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临时用工现状分析及建议

合集下载

编外人员存在的问题及意见建议

编外人员存在的问题及意见建议

编外人员存在的问题及意见建议编外人员存在的问题及意见建议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编外人员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编外人员是指不属于正式编制的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他们的工作经常与机关单位和事业单位的工作有紧密联系。

编外人员优点在于可以快速适应市场变化的需要,缺点在于他们的劳动权益缺乏保障,待遇也相对较低,随着时间的推移,编外人员存在的问题逐渐凸显。

问题一:劳动权益受限编外人员往往处于不稳定的劳动关系之中,工作时间长短、工资待遇、劳动保障等都面临较大的风险。

因为他们受雇于某个机关或事业单位,并不是公务员,因此机关或事业单位一旦遇到经济问题就可能会裁员甚至不再续签,使得编外人员的权益得不到保障。

意见建议:首先,政府应出台相关法律法规,明确编外人员的权益,给予其应有的劳动保障和福利待遇;其次,机关和事业单位应该对编外人员的工作进行规范,明确必要的权利和义务,并与雇佣合同中约定好,确保劳动者的权利得到充分保障;最后,企业应对编外人员的晋升和福利待遇进行合理逐步提高,帮助他们提高信心和工作积极性。

问题二:劳动力资本化目前一些编外人员长期处于相对固定的岗位上,但是由于长期未能参加职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这使得他们的劳动力资本一旦丧失就无从追溯。

在这样的情况下,编外人员无论是在福利待遇和升职晋升上都会存在瓶颈问题。

意见建议:政府应该推动各种社保险种的适应性发展,研究制定相应的适应于编外人员的社保制度,使劳动者得到适当的社保安全保障;企业应该通过吸收编外工作者变成了正式编制的员工,用实际行动提高编外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防止编外工作者的知识资本流失,保障企业长效发展。

问题三:政策短浅编外人员一直存在的问题之一是长期以来政策上对其的漠视,导致补贴标准低、岗位推广少及其个人权益得不到尊重等问题。

这也直接导致编外人员对政府和雇主信任度减少,进一步加剧了编外人员的不稳定性。

意见建议:政府应该对这一类人群发生的问题和困境采取精准化政策、拓宽渠道、建立反馈机制,健全编外人员专项资金和项目运作机制,推进城乡统筹、重视平权理念,确保编外人员能够享受与公务员职工等同的权益;企业需要对编外人员扩大社会扶持,提高他们的工作经验和应用能力,为其未来拥有更好的发展提供支持。

整理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临时用工现状分析及建议

整理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临时用工现状分析及建议
附件:
鄞州区事业单位招聘编外用工报名表
姓名
性别
出生年月
照片
生源
户籍
健康状况
取得任职资格或执业资格情况
身份证号码
现住址
学历
学校名称
起止时间
专业
学历
学位
全日制
最高学历
现工作单位及岗位
参加工作时间
政治面貌
联系电话
个人简历(从高中填起)
本人声明:各项内容填写真实完整。如弄虚作假,则取消应聘资格,由此造成的责任自负。
本人签名:年月日
应聘岗位
备注
初审(签名)
复核(签名)
整理丨尼克
本文档信息来自于网络,如您发现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您联系我修正;如您发现内容涉嫌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及时处理。

编外人员管理情况报告

编外人员管理情况报告

编外人员管理情况报告一、背景介绍编外人员是指非正式编制单位工作的人员,他们通常不享有与正式编制人员相同的福利和待遇。

在许多国家的公共部门和私营企业中,都存在编外人员。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编外人员的数量逐渐增加,导致了一些管理问题的出现。

因此,对编外人员的管理情况进行及时的了解和分析,对于提高单位管理效率和工作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二、编外人员管理的现状分析1. 编外人员的数量当前,我单位编外人员的数量较多,包括兼职人员、临时工、合同工等。

这些编外人员被雇佣来弥补工作中的短缺或应对临时性的工作需求。

他们在单位内扮演不同的角色,拥有各自的职责和工作范围。

2. 管理缺陷由于编外人员不属于正式编制单位,他们的管理常常较为松散。

在一些单位中,管理人员对编外人员的工作情况了解不够充分,导致了工作效率的下降和工作质量的下降。

此外,对于编外人员的待遇和福利问题也存在着一些争议。

3. 人才管理编外人员在单位内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他们有时会参与到关键工作中,并对单位的发展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因此,对编外人员的人才管理至关重要。

如何在不影响单位稳定的前提下吸引和留住优秀的编外人员,是当前人才管理亟待解决的问题。

4. 监督管理对编外人员的监督管理也是当前比较薄弱的环节。

由于其地位的特殊性,编外人员可能存在一些行为不端的现象。

如果单位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这些问题,将对单位的形象和正常运营造成不利影响。

三、改进管理的措施建议1. 加强培训对编外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是提高其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有效途径。

通过培训,可以帮助编外人员更好地理解单位的工作要求和规范,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技能水平,进而提升工作绩效。

2. 完善管理制度单位应建立健全的编外人员管理制度,明确编外人员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其行为和工作流程。

