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的基本要素》说课稿
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地图基本要素》教学设计
![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地图基本要素》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94a8566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81.png)
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地图基本要素》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地图基本要素》主要介绍了地图的构成要素,包括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地图的基本要素,并能够运用这些基本要素解读地图。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但对于地图的基本要素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理解地图基本要素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地图的基本要素,包括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并能够识别和解读地图。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培养学生读图和用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地图的基本要素及其作用。
2.难点:比例尺的换算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地图的基本要素。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地图基本要素的重要性。
3.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地图基本要素的课件,以便进行直观教学。
2.地图样本:准备一些地图样本,以便学生观察和分析。
3.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以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地图样本,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地图上都有哪些信息?这些信息有什么作用?从而引出地图的基本要素。
2.呈现(10分钟)介绍地图的基本要素,包括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通过课件和地图样本,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这些基本要素。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张地图,分析并指出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
然后,让学生互相交换地图,检查自己的分析是否正确。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什么是比例尺?如何识别地图上的比例尺?比例尺有哪几种类型?如何进行比例尺的换算?通过回答问题,巩固学生对地图基本要素的理解。
〖2021年整理〗《地图基本要素》优秀教案1
![〖2021年整理〗《地图基本要素》优秀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285ebbf852d380eb63946d1a.png)
《地图基本要素》名师教学设计教学整体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如何绘制学校的平面图,绘图时要注意哪些地方?绘制学校平面图时要注意包括以下要素:指向标、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让学生通过激发学生兴趣和探索欲望,明确学习内容。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基本要素。
2.会比较比例尺的大小,并理解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范围及内容详略的关系。
3.在地图上测量两点间的距离,并根据比例尺计算实地距离。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不同类型的地图,判断方位,培养学生的空间能力。
2.通过比例尺的不同形式,比较比例尺的大小,理解比例尺大小与范围及内容详略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运用比例尺准据计算实地距离,,培养地理计算能力,逐渐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比较比例尺的大小。
【教学难点】理解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范围及内容详略的关系,根据比例尺量算实地距离。
读课文找出什么是指向标、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二、授课与活动(课件显示标题:第一节地图基本要素)地图上的方向让学生认识常见的指向标。
地图上有东、南、西、北四个基本方向,如果进一步细分,还可以分为东北、东南、西北、西南等方向。
在没有指向标的地图上通常,按照“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原则表示方向。
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表示方向。
在经纬网地图上,应根据经纬网确定方向。
出示问题:学生通过认不同类型的地图学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
通过观察对比、画图求证,能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也是地理学科的基本要求。
明确科学精确的数据对说明问题十分重要,通过计算能具体感知地球的大小。
上面三幅图中,A 点分别在B点的什么方向?C点分别在B点什么方向?阅读:野外辨别方向在皎洁的夜晚,找到北极星,面对北极星的方向就是北方。
寻找北极星的方法北斗七星是七颗较亮的星,形状像一把勺子。
将勺口的两颗星连线,向勺子形状开口方向延伸至约5倍距离处,就是北极星。
2.1地图的基本要素 第1课时 教案(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2
![2.1地图的基本要素 第1课时 教案(商务星球版七年级上)2](https://img.taocdn.com/s3/m/8be5c34201f69e3142329410.png)
第一节地图的基本要素(第1课时)教学目标:1.比例尺及其表示方法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别方向3.识别主要的图例和注记教学重难点:1.比例尺计算2.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辨别方向教学准备:教学挂图(世界地形图、中国政区图、北京市地图、校园平面图等)。
教学过程:迷语导入:“容纳千山万水,胸怀五湖四海,藏下中外名城,浑身绚丽多彩。
”(迷底:地图)同学们猜得对,是地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地图的知识。
板书:第三节地图提问:一张地图怎么能容下千山万水、五湖四海、中外名城呢?学生:把实物缩小,用符号表示……提问:下边我们就实验一下,把实物画在纸上。
学生活动:用尺子测量自己课桌的长度和宽度(60×40),然后画在笔记本上;请一学生画在黑板上提问:同学们画的非常好,谁能告诉大家,画图的时候首先要注意的一点是什么?学生:把课桌缩小。
提问:你们把课桌缩小了多少倍?学生:缩小了10倍提问:我们把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叫做比例尺。
写成1:10(注意单位用厘米)。
板书:一、地图上的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图上距离比例尺= 实地距离学生活动:打开地图册,找一找地图上的比例尺,请一学生写在黑板上(根据学生写的比例尺的形式归纳出比例的三种表示形式)板书:比例的三种表示方式: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提问:数字式比例尺能清晰表现地图缩小的倍数,线段式比例尺可以直接在地图上量算,文字式比例尺能清楚表示比例尺的含义。
三种形式可以相互转换。
注意转换时单位换算:由千米换算成厘米时,要在千米数字后加上五个零,由厘米换算成千米时,要在厘米数字中去掉五个零。
学生活动:1)写出下列表格中的比例尺的其他两种形式2)读“北京城区”图,此图的比例尺是什么形式?从文化宫到美术馆大致有多远?能不能知道?提问:地图上的比例尺能表示地图缩小的程度,可以用来量算距离,看地图不仅要会读比例尺,还要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
板书:二、地图上的方向演示:指导学生读P19“C图-C”、分组讨论回答下列问题:1)经线指示什么方向,纬线指示什么方向?2)标出图中甲、乙、丙三点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3)图中的甲点在乙点的什么方向,丙点在乙点的什么方向?学生: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地图的基本要素(说课)
![地图的基本要素(说课)](https://img.taocdn.com/s3/m/54dbf71c6edb6f1aff001ff2.png)
A.
