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常见合同诈骗方式和预防
保定运输合同诈骗案
保定运输合同诈骗案
近期,中国保定市发生了一起涉及运输合同的诈骗案件,给受害者
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精神困扰。本文将结合该案件的具体情况,
探讨运输合同诈骗的常见手段及预防方法,以提醒读者提高警惕并避
免成为下一个受害者。
一、案件背景
据报道,保定市某公司与一家名为“诚信运输公司”的企业签订了一
份运输合同。根据合同约定,该公司需要运输一批重要货物到目的地,并提前支付了一定数量的货款给“诚信运输公司”。然而,当货物抵达
目的地后,受害者发现运输公司并不存在,货款也被骗走,造成巨大
的经济损失。
二、运输合同诈骗的手段
1. 虚假公司注册
诈骗分子通常以注册一家公司的名义进行诈骗活动。他们可能会注
册一个与真实企业名称相似的虚假公司,旨在欺骗合作伙伴或客户进
行交易。
2. 虚构合同及相关文件
为了增加可信度,诈骗分子往往会制作虚假合同、文件或其他相关
证明文件。这些文件看似真实,但实际上都是伪造的,目的是欺骗受
害者相信交易的真实性。
3. 先期收款
为了获取更多资金并增加逃逸的可能性,诈骗分子通常会提前要求
受害者支付一定数量的货款或定金。一旦受害者付款后,诈骗分子便
会消失,使受害者陷入无辜损失。
三、运输合同诈骗的预防方法
1. 识别真伪公司
与潜在合作伙伴或客户进行交易前,务必仔细核实其公司的真实性。可以通过查询相关政府部门的公司注册信息、企业信用报告或者与其
他可靠的企业合作伙伴咨询等方式来确认其真实性。
2. 严格审查合同及相关文件
在签订合同之前,应仔细审查各项文件的真实性。可参考专业人士
的意见,如律师或合规专家,以确保合同及相关文件没有任何问题。
合同诈骗案例解析
合同诈骗案例解析
一、背景介绍
合同诈骗是指以合同为工具进行欺诈行为的一种犯罪行为,经常发生在商业交易、房地产交易等领域。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合同诈骗案例,深入探讨该类型犯罪的特点、手法以及预防措施。
二、案例分析
2.1 案例背景
该案例发生在某房地产交易公司,涉及一起房屋租赁合同诈骗案件。诈骗团伙以出租房屋为名,骗取了多名租客的钱财,造成严重的财产损失。
2.2 诈骗手法
1.虚假房源发布:诈骗团伙在房屋租赁网站发布虚假的房源信息,信息内容
包括房屋位置、租金、面积等,诱导租客产生兴趣。
2.与租客签订合同:团伙成员以中介的身份与租客签订合同,要求租客提前
支付租金和押金。合同中附有虚假的房产证明文件和房屋租赁协议。
3.骗取差旅费:在租客准备入住时,诈骗团伙声称需要支付额外的差旅费用,
以各种借口骗取租客的钱财。
4.房屋不存在:到了入住日期,租客发现根本没有对应的房屋存在,联系人
失去联系,无法追回损失。
2.3 受害者特点
受害者多为急需租房的学生、外地打工人员等,他们缺乏对市场行情的了解和合同诈骗的认识,容易被诈骗团伙利用。
2.4 预防措施
1.确保房屋真实性:租客在选择房源时,要确保通过正规的渠道,如房屋租
赁中介或房地产公司进行租赁,避免通过不可信的网络信息进行交易。
2.仔细核实合同内容:租客在签订合同前应仔细核实合同内容,特别是房屋
信息、租金金额、付款方式等。如有疑问,可以咨询专业人士或律师。
3.正规支付渠道:租客应避免使用现金或转账等方式直接支付租金,而选择
使用银行转账或第三方支付平台进行支付,以确保资金安全。
合同诈骗的预防与应对策略
合同诈骗的预防与应对策略
合同诈骗是指以欺骗手段获得他人同意签署合同,进而达到非法目
的的行为。在当今社会,合同诈骗案件屡见不鲜,造成了巨大的经济
损失和社会不稳定。为了确保合同交易的安全和信任,我们应该加强
对合同诈骗的预防与应对。本文将探讨合同诈骗的预防与应对策略,
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保护自身利益。
一、合同诈骗的预防策略
1. 增强风险意识
合同诈骗往往利用被害人的贪婪和粗心,因此增强风险意识是预防
合同诈骗的第一步。在签署合同之前,应该审慎考虑所有细节,并认
真了解合同内容。如果发现任何可疑之处,应立即与合作方或专业人
士咨询。
2. 仔细阅读合同条款
合同条款是确保双方权益的法律依据。在签署合同之前,务必仔细
阅读合同中的所有条款,并确认自己对其中的每一项都有清晰的理解。如果有任何不明确或引起疑虑的地方,应当与对方商讨修改。
3. 核实对方身份和信用
在与对方进行合作之前,应了解对方的身份和信用情况。可以通过
互联网、媒体或第三方机构全面了解对方的背景信息,以减少与不良
