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语文-高一-创新课堂粤教版必修3 宋词四首 学案2

合集下载

最新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公开课课件:第17课《宋词四首》ppt课件

最新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 公开课课件:第17课《宋词四首》ppt课件

黄州的四年,苏轼开垦荒地,掘井筑屋,躬 耕其中,自号“东坡居士”,“回首向来萧 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贬往瘴疠之地的惠州时,竟能放声高歌: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这 不仅仅是一种生存智慧,更是一种傲岸不屈 的伟大人格。 贬往蛮荒之地的儋州时,也能唱出洋溢着豁 达乐观情绪的豪放诗:九死南荒吾不恨,兹 游奇绝冠平生。也能“食芋饮水,著书以为 乐” 。
第17课 宋词四首
雨 霖 铃
柳 永
《雨霖铃》的由来 《雨霖铃》这一词调,本是唐代教坊大曲,来 源于唐明皇李隆基与其爱妃杨玉环的悲欢离合 的爱情故事。相传唐玄宗入蜀,到斜口时,淋 雨连日,他经过秦岭栈道,耳闻铃声,勾起了 往事,于是创作此曲,悼念杨贵妃,以寄托哀 思。可想这一词调悲怆低下、凄楚欲绝的情味。
提示:
红字部分写奇景,重读动词、喻体,音调
高,语速快。
蓝字写壮景发慨叹,语调较高,语速缓。 黑字叙述,语调平缓。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 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 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 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提示:
前急后缓,前高后低,声音变化表现二 人的反差,重读划线部分。
结合课下注释和补充 注释,疏通文意,大 声诵读,初步感知。
注释链接
风流人物:此处指杰出的英雄人物。 小乔:吴国乔玄有两个女儿,都美貌出众,人称 “二乔”。“大乔”嫁给孙权的哥哥孙策,“小乔” 嫁给周瑜。 初嫁了:就是刚嫁过去。“了”字是衬词,并没有 实在意义。 强虏:强大的敌人,指曹操的军队。有的本子作 “樯橹”,樯是船上桅杆,橹是摇船工具,这里是以 局部代全体的借代修辞方法,用樯橹代全部战船, 再引申整个水军。 灰飞烟灭:被焚烧成灰或烟飞散消逝掉,形容曹操 的军队遭火攻后的惨败。

高中语文 第2课《李白诗四首》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高中语文 第2课《李白诗四首》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思考
在全文起何作用? 空间转移,时间推移,景象发生变 化,有声有色地进入梦境。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思考
写出怎样的一种景象?
昏暗恍惚。险怪奇绝
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 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 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 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 2、过程与方法:反复诵读四首诗,理清李 白诗歌中跌宕起伏的情感脉络。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悟诗人的思想感 情及其艺术魅力
• 重点 : • 1.提升诗歌鉴赏能力。 • 2.了解与李白相关的文学常识,理解并掌
握李白诗歌的特点。
• 难点 : • 李白诗歌中雄奇飘逸,想象奇特的诗风。
教学目的:
思考
2、四短句的形式有何表现力?
节奏鲜明,铿锵有力,充分表现了打开天门 的雄伟气势。 小结: 从昏暗恍惚到惊天动地,前者烘托后者,形 成一个由低沉到高昂的波澜,为下文渲染了神奇的背景。
1、天门打开后的景象如何? 光辉灿烂,壮丽非凡。
如果梦境是一个故事的话,
仙人出现带来了梦境的最高潮。 诗人的幻想如神仙遨游,天马行空,无拘无束, 任意奔驰。
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 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思考:这层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三第四单元17【教学设计】《念女娇赤壁怀古》

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三第四单元17【教学设计】《念女娇赤壁怀古》

赵县职教中心武立芹老师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第四单元中的一首词。第四单元所选的都是名家名篇,而《念奴娇﹒赤壁怀古》既是苏轼的代表作,又是豪放派词的主要代表作之一,《宋词四首》中又特意选了婉约派与豪放派两相对照的词篇,目的是引导学生对不同风格的作品有一个比较性的体会,因此本节课在单元学习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对本词的学

