同。同射三失,皆同中,以示飞。飞引弓一发,破其筶";再发,又中。同大惊,以所爱良弓赠之。飞由是益自练习,尽得同术。
【注释】①负,具有。②强:擅长于。③筈(kuò):箭的尾部。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能节食以济.饥者()(2)父义.之()(3)吴玠素服.飞()(4)却.不受()
2. 下列对“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
B. 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
C.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
D.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
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岳飞帮人们割庄稼,所以借给他钱的人也不好意思再让他还钱了。
B.岳飞小时候非常自负,认为自己气节高,和别人相处时都不怎么说话。
C.岳飞向周同学习射箭,学成之后,往左边射的箭能击中右边的靶子,非常神奇。
D.岳飞年轻时能喝酒,有一次被皇帝告诫,他便从此不再饮酒。
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帝初为飞营第,飞辞曰:“敌未灭,何以家为?”
5.请结合选文内容,简要概括岳飞的形象。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农夫殴宦
尝有农夫以驴负柴至城卖,遇宦者(太监)称“宫市”①,取之;才与绢数尺,又就索“门户”②,仍邀③以驴送至内。农夫涕泣,以所得绢付之;不肯受,曰:“须汝驴送柴至内。”农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与汝,不取直而归,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殴宦者。街吏擒以闻,诏黜宦者,赐农夫绢十匹。然宫市亦不为之改易,谏官御史数谏,不听。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题复习(含15组练习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题复习(含15组练
习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文言文专题复习
(一)常见文言文考点:
考点一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
考点二理解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考点三划分句子朗读节奏
考点四翻译、理解文言句子
考点五理解文章基本内容,归纳文章内容要点
考点六分析人物形象
考点七对文章的内容、语言和写法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
考点八对比分析,拓展迁移
(二)文言文阅读答题技巧。
1.理解文言实词的含义。
实词的考查集中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几个考点,理解时必须结合具体语境,即我们平常说的“根据上下文”。理解实词含义的方法:(1)迁移法。
①课文迁移法。联系课文中学过的有关语句中该词的意义推断词义,此法适用于课外文言阅读。
②成语印证法。成语中保留着大量的文言词义,我们可以通过熟知的成语来推断文言文中的实词词义。
(2)推断法。
①组词推断法。将文言文中的字词进行扩充,组成现代汉语中的词语,然后再根
据具体语境确定文言实词的词义。
②对句判断法。古人行文常讲究对称,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列句等对句现象很多,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在意义上具有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我们可据此来判断。
2.理解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虚词意义和用法五推断法:
①语境推断法。文言虚词理解离不开具体的语境,要确定某个虚词的具体意义和用法,可结合文意进行。
②代入检验法。文言虚词的考查多采用课内外相结合的方式。所以我们只要知道课内例句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将其代入另一句中去检验,就可以推断意义和用法是否相同。
部编七年级 语文 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专项训练及答案
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学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划线字、词的意思。
①卿今当涂掌事________ ②及鲁肃过寻阳________
③既更刮目相待________ ④大兄何见事之晚乎________
(2)翻译下面句子。
①孤岂欲卿治学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②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3)用原文内容填空。
孙权劝学的原因是:________
孙权劝学的办法是:________
(4)课文是怎样表现吕蒙学识进步的,他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答案】(1)当道,当权;到,等到;重新;知晓事情
(2)①我难道是想让你研究经史成为博士吗?
