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第三版)电子教案第1章

合集下载

《微型计算机系统原理及应用》课后答案_(第3版)清华大学出版社__杨素行

《微型计算机系统原理及应用》课后答案_(第3版)清华大学出版社__杨素行

《微型计算机系统原理及应用》课后答案_(第3版)清华大学出版社__杨素行第一章微型计算机基础第一章微型计算机基础题 1-1 计算机发展至今,经历了哪几代?答: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非冯诺伊曼计算机和神经计算机。

题 1-2 微机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微处理器、微机、微机系统的关系是什么?答:1、微机系统分硬件和软件,硬件包括 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和输入输出接口,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2 、微处理器是指微机的核心芯片 CPU ;微处理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组成微机;微机、外部设备和计算机软件组成微机系统。

题 1-3 微机的分类方法包括哪几种?各用在什么应用领域中?答:按微处理器的位数,可分为 1 位、4 位、8 位、32 位和 64位机等。

按功能和机构可分为单片机和多片机。

按组装方式可分为单板机和多板机。

单片机在工业过程控制、智能化仪器仪表和家用电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单板机可用于过程控制、各种仪器仪表、机器的单机控制、数据处理等。

题 1-4 微处理器有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答:微处理器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和寄存器三个主要部分。

运算器的功能是完成数据的算术和逻辑运算;控制器的功能是根据指令的要求,对微型计算机各部分发出相应的控制信息,使它们协调工作,从而完成对整个系统的控制;寄存器用来存放经常使用的数据。

题 1-5 微处理器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代?Pentium 系列微处理器采用了哪些先进的技术?答:第一代 4 位或低档 8 位微处理器、第二代中高档 8 位微处理器、第三代 16 位微处理器、第四代 32 位微处理器、第五代 64 位微处理器、第六代 64 位高档微处理器。

Pentium 系列微处理器采用了多项先进的技术,如:RISC技术、超级流水线技术、超标量结构技术、MMX 技术、动态分支预测技术、超顺序执行技术、双独立总线 DIB 技术、一级高速缓冲存储器采用双 cache 结构、二级高速缓冲存储器达 256KB 或 512KB、支持多微处理器等。

计算机电路基础(第三版)-电子教案 第1章

计算机电路基础(第三版)-电子教案  第1章

导体横截面的电荷数量,如果在时间t内,穿
过该点处导体横截面的电荷数量为q,则电
▪ ▪
流 这强 是度 一的个大平小均就值是 ,显i(然t) , 时q(tt间) 越短,(这1个-1平)
均值越接近于真实值。
▪ 严格地说,电流强度的大小就是通过导体横截面的
电量q对时间t的变化率,即在极短的时间dt内,穿过该
▪ 在电场中,正负电荷的移动方向是相反的,在历史 上,已规定采用正电荷运动的方向作为电流的实际方向; 显然,负电荷移动的方向是电流的反方向。
[例1-1] 1.5C的电荷在导线中由a向b转移,
时间为0.5min,求电流强度的大小和方向。
[解]
I q 1.5 0.05 C/s 0.05 A t 0.5 60
理学中,电位参考点选在无穷远处;在电力工程 上常选大地作参考点;在电路分析,特别在电子 工程上,电位参考点选用一条特定的公共线,这 条公共线是该电路中很多元件的汇集处,而且常 常是电源的一个极。这个点一般和机壳相连,用 接机壳的符号“⊥”表示。这条公共线虽不一定 真正接地,有时也称为“地线”。在电路分析中, 选中了参考点以后,谈论电位才有意义。
▪1.1.1 电路的组成和电路图 ▪ 电流的通路称为电路,也称为电网络。它是 由电路元件按一定方式组合而成的。 ▪ 有两种常用的电路:一种是电力电路,另一 种是信号电路。 ▪ 无论哪一种电路,都有电源、负载和中间 环节三个基本部分。电源提供电能,用来把其 他形式的能量转换成电能;负载是用电设备, 通常指将电能转换成其他形式的能量而做功的 器件。但从广义上来说,人们往往也把后一级 电路称作前一级电路的负载,而前一级电路又 往往被看成后一级电路的电源。连接电源和负 载的导线、开关、变压器等电器设备就是中间 环节。它们起着传输、分配和控制电能的作用。

微型计算机系统原理及应用第1章第一次课教材

微型计算机系统原理及应用第1章第一次课教材
序设计方法 认识微机接口技术在工程中的实际应用 了解微机及其接口技术的最新发展 建立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整体概念 形成微机系统软硬件开发的初步能力
2019/4/27
5
学习方法
充分的课前预习准备; 注重课堂的学习成效,牢固掌握基本概念、
基本原理等基础知识;
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实验操作和程序设计的 实践;
2019/4/27
7
第1章 概述
微型计算机发展概述 80x86系列结构的概要历史 计算机基础 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 微型计算机的结构 多媒体计算机
2019/4/27
8
本节课要求:
了解80x86系列微处理器的发展历史 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常用术语等。 掌握微处理器的工作原理 掌握地址、数据、控制总线的概念 理解计算机执行过程 理解模型机的工作原理
微机原理及应用
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2019/4/27
2019/机原理及应用 适应专业: 机自,机设 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课 学 时: 40学时(讲课:32,实验8) 教 材:
《微计算机系统原理及应用》 (第五版), 周明德,清华 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 1.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 ,戴梅萼编,清华大学出版, 1995. 2.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郑学坚编,清华大学出版 3.微型计算机原理及接口技术, 钱晓捷,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4.IBM PC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沈美明,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9/4/27
Gordon E. Moore,Intel公司的创 始人之一
13
万晶体管
4500
4200
4000
3500
3000
2800

《微型计算机系统原理及应用》课后答案_(第3版)清华大学出版社__杨素行

《微型计算机系统原理及应用》课后答案_(第3版)清华大学出版社__杨素行

第一章 微型计算机基础题1-1 计算机发展至今,经历了哪几代?答:电子管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非冯诺伊曼计算机和神经计算机。

题1-2 微机系统由哪几部分组成?微处理器、微机、微机系统的关系是什么? 答:1、微机系统分硬件和软件,硬件包括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和输入输出接口,软件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

2、微处理器是指微机的核心芯片CPU;微处理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设备组成微机;微机、外部设备和计算机软件组成微机系统。

题1-3 微机的分类方法包括哪几种?各用在什么应用领域中?答:按微处理器的位数,可分为1位、4位、8位、32位和64位机等。

按功能和机构可分为单片机和多片机。

按组装方式可分为单板机和多板机。

单片机在工业过程控制、智能化仪器仪表和家用电器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单板机可用于过程控制、各种仪器仪表、机器的单机控制、数据处理等。

题1-4 微处理器有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答:微处理器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和寄存器三个主要部分。

运算器的功能是完成数据的算术和逻辑运算;控制器的功能是根据指令的要求,对微型计算机各部分发出相应的控制信息,使它们协调工作,从而完成对整个系统的控制;寄存器用来存放经常使用的数据。

题1-5 微处理器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代?Pentium系列微处理器采用了哪些先进的技术?答:第一代4位或低档8位微处理器、第二代中高档8位微处理器、第三代16位微处理器、第四代32位微处理器、第五代64位微处理器、第六代64位高档微处理器。

Pentium系列微处理器采用了多项先进的技术,如:RISC技术、超级流水线技术、超标量结构技术、MMX技术、动态分支预测技术、超顺序执行技术、双独立总线DIB技术、一级高速缓冲存储器采用双cache结构、二级高速缓冲存储器达256KB或512KB、支持多微处理器等。

