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农耕生活课件 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共32张ppt)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约五六千年 1.地点和距今年代 黄河流域 2.生产和生活 • 使用磨制石器 • 种植粟和蔬菜
半坡遗址出土的菜籽和粟的朽粒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和蔬菜的国家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约五六千年 1.地点和距今年代 黄河流域 2.生产和生活 • 使用磨制石器 • 种植粟和蔬菜 • 饲养家畜
磨 制 石 器
世界上 最早种 植水稻
饲养家畜
制造 陶器
世界上最 饲养猪 纺织麻布、 缝制衣服; 早种植粟 狗等 烧制彩陶 和蔬菜
河姆渡干栏式房屋
版权所有-
西双版纳竹楼
版权所有-
半坡原始居民半地穴式房屋
版权所有-
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如果 仅靠在野外采集、捕捉猎物为生,会有哪 些不便之处?
受季节变化和天灾影响大,食物来源不充足、 不稳定,需要经常迁徙。
我们的祖先是什么时候开始农耕生活的?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链接…
链接… 链接…
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大汶口原始居民
一、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二、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约五六千年 1.地点和距今年代 黄河流域 2.生产和生活 • 使用磨制石器 • 种植粟和蔬菜 • 饲养家畜 • 定居生活 • 制造彩陶、纺线、织布、制衣
妇 女 织 布 缝 衣 想 像 图
原始符号 这些陶器各有什么用途?
河姆渡居民与半坡居民,在粮食培育、牲畜饲养的品种方 面以及住房建筑结构方面存在着许多差异。造成这种差异 的最主要因素是 A 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别 B 自然条件的差别 C 地域和民族性格不同 D 生活时代不同
思考:
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 造干栏式房屋呢?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共19张PPT
距今时间 住房样式 生产工具 粮食种植 家畜饲养 手工业
河姆渡人 南方 长江流域 浙江余姚
距今约7000年 干栏式建筑 磨制石器、骨耜(sì) 水稻 猪、狗、水牛 陶器、玉器、 雕刻、天然漆
河姆渡人的水井和草顶井架复原图
河姆渡出土狗骨
河姆渡出土猪下颌骨
河姆渡遗址出土陶盆, 其上刻有一束捆扎整齐的稻 穗和猪纹,反映了养猪与农 业的密切关系。
陶灶、陶釜、陶甑
骨哨是一种乐器,也 双鸟朝阳纹牙雕(河姆渡文化) 是一种狩猎时模拟动 物声音的狩猎工具。
“朱漆碗”
1977年河姆渡遗址出土,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木质、敛 口,呈椭圆瓜棱形,圈足略外撇。外壁均有一层朱红色涂 料(剥落较甚),微有光泽。
三:半坡居民的生活
原始 生活 活动 房屋 农作
人面鱼纹陶盆
彩陶也称陶瓷绘画,用天然的矿物质颜 料在陶胚上描绘。
半坡彩陶纹饰
半坡陶埙
陶纺轮
合作
比较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建筑房屋的 差异,并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 润,多雨水。干栏式房屋既可防蛇虫猛兽之 害,又可避潮湿,下面还可以养殖家禽家畜。
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气候干燥,夏 天炎热,冬天寒冷。半地穴式房屋冬暖夏凉, 还可以储存粮食。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一、原始农业的发展 1.兴起时间:距今10000年左右 2.兴起地点:北方的黄河流域,南方的长 江流域,外加淮河流域。 3.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聚落的 出现、磨制石器的发展 4.意义: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 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
生活 所在地区 具体地点
课堂小结
原始 生活 活动 房屋 农作
河姆渡人 南方 长江流域 浙江余姚
距今约7000年 干栏式建筑 磨制石器、骨耜(sì) 水稻 猪、狗、水牛 陶器、玉器、 雕刻、天然漆
河姆渡人的水井和草顶井架复原图
河姆渡出土狗骨
河姆渡出土猪下颌骨
河姆渡遗址出土陶盆, 其上刻有一束捆扎整齐的稻 穗和猪纹,反映了养猪与农 业的密切关系。
陶灶、陶釜、陶甑
骨哨是一种乐器,也 双鸟朝阳纹牙雕(河姆渡文化) 是一种狩猎时模拟动 物声音的狩猎工具。
“朱漆碗”