合作伙伴的风险。此外,可以要求对方提供相关证明文件和推荐人以确保其真实性。
4. 签署合同前进行尽职调查
在进行重要合同交易之前,应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尽职调查可以通过物理实地考察、访问相关人员或机构、查阅资质证书和财务报表等多种方式进行。这将有助于验证对方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减少合同诈骗的风险。
5. 密切关注合同变更
合同中的条款和约定可能会在执行过程中发生变化。为了避免合同诈骗,应密切关注合同变更,并确保变更事项得到双方的明确同意和书面确认。如果发现合同变更存在风险或不合法行为,应及时采取措施阻止合同的执行。
合同诈骗的形式有哪些,如何防范合同诈骗.doc
合同诈骗的形式有哪些,如何防范合同诈骗
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1、应以是否超过经营范围为标准判断项目的真实性。2、认清合同公证和见证的内容。3、核实对方人员、单位的真实性。
实践中,很多人都因为合同诈骗就是合同诈骗罪,其实这两者并不能完全划等号。通常所说的合同诈骗其实一般是还没有构成刑事犯罪的。那么今天我们就具体来了解一下合同诈骗的形式有哪些,具体又该如何防范。
一、合同诈骗的形式有哪些
其表现形式有如下五种:
1、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
2、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
3、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方法,诈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
4、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
5、以其他方法骗取当事人财物。
二、如何预防合同诈骗
1、应以是否超过经营范围为标准判断项目的真实性。
在与对方商谈合作项,详细了解对方的经营范围。如果对方在合作项目中的行为,超出其工商登记核准的经营范围,则对方的行为至少是违法的,应引起高度重视,必要时可向法律专业人士咨询。切忌脑子一热,一掷千金的行为。
2、认清合同公证和见证的内容。
一般而言,公证和见证的内容,只是可以证明双方在合同上的签名是真实的。签名的真实并不必然是合同本身内容的真实。因此,签订合同时应多留个心眼,不要轻易被合同外在形式所蒙蔽。
3、核实对方人员、单位的真实性。
合同诈骗常见预防方法
常见合同诈骗预防
1:如何防范合同诈骗呢?
(一)、正确地签订合同,预防合同诈骗与合同风险
信用风险的控制的最后一关,就是正确的签订合同。现在利用合同诈骗的情况非常之多,而且大部分合同诈骗被视为经济纠纷,使骗子们逍遥法外,骗子有了实力后往往会设计更大的骗局.关于如何正确地签订合同,不同的情况自然有不同的要求。
1、在签订合同以前,经营者必须认真审查对方的真实身份和履约能力。审查身份就是查对方的经营主体资格是否合法和真实存在。审查履约能力就是要查清对方现有的、实际的、真实的经营情况。
2、审查合同公章与签字人的身份,确保合同是有效的。如果对方公章为法人的分支机构公章或内设机构,应要求其提供所属法人机构的授权书。对方在合同上签公章,并不能保证合同是有效的,还必须保证合同的签字人是对方的法定代表人或经法人授权的经办人.如对方签字人是企业的法人代表,那么在签订合同之前,应要求对方提供法人代表身份证明,营业执照副本或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出具的法人资格证书;如对方仅系企业的业务人员,则还应让其提供企业及其法人代表的授权委托书、合同书、业务人员自身的身份证明以及财产担保书等相关证明文件,切忌仅凭对方提供的银行账户、合同专用章等不全面、不规范的文件就与其签订合同。同时也应该从根本上杜绝那种仅凭老关系、熟面孔或熟人的介绍就与对方签订合同的做法。
3、签订合同时应当严格审查合同的各项条款,有条件的不妨向专业人员咨询。根据合同诈骗的特点。为了防止对方利用合同条款来弄虚作假,应该严格审查合同各项条款以便使合同权利义务关系规范、明确,便于履行。对于合同的主要条款,特别是关于交货地点、交货方式、质量标准、结算方式、货物价格的约定更要力求表达的清晰、明确、完整,决不能含混不清或者模棱两可,给合同以后的履行埋下隐患。
合同诈骗材料范本大全
合同诈骗材料范本大全
合同诈骗是一种欺诈行为,指的是以欺骗、虚假陈述或其他不正当
