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赏析ppt课件
合集下载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ppt课件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0b4675e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4e.png)
国画表现
国画家以九月九日、山东兄弟 为题材,进行绘画创作,运用 墨、彩、线等技法,呈现出优 美的画卷。
现代诗歌
现代诗人以此为启发,创作出 大批现代诗歌,延续了这首经 典的诗歌的传承。
结论和总结
1 重阳节历久弥新
重阳节作为国家非物质 文化遗产,从古至今一 直流传至今,而九月九 日忆山东兄弟也以经典 的形式,传承了千年的 传统文化。
黄庭坚独自至黄州时在晋江作诗,苏轼在自己的书房里作答,两人相互传感,同 日完成了各自的诗作。黄庭坚写了《题菊花庵》,苏轼题了《忆山东兄弟》。
内容
题目中的“九月九日”
中秋后的第九天,是我国传统 节日重阳节,登高、赏菊,是 重阳节的主要庆祝活动。
山东兄弟的故事
苏轼当年在黄州任知州时,结 识了一位很有才华的诗人王安 石,二人感情深厚,被誉为“山 东兄弟”。
2 倾诉情义
诗歌中的情感从宋代一 直延续到现代,文化价 值已经远远超越了一个 时代,它似乎永远不会 被淡忘。
3 传承创新
作为文化遗产,需要不 断传承、发扬光大,同 时创新创作,为现代文 化注入新的活力。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也是描写友情的经典诗作《九月九日忆 山东兄弟》中的重要时刻。本次PPT课件将叙述关于这首诗的由来及相关内 容。
题目背景
1
诗人先容
苏轼是北宋中期杰出的文学家之一,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同时他与黄庭坚、米 芾、文同、邵雍并称苏门四学士五君子。
2
创作背景
相关活动
1
重阳节
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是重阳节,也是
文化节庆
2
赏菊登高的好时节。
各地会在重阳节举办“忆山东兄弟”主
题的庆祝活动,如诗歌朗诵、诗词大
小学语文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PPT
![小学语文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PPT](https://img.taocdn.com/s3/m/0e0019f3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c9.png)
王维
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 人,他精通佛教而对佛教 内涵的理解影响着他的诗 歌创作,在他的笔下,山 水草木。都有着空灵而自 然的美丽,充满轻幽的禅 趣,因此后人称王维为 “ 九月九日:即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山东:此处指华山以东。
登高祈福 秋游赏菊 佩插茱萸 拜神祭祖 宴饮祈寿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 l l __ _ l ! l __ _ ! l __ ___
独 在 异 乡 为 异 客 ,每 逢 佳 节 倍 思 亲 。 _ __ _ l _ __ l l ! _ __ l ! ___ 遥 知 兄 弟 登 高 处 ,遍 插 茱 萸 少 一 人 。
谢 谢 欣 赏
THANKS
独在异乡为异客
作者的心情,孤独, 独自一人,远离家 乡,没有亲人的陪 伴,异乡和异客中 两个反复的异字, 十分耐人寻味。
你猜猜为什么十五岁的王维要离家?
