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散文选录

合集下载

徐世昌编选《明清散文八大家》

徐世昌编选《明清散文八大家》

徐世昌编选《明清散文八大家》
徐世昌编选的《明清散文八大家》是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它收录了明清时期八位著名的散文家的作品,其中包括:王安石、欧阳修、苏轼、苏辙、文天祥、程颢、陆游和钱钟书。

这八位作家的作品,代表了明清时期文学的精髓,他们的文章深入浅出,抒发了他们的思想感情,把文学融入到生活中,让读者感受到文学的魅力。

徐世昌编选的《明清散文八大家》,不仅收录了这八位作家的作品,还收录了他们的评论、论述和解读,使读者能够更深入地了解这些作家的作品,更好地领略他们的文学魅力。

徐世昌编选的《明清散文八大家》,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是一部文学史书,它把明清时期文学的精华汇集在一起,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明清时期文学的发展历程,更好地欣赏明清时期文学的精髓。

徐世昌编选的《明清散文八大家》,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也是一部文学研究的重要参考书,它收录了明清时期文学的精华,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明清时期文学的发展历程,更好地欣赏明清时期文学的精髓。

徐世昌编选的《明清散文八大家》,是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它收录了明清时期八位著名的散文家的作品,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明清时期文学的发展历程,更好地欣赏明清时期文学的精髓。

它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也是一部文学研究的重要参考书,让我们能够更深入地了解明清时期文学的精髓,更好地领略明清时期文学的魅力。