手段来获得他人签署合同并达到非法目的的行为。以下是关于合同
诈骗的材料范本大全,包括定义、示例、预防措施等内容:
一、定义:
合同诈骗是指以欺骗、虚假陈述或其他不正当手段,通过让他人签
署合同来达到非法目的的行为。
二、合同诈骗的示例:
1. 虚假陈述:诈骗者在合同中故意提供虚假信息,使对方误以为合
同内容真实有效。
2. 隐瞒信息:诈骗者故意隐瞒重要信息,以达到欺骗对方签署合同
的目的。
3. 恶意修改:诈骗者在合同签署后,悄悄修改合同内容,以达到非
法目的。
4. 假冒身份:诈骗者冒充他人身份,以获得对方的签署合同。
5. 胁迫威胁:诈骗者利用暴力、威胁、恐吓等手段,迫使对方签署
合同。
三、合同诈骗的预防措施:
1. 仔细阅读合同:在签署合同之前,仔细阅读合同内容,确保了解
其中的条款和条件。
2. 核实信息:对于合同中提供的信息,尤其是关键信息,要进行核实,确保其真实有效。
3. 保留证据:与对方进行合同签署时,保留相关证据,如聊天记录、邮件等,以备后续维权使用。
4. 寻求专业意见:对于复杂的合同,建议寻求专业人士的意见,以
确保自身权益。
5. 谨慎签署合同:对于可疑的合同,要谨慎对待,必要时可以拒绝
签署并咨询法律专业人士。
以上是关于合同诈骗的材料范本大全,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但请注意,此范本仅供参考,具体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使用。在遇到合同诈骗等法律问题时,建议咨询专业的法律顾问或律师。
合同诈骗案例解析
合同诈骗案例解析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合同诈骗案件也越来越多。合同诈骗就是以欺骗的手段
取得合同法律效力,通过合同达到骗取财物、利益的目的。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合同诈骗已成为一种屡禁不绝的犯罪行为。本文将通过几个案例分析,探讨合同诈骗的流程和特点,为预防和打击合同诈骗提供参考。
案例一:电信诈骗中的合同诈骗
2018年,北京警方破获了一起电信诈骗案件。该案主要嫌疑人为一名谭姓男子,他通过虚构领导身份,以技术升级、返利等为由,诱骗受害人购买电商平台商品,并签订合约。在签署合同后,他马上使用购物补贴、返还等名义收取受害人的钱财,在数月后跑路。这种电信诈骗的流程主要是先以身份欺骗,诈取受害人的信任,再引导受害人签订合同,使其产生法律效力,最后通过合同获得受害人的钱财。这种电信诈骗中的合同诈骗用了眼花缭乱的手段,以迷惑受害人抵触心理,达到欺诈目的。
案例二:房屋租赁中的合同诈骗
2019年,广州警方破获了一起房屋租赁诈骗案。该案主要嫌疑人为一名吴某,他在短时间内签订多份租赁合同,并通过高额租金收取受害人的押金和租金。但在交租后,受害人却发现房屋实际不存在或者并非法律上的租赁房屋,而是通过转租等方式欺诈受害人。与其他案例不同的是,这种合同诈骗主要是利用嫌疑人与受害人签订虚假的合约,通过这种合约获得受害人的钱财,并没有使用虚假的技术引导受害人。
案例三:虚假投资中的合同诈骗
2018年,湖南一个买房投资群内,成千上万人通过手机APP进行互相投资,
以获取高额回报。但在群中,有许多以链接形式发送虚假的投资方案,接下来以视频面谈等方式欺骗投资者,引导其在手机APP上签署合同,并通过收取“管理费”
借款合同诈骗案例
借款合同诈骗案例
在当今社会,诈骗案件层出不穷,其中一种常见的诈骗手法就是借
款合同诈骗。借款合同作为一种合法的借贷行为,被不法分子利用到
了极致,给无辜者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和损失。本文将以借款合同诈骗
案例为主题,深入探讨其中的原因、特点以及预防方法。
案例一:小刘的借款陷阱
小刘是一个年轻有为的企业家,为了扩大自己的生意规模,他急需
一笔资金来支持,于是他通过一家互联网贷款平台申请了一笔高额贷款。不久后,小刘收到了一份借款合同,其中列明了借款金额、利率
和还款期限等详细信息。小刘非常欣喜地签署了合同并按照合同上的
账号进行了转账操作。然而,几天后,小刘发现并没有收到借款,并
且无法联系到贷款公司。原来,小刘陷入了一个精心设计的借款合同
诈骗案中。
这种案例的特点是诈骗分子通过制作精美的借款合同和虚假的平台
宣传,吸引借款者上钩。他们通常会在合同中设置一些陷阱条款,比
如合同生效条件过于苛刻、违约金过高等。借款者在急于借款的情况下,往往对合同条款没有充分细致的审查,从而被不法分子牟取暴利。
案例二:李先生的虚假保障
