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PPT下载[优秀课件资料]
合集下载
《核舟记》PPT课件【精美版】
为了造成江上泛舟的实感,核舟上“舟尾横卧 一楫”,又有舟子二人分居左右,一人“倚一衡木” 而坐,一人烧茶,给观赏者充分的想象空间,让人 有身临其境之感。
再读课文
小结:一枚小小的核舟上 ,雕刻了53样东西, 事物繁多,人物众多,雕刻得极其精巧,还有丰富 的色彩,表现出了“大苏泛赤壁”这个主题,确实 是“奇巧”,是难得的艺术珍品!难怪引得作者不 得不感叹:“嘻,技亦灵怪矣哉!”
11 核舟记
第1课时 第2课时
新课导入
第1课时
一个两三厘米长的桃核,有人将它雕刻成一只船, 大家可能觉得不足为奇;但如果我告诉你们,这位雕 刻家又在上面刻了五个人,而且须眉毕现,神情各异, 大家相信吗?这还不算完,他还刻了八扇窗户,刻了 船篷、船桨、茶炉、茶壶、书画手卷以及和尚的念珠, 还刻了三十四个字,怎么样?是不是很想见识见识这 枚桃核?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明朝人魏学洢是以怎样 独特的视角记下了这枚桃核的。
刻了竹篷、船桨、炉子、茶壶、手卷、念珠各一件; 对联、题名和篆文,刻的字共三十四个。
初读课文
分析:首先,古代汉语量词系统不发达,数词直 接与名词结合是比较常见的形式。本题给出的三个例 句中均无量词。这是与现代汉语的不同之处,翻译的 时候要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补出。其次,古代汉语在 整数和零数之间一般会加上一个“有”(同“又”) 字。现代汉语里一般不用,翻译的时候要删去。
再读课文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 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 文,为字共三十有四”,一共雕刻了53样东西,可见 所刻范围之广,数量之多。
“旁开小窗……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这么小的核舟上还能做八扇可开的小窗与对衬的雕栏, 还能在窗上刻如此多的字,可见其雕刻技艺精巧。
再读课文
小结:一枚小小的核舟上 ,雕刻了53样东西, 事物繁多,人物众多,雕刻得极其精巧,还有丰富 的色彩,表现出了“大苏泛赤壁”这个主题,确实 是“奇巧”,是难得的艺术珍品!难怪引得作者不 得不感叹:“嘻,技亦灵怪矣哉!”
11 核舟记
第1课时 第2课时
新课导入
第1课时
一个两三厘米长的桃核,有人将它雕刻成一只船, 大家可能觉得不足为奇;但如果我告诉你们,这位雕 刻家又在上面刻了五个人,而且须眉毕现,神情各异, 大家相信吗?这还不算完,他还刻了八扇窗户,刻了 船篷、船桨、茶炉、茶壶、书画手卷以及和尚的念珠, 还刻了三十四个字,怎么样?是不是很想见识见识这 枚桃核?接下来就让我们看看明朝人魏学洢是以怎样 独特的视角记下了这枚桃核的。
刻了竹篷、船桨、炉子、茶壶、手卷、念珠各一件; 对联、题名和篆文,刻的字共三十四个。
初读课文
分析:首先,古代汉语量词系统不发达,数词直 接与名词结合是比较常见的形式。本题给出的三个例 句中均无量词。这是与现代汉语的不同之处,翻译的 时候要根据现代汉语的习惯补出。其次,古代汉语在 整数和零数之间一般会加上一个“有”(同“又”) 字。现代汉语里一般不用,翻译的时候要删去。
再读课文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 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 文,为字共三十有四”,一共雕刻了53样东西,可见 所刻范围之广,数量之多。
“旁开小窗……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这么小的核舟上还能做八扇可开的小窗与对衬的雕栏, 还能在窗上刻如此多的字,可见其雕刻技艺精巧。
第11课《核舟记》课件(共53张PPT)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核舟记
第1课时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光
辉灿烂、令世界瞩目的中华文化。今天,我们就走进魏学洢的
《核舟记》,欣赏数百年前我国劳动人民精湛绝伦的雕刻技艺。
知人论世
作者简介
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明末嘉善(今浙江嘉
兴)人。一生未做官,好学善文,著有《茅檐集》。被清代人张
面,“峨冠而多髯”,因为刻得用心,刻得仔细,作者便说得真
切细腻。核舟的雕刻主题是“大苏泛赤壁”,这样的说明才能与
主题契合。
文本研读
5.阅读第4段,这一段描述“舟子”的表情和动作,
渲染了一种什么氛围?
两位“舟子”虽神情各异,一个“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呼状”,仿佛是在那里
呼唤清风,显得悠闲自在;一个“视端容寂”,仿佛在专注听“茶
今义:曾经。
疏通文意
特殊句式
• 判断句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为”表判断。
• 倒装句
其两膝相比者。
定语后置,正常语序为“其相比两膝者”。
疏通文意
特殊句式
• 省略句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卧”前省略主语“佛印”,正常为“佛印卧右膝”。
则题名其上。
“其上”前省略介词“于”,正常为“则题名于其上”。
舱,箬(ruò)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
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
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sǎn)之。
诵读课文
朗读节奏示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rán)者/为东坡,佛印/居
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
第1课时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了光
辉灿烂、令世界瞩目的中华文化。今天,我们就走进魏学洢的
《核舟记》,欣赏数百年前我国劳动人民精湛绝伦的雕刻技艺。
知人论世
作者简介
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明末嘉善(今浙江嘉
兴)人。一生未做官,好学善文,著有《茅檐集》。被清代人张
面,“峨冠而多髯”,因为刻得用心,刻得仔细,作者便说得真
切细腻。核舟的雕刻主题是“大苏泛赤壁”,这样的说明才能与
主题契合。
文本研读
5.阅读第4段,这一段描述“舟子”的表情和动作,
渲染了一种什么氛围?
