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经济学试卷(附复习资料)
土地经济学整理213
土地经济学复习题考试题型为:一、单选(20个,每个1分,共20分);二、多选(5个,每个2分,共10分);三、简答(8个,每个5分,共40分);四、论述(三个,共30分)一、单项选择题1、土地的经济特性,是以土地的(C )为基础。
A、历史特性B、地理特性C、自然特性D、使用特性2、把土地类型分为山地、高原、丘陵、平原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D )。
A、质地B、所有权形式C、经济用途D、地貌特征3、把土地分为粘土、壤土、沙土,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 C )。
A、所有权形式B、经济用途C、质地D、地貌特征4、把土地分为私有、国有、集体所有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B )。
A、质地B、所有权形式C、经济用途D、地貌特征5、第一个提出级差地租的概念的古典经济学家是(C)。
A、马克思B、恩格斯C、威廉·配第D、亚当·斯密6、对级差地租理论作出完整而系统研究的是(D )。
A、威廉·配第B、马克思C、恩格斯D.大卫·李嘉图7、区位论的最早提出者是( B )。
A、马克思B、屠能C、李嘉图D、韦伯8、工业区位论的提出者是( D )。
A、马克思B、屠能C、李嘉图D、韦伯9、城市区位论的提出者是( A )。
A、克里斯塔勒B、韦伯C、屠能D、廖什10、市场区位论的提出者是( D )。
A、克里斯塔勒B、韦伯C、屠能D、廖什11、土地的(A )决定了人类利用土地的活动必须合理安排。
A、有限性B、固定性C、差异性D、可再生性12、土地经济供给的(D )决定了土地实行计划利用,确定合理的利用方式。
A、固定性B、差异性C、可再生性D、稀缺性13、整个土地制度的核心是( C )。
A、土地经济制度B、土地使用制度C、土地所有制度D、土地管理制度14、就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相互关系而言,“两权”合一的是( C )。
A、地主B、佃农C、自耕农D、农奴15、土地租赁权人为取得土地租赁权就必须向出租方缴纳( C )。
土地经济学
土地经济学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试题编号:418 试题名称:土地经济学
注意:答题一律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草稿纸或试卷上一律无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40分)
1.土地受容力2.集约度3.丰度地租4.规模报酬5.区位6.土地挂牌
7.边际报酬
8.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9.农地金融
10.土地资源人口承载力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 50分)
1.土地经济学研究的对象及性质。
2.土地自然供给与土地经济供给关系。
3.实施土地用途管制的对策有哪些?
4.屠能农业区位论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农业生产布局的意义。
5.为什么说土地利用是一个综合性的经济问题?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 60分)
1.谈谈深化我国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内容及其改革趋势。
2.论就人地关系理论内涵的发展,谈谈科学、协调发展观。
3.目前有一种观点认为:高房价是由高地价带来的,你赞同这一观点吗?请运用土地经济学有关基本原理阐述之。
4.试就土地的财产权,谈谈失地农民的权益保障措施和途径。
土地经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汇编
《土地经济学》课程试题库一、名词解释:1、土地2、土地的自然供给3、土地的经济供给4、土地需求5、级差地租6、绝对地租7、地租8、地价9、土地利用10、土地集约利用11、土地的规模利用12、土地的利用规模13、土地利用计划14、土地计划利用15、可持续发展16、土地可持续利用17、土地人口承载力18、土地所有制19、土地使用制20、产权21、土地所有权22、土地使用权23、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24、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转让二、名词辨析1.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2.土地报酬和土地肥力3.土地市场运行模式和土地市场运行机制4、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三、辩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原因)1、土地的自然供给是针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动植物的生长而言的,而土地的经济供给则主要是针对土地具体的不同用途而言的。
因此,两者之间没有关系。
2、土地市场是依靠以土地的供求机制为核心的市场机制的作用来运行的,土地价格的形成是由土地的供给与需求来决定的。
3、土地规模经济的来源包括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
外部规模经济是指整个行业或者整个区域的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而使得个别生产经营单位成本增加,收益减少。