题1-6 何为微处理器的系统总线?有几种?功能是什么?答: 系统总线是传送信息的公共导线,微型计算机各部分之间是用系统总线连接的。

微机原理及应用第一章

微机原理及应用第一章

-2n-1≤X<0(mod 2n) 2n+ X
注意:± 0的原、反码皆有两个,而补码只有一个; -128的原、反码无法表示,但其补码即为-0的原码。
第1章
计算机基础
小结
1. 三种编码的最高位都是表示符号位。 S=0,真值为正数,其余位为真值; S=1,பைடு நூலகம்值为负数,须按一定规律求出真值。
2. 对正数,三种编码都是一样的,即[x]原=[x]反=[x]补。 对于负数,三种编码不同。 原、反和补码的实质是解决负数在机器中表示的三种不同编码方法。 3. 当n=8时,机器所能表示的: 原码范围:-127~+127, -2n-1+1 ~ 2n-1-1 反码范围:-127~+127, -2n-1+1 ~ 2n-1-1 补码范围:-128~+127, -2n-1 ~ 2n-1-1
原码的优点: 简单易懂、与真值转换方便。 缺点: 不便于计算(首先判符号,再决定用加或减)
例1-5 设机器字长为n=8时,试求+0、+6、+127、-0、6、-127 的原码 解: [+0]原=00000000 [-0]原=10000000 [+6]原=00000110 [-6]原=10000110 [+127]原=01111111 [-127]原=11111111 正数:原码与相应的二进制数完全相同; 负数:二进制数的最高位一定是“1”,其余各位是该 数的绝对值。 零: 有正零和负零之分
1、微型计算机 微型计算机: CPU、存储器、输入和输出接口电路和系统总线
DB数据总线 存储器
AB地址总线 CB控制总线
I/O接口
CPU
图1-3 微型计算机
2、微处理器(CPU) 作用 具有运算与控制功能,指挥整个计算机协调工作

第1章 计算机系统概述 微型计算机原理(第三版)(共10章)

第1章 计算机系统概述 微型计算机原理(第三版)(共10章)