习,有利于学生区分两大风格词派的作品以及以后进行诗歌鉴赏的训练。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苏轼的创作风格及豪放词的特点

2、抓关键语句,提高学生鉴赏和评价的表达能力

3、学习本文写景、咏史、抒情相结合的特点

4、在理解词的内容的基础上诵读和背诵

【过程与方法目标】

指导学生朗读与分析文本,掌握作者抒发的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教育学生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保持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

理解《赤壁怀古》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

体会词人在作品中表达的思想感情

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

《三国演义》主题曲

三国是个英雄辈出、充满魅力的时代,其中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局势,而且是中国历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案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案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

曲选读》教案

一、课程背景

本课程是粤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中的一课,通过课文的学习,旨在了解唐宋时期文化、历史背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本课程也是广东省高中教育必修课程的一部分。

二、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

1.了解唐宋时期的文学、文化背景,熟悉唐诗宋词元散曲等不同文学体裁的特点和风格。

2.掌握《浩初上人与山寄京华亲故》的课文内容,理解其中的寓意和隐喻,提升文学鉴赏能力。

3.培养学生的优美朗读和书写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三、教学内容

1. 课文介绍

本课的课文为《浩初上人与山寄京华亲故》。该课文是一首山水田园诗,描述了作者浩初上人在旅途中对故乡的思念和眷恋之情,以及对大自然美好景色的赞美和感悟。该课文语言优美、形象鲜明、意境深远,是唐代山水田园诗的经典之作。

2. 阅读和理解课文

教师首先让学生自己阅读和理解课文,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描绘的景物和寓意,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并可以组织小组讨论或集体探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课文内容。

3. 分析和赏析课文

通过课文的分析和赏析,让学生了解唐宋时期文学的特点和风格,如山水田园诗、墨客诗等不同文学流派。同时,还可以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课文的词语、语言、修辞手法等,理解课文的美学价值和文化内涵。

4. 朗读和书写

通过优美朗读和书写,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写作能力。同时,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课文的美感,加深学生对文学的感性认识,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方法

本课程主要采用讲解、分析、赏析、朗读和书写等教学方法,注重多种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以达到教育教学的多元化。

粤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第二单元《杜牧诗三首》《题乌江亭》导学案(无答案)

粤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第二单元《杜牧诗三首》《题乌江亭》导学案(无答案)

选修1 第8课

《杜牧诗二首》导学案

班级:姓名:学号:组别:

教学目标:

1、了解诗人杜牧的生平与诗歌风格;

2、体会咏史怀古诗中忧时伤乱、借古讽今的情感与写作目的;

3、通过比较阅读,掌握咏史怀古诗的写作技巧与鉴赏方法。

教学重点:通过比较阅读,掌握咏史怀古诗的写作技巧与鉴赏方法。

教学难点:体会咏史怀古诗中忧时伤乱、借古讽今的情感与写作。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方法:诵读鉴赏法、比较阅读法、小组合作探究、个性化解读等。

教学过程:

【自主预习】

要求:参照注释或工具书,完成预习案,并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填写到后面“我的疑惑”处。

一、文学常识。

(一)、小李杜—杜牧:杜牧,字牧之,曾任黄州、池州等地刺史,终迁中书舍人。一生仕途不得意。杜牧晚年居长安城南樊川别墅,后世因称之“杜樊川”。他和李商隐齐名,后人并称“小李杜”,以七言律绝见长,俊爽圆淳,常寓讽喻、感慨于景物之中,咏史诗成就颇高。

(二)、写作背景:

1、《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其一)》:补充注释(安史之乱后,华清宫遭到了破坏,多年过后,杜牧经过这里时,早已冷落残败。面对断壁残垣,诗人回忆史事,感慨万千,写下这三首七绝。)

2、《题乌江亭》:唐文宗开成四年 (839)年,杜牧结束在南方十余年的漂泊生涯后,由宣州赴京时渡江经过乌江亭,写了这首诗。

(三)、关于咏史怀古诗

1、咏史怀古诗: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四单元 第17课《宋词四首》课件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第四单元 第17课《宋词四首》课件

方面,开创了豪放派词风,作品有《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
歌头(明月几时有)》等;在书画方面,擅长行楷,与

