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常见的物理模型易错题归纳总结及答案分析
高中物理查补易混易错点09动能定理(解析版)
查补易混易错点09动能定理
1.巧记知识
一、易错易混知识大全
【知识点一】功的分析与计算
1.计算功的方法
(1)对于恒力做功利用W=Fl cosα;
(2)对于变力做功可利用动能定理(W=ΔEk);
(3)对于机车启动问题中的定功率启动问题,牵引力的功可以利用W=Pt.
2.合力功计算方法
(1)先求合外力F合,再用W合=F合l cosα求功.
(2)先求各个力做的功W1、W2、W3、⋯,再应用W合=W1+W2+W3+⋯求合外力做的功.
3.几种力做功比较
(1)重力、弹簧弹力、电场力、分子力做功与位移有关,与路径无关.
(2)滑动摩擦力、空气阻力、安培力做功与路径有关.
(3)摩擦力做功有以下特点:
①单个摩擦力(包括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可以做正功,也可以做负功,还可以不做功.
②相互作用的一对静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总等于零;相互作用的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的代数和不为零,且
总为负值.
③相互作用的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过程中会发生物体间机械能转移和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内能Q=Ffx相
对.
【知识点二】功率的分析与计算
1.平均功率的计算方法
(1)利用P=W t.
(2)利用P=Fv cosα,其中v为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2.瞬时功率的计算方法
(1)P=Fv cosα,其中v为t时刻的瞬时速度.
(2)P=FvF,其中vF为物体的速度v在力F方向上的分速度.
(3)P =Fvv ,其中Fv 为物体受到的外力F 在速度v 方向上的分力.
【知识点三】动能定理的理解
1.动能定理表明了“三个关系”
(1)数量关系:合力做的功与物体动能的变化具有等量代换关系,但并不是说动能变化就是合力做的功。(2)因果关系:合力做功是引起物体动能变化的原因。(3)量纲关系:单位相同,国际单位都是焦耳。2.标量性
高中物理易错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物理易错知识点归纳总结
1.受力分析,往往漏“力”百出
对物体受力分析,是物理学中最重要、最基本的知识,分析方法有“整体法”与“隔离法”两种。对物体的受力分析可以说贯穿着整个高中物理始终。
如力学中的重力、弹力(推、拉、提、压)与摩擦力(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电场中的电场力(库仑力)、磁场中的洛伦兹力(安培力)等。
在受力分析中,最难的是受力方向的判别,最容易错的是受力分析往往漏掉某一个力。
特别是在“力、电、磁”综合问题中,第一步就是受力分析,虽然解题思路正确,但考生往往就是因为分析漏掉一个力(甚至重力),就少了一个力做功,从而得出的答案与正确结果大相径庭,痛失整题分数。
在分析某个力发生变化时,运用的方法是数学计算法、动态矢量三角形法(注意只有满足一个力大小方向都不变、第二个力的大小可变而方向不变、第三个力大小方向都改变的情形)和极限法(注意要满足力的单调变化情形)。
2.对摩擦力认识模糊
摩擦力包括静摩擦力,因为它具有“隐敝性”、“不定性”特点和“相对运动或相对趋势”知识的介入而成为所有力中最难认识、最难把握的一个力,任何一个题目一旦有了摩擦力,其难度与复杂程度将会随之加大。
最典型的就是“传送带问题”,这问题可以将摩擦力各种可能情况全部包括进去。
建议同学们从下面四个方面好好认识摩擦力:
(1)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永远与其相对运动方向相反。这里难就难在相对
运动的认识;说明一下,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略小于最大静摩擦力,但往往在计算时又等于最大静摩擦力。还有,计算滑动摩擦力时,那个正压力不一定等于重力。
新高考物理考试易错题易错点30分子动理论内能附答案
易错点30 分子动理论 内能
易错总结
1.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相关的物理量
宏观量:摩尔质量M 、摩尔体积V mol 、物质的质量m 、物质的体积V 、物质的密度ρ; 微观量:单个分子的质量m 0、单个分子的体积V 0
其中密度ρ=m V =M V mol ,但是切记ρ=m 0
V 0是没有物理意义的.