明清文学参考书目

明清文学参考书目

明清文学参考书目一、明代文学(一)总论1949-1980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论文索引中山大学中文系资料室编广西人民出版社 1984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论文索引(1966.9-1979.12,1980.1-1981.12,1982.1-1983.12)中国社科院文研所资料室编中华书局 1982 1985 1988民国时期总书目(中国文学卷)北京图书馆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1992中国大文学史谢无量北新书局 1918中国文学史分论张振镛商务印书馆 1934中国文学八论刘麟生主编世界书局 1936中国文学史讲话陈子展北新书局 1937中国文学发展史刘大杰中华书局 1949中国文学史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2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4中国文学史纲要姜书阁青海人民出版社 1984中国文学史章培恒、骆玉明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1996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中国文学批评史陈钟凡中华书局 1941中国文学批评史郭绍虞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敏泽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中国文学批评史王运熙、顾易生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中国文学理论史黄保真、蔡钟翔、成复旺北京出版社 1987中国历代著名文学家评传吕慧鹃等编山东教育出版社 1985明代商贾与世风陈大康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剑桥中国明代史(美)牟复礼(Mote,Frederick W.),(英)崔瑞德(Twitchett,Denis)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中国文学论著集目正编(6):辽金元明文学论著集目正编国立编译馆主编编辑者王民信台北五南图书出版有限公司民国85[1996]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郭绍虞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明清文学史(明代卷) 吴志达著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李贽与晚明文学思想左东岭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7王学与中晚明士人心态左东岭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二)明代诗文中国骈文史刘麟生商务印书馆1936八股文小史卢前商务印书馆1937中国散文史陈柱著商务印书馆 1937中国散文演进史倪志僴台北长白出版社1985骈文史论姜书阁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中国散文通史漆绪邦主编吉林教育出版社1994明清诗文论文集苏州大学明清诗文研究室编江苏古籍出版社 1986中国诗论史 [日]铃木虎雄著,许总译广西人民出版社 1989万首论诗绝句郭绍虞等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1明代隆庆、万历间文学思想转变研究(诗文部分)饶龙隼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明代诗文的演变陈书录著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公安与竟陵:晚明两个“新潮”文学流派王恺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6明代诗学(诗学丛书)陈文新著湖南出版社2000明代文学复古运动研究廖可斌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晚明小品研究吴承学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8(三)明代戏曲中国古典戏曲论著集成中国戏剧出版社 1959中国古典编剧理论资料汇辑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4中国古典戏曲序跋汇编蔡毅编齐鲁书社1989中国戏剧学史稿叶长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明清戏曲史卢前商务印书馆1935中国近世戏曲史 [日]青木正儿著,王古鲁译商务印书馆 1936中国戏剧史长编周贻白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0中国戏曲通史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戏剧出版社 1992中国戏剧文学的瑰宝——明清传奇王永健江苏教育出版社1989曲海总目提要大东书局 1928曲海总目提要拾遗伯英中国戏曲音乐院研究所 1936戏曲小说书录解题孙楷第著,戴鸿森校次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0古本戏曲剧目提要李修生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7中国近代戏曲论著总目傅晓航、张秀莲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4古典戏曲存目汇考庄一拂著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明代杂剧全目傅惜华著作家出版社1958明代剧作家研究 [日]八木泽元日本昭和三十四年三月讲谈社版明清文人传奇研究郭英德著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国80[1991]明代杂剧研究戚世隽著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元明散曲:大俗之美的张扬与泛化王星琦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元明杂剧顾学颉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论汤显祖剧作四种侯外庐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62汤显祖年谱徐朔方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汤显祖研究资料汇编毛效同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牡丹亭研究资料考释徐扶明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汤显祖研究论文集江西省文学艺术研究所编中国戏剧出版社1984汤显祖传黄文锡,吴凤雏著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汤显祖传龚重谟等江西人民出版社1986汤显祖评传徐朔方著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汤显祖与晚明文化郑培凯著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民国84[1995]徐文长评传骆玉明, 贺圣遂著浙江古籍出版社1987徐渭论稿张新建著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四)明代小说小说丛考钱静方上海商务印书馆 1916小说旧闻钞鲁迅北新书局 1926 鲁迅写中国小说史略之前的准备工作小说戏曲新考赵景深世界书局 1939中国章回小说考证胡适大连实业印书馆 1942 索隐派中国小说史料孔另境辑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小说考证蒋瑞藻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笔记小说大观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 1995日本东京、大连图书馆所见中国小说书目提要孙楷第国立北平图书馆暨中国大辞典编纂处 1932中国通俗小说书目孙楷第国立北平图书馆暨中国大辞典编纂处 1933 从国外复印回来的日本所藏中国佚本小说述考谭正璧知行编译社 1945中国文言小说书目袁行霈、侯忠义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1明末清初小说述录林辰春风文艺出版社 1988中国通俗小说总目提要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明清小说研究中心文学研究所编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90中国文言小说总目提要宁稼雨齐鲁书社 1996中国历代小说序跋集丁锡根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6中国文学论集郑振铎开明书店 1929胡适论中国古典小说易竹贤辑录长江文艺出版社 1987 索隐派中国小说史略鲁迅全集(9)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鲁迅全集(9)鲁迅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中国小说史北京大学中文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 文革痕迹但是资料搜集很丰富明代小说四大奇书(美)浦安迪著沈亨寿译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中国古典小说史论杨义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明代小说史齐裕焜著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冯梦龙论游友基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冯梦龙诗文初稿冯梦龙著海峡文艺出版社1985冯梦龙与通俗文学傅承洲著大象出版社2000市井新声三言二拍: 人性复归的呼唤魏崇新著山西教育出版社1994金瓶梅传播史话:一部奇书在全世界的奇遇何香久著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8金瓶梅的世界胡文彬编北方文艺出版社1987金瓶梅及其他包振南,寇晓伟编选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金瓶梅新解霍现俊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金瓶梅与封建文化牛贵琥著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金瓶梅与晚明文化:金瓶梅作为"笑"书的文化考察尹恭弘著华文出版社1997三国演义(会评本)陈曦钟等辑校北京大学出版社1986三国演义试论董每戡著古典文学出版社1956怎样阅读三国演义孙昌熙著山东人民出版社1957谈谈三国演义赵齐平著人民出版社1973三国演义资料汇编朱一玄,刘毓忱合编百花文艺出版社1983三国演义纵横谈丘振声漓江出版社1983三国演义新论刘知渐著重庆出版社1985三国演义研究集社会科学研究丛书编辑部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合编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83三国演义论稿高明阁著辽宁大学出版社1986三国演义论文集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选编中州古籍出版社1986三国演义与中国文化:90’三国演义研究谭洛非主编巴蜀书社1992三国演义丛考周兆新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世情与世相尹恭弘著华文出版社1997名家解读三国演义陈其欣选编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三国演义之谜管曙光,姚丽编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水浒传(会评本)陈曦钟等辑校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第五才子书施耐庵水浒传施耐庵著,金圣叹评中华书局1975容与堂本水浒传施耐庵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李贽研究参考资料:李贽与水浒传资料专辑厦门大学历史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1976论金圣叹评改水浒传何满子著上海出版公司1954水浒传的演变严敦易著作家出版社1957水浒传论文集(上、下)郑公盾著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水浒传原本和著者研究罗尔纲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2草莽龙蛇话水浒,佘大平著,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4水浒文化大观刘仁圣, 陈信陵, 吴晓龙著百花洲文艺出版社1997水浒传作者考论王晓家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名家解读水浒传竺青选编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水浒人物论赞张恨水著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西游记研究论文集作家出版社编辑部编作家出版社1957吴承恩和西游记王俊年编著人民出版社1973吴承恩和西游记胡光舟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西游记资料汇编朱一玄,刘毓忱合编中州书画社1983西游记研究:首届西游记学术讨论会论文选江苏省社科院文学所编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 西游记及明清小说研究苏兴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余国藩西游记论集余国藩著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民国78[1989]西游记研究资料刘荫柏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西游记别论王国光著学林出版社1990奇特的精神漫游:西游记新说刘勇强著三联书店1992名家解读西游记陆钦选编山东人民出版社1998西游记之谜蔡铁鹰编著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看破西游记:西游记与中医易道学周文志著云南人民出版社1999话说吴承恩:西游记作者问题揭秘沈承庆著书目文献出版社2000二、清代文学(一)总论晚清文学丛钞·小说戏曲研究卷阿英中华书局1960清代文学批评史(日)青木正儿著,杨铁婴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中国文学批评史·清代卷邬国平、王镇远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6朱自清古典文学论文集朱自清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胡适古典文学研究论集胡适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美的历程李泽厚文物出版社 1981清代文学张宗祥商务印书馆 1930清代学术概论梁启超上海中华书局 1954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梁启超中华书局 1936明清文学史·清代卷唐富龄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1清代满族作家文学概论张菊玲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1990清代科举考试述录商衍鎏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8清代学术思想的变迁与文学马积高湖南出版社1996(二)清代诗文清诗话续编郭绍虞主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清诗史朱则杰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2清诗流派史刘世南台湾文津出版社 1995清代文化与浙派诗张仲谋东方出版社 1997晚晴簃诗汇(清)徐世昌 1929年退耕堂刊本清诗评注读本王文濡上海文明书局 1918清诗三百首钱仲联选、钱学增注岳麓书社 1985随园诗话袁枚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0袁枚全集王英志主编校点本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3袁枚评传杨鸿烈商务印书馆 1927随园诗说的研究顾远芗商务印书馆 1936随园先生年谱方浚师大陆书局 1933 铅印本读随园诗话札记郭沫若作家出版社 1962袁枚年谱傅毓衡安徽教育出版社 1986袁枚与随园诗话王英志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0性灵派研究王英志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8白雨斋词话(清)陈廷焯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词苑丛谈(清)徐釚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1人间词话王国维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0蕙风词话况周颐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0近三百年名家词选龙榆生中华书局 1956清名家词陈乃乾开明书店 1937全清词钞叶恭绰中华书局1982清词三百首钱仲联岳麓书社 1992清代词学概论徐珂上海大东书局 1926历代诗史长编台湾鼎文书局 1971词话丛编唐圭璋编中华书局 1986迦陵论词丛稿叶嘉莹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清词丛论叶嘉莹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清词史严迪昌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0阳羡词派研究严迪昌齐鲁书社 1993通志堂集(清)纳兰性德上海古籍出版社据康熙刻本影印 1979 纳兰词道光十二年汪元治结铁网斋刻本饮水词冯统笺注广东人民出版社1985纳兰词笺注张草纫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纳兰词笺注张秉戍北京出版社 1996纳兰性德和他的词黄天骥广东人民出版社 1983清代古文述传李崇元商务印书馆 1940中国新文学的源流周作人上海人文书店 1932文学研究法姚永朴著,许振轩校点黄山书社 1989清代八股文邓云乡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戴名世论稿徐文博、石钟扬黄山书社 1985桐城文学渊源考桐城文学撰述考刘声木汇刊于直介堂丛刻 1929 桐城文派评述姜书阁商务印书馆 1930桐城派研究论文集安徽人民出版社 1963桐城派研究论文选黄山书社 1986桐城文派王献永中华书局 1992(三)清代戏曲吴梅戏曲论文集王卫民编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3清代杂剧全目傅惜华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1清代戏曲史周妙中中州古籍出版社1987十五贯校注张燕瑾、弥松颐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十五贯戏曲资料汇编路工、傅惜华编作家出版社1957十五贯研究王世德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李玉和清忠谱苏宁中华书局1980李玉评传颜长珂、周传家中国戏剧出版社1985苏州剧派研究康保成花城出版社1993闲情偶寄单锦珩校点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李渔全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90论李渔的戏剧美学杜书瀛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李渔评传萧荣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李渔传单锦珩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李渔小说论稿崔子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长生殿徐朔方注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洪昇集刘辉校笺浙江古籍出版社1992洪昇年谱章培恒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洪昇和长生殿王永健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2洪昇及长生殿研究孟繁树中国戏剧出版社 1985长生殿讨论集中山大学中文系编文化艺术出版社1989洪昇研究刘荫柏花山文艺出版社 1997桃花扇注梁启超上海中华书局 1936湖海集孔尚任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7孔尚任诗汪蔚林辑科学出版社 1958桃花扇王季思、苏寰中注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孔尚任年谱(附交游考) 袁世硕山东人民出版社 1962孔尚任诗和桃花扇刘叶秋中州书画社 1982孔尚任和桃花扇胡雪冈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5孔尚任年谱袁世硕齐鲁书社 1987孔尚任与桃花扇洪柏昭广东人民出版社 1988孔尚任评传徐振贵山东大学出版社 1991(四)清代小说王国维遗书王国维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3年版心史丛刊(外一种)孟森岳麓书社 1986清代小说李汉秋、胡益民安徽教育出版社 1989清代小说史张俊浙江古籍出版社1997镜花缘公案辨疑孙佳讯齐鲁书社1984李汝珍的传说曹晋杰、朱步楼整理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5李汝珍及其镜花缘李时人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蒲松龄和聊斋志异研究论文索引汪少华编江西大学出版社 1982 聊斋志异资料汇编朱一玄编中州古籍出版社 1985蒲松龄集路大荒整理中华书局 1962会校会注会评本聊斋志异张友鹤辑校上海古籍出版社 1963聊斋发微问恨生上海中华图书馆 1915蒲留仙遗著考略刘阶平商务印书馆东方杂志社 1948蒲松龄与聊斋志异何满子上海出版公司 1955聊斋志异研究杨柳江苏文艺出版社 1958蒲松龄年谱路大荒齐鲁书社 1980聊斋艺术谈雷群明江西人民出版社 1981人鬼狐妖的艺术世界李厚基、韩海明天津人民出版社 1982聊斋志异今谈双翼百花文艺出版社 1982蒲松龄与民间文学汪玢玲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5蒲松龄评传马瑞芳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6聊斋志异欣赏吴组缃等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6蒲松龄事迹著述新考袁世硕齐鲁书社 1988蒲松龄论集王枝忠文化艺术出版社 1990吴敬梓吴烺诗文合集李汉秋点校黄山书社 1993儒林外史人民文学出版社据嘉庆八年(癸亥,1803)卧闲草堂刻本影印 1975 儒林外史(黄小田评点本) 李汉秋辑校黄山书社 1986儒林外史研究资料李汉秋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儒林外史资料汇编朱一玄、刘毓忱编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儒林外史研究论集作家出版社 1955论儒林外史何满子上海出版公司 1955儒林外史人物本事考略何泽翰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7儒林外史研究论文集李汉秋编安徽人民出版社 1982吴敬梓和儒林外史王俊年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吴敬梓传陈汝衡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1吴敬梓年谱孟醒仁安徽人民出版社1982吴敬梓陈美林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2吴敬梓研究陈美林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4浮世画廊:儒林外史的人间张国风江苏古籍出版社 1992儒林外史研究纵览李汉秋天津教育出版社 1992士人心态话儒林陈文新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94儒林外史辞典陈美林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红楼梦索隐王梦阮、沈瓶庵上海中华书局 1916石头记索隐蔡元培商务印书馆 1917红楼梦辨俞平伯上海亚东图书馆 1923红楼梦研究李辰东重庆正中书局 1942红楼梦研究俞平伯上海棠棣出版社 1952红楼梦新证周汝昌上海棠棣出版社 1953红楼梦问题讨论集作家出版社 1955红楼梦的思想与人物刘大杰古典文学出版社 1956红楼梦评论集李希凡、蓝翎编作家出版社 1957论红楼梦何其芳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8红楼梦论稿蒋和森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有关曹雪芹十种吴恩裕中华书局 1963曹雪芹周汝昌人民文学出版社 1964红楼梦新探赵冈、陈钟毅香港文艺书屋 1970论庚辰本冯其庸上海文艺出版社 1978曹雪芹丛考吴恩裕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曹雪芹家世新考冯其庸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红楼研究小史稿郭豫适上海文艺出版社 1980红楼梦探源外编吴世昌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0罗音室学术论著吴世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98红楼梦的两个世界余英时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 1981我读红楼梦俞平伯天津人民出版社1982红楼梦人物论王昆仑三联书店1983曹学叙论冯其庸光明日报出版社 1992红楼梦卷一粟编中华书局 1963首届国际红楼梦研讨会论文集周策纵编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1983红学三十年论文选编(上中下)刘梦溪编百花文艺出版社 1982-1984红楼梦研究论文资料索引(1874-1982)顾平旦主编书目文献出版社 1983 红楼梦资料汇编朱一玄编南开大学出版社 1985。

古代散文——精选推荐

古代散文——精选推荐

古代散文散文是我国古代的主要文体之一。

我国古代把与韵文、骈体文相对的散体文章称为“散文”。

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一、先秦时期1. 1. 第一部散文集《尚书》第一部散文集《尚书》。

自汉以来,《尚书》一直被视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哲学经典,哲学经典,既是帝王的教科书,既是帝王的教科书,既是帝王的教科书,又是贵族子弟及士大夫必遵的“大经大法”,又是贵族子弟及士大夫必遵的“大经大法”,又是贵族子弟及士大夫必遵的“大经大法”,在在历史上很有影响。

