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的格式
家谱书写格式
一部体例完整的家谱,大致应有以下24项:
1.谱名。
一般称为族谱、家谱、家乘、家志、家传、通谱、统谱、谱录、谱牒、世牒、世谱、世家、世典、宗谱、支谱、房谱、祖谱、故谱、合谱、谱传、真谱、私谱、本书、族系、族讲、石谱、系谱等,也有的称为渊源录、源流考、清芬录、世恩录、族谱图、大同谱、大成谱、联宗谱、先贤录、传芳集、家传薄、先德传、谱志略、家谱汇编、家模汇编、源流大典等,是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事迹为中心的历史图籍。
2.谱序。
稍具规模的家谱,卷首一定会有一篇至几十篇不等的序文,它是每部家谱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谱序包括新序、旧序、族外人的客序、跋语、目录和刻印人名以及其它关于本族的记述。
3.谱例。
又称凡例,主要是阐述家谱的纂修原则和体例。
4.谱论。
许多家谱都专门辟有谱论一章,专收先贤的谱说、谱论、谱议的篇章和古代经典中的有关论述,对修谱的作用、功能、意义、历史、原理、方法等加以发明和阐述,是研究谱学的宝贵资料。
5.xx。
主要内容为历代皇帝对家族中的官员及其家谱的敕书、诏命、赐字、赐匾、赐诗、赐联、御谥文、御制碑文以及地方官府的赠谕文字等,以显示和炫耀朝廷对该家庭及其成员的奖励和表彰,同时反映该家族的地位和身份。
6.遗像、像赞。
祖先及家族中历代英贤、重要人物的图像资料,一般为正面是遗像,背面是像赞。
7.姓氏源流考。
中国家谱素来有“叙本系,述始封”的传统,明清以来各家谱也大多有记姓氏源流的一章,或称姓氏源流,或称宗族源流。它主要是用来记述本姓来源、本族的历史渊源、始祖、世派、迁徙、各支派间关系、甚至改姓的原委等。
完整家谱22种格式
完整家谱22种格式
1、谱序
有⾃序和他序的区别,其内容为叙述修撰缘起,本谱的修撰历史、过程与内容⼤要及修订年⽉等,作⽤是宣扬本谱主旨,颂扬祖德,使⼦孙读来能敬祖向善。如果本谱是续修之作,那么,除收载新写的序外,以往历次修谱的旧序,也⼀并收⼊。有时为了增光族望,还专请当代名⼈作序,并将以往名⼈为列谱所作的序也依时代先后排列收载。谱序在有些家谱中亦有别称
为“引”、“谱说”、“谱铭”、“谱券”等。
2、题辞
不是每部家谱都有的,⼤多是前代皇帝或名⼈为本家族或家谱的题辞,放在显著位置,⽬的是光耀门楣。
3、恩荣
集中记载历代皇帝对本家族或某些成员的褒奖,包括名种勅书、诰命、御制碑⽂等,有的还包括皇帝或地⽅官员为本家族题写的各种匾额。 ⽬的是通过重君恩来彰明祖德。
皇帝封牌匾恩荣
4、凡例
也有称谱例,主要是介绍本谱的编写体例,收录范围,结构特点,各种著录规则,本谱中各类⽬的⽴类理由,适⽤范围,各种可⼊谱和不可⼊谱⼈物的标准,以及诸如如何避讳等⾏⽂要求。
5、图
明清时代家谱的卷⾸,多数都有图版,内容不完全相同,⼀般总具有祖庙、祖茔、祠堂以及牧场、⽔源或住宅四⾄图。
6、节孝
宋代以⾄明清,特别重视节孝,家族中出了节妇孝⼦,是全家族的光荣,因此,很多家谱在⾸卷都⽴节孝⼀章。
7、像赞
将本家族先⼈中显达之⼈。画出其仪容,置于卷⾸,以求达到光⼤族望,薰陶后⼈的⽬的,有些还刊载⼀些先⼈遗墨。
8、考
有疑则考。⼀个家族,存在⼏百年、千余年,⾃然有些事情不太清楚,可修谱时⼜必须写上,因此,只得进⾏考索。通常需要进⾏考证的,⼤抵有如下内容:姓⽒来源、迁徙经过和原因、某些世系、仕籍、先⼈科名以及祠庙、祖茔等,也有的家谱将这些内容称之为谱镜、谱撮。
族谱格式模板
族谱格式模板
一、族谱名称。
(例)XXX家族族谱。
二、族谱总述。
(例)XXX家族自清朝嘉庆年间始祖XXX迁居山西省太原市,
至今已有六代传承。族谱记载了家族世系、重要事件、家训等内容,是家族文化的珍贵遗产。
三、族谱编修单位。
(例)编修单位,XXX家族宗亲会。
地址,XXX省XXX市XXX街XXX号。