②你现在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以前吴县的阿蒙。
(3)“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4)例如:吕蒙“当涂掌事”后,经孙权劝学“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有了惊人的长进。启示: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言之成理即可)
【解析】【分析】选自《资治通鉴》作者:司马光年代:北宋
(1)本题中的“见事”是“知晓事情”;“更”是古今异义词,“重新”的意思。
(2)在此题中,要注意“岂、治学、博士、涉猎、才略”的意思,必须翻译出来。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期末复习之课外文言文阅读专练(含答案)
人教版语文七下期末复习之课外文言文阅读专练
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
(一)
(苏秦)归至家,妻不下纴(rèn)①,嫂不为炊,父母不与其言。苏秦喟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发②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练③以为揣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说④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⑤,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也。”
(选自《战国策》) 【注】①纴(rèn):织布机。②发:打开。③简练:挑选。④说(shuì):游说,劝说。
⑤期(jī)年:满一年。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
(1)是.皆秦之罪也是:__________
(2)安.有说人主安:__________
2.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标两处)
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
3.苏秦刻苦读书的故事后来演变成一个三字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古人讲刻苦读书的故事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简要列举苏秦在学习方面的优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鹤色洁形清,能鸣善舞,卫懿公好之。所畜之鹤,皆有品位俸禄。厚敛于民,以充鹤粮。民有饥冻,全不抚恤。大夫石祁子,贤臣也。进谏屡次,俱不听。
七年级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七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试题下载
七年级下册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七年级下
册人教版语文试题下载
试题预览
课外文言文阅读训练
先公(指欧阳修)四岁而孤,家贫无资。太夫人以荻(与芦苇相似的草本植物)画地,教以书字。多诵古人篇章。使学为诗。及其稍长,而家无书读,就闾里(街坊)士人家借而读之,或因而抄录。抄录未毕,已能诵其书,以至昼夜忘寝食,唯读书是务。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1、选出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 )
A、以荻画地以:用
B、教以书字:写
C、使学为诗为:作为
D、及其稍长及:等到
2、欧阳公“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的最根本原因是:( )
A、欧阳修聪明过人
B、太夫人教子有方
C、闾里士人家慷慨借书
D、欧阳修刻苦攻读
3、将下列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多诵古人篇章。
(2)唯读书是务。
二守株待兔
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16分)
4、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兔走触株()②因释其耒而守株()
③冀复得兔()④而身为宋国笑()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为”与“而身为宋国笑”中的“为”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B、为人谋而不忠乎
C、始悟为山市
D、此何遽不为福乎
6、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7、为什么宋人不会再得到兔子?
三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8、给加点字注音并解释。
(1)先自度其足()()(2)吾忘持度()()
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期末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及答案(20200708145707)
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期末复习《课外文言文阅读》
一请君入瓮
或告文昌右丞周兴与丘神绩通谋,太后命来俊臣鞫①之。俊臣与兴方推事对食②,谓兴曰:“囚多不承,当为何法?”兴曰:“此甚易耳!取大瓮③,以炭四周炙之,令囚入中,何事不承?”俊臣乃索大瓮,火围如兴法,因起谓兴曰:“有内状④推兄,请兄入此瓮!”兴惶恐,叩头伏⑤罪。
(选自《朝野佥载·周兴》)【注释】①鞫(jú):审讯,审问。②推事对食:一边讨论案件,一边相对饮酒。③瓮:坛子。④内
状:官内递出的状辞。⑤伏:通“服”,承认。
【阅读提示】
武则天为了镇压反对她的人,任用了一批酷吏。其中有两个人最为狠毒,一个叫周兴,一个叫来俊臣。
他们利用惨无人道的刑罚,杀害了许多正直的文武官吏和平民百姓。
选文写酷吏来俊臣审讯另一个酷吏周兴谋反案,生动地诠释了“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自主训练】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俊臣与兴方.推事对食(正在)
B. 囚多不承.(承担)
C. 此甚易.耳(容易)
D. 以炭四周炙.之(烘烤)
2.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谓兴曰:“囚多不承,当为何法?”
(2)有内状推兄,请兄入此瓮!
3.“火围如兴法”一句中“兴法”的步骤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4.“请君入瓮”的故事,揭露了酷吏的残忍,如果换个角度思考,这则成语故事还告诉我们什么?
二抱薪救火
四年,秦破我①及韩、赵,杀十五万人,走我将芒卯②。魏将段干子请予秦南阳以和。苏代③谓魏王曰:“欲
玺④者段干子也,欲地者秦也。今王使欲地者制玺⑤,使欲玺者制地⑥,魏氏地不尽则不知已。且夫以地事⑦秦,譬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王曰:“是则然也。
最新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专项复习练习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专项复
习练习
文言文专项练习
孙权劝学《资治通鉴》
基础过关练习
1、文学常识。
《孙权劝学》选自,它是(朝代)政治家、史学家(人名)主持编纂的一部体通史,记载了从(时期)到(时期)1362年间的史事。
2、重点字音。
卿.()孰.若孤()遂.()即更.刮目()博士邪.()
3、划分句子节奏。
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③大兄何见事之晚乎④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4、重点文言现象。
①古今异义:
辞:古义:今义:治:古义:今义:
但:古义:今义:孤:古义:今义:
往事:古义:今义:博士:古义:今义:
②一词多义:
当.涂掌事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见.事之晚乎
蒙辞以.军中多务自以.为大有所益
5、重点词义:
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
..
