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植物的器官和营养》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任务2.3植物的营养器官教案(1)
项目2 植物的生长发育教案(首页)授课题目任务2.3 植物的营养器官1.植物的根目的要求知识目标1.掌握植物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的基本形状和类型;认识常见营养器官的变态。
2.熟悉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的基本构造及区别。
能力目标1.能够识别植物根系类型和根的变态,借助显微镜能认识根尖结构,区别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根的结构异同。
2.能够识别植物茎的基本形态、各种芽的类型、茎的生长习性、茎的常见变态,借助显微镜区别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茎的结构异同。
3.能够识别植物叶的形态、单叶和复叶、叶脉和叶序、叶的变态,借助显微镜观察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异同。
教学重点、难点1.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的基本形状和类型(重点)2.区别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根、茎、叶的结构异同(难点)教学方法1.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示相关资料、图片及习题。
2.自主探究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综合应用。
教学安排14课时1.课堂互动 8课时2.实践活动 6课时项目2 植物的生长发育教案(首页)授课题目1.植物的根目的要求知识目标1.掌握植物根的基本形状和类型。
2.熟悉双子叶植物和单子叶植物的根的基本构造及区别。
能力目标1.能够识别植物根系类型。
2.借助显微镜能认识根尖结构,区别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根的结构异同。
教学重点、难点1.根的基本形状和类型(重点)2.区别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根的结构异同(难点)教学方法1.采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示相关资料、图片及习题。
2.自主探究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综合应用。
教学安排5课时1.课堂互动 4课时2.实践活动 1课时项目2 植物的生长发育教案教学过程设计(5课时)[一]导入新课提出引导性问题:前面我们学过在构成植物体的过程中,细胞首先会集合成群,形成植物组织,然后由植物组织再组合成形态各异、功能不同的部分。
在植物体中,这些由多种组织组成,具有一定形态特征和特定生理功能,并易于区分的部分,就是器官。
《植物的器官和营养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版2001》
《植物的器官和营养》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同砚能够理解植物的器官结构及其功能,了解植物的营养需求和吸纳方式。
2. 能力目标:培育同砚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同砚的试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同砚对植物发展的爱好,培育同砚的保卫植物的认识。
二、教学内容:1. 植物的器官结构:根、茎、叶、花、果实2. 植物的营养需求:光合作用、水分吸纳、气体交换、矿质元素吸纳3. 植物的营养方式:自养营养、异养营养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植物的器官结构及其功能的理解,植物的营养需求和吸纳方式的精通。
2. 难点:植物的器官结构与功能的联系,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矿质元素吸纳机制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老师讲解:通过教室讲解,图文并茂地介绍植物的器官结构及其功能,植物的营养需求和吸纳方式。
2. 试验教学:设计简易的试验,让同砚亲自操作观察植物的发展过程,加深对植物器官的理解。
3. 谈论沟通:组织小组谈论,引导同砚沉思植物的营养需求和吸纳方式,培育同砚分析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环节:通过展示植物的不同器官,引起同砚的爱好,激发同砚对植物的好奇心。
2. 知识讲解:介绍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的结构和功能,讲解植物的营养需求和吸纳方式。
3. 试验操作:设计试验,让同砚观察植物在不同条件下的发展状况,探究植物的营养需求和吸纳方式。
4. 谈论沟通:组织同砚进行小组谈论,分享试验结果,谈论植物的发展过程中的关键因素。
5. 总结归纳: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植物的器官结构与功能的联系,植物的营养需求和吸纳方式。
六、作业设计:1. 制作植物器官模型:要求同砚依据课上进修的知识,制作一个植物的器官模型,并标明各个器官的功能。
2. 观察植物发展:要求同砚选择一个植物,观察其发展状况,记录每天的变化,并分析植物发展的关键因素。
3. 植物营养需求调查:要求同砚选择一个植物,调查其所需的养分种类和量,分析植物的营养需求。
《植物的器官和营养》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版200
《植物的器官和营养》教学分析植物的器官和营养是初中生物课程中的重要内容,是学生建立对植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认识的重要阶段。
本文将从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评判等方面对《植物的器官和营养》这一部分进行分析。
一、教材内容分析《植物的器官和营养》这一部分主要包括植物的根、茎、叶和营养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植物的营养方式和光合作用等内容。
教材通过文字、图片和实验等形式生动地展示了植物器官的结构特点和功能作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植物的发展发育过程和养分吸收利用机制。
二、教学目标分析通过进修《植物的器官和营养》,学生应该能够掌握植物的根、茎、叶和营养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了解植物的营养方式和光合作用的原理,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提高学生对植物发展发育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三、教学方法分析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植物的器官和营养》这一部分的内容。
比如,可以通过讲解、示范、实验、观察等形式引导学生认识植物的器官结构和功能,激发学生的进修兴趣;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进修,开展植物器官结构的拼图活动,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来深入理解植物器官的构造和功能。
四、教学评判分析在教学评判方面,可以通过教室练习、小组讨论、实验报告、进修总结等形式对学生的进修情况进行评判。
通过这些形式的评判,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进修困难和问题,帮助学生及时调整进修方法和提高进修效果。
综上所述,《植物的器官和营养》这一部分作为初中生物课程中的重要内容,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设计和方法选择,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建立对植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进修兴趣和进修效果。
希望教师们在教学实践中能够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进修需求,合理设计教学方案,提高教学效果,增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植物的不同器官及其功能,理解植物的营养需求和吸收方式。
《植物的器官和营养导学案-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版2001》