《尚书》有今文、古文之分。

今文《尚书》指秦焚书后,汉初儒者搜集到的29篇文章,因用当时通行的隶书写定,故称今文尚书;汉武帝时从孔子故宅坏壁中发现用古文字写的《尚书》,称为古文《尚书》。

古文《尚书》已被证明是伪作;今文《尚书》也有一些值得怀疑的篇章。

《尚书》的内容,大多是一些誓词、政府文告、贵族的告诫之词,也有一些对事物的客观记述。

《盘庚》古奥难读,保存的原貌也较多,主要是记述盘庚迁殷时对臣民的三次讲话。

类似的还有《大诰》、《洛浩》。

《顾命》是一篇记述成王死、康王即位的仪式的文字,叙事清晰,井井有条,初具记事散文的规模。

2、历史散文:产生文学时期、历史散文:产生文学时期: : : 先秦文学,历史散文的概念是对诸子百家的哲理先秦文学,历史散文的概念是对诸子百家的哲理散文而言的。

散文而言的。

哲理散文以析理论辩为主,哲理散文以析理论辩为主,哲理散文以析理论辩为主,不专记人记事;不专记人记事;不专记人记事;历史散文则以记述历史历史散文则以记述历史事件的演化过程为主,最早的历史散文是《尚书》。

历史散文有三体,分为“国别”、“编年”和“纪传”。

“国别”有《国语》《战国策》,“编年”有《春秋》与《左传》、《资治通鉴》,“纪传”有《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左传》:1、释名:《左传》原名《春秋左氏传》,是在《春秋》原文的基础上,进一步解释补注历史事件原委的著作。

明清八家文钞

明清八家文钞

《明清八大家文钞》是明清时期的古文选集,主要收录了明清时期八位著名文学家的优秀散文作品。

这八位作家分别是归有光、方苞、刘大櫆、姚鼐、梅曾亮、曾国藩、张裕钊和吴汝纶。

这部文钞旨在展示明清古文的风格和特点,反映了明清文学的发展状况和演变轨迹。

同时,这部文钞也是研究明清文学的重要资料,对于了解明清文学的风格、特点和演变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此外,《明清八大家文钞》的编选者王文濡在文学领域也有较高的声誉,他的选文标准被认为是比较客观、中肯的,所选作品也较为经典。

因此,《明清八大家文钞》被视为一部比较权威的明清古文选集,对于喜欢明清文学的读者来说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

写李清照的唯美散文作品

写李清照的唯美散文作品

写李清照的唯美散文作品李清照,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集体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

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

下面是美文网给大家带来的写李清照的唯美散文作品,供大家欣赏。

写李清照的唯美散文小说:李清照,人生不过一场绚烂花事喜欢李清照,还是念高中的时候。

那时,心底纯净,生活无忧,只是因为“少年不识愁滋味”,所以醉心于李清照所创造开创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悲伤氛围,以为自己念得了这样的文字,心灵似乎就丰富起来一样。

慢慢的,人事更迭,生死歌哭的事情渐渐了当初的纯洁,再可看绚烂烟花般的岁月,便多了一些感慨。

于是,重读李清照的词,心竟然沉重而不伤,悲切而不哀。

眼前总是浮现那个低眉暗吟的女子,场景或是白雪纷扬,或是荡舟湖上,或是回首倚梅,或是卧听芭蕉,或是石栏灿菊中央,或是仰首月桂之下这女子,似乎总和四周有扯不开的联系,喜悲都可以染上花红柳璋,沉香绿蚁。

我喜欢这样的女子,可是却不能穿越,我必须在她的词作柳永中间寻找她活着的痕迹。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

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人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点绛唇》中,她青春逼人,活力充沛,善词工令,俊美优雅,生活在父亲李格非的掌心里心尖上,无忧与富足,使她的生命写满浪漫的无私。

岁月的流光似乎从不曾将它带走,似乎梅花的冷香还没来得及弥散,这个女子就做小伙了赵明诚的妻子。

从此,那个关于少女的梦便越飘越远,渺茫的让人想哭。

那些“自是花中第一流”的骄傲,也似乎变成了翩飞的蝴蝶,带着青春逝去的悲凉,凝结在了岁月的冰河底下。

那个人,就那么轻轻的回眸,遇见了,此生再也不能回首,牵着彼此的手,以为世界会和他们的生命一样长,一样温暖,一样充满爱。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

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

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先秦到明清

朱东润《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先秦到明清
11、孟浩然:(4首)
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晚泊浔阳望香炉峰过故人庄春晓
12、王维:(11首)
渭川田家老将行冬晚对雪忆胡处士家山居秋暝终南山观猎使至塞上鸟鸣涧鹿柴竹里馆送元二使安西
13、王之涣:(2首)鹳雀楼凉州词之《黄河远上白云间》
14、李颀:(2首)古从军行别梁鍠
15、王昌龄:(6首)
从军行之《烽火城西百尺楼》、《青海长云暗雪山》出塞之《秦时明月汉时关》
13、嵇康:幽愤诗
14、张华:轻薄篇情诗
15、潘岳:悼亡诗
16、陆机:(6首)
赴洛道中作之《总辔登长路》、《远游越山川》赠尚书郎顾彦先猛虎行门有车马客行
长歌行
17、左思:(11首)
咏史之《弱冠弄柔翰》、《郁郁涧底松》、《吾希段干木》、《济济京城内》、《皓天舒白日》、《荆轲饮燕市》、《主父宦不达》、《习习笼中鸟》招隐诗杂诗妇女诗
13、罗隐:英雄之言,荆巫,越妇言
三、传奇:
1、李朝威:柳毅传2、白行简:李娃传3、杜光庭:虬髯客传
四、唐五代词:
1、李白:菩萨蛮之《平林漠漠》忆秦娥之《箫声咽》
2、张志和:渔歌子之《西塞山前》3、白居易:忆江南之《江南好》
4、温庭筠:菩萨蛮之《小山重叠》更漏子之《玉鑪香.》梦江南之《梳洗罢》
5、韦庄:菩萨蛮之《人人尽说》,思帝乡之《春日游》
二、诗歌
1、孔融:杂诗
2、曹操:5首
蒿里行、短歌行、苦寒行、步出夏门行之《东临碣石》、《神龟虽寿》
3、阮瑀:驾出北郭门行
4、陈琳:饮马长城窟行
5、徐幹:室思
6、王粲:(3首)七哀诗之《西京乱无象》、《荆蛮非我乡》、《边城使心悲》
7、刘桢:(2首)赠徐幹赠从弟
8、蔡文姬:悲愤诗

明代典型的散文流派

明代典型的散文流派

明代典型的散文流派
明清文学-明代文学之散文介绍:
明代散文流派主要包括唐宋派和公安派。

“公安派”是明代重要的文学流派,“三袁”是指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因他们是湖北公安人,所以被称为“公安派”。

袁宏道最为知名,公安派的核心口号就是由他提出的。

“唐宋派”是明代嘉靖年间的一个散文流派,代表人物有王慎中、唐顺之、茅坤、归有光。

他们的基本观点是反对以文采取代“道统”,主张“文道合一”的传统。

王慎中和唐顺之是地道的宗宋派,茅坤选编了《唐宋八大家文钞》,归有光重“情”,他提倡的“道”并非宋代理学,而是传统的儒教,在提倡道的同时,还特别重视文学的抒情作用。

香河古城散文

香河古城散文

香河古城散文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香河古城,位于河北省香河县境内,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

这座古城建于明代,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它曾经是京畿重要的一座要塞城市,也是京师通往北方的重要驿站之一。

如今,香河古城虽然已经不再承担这些重要角色,但它在历史上留下的痕迹仍然清晰可见,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探访。