4位机和低 PMOS/ 2250 档8位机 高性能8位 NMOS/ > 2250 机 16位机 HMOS/ 13万 0.09μm / 315万
0.75
1. 5
<4
4~10
32位机
112
16~3G
另外,2004年,AMD推出了64位机 2005年,Intel推出双核处理器。
第一章 计算机系统概论
Intel CPU的发展:
第一章 计算机系统概论
1.1
计算机的发展
10世纪,早期的计算工具——算盘。
17世纪,出现计算尺,随后出现机械式、机电 式、电动式计算仪器。
1642年,法国发明实现十进制加减运算的机械 式计算机。
20世纪40年代,德国采用继电器制造机电式计 算机。 这些类型计算机的出现,为电子数字计算机的 发展奠定了基础。
(3)采用二进制码表示数据和指令。 (4)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
(5)以运算器为中心,输入输出设备与存储 器间的数据传送都通过运算器。
第一章 计算机系统概论
2. 电子数字计算机的发展的四个阶段
时间
46-58
器件
电子管
图片
软件
存储信息
应用
科学计算 数据处理、 工业控制 文字、图形 处理 社会的各个 领域
汇编语言: 用助记符表示机器指令,来编写程序。
★ 汇编语言程序转换成机器语言程序的过程 : 汇编语言程序 源程序 汇编程序
转换
机器语言程序 目标程序
运行程序
第一章 计算机系统概论
高级语言: 是一种面向问题的语言,与自然语言相近, 与计算机的种类无关。 高级语言程序(源程序)同样必须转换为机器语言 程序(目标程序)才能执行。 高级语言程序的转换过程: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第三版课后答案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第三版课后答案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第三版课后答案【篇一:?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课后习题答案】=txt>第一章1.1解释题(1)微处理器【解答】由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构成的中央处理器( cpu ),叫做微处理器.(2)微型计算机【解答】以微处理器为根底,配以内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总线以及相应的辅助电路而构成的计算机裸机,叫做微型计算机.(3)微型计算机系统【解答】微型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即由微型计算机、配以相应的外部设备(如打印机、显示器、键盘、磁盘机等),再配以足够的软件而构成的系统.(4)单板机【解答】将微处理器、ram、rom以及i/o接口电路,再配上相应的外设(如小键盘、led显示器等)和固化在rom中的监控程序等, 安装在一块印刷电路板上构成的微型计算机系统称为单板机.(5)运算器【解答】运算器是直接完成各种算术运算、逻辑运算的部件,主要由alu (arithmetic and logic unit, 算术逻辑部件)、通用存放器、标志存放器等组成.(6)地址总线【解答】地址总线是cpu对内存或外设进行寻址时,传送内存及外设端口地址的一组信号线.地址总线的条数多少决定了cpu的寻址水平.⑺数据总线【解答】数据总线是cpu与内存或外设进行信息交换时,所用的一组数据信号线.它决定了cpu 一次并行传送二进制信息的位数, 反映出cpu的字长〞这个重要性能指标.(8)限制总线【解答】限制总线是在cpu与外部部件之间传送限制信息(如读/写命令、中断请求命令等)的一组信号线.1-2单片机应包括哪些根本部件?其主要应用于哪些领域?【解答】一般单片机芯片中包括微处理器、ram、rom、i/o接口电路、定时器/计数器,有的还包括a/d、d/a转换器等.其主要应用于智能化仪器仪表及工业限制领域.1-3按图1-11和图1-12,写出取第二条指令操作码和执行第二条指令的过程. 【解答】1)i p的值〔002h〕送入地址存放器ar;2)i p的内容自动加1,变为003h ;3)a r将地址码通过地址总线送到存储器的地址译码器,经译码后选中002h单元;4〕微处理器给出读命令;5〕所选中的002h单元内容04h送上数据总线db ;6〕数据总线db上的数据04h送到数据存放器dr;7〕因是取指操作,取出的是指令操作码04h,即由dr送入指令存放器ir ;8〕 ir中的操作码经指令译码器id译码后,通过pla发出执行该指令的有关限制命令.指令操作码04h经译码后cpu知道这是一条把al内容和立即数12h相加的指令.立即数12h在指令的第二字节中,那么执行第二条指令就是从内存中取出指令的第二字节送alu的i2端、把al的内容送到i1端,并在alu中做加法运算,然后把运算结果通过alu的o端再送到al中.1)ip的值〔003h 〕送入地址存放器ar ;2)i p的内容自动加1,变为004h ;3)a r将地址码通过地址总线送到存储器的地址译码器,经译码后选中003h单元;根底知识所选中的003h单元内容12h送上数据总线db;db上的数据12h送到数据存放器dr;由指令操作码的译码可知,指令要求把第二字节的数据送入alu进行运算,那么dr上的数据12h通过内部总线送到alu的i2端;8〕将al中的内容送到alu的i1端;9〕在alu中作加法、然后将运算结果通过内部总线送回到al中.到此第二条指令执行完毕.1-4计算题【解答】(1)(17,562) 102(2)(1101011011.10101) 210⑶(1000) 1016⑷(10000) 1016(5)(3f9) 1610(6)(1101011011.10101) 216(7)(5d7.5c)16 2(8)(497.72) 10bcd那么该数的十进制表示为+0.82421875 .-23+127-150 (10)按上题浮点格式,所能表示的最大正数为( 1-2) *2,最小负数为-2,最小绝对值为-150 2.(11)十进制+123的补码为01111011 ,十进制-123的补码为10000101 . .・[+123]原=01111011[+123]反=01111011.•・[+123]补=01111011・•・[-123]原=11111011[-123]反=10000100.•・[-123]补=10000101(12)十进制数+0,99609375 的补码为:[+0.99609375]补=0.11111111十进制数-0.99609375 的补码为:[-0.99609375]补=1.00000001 (13)x=0.110001,y=-0,001001, 那么[x]补=0.110001[y]补=1.110111・ .・[x+y]补=凶补+[y]补=0.110001+1.110111=0.101000 (14)x=0.101100,y=-0.100111, 那么 = [x]补=0.101100[y]补=1.011001[-y]=0.100111・•・[x-y]补=[x]补+[-y]补=0.101100+0.100111=1.010011 (15)x=0.1001, y=0.1101,贝U= [x]补=0.1001[y] =0.1101.二[x+y]补=凶补+[y]补=0.1001+0.1101=1.0110 (有溢出) (16)x=-1110 , y=-1100 ,那么[x]补=1.0010[y]补=1.0100[x+y]补=凶补+[y]补5)6)7)第二章微处理器结构2-1解释题⑴ad0~ad15双重总线【解答】双重总线就是采用分时的方法复用总线. 8086cpu在每一个总线周期的t1时,ad0~ad15用作地址总线传输地址信号,而在总线周期的其它t状态为数据总线,用作传输数据.(2)逻辑地址【解答】在程序中所涉及的地址叫做逻辑地址.逻辑地址由两局部组成,(3)物理地址【解答】信息在存储器中实际存放的地址叫做物理地址.物理地址二段基址*16+段内偏移地址.⑷溢出【解答】带符号数的运算结果超出计算机所能表示的数值范围称为溢出〞.(5)指令【解答】限制计算机完成某一个根本操作的命令(如:传送、力口、移位、输出、输入等)叫做指令.(6)等待周期tw【解答】当被选中进行读写的存储器或i/o设备,无法在总线周期规定的t状态内完成数据的读写操作时,就由该存储器或外设向cpu的ready引脚发一个低电平信号,请求延长总线周期,等待它们的读写操作完成.8086cpu受到该请求后,就在t3和t4之间插入一个等待周期tw (tw也以时钟周期为单位),参加tw的个数取决于ready的持续时间.在tw期间,总线上的状态一直保持不变.(7)空闲周期ti【解答】在两个总线周期之间,当总线上无数据传输操作时,那么系统总线处于空闲状态,此时即执行空闲周期ti, ti也以时钟周期t为单位,至于到底插入多少个ti与8086cpu执行的指令有关.(8)指令的寻址方式【解答】所谓指令的寻址方式是指在指令中操作数的表示方式.2-2扼要说明eu和biu的功能【解答】eu从biu的指令队列中获得指令,然后执行该指令,完成指令所规定的操作,eu不与外部总线相联系.biu同外部总线连接为eu完成所有的总线操作,并在工地址加法器中形成20位内存物理地址.2-3写出存放器ax、bx、cx、dx、si、di的隐含用法【解答】ax :乘除法指令中用作累加器、i/o指令中作为数据存放器.al还在bcd指令和xlat指令中作累加器.bx;间接寻址时,作为地址存放器和基址存放器.在xlat指令中用作基址存放器.cx :串操作指令和100P指令时用作循环次数计数器. cl在循环和移位指令中用作循环和移位次数计数器.dx :字乘、字除指令中用作高字积、被除数高字辅助存放器. i/o指令间接寻址时作端口地址存放器.si :间接寻址时,作为地址存放器和变址存放器、串操作时的源变址存放器. di:间接寻址时,作为地址存放器和变址存放器、串操作时的目的变址存放器. 2-4写出8086cpu的标志存放器中三个限制位的功能【解答】df:方向标志.决定在进行串操作时,每执行一条串操作指令,df=0时对源、目的操作数地址的修正是递增、df=1时是递减.if:中断允许标志.表示目前系统是否允许响应外部的可屏蔽中断请求.if=1时允许、if=0时不允许.tf:陷阱标志.当tf=1时,是单步工作方式" 常用于程序的调试. 微处理器每执行完一条指令便产生一个内部中断,转去执行一个中断效劳程序,可以借助中断效劳程序来检查每条指令的执行情况.tf=0是连续工作方式工程序连续执行.2-5说明段存放器的作用【解答】8086cpu内部数据通道和内部存放器均为16位,而8086cpu的地址线有20条,可以寻址1mb空间.为了寻址1mb地址,cpu引入了分段〞治理的概念,把可直接寻址的1mb内存空间分成了筹划能够作段〞的逻辑区域,每个段的最大物理长度为64k,段存放器就是用来存放段的16位起始地址的.8086 cpu有4个段存放器cs、ds、es、ss ,分别用来存储代码段、数据段、附加数据段、堆栈段的起始地址.2-6执行如下指令后,标志存放器中各状态位之值mov ax , 32c5hadd ax , 546ah【解答】根据运算结果分析,各状态位之值:cf=0 pf=0 af=1 zf=0 sf=1of=1⑵ mov ax , 0e453hadd ax , 0c572h根据运算结果分析,各状态位之值:cf=1 pf=1 af=0 zf=0 sf=1of=0【解答】8086cpu工作于最小模式时,用于构成小型的单处理机系统,而工作于最大模式时用于构成多处理机和协处理机系统.这两种模式的主要区别是最大模式系统的限制总线增加了一片专用的总线限制器芯片8288.(1)2-8说明8086系统中内存储器的物理地址的形成过程.【解答】8086cpu存储器物理单元的20位物理地址是通过将16位的段基址〞左移4位和16位的段内偏移地址〞在? 20位地址加法器中相加得到的. 段基址〞存放在段存放器cs、ss、ds、es中,而段内偏移地址〞由sp、bp、si、di、ip、bx以及上述存放器的组合而形成.2-9有一双字87654321h的地址为30101h ,画出其在字节编址的内存中的存放情况.【解答】2-10说明8086的指令周期、总线周期和时钟周期的区别和关系.【解答】执行一条指令所需要的时间称为指令周期,不同的指令周期是不等长的.在取指令过程中以及执行指令时取操作数或存运行结果,都要通过总线,因此一个总线周期中可能由一个或几个总线周期组成.cpu从存储器或输入输出端口存取一个字节或字的时间叫做总线周期.8086cpu的总线周期至少由4个时钟周期组成,分别以t1、t2、t3、t4表示.时钟周期是cpu的时间基准,由计算机的主频决定.例如8086cpu的主频为5mhz ,那么一个时钟周期为1/(5*106)=0.2*10-6s=0.2?s=200ns2-11根据8086 i/o的读写时序图,答复下歹U问题:(1)地址信号在哪段时间内有效?【解答】在读写总线周期的t1时间内有效.⑵读与写操作的区别?【解答】读总线周期中,数据在进入t3状态时才出现在复用总线上, 而在写周期中数据在t2状态时就出现在复用总线上.(3) i/o读写时序同存储器读写时序的区别?读写操作时,m/io为高电平;而进行i/o端口读写操作时m/io为低电平.(4)什么情况下需要插入等待周期tw ?【解答】当内存或i/o端口存取速度慢,无法在cpu的总线周期内完成相应操作时,需要插入一个或几个等待周期tw ,以延长相应总线周期.2-12扼要说明80286同8086的主要区别.【解答】80286是一种高性能的16位微处理器,片内集成有存储管理和保护机构,能用四层特权支持操作系统和任务的别离,能可靠地支持多用户和多任务系统.它的实地址方式兼容了8086的全部功能,同时它增加了保护虚地址方式. 80286有24条地址线,在实地址方式下只使用20条地址线,有1mb的寻址水平;在保护虚地址方式下,使用24条地址线,有16mb寻址水平,它能将每个任务的230字节(1gb )的虚地址映射到224字节的物理地址中去.80286的内部由地址部件au、指令部件iu、执行部件eu和总线部件biu四大局部组成,和8086的eu与biu组成相比,四个部件的并行操作,进一步提升了吞吐率、加快了处理速度.2-13扼要说明80486同80386的主要区别.【解答】80486是继80386之后新的32位微处理器,同80386相比,在相同的工作频率下,其处理速度提升了2~4倍.80486采用了rise (精简指令系统计算机)技术,降低了执行每条指令所需要的时钟数;80486采用了与80386不同的突发式总线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微处理器同内存之间的数据交换问题;80486内部集成了fpu (浮点部件)和cache (超高速缓冲存储器),cpu和fpu、cpu和cache 之间都采用高速总线进行数据传送,使其处理速度得到极大 的提升. 80486的在体系结构上除沿用 80386的总线接口部件biu 、指令预 取部件ipu 、指令译码部件idu 、执行部件eu 、存储器治理部件su 和pu 、限制部件外,为提升性能又增加了高速缓存部件 cache 、高 性能浮点处理部件fpu o2-14扼要说明pentium 同pentium pro 的主要区别.〔略〕2-15扼要说明pentium mmx 的特点.〔略〕2-16扼要说明pentium n 同pentium 田的特点.〔略〕第三章8086微处理器的指令系统3-1指出以下各指令中源操作数和目的操作数的寻址方式,并说明 操作数的类型〔注:字节数据或字数据〕(1) mov si , 1000h(2) mov bl , [1000h](3) mov [bx+0100h] , cx(4) mov byte ptr [bp] [si] , 100(5) mov ax , [bx+di+0004h]【解答】源操作数目的操作数立即寻址直接寻址存放器寻址立即寻址基址加变址寻址3-2指出以下各非法指令的错误原因 存放器寻址存放器寻址基址寻 址基址加变址寻址存放器寻址操作数类型字类型字节类型字类型 字节类型字类型(1) mov al , bx【解答】源与目的操作数类型不一致.