..当涂掌事
..掌事卿今
辞以
..为博士邪
..欲卿治经
..军中多务孤岂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但当涉猎
见往事耳
....孰若孤
...
乃始
..就.学及.鲁肃过.寻阳
卿今者才略
..非复吴下阿蒙
......
士.别三.日大.兄何见
..事之.晚乎
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大.惊曰
6、重点句子译文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译文:
2).卿言多务,孰若孤?译文: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译文:
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译文:
5).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译文:
6).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译文:
7).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译文:
8).蒙辞以军中多务。译文:
7、课文内容回顾:
①孙权劝学的原因是;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孙权劝学劝的语言是;孙权劝学的成果是。(以上均填课文原句)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
忠——尽己报国的责任
第1篇
犬救幼女
呈贡县村民畜一犬,甚驯。母未时上山采薪,幼女随之不及,后于母里许。俄大雪,母薄暮①负薪归,
十一年十一月事,邑人无不称奇。
(选自杨振中《文言文启蒙读本》)
【注释】①暮:傍晚。②竟:终。③绝:死。④雍正:清爱新觉罗·胤禛的年号。
[阅读训练]
1.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
(1) 母未时上山采薪
..( ) (2)幼女随之不及.( )
(3)母薄.暮负薪归( ) (4)或.堕井( )
2. 请用“/”给下列句子划分两处节奏。
母惊恐万状奔走号呼竟不见女。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邻里相助,亦无济于事。
(2)犬倚偎在旁,乃不死。
4.从文章内容来看,文中的犬有什么特征?
【参考答案】
1. (1)砍柴(2)赶上(3)迫近、接近(4)或许
2.母惊恐万状/奔走号呼/竟不见女。
3. (1)邻居们帮助她寻找,也没有办法找到她女儿。
(2)狗依偎在旁边,(女儿)竟然没有死。
4.文中的犬忠诚、讲义气、重感情。
第2篇
杨万里忧国
⑦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忽族子⑧自外至,遽言侂胄用兵事。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日:“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⑨,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落笔而逝。
(选自《宋史·杨万里传》)
[注释]①杨万里:南宋著名诗人,力主抗金。②偏:固执。③孝宗:指宋孝宗赵昚(shèn)。④韩侂(tuō)胄:南宋重臣,以外戚身份专政十多年,位在左右丞相之上。⑤掖垣:泛指高官。⑥僭(jiàn):超越本分。⑦邸(d ǐ):此指官府。⑧族子:宗族里的年轻人。⑨吾头颅如许:意为我头发已白,年已老。
文言文阅读理解专练(一)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理解专练(一)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浔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
【乙】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聘。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①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②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日叹:“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③,唯傅修期耳。”《北史·傅永列传》注释:①书:写信。②让:责备。③露布:公开的文告。
1.解释加点词语。
(1)及.鲁肃过浔阳()
(2)即更刮.目相待()
(3)肃遂.拜蒙母()
(4)唯傅修期耳.()
2.翻译句子。
(1)蒙辞以军中多务。
(2)卿言多务,孰若孤?
3.写出出自【甲】文的两个成语
4.根据【甲】【乙】两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回答下列问题。
①吕蒙在短时间内才略惊人长进的原因是什么?
②傅永为什么能够“发愤读书”?
③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王翦①将伐楚
王翦将六十万人伐楚,王送至霸上②。将行,请田宅甚众。王曰:“将军行矣,何忧贫乎!”王翦曰:“为大王将,有功终不得封侯。故及大王之向臣,臣亦及时以请园地,为子孙业耳。大笑。王翦既至关,使使还请善田者五辈③。或曰:“将军之乞贷,亦已甚矣!”王翦曰:“不然夫秦王怚④而不信人,今空秦国甲士而专委于我,我不多请田宅为子孙业以自坚,顾令秦王而疑我邪?”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下)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七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试题下载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下) 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七年
级下册人教版语文试题下载
试题预览
初中课外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下)
原文 37.苟变①吃人两个鸡蛋
于思言苟变于卫侯②曰:其才可将五百乘③.公曰:吾知其可将;然变也尝为吏,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子思曰:夫圣人④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故杞梓⑤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弃干城⑥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也.公再拜曰:谨受教矣!