《植物的器官和营养》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了解植物的不同器官及其功能;2.掌握植物的营养方式和吸收途径;3.理解植物的发展发育过程。
二、导学内容1.植物的器官及其功能- 根的结构和功能- 茎的结构和功能- 叶的结构和功能- 花的结构和功能- 果实的结构和功能2.植物的营养方式和吸收途径- 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 植物的无机养分吸收途径- 植物的有机养分吸收途径3.植物的发展发育过程- 种子的萌发和发展- 植物的发展节律- 植物的生殖过程三、导学步骤1.热身导入通过观察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植物是如何吸收养分并发展的?植物的器官有哪些?不同的器官有什么功能?2.观点讲解简要介绍植物的根、茎、叶、花和果实的结构和功能,让学生对植物的器官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重点讲解详细讲解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和意义,以及植物吸收无机和有机养分的途径,让学生了解植物的营养方式和吸收机制。
4.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植物发展发育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如种子的萌发、发展节律和生殖过程,让学生理解植物的发展发育规律。
5.小结复习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对植物的器官和营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导学作业1.观察周围的植物,记录它们的根、茎、叶、花和果实的特点,并分析它们的功能;2.查阅资料,了解不同植物的营养方式和吸收途径,写一份小结报告;3.选择一种植物,钻研其发展发育过程,制作一份展示海报。
五、导学反馈1.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和教室表现,评估学生对植物器官和营养的理解水平;2.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辅导和指导,帮助他们提高进修水平。
六、拓展延伸1.组织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自观察植物的发展情况,加深对植物的了解;2.进行植物实验,探究植物发展的规律和影响因素,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通过本导学案的进修,置信学生们能够对植物的器官和营养有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为他们今后的进修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植物的器官和营养导学案》
《植物的器官和营养》导学案一、导入植物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通过吸收养分和水分来发展和繁殖。
而植物的发展和发育离不开器官和营养的支持。
今天我们就来进修一下植物的器官和营养。
二、进修目标1. 了解植物的基本器官结构及其功能;2. 掌握植物的营养分类和获取方式;3. 理解植物的发展和发育过程。
三、进修重点1. 植物的主要器官有哪些?它们的功能是什么?2. 植物的营养分类及其获取方式。
3. 植物的发展和发育过程。
四、进修内容1. 植物的器官结构及功能(1)根:吸收水分和养分,固定植物体。
(2)茎:输送水分和养分,支持植物体。
(3)叶: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
2. 植物的营养分类及获取方式(1)光合营养:通过光合作用制造养分。
(2)吸收营养:通过根吸收土壤中的养分。
3. 植物的发展和发育过程植物发展的过程主要包括种子萌发、幼苗发展、成株发展等阶段。
五、拓展练习1. 请简要描述植物的主要器官及其功能。
2. 什么是光合作用?它在植物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3. 植物的发展过程中哪些因素会影响其发展速度?六、总结反思通过进修,我们了解了植物的器官结构和功能,以及植物的营养分类和获取方式。
同时,我们也对植物的发展和发育过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以后的进修和生活中,我们要注重珍爱植物,让它们能够健康发展,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更多的帮助。
七、课后作业1. 思考一下,如果没有植物,地球上会发生什么变化?2. 请观察周围的植物,了解它们的发展环境和发展状态。
3.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植物的知识。
以上就是本次进修的内容,希望同砚们能够认真进修,加深对植物的了解。
祝大家进修进步!。
《植物的器官和营养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版2001》
《植物的器官和营养》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植物的不同器官结构和功能,精通植物的营养吸纳方式及其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培育同砚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育同砚合作进修和试验设计的能力。
3. 情感目标:培育同砚对植物的爱好,激发同砚珍爱环境、热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植物的器官结构和功能,植物的营养吸纳方式。
2. 教学难点:植物的不同器官之间的互相干系,植物的器官和营养的关联。
三、教学内容:1. 植物的器官结构和功能:根、茎、叶、花、果实的结构和功能。
2. 植物的营养吸纳方式:水分、养分的吸纳方式及其重要性。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老师讲解和示范,让同砚了解植物的不同器官结构和功能。
2. 试验法:设计简易的试验,让同砚亲自动手,观察植物的器官,探究植物的营养吸纳方式。
3. 谈论法:组织同砚分组谈论,共同解决问题,培育同砚的合作进修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同植物的图片,引发同砚对植物的爱好,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进修:老师讲解植物的不同器官结构和功能,引导同砚熟识根、茎、叶、花、果实的作用。
3. 试验:设计试验,让同砚观察植物的根、茎、叶的结构,了解其吸纳水分、养分的方式。
4. 谈论:组织同砚分组谈论,分享试验结果,探讨植物的器官和营养的关联。
5. 总结:老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植物的器官和营养之间的重要性。
6. 作业:安置作业,让同砚通过实地观察植物,记录不同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六、教学评估:1. 同砚表现:观察同砚在试验和谈论中的表现,评判同砚对植物器官和营养的理解水平。
2. 作业评定:批改同砚的作业,评定同砚对植物的器官和营养的精通状况。
七、教学资源:1. 图片:展示不同植物的图片,帮助教学。
2. 试验器械:筹办试验所需的器械,让同砚进行试验。
3. 实地观察:组织同砚到学校园地或植物园进行实地观察,加深对植物的了解。
《植物的器官和营养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版2001
《植物的器官和营养》导学案
导学目标:
1. 了解植物的主要器官包括根、茎、叶和花,以及它们的功能和特点。
2. 了解植物的营养方式包括光合作用和吸收养分,以及其重要性。
3. 探索植物器官和营养之间的干系,深入理解植物发展发育的过程。
导学内容:
一、植物的器官
1. 根:植物的根系主要卖力吸收水分和养分,并固定植物在土壤中。
2. 茎:植物的茎主要卖力输送水分和养分,支持植物的结构。
3. 叶:植物的叶主要进行光合作用,吸收阳光能量并将其转化为化学能。
4. 花:植物的花主要卖力繁殖,产生种子和果实。
二、植物的营养
1. 光合作用:植物通过叶绿体中的叶绿素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
2. 吸收养分: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满足发展发育的需要。
三、植物器官和营养的干系
1. 根、茎、叶和花之间互相配合,共同完成植物的发展和繁殖。
2. 光合作用和吸收养分是植物发展发育的重要过程,两者互相依存,共同维持植物的生命活动。
导学任务:
1. 请结合上述内容,简要描述植物的主要器官及其功能。
2. 请诠释光合作用和吸收养分在植物发展发育中的作用。
3. 请思考植物器官和营养之间的干系,谈谈你对植物发展发育的理解。
导学参考:
1.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2. 《植物发展发育教学指南》
3. 《植物生理学导论》
导学反思:
1. 你对植物的器官和营养有哪些新的认识?