李先生是一位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年轻人,他希望通过办理信用卡分
期付款消费购买一辆豪车。在办理过程中,他被告知需要签署一份借
款合同作为信用卡分期付款的凭证。合同中明确表示,一旦消费者违
约,贷款公司将会通过司法途径进行追偿,给人以十分安全可靠的感觉。然而,李先生并没有意识到,这实质上是一场借款合同诈骗。
这种案例的特点是诈骗分子通过给予借款者虚假保障,使其产生安全感,并欺骗其签署借款合同。他们通常利用借款者对法律程序的陌生和信任的心理,制造虚假的追偿情景。借款者在没有充分梳理利弊的情况下,轻信了诈骗分子的话,最终导致财产损失。
浅析当前合同诈骗的主要手段及其预防对策【可编辑版】
浅析当前合同诈骗的主要手段及其预防对策
浅析当前合同诈骗的主要手段及其预防对策
浅析当前合同诈骗的主要手段及其预防对策
合同诈骗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纵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化,经济水平已呈蒸蒸日上的势态。特别是当前我国已加入世贸组织,国内各种经济方面机遇的不断扩大,为我们眼前开辟了一片广阔的空间。但与此同时,经济领域里的犯罪也日益增多,特别是合同诈骗犯罪近年来越演愈烈,且作案方法、手段不断翻新,案值也呈上升趋势,这必将对我市的经济发展产生强烈的负面影响。因此,为了更好地预防和打击合同诈骗犯罪,对其作案的手段、特点及时进行认真分析,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减少犯罪尤为重要。
一、当前合同诈骗的主要手段特点: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冒用他人财物显示自己有履约能力达到骗取对方的信任。在生意场上,生意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往往都比较谨慎,一般不见货物(钱)是不会轻易或发货的,但尽管如此,犯罪分子还是挖空心思,投其所好,以借他人的财物来显示自己的实力,达到骗取对方的信任。今年我队办理的XX某公司经理袁某合同诈骗案中,袁某在与XX信用联社贷款过程中,其本人在无货物作抵押的情况下,采取借用他人物资来显示自己的实力,利用其代为XX机械厂保管的2400台“XX”牌摩托车作抵押,在XX市信用联社骗贷800万元,后更名潜逃。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证件,诱骗对方当事人与其签订合同,从而骗取财物。虚假的证件,是指伪造或通过其他非法途径获得的证件,其对某项不享有权利的财产享有权利的证明文件,如伪造的房屋产权证、土地使用证、私刻公章伪造介绍信等。一些犯罪分子为了取得对方当事人的信任,往往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虚假的证件作担保,以诱骗对方当事人与其订立合同,从而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如经侦部门XX年侦办的梁某合同诈骗一案中,梁某明知自己没有履行协议能力的情况下,私刻XX省一服装厂的公章,并以该厂业务员的身份与XX商业厅驻X采购站签订联营经营出口俄罗斯服装生意。协议规定由XX商业厅驻X采购站出资50万元,款到帐后,梁某并未按合同履行,而是分几次提取全部现金占为己有,用于其家庭消费及个人挥霍,致使XX商业厅驻X采购站本来就要倒闭的单位又雪上加霜。
合同诈骗罪常见的几种情形及预防对策
合同诈骗罪常见的几种情形及预防对策
作者:周云高
来源:《法制博览》2012年第11期
【摘要】合同诈骗在经济领域的多发性,对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造成了严重危害,正确认识合同诈骗的外在形式才能有效预防、惩罚该类型的犯罪。本文主要介绍了合同诈骗的几种形式,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
【关键词】合同诈骗;情形;预防对策
虽然1997年修订后的新《刑法》在诈骗罪之外又通过第224条专设了合同诈骗罪,但由于合同诈骗的表现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在经济领域中的合同诈骗仍防不胜防,严重地影响到市场经济的秩序。如何正确认识合同诈骗的外在形式才有可能有效防止被骗。一、合同诈骗罪常见的几种情形