王维15岁离家,开始游学,独自来到长安。
每逢佳节万家点亮团聚灯火之时,作为一个外乡人,身处长安 的王维却还是孤零零的一个人,他无法融入到这座城市温馨的 节日气氛中,那份突如其来的孤独化为诗歌中的两个异字,身 处异乡,身为异客,仿佛把作者和他所在的长安割裂开了,在 这万家团聚的日子里,王维也渴望着,,与家人一起度过这美 好的节日,他也在远方的长安城中思念着自己的亲人。
是唐代著名 山水田园派 诗人,王维 的作品。这 首诗是怀念 亲人的名作, 直到现在依 然被人们传 诵。
通过独字和两个 异字。表达了自 己身处异乡,身 为异客的孤独之 感,在节日的氛 围中。与第二句 的倍字巧妙呼应, 表达了诗人对家 乡亲人的强烈思 念之情。
通过想象家乡 兄弟,登高时 思念自己,跨 越了空间的局 限,更加深刻 的表达了作者 的,孤独之感 与思念之情。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句赏析语文课件PPT模板课件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句赏析语文课件PPT模板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ce56fd9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d8.png)
贰
在当时封建社会里,交通闭塞,人们都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地域之间的往来较少,所以不同地方的人们在风土人情、 生活习惯、语言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所以,诗人离开生活多年的家乡到异地生活,自然感到陌生而孤单。诗人平淡 地叙述自己身在异乡,但是其中却包含着诗人质朴的思想感情。
叁
如果说平日里思乡之情可能不是感到那么强烈,那么,诗人“每逢佳节倍思亲”。“佳节”是亲人们团聚的日子,大 家在一起畅谈欢笑,而现在呢,诗人只身客居异地,在代表团圆的节日里不禁想到了家乡里的人和事、山和水等诗人 在家乡时的美好回忆,种种回忆触发诗人无限的思乡之情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诗解析系列 汇 报 人 :
《唐诗三百首》是一部流传很广的唐诗选集。唐朝二百八十九年间,是中国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云蒸霞蔚,名家辈出, 唐诗数量多达五万余首。
壹· 诗 句 欣 赏
目
贰· 译 文 注 释
录
叁· 整 文 赏 析
肆· 创 作 背 景
壹
诗句欣赏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 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 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
世人评价
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维是人才”之说,后人亦称王维为诗佛,此称谓不仅是言王维诗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维的宗教倾向, 更表达了后人对王维在唐朝诗坛崇高地位的肯定。王维不仅是公认的诗佛,也是文人画的南山之宗(钱钟书称他为"盛唐画坛第一把交椅"), 并且精通音律,善书法,篆的一手好刻印,是少有的全才。
全诗虽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但有景有情、有声有色、有静有动、有实有虚,对立统一,相映成趣, 是诗人生活态度以及作品特点的绝佳表述。此诗曾被选入语文教科书。
9.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件(共19张PPT)
![9.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件(共19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93d8975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856d57b.png)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初读古诗
理解诗题
结合注释说说题目的意的意思是:重阳节思念华山以东的兄弟。
了解背景
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写下的。当时王 维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和长安之间。重阳节 那天,他非常思念家乡的亲人,于是写下了 这首七言绝句。
理解诗意
你从“独”和两个“异”中体会到什么?
从首诗中, 你感受到了诗人 怎样的情感?
遥知兄弟登高处, 思念家乡 思念亲人 遍插茱萸少一人。
背诵诗句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运用诗句
中秋节的夜晚,在国外留学的学子, 仰望天空的一轮圆月时,会情不自禁地 吟诵……
总结全文
中华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我们还将开展综合 性学习活动,一起了解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 以及节日中的习俗。
活动提示
布置作业
小组合作,完成下面表格。
他乡。
他乡的 客人。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从“独”和两个“异”中体会到诗人一个人 在他乡的孤独和寂寞。
“佳节”什么意思?“倍”什么意思?
诗人在“佳节”会想念哪些亲人?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两句诗的意思。
诗意:我独自远离家乡,无法与家人团聚, 每逢重阳佳节就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
这两句诗写出了重阳节的什么习俗?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用自己的话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诗意:我远远的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 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个而生遗憾之情。
展开想象
正在登高的兄弟们想到王维时,可能会 说些什么?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初读古诗
理解诗题
结合注释说说题目的意的意思是:重阳节思念华山以东的兄弟。
了解背景
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写下的。当时王 维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和长安之间。重阳节 那天,他非常思念家乡的亲人,于是写下了 这首七言绝句。
理解诗意
你从“独”和两个“异”中体会到什么?
从首诗中, 你感受到了诗人 怎样的情感?
遥知兄弟登高处, 思念家乡 思念亲人 遍插茱萸少一人。
背诵诗句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运用诗句
中秋节的夜晚,在国外留学的学子, 仰望天空的一轮圆月时,会情不自禁地 吟诵……
总结全文
中华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 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单元我们还将开展综合 性学习活动,一起了解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 以及节日中的习俗。
活动提示
布置作业
小组合作,完成下面表格。
他乡。
他乡的 客人。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从“独”和两个“异”中体会到诗人一个人 在他乡的孤独和寂寞。
“佳节”什么意思?“倍”什么意思?
诗人在“佳节”会想念哪些亲人?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两句诗的意思。
诗意:我独自远离家乡,无法与家人团聚, 每逢重阳佳节就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
这两句诗写出了重阳节的什么习俗?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用自己的话说说后两句诗的意思。
诗意:我远远的想到兄弟们身佩茱萸登上 高处,也会因为少我一个而生遗憾之情。
展开想象
正在登高的兄弟们想到王维时,可能会 说些什么?