2. 你觉得植物的发展发育与人类的生活有何联系?
3. 你对植物的生命力和适应能力有何感想?。
《植物的器官和营养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版2001》
《植物的器官和营养》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植物的器官结构和功能,以及植物的营养需求和获取方式。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植物发展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认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植物的器官结构:根、茎、叶、花、果实等。
2. 植物的器官功能:根吸收水分和养分、茎输送水分和养分、叶进行光合作用等。
3. 植物的营养需求:水分、养分、光能等。
4. 植物的营养获取方式:根吸收水分和养分、叶进行光合作用等。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重点:植物的器官结构和功能、植物的营养需求和获取方式。
2. 难点:植物器官的互相干系和作用机制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案例教学: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植物器官结构和功能。
2. 实验教学:设计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探究植物的营养获取方式。
3. 讨论教学: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植物器官的互相干系和作用机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植物的不同部分,引导学生讨论植物的器官结构和功能。
2. 进修:讲解植物的器官结构和功能,引导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
3. 实践:设计实验让学生观察植物的营养获取方式,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
4.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植物的器官和营养获取方式,提出问题并展开讨论。
5. 拓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活动,设计植物器官干系图,并进行展示和讨论。
六、作业要求:1. 完成植物器官结构和功能的观点图。
2. 设计植物营养获取方式的实验,并完成实验报告。
3. 小组合作,制作植物器官干系图,并进行展示。
七、评判方式:1. 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和数据分析能力。
2. 观点图和干系图的准确性和完备性。
3. 小组讨论和展示的表现和贡献度。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次作业设计,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植物的器官结构和功能,以及植物的营养获取方式,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科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植物的器官和营养》优质课教案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科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1课《植物的器官和营养》优质课教案省级比赛获奖教案公开课教师面试试
讲教案
【名师授课教案】
1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植物可以分为开花植物和不开花植物。
不开花植物包括蕨类、苔藓和藻类植物等。
过程与方法
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
用自己确定的标准给植物分类。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植物是多种多样的。
能够欣赏并感受大自然因植物的多样而美丽。
2学情分析
学生生活中对植物的认识已经不陌生了,因此本课要逐步引入植物的分类知识。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知道分类是研究生物的基本方法。
能用自己确定的标准给植物分类。
【教学难点】
理解植物是多种多样的。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教学活动
1【导入】引入。
《植物的器官和营养导学案》
《植物的器官和营养》导学案一、导入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进修的主题是《植物的器官和营养》。
在我们平时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各种各样的植物,但你知道植物的器官是什么吗?它们是如何获取营养的呢?二、植物的器官1. 根:根是植物的吸收器官,主要卖力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
根的形态多样,有的植物的根系发达,有的植物的根系不发达。
根的主要结构有根尖、根茎、侧根等。
2. 茎:茎是植物的支持器官,主要卖力植物的发展和传输水分和养分。
茎的形态也各不相同,有的植物的茎直立,有的植物的茎蔓延。
茎的主要结构有节、节间、叶等。
3. 叶:叶是植物的光合器官,主要卖力植物的光合作用。
叶的形态也千姿百态,有的叶片大,有的叶片小,有的叶片扁平,有的叶片卷曲。
叶的主要结构有叶柄、叶片、叶脉等。
三、植物的营养1.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合成有机物的过程。
在光合作用中,植物通过叶片中的叶绿体吸收阳光,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
光合作用是植物获取能量和养分的重要途径。
2. 吸收水分和矿物质:植物通过根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矿物质,包括氮、磷、钾等元素。
这些矿物质对植物的发展和发育至关重要,缺乏某种矿物质会导致植物发展受阻。
3. 吸收二氧化碳:植物通过叶片中的气孔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
二氧化碳是植物合成有机物的原料之一,缺乏二氧化碳会影响植物的发展和发育。
四、思考与讨论1. 为什么植物的根、茎、叶具有不同的形态和结构?它们各自的功能是什么?2. 光合作用是植物获取能量和养分的重要途径,你知道植物为什么需要光合作用吗?光合作用的过程是怎样的?3. 植物在发展发育过程中需要哪些矿物质?这些矿物质对植物的发展有何影响?五、实践与应用1. 观察身边的植物,了解它们的根、茎、叶的形态和结构。
2. 利用实验模拟光合作用的过程,观察叶片在阳光下的变化。
3. 钻研不同矿物质对植物发展的影响,设计实验验证结论。
六、总结通过本节课的进修,我们了解了植物的器官和营养,包括根、茎、叶的形态和结构,光合作用的过程,以及植物吸收水分、矿物质和二氧化碳的重要性。