比例尺大小的判别:
分母小-比值大-比例尺大; 分母大-比值小-比例尺小。
B. 图幅相同:
比例尺大-范围小-内容详细;
比例尺小-范围大-内容简略。
1.在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为6厘米,而两地的实地距离 为120千米,则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 A.1:2000 B. 1:200000 C.1:2000000 D. 1:20000 2.下列比例尺中,最大的是( ) A.1/5000000 B.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千米
授课环节 3
问题二:我该向哪个方向走? -----方向
在一般地图上辨别方向
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辨别方向
在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 对照教材,能否找出答
案?
重庆文理学院附中平面图
旧 教 学 楼
食 堂 学生公寓
校 门 宿 舍
校门在运动场的什么方向? 聚贤楼在运动场的什么方向? 学生公寓在运动场的什么方向? 艺术楼在运动场的什么方向? 运 动 场
重难点
教学重点:①比例尺的计算和表示方法;②在 经纬网地图和指向标地图上辨别方向。
教学难点: ①比例尺大小的辨别及其与地图内 容详略的关系; ②在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
地图的基本要素
学情 分析
教材 分析
教法 学法
教学 过程
教学 反思
板书 设计
我认为,现在初一学生年龄 小,空间概念不强,有些学生在地 图符号的认知和空间关系的建立 方面仍然存在一定难度,教师需 要创设多种情境,结合学生生活 经验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的形象 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以增强他 们学习的兴趣,加速他们的社会 化进程。
地图的基本要素
学情 分析
教材 分析
教法 学法
地图的基本要素讲解教案
![地图的基本要素讲解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70a84f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3c.png)
地图的基本要素讲解教案地图是一种用来表示地球表面特征、地理位置和空间关系的图形工具。
它是人类认识和掌握地球表面地理信息的重要工具,也是人类认识世界、认识自然和认识人类社会的重要工具。
地图的基本要素包括地图的比例尺、地图的方向、地图的图例、地图的投影方式、地图的制图方法等。
这些基本要素构成了地图的基本框架,为人们理解和使用地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依据。
首先,地图的比例尺是地图的基本要素之一。
比例尺是地图上表示地球表面实际距离与地图上所表示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
比例尺可以分为数值比例尺和语义比例尺两种。
数值比例尺是指地图上直接标明了实际距离与地图上所表示距离的比例关系,例如1:10000表示地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地面上的10000厘米。
语义比例尺则是通过文字描述的方式表示比例关系,例如“1厘米代表10000米”。
比例尺的选择对地图的使用和解读具有重要的影响,不同比例尺的地图适用于不同的使用目的,比例尺的选择需要根据具体的使用需求进行合理的选择。
其次,地图的方向是地图的基本要素之一。
地图的方向表示地图上所表示的地理位置与实际地球表面上的方向关系。
地图的方向可以分为真北方向、磁北方向和地理北方向。
真北方向是指地图上所表示的方向与地球表面上的真实方向一致,磁北方向是指地图上所表示的方向与地球表面上的磁场方向一致,地理北方向是指地图上所表示的方向与地球表面上的地理坐标方向一致。
地图上通常会标注方向指示图,以便读者正确理解地图上所表示的方向关系。
再次,地图的图例是地图的基本要素之一。
图例是地图上用来表示地图上所表示要素的符号、颜色、线型等图形符号。
地图的图例可以分为点状要素、线状要素和面状要素三种。
点状要素是指地图上所表示的地理要素以点状符号表示,例如城市、村庄等;线状要素是指地图上所表示的地理要素以线状符号表示,例如河流、铁路等;面状要素是指地图上所表示的地理要素以面状符号表示,例如湖泊、森林等。
图例的设计需要遵循简洁明了、符号统一、易于理解的原则,以便读者正确理解地图上所表示的地理要素。
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地图基本要素》说课稿
![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地图基本要素》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0716b709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e4.png)
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地图基本要素》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地图基本要素》是本册教材的起始章节,主要介绍了地图的定义、分类、基本要素及其表示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地图的基本概念,掌握地图的阅读方法和技巧,为今后的地理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但对地图的认识和理解还不够深入。
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地图种类繁多,但往往忽略了地图的基本要素。
因此,本节课需要引导学生关注地图的基本要素,培养他们观察、分析地图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地图的定义、分类,掌握地图的基本要素及其表示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地图,培养阅读地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养成善于观察、思考的习惯,增强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地图的定义、分类,基本要素及其表示方法。
2.教学难点:地图的阅读方法,地图基本要素在实际地图中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实物、网络资源等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地图,引发学生对地图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讲解地图基本概念:介绍地图的定义、分类,让学生理解地图是一种地理信息的载体。
3.分析地图基本要素:讲解地图上的点、线、面及其表示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地图上的各种符号。
4.地图阅读方法:教授地图阅读的基本步骤,让学生学会如何阅读地图。