联系电话,XXX-XXXXXXXX。
电子邮箱,***********。
四、族谱编修人员。
主编,XXX。
副主编,XXX。
编委,XXX、XXX、XXX。
五、族谱编修时间。
(例)编修时间,2000年-2005年。
六、族谱出版时间。
(例)出版时间,2006年。
七、族谱版本。
(例)初版。
八、族谱卷次。
(例)上下卷。
九、族谱字数。(例)XXX万字。
十、族谱装订。(例)精装。
十一、族谱印数。(例)1000册。
十二、族谱定价。(例)XXX元/册。
十三、族谱出版单位。(例)XXX出版社。
十四、族谱印刷单位。(例)XXX印刷厂。
十五、族谱纸张。(例)铜版纸。
十六、族谱尺寸。(例)16开。
十七、族谱目录。(例)第一编世系。第二编重要事件。
第三编家训。
十八、族谱世系。
(例)始祖XXX。
第二代XXX。
第三代XXX。
第四代XXX。
第五代XXX。
第六代XXX。
十九、族谱重要事件。
(例)清朝嘉庆年间XXX迁居山西省太原市。
民国XXX年XXX出生。
XXX年XXX考中举。
二十、族谱家训。
(例)勤俭、诚实、孝顺。
二十一、族谱其他内容。
(例)家训、家规、家谱、家事。
以上即为族谱格式模板,希望对您编写族谱时有所帮助。
家谱标准格式
家谱标准格式
中国家谱保存至今的,以清代和民国的为主,约占全部数量的将近90%。就这部分现存家谱来看,尽管其编纂形式有所不同,编纂体例有详有略,记载范围有大有小,记载内容有多有少,编修重点各有侧重,但其格式基本上是相同的,是统一的,是有章可循的。一部体例完整的家谱,大致应有以下各项:
1.谱名一般均称为家谱、宗谱、族谱、家乘、世谱、统谱、支谱、祖谱、合谱、联宗谱、大成谱、房谱等,也有的称为谱传、真谱、渊源录、源流考、清芬录、世典、世牒、世恩录、故谱、族谱图、族系、族讲、石谱、世家、私谱、本书、大同谱、乡贤录、传芳集、家传簿、先德传、系谱、谱志略、家谱汇编、家模汇编等,可谓名目繁多。
2.谱序稍具规模的家谱,卷首一定会有一篇至几十篇不等的序文,它是每部家谱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谱序包括新序、旧序、族外人的客序、跋语、目录和刻印人名以及其它关于本族的记述。
3.谱例又称凡例,主要是阐述家谱的纂修原则和体例。一般而言,一些家谱在每一次续修时都会订出若干条适合社会潮流与需要的规则,以作为修谱时所要遵循的原则。
4.谱论许多家谱都专门辟有谱论一章,专收先贤的谱说、谱论、谱议的篇章和古代经典中的有关论述,对修谱的作用、功能、意义、历史、原理、方法等加以发明和阐述,是研究谱学的宝贵资料。
5.恩荣录主要内容为历代皇帝对家族中的官员及其家谱的敕书、诏命、赐字、赐匾、赐诗、赐联、御谥文、御制碑文以及地方官府的赠谕文字等,以显示和炫耀朝廷对该家庭及其成员的奖励和表彰,同时反映高家族的地位和身份。
6.像赞、遗像祖先及家族中历代英贤、重要人物的图像资料,一般为正面是遗像,背面是像赞。
常见的四种家谱格式
常见的四种家谱格式
---欧式、苏式、宝塔式和牒记式
欧式:又称横行体,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立的。欧式的特点是:世代分格,由右向左横行,五世一表,用起来很方便。欧式中,每个世代人名左侧都有一段生平记述,介绍该人的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配偶、藏地、功绩等。
苏式:又称垂珠体,是北宋文学家苏洵创立的。苏式世系表的特点是:世代直行下垂,世代间无横线连接,全部用竖线串连,图表格式也是由右向左排列的,主要是强调宗法关系。
宝塔式:顾名思义,就是将世代人名象宝塔一样,由上向下排列。宝塔式采用横竖线连接法,竖线永远处在横线的中间,这对人多的大家族来说,因人名不可能排在同一页纸上,兄弟之间长幼关系不清,会为写谱、看谱带来很多不便。此种图谱最迟在南宋时期出现,其特点是将始祖置于上方正中位置,后世子孙按辈分依次排列,每一父辈必置于字辈的上方正中,这样家庭成员的亲疏、血缘关系表现的非常明了。但宝塔式的缺点是,当家族