4、土地利用规模即土地规模利用,指一个单位经营土地数量的大小。
5、农业区位论与工业区位论的中心思想都是通过合理布局以减少运输费用来获得最大利润。
6、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即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指国家以有偿的方式将国有土地出让或转让给他人使用。
六、简述题1、如何理解人口与土地需求的关系?2、简述土地经济供给的影响因素。
3、为什么会存在土地市场失灵?4、土地市场的运行机制是什么?5、实现土地集约经营的途径。
6、如何实现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
7、简述城市集聚经济及其表现。
8、农业区位理论对我国农业布局的借鉴意义。
9、土地产权的权能结构是怎样的?10、我国现行的城市土地使用制度包含哪些内容?七、论述题1、为什么要强调土地的计划利用?2、如何完善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3、影响土地价格的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土地价格的?4、论述级差地租、绝对地租、垄断地租产生的条件、来源及原因5、请以你熟悉的城市为例谈谈如何运用城市土地分区利用的有关理论来指导该市的城市规划?6、谈谈如何运用马克思的地租理论来对我国现行土地产权制度进行完善?《土地经济学》课程试题库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土地:是由地球陆地部分一定高度和深度的岩石、矿藏、土壤、水文、大气和植被等要素构成的自然综合体,即陆地及其自然附属物。
土地经济学试题
土地经济学试题库一、单项选择题(102条)1.土地的概念是就土地作为( C )而讲的。
A、矿产资源B、生产资料C、自然资源D、可再生资源2.土地的经济特性,是以土地的(C )为基础。
A、历史特性B、地理特性C、自然特性D、使用特性3.把土地类型分为山地、高原、丘陵、平原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D )。
A、质地B、所有权形式C、经济用途D、地貌特征4.把土地分为粘土、壤土、沙土,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 C )。
A、所有权形式B、经济用途C、质地D、地貌特征5.把土地分为私有、国有、集体所有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 B )。
A、质地B、所有权形式C、经济用途D、地貌特征6.土地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产生时间是( C )。
A、20世纪30年代B、20世纪40年代C、20世纪20年代D、20世纪50年代7.第一个提出级差地租的概念的古典经济学家是( C )。
A、马克思B、恩格斯C、威廉·配第D、亚当·斯密8.对级差地租理论作出完整而系统研究的是( D )。
A、威廉·配第B、马克思C、恩格斯D、大卫·李嘉图9.区位论的最早提出者是( B )。
A、马克思B、屠能C、李嘉图D、韦伯10.工业区位论的提出者是( D )。
A、马克思B、屠能C、李嘉图D、韦伯11.城市区位论的提出者是( A )。
A、克里斯塔勒B、韦伯C、屠能D、廖什12.市场区位论的提出者是( D )。
A、克里斯塔勒B、韦伯C、屠能D、廖什13.狭义的土地利用计划是由( C )作出的。
A、单位B、个人C、政府D、都不是14.下列属于狭义土地利用计划范围的是( A )。
A、政府制定的计划B、一个农场的规划C、一个农民的规划D、村庄的规划15.土地的( A )决定了人类利用土地的活动必须合理安排。
A、有限性B、固定性C、差异性D、可再生性16.土地经济供给的( D )决定了土地实行计划利用,确定合理的利用方式。
A、固定性B、差异性C、可再生性D、稀缺性17.在社会形态中,土地法权制度形成的基础是( C )。
《土地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库含答案
A、土地储备制度B、土地交易许可制度
C、土地登记制度D、土地计划利用制度
3、影响土地经济供给的基本因素的是:()
5、首次系统地论证了土地位置与地租的关系的科学家是:()
B、马克思
C、詹姆斯.安得森D、萨伊
6、不属于土地价格的特点的是:()
A、土地价格主要由土地需求决定B、土地价格不是土地的权益 价格
18、土地所有制
19、土地使用制
20、产权
21、土地所有权
22、土地使用权
23、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
24、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转让
二、名词辨析
1.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
2.土地报酬和土地肥力
3.土地市场运行模式和土地市场运行机制
4.级差地租I和级差地租II
三、辩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原因)
1、土地的自然供给是针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动植物的生长 而言的《土地经而土地的经济供给则主要是针对土地具体的不同用 途而言的因此两者之间没有关系《土地经济学
一般根据不同行业和经营项目的实际需要确定
如综合用地的最高年限为40年
D、土地使用权出让
可以采取协议、招标、拍卖三种方式
但经营性用地
只能釆取招标和拍卖
E、地下的各类自然资源、矿藏以及埋藏物等 不在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之列
六、简述题
1、如何理解人口与土地需求的关系?
2、简述土地经济供给的影响因素
3、为什么会存在土地市场失灵?