5.案例分析:分析实际地图,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识别地图基本要素。
6.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地图阅读中的心得体会。
7.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拓展学生对地图的认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地图基本要素:地图阅读方法:1.确定地图比例尺2.识别地图符号3.理解地图主题4.分析地图信息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对地图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地图的基本要素》教案
![《地图的基本要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0176327375a417866f8f52.png)
第一节地图的基本要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地图三个基本要素,并认识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的重要性。
2.能在各类地图上辨别方向,辨别两点之间的相对方位。
3.能在平面地图上量算距离,能初步了解运用地图说明不同比例尺的地图在内容上的差异,并初步学会选择合适的比例尺地图。
4.了解图例和注记符号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课前自主学习了解本课知识点。
2.在情景中学习,根据自学的知识和生活常识解决自己实际生活中的难题。
3.小组合作探究,明确问题,共同致力于问题解决和知识呈现。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实际生活中难题的解决,体验学习地理的重要性,知道将课堂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培养活学活用的生活态度。
2.培养学生养成学习地理使用地图的习惯,懂得地图与人类生产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点】1.在地图上辨别方向。
2.在地图上判读经纬度,量算距离。
3.掌握比例尺大小与内容的详略和范围大小的关系。
【教学难点】1.在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
2.掌握比例尺大小与内容的详略和范围大小的关系。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分组合作探究法、情境陶冶法。
【教具准备】小黑板、地图、粉笔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课前铺垫)校园大寻宝:这节课前我为大家绘制了我们的校园平面图,大家请看!这张图乍一看是张校园平面图,仔细一看却是张校园藏宝图哦!大家想得到宝藏吗?今天课外活动时间请各小组派代表到老师办公室领取这张藏宝图,然后小组三个人一起在校园内寻找宝藏,宝贝有限,先到先得哦!要想最快最准的找到宝藏,那就看这节课哪个小组表现最积极,学到的知识最多了!很可惜藏宝图只有四张,而这四张属于今天课堂表现最优秀的小组哦!(新课导入)前不久为了迎接中华人民共和国65岁生日,我校天问学社成功举办了65幅地图展,不同风格、不同类型的创意地图让全校师生大饱眼福。
我班季天祥同学的地图作品也吸引了不少羡慕的眼球。
大家再来欣赏一下哦!是不是很佩服季天祥同学呢?(学生欣赏)略。
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地图基本要素》教学设计1
![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 地图基本要素》教学设计1](https://img.taocdn.com/s3/m/18f0e879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20.png)
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地图基本要素》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地图基本要素》是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的第一节内容,主要介绍了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地图也有初步的认识。
但学生对于地图的详细内容和读图技巧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和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地图的三要素,了解比例尺、方向和图例的含义和作用;能正确阅读地图,并进行简单的地图绘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方法,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对地图的重视程度,培养学生探索和合作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地图的三要素及其作用。
2.难点:比例尺的计算和地图的绘制。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学习和运用地图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地图的应用和重要性。
3.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教学课件,包括图片、实例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地图知识。
2.地图样本:准备各种类型的地图样本,如世界地图、中国地图等,供学生观察和分析。
3.地图绘制工具:准备地图绘制工具,如画纸、彩笔等,供学生进行实践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不同类型的地图,引发学生对地图的兴趣,同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地图上都有哪些基本要素吗?”让学生思考并回答。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详细介绍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结合地图样本,让学生直观地了解三要素的含义和作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地图绘制实践,要求每组绘制一幅简单的地图,并标注出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地图的基本要素》说课稿1
![《地图的基本要素》说课稿1](https://img.taocdn.com/s3/m/90f21345bed5b9f3f80f1c2b.png)
