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 建筑环境心理学
环境心理学与建筑
![环境心理学与建筑](https://img.taocdn.com/s3/m/df4c0f7ea26925c52cc5bff2.png)
浅析环境心理学与建筑设计1.环境心理学的概念环境心理学是研究个体行为与其所处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主要是研究环境和心理的相互关系,即用心理学的方法分析人类经验、活动与其社会——环境(尤其是物理环境)各方面的互相作用和相互影响,揭示各种环境条件下的心里发生发展的规律。
环境心理学是对行为与构造和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的科学。
环境心理学从研究噪声入手,分别个人空间、拥挤和人类的关系、城市发啊和城市设计等问题进行研究。
其目的是了解各体是如何和环境相互作用,进而利用和改造环境,以解决各种因环境而产生的人类行为问题。
2.环境心理学的任务与作用环境心理学研究的主要任务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概念,不同环境中的心理学原理和各种环境状况中人的心理现象和对环境的知觉;环境物理量和环境心理量之间的关系(环境与人的思维、情感、意志、个性等的相互关系),环境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反馈规律。
其中包括自然环境(如噪声、温度、风向、气候、空气的污染)和社会环境(如个人空间、地域观念、社会风气、社会文化、人际关系等)的影响;环境联想对环境意识与心理的影响,以及环境污染中心理变化对人体信息传递、工作效率等影响;人们在不同环境条件下如何进行自我心理调节,以适应和创造一种有利与个人发展的环境。
从客观和主观方面去研究环境和心心理的关系,是环境心理学的两大任务。
3.环境心理学的基本特点环境心理学将环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有较其他心理学分支更侧重于应用研究,这两个特征使环境心理学在方法论上体现了多样性、灵活性和首创性。
环境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主要有调查法、观察法、测验法、相关法、实验法、现场研究等。
作为一门边缘性和综合性学科,环境心理学具有多学科性的特点,它要从许多其他学科中汲取某些知识。
作为一门应用性心里学科,环境心理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劳动者以积极的情绪、熟练的技术掌握和改进操作方法,防止事故的发生,提高工作效率;在人——机信息的传递中,遵循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避免产生对环境不适应的反映。
建筑环境心理学简介
![建筑环境心理学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9d0d4a820029bd64783e2cfa.png)
between applied and theoretical research
@ an interdisciplinary appeal @ an eclectic methodology
环境心理学相关议题 环境污染 能源短缺 办公室危害你的健康
建筑设计不良 平息员工抱怨,设计师重塑办公室 别让假日的忧郁击垮员工 噪音污染的丧钟 暴力:拥挤的牢狱生活之真相 荒原为自我治疗剂 疯狂暑热,孩童虐待猖獗 满足员工,从颜色做起 高层建筑的问题在哪里 隐私之定义 当孩子渴望隐私时
@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ehavior and the
sociophysical environment @ what environmental psychologists do
What is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 Characteristics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处理分析资料
实施研究并收集资料
心理研究的一般过程
绪
论
环境心理学简介 二、环境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的特殊性
* 符合伦理性原则 * “黑箱”、“灰箱”方法(ERP、fMRI)
• 心理现象是一种主观精神现象,不具形体性,他人无法 直接观察 – 心理过程是黑箱 • 研究对象存在三种水平 – 透明箱(数学) – 灰箱(物理学) – 黑箱(心理学)
建筑环境心理学
绪
论
环境心理学简介 一、环境心理学是什末? ——定义:环境心理学是一门关心人与环境 之间的互动与关系的学科。 “环境”——―心理”
环境心理学是围绕心理学研究与环境研究的一门边缘科学,是环境学, 心理学与社会学的交叉,也是人地关系学的一个分支.运用心理学的 某些理论对环境学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作一般性描述,并将心理学,社 会学的有用知识用于解决环境设计与规划的实际问题。