2.微观量与宏观量的关系 (1)分子质量:m 0=M N A =ρV mol
N A
.
(2)分子体积:V 0=V mol N A =M
ρN A (适用于固体和液体).
(对于气体,V 0表示每个气体分子所占空间的体积) (3)物质所含的分子数:N =nN A =m M N A =V
V mol N A .
3.两种分子模型 (1)球体模型
固体和液体可看作一个一个紧挨着的球形分子排列而成,忽略分子间空隙,如图甲所示.
d =
3
6V 0
π
=3
6V mol
πN A (V 0
为分子体积). (1)立方体模型
气体分子间的空隙很大,把气体分成若干个小立方体,气体分子位于每个小立方体的中心,每个小立方体是每个气体分子平均占有的活动空间,忽略气体分子的大小,如图乙所示.d =3
V 0=
3
V mol
N A (V 0
为每个气体分子所占据空间的体积). 4.扩散现象
(1)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产生的.
(2)气体物质的扩散现象最显著;常温下物质处于固态时扩散现象不明显.
(3)扩散现象发生的显著程度与物质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显著,这表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得越剧烈. (4)分子运动的特点 ①永不停息;②无规则.
最新高中物理易错题集和解析(近400题)
高中物理易错题集和解析(近400题)
[共两部分:前半部分是近200道易错题解析,后半部分是供练习的204道易错题
(附有答案)]
质点运动
例1汽车以10 m/s的速度行使5分钟后突然刹车。如刹车过程是做匀变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5m/s2,则刹车后3秒钟内汽车所走的距离是多少?
【错解】因为汽车刹车过程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v
=10 m/s加速度
【错解原因】出现以上错误有两个原因。一是对刹车的物理过程不清楚。当速度减为零时,车与地面无相对运动,滑动摩擦力变为零。二是对位移公式的物理意义理解不深刻。位移S对应时间t,这段时间内a必须存在,而当a不存在时,求出的位移则无意义。由于第一点的不理解以致认为a永远地存在;由于第二点的不理解以致有思考a什么时候不存在。
【分析解答】依题意画出运动草图1-1。设经时间t
1
速度减为零。据匀减速
直线运动速度公式v
1=v
-at则有0=10-5t解得t=2S由于汽车在2S时
【评析】物理问题不是简单的计算问题,当得出结果后,应思考是否与
s=-30m的结果,这个结果是与实际不相符的。应思考在运用规律中是否出现与实际不符的问题。
本题还可以利用图像求解。汽车刹车过程是匀减速直线运动。据v
,a
由此可知三角形v
Ot所包围的面积即为刹车3s内的位移。
例2气球以10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从气球上掉下一个物体,经17s到达地面。求物体刚脱离气球时气球的高度。(g=10m/s2)
【错解】物体从气球上掉下来到达地面这段距离即为物体脱离气球时,气球的高度。
所以物体刚脱离气球时,气球的高度为 1445m。
物理高级结论高考模拟试题物理常见易错题
“二级结论”集
一、静力学:
1.几个力平衡,则一个力是与其它力合力平衡的力。 2.两个力的合力:F 大+F 小≥F 合≥F 大-F 小。 三个大小相等的力平衡,力之间的夹角为1200
。 3.物体沿斜面匀速下滑,则μα
=t g 。 4.两个一起运动的物体“刚好脱离”时:
貌合神离,弹力为零。此时速度、加速度相等,此后不等。
二、运动学:
1.在描述运动时,在纯运动学问题中,可以任意选取参照物;
在处理动力学问题时,只能以地为参照物。
2.匀变速直线运动:用平均速度思考匀变速直线运动问题,总是带来方便:
T S S V V V V t 2221212+=+==
3.匀变速直线运动:
时间等分时, S S a T n n -=-1
2
, 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V V V S
2
1222
2
=+, V V S t 22
>
纸带点痕求速度、加速度:T S S V t
2212
+= ,212T S
S a -=,()a S S n T n =--121
4.自由落体:
V t (m/s ): 10,20,30,40,50
H 总(m): 5、20、45、80、125 H 分(m): 5、15、25、35、45 5.竖直上抛运动:对称性:t 上= t 下,V 上= -V下 6.相对运动:共同的分运动不产生相对位移。 7.“刹车陷阱”:给出的时间大于滑行时间,则不能用公式算。先求滑行时间,确定了滑行时间小
于给出的时间时,用V 2
=2aS 求滑行距离。
8.“S=3t+2t 2”:a=4m/s2
,V0=3m/s。
9.绳端物体速度分解:对地速度是合速度,分解为沿绳的分速度和垂直绳的分速度。
高考物理模型101专题讲练:第28讲 功的理解、计算及其易错点
第28讲 功的理解、计算及其易错点
(全国卷Ⅱ)如图,一光滑大圆环固定在桌面上,环面位于竖直平面内,在大圆环上套着一个小环,小环由大圆环的最高点从静止开始下滑,在小环下滑的过程中,大圆环对它的作用力( ) A .一直不做功 B .一直做正功 C .始终指向大圆环圆心 D .始终背离大圆环圆心
一.知识回顾