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无法将世系在一张纸上画出,而且
由于各支系子嗣多寡不一,难以保持图谱整体上的均衡,容易给人一种不整理的感觉,另外宝塔式图谱在附记履历时由于篇幅有限也受到较大的限制。
牒记式:不用横竖线连接世代人名间的关系,而是纯用文字来表述这种关系。每个人名下都有一个相关的简介,如: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藏地、功绩等。牒记式的世系形式固定,次序分明,比较节约纸张。牒记式家谱类似于每位家庭成员的简历汇编,其起源大约是源于欧式图谱,大致相当于欧式图谱后面的传记部分。其优点是世系固定,依次分明,因此有不少家谱采用这一图谱。
标准家谱的编写格式
标准家谱的编写格式
标准家谱的编写格式
一部体例完整的家谱,大致应有以下24项:
1.谱名。
一般称为族谱、家谱、家乘、家志、家传、通谱、统谱、谱录、谱牒、世牒、世谱、世家、世典、宗谱、支谱、房谱、祖谱、故谱、合谱、谱传、真谱、私谱、本书、族系、族讲、石谱、系谱等,也有的称为渊源录、源流考、清芬录、世恩录、族谱图、大同谱、大成谱、联宗谱、先贤录、传芳集、家传薄、先德传、谱志略、家谱汇编、家模汇编、源流大典等,是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事迹为中心的历史图籍。
2.谱序。
稍具规模的家谱,卷首一定会有一篇至几十篇不等的序文,它是每部家谱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谱序包括新序、旧序、族外人的客序、跋语、目录和刻印人名以及其它关于本族的记述。
3.谱例。
又称凡例,主要是阐述家谱的纂修原则和体例。
4.谱论。
许多家谱都专门辟有谱论一章,专收先贤的谱说、谱论、谱议的篇章和古代经典中的有关论述,对修谱的作用、功能、意义、历史、原理、方法等加以发明和阐述,是研究谱学的宝贵资料。
5.恩荣录。
主要内容为历代皇帝对家族中的官员及其家谱的敕书、诏命、赐字、赐匾、赐诗、赐联、御谥文、御制碑文以及地方官府的赠谕文字等,以显示和炫耀朝廷对该家庭及其成员的奖励和表彰,同时反映该家族的地位和身份。
6.遗像、像赞。
祖先及家族中历代英贤、重要人物的图像资料,一般为正面是遗像,背面是像赞。
7.姓氏源流考。
中国家谱素来有“叙本系,述始封”的传统,明清以来各家谱也大多有记姓氏源流的一章,或称姓氏源流,或称宗族源流。它主要是用来记述本姓来源、本族的历史渊源、始祖、世派、迁徙、各支派间关系、甚至改姓的原委等。
家谱标准格式
家谱标准格式
中国家谱保留至今,以清代和民国为主,约占全部数量快要90%。就这部分现存家谱来看,尽管其编纂形式有所不一样,编纂体例有详有略,记载范围有大有小,记载内容有多有少,编修关键各有侧重,但其格式基础上是相同,是统一,是有章可循。一部体例完整家谱,大致应有以下各项:
1.谱名通常均称为家谱、宗谱、族谱、家乘、世谱、统谱、支谱、祖谱、合谱、联宗谱、大成谱、房谱等,也有称为谱传、真谱、渊源录、源流考、清芬录、世典、世牒、世恩录、故谱、族谱图、族系、族讲、石谱、世家、私谱、本书、大同谱、乡贤录、传芳集、家传簿、先德传、系谱、谱志略、家谱汇编、家模汇编等,可谓名目繁多。
2.谱序稍具规模家谱,卷首一定会有一篇至几十篇不等序文,它是每部家谱不可缺乏内容之一。谱序包含新序、旧序、族外人客序、跋语、目录和刻印人名和其它相关本族记述。
3.谱例又称凡例,关键是叙述家谱纂修标准和体例。通常而言,部分家谱在每一次续修时全部会订出若干条适合社会时尚和需要规则,以作为修谱时所要遵照标准。
4.谱论很多家谱全部专门辟有谱论一章,专收先贤谱说、谱论、谱议篇章和古代经典中相关叙述,对修谱作用、功效、意义、历史、原理、方法等加以发明和叙述,是研究谱学宝贵资料。