第五讲建筑环境心理学
![第五讲建筑环境心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2b6c44a60c22590102029dd7.png)
2.发展历史
1)1986年 德国 美术史专家 沃尔芬 (H,Wolffin)发表 《建筑心理学绪论》,主张 用心理学、美学的观点考察建筑 ;
2)包豪斯(Bauhaus)迈耶建议在 Bauhaus(魏玛建筑学院:学院派理论的代表) 学习建筑心理学;
(4)隔离(Limited Communication):隔绝外界的干 扰,控制、限制交流,同时仍可保持与亲密无间 者的接触,对陌生人则什么也不透露。
威斯汀1967年分析了私密性的四种类型: (1)独居(Solitude):自我独处、自我孤立, 怕受他人干扰。
(2)亲密(Intimacy):仅二人,或是小群体内 彼此保持相互亲近,不愿受其他人干扰。
科学,你是国力的灵魂;同时又是社 会发展 的标志 。下午5时43分 1秒下 午5时43分17:43:0120.12.27
每天都是美好的一天,新的一天开启 。20.12.2720.12.2717:4317:43:0117:43:01Dec-20
相信命运,让自己成长,慢慢的长大 。2020年12月27日星 期日5时 43分1秒Sunday, December 27, 2020
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因为相信而伟 大。2020年12月27日 星期日 下午5时 43分1秒17:43:0120.12.27
让自己更加强大,更加专业,这才能 让自己 更好。2020年12月下 午5时43分20.12.2717:43December 27, 2020
这些年的努力就为了得到相应的回报 。2020年12月27日星 期日5时 43分1秒17:43:0127 December 2020
日复一日的努力只为成就美好的明天 。17:43:0117:43:0117:43Sunday, December 27, 2020
建筑环境心理学研究
![建筑环境心理学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038cc8cdb38376baf1ffc4ffe4733687e21fcc9.png)
的个人空间需求,以提供舒适和安全的环境。
建筑环境与行为互动关系研究
心理学视角下的建筑环境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建筑环境对人的行为有着直接的 影响。例如,一个温馨、舒适的居住环境可以增强人的 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
神经科学视角下的建筑环境
神经科学研究表明,建筑环境对人的大脑活动有着重要 的影响。例如,自然景观可以刺激人的大脑释放多巴胺 等神经递质,从而改善人的情绪状态。
对实践的指导意义与价值
建筑环境心理学研究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价值,可以为建 筑设计、城市规划、室内设计等领域提供科学依据,提高人 类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通过深入了解建筑环境对人的心理和行为的影响,可以为建 筑设计、城市规划和室内设计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案 ,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品质。
THANK YOU.
建筑环境心理学的未来发展趋势
总结词
人机交互、智能化技术、绿色建筑与可持续发展
详细描述
随着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建筑环境心理学将进一步探索智能化技术在建筑设计和规划中的应用,推动绿色建 筑和可持续发展,为人类创造更加健康、舒适和智能的建筑环境。同时,建筑环境心理学还将深入研究人类行 为与建筑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为建筑设计提供更加科学和人性化的理论指导。
提高公共空间利用率
运用建筑环境心理学原理,可以更好地规划和设计公共空间,提 高公共空间的利用率和满足人们的需求。
促进社区发展
建筑环境心理学在城市规划与设计中强调社区的建设和发展,通过 打造具有凝聚力的社区,增强社区成员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室内设计与装修
提升居住舒适度
室内设计与装修运用建筑环境心理学的原理,关注人的心理需求 和感受,可以提升居住舒适度,使人们在家中感受到更加愉悦和 放松。
建筑环境心理学在建筑设计上的应用研究
![建筑环境心理学在建筑设计上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58189b1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9c.png)