最新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植物的器官和营养》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植物的营养器官》优质教案一、根的形态与功能(一)根的形态1.根的发生种子萌发时,胚根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便形成根。
2.根的种类主根、侧根、不定根。
主根和侧根为定根。
3.根系一株植物所有根的总体叫根系。
根系可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
直根系:主根明显发达,较各级侧根粗壮,能明显区别出主根和侧根的根系。
须根系:主根不发达或早期停止生长,由茎的基部生出的不定根组成的根系。
4.根系分布根系在土壤中分布很深很广。
直根系植物的根常分布在较深土层中,属深根性;须根系往往分布在较浅的土层中,属浅根性。
(二)根的结构1.根尖的结构根尖是指根的最顶端到着生根毛的部位。
根尖从顶端起依次分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根毛区四区。
2.双子叶植物根的结构(1)初生结构根的初生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表皮、皮层和中柱三部分。
(2)次生结构双子叶叶植物的根完成初生成长后,由于形成层的发生和活动,不断产生次生维管组织和周皮,使根的直径增粗,并产生次生结构。
维管形成层的产生及活动:片段状维管形成层、波浪状维管形成层、圆环状维管形成层的产生。
维管形成层的分裂活动:维管形成层主要进行平周分裂,向外产生次生韧皮部,向内产生数量较多的次生木质部。
总之,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构造从外向内依次为:周皮(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韧皮部(初生韧皮部、次生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次生木质部、初生木质部)等。
3.禾本科植物根的结构禾本科植物为单子叶植物,其根的基本结构也可分为表皮、皮层、中柱三个部分,但各部分有其特点,特别是不产生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不能进行次生生长。
表皮:是根的最外一层细胞,当根毛枯死后,往往解体而土脱落。
皮层:皮层中靠近表皮的三至数层细胞为外皮层。
外皮层内侧为数量较多的皮层薄壁组织。
内皮层在发育后期细胞壁呈马蹄形的五面加厚,只有外切向壁不加厚。
在木质部放射角处的少数细胞仍保留薄壁状态,成为水分、养分进出的通道,这类细胞叫通道细胞。
《植物的器官和营养》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版2001
《植物的器官和营养》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 掌握植物的器官结构和功能,包括根、茎、叶的特点及作用;(2) 了解植物的生活方式和营养吸收方式;(3) 能够描述植物的营养方式和光合作用的过程。
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爱护意识;(2) 引导学生尊重和珍惜自然环境。
二、教学内容:1. 植物的器官结构和功能2. 植物的生活方式3. 植物的营养方式4. 光合作用的过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植物的器官结构和功能的认知2. 植物的营养方式的理解3. 光合作用的过程的掌握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植物在不同环境下的生长情况,引导学生认识植物的生活方式和营养吸收方式。
2. 教师讲解与学生讨论:教师结合教材内容讲解植物的器官结构和功能,激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3. 影像资料展示:通过视频和图片展示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光合作用的过程,加深学生对植物的认识和理解。
五、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环节:通过出示图片或视频让学生猜测是什么植物,并引导学生讨论植物的重要性。
2. 激发探究:让学生分组讨论植物的器官结构和功能,并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
3. 概念解释:教师讲解植物的生活方式和营养吸收方式,引导学生理解植物的营养方式。
4. 实践操作:让学生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进行实验验证植物光合作用的过程,加深学生对植物的认识。
5. 深化拓展:展示更多植物的特点和生长环境,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和爱护植物。
六、作业设计:1. 植物器官观察报告:要求学生选择一种植物,观察其根、茎、叶的结构和功能,并撰写观察报告。
2. 植物生长实验记录:要求学生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3. 植物综合研究论文:要求学生深入研究一个特定的植物,包括其生活方式、营养吸收方式和生长环境,并撰写研究论文。
七、评价方式:1. 书面报告评分:评价学生对植物器官结构和功能的观察和描述能力。
《植物的器官和营养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版2001》
《植物的器官和营养》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植物的主要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等;2.认识植物的营养需求和吸收方式;3.掌握植物器官的结构和功能;4.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二、教学内容:1. 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器官结构和功能;2. 植物的营养需求和吸收方式;3. 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植物的各个器官的结构和功能;2. 植物的营养需求和吸收方式。
四、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法:通过图片展示植物的不同器官结构,帮助学生理解;2. 实物展示法:让学生亲自观察植物的各个器官,加深印象;3. 实验探究法:设计简单的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体验植物的吸收过程;4. 讨论交流法: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对植物器官和营养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设计:1.导入: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的各个器官,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2.学习植物根系:通过实物展示和讨论,让学生了解根的结构和功能;3.学习植物茎和叶:同样通过实物展示和讨论,让学生了解茎和叶的结构和功能;4.学习植物的花和果实:让学生观察不同植物的花和果实,了解它们的结构和功能;5.学习植物的营养需求和吸收方式:通过实验探究法,让学生了解植物的营养需求和吸收方式;6.总结:让学生总结所学内容,并展示自己的理解。
