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系统动力学 第三章 机械系统运动微分方程的求解2
机械系统的动力学建模及分析方法
机械系统的动力学建模及分析方法引言
机械工程是一门研究机械系统设计、制造和运行的学科,它的发展与制造业的兴起密不可分。在机械工程中,动力学建模及分析是一项重要的研究内容,它涉及到机械系统的运动学和力学特性。本文将介绍机械系统动力学建模的基本原理和常用的分析方法。
一、机械系统动力学建模的基本原理
机械系统动力学建模的目的是描述机械系统在外部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和力学特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模:
1. 运动学建模:运动学建模是指描述机械系统的运动规律和运动参数的过程。它包括位置、速度、加速度等运动参数的描述,可以通过几何方法或者数学方法进行建模。
2. 力学建模:力学建模是指描述机械系统受力和力的作用下的运动规律和力学特性的过程。它包括受力分析、力的平衡和动力学分析等内容,可以通过牛顿定律和其他力学原理进行建模。
3. 系统参数建模:系统参数建模是指描述机械系统的物理特性和结构参数的过程。它包括质量、惯性矩、刚度等参数的确定,可以通过实验测量或者理论计算进行建模。
二、机械系统动力学建模的分析方法
1. 动力学方程建立:动力学方程是描述机械系统运动规律的数学表达式。根据牛顿定律和动力学原理,可以建立机械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常见的动力学方程包括运动学方程和力学方程,可以通过微分方程或者矩阵方程进行描述。
2. 线性化分析:线性化分析是指将非线性的动力学方程转化为线性的近似方程的过程。在某些情况下,非线性方程的求解非常困难,因此可以通过线性化分析来简化问题的求解。线性化分析可以通过泰勒级数展开或者线性化逼近的方法进行。
第二章动力学系统的微分方程模型
第二章:动力学系统的微分方程模型
利用计算机进行仿真时,一般情况下要给出系统的数学模型,因此有必要掌握一定的建立数学模型的方法。在动力学系统中,大多数情况下可以使用微分方程来表示系统的动态特性,也可以通过微分方程可以将原来的系统简化为状态方程或者差分方程模型等。在这一章中,重点介绍建系统动态问题的微分方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在实际工程中,一般把系统分为两种类型,一是连续系统;其数学模型一般是高阶微分方程;另一种是离散系统,它的数学模型是差分方程。
§2.1 动力学系统统基本元件
任何机械系统都是由机械元件组成的,在机械系统中有3种类型的基本机械元件:惯性元件、弹性元件和阻尼元件。
1 惯性元件:惯性元件是指具有质量或转动惯量的元件,惯量可以定义为使加速度(或角加速度)产生单位变化所需要的力(或力矩)。 惯量(质量)=
)
加速度(力(2
/)
s m N 惯量(转动惯量)=
)
角加速度(力矩(2/)
s rad m N ⋅
2 弹性元件:它在外力或外力偶作用下可以产生变形的元件,这种元件可以通过外力做功来储存能量。按变形性质可以分为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元件,通常等效成一弹簧来表示。
对于线性弹簧元件,弹簧中所受到的力与位移成正比,比例常数为弹簧刚度k 。
x k F ∆=
这里k 称为弹簧刚度,x ∆是弹簧相对于原长的变形量,弹性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弹
簧的原长位移,出了弹簧和受力之间是线性关系以外,还有所谓硬弹簧和软弹簧,它们的受力和弹簧变形之间的关系是一非线性关系。
3 阻尼元件:这种元件是以吸收能量以其它形式消耗能量,而不储存能量,可以形象的表示为一个活塞在一个充满流体介质的油缸中运动。阻尼力通常表示为:
第2章 两自由度机械系统动力学
x y l
2 2
2
16
另外,可以积分的速度约束也是完整约束。例如:直 线纯滚动的圆盘,速度满足如下约束关系:
r x
为速度约束,但可以积分,因此还是完整约束。
x r c
本课程只考虑完整约束,而且通常只考虑定常约束情 况。
68
代入拉格郎日方程得 d 1 dJe ( J e ) 2 Me dt dt dJe d 1 dJe Je 2 Me dt dt dt d 2 1 dJe J e M e 2 dt dt d 1 2 J M e 2 e dt dE M e dt
10
广义坐标
11
设系统广义坐标为:q (i 1,2,, n)
i
则任一点位置矢量 可表示为:
rk rk (q1, q2 ,, qn ) (3-1)
也可以写成投影形 式:
xk xk (q1 , q2 ,, qn )
yk yk (q1 , q2 ,, qn )
zk zk (q1 , q2 ,, qn )
26
3.3.3 广义力计算
rk Qi Fk qi k (i 1,2, n)
27
28
29
30
31
32
第二章(多自由度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详解
用影响系数法建立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
【课堂练习】求图示摆的柔度矩阵