建筑环境心理学在建筑设计上的应用研究建筑环境心理学是将心理学和建筑学两门学科相结合的一门学科,它研究的是人类在建筑环境中的感受、认知、行为和情感等方面。
在建筑设计中,建筑环境心理学的应用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提高建筑的舒适度和使用价值。
首先,建筑环境心理学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用户的需求。
在设计建筑时,要考虑用户的心理需求,如安全感、舒适度、自主性、归属感等。
这些需求可以通过分析用户的文化背景、行为模式、生活习惯等方面得到。
通过了解用户的心理需求,设计师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期望,提高建筑的用户体验。
其次,建筑环境心理学可以帮助设计师优化建筑的布局和空间设计。
建筑的空间布局和设计会影响用户的情感和行为。
例如,设计师可以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来提高使用者的交互性和社交性,从而增加使用者的归属感和满意度。
另外,通过合理的光线、色彩、音乐等元素的运用,可以创造出更加舒适的建筑环境。
最后,建筑环境心理学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理解建筑与环境的关系。
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是一个相互作用的过程,环境会影响建筑,建筑也会影响环境。
通过研究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可以使设计师更好地运用周围环境的资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环境。
综上所述,建筑环境心理学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十分重要。
设计师们应该充分运用建筑环境心理学的知识,尽可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
同时也要注重建筑与环境的关系,创造出更加舒适、人性化、可持续的建筑环境。
建筑中的环境心理学应用
![建筑中的环境心理学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dbf74a0b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8eb9f76.png)
建筑中的环境心理学应用建筑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提供了人们的居住、工作和休闲空间,更重要的是,建筑还承载着人们的情感、认知和行为。
环境心理学正是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学科,它的应用在建筑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建筑中的环境心理学应用,以及如何通过环境设计来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
首先,在建筑中运用环境心理学的重要原则是人类环境适应性。
人类的认知和行为是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形成的,因此设计师应该通过研究人类对环境的感知和反应,来创建一个令人舒适和满足需求的环境。
例如,设计师可以合理安排建筑的布局和空间,使其符合人类的感知习惯和行为规律。
同时,运用色彩、光线、材料等元素的组合,来创造一个视觉上和感官上愉悦的环境。
这种环境适应性的设计可以提高人们对建筑的认同感和满意度,进而提升生活质量。
其次,环境心理学还可以在建筑设计中用于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在建筑设计中,设计师可以通过空间布局和特定的设计手法来引导人们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例如,合理设置休闲区和公共空间,可以鼓励人们进行交流和合作,促进社交联系的形成。
此外,设计师还可以利用有利于沟通交流的设计手法,如开放式设计、透明的玻璃墙等,创造更加开放和融洽的工作环境。
这种设计能够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团队精神,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另外,环境心理学还可以在建筑设计中应用于提供舒适和健康的环境。
舒适的环境对人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因此在建筑设计中要考虑到人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