C、在农业优先的前提下
统筹安排用地比例
D、专业化利用与综合利用相结合
E、三效益(经济、社会、生态)最大化
5、下列关于土地报酬变化阶段的定量分析的说法中
正确的有:()
土地经济学试卷A
1、土地使用权抵押:土地使用权抵押是指土地使用权人(抵押人)以其合法的土地使用权以不转移占有的方式向抵押权人提供债务履行担保的行为。
2、土地征用:3、标定地价:4、第九章土地集约利用:就是在单位土地面积上增加物质与劳动投入,以提高土地收益的经营方式。
5、土地使用权出让:土地使用权出让是指国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将土地使用权在一定年限内让与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国家支付土地使用权出让金的行为。
6、城镇土地基准地价:7、土地金融:土地金融是以土地抵押权为担保的、土地资金的筹集、融通等一切信用活动的总称。
8、划拨土地使用权:是土地使用者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依法批准,在缴纳补偿、安置等费用后所取得的或者无偿取得的没有使用期限限制的国有土地使用权。
9、10、第七章4个词:1.耕地占用税:为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加强土地管理,保护耕地,国家对占用耕地建房或者从事其他非农业建设的单位和个人征收的一种税。
2、城镇土地使用税:凡是在城市,县城,建制镇。
工矿区范围内的土地,不论是属于国家所有的还是集体所有的,都是土地使用税的征税对象。
纳税人是实际使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
其计税依据是纳税人实际占有的土地面积,他是有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确定的单位组织测定的土地面积。
3、土地增值税:纳税人是有偿转让我国境内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建筑和其他附着付产权并取得收益的单位和个人。
范围包括有偿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建筑物和其他附着物产权的行为。
计税依据是转让国有土地使用权,地上建筑物以及附着物产权有趣的的增值额,即转让房地产所能取得的增值额。
4、契税:以所有权发生转移、变动的不动产为征税对象,向产权承受人征收的一种财产税。
第一章1.简述土地的经济特性。
(1)土地供给的稀缺性(2)土地用途变更的困难性(3)土地报酬递减的可能性(4)土地利用后果的社会性2.简述土地的自然特性。
(1)土地位置的固定性(2)土地面积的有限性(3)土地质量的差异性(4)土地功能的永久性11、简述土地金融的特点。
土地经济学复习资料(文字题)
土地经济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题1. 土地开发2.土地抵押权3.行政划拨4.垄断地租5.土地纯收益8. 土地所有制9.土地产权10. 市场比较法11. 区位地租12. 土地计划利用13. 土地利用规划1 4.土地制度16. 土地租赁权19.地役权20. 土地使用权出让22. 地租23. 经济地租24.城市土地分等定级25. 土地使用权出租27. 土地29.土地利用结构31.土地权属管理32. 土地市场34. 收益还原法35. 土地利用管理36.土地市场的微观管理37. 土地使用权终止33. 土地分区39. 土地流转40. 土地人口承载力41. 土地制度42.土地利用集约度43. 区位因素44. 土地利用的社会效益45.土地计划利用46.土地财产制度二、简答题1.简述实现土地利用目标的手段2.简述土地管理的具体任务。
3.简述要在尽量减少占用农地的条件下实现非农用地的供求平衡,应采取什么措施?4.中国城市土地使用制的改革的突出表现?5.简述土地合理配置的原则。
6.简述农业土地规模效益的内涵。
7.社会主义级差地租的性质与特点?8.简述影响土地价格的政策因素?9.土地市场宏观管理的任务和内容。
10.简述土地利用的基本经济原则。
11.简述我国应如何实现耕地供求平衡。
12.土地资源管理的特点。
13.简述中国土地市场的特点。
14.现行土地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
15.简述土地利用的必然性。
16.如何改革和完善现行农村土地使用制?17.影响资本主义绝对地租量的因素18.简述实现农业土地规模经营的基本条件。
19.影响资本主义绝对地租量的因素?20.影响土地价格呈总体上升趋势的因素21.简述人类利用土地的四个阶段。
22.简述土地管理的基本目的。
23.简述土地所有权具有的基本属性。
24.简述土地自然供给的制约因素。
25.简述农业土地经营规模的影响因素。
26.简述土地所有权具有的基本属性。
27.最坏耕地产生级差地租的几种情况?28.中国城市土地使用制的改革的突出表现29.简述建立土地管理制度的客观必要性。
土地经济学试题库
《土地经济学》试题库一、单项选择题1.土地的概念是就土地作为()而讲的。
A、矿产资源B、生产资料C、自然资源D、可再生资源2.土地的经济特性,是以土地的()为基础。
A、历史特性B、地理特性C、自然特性D、使用特性3.把土地类型分为山地、高原、丘陵、平原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
A、质地B、所有权形式C、经济用途D、地貌特征4.把土地分为粘土、壤土、沙土,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