两位“舟子”虽神情各异,一个“若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呼状”,仿佛是在那里
呼唤清风,显得悠闲自在;一个“视端容寂”,仿佛在专注听“茶
今义:曾经。
疏通文意
特殊句式
• 判断句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为”表判断。
• 倒装句
其两膝相比者。
定语后置,正常语序为“其相比两膝者”。
疏通文意
特殊句式
• 省略句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卧”前省略主语“佛印”,正常为“佛印卧右膝”。
则题名其上。
“其上”前省略介词“于”,正常为“则题名于其上”。
舱,箬(ruò)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
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
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sǎn)之。
诵读课文
朗读节奏示例: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rán)者/为东坡,佛印/居
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
2024年度《核舟记》完整版课件
2024/3/23
苏轼
01
文中通过描写苏轼的衣着、神态和动作,展现了他豁达开朗、
才情横溢的形象。
佛印
02
佛印是苏轼的好友,文中通过描写他的外貌和言行,表现了他
慈祥、宽厚的长者形象。
鲁直
03
鲁直是苏轼的弟子,文中通过描写他的学识和为人,塑造了一
个勤奋好学、正直不阿的士人形象。
16
人物性格特点分析
2024/3/23
有重要意义。
2024/3/23
艺术审美的提升
核舟作为一种艺术品,其精巧 细致的设计和制作有助于提高 人们的艺术审美水平。
文化自信的增强
通过对核舟这一传统工艺品的 了解和欣赏,可以增强人们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和 认同感。
和谐社会的构建
核舟所传递出的对和谐、美好 生活的向往,对于当今社会构 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启示作
26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3/23
27
2024/3/23
5
《核舟记》创作背景
01
02
03
时代背景
明代中后期的社会现实和 文学氛围,以及作者所处 的具体环境。
2024/3/23
创作动机
作者创作《核舟记》的初 衷和目的,以及想要表达 的主题和情感。
相关历史事件
《核舟记》所描述的历史 事件和人物,以及这些事 件和人物对作者创作的影 响。
6
02
点。
明代文学的代表性体裁:小说、 戏曲等,及其代表作品和作家。
明代文学与社会、政治、经济的 关系:文学如何反映和影响当时
的社会现实。
2024/3/23
4
魏学洢生平及成就
魏学洢的生平事迹
(汇总)《核舟记》优秀课件【PPT精品】.ppt
听茶声然”,显得从容自若。
两舟子共同营造了一种愉悦、
轻松、自由自在的气氛。加上舟尾
横卧的舟楫,更加暗示了一种放任
自流的悠闲境界。
最新.
23
写正面用了三段文字,写船背面 为什么只用一小段文字呢?
这是为了突出“核舟” 的主题,同时也表现作者主 次分明的技巧。
最新.
24
• 本文的主体部分中间四段,先写核舟的正面,次 写它的背面;写正面先写舟的中间部分,次写船 头,最后写船尾。试具体分析这样安排写作顺序 的原因。
小结:空间顺序
(船的正面 船的背面)
正面:中 头 尾
最新.
13
研读
研读第一段:
能概括全文,总括王叔远技艺高超的词是:
奇巧
找出表现核舟主题的句子。 盖大苏泛赤壁云。
找出原料小而表现题材广的句子。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 以至鸟兽、木石。 说明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句子。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的特殊氛围。
最新.
25
研读末段,作者为什么要统计“核 舟”上的物品、文字的数目?
使读者得出核舟容量大、所刻景物 甚多的结论。再用“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与之对比,使人们更强烈地感到这个玲 珑剔透、精美绝伦的艺术品有巧夺天工 之妙。以此突出雕刻精湛的技艺,自然 引出下句的赞叹语句。与第一自然段相 照应,突出中心。
最新.
26
思考:
• 你从感受到文章的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怎 样的思想感情?
本文作者通过介绍一件精美的工艺 品——核舟,抓住了核舟的体积小、 容量多、技艺巧的特点,细致地描 写了它的艺术形象,赞扬了雕刻家 的精巧构思和高超技艺,也显示了 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
《核舟记》优秀课件
鲁直左手执卷末,
右手指卷,如有所 语。东坡现右足, 鲁直现左足,各微 侧,其两膝相比者, 各隐卷底衣褶(zhě) 中。
佛印绝类弥勒, 袒(tǎn)胸露乳, 矫(jiǎo)首昂视, 神情与苏、黄不属 (zhǔ)。卧右膝 (xī),诎(qū) 右臂支船,而竖其 左膝,左臂牵挂珠 倚(yǐ)之——珠 可历历数也。
22、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长而窄
诎右臂之船: 通“屈”,弯曲 手倚一衡木: 通“横”,横着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通“拣”,挑选。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通“又”,用在整数和
零数之间计算数目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异旳,不寻常旳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零头,名词
高可二黍许:
大约
珠可历历数也:
能够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有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 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 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 船,而竖其左膝,左臂牵挂 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写出了佛印和尚旳外貌 和洒脱不群旳神态,放 浪形骸、超脱尘世之情 呼之欲出,让人感到他 在望着天空和两岸旳山 色,沉浸在清风明月中。
左右舟子各具怎样旳情态?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2.椎髻仰面 (梳着)椎形发髻 3.石青糁之 原意是煮熟旳米粒,现用
作动词,涂染旳意思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 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 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 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 (xī),技亦灵怪矣(yǐ)哉!
把握文章旳构造
1.整篇文章旳又是按怎样旳思绪来构造 全文旳呢?
总---分---总 2.你懂得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给我们简 介这个精致旳核舟旳吗? 小结:空间顺序
(船旳正面 船旳背面) 正面:中 头 尾
右手指卷,如有所 语。东坡现右足, 鲁直现左足,各微 侧,其两膝相比者, 各隐卷底衣褶(zhě) 中。
佛印绝类弥勒, 袒(tǎn)胸露乳, 矫(jiǎo)首昂视, 神情与苏、黄不属 (zhǔ)。卧右膝 (xī),诎(qū) 右臂支船,而竖其 左膝,左臂牵挂珠 倚(yǐ)之——珠 可历历数也。
22、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长而窄
诎右臂之船: 通“屈”,弯曲 手倚一衡木: 通“横”,横着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通“拣”,挑选。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通“又”,用在整数和
零数之间计算数目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奇异旳,不寻常旳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零头,名词
高可二黍许:
大约
珠可历历数也:
能够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有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 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 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 船,而竖其左膝,左臂牵挂 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写出了佛印和尚旳外貌 和洒脱不群旳神态,放 浪形骸、超脱尘世之情 呼之欲出,让人感到他 在望着天空和两岸旳山 色,沉浸在清风明月中。
左右舟子各具怎样旳情态?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2.椎髻仰面 (梳着)椎形发髻 3.石青糁之 原意是煮熟旳米粒,现用
作动词,涂染旳意思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 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 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 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 (xī),技亦灵怪矣(yǐ)哉!
