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梳理: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
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总结七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归纳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581年-618年)建立:581年(杨坚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统一: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灭亡:618年(隋炀帝二世而亡)二、隋朝在诸多方面创规立制,是一个创新的朝代,开创了中国历史新局面。
具体表现在:选官制度上开始实行科举制;在经济方面开通了连接南北的大运河。
1、大运河的开通(隋炀帝)①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②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南至余杭(今杭州)。
③长度和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④四个组成部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⑤连接五条河流: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⑥开通的作用(意义和影响):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消极作用: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2、科举制(隋炀帝)①创立(隋朝):隋文帝开始用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创立。
②完善(唐朝):唐太宗:增加考试科目,进士科最为重要。
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
③发展(明朝):八股取士④科举制的积极影响: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革,加强皇帝选官和用人的权力,扩大官吏选拔范围。
2)推动教育发展。
3)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持续1300多年。
三、隋朝的灭亡原因:隋炀帝的残暴统治。
时间:618年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一、唐朝的建立和统一(618年-907年)618年,李渊建立唐朝,以长安为都城,李渊就是唐高祖,并实现了全国的统一。
二、唐太宗(李世民)与“贞观之治”(1)主观原因:他吸取隋亡的历史教训,他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2)客观措施:①任用贤能。
唐太宗广纳贤才,有敢于直言的魏征;知人善任,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敢于决断(房谋杜断),他们都是贞观时期的宰相。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误区1】误认为科举制度正式诞生于隋文帝统治时期。
警示:隋文帝时,废除九品中正制,下令“分科举人”。隋炀帝时,
开设进士科,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科举制度正式创立。
【误区2】隋朝的建立与统一的事件易混淆。 警示:隋朝建立于 581年。589年,隋朝大军渡过长江,一举灭亡陈 朝,结束了南北长期分裂的局面,中国重归统一。
东 汉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隋的统一
581年, 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589年, 灭陈朝,统一全国。
探究:隋的统一有何意义?
结束了 长期分裂的局面,
顺应了 统一多民族国家 的历史发展大趋 势。
考古挖掘: 隋朝是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朝代 隋朝经济为何如此繁荣?
经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
统一南北货币制和度量衡制度。 政治: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 政效率。
北通涿郡之渔商, 南运江都之转输, 其为利也博哉!
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今天的运河和隋朝大运河有什么区别?
开通 大运河
古今
杨广(隋炀帝)
中国古代历代的选官制度
朝代 西周 汉 选官制度 贵族世袭 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氏族
二、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隋 文 帝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大运河的概况
三点:三个城市
四段:分为四段 永700
五河:贯穿五大水系 海河--淮河--黄河--长江--钱塘江
一条贯通南北的大动脉,是古 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
大运河的开通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
古人评论大运河说: “天下转漕,仰此一 渠。” 这句话的意思是,国 家水上运输粮食全靠 大运河。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个中心;二个端点;
三大城市;四个河段;
五大水系;六个省市
途径扬州
杭州拱宸桥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你能说出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吗? 想一 想,水运粮食在中国古代为什么重要?
答:这句话的意思是,国家水上运输粮食全靠大运河。
中国古代在没有铁路、汽车等交通工具的条件下,陆 路运输粮食只能利用车、马,靠人力、畜力进行,运 量小,速度慢,费用大。而水运粮食比起陆运,运量 大,速度快,费用小。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二、开通大运河
1.开凿者及时间: 隋炀帝
605年
二、开通大运河(重点)
1.开通:从 605年 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南北交通 ,巩固隋王朝对___________ 全国的统治 。 2.目的:加强_________ 3. 概况: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洛阳 余杭 (1)三点:以 _____中心。北达涿郡 ,南至_____ 。
俺可是名 门望族!
只 注 重 门 第
三、科举制的诞生
1 初创
(1)隋文帝: 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
(2)隋炀帝: 设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创立
三、科举制的诞生
2 作用
1、选官标准: 门第 2、选官权力: 地方
才学 中央
分 析 讨 论
科举制的实施,给下列各阶层带来了什么影响?