首先,设计师应合理利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风,以提供良好的室内氛围。
其次,采用舒适的材料和家具,以创造一个愉悦和安全的居住空间。
此外,考虑到环境对人的情绪和思维的影响,设计师可以通过合理的色彩选择和装饰设计来营造温馨和和谐的氛围。
通过这些环境设计的应用,人们可以在舒适和健康的环境中生活和工作,并获得更好的生活品质。
最后,建筑中的环境心理学应用还可以通过提供安全和可持续的环境,保护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环境心理学-5 建筑心理学入门
![环境心理学-5 建筑心理学入门](https://img.taocdn.com/s3/m/a47e7f2dee06eff9aef807d7.png)
第一章 简介(引言)日益扩大的分歧在一九六九年八月二史密森十四日出版的《观察罗家》杂志中,曾谈到密斯凡德,上面写到:“两个分离而又互相依赖的主题出现了:一个是几乎独立存在的,重复的、中性的表皮;一个是隐退的建筑座落于开敞的外部空间之中,形成一种宁静的、绿色的城市模式这二者一起构成了密斯(的不朽。
”同年十月十日出版的《每日通讯》对建筑师们及其设计成果又做过如下的评论:“当建筑师的住宅方案受到赞扬时,他们是多么兴高采烈。
而当地的城镇议会找不到人自愿参加揭幕仪式时,又使他们感到意外;直到他们得知议会的某些成员把住宅方案描述成‘怪物,,并且与最典型的黑非洲的部落住宅相比时,他们才受到了震动。
”让我们再回过头来看一下六九年八月十日出版的《观察家》中引用的一位精神病医生的话:“假如每个家庭有两间卫生间以及隔音的卧室,精神病院的一半将会关闭,精神病医生将会失业。
”从表面上看,上述三段引文之间并不存在十分密切的联系,但只要仔细分析就不难看出,这三段引文是从不同的角度阐明了,要把心理学的基础知识输入设计过程的这种迫切需要。
史密森的话集中体现了建筑学的许多思潮中抽象的视觉倾向性(就视觉领域而言,初学者也没有现成可用的语言和概念,鉴赏者对这些语言和概念也不十分清楚),和精神病医生的医学观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每日通讯》的摘录强调了一个反复出现的问题,即许多人对建筑的评价并非象设计人员们自己评论得那样高;而精神病医生的话则表明:社会以及生活质量的变化在许多情况下不是朝着积极健康的方向,而是向着使社会和心理的紧张状态恶化的方向。
上述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跟建筑有关的各类人的数量不同。
可,这三段引文是针对同一组建筑物的。
以设想即使不如此,也表现出现存的对建筑物的许多态度之间的巨大差异!我们以一座商用办公楼为例来进一步说明这个分歧正在加大。
任何一个建筑项目,都会有多种类型的公司参予。
有提供资金的金融公司,它关心的只是这一工程项目的经济活力;而具有商业性质的经营公司,直接关心的则是出租办公室的难易;还可能会有一些公司,关心的是办公楼的管理,是行政和安全措施落实的便利与否;地方当局、考虑的中央政府在许多情况下也都会参与作出有关该建筑的决定。
建筑与环境心理学
![建筑与环境心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e9338b75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04.png)
建筑与环境心理学建筑与环境心理学是研究人在建筑和环境中的行为、感知和体验的学科。
它探究了建筑和环境对于个体的影响,以及建筑和环境如何塑造和改善人们的身心健康。
本文将介绍建筑与环境心理学的重要性并探讨其在实践中的应用。
第一部分:建筑与环境的心理效应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我们所处的建筑和环境会对我们的心理产生重要影响。
首先,建筑和环境可以影响我们的情绪和情感。
一个美丽和舒适的建筑可以带给人们愉悦的情感体验,而一个肮脏和拥挤的环境则可能引发不适和压抑的情绪。
其次,建筑和环境也会影响我们的认知和注意力。
一个设计合理的建筑可以提供清晰的路径引导和有效的布局,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环境信息。
相反,一个复杂和杂乱的环境可能使人感到困惑和分散注意力。
第二部分:建筑与环境心理学的应用1. 健康环境设计建筑与环境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应用领域是健康环境设计。
通过了解人们对环境的需求和偏好,设计师可以创建更加舒适和有益健康的建筑环境。
例如,使用充足的自然光和通风,减少噪音干扰,提供舒适的室内温度等,都有助于提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品质。
2. 空间规划与布局建筑与环境心理学也在空间规划和布局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通过合理利用空间,人们可以更好地适应和利用环境资源。