把握文章旳构造
1.整篇文章旳又是按怎样旳思绪来构造 全文旳呢?
总---分---总 2.你懂得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给我们简 介这个精致旳核舟旳吗? 小结:空间顺序
(船旳正面 船旳背面) 正面:中 头 尾
《核舟记》课件(共45张PPT)
赤壁夜游
初读感知
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 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 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 赤壁云。
明朝有个手艺奇妙精巧的人名字叫王叔远,他
能够用直径一寸的木头,雕刻出宫殿、器具、人物,以 至鸟兽、树木石头,全都是就着(材料原来的)样子刻 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他)曾 经赠给我一个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刻的)是苏轼游 赤壁(的情景)。
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高高的帽子并且
有很多胡须的人是苏东坡,佛印在他的右边,鲁直在他 的左边。苏、黄二人一起看一幅手卷。苏东坡右手拿着 手卷的右端,左手抚着鲁直的脊背。鲁直左手拿着手卷 的左端,右手指着手卷,好像在说什么似的。苏东坡露 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各自略微侧转(身子),他们 的互相靠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11 核舟记
学习目标
1.熟读课文,借助注释理解基本内容。 2.抓住文体特点,把握说明对象的特点和写作顺序 。 3.积累文言词语。
第1 课时
作者简介
魏学洢(约1596—约 1625),字子敬,嘉善 (今浙江嘉兴)人,明末 散文家。有《茅檐集》。
相关资料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苏轼在湖州任上被人诬陷, 入狱半年。次年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是一个 有名无实的官职。苏轼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 城外的赤鼻矶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等著 名作品,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文章中雕刻家虽取材 于这件事,却不受这件事的拘束。如大苏泛赤壁是确有其 事,但当时并没有鲁直和佛印陪同。
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桨两边各有一个撑船
的人。在右边的人梳着椎形发髻,仰着脸,左手靠着一 根横木,右手扳着右脚趾,像大声呼叫的样子。在左边 的人右手拿着蒲葵扇,左手抚着茶炉,炉上面有个壶, 那个人的眼睛正视着(茶炉),神色平静,好像在听茶 水烧开了没有的样子。
《核舟记》优秀课件
核舟记
2021/12/4
微雕作品欣赏
2021/12/4
2021/12/4
2021/12/4
一粒大米上刻十八罗汉
作品上10只3毫米左右 的螃蟹落在白色的沙粒上。
2021/12/4
作品上六只平均0.7毫米的熊猫 放在绣花针针孔里。
2021/12/4
石刻微雕作品《红楼梦》的第一回,在 这块高15至18厘米、宽约10厘米的印石 上刻有5400个字。 2021/12/4
2021/12/4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 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 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 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 (x2021ī/12)/4 ,技亦灵怪矣(yǐ)哉!
看微雕需要放大镜
只有4厘米哟!
2021/12/4
你看得清吗?
真的很小呀!
2021/12/4
微雕
是微型雕刻的简称,是一种以刀代笔,
以精小细微为特征的独具风格的艺术形
式。雕刻时肉眼看不见, 凭感觉运刀,
靠经验完成创作,因而人们又称之为
“神刻意雕”,作品具有“微中藏世界,
石上读华章”之妙趣。
微雕艺术
2021/12/4
赤壁赋(节选)
•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
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
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
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
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
• 《虞初新志》中所收集的不少篇章用小品文 的笔调﹐写不平凡的人物故事﹐引人入胜。 《虞初新志》中的代表作:
2021/12/4
微雕作品欣赏
2021/12/4
2021/12/4
2021/12/4
一粒大米上刻十八罗汉
作品上10只3毫米左右 的螃蟹落在白色的沙粒上。
2021/12/4
作品上六只平均0.7毫米的熊猫 放在绣花针针孔里。
2021/12/4
石刻微雕作品《红楼梦》的第一回,在 这块高15至18厘米、宽约10厘米的印石 上刻有5400个字。 2021/12/4
2021/12/4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 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念珠各一; 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 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嘻 (x2021ī/12)/4 ,技亦灵怪矣(yǐ)哉!
看微雕需要放大镜
只有4厘米哟!
2021/12/4
你看得清吗?
真的很小呀!
2021/12/4
微雕
是微型雕刻的简称,是一种以刀代笔,
以精小细微为特征的独具风格的艺术形
式。雕刻时肉眼看不见, 凭感觉运刀,
靠经验完成创作,因而人们又称之为
“神刻意雕”,作品具有“微中藏世界,
石上读华章”之妙趣。
微雕艺术
2021/12/4
赤壁赋(节选)
•
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
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
,歌窈窕之章。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
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
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
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歌曰:“桂棹兮
• 《虞初新志》中所收集的不少篇章用小品文 的笔调﹐写不平凡的人物故事﹐引人入胜。 《虞初新志》中的代表作:
第23课《核舟记》(共72张)PPT课件
是为使船尾之境与船头之情遥相呼应,实现对 船首氛围的烘托或者沟通,从而突出“大苏泛赤壁” 的“泛”。
文章结尾,作者为什么要统计“核舟” 上的物品、文字的数目?
使读者得出核舟容量大、所刻景物甚多 的结论。再用“而计其长曾不盈寸”与之对比 ,使人们更强烈地感到这个玲珑剔透、精美 绝伦的艺术品有巧夺天工之妙。以此突出雕 刻精湛的技艺,自然引出下句的赞叹语句。 与第一自然段相照应,突出中心。
作者在说明船头三人时,着墨最多的是谁?为 什么?