高门权贵子弟失去了什么? 特权 选拔人才的权利 原来把持选官实权的官员和高门权贵失去了什么? 出身低微的读书人得到了什么? 通过考试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3.隋朝灭亡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隋末农民起义:
589年,隋朝灭
陈,统一南北。
一、隋朝的统一
客观条件: ①长期以来,由于北方民族的大融 合,南北对峙的民族矛盾逐渐消失; ②江南经济发展,南北经济发展水 平差距缩小,为统一全国提供了物 质条件; ③长期的战乱,人民向往统一。 ④南朝陈政权本身的腐朽。 主观条件: 隋朝的强大 统一后的隋朝疆域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温故知新
北朝
十
蜀
六 北国
东 北魏
三 国
魏
西 晋
方: 并 存
魏
(鲜卑族)
西 魏
北齐 581年
北周
隋
吴
南东 方: 晋
宋 齐梁陈 589年
南朝
第一第课一单元隋:繁朝荣与的开统放的一时与代 灭亡
第一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一、隋朝建立与统一
我是杨坚,是北周的_外__戚___,历史
上把我称为_隋__文__帝__。__5_8_1_年,我
3、评价大运河。 积极意义:
消极意义:
第一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谢谢 观看
二、开通大运河(隋炀帝)
从公元604年11月发诏,第二年2月正式启动......“开凿大运 河”。......旨在加强南北的经济文化联系.
——袁刚《君王的比较与隋炀帝的事功与保证 》
结合材料与教材,隋炀帝开通大运河目的是?
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二、开通大运河(隋炀帝)
目的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
D ,夫妻相弃于匡床,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出现
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隋朝的统一
B.隋朝的灭亡
C.开创科举制度利工程隋朝大 运河,完成下列各题。
1、这一水利工程的名称是什么? 隋朝大运河
2、大运河的起止点是哪里?中心在哪里? 北到涿郡,南到余杭。中心洛阳
对全国的统治
时间 605年起 开凿者 隋炀帝
概况
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 余杭,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 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700多千米。
作用 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
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知识点
精品文档
. 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知识点
1、隋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就是)
都城
隋朝的灭亡:时间皇帝
起义首先在地区爆发
2、开通大运河
A、在图中标出大运河的中心、最南和最北三座城市
B、在图中标出大运河的四段
C、大运河从年开凿
D、大运河是哪位皇帝在位期间开凿的?
E、开凿大运河的目的是,
F、开凿大运河有何作用(意义)?
3、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A、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察人才的学时,初步建立起通过选拔人才的制度。
B、时,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C、科举制的创立,有何历史意义?。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基础知识梳理练
教材要点分类练
能力提升创新练 能力提升创新练
中考考场必刷练
(4)2018年是大运河申遗成功3周年,是西湖申遗成功7周年。申报世 界遗产的重要条件之一是遗产本身必须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你能 从历史角度说出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的理由吗? 大运河是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 和伟大的创造力。它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交 流。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基础知识梳理练
教材要点分类练
能力提升创新练
中考考场必刷练
16.(导学号:14792015)(中考· 湖南岳阳)对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起 巨大促进作用的古代伟大工程是 ( B ) A.长城 B.大运河 C.都江堰 D.赵州桥 17.(导学号:14792016)(中考· 江苏南京)结束魏晋南北朝长期分裂局 面,重新统一全国的是 ( C ) A.秦灭六国 B.西晋灭吴 C.隋灭陈朝 D.元灭南宋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基础知识梳理练
教材要点分类练
能力提升创新练
中考考场必刷练
知识点1 隋的统一 1.(导学号:14792000)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时间虽然 短暂,却光芒四射。这个“短暂”朝代的建立者是 ( A ) A.杨坚 B.杨广C.刘邦 D.刘彻 2.(导学号:14792001)城市发展见证历史变迁。下列古代城市中,作 为当时王朝的都城,见证了公元589年中国重归统一的是 ( B ) A.余杭 B.长安 C.涿郡 D.江都
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基础知识梳理练
教材要点分类练
能力提升创新练 能力提升创新练
中考考场必刷练
15.(导学号:147920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朝是经历了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之后汉族在北方重新 建立的大一统王朝,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270多年的分裂局面。 材料二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贞观政要》 材料三
1、隋朝 的统一和灭亡
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的官吏的 选拔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