合同诈骗虽然形式多变,但都离不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合同签订、履行过程中,以各种方法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达到骗取对方财物。在实践中,常见的合同诈骗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冒用他人名称签订合同,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行为。这种行为是指,行为人以某单位或个人的名义向受害人表示签订合同的意思,受害人出于各种原因则信以为真,从而和行为人签订合同,并依照合同的规定履行交付义务,使行为人获取不法利益,但事实上行为人声称的其代表的单位或个人是根本不存在的或者虽然存在但并未授权的行为。这种行为在实践中多表现单位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持单位介绍信、空白合同书等证明文件或其他人通过一些不正当途径获取的以上证明文件向对方当事人进行诈骗的行为。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诱骗对方当事人与其签订合同,从而骗取财物的行为
合同诈骗案典型案例分析报告
合同诈骗案典型案例分析报告
摘要:
一、案件背景
公司与一家供应商签订了一份货物采购合同,合同金额为100万元。供应商声称能够提供优质的产品,并要求提前支付50%的货款。公司按照约定向供应商支付了50万元,但随后供应商却消失了。
二、诈骗手法
1.虚假宣传:供应商在合同签订前大肆宣传其产品的优势和质量,使公司产生信任,进而愿意提前支付货款。
2.虚假供应商身份:供应商使用虚假身份注册公司,迅速建立信任关系,并获得公司的合作机会。
3.高额提前付款:供应商要求公司提前支付大额货款,以此控制公司并减少后续的监督和纠纷。
4.消失行为:供应商在收到货款后立即消失,无迹可寻。
三、案件后果
1.财产损失:公司支付了50万元的货款,却未能得到货物,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2.商誉受损:该公司失去了与该供应商合作的机会,因为其他潜在合作伙伴可能会对该公司的商业信誉表示怀疑。
3.日常运营受阻:公司原计划使用该供应商的产品进行生产,但由于货物未到位,导致生产计划推迟,影响了公司的日常经营。
四、预防措施
1.供应商审查:公司在选择供应商时,应对其身份、信誉、业绩等进
行综合审查,避免选择虚假供应商。
2.合同条款详细:合同中应明确约定货物的交付时间、质量要求、付
款方式等具体条款,以减少纠纷的发生。
3.分批付款:在合同条款中约定分批付款的方式,以控制风险,避免
一次性支付大额货款。
4.监督追踪:公司在支付货款后,应密切追踪供应商的货物交付进展
情况,并确保按时收到货物。
五、结论
合同诈骗案是一种常见的经济犯罪,对企业和个人都造成了严重的损失。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诈骗手法和案件后果,从而
常见的诈骗套路及相应的防范措施
常见的诈骗套路及相应的防范措施随着网络的普及和社会的发展,诈骗已经成为一种普遍存在的社
会问题。以下是常见的诈骗套路及相应的防范措施:
1. 银行卡盗刷:诈骗分子通过网络或者非法手段获取你的银行卡
信息,然后使用你的卡进行消费。防范措施:不要泄露个人重要信息,比如银行卡号、密码等。定期修改密码,谨慎选择网购平台。
2. 电话诈骗:诈骗分子冒充银行工作人员、公安局民警等,以各
种理由获取你的个人信息或让你汇款。防范措施:不要泄露个人信息,核实对方身份,查证情况,避免盲目汇款。
3. 网络诈骗:通过网络欺诈方式获取财物。比如虚假购物网站以
低价骗取钱财、虚假中奖信息要求支付相关费用等。防范措施:谨慎
选择购物网站,不要轻信陌生人信息。
4. 投资诈骗:以高额回报吸引你的资金投资某个项业务,随后消失。防范措施:谨慎选择投资渠道、不要贪图高收益、不轻易相信
“保证金”之类的陌生概念。
以上几种诈骗都需要谨慎防范,而且要及时报案,向有关部门求助。记住,太轻信别人不仅会带来经济损失,也会影响个人的生活和
社交关系。
采购合同诈骗
采购合同诈骗
采购合同诈骗
引言
采购合同诈骗是一种常见的商业诈骗方式,通过伪造合同文件、虚假交易等手段来欺骗他人获取经济利益。本文将介绍采购合同诈骗的原理、常见手法以及如何预防和应对采购合同诈骗。
采购合同诈骗的原理
采购合同诈骗的原理是利用采购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和交易环节的漏洞来进行欺骗。通常情况下,诈骗者会冒充合法的供应商或采购商,通过虚构交易、伪造合同等手段诱骗受害者将财务资产转移到其控制下。
