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寄生虫学--第二章 家禽的常见寄生虫病 第四节 住白细胞原虫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兽医寄生虫学

第二章家禽的常见寄生虫病

第四节住白细胞原虫病

一、概述

定义:

住白细胞原虫病是由血孢子虫亚目,住白细胞虫科,住白细胞虫属(Leucocytozoon)的原虫寄生于鸡的血液细胞和内脏器官的组织细胞内所引起的一种原虫病。已知的病原主要有两种,即卡氏住白细胞虫(Leucocytozoon caulleryi)和沙氏住白细胞虫(L. sabrazesi)。

住白细胞原虫属于血孢子虫亚目。大配子和小配子母细胞独立发育,无融合体。通常无类锥体。小配子母细胞产生带8根鞭毛的小配子。合子运动,称动合子。子孢子裸露,表膜为3单位膜。异宿主寄生。裂殖生殖在脊椎动物宿主体内,孢子生殖在无脊椎动物宿主体内。由吸血昆虫传播。

住白细胞虫科(Leucocytozoidae)主要为鸟类寄生虫。裂殖生殖出现于肝、心、肾和其它器官的实质细胞中。大配子和小配子母细胞出现于白细胞和未成熟红细胞中。孢子生殖出现于除蚊子外的吸血昆虫中。在整个生活史中不形成色素。

与兽医相关的为住白细胞虫属(Leucocytozoon)的沙氏住白细胞虫(L. sabrazesi)和卡氏住白细胞虫(L. caulleryi),主要感染鸡。

流行特点:

1.住白细胞虫的传播媒介为蠓和蚋。沙氏住白细胞虫的传播者为蚋,卡氏住白细胞虫的传播者为蠓。

2.本病发生有一定的季节性,这与库蠓和蚋活动的季节性相一致。当气温在20℃以上时,库蠓和蚋繁殖快,活力强,而分别由它们传播的卡氏住白细胞原虫和沙氏住白细胞原虫的发生和流行也就日益严重。

二、形态

住白细胞原虫有多个种,分别感染不同种禽类,如鸡、火鸡、鸭和鹅等。蚋和库蠓为中间宿主。康复的禽可成为健康带虫者,保持终身。作为中间宿主或生物媒介的蚋和蠓吸食带虫者的血液,其后再去叮咬易感禽,传播本病。

卡氏住白细胞虫的成熟配子体近于圆形,大小为15.5微米×15.0微米。大配子体的直径为12~14微米,有一个核,直径为3~4微米;小配子体的直径为10~12微米,核的直径也为10~12微米。即整个细胞几乎全为核所占有。宿主细胞为圆形,直径13~20微米,细胞核被压挤成一深色狭带,围绕虫体。

沙氏住白细胞虫的成熟配子体为长形,大小为24微米×4微米。大配子体的大小为22微米×6.5微米,小配子体为20微米×6微米。宿主细胞变形为纺锤形,大小约为67微米×6微米,细胞核被虫体挤压至一侧。具体见图2-4-1“鸡沙氏住白虫”和图2-4-2“沙氏住白细胞虫”。

图2-4-1 鸡沙氏住白虫

图2-4-2 沙氏住白细胞虫

三、生活史

包括无性和有性两个世代。以沙氏住白细胞虫为例介绍其生活史,具体见图2-4-3“鸡沙氏住白虫发育史”。

以沙氏住白细胞虫为例表示如下图:

图2-4-3 鸡沙氏住白虫发育史

住白细胞原虫生活史flash(rgd5377@)。

四、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剖检病变做出初步诊断:

发病率高,精神沉郁,食欲不振,平衡失调,衰弱,喜扎堆。死亡率不等。临床症状的严重程度取决于易感禽类身体上吸血蚋或蠓的数量或虫血症的严重程度。死后剖检可见肝、脾肿大。

病原检查需要对血液涂片或脏器涂片进行姬姆萨染色,在显微镜下发现虫体,即可确诊。镜检姬姆萨染色或瑞氏染色的血片。由于细胞内寄生期(配子生殖期)虫体的寄住,红细胞或白细胞显得肥大,并且发生变形。

五、防治

1.治疗

本病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防治的重点在于预防。目前认为较有效的药物有:泰灭净、磺胺二甲氧嘧啶(SDM)、磺胺喹恶啉(SQ)、乙胺嘧啶、痢特灵和克球粉。

泰灭净:为目前普遍认为治疗住白细胞虫病的特效药,其成分为磺胺间甲氧嘧啶,预防时按0.0025%~0.0075%混入饲料,连用5天停2天为一疗程。治疗时可按0.01%混入饲料连用2周或按0.5%混入饲料连用3天再按0.05%混入饲料连用2周,视病情选用。