5.恩荣录关键内容为历代皇帝对家族中官员及其家谱敕书、诏命、赐字、赐匾、赐诗、赐联、御谥文、御制碑文和地方官府赠谕文字等,以显示和炫耀朝廷对该家庭及其组员奖励和表彰,同时反应高家族地位和身份。
6.像赞、遗像祖先及家族中历代英贤、关键人物图像资料,通常为正面是遗像,后面是像赞。
九种常见的家谱格式
九种常见的家谱格式
1. 血簪家谱:
血簪家谱是最常见的家谱格式,通常按照祖孙正序排列,以男性为主,女性则标注婚配的夫家姓氏。
2. 家族谱:
家族谱是按照同一个祖宗的后代进行排列,包括所有后代的姓名、出
生日期、配偶、孩子等信息。
3. 地区谱:
地区谱是按照某一个地区的所有家族进行排列,其中包括这些家族的
发展历史、族谱、文化特点等内容。
4. 世系谱:
世系谱是按照一个家族的世系关系排列,主要是为了记录家族树的延
伸和发展情况。
5. 改元谱:
改元谱是按照某一位祖先的改元年号进行排列,以记录家族世代的延
续和变化。
6. 分支谱:
分支谱是指将同一个家族的后代按照分支进行排列,主要是为了记录家族在不同地区的分支发展情况。
7. 家谱图:
家谱图是将家族树的图像化表现,以方便人们更加清晰地了解家族发展的历程和世系关系。
8. 纪念录:
纪念录是一种较为简略的家谱,包括主要的家族成员信息以及重要事件、文化传承、家族口传历史等内容。
9. 家训:
家训是对家族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进行总结和归纳,以指导后代继承和发扬家族优良传统和文化精神。
标准家谱的编写格式
标准家谱的编写格式
标准家谱的编写格式可以根据具体需求和传统习惯有所差异,但一般来说,以下是标准家谱的编写格式:
1. 家谱标题:在家谱的最上方中央,写上家谱的标题,例如“XXX家谱”。
2. 世系编号:从最上层始祖开始,按照世代递增的方式进行编号,并在每个人的信息旁边标明其世代编号。例如:“第一世:始祖XXXX”。
3. 姓名信息:在每个人的姓名下方,注明其生卒年份和籍贯。例如:“XXXX(公元XXXX年-公元XXXX年),籍贯XXXX”。
4. 辈分信息:在每个人的信息旁边标明其辈分,例如:“幼子”、“长子”、“次子”等。
5. 配偶信息:在每个人的信息旁边,注明其配偶的姓名。
6. 儿女信息:对于男性祖先,标明其所有子女的姓名。对于女性祖先,标明其儿子的姓名。
7. 公告事项:标明家族中重要的公告事项,比如家族变迁、荣誉、名人等。
8. 血缘关系图:在整个家谱的最底部,可以绘制一幅血缘关系
图,将各代人物的关系用图形表示出来。
家谱的编写格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修改,但一般要保持清晰、简洁和易于阅读。
一般家谱的撰写格式
家谱的撰写格式可以因不同的需求和传统习惯而有所
不同。然而,以下是一般家谱撰写中常见的格式:家谱标题:通常在家谱的最上方中央写上家谱的标题,如“XXX家谱”。
世系表:这是家谱的核心部分,通常以图表的形式展示家族成员的世代关系。世系表包括每个家族成员的名字、生卒年份、配偶、子女等信息。
序言:序言是家谱的开场白,通常由家族长或族人撰写。序言简要介绍家族的历史、传承、家族成员的贡献等内容。
家族成员简介:对于每个家族成员,通常包括其姓名、生卒年份、配偶、子女、职业、成就等内容。这些信息有助于了解家族成员的个人情况和家族的整体发展。
照片和插图:家谱中可以包含一些照片和插图,以展示家族成员的形象和家族的建筑物、祖坟等物件。
附录:附录可以包括一些补充材料,如家族的族谱表、世系图、重要文件等。
在撰写家谱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准确性:确保提供的信息准确无误,特别是在记录家族成员的信息时。如果存在不确定的信息,应予以说明。
完整性:尽可能完整地记录家族成员的信息,包括生卒年份、配偶、子女等。如果某些信息无法获取,也应予以说明。
统一性:在撰写家谱时,应遵循统一的格式和规范,以便读者能够轻松地理解家谱的内容。