古诗阅读赏析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PPT
![古诗阅读赏析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PPT](https://img.taocdn.com/s3/m/7d2ca77c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c8.png)
力。
love文结合增强视觉效果
love表和love示
利用love表、love示等直观方式展示数据和关系,便于观众理解 和分析。
配色方案
选择合适的配色方案,使文字和love片在视觉上更加和谐统一。
布局和排版
注重页面布局和排版,保持整体美观和易读性。
避免过多动画和特效
精简动画效果
适当使用动画效果来突出重点或引导观众注意力 ,但避免过多过滥。
对于审查者提出的反馈,要逐 一分析并进行必要的修改和优 化。
在调整过程中,要保持PPT的 整体风格和逻辑连贯性。
对于一些重要的修改意见,要 进行多次反复修改和打磨,直 到达到最佳效果。
不断完善,追求卓越品质
PPT制作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要 持续关注并收集反馈意见。
追求卓越品质,注重细节和用户体验 ,让PPT成为展示自己专业能力和魅 力的有力工具。
字体选择
选用易读性强的字体,避免使用过小或过大的字体,确保文字清晰 可读。
恰当使用love表和数据展示
love表类型选择
根据数据类型和展示需求选择合适的love表类型,如柱形 love、折线love、饼love等。
数据可视化
将数据以love表形式呈现,使观众更直观地理解数据变化 和趋势。
love表美化
古诗朗读
九 月 九 日唐 忆王 山维 东 兄
弟
·
独每 遥 遍 在逢 知 插 异佳 兄 茱 乡节 弟 萸 为倍 登 少 异思 高 一 客亲 处 人
,。 , 。
古诗译文
独每 在逢 异佳 乡节 为倍 异思 客亲 ,。
独无每倍
自法到加
远 离 家 乡
与 家 人 团 聚
重 阳 佳 节
思 念 远 方 的
love文结合增强视觉效果
love表和love示
利用love表、love示等直观方式展示数据和关系,便于观众理解 和分析。
配色方案
选择合适的配色方案,使文字和love片在视觉上更加和谐统一。
布局和排版
注重页面布局和排版,保持整体美观和易读性。
避免过多动画和特效
精简动画效果
适当使用动画效果来突出重点或引导观众注意力 ,但避免过多过滥。
对于审查者提出的反馈,要逐 一分析并进行必要的修改和优 化。
在调整过程中,要保持PPT的 整体风格和逻辑连贯性。
对于一些重要的修改意见,要 进行多次反复修改和打磨,直 到达到最佳效果。
不断完善,追求卓越品质
PPT制作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要 持续关注并收集反馈意见。
追求卓越品质,注重细节和用户体验 ,让PPT成为展示自己专业能力和魅 力的有力工具。
字体选择
选用易读性强的字体,避免使用过小或过大的字体,确保文字清晰 可读。
恰当使用love表和数据展示
love表类型选择
根据数据类型和展示需求选择合适的love表类型,如柱形 love、折线love、饼love等。
数据可视化
将数据以love表形式呈现,使观众更直观地理解数据变化 和趋势。
love表美化
古诗朗读
九 月 九 日唐 忆王 山维 东 兄
弟
·
独每 遥 遍 在逢 知 插 异佳 兄 茱 乡节 弟 萸 为倍 登 少 异思 高 一 客亲 处 人
,。 , 。
古诗译文
独每 在逢 异佳 乡节 为倍 异思 客亲 ,。
独无每倍
自法到加
远 离 家 乡
与 家 人 团 聚
重 阳 佳 节
思 念 远 方 的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ppt课件图文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ppt课件图文](https://img.taocdn.com/s3/m/6706e69d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fa.png)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ppt课件图文
目录
• 引言 • 主题内容 • 诗文赏析 • 诗文应用 • 结语
01
引言
主题简介
主题名称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主题内容
该PPT课件以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为背景,通 过图文并茂的方式,深入浅出地解析这首脍炙人口的古诗。
主题目的
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感受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提高文 学鉴赏能力。
强调了家庭和亲情的重要性, 以及在忙碌的生活中如何保持 与家人的联系。
提倡珍惜当下,感恩生活中的 每一个瞬间,以及积极面对未 来的挑战和机遇。
展望未来
鼓励读者在未来的生活中,继续 保持对文学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提醒读者关注社会现实和人生价 值,努力为社会做出贡献。
期望读者能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为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情感表达
01
02
03
思乡之情
诗歌中表达了作者对家乡 的思念之情,这种情感贯 穿全诗,使得诗歌的主题 更加深刻。
孤独之感