1.定义: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如果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一段位移,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2.物理意义: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 3.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发生的位移。 4.公式:W =Fl cos α。
(1)α是力与位移方向之间的夹角,l 为物体对地的位移。 (2)该公式只适用于恒力做功。 (3)功是标量。 5.功的正负及物理意义
夹角 功的正负 0≤α<π2
力对物体做正功
π
2
<α≤π 力对物体做负功,或者说物体克服这个力做了功
α=π2
力对物体不做功
意义
动力学角度
能量角度
正功
力对物体做正功,这个力是动力,对物
体的运动起推动作用
力对物体做正功,向物体提供了能量,
使物体的能量增加
负功 力对物体做负功,这个力是阻力,对物
力对物体做负功,物体对外输出能量(以
体的运动起阻碍作用
消耗自身的能量为代价),物体自身的能
量减少
6.定性判断力是否做功及做正、负功的方法
(1)看力F 的方向与位移l 的方向间的夹角α——常用于恒力做功的情形。 (2)看力F 的方向与速度v 的方向间的夹角θ——常用于曲线运动的情形。
(3)根据动能的变化判断:动能定理描述了合力做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即W 合=ΔE k ,当动能增加时合力做正功,当动能减少时合力做负功。
高一物理(1-3章)知识点总结以及易错题总结
高一物理(1-3章)复习
一、 力
力的本质: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脱离物体的力是不存在的,对应一个力,有受力物体同时有施力物体。找不到施力物体的力是无中生有。(例如:脱离枪筒的子弹所谓向前的冲力,沿光滑平面匀速向前运动的小球受到的向前运动的力等都是不存在的)
(2)力作用的相互性决定了力总是成对出现(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甲乙两物体相互作用,甲受到乙施予的作用力的同时,甲给乙一个反作用力。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它们总是同种性质的力。(例如:图中N 与N '均属弹力,f f 00与'
均属静摩擦力)
(3)力的作用效果: a. 使物体发生形变,b.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速度大小或速度方向改变)使物体获得加速度。 ※这里的力指的是合外力。合外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而不是产生运动的原因(没有力,也能运动)。即: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力的作用效果决定于它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三要素)。大小和方向有一个不确定作用效果就无法确定,这就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含意。
(4)力是矢量。 ※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标量只有大小。
(5)常见的力:根据性质命名的力有重力、弹力、摩擦力;根据作用效果命名的力有拉力、下滑力、支持力、阻力、动力等。
1. 重力(A )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做重力。 (施力物体是地球,同时地球也是受力物体)
大小: G=mg 方向: 竖直向下
实质:重力由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产生,由于地球自转需要向心力的缘故,重力只是外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新高考物理考试易错题易错点11功、功率、动能定理及其应用附答案
易错点11 功、功率、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易错总结
1.选取不同的参考系时,物体产生的位移可能不同,用公式求出的功就存在不确定性。因此在高中阶段计算功时,一般以地面为参考系。
2.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时,不仅要看力和位移,还要注意力与位移之间的夹角,小于900做正功,大于90°做负功。(
3.计算某个力的功时,要注意这个力是否始终作用在物体上,也就是说要注意力和位移的同时性。
4.能量是标量,动能只有正值没有负值,最小值为零。
5.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是因为高度具有相对性,因此零势能面的选择尤为重要。
6.势能的正、负不表示方向,只表示大小。
7.比较两物体势能大小时必须选同一零势能面。
8.物体势能大小与零势能面的选取有关,但两位置的势能之差与零势能面的选取无关。 9.重力做功与路径无关,只与始末位置有关。
10.求合力的总功时要注意各个功的正负,进行代数求和。 11.功能变化量一定是末动能减初动能。
12.要严格按动能定理的一般表达形式列方程,即等号的一边是合力的总功,另一边是动能变化量(末减初)