(2) mov cl , 200h【解答】源操作数太大了, cl 是8位存放器,能存储的最大数只能 到 ffh .(3) mov cs , ax【解答】不允许用传送指令给 cs 赋值.⑷ mov ds , 3000h【篇二:微机原理〔第三版〕课后练习答案】、选择题⑴ (2) ⑶ ⑷1.计算机硬件中最核心的部件是〔〕.ca.运算器b.主存储器c.cpud.输入/输出设备2.微机的性能主要取决于〔〕.a 〔b ——计算机数据处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a.cpub.主存储器c.硬盘d.显示器3.计算机中带符号数的表示通常采用〔〕.ca.原码b.反码c.补码d.bcd码4.采用补码表示的8位二进制数真值范围是〔〕.ca.-127 〜+127b.-1 27 〜+128c.-128 〜+127d.-128 〜+1285.大写字母“b的ascii码是〔〕.ba.41hb.42hc.61hd.62h6.某数在计算机中用压缩bcd码表示为10010011 ,其真值为〔〕.ca.10010011bb.93hc.93d.147二、填空题1.微处理器是指_cpu_ ;微型计算机以_ cpu _为核心,配置一内存和i/o接口—构成;其特点是_〔1〕功能强〔2〕可靠性高〔3〕价格低〔4〕适应性强〔5〕底积小〔6〕维护方便_.p8 p52.主存容量是指_ram和rom总和-它是衡量微型计算机_计算机数据处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构加主存的器件通常采用dram和prom 半导体器件_.p5 p93.系统总线是_cpu与其他部件之间传送数据、地址和限制信息_的公共通道;根据传送内容的不同可分成数据、地址、限制3种总线. p94.计算机中的数据可分为一数值型和非数值型_两类,前者的作用是_ 表示数值大小,进行算术运支等处理操作;房者的作用是表示字符编码,在计算机中描述某种特定的信息_.p125.机器数是指一数及其符号在机器中加以表示的数值化一机器数的表示应考虑_机达数的范围、机器数的符号、机器数中小数点位置_3个因素.p15 p166.ascii码可以表示_128_种字符,其中起限制作用的称为_功能码_供书写程序和描述命令抵用由称为_信息码_.p18 p19二、判断题1.计算机中带符号数采用补码表示的目的是为了简化机器数的运算.〔〕v3.计算机地址总线的宽度决定了内存容量的大小. 〔〕V2思考与练习题一、选择题1.在eu中起数据加工与处理作用的功能部件是〔〕.a.alu b,数据暂存器c.数据存放器d.eu限制电路2.以下不属于biu中的功能部件是〔〕.a.地址加法器b.地址存放器c.段存放器d.指令队列缓冲器a b3.堆栈操作中用于指示栈顶地址的存放器是〔〕.ba.ssb.spc.bpd.cs4.指令指针存放器〔ip〕中存放的内容是〔〕.ba.指令b.指令地址c.操作数d.操作数地址5.8086系统可访问的内存空间范围是〔〕.ba.0000h 〜ffffhb.OOOOOh 〜fffffh1620 c,O 〜2 d.O 〜26.8086的i/o地址空间采用16位数寻址时,可访问的端门数容量为〔〕.ca.16kbb.32kbc.64kbd.1mb7.8086最大和最小工作方式的主要差异是〔〕.da.数据总线的位数不同b.地址总线的位数不同c.i/o端口数的不同d.单处理器与多处理器的不同二、填空题1.8086的内部结构由_eu_和_biu_组成,前者功能是_执行指令_, 后者功能是_总线操作_.p24 p262.8086取指令时,会选取_cs_作为段基值,再加上由—ip—提供的偏移地址形成20位物理地址.3.8086有两种外部中断请求线,它们分别是_intr_ 和_nmi—.p324.8086的标志存放器共有_9_个标志位,分为_6_个_状态_标志位和_3_个_限制_标志位.p285.8086为访问1mb内存空间,将存储器进行分段治理;其物理地址是唯一的;偏移地址是指相对段基地址的偏移量;逻辑地址常用于_程序中_.p29 p20 p34 p356.逻辑地址为1000h:0230h时,其物理地址是_10230h_ ,段地址是_1000卜_ ,偏移量是_0230h_.7.时钟周期是指_cpu建本时间计量单位_,总线周期是指_一次总线操作时间-总如作是指_cpu经外部总线对存储器或i/o端口进行一次信息输入和输出的过程_.p378.8086工作在最大方式时cpu弓I脚mn/-mx应接_地_;最大和最小工作方式的应用场合分别是_多处理器和单处理器系套二.p38 p39 二、判断题2.从内存单元偶地址开始存放的数据称为规那么字. 〔〕V6.8086系统复位后重新启动时从内存地址ffff0h处开始执行.〔〕V四、简做题1.8086微处理器中的指令队列起什么作用〔eu从指令队列取指令的缓冲作用〕,其长度是多少字节〔6个字节〕?p262.什么是逻辑地址〔无符号32位二进制数〕,它由哪两局部组成〔段地址和偏移地址〕? 8086的物理地址是如何形成的〔物理地址二段地址*10h+偏移地址〕?p353.8086微机系统中存储器为什么要分段〔8086系统内的地址存放器均是16位,只能寻址64kb ;将1mb存储器分成逻辑段,每段不超过64kb空间,以便cpu操作.〕,各逻辑段之间的关系如何〔可重叠、交叉、紧密连接和别离〕? p344.i/o端口有哪两种编址方式〔统一编址和独立编址〕,8086的最大i/o寻址空间是多少〔64kb〕 ? p365.8086的最大工作模式〔8086、8087和8089通过总线限制器8288产生对总线的限制信号〕和最小工作方式〔8086直接产生总线限制信号〕的主要区别是什么?他们分别应用在何种场合〔多处理器和单处理器系统〕?p396.简述实地址方式〔由段地址和偏移地址计算产生物理地址,其物理地址可以超过20位〕和虚拟8086方式〔由段地址和偏移地址计算产生的有效物理地址为20位〕的区别.p417.简述pentium微处理器的主要特性.p44五、分析题1.有一个由10个字组成的数据区,其起始地址为1200h:0120h o试写出该数据区的首末存储单元的实际地址〔12120h〜12120h+10*2-1=12133h〕.2.假设一个程序段开始执行之前,〔cs〕二33aoh , 〔ip〕=0130h ,试问该程序段启动执行指令的实际地址是什么〔33a00h+0130h=33b30h〕 ?3.有两个16位的字31dah和5e7fh ,它们在8086系统存储器中的地址分别为00130h和00134h ,试画出它们的存储示意图.地址存储空间00130h00131h00134h 00135h4.将字符串“good!〞的ascii码依次存人从01250h开始的字节单元中,画出它们存放的内存单元示意图.地址01250h01251h01252h01253h01254h3思考与练习题一、选择题1.存放器间接寻址方式中,要寻找的操作数位于()中.a.通用存放器b.内存单元c.段存放器d.堆栈2.以下指令中正确的选项是().a.mov al,bxb.mov cs,axc.mov al,cld.mov [bx],[si]3.以下指令中错误的选项是()o b c ca.mov ax,1234hb.inc bxc.srl ax,2d.push dx4.设(sp)=1010h ,执行pop ax后,sp中的内容为().ba.1011hb.1012hc.1ooehd.100fh5.给定(al)=80h , (cl)=02h ,指令shr al,cl执行后的结果是().b a.(al)=40hb.(al)=20hc.(al)=c0hd.(al)=e0h6.将ax清零并使cf位清零,下面指令错误的选项是().aa.sub ax,bxb.xor ax,axc.mov ax,0( 不影响fr)d.and ax,0oooh二、填空题1.计算机指令通常由_操作码字段_和_操作数字段_两局部组成;指令对数据操作时.根据数据的存放位道可否为立即数、存放器操作数、存储器操作数.2.寻址的含义是指_寻找操作数的过程_; 8086指令系统的寻址方式根据大类可分为百t作数有关的寻址方式、与i/o端口有关的寻址方式_;其中寻址速度最快的是_立即数寻址_.p54~p573.指令mov ax,es:[bx+o1ooh] 中,源操作数位于_物理地址为es*10h+bx+0100h 的存储单元;读取的是附加薮据es段的存储单元内容.4.堆栈是一个特殊的_存储器区域—其操作是以_2字节单元_为单位根据—先进后出_庶那么来处理;采用—sp—指向国顶地址,入隹时地址变化为_sp=(sp)-2_.p575.i/o端口的寻址有直接端口寻址和间接端口寻址两种方式;采用8位数端口地址(直接端口寻址)时,可访问的端口地址为_0~255_ ;采用16位数端口地址(间接端口寻址)时,可访问的端口地址为_0-65535_ . p57~ p58三、分析彳算题1、析如下指令的正误,对错误指令说明出错误原因并加以收正:(1)mov [1200],23h (2)mov 1020h,cx(3)mov [1000h],[2000h](4)mov ip,o00h(5)push al(6)out cx,al(7)in al,[80h] (8)mov cl,3300h(1)mov [1200],23h; 未指明数据类型mov byte ptr[1200],23h(2)mov 1020h,cx ; 立即数不能作为目标操作数mov [1020h],cx(3)mov [1000h],[2000h]; 两操作数不能均是内存单元mov byte ptr [1000h],2000h(4)mov ip,000h;ip 不能在mov 指令中出现jmp 000h(5)push al ;操作数必须是16位push ax(6)out cx,al ;cx 不能作为端口地址的间接访问存放器out dx,al(7)in al,[80h];直接端口地址写法错误in al,80h(8)mov cl,3300h ; 两操作数的数据类型不一致mov cx,3300h2.试分析如下程序段执行完后,bx的内容:817fhmov bx,1030h ;(bx)=1030hmov cl,3 ;(cl)=3shl bx,cl ;(bx)=8180hdec bx ;(bx)=817fh4思考与练习题一、选择题1.汇编语言程序中可执行的指令位于()中.ca.数据段b.堆栈段c.代码段d.附加数据段2.以下内容不是标号和变量属性的是().ba.段属性b.地址属性c.偏移属性d.类型属性3.dos功能调用中采用屏幕显示单个字符,其值保存在()存放器.ca.alb.ahc.dld.dh4.dos功能调用中,从键盘读取一个字符并回显的是().aa.01hb.02hc.09hd.0ah5.循环程序设计中,要考虑的核心问题是().da.循环的限制b.选择循环结构c.设置循环参数初始值d.修改循环控制参数6.对于宏指令和子程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da.宏指令不能简化目标程序b.子程序可以简化目标程序,但执行时间长c.子程序在执行过程中由cpu处理d.宏指令在执行时要保护和恢复现场二、填空题1.汇编语言是一种面向_cpu指令系统_的程序设计语言,采用_指令助记符_表示操作码和操作数,用_符号地址_表示操作数地址.p822.汇编语言的语句可由_名字、操作符、操作数、注释_四局部组成; 其中_操作符_是必须具备旃.p833.机器指令是i旨_发送给cpu的命令_,在运行时由_cpu_执行;伪指令是发送给汇焉程序的命令 ,在汇编过程中由汇编词序进行处理;宏指令是指代表一段源程序,通常用于经常用到的一个程序段_场合.p87、p1074.子程序的根本结构包括_子程序说明、现场保护及恢复、子程序体、子程序返回等几个局部;字程序的参数传递有存放器、堆栈、存储器_等方法.p104、p1055.dos功能调用可完成对_完成对文件、设备、内存_的治理;bios 的主要功能是外设的限制;如系统加电自检、引导装兀及对键盘、磁盘、显示器、打印机、异步串行通信口等的限制.6.给定如下程序段,在每条指令的右边写出指令的含义和操作功能,指出该程序段完成的功能及运行结果:mov ax,0 ;ax=0mov bx,1 ;bx=1mov cx,5 ;cx=5lp: add ax,bx;ax=ax+bxadd bx,2 ;bx=bx+2loop lp;cx=cx-1; 假设cx 中0转lphlt ;停机⑴该程序段完成的功能是_?2n?1_ o05(2)程序运行后:(ax)=_36_ ; (bx)= _11_ ; (cx)= _0_ .【篇三:最新微机血疝与应用勺题参考答案(郑学坚)】列二进制数转换成十进制数和十六进制数① 11010111 ② 10101001参考答案:①215d , d7h ②169d , a9h2.设计算机字长为8位,求机器数e3h分别为有符号、无符号数时对应的值.参考答案:假设e3为有符号数,为-29d;假设e3为无符号数,为227d o3.写出以下字符所对应的ascii码(1)'0'(2) 'a'(3) 'a'参考答案:(1) 30h (2) 41h (3) 61h1.1为什么需要半加器和全加器?它们之间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参考答案:在做两个二进制数的加法时,右边第一位(最低有效位) 相加时不用考虑进位位,只要用半加器就可实现相加;除此位外, 其它各位相加都要带进位位相加,要用全加器电路.全加器的输入端有进位输入,而半加器没有.1.2用补码法写出以下减法的步骤:(1)0000 1111b - 0000 1010b = 0000 1111b + 1111 0110b = 1(舍去)0000 0101b = 5 d(2)0000 1100b - 0000 0011b = 0000 1100b + 1111 1101b = 1(舍去)0000 1001b = 9 d第2章作业2.1alu是什么部件?它能完成什么运算功能?试画出其符号.参考答案:alu是算术逻辑部件,它能完成二进制的加减乘除四那么运算,也能进行布尔代数的逻辑运算.2.4累加器有何用处?画出其符号.参考答案:累加器作为alu每次运行结果的暂时存储器,在cpu中起着存放中间结果的作用.除了能装入及输出数据外,还能使存储其中的数据左移或右移.2.5三态输出电路有何意义?其符号如何画?参考答案:三态输出电路能使输出电路与总线脱离,使总线结构具有公共通路的作用.2.6何谓l门及e门?它们在总结结构中有何用处?参考答案:l门即load限制端,是用以使存放器接受数据输入的控制门,又称装入门.e门即enable限制端,是三态输出门,用以使存放器中的数据输出至总线,又称三态输出门. l门和e门的运用可以保证数据在共用总线中有序传输互不干扰.2.8rom和ram各有何特点和用处?参考答案:rom为只能读出的存储器,可用以存放固定的程序和数据.由于半导体存储器技术的开展,目前出现了诸如flash rom 的存储器,它可读可写,并且掉电后写入的信息不丧失. rom通常用于固化生产厂家或开发者的程序或数据,用于启动计算机或限制计算机的工作.ram为可写入又可读出的存储器,可用以随时写入、改写或读出数据,也可用以写入随时有可能改变的用户程序. ram通常用于存储各种动态的输入输出数据、中间结果以及与外部存储器交换的数据或程序.2.10除地线公用处,5根地址线和11根地址线各可选多少个地址?参考答案:5根地址线可选25=32个地址;11根地址线可选211=2048个地址;2.11译码器有何作用?。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第三版课后答案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第三版课后答案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第三版课后答案【篇一:《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课后习题答案】=txt>第一章1.1 解释题(1) 微处理器【解答】由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构成的中央处理器(cpu),叫做微处理器。