走进香河古城,仿佛穿越时光隧道,回到了古代的繁华时期。

古城内的街道狭窄曲折,石板铺就的路面已经经过了数百年的侵蚀,但它们依然坚实耐用,见证着古城的沧桑历史。

房屋多是砖木结构,保存完好的古宅依然保留着明清时期的风格,深藏世间的历史故事。

古城内还有一些古典建筑,如古庙、古亭等,都展示出了古代建筑的精湛工艺和细致雕刻,令人叹为观止。

除了建筑,香河古城还有许多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

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城内的一些文物古迹。

据传,古城内曾有许多名人居住或游历过,留下了许多文化遗产。

其中最著名的要数明代的学者顾炎武,他曾在此居住多年,创作了许多著名的文学作品。

至今,古城内还有一些保存完好的文物遗迹,如墓葬、碑刻等,都是历史的见证者,让游客们感受到古城的魅力和历史底蕴。

除了文物遗迹,香河古城还有许多传统手工艺品。

古城内有一些传统手工艺品作坊,如陶器作坊、木雕作坊等,这些作坊依然保留着古代手工艺传统,制作出的工艺品精美绝伦。

游客们可以在这些作坊里亲自动手体验制作,感受传统手工艺的魅力。

古城内还有一些传统手工艺品商铺,如民俗工艺品店、古玩店等,这里出售的各种古董老物件都是精品,深受游客青睐,是收藏家们的不二之选。

古城内的美食也是不容错过的。

香河古城有许多传统的小吃店和饭馆,这里的菜式口味地道,让人回味无穷。

游客们可以品尝到传统的地方美食,如烤鸭、八大碗、饺子等,这些美食都是当地人世代相传的特色菜肴,值得一试。

古城内还有一些传统的茶楼和农家乐,这里的茶品和农家菜味美可口,让人体验到了古城的田园生活。

每年春节期间,香河古城还会举办一些传统的文化活动。

第六讲:明清古文

第六讲:明清古文

黎庶昌 《续古文辞类纂》
• 成书于光绪 十五年 (1889),共 28卷,收文 449篇。编 实是承曾国 藩《经史百 家杂钞》精 神,将姚书 予以扩增, 重点不在续, 而在扩,实为 “广古文辞 类纂”。
民国 刘声 木桐 城文 学渊 源撰 述考 黄山 书社 1989 年版
二、清中叶古文
• 2、史学家之文。
三、八股文的评价
• 1、历史意义。 ⑴研习八股文中受儒家伦理薰陶。(封建社会意识形态) ⑵写作理论和技巧为后人借鉴。(逻辑能力、语言锻炼) ⑶提供文精意赅的典范。(简短精炼) ⑷促进某些文学体式成熟和发展。(楹联、诗钟) • 2、罪孽深重。 ⑴败坏读书种子。(局限于四书) ⑵缺乏实用价值。(重思想轻实业) ⑶形式主义严重。(形式凝固) ⑷命题了无新意。(题目有限)
第六讲:明清散文
一、教学要点:(3点) 二、课时安排:(6—8节)
一、教学要点:(3点)
1、使学生掌握明代古文创作情况及古 文流派。 2、使学生掌握清代古文创作情况及古 文流派。 3、使学生掌握清代骈散之争与明清八 股文特征。
二、课时安排:(6—8节)
第一节 明代古文 第二节 清代古文 第三节 明清八股文
《卖柑者言》
• 1、借卖柑人议论形象揭露封建官僚腐败无 能、尸位素餐的实质。 • 2、艺术特色: (1)构思新巧,寓意深刻。 (2)奇巧而又贴切的比喻和对比。 (3)犀利而又饱含情感的语言。
《报刘一丈书》
• 1、揭露鞭挞严氏父子的权势、官场的黑暗、 奴才下人的卑劣行径、干谒求进者的丑态, 表明不屑同流合污的正直态度。全文5自然段 可分1/234/5三部分。 • 2、写作特点: (1)批判的形象性。 (2)运用对比手法,揭示深刻社会内容。 (3)具有很强的讽刺力量。

古代散文作家及其代表作品推荐

古代散文作家及其代表作品推荐

古代散文作家及其代表作品推荐一、先秦时期1.诸子百家散文知识点:孟子、庄子、墨子、韩非子等诸子百家散文的代表作品。

知识点:《史记》的作者,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知识点:《过秦论》、《论积贮疏》等政论散文的代表作家。

2.司马相如知识点:《子虚赋》、《上林赋》等辞赋散文的代表作家。

知识点:《汉书》的作者,与司马迁并称“班马”。

知识点:“唐宋八大家”之首,提倡古文运动,代表作有《师说》、《马说》等。

知识点: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代表作有《捕蛇者说》、《永某君传》等。

知识点:宋代散文家,代表作有《醉翁亭记》、《秋声赋》等。

知识点:文学家、书画家,代表作有《赤壁赋》、《后赤壁赋》等。

知识点:苏轼之父,代表作有《六国论》、《辨奸论》等。

知识点:苏轼之弟,代表作有《上枢密韩太尉书》、《答李昭玘书》等。

知识点:明代著名散文家,代表作有《项脊轩志》、《登泰山记》等。

知识点:代表作有《与朱元思书》、《游黄山记》等。

1.桐城派散文知识点:以方苞、刘大櫆、姚鼐等为代表的桐城派散文,代表作有《古文观止》等。

知识点:《阅微草堂笔记》的作者,代表作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3.纳兰性德知识点:清代著名词人,散文作品有《康熙字典序》等。

综上所述,古代散文作家及其代表作品丰富多样,涵盖了先秦、汉、唐、宋、明、清等各个时期的文学作品。

这些作品既包括了诸子百家散文、辞赋散文,也包括了唐宋八大家、桐城派散文等。

通过对这些作家及其代表作品的了解,可以更好地领略古代散文的魅力,丰富中学生的文学素养。

习题及方法:1.下列哪部作品是司马迁所著?A. 《庄子》B. 《史记》C. 《论语》D. 《道德经》解题方法:根据知识点中提到的“司马迁,《史记》的作者”,可以判断出正确答案为B。

2.下列哪位作家是唐代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解题方法:根据知识点中提到的“唐代古文运动的代表人物是韩愈”,可以判断出正确答案为B。

3.下列哪篇作品是归有光所著?A. 《项脊轩志》B. 《赤壁赋》C. 《阅微草堂笔记》D. 《与朱元思书》解题方法:根据知识点中提到的“归有光,《项脊轩志》的作者”,可以判断出正确答案为A。

明代散文

明代散文
与前后七子同时,嘉靖年间还有一个文学主张鲜明的 “唐宋派”,代表人物是王慎中、唐顺之和归有光等。 他们在散文创作上主张摹唐仿宋。
明代后期社会生活随之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表现为 道德观念、价值观念不再受儒学统治,程朱性理之学在 明代后期受到广大士人的鄙弃,“异端”思想空前活跃。 “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文学思想影响很大,代表人 物是“公安派”的袁宏道。公安派的散文,多是与日常 生活有关的题材,作者借此抒写闲情逸志。由于篇幅短 小,文笔轻快,风格诙谐,时人称为“小品”。晚明小 品,正是公安派的一大特色。
1、反对抄袭模拟,主张文学因时而变。 2、倡导“独抒性灵,不拘格套”。 3、推重民歌小说,提倡通俗文学。
(1568—1610) ,字中郎,公安(今湖北 公安)人。万历二十年(进士,二 十三年为吴县令,一年后辞官闲居。
二十六年起用为顺天府教授,后补礼部主事。不久,因病辞职, 万历三十四年再次任职,两年后辞官,不再复出。43岁病逝。有 《袁中郎集》。
归有光
归有光(1506—1571)──字熙甫,号震川, 昆山(今属江苏)人。家世寒儒,自幼刻苦 读书。嘉靖十九年(1540),南京乡试中举, 但此后八次会试,均未得第。教书授徒为 业,人称震川先生。嘉靖四十四年(1565) 中进士,任浙江长兴县令,为政清廉, “小民安居”而“豪宗多怨”,致使“大 吏弗善” 。调为顺德府通判,专管马政。 隆庆四年,因大学土高拱、赵贞吉推荐, 迁南京太仆寺丞,兼职于内阁制敕房。任 职一年而终。著作有《震川集》。
2、侯方域《李姬传》
侯方域(1618—1654),字朝宗,商丘(今属河南) 人。父恂、叔恪,皆为东林党人。因忤魏忠贤,皆被 罢黜。方域少时,与方以智、冒襄、陈贞慧等交游, 号称“四公子”。崇祯十二年(1639),方域赴南京乡 试,与复社张溥、夏允彝、陈子龙、吴应箕等交游。 且曾参与陈贞慧、吴应箕等草拟《留都防乱揭》,抨 击魏阉余孽阮大铖。及阮大铖当政,追捕复社名士, 方域乃逃往扬州等地。 明清易代之后,方域处境甚 危,顺治八年(1651),曾应河南乡试,中副榜。因此, 颇受世人讥议。此后不久,即病逝于乡里。年仅三十 七。著有《壮悔堂集》。

明代散文阅读参考书目

明代散文阅读参考书目
归震川尺牍一卷 (明)归有光撰。《明清十大家尺牍 》本。
震川先生集三十卷别集十卷 (明)归有光撰,《四部丛刊》本,《四部备要》本。
归有光文 胡怀琛选注。商务印书馆1947年版。
震川先生集 (明)归有光著;周本淳校点。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
归有光散文选注 张家英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子相文选五卷 (明)宗臣撰;(明)姜承宗等编。明万历刊本。
宗子相集十五卷 (明)宗臣撰。,四库全书》本。
王元美先生文选二十六卷 (明)王世贞撰。明万历四十三年(1615)刊本。
王弇州集十六卷附王弇州传一卷 (明)王世贞撰;(明)张汝瑚选。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郢雪书林刊本。
弇州山人四部稿一百七十四卷续稿二百七卷 (明)王世贞撰。《四库全书》本。
祁忠敏公日记 (明)祁彪佳撰。绍兴县修志会1937年排印本,杭州古旧书店1982年影印本。
祁彪佳集 (明)祁彪佳撰。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1960年版。
陶庵文集十卷 (明)黄淳耀撰。《乾坤正气集》本。
陶庵集 (明)黄淳耀撰。清光绪五年(1879)刊本。
张阁学文集二卷 (明)张煌言撰。《乾坤正气集》本。
逊志斋集 (明)方孝孺撰。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东里文集二十五卷 (明)杨士奇撰。清康熙修补本。
东里全集九十七卷别集四卷 (明)杨士奇撰。《四库全书》本。
薛文清集二十四卷 (明)薛瑄撰。清雍正薛氏刊本,《四库全书》本。
薛敬轩先生文集十卷 (明)薛瑄撰。《正谊堂全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帝京景物略八卷 (明)刘侗撰。《中国文学参考资料小丛书》本
茅檐集八卷 (明)魏学洢撰。《四库全书》本。
瑯嬛文集四卷 (明)张岱撰。清光绪间刊本。

中国散文名篇精选

中国散文名篇精选

中国散文名篇精选
目录
1.散文的定义和特点
2.中国散文的历史发展
3.中国散文名篇及其作者简介
4.散文名篇的艺术特点和影响
正文
一、散文的定义和特点
散文是一种抒发作者真实感受、自由灵活、不拘一格的文学体裁。

它具有形式多样、情感真挚、思想深邃、语言优美等特点,是文学领域中的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法。