通过制度化管理,可以为单位提供一种有力的管理工具,提高管理的规范性和效率。

3. 优化待遇改善编外人员的待遇和福利,是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忠诚度的重要途径。

编外人员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编外人员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

编外人员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建议一、引言编外人员是指从事组织所需工作,不具备正式职工身份的人员。

在当前社会发展中,随着各类机构的扩大和多样化,编外人员在组织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编外人员管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本文将探讨编外人员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二、主要问题分析1.权益保护不完善编外人员与正式职工相比,在待遇、社会保障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

由于缺乏法定劳动合同关系,他们在福利待遇、医疗保险等方面往往无法享受到与正式职工相同的待遇,权益保护空白。

这导致了部分单位对编外人员存在不公平对待现象,加剧了他们心理上的不满和混乱。

2.聘期过短化部分单位为了节约成本和资源,倾向于聘期过短化。

这就给编外人员带来了困扰:频繁面临换岗或失业风险、无法合理规划个人发展、无法享受到稳定的收入。

聘期过短也容易导致企业不能够留住有潜力和价值的编外人员,对组织长远发展不利。

3.岗位培训不足由于编外人员通常是临时性工作,单位可能忽视了对其进行专业培训的需求。

这使得他们在岗位上的工作效率和质量相对较低。

同时,缺乏相关知识与技能的提升,也限制了他们在今后就业中取得更好发展的可能。

4.管理体系混乱因为编外人员并非组织正式职工,行政管理往往存在混乱现象。

部分单位未能建立有效的编外人员管理制度和流程,出现奖惩不明、责任不清等问题;还有一些单位未能给予适当关注和指导,导致编外人员组织纪律松散甚至产生违规行为。

三、解决建议1.加强权益保护建议加强法律法规方面的制定工作,确保编外人员权益得到充分保障。

推动相关政府部门出台具体措施,加大对违反劳动法律法规行为的查处力度。

同时,组织和单位应制定明确的权益政策,确保编外人员能够享受到与正式职工相当的待遇和福利。

2.稳定聘期和收入建议单位在安排编外人员时,尽可能给予较长的聘期,并提供相对稳定的收入。

这样可以增加编外人员对组织的归属感和集中精力进行工作。

同时,鼓励单位与编外人员签订长期合同,在一定条件下转为正式职工,以促进其个人发展和组织稳定。

编外人员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意见

编外人员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意见

编外人员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意见编外人员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意见一、引言编外人员是指在某个单位从事工作,但并未与该单位建立正式雇佣关系的人员。

他们在协助单位工作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问题。

本文将聚焦于编外人员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一些建议。

二、问题1. 权益保障编外人员由于没有与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因此在工资待遇、社会保险和福利方面往往存在差别。

一些单位对他们的薪资水平进行了降低,同时也没有提供相关的社会保险和其他福利。

这些不平等待遇会导致编外人员对单位的不满和产生心理落差。

2. 工作场所歧视由于编外人员在法律上并不享有与正式员工平等的权益,他们常常遭受到工作场所的歧视和不公平对待。

例如,他们可能被要求承担较多劳动强度、不具备晋升的机会,也无法参与单位内部的重要决策,这些都会导致编外人员职业发展的困难。

3. 缺乏安全保障编外人员有时会从事较为危险的工作,但往往没有得到充分的安全保障。

例如,他们可能缺乏相应的培训和防护设备,工作环境不符合安全要求。

这会增加他们的工作风险,一旦发生事故,可能面临巨大的安全和健康风险。

4. 缺乏职业发展机会由于编外人员经常是临时雇佣,他们无论在职业技能的提升还是晋升机会方面均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他们可能无法享受到单位为正式员工提供的培训和职称评定等机会,这对他们的职业发展造成了限制。

三、意见 1. 加强法律保护针对编外人员的权益保护问题,应加强法律保护力度。

明确编外人员的工作待遇和权益,通过法律手段保障他们与正式员工享有同等的待遇和权益。

同时,建立相关的监督机制,对违规单位进行处罚。

2. 完善制度规定单位应该完善编外人员的管理制度和规定,明确工作时间、薪资水平、社会保险和福利等方面的要求。

同时,建立相应的沟通渠道和投诉举报机制,使编外人员有一个公正的平台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3. 加强安全保障单位在雇佣编外人员时,应当为他们提供相应的安全培训和防护设备,确保工作环境符合相应的安全要求。

关于规范事业单位编外用工问题的几点建议

关于规范事业单位编外用工问题的几点建议

关于规范事业单位编外用工问题的几点建议事业单位编外用工是指事业单位在编人员以外的用工形式,包括合同制、临时工、聘用制等方式,是事业单位灵活用工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编外用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事业单位的用工需求,但也存在很多管理上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如何规范事业单位编外用工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一、明确编外用工范畴事业单位应当明确编内员工和编外用工之间的界限。

具体而言,应当对于各种不同的编外用工形式,如何确定其范围和时限、工资待遇、人事管理、社保等方面的政策进行明确。

只有明确了编外用工的范畴,才能更好地加强管理、确保用工质量和合法性。

二、加强人事管理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人事管理制度,包括完善的用工制度、奖惩制度、考核机制和绩效评价等。