(2) 微型计算机【解答】以微处理器为基础,配以内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电路、总线以及相应的辅助电路而构成的计算机裸机,叫做微型计算机。

(3) 微型计算机系统【解答】微型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

即由微型计算机、配以相应的外部设备(如打印机、显示器、键盘、磁盘机等),再配以足够的软件而构成的系统。

(4) 单板机【解答】将微处理器、ram、rom以及i/o接口电路,再配上相应的外设(如小键盘、led显示器等)和固化在rom中的监控程序等,安装在一块印刷电路板上构成的微型计算机系统称为单板机。

(5) 运算器【解答】运算器是直接完成各种算术运算、逻辑运算的部件,主要由alu(arithmetic and logic unit,算术逻辑部件)、通用寄存器、标志寄存器等组成。

(6) 地址总线【解答】地址总线是cpu对内存或外设进行寻址时,传送内存及外设端口地址的一组信号线。

地址总线的条数多少决定了cpu的寻址能力。

(7) 数据总线【解答】数据总线是cpu与内存或外设进行信息交换时,所用的一组数据信号线。

它决定了cpu一次并行传送二进制信息的位数,反映出cpu的“字长”这个重要性能指标。

(8) 控制总线【解答】控制总线是在cpu与外部部件之间传送控制信息(如读/写命令、中断请求命令等)的一组信号线。

1-2 单片机应包括哪些基本部件?其主要应用于哪些领域?【解答】一般单片机芯片中包括微处理器、ram、rom、i/o接口电路、定时器/计数器,有的还包括a/d、d/a转换器等。

其主要应用于智能化仪器仪表及工业控制领域。

1-3 按图1-11和图1-12,写出取第二条指令操作码和执行第二条指令的过程。

【解答】1) ip的值(002h)送入地址寄存器ar;2) ip的内容自动加1,变为003h;3) ar将地址码通过地址总线送到存储器的地址译码器,经译码后选中002h单元;4) 微处理器给出读命令;5) 所选中的002h单元内容04h送上数据总线db;6) 数据总线db上的数据04h送到数据寄存器dr;7) 因是取指操作,取出的是指令操作码04h,即由dr送入指令寄存器ir;8) ir中的操作码经指令译码器id译码后,通过pla发出执行该指令的有关控制命令。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教案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教案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教案章节一:微型计算机概述1. 学习目标了解微型计算机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分类。