1977年河姆渡遗址出土,现藏于浙江省博物馆。木质、敛 口,呈椭圆瓜棱形,圈足略外撇。外壁均有一层朱红色涂 料(剥落较甚),微有光泽。
三:半坡居民的生活
原始 生活 活动 房屋 农作
人面鱼纹陶盆
彩陶也称陶瓷绘画,用天然的矿物质颜 料在陶胚上描绘。
半坡彩陶纹饰
半坡陶埙
陶纺轮
合作
比较河姆渡居民和半坡居民建筑房屋的 差异,并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
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 润,多雨水。干栏式房屋既可防蛇虫猛兽之 害,又可避潮湿,下面还可以养殖家禽家畜。
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气候干燥,夏 天炎热,冬天寒冷。半地穴式房屋冬暖夏凉, 还可以储存粮食。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一、原始农业的发展 1.兴起时间:距今10000年左右 2.兴起地点:北方的黄河流域,南方的长 江流域,外加淮河流域。 3.标志: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聚落的 出现、磨制石器的发展 4.意义: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 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
生活 所在地区 具体地点
课堂小结
原始 生活 活动 房屋 农作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共19张PPT)
使用天然漆
• 8.音乐绘画:原始乐器骨哨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河 姆 渡 遗 址 出 土 的 稻 粒
河姆渡居民的水井和草棚复原图
半坡原始居民半地穴式房屋
原始农业的发展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2.原始农业兴起于: 黄河、长江、淮河流域 3.耕作方法: 刀耕火种,耒耜耕种
6.原始饲养业:
7.原始手工业:
8.音乐绘画:乐器陶埙,彩陶上几何图案,动植物纹饰
浙江余姚河姆渡
2019/3/1 长沙市第六中学 周宽 11
干栏式建筑复原图
2019/3/1 长沙市第六中学 周宽 12
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 • • • • • • 1.地点: 浙江余姚( 南方长江流域) 2.时间: 距今约7000年前 骨耜最为典型 3.生产工具: 4.农作物: 水稻 5.定居生活:干栏式房屋 6.原始饲养业: 猪、狗和水牛 7.原始手工业:木结构水井,陶器、玉器,雕刻,
4.兴起发展的重要标志: 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 聚落,磨制工具 5.意义: 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 的物质基础
不同点
北方
(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半坡 原始聚落)
南方
(长江流域的河姆渡 原始聚落)
气候温暖 种植粟、黍 半地穴式房屋
气候湿润 种植水稻 干栏式房屋
妇 女 织 布 缝 衣 想 像 图
原始符号 这些陶器各有什么用途?
半坡出土的纺轮
2019/3/1
半坡出土的骨制箭头、 渔叉和渔钩
8
一、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1.地点: 黄河流域陕西西安
2.时间: 距今约六千年
3.生产工具: 磨制石器,骨器,角器
4.农作物: 粟
• 8.音乐绘画:原始乐器骨哨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
河 姆 渡 遗 址 出 土 的 稻 粒
河姆渡居民的水井和草棚复原图
半坡原始居民半地穴式房屋
原始农业的发展
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2.原始农业兴起于: 黄河、长江、淮河流域 3.耕作方法: 刀耕火种,耒耜耕种
6.原始饲养业:
7.原始手工业:
8.音乐绘画:乐器陶埙,彩陶上几何图案,动植物纹饰
浙江余姚河姆渡
2019/3/1 长沙市第六中学 周宽 11
干栏式建筑复原图
2019/3/1 长沙市第六中学 周宽 12
河姆渡的原始农耕
• • • • • • • 1.地点: 浙江余姚( 南方长江流域) 2.时间: 距今约7000年前 骨耜最为典型 3.生产工具: 4.农作物: 水稻 5.定居生活:干栏式房屋 6.原始饲养业: 猪、狗和水牛 7.原始手工业:木结构水井,陶器、玉器,雕刻,
4.兴起发展的重要标志: 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 聚落,磨制工具 5.意义: 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 的物质基础
不同点
北方
(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半坡 原始聚落)
南方
(长江流域的河姆渡 原始聚落)
气候温暖 种植粟、黍 半地穴式房屋
气候湿润 种植水稻 干栏式房屋
妇 女 织 布 缝 衣 想 像 图
原始符号 这些陶器各有什么用途?