13.为了忽略空气阻力.在描述对物体的要求时应该说“质量大,体积小”.即较小的大密度重物,不能只说成“密度大”。
14.用自由落体法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中来瞬时速度要用纸带来求,而不能由gh v 2 来求。
15.功率表示的是做功的快慢,而不是做功的多少。
16.汽车的额定功率是其正常工作时的最大功率,实际功率可以小于或等于额定功率。 17.功率和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无必然的联系,功率大的效率不一定高,效率高的功率也不一定
高考物理易错题集全章节版
第一章质点的运动
例1汽车以10 m/s的速度行使5分钟后突然刹车;如刹车过程是做匀变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5m/s2 ,则刹车后3秒钟内汽车所走的距离是多少
例2气球以10m/s的速度匀速竖直上升,从气球上掉下一个物体,经17s到达地面;求物体刚脱离气球时气球的高度;g=10m/s2
例3经检测汽车A的制动性能:以标准速度20m/s在平直公路上行使时,制动后40s停下来;现A在平直公路上以20m/s的速度行使发现前方180m处有一货车B以6m/s的速度同向匀速行使,司机立即制动,能否发生撞车事故
例4如图1-7所示,一人站在岸上,利用绳和定滑轮,拉船靠岸,在某一时刻绳的速度为v,绳AO段与水平面夹角为θ,不计摩擦和轮的质量,则此时小船的水平速度多大
例5一条宽为L的河流,河水流速为v1,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v2,要使船划到对岸时航程最短,船头应指向什么方向最短航程是多少
例6有一个物体在h高处,以水平初速度v0抛出,落地时的速度为v1,竖直分速度为v y,下列公式能用来计算该物体在空中运动时间的是
例7一个物体从塔顶落下,在到达地面前最后一秒内通过的位移为整个位移的9/25,求塔
例8正在距地面Rm高空水平匀速飞行的飞机,每隔1s释放一个小球,先后共释放5个,不计空气阻力,则
A.这5个小球在空中排成一条直线
B.这5个小球在空中处在同一抛物线上
C.在空中,第1,2两个球间的距离保持不变
D.相邻两球的落地间距相等
例9物块从光滑曲面上的P点自由滑下,通过粗糙的静止水平传送带以后落到地面上的Q点,若传送带的皮带轮沿逆时针方向转动起来,使传送带随之运动,如图1-16所示,再把物块放到P点自由滑下则
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及典型题解析
P
蜡块的位置
v
v x v y
涉及的公式:
2
2y
x v v v +=
x
y
v v =θtan θ
v
v 水
v 船 θ 船
v d t =m in ,
θsin d x = 水
船v v =θtan d 第五章 平抛运动
§5-1 曲线运动 &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一、曲线运动
1.定义:物体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
2.条件:运动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3.特点:①方向:某点瞬时速度方向就是通过这一点的曲线的切线方向。
②运动类型:变速运动(速度方向不断变化)。 ③F 合≠0,一定有加速度a 。 ④F 合方向一定指向曲线凹侧。
⑤F 合可以分解成水平和竖直的两个力。 4.运动描述——蜡块运动 二、运动
的合成与分解
1.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等时性、独立
性、等效性、矢量性。 2.互成角度的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的判断:
①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仍然是匀速直线运动。
②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分运动,一个是匀速直线运动,一个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合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a 合为分运动的加速度。
③两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仍然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④两个初速度不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可能是直线运动也可能是曲线运动。当两个分运动的初速度的和速度方向与这两个分运动的和加速度在同一直线上时,合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否则即为曲线运动。
三、有关“曲线运动”的两大题型
(一)小船过河问题
模型一:过河时间t 最短: 模型二:直接位移x 最短: 模型三:间接位移x 最短:
[触类旁通]1.(2011 年上海卷)如图 5-4 所示,人沿平直的河岸以速度 v 行走,且通过不可伸长的绳拖船,船沿绳的方向行进.此过程中绳始终与水面平行,当绳与河岸的夹角为α时,船的速率为( C )。 αsin .v A αsin .v
高中物理知识点总结以及易错点归纳