作者在说明船头三人时,着墨最多的当然是 东坡。作者除了交代了三人在船头的位置, 而且还刻画了东坡的肖像——“峨冠而多髯” 。之所以这样描写,一是因为苏东坡的主要 游览者,核舟的主题是“大苏泛赤壁;”二是 雕刻者的安排本身如此,说明者不能违背其 初衷。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高 可 二 黍 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启窗而 观,雕栏相望焉。
船头坐三人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 右舟子各一人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
文章思路:
全文共6段。 第一段为文章的第一部分,简介核舟雕 刻者生活的时代、姓名、精湛技艺并道出 核舟的主题。 第2~5段为文章的第二部分,介绍了核 舟的结构、舟上的人物和题名,是文章的 主体部分。 第6段为文章的第三部分,总计核舟的 人、物、文字数目,以对雕刻者技术的赞 叹收束全文。
找出表示核舟主题的句子。
盖大苏泛赤壁云。
雕刻者为什么在小窗上刻上“山高月小,水落 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这两句话分别出自苏轼的《后赤壁赋》 和《赤壁赋》,写的是苏轼泛舟赤壁之所见 、所感。将它们刻在小窗上,既能通过小窗 启闭景象的分别说明,使读者体会王叔远刀 法的精细又能暗示核舟的背景、主题,照应 第一段的“大苏泛赤壁”,使读 者惊叹王叔远构思的奇巧。
文章结尾,作者为什么要统计“核舟” 上的物品、文字的数目?
使读者得出核舟容量大、所刻景物甚多 的结论。再用“而计其长曾不盈寸”与之对比 ,使人们更强烈地感到这个玲珑剔透、精美 绝伦的艺术品有巧夺天工之妙。以此突出雕 刻精湛的技艺,自然引出下句的赞叹语句。 与第一自然段相照应,突出中心。
作者在说明船头三人时,着墨最多的是谁?为 什么?
作者在说明船头三人时,着墨最多的当然是 东坡。作者除了交代了三人在船头的位置, 而且还刻画了东坡的肖像——“峨冠而多髯” 。之所以这样描写,一是因为苏东坡的主要 游览者,核舟的主题是“大苏泛赤壁;”二是 雕刻者的安排本身如此,说明者不能违背其 初衷。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高 可 二 黍 许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启窗而 观,雕栏相望焉。
船头坐三人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 右舟子各一人
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
文章思路:
全文共6段。 第一段为文章的第一部分,简介核舟雕 刻者生活的时代、姓名、精湛技艺并道出 核舟的主题。 第2~5段为文章的第二部分,介绍了核 舟的结构、舟上的人物和题名,是文章的 主体部分。 第6段为文章的第三部分,总计核舟的 人、物、文字数目,以对雕刻者技术的赞 叹收束全文。
找出表示核舟主题的句子。
盖大苏泛赤壁云。
雕刻者为什么在小窗上刻上“山高月小,水落 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这两句话分别出自苏轼的《后赤壁赋》 和《赤壁赋》,写的是苏轼泛舟赤壁之所见 、所感。将它们刻在小窗上,既能通过小窗 启闭景象的分别说明,使读者体会王叔远刀 法的精细又能暗示核舟的背景、主题,照应 第一段的“大苏泛赤壁”,使读 者惊叹王叔远构思的奇巧。
2024版核舟记(完整)ppt课件
鲁直形象塑造
外貌特征
鲁直被描述为“右手指卷,如有所语”,展现出一个文雅、内敛的 形象。
性格特点
通过鲁直在船上与苏轼、佛印的互动,表现了他性格中文静、谦逊 的一面。同时,他的言行举止也透露出一种对文化的热爱和追求。
文化底蕴
鲁直作为一位文化人,他的形象塑造也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内涵, 如对艺术的热爱、对文化的传承等。
值潜力。
04
文中人物形象塑造及特点
苏轼形象塑造
01
外貌特征
通过描述苏轼的“峨冠而多髯”,展现出一个高大威猛、气度不凡的形
象。
02 03
性格特点
通过苏轼在船头的“左手抚鲁直背,右手指卷,如有所语”的动作,以 及他与佛印、鲁直之间的互动,表现了他性格中豪放不羁、洒脱自然的 一面。
文学才华
通过苏轼在船上的吟咏和创作,展现了他卓越的文学才华和深厚的文化 底蕴。
THANKS
感谢观看
倡导工匠精神,追求卓越品质, 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激发人们对自然美的热爱和保 护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 生。
跨时代文化交流价值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核舟 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历史价值。
核舟所蕴含的人类智慧和创造力,对 于推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和发展具有 积极意义。
通过核舟这一文化符号,可以促进不 同时代、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理解。
说明雕刻者能在极小的空间内创作出丰富多样的内容。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强调雕刻者善于根据材料的自然形态进行创作,使作品形象生动。
艺术特色赏析
精湛的雕刻技艺
核舟的雕刻细腻入微,人物形象 栩栩如生,展现出雕刻者高超的
技艺。
巧妙的构思
核舟以“大苏泛赤壁”为主题,将 历史人物、文学形象和自然景观融 为一体,构思巧妙。
第11课《核舟记》课件
学习任务二 初观核舟,感受核舟之奇巧----奇物
活动1 快速浏览课文,找出能概括全文,总括王叔远技艺高超的词
奇巧
“奇巧”是文章的文眼,总括全文,不仅突出核舟之巧,还 表现出王叔远雕刻技艺的精妙高超。
活动2 请你依据下面的例子,完成“我来说‘奇巧’”交流活动的发言
例1 核舟上最奇巧的是雕刻的物品。如"珠可历历数也"这个细节,你瞧,桃核做成了船,船上有人, 人的手上还有念珠,珠子颗颗分明,船人、珠子,细中有细,美中有美。
微雕艺术是中国传统工艺美术中最为精细微小的一种工艺品,是集中国文化精华的袖珍艺术品, 是雕刻技法的一门分支,为微观雕刻一个门派,微雕一般指微细的圆雕、浮雕和透雕(镂空雕)等, 讲究的是方寸之间显江湖,方寸之间藏着士子文人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
核雕是历史悠久的民间艺术中,最早可追溯至春秋战国,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在明代达到艺术巅 峰。
石青糁之
名词作状语,用石青。
居右者椎髻仰面
名词作动词,梳着椎形发髻。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卧。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名词作动词,戴着高高的帽子。
5、特殊句式
省略句 则题名其上 判断句
省略介词“于”,可补充为“则题名(于) 其上”。
中轩敞者为舱 “为”表判断。
倒装句
其两膝相比者 定语后置,正常语序应为“其相比两膝者”。
( 物品精美)