常见的采购合同诈骗手法
1. 虚构交易
诈骗者通过虚构交易来获取受害者的财务资产。他们会伪造供应商、采购商的身份,与受害者进行所谓的采购合同洽谈,并要求受害者提前支付货款或订金。一旦受害者支付了款项,诈骗者便会消失或提供次品或根本没有商品。
2. 伪造合同
诈骗者通过伪造合同文件来进行欺骗。他们会使用真实企业的名称和印章,虚构合同
内容,以此让受害者相信是一笔真实的交易。在签订合同后,诈骗者会以各种理由要
求受害者提前支付或转账,然后消失或提供低质量产品。
3. 盗用他人身份
诈骗者也会盗用他人的身份来进行诈骗行为。他们可能会冒充某个公司的高级管理人
员或财务人员,与供应商或采购商进行沟通并提出虚假的采购需求或付款要求。这种
手法需要受害者对该公司的内部信息了解较少,容易被欺骗。
预防和应对采购合同诈骗的措施
1. 加强风险识别和辨别能力
及时了解和学习采购合同诈骗的新手法和变化趋势,培养自己的风险识别和辨别能力。例如,仔细核对对方企业的证照和资质,网上搜索供应商或采购商的信用和声誉等,
多方求证信息的真实性。
2. 强化内部控制措施
合同诈骗的常见种类及其防范措施有哪些
合同诈骗的常见种类及其防范措施有哪些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那么,合同诈骗的常见种类及其防范措施有哪些呢?我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合同诈骗的常见种类及其防范措施有哪些
(一)合同诈骗的常见种类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规定:
1、虚构单位或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骗取对方财物的行为。
2、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诱骗对方当事人与其签订合同,从而骗取财物的行为。
3、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也无履行意图,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行为。
4、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行为。
5、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行为。其他方法是指除前述四种诈骗手法之外的其他利用合同骗取对方当事人财产的行为。
(二)合同诈骗的防范措施
常见的合同诈骗手段主要有以下六种,建议进行了解,从而予以防范:
1、以定金为目标,利用两个合同的主副关系,迫使对方违约,“没收”定金。比如合同上规定:某月以前双方在江西交货付款。但
江西的地理范围很大,究竟在江西何处进行交易,则不够明确。这样的合同是无法履行的。为了弥补这种漏洞,就需要再订立一份细则性的副件,加以完善和解释,这个副件就是所谓的副合同,前一个即主合同,实际执行以副合同为准。针对这一情况,那些根本无力也无意履行合同的骗子,就故意在主副合同之间制造矛盾。这样,当一方按照执行合同(副合同)的规定履行合同时,骗子就以不符合主合同的原则为由,宣布合同无效,从而“没收”在签约时得到的定金。
合同诈骗的预防安全小技巧
合同诈骗的预防安全小技巧
当前,合同违法行为几乎成为企业经济活动中的一大公害,很多企业也因为害怕受骗而选择不签订合同,但是这样的风险就更大了。以下是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合同诈骗的预防技巧,希望能帮到你们。
合同诈骗的预防技巧
1.看资质证书
各类资质证书是企业发展水平的标志,绝大多数骗子没有或者不全,当然也有骗子的证书是全的,但有真有假,如果有必要应该去有关部门了解一下。
2.看身份证
绝大多数骗子不敢出示真的身份证等有效证件,注意识别真假证件。
3.看产品
是不是和合同上订的样品一样,价值和价格是不是相等。
4.看眼睛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撒谎的人说话的时候绝大多数不敢正视对方的眼睛。
5.想一想
想一想对方做生意的目的,有没有骗人的可能。
6.查金融机构和汇款的真假
先查金融机构的真假,主要是通过对方的银行监管局、人民银行查,现在有骗子用伪造的银行名称去电信部门登记电话号码,如果你通过电信部门直接查假银行和汇款那么你就上当了。
7.试探