---------------------------------------------------------------最新资料推荐------------------------------------------------------《地图的基本要素》说课稿1地图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好,我是 15 号陆钧静,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鲁教版初中地理六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地图》,本节内容分为两课时,今天我对第一课时《地图的基本要素》进行说课,下面我将从说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进行。
首先说一下教材。
一、说教材 1、地位和作用地图是地理学习的第二语言,是我们日常生活、生产以及学习所必须的工具。
这一课时主要讲了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本节内容位于第一章,而第一章是全书的入门部分,学好地图可以为我们将来更好的学习地理奠定坚实的基础,阅读和使用地图是学生不可缺少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因此学好这节课的意义十分重大。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已有知识水平,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 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基本知识;② 熟练掌握地图上辨别方向的三种方法;③ 掌握比例尺的量算方法。
(2)过程和方法目标①引导学生读图观察熟练运用三种辨别方向的方法;②通过动手测量图上距离,根据比例尺计算实际距1 / 6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领会并掌握学习地图的重要性,并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3、重点和难点:由于地图是采用一定的数学方法绘制而成的,所以在使用地图、从地图上获取地理信息时就需要量算,需要用形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来认识地理特征,建立地理事物空间方位概念。
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发展开始进入形式运算阶段,有些学生在地图符号的认知和空间关系的建立方面仍存在一定难度,因此确立以下重点难点:重点:(1)比例尺的计算方法,理解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大小、内容详略的关系。
地图三要素说课稿
![地图三要素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0ce886d576a20029bd642d75.png)
地图的阅读——地图三要素说课稿一、说教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地图作为一种信息的载体在生活和生产中有着极其广泛的用途,同时地图也是地理课程中重要的基础知识。
教材的第一章《地球和地图》是学习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的基础知识,本章的第一、第二节从静态和动态两方面研究地球,第三节《地图的阅读》是从另一角度研究地球,学生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学会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都为后面的课程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是本节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阅读各类地图,使学生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等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通过绘图、计算、比较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具备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图的能力,如会运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两地之间的距离,在地图上辨别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确定旅行路线等,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地图的空间概念。
情感目标:在使用地图的过程中,对地图产生亲近感,明确地图的工具价值,体会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意义,形成在生活中使用地图的习惯。
地图是采用一定的数学方法绘制而成,因此使用地图,在地图上获取信息时需要量算,对形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有一定要求,而初一的学生在这方面能力锻炼才刚刚开始,所以把重难点放在离比例尺知识的学习应用及地理事物之间空间位置关系的辨别上。
重点:①比例尺的计算和辨识方法②在经纬网地图和指向标地图上辨别方向难点:①比例尺大小的辨别及其与地图内容详略的关系②在经纬网地图上辨别方向二、说教法、学法本课的教授中多采用探究法(精心设计活动:本节的知识重在实践,因此用活动把比例尺的知识点串联起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动手能力),读书指导法(把教学任务交给学生:对于这节中较为容易的知识点,让学生讲解,老师在一旁只做辅助和提点,更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多媒体演示法(开放教学内容:充分利用教材所给的内容同时还利用地图册上丰富的素材和手边能搜集到的各种类型的地图,如常见的中国政区图、城市图、景区旅游图、建筑平面图,让学生观察讨论)。
地图的基本要素说课
![地图的基本要素说课](https://img.taocdn.com/s3/m/650606315727a5e9856a615d.png)
初中一年级地理说课课题:地图的基本要素说课人:王晓燕说学习目标:教师寄语:一、学习目标:1、知识能力:1、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等基础知2、通过计算、比较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帮助建立起地图的空间概念。
2、过程方法:通过活动的设置,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总结、概括、归纳。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学会正确的阅读、使用地图的方法,并在今后的生活中加以应用。
二、学习重点:比例尺的相关知识、方向的判断,图例。
难点:地图上方向的判断。
说过程:(25分钟)自主学习过程(时间:10分钟)基础知识认知:设计有梯度的自学内容。
1,地图的三要素、、。