此外,应当对于编外用工人员的管理加以重视,进一步明确其工作职责、工作量、薪资待遇、时间规定等,并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

只有严格按照制度规定管理编外用工人员,才能避免漏洞和管理混乱。

三、建立公开透明机制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公开透明的用工机制,明确编外用工岗位的招聘方式和岗位要求,并公示编外用工人员名单、工资结构、奖惩制度和绩效评价等。

同时,应当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确保用工公正和合法。

四、加强经费管理编外用工的薪资和福利支出是事业单位的财政支出的一部分,应当严格控制,避免出现超支情况。

首先,应当规范经费使用和预算编制,加强会计核算和财务审计,确保财务管理的安全性和合法性。

其次,事业单位应当制定严厉的经济责任制度和财务审核制度,对于经费管理不善的单位、部门和个人进行追责问责。

五、加强法律意识和培训事业单位应当加强法律意识,注意规范用工行为,遵守相关法律法规,避免涉及劳动纠纷和法律风险。

同时,应当开展针对编外用工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升其业务能力和工作素质,确保其合法权益和基本福利。

六、总结因此,规范事业单位编外用工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改进和优化。

除了以上几点建议之外,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确保用工制度更加完善和健全,提升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关于事业单位临时用工模式的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于事业单位临时用工模式的改革的几点思考

关于事业单位临时用工模式的改革的几点思考1. 引言1.1 现状分析当前,事业单位临时用工模式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弹性不足:传统的事业单位临时用工模式通常是固定用工,一旦用工需求有所减少或增加,往往难以灵活调整。

这就导致了在一些时候用工过剩,而在其他时候又用工不足的情况出现。

2. 费用高昂:事业单位在使用临时工时,往往需要支付较高的用工成本,包括工资、社保费用等。

这使得事业单位在短期内内部临时用工需求时,经济压力较大。

3. 缺乏专业化:由于事业单位通常不是以营利为目的,因此在管理临时用工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不专业化,导致管理效率较低,影响工作的开展。

4. 风险较高:由于临时用工制度的不稳定性,事业单位在使用临时工时,可能面临一些风险,如用工纠纷、员工流失等问题。

1.2 问题意识在当前事业单位临时用工模式下,存在着诸多问题与挑战。

临时雇佣制度的不稳定性使得员工无法获得稳定的职业保障,其工作环境和收入水平可能随时受到影响,造成员工的心理压力增加。

一些事业单位在使用临时工时存在管理不规范的情况,导致劳动力资源的浪费和效率低下。

由于临时用工制度的不透明性,使得员工的权益保障不足,可能面临着劳动合同纠纷等问题。

目前的临时用工模式在满足用工灵活性的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滥用现象。

一些事业单位可能会过度依赖临时工,而非正式员工,以降低成本和风险,从而忽略了员工的长期发展和福利保障。

这种短视行为不仅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忠诚度,也有可能导致人才流失和企业形象受损。

当前事业单位临时用工模式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及时进行改革和完善,以促进员工的稳定就业和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

也需要加强对临时雇员的权益保障和监督,确保他们的合法权益得到尊重和保障。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事业单位临时用工模式的良性发展和持续进步。

2. 正文2.1 临时用工模式现状分析1. 目前事业单位临时用工模式存在的问题:目前许多事业单位在面临临时用工需求时往往存在着不规范、不透明的情况。

单位编外人员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单位编外人员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单位编外人员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单位编外人员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摘要:单位编外人员问题是指政府机关、事业单位、企事业单位以外存在的编外人员,这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公共部门改革和发展的一个瓶颈。

本文将从人员管理、经费管理和绩效考核等方面,分析单位编外人员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参考。

第一部分:问题分析一、人员管理问题1. 编外人员数量庞大,岗位职责不明确。

2. 编外人员晋升困难,职业发展空间受限。

3. 编外人员培训和绩效考核机制不健全。

二、经费管理问题1. 编外人员工资福利待遇差异明显。

2. 编外人员经费管理缺乏透明度。

3. 编外人员经费管理容易出现贪污腐败问题。

三、绩效考核问题1. 编外人员绩效考核标准不明确。

2. 编外人员绩效考核与实际工作业绩脱节。

3. 编外人员绩效考核缺乏激励机制。

第二部分:对策建议一、人员管理对策 1. 优化编外人员编制,明确岗位职责。

2. 建立健全编外人员晋升机制,提供职业发展空间。

3. 完善编外人员培训和绩效考核机制,提高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

二、经费管理对策1. 统一编外人员工资福利待遇,消除差异。

2. 加强经费管理的透明度,便于监督和调查。

3. 建立防范贪污腐败的制度,提高经费管理的规范性。

三、绩效考核对策1. 明确编外人员绩效考核标准,与实际工作业绩相匹配。

2. 采用多元化的绩效考核方式,激励编外人员积极主动工作。

3. 建立绩效考核结果与激励机制相结合,增加激励力度。

第三部分:落实措施一、加强领导和管理层的意识和责任感,确立改革的方向及目标。

二、加强培训,提高编外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能力。

三、建立健全制度,确保编外人员的薪酬福利公正透明。

四、推动制度改革,完善编外人员晋升机制。

五、加大监督力度,预防和惩治贪污腐败行为。

六、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加强管理与编外人员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第四部分:结论单位编外人员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需要综合治理。

