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样本

合集下载

2021年WST 367-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2021年WST 367-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目录欧阳光明(2021.03.07)[]拼音WS/T 367-2012 yī liáo jī gòu xiāo dú jì shù guī fàn[]英文参考WS/T 367-2012 Regulation of disinfection technique in healthcare settingsICS 11.020C 0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医疗机构技术规范》由于2012年4月5日发布,自2012年8月1日起实施。

WS/T 367-2012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根据《》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由卫生部标准专业委员会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军事院疾病预防控制所、湖北省卫生厅卫生监督局、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卫生部医院管理研究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上海瑞金医院、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六亿、张流波、姚楚水、陈顺兰、班海群、胡国庆、张宇、丁炎明、陆群、钱黎明、刘坤、邢淑霞、任伍爱、黄靖雄、贾会学、要慧、黄辉萍。

本标准规定了医疗机构消毒的管理要求;消毒与的基本原则;与、消毒与灭菌;清洁、消毒与灭菌的效果等。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6886.7 医疗器械评价第7部分:灭菌残留量GB 19258 杀菌灯GB/T 19633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GB 50333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WS 310.1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WS 310.2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消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 310.3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WS/T 311 医院技术规范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YY/T 0506.1 病人、医护人员和器械用手术单、手术衣和洁净服第1部分:制造厂、处理厂和产品的通用要求YY/T 0698.2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第2部分:灭菌包裹材料要求和试验方法YY/T 0698.4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第4部分:纸袋要求和试验方法YY/T 0698.5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第5部分:透气材料与膜组成的可密封袋和卷材要求和试验方法YY/T 0698.8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第8部分:蒸汽灭菌器用重复性使用灭菌容器要求和试验方法3.1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新版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新版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02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医院感染 控制工作的不断深入,对医疗机 构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也日益提 高。
目的和意义
规范医疗机构的消毒工作,提高消毒技术 水平,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
防止和减少医院感染事件的发生,保障患 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
提高医疗机构的科学管理和专业化水平, 推动医疗事业的健康发展。
02
新版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汇报人:文小库
2023-11-24
CONTENTS
• 引言 • 消毒技术规范总则 • 医疗机构不同区域的消毒技术
规范 • 医疗机构常用设备及表面消毒
技术规范 • 新版消毒技术规范与旧版差异
比较
01
引言
背景介绍
01
消毒技术规范是医疗机构管理的 重要环节,旨在防止和减少医院 感染事件的发生,保障医疗质量 和安全。
保在有效控制病菌的同时避免对物品造成损害。
06
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消毒剂使用不当引起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问题
消毒剂浓度过毒剂说明书配置消毒 溶液,确保浓度适宜。
问题
消毒剂与其他化学物质混合使用 ,产生有害物质。
解决方案
针对不同材质的表面,选择适宜 的消毒剂,避免对表面造成腐蚀
05
新版消毒技术规范与旧版差异比较
消毒剂选择和使用上的差异
消毒剂种类
新版规范更加注重消毒剂的环保 性,推荐使用环保型的消毒剂,
如过氧化氢、过氧乙酸等。
使用量
新版规范对消毒剂的使用量和使 用浓度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规定, 以确保消毒效果的同时避免对环
境和人体造成伤害。
使用频率
新版规范对于不同环境和物品的 消毒频率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规定 ,以确保在有效控制病菌的同时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最新版本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最新版本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最新版本1.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旨在加强医疗机构消毒工作,提高消毒质量,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规范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规范。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规范。

GB 15982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WS/T 311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 367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3.1 环境表面 environmental surface医疗机构建筑物内部表面和医疗器械设备表面,前者如墙面、地面、玻璃窗、门、卫生间台面等,后者如监护仪、呼吸机、透析机、新生儿暖箱的表面等。

3.2 环境表面清洁 environmental surface cleaning消除环境表面污物的过程。

4. 管理要求4.1 医疗机构应根据本规范的要求,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可操作的消毒、灭菌制度与标准操作程序,并具体落实。

4.2 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务人员及消毒、灭菌工作人员的培训。

培训内容应包括消毒、灭菌工作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意义、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消毒与灭菌的基本原则与知识、消毒与灭菌工作中的职业防护等。