六、作业设计:1. 设计绘画作业:让学生选择一种植物,绘制其根、茎、叶、花、果实等器官结构图,并标注功能;2. 创作作文:请学生以植物的一个器官为题材,撰写一篇关于其结构和功能的作文;3. 实地考察作业:要求学生到校园或家中的花园中,观察不同植物的器官结构,并写出观察报告。
七、课后反馈:1. 作业检查:老师批改作业,给予学生指导和鼓励;2. 学生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写出自己的收获和困惑;3. 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体会和问题,互相学习。
以上就是本次《植物的器官和营养》作业设计方案,希望学生们通过这次作业的学习,深入理解植物的结构和功能,提升对植物世界的认识和理解。
《植物的器官和营养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版2001》
《植物的器官和营养》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植物的不同器官及其功能;2. 掌握植物的养分吸收方式及其重要性;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4.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5. 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爱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植物的器官:根、茎、叶;2. 植物的营养:光合作用、无机养分吸收、有机物贮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植物的不同器官及其功能;难点:植物的养分吸收方式及其重要性。
四、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2. 实验器材:植物标本、显微镜、试管、试剂等;3. 实验指导书;4. 视听材料。
五、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植物的根1. 利用图片和实物标本展示植物的根系结构和功能;2. 小组讨论植物的根在生长中的作用;3. 实地观察不同植物的根系结构,记录观察结果;4. 观看相关视频,了解植物根系的吸收方式。
第二课时:植物的茎1. 介绍植物的茎的结构和功能;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植物茎的形态和功能;3. 利用显微镜观察植物茎的细胞结构;4. 完成相关实验报告。
第三课时:植物的叶1. 分析植物的叶的结构和功能;2. 进行室内实验,观察不同叶片对光线的反应;3. 学生自主制作模型展示植物叶的结构和功能;4. 观看相关视频,了解植物叶片的光合作用。
第四课时:植物的营养1. 介绍植物的营养的来源和重要性;2. 分析植物对养分的吸收方式;3. 进行室内实验,观察植物吸收不同养分的效果;4. 小组讨论植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生存策略。
六、教学评价:1. 实验报告评分;2. 小组讨论讨论记录;3. 课堂表现评价;4. 期末考核。
七、作业布置:1. 集体制作植物标本;2. 观察一种植物的根、茎、叶的结构,并做出示意图;3. 撰写一篇关于植物养分吸收的文章。
以上是本次《植物的器官和营养》的作业设计方案,希未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植物的认识和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植物的器官和营养作业设计方案》
《植物的器官和营养》作业设计方案一、设计理念:本作业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植物的器官结构和营养吸收过程,加深他们对植物发展发育的认识,培养其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激发其对生物学的兴趣。
二、设计内容:1. 植物的器官结构: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植物的根、茎、叶、花和果实等器官的结构特点,以及它们在植物发展发育中的作用和互相干系。
2. 植物的营养吸收:介绍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分、矿质元素和光合作用等过程获取营养的方式,让学生了解植物的营养需求和吸收机制。
3. 实验设计:设计简单的实验,让学生通过观察植物的发展过程,了解植物器官的作用和营养吸收的过程。
例如,可以让学生种植一颗小型植物,并观察其根、茎、叶的发展情况,以及在不同条件下植物的发展变化。
4. 问题探究: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探讨,如植物的器官如何适应不同发展环境、植物的营养需求与发展发育的干系等,让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深入理解植物的器官和营养吸收。
5. 综合应用:通过案例分析或小组讨论,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如植物的栽种管理、植物的营养补充等,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三、作业要求:1. 阅读相关教材和资料,掌握植物的器官结构和营养吸收的基本知识。
2. 完成实验记录和观察报告,分析实验结果并提出结论。
3. 参与问题探究和讨论环节,积极思考和表达观点。
4. 完成综合应用任务,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并撰写应用报告。
四、评判方式:1. 实验记录和观察报告占总成绩的30%。
2. 问题探究和讨论表现占总成绩的20%。
3. 综合应用任务及应用报告占总成绩的30%。
4. 参与度和表现占总成绩的20%。
五、作业时间安排:1. 第一周:进修植物的器官结构和营养吸收的基本知识。
2. 第二周:进行实验和观察,完成实验记录和观察报告。
3. 第三周:参与问题探究和讨论,撰写问题探究报告。
4. 第四周:完成综合应用任务,撰写应用报告。
《植物的器官和营养作业设计方案》
《植物的器官和营养》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植物的器官结构及其功能,掌握植物的营养需求和吸收方式。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珍爱认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植物的主要器官结构及其功能,植物的养分需求和吸收方式。
2. 教学难点:植物的根系结构和功能,植物的营养需求和光合作用的干系。
三、教学内容1. 植物的器官结构:根、茎、叶的结构和功能。
2. 植物的营养需求:光能、水分、二氧化碳、氮、磷、钾等养分的作用和吸收方式。
3. 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的过程和意义。
四、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通过观察植物的不同部位,引导学生思考植物的器官结构及其功能。