二、中国散文的历史发展
中国散文的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自古以来,我国散文的发展经历了先秦诸子散文、汉魏六朝骈文、唐宋八大家散文、明清小品文等阶段,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三、中国散文名篇及其作者简介
1.《岳阳楼记》:北宋文学家范仲淹创作的一篇描绘岳阳楼风光和抒发忧国忧民之情的散文名篇。

2.《醉翁亭记》: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以描绘醉翁亭自然风光为主题,抒发作者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散文名篇。

3.《滕王阁序》:唐代文学家王勃创作的一篇以滕王阁为背景,抒发作者身世之感和忧国忧民之心的散文名篇。

4.《陈情表》:东晋文学家李密创作的一篇表达对国家忠诚、为国家
效力之情的散文名篇。

四、散文名篇的艺术特点和影响
这些散文名篇在艺术上具有很高的价值,它们在形式、结构、语言、情感等方面都达到了很高的境界。

这些作品对后世散文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散文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001清代散文阅读参考书目

001清代散文阅读参考书目
姚姬传文钞一卷(清)姚鼐撰;王文濡选。《明清八大家文钞》本。
姚惜抱尺牍一卷(清)姚鼐撰。《明清十大家尺牍》本。
惜抱轩诗文集(清)姚鼐撰。商务印书馆1936年版。
惜抱轩诗文集(清)姚鼐撰著;刘季高标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
二十七松堂集十五卷(清)廖燕撰。清康熙刊本。
二林居集二十四卷(清)彭绍升撰。清喜庆四年(1799)味初堂刊本,清光绪七年(1881)刊本。
龙壁山房文集五郑(清)王拯撰。清光绪九年(1883)善化向氏校刊本。
侯朝宗文钞八卷(清)侯方域撰。《国朝三家文钞》本。
雪苑文钞一卷(清)侯方域撰。《国朝二十四家文钞》本。
壮悔堂文集十卷遗稿一卷四忆堂诗集六卷(清)侯方域撰。清乾隆间其玄孙必昌重刊本。
壮悔堂文录二卷(清)侯方域撰。《国朝文录》本。
尧峰文钞五十卷(清)汪琬撰。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林佶写刻本。
尧峰文钞四十卷(清)清琬撰。《四部丛刊》本。
定峰文选二卷(清)沙张白撰。《重思斋丛书》本。
姜先生全集(清)姜宸英撰。清光绪十五年(1889)毋自欺斋冯氏刊本。
西陂类稿五十卷(清)宋荦撰
钱牧斋先生尺牍三卷(清)钱谦益撰。清宣统元年(1909)上海国学扶轮社排印本。
牧斋初学集(清)钱谦益著;(清)钱曾笺注;钱仲联标校。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南雷文定前集十一卷后集四卷三集三卷附录一卷(清)黄宗羲撰。《粤雅堂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四部备要》本。
南雷文录三卷(清)黄宗羲撰。《国朝文录》本。
春酒堂文存四卷诗存六卷(清)周容撰。《四明丛书》本。
春酒堂文集不分卷(清)周容撰。清宣统二年(1910)国学扶轮社排印本。

大学语文目录1[新版]

大学语文目录1[新版]