4.3 医疗机构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应符合以下要求:a)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组织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b)接触完整皮肤、完整黏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

4.4 医疗机构使用的消毒产品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并应对消毒产品的相关证明进行审核,存档备案。

4.5 医疗机构应保持诊疗环境表面的清洁与干燥,遇污染应及时进行有效的消毒;对感染高风险的部门应定期进行消毒。

4.6 医疗机构应结合本单位消毒灭菌工作实际,为从事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与灭菌的工作人员提供相应的防护用品,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

新版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新版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相关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 法》
《医院感染管理办法》
《消毒管理办法》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 》
行业标准
01
《医院消毒卫生标准》
02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内镜清洗消毒技术规范》
03
相关研究成果
01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研究进展
02
新型消毒剂在医疗环境中的应用研究
03
紫外线消毒技术在医疗场所的应用研究
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组织专业培训和讲座,针对新版消毒技术规范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进行深入解读 和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养。
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提供必要的物资和技术支持
为医疗机构提供必要的消毒物资和技术支持,包括高效消毒 剂、防护用品、消毒设备等,确保消毒工作的科学、规范、 安全开展。
监测计划
02
根据评价标准,制定合理的监测计划,对消毒过程进行全面监
测,确保消毒效果达到预期目标。
不合格处理
03
对监测中发现的不合格情况进行分析和处理,找出原因并采取
有效措施进行整改,确保消毒技术规范的落实。
06
对新版消毒技术规范实施的展望及建 议
加强宣传和教育
宣传新版消毒技术规范的重要性和优势
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如媒体、培训、讲座等,向相关人员宣传新版消毒技术规 范的重要性和在疫情防控中的积极作用,提高大家对新规范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中消毒效果评价方法进行了修正。
新增的内容
消毒管理
新版规范增加了一些有关消毒管理和监督的内容,明确了相关负责机构和职责,强调了各 级管理和监督的作用。
消毒剂的合理使用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Technical standard for Disinfection of Medical and Health Structures第三部分5.13 织物与清洁用品的消毒5.13.1 织物的消毒5。

13.1.1 适用范围适用于医疗机构织物的消毒。

包括全院病人衣服、被单和医护人员的一般工作服清洗消毒工作,但不负责手术衣和隔离衣的灭菌。

5.13。

1.2 衣被的收集袋和接送车的清洁消毒5.13。

1。

2。

1 衣被收集袋:每个病区应有3个衣被收集袋,分别收放有明显污染的病人衣被、一般病人衣被及医护工作人员的工作衣服、帽子和口罩.有明显污染的病人衣被在消毒前严禁进行清点、分拣及清洗处理,衣被收集包装后的处置应保持在密闭状态下进行。

可定时、限时收集工作人员衣物,及时发送至洗衣房.传染病患者、耐药菌感染患者及该患者同病房患者的衣被和有明显血液、分泌物、粪便等明显污染的衣被应用水溶性收集袋及时床边分类收集包装,清洁消毒时无需将水溶性收集袋打开,袋子连同衣被一起在机内进行清洁消毒处理.用于一般衣被收集的重复使用布袋应一用一消毒。

5。

13.1.2。

2 污染推车与清洁推车:接送衣被均用推车,洗衣房有污染推车与清洁推车,分别用于接衣与送衣,接衣后及送衣前的推车均应用清水或1%洗涤剂溶液擦拭一次;接运传染病房、结核病房、烧伤病房及有明显污染衣被后的推车应用0.5%过氧乙酸或1000mg/L有效氯或有效溴消毒液檫拭消毒;也可用5 00mg/L二氧化氯溶液擦拭.5。

13.1.3 衣被的洗涤消毒病人衣被和医护工作人员的工作服必须分机或分批洗涤.婴儿衣被应单独洗涤,不可与其它衣被混洗。

根据衣被受污染程度可分别用专机洗涤,特别是传染病人(肝炎、结核等)、烧伤病人和明显污染的衣服应专机洗涤,无条件时也应先洗工作人员的工作服,帽子和口罩;再洗一般病人衣被、污染衣被,最后洗传染性病人、烧伤病人的衣被.5。