尊重隐私:在撰写家谱时,应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如果某些信息可能会对个人造成伤害或侵犯个人隐私,应予以保密或删除。
传承文化:家谱是传承家族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载体。在撰写家谱时,应注意传承家族的历史和文化传统,并将其传递给后代。
家谱书写格式
一部体例完整的家谱,大致应有以下24项:
1.谱名。一般称为族谱、家谱、家乘、家志、家传、通谱、统谱、谱录、
谱牒、世牒、世谱、世家、世典、宗谱、支谱、房谱、祖谱、故谱、合谱、谱传、真谱、私谱、本书、族系、族讲、石谱、系谱等,也有的称为渊源录、源流考、清芬录、世恩录、族谱图、大同谱、大成谱、联宗谱、先贤录、传芳集、家传薄、先德传、谱志略、家谱汇编、家模汇编、源流大典等,是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事迹为中心的历史图籍。
2.谱序。稍具规模的家谱,卷首一定会有一篇至几十篇不等的序文,它是
每部家谱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谱序包括新序、旧序、族外人的客序、跋语、目录和刻印人名以及其它关于本族的记述。
3.谱例。又称凡例,主要是阐述家谱的纂修原则和体例。
4.谱论。许多家谱都专门辟有谱论一章,专收先贤的谱说、谱论、谱议的
篇章和古代经典中的有关论述,对修谱的作用、功能、意义、历史、原理、方法等加以发明和阐述,是研究谱学的宝贵资料。
5.恩荣录。主要内容为历代皇帝对家族中的官员及其家谱的敕书、诏命、
赐字、赐匾、赐诗、赐联、御谥文、御制碑文以及地方官府的赠谕文字等,以显示和炫耀朝廷对该家庭及其成员的奖励和表彰,同时反映该家族的地位和身份。
6.遗像、像赞。祖先及家族中历代英贤、重要人物的图像资料,一般为
正面是遗像,背面是像赞。
7.姓氏源流考。中国家谱素来有“叙本系,述始封”的传统,明清以来
各家谱也大多有记姓氏源流的一章,或称姓氏源流,或称宗族源流。它主要是用来记述本姓来源、本族的历史渊源、始祖、世派、迁徙、各支派间关系、甚至改姓的原委等。
家谱标准格式
家谱标准格式
中国家谱保存至今的,以清代和民国的为主,约占全部数量的将近90%。就这部分现存家谱来看,尽管其编纂形式有所不同,编纂体例有详有略,记载范围有大有小,记载内容有多有少,编修重点各有侧重,但其格式基本上是相同的,是统一的,是有章可循的。一部体例完整的家谱,大致应有以下各项:
1.谱名?一般均称为家谱、宗谱、族谱、家乘、世谱、统谱、支谱、祖谱、合谱、联宗谱、大成谱、房谱等,也有的称为谱传、真谱、渊源录、源流考、清芬录、世典、世牒、世恩录、故谱、族谱图、族系、族讲、石谱、世家、私谱、本书、大同谱、乡贤录、传芳集、家传簿、先德传、系谱、谱志略、家谱汇编、家模汇编等,可谓名目繁多。?
2.谱序?稍具规模的家谱,卷首一定会有一篇至几十篇不等的序文,它是每部家谱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谱序包括新序、旧序、族外人的客序、跋语、目录和刻印人名以及其它关于本族的记述。?
3.谱例?又称凡例,主要是阐述家谱的纂修原则和体例。一般而言,一些家谱在每一次续修时都会订出若干条适合社会潮流与需要的规则,以作为修谱时所要遵循的原则。
4.谱论?许多家谱都专门辟有谱论一章,专收先贤的谱说、谱论、谱议的篇章和古代经典中的有关论述,对修谱的作用、功能、意义、历史、原理、方法等加以发明和阐述,是研究谱学的宝贵资料。?
5.恩荣录?主要内容为历代皇帝对家族中的官员及其家谱的敕书、诏命、赐字、赐匾、赐诗、赐联、御谥文、御制碑文以及地方官府的赠谕文字等,以显示和炫耀朝廷对该家庭及其成员的奖励和表彰,同时反映高家族的地位和身份。?
6.像赞、遗像?祖先及家族中历代英贤、重要人物的图像资料,一般为正面是遗像,背面是像赞。?