例2 人物神态和动作才叫奇巧。你看,"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来,右手 指,如有所语"。这么小的一个核桃上竟然能雕刻出"执"抚"指"这些各具特点的动作,使人物栩栩如 生。(情态逼真)
例3 核舟浑然一体的艺术风格最能体现"奇巧"的特点。作为一个整体,我发现船头的三个人和船 尾的两个舟子并不是孤立的两个画面,他们通过"烹茶"这个细节紧紧联系在一起。
第11课《核舟记》课件(共31张PPT)
,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 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 也。 (2)两个舟子的表情和动作。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 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 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形象生动具体地描摹了船上所雕刻的人物的动作情态,表现了核舟雕工之精
细、构思之巧妙,突出了雕刻技艺的高超,反映了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伟大成就。
课堂小结
主旨上:本文通过描写核舟的形状、构造以及舟
列举数字,具体有力地说明了核舟的大小、构成及细节,突出了核舟 的体积之小、容量之大,雕刻之精细,表现了雕刻技艺的高超。
学习写法
1.结合具体语句,从说明方法角度分析作者是如何抓住特点说明核舟的。
作比较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 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③指船底(则题名其上) ④那,那个(其人视端容寂;其船背稍夷)
⑤代船(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⑥它的,指字的(其色墨;其色丹)
2.端:①正(其人视端容寂)
②一头,一方(东坡右手执卷端)
3.可:①大约(高可二黍许)
②可以(珠可历历数也)
4.曰:①是(文曰“初平山人”) ②叫做(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5.者:①……的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1.自读感知,疏通文意。
学会诵读
魏学洢(yī) 器皿(mǐn)
罔(wǎng)不 贻(yí)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 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居左者右手执蒲葵扇,左手 抚炉,炉上有壶,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形象生动具体地描摹了船上所雕刻的人物的动作情态,表现了核舟雕工之精
细、构思之巧妙,突出了雕刻技艺的高超,反映了我国古代雕刻艺术的伟大成就。
课堂小结
主旨上:本文通过描写核舟的形状、构造以及舟
列举数字,具体有力地说明了核舟的大小、构成及细节,突出了核舟 的体积之小、容量之大,雕刻之精细,表现了雕刻技艺的高超。
学习写法
1.结合具体语句,从说明方法角度分析作者是如何抓住特点说明核舟的。
作比较
通计一舟,为人五,为窗八,为箬篷,为楫,为炉,为壶,为手卷,为 念珠各一;对联、题名并篆文,为字共三十有四。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③指船底(则题名其上) ④那,那个(其人视端容寂;其船背稍夷)
⑤代船(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⑥它的,指字的(其色墨;其色丹)
2.端:①正(其人视端容寂)
②一头,一方(东坡右手执卷端)
3.可:①大约(高可二黍许)
②可以(珠可历历数也)
4.曰:①是(文曰“初平山人”) ②叫做(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
5.者:①……的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1.自读感知,疏通文意。
学会诵读
魏学洢(yī) 器皿(mǐn)
罔(wǎng)不 贻(yí)
(完整版)《核舟记》优秀课件
人物形象
核舟内还雕刻有栩栩如生 的人物形象,或坐或立, 形态各异,表情生动。
14
核舟所体现的文化内涵
精湛工艺
核舟的雕刻技艺体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匠心独运的精神。
2024/1/26
深厚文化底蕴
核舟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体现了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 底蕴和审美情趣。
寓意象征
核舟寓意着乘风破浪、勇往直前的精神,象征着中华民族勇往直 前、不断进取的民族精神。
2024/1/26
28
小组讨论:如何传承和发扬传统雕刻艺术?
2024/1/26
分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围绕如何传承和发扬传统雕刻 艺术展开讨论,探讨可行的方案和建议。
小组报告
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向全班汇报本组的讨论结果和提 出的建议。
班级交流
鼓励不同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和讨论,分享彼此的观点和看 法,促进思想的碰撞和融合。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在微型雕刻中注重表现自然与人的和谐关系;而西方则更加注重个性和自由
的表现。
23
06
CATALOGUE
课文延伸:现代微型雕刻艺术 欣赏
2024/1/26
24
现代微型雕刻艺术概述
1 2 3
起源与发展
现代微型雕刻艺术起源于20世纪初,随着科技的 进步和艺术观念的更新,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 的艺术形式。
2024/1/26
17
雕刻技法运用
线条处理
运用各种线条表现形体的轮廓、质感和动态,如 直线、曲线、虚线等。
层次处理
通过雕刻的深浅、宽窄、疏密等表现形体的空间 和立体感。
细节处理
精细雕刻局部细节,如人物的面部表情、衣物的 纹理等,增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核舟记》ppt课件(51页)
学习第三段 重点词语:①峨冠:(戴着)高高的帽子。
②语:说话。 ③微侧:略微侧转(身子) 。 ④比:靠近。 ⑤隐:隐藏。 ⑥绝类:极像。 ⑦矫:举。 ⑧属:类似。 ⑨诎:同“屈”,弯曲。 ⑩倚:靠。 ⑾历历:分明可数的样子。
第三段译文
③船头坐着三个人,中间戴着 高高的帽子、长着浓密胡须的人是 苏东坡,佛印坐在右边,鲁直坐在 左边。苏东坡、黄鲁直共同看着一 轴横幅的书画卷子。东坡的右手拿 着横幅的右端,左手抚着鲁直的背 脊。鲁直左手拿着横幅的左端,右 手指着手卷,好像在说着什么似的。
问题探究 1、第一段写了什么内容?
雕刻家王叔远的技艺非常精湛以及 核舟的由来和内容。 2、雕刻家王叔远的精湛技艺从第一 段中哪个词可以看出来?