诗歌中还表达了作者孤独 之感,通过描绘重阳节的 景象和自己的感受,展现 出一种孤独无助的情绪。
怀旧之情
诗歌中还表达了作者的怀 旧之情,通过回忆过去的 美好时光,表达出对过去 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望。
文化传承
诗词文化传承
作为唐诗中的经典之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具有很 高的文化价值,通过学习和欣赏这首诗,可以让学生更好 地传承和弘扬中华诗词文化。
地域文化传承
这首诗中提到了“山东兄弟”,展现了古代山东地区的文 化特色和风土人情,学习这首诗有助于地域文化的传承和 发展。
民族团结意识
目录
• 引言 • 主题内容 • 诗文赏析 • 诗文应用 • 结语
01
引言
主题简介
主题名称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主题内容
该PPT课件以唐代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为背景,通 过图文并茂的方式,深入浅出地解析这首脍炙人口的古诗。
主题目的
帮助观众更好地理解这首诗的内涵,感受诗人所表达的情感,提高文 学鉴赏能力。
强调了家庭和亲情的重要性, 以及在忙碌的生活中如何保持 与家人的联系。
提倡珍惜当下,感恩生活中的 每一个瞬间,以及积极面对未 来的挑战和机遇。
展望未来
鼓励读者在未来的生活中,继续 保持对文学和艺术的热爱和追求。
提醒读者关注社会现实和人生价 值,努力为社会做出贡献。
期望读者能够传承中华优秀传统 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为实现中 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情感表达
01
02
03
思乡之情
诗歌中表达了作者对家乡 的思念之情,这种情感贯 穿全诗,使得诗歌的主题 更加深刻。
孤独之感
诗歌中还表达了作者孤独 之感,通过描绘重阳节的 景象和自己的感受,展现 出一种孤独无助的情绪。
怀旧之情
诗歌中还表达了作者的怀 旧之情,通过回忆过去的 美好时光,表达出对过去 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望。
文化传承
诗词文化传承
作为唐诗中的经典之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具有很 高的文化价值,通过学习和欣赏这首诗,可以让学生更好 地传承和弘扬中华诗词文化。
地域文化传承
这首诗中提到了“山东兄弟”,展现了古代山东地区的文 化特色和风土人情,学习这首诗有助于地域文化的传承和 发展。
民族团结意识
9.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件(共21张PPT)
![9.古诗三首《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课件(共21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a61bb20e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f2.png)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谢谢观看
他乡的客人
诗意:我独自一人在外地,做他乡的客 人。
独在异乡为异客
过节了,当王维看到他人出游登高,三
五结对,而他却
;
过节了,当王维看到他人院内高朋满座,
举杯饮酒,而他却
。
每当
遇到
加倍,格外
每逢佳节倍思亲
诗意:每当遇到节日就倍加 思念亲人。
想一想:为什么王维这么思亲?
体会意境
每逢佳节倍思亲
中秋节团圆饭
年夜饭
闹元宵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课外积累 古往今来,怀乡思亲的人们留下了许多千古佳句。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在遥远的地方猜想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意:我在遥远的地方,想到今年重阳节,兄弟们一 定都登上了高处。他们都插戴着茱萸,站在那高高的 地方,遗憾的是单单缺少我一个人。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 忆山东兄弟
↓
思念,想念
再读知情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重阳节习俗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九月初九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
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 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节”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 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还有茱萸、菊花节的说法。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谢谢观看
他乡的客人
诗意:我独自一人在外地,做他乡的客 人。
独在异乡为异客
过节了,当王维看到他人出游登高,三
五结对,而他却
;
过节了,当王维看到他人院内高朋满座,
举杯饮酒,而他却
。
每当
遇到
加倍,格外
每逢佳节倍思亲
诗意:每当遇到节日就倍加 思念亲人。
想一想:为什么王维这么思亲?