13.1。

消毒技术规范样本

消毒技术规范样本

消毒技术规范《消毒技术规范》合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生产、经营、使用和检查消毒产品组织,医疗卫生机构以及传染病疫源地和其她一切需要消毒场合。

4月1日起实行。

消毒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解决。

灭菌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一切微生物解决。

化学批示物运用某些化学物质对某一杀菌因子敏感性,使其发生颜色或形态变化,以批示杀菌因子强度(或浓度)和/或作用时间与否符合消毒或灭菌解决规定制品。

生物批示物将恰当载体染以一定量特定微生物,用于批示消毒或灭菌效果制品。

消毒剂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微生物使其达消毒或灭菌规定制剂。

灭菌剂可杀灭一切微生物(涉及细菌芽孢)使其达到灭菌规定制剂。

高效消毒剂指可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涉及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孢(致病性芽孢菌)也有一定杀灭作用,达到高水平消毒规定制剂。

中效消毒剂指仅可杀灭分枝杆菌、真菌、病毒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达到消毒规定制剂。

低效消毒剂指仅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达到消毒规定制剂。

有效氯有效氯是衡量含氯消毒剂氧化能力标志,是指与含氯消毒剂氧化能力相称氯量(非指消毒剂所含氯量),其含量用mg/L或%浓度表达。

(有效碘及有效溴定义和表达法与有效氯相应)。

中和剂在微生物杀灭实验中,用以消除实验微生物与消毒剂混悬液中和微生物表面上残留消毒剂,使其失去对微生物抑制和杀灭作用试剂。

中和产物指中和剂与消毒剂作用后产物。

菌落形成单位在活菌培养计数时,由单个菌体或汇集成团各种菌体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所形成集落,称为菌落形成单位,以其表达活菌数量。