半坡出土的纺轮
2019/3/1
半坡出土的骨制箭头、 渔叉和渔钩
8
一、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1.地点: 黄河流域陕西西安
2.时间: 距今约六千年
3.生产工具: 磨制石器,骨器,角器
4.农作物: 粟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课件(20张PPT).ppt
我国先民们又展现出怎样的智慧来解
北 京
决这些困难呢?
人 雕
像
第一单 元 史前时期 :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通过阅读历史地图和观察考古图片,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 会的重要依据。认识我们的祖先在生产劳动中表现出来的智慧和为 人类文明作出的重要贡献,从而产生崇敬之情。 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比较河姆渡人和半坡居民生产生活状 况及分析不同原因,初步学会归纳、分析、比较,得出历史结论的 思维方式。
( 安 上 )
木 柄
三、半坡居民的生活
阅读本框题正文部分
第一单 元 史前时期 :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
距今年代: 约6000年 发现地点: 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
房屋: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生产工具: 磨制石器(新石器时代)、骨器、器
农业: 种植粟
家畜饲养: 猪、狗等 手工业:
渔等 还 网捕 用 捕猎 弓 鱼; 箭
3.某校七年级学生筹划制作介绍半坡居民生活的录像。其中错误的是
A.生活在长江流域
A ( )
B.住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C.种植粮食作物粟
D.制造彩陶并会纺织制衣
4.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迄今
发现年代最早的木构水井”“懂得使用天然漆”的人群是
A.元谋人
B. 北京人
C ( )
C.河姆渡人 D. 半坡人
1.下列各项与半坡居民无关的一项是
A.使用磨制石器
B.栽培水稻
C.种植粟
D.使用弓箭
B ( )
2.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贝贝的头部纹饰,借鉴了中国古代彩陶
中的鱼纹装饰图案。看到这个可爱的福娃(下图),我们应该感谢制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课件(共32张PPT)
用弓箭等捕猎 用鱼钩捕鱼
课堂达标
1.民以食为天,从野食充饥到农耕种植是人类生活史上的飞跃
。世界上最早种粟的远古居民是( )
C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D 2. 穿越时光隧道来到距今约七八千年的长江流域,展现在你面
前的是下列哪一原始居民的生活画面(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人 D.河姆渡人
距今年代
距今约7000年左右
距今约6000年左右
生活地区
长江流域 浙江余姚
黄河流域 陕西西安
居住房屋
干栏式房屋
半地穴式房屋
原始 农作物 农耕 生产工具
水稻 磨制石器 骨耜
粟 磨制石器 骨器 角器
原始畜牧业
猪、狗、水牛
猪、狗
原始手工业 陶器 玉器 乐器 雕刻 天然漆 彩陶 乐器 纺织 制衣
其他方面
挖水井
半坡人
距今时间
距今约6000 年
遗址地点
陕西西安
所属流域
黄河流域
一展厅
建筑情况
半坡村落的复原图
半坡遗址居住区的布局是 以一座大型房屋为中心,中小 型房屋散布周围,其外围环绕 一条大型的壕沟。
一展厅
建筑情况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
河姆渡干栏式房屋复原图
半坡居民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复原图
原因:黄河流域干旱、风沙大,气候比较寒冷,半地穴式房屋 既可以抵挡风沙,又可以取暖。
二展厅
农业生产
半坡遗址出土的粟