黄庭坚 米芾 蔡襄

并称“宋书画四大家”。
答案
(3)李清照(1084—约1155),历城(今济南)人易,安号居士 宋 婉约。
代 派代表词人。其文学创作具有鲜明独特的艺术
风格易,安对体后世影响较大,称为“
映生活;它境界宏大、气势恢弘、不拘格律、崇尚直率,而
不以含蓄婉曲为能事。其代表人物有 辛弃疾 、苏轼 、
”。她生于书香门第,
对诗、词、散文、书画、音乐无不通晓,以词的成就最高。其 南渡
词以 为界,分为两个时期:前期反映闺中感情生活、自然风
光、别思离愁,清丽明快;后期因丈夫去世再加上亡国伤痛,
诗词变为凄凉悲痛,抒发怀乡悼亡情感,也寄托了强烈的亡国
之思。代表作有《 声声慢 》、一《剪梅 》 、 《 如 梦 令 》
答案
(4)“怎一个愁字了得!”的愁包含了哪些内容?作者是怎样 抒发这愁情的?
答案 ①丧夫之痛,亡国之恨,流离之苦,孀居之悲。(情愁, 家愁,国愁) ②直接抒情和借景抒情。直接写愁,直接抒情。如:寻寻觅 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间接写愁,借景抒情。如:借“淡酒”、“晚风”、“过 雁”、“黄花”、“梧桐”、“细雨”营造了冷清、凄惨、 哀怨的意境,抒发了自己的家愁国恨。

高中语文 4.17《宋词四首》课件 粤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 4.17《宋词四首》课件 粤教版必修3

临江仙 ·夜归临皋 夜归临皋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 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 杖听江声。 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 夜阑风静谷纹平。小舟从此逝, 夜阑风静谷纹平。小舟从此逝,江 海寄余生。 海寄余生。
江山依旧, 江山依旧,却无处觅求像孙仲 谋一样的英雄豪杰。 谋一样的英雄豪杰。昔日繁华的歌 舞台榭,英雄的业绩风流, 舞台榭,英雄的业绩风流,总被历 史的风雨吹得化为乌有。 史的风雨吹得化为乌有。一抹斜阳 映着丛密的草树,平常的街巷, 映着丛密的草树,平常的街巷,人 们说刘裕曾在这里居住。想当年, 们说刘裕曾在这里居住。想当年, 他指挥的金戈铁骑,气吞万里, 他指挥的金戈铁骑,气吞万里,威 猛如虎。 猛如虎。
江城子
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 尘满面,鬓如霜。 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 明月夜,短松冈。 处,明月夜,短松冈。
雨 霖 铃
柳 永
《雨霖铃》这一词调,本 雨霖铃》这一词调, 是唐代教坊大曲, 是唐代教坊大曲,来源于 唐明皇李隆基与其爱妃杨 玉环的悲欢离合的爱情故 相传唐玄宗入蜀, 事。相传唐玄宗入蜀,到 斜口时,霖雨连日, 斜口时,霖雨连日,他经 过秦岭栈道,耳闻铃声, 过秦岭栈道,耳闻铃声, 勾起了往事, 勾起了往事,于是创作此 悼念杨贵妃, 曲,悼念杨贵妃,以寄托 哀思。 哀思。可想这一词调悲怆 低下、凄楚欲绝的情味。 低下、凄楚欲绝的情味。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案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案

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曲

选读》教案

一、教学背景

本教学案例适用于高中语文课程,主要教学内容为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中的一首词作——《蝶恋花》。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词的发展历程、特点及表现手法,并掌握词作的鉴赏方法。

二、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让学生掌握《蝶恋花》的基本情节、词牌及词语的含义;

2.帮助学生分析词作中的表现手法、意境描绘及抒发之情;

3.提高学生欣赏和鉴赏词作的能力,了解词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性。

三、教学内容及重难点分析

1. 教学内容

本课程主要内容为《蝶恋花》,其基本情节为:主人公花游仙与春官相爱,但因身份差距未能在一起,表达了相思之情。

2. 重点

本课程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理解词作中的表现手法及意境描绘,并掌握相关词语的含义。