例如,在办公环境中,根据不同工作任务和团队合作需求,设计师可以设计开放式办公区域和独立办公室的合理组合,以提高工作效率和员工满意度。
3. 色彩和材质选择颜色和材质对于建筑和环境心理学也具有重要影响。
不同的颜色和材质可以引发不同的情绪和感知体验。
例如,蓝色可以带来平静和放松的感觉,而红色则具有刺激和活力的效果。
设计师可以根据建筑和环境的功能和需求,选择合适的色彩和材质来创造理想的心理效果。
第三部分:未来发展与挑战建筑与环境心理学在实践中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和成功,但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建筑和环境心理学需要更加科学和系统的研究方法,以揭示人与环境之间更深层次的关系。
其次,建筑与环境心理学需要与其他学科进行跨学科合作,以推动理论和实践的进一步发展。
建筑环境中环境心理学的应用
![建筑环境中环境心理学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692d12b4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3c.png)
建筑环境中环境心理学的应用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中,建筑不仅仅是一堆砖头、水泥和钢材的组合,它更是我们生活、工作和娱乐的场所。
建筑环境对我们的心理和行为有着深远的影响,而环境心理学正是研究这种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为我们理解人们如何感知、认知和在建筑环境中行动提供了宝贵的见解,并在建筑设计、城市规划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一、环境心理学的基本概念环境心理学是一门跨学科的领域,它融合了心理学、建筑学、社会学、地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其核心关注的是人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它研究人们如何感知和理解环境,环境如何影响人们的情绪、认知和行为,以及人们如何通过行为来改变环境。
在建筑环境中,环境心理学关注的方面包括空间感知、个人空间、领域性、隐私需求、环境压力、环境偏好等。
例如,我们对于空间的大小、形状和布局的感知会影响我们在其中的舒适感和行为表现;个人空间和领域性的概念帮助我们理解人们在不同环境中对距离和边界的需求;而对环境压力的研究可以让我们避免设计出会导致人们焦虑和紧张的建筑空间。
二、建筑环境对人的心理影响1、空间布局与心理感受建筑内部的空间布局对人们的心理有着直接的影响。
开阔的空间往往会给人一种自由、轻松的感觉,而狭窄拥挤的空间则可能导致压抑和局促感。
例如,在购物中心的设计中,如果通道过于狭窄,顾客可能会感到烦躁,从而减少停留时间和购买欲望。
2、色彩与情绪色彩是建筑环境中最直观的元素之一,不同的颜色能够引发不同的情绪反应。
暖色调如红色、橙色通常被认为能够激发活力和热情,而冷色调如蓝色、绿色则更有助于营造宁静和放松的氛围。
在医院的设计中,病房常常采用柔和的蓝色或绿色,以帮助患者减轻焦虑,促进康复。
3、采光与照明充足的自然采光可以提升人们的心情和工作效率。
在办公室环境中,如果缺乏自然光线,员工可能会感到疲劳和缺乏动力。
合理的照明设计不仅能够满足视觉需求,还能通过营造不同的光环境来塑造氛围和引导行为。
4、声音与注意力噪音会干扰人们的注意力和思维,而和谐的声音环境则有助于提高专注力和舒适感。
建筑设计环境心理学的应用
![建筑设计环境心理学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e569b5ea910ef12d2bf9e705.png)
建筑设计环境心理学的应用【摘要】建筑设计讲究“以人为本”,人的心理行为是建筑与环境设计的依据。
通过探索建筑环境与人的心理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对建筑设计创作的把握,创造出富有感染力、亲和力的独具特色的建筑空间。
【关键字】建筑环境心理学建筑设计讲究“以人为本”,人的心理行为是建筑与环境设计的依据。
通过探索建筑环境与人的心理行为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对建筑设计创作的把握,创造出富有感染力、亲和力的独具特色的建筑空间。
作为建筑学专业的一名学生,在今后的建筑设计中,更应该努力适应人们在城市生活中对各种环境和行为的要求,并在今后的设计中有意识地应用和实践环境心理学的相关知识,从而更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
建筑环境主要由空间、形态、材料、色彩等元素以及它们的组合关系起作用,在具体实践应用中,必须考虑并协调不同的设计的各方面因素,才有可能恰如其分的把握各个建筑设计,创造出积极的建筑形体和空间关系。
建筑师的设计目的是为人们塑造适宜的建筑环境,满足人们的建筑环境情感。
所谓建筑环境心理也就是人们对建筑环境是否满足心理需求的表达。