粟(小米)
耐寒 耐旱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二展厅
农业生产
北京人使用的石器
这种磨制石器的时代,叫做新石器时代。
三展厅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PPT课件
2.距今年代
约7000年左右
3.代表类型
河姆渡
南方长江流域 原始农耕生活
4.原始农耕之一居住情况
河名姆渡称文化:遗干址 栏式房屋
优点:
通风防潮,上面住 人,下面养牲畜。 原因: 江浙地区地势低, 潮湿温热。
说明河姆渡居民 开始定居生活
4.原始农耕之二木结构水井
河姆渡居民已经 挖掘水井,饮水 方便。
5.原始畜牧业——家畜饲养
河姆渡出土河狗姆骨渡人家河畜姆以渡出土猪下颌骨 猪、狗和水牛为主
牛 肩 胛 骨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
6.原始手工业之一陶器
蒸食物
说明河姆渡人 会制作陶器。
6.原始手工业之二玉器和乐器
玉 璜河姆渡人会制作
玉器和简单的乐器
骨哨是一种乐器,也是一种狩 猎时模拟动物声音的狩猎工具。
7000年前的水井
复原后的水井
河姆渡居民的水井和草棚江下游是亚洲 稻的起源地之一
河姆渡出土碳化稻谷
水稻喜高温、多湿、短日照
4.原始农耕之四农业工具
骨耜
是用偶 蹄类动 物的肩 肿骨制 成的
骨耜
耒耜
河姆渡人 农业工具以 骨耜最为典型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石斧和石锄
3.代表类型 南方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生活
4.原始农耕
⑴居住情况 干栏式房屋和木构水井 ⑵工具制作 生产工具以骨耜最为典型 ⑶农耕作物 栽培水稻
5.原始畜牧业 以猪、狗和水牛为主
6.原始手工业 陶器、玉器、乐器、雕刻和天然漆。
半坡、河姆渡原始农耕生活简表
时间 地点 房屋
半坡 居民
距今约6000多年 陕西西安半坡村 (黄河流域)
4.原始农耕之二工具制作
观察图片,说说半坡原始居民制作的渔猎工具有哪些?
约7000年左右
3.代表类型
河姆渡
南方长江流域 原始农耕生活
4.原始农耕之一居住情况
河名姆渡称文化:遗干址 栏式房屋
优点:
通风防潮,上面住 人,下面养牲畜。 原因: 江浙地区地势低, 潮湿温热。
说明河姆渡居民 开始定居生活
4.原始农耕之二木结构水井
河姆渡居民已经 挖掘水井,饮水 方便。
5.原始畜牧业——家畜饲养
河姆渡出土河狗姆骨渡人家河畜姆以渡出土猪下颌骨 猪、狗和水牛为主
牛 肩 胛 骨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猪纹陶钵
6.原始手工业之一陶器
蒸食物
说明河姆渡人 会制作陶器。
6.原始手工业之二玉器和乐器
玉 璜河姆渡人会制作
玉器和简单的乐器
骨哨是一种乐器,也是一种狩 猎时模拟动物声音的狩猎工具。
7000年前的水井
复原后的水井
河姆渡居民的水井和草棚江下游是亚洲 稻的起源地之一
河姆渡出土碳化稻谷
水稻喜高温、多湿、短日照
4.原始农耕之四农业工具
骨耜
是用偶 蹄类动 物的肩 肿骨制 成的
骨耜
耒耜
河姆渡人 农业工具以 骨耜最为典型
河姆渡遗址出土的石斧和石锄
3.代表类型 南方长江流域原始农耕生活
4.原始农耕
⑴居住情况 干栏式房屋和木构水井 ⑵工具制作 生产工具以骨耜最为典型 ⑶农耕作物 栽培水稻
5.原始畜牧业 以猪、狗和水牛为主
6.原始手工业 陶器、玉器、乐器、雕刻和天然漆。
半坡、河姆渡原始农耕生活简表
时间 地点 房屋
半坡 居民
距今约6000多年 陕西西安半坡村 (黄河流域)
4.原始农耕之二工具制作
观察图片,说说半坡原始居民制作的渔猎工具有哪些?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原始的农耕生活(共40张PPT)
距今 约七
民 千年
长江 流域
半坡
原始
居民
稻我
国
是
的 国 家 。
世 界 上 种 植
水
骨耜
杆栏式房屋
河姆渡干栏式建筑
河姆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 这种房屋呢? 浙江地区地势低洼、潮湿温热。
不仅通风防潮,而且可 以防蛇虫猛兽之害,还 可以养殖家禽家畜。
鱼塑
七千年前的古水井
河姆渡出土的穿孔玉斧
社会 组织
原始 人群
原始 人群
氏族
假如你是一个生活在原始社会的人, 仅靠在野外采集、捕捉食物为生,生存 会有哪些困难?