A、所有权形式B、经济用途C、质地D、地貌特征5.把土地分为私有、国有、集体所有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
A、质地B、所有权形式C、经济用途D、地貌特征6.土地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产生时间是()。
A、20世纪30年代B、20世纪40年代C、20世纪20年代D、20世纪50年代7.第一个提出级差地租的概念的古典经济学家是()。
A、马克思B、恩格斯C、威廉·配第D、亚当·斯密8.对级差地租理论作出完整而系统研究的是()。
A、威廉·配第B、马克思C、恩格斯D、大卫·李嘉图9.区位论的最早提出者是()。
A、马克思B、屠能C、李嘉图D、韦伯10.工业区位论的提出者是()。
A、马克思B、屠能C、李嘉图D、韦伯11.城市区位论的提出者是()。
A、克里斯塔勒B、韦伯C、屠能D、廖什12.市场区位论的提出者是()。
A、克里斯塔勒B、韦伯C、屠能D、廖什13.狭义的土地利用计划是由()作出的。
A、单位B、个人C、政府D、都不是14.下列属于狭义土地利用计划范围的是()。
A、政府制定的计划B、一个农场的规划C、一个农民的规划D、村庄的规划15.土地的()决定了人类利用土地的活动必须合理安排。
A、有限性B、固定性C、差异性D、可再生性16.土地经济供给的()决定了土地实行计划利用,确定合理的利用方式。
A、固定性B、差异性C、可再生性D、稀缺性17.在社会形态中,土地法权制度形成的基础是()。
A、土地所有制度B、土地分配制度C、土地经济制度D、土地使用制度18.土地法权制度的决定因素是()。
土地经济学复习题参考
题型一、名词解释(5个,每个2分)二、判断题(10个,每个1分)三、单选题(10个,每个1分)四、多选题(10个,每个2分)五、简答题(4个,每个6分)六、论述题(2个,每个13分)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土地2、土地的自然供给3、土地的经济供给4、土地需求5、级差地租6、绝对地租7、地租8、地价9、土地利用10、土地集约利用 11、土地的规模利用12、土地的利用规模13、土地利用计划14、土地计划利用15、土地所有制 16、土地使用制17、垄断地租18、土地市场19、土地金融20、土地税收21、契约地租22、经济地租23、边际土地24、土地报酬递减规律25、集约经营二、判断题1、土地的自然供给是针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动植物的生长而言的,而土地的经济供给则主要是针对土地具体的不同用途而言的。
因此,两者之间没有关系。
2、土地市场是依靠以土地的供求机制为核心的市场机制的作用来运行的,土地价格的形成是由土地的供给与需求来决定的。
3、土地规模经济的来源包括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
外部规模经济是指整个行业或者整个区域的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而使得个别生产经营单位成本增加,收益减少。
4、土地利用规模即土地规模利用,指一个单位经营土地数量的大小。
5、农业区位论与工业区位论的中心思想都是通过合理布局以减少运输费用来获得最大利润。
6、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即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指国家以有偿的方式将国有土地出让或转让给他人使用。
7、我国耕地保护工作包括耕地数量保护和耕地质量保护两个方面。
其中,耕地的数量保护是对耕地的地力和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
8、根据现行《土地利用现状分类》,水田、水浇地、旱地属于一级类耕地。
9、沿海滩涂指沿海大潮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潮浸地带。
包括已利用的滩涂,不包括海岛的沿海滩涂。
10、土地价格受供给与需求的双重影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土地供给是影响地价的主要方面。
11、按照报酬递减原则,土地收益将随实际投资成本的增加而持续快速增加。
土地经济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1.土地2.土地利用经济3.地役权4.土地的经济供给5.土地供给6.土地需求7.土地利用8.土地利用结构9.土地利用效益10.土地利用规划11.区位地租12.土地所有制13.土地使用制14.土地租赁权15.土地抵押权16.行政划拔17.地租18.垄断地租19.土地市场20.契约地租21.经济地租二、简答题1.简述土地自然供给的制约因素。
2.简述土地经济供给的影响因素。
3.简述增加土地经济供的措施。
4.简述实现土地利用目标的手段。
5.简述农业土地经营规模的影响因素。
6.简述农业土地规模效益的内涵。
7.简述实现农业土地规模经营的基本条件。
8.简述土地管理的具体任务。
9.简述实现土地管理目的与任务的主要手段。
10.简述土地所有权具有的基本属性。
11.影响资本主义绝对地租量的因素?12.简述影响土地价格的政策因素?13.影响土地价格呈总体上升趋势的因素?14.简述中国土地市场的特点。
三、论述题1.现阶段我国如何实现耕地供求平衡,缓解人口对耕地的压力。
2.试述实现农业土地规模经营的基本条件。