编外人员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意见建议

编外人员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意见建议

编外人员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意见建议编外人员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意见建议一、问题分析编外人员是指不属于公务人员编制的人员,他们通常在公共机构或企事业单位中从事一些行政、管理、技术或服务工作。

编外人员的存在对于公共机构或企事业单位的运转产生了一定的影响,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也面临着一些与编外人员相关的问题。

首先,编外人员的工资待遇问题。

由于编外人员不属于公务人员编制,他们的薪资待遇通常低于公务人员。

这导致了编外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不高,难以保持稳定的工作动力。

同时,由于薪资较低,雇佣编外人员的单位往往难以留住优秀人才,导致人才流失问题。

其次,编外人员的权益保护问题。

与公务人员相比,编外人员在劳动合同、社会保险、工伤赔偿等方面的权益保护较弱。

一旦出现劳资纠纷,编外人员常常处于劣势地位,很难获得公平的解决。

这不仅损害了编外人员的合法权益,也影响了编外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另外,编外人员的晋升和职业发展问题。

由于编外人员的岗位不属于公务人员编制,他们没有明确的晋升渠道和职业发展规划,造成了编外人员的职业发展空间受限。

这种情况容易引发编外人员的不满情绪,甚至干扰了组织内部的工作秩序。

二、意见建议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可采取以下措施来改善编外人员的工作环境和待遇,提升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

一是加强编外人员的培训和提高。

组织单位应该定期组织相关培训课程,提升编外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培训内容可以包括行政管理、技术工作、服务技能等方面,以提高编外人员的综合能力和适应能力。

二是明确编外人员的权益保护机制。

组织单位应制定相关的劳动合同和规章制度,明确编外人员的权益保护,保证其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建立完善的纠纷解决机制,及时解决和处理编外人员与组织单位之间的劳资纠纷。

三是提高编外人员的薪资待遇。

组织单位可以通过调整编外人员的工资水平,提高其薪资待遇,以激发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可以根据编外人员的工作表现和业绩,给予适当的奖励和激励,以提高他们的工作动力。

编外人员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意见建议

编外人员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意见建议

编外人员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意见建议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类组织机构中往往出现一部分编外人员。

编外人员指的是不属于正式编制的工作人员,他们在组织内执行特定任务或者提供专门技术服务。

然而,在实际工作中,编外人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对于组织的正常运转和效益起到阻碍作用。

本文将对编外人员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意见。

一、沟通不畅1. 缺乏信息共享:由于不属于正式编制,编外人员往往无法获得与正式员工同等的信息共享机会。

这导致他们在工作过程中无法全面了解组织战略、目标和重大决策等重要事项。

2. 孤立感强烈:由于与正式员工之间缺少日常交流,编外人员容易感到孤独和排斥。

这种情况下,他们可能会表现出对组织事务缺乏积极性和归属感。

改进意见:1. 加强信息共享机制:建立一个统一的信息平台,包括每周例行会议、团队交流群等,确保编外人员及时了解组织内部重要信息。

2. 将编外人员纳入正式团队:定期组织一些集体活动,以增强团队凝聚力和向心力。

同时,对新加入的编外人员进行积极引导和融入工作环境。

二、权益保障不足1. 薪酬待遇相对低:由于不属于正式编制,编外人员的薪资水平往往低于正式员工,这使得他们普遍面临着较低的收入问题。

2. 缺乏职业晋升机会:编外人员在职业发展方面不如正式员工有更多的选择与机会,在长期缺乏发展空间的情况下,可能对工作产生厌倦情绪。

改进意见:1. 公平合理薪酬制度:建立公平透明的薪酬制度,根据岗位职责和个人贡献量给予相应报酬,确保编外人员收入能够得到合理保障。

2. 提供培训与发展机会:为编外人员制定个人发展规划,并提供相关培训与学习机会,帮助他们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

三、组织融合度低1. 缺乏交流合作机会:由于编外人员与正式员工之间缺乏互动交流,双方很难进行有效合作。

这可能影响工作效率和团队协作能力。

2. 身份认同感不强:编外人员在组织中长期处于一种边缘地位,很难形成对组织的认同感与归属感。

编外用工开展情况汇报

编外用工开展情况汇报

编外用工开展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单位在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同时,也积极探索编外用工的有效管理与规范。

现将编外用工开展情况进行汇报如下:一、用工情况。

截至目前,我单位共有编外用工人员XXX名,分布在各个部门和岗位。

其中,包括临时工、兼职人员、劳务派遣人员等。

这些编外用工人员在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单位的发展与运营提供了有力支持。

二、管理措施。

为了规范编外用工管理,我单位制定了相关的管理制度和流程,明确了编外用工的招聘、合同签订、薪酬福利、劳动保障等方面的规定。

同时,加强了对编外用工的日常管理和监督,确保他们的工作行为符合法律法规和单位规定。

三、工作成效。

通过对编外用工的规范管理与有效监督,我单位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效。

首先,编外用工的工作秩序得到了有效维护,工作效率和质量得到了提升。

其次,单位的用工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节约了人力资源的使用。

再次,编外用工的合规性得到了有效保障,为单位的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四、存在问题与展望。