A
1
d11
l1
1
对A取矩:
l1 cos1 (m1 m2 m3 ) gl1 sin 1
d 21 d31
m1 g
l1 cos1 (m1 m2 m3 ) gd11 l1 (m1 m2 m3 ) gd11
激振力向量
Mu(t ) Cu(t ) Ku(t ) f (t )
多自由度系统运动微分方程的一般形式
建立多自由度系统运动微分方程的各种方法的概述
2.系统运动微分方程的建立方法
牛顿第二定律: 适用于自由度不多的离散系统或简单的 连续系统
动量矩定理:
影响系数法: 建立方法
主要适用于自由度不多的离散系统
1 (l3 l2 l1 ) m3 g ( x1 x2 x3 ) m2 g ( x1 x2 ) m1 gx1
d11 D d 21 d31 d12 d 22 d32 d13 d 23 d33
STOP
x1
l1 (m1 m2 m3 ) g
第二章:多自由度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
第二讲:
1.Lagrange方程的产生背景 2.利用Lagrange方程建立系统的运动 微分方程 3.课堂练习
Lagrange方程的产生背景
机械动力学 第三章
式(3-15)是由威尔逊提出,并得到广泛的采用.式中出 现的1/t,1/( t )2等项并不是为了减少误差而采用的特 殊方法而引入的,而是原封不动地保留消去过程中所出现 的各项而已.将上式改写为式(3-16)更为自然.
1 t (t)2 K MX(t) + tX(t) + (t)2 X(t)+Ct X(t) + (t)2 X(t) + (t)2 X(t)+ (t)2 F(t + t) X(t + t) = M + C + 2 6 3 3 12 2 6 2 (t) X(t) 6 X(t + t) = 2 X(t + t) X(t) + tX(t) + (316) 3 (t) X(t) + X(t + t) X(t + t) = X(t) + t 2
此方法称为梯形法 梯形法.为了提高精度,还可考虑其他方法. 梯形法 [t,t+t] Simpson 若在区间[t,t+t]采用辛普生(Simpson)公式,则
x(t ) + 4x(t + t / 2) + x(t + t ) x(t + t ) = x(t ) + t 6
(3 7)
第二节 线性加速度法
1 0 0 M = 2 0 1 0 0 0 1
机械系统动力学 第三章 机械系统运动微分方程的求解2
3-3机械系统的运动方程求解方法-半解析数值法
解: 2)求 与 t之间的关系
图3-3-9 等效力矩与时间的关系 图3-3-8 等效转动惯量的导数的变化规律
3-3机械系统的运动方程求解方法-半解析数值法
图3-3-10 曲柄角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3-3机械系统的运动方程求解方法-半解析数值法
二、等效力矩是等效构件和角速度的函数 Me Me ,
3-3机械系统的运动方程求解方法-半解析数值法
解: 2)求 与 t之间的关系
用Matlab编写的计算程序见附录1
图3-3-5 连杆质心速度比和加速度比的变化 规律 图3-3-4连杆角速度比和角加速度比的变化规律
3振动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
第3章 振动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
3.1 牛顿定律和普遍定理
Mechanical and Structural Vibration
3.1 牛顿定律和普遍定理
3.1.1 质点的运动微分方程 3.1.2 质点系动能定理的微分形式
3.1.3 刚体平面运动微分方程
3.1.4 普遍定理的综合应用
Mechanical and Structural Vibration
如果作用于质点系的力有非有势力,则广义力 Q
x y z i i i Q ( X Y Z ) j i i i q q q i 1 j j j
n
j
广义力
T T 经推导得 d Q d t q q j j
j
( j 1,2, , k )
d T T m y ; 0 d t y y
Mechanical and Structural Vibration
V k ( x a ) k ( x a ) 1 1 2 2 x
V k ( y a ) k ( y a ) 3 3 4 4 y
拉格朗日方程
d T T V Q i d t q q q i i i
( i 1 , 2 , , n )
图刚体微幅运动
机械动力学第3章两自由度系统
2 k11 − ωn m1 k 21
QQ1094860954
(3.1-16) )
18
{u}1 {u}2
QQ1094860954
3.1无阻尼自由振动 3.1无阻尼自由振动
3.1.1 固有模态振动
QQ1094860954
g.系统的两个固有模态振动的表达式
x1 (t ) 1 {x(t )}1 = = {u}1 f1 (t ) = A1 sin(ωn1t + ϕ1 ) r1 x2 (t )1 x1 (t ) 1 {x(t )}2 = = {u}2 f 2 (t ) = A2 sin(ωn 2t + ϕ2 ) r2 x2 (t )2
15
3.1无阻尼自由振动 3.1无阻尼自由振动
3.1.1 固有模态振动
确定u1 和 u 2
=u r u
1 21 11
比较r 的大小?? 比较 1和r2的大小??