2,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有种,通常是按,。
来表示方向,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表示方向,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用确定方向。
3,比例尺的公式是:4,比例尺的表示方法有哪三种?(1)(2)(3)说课堂检测:(时间:5分钟)三)自学检测:(时间:5分钟)将以上两板块中基础知识和重难点问题设计成检测题的形式。
设计中考链接式问题。
1.“上北下南,左西右东”适应看地图的情况是A所有地图 B不带经纬网不带指向标的地图C带经纬网的地图 D带指向标的地图2,如果你面向南站,你右手边的方向是()A西 B东 C 南 D 北3、在图幅大小相同的情况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绘制中国地图比山东省的地图比例尺大,内容较为详细B绘制山东省的地图同中国地图相比范围小了,比例尺大了C绘制临盘中学的地图比例尺最小。
⑴比例尺分为()比例尺()比例尺( )比例尺⑵在一幅地图上,用3厘米的线段表示18千米的实际距离,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⑶一幢教学大楼平面图的比例尺是1/200,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倍。
⒉脑筋转转转,答案全会选。
⑴一个电子零件的实际长度是2毫米,画在图纸上的长度是4厘米,这张图纸的比例尺是()。
A. 1:20 B.20:1 C. 2:1 D.1:2。
《地图的基本要素》初级中学地理教案.doc
![《地图的基本要素》初级中学地理教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5bc17c5d03d8ce2f006623a2.png)
屏幕投影动物圆图,引出方向的问题
思考、讨论从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入手,渗透新的教育理念
看录象了解方向判断的一般方法;投影相关的练习学习相关知识并加以应用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投影世界公园导游图局部,引出指向标定向的问题,并讲解方法,接着加以练习观察,掌握相应的方法并应用把设计的活动贯彻始终
投影带经纬网的地图,提问旧知识并演示判断方向的方法,紧跟练习思考回答相关问题,学习新的知识并加以应用。
培养学生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播放录象,拓展实用知识。
回答问题,并了解更多实用知识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
形象的比喻引出图例的知识,出示练习巩固知识。
自学、观察、比较掌握常用的图例,并会加以识别学以致用,试着画校园平面图。
小结要求学生自己给出结论、提问。
投影设计好知识结构。
积极回顾所学内容,构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
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但是肖恩的直升机已经被风暴毁了,他们回不了家,爷爷告诉他们,尼摩船长的墓和潜艇“鹦鹉螺号”都在这里,唯一的办法就是找到鹦鹉螺号,穿过危险地带。
他们经历了重重磨难,征服了许多变大的动物和植物,在岛毁灭前的那一刻,他们成功逃脱了。
虽然电影有关地心的景象十分逼真,但科学证明,地球并不存在地心,更不要说地心里面那些磁场,自然现象,金子,和动物了,但由此我想到了现代的科技发展,各种新奇东西的诞生,各种药品的问世,使我为自己的祖国骄傲自豪,我想,我长大后也要和肖恩一样有一种探索的精神,并且追求更高的科技发展,为祖国,为社会,献出自己的力量!。
地图说课稿
![地图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c68a0dd0b9f3f90f76c61b8a.png)
第三节地图说课稿教学内容:地图的基本要素运用地图辨别方向、量算距离学情分析:“地图”是《地理》(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三节第一部分内容。
第三节“地图”内容分为三大部分——“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形图的判读”、“从地图上获取信息”,三者间相互联系,构成了初步的地图知识体系。
从教材结构上看,本节课既是学习地球相关知识的延伸,又为学习“地形图的判读”和以后的读图用图奠定基础。
地图是地理课的第二语言,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和传递工具,在生产、生活中地图有着极广泛的用途。
运用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途径,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形成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是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地理素质。
“地图的基本要素”(第一课时)着重学习地图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提高运用地图要素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由于地图是采用一定的数学方法绘制而成,因此,在运用地图获取地理信息时,需要量算,需要用形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来认识地理事物的特征初步开始建构地理事物空间方位的概念。
初一学生刚升入初中,对地理学科有一定的好奇心,肯动脑筋,思维活跃,也愿意尝试亲自动手实践。
比例尺的运算在小学曾经学过,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用词并不陌生。
但受年龄和认知能力的限制,有的学生在地理符号的认知和空间关系的建立方面仍有可能存在一定的难度。
结合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实际和教材呈现的内容,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首先利用图片的展示,给学生们“地图与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密切相关”的初步印象,引起学生们关注地图;对比台湾岛卫星影像和地形图,引导学生在对比的过程中找出地图的特点,知道地图基本的三要素;然后通过解决实际的问题,指导学生关注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思考分析如何运用这些基本要素获取地理信息,使学习地图的过程变为一个使用地图的过程,同时在学习中,初步学习对比分析、观察思考、归纳总结等科学的学习方法。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是地图的基本要素。
《地图的基本要素》word教案 (公开课一等奖)2020年商务星球版地理 (5)
![《地图的基本要素》word教案 (公开课一等奖)2020年商务星球版地理 (5)](https://img.taocdn.com/s3/m/fb945f6784868762cbaed5d8.png)