在编外用工管理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例如部分编外用工人员对单位规定不够了解,工作纪律不够严格,需要加强教育和培训;另外,一些用工合同存在模糊不清的情况,需要及时完善和规范。

未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编外用工管理的监督与指导,完善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确保编外用工管理工作更加规范、科学、有效。

五、总结。

编外用工是当前单位用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单位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将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断完善编外用工管理工作,为单位的稳定发展和长远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以上就是我单位编外用工开展情况的汇报,谢谢。

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临时用工现状分析及建议

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临时用工现状分析及建议

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临时用工现状分析及建议编外临时用工是机关事业单位非正式员工的一种统称。

为全面、准确掌握情况,6月初,三门县编委办专题对全县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临时用工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

调研发现,部分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临时用工人员呈逐年增多之势头、管理比较混乱、劳动纠纷增多,成为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监管盲区,干部群众反响强烈,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基本现状及问题此次调研,主要采取部门自查和随机抽查的方式。

调研中发现,截止时间为2012年6月份,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共使用编制外人员1200人,占全部行政事业单位编制的14%。

从分布情况看,全县共有53个机关事业单位使用了编外人员,占全部机关事业单位的59%,其中卫生系统各医院编外人员328人,公安系统协警167人,广播电台116人,分别占27.3%、13.9%、9.7%。

从用工情况看,编外用工岗位分为后勤服务岗位、技术性岗位和管理辅助性岗位三类,主要集中在驾驶、打字、门卫、保洁以及其它协助管理等岗位。

从年龄结构看,50岁以上171人,占14.3%;30—50岁579人,占48.3%;30岁以下450人,占37.5%。

从审批情况看,经人事编制部门批准的43人,主管部门批准的有202人,单位自聘955人,经有关部门批准的占编外用工总数20.4%。

由于缺乏政策规范和有效监管,编外用工已成为机关事业单位缓解人力资源矛盾的一个主要手段,从调查情况看,我县编外用工存在以下四个方面问题:一是编外用工随意性大,管理不规范。

相比于行政事业单位“扎口管理、凡进必考”的录用政策,编外人员的使用方式、薪酬标准通常取决于单位领导个人意愿。

同时,各部门单位对编外人员的聘用、管理、社会保险、劳动合同签订、薪酬等没有制定相应的制度,对使用编外人员缺乏严格的计划性,基本上是由部门单位领导说了算,随意性比较大,管理也不规范。

二是编外人员的待遇参差不齐。

通过调研发现,一些部门单位对使用编外人员未签订劳动合同,未交纳社会保险。

单位编外人员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单位编外人员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单位编外人员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一、引言在我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中,单位编外人员作为一种特殊的用工形式,既有其存在的必要性,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不足。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单位编外人员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改善的建议。

二、劳动保障不完善1.权益保护不到位由于单位编外人员处于雇佣关系下的非正式职工身份,在劳动权益保护方面存在一定漏洞。

他们往往缺乏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福利待遇,容易受到辞退、拖欠工资等违法行为的侵害。

2.劳动合同缺失许多单位对于编外人员并未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这导致了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一旦发生纠纷或事故,相关法律法规很难给予编外人员应有的帮助和支持。

三、薪酬待遇差距大1.薪资低于岗位价值由于单位编外人员通常以灵活就业方式工作,他们的薪资待遇往往低于其岗位价值。

相比于正式员工,他们不能享受同等的薪酬和福利待遇,这不仅影响了他们的生活水平,也降低了单位对他们的激励和留存力度。

2.缺乏晋升渠道单位编外人员通常无法参与单位内部职务晋升和培训机会,限制了他们个人发展的空间。

长期处于低技能、低收入的岗位上,难以提高自身竞争力和职业发展。

四、用工风险较高1.用人成本增加为了规避一些雇佣成本和劳动关系风险,有些单位倾向于使用编外人员。

然而,频繁更换编外人员会增加用人成本,并且可能导致团队稳定性和效率下降。

2.管理难度较大由于编外人员通常没有明确的岗位职责和责任范围,上级管理者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监督和调配。

这容易导致任务分配不当、工作质量下降等问题。

五、建设性建议1.健全劳动保障制度加强单位编外人员权益保护,建立健全社会保险制度,使所有劳动者都能享受到应有的福利待遇。

同时,加强对劳动合同的管理和执行力度,确保编外人员与用工单位之间的关系合法稳定。

2.提高薪酬待遇为了激励单位编外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稳定性,应当确保他们的薪资水平能够与岗位价值相匹配。