家谱常用的几种格式
家谱常用的几种格式
家谱有四种基本的记述格式:欧式、苏式、宝塔式和牒记式。
欧式:又称横行体,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立的。欧式的特点是:世代分格,由右向左横行,五世一表,用起来很方便。欧式中,每个世代人名左侧都有一段生平记述,介绍该人的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配偶、葬地、功绩等。
苏式:又称垂珠体,是北宋文学家苏洵创立的。苏式世系表的特点是:世代直行下垂,世代间无横线连接,全部用竖线串连,图表格式也是由右向左排列的,主要是强调宗法关系
宝塔式:顾名思义,就是将世代人名象宝塔一样,由上向下排列。宝塔式采用横竖线连接法,竖线永远处在横线的中间,这对人多的大家族来说,因人名不可能排在同一页纸上,兄弟之间长幼关系不清,会为写谱、看谱带来很多不便。
牒记式:不用横竖线连接世代人名间的关系,而是纯用文字来表述这种关系。每个人名下都有一个相关的简介,如: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葬地、功绩等。牒记式的世系形式固定,次序分明,比较节约纸张。
以上四种世系表形式都各有特色,这是一般族谱中比较常见的世系表,但也有其它的变化,我们在记述家族世系表时,可根据掌握材料的多少、家族成员的多少等灵活采用,总之,世系表要易看易懂、内容真实、层序分明,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家谱撰写格式、方法、范例、计划等
通渭李家店青草湾车家家谱撰写计划
第一部分家谱通用格式简介
中国家谱保存至今的,以清代和民国的为主,约占全部数量的将近90%。
就这部分现存家谱来看,尽管其编纂形式有所不同,编纂体例有详有略,记载
范围有大有小,记载内容有多有少,编修重点各有侧重,但其格式基本上是相
同的,是统一的,是有章可循的。一部体例完整的家谱,大致应有下面的24项。
下面的这24项是家谱的基本格式。一部家谱也许不可能将上述基本格式全
部用到,但格式中的主要部分如谱序、凡例、世系图、传记、家规、艺文、字
辈谱等肯定会有,家谱也正是凭借上述内容将家族的历史渊源、迁徙情况、历
代英贤等保存下来,并流传后世。
其实一部完整的家谱就是一部宗族、家族史或宗族、家族百科全书。通过
这部家谱,我们可以了解到该家族的历史沿革,世系繁衍,人口变迁,居地变迁,婚姻状况,该家族成员在科第、官职等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事迹,
该家族的经济情况和丧葬、礼典、家规、家法等典章制度等。而家谱也正是将
这些内容以书、图、志、表、史的形式记录下来,从而可与正史与方志并列的
又一文史宝库。
一、谱名:家谱,一般均称为家谱、宗谱、族谱、家乘、世谱、统谱、支谱、祖谱、合谱、联宗谱、大成谱、房谱等,也有的称为谱传、真谱、渊源录、源流考、清芬录、世典、世牒、世恩录、故谱、族谱图、族系、族讲、石谱、
世家、私谱、本书、大同谱、乡贤录、传芳集、家传簿、先德传、系谱、谱志略、家谱汇编、家模汇编等,可谓名目繁多。
二、谱序:稍具规模的家谱,卷首一定会有一篇至几十篇不等的序文,它
是每部家谱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谱序包括新序、旧序、族外人的客序、跋语、目录和刻印人名以及其它关于本族的记述。
标准家谱的编写格式
标准家谱的编写格式
家谱是记录家族世系的重要文献,对于了解家族历史、传承家族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编写一份标准的家谱,不仅可以帮助家族成员了解自己的根源,还可以促进家族成员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下面将介绍一份标准家谱的编写格式。
一、封面
家谱的封面应包含家族的姓氏、家族的起源地、编写者的姓名和编写时间等基本信息。封面的设计应简洁大方,突出家族的特色。
二、目录
家谱的目录应列出家族世系的各个分支和代数,方便读者查找所需信息。目录的编写应按照代数的顺序,从上至下,从左至右排列。
三、家族世系图