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促进了文学艺术的 发展,特别是唐诗 的繁荣。
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 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 过去的。
——孙中山
成为世界上选拔人才的典范。
加强南北交流
“(平陈时)收图籍,封府库,资财一无所取,天 下皆称广,以为贤。……(开皇十年)陈之故境,大抵 皆反,大者有众数万,小者数千,共相影响,执县令, 或抽其肠,或脔其肉食之……”
——司马光《资治通鉴》卷177《隋纪一》
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海河
黄河 洛阳
淮水 长江
涿郡(今北京) 隋朝大运河
隋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被后代沿用) 4.都修建了巨大的工程 (秦:长城;隋:大运河) 5.暴政引发农民起义
隋朝
结束分裂,统一全国 繁
荣
隋文帝
一
时
励精图治,经济繁荣 ,
二
世
而
隋炀帝 开凿大运河,贯通南北 亡
隋朝大业年间民役简表
时间
605年三月
605年三月 605年四月 605年五月 606年七月 607年八月 608年正月 608年七月 612年正月
大事
营建东都,工程进行了十一个 月
开凿通济渠 开凿邗沟 营建西苑 巡幸江南 修筑长城 开凿永济渠 再修长城 远征高丽
民役数量(包括力 役和兵役)
每月二百万人
人口数 3100万 4600万
隋朝垦田表
时间 隋初
隋盛时
垦田数额 1900多万顷 5500多万顷
含嘉仓粮窖(示意图)
1969年,考古工作者对含嘉仓城进行发掘,现已探出粮 窖287座。其中最大的窖,窖口18米左右,深12米左右;最小 的窖,窖口也有8米左右,深6米左右。该仓建于隋朝,唐朝 时仍然使用。粮窖口大底小,圆锥形,涂以厚厚的黄泥,严 封粮窖。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史料阅读
大业元年,修筑东都(洛阳), 每月役丁二百万,死者十之四五。 大业三年四月,北巡,随行甲士 50万,马10万匹。 大业三年七月,筑长城,发丁男 百万,死者十之五六。……大业四年 七月,发丁男二十余万筑长城。
挽舟者歌 我兄征辽东,饿死青山下。 我今挽龙舟,又困隋堤道。 方今天下饥,路粮无些少。 前去三千程,此身安可保? 寒骨枕黄沙,幽魂弃荒草。 悲损门内妻,望断吾家老。 安得义男儿,焚此无主尸, 引其孤魂回,负其白骨归。
国家局势 经济实力 客观基础
南北重归统一 社会经济的繁荣 天然河道和古运河基础
史料阅读
材料一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 为利也博哉! ——唐·《皮子文薮·汴河铭》 材料二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宋史》卷九十三•志第四十六
史料阅读
(隋文帝)躬节俭,平徭 赋,仓廪实,法令行,君子咸 乐其生,小人各安其业,强无 凌弱,众不暴寡,人物殷阜, 朝野欢娱。二十年间,天下无 事,区宇之内晏如也。 —《隋书》
史料阅读
4600万
5585余万顷
人口
耕地
3100万
1940余万顷
589年 606年
隋初
隋盛
隋代粮仓
长安
洛阳
相关史事
含嘉仓考古发掘 1969年,考古工作者对含嘉仓城进行发掘 ,现 已探出粮窖287座,其中最大的窖,窖口18米左右, 深12米左右,最小的 窖,窖口也有8米左 右,深6米左右。该 仓建于隋朝,唐朝时 仍然使用。粮窖口大 底小,顶部园锥形, 涂以厚厚的黄泥,严 封粮窖。
开通时间:1914年 运河长度:89.2公里
开通时间:1869年 运河长度:190公里
大运河是世界上 开凿最早、里程最长、 工程最大的运河,是 苏伊士运河的16倍, 巴拿马运河的33倍。 1400多年前,我们的 祖先依靠智慧和双手 创下如此煌煌伟业, 这是中华民族永远的 骄傲。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时训练知识梳理一、隋的统一1.建立: 581年,(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统一(1)时间: 589年。
(2)过程:隋文帝灭掉,统一全国。
(3)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3.统治(1)措施:①发展,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②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2)结果: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增长,隋朝成为辽阔、强盛的王朝。
二、开通大运河1.目的:为了加强,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修建:从605年起,征发百万人开凿了大运河。
3.概况:大运河以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连接了海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
4.意义:加强了南北地区、经济和文化交流。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1.创举: 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隋炀帝时,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2.意义:科举制的创立,加强了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推动了的发展。
四、隋朝的灭亡1.背景: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
在位期间,营建了一系列重大工程,屡次发动战争,致使民不聊生,激化。
2.概况: 地区首先爆发农民起义,随即蔓延至全国,隋朝统治面临瓦解。
3.灭亡: 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隋朝灭亡。
基础过关1.581年,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的是()A.王莽B.杨坚C.杨广D.李渊2.秦朝和隋朝都是短命的王朝,却分别为汉唐盛世奠定了基础,它们共同的历史贡献是()A.都出现了盛世B.都曾制订了有利统:一的制度和措施C.都开凿了沟通南北的大运河D.都修筑过大规模的军事防御工事3.“他在位期间成功地统了西晋末年以来近300年的分裂局面,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国家安定。
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
”他在1978年美国学科麦克.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排行第82位。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知识点