导读:用才犹用木,要取其所长,弃其所短.杞梓连抱而有数尺之朽,良工不弃,则善用人者,对有缺点之才,也当不弃,切不可因小失大.
注释:①苟变:战国时卫国人.②子思:孔丘的孙子,名伋,字子思.卫侯:指卫慎公.卫,战国时的一个小国,其地在今河南省濮阳县境.③五百乘(sh ng):古代四马拉的兵车,一辆为一乘.兵车一乘,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五百乘则有三万七千五百人.④圣人:指英明的君主.⑤杞梓(q z ):都是树木名称.⑥干城:干,盾牌;城,城墙.用来比喻卫国的将领.
精练:
一,解释加点的词
1.其才可将五百乘( )
2.故弗用也( )
3.然变也尝为吏( )
4.良工不弃( )
二,翻译
1.赋于民而食人二鸡子,故弗用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夫圣人之官人,犹匠之用木也,取其所长,弃其所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选文选爪牙之士中的爪牙之士指__________,现在爪牙一般比喻__________.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阅读理解知识运用-课外文言文》专项练习题-带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期末复习《阅读理解知识运用-课外文言文》专项练习题-带
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
(节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第一》)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俱.乘船避难俱:(2)王欲舍.所携人舍:
2.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
译文:
3.从文中可以看出华歆是一个怎样的人?请分条概括。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①归,杀而鬻②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
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
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旧制,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节选自《宋史•包拯传》,有删改)【注】①第:只管。②鬻(yù):卖。
4.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①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
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5.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
6.民间把包拯称为“包青天”,你认为老百姓这样称呼他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理解专练(三)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理解专练(三)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少负"气节,沉厚寡言。天资敏悟,强"记书传,尤好《左氏春秋》及孙吴兵法。家贫,拾薪为烛,诵习达旦,不寐。生有神力,未冠,能挽弓三百斤。学射于周同。同射三失,皆同中,以示飞。飞引弓一发,破其筶";再发,又中。同大惊,以所爱良弓赠之。飞由是益自练习,尽得同术。
【注释】①负,具有。②强:擅长于。③筈(kuò):箭的尾部。
1.解释句中加粗词语的意思.
(1)诵习达早.,不寐.()()(3)未冠
..,能挽弓三百斤()
(3)同射三矢,皆中的,以示.飞()
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飞由是益自练习,尽得同术。
译:
3.选文是从哪两个方面来表现岳飞年少有志的?
答: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问题。
山茶
花之最不耐开,一开辄尽者,桂与玉兰是也;花之最能持久,愈开愈盛者,山茶、石榴是也。然石榴之久,犹不及山茶。榴叶经霜即脱,山茶戴雪而荣。则是此花也者,具松柏之骨,抉桃李之姿,历春
夏秋冬如一日,殆草木而神仙者乎?又况种类极多,由浅红以至深红,无一不备。其浅也如粉如脂如美人之腮如酒客之面;其深也,如朱如火,如猩猩之血,如鹤顶之珠,可谓极浅深浓淡之致,而无一毫遗憾者矣。
(选自李渔《闲情偶寄》)
1.过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桂与兰花/是也
B.具/松柏之骨
C.惜乎予园/仅同芥子
D.善善/而不能用
2.解译文中加点的词。
(1)尽()(2)犹()(3)况()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榴叶经霜即脱,山茶戴雪而荣。
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精练:专项复习九课外文言文阅读【部编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精练:专项复习九课外文言文阅读【部编