【课题】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地图的根本要素〔第2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1.能在地图上量算距离,2.根据需要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养成地图的习惯【教学目标】1.理解比例尺的含义,并运用比例尺量算两地间的图上或实地距离。
2.能在各种地图上认识常用图例。
【重点】1.掌握比例尺的含义,并运用比例尺量算两地间的图上或实地距离。
2.熟知地图上的常用图例。
【难点】比例尺的运用【教学模式】“三段式〞教学。
【教学方法】启发示教学法、模拟体验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具准备】地图册、地理填充图册。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检查导入新课复习提问:地图的三要素地图方向的判断方法同学们,你们知道你们的地理课本有多长多宽吗?好,现在请同学们拿出直尺,动手量算出地理书的长度。
它能直接把课本画在笔记本上吗?并说出理由。
怎样把它画在纸上呢?把它缩小几倍再画,〔注意,要求长宽同时缩小,〕要求学生:把要求用1厘米来表示26厘米的长度,那么比实际课本长缩小多少倍?小结:我们把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叫做比例尺。
板书回忆以前学过的知识,思考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
学生动手操作,同位合作量出长度为26厘米,宽18厘米。
个别答复:不行。
得出结论:太大,笔记本太小画完,同位展示交流同位合作,自由画本子上约26倍学生思考,自由答复,个别答复自主学习〔5-8〕分钟读课本第28-29页以问题探讨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绘图,调动学习兴趣,通过计算和实际操作,学生比照例尺的概念有更深的理解,有利于比例尺的应用。
讲授新课比例尺:概念、大小、表示方法以助学为纲,完成助学的学案同位互查助学学案通过观察与思考活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和读图能力。
1、提问:比例尺的概念,公式,以及表示方法,据学生答复小结,并强调比例尺是缩尺:是一个分数,分子是1,分母越大,比例尺越小;图上的距离单位用厘米,分母的单位要统一;三种形式可以互换。
《地图的基本要素》初中地理课教案
![《地图的基本要素》初中地理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076fec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ee.png)
课程名称:地图的基本要素年级:初中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理解地图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了解地图的基本要素,包括比例尺、方向、图例等。
能够使用地图的基本要素解读地图信息。
教学重点:地图的基本要素是什么。
如何使用比例尺、方向、图例等解读地图。
教学难点:理解比例尺的概念和使用。
学会使用图例解读地图。
教材准备:地图样本(世界地图、国家地图或区域地图)。
PPT或投影仪。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地图的基本要素(45分钟)导入(10分钟):通过展示一张地图,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什么是地图?地图有什么作用?地图的基本概念(10分钟):解释什么是地图:地图是地球的缩影,用于表示地球表面的工具。
介绍地图的作用:地图可以用来表示地理信息、导航、规划旅行等。
地图的基本要素(15分钟):比例尺:解释比例尺的概念,例如1:10,000表示地图上的1厘米等于实际地面上的10,000厘米(或100米)。
方向:介绍地图上的方向标志,如正北、正东等。
图例:解释图例的作用,它用于解释地图上的符号和颜色的含义。
经纬线:简要介绍经纬线的概念,说明它们在地图上的作用。
使用地图的基本要素(5分钟):示范如何使用比例尺、方向、图例等要素来解读地图上的信息。
请学生试着解读一张简单地图,标出其中的地理要素。
小结与练习(5分钟):小结地图的基本要素以及它们的作用。
布置一些地图解读的练习题,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
拓展活动:鼓励学生研究不同类型的地图,如气象图、地形图、人口分布图等,并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用途。
这个教案旨在帮助学生建立对地图的基本认识,并掌握解读地图所需的基本要素。
通过实际的地图示例和互动练习,学生将更好地理解地图的作用和使用方法。
《地图的基本要素》教学设计
![《地图的基本要素》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9a57544e45c3b3567ec8bdc.png)
公开课教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地图的基本要素》平原县第五中学侯兆辉《地图的基本要素》教案平原五中侯兆辉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阅读各类地图,使学生掌握地图的基本要素。
2.学会运用地图辨别方向,并总结归纳出在不同地图上确定方向的方法。
3.理解比例尺的含义,量算距离,掌握比例尺三种表示形式的互换,理解比例尺大小和表示范围大小、反映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
并能记住一些常用的图例。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读图、绘图、计算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学会辨别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用比例尺量算两地间的距离,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地图的空间概念。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 地图上方向的辨别。
2.比例尺的大小和表示范围大小、反映内容详略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掌握在不同地图上确定方向的方法。
四、教学方法:1.讲练结合的启发引导式教学法2.结合地图进行讲练的直观教学法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大家喜欢猜谜语吗?现在我给大家出一个谜语,看谁猜得快!“高山不见一寸土,平地不见半亩田,五湖四海没有水,世界各国在眼前”(打一地理名词)——地图。
同学们猜出来之后,接着提出问题。
那么,我们怎样去识别地图呢?为了更进一步地认识地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二单元的第一课——地图的基本要素。