家族世系图是家谱的核心内容,它以图表的形式展示了家族的世系关系。家族世系图应包括家族的始祖、各个分支的祖先以及后代的姓名、出生日期、婚姻状况等基本信息。家族世系图的编写应遵循以下原则:
1. 代数的划分:每一代的人员应按照出生年份的先后顺序排列,同一代的人员应按照年龄的大小排列。
2. 分支的划分:家族世系图应根据各个分支的关系进行划分,每个分支应有明确的标识。
3. 姓名的标注:每个人员的姓名应标注在相应的位置上,姓名的标
注应清晰可辨,避免混淆。
4. 婚姻关系的标注:已婚人员的配偶应标注在相应的位置上,婚姻
关系的标注应简洁明了。
四、家族历史
家族历史是家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记录了家族的起源、发展和重
要事件等。家族历史的编写应包括以下内容:
1. 家族的起源:介绍家族的始祖、起源地和迁徙历程等。
2. 家族的发展:介绍家族的兴衰史、重要人物和家族的发展方向等。
3. 家族的传统:介绍家族的文化传统、家训和重要习俗等。
4. 家族的名人:介绍家族的名人、成就和贡献等。
正规家谱格式
正规家谱格式
家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环,它不仅反映了家族在历史上的演变过程,更代表了一个家族的英雄传说。家谱是家族文化的考据,表明家族的贺氏姓籍、权力和地位,刻画了家族吃喝玩乐的行为,也记录了家族的繁衍、兴衰,甚至成为一个家族的定义。中国的家谱格式一直在不断发展,特别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家谱的格局也发生了变化,以下就介绍一下正规家谱格式:
一、内容形式
1、正规家谱格式包括家谱的内容形式,它分为两大部分:介绍家族年代,记载家族历史。第一部分是家谱的开篇,它用来介绍家族的各种年代,历史悠久者,以及家族的地基。第二部分是家谱的实质内容,由此可以知道家族的历史,比如家族的主人是谁,他们的活动、成就、家族的传说、家族的衰落等等。
2、将家谱的内容形式按年代划分。开篇介绍家族的历史,然后按家族的时间排序,由最古老的到现在的。每个人的介绍应该做到简洁明了,一般都以记世家具为序,按世系、时代归结,若能配上一些家谱诗赋,对家族文化的认识更深刻。家谱注意保持文字流畅,历史记载确切,写出家族历史发展过程,及其贡献与成就。
二、结构形式
1、家谱的结构形式由家谱简介、家谱抬头、家谱百家姓三部分组成。
家谱简介:首先介绍家谱的来源和记录的篇幅,说明家谱的编写
目的,例如史实统计、家庭血统溯源、贺氏家谱研究等。
家谱抬头:抬头是家谱的封面,常表现家族的祖先精神,比如“勤俭守节,经世致用”、“精诚竭力,崇文致远”等。
家谱百家姓:介绍了家族贺姓以及各世以来的主祀宗祠,包括宗祠所在地,宗祠前辈的世系排序,以及宗祠内成员的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谱的格式
中国家谱保存至今的,以清代和民国的为主,约占全部数量的将近90%。就这部分现存家谱来看,尽管其编纂形式有所不同,编纂体例有详有略,记载范围有大有小,记载内容有多有少,编修重点各有侧重,但其格式基本上是相同的,是统一的,是有章可循的。一部体例完整的家谱,大致应有以下各项:
1.谱名
一般均称为家谱、宗谱、族谱、家乘、世谱、统谱、支谱、祖谱、合谱、联宗谱、大成谱、房谱等,也有的称为谱传、真谱、渊源录、源流考、清芬录、世典、世牒、世恩录、故谱、族谱图、族系、族讲、石谱、世家、私谱、本书、大同谱、乡贤录、传芳集、家传簿、先德传、系谱、谱志略、家谱汇编、家模汇编等,可谓名目繁多。
2.谱序
稍具规模的家谱,卷首一定会有一篇至几十篇不等的序文,它是每部家谱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谱序包括新序、旧序、族外人的客序、跋语、目录和刻印人名以及其它关于本族的记述。
3.谱例
又称凡例,主要是阐述家谱的纂修原则和体例。一般而言,一些家谱在每一次续修时都会订出若干条适合社会潮流与需要的规则,以作为修谱时所要遵循的原则。
4.谱论
许多家谱都专门辟有谱论一章,专收先贤的谱说、谱论、谱议的篇章和古代经典中的有关论述,对修谱的作用、功能、意义、历史、原理、方法等加以发明和阐述,是研究谱学的宝贵资料。
5.恩荣录