含答案】
专题复习(九) 课外文言文阅读
(一)(随州中考改编)欧阳修传(节选)
修①幼失父,母尝谓曰:“汝父为吏常夜烛治②官书屡废③而叹!吾问之,则曰:‘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修闻而服④之终身。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________________
①修:欧阳修,宋代文学家。②治:处理。③废:放下。④服:听从,信服。这里指遵从。1.请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断两处) 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
(1)母尝.谓曰尝:曾经
(2)我求其.生其:代词,指犯人
(3)不得.尔得:成功
(4)犹.失之死犹:仍然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
为他找活下来的理由,即使找不到,那么被判死刑的人和我都不会感到遗憾。
(2)修闻而服之终身。
欧阳修听了母亲的话后,一生都遵从父亲(母亲)的教导。
4.结合选文内容,谈谈本文给你的启示。
[示例一]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成材有着重要作用(“修母”教子有方)。从“修母”能以丈夫的优良品德教育孩子看出。[示例二]做官要公正严明(孩子成长中,父母的榜样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从“修父”做官时办案公正、明察秋毫(“修父”对欧阳修的影响)看出。[示例三]
我们要善于听取有益的教诲,以优秀的人为榜样,做一个有作为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复习(九) 课外文言文阅读
(一)(随州中考改编)欧阳修传(节选)
修①幼失父,母尝谓曰:“汝父为吏常夜烛治②官书屡废③而叹!吾问之,则曰:‘死狱也,我求其生,不得尔!’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夫常求其生,犹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语,吾耳熟焉。”修闻而服④之终身。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________________
①修:欧阳修,宋代文学家。②治:处理。③废:放下。④服:听从,信服。这里指遵从。1.请用“/”给下面的文字断句。(断两处)
汝父为吏/常夜烛治官书/屡废而叹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
(1)母尝.谓曰尝:曾经
(2)我求其.生其:代词,指犯人
(3)不得.尔得:成功
(4)犹.失之死犹:仍然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求其生而不得,则死者与我皆无恨。
为他找活下来的理由,即使找不到,那么被判死刑的人和我都不会感到遗憾。
(2)修闻而服之终身。
欧阳修听了母亲的话后,一生都遵从父亲(母亲)的教导。
4.结合选文内容,谈谈本文给你的启示。
[示例一]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成材有着重要作用(“修母”教子有方)。从“修母”能以丈夫的优良品德教育孩子看出。[示例二]做官要公正严明(孩子成长中,父母的榜样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从“修父”做官时办案公正、明察秋毫(“修父”对欧阳修的影响)看出。[示例三]我们要善于听取有益的教诲,以优秀的人为榜样,做一个有作为的人。
从欧阳修听从母亲的教导,以父亲为榜样并一生效仿看出。
附参考译文:
欧阳修幼年丧父,他的母亲曾经对他说:“你父亲当官,经常熬夜处理文书,多次放下文书叹息。我问他,他说:‘犯人犯了死罪,我想让他活命但是办不到啊!’我说:‘能让他不死吗?’他说:‘为他找活下来的理由,即使找不到,那么被判死刑的人和我都不会感到遗憾。常常想让他活下来但是仍然判他死,而一般做官的人都是想让他死啊!’他平时教导学生,经常说这些话,我都听熟了。”欧阳修听了母亲的话后,一生都遵从父亲(母亲)的教导。
(二)叶公好龙
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①,施②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③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选自刘向《新序·杂事五》) ________________
①牖(yǒu):窗户。②施(yí):延伸。③还(xuán):掉转。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
(1)施尾于.堂于:在(2)弃而还走.走:跑(逃跑)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由此看来,叶公并非真的喜欢龙呀,他所喜欢的只不过是那些像龙而不是龙的东西罢了。3.叶公“弃而还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叶公好龙”这个成语通常用来讽刺什么?