3.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绝对地租是客观存在的。
4.试述土地市场的机能。
5.试述开放土地市场的必备条件。
6.论述现阶段中国土地市场的机能。
四、计算题1. 以成本法对上例甜水园东里65平方米的两居住宅建筑年代为1988年的房屋进行评估。
据了解甜水园地区的土地级别为二级,基准地价为3800元/平方米,相关管理费用、投资利息、税费及利润分别为2.5%、5.5%、5.5%、15%。
该房屋的土地重新取得价格约为:3800×(1+2.5%+5.5%+5.5%+15%)=4921元/平方米,该房屋为多层住宅,它的重建成本约为:1000×(1+2.5%+5.5%+5.5%+15%)=1295元/平方米。
根据观察,该房屋的整体状况维护得较好,约为八成新,房屋折旧了20%。
根据上面数据可知,该房屋的单价约为:(4921+1295)×(1-20%)=4972元2、某城市内,有一宗住宅用地需要评估,现根据该地条件,选择了与之类似的三宗已成交案例,这些宗地的使用年期都是50年。
大学《土地经济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土地开发是一项投资额巨大、回收期很长的投资活动。世界各国的经验表明,地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业的支持。大多的土地投资者难以靠个人资本进行土地开发,而必须借助银行的资金。具有健全和完善的银行信贷、土地抵押、土地债券等土地金融形式,土地市场才能繁荣兴旺。
5)优质的市场中介服务
土地市场是一个不完全市场。由于土地市场信息不全和需要大量专业知识,大多数市场主体处于不对等的位置。为了土地交易顺利进行,服务于土地市场的专业人员和机构必不可少。土地价格评估、土地交易法律政策咨询、土地交易经纪等中介服务,是土地市场运行的润滑剂。
大学网络与继续教育学院课程考试试题卷
类别:网教专业:土地资源管理20年12月
课程名称【编号】:土地经济学【0708】A卷
大作业满分:100分
一、大作业题目(共5题,任意选做2题,共计100分)
1、简述改革以后的城市土地使用制的基本内容(要求条理清晰,基本要点阐述明确,不得少于300字, 50分。)
答:1)良好的市场经济外部环境
土地有多种用途,当土地一经投入某项用途之后,欲改变其利用方向,一般说是比较困难的。原因在于:(1)土地自然条件的限制。(2)还由于在工农业生产上轻易变更土地利用方向往往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因而是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向变更困难这一特征,要求人们在确定土地利用方向时,一定要进行详细勘察,作出长期周密的规划,决不能朝令夕改,任意改变土地用途。
价格机制和风险机制等市场机制是决定理性的市场参与者行为的主要因素,是市场运行的内因和原动力;一切非经济的行政、法律、道德等力量只有通过市场机制才能发挥作用,是市场运行的外因和推动力。土地市场的运行同样离不开市场经济这一最基本的外部环境。
2)完善的土地法律法规
土地经济学试题及参考标准答案
《土地经济学》课程试题库一、名词解释:1、土地2、土地的自然供给3、土地的经济供给4、土地需求5、级差地租6、绝对地租7、地租8、地价9、土地利用10、土地集约利用11、土地的规模利用12、土地的利用规模13、土地利用计划14、土地计划利用15、可持续发展16、土地可持续利用17、土地人口承载力18、土地所有制19、土地使用制20、产权21、土地所有权22、土地使用权23、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24、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转让二、名词辨析1.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2.土地报酬和土地肥力3.土地市场运行模式和土地市场运行机制4、级差地租Ⅰ和级差地租Ⅱ三、辩析题(判断正误并说明原因)1、土地的自然供给是针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以及动植物的生长而言的,而土地的经济供给则主要是针对土地具体的不同用途而言的。
因此,两者之间没有关系。
2、土地市场是依靠以土地的供求机制为核心的市场机制的作用来运行的,土地价格的形成是由土地的供给与需求来决定的。
3、土地规模经济的来源包括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
外部规模经济是指整个行业或者整个区域的规模扩大和产量增加而使得个别生产经营单位成本增加,收益减少。
4、土地利用规模即土地规模利用,指一个单位经营土地数量的大小。
5、农业区位论与工业区位论的中心思想都是通过合理布局以减少运输费用来获得最大利润。
6、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出让即国有土地使用权的转让,指国家以有偿的方式将国有土地出让或转让给他人使用。
六、简述题1、如何理解人口与土地需求的关系?2、简述土地经济供给的影响因素。
3、为什么会存在土地市场失灵?4、土地市场的运行机制是什么?5、实现土地集约经营的途径。
6、如何实现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
7、简述城市集聚经济及其表现。
8、农业区位理论对我国农业布局的借鉴意义。
9、土地产权的权能结构是怎样的?。
土地经济学试题1.