此外,为编外人员提供晋升渠道和培训机会,使其在职业发展方面有更多选择和机遇。

新形势下完善地方机关事业单位编外聘用人员管理的几点建议

新形势下完善地方机关事业单位编外聘用人员管理的几点建议

新形势下完善地方机关事业单位编外聘用人员管理的几点建议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地方机关事业单位编外聘用人员管理面临新形势和新挑战。

为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提高编外聘用人员管理的科学性和合法性,以下提出几点建议:一、建立科学的编外聘用人员管理制度地方机关事业单位应建立科学的编外聘用人员管理制度,明确编外聘用人员的来源、流动、福利待遇等方面的规定,确保编外聘用人员能够享有相应的权益和保障。

要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对编外聘用人员进行定期考核评价,以确保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和效率。

二、加强编外聘用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地方机关事业单位应加强对编外聘用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和素质水平。

通过定期组织各类培训和学习活动,帮助编外聘用人员了解最新的管理理念和工作方法,提升其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要加强对编外聘用人员的日常管理,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加强对他们的管理和指导,保证他们全面履行工作职责,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三、建立激励机制,激发编外聘用人员的积极性地方机关事业单位应建立激励机制,激发编外聘用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其工作积极性和工作热情。

可以通过设置奖金、晋升机会、表彰等方式,激励编外聘用人员在工作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增强其工作动力和使命感。

四、加强政策宣传,营造良好的用人环境地方机关事业单位应加强对编外聘用人员政策的宣传工作,让编外聘用人员充分了解自己的权益和义务,以及单位对他们的政策和规定。

要营造一个公平、公正、公开的用人环境,确保编外聘用人员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五、注重编外聘用人员和编制人员的协同配合地方机关事业单位应注重编外聘用人员和编制人员之间的协同配合,构建和谐的办公氛围和团队合作氛围。

通过加强沟通、协调和合作,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和特长,实现编外聘用人员和编制人员的有效合作和良性互动。

在新形势下,地方机关事业单位完善编外聘用人员管理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只有加强制度建设、加强培训管理、建立激励机制、加强政策宣传和注重协同配合,才能更好地激发编外聘用人员的工作潜能,提高地方机关事业单位的整体工作效率和质量。

事业单位编外人员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事业单位编外人员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

事业单位编外人员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引言在我国事业单位的人事管理中,编外人员是一种特殊存在。

编外人员指的是不直接享受公务员待遇但在事业单位工作的人员。

然而,事业单位编外人员管理存在一些问题,如用工规范不明确、权益保障不足以及薪酬待遇不公等。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分析现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用工规范不明确在事业单位中,编外人员的用工规范并没有明确的制度,导致编外人员的工作状态不稳定,并容易受到雇佣方的不公平对待。

这一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劳动合同缺乏保障许多事业单位对编外人员的聘用往往是口头约定或者短期合同,合同期限不稳定,很容易出现劳动合同无法续签的情况。

这样一来,编外人员在工作权益方面缺乏稳定性和保障。

1.2 缺乏福利待遇与公务员相比,事业单位编外人员往往享受不到相应的福利待遇。

例如,编外人员可能无法享受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等福利,这对编外人员的权益构成了一定的损害。

1.3 升职晋级机会较少与事业单位内部的公务员相比,编外人员缺乏相应的升职晋级机会。

这可能导致编外人员的职业发展受限,缺乏动力和激情,影响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二、权益保障不足与编外人员的用工规范问题相伴而生的是权益保障不足的问题。

由于用工规范不明确,导致编外人员的权益无法得到保障,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欠薪问题普遍存在在事业单位编外人员中,欠薪问题时有发生。

一些用工方以各种理由拖欠编外人员的工资,给编外人员造成了经济上的困扰和压力。

2.2 缺乏职业发展机会事业单位编外人员往往无法获得与其工作经验相匹配的职业发展机会。

缺乏职业发展机会限制了编外人员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长期下去可能导致编外人员工作积极性下降。

2.3 工作资源不足一些事业单位在分配工作资源时,往往优先考虑内部人员,给编外人员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编外人员的工作资源不足,会严重影响其工作效能和工作质量。

三、薪酬待遇不公在事业单位编外人员管理中,薪酬待遇问题也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编外聘用人员管理存在的问题

编外聘用人员管理存在的问题

编外聘用人员管理存在的问题编外聘用人员是指企事业单位根据实际需要,以非招聘计划的形式招募的、在用人单位编制之外的工作人员。

编外聘用人员管理的不当,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下面就编外聘用人员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工资待遇不平等编外聘用人员在工资待遇方面与编制内人员存在一定的差异,甚至存在明显的不平等现象。

部署工资标准有时受组织管理者或上级领导的个人意愿影响,不同编外聘用人员之间也存在工资待遇的不平等问题。

这种不公平待遇容易引起员工的不满和抵触情绪,影响工作效率和企业稳定经营。

二、权利待遇不健全编外聘用人员常常没有存款,没有社会保险和房补等一般的福利待遇,这也是另一方面的不公平待遇。

有些单位在解决招聘工作后也不排队该类工作人员的转制,导致这些人员没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和一般的福利待遇,在日常生活中缺乏保障,压力较大。