掌握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性能指标。

2. 教学内容a. 微型计算机的定义和发展历程b. 微型计算机的分类和性能指标c.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3. 教学方法讲解、互动提问、实例分析4.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5. 教学活动a. 讲解微型计算机的定义和发展历程b. 讲解微型计算机的分类和性能指标c. 讲解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d. 互动提问,巩固所学知识e. 实例分析,了解微型计算机的应用6. 课后作业章节二:中央处理器(CPU)1. 学习目标了解CPU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评价。

掌握CPU的主要性能指标及其之间的关系。

2. 教学内容a. CPU的组成和工作原理b. CPU的主要性能指标c. CPU性能评价方法3. 教学方法讲解、互动提问、实例分析4.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5. 教学活动a. 讲解CPU的组成和工作原理b. 讲解CPU的主要性能指标c. 讲解CPU性能评价方法d. 互动提问,巩固所学知识e. 实例分析,了解CPU在微型计算机中的应用6. 课后作业结合所学内容,绘制CPU的组成结构图,并简要描述其工作原理。

章节三:存储器1. 学习目标了解存储器的分类、工作原理和性能评价。

掌握各类存储器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2. 教学内容a. 存储器的分类和工作原理b. 存储器的性能评价c. 各类存储器的特点和应用场景3. 教学方法讲解、互动提问、实例分析4.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5. 教学活动a. 讲解存储器的分类和工作原理b. 讲解存储器的性能评价c. 讲解各类存储器的特点和应用场景d. 互动提问,巩固所学知识e. 实例分析,了解存储器在微型计算机中的应用6. 课后作业章节四:输入输出系统1. 学习目标了解输入输出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和性能评价。

掌握输入输出设备的选择和使用方法。

2. 教学内容a. 输入输出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b. 输入输出设备的分类和性能评价c. 输入输出设备的选择和使用方法3. 教学方法讲解、互动提问、实例分析4.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5. 教学活动a. 讲解输入输出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b. 讲解输入输出设备的分类和性能评价c. 讲解输入输出设备的选择和使用方法d. 互动提问,巩固所学知识e. 实例分析,了解输入输出系统在微型计算机中的应用6. 课后作业结合所学内容,列举常见的输入输出设备,并简要介绍其功能和应用场景。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教案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教案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基本组成原理。

2. 掌握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3. 熟悉微型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4. 培养学生对微型计算机技术的兴趣和实际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历程2.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原理3. 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4. 微型计算机的软件系统系统软件应用软件5.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基本组成原理、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基本操作和应用。

2. 教学难点: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中各组件的工作原理和相互关系,以及软件系统的安装和使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微型计算机的相关概念、原理和发展历程。

2. 采用演示法,展示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3. 采用实践法,让学生动手操作微型计算机,熟悉基本操作和应用。

4. 采用问答法,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历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原理,引导学生了解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

3. 讲解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系统,重点讲解各组件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4. 讲解微型计算机的软件系统,重点讲解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安装和使用。

5. 讲解微型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和应用,让学生动手实践,熟悉操作方法。

6.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讲授评价: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评估学生对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的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程度。

2. 课后作业评价:通过学生提交的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实践操作评价:通过学生在实验室或课堂上进行微型计算机操作的实际情况,评估学生对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操作熟练度。

4. 小组讨论评价:在小组讨论中,评估学生在团队合作中的表现,以及他们对微型计算机应用的深入理解和创新思维。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第三版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The Principle and its Application of Microcomputer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先修课程:《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模拟电子线路基础》适用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通信工程专业开课学期:4学时:72+36学分:4二、课程的性质与任务: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其应用课程是以微处理器为核心计算机技术教育系列的教学重点。

随着计算机技术特别是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微型计算机技术已经渗透到国家经济建设的各行各业。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其应用课程已成为工科院校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特别是信息学科相关专业重点主干课程,是信息学科相关专业后继课程学习的纽带。

通过学习,使学生获得在专业领域内应用微型计算机的初步能力。

三、课程内容及学时安排:本课程共8章,课堂讲授内容为:第1章简要介绍微型计算机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第2章首先详细阐述8086/8088 16位微处理器的编程结构,以及由其构成的微型计算机硬件电路系统,然后介绍80X86/Pentium 32位微处理技术的发展,分析80X86/Pentium 32位微处理器编程结构和工作模式;第3章主要介绍微型计算机存储器技术基本原理和最新发展,分析了80X86/Pentium 32位微处理器存储器管理;第4章在详细阐述8086/8088 16位微处理器指令与寻址方式的基础上,增加80X86/Pentium 32位微处理器新增指令系统;第5章介绍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基本内容,补充了80X86/Pentium系列扩展伪指令;第6章主要介绍微型计算机输入输出处理技术的概念和应用实例;第7章讲解EISA、PCI、AGP等微型计算机系统总线及IEEE1394、USB等外部总线新技术;最后第8章通过对基于单片机、PCI总线、USB外部接口总线的微型计算机应用系统板卡I/O 接口电路硬件开发和软件驱动程序编写等科研应用实例介绍,发展中的嵌入式系统技术介绍,归纳和总结了微型计算机技术的主要内容。

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其应用电子教案

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其应用电子教案

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其应用电子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微型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分类。

2. 掌握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原理,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等。

3. 熟悉计算机指令、程序设计语言及其编译过程。

4. 掌握微型计算机在实际应用中的基本操作和维护方法。

二、教学内容1.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微型计算机的分类和性能指标3.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原理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4. 计算机指令和程序设计语言5. 微型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和实际操作维护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微型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发展历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微型计算机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微型计算机的作用。

3. 实践操作法:安排实验室实践环节,让学生动手操作微型计算机,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微型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和未来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教学资源1. 教材: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其应用2. 多媒体课件:讲解微型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案例。

3. 实验室设备:供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4. 网络资源:介绍微型计算机相关的发展动态和应用领域。

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验报告。

2. 考试成绩:考察学生对微型计算机原理和应用的掌握程度。

3. 综合评价:结合学生的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安排1. 课时:共计32课时,其中理论讲授20课时,实验操作12课时。

2. 教学进度安排:第1-4课时:微型计算机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第5-8课时:微型计算机的分类和性能指标第9-12课时: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原理第13-16课时:计算机指令和程序设计语言第17-20课时:微型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和实际操作维护第21-24课时:实验室实践环节七、教学注意事项1.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掌握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能够实际操作微型计算机。

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其应用电子教案[1]

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其应用电子教案[1]
•一、 电源控制寄存器PCON

•D7
•D6
•D5
•D4
•D3
•D2
•D1
•D0

•PCON •SMOD
•—
•—
•—
•GF1
•GF0
•FD
•IDL
•二、 等待工作方式 •三、 掉电方式
PPT文档演模板
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其应用电子教 案[1]
• 第三章 MSC-51 单片机的指令系统
• 3.1 指令系统概述
PPT文档演模板
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其应用电子教 案[1]
2.1 MCS-51单片机的结构原 理
n 一、 8051单片机的结构
PPT文档演模板
•图 2-1 MCS-51单片机的基本结构
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其应用电子教
案[1]
二、 8051单片机的内部结构和 工作原理
n 8051单片机的内部结构框图如图 2-2 所 示,下面分别进行介绍:
•3.指令周期 • 二、 MCS-51单片机指令的取指和执行的时序
•三、 访问外部ROM和RAM的时序
PPT文档演模板
•图 2-11 访问外部ROM的时序
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其应用电子教 案[1]
•1.访问外部ROM的时序 •2.访问外部RAM的时序
PPT文档演模板
•图 2-12 访问外部RAM的时序
PPT文档演模板
•图 2-5 P0口的位结构
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其应用电子教 案[1]
•(2) P1口位的结构
•图 2-6 P1口的位结构
PPT文档演模板
•图 2-6 P1口的位结构
单片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其应用电子教 案[1]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教案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教案