试题部分2.简述土地经济供给与自然供给的联系与区别。
4.简述增加土地经济供的措施。
11.简述实现农业土地规模经营的基本条件。
17.简述土地所有权具有的基本属性。
20.简述土地利用的基本经济原则。
22.改革和完善现行农村土地使用制?23.中国城市土地使用制的改革的突出表现?24.土地资源管理的特点。
26.影响资本主义绝对地租量的因素?28.最坏耕地产生级差地租的几种情况?29.简述影响土地价格的政策因素?30.影响土地价格呈总体上升趋势的因素?31.简述中国土地市场的特点。
32.土地市场宏观管理的任务和内容。
33.土地金融的特点。
34.发展土地金融业的意义。
35.土地税收的依据。
36.土地税收的功能。
六、论述题(15条)3.社会主义制度下地租范畴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1.我国农村土地补偿金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12.农村土地市场发育的障碍性因素分析及对策。
13.论述现阶段中国土地市场的机能。
14. 我国现行农村土地所有权制度存在的弊端。
七、案例分析题(6条)土地征收的前提目前,法律规定土地征收的条件是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但现有法律法规尚没对公共利益的范围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
《宪法》第10条第3款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土地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也就是说征地权的行使只有在符合公共利益的前提下才是合法的,如果这种从农地向市场的转换并不具有公共利益的性质,如征地的目的是高尔夫球场、房地产开发等纯属盈利性质的用途,这种征地权的行使应属于滥用。
实际上将“公共利益”从公共设施、公益事业等狭义的概念扩大到了所有的经济建设。
这样,法律实际赋予了国家以“公共利益”为名征收任何土地用于任何建设的权力。
土地征收的程序第一步:发布征地通告:由县或市级国土资源局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村范围内发布征地通告, 告知被征土地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征地范围、面积、补偿方式、补偿标准、安置途径以及征地用途等。
土地经济学复习试题
一、名词解释1.土地:土地是生产要素、资本、消费、自然、空间、财产等的统一体,是地球表面受自然要素、经济要素、社会要素和时间要素影响的四维空间综合体。
其表达式为L=f(N,E,S,T)2.土地的经济供给;是指土地在自然供应及自然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在一定的时间和地区因用途收益与价格变化而形成的土地供给数量。
3.土地供给;是指可以为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系统运行服务的土地资源数量,包括可以利用的土地和难以及不可直接利用的土地。
4.土地需求:是自然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对于土地资源的物质支撑、生态维护、生产用途、消费活动、财产增值、国家(或民族)主权等需要的综合表现。
5.土地利用:土地利用是指人类通过特定的行为,以土地为劳动对象(或手段),利用土地的特性,获得物质产品和服务,以满足自身需要的经济活动过程。
6.土地利用结构:一般是指一定区域内,各种土地利用类型在数量上的比例关系,用各种利用类型土地占该区域土地总面积的比例来表示。
7.土地利用效益:是指土地利用后给人类带来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它反映了人类利用土地目标的实现程度。
8.土地利用规划:从宏观上讲,是指政府为实现土地合理利用综合目标的土地利用布局和手段的系统决策;从微观上讲,是指土地使用者对土地的潜力进行全面系统的评价,并据此选择最有利的土地利用方式和措施的具体方案。
9.土地保护:是指通过对土地的合理利用和经营,是当代人得到最大的综合效益,并能保持土地的潜力以满足后代人对土地的需要。
10.地租理论:马克思主义认为,地租是土地使用者由于使用土地而缴给土地所有者的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那部分剩余价值。
经济学地租理论:请同学们自己阐述。
11.农业土地经营规模:12.土地制度:广义的土地制度泛指与土地所有、使用、管理及利用技术等有关的一切制度;狭义的土地制度是指由土地所有、使用、管理的土地经济制度及相应的法权制度构成的土地财产制度。
13.土地所有制:是指人们在一定社会条件下拥有土地的经济形式。
土地经济学试卷(附答案)
土地经济学试卷(附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土地经济:是指土地制度、土地利用、土地收益分配等方面的经济关系及经济理论问题。
2、土地集约利用:就是在单位土地面积上合理增加物资和劳动投入,以提高土地收益的经营方式。
3、土地估价:在一定的市场条件下,根据土地的权利状况和经济、自然属性,按土地在经济活动中的一般收益能力,综合评定出在某一时点某宗土地或某一等级土地在某一权利状态下的价格。