三、发展空间有限编外聘用人员没有编制,他们的发展空间也相对有限。

在一些企业中,招募编外聘用人员是一种企业临时解决某些问题的应急措施,而非长期发展计划,这也限制了他们的晋升渠道。

工作时间较短的编外聘用工作者往往缺乏完善的专业技能,无法满足更高级别工作或职位的要求。

四、管理标准不统一编外聘用人员与正式员工在管理方面存在差异,对他们的考核和管理一般较宽松、不规范,另一方面,也容易在考核方面降低标准,缺乏统一的管理流程。

这个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配置,也容易导致编外聘用人员对公司管理缺乏信任和认可。

五、流动性过大由于缺乏稳定的职业发展计划,编外聘用人员在该领域一般呆的时间不长,很容易跳槽。

如果企业没有对聘用关系进行规范,这种高流动性容易影响企业长期发展,因为企业在流程和人员管理方面需要投入很多资源和精力。

六、法律意义上的急功近利编外聘用人员的聘用和管理也存在“急功近利”倾向。

用人单位在聘用编外工作者时,客观上更多地考虑了劳动力成本问题,却往往忽视了人才积累和培养的问题,例如,专业知识、对行业发展的理解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临时用工现状分析及建议
编外临时用工是机关事业单位非正式员工的一种统称。

为全面、准确掌握情况,6月初,三门县编委办专题对全县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临时用工情况进行了调查摸底。

调研发现,部分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临时用工人员呈逐年增多之势头、管理比较混乱、劳动纠纷增多,成为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监管盲区,干部群众反响强烈,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一、基本现状及问题
此次调研,主要采取部门自查和随机抽查的方式。

调研中发现,截止时间为2012年6月份,全县机关事业单位共使用编制外人员1200人,占全部行政事业单位编制的14%。

从分布情况看,全县共有53个机关事业单位使用了编外人员,占全部机关事业单位的59%,其中卫生系统各医院编外人员328人,公安系统协警167人,广播电台116人,分别占27.3%、13.9%、9.7%。

从用工情况看,编外用工岗位分为后勤服务岗位、技术性岗位和管理辅助性岗位三类,主要集中在驾驶、打字、门卫、保洁以及其它协助管理等岗位。

从年龄结构看,50岁以上171人,占14.3%;30—50岁579人,占48.3%;30岁以下450人,占37.5%。

从审批情况看,经人事编制部门批准的43人,主管
部门批准的有202人,单位自聘955人,经有关部门批准的占编外用工总数20.4%。

由于缺乏政策规范和有效监管,编外用工已成为机关事业单位缓解人力资源矛盾的一个主要手段,从调查情况看,我县编外用工存在以下四个方面问题:
一是编外用工随意性大,管理不规范。

相比于行政事业单位“扎口管理、凡进必考”的录用政策,编外人员的使用方式、薪酬标准通常取决于单位领导个人意愿。

同时,各部门单位对编外人员的聘用、管理、社会保险、劳动合同签订、薪酬等没有制定相应的制度,对使用编外人员缺乏严格的计划性,基本上是由部门单位领导说了算,随意性比较大,管理也不规范。

二是编外人员的待遇参差不齐。

通过调研发现,一些部门单位对使用编外人员未签订劳动合同,未交纳社会保险。

调查发现,有签合同的964人,签合同率80.3 %;参加保险的799人,编外人员参保率66.6%。

也就是说,尚有近1/5的编外人员未签订合同和1/3的编外人员未参加社会保险。

同时,编外人员同岗不同酬,单位与单位间福利待遇参差不齐的现象比较突出。

如同一乡镇的编外人员,分为乡镇聘、站所聘,待遇都不一样;不同乡镇从事同一岗位的编外人员,待遇也不一样。

三是社会保险缴纳的刚性要求与各单位财力承受力弱之间存在矛盾。

编外人员的经费主要依靠各单位通过挤占办公经费
等方式自行解决,若全部参加五大社会保险,一些用人单位力不从心。

四是劳动争议案件有所增长。

随着编外人员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的逐步增强,编外用工管理难度逐步增加。

近年来,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人员通过电话、寄信、信访反映未达最低工资、未缴纳社会保险、未签订劳动合同等情况逐年增加。

甚至出现群体访现象,影响了全县稳定大局。

二、原因分析
调研中发现,产生我县编外用工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单位人员编制有限,编制控制严格。

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深化和机构编制管理工作的加强,一方面机构要优化,人员要精减。

另一方面,机构设置越来越规范,各系统工作越来越细化,各项创建达标及社会事务性工作也逐渐增多,大量具体的事务工作和后勤工作都需要人做,如我县的综合执法及正在开展的“六大创建”等中心工作,要求高、任务重、头绪多,原有人员不足,客观上也需要增加人员。

为确保各项工作正常开展,对用工单位来讲最便捷的方法就是聘请临时人员。

二是单位岗位管理没有跟上,存量人力资源盘活不足。

一些部门单位领导对劳动用工法律法规学习了解不够,对聘用编外人员的成本、风险估计不足。

一些部门和单位没有充分挖掘
现有在编人员的潜力,岗位管理没有跟上,存在人浮于事、因人设岗现象,一些脏、累、差的工作通过编外人员去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正式工看看,临时工干干”的现象这也是导致编外用功数量增加的原因。