3. 难点

本课程的难点在于帮助学生把握词中所表达的情感,包括对于爱情和身份的理解、抒发之情的领悟。

1. 课前准备

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搜索并阅读《蝶恋花》的相关资料,如词牌音乐、历代注释等,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 教学步骤及内容

第一步:引入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蝶恋花》的词牌音乐和视频等方式,引入学生进入词作的意境。

第二步:词作解析

教师要求学生认真阅读《蝶恋花》,并围绕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解析:

1.词作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2.词牌的音韵和节奏;

3.作者的创作手法和描写方式。

第三步:图文配对

教师将《蝶恋花》中的诗句和配图材料分别打印出来,让学生进行图文配对,并解释其意义。

第四步:课堂讨论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就学习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交流和解答,提高学生对词作的理解和领悟能力。

题乌江亭-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案

题乌江亭-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案

题乌江亭-粤教版《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的相关知识,使学生掌握中国古代文化遗产;

2.培养学生对文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3.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鉴赏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

1. 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讲解《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中的精华部分,包括它的文化背景、地理背景以及其文学价值等方面。

2. 教学方式

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包括讲解、解读、讨论等方式,力求让学生充分参与教学活动。

三、教学过程

1. 教学步骤

Step 1:课前准备

教师可以预先组织学生查找与本课文有关的有关地域、历史、文化、人物等知识,并让他们在课堂上分享。

Step 2:整体阅读

1.由教师带领学生整体阅读本课文,使学生了解课文大意。

2.分析课文中的文化背景,比如“江南”的意义、唐朝的文化特征等。

3.对于文学形式进行分析,比如辞赋、诗歌、乐府等。

Step 3:教学重点难点

1.针对课文中文学价值方面的问题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了解本文的文学价值,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达。

2.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分析作者在何时何地写下了这些诗歌,以及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心情、感受、情感等。

2. 学生评价表现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设定评价标准,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态度、自主学习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进行评价。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

1.教会学生如何正确理解唐诗宋词元散曲,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

2.深入了解课文中的文化背景、历史背景,提高学生的文化水平。

粤教版 高中语文 唐诗宋词元曲选读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粤教版 高中语文 唐诗宋词元曲选读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

槛 菊 愁 烟 兰 泣 露

“ 槛菊”笼罩在“愁烟”中,“兰” 带着“泣露”,“罗幕”是“轻寒”。 这些都是基调低沉的哀景,从而烘托出 一种因离别而产生的哀伤情绪。这里 用“愁烟”、“泣露“将它们人格化, 将主观色彩移于客观景物,透露女主人 公自己的哀愁。因此说,这些景物都染 上了主观的色彩。
槛菊愁烟兰泣露
晏殊,北宋词人。 字同叔,抚州临川人。七 岁能文,十四岁以神童 召试,景德中赐同进士 出身。庆历中官至集贤 殿大学士、同中书门下 平章事兼枢密使。谥元 献。其词擅长小令,多 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 致,语言婉丽,颇受南 唐冯延巳的影响。
晏殊的词

晏殊的词,主要承袭晚唐、五代的 遗风,多为遣兴娱宾而作,内容比较 狭窄,大多是反应士大夫宴游嘉会的 生活以及良时易逝、欢事无多的感慨。 描写男女相思、离情别绪的作品,是 晏殊词的另一主要内容。造语工妙, 是晏殊词的一大特点。作品集:《珠 玉词》

2、再次诵读全词,说说词中的主 人翁是男性还是女性?
明确:给人的感觉是女性。但作者晏殊 却是男性。这种写法叫做代言体。指 男性的词人模拟女性的口吻以抒写女 性的心理与行为的作品。这在词的创 作中是非常常见的一种现象,因为词在 很多情况下是写给歌女吟唱的,所以以 她们的口吻来写比较好传情达意。


第三句有没有别的信息? 明月本无知无情,它只顾光照朱 户,原很自然;既如此,似乎不该怨 恨它。但却偏要怨。 这种仿佛无理的埋怨,却正有力 地表现了女主人公在离恨的煎熬中对 月彻夜无眠的情景及外界事物所引起 的触动。