建筑必须具备有益于人的心理和生理发展的空间,才能反映生活的真谛。
为了更好地把握建筑设计,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多加考虑:对建筑类型的把握:对于不同类型的建筑,要受到其内部使用功能不同,人们行为不同,需求不同等的因素影响。
因而,要加以分类讨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例如,幼儿园建筑要求活动室采光充足,争取直射阳光,而对于展览建筑,直射采光却恰恰是应该避免的。
再如,商业建筑为人们各种交流创造条件,空间外向性明显,但对于住宅建筑来说,则应优先考虑私密性。
由此,要想将建筑环境心理学正确应用于建筑设计创作中,必须与具体的建筑类型结合分析。
对我们学生而言,图书馆建筑可以算是十分熟悉的了。
对于图书馆建筑而言,内部环境主要指阅读环境,包括光环境、声环境、色彩、空气质量等,其中光环境是视觉感知的基本要素,光不但从生理上影响人的视觉,还直接表达环境氛围,营造环境舒适度,甚至影响人的情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人间距离 (1)亲密的距离(intimate distance) 0〜0.30m (2)个人空间的距离(personal distance) 0.35 〜1.2m (3)社交距离(social distance) 1.2〜3.0m
(4)公共距离(public distance ) 3.0m以上的
4)对比错觉 5)赫林空间错觉 6)蔡尔纳错觉 7)违反透视规律引起的 错觉
错视觉的运用
三、建筑环境的认知与个人空间 1.空间与场域:1)积极空间和消极空 间;2)社会向心空间和社会离心空间;3) 场所和场域。
2.感觉与知觉 3.空间知觉:1) 形状知觉;2)距 离知觉;3)深度 知觉;4)方位知 觉。 4.环境认知
7)20世纪80年代亚洲 日本举行了关 于人的“行为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学术讨论会,成立了“人间环境协会”; 8)80年代末 中国 招收研究生 9)80年代,国际建筑师协会强调指出: “每个人都有着生理、智力、精神、社会 经济上的要求。”“建筑师的责任是要把 原先存在的和新的环境结合在一起,负责 为城市提供美观的外貌和设计出能为人所 接受的空间。”“我们提供一种新的有机 的客观的建筑学,我们认为这种建筑学是 对环境特点的理解和洞察的产物。”
2.格式塔的组织原则
格式塔的组织原则即所谓的心象组织规律,可 归纳为:图形与背景原理、接近原则、类似原则、 连续原则与完形倾向等。 格式塔的组织原则在建筑学的运用很广,并取 得了不小的成果。如:阿恩海姆的《建筑形式的动 态》;拉斯姆森的《建筑体验》;舒尔茨的《存在. 空间.建筑》;芦原义信的《外部空间设计》 、 《街道美学》等都运用了格式塔的原理和研究成果。
图形的概念
1)图形与背景的原理
建筑形态设计必须力图使图形和背景不同。 图底对比明显则界限分明,容易被感知。经过长 期积累发现易形成图形的若干种原则: a. 尽量设计成小面积的图形 ; b. 单纯的简单的几何形状容易形成图形 ; c. 水平和垂直的比倾斜的更易形成图形; d. 对称的易形成图形; e. 封闭的比开放的更易形成图形 ; f. 凸出的比凹入的东西更易形成图形; g. 动的比静的更易形成图形 ; h. 整体性强的形态容易形成图形; i. 奇怪的与众不同的容易形成图形。
图底关系的运用
图底关系的运用
2)接近的原则 是指关于成组刺激物的知觉经验的原则。人们容 易将相似的刺激物按照他们彼此接近的关系而分组。
3)相似的原则 4)连续的原则
5)完形倾向
连续的概念
连续、相似的原则
3.环境视觉原理 4.环境错视觉 1)缪勒---莱依尔错觉 2)垂直线与水平线错觉 3)爵斯特罗错觉
2.发展历史
1)1986年 德国 美术史专家 沃尔芬 (H,Wolffin)发表 《建筑心理学绪论》,主张 用心理学、美学的观点考察建筑 ; 2)包豪斯(Bauhaus)迈耶建议在 Bauhaus(魏玛建筑学院:学院派理论的代表) 学习建筑心理学; 3)1968年美国成立 “环境设计研究学 会”,简称 EDRA(Environmental Design Research Association)(建筑师30%、城市规 划师和园艺师25%、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 15%) ,1969年出版《环境与行为》杂志;
7)孤独感; 8)易识别性; 国外用“易识别性”(legibility)来表示观察者 对城市结构模式的识别。若人们很容易判断城市 中心的大致位置、指出主要交通线的方向、了解 自身所处的方位并找到要去的目的地,该城市就 是易识别的。这一概念也可推广运用于不同尺度 的环境,如建筑物、建筑群、居住区、公园等 荷兰建筑师凡.艾克(Van Eych)则将易识别 性提到了一种新的地位:“正是这些识别物──可 以称其为意象,不仅形成了视觉上的连结,而且 还形成了人与人之间,城市社区联系的框架,即 它还具有直接的物理意义,它们日复一日地作为 这种联系的见证人,持久地留在人们的记忆之 中......。
社会向心空间和社会离心空间