体会意境
每逢佳节倍思亲
中秋节团圆饭
年夜饭
闹元宵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课外积累 古往今来,怀乡思亲的人们留下了许多千古佳句。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在遥远的地方猜想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意:我在遥远的地方,想到今年重阳节,兄弟们一 定都登上了高处。他们都插戴着茱萸,站在那高高的 地方,遗憾的是单单缺少我一个人。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 忆山东兄弟
↓
思念,想念
再读知情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重阳节习俗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九月初九重阳节 农历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因为古老的《易经》中
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 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节”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 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还有茱萸、菊花节的说法。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PPT课件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4d42d5f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8dc446d.png)
你的体会。 )
每逢佳节倍思亲。
❖哪个字最能表达作者非 常的想家?
“倍”:平时有五分想念, 到了重阳节就成倍的增加, 有十分想念,甚至更多。说 明很(特别、格外、非常) 思念家乡。
作者为什么那么想家, 哪一句诗是作者想家的 原因?
“ 独在异乡为异客”
独在异乡为异客
独: 异乡: 异客:
独自一人 他乡
知: 想到
登高处: 登山
遍: 都 少: 缺少
一人: 指王维
茱萸:
❖一种有浓烈香气的植物, 古人在重阳节登高时,把 茱萸插在头上,或装在小 布袋里带在身上,认为可 以避灾。
翻译:
❖在遥远的地方,想到兄 弟们都登上高处,一个 个都插上茱萸,单单缺 少我一个人。
读全诗,说意思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课堂小结:
我们能生活在自己的亲人身 边,是多么幸福!我们能认 识这么多朋友,大家就像一 家人似的愉快相处,是多么 幸福!
幸福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在 感受亲情的同时,更应该珍 惜亲情。时刻记得关心我们 身边的人,也让他们感受到 幸福。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我独自一个人居住在他乡, 每到过节的时候我就更加思念 自己家乡的亲人。在遥远的地 方,想到兄弟们都登上高处, 一个个都插上茱萸,单单缺少 我一个人。
了解了本诗的意思,试着有感情地诵读。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当王维思念家乡的时候他在思 念家乡里的谁?想到他们在做 什么?他们的遗憾是什么?哪 两句诗叙述了想念的内容?
(小组讨论)
每逢佳节倍思亲。
❖哪个字最能表达作者非 常的想家?
“倍”:平时有五分想念, 到了重阳节就成倍的增加, 有十分想念,甚至更多。说 明很(特别、格外、非常) 思念家乡。
作者为什么那么想家, 哪一句诗是作者想家的 原因?
“ 独在异乡为异客”
独在异乡为异客
独: 异乡: 异客:
独自一人 他乡
知: 想到
登高处: 登山
遍: 都 少: 缺少
一人: 指王维
茱萸:
❖一种有浓烈香气的植物, 古人在重阳节登高时,把 茱萸插在头上,或装在小 布袋里带在身上,认为可 以避灾。
翻译:
❖在遥远的地方,想到兄 弟们都登上高处,一个 个都插上茱萸,单单缺 少我一个人。
读全诗,说意思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课堂小结:
我们能生活在自己的亲人身 边,是多么幸福!我们能认 识这么多朋友,大家就像一 家人似的愉快相处,是多么 幸福!
幸福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在 感受亲情的同时,更应该珍 惜亲情。时刻记得关心我们 身边的人,也让他们感受到 幸福。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我独自一个人居住在他乡, 每到过节的时候我就更加思念 自己家乡的亲人。在遥远的地 方,想到兄弟们都登上高处, 一个个都插上茱萸,单单缺少 我一个人。
了解了本诗的意思,试着有感情地诵读。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当王维思念家乡的时候他在思 念家乡里的谁?想到他们在做 什么?他们的遗憾是什么?哪 两句诗叙述了想念的内容?
(小组讨论)
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ppt课件
![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5b9dfcf4b35eefdc9d33357.png)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唐代〕
认识王维
王维,唐代著名诗人,画家。他 多才多艺,擅长绘画、书法,被 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这首诗是诗人17岁时分开家乡, 远在京城长安写的。
重阳节风俗
登高
插茱萸
吃重阳糕
喝菊花酒
农历九月九日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在我
国古代,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要举行 各种活动,如:登高、插茱萸、赏菊、吃重阳糕、 喝菊花酒等,以为可以避灾。
课堂检测: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____代 作者_____
❖ _________, __________。
❖ _________, __________。
❖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 思想感情。
〕的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中, “___________ ,__________。〞 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的孤寂,思念亲 人的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象了今年重阳佳节亲人登高远眺的 情景。
bèi yáo biàn chā 倍遥遍 插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 /思亲。
小组协作讨论:
1、他从哪几个字词中读到了王维的孤单 ?