磺胺二甲氧嘧啶(SDM):又名制菌磺,预防用按0.0025%~0.0075%混入饲料或饮水。治疗用按0.05%混入饮水2天,然后再按0.03%混入饮水2天。

磺胺喹恶啉(SQ):预防用按0.005%混入饲料或饮水。

乙胺嘧啶:预防用按0.0001%混入饲料。治疗时用乙胺嘧啶按0.0004%,配合磺胺二甲氧嘧啶按0.004%,混入饲料连续服用1周后改用预防剂量。

痢特灵:预防用按0.01%混入饲料。治疗用0.025%混于饲料连续服用。

克球粉:预防用按0.0125%~0.025%混入饲料。治疗用按0.025%混入饲料连续服用。”

磺胺类和呋喃类药物连续服用时,个别鸡因食入药量过大,可能会发生中毒现象。为了防止药物中毒,可连续用药5天,停药2~3天,然后再服用。在同一鸡场,连续多年使用同一药物,可能产生抗药性,可改用另一种药物或同时使用两种有效药物,即可获得良好效果。

2.预防

可采取如下综合措施:

(1)防止库蠓进入鸡舍

a.鸡舍建筑应在高燥、向阳、通风的地方,远离垃圾场、污水沟、荒草坡等库蠓孳生、繁殖的场所。

b.在流行季节,鸡舍的门、窗、风机口、通风口等要用100目以上的纱布封起来,以防库蠓进入鸡舍。

c.库蠓出现的季节,鸡舍周围堆放艾叶、蒿枝、烟杆等闷烟,以使库蠓不能栖息。

(2)消灭库蠓

a.净化鸡舍周围环境,清除垃圾、杂草,填平废水沟,雨后及时排除积水。

b.流行季节,对鸡舍环境用0.1%敌杀死、0.05%辛硫磷或0.01%的速灭杀丁定期喷雾,可每3~5天一次。

c.在每日库蠓出现的时间(早晨6~7点,黄昏18~20点),对鸡舍内部墙壁、门窗及笼具等用0.005%敌杀死喷雾带鸡消毒,也可在黄昏时用黑光灯诱杀库蠓。

(3)淘汰病鸡

淘汰病鸡,住白细胞虫需要在鸡体组织中以裂殖体的形式越冬,故可在冬季对当年患病鸡群予以彻底淘汰,以免来年再次发病,扩散病原。

(4)药物预防

采用治疗中所涉及的几种药物,在流行季节到来之前预防使用,注意药物要轮换使用,以防耐药性产生。

(5)免疫学预防

国外有人研究发现,卡氏住白细胞虫感染鸡后7~13天,取脾脏匀浆给鸡接种,再采用一定数量的住白细胞虫子孢子攻击,结果发现有部分鸡只可不受感染。说明病鸡脾脏匀浆有一定的抗原性,可激发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保护力。

六、拓展

住白细胞虫的传播媒介为蠓和蚋。文献记载卡氏住白细胞虫的传播媒介为荒川库蠓、环斑库蠓、尖喙库蠓、恶敌库蠓等。库蠓为双翅目、蠓科的小型昆虫,体长1~3毫米,灰黑色,刺吸式口器,翅上无鳞片,但有的部位有翅斑。其嗅觉灵敏,飞翔速度快,多在外界气温20℃以上开始出现,且低压、闷热的天气最猖狂。一般以日出前1~2小时及日落前1~2小时最为活跃,常在鸡舍门、窗上空成群飞翔,称“群舞”,此时雄雌交配。成蠓一般在阴暗、潮湿处栖息,雄蠓不吸血,交配后死亡;只有雌蠓才吸血,饱血后产卵,雌蠓以Ⅳ龄幼虫或卵的形式越冬,但吸血后雌蠓也可在温暖缝隙或洞穴内生存。

本病发生有一定的季节性,这与库蠓和蚋活动的季节性相一致。当气温在20℃以上时,库蠓和蚋繁殖快,活力强,而分别由它们传播的卡氏住白细胞原虫病和沙氏住白细胞原虫病的发生和流行也就日益严重。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全年都可发生该病。在山东,本病多发生于6~11月份,其中以7、8、9及10月中旬前发病率最高。福建及广州地区多发于4~10月份,严重发病见于4~6月份,最高峰为5月份。据福建报道,沙氏住白虫病在福建多发生于5~7月及9月下旬至10月份。鸡年龄与鸡住白细胞虫的感染率成正比,而和发病率却成反比。一般童鸡(2~4月龄)和中鸡(5~7月龄)的感染率和发病率都较严重,而8~12月龄的成鸡或一年以上的种鸡,虽感染率高,但发病率不高,血液中虫数较少,大多数呈无病的带虫者。

卡氏住白细胞虫在鸡体内的配子生殖阶段分为五个时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