奇巧。 3、找出原料小而表现题材广的句子。
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 人物、以至鸟兽、木石。
4、第一段最能反映王叔远构 思精巧的是哪句话?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 各自略微侧转身子,他们的互相靠 近的两膝,各自隐藏在卷子下面的 衣褶里面。佛印极像弥勒佛,敞开 胸襟露出两乳,抬头仰望,神态表 情和苏东坡、黄鲁直不相类似。佛 印平放着右膝,弯曲着右臂支撑在 船上,而竖起他的左膝,左臂挂着 念珠靠在左膝上,念珠可以清清楚 楚地数出来。
罔贻有奇黍糁髯褶膝楫篆狭篛篷石青糁之wngyjshsnrnzhxjzhunxirus?n读准字音为为wi宫室器皿人物罔wng不因势象形尝贻y余核舟一舟首尾长约八分有yu奇j高可二黍sh许许中轩xun敞者为舱篛ru篷覆f之石青糁sn之之中峨冠冠gun而多髯rn者为东坡各隐卷底衣褶zh中中袒袒tn胸露乳矫jio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sh卧右膝x诎q右臂支船左臂挂念珠倚y舟尾横卧一楫j居右者椎髻j仰面右手攀右趾zh若啸呼状其船背稍夷y天启壬rn戌戌x秋日虞y山王毅叔远甫刻钩画了lio了了lio嘻嘻x技亦灵怪矣y哉
《核舟记》优秀PPT课件
文学流派与思潮
明朝中期,文学领域出现了多种流派 和思潮,其中包括以王夫之、黄宗羲 等人为代表的实学思潮。
作者简介:生平及主要成就
魏学洢的生平
魏学洢(约1566-约1625),字 子敬,明末嘉善(今属浙江省嘉
兴市)人,著名散文作家。
主要成就
魏学洢的散文以描写细腻、刻画生 动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 和人文景观,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 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
情感表达与意境营造
情感表达
文章在介绍核舟的过程中,融入了作者的情感和态度。作者 对王叔远的雕刻技艺表示赞叹和钦佩,对核舟的精巧和传神 之处表示惊叹和赞美。这些情感表达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 可读性。
意境营造
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叙述,文章营造出一种奇妙而富有 诗意的意境。读者仿佛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核舟的精巧和 美妙,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这种意境营造使得 文章具有更强的艺术感染力和审美价值。
原材料选择与运用创新
分析《核舟记》在原材料选择和运用 上的创新之处,如使用桃核作为雕刻 材料等。
雕刻技法创新
阐述《核舟记》在雕刻技法上的创新 ,如精细入微的雕刻技巧等。
艺术表现形式创新
探讨《核舟记》在艺术表现形式上的 创新,如将民间故事和传统文化元素 融入雕刻作品中。
影响评估
评估《核舟记》的艺术创新对后世雕 刻艺术和其他艺术领域的影响,以及 对当代艺术享心得,促进价值观 念的交流与碰撞。
当代社会推广意义挖掘
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通过宣传核舟等传统手工艺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 承。
弘扬工匠精神
倡导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为当代社会注入正能量。
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以核舟为文化符号,推动相关文化产品的研发与推广,助力文化产 业繁荣发展。
第11课《核舟记》课件(共40张PPT)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地方看出是“泛舟”游赤壁的?
• 答:①从苏、黄共阅一手卷可知船行速度慢
• ②从“舟尾横卧一楫”可知船随水行 • ③从两舟子的神情动作可知在泛舟
• 3,文章最后一段总计核舟,运用了什么写 法?有何作用?
• 答:总计核舟的人、物、字,与“而计其长 曾不盈寸”形成鲜明对比,运用侧面,衬托 的写法,高度赞叹了王叔远高超的雕刻技 艺。
中心
本文作者通过介绍一件精美的工 艺品——核舟,抓住了核舟的体 积小、容量多、技艺巧的特点, 细致地描写了它的艺术形象,赞 扬了雕刻家的精巧构思和高超技 艺,也显示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 的卓越成就。
左手倚一衡木:同”横“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表转折
中轩敞者为舱 :(名作动:高起) 石青糁之:(名作状:用 石青)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名作动:戴着高高 的帽子)
1,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 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
• 明朝有个手艺奇妙精巧的人名叫
王叔远,(他)能够用直径一寸的 木头,雕刻房屋、器具、人物,以 及飞鸟、走兽、树木、石头,
• (佛印)平放着右膝,弯着右臂 支撑在船上,并竖起他的左膝, 他左臂挂着念珠并靠左膝上。念 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 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 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船桨的左 右两边各有一个船工。在右边的 船工梳着椎形的发髻,仰着脸, 左手靠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 脚趾头,好像大声呼叫的样子。
• 苏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 各自略微侧着(身子),他们的 紧靠的两个膝盖,都隐蔽在画卷 下面的衣褶里。
• 5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 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 佛印极像弥勒菩萨,敞开胸襟露怀, 抬头仰望,神情和苏东坡、鲁直不 相类似。
• 答:①从苏、黄共阅一手卷可知船行速度慢
• ②从“舟尾横卧一楫”可知船随水行 • ③从两舟子的神情动作可知在泛舟
• 3,文章最后一段总计核舟,运用了什么写 法?有何作用?