高考物理知识点精要
一、力物体的平衡
1.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是物体发生形变和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的原因,力是矢量。
2.重力(1)重力是由于地球对物体的吸引而产生的,不能说重力就是地球的吸引力,重力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
(2)重力的大小:地球表面G=mg。
(3)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
(4)重心:物体的各部分所受重力合力的作用点,物体的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3.弹力(1)产生原因:由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有恢复形变的趋势而产生的。
(2)产生条件:①直接接触;②有弹性形变。
(3)弹力的方向:与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在点面接触的情况下,垂直于面。
①绳的拉力方向总是沿着绳且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且一根轻绳上的张力大小处处相等。
②轻杆既可产生压力,又可产生拉力,且方向不一定沿杆。
(4)弹力的大小:一般情况,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弹簧弹力可由胡克定律来求解.
★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的大小和弹簧的形变量成正比,即F=kx.k为弹簧的劲度系数。
4.摩擦力(1)产生条件:①相互接触的物体间存在压力;③接触面不光滑;③接触的物体之间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
动的趋势,这三点缺一不可。
(2)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切线方向,与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3)大小:先判明是何种摩擦力,然后再根据各自的规律去分析求解。
①滑动摩擦力大小;利用公式f=μF;②静摩擦力大小:静摩擦力大小可在0与f max 之间变化,一
般应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由平衡条件或牛顿定律来求解.
5.物体的受力分析
(1)确定所研究的物体,分析周围物体对它产生的作用。
新高考物理考试易错题易错点31固体、液体和气体附答案
易错点31 固体、液体和气体
易错总结
一、封闭气体压强的计算
1.取等压面法
同种液体在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在连通器中,灵活选取等压面,利用同一液面压强相等求解气体压强.如图甲所示,同一液面C、D两处压强相等,故p A=p0+p h;如图乙所示,M、N两处压强相等,从左侧管看有p B=p A+p h2,从右侧管看,有p B=p0+p h1.
2.力平衡法
选与封闭气体接触的活塞、汽缸或液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列式求气体压强.说明:容器加速运动时,可由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
二、玻意耳定律
1.常量的意义
p1V1=p2V2=C,该常量C与气体的种类、质量、温度有关,对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越高,则常量C越大.
2.应用玻意耳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并判断是否满足玻意耳定律的条件.
(2)确定初、末状态及状态参量(p1、V1;p2、V2).
(3)根据玻意耳定律列方程求解.(注意统一单位)
(4)注意分析隐含条件,作出必要的判断和说明.
三、两种等温变化图像
内容p-1
V图像
p-V图像
图像
特点
物理意义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温度不变时,
pV=恒量,p与V成反比,p与
1
V就成
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温度不变的
情况下,p与V成反比,因此等温过
程的p-V图像是双曲线的一支
正比,在p -1
V 图上的等温线应是过原
点的倾斜直线
温度 高低
直线的斜率为p 与V 的乘积,斜率越大,pV 乘积越大,温度就越高,图中T 2>T 1
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温度越高,气体压强与体积的乘积必然越大,在p -V 图上的等温线就越高,图中T 2>T 1
高中物理易错题归纳总结及答案分析
高中物理易错题归纳总结及答案分析
1.如图所示,一弹簧秤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外壳质量为m ,弹簧及挂钩的质量不计,施以水平力F 1、F 2.如果弹簧秤静止不动,则弹簧秤的
示数应为 .如果此时弹簧秤沿F 2方向产生了
加速度n ,则弹簧秤读数为 .