【目录】王步高主编《大学语文》(高职高专本) (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大学语文立体化系列教材)前言一、诗经、楚辞诗经·卫风·伯兮诗经·王风·黍离屈原《湘夫人》二、先秦散文论语·子路(节选)庄子·山木大学·大学之道左传·郑伯克段于鄢附录先秦散文选三、秦汉文李斯《谏逐客书》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四、汉魏六朝诗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曹操《蒿里行》陶渊明《读山海经》《西洲曲》附录民生疾苦诗词历代田园诗历代田园词五、汉魏六朝文王粲《登楼赋》丘迟《与陈伯之书》六、初盛唐诗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王维《终南山》高适《燕歌行》附录隋及初唐诗选山水诗词·咏山山水诗词·咏水读《燕歌行》参考盛唐诗选隋唐边塞诗七、李白关山月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登金陵凤凰台附录咏离情别绪诗词八、杜甫哀江头月夜、蜀相、登岳阳楼附录杜甫诗选咏月诗词九、唐代散文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韩愈《祭十二郎文》附录咏岁时节序(春、夏) 孝悌亲情诗文十、中晚唐诗(上)白居易《长恨歌》附录中唐诗选(上) 闺怨爱情诗词十一、中晚唐诗(下)韦应物《寄李儋元锡》刘禹锡《西塞山怀古》李贺《李凭箜篌引》李商隐《隋宫》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附录中唐诗选(下) 晚唐诗选怀古诗词咏音乐诗词刺世讽喻诗词十二、唐五代词李白《菩萨蛮》温庭筠《更漏子》韦庄《菩萨蛮》冯延巳《鹊踏枝》李煜《浪淘沙》附录唐五代词选思乡怀归诗词十三、北宋词柳永《八声甘州》欧阳修《踏莎行》苏轼《江城子》、《临江仙·夜归临皋》秦观《鹊桥仙》附录北宋词选苏轼非黄州时期词苏轼贬黄州词宋金十大曲游子思妇诗词十四、宋诗欧阳修《戏答元珍》苏轼《初到黄州》黄庭坚《寄黄几复》陆游《关山月》、《书愤》附录与“乌台诗案”有关的苏轼诗北宋诗选宋代其他爱国诗南宋诗选十五、宋代散文欧阳修《秋声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苏轼《留侯论》附录咏史诗词选岁时节序(秋、冬)十六、南宋词(上)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陆游《钗头凤》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青玉案·元夕》附录南宋词选沈园诗词女性词渎王国维“三境界”说参考南宋其他豪放词南宋格律派词咏物诗词咏花诗词十七、金元明清诗词萨都剌《百字令·登石头城》高启《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杨慎《临江仙》顾贞观《金缕曲》(其一)附录金元明清诗选和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金元明清词选近代诗选近代词选十八、明清散文顾炎武《廉耻》方苞《左忠毅公逸事》附录明清散文选十九、古代戏曲关汉卿《单刀会·第四折》汤显祖《牡丹亭·游园》附录金元散曲选明清散曲选二十、古代文言小说蒋防《霍小玉传》蒲松龄《聊斋志异·小翠》二十一、古代白话小说曹雪芹《红楼梦·痴情女情重愈斟情》二十二、现代小说(上)鲁迅《在酒楼上》郁达夫《春风沉醉的晚上》二十三、现代小说(下)+《断魂枪》白先勇《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二十四、现代诗歌李叔同《送别》徐志摩《偶然》罗庸《满江红·西南联合大学校歌》余光中《乡愁》附录现代新诗名作选我国部分高校的校歌二十五、现代散文(上)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梁实秋《雅舍》二十六、现代散文(下)巴金《怀念萧珊》王小波《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二十七、说明文竺可桢《沙漠里的奇怪现象》茅以升《桥的运动》杨宪益《菊花》总附录一容易读错的词语丁帆//朱晓进//徐兴无《新编大学语文》目录一、通古今之变大同封建论本朝百年无事札子1789年原则滑铁卢的一分钟二、乡土中国七月招魂忆菊喝茶乡土本色萧萧故乡的野菜历史上的北京城我的德格老家三、文明:冲突与对话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拟选聪颖子弟出洋习艺疏东西文化之分与城乡文化之别美文的沙漠战争,还是和平四、人间世晋公子重耳之亡魏其武安侯列传长恨歌惊梦伤逝——涓生的手记迟桂花(节选)封锁打错了伊豆的舞女带阁楼的房子(节选)面黄肌瘦的孩子五、盗火者谭嗣同传敬告青年共产党宣言(节选)西绪福斯神话我有一个梦想六、道法自然《老子》五章秋水(节选)饮酒(选二)游黄山后记陶然亭的雪一九九八廿四节气鸟叫柯尔庄园的野天鹅湖光水色别任草地大自然在反抗七、我的信仰西铭六祖坛经(节选)诗八首回答命若琴弦我的信仰敬畏生命八、天工开物贾让治河三策马钧传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科学的责任中国对科学人道主义的贡献科学不涉及终极关怀我们的宇宙图像九、美的历程《世说新语》六则丹青引“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中国书法说园佛像和我们贝多芬百年祭初进罗浮宫十、文心诗品洛神赋春江花月夜李白诗二首秋兴八首(选二)《无题》二首鹊踏枝破阵子八声甘州祭石曼卿文赤壁赋醉花阴临安春雨初霁摸鱼儿乐园鸟墓竹林的故事听泉十一、为学之道《论语》十二章与友人论学书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学术独立与新清华附录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学术规范(试行)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GB7713-87前言一、诗经、楚辞诗经•卫风•伯兮诗经•王风•黍离屈原《湘夫人》附录咏屈原诗选情感道德•直言《诗经》的内容与艺术概述楚辞作品综述二、先秦散文(上)老子•曲则全论语•子路(节选)孟子•滕文公(节选)庄子•山木附录倡廉刺贪诗哲理人生诗情感道德•哲理、诚信先秦散文综述三、先秦散文(下)大学•大学之道孙子《谋攻》左传•郑伯克段于鄢附录先秦散文选情感道德•修身、言行四、秦汉文李斯《谏逐客书》司马迁《史记•管晏列传》附录情感道德•公正古代史传文学综述五、汉魏诗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曹操《蒿里行》曹丕《燕歌行》曹植《送应氏》附录民生疾苦诗词登临诗词情感道德•仁爱汉魏诗综述对建安风骨的不同理解六、六朝诗陶渊明《读山海经》鲍照《代出自蓟北门行》谢胱《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西洲曲》附录六朝诗选历代田园诗历代田园词六朝诗及研究综述历代田园诗词概说宫体诗及其评价七、汉魏六朝文王粲《登楼赋》丘迟《与陈伯之书》附录忧愤诗学诗论诗汉魏六朝赋综述六朝散文综述八、初盛唐诗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王维《终南山》《渭川田家》高适《燕歌行》附录隋及初唐诗选山水诗词•咏山山水诗词•咏水读《燕歌行》参考盛唐诗选隋唐边塞诗六言诗选唐代山水诗概述《燕歌行》主题辨唐代边塞诗概说《春江花月夜》主题之论争九、李白关山月远别离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登金陵凤凰台附录咏离情别绪诗词李白诗综论十、杜甫哀江头赠卫八处士月夜蜀相登岳阳楼附录杜甫诗选咏月诗词道德情感•处人李杜优劣论十一、唐代散文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韩愈《祭十二郎文》柳宗元《驳复仇议》附录咏岁时节序(春、夏)孝悌亲情诗文情感道德•孝慈、宽恕唐代散文综述十二、中唐诗(上)韦应物《寄李儋元锡》韩愈《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刘禹锡《西塞山怀古》李贺《李凭箜篌引》附录中唐诗选(上)咏音乐诗词刺世讽喻诗词中唐诗歌综述情感道德•处世十三、中唐诗(下)白居易《长恨歌》附录中唐诗选(下)闰怨爱情诗词自居易及其研究综述十四、晚唐诗李商隐《无题》《安定城楼》《隋宫》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附录晚唐诗选怀古诗词李商隐诗概说关于李商隐《无题诗》题旨论争十五、唐五代词李白《菩萨蛮》韦庄《菩萨蛮》温庭筠《更漏子》冯延巳《鹊踏枝》李煜《浪淘沙》附录唐五代词选思乡怀归诗词唐五代词综述及研究情况词之起源的论争十六、北宋诗王禹傅《村行》欧阳修《戏答元珍》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初到黄州》黄庭坚《寄黄几复》附录与“乌台诗案”有关的苏轼诗北宋诗选情感道德顺逆、大度北宋诗综述十七、北宋词(上)柳永《八声甘州》晏殊《蝶恋花》欧阳修《踏莎行》晏几道《临江仙》附录北宋词选(上)游子思妇诗词十八、北宋词(下)苏轼《江城子》《临江仙•夜归临皋》秦观《鹊桥仙》贺铸《青玉案》周邦彦《兰陵王•柳》附录北宋词选(下)苏轼非黄州时期词苏轼贬黄州词宋金十大曲情感道德•明智苏轼及北宋中后期词综述关于苏轼词争鸣十九、宋代散文欧阳修《秋声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苏轼《留侯论》附录咏史诗词选岁时节序(秋、冬)情感道德•节制宋代散文综述二十、南宋词(上)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永遇乐》陆游《钗头凤》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附录参考资料沈园诗词南渡及南宋前期词女性词情感道德•改过李清照作品概述二十一、南宋词(下)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青玉案•元夕》《摸鱼儿》姜夔《长亭怨慢》史达祖《双双燕》附录稼轩词选读王国维"三境界"说参考南宋其他爱国词南宋格律派词咏物诗词咏花诗词(上、下)辛弃疾作品及其研究综述二十二、南宋诗陆游《关山月》《长歌行》《书愤》《临安春雨初霁》文天祥《金陵驿》附录宋代其他爱国诗陆游《书愤》的同题之作南宋诗选陆游与南宋诗综论二十三、明清散文方孝孺《深虑论》顾炎武《廉耻》方苞《左忠毅公逸事》附录明清散文选情感道德•廉耻、廉洁明清散文及其研究综述二十四、古代戏曲关汉卿《单刀会•第四折》汤显祖《牡丹亭•游园》附录金元散曲选明清散曲选元代杂剧散曲综述明清戏曲概论二十五、金元明清诗元好问《横波亭为青口帅赋》高启《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吴伟业《圆圆曲》二十六、金元明清词二十七、古代文言小说二十八、古代白话小说二十九、现代小说(上)三十、现代小说(中)三十一、现代小说(下)三十二、现代诗歌(上)三十三、现代新诗(下)三十四、现代散文(上)三十五、现代散文(下)三十六、现代戏剧大学语文(普及本)本书目录一、先秦诗歌诗经《王风·黍离》《小雅·采薇》屈原《山鬼》二、先秦散文(上)老子《曲则全》孔子《论语·子路》第十三孟子《滕文公章句下二》庄子《山木》三、先秦散文(下)大学《大学之道》左传《子产论政宽猛》国语《叔向贺贫》战国策《唐雎说信陵君》四、汉魏六朝诗汉乐府《饮马长城窟行》古诗十九首《行行重行行》曹操《蒿里行》陶渊明《和郭主簿》五、汉魏六朝文(上)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垓下之围》班固《汉书·苏武传》(节选)六、汉魏六朝文(下)张衡《归田赋》宇文护《报母阎姬书》七、初盛唐诗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王维《终南山》高适《燕歌行》八、李杜诗李白《关山月》杜甫《月夜》《登楼》九、唐代散文李白《春夜宴渚从弟桃李园序》韩愈《送孟东野序》十、中晚唐诗(上)白居易《长恨歌》十一、中晚唐诗(下)柳宗元《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李贺《李凭箜篌引》李商隐《隋宫》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十二、唐五代词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韦庄《菩萨蛮》(人人尽说江南好)冯廷巳《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李煜《浪淘沙》(往事只堪哀)十三、北宋词(上)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晏殊《浣溪沙》(一凿新词酒一杯)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十四、北宋词(下)苏轼《临江仙》(夜饮东坡醒复醉)《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秦观《踏莎行》(雾失楼台)贺铸《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十五、宋诗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黄庭坚《寄黄几复》陆游《关山月》《沈园二首》文天祥《金陵驿》十六、宋代散文欧阳修《秋声赋》王安石《祭欧阳文忠公文》苏轼《留侯论》十七、南宋词(上)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永遇乐》(落日熔金)陆游《卜算子》(驿外断桥边)张孝祥《念奴娇》(洞庭青草)十八、南宋词(下)辛弃疾《菩萨蛮》(郁孤台下清江水)《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姜夔《长亭怨慢》(渐吹尽枝头香絮)史达祖《双双燕》(过春社了)十九、古代戏曲关汉卿《单刀会·第四折》汤显祖《牡丹亭·游园》二十、明清散文袁宏道《与丘长孺书》顾炎武《廉耻》方苞《左忠毅公逸事》二十一、元明清词萨都剌《百字令》(石头城上)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顾贞观《金缕曲(其一)》(季子平安否)二十二、金元明清诗元好问《横波亭为青口帅赋》高启《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林则徐《壬寅二月,祥符河复,呈诗二首(选一)》 (元老忧时)二十三、古代文言小说蒋防《霍小玉传》蒲松龄《聊斋志异·小翠》二十四、古代白话小说曹雪芹《红楼梦·痴情女情重愈斟情》二十五、现当代小说(一)鲁迅《在酒楼上》郁达夫《春风沉醉的晚上》二十六、现当代小说(二)沈从文《萧萧》师陀《期待》二十七、现当代小说(三)白先勇《那片血一般红的杜鹃花》汪曾琪《受戒》二十八、现当代诗歌(一)李叔同《送别》刘半农《教我如何不想她》戴望舒《我的记忆》徐志摩《偶然》二十九、现当代诗歌(二)辛笛《蝴蝶、蜜蜂和常青树》北岛《回答》余光中《乡愁》三十、现当代散文(上)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巴金《废园外》三十一、现当代散文(下)余秋雨《都江堰》王小波《一只特立独行的猪》三十二、现当代戏剧高行健《绝对信号·心声》(节选)。

怎样读明清散文

怎样读明清散文

怎样读明清散文从前我的老师教我读文章,只是说先读一部选本,再读几部专集。

我读唐代古文,就是这样做的。

至于明清两代之文,在各种选本中入选者甚少,我读过的也就不多。

直到今天,我于这两代的文章,仍如河伯之望大海,不免茫然。

尽管我曾应朋友之命,编过一本《明清散文精选》,但实际上,这是名不副实的。

我于这两代的文章,并未全面读过。

所谓“精选”,主要是从一般选本中加以筛选而已。

顾炎武著书,曾主张采铜于山,而不赞成买铜于市。

我这选本采铜于山者没有几篇。

在这样的时刻,我又奉命写一篇“怎样读明清散文”,这文章也就相当难作。

不得已,只能略谈两点想法。

首先,我想,要读明清两代的文章,比读其他时代的文章,更须多读一点历史。

虽然有人认为,读一篇作品,可以只看这作品本身,至于写这作品的作者(或故玄其名为“创作主体”)以及产生这作品的时代,都可不问。

但我以为不然。

我一直相信鲁迅的话:“倘要论文,最好是顾及全篇,并且顾及作者的全人,以及他所处的社会状态,这才较为确凿”(《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七》)。