不妨用语言试探对方,例如我同行的朋友是公安部门的经济警察、或者是某某方面的行家,骗子自然害怕。
8.防调包
最好是自己运输,收货后人不能离开货物,特别要防止骗子在瞬间用相同或者相近的运输工具调包。
9.陷阱合同
主要有承诺农副产品高价回收却不回收、只骗回扣;加工的工贸产品被苛刻回收、故意让活的变成死的、让好的变成坏的、及时的变成不及时的等等。
10.异地交货
骗子往往不在双方所在地交货,所以对选择异地交货的生意要少做或者不做。
合同诈骗常见的手段
(一)钓鱼合同。行骗人往往利用合同先向对方预付定金或少量预付款,取得对方信任后,骗取全部货物,或者先给付少量货物,蓄意骗取全部货款。随着企业律意识的增强,以往那种“空手套白狼”的骗术,即利用合同骗取全部货物或贷款的情形已不多见。许多骗子用定金、少量预付款或货物为诱饵,来达到行骗目的。
预防合同诈骗的方法-合同,诈骗完整篇.doc
预防合同诈骗的方法-合同,诈骗
预防合同诈骗的方法金融界
◆利用虚假广告实施诈骗
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大肆宣传,以技术转让、包收产品为幌子,以高额回报为诱饵,以收取技术转让费、预付款等实施诈骗,在回收时以质量不合格等为借口拒绝履行或直接携款逃匿。
◆利用空车配货专找漏洞
犯罪分子利用受害人防范意识不强、配货市场管理机制不健全等漏洞,使用伪造的行驶证、驾驶证、身份证及车牌照,与受害人签订承运合同,将货物拉走变卖。此类合同诈骗犯罪案件呈多发趋势,侦破难度较大。瞅准热门行业拣贵的骗近年来,骗子将目光集中在建筑材料、房屋租赁合同和贷款购车合同上,专拣贵的骗。另外,骗子们签合同往往与伪造证件等犯罪联系紧密。他们伪造虚构单位或实际存在单位的营业执照、公章,还有的在签订合同过程中,使用伪造的身份证、收入证明、财产证明、车辆登记证等。
◆假扮“大客户”设下
对付那些经营较为正规或经验老到的厂商,不法分子利用厂商对“熟客”经常提供先货后款这一优惠政策的特点,假扮“大客户”,以“试货”“观察市场反应”等借口,与厂商签订几份数额较小的合同,并按照合同要求予以履行。待商家对不法分子有了足够的信任后,他们突然大幅度增加要货数量,并提出享受先货
后款或支付预付款的要求。鉴于之前双方的交易均顺利完成,许多厂商都会走进不法分子设下的陷阱,血本无归。
◆律师支招
和盛律师事务所胡晓勇律师认为,合同诈骗犯罪案件中的被害人实际上只要稍加留心、略作调查就能避免被骗。
增强风险意识审查签订合同首先企业应增强风险意识,增强能力。企业应抛弃急功近利的思想,不能因为竞争激烈就轻易与不了解的人订立合同,要审查签订合同的主体是否合法,签约人员是否合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合同诈骗方式和预防
根据国家工商局统计,合同欺诈有逐年增多的趋势。合同履约率已由20世纪90年代的70%下降到目前的50%,在没有履行的合同中,相当一部分是利用合同进行诈骗,且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合同诈骗也出现了一些新特点,由于此类案件增多,导致经济领域出现严重的合同信誉危机,污染了社会风气―――
◆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勾当
行骗者为了便于实施诈骗的目的,专门持伪造的或他人的身份证件,到工商管理部门登记注册成立公司,然后,以公司名义招聘员工、培训员工,由员工进行诈骗,整个诈骗过程,真正的幕后策划人始终不露面。因此,合同诈骗案件最终被追究刑事责任的通常都是公司的业务员或一般员工,而隐藏在合法公司后面的策划人因为极少直接与受骗者接触,从而得以逃避法律制裁。以合法
公司名义行骗,可以减少行骗的风险,增加行骗手段的隐蔽性。更有甚者,公司连自己招聘的员工都骗,情节十分恶劣。如钟某某、梁某某合同诈骗一案,正是通过依法成立的某市某某投资咨询有限公司的名义行骗,而且为了“增加收入”,还在该市内成立多家分公司行骗,由于欺骗性大,连该公司的部分业务员甚至都上当受骗。
◆重操旧业者多屡骗不爽
行骗者多数是具有多次行骗劣迹的行家
老手,通常一旦罪行被识破,便马上闻风而逃。当他们认为风声不紧的时候,就会重操旧业。因为他们对于行骗手段十分熟悉,所以在很短时间内他们便可以迅速成立诈骗
组织,实施诈骗行为,而且,为逃避法律惩罚,他们会吸取教训,得手后立即销声匿迹,给有关部门查办造成困难。例如郑某某合同诈骗一案,郑某某及同案人王某某等人案发前在某某生态农庄工作,该农庄被查处后,郑某某和王某某又到某市某贸易有限公司
继续进行诈骗活动,正是由于熟悉“业务”,使得该公司在短短1个月的时间内共骗取被害人人民币20多万元。
◆运用见证手法骗取信任