自然菌在消毒实验中,指存在于某一实验对象上非人工污染细菌。

存活时间用于生物批示物抗力鉴定期,指受试批示物样本,经杀菌因子作用后所有样本有菌生长最长作用时间(min)。

杀灭时间用于生物批示物抗力鉴定期,指受试批示物样本,经杀菌因子作用后所有样本无菌生长最短作用时间(min)。

D 值杀灭微生物数量达90%所需时间(min)。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9. 隔断防护: 医疗机构内部改建、修缮、装修等工程实施过程中,采用塑料、 装饰板等建筑材料作为围挡,以完全封闭施工区域,防止施工区域内的尘埃、微生 物等污染非施工区域内环境表面的措施。
10. 人员卫生处理:被污染或可能被污染的人员进行人体、着装、随身物品 等方面的清洁与消毒过程。
11. 清洁工具的复用处理:对使用过或污染后的复用清洁工具进行清洗 与消毒的处理过程。
四、强化清洁与消毒
1.下列情况应强化清洁与消毒: a)发生感染暴发时,如不动杆菌属、艰难梭菌、诺如病毒等感染暴发; b)环境表面检出多重耐药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产超 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细菌以及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等耐药 菌。 2 .强化清洁与消毒时,应落实接触传播、飞沫传播和空气传播的隔离措施。 3. 强化清洁与消毒时,应增加清洁与消毒频率,并根据病原体类型选择消毒剂。 4 .应开展环境清洁与消毒质量评估工作,并关注引发感染暴发的病原体在环境表 面的污染情况。
7.消毒湿巾:以非织造布、织物、无尘纸或其他原料为载体,纯化水为生产用 水,适量添加消毒剂等原材料,制成的具有清洁与消毒作用的产品,适用于人体、 一般物体表面、医疗器械表面及其他物体表面。
8. A0 值: 评价湿热消毒效果的指标,指当以Z值表示的微生物杀灭效果为 10K 时,温度相当于80°C的时间 (秒)。A0 值600是复用清洁工具消毒 的最低要求。
二、清洁与消毒原则
1.应遵循先清洁再消毒的原则,采取湿式卫生的清洁方式。 2. 根据风险等级和清洁等级要求制定标准化操作规程,内容应包括清洁与消 毒的工作流程、作业时间和频率、使用的清洁剂与消毒剂名称、配制浓度、作用 时间以及更换频率等。 3.应根据环境表面和污染程度选择适宜的清洁剂。 4.有明确病原体污染的环境表面,应根据病原体抗力选择有效的消毒剂,消 毒产品的使用按照其使用说明书执行。 5.无明显污染时可采用消毒湿巾进行清洁与消毒。 6.清洁病房或诊疗区域时,应有序进行,由上而下,由里到外,由轻度污染 到重度污染;有多名患者共同居住的病房,应遵循清洁单元化操作。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06194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06194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24 管理要求. 45消毒、灭菌基本原则. 56 清洗与清洁. 67 常用消毒与灭菌方法. 78 高度危险性物品的灭菌. 79 中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 910 低度危险性物品的消毒. 911 朊病毒、气性坏疽和突发不明原因传染病的病原体污染物品和环境的消毒. 10 12皮肤与黏膜消毒. 1313 地面和物体表面的清洁与消毒. 1414 清洁用品的消毒. 15附录A清洁、消毒与灭菌的效果监测. 15附录B消毒试验用试剂和培养基配方. 22附录C 常用消毒与灭菌方法. 25C.1 压力蒸汽灭菌. 25C.2 干热灭菌. 27C.3 环氧乙炔气体灭菌. 28C.4 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 29C.5 低温甲醛蒸汽灭菌. 29C.6 紫外线消毒. 30C.7 臭氧. 31C.8 醛类. 32C.9 过氧化物类. 33C.10 含氯消毒剂. 35C.11 醇类消毒剂(含乙醇、异丙醇、正丙醇、或两种成分的复方制剂). 36C.12 含碘类消毒剂. 37C.13 氯己定. 38C.14 季铵盐类. 38C.15 酸性氧化电位水. 39C.16 煮沸消毒. 40C.17 流动蒸汽消毒. 40C.18其他消毒灭菌方法. 40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医疗机构消毒的管理要求:消毒与灭菌的基本原则同意;清洗与清洁,消毒与灭菌方法;清洁、消毒与灭菌的效果监测等。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6886.7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7部分:环氧乙烷灭菌残留量GB19258 紫外线杀菌灯GB/T19633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GB50333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WS 310.1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份:管理规范WS 310.2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份: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 310.3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份: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WS/T 311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YY/T 0506.1 病人、医护人员和器械用手术单、手术衣和洁净服第1部分:制造厂、处理厂和产品的通用要求YY/T 0698.2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第2部分:灭菌包裹材料要求和试验方法YY/T 0698.4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第4部分:纸袋要求和试验方法YY/T 0698.5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第5部分:透气材料与塑料膜组成的可密封组合袋和卷材要求和试验方法YY/T 0698.8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第8部分:蒸汽灭菌器用重复性使用灭菌容器要求和试验方法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清洁cleaning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的过程。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4)优选全文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4)优选全文

清洗与清洁
3、手工清洗工具如毛刷等每天使用后,应进行 清洁、消毒。
4、内镜、口腔器械的清洗应遵循国家的有关 规定。
5、对于含有小量血液或体液等物质的溅污,可先清 洁再进行消毒;对于大量的溅污,应先用吸湿材 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然后再清洗和消毒。
常用消毒与灭菌方法
常用消毒与灭菌方法应遵循照附录 C的规定,对使用产品应查验相关 证件。(营业执照、医疗器械生产 许可证 、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 卫生许可证、授权委托书、经办者 身份证件、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 登记证、质量认证)。
消毒、灭菌基本原则
三、职业防护 1、应根据不同的消毒与灭菌方法,采取适宜
的职业防护措施。 2、在污染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回收、清
洗等过程中应预防发生医务人员职业暴露。 3、处理锐利器械和用具,应采取有效防护措
施,避免或减少利器伤的发生。 4、不同消毒、灭菌方法的防护如下:
消毒、灭菌基本原则
a)热力消毒、灭菌:操作人员接触高温物品和设备时应使用 防烫的棉手套、着长袖工装;排除压力蒸汽灭菌器蒸汽泄 露故障时应进行防护,防止皮肤的灼伤。
管理要求
• 医疗机构使用的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 应符合以下要求:
A)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 人体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组织的诊疗器 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
B)接触完整皮肤、完整黏膜的诊疗器械、器 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
管理要求
• 医疗机构使用的消毒产品应符合国家有关 规定,并应对消毒产品的相关证明进行审 核,存档备案。
• 医务人员应掌握消毒与灭菌的基本知识和职业防 护技能。
• 医疗机构从事清洁、消毒、灭菌效果监测的人员 应经过专业培训,掌握相关消毒灭菌知识,熟悉 消毒产品性能,具备熟练的检验技能:按标准和 规范规定的方法进行采样、检测和评价。清洁、 消毒与灭菌的效果监测应遵照附录A的规定,消 毒试验用试剂和培养基配方见附录B。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PPT精品文档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PPT精品文档