以明代而论,其文章特点,都与作者以及作者所处的社会状态相关。

这就不能不读历史。

历史上着重记载的自然是帝王将相,好像与散文无关。

实亦不然。

一代文章的特点,和他们的关系也并不小。

明初之文,就和朱元璋的政策很有关系。

朱元璋作为明代的开国之君,既不同于秦皇汉武,也不同于唐宗宋祖。

对于他的为人,赵翼《廿二史札记》曾有概括的论述:“雄猜好杀,本其天性”(卷三十二);“圣贤,豪杰,盗贼之性,实兼而有之”(卷三十六)。

在他的统治之下,大狱屡兴,人不自保。

不仅忤旨得罪,颂功亦复得罪。

因此,在明初一个时期里,既没有汉初的总结历史经验之文,也没有唐初的直言极谏之文。

从宋濂开始,便出现了歌功颂德的台阁之文。

到了永乐一代,台阁之文大盛。

这同当时的帝王统治也大有关系。

永乐朱棣之残虐,不在朱元璋之下,其文化政策,尤有甚者。

杨士奇《东里别集?圣谕录》曾有下面一段记述:永乐二年,饶州府士人朱季友献所著书,专斥濂、洛、关、闽之说,肆其丑诋。

古文观止——精选推荐

古文观止——精选推荐

古⽂观⽌《古⽂观⽌》是⾃清代以来最为流⾏的古代散⽂选本之⼀。

《古⽂观⽌》是清⼈吴楚材、吴调侯于康熙三⼗三年1694选定的。

⼆吴均是浙江绍兴⼈,长期设馆授徒,此书是为学⽣编的教材。

除本书外,⼆吴还细著了《纲鉴易知录》。

散⽂是我国古代的主要⽂体之⼀。

散⽂的发展⼤体上经历了以下⼏个阶段:⼀是先秦时期。

《尚书》是第⼀部散⽂集。

春秋战国时代,百家争鸣,产⽣了诸⼦散⽂。

《左传》与《战国策》是先秦历史散⽂的代表。

“⾄战国⽽后世之⽂体备”章学诚《⽂史通义·诗教上》。

⼆是两汉时代,本期散⽂进⼀步发展,《史记》乃“史家之绝唱,⽆韵之离骚”,代表了两汉散⽂的最⾼成就。

三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本期⽂章多讲求声律,形成马并俪⽂体,《⽔经注》、《洛阳伽蓝记》不同凡响。

四是唐宋时期。

中唐韩愈、柳宗元领导了古⽂运动,“⽂起⼋代之衰”。

北宋时,欧阳修⼒倡古⽂,苏⽒⽗⼦等⼈互相应和,古⽂⽇渐占领⽂坛。

五是元明清时期。

本期散⽂基本上继承发展了唐宋古⽂运动的精神。

明代出现了前后七⼦的复古派,反对复古的唐宋派,主张性灵的公安派……,出现了归有光等散⽂⼤家,清代影响最⼤的是桐城派。

《古⽂观⽌》所选之⽂上起先秦,下迄明末,⼤体反映了先秦⾄明末散⽂发展的⼤致轮廓和主要⾯貌。

其中包括《左传》34篇,《国语》11篇,《公⽺传》3篇、《礼记》6篇,《战国策》14篇,韩愈⽂17篇;柳宗元⽂8篇,欧阳修11篇,苏轼⽂11篇,苏辙⽂3篇,王安⽯3篇……共222篇。

本书⼊选之⽂皆为语⾔精炼、短⼩精悍、便于传诵的佳作。

衡⽂标准基本上兼顾到思想性与艺术性当然所谓思想性是以不违背封建正统观念为基准的。

选者以古⽂为正宗,也不排斥骈⽂收⼊4篇,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在⽂章中间或末尾,选者有⼀些夹批或尾批,对初学者理解⽂章有⼀定帮助;体例⽅⾯⼀改前⼈按⽂体分类的习惯,⽽是以时代为经,以作家为纬,值得肯定。

本书亦有⼊选不当者,因为选编主要是着眼于考科举时做策论,故选⼊了⼀些⼋股⽓息浓郁的⽂章。

高中语文课外阅读之明清近代名作精选 归有光《沧浪亭记》素材

高中语文课外阅读之明清近代名作精选 归有光《沧浪亭记》素材

《沧浪亭记》归有光浮图文瑛,居大云庵,环水,即苏子美沧浪亭之地也。

亟求余作沧浪亭记,曰:“昔子美之记,记亭之胜也。

请子记吾所以为亭者。

”余曰:“昔吴越有国时,广陵王镇吴中,治南园于子城之西南。

其外戚孙承佑,亦治园于其偏。

迨淮海纳土,此园不废,苏子美始建沧浪亭,最后禅者居之,此沧浪亭为大云庵也。

有庵以来二百年,文瑛寻古遗事,复子美之构于荒残灭没之余,此大云庵为沧浪亭也。

夫古今之变,朝市改易,尝登姑苏之台,望五湖之渺茫,群山之苍翠,太伯、虞仲之所建,阖闾、夫差之所争,子胥、种、蠡之所经营,今皆无有矣!庵与亭何为者哉?虽然,钱鏐因乱攘窃,保有吴越,国富兵强,垂及四世,诸子姻戚,乘时奢僭,宫馆苑囿,极一时之盛;而子美之亭,乃为释子所钦重如此。

可以见士之欲垂名于千载之后,不与其澌然而俱尽者,则有在矣!”文瑛读书,喜诗,与吾徒游,呼之为沧浪僧云。

[作者介绍]归有光(1506--1571)明代著名散文家。

字熙甫,号项脊生,人称震川先生。

昆山(江苏昆山)人。

出生在一个累世不第的寒儒家庭。

少年好学,9岁能作文,20岁时尽通五经三史和唐宋八大家文。

35岁时,乡试中举。

但以后8次会试都未及第。

嘉靖二十一年(1542)迁居嘉定安亭江上(四川乐山),读书讲学,远近从学者常达数百人。

直到60岁时,才中进士。

初任浙江长兴县令,因得罪豪门与上司,调任顺德(河北邢台)通判。

后被大学士高拱推荐,任南京太仆寺丞,参与撰修《世宗实录》,以劳成疾,卒于南京,归有光对前后"七子"的盲目拟古倾向不满,与当时主张「文必西汉」的王世贞意见相左,世贞虽大憾,亦推重之。

与王慎之、唐顺之、茅坤等被称为「唐宋派」。

提倡唐宋古文,所作散文朴素简洁,善于叙事。

著有《三吴水利录》、《马政志》、《易图论》、《震川文集》、《震川尺牍》等。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清散文李卓吾先生遗言(明〕李贽春来多病,急欲辞世。

幸于此辞,落在好朋友之手。

此最难事,此余最幸事,尔等不可不知重也。

倘一旦死,急择城外高阜[1],向南开作一坑;长一丈,阔五尺,深至六尺即止。

既如是深,如是阔,如是长矣,然后就中复掘二尺五寸深土,长不过六尺有半,阔不过二尺五寸,以安予魄。

既掘深了二尺五寸,则用芦席五张填平其下,而安我其上,此岂有一毫不清净者哉!我心安焉,即为乐土。

勿太俗气,摇动人言,急于好看,以伤我之本心也。

虽马诚老能为厚终之具[2],然终不如安余心之为愈矣。

此是余第一要紧言语。

我气已散,即当穿此安魄之坑。

未入坑时,且阁我魄于板上,用余在身衣服即止,不可换新衣等,使我体魄不安。

但面上加一掩面,头照旧安枕,而加一白布中单总盖上下,用裹脚布廿字交缠其上。

以得力四人平平扶出,待五更初开门时寂寂抬出,到于圹所,即可装置芦席之上,而板复抬回以还主人矣。

既安了体魄,上加二三十根椽子横阁其上。

阁了,仍用芦席五张铺于椽子之上,即起放下原土,筑实使平,更加浮土,使可望而知其为卓吾子之魄也。

周围栽以树木,墓前立一石碑,题曰:“李卓吾先生之墓”。

字四尺大,可托焦漪园[3]书之,想彼亦必无吝。

尔等欲守者,须是实心要守。

果是实心要守,马爷[4]决有以处尔等,不必尔等惊疑。

若实与余不相干,可听其自去。

我生时不着亲人相随,没后亦不待亲人看守,此理易明。

幸勿移易我一字一句!二月初五日,卓吾遗言。

幸听之!幸听之![1]《牡丹亭记》题词(明〕汤显祖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

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

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

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必因荐枕而成亲,待挂冠而为密者,皆形骸之论也。

传杜太守事者,彷佛晋武都守李仲文,广州守冯孝将儿女事。

予稍为更而演之。

至于杜守收考柳生,亦如汉睢阳王收考谈生也。

嗟夫,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

自非通人,恒以理相格耳。

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邪!虎丘记(明〕袁宏道虎丘去城可七八里,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之。

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为尤胜。

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

衣冠士女,下迨蔀屋,莫不靓妆丽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间。

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檀板丘积,樽罍云泻,远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无得而状。

布席之初,唱者千百,声若聚蚊,不可辨识。

分曹部署,竟以歌喉相斗,雅俗既陈,妍媸自别。

未几而摇手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练,一切瓦釜,寂然停声,属而和者,才三四辈;一箫,一寸管,一人缓板而歌,竹肉相发,清声亮彻,听者魂销。