2. 进修:介绍植物的根、茎、叶的结构和功能,让学生理解植物的器官之间的联系和作用。
3. 实验:设计实验,让学生观察植物的根系吸水的过程,了解植物的水分吸收方式。
4. 分析:讨论植物的养分需求和吸收方式,引导学生分析植物发展的必要条件。
5. 总结:总结植物的营养需求和光合作用的干系,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五、教学方法1. 观察法:通过观察植物的不同部位,引导学生理解植物的器官结构和功能。
2. 实验法:设计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思维碰撞。
4. 总结法:引导学生总结教室内容,稳固知识点,提高学生的进修效果。
六、教学评判1. 考查方式:通过教室表现、实验报告、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综合评判。
2. 评判标准:根据学生的表现和成绩,评定学生的进修水平宁能力提高情况。
七、教学资源1. 教材:《植物的器官和营养》教材。
2. 实验器械:玻璃器皿、植物、水、营养液等。
3. 多媒体: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设备。
八、教学环节设计1. 导入环节:通过观察植物引入主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第1课植物的器官和营养教案新人教版
植物怎样吸收和运输水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能说出植物吸收和运输水的过程及与该过程有关的植物器官。
2.知道植物吸收水分的来源和去向。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教材并设计实验,锻炼猜想、分析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实验的设计和探索,增进对设计实验的兴趣,体验科学的神奇。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能说出植物吸收和运输水的过程及与该过程有关的主要植物器官。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教材并设计实验,锻炼猜想、分析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用具小的盆栽植物若干株(每个学习小组一株),显微镜一台,植物表皮切片一份,本课相关实验视频。
四、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同海尔蒙一起,进行了奇妙的科学研究,我们知道了植物生长需要一种很重要的物质,这种物质是什么呢?生回答:水。
教师谈话:对了!那么水对植物是这样的重要,就好像我们作为人要吃饭一样。
那么大家知不知道植物是怎么样去吃饭的呢?这些被植物吃进去的水,是靠什么器官吃进去的呢?在今天的课程中我们就来看一看。
(板书课题)在这里吸收的意思就是类似于吃的意思。
那么同学们先来看书上的第9页的第一幅图。
我们来进行一个小活动。
猜一猜。
(二)观察思考,新课探究1.活动—:看一看,猜一猜。
(1)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第9页的第一幅图,对第一个问题进行猜想。
植物通过________吸收水分。
根据上节课的内容,学生很容易得出猜想:植物通过根吸收水分。
教师引导指出,植物吸收的水分不仅供应根部的需要,树干和叶子也需要大量的水分,那么植物是通过________运输水分呢?学生进行猜想,植物是通过树干(茎)运输水分。
提问:同学们说一说这样猜想的理由?如何证明我们的结论呢?2.活动二:小小科学家(一)。
(1)同学们按照已经分好的学习小组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问题1:观察老师给每个学习小组准备的小的盆栽植物,指认这种植物的各器官。
问题2:同学们认为植物靠根吸水,老师认为植物是靠叶片吸水。
《植物的器官和营养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版2001》
《植物的器官和营养》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主题概述本次作业设计的主题是“植物的器官和营养”,旨在让同砚通过深度了解植物的结构和功能,探究植物的发展和发育过程中的重要角色。
通过本次作业,同砚将能够理解植物的各种器官的特点和功能,以及植物如何利用养分进行发展和发育。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植物的结构和器官的特点;2. 精通植物的养分吸纳和利用过程;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诠释植物发展发育的过程;4. 提高同砚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植物的器官:根、茎、叶、花、果实;2. 植物的营养: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植物对养分的吸纳和利用;3. 植物的发展发育过程。
四、教学方式1. 理论教学: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介绍植物的结构与功能、养分吸纳与利用过程等知识;2. 试验教学:通过试验,观察植物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了解植物的营养吸纳过程;3. 谈论沟通:同砚自主进修,谈论植物发展发育的相关问题,提高同砚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认识。
五、作业设计1. 完成植物器官的观察试验报告,包括根、茎、叶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2. 设计试验,观察植物在光照条件不同下的变化,探究光合作用对植物发展的影响;3. 依据所学知识,分析一种植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发展发育状况,并撰写探究报告。
六、评估方式1. 试验报告的完成状况和质量;2. 探究报告的专业性和深度;3. 同砚在谈论沟通环节的表现。
七、作业要求1. 按时提交作业,完成度高,质量优秀;2. 作业内容准确、明晰、完备,结论明确,数据可靠;3. 能够依据老师给出的指导,对作业内容进行合理改进。
以上为《植物的器官和营养》作业设计方案,期望能够援助同砚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结构和功能,培育同砚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愿同砚们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收获知识,提升能力,为将来的进修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课时一、背景介绍:植物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物之一,它们通过吸纳水、光合作用等方式得到能量和养分,完成发展和繁殖。
《植物的器官和营养作业设计方案-2023-2024学年科学人教版2001》
《植物的器官和营养》作业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植物的主要器官(根、茎、叶、花、果实)、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以及植物的营养需求。