第2课 原始的农耕生活
学习目标:
• 1.说出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 农耕文化的特点
• 2.通过观看实物插图和问题,概括出 原始农耕文化的特点。
• 3.体会人类征服自然的漫长和艰辛, 从而树立珍爱生命,善待人生,增强 征服困难与挫折的意志。
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私 有财产和贫富分化。
半坡的原始纺织业
大汶口出土的骨镰
大 汶 口 陶 器
黑陶镂孔高柄杯
要大 先汶
进口
居
民
可
以
制
做
黑
陶
,
比
半
坡
居
民
大汶口晚期的 墓葬里,为什 么有随葬品多 少的现象出现?
生产发展
产品剩余
私有财产出现 贫富分化逐步加剧
原始 距今 居民 时间
生活 地区
半地穴式房屋
动脑筋:
• 半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这 种房屋?
黄河流域干旱、风沙大,气 候比较寒冷,半地穴式房屋 既可以抵挡风雨,又可以取 暖。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课件(17张PPT)
制定历法
根据天象观测结果,原始人类制定了最早的历法,如阴历、阳历 等,用以指导农业生产。
天文仪器
在观测天象的过程中,原始人类发明了简单的天文仪器,如日晷 、漏刻等,用于测量时间和确定方位。
2024/1/25
24
数学知识的积累与传播
计数方法
原始人类在生活和生产中逐渐发明了各种计数方法,如结绳记事、 刻划记数等。
原始农耕生活的经济状况与贸易
2024/1/25
19
生产力的提高与经济形态的变化
01石器、骨器、木器等工 Nhomakorabea的使用,提高了生产 效率。
2024/1/25
02
驯化动植物,开始了农 耕和畜牧生活,形成定 居社会。
03
04
生产力的提高使得剩余 产品出现,私有制逐渐 产生。
20
社会分工的出现,促进 了手工业、商业等的发 展。
过浸种催芽、育秧移栽、合理施肥、科学管水等措施进行水稻的种植与
培育。
12
家畜的饲养与繁殖
2024/1/25
猪的饲养与繁殖
猪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家畜之一,具有生长快、繁殖力强等特点。人们通过圈养、放牧等方 式饲养猪,并采取措施促进猪的繁殖,如选种选配、改善饲养管理等。
狗的饲养与繁殖
狗是我国古代最早驯化的家畜之一,具有忠诚和警觉性高等特点。人们通过驯化野生狗、 选育优良品种等方式饲养狗,并采取措施促进狗的繁殖,如选种选配、加强饲养管理等。
01
CATALOGUE
原始农耕生活概述
3
定义与特点
2024/1/25
定义
原始农耕是指在人类历史上较早 时期,通过简单工具和技术对土 地进行耕作,以获取生活所需食 物的生产方式。
根据天象观测结果,原始人类制定了最早的历法,如阴历、阳历 等,用以指导农业生产。
天文仪器
在观测天象的过程中,原始人类发明了简单的天文仪器,如日晷 、漏刻等,用于测量时间和确定方位。
2024/1/25
24
数学知识的积累与传播
计数方法
原始人类在生活和生产中逐渐发明了各种计数方法,如结绳记事、 刻划记数等。
原始农耕生活的经济状况与贸易
2024/1/25
19
生产力的提高与经济形态的变化
01石器、骨器、木器等工 Nhomakorabea的使用,提高了生产 效率。
2024/1/25
02
驯化动植物,开始了农 耕和畜牧生活,形成定 居社会。
03
04
生产力的提高使得剩余 产品出现,私有制逐渐 产生。
20
社会分工的出现,促进 了手工业、商业等的发 展。
过浸种催芽、育秧移栽、合理施肥、科学管水等措施进行水稻的种植与
培育。
12
家畜的饲养与繁殖
2024/1/25
猪的饲养与繁殖
猪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家畜之一,具有生长快、繁殖力强等特点。人们通过圈养、放牧等方 式饲养猪,并采取措施促进猪的繁殖,如选种选配、改善饲养管理等。
狗的饲养与繁殖
狗是我国古代最早驯化的家畜之一,具有忠诚和警觉性高等特点。人们通过驯化野生狗、 选育优良品种等方式饲养狗,并采取措施促进狗的繁殖,如选种选配、加强饲养管理等。
01
CATALOGUE
原始农耕生活概述
3
定义与特点
2024/1/25
定义
原始农耕是指在人类历史上较早 时期,通过简单工具和技术对土 地进行耕作,以获取生活所需食 物的生产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受季节、气候影响;
2、受自然灾害影响,如洪涝,旱灾等;
3、由于食物来源不固定、不充足,需要不断 变更生活场所,这种変更有很大盲目性。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学习目标
1.使学生了解以半坡原始居民、河姆渡人为代表的我国原始 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 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 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导语:
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 活状况,了解到在早期人类时期他们的食物来源主要是采 集、狩猎和渔猎,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人们的生存需 要,但存在着很多困难。请同学们想一想这种困难表现在