比至夜深,月影横斜,荇藻凌乱,则箫板亦不复用;一夫登场,四座屏息,音若细发,响彻云际,每度一字,几尽一刻,飞鸟为之徘徊,壮士听而下泪矣。

剑泉深不可测,飞岩如削。

千顷云得天池诸山作案,峦壑竞秀,最可觞客。

但过午则日光射人,不堪久坐耳。

文昌阁亦佳,晚树尤可观。

而北为平远堂旧址,空旷无际,仅虞山一点在望,堂废已久,余与江进之谋所以复之,欲祠韦苏州、白乐天诸公于其中;而病寻作,余既乞归,恐进之之兴亦阑矣。

山川兴废,信有时哉!吏吴两载,登虎丘者六。

最后与江进之、方子公同登,迟月生公石上。

歌者闻令来,皆避匿去。

余因谓进之曰:“甚矣,乌纱之横,皂隶之俗哉!他日去官,有不听曲此石上者,如月!”今余幸得解官称吴客矣。

虎丘之月,不知尚识余言否耶?《陶庵梦忆》序(明〕张岱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骇骇为野人。

故旧见之,如毒药猛兽,愕窒不敢与接。

作自挽诗,每欲引决,因《石匮书》未成,尚视息人世。

然瓶粟屡罄,不能举火,始知首阳二老,直头饿死,不食周粟,还是后人妆点语也。

饥饿之余,好弄笔墨。

因思昔人生长王谢,颇事豪华,今日罹此果报:以笠报颅,以篑报踵,仇簪履也。

以衲报裘,以苎报絺,仇轻暧也。

以藿报肉,以粝报粻,仇甘旨也。

以荐报床,以石报枕,仇温柔也。

以绳报枢,以甕报牖,仇爽垲也。

以烟报目,以粪报鼻,仇香艳也。

以途报足,以囊报肩,仇舆从也。

种种罪案,从种种果报中见之.。

鸡鸣枕上,夜气方回,因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

今当黍熟黄梁,车旅蚁穴,当作如何消受?遥思往事,忆即书之,持向佛前,一一忏悔。

不次岁月,异年谱也;不分门类,别志林也。

偶拈一则,如游旧径,如见故人,城郭人民,翻用自喜,真所谓痴人前不得说梦矣。

昔有西陵脚夫为人担酒,失足破其瓮,念无以偿,痴坐想曰:"得是梦便好!" 一寒士乡试中式,方赴鹿鸣宴,恍然犹意未真,自啮其臂曰:"莫是梦否?" 一梦耳,惟恐其非梦,又惟恐其是梦,其为痴人则一也。

余今大梦将寤,犹事雕虫,又是一番梦呓。

因叹慧业文人,名心难化,政如邯郸梦断,漏尽钟鸣,卢生遗表,犹思摹榻二王,以流传后世,则其名根一点,坚固如佛家舍利,劫火猛烈,犹烧之不失也。

西湖七月半①张岱②西湖七月半,一无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

看七月半之人,以五类看之。

其一,楼船箫鼓,峨冠盛筵,灯火优傒,声光相乱,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楼,名娃闺秀,携及童娈,笑啼杂之,环坐露台,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声歌,名妓闲僧,浅斟低唱,弱管轻丝,竹肉相发,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看之;其一,不舟不车,不衫不帻,酒醉饭饱,呼群三五,跻入人丛,昭庆、断桥③,嘄呼嘈杂,装假醉,唱无腔曲,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看之;其一,小船轻幌,净几暖炉,茶铛旋煮,素瓷静递,好友佳人,邀月同坐,或匿影树下,或逃嚣里湖④,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看之。

杭人游湖,巳出酉归,避月如仇。

是夕好名,逐队争出,多犒门军酒钱,轿夫擎燎,列俟岸上。

一入舟,速舟子急放断桥,赶入胜会。

以故二鼓以前,人声鼓吹,如沸如撼,如魇如呓,如聋如哑。

大船小船一齐凑岸,一无所见,止见篙击篙,舟触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

少刻兴尽,官府席散,皂隶喝道去。

轿夫叫船上人,怖以关门,灯笼火把如列星,一一簇拥而去。

岸上人亦逐队赶门,渐稀渐薄,顷刻散尽矣。

吾辈始舣舟近岸。

断桥石磴始凉,席其上,呼客纵饮。

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颒面。

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匿影树下者亦出。

吾辈往通声气,拉与同坐。

韵友来,名妓至,杯箸安,竹肉发。

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

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拍人,清梦甚惬。

[注]①七月半:农历七月十五日,俗称中元节,又名鬼节。

杭州旧习,人们于这天晚上倾城出游西湖。

②张岱(1597--1679),明末清初文学家。

③昭庆:昭庆寺,在西湖东北岸。

断桥:原名保佑桥,唐代改称断桥。

④里湖:西湖分外湖、里湖、后湖。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灯火优傒优良 B.竹肉相发歌喉C.茶铛旋煮不久 D.轿夫擎燎火炬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以五类看之以故二鼓以前,人声鼓吹,如沸如撼,B.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席其上C.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一一簇拥而去。

D.以五类看之向之浅斟低唱者出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作者认为真正赏月的一组是①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②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③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④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⑤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⑥人散“始舣舟近岸”之“吾辈”A.①②B.③⑥ C.④⑤ D.⑤⑥8.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名娃闺秀”“童娈”“名妓闲僧”“好友佳人”“韵友”“名妓”皆是作者眼中的“七月半之人”。

B.五种人,涵盖了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不同类别,游湖的繁华,其实也是社会的繁华,更是作者醉心于繁华的现实生活的写照。

C.西湖七月半自有其迷人之处,俗人眼中似无可看,而在雅人的眼中,则处处是诗。

作者的审美情趣自然是高雅脱俗的,但也不免传统文人孤高自赏的毛病。

D.本文是一篇绝妙的记游散文。

文字简洁,描写生动,构思新奇。

最后一段从前面的第三人称的叙述转为第一人称的叙述。

开头奇警峭拔,结尾韵味悠长,艺术技巧委实高明。

9.翻译和断句(1)翻译下面的句子①或逃嚣里湖,看月而人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看之。

②轿夫叫船上人,怖以关门,灯笼火把如列星,一一簇拥而去。

(2)用“/”给下列文段断句。

天下之达道五所以行之者三曰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所以行之者一也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或困而知之及其知之一也或安而行之或利而行之或勉强而行之及其成功一也(选自《中庸》)5.A (优:优伶,戏曲演员。

)6.B(A.介词,第一个“按照,根据”,第二个“因为”; B.都是代词“他(它)”,代第五类人(“断桥石磴”);C.第一个连词,表转折关系;第二个连词,表修饰。

D. 第一个他们,代词;第二个解释为“那些”,代词。

)7.D(⑤是指文人雅士,作者引为同调。

)8. B(错在“作者醉心于繁华的现实生活”。

一则作者生活在明晚清初,入清以后,写这样一篇追忆明末杭州风习的小品,勾画一幅人情世态,是怀有国破家亡的感伤的;二则亦表现了作者超然于市俗的散淡之趣。

)9.翻译和断句(1)翻译:①有的为逃避(外湖人多)喧闹而(躲到)里湖,(他们在认真)赏月但别人却看不到他们赏月的情态,(他们)也不是故意做作的赏月之人,可以看看这一类人。

(注意“逃嚣”“而”“作意”“之”的翻译)②轿夫召唤船上的游人,用城门即将关闭(晚了进不了城)来恐吓他们,灯笼火把像排列的星星,一伙一伙地簇拥着离开了。

(注意“怖”“列”的翻译及倒装句式)(2)断句:天下之达道五/ 所以行之者三/ 曰/ 君臣也/ 父子也/ 夫妇也/ 昆弟也/ 朋友之交也/ 五者/ 天下之达道也/ 知仁勇三者/ 天下之达德也/ 所以行之者一也/ 或生而知之/ 或学而知之/ 或困而知之/ 及其知之/ 一也/ 或安而行之/ 或困而行之/ 或勉强而行之/ 及其成功/ 一也。

附:《西湖七月半》参考译文:西湖(农历)七月十五日(的晚上),无一处可以观看,只能观看七月十五日的游人。

观看七月十五日的游人,(可以)按照五种类型来观看他们。

第一类,(乘坐)有楼台装饰的游船,船上有乐器吹弹,戴着高冠,摆着盛大的酒席,灯光中歌妓表演,仆役侍候,歌声与灯光交错,迷人耳目,(这是)名义上是为了赏月而来但实际上并没有看见月亮的一类人,可以看看这一类人;第二类,也有坐在船上的,也有坐在楼上的,(有)名门的美女,大家的小姐,带领着美貌的男孩,笑声叫声相杂,环坐在楼船的平台上,看看左边又望望右边,(这是)人虽在月亮下面却实际上不看月亮的一类人,可以看看这一类人;第三类,也有船,也有音乐歌声,名妓助欢,闲僧佐谈,慢慢地喝酒,轻轻地歌唱,萧管低吹,琴瑟轻弹,乐器伴和着歌声,也在月亮下面,(这是)自己赏月同时希望别人观赏他赏月情状的一类人,可以看看这一类人;第四类,不乘船也不坐车,不穿长衫也不戴头巾,酒足饭饱(之后),叫上三五个人,挤进人群里,(去)昭庆寺、(过)断桥,大叫大嚷(声音)杂乱,假装酒醉,唱歌没有腔调,月亮也看,赏月的人也看,不赏月的人也看,但实际上(这是)什么也没看的一类人,可以看看这一类人;第五类,乘着带有细薄帷幔的小船,(船上)有干净的茶几和温暖的茶炉,一小锅茶不久就煮好了,(用)雅洁精致的瓷茶杯静静地传递,好友美人,对着明月坐在一起,有的藏身于树下,有的为逃避(外湖人多)喧闹而躲入里湖,(他们在认真)赏月但别人却看不到他们赏月的情态,(他们)也不是故意做作的赏月之人,可以看看这一类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