2.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通过实验和观察,掌握植物器官的特点和功能,并能够分析植物的营养需求。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和爱护认识,增强对植物珍爱的重视。
二、教学内容:1. 植物的主要器官:根、茎、叶、花、果实2. 植物器官的结构和功能3. 植物的营养需求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植物的主要器官及其结构和功能2. 教学难点:植物器官的互相干系及植物的营养需求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教室讲解,介绍植物的主要器官及其结构和功能。
2. 实验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植物的根、茎、叶的结构和功能。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植物的营养需求及其重要性。
五、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入植物的器官和营养的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介绍植物的主要器官及其结构和功能,引导学生理解植物的发展和发育过程。
3. 实验: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植物的根、茎、叶的结构和功能,让学生亲身体验植物器官的重要性。
4. 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植物的营养需求及其来源,培养学生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植物的器官和营养对植物发展的重要性。
六、教学评判:1. 教室表现:通过观察学生的教室表现,评判学生对植物器官和营养的理解水平。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评判学生对植物器官结构和功能的掌握水平。
3. 小组讨论:评判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考察学生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七、拓展延伸:1.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植物的营养需求调查,了解不同植物对养分的需求量。
2. 可以安排实地考察活动,让学生亲自观察不同植物的器官特点和营养需求。
3. 可以邀请专家来进行讲座,深入探讨植物的器官和营养相关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植物的营养器官》优质教案一、根的形态与功能(一)根的形态1.根的发生种子萌发时,胚根先突破种皮向地生长,便形成根。
2.根的种类主根、侧根、不定根。
主根和侧根为定根。
3.根系一株植物所有根的总体叫根系。
根系可分为直根系和须根系。
直根系:主根明显发达,较各级侧根粗壮,能明显区别出主根和侧根的根系。
须根系:主根不发达或早期停止生长,由茎的基部生出的不定根组成的根系。
4.根系分布根系在土壤中分布很深很广。
直根系植物的根常分布在较深土层中,属深根性;须根系往往分布在较浅的土层中,属浅根性。
(二)根的结构1.根尖的结构根尖是指根的最顶端到着生根毛的部位。
根尖从顶端起依次分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根毛区四区。
2.双子叶植物根的结构(1)初生结构根的初生结构由外向内依次为表皮、皮层和中柱三部分。
(2)次生结构双子叶叶植物的根完成初生成长后,由于形成层的发生和活动,不断产生次生维管组织和周皮,使根的直径增粗,并产生次生结构。
维管形成层的产生及活动:片段状维管形成层、波浪状维管形成层、圆环状维管形成层的产生。
维管形成层的分裂活动:维管形成层主要进行平周分裂,向外产生次生韧皮部,向内产生数量较多的次生木质部。
总之,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构造从外向内依次为:周皮(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韧皮部(初生韧皮部、次生韧皮部)、形成层,木质部(次生木质部、初生木质部)等。
3.禾本科植物根的结构禾本科植物为单子叶植物,其根的基本结构也可分为表皮、皮层、中柱三个部分,但各部分有其特点,特别是不产生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不能进行次生生长。
表皮:是根的最外一层细胞,当根毛枯死后,往往解体而土脱落。
皮层:皮层中靠近表皮的三至数层细胞为外皮层。
外皮层内侧为数量较多的皮层薄壁组织。
内皮层在发育后期细胞壁呈马蹄形的五面加厚,只有外切向壁不加厚。
在木质部放射角处的少数细胞仍保留薄壁状态,成为水分、养分进出的通道,这类细胞叫通道细胞。
中柱:最外一层薄壁细胞组成中柱鞘。
每束初生韧皮部与初生木质部放射角相间排列,两者之间的薄壁细胞不能恢复分生能力,不产生形成层。
以后细胞壁木质化而变为厚壁组织。
4.侧根的形成侧根开始发生时,中柱鞘某些部位的几个细胞细胞质变浓,液泡很小,细胞恢复分裂活动。
首先进行切向分裂,增加细胞层数,继而进行各个方向的分裂,产生一团细胞,形成侧根原基,其分化方向以向顶顺序进行,其顶端逐渐分化为生长点和根冠。
最后,由于新的生长点的不断分裂、生长和分化而向外突出,结构穿过母根的皮层和表皮成为侧根。
(三)根的生理功能1.生理功能支持与固定作用,吸收作用,输导作用,合成与转化作用,分泌作用,贮藏作用,繁殖作用。
2.经济用途食用、药用、工业原料等经济用途。
某些乔木、藤本植物的根可作工艺美术品;在自然界中根还有护坡地、堤岸和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
二、茎的形态与功能(一)茎的形态特征1.茎的形态一般种子植物的茎多数呈圆柱形、三棱形、方柱形或扁平柱形。
通常植物地上部分具有主茎和侧枝,茎有节、节间、叶腋和枝条等。
植株生长过程中,根据枝条延伸生长的强弱,可将枝条分为长枝和短枝。
2.茎的生长习性不同植物的茎在长期进化过程中,有各自的生长习性,以适应外界环境。
通常茎的生长方式有四种方式:直立茎、缠绕茎、攀缘茎和匍匐茎。
3.芽芽是处于幼态而未伸展的枝、花或花序。
(1)定芽和不定芽定芽可分为顶芽和腋芽。
(2)叶芽、花芽和混和芽形成枝条为叶芽。
形成花或花序为花芽。
既生枝叶,又长花为混合芽。
(3)鳞芽和裸芽外面被有鳞片的叫鳞芽,不被鳞片的叫裸芽。
(4)活动芽和休眠芽能于当年或次年春季萌发的芽叫活动芽。
有的芽形成后,长时期处于休眠状态而不萌发的芽,叫做休眠芽。
4.分枝与分蘖种子植物的分枝方式,一般有单轴分枝、合轴分枝和假二叉分枝3种类型(图1-31)。
分蘖是禾本科植物的特殊分枝方式,它是从靠近地面的茎基部产生分枝,并在其基部产生不定根,这种特殊的分枝方式叫分蘖,如小麦、水稻等。
(二)茎的构造1.双子叶植物茎的初生构造双子叶植物幼茎是由茎的生长点细胞经过分裂、伸长和分化形成的。
把幼嫩的茎作一横切,自外向内分为表皮、皮层和中柱(也称维管柱)三部分。
表皮:是幼茎最外面的一层细胞。
表皮上有气孔、表皮毛或腺毛。
表皮对茎的内部起着保护作用。
皮层:位于表皮和中柱之间。
近靠表皮部位常有一至数层厚角细胞,对幼茎具有机械支持作用。
幼茎呈绿色,能进行光合作用。
中柱:位于皮层以内,由维管束、髓和髓射线三部分组成。