主要内容为历代皇帝对家族中的官员及其家谱的敕书、诏命、赐字、赐匾、赐诗、赐联、御谥文、御制碑文以及地方官府的赠谕文字等,以显示和炫耀朝廷对该家庭及其成员的奖励和表彰,同时反映本家族的地位和身份。
6.像赞、遗像
祖先及家族中历代英贤、重要人物的图像资料,一般为正面是遗像,背面是像赞。
7.姓氏源流
中国家谱素来有“叙本系,述始封”的传统,明清以来各家谱也大多有记姓氏源流的一章,或称姓氏源流,或称宗族源流。它主要是用来记述本姓来源、本族的历史渊源、始祖、世派、迁徙、各支派间关系甚至改姓的原委等。
8.族规家法
是宗族家族成员共同制定的、用以约束和教化族人的宗族法规,是家谱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名称各异,种类很多,诸如家规、家约、家戒、家法、家礼、家典、家仪、家条、族规、族约、祠规、祠约、规范、规条、规矩、条规、戒谕等。
9.祠堂
记载宗族、家族祠堂修建的历史,介绍祠堂的建筑规模、地理位置,收录有关祠堂的碑文、诗文、祠联、祠匾、祠堂图,建祠捐资人名,记录祠堂内神位世次、配享、附享、祭祀情况等。
10.五服图
又称服制图。所谓五服,就是指古代丧服制度中的五种服色,即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丧服是根据生者与死者的远近亲疏关系而穿着的一种服饰。因五服本身就表明生者与死者的亲疏远近关系,同时又表明与死者同有关系的生者与生者之间的远近亲疏关系,所以不仅在执行丧礼时要涉及到,而且在执行宗族、家族事务及执行法律时也必须涉及,所以家谱中一般都载有五服图。
11.世系
这是家谱中的主体部分,又称为世系图、世系考、世系记等。这部分内容为所有中国家谱共有,因而成为家谱区别于正史、地方志的最明显的标志。世系表除欧阳修、苏洵所发明的欧式图谱和苏式图谱外,还有两种比较常见:(1)宝塔式图谱:这一图谱形式何人所创、创于何时目前尚无定论,不过最迟已在南宋时出现了,因此很可能也是北宋人的产品。(2)牒记式图谱:这一图谱的特点是分别按世代以文字叙述先人的事迹,既不用线条,也不用图表。
12.传记
家谱中的传记又称行状、行述、行实、事状、志略等,其体裁有传记、行状、寿文、贺序、墓志、祭文以及抄自史传中的资料,主要载录
家族成员中“方行可书”的“忠臣孝子”、“节妇义夫”的事迹和传记资料。
13.谱系本记
也称作世序、世系录、先世考等,主要内容与世系部分大致相同,记载本族成员的简况,即本人名讳、父名讳、排行、字号、生卒年月、寿数等。
14.族产
记录家族、宗族的集体财产,如祀田、坟地、义庄、学田、义墅、山林、房屋等。
15.契据文约
专门登载与记录和族产有关的契据文约、管理制度以及宗族、家族内部关于承嗣、婚姻、分家等的文书及契约。
16.坟茔
记载族中公共坟地的情况,包括墓地图、坟向、祖坟及各支派墓地分布等。
17.名迹录
记载与本族或族中成员有关的山水桥梁、亭台堂舍、庵寺书院等。
18.任宦记
记载族中成员历代官宦名人事迹,其内容与传记部分大致相同,包括履历、科第、政绩、功勋、著作、学说等。
19.年谱
是按照年、月、日专门记载一个人生平事迹的一种体裁。
20.艺文
收录家族、宗族成员的著述,包括奏疏、殿试文、万言策、诗词和各式文章等。
21.字辈谱
又称派语、派行诗、行第、派引、排行等,专门登载族内成员姓名排行的字语。
22.领谱字号
中国古代家谱修好后,在派发给族中成员前,对每部谱都编以号码。
23.续后篇
或称余庆录。指家谱修完后,专门留空白纸数页,留待后世子孙续,以示绵延不绝。
24.纂修、捐资人名
家谱的纂修或续修,是家族、宗族中的一件大事,涉及族中许多人员,且须动员全族成员捐款助修。
以上是家谱的基本格式。一部家谱也许不可能将上述基本格式全部用到,但格式中的主要部分,如谱序、凡例、世系图、传记、家规、艺文、字辈谱等肯定会有,家谱也正是凭借上述内容将家族的历史渊源、迁徙情况、历代英贤等保存下来,并流传后世。
其实一部完整的家谱就是一部宗族、家族史或宗族、家族百科全书。通过一部家谱,我们可以了解到该家族的历史沿革,世系繁衍,人口变迁,居地变迁,婚姻状况,该家族成员在科第、官职等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事迹,该家族的经济情况和丧葬、礼典、家规、家法等典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