2023年《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教学设计

2023年《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教学设计

2023年《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教学设计

2023年《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教学设计1

一、教材分析: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粤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三第四单元的第四课《宋词四首》中的一首。这课选择的四位词人的作品兼顾了豪放与婉约的两种风格,《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词豪放风格的代表作,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之后的作品。本词借对古战场的凭吊,表达了作者“人生如梦”的感慨。学习该词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陶冶性情,追求高尚的人生旨趣。

二、教学设想:

本词是苏轼的代表作,体现了苏词的豪放风格。学习中通过配乐朗诵,视频展示、反复诵读,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充分感受豪放的情调。在学习过程中,适当的点拨本词的语言特点、手法、思想感情等等。联系苏轼的生平及写作背景,引导学生理解分析鉴赏本词的思想内容,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加强课文背诵,通过读课文、看注解、议特点等方法,提高学生宋词阅读鉴赏能力。

三、教学目标、重难点及确立依据:

本篇课文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在高一阶段,学生在必修一第四单元学习了古典诗歌,对古典诗歌的意象,意境、表现手法有一定了解。而现在的学生对西方文化、前卫文化了解甚多,相对缺乏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因此,在教学上可以侧重于对词中文人情感的探究,进行文化上的拓展。在本课教学上根据新课标所提出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设计,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目标:了解苏轼的生平和思想,了解词的写作背景。

能力目标:

1、诵读吟咏,感受诗词恢宏开阔的意境,感受苏词豪放的风格。

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教案第一单元1王维诗四首辛夷坞(2)

高二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教学教案第一单元1王维诗四首辛夷坞(2)

《选修一•王维诗四首》第三课时教学设计

【题目】

“诗佛”:寄佛性于山水田园

【课型】

古诗鉴赏课

【学习主题】

鉴赏《选修一》的一些山水田园诗,特别揣摩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禅意内涵,结合“终南山”等相关诗歌以及“王孟”一些山水田园诗进行比较阅读。

【设计者】

郭娟方咏陆燕

【学习目标依据】

(1)课程标准要求:鉴赏文学作品,对祖国语言文字增进审美体验,增强形象思维能力,学会鉴赏与表达,理解多样文化。

(2)教材分析:

①高中语文《选修一》的选录唐诗,对于诗作的诗眼、意境、语言、结构艺术等鉴赏方面都附录前人的简短评价,这有利于学生自主性预习乃至学习。

②《选修一》的唐诗选录,或以诗人所处的时期为标准,或以唐诗的情景关系、题材类别、创作动机等等为标准,严谨而活泼。

③“王孟”的并称,可以作为我们在“诗情”方面做他们比较阅读、鉴赏的小依据。

(3)学情分析:

①古诗鉴赏,学生有鉴赏内容、鉴赏思想感情、鉴赏艺术手法等方面的基础知识积累。

②学生回答“古诗鉴赏”题目的书面表达能力有必要养护、提升。

【核心素养培养目标】

(1)体会诗歌语言表现力,揣摩诗歌语义、诗情、语言、艺术手法等。

(2)把握诗歌内容,揣摩“诗意”。

(3)了解王维作为“诗佛”,其山水田园诗“诗中有禅”的艺术特点并品味内涵。

(4)通过朗读、描述、讨论,体会王维山水田园诗中蕴含的佛理。

【学习重点难点】

描述诗歌大意,揣摩“禅意”内涵。

【评价任务(训练)】

(1)《学评》相关习题。

(2)《王维诗四首》学案。

【课前准备】

(1)《王维诗四首》的诗歌大意理解完成。

(2)《选修一》的《山水田园诗四首》诗歌大意理解完成。

高中语文《辛弃疾词三首》教案2篇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高中语文《辛弃疾词三首》教案2篇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辛弃疾词三首