2.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构造双子叶植物的茎形成初生结构后不久,便进行次生生长,产生次生结构,主要是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活动的结果。
形成层的产生与活动:形成层由束内形成层和束间形成层组成形成层环。
束内形成层的分裂,向外产生次生韧皮部,向内产生次生木质部,并且形成的次生木质部远比次生韧皮部多;束内形成层还能在韧皮部和木质部内形成许多呈辐射状排列的维管射线。
束间形成层分裂时,向内、向外产生大量的薄壁细胞。
使髓射线得以延伸。
木栓形成层的产生与活动:多数木栓形成层是由皮层的薄壁细胞转变的。
木栓形成层向外分裂产生木栓层、向内产生栓内层。
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和栓内层合称为周皮。
双子叶植物茎的次生构造由外向内包括:木栓层、木栓形成层、栓内层、皮层(有或无)、初生韧皮部、次生韧皮部、形成层、次生木质部、初生木质部、髓(有或无)和维管射线。
3.禾本科植物茎的构造特点小麦、玉米、水稻都是禾本科植物,它们的茎在形态上有明显的节和节间,其内部构造有以下特点:①禾本科植物的茎多数没有次生构造。
②表皮细胞常硅质化。
有的还有蜡质覆盖,如甘蔗、高粱等。
③禾本科植物茎的皮层和中柱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维管束分散排列于茎内。
每个维管束由韧皮部和木质部组成,没有形成层。
所以,禾本科植物茎的增粗受到一定的限制。
(三)茎的主要生理功能1.生理功能输导作用,支持作用,繁殖作用,储藏作用。
2.经济用途食用、药用、工业原料、木材、竹材等,为工农业及其他方面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原材料。
三、叶的形态与功能(一)叶的形态1.叶的组成植物的叶一般由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组成。
具有叶片、叶柄、和托叶三部分的叶为完全叶;有些叶只有一个或两个部分的称为不完全叶。
禾本科植物的叶有些不同,其叶是由叶片和叶鞘组成,并有叶舌和叶耳。
2.叶片的形态各种植物叶片的形状多种多样,大小不同,形状各异。
叶形:针形,披针形,椭园形,卵形,菱形,心形,肾形。
叶尖:渐尖、锐尖、尾尖、钝尖、尖凹、倒心形等。
叶基:心形、耳垂形、箭形、楔形、戟形、园形、偏形等。
叶缘:全缘,锯齿形、牙齿形、波浪形等形状。
叶裂:状和掌状两种,每种又可分为浅裂、深裂和全裂三种。
叶脉:平行脉、网状脉和叉状脉。
叶序:互生、对生、轮生和簇生。
复叶:羽状复叶、三出复叶、掌状复叶和单身复叶。
全裂单叶在外形上很像复叶,但与复叶还有一些区别。
(二)叶的构造1.双子叶植物叶的构造双子叶植物的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组成。
表皮:表皮位于叶片的上下两面,分上表皮和下表皮。
表皮上常有表皮毛、气孔和水孔等结构,气孔是由两个肾形的保卫细胞围合而成的小孔。
叶肉:位于上下表皮之间,叶肉细胞内含有大量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叶肉明显分化出栅栏组织和海面组织。
(叶脉:叶脉贯穿于叶肉中,具有输导和支持作用。
叶脉中有一个或几个维管束,其中木质部位于上方,韧皮部位于下方。
2.单子叶(禾本科)植物叶的构造禾本科植物的叶片也由表皮、叶肉和叶脉三部分组成。
与双子叶植物叶的结构相比,有以下不同:表皮细胞从正面观察呈长方形,细胞的外壁除含角质外,还含有硅质。
从横切面看,上表皮中有许多呈扇形排列的泡状细胞(运动细胞),与叶片的卷曲与开张有关。
气孔器分布在上下表皮上,成纵行排列,保卫细胞为哑铃形,其外侧各有一个近似菱形的副卫细胞。
禾本科植物叶肉组织没有明显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
叶脉为平行排列,在维管束与上下表皮之间有发达的机械组织,每个维管束的外围具有由一层或两层大型薄壁细胞或厚壁细胞组成的维管束鞘。
(三)叶的主要生理功能1.生理功能进行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同时还具有吸收、繁殖等功能。
2.经济用途食用、药用、工业原料、肥料、饲料、饮料等。
四、植物营养器官的变态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由于长时期适应于周围环境的结果,使器官在形态结构及生理功能上发生变化,成为该种植物的遗传特性,这种现象叫变态。
(一)根的变态1.贮藏根通常分为肉质直根(如萝卜、胡萝卜等)和块根(如甘薯等)两种。
2.气生根可分为支持根(如玉米)、攀缘根(如常青藤)和呼吸根(如红树)三种。
3.寄生根有些寄生植物如菟丝子、列当等茎缠绕在寄生茎上,它们的根形成吸器,侵入寄主体内,产生寄生根。
(二)茎的变态1.地上茎变态有五种变态:茎刺、茎卷须、叶状茎、小鳞茎和小块茎等。
如山楂的茎刺,南瓜、黄瓜的茎卷须,天门冬的叶状茎,大蒜的小鳞茎和秋海棠的小块茎等。
2.地下茎变态地下茎的变态有根状茎、块茎、鳞茎和球茎等类型。
如其中根状茎有竹、莲、芦苇等,块茎有马铃薯等,鳞茎有洋葱、百合等,球茎有荸荠、芋等。
(三)叶的变态常见叶的变态有:鳞叶、苞叶、叶刺、叶卷须和捕虫叶等。
如洋葱、百合的鳞叶,玉米的苞叶,刺槐、仙人掌的叶刺,豌豆的叶卷须,猪笼草的捕虫叶等。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1、整体学习状况:六年级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
他们普遍习惯于死学硬记死板知识,而不善于设法自己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
因而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够深刻,运用能力差。
2、学情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事物,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二、教材分析本册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是:1、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
2、以改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为重点。
3、充分反映我国小学自然改革的成果,并积极融入世界科学教育改革的精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以上说法是我们在教学中的指导思想。
全册教材以学生有系统的观察活动为主线展开,尽管各个单元的学习内容、观察对象不同,但在活动的设计上充分考虑了观察能力有步骤、有计划地展开。
三、教学目标本册教材的特点有:1、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索活动的设计。
2、追求效率,能够体现整体效益的结构。
3、强调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实际。
因此,本学期教学目标是在教学中应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课程的兴趣,帮助他们体验科学课程的学习特点,引导他们考试性地进行科学探索活动,学习一些浅显的科学知识和技能。
在上述活动的设计中,体现考虑了科学探索方向诸多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