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一、隋朝的建立1、隋的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隋的统一:时间: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原因:①长期的分裂和战乱,人民渴望统一。
②北方民族大融合,江南经济的发展。
③隋朝励精图治,国力强盛;陈朝统治腐败,力量衰弱。
意义:结束了长期的分裂,实现了统一,为隋唐时期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3、隋朝经济的繁荣──“开皇之治”(1)表现:人口激增,垦田扩大、粮仓丰实。
(2)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③统治者提倡节俭。
(3)隋文帝在位时期,国家统一、安定,人民负担较轻,经济繁荣发展,史称隋文帝的统治为“开皇之治”。
二、开通大运河★★★★★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对全国的统治。
2、开通原因:①隋文帝的统治为开通大运河奠定经济基础。
②隋朝国家统一。
③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3、时间、人物: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4、中心、起始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5、长度及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6、四个组成部分(自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7、连接五条河流(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8、开通的作用: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中央集权,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9、评价:⑴积极:①经济上: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②政治上: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加强了对南方的控制)⑵消极: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徭役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隋亡的根本原因是隋朝的暴政,大运河的开凿并不能使隋朝因此而亡国)总的看来,大运河的开凿,是隋对中国历史的重大贡献。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1.过程:①隋文帝即位后,废除了前朝的选官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②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部编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堂笔记
部编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课堂笔记内容标准:知道隋朝的统一,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和大运河的开通;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
一、隋的统一1.隋朝的建立: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
2.隋的统一: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全国。
意义: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隋初的发展:措施: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作用: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二:开通大运河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时间:从605年起。
人物:隋炀帝概况:①三点:北抵涿郡,南至余杭,中心是洛阳。
②四段:从北至南依次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③五河: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影响:大运河的开通,加强了南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也成为沟通。
(消极作用:但也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三、开创科举取士制度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官看重门第,不太注重才能。
概况:①隋文帝即位后,初步建立起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②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的正式确立。
作用: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此后,科举制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一直维持了1300多年。
四、隋朝的灭亡:隋炀帝的残暴统治,终于导致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盛极一时的隋朝随之灭亡。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中考历史知识点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中考历史知识点中国古代历史中所出现的所有朝代, 按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单纯记忆就不是那么容易,小偏整理了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中考历史知识点,感谢您的每一次阅读。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中考历史知识点1、P3问题与思考:想一想:科举制与前朝选官制度有什么重大不同?科举考试选拔官吏的依据不再是家族名望,而是考试成绩,选拔官吏的权利也从地方集中到中央。
2、P4材料研读:《旧唐书.李密列传》中写隋末的社会状况是:“父母不保其赤子,夫妻相弃于匡床。
万户则城郭空虚,千里则烟火断灭。
”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社会状况?原因:隋炀帝征发大批劳动力营建东都洛阳,开通大运河,修筑长城和驰道,还多次巡游、三次东征,这一系列的徭役和兵役耗费人力、财力无数,影响正常生产活动,严重破坏了社会生产力,导致了这种状况的出现。