• 答:总计核舟的人、物、字,与“而计其长 曾不盈寸”形成鲜明对比,运用侧面,衬托 的写法,高度赞叹了王叔远高超的雕刻技 艺。
中心
本文作者通过介绍一件精美的工 艺品——核舟,抓住了核舟的体 积小、容量多、技艺巧的特点, 细致地描写了它的艺术形象,赞 扬了雕刻家的精巧构思和高超技 艺,也显示了我国古代工艺美术 的卓越成就。
左手倚一衡木:同”横“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表转折
中轩敞者为舱 :(名作动:高起) 石青糁之:(名作状:用 石青)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名作动:戴着高高 的帽子)
1,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 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
• 明朝有个手艺奇妙精巧的人名叫
王叔远,(他)能够用直径一寸的 木头,雕刻房屋、器具、人物,以 及飞鸟、走兽、树木、石头,
• (佛印)平放着右膝,弯着右臂 支撑在船上,并竖起他的左膝, 他左臂挂着念珠并靠左膝上。念 珠可以清清楚楚地数出来。
•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舟子各一人: 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衡木,右 手攀右趾,若啸呼状;
• 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船桨的左 右两边各有一个船工。在右边的 船工梳着椎形的发髻,仰着脸, 左手靠着一根横木,右手扳着右 脚趾头,好像大声呼叫的样子。
• 苏东坡露出右脚,鲁直露出左脚, 各自略微侧着(身子),他们的 紧靠的两个膝盖,都隐蔽在画卷 下面的衣褶里。
• 5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 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 佛印极像弥勒菩萨,敞开胸襟露怀, 抬头仰望,神情和苏东坡、鲁直不 相类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核舟记
说 明 文
我国的微型雕刻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堪称一绝, 据说如今已创下七项吉尼斯世界纪录。三千多年前的 中国人就在甲骨上刻下了让我们今天要用五倍放大镜 才能识读的文字。到了唐代,能在一根象牙笔杆上雕 刻铁马云雕的将士“行军图”。如今有人能在米粒大 小的地方雕刻全部《红楼梦》,甚至能在头发丝上雕 刻字画。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古文《核舟记》,记录 的就是我国古代微型雕刻艺术,读来令人惊喜。
《核舟记》课文朗读。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第一部分(①):
概述雕刻者的精湛技艺以及核舟的主题。
第二部分(②—⑤):
按照中间——船头——船尾——船背的顺序, 详细介绍了核舟的形状、结构,描述船头、 船尾人物的神情姿态,用事实说明雕刻者精 湛的技艺。
本文选自《虞初新志》,文中所记核舟的雕刻者 是明代微雕大师王叔远。据记载:王叔远,常熟人, 号“初平山人”,曾到过宁波,并创作了微型木雕天 封塔。他最著名的微雕艺术作品是“桃核舟”。此枚 明代核舟船篷一侧,有一明显为“明”字的标志,是 王叔远的简称,其题款的位置与魏学洢《核舟记》中 记载的“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的情况完全一致。
8.盖:盖大苏泛赤壁云(表示推测的句首语气词)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原来是)
9.云:盖大苏泛赤壁云(句尾语助词,无实际意义) 此中人语云(动词,说)
(四)词类活用 1.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名词作状语,用箬篷) 2.石青糁之(名词作状语,用石青) 3.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名词用作动词,戴着高高的 帽子) 4.居右者椎髻仰面 (名词作动词,梳着椎形发髻)
(五)文言句式 1.倒装句—定语后置 (1)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相比”是中心 词“两膝”的后置定语,“者”用作后置定语的煞 尾,相当于“的”。) (2)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修狭”是中心词“桃核” 的后置定语,“者”用作后置定语的煞尾,相当于 “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省略句 (1)省略主语 (佛印)卧右膝,诎右臂支船(句首承前省略主语 “佛印”) (2)省略介词“于” ①佛印居(于)右,鲁直居(于)左 ②各隐(于)卷底衣褶中 ③居(于)右者椎髻仰面 ④居(于)左者右手执蒲葵扇 ⑤其船背稍夷,则题名(于)其上
三 文言知识积累
(一)通假字 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同“又”,用来 连接整数和零数) 2.左手倚一衡木(“衡”同“横”,横着) 3.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甫”通“父”,男子美 称,多附于字之后)
(二)古今异义 1.约八分有奇 古义:零数。今义:单的;不成对的,跟 “偶”相对。 2.高可二黍许 “可”的古义:大约。今义:表示同意。 “许”的古义:上下。今义:答应;允许。
4.可:高可二黍许 (大约) 珠可历历数也 (可以)
5.端:东坡右手执卷端 (名词,右端) 其人视端容寂 (形容词,端正,正)
6.者:中轩敞者为舱 (……的部分) 居右者椎髻仰面(……的人)
7.而: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连词,表并列,并且)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连词,表转折,但是) 启窗而观(连词,表顺承,然后)
3.其两膝相比者 古义:靠近。 今义:比较,较量。
4.神情与苏、黄不属 古义:类似。 今义:归属。
5.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古义:竟然。 今义:曾经。
(三)一词多义 1.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形容词,奇妙、奇特) 子的独立性,不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名词,零数) 2.为:为宫室、器皿、人物(雕刻) 中轩敞者为舱(是) 3.有:为字共三十有四(同“又”,用来连接整数和 零数) 炉上有壶(表示领有,与“无”相对)
1. 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了解空间说明顺序。 (重点)
2. 整体感知课文,学会品味精美语言的方法,感受 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难点)
3.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激发自己热 爱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感情。
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明末嘉善( 现浙江嘉兴)人,著有 《茅檐集》。
第三部分(⑥):
总括核舟上雕刻的人、物的种类和数目以及 刻字的总数,赞扬王叔远的精巧技艺。
原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 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 态。 注释:
雕刻人物
导思1.核舟共雕刻 了几个人物?各有 何情态?
核桃外形
导思3.雕刻者选取 了怎样 的桃核?为 什么要突出桃核的 外形?
关键词: 精湛技艺
核舟布局
导思2:核舟具有怎样 的布局?