解析:静止不动,说明F l =F 2.产生加速度,即F 2一F l =ma ,此时作用在挂钩上的力为F l ,因此弹簧秤读数为F 1.
2.如图所示,两木块质量分别为m l 、m 2,两轻质弹簧劲度系数分别为k l 、k 2,上面木块压在上面的弹簧上(但不拴接),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现缓慢向上提上面的木块,直到它刚离开上面弹簧.在这过程中下面木块移动的距离为 .
答案:
2
1k g m . 3.如图所示,在倾角α为60°的斜面上放一个质量为l kg 的
物体,用劲度系数100 N /m 的弹簧平行于斜面吊住,此物体
在斜面上的P 、Q 两点间任何位置都能处于静止状态,若物体
与斜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7 N ,则P 、Q 问的长度是多大?
解析: PQ=Xp 一Xq=[(mgsin α+fm)一(mgsin α-fm)]/k=0.14m .
4.如图所示,皮带平面可当作是一个与水平方向夹角为a 的斜面,皮带足够长并作逆时针方向的匀速转动,将一质量为m 的小物块轻轻放在斜面上后,物块受到的摩擦力: l J
(A)一直沿斜面向下.
(B)一直沿斜面向上.
(C)可能先沿斜面向下后沿斜面向上.
(D)可能先沿斜面向下后来无摩擦力.
答案:C .
5.某人推着自行车前进时,地面对前轮的摩擦力方向向 ,地面对后轮的摩擦力方向向 ;该人骑着自行车前进时,地面对前轮的摩擦力向 ,对后轮的摩擦力向 .(填“前”或“后”)
高中物理常见的物理模型易错题归纳总结
高中物理常见的物理模型易错题归纳总结
一、斜面问题
1.自由释放的滑块能在斜面上(如图9-1 甲所示)匀速下滑时,m 与M 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g tan θ.
图9-1甲
2.自由释放的滑块在斜面上(如图9-1 甲所示):
(1)静止或匀速下滑时,斜面M 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为零;
(2)加速下滑时,斜面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水平向右;
(3)减速下滑时,斜面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水平向左.
3.自由释放的滑块在斜面上(如图9-1乙所示)匀速下滑时,M 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为零,这一过程中再在m 上加上任何方向的作用力,(在m 停止前)M 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依然为零(见一轮书中的方法概述).
图9-1乙
4.悬挂有物体的小车在斜面上滑行(如图9-2所示):
图9-2
(1)向下的加速度a =g sin θ时,悬绳稳定时将垂直于斜面;
(2)向下的加速度a >g sin θ时,悬绳稳定时将偏离垂直方向向上;
(3)向下的加速度a <g sin θ时,悬绳将偏离垂直方向向下.
5.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以速度v 0平抛一小球(如图9-3所示):
图9-3 (1)落到斜面上的时间t =2v 0tan θg
; (2)落到斜面上时,速度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恒定,且tan α=2tan θ,与初速度无关; (3)经过t c =v 0tan θg 小球距斜面最远,最大距离d =(v 0sin θ)2
2g cos θ
. 6.如图9-4所示,当整体有向右的加速度a =g tan θ时,m 能在斜面上保持相对静止.
图9-4
7.在如图9-5所示的物理模型中,当回路的总电阻恒定、导轨光滑时,ab 棒所能达到的稳定速度v m =mgR sin θB 2L 2.
(完整版)高中物理模型总结
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0.2,每当前一个工件在
1追及、相遇模型
火车甲正以速度 V 1向前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前方距甲 速行驶,于是他立即刹车,使火车做匀减速运动。为了使两车不相撞,加速度 条件?