3、 P5想一想:科举制的确立对当时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科举制度打破了门第的限制,给一般的知识分子提供了做官参政的机会;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
4、P5隋炀帝死后,被葬在扬州西北的雷塘,唐朝诗人罗隐在《炀帝陵》一诗中写:“君王忍把平陈业,只换雷塘数亩田。
”议一议,隋炀帝为什么会落得如此下场?隋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呢?隋炀帝好大喜功,不恤民力,又纵情享乐,奢侈无度,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矛盾激化,最后在农民起义中被部下在江都杀死。
隋炀帝的残暴统治是隋朝速亡的主要原因。
5、P5中国古代桥梁建筑技术高超。
隋朝杰出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之一。
请查阅资料,并对照右图,分析赵州桥的特点。
赵州桥结构科学,坚固耐用,防洪省料,造型美观,在中国甚至世界桥梁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初中历史学习方法1、"连缀成篇"法就是把时空跨越大, 看起来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的知识点归纳联结成篇进行记忆。
如中国古代历史中所出现的所有朝代, 按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单纯记忆就不是那么容易,若把它们编成顺口溜的形式连缀成篇, 既朗朗上口, 又增加知识点趣味性。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隋炀帝南巡
隋炀帝龙舟模型
二、大运河的开通
隋朝的大运河(隋炀帝 605年开始)
海河 (涿郡 )今( 北京 )
三点:涿郡、洛阳、余杭 四段:分为四 段
4.隋朝开凿大运河最主要的目的是: A.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一。 B.满足隋炀帝南巡的需要。 C.加强北部边防,防止少数民族南侵。 D.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 5.唐朝一位余杭(今杭州)商人,要到洛阳去经商, 如果走运河水路,他不必经过 D A.江南河 B.邗沟 C.通济渠 D.永济渠 6.与隋代历史最相似的朝代是: A. 秦朝 B. 西汉 C. 东汉 D. 北魏
课堂小结
课堂总结
达标练习
1.隋朝的建立者是: ( ) A.杨广 B.杨勇 C.杨业 D.杨坚 2.隋朝最终完成国家统一是在: ( ) A.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08年 3.历史上把隋文帝统治时期成为“开皇之治”主 要是因为: ( )
①隋文帝励精图治,改革制度,注重吏治。②隋文帝注 意发展生产③隋文帝开凿了大运河,促进南北经济的 交流。 ④统一全国,结束分裂。 •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以史为鉴
这里使你更加聪明…… 这里有你渴求的知识……
这里有你无穷的乐趣……
第 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清泉中学 郝丽娟
温故知新
• 1.隋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 统一的时间 • 2.隋文帝的统治措施 • 3.隋朝大运河开通的目的、时间、在 位的皇帝、三点、四段、五河、地位、 作用 • 4.科举制创立的标志 • 5.隋朝灭亡的原因
部编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一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唐·皮日休 尽道隋亡是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你是否认同两诗对“此河” 的评价?
胡 同增意对胡时大增间 运观河点的,开因河通为段 以大否运定河征为的发主民修夫,建认劳为民大伤运财民河,是引谣隋起朝了暴社政会的的表不现满,, 是 加隋快灭了605亡隋年的朝主的要灭通原亡济因。渠。 100余万 运河水,荡悠悠, 皮 过 或 的日。同灭休意亡660058对皮是年年大日因运休为河观隋永的点朝邗济开沟,的渠通因暴以为政肯大。11定0运00余余为河万万主起,到认贯隋一为通炀心大南皇只运北帝把河的下 琼造作扬花福用州看后,。,代同,时功隋大朝于 评 价61:0年贯通南江北南,河却劳民1伤0余财万,加速万隋里朝江灭山亡一(旦一丢分。为二)
王损之的仕途
王家世代是平民阶层,家中只有一个弟弟和老母 亲。弟弟前几年被朝廷抓去开凿大运河,王损之自己 空有诗书却苦于无人举荐,怀才不遇。一年,朝廷贴 出告示,告知民众,朝廷设置进士科,通过诗赋,时 务策等考试,登科及第者就可以进入朝廷做官。这对 于王损之来说,可是一个好消息。新政策出来,所有 人都可以凭借才学入仕,一时士人沸腾,学子争先苦
③科举制为士子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激发 了他们对前途的自信和热情;
④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给社会带来革新气息和 创造精神。
⑤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隋朝与秦朝的相似之处有哪些? 【2点以上】
建立背景:
都结束了长期分裂局面,实现了国家的统一。 政权特点: 都制定了新的措施来加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
存在时间:都很短暂,二世而亡。 灭亡原因:都因为统治者暴政,被农民起义推翻。 大型工程:都修筑了大型工程:长城、大运河。 历史地位:
都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灭亡教训为后来朝代的统治者借鉴。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1、隋的建立: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
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
2、隋的统一:589年,隋文帝灭掉陈统一全国。
3、隋统一的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为隋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4、隋朝的繁荣:原因①国家统一,社会安定②隋文帝励精图治:措施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结果(局面):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国力强盛。
史称:开皇之治。
(史料: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隋朝的创举(大运河和科举制)非常重要!1、大运河的开通①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②人物、时间:隋炀帝从605年开始③概况:以洛阳为中心,北到涿郡,南到余杭。