课程名称: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授课教师:曾铁军2011年9月章次名称第一章计算机基础知识授课学时总学时:2课堂讲授:2实验:上机:教学目的让学生初步认识计算机有关知识,提高学生对本门课程学习的兴趣;计算机的发展过程有所了解;掌握计算机的数制特性;了解逻辑电路的基本内容;了解布尔代数的原理;掌握二进制数的运算及其加法电路;教学重点重点:数制;二进制数的运算及其加法电路难点:二进制数的运算及其加法电路教学方法使用电子课件课堂讲授教学内容(1)数制;数制的基与权;二进制;十六进制;数制的转换方法;(2)逻辑电路(3)布尔代数与、或、非运算;基本运算规律;摩尔定理;(4)二进制数的运算及其加法电路半加器,全加器电路及符号;加法电路;减法电路;学生作业教书育人方式备注课程名称: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授课教师:曾铁军2011年9月章次名称第二章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电路授课学时总学时:4课堂讲授:4实验:上机:教学目的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基本组成电路;计算机的存储器与总线机构;了解算术逻辑单元的基本内容;了解触发器、存储器、三态输出电路的原理;掌握计算机的存储器与总线机构;教学重点重点:计算机的存储器与总线机构难点:计算机的存储器与总线机构教学方法使用电子课件课堂讲授教学内容1.算术逻辑单元;2.触发器;3.寄存器;4.三态输出电路;5.总线机构;6.存储器;学生作业教书育人方式备注课程名称: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授课教师:曾铁军2011年9月章次名称第三章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授课学时总学时:6课堂讲授:6实验:上机:教学目的让学生初步认识计算机有关知识,提高学生对本门课程学习的兴趣;计算机的发展过程有所了解;掌握计算机的数制特性;了解逻辑电路的基本内容;了解布尔代数的原理;掌握二进制数的运算及其加法电路;教学重点重点:数制;二进制数的运算及其加法电路难点:二进制数的运算及其加法电路教学方法使用电子课件课堂讲授教学内容(4)数制;数制的基与权;二进制;十六进制;数制的转换方法;(5)逻辑电路(6)布尔代数与、或、非运算;基本运算规律;摩尔定理;(4)二进制数的运算及其加法电路半加器,全加器电路及符号;加法电路;减法电路;学生作业P703.2 3.3 3.6教书育人方式备注课程名称: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授课教师:曾铁军2011年9月章次名称第四章计算机基础知识授课学时总学时:4课堂讲授:4实验:上机:教学目的了解计算机CPU的有关知识,计算机CPU的发展过程;提高学生对计算机课程学习的兴趣了解16位CPU的基本内容;了解8086 CPU的引脚信号和工作模式;了解8086的主要操作功能;教学重点重点:16位CPU的基本内容;8086 CPU的引脚信号和工作模式;8086的主要操作功能难点:8086 CPU的引脚信号和工作模式;教学方法使用电子课件课堂讲授教学内容1.16位微处理器概述2.8086 CPU的机构执行部件;总线接口部件;存储器结构;3.8086 CPU的引脚信号和工作模式引脚信号;最小工作模式;最大工作模式;4.8086的主要操作功能系统的复位和启动操作;总线操作;中断操作;学生作业P1074.3 4.4教书育人方式备注课程名称: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授课教师:曾铁军2011年9月章次名称第五章86系列微型计算机的指令系统授课学时总学时:8课堂讲授:8实验:上机:教学目的了解指令的格式与寻址方式;了解传送类指令;了解数据操作类指令;了解串操作类指令;了解控制类指令;教学重点重点:寻址方式;常用指令难点:寻址方式教学方法使用电子课件课堂讲授教学内容1.86系列汇编语言及指令的格式与寻址方式;86系列汇编语言指令语句格式;86系列CPU的寻址方式;2.传送类指令;通用数据传送指令;目标地址传送指令;标志位传送指令;输入/输出数据传送指令;3.数据操作类指令;算术运算类指令;逻辑运算和移位指令;4.串操作类指令;字符串的传送;字符串的存和取;字符串的扫描和比较;重复前缀;5.控制类指令;程序转移的地址;条件转移的指令;循环控制指令;处理机控制指令;学生作业P1355.2 5.3 5.5 5.6 5.7 5.8教书育人方式备注课程名称: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授课教师:曾铁军2011年9月章次名称第六章微型计算机的程序设计授课学时总学时:4课堂讲授:4实验:上机:教学目的了解程序设计的步骤;了解简单程序设计;了解分支程序设计;了解循环程序设计;了解子程序设计;了解查表程序设计;教学重点重点:常用程序设计方法;难点:分支、循环、子程序的设计方法;教学方法使用电子课件课堂讲授教学内容1.程序设计的步骤;分析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确定算法;绘制程序流程图;内存空间分配;编制程序与静态检查;程序调试;2.简单程序设计;3.分支程序设计;4.循环程序设计;初始化;循环体;循环控制;结束处理;5.子程序设计;子程序调用和返回;6.查表程序设计;学生作业P1516.1 6.2 6.3 6.4 6.5 6.6 6.7教书育人方式备注课程名称: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授课教师:曾铁军2011年9月章次名称第七章微型计算机汇编语言及汇编程序授课学时总学时:4课堂讲授:4实验:上机:教学目的了解汇编语言的基本语法;了解伪指令和宏指令;了解系统功能调用;了解汇编语言的功能和汇编过程;了解汇编语言程序设计;教学重点重点:伪指令;系统功能调用;汇编语言程序设计;难点:系统功能调用;教学方法使用电子课件课堂讲授教学内容1.宏汇编语言的基本语法;伪指令语句格式;常数、变量和标号;表达式与运算符;2.伪指令;3.宏指令;4.系统功能调用;5.汇编语言的功能和汇编过程;汇编程序的功能;程序的编辑、汇编及连接过程;7.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学生作业P1957.1 7.2 7.3 7.4教书育人方式备注课程名称: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授课教师:曾铁军2011年9月章次名称第八章输入/输出接口授课学时总学时:3课堂讲授:3实验:上机:教学目的了解微型计算机的输入/输出接口;了解并行通信与并行接口;了解串行通信及串行接口;了解可编程串行通信接口芯片8251A;教学重点重点:串行通信及串行接口;难点:串行通信及串行接口;教学方法使用电子课件课堂讲授教学内容1.微型计算机的输入/输出接口;输入/输出接口的交换信号;输入/输出接口的控制方式;2.并行通信与并行接口;并行通信;并行接口3.串行通信及串行接口;串行通信线路的工作方式;串行接口;串行通信数据的收发方式;4.可编程串行通信接口芯片8251A;8251A芯片内部结构及功能;8251A芯片的控制字及其工作方式;8251A芯片串行接口应用举例;学生作业教书育人方式备注课程名称: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授课教师:曾铁军2011年9月章次名称第九章中断控制器、计数/定时控制器及DMA控制器授课学时总学时:4课堂讲授:4实验:上机:教学目的了解可编程中断控制器8259A;简单介绍可编程计数/定时控制器8253;简单介绍可编程DMA控制器8237A;教学重点重点:可编程中断控制器8259A;难点:可编程中断控制器8259A;教学方法使用电子课件课堂讲授教学内容1.可编程中断控制器8259A;8259A芯片内部结构;8259A芯片的工作方式;8259A芯片的级连使用;8259A芯片的控制字及其工作方式;2.可编程计数/定时控制器8253;3.可编程DMA控制器8237A;学生作业教书育人方式备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图1.2
1.3 布尔代数
布尔代数也称为开关代数或逻辑代数,和一般代数一样, 可以写成下面的表达式: Y=f(A,B,C,D) 但它有两个特点: (1) 其中的变量A,B,C,D等均只有两种可能的数值:0 或1。布尔代数变量的数值并无大小之意,只代表事物 的两个不同性质。如用于开关,则:0代表关(断路)或 低电位;1代表开(通路)或高电位。如用于逻辑推理, 则:0代表错误(伪);1代表正确(真)。 (2) 函数f只有3种基本方式:“或”运算,“与”运算及 “反”运算。下面分别讲述这3种运算的规律。
1.1.3 为什么要用十六进制
用十六进制既可简化书写,又便于记忆。如下列 一些等值的数:1000(2)=8(16)(即8(10)) 1111(2)=F(16)(即15(10)) 11 0000(2)=30(16)(即48(10))
1.1.4 数制的转换方法
由于我们习惯用十进制记数,在研究问题或讨论解题的 过程时,总是用十进制来考虑和书写的。当考虑成熟 后,要把问题变成计算机能够“看得懂”的形式时, 就得把问题中的所有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代码。这 就需要用到“十进制数转换成二进制数的方法”。在 计算机运算完毕得到二进制数的结果时,又需要用到 “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的方法”,才能把运算结 果用十进制形式显示出来。
1 0 1 0 1 1 权: 25 24 23 22 21 20 乘积:32 0 8 0 2 1
累加: 结果:43(10)
43
二进制小数转换为十进制时也可用同样的方法,不 过二进制数小数各位的权是2-1,2-2…。 【例1.4】求二进制数0.101的十进制数。
0 1 0 1 权: 20 2-1 2-2 2-3 乘积:0 0.5 0 0.125 累加: 0.625 结果:0.625(10) 由此可得出两点注意事项: (1) 一个二进制数可以准确地转换为十进制数,而一个带 小数的十进制数不一定能够准确地用二进制数来表示。 (2) 带小数的十进制数在转换为二进制数时,以小数点为 界,整数和小数要分别转换。 此外,还有其他各种数制之间的转换,其方法和上述方 法差不多,都可以从数制的定义中找到转换方法。
【例1.6】 设A=11001010 B=00001111 则Y=A×B =(1×0)(1×0)(0×0)(0×0)(1×1)(0×1)(1×1)(0×1) =00001010 写成竖式则为 11001010 ×) 0 0 0 0 1 1 1 1 00001010
由此可见,用“0”和一个数位相“与”,就是将其 “抹掉”而成为“0”;用“1”和一个数位相“与”, 就是将此数位“保存”下来。这种方法在计算机的 程序设计中经常会用到,称为“屏蔽”。上面的B 数(0000 1111)称为“屏蔽字”,它将A数的高4位屏 蔽起来,使其都变成0了。
1.2 逻辑电路
逻辑电路由其3种基本门电路(或称判定元素)组成。 图1.1是基本门电路的名称、符号及表达式。
图1.1
在这3个基本门电路的基础上,还可发展成如图1.2那 样更复杂的逻辑电路。其中,最后一个叫作缓冲器 (buffer),为两个非门串联以达到改变输出电阻的 目的。如果A点左边电路的输出电阻很高,则经过 这个缓冲器之后,在Y点处的输出电阻就可以变得 低许多倍,这样就能够提高带负载的能力。
这意味着,在多输入“与”门电路中,只要其中一 个输入为0,则输出必为0,或者说,只有全部输入 均为1时,输出才为1。 与运算有时也称为“逻辑与”。当A和B为多位二进 制数时,如: A=A1A2A3…An B=B1B2B3…Bn 则进行“逻辑与”运算时,各对应位分别进行“与” 运算: Y=A×B =(A1×B1)(A2×B2)(A3×B3)…(An×Bn)
十万 万