QQ1094860954
1
k −ω m =− k
2 11 n1 12
=−
k 22 − ω n1
机械系统动力学模型的系统可观性分析
机械系统动力学模型的系统可观性分析
简介
机械系统动力学模型的系统可观性是指通过观测系统的输出,能否
唯一地确定系统的状态。它是控制理论和系统工程领域的一个重要研
究方向。本文将介绍机械系统动力学模型的系统可观性分析的基本原
理和方法。
一、机械系统动力学模型
机械系统动力学模型是描述机械系统运动规律和力学特性的数学模型。它通常由一组偏微分方程或常微分方程组成,描述了系统的运动
方程和约束条件。机械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可以分为刚体系统和弹性系
统两种类型。在进行系统可观性分析时,需要将机械系统的动力学模
型转化为状态空间形式。
二、状态空间表示
状态空间是描述系统动力学行为的一种数学表示方法。在状态空间
表示中,机械系统的状态被表示为一组状态变量的向量,系统的动力
学行为由一组状态方程表示。通常,状态空间表示可以写成以下形式:x' = Ax + Bu
y = Cx + Du
其中,x是状态向量,u是输入向量,y是输出向量,A、B、C和D 是系统的矩阵。系统可观性的分析基于状态方程和输出方程之间的关系。
三、系统可观性的定义
系统的状态可观性是指通过观测系统的输出,能否唯一地确定系统的状态。如果对于任意的初始状态,通过观测系统输出可以唯一地确定系统的状态,那么系统是可观的。反之,如果存在两个或多个不同的初始状态,它们产生相同的输出,则系统是不可观的。
四、系统可观性的判定方法
1. Kalman可观性条件
Kalman可观性条件是最常用的系统可观性判定方法之一。它基于矩阵运算的性质,通过计算系统的可观性矩阵的秩来判断系统是否可观。若可观性矩阵的秩等于系统的状态维数,则系统是可观的。
机械系统动力学
H rH
第十四章 机械系统动力学
由轮系转动比可有:
2 Z 2 Z 3 Z1 . 1 Z1 Z 3 Z 2
整理:
2
H Z1 1 Z1 Z 3
Z1 ( Z 2 Z 3 ) Z1 2 J e J1 2 J 2 (2m2 rH J H )( )2 Z 2 ( Z1 Z 3 ) Z1 Z 3
HIGH EDUCATION PRESS
第十四章 机械系统动力学
由于
d d dt d 1 . d dt d dt
所以
d 2 dJ J M Md Mr dt 2 d
HIGH EDUCATION PRESS
第十四章 机械系统动力学
如果对方程
1 2 d ( J ) Md 2
机械的启动阶段指机械由零转数逐渐上升到正 常的工作转数的过程。 动能增量E= wd-wr
HIGH EDUCATION PRESS
第十四章 机械系统动力学
2.机械的稳定运转阶段
动能增量E=0
曲柄压力机工作示意图
HIGH EDUCATION PRESS
第十四章 机械系统动力学
3.机械的停车阶段
停车阶段是指机械由稳定运转的工作转数下降到零转
Z2 ,Z3 ,各齿轮与系杆H的质心与其回转中心重合,绕质心的
系统动力学2——微分方程
s = ( s 0 + i0 ) − s + ln σ s0 i
1
1
D = {( s , i ) s ≥ 0 , i ≥ 0 , s + i ≤ 1} 在D内作相轨线 i ( s ) 内作相轨线 的图形, 的图形,进行分析
D 0
s
1
<
>
模型4 模型
相轨线 i ( s ) 及其分析
SIR模型 模型
di = λ i (1 − i ) − µ i dt i ( 0 ) = i0
λ ~ 日接触率
1/µ ~感染期 感染期
σ =λ/µ
σ ~ 一个感染期内每个病人的 一个感染期内每个病人的
有效接触人数,称为接触数。 有效接触人数,称为接触数。 接触数
< >
di/dt
di = λ i (1 − i ) − µ i σ = λ / µ di = − λ i[i − (1 − 1 )] 模型3 模型 dt dt σ i
di dt = λ si − µ i ds = − λ si dt i ( 0 ) = i0 , s ( 0 ) = s 0
i0 + s 0 ≈ 1 (通常r (0) = r0 很小)