从北到南,依次分为: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四段。
连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全长2700千米。
④作用:加强了南北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2、开创科举制度①背景:魏晋南北朝以来,官吏选拔主要看重门第不重视才能。
②创立:(1)隋文帝即位后,初步建立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注重考查人才的学识(2)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注意:科举制是隋炀帝创立的,而不是隋文帝!(3)科举制的特点:政府主导,广泛参与,公平竞争。
(4)科举制的历史作用: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参政,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科举制对后世影响深远,成为历朝选拔官吏的主要制度,持续了约1300年。
隋朝的灭亡(1)原因:隋炀帝的暴政表现为好大喜功,不恤民力(营建东都洛阳,开凿大运河,修长城,征辽东)奢侈无度(多次乘龙舟巡游)(2)灭亡:隋炀帝暴政导致大规模农民起义,起义首先在山东爆发,然后席卷全国。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今扬州)被部将杀死,隋朝随之灭亡。
知识拓展(原则上所有同学都要掌握,实在有困难,也要基本了解)1、隋朝对中国历史的贡献:(1)统一全国,结束了长时间分裂的局面(2)开通大运河(3)创立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对后世影响深远2秦朝与隋朝的相似之处:(1)都是在长期分裂之后实现统一的封建王朝(2)都开创了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隋朝的科举制(3)都有举世瞩目的伟大工程:秦朝的长城,隋朝的大运河(4)都由于实行暴政导致农民起义而亡3、如何评价隋朝开通大运河?大运河开通后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1课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解析】隋朝于581年建立,618年灭亡,统治时间不到40年; 但隋朝短暂的统治时期内也曾出现了社会经济繁荣的局面。故B项 最全面且符合史实。
二、非选择题
11. 材料一 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材料二 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材料三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易错易混:科举制正式诞生的标志是隋炀帝时进士科的创立,而 不是隋文帝建立考试选拔制度。
四、隋朝的灭亡 1.原因:隋炀帝统治残暴,社会矛盾激化。 2.过程:农民起义首先爆发在山东地区,随即蔓延到全国。 __6_1_8__年,隋炀帝在江都被叛军杀死,隋朝灭亡。
归类探究
类型之一 了解隋朝的兴亡 灭掉陈朝,统一全国,结束了自西晋末年以来长时间的分
课时作业
一、单项选择题 1.北周末年,外戚杨坚夺取政权,建立隋朝,定都( B )
A.洛阳 B.长安 C.建康 D.北京
2.[2019·内江]隋朝是一个短暂的王朝,但统一全国的伟业确立 了它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其结束南北长期分裂局面的时间 是( B )
A.581年 B.589年 C.605年 D.618年
A.世袭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解析】 根据材料“隋唐时期”“它否定按门第选官”等信息,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科举制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 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故答案选D。
8.科举制是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重要制度,科举制正式确 立于( B )
A.隋文帝时 B.隋炀帝时 C.唐太宗时 D.唐玄宗时
裂割据局面的朝代是( B ) A.汉朝 B.隋朝 C.唐朝 D.元朝
【点悟】 本题考查隋朝建立和统一的相关知识。581年, 北周外戚杨坚(即隋文帝)夺取了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 安。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结束了自西晋 末年以来长时间的分裂割据局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知识梳理【知识框架】
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重点梳理】
1.隋的统一
隋朝建立581年,杨坚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以长安为都城,杨坚就是隋文帝。
统一全国(1)统一:589年,隋文帝灭掉陈朝,统一全国。
(2)意义:隋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隋朝强盛(1)措施:隋统一后,发展经济,编订户籍,统一南北币制和度量衡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
(2)影响: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2.开通大运河
目
的
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开
凿
从605年起,陆续开凿了一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规模大运河以为洛阳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连接了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和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2700
3.开创科举取士制度
隋朝的灭亡
4.
【知识延伸】
如何评价隋朝开通大运河?
大运河开通后成为南北交通大动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流,也有利于国家统一。
但隋炀帝为开凿大运河,过度役使民力,给劳动人
民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加速了隋朝的灭亡。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