4、土地制度:是指由土地所有、使用、管理的土地经济制度及相应的法权制度构成的土地财产制度。
5、土地市场:是指从事土地这一特定商品买卖的场所或接触点,本质上是商品交换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总和。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l、水田、望天田都是用于种植水稻、莲藕、席草等水生农作物的耕地,水田有水资源保证和灌溉设施,望天田没有。
(对)2、土地供给决定土地的价格,土地价格影响土地需求关系。
(错)3、土地供给量增大,土地价格必定下降。
(错)4、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是由劣等地的生产价格决定的。
(错)5、根据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在土地面积保持不变时,资本或劳动每一投入单位的边际产品通常随着该种投入数量的增加而下降。
(错)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规定,参加拍卖活动的竟买人一经应价,不得撤回,当其它应价人有更高应价时,其应价即丧失约束力。
(对)7、土地使用权转让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的,县级人民政府有优先购买权。
(对)8、当某类用地的地价上升或下降时,会引起该类用地经济供给量的增加或减少。
(对)9、由于在物理形态上房屋不能离开土地而存在,因此房屋产权和土地产权是不可分的。
(错)10、一切形态的地租都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都是剩余劳动的产物。
(错)三、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5分)1.把土地分为私有、国有、集体所有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 B )。
A、质地B、所有权形式C、经济用途D、地貌2.整个土地制度的核心是( C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
1、土地经济:是指土地制度、土地利用、土地收益分配等方面的经济关系及经济理论问题。
2、土地集约利用:就是在单位土地面积上合理增加物资和劳动投入,以提高土地收益的经营方式。
3、土地估价:在一定的市场条件下,根据土地的权利状况和经济、自然属性,按土地在经济活动中的一般收益能力,综合评定出在某一时点某宗土地或某一等级土地在某一权利状态下的价格。
4、土地制度:是指由土地所有、使用、管理的土地经济制度及相应的法权制度构成的土地财产制度。
5、土地市场:是指从事土地这一特定商品买卖的场所或接触点,本质上是商品交换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总和。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l、水田、望天田都是用于种植水稻、莲藕、席草等水生农作物的耕地,水田有水资源保证和灌溉设施,望天田没有。
(对)
2、土地供给决定土地的价格,土地价格影响土地需求关系。
(错)
3、土地供给量增大,土地价格必定下降。
(错)
4、农产品的社会生产价格是由劣等地的生产价格决定的。
(错)
5、根据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在土地面积保持不变时,资本或劳动每一投
入单位的边际产品通常随着该种投入数量的增加而下降。
(错)
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拍卖法》规定,参加拍卖活动的竟买人一经应
价,不得撤回,当其它应价人有更高应价时,其应价即丧失约束力。
(对)
7、土地使用权转让价格明显低于市场价格的,县级人民政府有优先购买权。
(对)
8、当某类用地的地价上升或下降时,会引起该类用地经济供给量的增加或减少。
(对)
9、由于在物理形态上房屋不能离开土地而存在,因此房屋产权和土地产权是不可分的。
(错)
10、一切形态的地租都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都是剩余劳动的产物。
(错)
三、单项选择(每题1分,共15分)
1.把土地分为私有、国有、集体所有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 B )。
A、质地 B、所有权形式 C、经济用途 D、地貌
2.整个土地制度的核心是( C )。
A、土地经济制度
B、土地使用制度
C、土地所有制度
D、土地管理制度
3.土地关系的基础是( A )。
A、土地所有制度
B、土地使用制度
C、土地管理制度
D、土地分配制度
4.土地级差地租产生的基础是( D )。
A、位置固定性
B、面积有限性
C、质量差异性
D、功能永久性
5.对于土地来说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无弹性的是( B )。
A、土地的经济供给
B、土地的自然供给
C、土地的需求
D、土地的使用
6.土地使用权出让、居住用地最高年限为( D )年
A、40
B、50
C、60
D、70
7.土地使用权出让、商业、旅游、娱乐用地年限为( B )
A、40
B、50
C、60
D、70
8.土地使用权抵押时( C )不随之抵押。
A、地上建筑物