公证和律师见证的形式,在目前是较为流行的法律见证形式。正是由于这两种形式社会效果好,也为老百姓所熟知,行骗者容易抓住这种心理,从而体现其合作项目和合同的真实性。受骗者此时更多的想法是,合作项目和合同都是受法律保护的,若对方违约,通过法律程序可以保障自己的权利。这也使得受骗者心里如吃了定心丸一样,完全相信行骗者,从而被行骗者多次骗走财物,有时甚至连续被骗还毫无察觉。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方法,通常在受骗者尚且犹豫不决时,行骗者只要使用这种办法,受骗者都会信以为真从而受骗上当的。如吴某、李某某合同诈骗案,两被告人将与被害人签订的合同予以公证或律师见证,使被害人对合同内容的真实性深信不疑,从而得以骗取人民币50
多万元的巨款。
◆冒用他人名义实施诈骗
犯罪分子身份证、单位证明等证件均为伪造,并非常善于伪装,虚张声势甚至假借他人资产以显示其实力,投其所好甚至对受害单位方主管人员进行行贿,以骗取其信任。例如郝某以某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名义与某
市城市信用社签订购买国债合同,所出具的证明文件及买卖国债结算凭证均为伪造。
◆伪造担保票据非法获取
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虚假产权证明作担保实施合同诈骗。犯罪分子或利用高科技手段伪造此类票据,足以乱真,或以非法手段获取,不易被察觉。例如杨某某诈骗案,其将刚办理完的电汇汇票进行复印后立即撤回汇款,然后将复印件传真给受害人以取得信任,诈骗货物12万余元。
◆利用虚假广告实施诈骗
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体大肆宣传,以技术转让、包收产品为幌子,以高额回报为诱饵,以收取技术转让费、预付款等实施诈骗,在回收时以质量不合格等为借口拒绝履行或直接携款逃匿。
◆利用空车配货专找漏洞
犯罪分子利用受害人防范意识不强、配货市场管理机制不健全等漏洞,使用伪造的行驶证、驾驶证、身份证及车牌照,与受害人签订承运合同,将货物拉走变卖。此类合同诈骗犯罪案件呈多发趋势,侦破难度较大。瞅准热门行业拣贵的骗近年来,骗子将目光集中在建筑材料、房屋租赁合同和贷款购车合同上,专拣贵的骗。另外,骗子们签合同往往与伪造证件等犯罪联系紧密。他们伪造虚构单位或实际存在单位的营业执照、公章,还有的在签订合同过程中,使用伪造的身份证、收入证明、财产证明、车辆登记证等。
◆假扮“大客户”设下陷阱
对付那些经营较为正规或经验老到的厂商,不法分子利用厂商对“熟客”经常提供先货后款这一优惠政策的特点,假扮“大客户”,以“试货”“观察市场反应”等借口,与厂商签订几份数额较小的合同,并按照合同要求予以履行。待商家对不法分子有了足够的信任后,他们突然大幅度增加要货数量,并提出享受先货后款或支付预付款的要求。鉴于之前双方的交易均顺利完成,许多厂商都会走进不法分子设下的陷阱,血本无归。
◆专家支招
和盛律师事务所胡晓勇律师认为,合同诈骗犯罪案件中的被害人实际上只要稍加留心、略作调查就能避免被骗。
增强风险意识审查签订合同首先企业应
增强风险意识,增强防骗能力。企业应抛弃
急功近利的思想,不能因为竞争激烈就轻易与不了解的人订立合同,要审查签订合同的主体是否合法,签约人员是否合格。
通报诈骗手法推行合同公证其次,司法机关应及时向全社会通报合同诈骗犯罪的
有关情况,比如犯罪手法、特点、规律及其发展趋势,以及被害企业在工作、制度上出现的薄弱环节和问题等,并提出有效预防措施和司法建议。
此外,建立健全相关信息公开制度,提高有关行政管理信息的透明度,加强对合同的法律监督、推行合同的鉴证和公证制度,完善合同内容与合同效力。
◆预防合同诈骗的方法
针对合同诈骗出现的新特点,应注意从以下几方面做好预防措施:
应以是否超过经营范围为标准判断项目
的真实性。在与对方商谈合作项目前,详细了解对方的经营范围。如果对方在合作项目中的行为,超出其工商登记核准的经营范围,则对方的行为至少是违法的,应引起高度重视,必要时可向法律专业人士咨询。切忌脑子一热,一掷千金的行为。
认清合同公证和见证的内容。一般而言,公证和见证的内容,只是可以证明双方在合同上的签名是真实的。签名的真实并不必然是合同本身内容的真实。因此,签订合同时应多留个心眼,不要轻易被合同外在形式所蒙蔽。
核实对方人员、单位的真实性。对于首次交易的对象,厂商们应通过查验身份证或前往工商局查询资料来核实对方人员、单位的真实性,防止不法分子利用虚假身份和单位行骗。
注意交易过程中的反常现象。虽然不法分子想出了不少较为隐蔽的诈骗方法,但在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