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讽刺那些口头上爱好,实际上并不爱好,或者实际上并不了解,一旦真正接触,不但不爱它,甚至还惧怕它、反对它的人。
附参考译文:
叶公子高喜欢龙,衣带钩、酒器上都刻着龙,居室里雕镂装饰的也是龙。他这样爱龙,天上的真龙知道后,便从天上下降到叶公家里,龙头搭在窗台上探望,龙尾伸到了厅堂里。叶公看到了,转身就跑,吓得他像失了魂似的,惊恐万状,不能控制自己。由此看来,叶公并不是真的喜欢龙呀,他喜欢的是那些像龙而不是龙的东西。
(三)
魏有隐士曰侯嬴,年七十,家贫,为大梁夷门①监者。公子闻之,往请,欲厚遗之。不肯受,曰:“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坐定,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侯生摄②敝衣冠,直上载公子上坐,不让,欲以观公子。公子执辔愈恭。
(选自司马迁《史记》) ________________
①大梁夷门:战国魏都城的东门。②摄:整理。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
(1)家贫.贫:贫寒
(2)为.大梁夷门监者为:是
(3)欲厚遗.之遗:给予,赠予
(4)欲以.观公子以:用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公子于是乃置酒大会宾客。
公子这时候就大摆酒席,宴饮宾客。
3.概括“公子”和“侯嬴”的品质特点。
公子:礼贤下士;侯嬴:不慕名利,聪明智慧。
附参考译文:
魏国有个隐士叫侯嬴,已经七十岁了,家境贫寒,是大梁城东门的看门人。公子听说了这个人,就派人去拜见,想送给他一份厚礼。但是侯嬴不肯接受,说:“我修养品德,洁身自好几十年,终究不能因我看门贫困的缘故而接受公子的财物。”公子这时候就大摆酒席,宴饮宾客。大家来齐坐定之后,公子就带着车马以及随从人员,空出车子上左边的座位,亲自到东城门去迎接侯先生。侯先生整理了一下破旧的衣帽,就径直上了车子,坐在公子空出的尊贵座位上,丝毫没有谦让的意思,他想借此观察一下公子的态度。公子手握缰绳,态度更加恭敬。
(四)穆公亡马
秦穆公①亡马,岐下野人②得而共食之者三百人。吏逐得,欲法之。公曰:“君子不以畜害人。吾闻食马肉不饮酒者,伤人。”乃饮之酒。其后,穆公伐晋,三百人者闻穆公为晋所困,椎锋争死,以报食马之德。于是穆公获晋侯以归。
(选自《资治通鉴》)
________________
①秦穆公:春秋五霸之一。②野人:农民。
1.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
(1)秦穆公亡.马亡:丢失
(2)欲法.之法:依法处置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秦穆公亡马,岐下野人得而共食之者三百人。
秦穆公丢失了一匹马,岐山下的三百多个农民捕获了这匹马并且把它分着吃了。
3.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怎样的道理?
[示例]以德服人。
4.从文中可以看出秦穆公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示例]胸怀宽广,能体恤百姓的人。
附参考译文:
秦穆公丢失了一匹马,岐山下的三百多个农民捕获了这匹马并且把它分着吃了。官吏追捕到这些人,准备依法处置(他们)。秦穆公说:“有道德的人不因为牲畜的缘故而伤害人。我听说吃马肉不喝酒,会伤身体。”于是就给他们酒喝。后来,秦穆公攻打晋国,那三百多个人听说秦穆公被晋军围困,个个拿着武器为秦穆公拼死作战,来报答秦穆公当初让他们吃马肉、饮酒的恩德。于是,秦穆公俘获了晋侯回到秦国。
(五)推敲
《刘公嘉话》①云:(贾)岛初赴举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着“推”字,又欲着“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尹,岛不觉冲至第三节。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遂并辔而归。留连论诗,与为布衣之交。
________________
①《刘公嘉话》:唐朝韦绚所撰。因为所记之事都是听刘禹锡讲的,故名。
1.解释下列加着重号的词。
(1)韩立马良.久良:很
(2)岛初赴举.京师举:参加科举考试
(3)遂于.驴上吟哦于:在
(4)遂并辔而.归而:连词,表修饰
2.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始欲着“推”字,又欲着“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
(他)开始想要用“推”字,后来又想要用“敲”字,用心锤炼这两个字,一直不能确定用哪个字,于是在驴背上吟咏诵读,还不停地伸手比画“推”“敲”的姿势。
3.这则故事给我们平时的写作带来了怎样的启示?
[示例]①对待写作必须严谨;②文章不厌百回改;③需要向他人学习借鉴。
4.你还能举出关于“推敲”的故事或例子吗?
[示例]王安石将其诗《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改了多次,最终选择了“绿”。
附参考译文:
《刘公嘉话》上记载:贾岛初次去京城考试。一天他骑着毛驴赋诗,吟得“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之句。开始想要用“推”字,后来又想要用“敲”字。用心锤炼这两个字,一直不能确定用哪个字,于是在驴背上吟咏诵读,还不停地伸手比画“推”“敲”的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