其各位的权为个、十、百、千、万、十万,即以10 为底的0幂、1幂、2幂等。故有时为了简便而顺次 称其各位为0权位、1权位、2权位等。 二进制(binary system)的基为“2”,即其使用的数码 为0,1,共两个。 二进制各位的权是以2为底的幂,如下面这个数:
二进制
1
25
1
24
1.3.3 “反”运算
如果一件事物的性质为A,则其经过“反”运算之后,其 性质必与A相反,用表达式表示为: Y=A 这实际上也是反相器的性质。所以在电路实现上,反相 器是反运算的基本元件。 反运算也称为“逻辑非”或“逻辑反”。 当A为多位数时,如: A=A1A2A3…An 则其“逻辑反”为:Y=A1A2A3…An 【例1.7】设:A=11010000 则:Y=00101111
1.1.2 为什么要用二进制
电路通常只有两种稳态:导通与阻塞、饱和与截 止、高电位与低电位等。具有两个稳态的电路 称为二值电路。因此,用二值电路来计数时, 只能代表两个数码:0和1。如以1代表高电位, 则0代表低电位,所以,采用二进制,可以利 用电路进行计数工作。而用电路来组成计算机, 则有运算迅速、电路简便、成本低廉等优点。
1.3.1 “或”运算
由于A,B只有0或1的可能取值,所以其各种可能结 果如下: Y=0+0=0→Y=0 Y=0+1=1 Y=1+0=1 →Y=1 Y=1+1=1 上述第4个式子与一般的代数加法不符,这是因为Y 也只能有两种数值:0或1。 上面4个式子可归纳成两句话,两者皆伪者则结果必 伪,有一为真者则结果必真。这个结论也可推广 至多变量,如A,B,C,D,……,各变量全伪者 则结果必伪,有一为真者则结果必真。写成表达其过程如下:
结果为:1101。
上面是十进制整数转换成二进制数的“除2取余法”。 如 果 十 进 制 小 数 要 转 换 成 二 进 制 小 数 , 则 要 采取 “乘2取整法”: 一个十进制的小数乘以2之后可能有进位使整数位为 1(当该小数大于0.5时),也可能没有进位,其整数 位仍为零(当该小数小于0.5时)。这些整数位的结果 即为二进制的小数位结果。举例如下: 【例1.2】求十进制数0.625的二进制数。 用乘法的竖式计算,步骤如下:
设Y=A+B+C+D+… 则Y=0+0+…+0=0 →Y=0 Y=1+0+…+0=1 Y=0+1+…+0=1 →Y=1 Y=1+1+1…+1=1 这意味着,在多输入的“或”门电路中,只要其中 一个输入为1,则其输出必为1。或者说只有全部输 入均为0时,输出才为0。 或运算有时也称为“逻辑或”。当A和B为多位二进 制数时,如: A=A1A2A3…An
第10章 A/D及D/A转换器 第11章 32位微处理器
第12章 PC总线及整机结构
第13章 MCS-51单片计算机 第14章 微型计算机在自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第1章
1.1 1.2 1.3 1.4 习题
计算机与信息化社会
数制 逻辑电路 布尔代数 二进制数的运算及其加法电路
现代计算机是在微电子学高速发展与计算数学日臻 完善的基础上形成的,可以说现代计算机是微电子 学与计算数学相结合的产物。微电子学的基本电路 元件及其逐步向大规模发展的集成电路是现代计算 机的硬件基础,而计算数学的数值计算方法与数据 结构则是现代计算机的软件基础。 微电子学与计算数学发展至今已是内容繁多、体系 纷纭,已有不少专著分别阐述。本章只是简要地阐 述计算机中最基本的电路元件及最主要的数学知识。 对于已学过这些知识的读者,本章将起到复习和系 统化的作用。对于未曾接触过这些内容的读者,本 章的内容是必要的入门知识,因为这些内容都是以 下各章的基础。本章的目的是使本书能够自成系统, 读者不必依赖于更多的参考书籍。
【例1.8】A+AB=A(1+B)=A A+AB=A+AB+AB=A+(A+A)B=A+B 【例1.9】如果原设计继电器线路如图1.3(a),现用逻 辑关系,化简线路。
新世纪计算机基础教育丛书
主编
谭浩强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第三版)
总 目 录
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第2章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组成电路
第3章 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 第4章 16位微处理器 第5章 86系列微型计算机的指令系统 第6章 微型计算机的程序设计
第7章 微型计算机汇编语言及汇编程序
第8章 输入/输出接口 第9章 中断控制器、计数/定时控制器及DMA控制器
1.3.2 “与”运算
根据A和B的取值(0或1)可以写出下列各种可能的 运算结果: Y=0×0=0 Y=1×0=0 →Y=0 Y=0×1=0 Y=1×1=1→Y=1
这种运算结果也可归纳成两句话:二者为真者结果 必真,有一为伪者结果必伪。同样,这个结论也可 推广至多变量:各变量均为真者结果必真,有一为 伪者结果必伪。写成表达式如下: 设Y=A×B×C×D×… 则 Y=0×0×…×0=0 Y=1×0×…×0=0 →Y=0 Y=0×1×…×0=0 Y=1×1×1…×1=1→Y=1
0
23
1
22
1
21
1
20
十进制
32
16
8
4
2
1
其各位的权为1,2,4…,即以2为底的0次幂、1次幂、2 次幂等。故有时也依次称其各位为0权位、1权位、2权 位等。 八进制(octave system)的基为“8”,即其数码共有8个:0, 1,2,3,4,5,6,7。八进制的权为以8为底的幂, 有时也顺次称其各位为0权位、1权位、2权位等。 十六进制(hexadecimal system)的基为“16”,即其数码共 有16个:0,1,2,3,4,5,6,7,8,9,A,B,C, D,E,F。十六进制的权为以16为底的幂,有时也称 其各位的权为0权、1权、2权等。 在微型计算机中这些数制都是经常用到的,但在本书后 面的内容中,二进制和十六进制更为常用,希望初学 者注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