一、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辛弃疾是南宋爱国词派的代表,是两宋豪放词派的代表,是宋词的集大成者。有《稼轩长短句》四卷。他流传至今的词作计有620多首,数量居两宋词家之冠。他的词继承和发展了苏轼的豪放风格,把爱国词的创作推向顶峰。他的词唱出了那个时代的最强音,充满着同仇敌忾的爱国热情。同时辛弃疾也吸取婉约词的蕴藉细腻的长处,兼容众体,吸取各家之长。在以豪雄英伟之气为主调的同时,也不乏妩媚、清丽、娈婉之作,兼有俚俗幽默之调,形成以豪放沉郁为主调的多样化的艺术风格。

“足以领袖一代,雄视百家”。

二、课文简析

(一)青玉案

1.基本解读:这是描写元宵灯节的词。全词浓墨重彩描写元宵节的繁华、热闹、狂欢的盛况,但题旨并不在这里,不是对这种“盛况”的肯定和褒扬,而仅仅是作为背景材料。实际上,作者对人们的狂欢,含有贬斥之意。词中的“那人”才是作者的褒扬对象。

词中借对元宵盛况的描写,表现“那人”自甘淡泊、不同流俗的品格,寄托了词人的理想人格——不同流俗,志怀高远,别有所求的志向。如果要揭示其中的政治含义的话,那就是不与媚敌求荣的主和派同流合污,坚持抗敌报国的正义立场。(主旨)

开头三句,重笔描写元宵夜彩灯的繁华景象。“东风夜放花千树”,点化岑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名句,赋予新意,形象飞动,极有创意,形容花灯之多。“更吹落、星如雨”,承上句,形容烟花之盛,妥帖自然。“宝马雕车香满路”形容前往游赏元宵途中的贵族女性人群的狂欢情态。“宝马雕

粤教版语文必修三全套备课精选同步练习:第四单元--第17课 宋词四首 课时2

粤教版语文必修三全套备课精选同步练习:第四单元--第17课 宋词四首 课时2

第2课时 测试与反馈

(时间:45分钟 分值:50分)

一、基础知识(17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 )

A .酹.江月(lèi) 憔.悴(qiáo) 可堪.

回首(kān ) B .甘霖.(lín) 骤.雨初歇(zhòu) 舞榭.

歌台(xiè) C .怆.然(chuàn ɡ) 羽扇纶.巾(lún) 寻常巷陌.

(mò) D .暮霭.(ǎi ) 无语凝噎.(yē) 夜雪初霁.

(jì) 2.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都门帐饮无绪.

绪:情绪 B .封.

狼居胥 封:封闭山界 C .一尊.

还酹江月 尊:同“樽(罇)”,酒杯 D .如今有谁堪.

摘 堪:可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3分)( )

A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

损 B .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 C .乱石..

穿空 D .赢得仓皇..

北顾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念去.

去千里烟波 B.⎩⎪⎨⎪⎧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国.

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C.⎩⎪⎨⎪⎧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江.

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D.

⎩⎪⎨⎪⎧

故.垒西边故.国神游 5.默写下列诗歌名句。(5分)

(1)念去去千里烟波,__________________。

(2)斜阳草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寻寻觅觅,冷冷清清,________________。

(4)想当年,金戈铁马,__________________。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4单元 17 宋词四首 Word版含答案

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粤教版必修3)教师用书:第4单元 17 宋词四首 Word版含答案

17 宋词四首

本课话题——离别

朗读——课文中的名段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离别,是人生难免的一件事情。亲朋好友远游异地,是离别;故交知己背井离乡,是离别;同样,我们为了求学离别了父母,有些父母为了供孩子求学离别了家乡……凡此种种,人们总有一番味道在心头,缕缕情丝织就绵密的人情之风,让人们抛不开,扯不断,挣不脱。无论贵贱贫富、地位凹凸,无论贤愚聪拙、身份何异,都有英雄气短、儿女情长,都有离合的悲欢、聚散的苦乐。不过也正由于有了离别的痛楚,才有了再次重逢的喜悦。在期盼着人生再次重逢的时候,离别也会变成一种寄予,一种亲情、友情、爱情再次相逢的寄予。

积累——生活中的素材

何处春江无月明

正是花样年华,你却悄然离开。你捐出自己,犹如花朵从枝头散落,留得满地芳香。命运如此残酷,你却像天使一样飞行。你来过,你不曾离开,你用平凡生命最终的闪光,把人间照亮。