无法求出 i ( t ), s ( t ) 的解析解 在相平面 s ~ i 上 研究解的性质
机械动力学
生产阻力的几种情况:
1、生产阻力为常数,例如起重机、轧钢机、刨床等。 2、生产阻力随位移而变化,例如活塞式的压缩机和泵、曲柄压力机 等。 3、生产阻力随速度而变化,例如鼓风机、离心泵、螺旋桨。 4、生产阻力随时间而变化,例如球磨机、揉面机等。
驱动力的几种情况:
1、驱动力是常数,例如以重锤作为驱动装置的情况; 2、驱动力是位移的函数,例如用弹簧作驱动件时; 3、驱动力是速度的函数,例如一般的电动机,机械特性均表示为输 出力矩随角速度变化的曲线。
第三章
单自由度机械系统动力学
§3.1 概 述
一、机构的平衡
机械的真实运动规律是由作用于机械上的外力、各构
件的质量、尺寸及转动惯量等因素决定的,而研究机械 在外力作用下的真实运动则是机械动力学的基本问题 (机械动力学的正问题)。本章主要研究两个问题:
第一,研究单自由度机械系统在外力作用下的真实运
动规律,即机械系统的运动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掌握通 过建立动力学模型建立力与运动参数之间的运动微分方 程来研究真实运动规律的方法。
Je
J1
1 J 2 i2
G1 g
r2
(0.00715
0.15
1 402
20 0.00252 )kg.m2 9.18
0.007256kg.m2
加载后,还应加上中午的等效转动惯量
J e
3两自由度系统振动2
1
x2 A 2 sinn1t11A 1 sinn1t1
1 1
A21sinn2t2 x12
第二主振动为:
2
x2 A 2 sinn2t22A 1 sinn2t2
上式中:i,j分别表示x,y轴上的单位矢量。
因为圆杆在任何方向上的刚度
F kr
k都相等,所以
建立机械振动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式:
m x1 kx
nx ny
在
和
x y方向上机械振动系统均具有确定的振动形态。因此
x2 Bsin t
2
(C 2)(A B) 0
,
若要A,B有非零解,必须有
2
,2
1
2k Cb m
2
6kd ml
2
2
其中, 1, 2 是此振动系统的两个固有频率。 当
2 1
时,为使式中两个方程组都满足,应 b
有 A 1 B 1,这是对应于直杆上下平动的固有振型; 当 2 时,为使式中两个方程组都满足,应有 C 2
程式为:
m 1x1k1x1k2(x2 x1)0 0 ) (
,,
2221
12222
令 则:
m1
cba m1
kkkk
机械动力学
机械运动过程中,各构件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大小和变化规律是设计运动副的结构、分析支承和构件的承载能 力,以及选择合理润滑方法的依据。在求出机械真实运动规律后可算出各构件的惯性力,再依据达朗贝尔原理, 用静力学方法求出构件间的相互作用力。
研究内容
1.在已知外力作用下求具有确定惯性参量的机械系统的真实运动规律。为了简化问题,常把机械系统看作具 有理想、稳定约束的刚体系统处理。对于单自由度的机械系统,用等效力和等效质量的概念可以把刚体系统的动 力学问题转化为单个刚体的动力学问题;对多自由度机械系统动力学问题一般用拉格朗日方程求解。机械系统动 力学方程常常是多参量非线性微分方程,只在特殊条件下可直接求解,一般情况下需要用数值方法迭代求解。许 多机械动力学问题可借助电子计算机分析。计算机根据输入的外力参量、构件的惯性参量和机械系统的结构信息, 自动列出相应的微分方程并解出所要求的运动参量。
机械动力学研究的内容包括6个方面:(1)在已知外力作用下求机械系统的真实运动规律 ;(2)分析机械 运动过程中各构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力;(3)研究回转构件和机构平衡的理论和方法;(4)研究机械运转过程中 能量的平衡和分配关系;(5)机械振动的分析研究;(6)机构分析和机构综合。
系统的动力学方程
04
数值解法与模拟
欧拉方法
基本思想
通过递推的方式求解微分方程,将连续的时间离散化,用已知的 函数值来近似代替未知的函数值。
公式