总体描述
导思4.文章最后为 什么又要总体概述 所雕刻的事物及 核舟的外形?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 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在那里,他想起三国时期曹操和周瑜大战的情景,触景 生情,十分感慨,写成两篇《赤壁赋》。苏轼是个博学 多才的人,但是他在地理上却出了一个不小的差错。原 来黄州的赤壁并不是周瑜火烧曹军的地方。“赤壁之战” 的“赤壁”,一般认为在现在武汉的上游,而黄州却在 武汉下游。不过,黄州的赤壁却因为苏轼这一个差错出 了名。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大文学家,就称它为“东 坡赤壁”。
大苏泛赤壁
大苏泛赤壁苏轼因反对新法被贬官到了黄州,挂了个小 小的空头官衔,实际上过着流放的生活。他弄到一块地,自 己耕种起来。他还亲自整理场地,在东边山坡上盖了一间屋。 他给自己起了一个别号,叫东坡居士。后来,人们常把苏轼 叫作苏东坡。苏轼在政治上失意的日子里,常常游览山水, 写作诗歌,抒发他的心情。有一次,他打听到长江边有个名 胜古迹叫作赤壁,就多次在月光皎洁的夜里,约上几个朋友, 乘着小船到赤壁去游览。
一 读一读字音
mǐn wǎng
yí
yòu jī
器皿 罔不因势象形 贻 八分有 奇
shǔ
ruò
sǎn
zhǔ qū zhuàn
二黍许 箬篷 糁之 不属 诎 篆
二 写一写字形
rén xū ( 壬戌 ) 峨guān( 冠 ) 多rán( 髯 ) 衣zhě( 褶 ) chuí jì( 椎髻 ) 舟jí( 楫 )
说 明 文
我国的微型雕刻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堪称一绝, 据说如今已创下七项吉尼斯世界纪录。三千多年前的 中国人就在甲骨上刻下了让我们今天要用五倍放大镜 才能识读的文字。到了唐代,能在一根象牙笔杆上雕 刻铁马云雕的将士“行军图”。如今有人能在米粒大 小的地方雕刻全部《红楼梦》,甚至能在头发丝上雕 刻字画。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古文《核舟记》,记录 的就是我国古代微型雕刻艺术,读来令人惊喜。
《核舟记》课文朗读。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第一部分(①):
概述雕刻者的精湛技艺以及核舟的主题。
第二部分(②—⑤):
按照中间——船头——船尾——船背的顺序, 详细介绍了核舟的形状、结构,描述船头、 船尾人物的神情姿态,用事实说明雕刻者精 湛的技艺。
本文选自《虞初新志》,文中所记核舟的雕刻者 是明代微雕大师王叔远。据记载:王叔远,常熟人, 号“初平山人”,曾到过宁波,并创作了微型木雕天 封塔。他最著名的微雕艺术作品是“桃核舟”。此枚 明代核舟船篷一侧,有一明显为“明”字的标志,是 王叔远的简称,其题款的位置与魏学洢《核舟记》中 记载的“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的情况完全一致。
8.盖:盖大苏泛赤壁云(表示推测的句首语气词)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原来是)
9.云:盖大苏泛赤壁云(句尾语助词,无实际意义) 此中人语云(动词,说)
(四)词类活用 1.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名词作状语,用箬篷) 2.石青糁之(名词作状语,用石青) 3.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名词用作动词,戴着高高的 帽子) 4.居右者椎髻仰面 (名词作动词,梳着椎形发髻)
(五)文言句式 1.倒装句—定语后置 (1)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相比”是中心 词“两膝”的后置定语,“者”用作后置定语的煞 尾,相当于“的”。) (2)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修狭”是中心词“桃核” 的后置定语,“者”用作后置定语的煞尾,相当于 “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省略句 (1)省略主语 (佛印)卧右膝,诎右臂支船(句首承前省略主语 “佛印”) (2)省略介词“于” ①佛印居(于)右,鲁直居(于)左 ②各隐(于)卷底衣褶中 ③居(于)右者椎髻仰面 ④居(于)左者右手执蒲葵扇 ⑤其船背稍夷,则题名(于)其上
三 文言知识积累
(一)通假字 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有”同“又”,用来 连接整数和零数) 2.左手倚一衡木(“衡”同“横”,横着) 3.虞山王毅叔远甫刻(“甫”通“父”,男子美 称,多附于字之后)
(二)古今异义 1.约八分有奇 古义:零数。今义:单的;不成对的,跟 “偶”相对。 2.高可二黍许 “可”的古义:大约。今义:表示同意。 “许”的古义:上下。今义:答应;允许。
4.可:高可二黍许 (大约) 珠可历历数也 (可以)
5.端:东坡右手执卷端 (名词,右端) 其人视端容寂 (形容词,端正,正)
6.者:中轩敞者为舱 (……的部分) 居右者椎髻仰面(……的人)
7.而: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连词,表并列,并且)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连词,表转折,但是) 启窗而观(连词,表顺承,然后)
3.其两膝相比者 古义:靠近。 今义:比较,较量。
4.神情与苏、黄不属 古义:类似。 今义:归属。
5.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古义:竟然。 今义:曾经。
(三)一词多义 1.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形容词,奇妙、奇特) 子的独立性,不译)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名词,零数) 2.为:为宫室、器皿、人物(雕刻) 中轩敞者为舱(是) 3.有:为字共三十有四(同“又”,用来连接整数和 零数) 炉上有壶(表示领有,与“无”相对)
1. 疏通文意,积累文言词汇,了解空间说明顺序。 (重点)
2. 整体感知课文,学会品味精美语言的方法,感受 本文观察细致、描写生动的特点。(难点)
3.了解我国古代工艺美术的卓越成就,激发自己热 爱祖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感情。
魏学洢(约1596-约1625),字子敬,明末嘉善( 现浙江嘉兴)人,著有 《茅檐集》。
第三部分(⑥):
总括核舟上雕刻的人、物的种类和数目以及 刻字的总数,赞扬王叔远的精巧技艺。
原文: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 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 态。 注释:
雕刻人物
导思1.核舟共雕刻 了几个人物?各有 何情态?
核桃外形
导思3.雕刻者选取 了怎样 的桃核?为 什么要突出桃核的 外形?
关键词: 精湛技艺
核舟布局
导思2:核舟具有怎样 的布局?
总体描述
导思4.文章最后为 什么又要总体概述 所雕刻的事物及 核舟的外形?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批 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的风格。
在那里,他想起三国时期曹操和周瑜大战的情景,触景 生情,十分感慨,写成两篇《赤壁赋》。苏轼是个博学 多才的人,但是他在地理上却出了一个不小的差错。原 来黄州的赤壁并不是周瑜火烧曹军的地方。“赤壁之战” 的“赤壁”,一般认为在现在武汉的上游,而黄州却在 武汉下游。不过,黄州的赤壁却因为苏轼这一个差错出 了名。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位大文学家,就称它为“东 坡赤壁”。
大苏泛赤壁
大苏泛赤壁苏轼因反对新法被贬官到了黄州,挂了个小 小的空头官衔,实际上过着流放的生活。他弄到一块地,自 己耕种起来。他还亲自整理场地,在东边山坡上盖了一间屋。 他给自己起了一个别号,叫东坡居士。后来,人们常把苏轼 叫作苏东坡。苏轼在政治上失意的日子里,常常游览山水, 写作诗歌,抒发他的心情。有一次,他打听到长江边有个名 胜古迹叫作赤壁,就多次在月光皎洁的夜里,约上几个朋友, 乘着小船到赤壁去游览。
一 读一读字音
mǐn wǎng
yí
yòu jī
器皿 罔不因势象形 贻 八分有 奇
shǔ
ruò
sǎn
zhǔ qū zhuàn
二黍许 箬篷 糁之 不属 诎 篆
二 写一写字形
rén xū ( 壬戌 ) 峨guān( 冠 ) 多rán( 髯 ) 衣zhě( 褶 ) chuí jì( 椎髻 ) 舟jí( 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