5.环境心理感受与个人空间: 1)拥挤; 2)密度; 拥挤感和密度是个人空间研究的领域之一, 两者之间有联系又有区别。密度是拥挤的物理状 态;拥挤感是其心理状态。拥挤感是个人感到自 身周围没有足够空间,而私密性又受到他人干扰 时所产生的情绪,是一种消极的心理状态。拥挤 感当然和密度有关,但未必高密度就产拥挤感。 拥挤感是个人空间和私密性受到侵犯造成的, 而这种侵犯又是通过知觉感知的,所以密度的知 觉是拥挤感产生的关键。
易识别性
四、 建筑环境心理 1.建筑环境的形式心理 2.建筑环境的色彩心理: 1)色与光;2)色与情;3)色与 形;4)色彩的心理作用;5)色彩的 社会心理和民族心理;
3.人居环境心理: 1)归宿感; 2)归属感; 3)走向自然心理; 4)邻里效应; 5)接近与疏远心理; 6)住所私密性与私密领域。
3.学科特点
1)具有浓厚的跨学科特性; 2)把建筑、环境和人的心理及行为 关系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 3)强调建筑环境和行为是交互作用 的结果 ; 4)几乎所有的研究都以实际问题为 取向 ; 5)研究方法以现场研究为主,实验 室研究并不多,带有很强的创新性和独 创性。
二、格式塔心理学和建筑环境视觉原理 1.格式塔心理学 “格式塔”一词由德文“gestalt”音译而来。 德国心理学家韦特曼于1912年发表了《似动视觉 的实验研究》一文,首次提出了格式塔心理学的 基本观点。 格式塔心理学又被称作完形心理学。 格式塔含义是形式图形和组织结构的整体, 就是说完形是一个有组织的全体,它的特性是由 其内部的整体性所决定的。 其主要论点之一“整体大于部分之和或部分 相加不等于全体” 即认为每一种心理现象都是一 个格式塔,都是一个被分离的整体。
心理学家威斯汀(Westin)指出私密性有四种功能: (1)自律(Autonomy):维护个人行为自由,按照自 己的意愿支配自己的环境。 (2)自泄(Emotional Release):不是为了让他人看, 而是能够孤独地进行自我表现,独自充分表达自 己的情感,放松自己的情绪。 (3)内省(Self Evaluation):进行自我思考、自我估 计、自我评价、闭门自省其身心和行为。 (4)隔离(Limited Communication):隔绝外界的干 扰,控制、限制交流,同时仍可保持与亲密无间 者的接触,对陌生人则什么也不透露。
五、建筑环境的审美评价 1.生态美学评价 2.生理美学评价 3.心理美学评价
第五讲 建筑环境心理学
基本内容: 1.建筑环境心理学概述; 2.格式塔心理学与建筑环境视觉原理; 3.建筑环境的认知与个人空间; 4.建筑环境心理; 5.建筑环境的审美评价。
一、建筑环境心理学概述 1.什么是建筑环境心理学? 建筑环境心理学是用心理学的方法 来研究建筑环境的学科。主要研究人的 心理现象及行为特点和所处的建筑环境 之间的交互关系,研究“建筑---环境--人”这样一个课题。 它是环境心理学的一部分,是建筑 学、心理学、社会学、行为学的交叉。
4) 1972年坎特与乾正雄(英)合编《什么 是环境心理学?》,开始“环境心理学”授课 ; 1974年坎特出版了《建筑师的心理学》,1975年 第一本《环境心理学杂志》面世,同时美国也出 版了《环境心理学介绍》、《环境心理学》、 《建筑心理学》、《建筑和社会行为》以及《城 市意象》等等; 5)1970年在伦敦举行了首届国际建筑心里 学术讨论会,并在英国成立了国际建筑心理学会; 6) 1981年欧洲成了“国际人和环境研究交 流协会”,简称IAPS(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ady of People and their Physical Surroundings),并创刊《环境心四种类型: (1)独居(Solitude):自我独处、自我孤立, 怕受他人干扰。 (2)亲密(Intimacy):仅二人,或是小群体内 彼此保持相互亲近,不愿受其他人干扰。 (3)匿名(Anonymity):自我具有在人群中不 求闻达,隐名埋姓以免他人窥探的倾向。 (4)保留(Reserve):即使对最亲密的关系, 个人也具有对自己的某些面加以隐瞒,或 有所保留的倾向。
距离
5)领域性;领域这一概念来自个体生态学。“领 域是个体、群体使用和独占的一个区域界限,领 域包含了关于空间问题的心理概念,表征了占有 者的态度和区域占有者的准备状态。” 6)私密性;私密性“可定义为个人或人群有控制 自身与他人接近,并决定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 在什么程度上与他人交换信息的需要”。私密性 最重要的含义就是人们希望有控制、选择与他人 交换信息的自由──在需要的时候有选择独处还是 共处的自由。人具有社会交往与私密心理的两重 性。
3)个人空间与空间气泡; 心理学家萨姆(R.Sommer) 最早提出个人空间概念。他认 为,每个人的周围都存在着一 个既不可见又不可分的空间范 围,对这一范围的侵犯与干扰 将会引起人的焦虑与不安。它 随身体移动而移动,它不是人 们的共享空间,是个人在心理 上所需要的最小空间范围,也 可称为“身体缓冲区”。 个人空间是围绕个人活动 所涉及的空间,并随年龄、性 别、人种、文化习俗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