什么方最面好?有的什办么法办法就能是避获免这得种固局定限性的?食物来源, 开始农耕生活。
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历史文物图,分析、解释图中历史信息, 做出简单的或主要的历史结论的能力。
3.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 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进而促发或增强学 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 敬之情。
讲授新课
一、半坡居民的生活
1.时间: 约6000年 2.地点:黄河流域(陕西西安) 3.生产工具:磨制石器、骨器、角器等 4.农耕作物:粟 5.原始饲养业: 猪、狗等 6.定居生活: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7.原始手工业:彩陶、陶埙、纺织、制衣
三、原始农业的发展
1、考古发现
①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 ②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
阅读课本P9最后两行到P10正文,找到下面问题的 答案,在书上标划下来,并补充提示词。
2、原始农业兴起地区: 黄河、长江和淮河等流域
3、原始农业发展变化: 由 “刀耕火种”,发展到用耒耜等 翻土工具进行耕种。
4、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 工具的发展。
原始居民
河姆渡人
半坡人
距今年代
河生活姆地区 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 原 农始始耕 居生农产作工民物具 在哪些方面有不同? 为原始手什工业么会不同?
原始建筑业
原始家畜饲养业
饲养家禽
饲养猪、狗等
其他方面
随堂训练
1.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
丝、雕刻、漆器
讲授新课
干栏式房屋
讲授新课
思考:
• 河姆渡原始居民为 什么要建造这种房 屋呢?
浙江地区地势低 洼、潮湿温热。
讲授新课
骨耜
讲授新课
长江下游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 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 活上有哪些进步呢?
(1)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 (2)种植水稻 (3)住干栏式房子,过上定居生活 (4)已挖掘水井,饮水更加方便 (5)会饲养家畜 (6)会制造陶器 (7)会制作简单的 玉器和原始乐器
讲授新课
半地穴式房屋
讲授新课
动脑筋:
• 半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这 种房屋?
黄河流域干旱、风沙大,气候比 较寒冷,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 挡风雨,又可以取暖。
顺应大自然规律,因地制宜、科学合理。
讲授新课
半坡人面鱼讲授新课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
1.地点:长江流域 (浙江余姚) 2.时间:约7000年 3.生产工具:磨制石器 4.农耕作物:水稻 5.定居生活:干栏式房屋、水井 6.原始饲养业:家畜 7.原始手工业:陶器、玉器、乐器、养蚕缫
(D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2.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两种农作物是
( C)
A.小麦和玉米 B.小麦和水稻 C.水稻和粟 D.水稻和玉米
1、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
会不会制造工具 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2、1965年,在 云南省元谋发县现了距今约 170万年
的 元谋人 ,他们已经会 制造工具 和 用火,是我国境内 已知 最早 人类。 3、1929年,在 北京周口店 发现了距今约 70~2万0 年的 北京人。 他们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确,能够制 造 打制石器 ,过着 群居 生活,能使用 天然火 。 4、1933年,在 北京周口店 发现了距今约 3 万年 山顶洞人。 他们的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已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用 骨针 缝制衣服,懂得爱美,死后埋葬;会 人工取火,靠采 集、狩猎、捕鱼为生。他们生活的集体是由 血缘关系结合 起来的 氏族 。
2、受自然灾害影响,如洪涝,旱灾等;