何玥,女,12岁,广西桂林人,学校生。因肿瘤集中至脑部组织,2012年11月脑死亡。在她听说自己的生命只剩3个月时,打算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

何玥在即将学校毕业之时,被查出患有高度恶性小脑胶质瘤。9月初,她的病情突然复发,肿瘤集中至脑部组织。

在听说生命只剩3个月时,何玥做出了父母亲人都难以理解的打算……

那天,何玥对刚打工回家的父亲说的第一句话是,“爸爸,我想把器官捐出去,行不行?”吓了一大跳的父亲把何玥骂了一顿,由于按桂林老家的风俗,人死后尸体被剖开无异于大逆不道。何玥哭了:“我期望能尽自己的力量给别人生的期望。”最终,爸爸妈妈含泪同意了。11月17日凌晨0时10分,小何玥在医院里走完了短短12年的人生路,离别了人间。凌晨4时,她的两个肾被送到解放军第181医院捐给了两名患者,她的肝也救助了需要的病患。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2 李白诗四首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2 李白诗四首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

不到三年 (公元 744 年)唐玄宗以“赐金还乡”为名,把 他赶出了长安。冷酷的现实粉碎了他不切实际的幻想。李 白在极度悲愤惆怅的心情下,离开了京城,重新继续他的 漫游生活。天宝四年秋 (公元 745 年),他离家南下准备 再游吴越时写下这首诗留赠给友人。
2.《哭晁卿衡》 晁衡,又作朝衡,日本人,原名阿倍仲麻吕。唐开元五年 (717 年),随日本第九次遣唐使团来中国求学,学成后留 在唐朝廷内做官,历任左补阙、左散骑常侍、安南都护等 职。与当时著名诗人李白、王维等友谊深厚,曾有诗篇唱 和。天宝十二载,晁衡以唐朝使者身份,随同日本第十一 次遣唐使团返回日本,途中遇大风,传说被溺死。李白这 首诗就是在这时写下的。
李白是运用乐府旧题,另创新意,写纤夫的悲苦,并寄予 深切的同情。
4.《越女词五首(其三)》 《越女词》是李白在越地所写。谢灵运有《东阳溪中赠答》 诗,应是此五首诗之所本。谢诗:“可怜谁家妇?缘流洗 素足。明月在云间,迢迢不可得。”“可怜谁家郎?缘流 乘素舸。但问情若为,月就云中堕。”
三、文学常识 古诗常见意象
第一单元 唐诗之旅(上)
2 李白诗四首
学国学
1.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 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选自《论语·季氏》 【古文今译】 孔子说:“有益的交友有三种,有 害的交友有三种。同正直的人交友,同诚信的人交 友,同见闻广博的人交友,这是有益的。同惯于走 邪道的人交朋友,同善于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同 惯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这是有害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宋词四首

宋词和唐诗一样,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好诗在唐代已被诗人们写尽了,宋代文人就另辟蹊径,使词这种文学形式臻于完善,达到了空前的繁荣,使宋词成为我国文化宝库中又一颗璀璨的明珠。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宋词的天地,去细细品味它们的动人之处。

两只青蛙的故事

从前有两只小青蛙,溜到农民的房子里玩。它们站到一个坛子沿儿上跳舞时,不小心掉到了坛子里面。坛子里装的是黏糊糊的黄油,它们想跳出来,油太黏;想爬出来,壁太滑。几经尝试,没有结果。青蛙A边游边想,看来今天是没希望了,怎么也出不去了。反正也没希望了,还游什么呢?这样想着,四肢越发划不动了。

而青蛙B呢?它想,今天真糟糕,怎么都出不去。可是,还是继续游游看吧,也许会找到办法。四肢虽然很累了,可它还是坚持游着。边游边想,只要还有力气,不管怎样,我都要游下去。就在它几乎划不动了的时候,后腿碰到了坚实的固体。原来,黄油在它的不停搅动下,凝固了。于是,这只青蛙踩在黄油上跳出了坛子,独自回家了。

如果你不坐以待毙,结果常常是曲径通幽,柳暗花明,峰回路转,雨过天晴。

微感言:

1.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2.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苏轼《浣溪沙》