(y_{n+1} = y_n + h f(t_n, y_n))
特点
简单易行,但精度较低,步长不易选择。
龙格-库塔方法
基本思想
通过已知的函数值和导数值来逼近微分方程 的解。
系统的动力学方程
目
CONTENCT
录
• 引言 • 线性系统的动力学方程 • 非线性系统的动力学方程 • 数值解法与模拟 • 实际应用与案例分析
01
引言
定义与概念
系统的动力学方程是描述系统 状态随时间变化的数学模型。 它通过一组微分方程或差分方 程来描述系统内部状态变量随 时间的变化规律。
动力学方程通常由一组微分方 程组成,每个方程描述一个状 态变量的变化率与系统内部其 他状态变量和外部输入之间的 关系。
优化系统性能
通过调整系统参数或改变输入 信号,可以优化动力学方程的 性能指标,从而提高系统的整 体性能。
指导实验设计
基于动力学模型的实验设计能 够更加有针对性地探索系统内 在机制,提高实验效率和效果 。
02
线性系统的动力学方程
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形式
dy/dt = k*y,其中k为常数
机械动力学——两自由度系统习题
12
1
2
2k
2k
m
2k 2k
m
固有振型:
1211
1
1
2
,
1222
1 1
2
q1 q2
11 21
12 22
1
x1
x2
2Fra Baidu bibliotek2
4
2 2
2 4
x1
2
2 x2 2
4
4
2 x1
4
2 x1
4
2
x2
2x2
-10/11-
12
1
2kl
(m
m1 ) g
2
2kl
(m
m1
)
g
[2kl
(m
m1 )
g ]2
8gkm1
2m1l
[2kl 2m1l
(m
m1 )
g
]2
8gkm1
2. 如图所示为一不计质量的轴,一端固定,在中部与另一端装有圆盘。已知,二
圆盘对轴的转动惯量
,两端轴的扭转刚度
,求此扭转系统
的自然频率与主振型,并画出主振型图。
可视为求解初值条件的微分方程组
m1x1 k (x1 x2 ) 0
mx120x2
k( 0,
x2 x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unge-Kutta法是求解常微分方程应用最多的方法之一。 对于微分方程的定解问题,欧拉法求解,其截断误差 O(h2 ) 故具有1阶精度,改进欧拉法,由于预测了 结点的差商并 用 两个节点的差商的平均值来代替导数,可望达到2阶精
度。实际上,在区间[ xn , xn1 ]的等价积分形式为
xn 1
y(xn1) y(xn ) f (x, y(x))dx
改进的欧拉法以 Pn 和 Pn+1 两个节点的差商的平均值来 代替导数,由于 值为待求值,故计算 结点的差商采用 预测,其迭代公式
预测: 校正:
yn1 yn hf (xn , yn )
yn1
yn
h[f 2
(xn ,
yn )
f
( xn1, yn1)]
可以证明,欧拉法具有1阶精度,而改进的欧拉法具有2
其欧拉法的迭代公式为
x(t t) x(t) y(t)t
y(t
t)
y(t)
y(t)t
y(t) f (x, y,t)
x(t t) x(t) y(t)t
y(t
t)
y(t)
f
( x,
y, t )t
3-2机械系统的运动方程求解方法-数值法
3-2-1 欧拉法 改进的欧拉法的迭代公式为:
预报: xy((tt
yn1 yn h( xn , yn , h)
其中 称增量函数,可表示为
r
( xn , yn , h)= ciKi
K1
i 1
f (xn , yn )
i 1
Ki
f (xn
ih, yn
h ijK j )
j 1
i 2, , r
t) t)
x(t) y(t)
y(t)t f (x, y,
t)t
校正: xy((tt
t) t)
x(t) (y(t) y(t y(t) ( f (x, y,t)
t))t / 2 f (x(t t),
y(t
t),
t
t
))t
/
2
3-2机械系统的运动方程求解方法-数值法
3-2-2 Newmark- 法 Newmark- 法是线性加速度法之一。对于具有关于时间2 阶导数的单自由度机械系统运动微分方程式,其 x(t t) 的Talar展开式:
x(t
t)
x(t)
x(t)t
t 2 2!