职业防护
应根 据不 同的 消毒 与灭 菌方 法, 采取 适宜 的职 业防 护
1
2
预防医务人员感染性因子职业暴露 热力消毒、灭菌:防皮肤灼伤。 紫外线消毒:避免直接照射 紫外线消毒:避免直接照射 应预防有毒有害消毒气体对人 体的危害。 液体化学消毒、灭菌:应防过 敏及皮肤、黏膜损伤。 处理锐利器械,防利器伤
应保持诊疗环 境的清洁与干 燥,遇污染及 时进行有效的 消毒;对感染 具有高风险的 部门应定期进 行消毒
新规范的要求
使用的消毒 产品应符合 国家有关规 定,并对相 关证明进行 审核。 从事清洗、 消毒灭菌效 果监测的人 员应经过专 业培训。
管理要求
对消毒工作进 行定期的监督 、检查与监测 ,及时总结分 析,发现问题 ,及时纠正
3
4 5
6
清洗与清洁方法
清洗适用范围
清洗
所有耐湿的诊疗器 械、器具和物品;
清洁适用范围
各类物体表面。
清洗与清洁方法方法
精密复 杂
常规器 械
手工 清洗
机械 清洗
清洗、消 毒、冲洗 干燥备用
清洁 cleani ng
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 染物的过程。
消毒 disinfect ion
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 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灭菌 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一切微 sterilizati 生物的处理。 on
术语和定义
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脉管系统,或有无菌体 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 品,一旦被微生物污染,具有极高感染风险,如手 术器械、穿刺针、腹腔镜、活检钳、心脏导管、植 入物等。 与完整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 和血流,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如 胃肠镜、气管镜、喉镜、肛表、口表、呼吸机管道 、麻醉机管道、压舌板、肛门直肠压力测量导管等

WST367-XXXX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WST367-XXXX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WST367-XXXX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 367-2012 yīliáo jīgòu xiāo dújìshùguīfàn WS/T 367-2012 Regulation of disinfection technique in healthcare sett ingsICS 11.020C 05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 367-2012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下列文件关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633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GB 50333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WS 310.1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治理规范WS 310.2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消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 310.3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成效监测标准WS/T 313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YY/T 0506.1病人、医护人员和器械用手术单、手术衣和洁净服第1部分:制造厂、处理厂和产品的通用要求YY/T 0698.2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第2部分:灭菌包裹材料要求和试验方法YY/T 0698.4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第4部分:纸袋要求和试验方法YY/T 0698.8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第8部分:蒸汽灭菌器用重复性使用灭菌容器要求和试验方法3.1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清洁cleaning3.2清洗washing去除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

3.33.4消毒disinfection3.5能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并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