3.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一剪梅》

4.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元夕》

一、作者视窗

婉约柔情美佳人——李清照

你的身影,在伤感中飘过,“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你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战乱与离散没有抑制你的情感,反而抒出了丽处直参片玉之班、直欲压倒须眉的柔情。

纵观古今,唯有你是真正氤氲在水墨之间的婉约女子,柔情似水,盈盈一掬。但是,你那看似浅浅的豪气也在柔弱中发酵壮大,令世人更增一份敬仰。

【注】柳永(约987—1053),北宋词人。原名三变,

字耆卿。官至屯田员外郎,世称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伎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其创作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很广,对宋词的发展有一定影响。作品有《乐章集》。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文章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方面独具风格。少数诗篇也能反映民间疾苦,指责统治者的奢侈骄纵。其词题材丰富,意境开阔,突破晚唐五代和宋初以来“词为艳科”的传统藩篱,开创豪放一派,对后世很有影响。擅长行书、楷书,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

李清照(1084—1155),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人。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离别相思之情;后期多悲叹身世、寄寓亡国之痛,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词风多婉约。作品有《漱玉词》。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人。一生坚决主张抗金,但均

未被统治者采纳,并遭到主和派的打击。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南宋上层统治集团的屈辱投降进行揭露和批判;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与苏轼并称为“苏辛”。作品有《稼轩长短句》。

二、写作背景

(1)《雨霖铃》这首词的基调格外低沉。作者当时由于仕途失意,心情十分压抑,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但一想到从此将不能跟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失去爱的慰藉,便觉得痛苦万分。这首词就集中地反映了他的这种复杂心情。

(2)《念奴娇·赤壁怀古》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而被贬黄州时游赤壁所作。当时作者47岁,自觉功名事业还没有成就,就借怀古以抒发自己的情怀。

(3)《声声慢》是李清照晚年的名作,历来为人们所称道。当时,正值金兵入侵,北宋灭亡,志趣相投的丈夫也病死在任上,南渡避难的过程中夫妻半生收藏的金石文物又丢失殆尽。这一连串的打击使她尝尽了国破家亡、颠沛流离的苦痛。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作者写下了这首词。

(4)《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词作于词人镇江知府任上。宋宁宗嘉泰四年(1204),执政的韩侂胄意欲以北伐巩固自己的地位,起用辛弃疾任镇江知府。镇江濒临抗战前线,是北伐的重要基地。辛弃疾到任后为北伐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但不同意韩侂胄立即北伐的主张。韩侂胄听不进他的劝告,后来就把他调离了镇江。这首词从某种意义上说,等于是给韩侂胄的一封“谏书”。

三、基础梳理 1.字音识记 (1)单音字

①骤.雨( ) ②凝噎.( ) ③暮霭.( ) ④今宵.( ) ⑤公瑾.( ) ⑥酹.( ) ⑦寻觅.( ) ⑧憔悴..( ) ⑨舞榭.歌台( ) (2)多音字

⎩⎪⎨⎪⎧

巷.陌 巷.

道 ②

⎩⎪⎨⎪⎧

纶.巾 涤纶.

2.辨形组词

(1)⎩⎪⎨⎪⎧

霭 (2)⎩⎪⎨

⎪⎧

(3)⎩

⎪⎨

⎪⎧

榭 谢 (4)⎩

⎪⎨

⎪⎧

(5)⎩

⎪⎨

⎪⎧

堪 勘

3.词语释义 (1)名词的活用 名词作状语 ①大江东.去:

②强虏灰.飞烟.灭:

③赢得仓皇北.顾: 名词作动词 ④都门帐.饮无绪:

⑤尚能饭.否: (2)形容词的活用 形容词作动词

①寒蝉凄切..,对长亭晚 形容词作名词 ②多情..自古伤离别 (3)古今异义

①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古义: 今义: ②大江..东去 古义: 今义:

一、文本助读

《雨霖铃》主要表达和情人难舍难分、缠绵悱恻的离情别绪,设想了离别后清冷孤寂的情景。

《念奴娇·赤壁怀古》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羡慕古代英杰、感慨自己功业无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