x(t)
t 2 [ x(t +t )-x(t )]
x(t t)
x(t)
t [x(t+t)+x(t)] 2
式中 为调节公式特征的参数,一般取值范围为
0 1/2
3-2机械系统的运动方程求解方法-数值法
3-2-2 Newmark- 法 对于多自由度振动系统运动微分方程:
3-2机械系统的运动方程求解方法-数值法
3-2-1 欧拉法
对于具有关于时间2阶导数的单自由度机械系统运动微分 方程,形如
x f (x, x,t) x(0) x0, x(0) x0
可令 x y 将上式转化成1阶常微分方程组
y f (x, y,t) x y x(0) x0, y(0) y0 x0
2!
3! t
3-2机械系统的运动方程求解方法-数值法
3-2-2 Newmark- 法
x(t t) x(t) x(t)t x(t) t2 x (t) t3 o(t4)
2!
3!
线性加速度法的迭代公式 1
大致具有3阶精度,将上式的最后一项中
即为Newmark- 法。其迭代公式为
3!用
代替,
称为步长,一
般在计算时常取步长为定值,这时节点为
xn x0 nh, n 0,1, 2,
3-2机械系统的运动方程求解方法-数值法
3-2-1 欧拉法
初值问题3-2-1的数值解法的求解过程为:给出用已知
信息 yn , yn1, yn2
计算 yn1 的递推公式,从初
始条件出发,顺着节点排列的次序一步一步地向前推
xn
通过增加积分求积的结点数提高计算精度,故将右端 的积分表示为
xn 1
r
f (x, y(x))dx h ci f (xn ih,y(xn1 ih))
xn
i 1
一般来说,接点数越多,计算越准确
3-2机械系统的运动方程求解方法-数值法
3-2-3 Runge-Kutta法 仿照欧拉法的迭代公式,写成
x(t t) x(t) x(t)t x(t) t2 x (t) t3 o(t4)
2!
3!
上式中取前三项, 若认为加速度在区间[ t , t+t ]
为线性变化,则有
x (t)= x(t+t)-x(t) t
代入上式
x(t t) x(t) x(t)t t2 x(t) t3 x(t+t)-x(t)
MX (t) CX (t) KX (t) F(t)
t+t 时刻有关系式
MX (t+t) CX (t+t) KX (t+t) F (t+t)
代入式Newmark- 法迭代公式
MX (t+t) C[X (t) t X (t+t) X (t)] K{X (t) X (t)t t2 X (t)
进。即所谓“步进式”算法。
欧拉法以节点的差商代替导数值,构成的递推公式为:
yn1 yn xn1 xn
f (xn , yn )
即欧拉(Euler)公式: yn1 yn hf (xn 来自百度文库 yn )
3-2机械系统的运动方程求解方法-数值法
3-2-1 欧拉法
从图3-2-1(b)可以看出,由于欧 拉法是以差商代替导数,其误差较 大。为了提高计算精度,一种办法 是减小步长,但会导致累计误差增 大,当步长减小到一定程度后,计 算精度提高受限。另一种办法是改 进算法,如改进的欧拉法、RungeKutta法等。
2
2!
t2[X (t+t)-X (t)]} F(t+t)
整理移项:
X
(t +t )=[M+
C
t
(t)2 K]-1{F (t+t)
C[ X
(t)
t
X
(t)]
2
2
K[ X (t) tX (t) (1 )t2 X (t)]}
2
3-2机械系统的运动方程求解方法-数值法
3-2-3 Runge-Kutta法
3-2机械系统的运动方程求解方法-数值法
3-2-1 欧拉法
对于常微分方程的定解问题,形如
y f (x, y)
y(x0 )
y0
3-2-1
所谓数值解法, 就是寻求解 y(x) 在一系列离散节点
x1 x2 xn xn1 上的近似值 y1, y2 , , yn , yn1 。
相邻两个节点的间距 hn xn1 x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