(出示课件)(二).讲授新课:在课件上出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
然后课件上出示两张育英中学的平面图,其中有一张是不完整的。
让学生仔细看图,通过对比,老师再加以启发,归纳出地图的基本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1.地图的基本要素一:方向人们常说“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那么这“八方”分别是哪些方位呢?(展示常规方位图)东、南、西、北、东北、西南、东南、西北。
然后出示几幅地图(一般地图、指向标地图、经纬网地图),让学生思考:在这几幅图中如何确定方向?学生回答了之后,接下来教师一个一个地介绍。
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地图基本要素》说课稿3
![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地图基本要素》说课稿3](https://img.taocdn.com/s3/m/f6cb648d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ff84972.png)
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地图基本要素》说课稿3一. 教材分析《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一节《地图基本要素》是本册教材的起始节,主要介绍了地图的基本要素,包括经纬网、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地理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地理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刚刚接触地理学科,对于地图的认识和理解还比较模糊。
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和了解,我发现他们在空间观念和地理素养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地图的基本要素,提高他们的空间观念和地理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地图的基本要素,能够识别和理解经纬网、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和实践,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地理素养,提高他们运用地图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探索地理知识的热情,使他们认识到地理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地图的基本要素,包括经纬网、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
2.教学难点:经纬网的构成和作用,比例尺的计算和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他们的地理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地图模型、实物模型等,直观展示地图基本要素,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地球仪和地图,引导学生思考地图的作用和基本要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通过观察地图,找出经纬网、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等基本要素,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课堂讲解:对地图基本要素进行详细讲解,引导学生理解经纬网的构成和作用,比例尺的计算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4.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绘制简单的地图,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图的基本要素》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一、教材分析(说教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地图是一种信息的载体,也是信息的传递工具,在生产、生活中有着极广泛的用途。
掌握地图的基本知识、学会使用地图的基本技能,是学生应具备的最基本的地理素质。
《地图》这个课题是人教版七年级地理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这一节内容分为三大部分——地图的基本要素、地形图的判读、从地图上获取信息,三者间相互联系,构成了初步的地图知识体系,而地图的三要素则是最基本的知识,为学好地理奠定基础。
2、学习目标㈠知识与技能(1)知道地图上比例尺、方向的表示方法和常用图例。
(2)运用地图辨别方向。
(3)运用地图量算距离。
㈡过程与方法学生在绘制教室平面图等课堂活动中,初步学会根据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过比较、抽象、概括等思维过程,形成地图三要素的基本概念,进而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体验性学习,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地理问题的热情,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
3、重点、难点的确立及依据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核心是让学生学会应用地图中的基本要素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地图三要素的运用是本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由于七年级学生的知识储备不足、空间想象能力相对较差,故确定比例尺的运用和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中辨别方向为教学难点。
下面,为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二、教法分析(说教法)依据:建构主义理论认为,教学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帮助者、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