2、传送带问题
1. ( 14分)如图所示,水平传送带水平段长 L =6米,两皮带轮直径均为 D=0.2米,距地面
高度H=5米,与传送带等高的光滑平台上有一个小物体以
v o =5m/s 的初速度滑上传送带,
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2, g=10m/s 2,求:
(1) 若传送带静止,物块滑到
B 端作平抛运动的水平距离
S o 。
2 (10分)如图所示,在工厂的流水线上安装有水平传
送带,用水平传送带传送工件, 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水平传送带以恒定的速率
v 2m/s 运送质量为 m 0.5kg 的工件,工件都是以
V 。 1m/s 的初速度从A 位置滑上传送带,工件与传
故不相撞的条件为a
(v i V 2)2 2d
d 处有火车乙正以较小速度 V 2同向匀
a 应满足什么
(2)当皮带轮匀速转动,角速度为 3,物体平抛运
动水平位移s ;以不同的角速度 3值重复上述过程,得到 一组对应的3, s 值,设皮带轮顺时针转动时 针转动时3 <0并画出S —3关系图象。
解:(1) S o
v 1t
1(m)
1
(2)综上s —3关系为:s 0.1
7
10rad /s 10 70rad / s 70rad /s
3 >Q 逆时
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0.2,每当前一个工件在
传送带上停止相对滑动时,后一个工件立即滑上传送带,取g 10m/s2,求:
高中物理易错题
高中物理易错题
一
1、大的物体不一定不能看成质点,小的物体不一定能看成质点。
2、平动的物体不一定能看成质点,转动的物体不一定不能看成质点。
3、参考系不一定是不动的,只是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4、选择不同的参考系物体运动情况可能不同,但也可能相同。
5、在时间轴上n秒时指的是n秒末。第n秒指的是一段时间,是第n个1秒。第n秒末和第n+1秒初是同一时刻。
6、忽视位移的矢量性,只强调大小而忽视方向。
7、物体做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不一定等于路程。
8、位移也具有相对性,必须选一个参考系,选不同的参考系时,物体的位移可能不同。
9、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应打出轻重合适的小圆点,如遇到打出的是短横线,应调整一下振针距复写纸的高度,使之增大一点。
10、使用计时器打点时,应先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稳定后,再释放纸带。
11、释放物体前,应使物体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位置。
11、使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时,应注意把两条白纸带正确穿好,墨粉纸盘夹在两纸带间;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应让纸带通过限位孔,压在复写纸下面。
12、“速度”一词是比较含糊的统称,在不同的语境中含义不同,一般指瞬时速率、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平均速率四个概念中的一个,要学会根据上、下文辨明“速度”的含义。平常所说的“速度”多指瞬时速度,列式计算时常用的是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
13、着重理解速度的矢量性。有的同学受初中所理解的速度概念的影响,很难接受速度的方向,其实速度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而初中所学的“速度”就是现在所学的平均速率。
二
14、平均速度不是速度的平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专题高中物理常见的物理模型
方法概述
高考命题以《考试大纲》为依据,考查学生对高中物理知识的掌握情况,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并重”的高中物理学习思想.每年各地的高考题为了避免雷同而千变万化、多姿多彩,但又总有一些共性,这些共性可粗略地总结如下:
(1)选择题中一般都包含3~4道关于振动与波、原子物理、光学、热学的试题.
(2)实验题以考查电路、电学测量为主,两道实验小题中出一道较新颖的设计性实验题的可能性较大.
(3)试卷中下列常见的物理模型出现的概率较大:斜面问题、叠加体模型(包含子弹射入)、带电粒子的加速与偏转、天体问题(圆周运动)、轻绳(轻杆)连接体模型、传送带问题、含弹簧的连接体模型.
高考中常出现的物理模型中,有些问题在高考中变化较大,或者在前面专题中已有较全面的论述,在这里就不再论述和例举.斜面问题、叠加体模型、含弹簧的连接体模型等在高考中的地位特别重要,本专题就这几类模型进行归纳总结和强化训练;传送带问题在高考中出现的概率也较大,而且解题思路独特,本专题也略加论述.
热点、重点、难点
一、斜面问题
在每年各地的高考卷中几乎都有关于斜面模型的试题.如20XX年高考全国理综卷Ⅰ第25题、北京理综卷第18题、天津理综卷第1题、上海物理卷第22题等,20XX年高考全国理综卷Ⅰ第14题、全国理综卷Ⅱ第16题、北京理综卷第20题、江苏物理卷第7题和第15题等.在前面的复习中,我们对这一模型的例举和训练也比较多,遇到这类问题时,以下结论可以帮助大家更好、更快地理清解题思路和选择解题方法.