3.63.7能杀灭分枝杆菌、真菌、病毒及细菌繁育体等微生物的消毒制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医疗机构消毒的管理要求; 消毒与灭菌的基本原则; 清洗与清洁、消毒与灭菌方法: 清洁、消毒与灭菌的效果监测等,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l6886.7 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第7部分: 环氧乙烷灭菌残留量
GB l9258紫外线杀蔫灯
GB/T l9633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的包装
GB 50333 医院洁净手术部建筑技术规范
WS 310.1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 管理规范
WS 310.2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 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wS 310.3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 清洗消毒及灭菌监测标准
WS/T 31 1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YY/T 0506.1 病人、医护人员和器械用手术单、手术衣和洁净服第1部分: 制造厂、处理厂和产品的通用要求
YY/T 0698.2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第2部分: 灭菌包裹材料要求和试验方法
YY/T 0698.4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第4部分: 纸袋要求和试验方法
YY/7T 0698.5 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第5部分: 透气材料与塑料膜组成的可密封组合袋和卷材要求和试验方法
YY/T 0698.8最终灭菌医疗器械包装材料第8部分: 蒸汽灭菌器用重复性使用灭菌容器要求和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清洁
去除物体表面有机物、无机物和可见污染物的过程。

3.2
清洗
去除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污物的全过程, 流程包括冲洗、洗涤、漂洗和终末漂洗。

3.3
清洁剂
洗涤过程中帮助去除被处理物品上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的制剂。

3.4
消毒
清除或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3.5
消毒剂
能杀灭传播媒介上的微生物并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

3.6
高效消毒剂
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病毒, 真菌及其孢子等, 对细菌芽孢也有一定杀灭作用的消毒制剂。

3.7
中效消毒剂
能杀灭分枝杆菌、真菌、病毒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的消毒制剂。

3.8
低效消毒剂
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的消毒制剂。

3.9
灭菌
杀灭或清除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上一切微生物的处理。

3.10
灭菌剂
能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 并达到灭菌要求的制剂。

3.11
无菌保证水平
灭菌处理后单位产品上存在活微生物的概率。

SAL一般表示为10-n。

医学灭菌一般设定SAL为10-6, 即经灭菌处理后在一百万件物品中最多只允许一件物品存在活微生物。

3.12
斯伯尔丁分类法
1968年E.H.Spaulding根据医疗器械污染后使用所致感染的危险性大小及在患者使用之间的消毒或灭菌要求, 将医疗器械分为三类, 即高度危险性物品、中度危险性物品和低度危险性物品。

3.13
高度危险性物品
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 脉管系统, 或有无菌体液从中流过的物品或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 一旦被微生物污染, 具有极高感染风险, 如手术器械、穿刺针、腹腔镜、活检钳、心脏导管、植入物等。

3.14
中度危险性物品
与完整黏膜相接触, 而不进入人体无菌组织、器官和血流, 也不接触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的物品, 如胃肠道内镜、气管镜、喉镜、肛表、口表、呼吸机管道、麻醉机管道、压舌板、肛门直肠压力测重导管等。

3.15
低度危险性物品
与完整皮肤接触丽不与黏膜接触的器材.如听诊器、血压计袖带等; 病床同栏、床面以及床头柜、被褥; 墙面、地面; 痰盂(杯)和便器等。

3.16
灭菌水平
杀灭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达到无菌保证水平。

达到灭菌水平常见的方法包括热力灭菌、辐射灭菌等物理灭菌方法.以及采用环氧乙烷、过氧化氯、甲醛、戊=醛、过氧乙酸等化学灭菌荆在规定条件下。

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灭菌的方法。

3.17
高水平消毒
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括分枝杆菌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和绝大多数细菌芽孢。

达到高水平消毒常见的方法包括采用含氯制剂、二氧化氯、邻苯二甲醛、过氧乙酸、过氧化氢、臭氧、碘酊等以及能达到灭菌效果的
化学消毒剂在规定的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

3.18
中水平消毒
杀灭除细菌芽孢以外的各种病原微生物包括分枝杆菌。

达到中水平消毒常见的方法包括采用碘类消毒剂(碘伏、氯已定碘等)、醇类和氯己定的复方、醇类和季铵盐类化合物的复方、酚类等消毒剂, 在规定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

3.19
低水平消毒
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除外)和亲脂病毒的化学消毒方法以及通风换气、冲洗等机械除菌法。

如采用季铵盐类消毒剂(苯扎溴铵等)、双胍类消毒剂(氯已定)等.在规定的条件下.以合适的浓度和有效的作用时间进行消毒的方法。

3.20
有效氯
与含氯消毒剂氧化能力相当的氯量.其含量用mg/L或%(9/l00mL)浓度表示。

3.21
生物指示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