故而,采用以下一些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2、活动探究法:通过创设情境等活动形式引导学生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地理能力、思维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3、集体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三、学情分析(说学法) 1、 学生特点分析:对中学生的心理研究表明,初中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这一生理特点,一方面要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并且及时激励学生,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学习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通过活动进行体验性学习 四、说教学过程 :1、 教学结构: ㈠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㈡ 体验学习,合作探究 ㈢ 归纳总结,温故知新 ㈣ 反馈活动,学以致用2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以及新课程的要求,教学思路总体设计如下:教 学 流 程教 学 内 容设计意图【课 前 准 备】1、布置学生预习本节内容。
2、让学生每人画一张学校操场平面图。
1、通过预习让学生对地图的基本要素有初步的了解。
2、锻炼学生收集地理信息的能力。
【引 入 新 课】(2分钟)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视频《加勒比海盗》片花,引出藏宝图。
并说明这节课的学习内容:就是要学习地图的一些基本知识,以便制作藏宝图。
为下一节活动课《校园寻宝》做准备。
用这样一个情境——校园寻宝,从藏宝图导入到地图基本要素的学习上。
这样,通过轻松气氛中导入新课,既达到导入新课的目的又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
︻ 新 课 教 学 ︼ ︵ 35 分 钟 ︶图例和注记 1.3.1地图的基本要素一、图例和注记1、展示几张学生画的有代表性的操场图提问:操场里的花草树木,有的同学画实景,有的同学用符号代替,有的同学用文字表示,你认为哪种方式好呢?为什么?让学生讨论,引出图例和注记。
2、课件展示——图例和注记的概念3、指导学生读图:P14图1.24和地图册P2—3,了解常用图例和注记。
课件展示——常用图例,任抽几个,请学生回答;课件展示——中国政区图和世界地形图,各种类型抽一个,并以此为例说明图例和注记的使用方法。
通过学和用,来加深印象。
4、提示:阅读地图的时,要懂得利用图例和注记。
1、 由学生自己所做的平面图引入,会让学生对这部分知识感到亲切感。
2、 这部分知识较为简单,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观察法进行学习。
以看图分析为主,同时培养学生读图、分析地图的能力。
︻新课教学︼︵35 分钟︶地图上的比例尺二、比例尺1、创设情境:播放视频《青藏铁路介绍》问:青藏铁路二期工程全长1142公里,为什么在地图上却只有这么短的一段距离?学生讨论作答。
引出比例尺,并复习比例尺公式。
2、课堂活动:小组合作,量出教室的长和宽,按比例缩小画在纸上,画出教室的平面图,并标出比例尺大小。
(分小组测量,共享数据,可以节省时间)通过活动发现问题。
3、问题一:比例尺应该用何种形式表示?学生在作图的过程中,教师通过观察发现,在表示比例尺时,学生有的用线段表示,有的用文字表示,还有的用数字表示。
小结:课件展示——比例尺的三种表现形式,老师强调比例尺使用时要注意的事项,如数字式比例尺表示的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倍数关系,使用时两者单位要一致;直线式比例尺须注明数值和单位。
课堂练习:三种比例尺表示方法间的换算。
4、问题二:教室一样,为何画出的图却有大有小?小组讨论:因为比例尺有大小之分。
课件展示——北京市地图和中国地图。
拓展:在图幅相同的情况下进行比较比例尺大小表示的范围小大内容详略详细简略1、创设该情境:一是吸引再次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二是引入比例尺教学。
2、比例尺这部分内容是本节课的一个重难点,虽然学生已经学习过比例尺,但是,对于比例尺中各项具体表示的内容很容易混淆。
让学生自己动手测量、绘图,可以加深对比例尺定义的理解。
故而,采用活动教学。
从活动中发现问题,再讨论分析问题,最后由学生解决问题,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地 图上的方向 三、方向1、创设情境:播放视频《“桑美”台风的威力》 观察 “桑美”台风路径图,思考: (1)台风现在位于福建的哪个方向? (2)未来台风将向哪个方向移动? 引出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如何辨别方向。
(课件展示)复习:前面学过与经纬线有关的知识。
学生讨论:回答思考题。
2、课件展示:P15活动题2。
思考:如果地图上无经纬网,只有方向标的地图上如何辨别方向?3、既无经纬网也无方向标的地图,如何辨别方向呢?课件展示:地平面上的八个方向,请学生指出我校东南西北的方向,并将自己的教室平面图与实际方向对应起来。
4、总结:5、活动:在各自的操场平面图上标出方向。
小组讨论:该用何种形式表示。
6、小结:一般来说,空间范围大的地区多用经纬线来表示方向;反之多用一般定向法和指向标定向法。
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判断方向是本节第二个重难点,这一部分教学通过典型实例分析,在学中练,在练中学。
并且采取学生讨论和团体协作的方法:⑴ 让学生自己通过团结协作完成三道判断方向的练习,掌握知识点,并把知识落实到图中,培养学生的识图、用图的能力。
⑵ 通过讨论,让学生学会如何判断不同类型地图上的方向 。
【课 堂 总 结】(3分钟)知识主干第三节 地图 1.3.1 地图的基本要素一、图例和注记二、地图上的比例尺1、比例尺的公式2、比例尺的三种形式3、比例尺的大小 三、地图上的方向 本幻灯片以板书设计的形式出现,板书是课文简单、直观的再现,通过本课件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本节的知识主干,由知识点到知识网,形成知识网络,便于学生牢固掌握。
【教 学 反馈】(5分钟) 应用练习 ①教师提供操场大小的实际数据给学生。
②要求学生在应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对操场的平面图进行修改。
通过该应用练习,既能让学生体验到学以致用,又能及时巩固本节课的内容。
课后作业设计一幅从同学们各自家里到学校的路线图。
通过该路线图,请同学到自己家去玩(由同学自己通过路线图找到该同学的家)通过课外知识的巩固达到本节颗的教学目标。
直线式线段式数字式经纬网定向法 指向标定向法一般定向法经纬网定向法指向标定向法一般定向法课后评价:由于七年级学生注意力易分散的特点,本节课采用三个教学情境,一个课堂活动,将学生的注意力紧紧集中在课堂上。
同时,小组讨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不仅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也符合七年级学生爱发表意见的特点,更加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通过教学实践,本节课已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