2、王维为什么会思念家乡的亲人呢?3、他能用本人的言语说说标源自的意思吗 ?单独一人 家乡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遇到
加倍 更加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忆: 山东:
想念、思念 华山以东,指王维的家乡。
兄弟: 家乡的亲人和兄弟。
标题的意思是: 王维重阳节这天思念家乡的亲人兄弟。
王维〔唐代〕
认识王维
王维,唐代著名诗人,画家。他 多才多艺,擅长绘画、书法,被 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这首诗是诗人17岁时分开家乡, 远在京城长安写的。
重阳节风俗
登高
插茱萸
吃重阳糕
喝菊花酒
农历九月九日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在我
国古代,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要举行 各种活动,如:登高、插茱萸、赏菊、吃重阳糕、 喝菊花酒等,以为可以避灾。
课堂检测:按照课文内容填空。
❖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____代 作者_____
❖ _________, __________。
❖ _________, __________。
❖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 思想感情。
〕的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中, “___________ ,__________。〞 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的孤寂,思念亲 人的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想象了今年重阳佳节亲人登高远眺的 情景。
bèi yáo biàn chā 倍遥遍 插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 /思亲。
小组协作讨论:
1、他从哪几个字词中读到了王维的孤单 ?
2、王维为什么会思念家乡的亲人呢?3、他能用本人的言语说说标源自的意思吗 ?单独一人 家乡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遇到
加倍 更加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忆: 山东:
想念、思念 华山以东,指王维的家乡。
兄弟: 家乡的亲人和兄弟。
标题的意思是: 王维重阳节这天思念家乡的亲人兄弟。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精品ppt(共15张ppt)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精品ppt(共15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c2b19f24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b9.png)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你是从哪看出 来的?
诗意:我独自一个人在他乡做客,每次
遇到美好的节日我就加倍地思念家乡的亲人。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诗意:我在遥远的地方,想到今年重阳节,兄弟们一定都
登上了高处。他们都插带着茱萸,站在那高高的地方,遗憾的是单 单缺少我一个人。
情景结合,自说诗意
结构梳理
九月九日忆 在异乡 山东兄弟
为异客 逢佳节
倍思亲
想家乡
登高处 插茱萸 少一人
倍感孤 单
情景交 融
思念亲人
主题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诗人描写自己独处 异乡,在重阳佳节想起了远方的亲人登高、插戴茱 萸的情景,用“每逢佳节倍思亲”高度概括了自己 思乡怀亲的感情。
重阳节习俗
登高
插茱萸
吃重阳糕
喝菊花酒
农历九月九日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在我国古代,重阳节是一
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要举行各种活动,如:登高、插茱萸、赏菊、吃重阳
糕、喝菊花酒等,认为可以避灾。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茱萸历代都被作为佩饰、辟邪之物,有 多种药物用途。
遥知/兄弟/登/高处, (2)化静为动,表现雄浑开阔的意境的诗句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4) 诗中“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表达了词人决心像大鹏一样乘风高飞,乐观地寻求幸福的理想与愿望,也是本诗的主旨句。
遍插/茱萸/少/一人。 (4) 诗中“ 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表达了词人决心像大鹏一样乘风高飞,乐观地寻求幸福的理想与愿望,也是本诗的主旨句。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语文教学PPT课件(4篇)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语文教学PPT课件(4篇)](https://img.taocdn.com/s3/m/4f323997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dd.png)
解释 题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九月九日:指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 忆:想念,思念。 山东是指 古时候指华山以东的地区,并非专指今天 的山东省。在这里专指华山以东,作者家乡蒲州。
重阳节思念自己家乡的兄弟亲人。
走进诗人
王维(701—761),唐代著名诗人,画 家,这首诗是王维十七岁时因重阳节思念 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家居蒲州(今天的 山西省永济县),在华山之东。所以题称 “忆山东兄弟”。写这首诗时他正在长安 谋取功名。他多才多艺,擅长绘画、书法 ,精通音乐,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 诗”。他与另一位唐代诗人孟浩然并称“ 王孟”。
茱萸
一种有浓烈香气的植物(一种香草)古时 候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这天,人们都 喜欢插戴茱萸,据说这样可以避邪、消灾。
知诗意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 人。
我在遥远的地方,想到今年重 阳节兄弟们一定都登上了高处。 他们都插戴着茱萸,站在那高高 的地方,遗憾的是单单缺少我一 个人。
整体感知
同学们想一想《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这首诗可分为几层?每层写了什么?