三是编外人员的管理没有纳入统一管理,缺乏政策规范和有效监督。

目前我县对编外人员还没有统一规范的政策,各单位也基本没有制定规范的文件。

由于这些原因,致使编外人员的进人、使用、管理处于一种近似于失控的状态,人员的聘用程序相对简单,也使这部分人数增长过快。

四是政企、事企不分,改革不到位,后勤服务社会化程度不够。

我县社会行业中介组织发展还不够强大,政府后勤服务社会化尚不能完全推行。

部分可以向市场采购的服务和可以委托市场运作的业务,依然由机关、事业单位自行操作,没有实现从“以钱养人”向“以钱办事”的转变。

如有些后勤岗位可以通过向市场购买服务的方式,转变为社会化经营。

三、编外用工的危害
编外临时用工对机关事业完成一些中心工作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从长远的角度看危害不少:
一是严重损害了机构编制的权威性。

本来“编制就是法律”,禁止各种形式的超编、混编、混岗行为,而编外用工从某一方
面来说,就是一种变相的超编、混编,损害了机构编制的权威性。

二是加重了机关事业单位的负担。

《劳动合同法》已于2008年1月1日起实施。

《劳动合同法》规定:建立劳动关系一个月内必须签订劳动合同,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连续订立二次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第三次必须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满一年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视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已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编外人员劳动(聘用)合同以及缴纳社会保险、解除合同的补偿等问题,将对机关事业单位带来很大的经济压力。

三是有违公平正义,容易滋生腐败。

不可否认,某些有些人托关系先到空编机关中某个岗位上做临时工,然后再参加单位组织的招考考试(有的单位甚至在设定招考条件时为这些临时人员“量身打造”),这里面往往有某种利益关系在暗自成交。

四是助长了机关不良风气。

大量编外临时人员充实机关各股室,个别单位难免出现“忙了编外的,闲了在编的”的现象,造成官僚之风更盛,工作效率更低,机关作风更差,群众反响强烈。

五是挫伤了原有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大多编外人员工
资福利通过挤占办公经费方式解决,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单位原
有工作人员的福利,挫伤了原有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四、对策建议
加强全县编外用工管理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针对我县编外用工使用情况及管理难点,提出如下建议意见:
一是清理和规范现有编外用工。

在前期调查的基础上,建议由县纪委牵头,组织、编委办、人事、财政等单位配合,制定出在编不在岗人员和临时工清理办法,先清理、后规范,按照需要、精干、高效、合理的原则规范一批、清理一批。

对存在人浮于事现象,而编外人员过多的单位,通过挖掘编内人员潜力,精减编外人员;对一些可通过花钱买服务的岗位,要通市场化形式进行运作,减少使用编外人员;对确工作需要聘请编外人员的,要签订劳动合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规范劳动关系。

对涉及编外人员投诉和劳动仲裁案件要坚持以调解为主,通过依法调解,化解纠纷,维护双方的权益,维护社会稳定。

二是控制编外用工总体规模。

编制等部门要研究制定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人员管理的指导意见,建立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人员劳动合同备案、年审制度,加强编外人员用工管理。

要实行总量控制和计划管理,将编外用工纳入人员总体规模控制范围,建立健全编委用工管理信息库,实行动态监管。

各行政事业单
位将用工岗位及人数报编制部门审批,编制部门根据各单位实际情况核定总量。

总量一旦核定,各单位不得突破。

三是建立健全编外用工管理制度。

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人社等部门要研究制定编外用工录用程序、管理考核制度、薪酬制度、辞职辞退和劳动争议等一系列管理制度,建立健全部门之间的监督制约机制、责任追究机制、做到依法用人、规范管理,确保编外人员的进出、使用规范有序。

要注重编外用工的事先预防和事后监管,强调先申报核准后方可聘用编外用工,强调财政部门对各单位编外用工人员的监管,把编外人员清理规范工作与经费管理结合起来,做到不清理、不拨款。

要分清责任,用工员额控制责任在编制部门,经费预算责任在财政部门,经费标准调整责任在人社部门,编外用工的使用、管理在用工单位。

全县应要统一出台规范性管理办法,消除各单位编外人员进人模式、管理方式、工资待遇不同的情况,指导各单位建立编外人员基本管理制度,明确各级各岗位的能力素质要求,构建统一明确、科学合理的岗资体系,做到依法用人、规范管理。

四是探索多种用工形式。

要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和实际需要,建立多种用工形式,在法律法规范围之内减轻编外用工经济负担。

一方面鼓励发展劳务派遣公司等各类劳务、人才中介组织,积极探索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

如机关事业单位在计划内使用临时工可与劳务派遣单位订立劳务派遣协议,再由劳务派遣单位与个人签订劳动合同,用工单位只管用人,不与个人发生劳动关系。

另一方面加快推行行政事业单位后勤服务外包的管理方式,减少后勤服务岗位的编外用工人员,变“养人”为“养事”,降低行政运行成本,提高行政办事效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