B、其它附着物
C、其它人的财产
D、有形资产
9.级差地租是因为( B )产生的
A、自然力
B、投入增大
C、人为
D、劳动生产率10.土地( A )
A、有价值
B、是劳动产品
C、没有价值
D、没有价格11.土地价格的实质是( A )
A、土地实现的利润
B、土地是商品
C、土地有价值
D、地租的资本化
12.采用市场比较法估价师选择的案例至少为( C )个
A、1
B、2
C、3
D、4
13.工业区位论的提出者是( D )。
A、马克思
B、屠能
C、李嘉图
D、韦伯14.无收益又无比较实例的公建、公益用地的价格评估一般选择( C )评估
A、市场比较法
B、收益还原法
C、成本逼近法
D、剩余法
15.绝对对租的来源是( D )
A、毛收入
B、土地肥力
C、土地位置
D、农产品价值高于生产价格的差额形成的超额利润
四、不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6分,错选不给分,少选漏选者答对一个得0.5分)
1.土地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包括()。
A、土地利用经济
B、土地制度
C、土地权属转移
D、土地收益分配
E、土地规划
2.人与土地的关系是()。
A、自然关系
B、社会关系
C、资源关系
D、经济关系
E、以上均是
3.农业土地适度经营规模的特性包括()。
A、地区性
B、动态性
C、层次性
D、适应性
E、经济性
4.完整的土地制度包括()。
A、土地所有制
B、土地分配制度
C、土地使用制度
D、土地管理制度
E、以上均是
5.属于土地使用制中“两权”合一的是()。
A、自耕农
B、经营地主
C、佃农
D、农奴
6.传统城市土地使用制的基本特征()
A、行政划拨
B、无偿无限期使用
C、禁止土地使用者转让
D、有偿转让
E、竞价竞标
7.可以争取()方式
A、协议
B、招标
C、拍卖
D、赠予
E、继承
8.级差地租产生的条件是()
A、连续追加投入
B、劳动生产率提高
C、自然力
D、肥力
E、土地位置
五、简单题(共20分)
1、简述土地经济供给与自然供给的联系与区别。
(6分)
土地经济供给是指在土地自然供给的基础上,投入劳动进行开发以后,成为人类可以直接用于生产、生活各种用途土地的供给。
土地的自然供给是土地天生的可供人类利用的部分,又称为土地的物理供给或实质供给,它是指地球供给人类可利用的土地的数量;
联系与区别:(1)土地自然供给是土地经济供给的基础,土地经济供给只能在自然供给的范围内变动。
(2)土地自然供给是针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及动植物的生长而言的,而土地的经济供给则主要是针对土地具体的不同用途而言的。
(3)土地的自然供给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一定的,无弹性的,而土地的经济供给是变化的,有弹性的,并且不同用途土地的供给弹性是不同的。
(4)人类难以或无法增加土地的自然供给,但可以在自然供给的基础上增加经济供给。
2、简述中国城市土地使用制的改革的突出表现(6分)
征收土地使用费;开展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和转让试点;制定地方性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转让法规;制定全国性土地使用权出让和转让法规,全面开放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市场。
3、简述土地报酬递减规律及报酬变化阶段的定量分析,并以图示之。
(8分)
土地报酬递减规律,是指在技术不变、其它要素不变的前提下,对相同面积的土地不断追加某种要素的投人所带来的报酬的增量(边际报酬)迟早会出现下降。
在第一阶段,平均报酬处于递增状态,从而增加劳动投入能带来总报酬更大比例的增长,因此在这个阶段停止投入是不合理的,继续劳动投人将使得劳动—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组合的生产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例题:判断题:在第一阶段停止投入是不合理的
第二阶段:平均报酬等于边际报酬之后到边际报酬等于零之前为第二阶段。
在通常情况下,选择在第二阶段组织生产是合理的,但具体选择多少变动要素(比如劳动),还要取决于农产品价格和投入要素价格。
第三阶段:边际报酬为零,总报酬达到最大之后为第三阶段。
在此阶段,投入劳动的边际报酬和生产弹性均为负数,而且平均报酬继续递减,总报酬也趋于下降。
因此在这一阶段继续投入是不合理的。
七、论述题(15分)
近期各地方政府根据“新国八条”的精神,陆续出台了限购令细则,土地市场作为房地产市场的源头,亦是调控的重点,请结合土地经济学知识谈谈限购令对土地市场的影响。
“限购令”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1)限购令使房价下降,房价同比增长幅度也已经越来越小,限购对于房地产价格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房地产价格正在逐步实现理性回归。
(2)通过限购,可以抑制大量房地产投机行为,减少市场上的购房需求总量,从而促使房价回落。
(3)在房地产价格趋于稳定的同时,房地产市场的投资、销售、信心等也都受到限购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