3、由于食物来源不固定、不充足,需要不断 变更生活场所,这种変更有很大盲目性。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2课 原始农耕生活
学习目标
1.使学生了解以半坡原始居民、河姆渡人为代表的我国原始 农耕经济的主要情况,使学生了解中华文明处于起源阶 段时原始农耕经济的发展水平,进而认识其发展对中国 远古时代社会进步的重要意义。
导语:
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 活状况,了解到在早期人类时期他们的食物来源主要是采 集、狩猎和渔猎,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人们的生存需 要,但存在着很多困难。请同学们想一想这种困难表现在
什么方最面好?有的什办么法办法就能是避获免这得种固局定限性的?食物来源, 开始农耕生活。
2.初步培养学生观察历史文物图,分析、解释图中历史信息, 做出简单的或主要的历史结论的能力。
3.使学生认同创造出我国原始农耕文化的先民们在自己劳动 成果中体现出的智慧与淳朴的情感,进而促发或增强学 生对祖国历史和文化的认同之心,对中华民族祖先的尊 敬之情。
讲授新课
一、半坡居民的生活
1.时间: 约6000年 2.地点:黄河流域(陕西西安) 3.生产工具:磨制石器、骨器、角器等 4.农耕作物:粟 5.原始饲养业: 猪、狗等 6.定居生活: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7.原始手工业:彩陶、陶埙、纺织、制衣
三、原始农业的发展
1、考古发现
①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 ②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
阅读课本P9最后两行到P10正文,找到下面问题的 答案,在书上标划下来,并补充提示词。
2、原始农业兴起地区: 黄河、长江和淮河等流域
3、原始农业发展变化: 由 “刀耕火种”,发展到用耒耜等 翻土工具进行耕种。
4、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 工具的发展。
原始居民
河姆渡人
半坡人
距今年代
河生活姆地区 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 原 农始始耕 居生农产作工民物具 在哪些方面有不同? 为原始手什工业么会不同?
原始建筑业
原始家畜饲养业
饲养家禽
饲养猪、狗等
其他方面
随堂训练
1.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居民是
丝、雕刻、漆器
讲授新课
干栏式房屋
讲授新课
思考:
• 河姆渡原始居民为 什么要建造这种房 屋呢?
浙江地区地势低 洼、潮湿温热。
讲授新课
骨耜
讲授新课
长江下游是亚洲稻的起源地之一。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 人、山顶洞人在生产生 活上有哪些进步呢?
(1)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 (2)种植水稻 (3)住干栏式房子,过上定居生活 (4)已挖掘水井,饮水更加方便 (5)会饲养家畜 (6)会制造陶器 (7)会制作简单的 玉器和原始乐器
讲授新课
半地穴式房屋
讲授新课
动脑筋:
• 半坡原始居民为什么要建造这 种房屋?
黄河流域干旱、风沙大,气候比 较寒冷,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 挡风雨,又可以取暖。
顺应大自然规律,因地制宜、科学合理。
讲授新课
半坡人面鱼讲授新课
二、河姆渡人的生活
1.地点:长江流域 (浙江余姚) 2.时间:约7000年 3.生产工具:磨制石器 4.农耕作物:水稻 5.定居生活:干栏式房屋、水井 6.原始饲养业:家畜 7.原始手工业:陶器、玉器、乐器、养蚕缫
(D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原始居民 D.半坡原始居民
2.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两种农作物是
( C)
A.小麦和玉米 B.小麦和水稻 C.水稻和粟 D.水稻和玉米
1、人类是由类人猿进化而来的,
会不会制造工具 是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2、1965年,在 云南省元谋发县现了距今约 170万年
的 元谋人 ,他们已经会 制造工具 和 用火,是我国境内 已知 最早 人类。 3、1929年,在 北京周口店 发现了距今约 70~2万0 年的 北京人。 他们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确,能够制 造 打制石器 ,过着 群居 生活,能使用 天然火 。 4、1933年,在 北京周口店 发现了距今约 3 万年 山顶洞人。 他们的模样与现代人基本相同。已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用 骨针 缝制衣服,懂得爱美,死后埋葬;会 人工取火,靠采 集、狩猎、捕鱼为生。他们生活的集体是由 血缘关系结合 起来的 氏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