编故事
诗人王维因为要在长安谋取功名,不得不与自己的故 土和亲人告别,作客他乡。远在外地的他,时常想起家 乡的朋友和亲人。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到了,王维想: 家乡的亲人、兄弟们一定在插满茱萸的高山上祝愿我在 外乡一帆风顺吧!遗憾的是,我无法与亲人、兄弟们一 起度过这美好的时光。
悟诗情
这首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身居外地的诗人,适逢重 阳佳节,更加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思想 感情 。
教师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这首古诗,我们体会了诗人的思想之情, 对家乡的热爱,我们也要热爱我们的家乡。
布置作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登高
吃重阳糕
饮菊花酒
插茱萸
14
茱萸历代都被作为佩 饰、辟邪之物,有多 种药物用途。
15
古往今来,怀乡思亲的人们留下了许多千古佳句。
静夜思 (唐)李白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
举头望明月, 谁言寸草心?
低头思故乡。 报得三春晖。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3
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王维写作此诗时,只 有十七岁,正在长安谋取功名, 恰逢重阳佳节,作者孤身漂泊于 繁华热闹的帝都,倍感孤单,非 常思念家乡亲人。情之所至,写 下千古传诵的伟大诗篇——《九 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4
写作背景
王维14岁就离开家乡,到 长安去谋取功名。在分别 时,他的兄弟们含着泪送 了他一程又一程,是那么 的依依不舍。王维这么小 的年纪,他还是一个孩子 呀,就远离了亲人,不知 要经历多少磨难,多少坎 坷!
5
写作背景
时间过得可真快呀,小小年纪的 王维离开自己的家乡和亲人已经整整 四年了。一晃眼一年一度的重阳节又 到了,大街上人流如潮,男女老少个 个脸上都洋溢着欢快的笑容。有的在 给自己的孩子买新衣裳,有的……人 们是多么开心哪!可是,此时此刻, 王维却远离了自己的家,在别人的家 乡做客,当他看到这样的情景,他非 常思念自已家乡的亲人。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相思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词句释义
九月九日 忆 山东兄弟
↓
思念,想念
7
词句释义 山东:古时候指华山以东的地区,并非专 指今天的山东省。在这里专指华山以东, 作者家乡蒲(pu)州就在那里。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兄弟:可以是王维的同胞兄弟, 也可以是王维的亲人、朋友。
8
词句释义 从哪几个字中读到王维的孤独的?
独在异乡为异客,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16
王维诗作
鹿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
画 远看山有色, 近听水无声。 春去花还在, 人来鸟不惊。
11
诗中哪两句话最能表达诗人此刻的心情?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孤独,思乡。
12
遍插茱萸少一人。
同学们知道,究竟少了谁?
13
九月九日是什么日子?
农历九月九日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在我国古代,重阳节 是一个重要的节日,这一天要举行各种活动,如:登高、插茱萸、赏菊、 吃重阳糕、喝菊花酒等,认为可以避灾。如今,这个古老的节日又增加 了新的内容,成为一年一度的“老人节”。因为两个九意味着生命长久、 健康长寿。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1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王维,字摩诘,山西太 原人 ,唐代著名诗人。王维(公 元701年—761年),唐代著名诗人, 画家,被后世誉为“诗佛”。他多 才多艺,擅长绘画、书法,精通音 乐,被誉为“诗中有画,画中有 诗”。他与另一位唐代诗人孟浩然 并称“王孟”。
2
如何正确读
诗意:我独自一人离家在外地 为他乡客人
9
词句释义
每逢佳节倍思亲
诗意:每遇到美好的节日,我就 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
10
词句释义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遥:遥远。 知:想到 登:登山 遍:都。 少:缺少。 诗意:我在遥远的地方,想到今天兄弟们 一定都登上了高处。他们都插戴着茱萸, 遗憾的是缺少了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