1.自由释放的滑块能在斜面上(如图9-1 甲所示)匀速下滑时,m与M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gtan θ.
图9-1甲
2.自由释放的滑块在斜面上(如图9-1 甲所示):
(1)静止或匀速下滑时,斜面M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为零;
(2)加速下滑时,斜面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水平向右;
(3)减速下滑时,斜面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水平向左.
3.自由释放的滑块在斜面上(如图9-1乙所示)匀速下滑时,M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为零,这一过程中再在m上加上任何方向的作用力,(在m停止前)M对水平地面的静摩擦力依然为零(见一轮书中的方法概述).
图9-1乙
4.悬挂有物体的小车在斜面上滑行(如图9-2所示):
图9-2
(1)向下的加速度a=gsin θ时,悬绳稳定时将垂直于斜面;
(2)向下的加速度a>gsin θ时,悬绳稳定时将偏离垂直方向向上;
(3)向下的加速度a<gsin θ时,悬绳将偏离垂直方向向下.
5.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以速度v0平抛一小球(如图9-3所示):
图9-3
2v0tan θ(1)落到斜面上的时间t
=;g
(2)落到斜面上时,速度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α恒定,且tan α=2tan θ,与初速度无关;
v
0tan θ(v0sin θ)2
(3)经过tc=小球距斜面最远,最大距离d=.g2gcos θ
6.如图9-4所示,当整体有向右的加速度a=gtan θ时,m能在斜面上保持相对静止.
图9-4
7.在如图9-5所示的物理模型中,当回路的总电阻恒定、导轨光滑时,ab棒所能达
mgRsin θ到的稳定速度vm=.B2L2
图9-5
8.如图9-6所示,当各接触面均光滑时,在小球从斜面顶端滑下的过程中,斜面后退
m的位移s=L.m+M
图9-6
●例1 有一些问题你可能不会求解,但是你仍有可能对这些问题的解是否合理进行分析和判断.例如从解的物理量单位,解随某些已知量变化的趋势,解在一些特殊条件下的结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与预期结果、实验结论等进行比较,从而判断解的合理性或正确性.
举例如下:如图9-7甲所示,质量为M、倾角为θ的滑块A放于水平地面上.把质量
为m的滑块B放在A的斜面上.忽略一切摩擦,有人求得B相对地面的加速度a=gsin θ,式中g为重力加速度.M+m M+msin2 θ
图9-7甲
对于上述解,某同学首先分析了等号右侧的量的单位,没发现问题.他进一步利用特殊条件对该解做了如下四项分析和判断,所得结论都是“解可能是对的”.但是,其中有一项是错误的,请你指出该项[20XX年高考·北京理综卷]( ) ..A.当θ=0°时,该解给出a=0,这符合常识,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
B.当θ=90°时,该解给出a=g,这符合实验结论,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C.当M≫m时,该解给出a≈gsin θ,这符合预期的结果,说明该解可能是对的gD.当m≫M时,该解给出a≈
sin θ
【解析】当A固定时,很容易得出a=gsin θ;当A置于光滑的水平面时,B加速下滑的同时A向左加速运动,B不会沿斜面方向下滑,难以求出运动的加速度.
图9-7乙
设滑块A的底边长为L,当B滑下时A向左移动的距离为x,由动量守恒定律得:
L-xxMm tt
mL解得:x=M+m
当m≫M时,x≈L,即B水平方向的位移趋于零,B趋于自由落体运动且加速度a≈g.
g选项D中,当m≫M时,a≈g显然不可能.sin θ
[答案] D
【点评】本例中,若m、M、θ、L有具体数值,可假设B下滑至底端时速度v1的水平、竖直分量分别为v1x、v1y,则有:
v1y(M+m)hh=v1xL-xML
111mv1x2+mv1y2+Mv22=mgh 222
mv1x=Mv2
解方程组即可得v1x、v1y、v1以及v1的方向和m下滑过程中相对地面的加速度.
●例2 在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存在着两个磁感应强度大小相同的匀强磁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